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

第1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1西方现代城市设计理论的产生及其发展

工业革命后,近现代西方城市空间环境和物质形态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于技术的进步,武器也发生了根本的改变,使西方中古城市的城墙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军事防御作用;同时,近现代城市功能的革命性发展,以及新型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明运用,使得近现代城市形体环境的时空尺度有了很大的改变,城市社会亦具有了更大的开放程度。然而也就是在这一时期,西方城市人口及用地规模急剧膨胀,城镇自发蔓延生长的速度超出了人们的预期,而且超出了人们用常规手段驾驭的能力。就在这一时期,城市逐渐形成了一种犬牙交错的“花边状态”,城镇形态产生了明显的“拼贴”特征。环境异质性加强,特色日渐消逝,质量日渐下降。这时人们逐渐认识到,有规划的设计对于一个城镇发展是十分必要的,只有通过整体的形态规划才能摆脱城镇发展现实中的困扰。现代主义启蒙时期的一些理想城市方案,19世纪欧斯曼的巴黎改建设计,美国的格网城市,“花园城”理论及其实践,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设想和赖特的“广亩城市”主张等,反映了自古以来人们观念中对理想城镇模式的追求。其中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模式对后世城市建设影响很大。

著名的学者彼得-霍尔认为:“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所规划的城市中,柯布西耶的普遍影响是不可估量的。上述主张认为,城市发展中只要有一套良好的总体物质环境设计理论和方案,其他的经济,社会乃至文化的一系列问题就可以避免,但多年以后,人们发现这种设计的价值观只是设计者本身的愿望而已。印度昌迪加尔,巴西的巴西利亚和许多新城的设计建成,标志着这种规划设计思想的整体物质实现,但由于缺少有“根基”的居民生活环境内聚力,加之模式本身是静态的,不能满足本质上是动态演进的城市发展需要,所以不少人批评这些设计“是把一种陌生的形体强加到有生命的社会上”,其实践是在政治和经济强有力的干预下完成的。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经济恢复,重建,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也积累了足够的财力,物力用于城市建设,使许多城市继工业革命后又一次获得了高速的发展。然而,由于过度依循形体决定论的建设思路,重视外显的建设规模和速度,特别是席卷西方的城市更新运动,对城市内在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内涵掉以轻心,反而使得城市中心进一步衰退和“空心化”,不少历史文化遗产收到威胁和破坏,甚至有不断恶化的趋势。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人们才再一次提出城市设计这一“古已有之”主题。1950年代末,特别是1960年代以来,尊重人的精神要求,追求典雅生活风貌,古城保护和历史建筑遗产保护,成为现代城市设计区别于以往主要注重形体空间美学的主要特征。现代城市设计实践作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也得到了发展。各种理论和方法也应运而生,构成了现代城市设计多元并存的局面。吉伯德在《市镇设计》一书中指出:“作为一个环境,中世纪的城镇是美好的,朴素而清洁的理解它不需要理论或者抽象的设计理论。”由于城市小和具有人的尺度的连续性,永远不会使人感到单调乏味;他还指出,所有伟大的城市设计者都应有“历史感”和“传统感”。《拼贴城市》一书的作者柯林-罗和凯特运用了“图底分析“的方法,比较分析了古罗马城与“现代城市”在格局,尺度,空间围合等方面的本质差异后指出,西方城市是一种大规模现实化和许多未完成目的的组成,总的画面是不同建筑意向的经常“抵触”。林奇教授等从城市居民的集体意象着手,首创性地建立了城市形象调查方法,分析了现存城市结构的优劣及其评价标准,总结概括出城市形体环境的五点构成要素。他还认为,要使规划具有意义,城市设计师和规划师必须了解其所规划环境中使用者的思想和行为。雅各布从社会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方面对城市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她认为,“大规模的计划”不容易做好,压抑想象力,缺少弹性和选择性,再度表达了对统一规划的设计思想的抨击。亚历山大在其名著《城市并非树形》和《图式语言》中,主张用半网格形的复杂模式来取代树形结构的理论模式,允许城市各种因素和功能之间有交错重叠。亚历山大认为“城市是包含生活的容器,它能为其内在的复合交错的生活服务,如果我们把城市建成树形系统的城市,它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支离破碎。”接着他又指出:“现代城市的同质性和雷同性扼杀了丰富的生活方式,抑制了个性发展。”因此,有必要发展一种由许多亚文化群构成的城市环境。上述这种多元的城市设计视角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城市设计者和理论家对“人”的意识的重新觉醒和高度重视,这种“自下而上”的渐进主义设计思想与以往那种形态决定思想迥然不同。这一思想转变从20世纪城市规划和建筑界两份纲领性文件主题的演变可以清楚地看到。体现现代主义理想的《雅典》曾认为,城市建设起作用的主要是“功能”因素,城市应该按照“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四大功能进行规划。这种认识到了1950年代末开始有了改变,人们逐渐认识到这两种方法上各有千秋,应该有机结合。1977年,在秘鲁首都利马通过的《马丘比丘》直率地批评了现代主义那种机械式的城市分区做法。认为这是“牺牲了城市的有机构成”否认了“人类的活动要求流动的,连续的空间这一事实。”而秘鲁的马丘比丘代表着不同于西方文明的另一种文化体系的存在,同样具有蓬勃的生机和独特的魅力。世界性的“公众参与”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城市运动的兴起,标志着城市设计的方法从主观到客观,从一元到多元,从理想到现实迈出了决定性的一步。相应地,城镇形态从单一性到复合型,从同质性到异质,从总体到局部发生了重要转折。城市设计理论发展到今天,在全世界日益关注“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城市设计的指导思想也进一步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对城市环境问题和生态学条件的认识反思和觉醒,并努力将这种认识反映到城市设计实践中去,也即是向作者称之为所谓的“绿色城市设计”的方向发展。

2现代城市设计与传统城市设计的区别

2.1传统城市设计的特征

工业革命以前的城市建设都是以城市设计为途径的,因为古代人们始终是以物质形态的城市为对象进行规划的。此后,西特倡导的“视觉有序”观点,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主张,沙里宁的“有机城市”思想也都可归于这种城市设计范畴,它有以下特点:2.1.1主导思想和价值观是“物质形态决定论”和“精英高明论”——即认为个别的智者的规划设计或统治者的力量可以驾驭城市。2.1.2把整个城市看成是扩大规模的建筑设计,而不太注重具有应用意义的和各种局部范围内的案例研究。2.1.3在方法上,多用建筑师惯用的手段和设计过程,缺乏与其他学科的交流和互补。2.1.4在抽象层次上涉及人的价值,人的居住条件等有关问题,但对城市社区中不同价值观的存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委托人的需求及选择认识不足。2.2现代城市设计的特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们心中所考虑的城市建设的主要问题应经转移到了对和平,人性,和良好环境品质的渴求。因此现代城市设计以提高和改善城市空间环境质量为目标。同时,不再将整个城市作为自己的对象,而是缩小了对象范围,采取更为务实的立场。它所运用的技术和方法,所涉及的旁系学科范围却远远超出了传统城市设计,可以说现代城市设计就是一项综合性的城市环境设计,具体表现在:

2.2.1在主导思想上,认为城市设计是一个多因子共存互动的随机过程,它可以作为一种干预手段对社会产生影响,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社会问题。2.2.2在对象上,多是局部的,城市部分的空间环境。但涉及内容远远超出了传统的空间艺术范畴,它所关心的是具体的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抽象的人。2.2.3在方法上,以跨学科为特点,这种综合性和动态弹性,体现为一种城市建设的连续决策过程,并常由某组织机构驾驭。2.2.4客观认识自身在城市建设中的层次和有效范围,承认与城市规划和建设设计相关,但不主张互相取代。2.2.5设计成果不再只是一些漂亮的方案表现图而是图文并茂。

第2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建构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创新呈现繁荣景象,其中,文化创意被视为城市发展的“第四拨”经济动力。设计人才与文化创意紧密相连,为此,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课程有必要在原有基础上进行调整与重新建构。笔者以设计学专业课程建构为切入点,从政策、理论、历史等方面对文化创意进行多维度思考,分析课程的内容、模式和教学方法,认为相关高校应在原有课程基础上采用带有连贯性、层次性和交叉性的方式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文化创意是文化元素融合多元学科内容,利用不同载体建构的再创造和创新的文化现象。如今,文化创意早已从概念发展为带动经济增长的有效途径之一。纵观全球,发达国家的众多创意产品、营销与服务,形成了一股巨大的创意经济浪潮。随着文化创意的展开,我国高校设计学专业的课程也应加大改革的力度。本文以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为研究对象,探索设计学专业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

一、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现状

步入21世纪后,国内外设计学专业课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与拓展。但是,这些举措并没有从本质上打破传统课程的壁垒,设计学专业教学质量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国内设计学专业课程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改进。首先,课程设置更新相对滞后。在高校设计学专业的培养方案中,课程主要分为设计理论和设计实践两大类。设计理论课程包括设计素描与设计色彩、设计概论、设计心理学、三大构成、设计与艺术史论等。设计实践课程包括交互设计、室内设计、专题设计、专业考察和专业实践等。这些课程反映出我国设计学专业没有根据新的形势和要求及时调整课程设置。其次,课程目标定位不够清晰。绝大多数的课程目标不够明确,例如,对基础理论课目标的设定为“具备基本理论知识”“提高文化素养”,实践课程为“熟悉设计流程”“清晰表达设计思想”“具备设计创性能力”等,这些课程培养目标和定位均无法突出课程特色和具体的课程发展方向。最后,课程内容相对陈旧,与国际对接的课程较少。当前,文化创意逐渐受到重视,设计学专业课程也应随之进行新的建构,从而改善设计学专业课程结构相对单一、内容较为陈旧的现状。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有助于设计学专业教学为相关行业提供具有认同感和持续性的文化、社会功能。因此,在设计学专业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能保护并提升学生文化创意的创造力,丰富设计学专业课程的多元化。在我国台湾地区,很多高校增加了文化创意课程。英国高校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在近几年有不少改进,增设了许多与文化创意相关的课程,指导学生通过学术研究、社会实践以及政策分析来提高创新能力。

二、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的课程现状

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于2000年12月成立,设计学专业与规划设计、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三学科交叉支撑,设有工业设计与环境艺术设计两个专业。工业设计专业注重将科技与美学密切结合,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瞄准都市公共设施和公共艺术方向,在国内高校同类专业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设计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课程主要以素描与色彩基础课程、设计史论课程为主,重在夯实学生的设计基础。二年级全面开展设计必修课程,为三年级的实践课题设计打下基础。三年级的课程内容以命题设计为主,或假设命题,或进行实践课题设计,在让学生寻找自己感兴趣的研究设计方向。四年级学生要完成毕业设计,在导师的指导下选定题目,用一年时间进行毕业创作。从本科四年的课程设置来看,虽然能培养学生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践能力,但缺少顺应时代进步和社会需求的核心课程。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能够顺应教学发展趋势,满足学院改善课程结构的需求。

三、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方案

文化创意课程是配合《文化产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发展目标与指示所做的课程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是为了培养“高素质、厚基础、强能力”的文化创意人才,课程内容涵盖文化创意的基础理论、服务体验、知识经济、体验设计、创意策划等方面,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设计理念,重视思维和观念的提升,最终整合设计相关知识。据此,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原有课程设置基础上,初步建构文化创意课程(表1、表2)。新的设计学专业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与专业选修课程四大类。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从本科一年级开始。首先,在低年级保留原有的公共必修课程和基础课程,增设平面设计表达、立面设计表达、符号与形态设计、文化创意产业导论和创意思维五门课程。这五门课程能帮助两个专业的学生积累理论知识,培养设计基础素养,使其对文化创意和创新思维有初步的了解。其次,二年级课程在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两个方向的必修课程中增设文化创意服务设计、文化创意品牌设计、文化创意空间设计与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课程。该课程重点培养学生对文化创意理念的理解,并且对文化创意体验设计进行尝试与实践。最后,三年级课程的建构从文化创意整合能力培养出发,引导学生全面学习专业知识,并进行素质训练。通过对课程的系统学习与实践,学生应具备对文化创意产业分析、判断、理解和创新等综合能力,为毕业设计与论文写作打下扎实的设计能力与理论基础。为了进一步巩固文化创意课程的建构,在专业选修课程中穿插文化资源考察、绿色设计、设计策划与管理、设计沟通与传达、行销导论和创业规划六门课程。这六门专业选修课程各具优势和特色。文化资源考察课程培养学生的田野调查能力;绿色设计课程注重引导学生在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的理念;设计策划与管理课程聚焦于分析产业市场定位策略、行销策略以及规划设计中的管理问题等;设计沟通与传达课程使学生透过设计进行表达、沟通和说服的工作以及掌握设计传达的各种方法、技术与步骤;行销导论课程一方面介绍行销的概念与理论,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进行市场调查的规划与执行、统计和解析调查结果的能力;创业规划课程是针对当下大学生创业需求不断增加的情况而开设。这六门选修课程涉及的知识面较广,有助于学生为进入职场做准备。以上课程的重新建构,反映出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在更新设计学专业教学时所做的努力。

文化创意课程建构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使整体课程设置更加具备科学性、合理性和有效性,具有三个特点:一是强调设计理论知识的连续性、层次性和交叉性,使文化创意课程的内容由浅入深地穿插于设计课程之中,以强化学生的基础理论与创新思维;二是突出文化创意课程在设计学专业背景下的特色与发展方向,丰富了设计学专业的课程资源;三是拓展文化创意课程和相关学科的交叉与融合,树立全面发展的创新教育理念,建构文化创意课程新体系。

作者:夏丽君 陈梦雪 单位: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参考文献:

[1]李立新.中国设计学源流辩[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16(2).

[2]杨先艺.改革开放30年中国设计学学科的演进与发展[J].艺术百家,2013(2).

[4]陈楠.东京艺术大学设计科教学结构分析与2016年毕业设计展解读[J].装饰,2016(4).

第3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场所理论

1 前言

城市设计的行为虽然延续了两千年,但是概念却是上世纪40年代才提出的,迄今为止仍有不同的解释。但总的概括可把城市设计理解为“对城市形体及三维空间环境的设计”。广义的城市设计是对城市各种物质要素,诸如地形、水体、房屋、道路、广场及绿地等进行综合设计,包括使用功能、工程技术及空间环境的艺术处理。城市设计既为城市规划提供思路和形象化的发展目标,也为建筑设计提供前提和轮廓,城市设计具有更多的立体性、可操作性和示意性,其主体就是空间环境设计。物化地说,城市设计是建筑群体的组合方式,但融进了人的因素,成为以人的行为心理为基础的物化组合。无论是建筑群的组合还是城市的空间设计,都有一种内在的秩序或结构作为联系的纽带。图底理论、联系理论和场所理论这三大理论一直是规划师的主要导则。从几种理论的发展可以看出,城市设计由注重城市的肌理、构图到注重人的存在与活动,越来越体现出对主体城市的认识。许多实例证明,优秀的城市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人的使用。在瑞士,你单独看每一栋房子,并不觉得多么漂亮,可是把它们放在环境中,就显得建筑与建筑、建筑与环境之间是那么和谐。遗憾的是。在我们的建筑教育和营造实践中,这一根本目标常常被忽视或偏离,如城市中的很多“水景”设计得很漂亮。但往往是只能远观而无法接近,居住区绿地设计花样翻新。也是供人看的多,可参与其中的少。建筑与环境之间没有关系,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没有关系。单独看,有些还不错,放在一起就是乱七八糟。“这就不是建筑的问题,而是城市规划和设计的问题。”而城市规划是政府做的事,政府的作用,正应该是放长眼光,不图一时之利,保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将城市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用城市设计的手法营造城市,在总体上对城市进行把握。

2场所理论

二战以后,由于城市环境开始恶化,于是人们开始尝试从旁系学科的视角来重新审视人类生存环境和建设的问题。场所理论即以现代社会生活和人为根本出发点,注重并寻求人与环境有机共存的深层结构的城市设计理论。在战后几十年里,很多学者都为现代城市设计学科创立做出了很大的努力,其中最为有影响力的首推“十次小组”他的核心主张就是“场所理论”。其主要哲学基础源自结构人类学。著名哲学家列维.斯特劳斯不仅运用深层结构概念分析世界各国神话获得巨大成功,并且将结构主义的思维原则分析方法推广至哲学和其他科学领域。他认为,“如果说在人类创造的,看来最荒唐无际的神话中也有结构的话,那末人类所创造的其他事务中当然也会有结构”在斯氏看来,唯有原始人的“野性思维”才是某种永恒的东西,以及深层结构。结构主义有一个基本的假设,就是无论何时何地,人都是相同的。但他们以不同的方式作用与同样的失误,也就是形成了转换。因此,结构分析可看作是X射线,它旨在透视表面上独立存在的具体客体,透过“以要素为中心”的世界和表层结构来深究关系的世界和深层结构。

路易斯.康也意识到场所感的重要性,他认为“城市是与作为交流场所的公共开放空间和街道,人际交流是城市的本质”但现在这些街道变成了没有情趣的运动通道,不再从属于与他共存的街区,所以“你只有路,而没有街道”。

3图底分析理论

这一分析途径始于18世纪诺利地图。它虽然貌似古典,但却仍然是当代城市设计研究中的“热门话题”从城市设计角度看,这个方法实际上是想通过增加、减少或变更格局的形体学来驾驶空间的种种联系。其目标旨在建立一种不同尺寸大小的、单独封闭而又有序相关的空间等级层次,并在城市或某一地段范围内澄清城市空间结构。正如学者罗杰所说:“一种预设实体和空间构成的场决定了城市格局,这常常称为城市结构组织,它可以通过设置某些目标性建筑物和空间,如“场”提供焦点中心的建筑和开场空间而得到强化。”而表达剖析这种城市结构组织的最有效式工具就是“图底分析”,这是一种简化城市空间结构和次序的二维平面抽象,通过城市在建设时的形态意图便被清楚的描绘出来。这一分析途径在诺利1748年的罗马实空地图中曾得到极好表达。地图把墙、柱和其他实体涂成黑色,而把外部空间留白。于是,当时罗马市容及建筑与外部空间的关系便合盘托出。从图中我们看到,建筑物覆盖密度明显大于外部空间。因而公共开敞空间很易获得“完形”创造出一种“积极的空间”一气呵成的整体特质;而在现代建筑概念中,建筑物是纯图象化的,独立的,空间则是一种“非包容性的空间”。图底理论是对城市人类行为剖析的一种方法,是用来发现特定城市或聚落的人类聚居偏好的一种方式(图底是这种偏好在空间上的投影),是从现象学的角度出发,最后形成设计的类型学的理论.作为建筑师,阿耳朵.罗西曾经从相对微观的角度研究城市图底和肌理,为自己的设计寻找了很多的依据和理由,国外的很多建筑设计理论都有浓重的城市意识,在外部空间的营造方面详细的规划设计和建筑设计是很相通的。该理论进一步指出,当城市主导空间形态由垂直而不是水平方向构成时,要想形成连贯整体的城市外部空间几乎是不可能的。在城市用地中,设计建造的垂直方向扩展的实体要素,很容易导致“大量不符合使用和娱乐用途的开放空间”,如在许多现代小区中,由于高层公寓的存在,建筑覆盖率很低,所以很难赋予空间以整体连贯性。与“诺利地图”不同,这种空给人的主要印象是作为主体存在的建筑物,而互有关联的街区格局则已不复存在。为了弥补上述不足,重新捕获外部空间的形式次序,首先我们可以把空间和街区的周边很好的结合起来,人为的设计一些空间阴角、壁龛、回廊、死巷等外部空间的完形。欲取得积极的空间,更方便的途径乃是吸取历史上城镇形态的精华,运用水平向的建筑群,并使建筑大于外部空间覆盖率,形成一种合理的密集。从概念上讲,也就是说空间由建筑形体塑造而成,这已经成为今天旧城改造和步行街设计的一条行之有效的原则。空间是城市体验的中介,它构成了公共、半公共和私有领域共存和过度的序列。正是空间实与空的互异构成了城市不同的空间结构,建立了场所之间不同的形体序列和视觉方位,城市中空的本质取决于四周实体的配置,绝大多数城市中实体于空间地独特性取决于公共空间的设计,同时,这种图底分析还鲜明的反映出特定城市空间格局在时间跨度中所形成的机理和结构组织的交叠特征。简而言之,RogerTrancik的“图底”大概说的是罗马城市的演变的与众不同之处:现在的城市演变,大致如在绘图纸上用橡皮把旧线条全檫了重画过(把旧全拆了重新规划重建,新旧间没什么关系,象拆掉的旧胡同和后建的超高层那样),同时城市渐渐扩大(向郊外漫延)“图底”式的城市演变,大致如在绘图纸上盖上另一张新透明图(在旧的基础上以相似形式叠加),例如一个地点原始时代是个半圆型的茅草村,1000年后成了一个半圆型的居住街区,又过1000年同一地点盖的大角斗场也是同样的一个半圆型,最新的角斗场里可能还留着最早的茅草村的炉灶-----城市结构和范围千年不变,也没向郊外漫延.-------我国也有个相近的例子:开封,因为黄泛和历史断裂,上下叠加了7座开封城.城市结构和范围千年不变.向上叠上去.个人认为,罗马和开封的“图底”式城市演变也有相似的成因,罗马城最早的“底图”是前世界首都(罗马帝国),后来的各"新版"罗马无法彻底复写,是自然的.开封也类似,都有“新版”无法超跃“旧版”的历史阻RogerTrancik讲"图底"式演变的目的之一在于探索第三种城市演变的方向(第一种是全拆了重来,第二种是全保留不变).RogerTrancik还有其他理论如“失落的空间”---现代城市规划的废弃产物(如废弃的后巷,地下车场等...)图底分析是现代城市设计处理错综复杂的城市空间结构的基本方法之一。国内外一系列规划设计竞赛中,许多获奖方案都对基地文脉进行了这种分析。1983年法国巴黎歌剧院设计竞赛中,加拿大建筑师卡.奥托中选方案用了图底分析理论方法,确定了依循并尊重原有巴黎城市格局的设计原则,结果获得成功。美国学者罗杰运用此法分析华盛顿、波士顿、歌德堡的城市空间,莫里士拒此分析西方古代城市的形态也均获成功。

4行为理论

细心观察不难发现以下值得注意的现象。同处一条繁华商业街上的不同街坊其人流密度会有很大不同。交通堵塞总是发生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同是公共开敞空间,有些很受市民欢迎,但有些尽管植了树、种了草、摆上了雕塑,但还是很少有人光顾。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现象呢?这就涉及到环境是对人的行为影响的环境行为学理论了。研究人的行为与空间的关系,从整体和系统的角度,统筹安排各种功能设施。合理组织公共空间。确定广场、休憩空间的位置。决定与可获得的公共空间面积相适宜的周边建筑的功能类型与面积体量、以及步道空间的宽度等。某一特定地段的机动车分布量与周边建筑环境要素之间,虽然影响要素略有不同,也有类似的关系,如果仅以人流量而论。从上式可以清楚地看出。对公共空间的需求量影响较大的建筑环境要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建筑的功能、面积、体量分布,如零售商业。饮食设施、办公商务、居民住宅等。城市中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其周边的建筑面积体量呈正比。建筑的各种功能类型的影响大小则反映在相关系数上。街道的空间构造。如主要大街的分布、街道间连结关系、交叉点的分布等。大容量公共交通站点的分布。如地下铁、铁路、公共汽车站点的位置等。某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大容量公共交通车站的距离呈反比,即地段距离车站越近,行人分布量越多。主要商业设施的分布。如百货商场、饮食设施、娱乐设施等。远于从公共交通车站到某地段的主要商业设施的总面积。与该地段的人流量呈正比。停车场的位置与容量。一特定地段的行人分布量,与该地段到停车场的距离呈反比。建筑环境与行为特征建筑环境对人行为的影响表现在很多方面。如人们每天利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的行为特征有很大不同。商业街道24小时人流量分布曲线呈“抛物线”形。而普通街道呈“山”字形。此外。人们在普通街道和商业街道上行走的平均步行速度也有很大差异,普通街道的步行速度平均是商业街道上的3倍。为什么会出现上述不同的行为特点呢?如果调查一下人们的上下班时间,午间休息时间、商业服务设施的营业时间等。就不难发现。这种差异显然是街道两侧不同的建筑功能所致。进一步的调查发现,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有很大关系。从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可以看出。人的步行速度与人流密度呈反比,即人流密度越高。了解建筑环境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对良好城市环境的营建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在处理“街道拥挤”这类城市通病时。就不会采用拓宽街道这个简单办法了。由于“拥挤”实际上是多方面建筑环境因素的结果,如步道空间和周边建筑设施体量的严重失调。沿街零售商业的管理和整治等。逐步学会“对症下药”,减少规划设计上的主观和盲目性。

5结束语

本文对“场所理论”、“图底分析理论”、“行为理论”的特质的探讨,其实是对人与“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探讨。因为设计的主体是人,服务的对象也是人。勒・柯布西耶曾说:“伟大的建筑起源于人性并且与人类本能直接有关。”美国著名建筑师巴里・A・伯克斯认为:“艺术和建筑总是会把观赏者拉回到那些作为视觉语言的构成要素的最基本的形体上来。这些基本形体的意义是永远也不会被磨灭的―它们充满了在新的构图组合上的可能性,让人们不断去探索。” 因此,设计师必须意识到设计的任务是通过对设计的基本元素进行原创性地重构来满足人的实际功能需要和审美心理需求的。空间设计亦如此。

参考文献:

[1](美)特兰西克. 寻找失落的空间[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林玉莲、胡正凡. 环境心理学[M] .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荆其敏.建筑环境观赏[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

[4]齐康编. 城市建筑[M] .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 70274.

第4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轴线 城市设计 空间控制 设计方法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一、城市轴线与城市发展

轴线概念很早就存在于人类的意识之中,并且在人类改造自然界的实践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中,城市发展受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城市轴线的研究可看作一种设计方法的研究。

在国外,城市轴线作为传统构图法则在人类历史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法国古典主义把轴线作为“定海神针”;在欧洲勒诺特式园林中更是不可撼动的设计手法。巴黎的城市轴线模式一开始就影响着城市的发展。在国内,轴线对称构图也是古代城市布局的原则之一,北京市中轴线是历史的传承,经历了古代与现代的发展现在成为了城市发展的主要框架。分析和使用城市轴线这一设计手法去营建城市,大的方向可以从历史文脉、空间体验、城市整体设施等方面去研究。

轴线与城市空间的关系,任何物质存在的意义都与时空维度密切相关,理解城市空间轴线的意义也可以从历时性与共时性两方面来展开。历时性方面,城市空问轴线的意义不外乎有三一一记载传统城市空间的历史文脉,浓缩当代城市空问的组织结构,预现未来城市空问的发展框架。共时性方面则如定义所述,城市空问轴线可以统领城市空问的形态构成,使城市布局均衡有序,具体而言,可表现为以下儿点:①控制城市空问格城市空问轴线的性状决定城市的基本格局(带状、枝状、网状);②组织城市空问序轴线上虚与实的组合与交替构成了城市的空问序列;③形成城市天际轮廓线一一城市局列天际线的形成与发展往往依赖于城市轴线的构架;④展现城市标志。

壮丽的城市空间轴线,想要形成宏大的现代化城市,就必须要有现代化的设计手法,那么城市轴线设计就是这样一种设计手法。那么对于在北方这样一个大气恢宏的土地上,广阔的城市轴线势必会成为一个城市的新形象。

二、城市轴线的特点及其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

城市轴线的空间解读:从历史、空间、节点及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去探讨。城市轴线的特点:空间有序、有支配作用、是城市建筑艺术的集中体现。历史上曾出现过六种常见的城市空间设计的发展方式。1、空间连接的发展2、建筑实体连接的发展3、连锁空间发展4、以轴线联系的发展5、建立张拉力的方式发展6、延伸的方式发展。其中后三种的城市发展方式均与城市轴线相关。从一些城市设计层面的书籍出发去寻找与城市轴线相关的可支撑理论。

近些年有一些专家学者对城市轴线的理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一种在城市中起空间结构驾驭作用的线性空间要素――王建树;轴是一种均衡的线性基准――齐康。城市轴线这一个设计手法是现今许多建筑师所思考的问题,因为这一手段是介于城市设计和建筑之间的桥梁,能为两个领域服务。

三、城市轴线对城市空间的控制作用

“空间”这个词是我们反复使用的一个词。到底什么是空间?我们每个人对于空间的理解是否一致,有无矛盾?space这个词既是名词又是动词,因为很多学科对于城市形态都有研究,所以在对城市空间和结构的认识上极具多样性,有时在建筑专业内对于城市空间的定义也复杂且矛盾,每种观点都义正言辞,又略显单薄。通俗说法就是把城市空间看成“硬件”――建成环境和“软件”――政治经济体制的集合。研究城市的方法同定义城市形态的方式一样也做种多样,主要是从地理学和建筑学两个方面。“前者的本质是描述性的,而后者的本质是规定性的。”地理学的方式是从大到小,建筑学是从小到达,最开始是设计单体建筑,慢慢把范围扩大到城市。城市建成环境最重要的背景就是自然空间,自然空间影响着城市空间物质和社会两方面。

建筑学中对城市形态的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城市设计作为一种技术过程,需要考虑城市中各种规范和标准,满足绿化、公共设施、交通模式等各方面的要求,通过分析完成设计;另一种方法是创造过程,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缺乏分析支持。另一种明显的不同就是处理城市中功能和美学的不同方法。一方面“城市被看成一件艺术品,是成为共同产生视觉美感的建筑聚集地。城市设计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城市空间。城市设计不仅仅是一项美学任务,它需要解决广泛的其他问题,人们对空间的感受也绝不仅仅是通过视觉达到。

辽东湾新区规划结构布局为“一带、两轴、两圈、六区”。其中“一带”指大辽河入海口与海滨沿岸的绿色滨水生态带;“两轴”指南北向城市发展轴,东西向景观生态轴;“两圈”指滨海船舶产业圈和内湖商贸经济圈;“六区”指金帛湾水城、河畔生态水乡、产业工人新村、滨海特色渔村、新港工业区、临港产业园。随着规划的付诸实施,一座经济繁荣、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生态宜居、充满活力的现代化新型水城将崛起于渤海之滨。城市轴线的空间控制设计;纯粹的几何手段、寻找历史文脉、城市延伸方向、自然条件指引。

地理位置,辽滨新城位于盘锦市区东南部,南滨渤海,东隔大辽河与营口市老城区相望;与盘锦市区相距50公里;总面积306平方公里。 气候特征,盘锦市属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降水适中,光照充足。轴线的长度和节点:轴线总长度11.7km,樱花园――3.9 km――城市之门――2km――行政中心主楼――1.5km――文化中心――1.5km――游艇码头――2.8km――城市之星。辽东湾新城城市轴线的特点,起承转合。

四、城市轴线的新发展

盘锦辽东湾新区的规划建设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将其建设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具有北方湿地水城特色的生态型滨海新城区,并依托河海岸线资源将其建设成为一座世界级的海洋工程装备制造基地。经济区产业定位是:发展以船舶制造及其配套产业为主的装备制造业,以石油炼制和石油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石化产业,以高新技术为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以港口物流、商务金融等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以主题媒体广场、创意文化产业为基础的现代文化产业。

建构一个集政务办公、公众服务、城市活动、研究交流等多项功能为一体的开放型、复合型、集约型、研究型行政文化集合中心。

开放型,将城市公共空间纳入整体设计范畴,考虑公众活动的参与性,使行政中心成为市民的城市“客厅”,带动周边城市区域发展的重要触媒;复合型,将博览功能、展示功能、研究功能和休闲功能等与办公空间复合设置,使行政中心与市民公共生活密切相关;集约型,通过设置共享会议空间、服务空间、研究空间和混合式办公等方式达到资源共享,使行政中心集约而高效;研究型,引入政府专项研究机构,吸引专家利用专业知识支持行政工作,打造研究型政府;新起点,结合辽滨新城总体定位,突出行政中心的标志性、地域性和时代性;高品质,结合辽滨新城的规划建筑控制要求,打造契合北方滨海建筑特征的高品质办公环境和城市公共空间。

参考文献

【1】王建国.《城市设计》.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9.09

第5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U369 【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1674-3954(2011)03-0222-01

一、城市规划设计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城市建设进程来看,这一时期的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城市规划起步晚,意识淡薄。

2、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的数量、质量和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长期存在,在中小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3、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①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②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③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目前部分中小城市公建项目的报建审批,不是在分区规划所确立的城市功能区建设,而是按建设单位自行协商的地点进行平面规划,出现了本末倒置的规划行为,其后果是致使城市公共设施服务半径小、服务功能少、布局不均匀、发展不平衡。

4、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部分中小城市不是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历史、地理、景物等实际来搞规划,而是贪大求洋、舍近求远,搞大而全、高而空的规划;不是结合自己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生态环境等实力和功能来搞规划,而是在出政绩、顾眼前、想局部等心态和目的下定规划,因而出现一个模式、一张脸或者功能不齐、配套不全的城市设施现象。

二、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1、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

中小城市同大城市一样也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系统内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取向和利益倾向都有所不同。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使中小城市发展合理化、有序化的手段,由此它的进行过程就必须要考虑并综合中小城市社会的价值理想和利益要求。在实践中,不同人群的关注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不相同,行政领导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中小城市形象的设计,是一种策划、也是一种对本地区的宣传。规划设计人员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是一种对中小城市空间形态进行研究和设计并转译成控制准则的过程,借此引导中小城市三维空间形态的有序生成,规划部门则认为中小城市城市设计是一种管理的策略和依据。城市管理和房地产开发商注重从投资效益出发来评价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对地块产生的影响。于是,人员相互之间对中小城市城市设计要求和目标就迥然不同有时甚至于相互冲突。

(1)协调城市群体。

中小城市的区域特征表现为城乡结合的特色,是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特别是第一产业布局调整的中心,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到这种特殊性,站在区域的高度,注意各中小城市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可能,充分考虑规模效益和聚集效益,研究其职能特征和辐射范围,既满足本市的基本要求,又以最佳规模的原则统一部署,达到各显其能、相互促进的目标,特别在中小城市密集地区,城市规划设计更要体现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

(2)优化产业结构。

中小城市往往会具有一、二、三产业并存的产业结构特征,即使第二产业,与大城市的工业也不同,大多有较强的块状经济特点,城市规划设计必须考虑到这种特点并加以利用和引导。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体现产业特点,力图反映这种特色,使之明确区别于大城市的产业特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起促进产品市场化的作用。

(3)合理城市规模。

中小城市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有限的特点。城市规划必须注意到这种特点,对前者,必须考虑到发展需求的阶段规模,具有应变能力,规划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对后者,必须既注意规模效益,又具有尽可能多的便利性,同时注意人口规模相同的中小城市与大城市居住区中心的区别,着力于提高中小城市的辐射影响能力。

(4)表达生活模式。

中小城市在生活模式上存在有一定数量的产、销、居一体的方式,这是由于中小城市以中小企业为主体的缘故,因此城市设计应倡导这种生活模式,并在空间、功能、景观等方面组织出多种形态,避免简单搬用大城市设计的做法,要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5)传达文化底蕴。

中小城市虽不能回避平均文化教育水平相对大城市较低的现实,但也绝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深厚性。所以,中小城市的城市设计目标应促进传统文明的学习和现代文明的传播相结合,以提高文化素养,创造和保护中小城市的良好面貌,树立特有的公共意识。总之,中小城市城市设计应当和文化规划相结合,这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设计。

2、中小城市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与国家、地区、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建设的内部关系等的指导思想。在城市规划编制过程中,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1)整合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设计要坚持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各项建设标准、定额指标同国家和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要正确处理好城市局部建设和整体发展的辩证关系,科学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合理安排城市生活区、工业区、商业区、文教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要正确处理好城市规划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要处理好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的辩证关系,避免重复“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2)经济原则。中小城市规划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这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尤其重要。

(3)美学原则。规划是一门综合艺术,需要按照美的规律来安排城市的各种物质要素,以构成城市的整体美,给人以美的感受,避免“城市视觉污染”。

(4)社会原则。所谓社会原则,就是在城市规划设计中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指导思想,贯彻有利生产、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的原则,尽量满足市民的各种需要。所以规划设计要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和要大力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

参考文献:

第6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商业综合体;城市意向;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一 城市建设中的城市设计观

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建设的热情持续高涨,也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各种问题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而在站在城市规划和设计的角度上,现代的城市发展中形成的过大尺度的街区,是对于人行方式的忽略;一些建筑项目不顾文脉的延续,缺少对周围地域背景的分析和对原有城市肌理的尊重,使历史街区遭到破坏,城市场所精神被遗失。这都是现代城市建设中所面临的严峻问题。

现代城市设计概念设计的内容和范畴非常广泛,国内外学者对城市设计所关注的重点也有所不同,其实践理论和方式也多种多样,可以说是城市设计并没有模式化的程式,都是立足于形成良好的人居环境,设计便于人生活与活动的特色城市,营造有活力的多样化场所,传承和延续城市文化脉络,实现历史和现代,人与环境,生活方式与科技进步的有机协调发展。城市设计反映了最为根本的人的需求,包括物质的与精神的。

二 城市设计基本理论的发展

作为近代“城市设计”论的倡导者, 沙里宁认为“城市设计是三维的空间组织艺术”,“基本上是一个建筑问题”, 这种观点实际上体现了城市设计的传统渊源。

凯文・林奇的《城市意向》一书中,认为城市如同建筑,是一种空间的结构,只是尺度更巨大,需要用更长的时间过程去感知。城市设计可以说是一种时间的艺术。不同的条件下,对于不同的人群,城市设计的规律有可能被倒置、打断、甚至是彻底废弃。凯文.林奇将对城市意象中物质形态研究的内容归纳为五种元素――道路、边界、区域、节点和标志物,这五个要素在城市研究领域有较大的影响。

三 基于城市设计思想的抚顺市火车站站前商业综合体设计

本文以抚顺市火车站站前商业综合体规划设计作为实例,分析在城市设计的视角下进行建筑设计所应考虑和应对的问题。地块位于抚顺市火车站南广场,位于城市中心经济地带,由于抚顺地处辽宁中部城市一小时经济区之内,火车站所承载的巨大人流为该项目地块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价值。所以如何平衡现代商业的发展与抚顺老城区城市肌理及空间特征的关系成为本案所要考虑的重点问题。

1.抚顺市的基本概况

抚顺市位于辽宁省东部,距省会沈阳市45千米,与吉林省接壤,为中国北方重要的工业基地。全市辖四区(新抚区、望花区、东洲区、顺城区、三县(清原县、新宾县、抚顺县)。以后,抚顺成为中国举足轻重的以重工业为主、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工业城市。抚顺也是一座因历史而影响中国,以资源而闻名世界的现代工业城市,也是历史文化厚重、人文景观独特、自然风光秀丽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2.抚顺市的城市肌理变迁

抚顺市的城市发展有其独特的肌理变迁,其旧街区基本上是沿着浑河东西横向发展,其旧城区城市格局最大的特点是西部为严整的方格网式布局,而东部则形成了一个明显的放射形布局。

在西部严整的两块方格形街区中,还各有一条斜向道路汇聚到站前广场,颇有巴洛克式广场的风格。而东部的街区与其说是八卦形布局不如说其放射形道路及道路交点处的广场更加具有巴洛克式城市规划的特点。

3.建设项目的城市设计理念

3.1项目地块周边现状及调研

本项目地块位于抚顺市中心经济地带,属于抚顺南站商圈,周边有发达的商业环境,北至抚顺南站,南至东四街购物广场;西至东二街,毗邻抚顺中央大街,东至东三街;靠近公交总站,交通便利,同时火车站为项目地块提供了巨大的商业人流。地理位置优越。地块周边均为商业或者金融机构,多数为高层建筑,形成了抚顺火车站南广场前醒目的天际线。

对于抚顺南站的地理位置来说,早期商业市场缺乏统一的科学规划,致使现在经营业态混乱无序,商业功能单一落后,无法满足人们日益提高的消费需求和品味。同时其城市形态与其重要的地理位置不符合,无法形成凯文林奇对于城市区域和标志物的界定。新建项目需要延续原有地块的空间及天际线特征,以达到统领周边单调的网格型街区布局的目的。

3.2基于城市设计理念的项目规划设计

本案采用底层商业裙房,上部高档办公楼及公寓的基本功能定位,同时地下也开发成商业空间及停车场。在地块内部,一条商业内街自然的将商业分为了互相分离的三个部分。并且与南面现有的一条商业街相联系,形成具有连带商业价值的步行街。

商业内街的建筑临界面摈弃了传统的直线,棱角分明的形式,转而设计为能自然而然吸引人流进入内街的流线型界面,并且在内街的东西两头设计出两片广场,为周边密集的建筑及街道布局提供了一块能供市民活动休闲娱乐的宝贵空间。

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看,这条商业内街一方面是延续地块周边的城市肌理(周边地块内均为网格形街道),另一方面站在更高的角度以人为本的城市设计观来看,更是对原有城市历史中街道两边商铺的传统商业街形式的精神的再融入,而且其不规则的曲线街道也打破了原的井字形街道的单一形式,体现出新时代的商业建筑形式和风貌。

在商业内街中还增加了立体复合形式的交通联系形式,以空中廊道的形式连接三片商业网点,使商业区域隔而不分。也增加了城市公共空间的趣味性,形成《城市意象》中定义的区域、边界和节点。而商业内街中设计的树阵,条形灌木,景观水池和层叠的台阶,无一不是在强化着空间节点的精神,为生硬而快节奏的城市空间带来亲切与和谐感。

与火车南站遥相呼应的建筑北立面仍旧是传统笔直的形式,且与周边其他建筑相齐,同时也简化立面的设计元素,尽量保持完整、简洁、统一的风格,这是为了形成火车站南广场前大街的统一的城市界面,不破坏原有的城市立面肌理,体现高效现代的城市界面风貌。使林奇的“道路”定义更加清晰。

商业裙房顶部的七座商住办公楼,则尽量高耸挺拔,以其雄伟的体量统领周边略显杂乱的城市天际线。以塑造出新抚顺市的城市风貌,形成今后抚顺市民心中新的城市印象。这也符合了城市意向中定义的标志物的概念。

裙房顶部均设计了屋顶花园,为高密度的城市空间营造了一片难得的自然景观空间。缓解了硬质铺装和建筑的生硬感。为高层公寓和写字楼提供了良好的室外环境,这也是更广泛意义上生态化的城市设计观。

四 结语

在本项目的设计中,充分遵循了城市设计的基本原则,采用了凯文・林奇所定义的城市意向五要素来形成城市特有的归属感和城市印象,使旧城区的商业综合体发挥了城市客厅的作用,在不破坏周边的原始规划和城市肌理的基础上体现了新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城市风貌。

可见,以城市设计观指导下的建筑设计能充分契合现代城市的良性发展轨迹,更能创造出优质的生活环境,和体验性空间,也为改变“千城一面”的传统设计方式找到出路。

参考文献:

1.凯文・林奇[美],城市意向[M],2001;

第7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文化

城市作为人类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大分工的产物,在一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城市规划则是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也是最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但是最近几年里,人们对城市的不满程度似乎加深了,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呢,是城市规划出了问题!城市规划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城市是人的城市,如何让人们在城市生活中感到惬意?这些都要求城市规划过程中应当注重人文关怀。

1城市规划与人文精神

城市规划的人文精神是在1933年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第四次会议发表的《雅典》中提出的,里面提出的城市功能分区原则影响了现代城市规划将近半个世纪。这种功能主义的原则,一方面向古典建筑学派提出挑战,使城市规划、建筑开始从古典的放射、圆形广场一类形式主义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另一方面功能主义又使城市规划、建筑逐渐陷入机械主义,它刻板地分区肢解了城市的有机结构,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多方面联系,破坏了城市的地方特性,其结果是使城市形态单调、布局混乱、建筑雷同。尤其是功利主义的影响,城市空间因最大限度的商业性开发,破坏了城市生态环境,污水、废气、噪声、交通事故等给城市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因此城市在抛弃了人文精神的同时,便从“文明中最伟大的创造”变成了“文明中最大的破坏”,也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

20世纪60年代,重新关注城市的历史文脉、地域文化和人们的生活,城市规划中的人文理念开始复苏。与此同时,国际规划、建筑界人士开展了“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研究,并指出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城市人民”。这表明,城市人文精神将得到完全意义上的复兴与再生,人文因素将是21世纪城市文明的灵魂。人文因素在中国的造城运动中是历史悠久的。明清时期的北京城就是中国城市运动中的代表作之一,彰显出皇权的气势和霸气。现代的城市建设也需要这种对人文精神的关注,在继承与发扬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为城市打造一种文化的底蕴。

2 现代工业城市理念及人性空间的缺失

城市的大发展是随着西方近代工业的发展而展开的。从近代到现代,西方世界率先完成了自己的工业化进程。由于西方工业化性质的影响,现代工业城市几乎都是在工具理性的支配下建立的。工业化作为现代化的核心,依据的都是资本主义精神。工业文明不仅创造并且逐步完善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社会组织方式,而且直接影响了城市的形态与功能。因为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种生产方式都会生产出自身的空间。工业文明是现代性最直接的表述,现代性的核心便是工具理性,“而现代性,是以无家可归为标志的”。它们追求的是效率和效益。应用的手段是通过标准化、机械化和规模化运作方式,也就是福特方法,推而广之,便形成了后来的福特主义。福特主义在整个西方的工业化时期不仅影响着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且直接影响着为工业资本服务受工业资本支配的西方城市化模式。现代主义遵循几大宝典:效益、功能、秩序、等级、统一性、专门化、标准化、集中和规模化,当然还有“理性”。这一切都贯穿在西方现代城市的规划中,使这些规划理念中不乏对理想城市的追求,但有些理想也只能是理想,因为理性可以使规划理论自我完善,但却不可能在实践中得以实施。霍华德的“花园城市”可谓完美,但也只是完美的乌托邦。人性缺失或者叫家园感的丧失是整个现代城市的通病,现代技术和金融资本甚至环境治理根本不能提供家园感。

3城市设计必须强调人文关怀

城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一个城市一旦形成就会长期存在下去,因此,城市需要为它的居住者提供环境上的优雅和舒适,以保持城市的长久性活力,这都有赖于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的提升:城市环境质量的形成既有设计师的工作,也有管理者、投资商开发商的参与,更重要的是城市居民的参与,因为城市的空间形态与他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他们是城市的直接体验者,同时也是创造者。城市设计必须在城市发展中体现人文关怀。

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及人们对环境本身,对环境与人之间关系的认识,强调可持续发展的人文关怀成为城市设计的重要思想,因此美国的建筑师和规划师对于战后郊区化进行了反思,提出了都市村落理念,其特点是紧凑的形态,使都市村落围绕公共交通走廊,确保居住区居民到公交站点步行的距离在5分钟之内;提出适当的密度,开发小型住宅满足青年型家庭需要;混合用地,使居住区用地与就业、服务中心的联系采取步行方式,这些设计都极其符合工业化时期的以服务为主导的发展趋势;强调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强调迈向步行者的街道,使街道成为人们的社交场所。从而扩大人们之间的联系和交往,促进对社区的认同感;同时,强调适应性强的建筑,从而减少土地和建筑资源的浪费,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澳大利亚的城市设计充分遵循了以上原则,其城市如悉尼、堪培拉都成为城市设计的典范。而巴西的巴西利亚设计,从开始选址到规划设计就没有体现这种精神,只强调建立一个新首都,强调追求西方发达国家模式,反而没有考虑或较少考虑有关区位、人文、环境等因素,结果首都离开了圣保罗,却没有能使巴西利亚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圣城。

因此,城市设计体现人文精神在当今民主观念已成为人们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条件下是极其适合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的,我们的建筑师、规划师必须在工作中将这一观念贯彻到设计实践中去。就目前国内的状况而言,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城市化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但是,与城市发展不相匹配的是城市设计的理论观念和法规的滞后,特别是城市设计美学思想的滞后,这种滞后已经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如开发商为了商业利益而破坏历史文化遗产,政府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盲目效仿别人破坏环境,城市管理者又仅仅满足于局部地区表面的美化,缺少整体的城市艺术布局和控制,许多城市抛弃了特色,失掉了个性,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建筑,相似的广场等等,甚至完全不从本地的客观现实出发学习所谓的先进经验,如在西部干旱地区城市砍树种草,大大降低了环境和生态水准,又增加了纳税人的城市环境养护负担。所以城市设计给人们带来的决不仅仅是单个实体和规模的大小,也不仅是精神的追求;还包括审美的需要,这些都体现着人文关怀。

4结语

城市是我们大家共同的城市,城市规划也要求我们大家一起去设计。如何在城市规划中体现人文关怀,这个过程中规划师虽然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是我们这些普通市民也不可坐享其成。我们要去认真地审视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并且要提出自己的建议与意见,以实现“城市让生活变得更美好”的主旨。

参考文献:

[1]王中.城市规划与人文关怀[J].城市问题,2006,(07).

第8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色彩污染;城市景观;色彩理论

前言

随着世界性城镇化浪潮的席卷,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城市面貌每天都发生着新的变化,各式各样现代化的建筑在创造了一个个现代化都市之外,不统一规划和建设的各式各抖形形的建筑形式、建筑色彩、建筑高度也会造成城市的景观不和谐,严重影响建筑的外在美感,给人造成城市的视觉污染。

1.我国城市视觉污染现状

1.1 建筑体量的视觉污染

随着现代城市化的发展,集中在城市的人口对城市建筑的需求量大大增加,很多城市里出现了高层建筑,这往往也成了一个城市发展速度的标志,而这种情况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建筑开始出现“欲与天空试比高”的怪现象,40层,60层,80层,争相恐后要做世界第一高楼,这种仅仅高度和体量上的攀比,造成了建筑物之间的不连续性和与周边环境的不协调性。

1.2 建筑风格的视觉污染

不同时期的建筑有着不同的风格。木结构建筑是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随着国际化的发展,中国的现代建筑也开始多样化。例如以采用新技术、新材料为代表的西式建筑和挖掘传统元素为代表的现代中式复古建筑。前者多采用玻璃结构、砖棍结构、钢架结构等材料把时代气息阐述的淋漓尽致;而后者则不遗余力的挖掘本土建筑文化,采用琉璃瓦、红漆大门、砖雕石刻等传统元素,努力拉近建筑之间的时空距离。不同风格的建筑棍搭成了我们现在的生存空间,视觉污染带来的视觉疲劳成了和谐社会中的不和谐音符。

1.3 建筑色彩的视觉污染

建筑色彩作为构成城市景观的重要因素,直接影响人们的视觉及精神感受。城市建筑色彩包括居住建筑色彩、办公建筑色彩、商业建筑色彩、文化建筑色彩和景观建筑色彩等,每种类型的建筑都有相对应的色彩,城市色彩也要在统一种求变化,在对比中求调和,这样才能汇成一个完整的和谐的建筑色彩生态体系。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建筑事业的繁荣,加之建筑师个性化的体现,由建筑色彩造成的视觉污染比比皆是,建筑师为了区分不同的居住空间而出现的对比色,户外广告为了实现足够强的视觉冲击力而出现的对比色,商业建筑争先恐后成为地标性建筑出现的对比色,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视觉污染。

2.城市环境色彩污染现状产生的原因

2.1 我国城市色彩缺乏理论指导导致色彩污染

长期以来,国内关于色彩的研究多集中在建筑个体的微观层面,缺乏从城市角度进行的宏观而系统性的研究。因此,在实际执行过程当中,在缺乏可遵循的、具体的城市色彩规划条例指导情况下,街区或产权所属单位或广告公司依靠的主观认识来决定给建筑涂上颜色;出于同样的原因,管理部门也无法对上报方案进行有效的审批和控制。于是这些各行其是的做法导致整个街道、城区乃至城市的总体色彩景观效果差强人意。

在城市的建筑设计中,建筑师从表达自身或建筑个体设计思想的意愿出发来使用色彩,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由于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则往往凭借主观认识进行评审和指导,这种缺乏相关理论基础和控制性规划指导的局面对于建成良好的城市色彩景观是极为不利的。

2.2 城市发展速度造成的城市色彩的非整体现象

城市的面貌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程度、居民生活质量和地域文化传统最直接的反映。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促动下,中国的城市化进程呈现出日益加快的态势,城市建设的规模、力度和速度都是惊人的。有数据统计上海在短短的5年内就建造了2500座30层以上的高层建筑,从数量上讲,整个中国在过去的10年间就达到了西方世界100年的建筑数量。虽然我国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在80年代就已经开始,但实际情况是城市的发展速度远比城市设计的政策指令执行要快得多。城市规划管理部门缺乏能应用和实施的设计理论和方法,以致无法进行有效地管理和控制.,全国普遍存在“建设失控”和“建设性破坏”的现象。

北京率先发起的“建设城市主色调”的倡导和实践在出发点上具有积极的意义,说明对城市建设和管理的认识又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需要警惕的是,在缺乏科学理论指导的情况下,短时间内实现大规模控制是很难奏效的,一切实践都应该在完善的理论指导下进行,否则即使有着良好出发点的愿望,最终也难免事与愿违。

3.针对城市环境色彩污染现状的一些建议

3.1 重视对城市传统景观的保护和延续

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不能只停留对未来的规划与建设,更应该重视对城市传统景观的保护和延续。并且对传统景观的保护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层次上,还要考虑城市景观的整体连贯性和协调性,要充分重视城市景观深层次文化内涵的连续性。只要这样,才能做到形神统一,和谐发展。

3.2 加强监督和管理

现行行政法规中对城市的规划和建设都有一定的要求,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关于建筑色彩、建筑体量及立面、建筑高度等方面都有引导性和强制性的控制,但在实际运转过程中管理松散,浮于形式。所以在城市建设中不仅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还要加强政府的决策和监督部门的执行能力,制定配套的城市建设管理与监督法规体系,进行强制性的法律约束。

结语:

城市色彩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因其在保护和发扬地区文化、建设优良的城市景观等方面所具有的重大意义,使得该问题的研究和发展极为活跃与迅速。近年来中国城市的建设规模和发展十分迅速,在发展中求得地方人文环境的保护、在建设中保证具有和谐美观的城市景观,解决好历史与现代、传统与科技、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渐成为迫切的问题。良好城市色彩景观的创建是一个需要多个学科知识交融的新兴研究的过程,它从一个相对宏观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色彩”这个古老的话题,而这一举动对在人类的城市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傅从兰,陈光庭,董黎明,等.中国城市发展问题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337.

第9篇: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范文

关键词:城市发展;规划;分析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城市规划在改变城市的风格风貌和定位城市的性质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因此在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视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健康有序发展。城市发展在为人们提供优美环境、便利交通及良好生活条件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关注到各地区的特点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城市规划设计原则,是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对城市进行建设开发的基本原则。

1 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自我国城市发展过程来看,城市规划设计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1 我国城市发展规划起步晚。现代城市规划以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做出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现代城市规划理念在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起步较晚,起点较低。

1.2 规划科学性不强,缺乏长远性。

1.2.1 生态环境规划不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

1.2.2 没有科学有效地分区规划,使整个城市功能布局、用地平衡、资源配置等都处在模糊的状态;

1.2.3 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于经济增长的速度。

1.3 人才匮乏。规划人才匮乏,管理人才质量不高,知识结构不合理,素质偏低的现象普遍存在,在城市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整体水平的提高。

1.4 地方特色不鲜明,综合功能不配套。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雄厚,各地可结合本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景物来进行规划设计。不能盲目追风,舍近求远,搞大而全的不符合当地经济条件的规划;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及局部的心态和目的,制定规划。我国很多地区没有结合自己的经济能力、社会发展等条件进行规划设计,造成很多工程的浪费。

2 城市规划设计原则

2.1 城市规划设计的目标。城市规划设计是使城市发展合理化、有序化的一种手段,其过程就必须要考虑利益要求和社会经济价值。在这样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中,各个社会群体之间价值取向和利益倾向都有所不同。因此,各部门和人员之间存在着对城市设计要求和目标不同价值观。

2.1.1 协调城市群体。城乡结合的特色是城市的区域特征,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这种特殊性。各城市间分工合作、协调配合的方式及规模效益、聚集效益的充分考虑,既满足本市的基本要求,又实现城市外部效益最佳化的原则,达到各显其能、相互促进的目标。城市规划设计应充分体现区域宏观决策的作用。

2.1.2 合理城市规模。城市规模具有不确定性和相对有限的特点。不确定性要求考虑到发展需求的阶段规模,具有应变能力,规划设计应具有一定的弹性和灵活性;相对有限要求既注意可能多的便利性,又考虑规模效益和人口规模相同的城市与大城市的区别,着力于提高城市的辐射能力。

2.1.3 传达文化底蕴。城市发展绝不可低估传统文化的深厚性。规划设计目标应促进传统文明的延续和现代文明的传播相结合,以提高文化素养,创造和保护城市的良好面貌。

2.1.4 优化产业结构。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体现产业性质的特点,力图反映地方特色,使之明显区别于大城市的产业特征,通过城市规划设计起促进产品市场化的作用。

2.1.5 表达生活模式。城市设计应在空间、功能、景观等方面组织出多种形态,避免简单搬用大城市设计的做法,要体现灵活性的特征。

2.2 城市规划设计的原则。城市规划的原则,是正确处理城市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城市与国家、地区及其他城市的关系,城市内部关系等。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设计应遵循和坚持以下原则:

2.2.1 整合原则。坚持从实际出发是城市规划设计原则的基本思想,坚持正确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的整合原则。

2.2.1.1 我国城市发展要正确处理好整体发展和局部建设的辩证关系。从全局出发,综合考虑城市各类建设用地之间的内在联系,保证城市的各个组成部分在空间布局上主次分明,互相衔接,职能明确;合理安排城市工业区、生活区、商业区等,形成统一协调的有机整体。

2.2.1.2近期建设与远期发展的辩证关系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作为重点处理。城市是历史形成发展、改造更新的一个产物,其近期建设是远期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科学预测城市远景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长远发展,要近期建设和远期发展达到协调统一。

2.2.1.3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环境建设越来越重要。以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为原则,加强市容环境卫生建设和城市绿化建设,保护城市传统风貌、历史文化遗产;人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的有机整体,保持人与自然相互协调,既是当代人类的共同责任,也是城市规划设计工作的基本原则。应当使城市的发展规模、定额指标、各项建设标准与地方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相适应。

2.2.2 经济原则。我国城市发展过程中,规划设计自始自终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要坚持适用、经济的原则。

2.2.2.1 量力而行,合理确定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对于各地区的城市发展应该科学合理的确定建设用地和定额指标,量力而行。要结合实际经济情况和社会发展对一些重大问题和决策进行综合论证,特别在资源占用与能源消耗过大的建设项目中,坚决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

2.2.2.2 坚持合理用地、节约用地的原则。我国土地资源较为缺乏,珍惜城市的每一寸土地,尽量少占农田是城市发展中最基本的原则,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必须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2.2.3 安全原则。安全是现代城市发展中最重大的问题之一。城市规划设计需要将城市防灾对策纳入城市规划设计指标体系。

2.2.3.1 编制城市规划设计应当符合城市防火、防爆、防洪、防泥石流、抗震等要求。必须在可能发生严重洪水灾害和强烈地震的地区,规划相应的防洪、抗震措施。

2.2.3.2城市规划设计的治安、人民防空、交通管理建设等问题更是现代城市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2.2.4 社会原则。在城市规划设计中应树立为全体市民服务的思想,贯彻有利生产、繁荣经济、促进科学技术文化教育事业、方便生活、促进流通的原则。需要考虑以下两方面:

2.2.4.1 注重人与环境的和谐。公园、广场成为市民交流联系的空间,富有生活情趣和人情味的城市环境,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城市面向21世纪的规划和建设的目标。

2.2.4.2推广无障碍环境设计。城市设施应该对老、弱、病、残、幼进行考虑,在街道商店、建筑出入口、娱乐场所设置无障碍通道。

3 结语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蓝图,在城市建设中占有重要地位。然而,我国城市发展起步较晚,在其发展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城市发展过程包括经济计划、城市规划及建筑设计,以提供与人民需求相适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和城市形态,并依据相应的经济条件和文化内涵来实现城市的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陈志平.规划改变城市形态[N].北京现代商报,2009,(4).

[2] 邹德慈著.城市设计概论:理念、思考、方法、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 王建国著.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4] 金平.中国城市规划的弊病[J].重庆建筑―――建筑批判,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