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用化学品的急救措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借鉴国内外企业先进的EHS管理经验,结合我国高校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实际状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构建高校危险化学品的EHS管理体系。
1.1基本原则EHS管理体系的基本原则有:(1)第一责任人的原则;(2)全员参与的原则;(3)重在预防的原则;(4)以人为本的原则。
1.2高校危险化学品EHS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EHS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有:(1)领导和承诺是核心;(2)方针是导向;(3)组织、资源和文件是基本资源支持;(4)环境因素/危险辨识、风险评价和控制是方法和工具,也是事故预防的关键;(5)策划和实施、监测是实现控制的基础;(6)审核和评审是纠正完善及自我维护的保障。
1.3危险化学品EHS管理体系的框架元素本文基于高校危险化学品管理的现状,提出高校危险化学品EHS管理体系的框架元素,并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具体见表1。(1)设定EHS责任人。学校以“预防为主,安全第一”为指导思想,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实行“一岗一责”、分级管理,可以通过签订安全责任书等形式促进岗位职责的贯彻落实。如院长与分管院长签订安全责任书,分管院长与保卫处签订安全责任书,保卫处与相关院系签订安全责任书,院系与实验室负责人签订安全责任书,实验室负责人与学生签订安全责任书,通过层层签订,真正将责任分解和落实,让每一个部门管理者和使用者都清楚地意识到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重大责任。(2)EHS培训和教育。EHS管理体系不是简单的操作步骤和几条措施即可完成,首先需要理念的认同,所以EHS管理体系的推行首先必须是理念的认同,所以EHS培训内容包括EHS文化意识和岗位技能两部分,培训对象包括学院最高领导、分管领导、职能部门、实验员、教师、学生等。高校可在相关专业开设EHS课程,在提高学生技能水平的同时,强化关于健康、安全、环保方面的素质教育。(3)危险化学品的购买。MSDS(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aterialsafetydatasheet,MSDS)是一份传递化学品危害与安全信息的重要文件,内容包括产品信息如化学品品名、生产企业名称、地址等,化学品的基本知识,更重要的是有许多安全、健康和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如危险性概述、急救措施、消防措施、操作处置与储存、个人防护、废弃处置等方面的资料。所以在购买危险化学品时,应注意安全标签和MSDS是否齐全。(4)危险化学品的储存。我院危险化学品的库房设在一楼,剧毒化学品单独存放在专用库房保险柜中,实行双门双锁、双人收发、双人保管,执行严格的入库手续,核查登记和定期检查。库房安装防盗门、防盗网,室内安装红外报警系统,排风系统,室内外均有监控摄像头,符合安全要求。(5)危险化学品的使用。使用危险化学品时认真阅读安全标签和MSDS,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的安全操作规程进行使用,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途径和使用量,使用教师须填写《危险化学品使用申请表》,报分管院长审批并签字,在实验员、保卫人员和使用教师三人均在场的情况下方能打开保险柜。建立危险化学品使用的公共信息平台,我院自行开发了实验室试剂预约登记系统,见图1。方便实验员查询并统计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品种和数量,严格控制危险化学品的使用,目前该系统尚处于完善阶段。(6)危险化学品的废弃。对过期、无标签的危险化学品,以及含危险化学品的废液、废渣禁止随意倾倒、堆放、转移,以免对环境产生危害。处理途径两种,一般废液由实验室确保无害化处理后排放;剧毒废液、废渣应集中分类后,交给有质的处理单位进行处理。(7)EHS硬件配置。EHS管理体系的基础设施配置从环境、健康、安全考虑可以分为三类,见表2。(8)应急救援预案。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实验室张贴应急救援预案,主要责任部门、责任人以及相关机构(公安、消防、医疗等)的联系方式。危险化学品一旦发生泄漏、中毒、爆炸等事故,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具体流程见图2。(9)事故调查。及时调查危险化学品管理中产生的事故和重大未遂事件的根本原因及相关因素,确定减少此类事故和相关事故风险再次发生所需要采取的纠正措施或预防行动。(10)符合法规。EHS管理体系的相关人员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常用化学品危险品储存通则》、《易制毒化学品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确保危险化学品的储存、使用、废弃等全过程合法。(11)全员参与。在校园里通过宣传、培训、贯彻,使EHS体系知识深入人心,让每一位师生了解实施EHS管理体系的益处,每一个岗位熟悉自己对环境、安全的职责和健康意识。(12)审核、评审和持续改进。为确保EHS管理体系运行的有效性,需要定期对EHS工作进行审核、评审,来检测体系运行中存在的不足与不当,对体系加以修订和完善,保证EHS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改进。
2结语
创建平安校园是现在各大高校必须完成的目标,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具有极大的危险隐患,因此高校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工作成为创建平安校园工作的重中之重。EHS管理体系是一套科学严谨的现代管理方法,它注重强调保护环境、关注师生健康和职业安全,以EHS管理体系构建高校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长效机制,具有重要而深远的现实意义。
1.上述情况的发生有以下几点原因:
1.1消防官兵的基本业务理论知识不是很高,特别是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掌握不够
消防部队基层官兵对于化学品的性质了解少,特别是对危险化学品的性质方面,主要包括一般的化学品的毒性、腐蚀性、挥发性、放射性,以及化学品浓度范围的危害程度。然而我们消防官兵往往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不能够很好的了解熟悉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就大胆处置,有些消防员对化学品的侦毒检测不到位甚至就不检测关凭经验来做判定,从而引起了消防员中毒甚至死亡的事件发生。
1.2在化学事故中应急救援中对防护器使用条件不够了解
有些消防官兵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不管化学品的浓度、毒性、腐蚀性大小、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因素等条件就使用同种防护器具或不分防护等级,从而导致使用防护器具防护效果不好甚至起反作用导致人员的中毒甚至伤亡。
1.3进行必要的防护训练和教育缺少
在基层部队一般都侧重于战士的业务、体能训练对于在处置危险品事故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很少涉及或基本不重视。
1.4处置完化学事故后洗消工作不到位
在处置成功危险化学品事故后我们消防官兵往往安全戒备就松下来了,卸掉装备就不管了,认为处置完了就没事了而不知道危险就在身边,这些危险源主要存在于一些使用的器具主要包括:空气呼吸器、防化服、堵漏器材,自身的衣服等等,因为消防员在使用这些装备处置过程中多少会有化学品遗留在上面,这些残留化学品也会慢慢渗透到自身的衣服或是皮肤上,从而引起消防员中毒的情况发生。
2.针对以上问题采取的措施
2.1了解常见化学品的物化性质及做好侦毒检测
消防员要对于一般的化学品物化性质要熟悉,如:液化石油气是原油蒸馏或其他石油加工过程中所得出的各类烃类化合物,包括丙烷、丙烯、异丁烷、丁二烯、异丁烯等;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加压以液态储存和运输,液体的密度约为水的一半,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液化石油气无色、无臭,吸入后会造成恶心或头痛,吸入过多有麻醉性。液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氯气有剧毒,可通过呼吸道、眼睛、皮肤等途径侵入人体,在肺中发生淤血和水肿,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0.002mg/l,超过2.5kg/l人吸入后立即死亡。 氨是有毒气体,能侵袭湿皮肤、黏膜和眼睛,空气中最高允许浓度为30mg/m3,浓度超过1700ppm可引起严重咳嗽,剧烈的肺水肿和窒息,可在半个小时内立即死亡。接触液化无水氨也引起严重冻伤。等等的一些常见的化学品的熟知可以更好的帮助我们做好防护避免伤亡
我们在处置化学品事故中要对危险品认真负责的进行侦测,不能关凭经验来做判定,要针对不同类型的化学事故采取不同的侦检手段,运用不同的侦测仪器。如对于有毒的液体我们应该向技术人员了解情况后利用智能型水质分析器对液体采样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从而确定处置方法。对于侦测化学有毒气体,我们可用mx21型有毒气体侦测仪及af2军用毒剂侦检仪进行多种有毒、可燃气体的侦测。对于放射性物质我们可以采用mcb核及放射性物质探测仪来进行侦测,只有做好了侦测消防人员彻底了解了化危品的物化性质才能更好的更安全的处置事故
2.2熟悉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器材防护等级的使用分类
通常,用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的防护器材按用途可分成两大类,一类是呼吸道防护器材,一类是皮肤防护器材。这些器材在设计、使用权限、防护性能方面各不相同,只有熟悉和掌握这些器材的性能和特点的前提下,才能使它真正达到防护的目的。
呼吸道防护器材按其使用环境分为过滤式和供气式两大类呼吸器。过滤式呼吸器是靠过滤原理清除空气中的有毒物,亦称净化呼吸器,这类器材仅当空气中含氧量不低于18%时方可使用。其净化作用由机械过滤、吸附、化学反应和催化等来完成。常用的有颗粒机械性过滤方法,可以有效地除去空气中的粉尘、雾气和金属粉尘等;气体和蒸汽过滤呼吸器是采用化学过滤方法去除有毒气体和蒸汽,其过滤器内装有浸渍催化剂的颗粒活性炭,空气通过过滤器时,其中的毒物被吸附在活性炭上与之发生化学反应;而颗粒、气体和蒸汽过滤呼吸器则具有以上两种呼吸器的功能,故称通用型过滤呼吸器。供气式呼吸器使人员的呼吸器官与有毒空气隔绝,由器材本身供给人员呼吸用的空气和氧气,亦称隔绝式。目前有自给式供气呼吸器和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两大类。自给式供气呼吸器能自身供给空气(氧气),能在各种有毒气体和缺氧的条件下提供呼吸道保护。这类面具有隔绝式氧气面具、压缩空气呼吸器和化学生氧面具等。非自给式供气呼吸器是借助软管或管路连通无污染空气源向使用者提供洁净空气。其结构简单,适用面广,不论有毒物的种类和物理状态如何均可使用。根据空气源的不同,又可分为新鲜空气软管呼吸器和压缩空气管路呼吸器两类。
皮肤防护器材供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用的有靴套、手套、防护镜、头盔、围裙和隔绝式防护服等。根据化学事故的性质、特点、危害程度和求援人员所执行的任务,可穿戴不同的防护服,通常选配的原则是:对一般化学品、粉尘等可选用由防水布、帆布或涂层织物制成的工作服,对强酸、强碱类有毒化学品可选用耐腐蚀织物制成的耐酸碱工作服,对各类有毒化学品应选用橡胶材料制成的隔绝式防护服。
如果泄漏的有毒化学品的性质不明、浓度不清或确切的污染程度未查明时,必须使用隔绝式呼吸道防护器材。此时使用任何过滤式呼吸器都是很危险的,应在充分掌握现场实际的情况下方可降低防护等级。此外,在化学事故应急援行动中,应根据事
故的危害程度、任务要求和环境因素等条件,来确定使用个人防护器材的等级,因为选用适当的防护等级,是保持救援体力和工作能力,顺利完成应急救援任务的有效措施。化学事故危险程度可能有较大的差异,有毒化学品的种类不同对人员的危害各异,可能要进行呼吸道防护和全身防护。当应急救援人员对可能产生的危害程度有了明确的估计时,即可确定所需采取的防护等级。有些文献、数据库可提供相当多的有毒化学品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毒性数据等,多数情况下消防指挥人员弄清、掌握这些资料会使应急救援快速准确判断可能出现的危险并采取正确必要的防护等级。其实,确定防护等级后也并非一直不变。在救援初期可能使用高等级的防护措施,即使用隔绝式防护服、隔绝式空气呼吸器等。当泄漏的有毒化学品的浓度降低时,可以降为低一级的防护。 在国外,通常将防护标准划分为三种基本等级,其配套组合的防护器材可供消防中队在平时训练和执行任务时参考。第一级包括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盔及气密护目镜、口罩等,这些是防无毒蒸气、烟雾和粉尘用的。如有大量粉尘、烟雾和蒸气则需戴上头罩。第二级包括耐酸碱工作服、靴套、手套、头罩及面部防护罩。这些器材主要地用于防液体喷溅的,酸碱液体能腐蚀和接触伤害皮肤,不过蒸气和烟雾危害较小。头罩是与工作服相连的,不用时可取下。如果有毒化学品产生刺激性气味或有毒蒸气、烟雾,可使用气密护目镜、口罩或防毒面具等。第三级是隔绝式防护服,可防止液体、蒸气、烟雾或粉尘侵害人体。这是作为对付剧毒、腐蚀性有毒化学品或长期效应的致癌物、可疑致癌物的有效防护器材。靴套是连在防护服上的,另配有防毒手套、防毒面具等。
2.3应重视环境及生理方面因素
一是人员中暑虚脱:穿着防护器材正常散热受到抑制(尤其是隔绝式防护服)在进行中等体力劳动时,会出现中暑虚脱,气温愈高这种现象出现的愈早、愈多。
二是人员疲劳:穿戴全身防护器材和任何等级防护的人员,因面具的呼吸阻力、体力消耗和太阳暴晒、现场温度而引起体温升高,以及心理、生理的抑郁和受力状况会出现疲惫。
三是感觉:反应迟钝需完全使用感官或有关机能(如手脚灵活、目光敏锐或音响联络等)的任务之人员着全身防护器材会不同程度地降低作业效率。
四是自身需要:人员不能无限期处于全身防护状态,需饮食、饮水、大小便等。因此,消防指挥人员应视情况灵活地采取适当的防护等级,以保护参加救援人员的安全。
2.4要确实保证应急救援人员顺利执行任务和自身安全,平时进行必要的防护训练和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
在日常训练中要加强必要的防护训练和理论教育。训练教育的主要内容有:一是明确可能遇到的危险类型,说明可能产生的伤害和不采取防护措施可能发生和后果;二是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类型和选用的依据及方法;三是研究呼吸道防护器材、皮肤防护器材的使用和实际操作,以保证种类呼吸器的有效使用,防护服的可靠防护;四是野外科目训练和应急救援作业演练;五是定期研讨以往参加应急求援行动的收获和教训;六是学会选配防护面具、检查气密性,正确配戴方法等;七是学会使用各种便携式个人监测器材,包括可燃性气体检测仪和有毒气体报警器等。
2.5化学事故处置完后的洗消作业也是关键
【关键字】半导体、风险、应急、预防
1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评估方法探索
半导体产品制造的过程中涉及氯气、砷化氢等有毒有害的化学品和多种酸碱类腐蚀品,存在着环境污染、健康危害等风险隐患,因此对半导体工厂生产运营进行风险评价显得尤为重要。风险评价常见的的方法有ETA(事件树分析)、FTA(故障树分析)、FMEA(故障模型与影响分析)等,本文将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新出台的《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评估指南(试行)》(环办[2014]34号),以下简称《指南》,对半导体企业的环境风险进行分析,进而提出对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管控的建议,控制半导体企业所带来的环境风险。
1.1 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评估
通过矩阵法对企业突发环境事件风险(以下简称环境风险)等级进行划分。
1.1.1 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量比值(Q)
半导体企业在生产的过程中会用到许多的气体化学品作为制程或者辅助制程使用。半导体企业所涉及的环境风险物质主要包括:生产原料、燃料、“三废”污染物、辅助生产原料,目前主流产品为经过简单电路测试的8英寸或12英寸晶圆,在此过程中没有中间产品及副产品。
因此半导体企业在计算环境风险物质数量与临界值比值时,主要计算危险类原辅材料在厂区内的最大储存量加上在线量与相对应的物质的临界量的比值,一般半导体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材料中,涉及《指南》附录B所列突发环境事件风险物质清单的主要为: 氯气、氢气、磷化氢、氨、丙酮、硅烷、异丙醇、磷酸、硝酸、氟化氢等,这些原物料多通过气体钢瓶或者化学品桶方式储存,但是一般均为一用一备,储存量不大,因此,一般半导体企业的Q值计算为
1.1.2 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M)
根据《指南》要求,M的确定方法为采用评分法对企业生产工艺、安全生产控制、环境风险防控措施、环评及批复落实情况、废水排放去向等指标进行评估汇总,确定企业生产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因此,对半导体企业的分析得到的评估指标及分值估分为27分。
由此也可得出半导体生产企业的工艺与环境风险控制水平值(M)的风险控制水平处于《指南》中所列的M2(25≤M
(1) 生产工艺
半导体工厂在生产工艺方面会用到许多易燃易爆的化学品,如IPA,丙酮等,以及输送这些化学品的压力管道,以及在辅助设施所用到的天然气管道、压缩空气等。因此,工艺部分分值得分主要集中在“其他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扣分值为20分。
(2) 安全生产管理
半导体生产大多为2000年后建立起来,其在建厂初期关于安全评价等做的还是较为正规,从起初的安全预评价到验收评价以及目前正在推行的现状评价,以及作为高资产保护的企业,消防方面的验收也均按照要求完成;另外,目前大部分半导体企业已经完成安全生产标准化(二级),因此,对于安全控制方面,半导体企业一般均能达成《指南》中所罗列的要求,因此安全生产管理并未有扣分分值。
(3) 环境风险防范控制与应急措施
半导体企业在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雨排水系统防控措施、生产废水处理系统防控措施、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以及环评及批复的其他风险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能按照《指南》中要求进行,因此此部分也未有扣分项。
(4) 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
半导体企业一般处于工业区,企业雨排水、清净下水、生产废水排放去向去向一般为“进入城市污水处理厂或工业废水集中处理厂(如工业园区的废水处理厂)”,因此,此处扣分分值为7分。
1.1.3 环境风险敏感性(E)
半导体企业大多都位于工业园区或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如中芯国际上海有限公司、华虹宏力位于张江高科技产业园区、上海新进位于漕河泾技术开发区等,但也有些受限于工业区本身所处的位置有特殊性,因此不可避免有出现企业雨水排口、清净下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有有一些环境风险受体,因此,可以将半导体厂的环境风险受体主要划分为类型1(E1)及类型3(E3)两大类。
1.2 半导体企业风险等级划分及风险级别表征
根据以上对半导体生产企业Q、M、E的分析可以得出,半导体企业风险控制在Q
表2 半导体企业环境分线分级表
2 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控制及预防方法
2.1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得知,半导体企业主要的风险源为品种繁多的化学品,以及受规划选址的客观因素,不可避免有出现企业雨水排口、清净下水排口、污水排口下游10公里范围内有有一些环境风险受体,乡镇及以上城镇饮用水水源(地表水或地下水)保护区;自来水厂取水口等,因此本文将着重从化学品风险管理及敏感位置的环境风险防范入手,提出环境风险防范措施。
(1)厂区平面布置及建筑安全防范措施
目前一般企业均处于工业区,但是也会有周边分布敏感目标的情况,因此厂区设计总平面布置图时,应严格按照设计规范要求,对于不同因化学品带来的火灾危险性类别的防火间距要求设置项目各生产装置及仓库的各类设备、建构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厂区的消防车道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设置。化学品仓库,各类物品根据不同属性、进行相容性分析后分区、少量储存。
在建筑安全方面,项目各类建构筑物和设备均按照规范对于相应火灾危险性等级的要求设置相应的耐火等级,对于存在爆炸危险的生产或储存场所,相应的建构筑物和设备应符合有关防爆要求,包括泄压、防静电、防火花等要求;在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储存化学品的仓库地面需进行防腐防渗处理,铺设环氧地坪,防止污水影响地下水及土壤。
(2)化学品运输风险防范措施
所有化学品运输均应委托有资质的运输公司运输,配备道路运输企业专用车辆,并配置车载卫星定位系统,以及安全防护、环境保护和消防等设施、设备;同一车辆不运输互为禁忌的物料,装卸、搬运化学危险品严禁碰、撞、击、拖拉、倾倒和滚动;向外省市购买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化学品时,提前24小时向公安部门或者海事部门申报危险化学品品名和数量、运输起讫地、运输路线和时间等情况;按照地区公安部门确定的危险化学品运输车辆能够通行的区域、道路和时间运输。
(3)危险化学品储存风险防范措施
化学危险品的储存需要严格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常用化学危险品贮存通则》(GB15603-1995)的规定设计,不同特性的化学品物质独立房间,分类存放,其中气体化学品宜采用中央供应系统,气体钢瓶和化学品储存于独立的化学品储存仓库,并通过提高缩短储存周期减少危害物品的储存量;对各类易燃易爆有毒物质严格控制最大贮存量;每个房间都设置漏液收集槽,可以通过泵抽到废水处理系统中,避免化学品泄漏时溢出到其他区域;在气体房及气体供应(储存)柜内安装危险化学品侦测及报警装置,当泄漏浓度超过限值,会自动报警,切断气源,并自动启动水喷淋及排风装置,泄漏物料经过洗涤塔处理后,经由废气排气筒集中排放。
(4)生产操作风险防范措施
根据杜邦公司事故主因结构理论,经杜邦公司统计,绝大多数生产过程中即人员的意外、伤害及事故都是由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而非设备或环境引起。96%的事故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的,因此,对于人员意识的提升及技能的培训尤为重要。应对新职工进厂或更换工种前,需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教育,经考核后上岗操作;对老员工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和各项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的培训,强化安全意识;操作前员工按规定穿好防护用品,上班前不喝酒,不做可能对本职工作造成影响的事;上岗前对本岗的机械、电气等设备及压力表、温度计等各种仪表仪器进行检查,如有问题必须及时汇报,做好记录;按照整理整顿要求,做好生产区域6S,对各种消防器材禁止随便动用,存放地点周围不堆放任何东西物品;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和设备保养工作,下班前对本岗位的电源等各种设备进行检查,如有异常情况,交班时向接班人员交代清楚,防止事故的发生。
(5)风险管理防范措施
加强施工监督,确保建设项目基础设施和设备(如管道、阀门等)达到设计规范和质量要求;在项目开工前对操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建立分级责任管理、巡检制度;在公司最高管理者和当地的政府机构(包括环保局和消防部门)的监督下,建立和运行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系统;制定完整可靠的检修方案,定期对废气和废水管道及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防止有毒有害物质泄漏;将化学品的有关安全卫生资料向职工公开,教育职工识别安全标签,了解安全技术说明书,掌握必要的应急处理方法和自救措施,定期或不定期对职工进行工作场所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培训。
(6)环境敏感受体的特殊风险防范措施
如厂区处于水源保护区或者周围有其他环境敏感点,厂区地面冲洗水集中收集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禁止随地漫流或进入雨水管道;对雨水管网安装截止阀, 当火灾发生时,将立即关闭雨水口截止阀,堵住雨水口,将消防废水用潜污泵从雨水排口蓄水池打入废水缓冲槽,经处理后排入市政管网;集水池、一般工业废物堆放点和危险废物堆放点均应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2.2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事故应急预案
半导体企业应在鉴别环境风险源的基础上应制订相应的应急计划,使各部门在事故发生后能有步骤、 有秩序地采取各项应急救援措施。根据不同的事故风险,制定不同类型的事故应预案。一旦异常情况发生,应根据具体情况采取应急措施,切断泄漏源、火源,控制事故扩大,同时通知中控室、健康中心等,根据事故分级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并根据法规,立即上报相关主管部门或客户,就近调拨到专业救援队伍协助处理;事故发生后应立即通知当地环境保护局、自来水公司等市政部门,协同事故救援与监控。
发生泄漏事故时,应采取以下应急措施:(1)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2) 切断火源或者按下紧急停止按钮停止供应源。(3) 紧急应变成员穿戴个人防护用具。(4) 用应急救援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水处理系统或者废弃物处理厂商处处理。(5) 对皮肤接触人员应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六氟灵、敌腐灵、肥皂水或者清水彻底冲洗皮肤;眼睛接触人员应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吸入人员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
2.3半导体企业环境风险事故区域应急联动
半导体企业多处于工业区,一旦发生事故,若超出本单位处理能力,应及时和当地有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及时联系,请求当地社会(地区应急联动中心和工业区应急联动中心)救援中心或人防办组织救援。企业在编制的环境风险应急预案中应确定通知外部单位救援的节点及联络电话,企业的应急预案应该和园区或工业区的应急预案相衔接;同时,在平时应急演练时,也可邀请相关如环保、管委会、安监、消防莅临指导,或者能和消防队等展开消企联合演练,则更能从根本上提高企业与区域的联合应急能力,尽可能善用园区/工业区的各项应急资源。
由此可知,半导体企业的风险主要存在于种类繁多的危险化学品以及火灾隐患,对危险化学品的运输、储存、操作环节加以工程控制,并按照国际认证标准做好防火管控,并且制定火灾、化学品或者气体应急预案,并且定期对人员进行培训及演练,同时与区域应急联动中心或工业区应急联动中心密切配合,才能将环境风险降到最低,促进半导体企业良性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林玉锁.对我国开展环境风险评价的一些看法[J】.环境导报,1993(1):14・15
【2】 李冰.区域环境风险评价与应急预案编制方法探讨【J】.江苏环境科技,2006(S1):37_4l
[关键词] 化学中毒;事故;医疗救援;公共卫生
[中图分类号] R59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5(b)-0159-02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是指人们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有毒化学品过程中,发生意外泄漏等情况,造成人体在短时间内因接触有毒化学物并达到一定浓度,引起机体因中毒而损伤、致残或死亡的事故。这类事故有发生突然、扩散快、危害范围广、群众防护力低等特点[1],对人民生命安全有重大危害,导致经济损失的同时也对社会稳定造成不良影响,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各地区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时切实可行的紧急医疗救援预案;建立和培养一支反应迅速、行动高效的紧急医疗救援队伍;做好突发化学中毒事故中的伤员现场急救处理、后送途中监护、降低伤亡率,是紧急医疗救援的主要任务之一,同时搞好紧急医疗救援体系建设也是考量各级政府卫生行政部门和相关医疗机构责任意识和管理水平的主要体现[2]。本文就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应重视的问题探讨如下。
1 重视化学中毒事故应急救援体系整体建设
我国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建设起步较晚,1994年原化工部成立了南方急性中毒应急救援中心,1996年成立了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系统指挥中心,并按区域组建了8个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目前国家已建立了以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下属的中毒控制中心为主,包括三十余家中毒控制分中心或网络医院的全国中毒控制网络[3]。但是还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1)管理体制尚不健全,未完全形成响应迅速、运行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2)应急资源不足,救援力量分散,救援水平相对低;(3)中毒控制中心(或职业病防治机构)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相对滞后,难以满足救治要求;(4)物资储备如专用的车辆、药械、装备不足。(5)区域设置不平衡,化工企业较多的城市远郊开发区或县级行政区域救治体系多为空白。
各地区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体系不仅包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或中毒控制中心还必须包括各地区的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急救中心)等部门。由于各部门无隶属关系或隶属部门不同,涉及面广,易造成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救援时各自为战及脱节,不利于救治效率的提高。因此由政府应急办成立救援指挥部统一指挥,将不像隶属的安监、卫生、消防、环保、公安、生产企业等部门在应急响应时有效整合,必要时动员全社会的参与,协同作战,建立起协调、高效的应急救援机制,才能迅速、有效地组织和实施应急救援,把损失降到最少。
紧急医疗救援部门必须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信息沟通或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抢救中心和中毒控制中心的毒物鉴定检测力量和信息资源,利用紧急医疗救援中心的人力、物力和医疗技术优势,最大程度地减轻事故中人员伤亡。
2 重视化学中毒紧急医疗救援预案的制定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主要任务是使伤者能安全地脱离事故现场,同时通过相关信息与临床表现尽早明确诊断,及时进行现场急救,对症处理与转送医院。由于突发化学物中毒多具有以下特性:(1)突发性;(2)多群体发病;(3)及早正确处置,对伤者的愈后和转归有明显益处,事件结局较好[4]。因此,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紧急医疗救援预案是否完善是做好相关紧急医疗救援工作的制度保证,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相关部门应针对当地容易发生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严重程度、危害程度、涉及范围和社会反应程度,分别制定相应的救援预案,预案需包括:紧急医疗救援指挥体系、救援程序、救援队伍组成和人员分工、救援实施细则(现场急救与后送方案)、救援装备和药械的配备标准等。
3 重视紧急医疗救援队伍的建设、培养
紧急医疗救援中心或急救中心要定期组织化学品事故应急知识学习、技能培训,选择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务人员(必要时动员全体医务人员)配备必要的抢险器具、急救器材、抢救药品和现场处置设备定期进行应急演习。以不同规模、环境和常见化学物中毒事故发生为演习科目,演练应包括:应急启动(分级响应)、向现场集结及报到、现场评估(重点为安全性评估)、区域控制与划分(重点是在安全区域设置现场救护所)、现场组织、现场伤员搜救与集中、伤员初步检伤及分类、现场抢救和处置、伤员后送及分流至相应医院后续治疗、救援终止与撤离(重点做好现场的清理、统计工作)、安排救援后续工作、总结等程序,各个程序可有机结合或交叉,同时也必须坚持履行按程序节点、遇需协调解决的情况及突发问题时的报告请示制度,严格按指挥部指令开展救援工作,并把安全工作做为首要重点贯穿于救援始终。通过反复演习、演练可使队伍的协同作战和应急救治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并验证救援预案是否行之有效,增强队员实际救援时的自信心和工作效率[5]。
4 重视紧急医疗救援的技术和后勤保障工作
突发急性化学中毒事故的性质决定了需要建立一支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专业技术队伍,需要专家咨询团队为这支队伍提供技术支持,要针对不同的毒物,研究确定最佳的救治方案。平时应做好后勤保障,以保证紧急医疗救援工作能够随时顺利进行,包括以下内容:(1)车辆装备:不仅只起到运输作用,还需有洗消等功能的特种车辆。危险化学品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内现场死亡人数是最多的,应用车载方舱医院创建流动式ICU病房是现代救护的新趋势,是现场急救挽救伤员生命的有效手段[6]。(2)必要的现场防护用品:包括防护服和防毒面具等。(3)现场急救器材的装备:维护呼吸功能设备,如氧气、呼吸面罩、喉镜、气管插管、吸引器、气管切开包、简易人工呼吸器等;维护循环功能设备,如心脏监护仪、除颤器、体外起搏器等;清除污染物设备:如携带式淋浴器、供水装置、清洗液、酸碱中和液、眼冲洗设备等。(4)药品:包括充足的基本抢救药物和特效解毒治疗药物等。(5)通讯设备:如卫星电话、对讲机、移动电话等保证在现场与紧急救援指挥部、各医院之间的通讯联系。救援装备如模块化配置在现场可有效提高救援的效率[7]。
5 重视医护人员现场救援时的安全防护
根据化学毒物对人体的毒害性,确定相对应的防护等级。当突发化学中毒事故时,紧急医疗救援人员可以遵循“一戴、二隔、三救出”的救援原则[8]。安全防护是首要的,应根据现场环境、毒物种类、浓度,科学地选用呼吸器具(佩带防毒面具或氧气呼吸器)、防护服、防化靴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护用品中最常用、最重要的是呼吸防护面罩,根据其结构和原理可分为过滤式和隔绝式防毒面罩。过滤式根据滤料不同,防护对象也不同。我国现产的滤毒罐,各种型号涂有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防护对象,使用时应注意使用范围和有效日期。隔绝式(供氧)防毒面罩适用于密闭不通风、有毒物质浓度极高又缺氧的环境,可连续工作2 h左右,用时应注意系统的气密性。只有做好个人防护才能有效参与中毒事故的救援工作。且救援时要严格遵照分区管理机制,在相应的温区、冷区内开展救援工作,无极特殊情况不要进入到热区,避免无谓的伤亡。
6 重视现场急救措施的合理性
突发化学中毒事故的特点要求必需做出快速有效的救治。若救援的医务人员少,伤员较多时,应采用流水作业法救治,首先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负责伤员初检,按病情轻、中、重分类;第二组医生将伤员按类集中,其他医护对伤员现场急救,为避免救治工作的混乱,可按照先去污冲洗(注意眼睛的清洗),再共性处理,最后个性处理的程序进行。要遵循先救命后治伤,先重伤后轻伤的救治原则。注意重要脏器如心、肺、脑、眼的保护;注意观察呼吸、脉率、血压及意识、瞳孔等生命体征;保持呼吸道畅通,及时给氧、解毒、排毒、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抗过敏、抗渗出等治疗,注意保暖,予以镇静,减少耗氧等;重症患者紧急处置后携带分类处置卡及时转送各医院救治,并事先通知医院作好接诊准备。救治中要注意化学中毒的复杂性:可因多种化学物混合作用累及不同的靶器官,可通过多种途径侵入,既有中毒表现又可并发化学性烧伤,爆炸冲击伤等物理性伤害;差异性:接触途径、时间、剂量不同,病情不一,应特别注意重点保护对象(儿童、老人、孕妇及体弱多病者);迟发性:某些毒物接触早期无明显症状和体征,需要安静休息,严密观察。
为争取抢救时间,减少毒物吸收,必要时可采取组织现场群众自救互救和医务人员紧急救治相结合的方法救援。
中毒在我国当前十大死亡原因之中排第五位。因意外事故或企业生产、安全管理不善,突发化学中毒事故近几年在各地屡屡发生,一旦发生几百人、上千人中毒,我们现有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将严重不足,这是当前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何光裕,王凯全,黄勇,等. 危险化学品事故处理与应急预案[M]. 2版.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2009:18-77.
[2] 武秀坤. 加强应急建设体现的是责任意识[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2,7(3):197-198.
[3] 张文武,王立军,田芳. 急性中毒防治中应重视的几个问题[J]. 中国急救医学,2005,25(11):838-839.
[4] 岳茂兴. 灾难事故现场急救[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54-157.
[5] 夏保成,张小兵,王慧彦. 突发事件应急演习与演习设计[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1-11
[6] 冯巍. 突发事件现场医疗救援的技能与方法[M].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11:1-5.
[7] 王晓辉,王刚,任俊峰. 医疗救援队装备模块化配置方案研究[J].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10,11(5):1056-1057.
一个人每天通过饮食摄入的水量约为2-5升。当然,不同地区居民饮水量相差很大,主要取决于当地供水情况。每天个人卫生(如沐浴)用水还需要20-50升。水的质量对用水者的健康有很大影响。
水源可受到人类活动的污染,最常见的是家畜排泄物和工农业废物(如污水、化学品、肥料和农药)进入水中。化学品污染除非非常严重,否则它对旅游者的影响通常不及生物污染明显。化学品在人体中往往有积蓄作用,所引起的损伤与接触时间长短有关。另一方面,致病微生物的生物污染,对旅游者的影响比化学品对当地居民的影响明显,因为当地居民对地方性流行的感染已有部分或充分的免疫力。大多数与水有关的感染,都是通过人们进食肠道细菌或病毒污染的饮水或食物、直接接触污染的水(如血吸虫)而传播。水传播疾病的最重要的传染来源无疑是人类粪便。
自来水是安全的,但是,自来水在输送过程中可能受到污染,特别在不是用连续的水管输送自来水时更容易受污染。还有从没有防护的井、湖泊和溪流中舀取的水也不能保证安全。
旅游时,如来到一个水源情况不明的地方,应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短暂逗留时,最好饮用煮沸的水或避免饮水,以及刚开启的瓶装或罐装饮料。在饮用冷却饮料时,冰块应放在容器外,而不能放入饮料中。
旅游者如果在一个地方长时间逗留,应考虑水的净化。要从最安全的水源取水,自来水、井水和雨水优于江河湖泊中的水。水的净化过程包括澄清、过滤和消毒。
对混浊的水需要先过滤再处理,这样可以改善水的外观和味道,并可清除某些粘附在悬浮物质上的病原体,还能提高进一步处理(如化学消毒)的效率。水过滤后看上去很洁净,但并不安全,还需要煮沸或化学消毒。
最有效的消毒方法是煮沸,应尽量应用这种方法。水经煮沸10分钟后即可安全地饮用。沸水由于清除了溶于水中的气体而索然无味,把水盛放在有盖的容器(最好就用煮水的容器)内冷却几小时,有助于改善水的味道。
如果没有条件煮水,则可用化学消毒法。最常用的化学消毒剂是氯,它有相当强的氧化力,能杀死微生物。水中所含各种有机物可与氯起反应,从而阻碍氯杀死病原体;氯却不易杀死粘附在悬浮物质上的病原体,所以在消毒前,先将水澄清,是很有必要的。
碘也是一种较有效的消毒剂,其作用方式与氯相似。市场上可买到含氯和含碘的消毒药片,使用时须按制造厂的说明书使用。漂白粉溶液和急救用碘酊也可以应用。漂白粉溶液通常含4-6%有效氯,每升水中可加1-2滴溶液。如果不知道溶液中氯的浓度,则水中略带氯味说明氯的浓度足以消毒。碘酊通常含2%的碘。每升水中可加4滴碘酊。用碘消毒一般无害,但应避免长期使用。甲状腺疾病患者在水中加碘前,应征询医生意见。
此外,还可用除菌过滤器清除水中的微生物,它能够去除水中大部分病原体,包括细菌、原虫和某些病毒。但是,活性炭过滤器不适用,因为这种过滤器只能清除水中气味。
经过处理的水如果不注意储存,很容易重新污染。消毒后的水最好盛放在原来的容器内。
[关键词]灭火;应急救援;消防水污染;特点;防控措施;研究
中图分类号:TD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29-0368-01
前言
人们思维观念的进步,对于火灾危害性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刻,火灾不但会带来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并造成深远且恶劣的社会影响,并破坏周边的自然环境,形成一个整体的放射性的污染范围。火灾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也是现代人们十分关注的话题。但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形势的复杂,人们的安全技能不足、许多建筑的结构设计不合理、人们缺乏消防常识等,还是不可不免的会出现火灾,需要进行灭火及应急救援。在进行上述活动时,不可避免需要的使用大量的物质,包括水、泡沫、干粉等,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而原油的泄露还会使得海面受到严重污染,造成生态失衡,因此对其消防水污染进行控制对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有着重要的意义,对该类课题进行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是十分有必要的。
1.消防水污染的基本含义
一般的水污染是指对水体中排入的各类污染物,其数量超过了水体本身对该类物质的环境容量及代谢能力,使得水体出现的一系列的变坏,包括物理变化及化学变化,打破了水体的生态平衡,严重降低了水体的自净功能,会给水体周边居民、生物等造成一定的损害及不良影响。消防水污染则是进行灭火及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消防废水被排入到水体中,造成了水体特征的变化,如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等,使得水体不仅无法正常的使用,还会对人体的健康及生态环境造成破坏[1]。
2.消防水污染的特点分析
由于灭火及应急救援活动性质较为特殊,在该过程中造成了消防水污染也呈现出较多的特点,具体有以下几点:①处理难度大 在进行灭火或者应急救援时,由于救援人员没有深刻认识到即将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险情的性质,或者环保意识薄弱,采取的处置措施不当,不但无法达到有效控制事故的目标,还会使得大量的污染物流入水源,渗入地面,提升了消防污水的处置难度;②突发性 化工灾害事故一般是由许多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吗,突然爆发出来,基本上没有任何的前兆;③影响范围大 一旦出现消防废水污染事故,污染物会迅速扩大污染范围,使得周边大量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影响,且需要组织各个单位的人员开始一系列的活动进行污染物的控制,影响到其他单位的正常运行[2]。
3.相应控制措施
3.1 建立健全行为规范
政府部门需要强化行政立法,制定出相应的标准,约束企业的各项活动。具体来说是需要强加行政方面的管制,将规范制度进行立法,使之能够强制实行,要求国可能造成水源严重污染的重大危险源的设施,需要远离水源区或者生产生活区,包括供水水源、水源保护区、河流、湖泊、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农田、畜牧区、渔业水域等,其于上述区域的距离应达到国家标准或者相关的规定。企业需要强化自身的建设,保障能够有效的开展污水处理活动,且生产及并储存处理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要求其构建污水处理系统,使之能够在一般的日常生产运行中,或者出现事故后,具有强大的污水处理能力,减少水体的污染,降低危险性[3]。
3.2 严格检查化工企业
消防部门需要全面掌握对辖区内的化工企业的基本情况,对其进行的个场所均进行重点检查,包括化学危险品生产场所、储存仓库、中转场地、经营场所等,掌握其生产及储存的化学危险品的基本情况,如数量、种类、生产工艺、操作流程等,并对企业周边的居民及自然环境开展全面的调查,包括人员居住区的分布、人口流动、活动规律,该地区的主要方向、降水情况、地质条件、地形、地貌、下水道走向、污水处理设施分布及其和周边自然水源地的联通临情况,如果条件较为复杂还需要调查地下水的流动方向、土壤渗透性等各项参数。另外还需要针对化学危险品运输的主要交通道路周围的河流、排水系统等进行调查。对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过程中,需要明确的规定其主要的输送路线、时间等,尽量避免在人流密集和交通高峰期进行,并远离风险较大的区域和路线,控制其出现意外事故的概率[4]。
3.3 使用环保型灭火器
由于一般的灭火器包含的化学物质较为特殊。在使用的过程中均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而环保型灭火器,即洁净灭火剂,在达到有效灭火的基础上,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就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步强化,绿色环保成为了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构成部分,研发并使用环保型灭火剂是可持续发展的一个细节部分,其也顺应了现代化城市向生态环保型城市发展的要求。在进行环保型灭火器的研究与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其达到各项要求,才能保障其达到绿色环保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①使用后不会出现温室效应,或者温室效应较为微弱,全球温室效应值(GWP)较低;②不会破坏臭氧层,臭氧耗损潜能值(ODP)为零;③使用后生成的合成物无法在大气中留存较长的时间。现代较为常用的环保型灭火器有泥浆灭火剂、多功能环保泡沫灭火剂、气溶胶灭火剂等,均能在有效灭火的条件下,兼顾环保性能。
3.4 树立环保意识
在灭火与应急救援的过程中,消防部队会根据现场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灾害事故带来的损失,该损失并不仅仅是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物资消耗等,也包含了生态环境的破坏情况。因此在日常的管理中,需要强化培训学习,提升消防人员的环保意识,出现事故后,进行处置时,各级消防指挥员需要在环保理念的指导下,保障眼前利益的同时,也需要兼顾长远利益,需要考虑到各类处置方法带来的后果,包括社会影响、政治影响、环境影响等。另外还需要不断加强训练,提升消防部队的应急处置能力,将社会各个部门联合起来,协调一致的开展各项应急救援活动,并很据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处理方案,并兼顾环境保护方面的因素,更好的预防消防水污染的问题[5]。
4.总结
在火灾及应急救援中出现的水体污染现象,对于环境的污染及生态的破坏作用巨大,但是消防部门并没有对该类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该方面的环保意识薄弱,且也没有组织消防人员进行相应的预防及控制的专项训练。相关法律法规中也并没有系统、具体的对该类活动中产生的水体污染问题进行规定,或者仅仅是较为零星的内容,但是其对于环境的危害是十分明显的。本文仅从一般的角度分析了消防水污染的防控措施,在实践的防控活动中,还需要消防部门的领导予以高度的重视,组织官兵开展环保学习活动,实施防控措施,并进行相应的战术的训练,提升其消防技能的同时,加强其环保意识,积极联合环保部门及其他相关单位团结协作,尽量控制消防水污染的情况,减少影响范围,降低损失,消除不良的社会影响,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施洪昌.石油化工企业水污染防控应急措施设计探讨[J].工业用水与废水.2008(02):60-61.
[2]秦立朋,张学魁.消防应急救援保障体系建设的思考[J].中国应急救援.2008(06):26-29.
[3]王景春.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与应急救援管理分析[J].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2014(01):39-41.
近二、三十年来,儿童意外死亡已快速上升为全球0~14岁儿童的第一死因。据我国卫生部统计,2000年全国就有8万余儿童死于意外伤害。意外死亡的原因:1岁以内婴儿窒息为首位,1~4岁最多死于溺水,5~14岁则以车祸为多。
防止幼儿意外伤害事件的发生,关键是家长要有足够的安全知识,要防患于未然。下面我们来看看在孩子的周边存在哪些危险因素,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窒息
睡眠。大多发生在新生儿及3个月以下婴儿与成人同睡时,婴儿被棉被、家长身体(包括母亲的)堵住口鼻而导致窒息。
对策
孩子出生以后就该独睡小床,母亲不能在睡眠状态中喂奶;当孩子生病出现呕吐时家长要细心监护,以免呕吐物堵住孩子的呼吸道而引发悲剧。
细小食品或玩具零件。幼儿常在进食时不小心将细小食物(如花生米、豆粒、果冻)等吸入气管而立即窒息致死。尤其是小规格的果:东,因其材质和造型的特殊性,极易在瞬间就让孩子窒息。同样,一些又圆又光滑的水果也有安全隐患,如桂圆、葡萄等。玩具的细小配件也很容易被孩子送到口鼻处,造成窒息或伤害。
对策
家长应该明白幼儿在进食时哭喊、说笑、奔跑等都是非常危险的,因此如果幼儿有以上动作时,应该及时制止,并说明其危险性。家长要加强看护,绐孩子喂圆滑的食品前应加以切分。另外,购买玩具时应该仔细阅读安全标识及使用说明。
塑料袋和细长绳索。不少家庭常用物品不留意时也可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杀手,如塑料空口袋,一旦被婴幼儿拿来套在头上玩,就有可能致命,因为孩子会把塑料袋越拉越紧,导致缺氧。同样,细长绳子一旦绕住小儿的脖子或者肢体,也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对策
家长要随手收拾好塑料袋、细长的绳子等日常用品。一旦发现孩子玩耍,就要立即制止,并在事后说明其危险性。很多家长用细绳代替专门的安抚奶嘴链子、或者用绳子挂一些小东西在孩子的脖子上,这种做法都是错误的。尤其在孩子单独玩耍时,一旦绳子被旁边的物品钩住,就有可能发生意外。
溺水
多发生于农村地区。所有的孩子都喜欢到水边玩耍,因此家长要密切监护。
另外,城市家庭不要忽视卫生间里的危险。无论如何,不要让孩子单独留在卫生间里,尤其当浴缸里装满水的时候。
对策
5岁以下儿童不能独自外出,如去有水的地方玩耍,一定要有大人监护。
中毒
误服。家庭中毒事件多因家长随意放置药物、毒鼠药、农药和家用化工用品而引起。这些随意放置的药品、很容易被小儿误认为是糖果、果汁而误服中毒。
对策
家庭中的药物、家用化学品(消毒药、化妆品、灭虫药、清洁剂等)都应盛放在原装瓶盒内,千万不能放置于饮料瓶内,以免孩子误服。此外,应置于幼儿够不到的高处。家长给孩子喂药时,应严格按照医嘱,仔细查看药物说明书。
家庭有毒物质中毒。现代家庭中,装修的建筑材料、家具、家电等释放出的有毒物质(汞、苯、硫、铅、一氧化碳)等引起的中毒事件已经成为医学研究的热点。曾有报道说,80%的白血病患儿家庭中曾在近期内进行过装修。另外,家庭中种植、摆放的花卉、树木也有可能含有一些毒素。
对策
家有幼儿的家庭装潢时要采用环保材料,搬进之前要采取多种通风措施。家长还要掌握一定的植物习性知识,避免有毒植物进门。
食物中毒。如出芽土豆、腌熏食物,被细菌或者化学品污染的食品,都可使儿童发生急性或慢性中毒。
对策
严格,8好“入口”关。给孩子的食品一定要新鲜卫生。
坠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坠落成了孩子意外死亡的新杀手。这与家庭环境不安全,缺乏保护措施有关,如门窗无护栏,窗口放桌椅,地板过滑等。
对策
家长要熟知不同年龄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了解自己孩子的脾气性格,特别要注意防范坠落等意外事件的发生,如2~3个月的婴儿就能在床上移动自己的身体,6~7个月的婴儿活动能力更强,会爬会走后他们的活动范围就更大了,故不能让婴幼儿单独留在桌面、床上,家中窗门、床、楼梯都要装上护栏,窗前不放可以攀登的凳椅,地板要采取防滑措施。
烧烫、触电
烧(烫)伤和触电也大多发生在家庭的日常生活中,家长安全意识欠缺,防卫知识不足是主要原因。
对策
电插头,电开关,热水器,盛放热水、热粥、热汤的容器都应远离儿童。家长要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孩子8、9个月以后,就能够明白成人的一些简单词句。此时,成人要强调火、电的危险性,让孩子有自我保护的意识。
总而言之,防患于未然是最重要的。
链接
家长应该掌握的争救知识
据资料统计约有87.25%的幼儿意外死亡是发生在家中或送医途中,77.34%的意外死亡未得到救治。意外伤害发生后立即抢救极其重要,故家长必须学会紧急抢救的一些知识和技术。
异物卡喉急救
1.让伤者保持头低足高的姿势。对于小年龄的孩子注意保护颈椎。
2.救者一手握拳,用拇指顶在伤者上腹部剑突位,即肚脐的上方,另一手掌握住拳,向后、向上猛烈挤压,动作要快,然后放松,可快速挤压3次到5次。也可借助椅背、桌边挤压上腹部,然后放松。
3.用手掌适当用力在患儿后背双肩胛骨内拍击,使异物掉出气管。
4.尽快送医院急救。
溺水急救
一旦发现有人溺水,应立即进行现场抢救。1.迅速清除溺水者口鼻中的浞沙、杂草及分泌物,使其保持呼吸道通畅(注意一定要把溺水者的舌头拉出,以免堵塞呼吸道)。2.让溺水者俯卧,将其腹部垫高,让溺水者的胸部及头部下垂,或抱其双腿,将其腹部放在施救者肩上来回走动或跳动,让水流出。3.把溺水者平放在平地上,立即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心脏按摩与人工呼吸的比例为4:1。4.尽快送医院急救。
烧、烫伤急救
家庭中发生的烧烫伤事件一般以开水烫伤、蒸气烫伤或火烧伤居多,只要烧伤面积在4%以下,烧烫伤后立即起了水泡并明显感觉到疼痛的,总之那些属于小面积、浅度的烧烫伤,应该立刻取来冷水或冰水,把伤处浸泡在冷水中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然后用干净的敷料、绷带包扎好,送往医院。如果伤处的面积很小,程度很轻,经过冷水浸泡后涂些常用的烧伤药物再包扎上,过几天就会自行好转。
如果是化学烧伤如强酸烧伤,应立即用大量清水或3%~5%碳酸氢钠液冲洗创面;强碱烧伤应用大量清水或1%~2%醋酸;中洗创面;生石灰烧伤应先去净石灰粉粒后,再用大量洁水冲洗,千万不要将沾有大量石灰粉的伤部直接泡在水中,以免石灰遇水变热加重伤势。
触电急救
1.火速切断电源。
①立即拉下闸门或关闭电源开关,拔掉插头,使触电者很快脱离电源。
②施救者利用竹竿、扁担、木棍、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皮制品挑开接触伤者的电源,使病人迅速脱离电源。
2.未切断电源之前,抢救者切忌用自己的手直接去拉触电者。
3.如果确认触电者心跳停止,要用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摩进行急救。
4.立即送医院。
中毒急救
一、中毒者清醒时,施救者要赶紧询问他,因何中毒,以便救治。然后观察中毒者的口唇是否有灼饬。
1.若无的伤则用手指或汤匙,轻压患者舌根处,使他呕吐;或将两汤匙盐放入一大杯温水中,令他喝下。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在催吐时要注意孩子的,以免孩子吸进吐出的东西,造成窒息。
2.若有灼伤则:
a.不可催吐。
b.不可稀释。
c.不可中和毒物。
d.应给予牛奶或生蛋白,以延缓毒物被吸收的速度。
3.即刻送医。
二、若伤者神智不清时:
1.若其呼吸正常,要注意保持伤者气道通畅。
2.若呼吸停止时,应实施人工呼吸,一直做到抵达医院或医生到现场为止,因患者部分呼吸功能可能已受影响而不能自主呼吸。
3.绝对不可给饮料或水催吐。
本文通过对高职化工专业安全教育重要性的阐述,强调了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为例,从人才培养定位、安全理念教育、安全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改革、实训实习专题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介绍,认为将安全理念及技能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培养学生安全意识是提高化工生产安全的前提。
关键词:
应用化工技术;化工安全;实习仿真
化学工业在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是大多国家的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化学工业门类繁多、工艺复杂、产品多样,化工产品在其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较多的危险因素,这些危险因素伤害性及破坏性较强,对操作者及财物安全存在着一定的威胁,化工企业对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疏忽使化工安全教育存在一定的滞后性。2015年,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总产值高达14万亿元,全国化工行业事故发生97起,死亡157人。其中,2/3的事故是由于人员缺乏安全意识,政府和企业缺乏安全专业监管专业人才,未能发现安全隐患造成。如福建漳州“4•6”重大爆炸着火事故、扬子石化“4•21”着火爆炸事故、东营“8•31”爆炸事故、天津港“8•12”火灾爆炸事故等。据此,化工企业若想从源头上改善及避免化工事故的发生,必须从根本观念上认识到化工安全教育工作的重要性。我国大部分设置化工的高校只教会学生生产化工成品,教学中并不涉及安全生产所具备的环境和排除隐患等内容。本文以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陕西省专业综合改革立项建设专业)改革与建设为例,简单叙述该专业在人才培养全过程渗透安全教育的实施过程。
1专业安全教育现状分析
高职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质,掌握化学基础、化工单元操作、化学反应过程及设备、化工产品生产、化工常用设备与控制,化工安全与环保等基础知识,具备典型化工生产单元操作、化工工艺运行与控制、生产工艺管理等能力,从事化工生产操作与控制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高职化工专业学生作为未来化工行业的重要力量,将直接负责企业一线的生产操作及管理工作,他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最接近生产事故现场的人,其安全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行业的安全和发展,化工安全教育必不可少。专业改革前,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在第五学期开设《安全与环境保护》,作为专业拓展学习领域的一门必修课,主要讲授化工安全生产、环境保护、危险化学品职业危害与卫生防护等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工作程序、操作方法和控制技术,通过该课程学习使学生对化工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环境问题有一定的认知。课程课时安排合计28课时。《安全与环境保护》课程内容丰富且涉及的知识点又多,但实际教学时间十分有限,这就使得教学时间与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加上近些年社会对化工安全教育的重视,此矛盾越来越尖锐。经过调研论证,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重构专业课程体系,探索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的始终。
2专业安全教育教学改革与实施
2.1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应用化工行业特点,引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标准,参照职业岗位任职要求,校企共同构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以职业技能训练、职业素质养成为主线,共同设计、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建立起“理论学习→仿真训练→岗位实操”能力逐级提升的“素能并重,工学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教学过程对接企业生产过程,全程融入职业素养教育,安全素养培养是重中之重,人才培养将安全知识学习、安全技能训练、安全意识养成贯穿始终。“素能并重,工学对接”人才培养模式为人才培养确立了明确的目标[1-3]。
2.2专业安全理念教育
在化工企业生产中,“无知是最大的安个隐患”,人要有安全意识才会有安全行为,有安全行为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所以增强学生的安全理念是专业安全教育的关键。
2.2.1入学专业安全教育
新生进校时,安排专业带头人开展专业教育讲座,介绍化工生产特征及工作环境特点,重点渗透专业安全理念教育,修正学生对化工专业不安全的误解,理解化工安全生产的意义。同时,组织学生参观化工安全展厅,从感官认识上使学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才能生产”、“三不伤害”等安全发展理念及严格按岗位操作规程规范操作等良好的职业安全习惯。
2.2.2教学过程安全教育
按照现有的教育常规和职业院校培养人才的要求,学生通过两年的基础理论学习和专业培养,基本能满足岗位的基础作业需求,但从安全作业角度来说,现有高职校学生的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远远不够。为了增强学生安全生产理念,应用化工技术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内容中均有计划、有意识地将化工安全教育渗透其中,包括化工品的危险特性指数、化工生产的特点、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危险化学品、防火防爆技术等内容。在讲授化工设备、化学品原料性质、工作原理等知识时,教会学生按照正确的操作规程去实施操作工作等。如此通过多门课程的安全知识灌输,使学生对化学品的安全属性及生产特点牢记心中。
2.2.3毕业就业安全教育
学生在毕业前,设置有就业指导专题讲座,主要由专业负责人或企业专家就化工行业发展与特点、化工企业需求与必备技能等知识进行教育与培训。通过典型安全事故事例分析使学生安全警钟长鸣,能在化工生产活动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
2.3专业安全课程设置
2.3.1开设《化工安全技术》课程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核心课程《化工安全技术》,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化工生产的特点与安全、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防护、化工生产过程的安全操作及应急处置、电气、静电与雷电的安全防护、压力容器的安全操作与管理、化工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化工企业事故预防与处理、化工生产装置的安全检修等内容。通过本门课程学习,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安全教育,深化学生的安全认识,使学生了解化工生产中的重大危险源及可能发生事故的环境与条件,掌握常用化学危险物质的理化性能、潜在的危害性,能应用相关参数及物质的理化性质辨识物料、储罐、设备、装置等存在的风险,掌握燃烧、爆炸、中毒、触电、灼伤等事故发生的原因及条件,让学生对化工安全技术、安全生产与防护、应急处理与处置等有全面的认识。《化工安全技术》课程教学以多媒体为主,利用“化工安全在线学训系统”仿真软件,在虚拟车间里预设安全隐患及安全事故,模拟事故及安全操作,使学生辨识安全隐患,分析各类事故的发生、发展及危害,引导学生结合化工岗位生产实际情况,利用所学知识与技能,开展安全分析和评价,找出事故隐患。通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集声、像、图、文为一体,使教材中复杂的示意图呈现立体动画效果,表现形式生动形象,如图2。
2.3.2专业课程内容改革
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仪器分析》《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无机化工生产技术》《化工单元操作》《工业分析技术》《化工仪表与自动化》等专业课,其教学内容与生产实际紧密相联,与化工安全密切相关,在教学设计中针对性的融入安全教育内容[4]。在《无机/有机化工生产技术》课程教学中,引入企业真实项目,对其生产工艺条件确定、设备选型、物料配比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安全分析,对生产过程中涉及的原材料、中间体、产品及废弃物进行危险性分析。要使学生掌握典型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所用的原料、中间体、产品的理化性质,比较各工艺控制条件(温度、压力、时间、物料配比等)下存在的风险,学会优化工艺,防范事故的发生。《化工单元操作》课程,使学生理解基本单元操作原理的同时,介绍流体流动与输送、吸收-解析、精馏、离心泵、反应器等单元操作中常见安全事故及处理方法。化工产品作为一类特殊物质,“分析”技术在生产过程中扮演着“眼睛”的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仪器分析》《工业分析技术》课程,在介绍常见大型分析仪器原理及方法的同时,引入真实产品测试及化工仿真技术,强化安全操作注意事项,强调特种设备、大型分析设备、定量容器、化学试剂购买及保存等安全管理规定[5]。
2.4专业实训安全教育
化工类专业都有大量自主性较强的实验实训课程,我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开设有化工基本操作训练、无机与分析化学实训、有机化学实训、物理化学实训、仪器分析实训、化工单元操作实训、工业分析实训、化工工艺模拟仿真、化工中试实训等10多门实训课程。实训类课程教学设备接近真实化工生产设备,实训课上教师通过对实验实训的讲解、演示,结合学生的错误操作及试验数据、试验现象,引导学生进行危险性分析,共同对比学习生产实践中错误操作的后果及事故处理,使学生对工作环境的危险源、危险因素及操作中可能出现的安全问题、防范措施等有清晰地认识,进而阐明化工生产实践中安全操作的重要性。在实训教学环节,要求学生穿“实训服”,潜移默化使学生知道在企业生产场所及操作过程中正确佩戴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重要性,从而加强了学生的安全意识培养。逐渐使安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2.5专业实习安全教育
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一线操作类技术人员,学生毕业前要在企业顶岗实习半年,从实验实训室过渡到企业真实生产线,其安全要求及安全意识培养是专业安全教育中最重要的阶段。在专业顶岗实习前进行专门的系列安全教育,包括:企业安全规章制度、安全操作规程、典型化工产品生产的危险性分析、企业生产事故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运转失灵到故障、异常、事故、灾害)及防范措施,事故多发部位、原因、特殊规定和安全要求,常见事故和典型事故案例,生产劳动保护要求等内容,同时制定企业实习安全须知,与学生和家长共同签订安全责任状,做到岗前安全早预知。实习期间,校企密切配合进行化工生产现场安全教育。学生在技术人员指导下,通过参与化工生产、安全演练及相关考核使学生掌握企业安全生产要求,能根据安全规程从事生产操作,规范进行危险化学品生产和储存、安全防护;能落实安全生产措施,分析生产、储运等过程中的主要危险和有害因素,识别可能诱发事故的潜在因素;能正确排查并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掌握防火、防爆、防中毒、防腐蚀、防化学灼伤的方法。要求学生从生产物料、生产工艺、生产设备等不同角度学习化工生产安全分析及处置能力,具有初步的危险品隐患辨识能力、生产工艺安全监控能力、防火防爆及环境事故应急处置能力。
2.6专业安全终身教育
在以学校为主体进行安全教育的基础上,请企业安全管理负责人、生产一线技术员、专业消防队员、医院急救中心负责人等来校开设多形式的安全讲座,进行典型案例分析、火灾逃生及灭火演练、安全救护演练,借助视频、仿真软件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由浅入深进行安全教育,进而树立终生安全意识[6-8]。
3小结
化工类专业要确实落实化工安全人才标准,将安全知识教育细化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将安全意识培养融入教学全过程,切实做到安全教育渗透到每个学生当中,安全意识深入到每个学生心里,使学生了解化工安全技术进展,强化化工是高危行业的认识,树立安全是化工生产前提的理念。目前,化工安全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石伟平,徐国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现代职业教育研究丛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2]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王淑芳,金涌.大工程观教育理念下工程教育课程体系与教学改革[J].化工高等教育,2011(1):13-19.
[5]李丽霞.《化工安全》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6):194-196.
[6]王瑾.高职化工类专业学生职业安全教育探析[J].广州化工,2009,37(3):196-198.
[7]欧彦麟.论高职学生职业安全素质教育[J].中国集体经济,2011(4):207-208.
为增强我县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援能力,打造一支“精干多能、专业高效”的常态化综合应急救援队伍,根据国办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应急队伍建设实际,现就加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设提出本意见。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着眼应对复杂风险威胁,完成多样化应急救援任务,按照“拉得出、用得上、听指挥、起作用”的要求,统筹整合,严格管理,科学调度,保障有力,建设一支“精干多能、专业高效”的综合应急救援队伍。
二、队伍组建
1、组建原则:有利于组织指挥、有利于执行任务、有利于管理保障。
2、队伍名称和性质:按省文件精神,将县综合应急队更名为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作为县委、县政府的一支常态化综合应急救援工作机构,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
3、队伍组成: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队员从退伍军人中招聘,为合同制队员,人数30人。队长由县公安消防大队大队长担任,政委由县政府分管公安工作的副县长兼任,县应急办主任、县公安局分管领导兼任副政委。
4、队员的聘用。
(1)将按要求公开招聘的30名退伍军人全部纳入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聘用人员的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执行,以县公安局为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为二年,期满后解聘或续聘。
(2)对工作表现突出、执行应急任务出色的应急队员,聘用队员予以延长聘用期,对符合条件的,按照人事管理有关规定,可通过公开竞争选聘到县有关单位。
三、管理指挥
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受县委、县政府、县应急委的领导,县政府应急办协调指导。
日常工作管理归口县公安局负责,纳入县公安消防队伍的统一管理,集中使用。应建立健全管理制度,确保正常有效运转。县公安局要明确分管领导,督促县应急救援大队切实履行职责。涉及县重要的工作安排,县应急救援大队要积极配合。县应急救援大队的工作安排须及时报县应急办。
执行突发事件应急任务,根据县委、县政府、县应急委的指令,按照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专项预案以及有关法律规章实施调度指挥,按照职责分工开展救援工作;在执行具体应急任务时,县应急救援大队应服从配合事发地人民政府或现场指挥部的统一指挥和调度。各部门的救援队伍,矿管、医疗、交通运输、民政、地震、规划建设、市政、通信等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纳入县综合应急救援统一调度、作战。
四、职责任务
1、承担消防工作。
2、承担综合性应急救援任务,包括地震等自然灾害,建筑施工事故、道路交通事故、空难等生产安全事故,恐怖袭击、群众遇险等社会安全事件的抢险救援任务。
3、协助有关专业队做好水旱灾害、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森林火灾、生物灾害、矿山灾害、危险化学品事故、水上事故、环境污染、核与辐射事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事件的抢险救援工作。
4、承担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其他综合性应急救援工作。
五、相关保障
1、经费保障。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建设和工作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合同制队员的工资津帖及保险按石党,工资1200元/人,医保、社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按规定标准缴纳;业务、办公经费列入部门预算;首次挂牌开办所需的办公、生活、训练等设施经费按实际需要给予专项经费安排;应急队员执行任务补助据实另行申拨;应急救援车辆、装备和物资购置,按照县政府议事规则,由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根据实际需要,提出申请、县应急办签署意见、县财政审核、县政府审定的程序,实行“一事一议”,尽量整合使用相关单位现有装备。
2、装备物资保障。县各相关部门应根据上级有关装备配备标准和《县应急物资保障体系实施方案》要求,完成装备以及相关应急物资的储备配备任务。常用应急物资装备由县消防大队建立保障基地储备;专用应急物资装备由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依职责范围统一储备、管理和调度;共用物资由各专项应急指挥部主管部门统一配备,并与综合应急救援大队签订相关保管、调度、使用协议;重型工程机械和其他非常用应急物资装备,采取政府租赁、与应急设施制造企业和物资储备单位签订保障协议等方式解决。各单位应加强动态管理,确保应急救援需要。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所需车辆器材装备按照《国家〈县级综合性(消防)应急救援队装备配备标准〉》结合实际需要配备,分二年配备到位,2010年底前完成配备标准的60%,2011年完成100%。所需经费由县财政专项安排,由县消防大队负责落实。
3、训练保障。训练基地建设,县消防大队应根据我县灾害事故特点,参照《国家〈消防培训基地设施建设标准〉》,按照要求,抓好训练基地建设。要强化应急救援队伍的训练,全面提高队员的救援技能和队伍的整体战斗力,当突发事件发生后,能快速集结,快速反应,高效运转,有效处置。训练由县消防大队负责组织实施,要结合县人武部的民兵训练,开展多技能、多科目的训练。一是要集中组织县综合应急救援大队队员进行训练与演练,提高思想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应急救援能力。年度训练时间要达到10个月160天,不少于1120小时。其中体能训练时间不少于160小时,共同科目训练时间3个月48天,不少于288小时,专业科目训练时间7个月112天,不少于672小时。二是要把各专项指挥部、各单位专业应急分队队员,列入训练计划,提高全县应急队员的应急能力。年度训练时间要达到30天,不少于180小时。
4、其他保障。加强信息保障,建立县综合应急救援信息保障制度,做好信息收集、整理、报送、工作。加强交通道路保障,开辟应急救援绿色通道,公安、交通运输、高管等部门接到应急救援命令后,优先为应急救援提供专门通道和必要的交通管制。
六、有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