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国工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这几天中,班主任让我们看了《大国工匠》,他们的技术精致,记忆高超,我真为咱们国家拥有这种工匠而自豪,一个国家,支撑着这个国家制造业能力的,最重要是技术,是掌握了技术的工人!
大国工匠,工匠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 .就拿中国航天科技集团院火箭总装厂高级技师高峰林来讲,他绘火箭焊心脏,是发动机焊的第一人,他他有着如此高的技术,让人感到服屈,他的精神让我们感到惊讶,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这些大国工匠,基本都是奋斗在生产第一线的杰出劳动者他们以聪明才智、坚忍不拔,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不平凡,他们为我们的社会做出了伟大的贡献,让我们为之叹服,为之佩服。
我们要以他们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为社会作贡献的精神。
2010年,仪征技师学院挂牌成立,成为江苏省唯一的一所县级技师学院。近年来,仪征技师学院坚持围绕社会需要,紧贴发展脉搏,按照“五个对接”的要求,因势利导加快发展,全力以赴转型升级,努力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一流人才、输送“能工巧匠”。学院从职业教育拓展到了社会教育、综合培训,知名度从省内到了省外、国外,荣获了仪征市、江苏省和国家等多项荣誉,2015年,还获得了“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金字招牌。
一、学校不在大小,关键在追求
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其与经济社会发展是共兴共荣的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一所职业院校的发展必须紧跟时代和形势,既要看地方小圈子、小气候,更要看宏观大环境、大形势,做到与时俱进,才能在助力发展中实现自身发展。仪征技师学院虽然落户在县级市,但它始终坚持紧跟发展大势、区域形势,积极跟势而进、因势而变、借势而为,在发展的大潮中追风、逐浪前行。
1.小学校也要有大追求
学校教育是一种形式和手段,其核心还是要为社会、为发展培养人才,职业院校更是如此。在一般人看来,像仪征技师学院这样的学校更多地应该是侧重教育本身,与发展形势沾不上边。但仪征技师学院坚持跳出仪征,把自身发展放在宏观大环境里来定位,放在产业趋势中来把握。特别是近几年,随着国家发展进入新常态,在推动经济保持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的过程中,国家出台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鼓励创新发展。仪征技师学院敏锐地捕捉机遇,迅速在专业设置、师资培训、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开设了互联网电商、工业机器人等一系列新课程,引导师生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迈进。“思维车”、灭火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等众多创新作品诞生,实现了学校与科技前沿的有机接轨。
2.小县城也拥有大未来
县级市虽然在行政体制上“小”,但产业发展也都各有千秋、各有特色,只要利用得好,足以让一个学校保持蓬勃的生机。仪征是一座典型的工业城市,拥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汽车、石化、造船等产业都具备一定的规模和影响力,特别是随着上海大众整车等一批重大项目的落户,仪征的产业发展呈现出了良好的态势。仪征技师学院在发展过程中,根据仪征产业发展的结构和特色,设立了汽车工程、电气工程、机电工程、电子信息、现代服务管理和基础部6个系(部)和30多个专业,基本覆盖了区域产业结构人才需求的种类,实现职业教育与经济大环境、区域产业环境的良性互动。学校不仅吸纳了本地学生前来就读,还吸引了甘肃、海南藏族自治州等地的学生前来就读。
3.小专业也可出大工匠
职业院校立身之本是什么?就是技术。在一些职业院校热衷于扩大办学规模、大打生源争夺战的时候,仪征技师学院把目光放在了学生技术水平的培养上。坚持师资力量倾斜,推动教师能力转向和提升,要求40周岁以下的教师在3~5年内实现专业转型,一年之内就有10多名老师转型为专业教师;坚持教学资源倾斜,校内实训基地面积达到了3万平方米,占学校面积的25%,教学及实训设备总价值达8000余万元;坚持办学重点倾斜,把培养高技能人才作为学校职教工作的重点,努力使学生成为技术能手,全校高技能班占办班数的75%,汽车等专业的学生进入学校就被用人单位抢订。学校成为了上海、南京、苏州等地许多大企业的人才定点培养基地。
二、形式不在散聚,关键在优化
在体制隔阂、身份区别等问题中,仪征技师学院走出了自己的发展之路。2010年,仪征市委市政府抓住技师学院创建成功的契机,将原仪征电大和仪征工业学校等两所学校与技师学院进行了合并。这三所学校原本隶属两个系统,教师有两种身份,校区达到了五个。面对这一情况,新的仪征技师学院没有简单地将三校进行物理统合,而是从服务仪征发展的高度出发,从融入仪征产业的角度切入,坚持在优化上下工夫、花力气,推动学校全面整合提升,实现了1+1+1>3的效果。
1.围绕发展优化
职业教育紧跟发展不是口号,必须做到从形式到内容全方位跟随。在学校选址这个问题上,建在哪里看似都可以,但实际上职业院校只有与产业、企业离得更近,才能更加直接地感受到产业发展的脉动、企业发展的需求。特别是在当前发展形势下,产业集聚集群的态势日趋明显,企业抱团发展的意愿也无比强烈,园区化、集群化、组团化催生了许多特色产业集聚区,在仪征就形成了沿江船舶、石化和沿路汽车的发展态势。仪征技师学院从更好地服务发展的角度出发,将校区搬出核心城区,搬向产业园区,在紧邻仪征两大工业园区的滨江新城扎根发展,主动融入,开门办学,与园区的企业就地形成校企合作,为企业培养高素质的产业工人,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2.围绕产业优化
职业院校的专业设置只有围绕产业的需要而“转”,适应市场的需求而“变”,才能紧紧跟上产业步伐,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仪征技师学院三校合并前,三校各自的专业设置不同程度地存在缺乏前瞻性的问题,热门专业争先恐后,冷门专业瞻前顾后,专业设置逐渐趋向同质化。学院把符合发展需要作为专业设置和建设的核心,努力做好加减法。所谓加法就是根据发展形势和产业趋势,对汽车、机电等专业扩大规模、增设专业,先后新开了汽车维修、交易、评估等一系列受用人单位和社会欢迎的专业;所谓减法就是根据招生情况和学院实际,对相关专业进行整合归并,对一些不符合市场需要的专业直接进行裁减,将更多资源投入到优质专业中。
3.围绕专业优化
好专业与好师资搭配在一起才能相得益彰、相互促进。仪征技师学院对照专业设置要求,在师资配备上,打破原先的条块藩篱,将所有教职员工全部“打散”重新分配到系(部);在教学研究上,共设23个教研组、51个备课组,推进集体备课制度,开设公开课,开展教师微课大赛;在教师培养上,安排教师赴德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学习进修,组织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各级培训,参加校内外的学术交流专题讲座、教学研讨等活动,成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师培训能力合作中心,促进教师教学向“理实一体”转变;在教学创新上,中外合作班级实行“六步”教学法,在对口单招班教学中推行“学案导学”模式等,努力让广大教师在专业上拥有“绝技”。学院教师先后荣获浙江省科技创新大赛创新成果一等奖、浙江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一二等奖、浙江省微课大赛一等奖,在扬州市教师技能大赛中囊括4个第一名。在第四届扬州技能状元大赛暨第三届江苏技能状元大赛选拔赛中,学院所参加的项目70%获得一、二等奖。
三、专业不在多少,关键在品牌
对职业院校学生来讲,最好的“敲门砖”不是学历,而是过硬、适用的技能。仪征技师学院按照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社会需要的人的目标,将培养高技能、高素质的人才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全力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形成学校人才培养规格与企业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每年毕业的高技能人才超过毕业生总数的70%。
1.打造骨干专业
职业院校如果没有骨干专业就不算强,没有品牌专业就叫不响。尤其是对一个县级技师学院来讲,有什么样的骨干专业、具备哪些品牌,直接决定了学校的生存和未来。一直以来,学院始终按照专业对接行业、服务对接产业的思路,在专业方向上,侧重打造汽车、机电等符合地方实际、契合未来需要的专业;在建设重点上,侧重发展高技能班,努力将配套仪征主导产业的相关专业培育成与地方产业融为一体、共同成长的“参天大树”,实现品牌专业“顶天立地”;在教育教学上,设立了创新工作室,建立了学生成长导师制,提倡动感兴趣教学法。通过对骨干专业建设的不断投入和苦练内功精心打造,仪征技师学院逐步形成了一批在江苏省和扬州市叫得响的骨干专业,汽车维修、数控加工、电气自动化、电子商铡⒒工等7个专业被确定为省市级示范专业,学院成为扬州市专业之一的汽车专业牵头学校。
2.培养适用人才
怎样培养职业人才才能符合社会需要?那就是要按照产业、企业之需来培养。从这个意义上讲,职业院校只有与企业保持同向,学生只有经过系统的业务培养、技能训练,才能成长为合适的人才。仪征技师学院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与多家名优企业联手共建企业冠名班,实施“订单培养”,为名优企业量身打造准员工,开辟了校企合作育人的新天地。冠名班以企业工作过程中的实际工作案例、任务、项目作为教学课程建设的支撑点,从课程设置、实习实训乃至教学计划等方面全方位对接企业的实际需求。目前,学院已设立上海大众、大众客服、上海动力总成、延锋江森、安吉物流、金陵酒店等企业的“冠名班”14个,冠名班培养的学生成为企业青睐的“免检产品”,实现了学校到岗位“零对接”,得到了企业和社会的好评。
3.创新培养模式
英国诺丁汉大学中国政策研究所所长尼夫・霍雷什认为,宣布进行改革的时间是有讲究的――此前对中国是否会进行经济改革的怀疑情绪正在增加。
西班牙《国家报》称,《指导意见》更像一份意向宣言,而不是具体的措施清单。中国官员表示,改革是为了通过发展混合所有制提高国企的竞争力,政府仍保持对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的控制权。但其没有具体表示哪些企业将被私有化。
改革涉及石油、天然气、电力、铁路、电信、资源开发、公用事业等领域。在一些非战略领域,外资也有机会进入。现在相继出现有关铁路、海运等行业的重组与合并计划。此前中国南车与北车合并,诞生了全球铁路装备制造业巨头中车集团。而两大海运公司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和中国海运集团也开始探讨经营整合问题。上述举措是为了避免国内竞争导致的消耗战,而举全国之力与海外竞争。在钢铁、电信等领域,合并举措也在加快。
“改革的时机已经成熟。”俄罗斯科学院专家弗拉基米尔・涅韦金称:“目前中国国企的管理达不到西方大型企业的水平。虽然国企能倚仗低息贷款轻而易举地采购新设备,但并不能有效运用它们,管理层实际上对业绩不承担最终责任。”
本次大赛由无锡市人民政府、中国工业设计协会主办,无锡市科学技术局、无锡(国家)工业设计园承办,无锡市工业设计协会、无锡市设计商会、全国普通高校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活动组委会协办。
本次大赛主题在首届大赛“互生”的主题上进行深层次的探索,定为“再生”。在生物学里,“再生”是指生物体对失去的结构重新自我修复和替代的过程,“再生”可引申为再造、来生等。在此概念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希望从文化的再生、资源的再生、能源材料的再生等更多角度对“再生”这个概念进行理解与引申。
与以往两届大赛相比较,今年的大赛突出以下特点:
一是“再生”主题切合实效。面对大气环境“厚德载‘雾’、自强不‘吸’”、“玛雅新纪元”末日重生等时下热议的话题,大赛主题——“再生”在上届“互生”的基础上结合现实进行提升,发人深思。本次大赛主题拓展性强,可从老品牌的复活、老产业的更新、传统产品的新生、老产品应用新技术、废弃物的再生等多角度理解。产品范围覆盖范围广,包括家具、家居用品、生活用品、家电、首饰、电子产品、交通工具、公共设施等领域。
二是赛事奖励形式多样。在去年奖项的基础上,本届大赛创意组增加“最佳指导奖”,以赛促教,鼓励高校教师、学生参与大赛。这不仅是对教师工作的肯定,更是为后续更好地与院校合作,打造新型政产学研联合打下有利基础。产品组在奖金鼓励的基础上,更注重企业扶持力度。获奖企业在项目申报时,政府将根据企业特点,在政策方面予以一定支持。
三是资源整合全程护航。本届大赛紧扣无锡地方转型发展需求,坐拥“工商业名城”无锡良好的工业基础和科技力量,仰仗江南大学等国内知名院校的人才优势,凭借同济同捷、中科芯等著名企业的研发实力,从课题研究、创意设计到成果产业化形成全程无缝对接。大赛后期将组织对接会,邀请获奖作者、设计公司、厂家、商家、媒体、院校、支持厂家等进行人才、项目及作品方面的对接,以此助推大赛成果转化落地。
大赛自2013年1月拉开帷幕,至2013年5月结束,历时五个月。大赛分为设计阶段、邀请阶段及评奖颁奖阶段。届时,大赛创意组将评选出特等奖1名、一等奖2名、二等奖8名、三等奖20名及最佳组织奖和最佳指导奖各5名,入围复赛选手将获得优秀奖。大赛最高奖项金额10万元。评选结果将通过大赛官网公布。部分作品将在今年5月底举办的第十届中国(无锡)国际设计博览会上展出。
大家下午好!
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中国服装设计师协会联合主办,北京欧联华国际时装技术中心、北京威尼服装设计有限公司,北京路漫广告有限公司联合承办、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特别协办的“吉利轿车杯”中国职工风采大赛总决赛,定于11月6日在浙江美丽的海滨城市——台州市隆重举行。
举办职工风采大赛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是落实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丰富和活跃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具体行动。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发展观,对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各方面相协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并永续发展,以及对于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让社会进步的成果体现人的全面发展,让广大职工群众在体现人的全面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自我,使广大职工不仅具有先进的思想道德水准、科学文化水平和健康的体魄,还感受和分享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成效,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
随着改革的深入,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职工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同时对精神文化需求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追去美是人类的天性,是体现社会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是人们的普遍向往,是职工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本次大赛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通过对比赛内容、形式和评选标准的积极探索与创新,传播健康与美的新理念,为引导广大职工的审美情趣,展示广大职工的审美追求,搭建一个崭新的活动平台。本次活动的宗旨是:展示职工时代风采,体现职工审美追求,塑造职工群体形象,打造职工活动品牌。
本次职工风采大赛,将体现如下几方面的特点:一是具有详明的时代性,参赛选手通过知识结构、才艺表演和服装表演三个方面的演示,展示当代职工的精神风貌和时代风采,体现了本次活动与时俱进的特点;二是具有浓厚的知识性,参赛选手要通过展示自己的知识、能力和才艺,征服观众和评委,充分展示当代知识性职工的显著特点;三是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广大职工既是参与者,又是评判者;四是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我们所从事的改革和建设事业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本次活动就是向人们展示美好生活,同时希望人们生活得更美好。我们希望通过举办本次活动,进一步陶冶职工的情操,提高职工得文化鉴赏能力,增强职工审美意识,让美进入职工的工作领域、生产领域和生活当中,进入寻常百姓家;让广大职工群众在美的氛围中,在美的感受中,增强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信心;增前为美丽人生奋斗的勇气。
本次活动在全国建立了12个分赛区(7个区域分赛区和5个行业分赛区)。各分赛区通过初赛、复赛将评选出50名优秀选手(其中女职工代表30名,男职工代表20名)进入总决赛。总决赛将产生男女冠、亚、季军各一名,风采奖10名,以及单项奖若干名,为了扩大本次活动的社会影响,吸引广大职工积极参与,努力突出群众性活动特点,我们将把参赛选手的有关情况在新浪网、中纺网上刊出,发动各行各业广大职工参与网上评选,然后将综合得分计入总决赛。
本次大赛得到了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主办单位向本次活动的特别协办单位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公司表示衷心的感谢。
同志们,中国职工风采大赛将充分反映职工群众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展示我国当代职工崭新的精神风貌。我们相信,通过开展本次活动,将进一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健康发展,促进职工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引领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开一代新风,并用当代职工塑造的这股清新之风去影响社会生活。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当早晨的第一缕阳光轻轻抚平眉心的褶皱时,我们又开始了新的征程;尽管昨天的失败仍萦绕在记忆中,尽管明天仍然是个未知数,但是世上没有比脚下更长的路,比人更高的峰。只要坚持,再长的路也能走到尽头;再高的山,也能攀到顶峰;再硬的石头也敌不过水滴百年;再傲的峭壁也挡不住浪打千回……总之,坚持就是胜利。
法国启蒙思想家布封曾说过:“天才就是长期的坚持不懈。”达尔文二十年如一日的研究生物学,无论在风急浪高的考查船上还是在简陋的实验室里,他始终坚持不懈,最终发现了生物化的规律;门捷列夫在各方面人士反对他研究的情况下,仍坚持不懈,终于制定了完备的元素周期表,还有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的提出;孟得尔遗传规律的发现,哪一样不是长期坚持不懈的结果?
马克思曾说过:“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因此,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坚持不懈的精神是必不可少的。当困难绊住你成功的脚步时,当失败挫伤你进取雄心时,当重担压得你喘不过气来时,不要退缩,请不要放弃,不要裹足不前,一定要坚持下去,因为只有坚持不懈才能通向成功。
河水奔流不息,是因为它的坚持不懈,无论山岭阻拦,无论沙漠阻隔,终有大海容纳百川的时候;船舶斩浪劈波,是因为它的坚持,无论狂风巨浪,无论险滩暗礁,前面一定有它停靠的港湾。
坚持是一个意志的体现,是一种品质;坚持是一种积极向上生活的态度,是获得成功的一种方式;坚持是一种自豪,没有勇气的人不敢坚持。
2000名贫困生获加多宝资助
2012年,加多宝集团将坚持了12年的公益助学项目正式更名为“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并再次出资1000万元,在全国资助2000名贫困高考生圆梦大学。自6月5日,“加多宝·学子情”爱心助学行动启动以来,来自全国的数万名学子通过网络、报纸、电话等方式提出申请。本着“优中选优,困中选困”的原则,历经近两个月的严格筛选与审核,2000名品学兼优、被重点大学录取的应届贫困高考生成功获得资助。
红十字会接受国际标准评估
记者从中国红十字总会举办的亚太合作论坛上获悉,针对目前红会系统暴露的诸多问题,红总会将采取国际通用的标准进行评估和改革。
据了解,中国红十字会已于近日在京组织召开了《国家红会组织能力评估与认证程序》(简称OCAC)评估研讨会。OCAC的指标体系是国际联合会在对全球180多个国家红会的调研与意见征集基础上形成的,为评定“强大国家红会”提供了具体可行的衡量标准。具体来说是把红会的核心能力分解为五个方面、89个具体特征,每个特征分为ABCDE五个等级,共计495个指标。
普陀山佛协资助舟山慈善公益事业
9月17日上午,浙江省佛教界暨普陀山佛教协会慈善公益大会在普陀山举行,普陀山佛协捐赠了2500万元资助舟山市慈善公益事业,这也拉开了浙江省“宗教慈善周”活动的序幕。据悉,此次大会是我省佛教界积极响应国家宗教事务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号召,探索佛教服务社会的方法途径,践行佛教慈悲济世教理教义的一次大会。
浦发银行助斜视儿童“放眼看世界”
日前,浦发银行在上海启动“放眼看世界”儿童斜视公益慈善手术项目,该项目也是浦发银行20N年行庆主题公益活动。
“放眼看世界”儿童斜视公益慈善手术项目旨在为困难家庭的斜视儿童提供手术费援助,让孩子纠正视力,帮助孩子拥有自信和美好未来。项目将于2012-2014持续三年开展,计划资助2000余位困难家庭儿童接受手术,累计投入资金约650万元,所有资金将全部由浦发银行及其员工捐赠募集。
“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延续
肇始于上海世博会的“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在“后世博”仍在延续-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近日向徐汇区多个街道捐赠了50辆轮椅,由50名员工组成的志愿者还陪同多名社区行动不便者及残障人士游览了徐汇滨江大道、上海海洋馆等景点。
据了解,连续三年参与“一米高度看上海”公益活动,在泰科电子公司中营造了良好的公益氛围。今年9月,被泰科电子安排为“志愿者活动月”,全国各地的员工开展了19项公益活动,包括社区助残义卖,关爱空巢老人,爱心捐血,探访儿童福利院、孤儿院、特殊教育学校和民工子弟学校等。
安徽省2012年“爱心报刊”捐赠社会公益活动启动
近日,省邮政公司“携手”省妇联、省教育厅、省儿童少年基金会共同在全省范围内开展2012年“爱心报刊”捐赠社会公益活动,目的是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参与公益事业活动,向留守儿童捐赠“爱心报刊”,以增加农村留守儿童的阅读量,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使留守儿童特别是贫困留守儿童感受社会的关爱。同时这也是邮政企业发挥优势,主动服务社会,诠释社会责任感的完美体现。
盛世大典举行大学生圆梦计划
盛世大典集团大学生圆梦计划公益活动捐资助学仪式近日在北京隆重举行。12名在京读大学的受助代表从盛世大典集团董事长裴来峰的手中接过学费与生活费的定格瞬间令启动仪式达到。
据记者了解,受资助的110名贫困学子大学四年期间,北京盛世大典集团公司资助每位学生每年5000元学费,对其中30%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每位学生每年再资助2000元生活费。寒暑假期间,尽可能给他们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
走进灾区捐赠义诊 关爱皮肤关注健康
日前,滇虹药业联合上饶市红十字会等单位,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县排山镇黄狮村小学开展了《走进灾区捐赠义诊关爱皮肤关注健康》大型公益活动。滇虹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世界自我药疗产业联盟主席郭振宇将价值100万元的皮肤病类药品捐赠给上饶市红十字会,并邀请专家为当地群众讲述水患后皮肤病防治的重要意义及皮肤类疾病的预防保健常识。
重庆第二届灯饰文化节所有捐款将用于关爱眼疾儿童公益活动
记者从重庆市商委获悉,重庆第二届灯饰文化节将于9月28日在重庆菜园坝城外城灯饰城开幕,灯饰文化节除了展示灯饰的演变历史和丰富多彩的灯饰用品外,将举办“大爱重庆、点亮光明”关爱眼疾儿童慈善公益活动,所有捐款将用于关爱眼疾儿童公益活动。
德阳市地税局开展爱心助学公益活动
为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帮助家境贫寒、品学兼优的新生圆梦大学,切实感受到社会的温暖。近日,市局团支部积极响应共青团德阳市委德阳市青年联合会“金秋圆梦 情满德阳”爱心助学公益活动的倡议,在市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全局团员、青年和广大干部职工积极参与,踊跃捐款,仅2天时间,捐款金额达到7020元,并以德阳市地方税务局的名义,在会议现场捐助给了两位来自德阳中学和中江中学在今年的高考中分别被泸州医学院、西华大学录取的贫困学生。
在今年“两会”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工匠精神”一词。而纵观古今,这一精神始终在历史长河中熠熠闪光。无论是制表人,还是巧克力店主,他们无一不向我们诠释着“工匠精神”的真正内涵:坚持“慢工细活”不浮躁,推崇“精益求精”加创新。
且让中国工匠引领时代精神。
“每一次落刀,都能听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药上微雕,不能有毫发之差。这是千钧所系的一发,战略导弹、载人航天,每一件大国利器,都离不开你。就像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锻造。”这是“感动中国”栏目对徐立平的高度评价。作为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高级技师,徐立平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在如定时炸弹般高度危险的火药上进行微整形工作。当一同整形的工友面对危险心生犹豫,当近在咫尺的火药距离燃烧仅差毫厘,他拿起手中的刀具,一下一下刻出工匠精神的姿态。他以精益求精、精雕细琢的精神雕刻出精度完美的作品。火药让他端正的身体倾斜,让他浓密的黑发脱落,但他,一介工匠徐立平,是永远的大国工匠!
且让中国制造看齐世界榜样。
如果一个人倾尽一生做一件事会怎样?如果一个家族倾尽几代人专注做一件事会怎样?世界给了中国完美的答案。瑞士的钟表无论是机芯、表壳、制作、动力储存,还是精确度及技术选择,方方面面都精益求精。不仅如此,钟表的品牌还会世代延续,薪火相传,钟表的指针大多划过了一二百年的时光。德国汽车,从安椅子、矫正、拧螺丝,到装上底盘、发动机、轮胎,至最终组成一辆可以出售的成品车,每一环节都要求极为严格,每道工序都必须凝神聚气。这样的精神,让“德国制造”声名显赫,让德国百年工业品牌扎堆出现,让德国在欧洲经济一片困顿时一枝独秀,让德国成为带动欧洲经济当之无愧的“火车头”。
常言道:树大者根必深。工匠精神需要深厚的根基。但当下,工匠精神在中国却有些黯淡。回望历史,中国古代工官匠人匠心独运,屏气凝神,精益求精,一双双巧手诞生千百年的传奇,跨越大洋影响彼岸异域的文化。而今,我们传统的工匠精神却受到漠视,我们优秀的民族手艺却止步失传。中国的改革进入深水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而中国的民族复兴之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精益求精,方成大国工匠精神;
薪火相传,铸就民族复兴之路。
教师点评
关 键 词 工匠精神;价值内涵;人的素质冰山模型;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3
当前,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已上升为国家战略。我国要成为制造强国,就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实现由“中国制造”走向“精品制造”“中国智造”,我国的职业教育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培育工匠精神,造就“大国工匠”,中职学校责无旁贷。
一、工匠精神的内涵
所谓“工匠精神”,是一种对职业充满敬畏、对工作专注执着、对产品追求精益求精、对服务崇尚极致完美、对人生追求止于至善的价值取向。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主要表现为专注、耐心、执著、创新与奉献等优良素质;工匠精神之于产品和服务,主要表现为以人为本、精益求精、追求极致、追求完善、止于至善等独特品质。工匠精神的核心是对品质的追求。工匠精神的目标是打造本行业的精品。[1]
我们可以从专业水平、专业精神、职业态度、人文素养等四个层面来认知工匠精神。
一是“尚于巧”,即追求技艺之巧,是工匠努力追求的精神品质,是工匠最基本的职业要求,是工匠精神的魂。“工必尚巧”,“巧”是工匠的代名词,能被称为工匠的人一定是心灵手巧的人。“巧”在本质上体现了创造性思维的特质,即在熟练、娴熟基础上敢于打破常规,别出心裁,不拘泥于传统,蕴涵在工匠身上的那种求新的精神品质。历史上,鲁班之所以被后人尊奉为祖师爷,就是因为他发明创造了曲尺、墨斗、刨子等器物。
二是“精于工”,即追求技艺的精湛与产品的精致细腻,是传统工匠精神的“钙”。古人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即指工匠在切割、打磨、雕刻玉器、象牙、骨器时仔细认真、反复琢磨。这种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追求完美和极致的精神品质造就了中华文明。中国的丝绸、陶瓷等工艺品以其精湛的技艺远销欧亚,因此被誉称“丝绸之国”“陶瓷之都”;战国编钟极其精致,可以做到“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立者中悬,衡者中水,直者如生焉,继者如附焉”;马王堆出土的汉代素纱禅衣丝缕极细,用料2. 6平方米,而重仅49克,可谓“薄如蝉冀”“轻若烟雾”,是世界上最轻的素纱蝉衣;著名的苏州园林以其意境深远、构筑精致而著称于世,被称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这些背后都凝聚着中国工匠追求精细的精神品质。
三是“匠于心”,即耐心、专注、执著的工匠心境,敬业、精业、乐业,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崇尚极致的职业操守。这样的工匠会对每个产品的每个细节尽可能地做到极致,矢志不渝地追求一种完美至善的理想状态,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他们拥有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崇尚宁静致远的精神境界,并贯穿职业生涯始终。
四是“品于行”,即工匠有止于至善的高尚品行。对技艺和作品精益求精的追求并不是高明工匠的唯一目的。《庄子・养生主》日:“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踌老然响然,奏刀蟾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梁惠王赞叹他精湛的技艺,而庖丁回答说:“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庖丁解牛这一典型例子说明,工匠虽然谋于物,精于工,但其深知使用者非自身。为了让使用者获得“快快”的“到位感”,“爽爽”的“舒适感”,“满满”的“成就感”,工匠会竭尽所能,穷尽其术,这就把利他的情怀发挥到极致,即希望通过手中的技艺领悟到“道”的真谛,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超越。这种利他情怀,在人情世故趋冷的当下,弥足珍贵。
二、“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研究专家斯潘塞(Spencer)提出的人的素质冰山模型把个体的素质分为特质、动机、自我概念、知识与技能等五种基本素质。[2]其中,动机是指一个人对某种事物持续渴望并付诸行动的内驱力;特质是指身体的特性以及拥有对情境或信息的持续反应;自我概念是指一个人的态度、价值观及自我印象;知识是指个人在特定领域的专业知识;技能是指个人所拥有的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上述五个方面的素质特征组成了一个人整体的素质结构。斯潘塞进一步将此素质结构以冰山模式(The iceberg model)加以分析(见下图):
知识和技能是可以看得见的,表层的、外显的个人特征,漂浮在水上;动机和特质更隐藏,位于人格结构的更深层,自我概念位于二者之间。表面的知识和技能相对容易改变,可以通过培训促使其发展;自我概念,如态度、价值观和自信也可通过培训而得以改变,但这相对知识和技能的培训要困难;核心的动机和特质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内隐特征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关键因素。麦克利兰认为,水上冰山部分知识和技能是基准性素质,是对胜任者基础素质的要求,但它不能把表现优异者与表现平平者准确区别开来;水下冰山部分可以统称为鉴别性素质,是区分优异者和平平者的关键因素。
基于素质冰川模型理论,工匠精神之于工匠个体,显然属于内隐特征的范畴,处于人格结构的最深处,难以对其进行培训和发展。作为当前中国社会一种“稀缺”的优秀品质与精神资源,中职学生工匠精神的培育与弘扬应何以为之?
第一,观念转变。中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清楚,专业会随人才市场供求变化而变化,专业的知识、技能含金量会随之起落,而用人单位对人才职业素养的需求则是恒定的。这必然要求职业教育更加重视职业素养的培养。涵盖工匠精神的职业素养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属于内隐性特征的范畴,是决定人们行为表现和行为结果的关键因素,也是决定制造粗制滥造产品还是制造精品的关键因素,因此,它是职业教育精神之“钙”,是职业教育“DNA”。仅仅关注专业知识、技能将是培养“大国工匠”的最大障碍。
第二,教学融入。强化职业素养的课程实施,要求由以工作过程导向向以职业素养导向转型。要将职业素养整合到课程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当中,并作为重点考核内容;要把工匠精神的养成计划与课程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从而在教学上确保从注重技能本位向注重素养本位的转型。教师在教学中应带头践行工匠精神,通过榜样示范、言传身教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此,才能让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第三,实践强化。职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实践的锻造,只有将工匠精神和实际工作环境和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才能切身体会到工匠精神的实质,感受到它的价值。因此我们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双向育人平台,一方面构建“参与+体验+感悟”的工匠精神教育载体和平台,促进工匠精神与岗位工作、技术活动等有机融合,并内化于学生心中;另一方面,利用这一平台邀请行业大师和优秀工匠走进校园,走进课堂,选聘行业大师担任学校的顾问,遴选一批优秀工匠作为学生的职业导师,使学生在师父的言传身教和率先垂范中感受工匠精神,最终让职业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此外,还可充分利用这一平台,让学生去企业实习,感受企业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将工匠精神内化于心。
第四,文化培育。要建立以工匠精神的培育作为切入点和制高点的校园文化[3],一方面,要将传统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融合发展,系统设计能很好体现工匠精神内涵的特色校园文化;另一方面,要利用这种文化软实力,向社会宣传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以营造适宜“大国工匠”成长的良好社会氛围。
第五,方法创新。现代学徒制是培育工匠精神的重要载体和有效形式。现代学徒制是工学结合,产教整合的重要载体,既有传统学徒制经验上的优势,又有现代教育的效率优势,可以说,复兴“学徒制”这一古老制度的现代学徒制,是重塑工匠精神和培育“大国工匠”的一剂良药,从根本上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是较快培养工匠、技师的有效途径。
依据素质冰山模型理论,只有给中职学生以适宜的土壤、舒适的生存环境和自由、宽松的发展空间,激发他们努力成为“大国工匠”,才能为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根本转变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动力与智力支持。
参考文献:
[1]李宏昌.供给侧改革背景下培育与弘扬“工匠精神”问题研究[J].职教论坛,2016(1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