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相关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集体信誉 科研信誉 项目依托单位 委托-理论 博弈理论
abstract:the reputation management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is the important content of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firstly this article definite the repu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 then we also utilize the results of the information asymmetry theory, principle-agent theory, and game theor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resolve the scientific location of the support organization in the nsfc reputation management system. it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reputation appraisal index system and the reputation file of the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
keywords: collective reputation;science and research reputation; project support organization;principal-agent theory;game theory
1 引言
国家自然科学科学基金(以下简称“科学基金”)的资助工作在统筹国家战略需求和科学发展自身需求的基础上,经过2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研究项目、人才项目、环境条件项目三大系列的资助格局,今天的科学基金具有比以往更大的规模、更强的导向性,科学基金的经费从创立之初的8000万元增长到2009年的70亿元左右,科学基金正临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过程。但是近年来科研不端行为频繁出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监督委员会(以下简称“监督委员会”)自1998年成立至今,共收到1270余件科研不端行为指控,最终认定科研不端行为案件220余件[1-2],科研不端行为涉及项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项目依托单位等多个科研主体,严重影响了科学基金的正常运行和实施效果。
2007年4月1日起施行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下称“条例”)中规定:“基金管理机构应当建立项目负责人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但是对于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如何建立,应包括哪些基本的内容?如何更新信誉档案信息,亟需深入研究。就构建信誉档案而言,项目负责人与依托单位两者存在本质的区别,因为项目负责人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个体的,而依托单位的信誉档案信息是基于所属单位所有科研工作者的,也即是所有科研工作者个体科研信誉信息的集成,是基于集体信誉。所谓集体信誉是指由多个个体形成,并为多个个体共享的共同标识。
信誉是对各类经济组织履行各种经济承诺的能力以及可信任程度的综合判断和评定,是指掌握信息的一方不欺骗对方的承诺[3-5],现代经济学把建立在重复博弈模型上的逆向选择问题称为信誉理论。经过kreps(1990),fudenberg和levine(1989、1992),tadelis(1999),horner(2001),cripps etal(2004a)等人的努力,人们认识到,信誉能够减少交易成本,提高资源配置效率。近年来,信誉问题已引起我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张维迎(1996,2001a)系统地梳理了信誉理论的早期发展脉络,研究了法律制度与信誉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产权制度是影响信誉的重要因素,同时政府管制与信誉之间存在一定的替代和互补关系。蔡洪滨、张琥和严旭阳(2006)分析了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问题[6]。
然而,以往文献多是关注个体的信誉问题,而很少讨论由多个个体共同拥有的集体信誉问题。现实中集体信誉普遍存在,例如同属于一个项目依托单位,不同的项目负责人具有截然不同的科研信誉,有的项目负责人认真负责,取得了很好的科研绩效,也同时具有了很好的科研信誉,而有的负责人则存在科研不端行为,因而具有较差的科研信誉。
文章结构安排如下:首先对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等相关基本概念进行科学界定;随后从经济学角度讨论科研活动也是一种投入产出过程,并且指出它与其他经济活动的本质区别;再次从信息不对称理论、委托理论、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分析了在基金委、项目依托单位、申请者之间的多重委托关系,指出通过引入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可以明显减少信息不对称,同时在申请者与依托单位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通过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申请者个体的科研信誉,使得将申请者的一次性博弈转化为依托单位的重复博弈的机制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2 相关概念界定
项目依托单位是指在基金管理机构注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高等学校、科学研究机构或者其他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从事基础研究的公益性机构,其具备从事基础研究活动的能力和为科学技术人员从事基础研究提供条件的能力,并且具有专门的科学研究项目管理机构、财务机构和必要的资产管理机构和制度。
科技信誉[7]是指从事科技活动人员或机构的职业信用,是对个人或机构在从事科技活动时遵守正式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的一种评价。项目依托单位科技信誉是指对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报阶段的组织与管理、项目实施过程管理、项目结题管理、项目经费管理中履行职责、遵守学术道德的综合评价。
如果将依托单位所承担项目的完成质量(“后评估”结果的优良率)作为衡量项目依托单位科研信誉的一个重要指标,可以发现,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与其整体研究实力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而言,获资助项数多可以体现出依托单位的整体科研实力较强,但是整体科研实力强并不意味着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状况就好。表1表明,在2008年基金委管理学部开展的,针对2003年资助项目的“后评估”中,获资助项目排名前5的依托单位基本都没有进入按绩效评估结果优秀率排序的前5名,这说明获得资助项目数量多的依托单位,因管理问题等原因难于较高质量地完成基金项目。反之,科研整体实力不是很强的单位,却高质量的完成了研究项目。
3 科研活动的本质特征
科研活动本质上是一种科研主体有意识地投入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中间形态的知识资本进行知识和技术的创新过程,以创造出尽可能多的、为社会所需要的更高一级的知识产品为目标。因而从经济学的角度,我们可以把科研活动作为一种广义的生产过程[9]。但是科研活动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过程与普通的生产活动着本质的区别:科研活动的探索性和成果的不确定性、科技成果价值的难测性、科技主体行为的不可观察性、科技活动的长期性。科研活动上述特性使得科研活动的委托者和承担者之间的约定(如项目合同、计划任务书或委托协议书等)具备了更为明显的不完备性契约的特征。项目计划任务书中的刚性内容不多、可测性和可考核性较弱,对科技活动主体行为的约束力较差。在这种情况下,仅仅依靠合同任务书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条文对科研活动进行管理是不充分的,还需要通过科研信誉管理机制这种隐性的激励手段进行管理。
4 项目依托单位信誉管理体系的理论分析
4.1 信息不对称理论
根据信息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信息不对称程度越大,信用市场中产生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可能性就越大,信誉问题就越重要。经济学意义上的科技活动也是一种信息具有高度不对称性的交易,因而科技信誉管理也具备这样的特征。通常作为受信方的科技活动主体(基金项目申请人、负责人、评审专家)对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等都有比较清楚的了解;相比之下,科技活动管理机构(基金委)则难以充分掌握科技人员等相关主体的私人信息,在信息获取上处于劣势。由于这种信息的高度不对称,可能产生事前的“逆向选择”(如基金申请者、负责人提供一些虚假的个人信息和研究基础等)和事后的“道德风险”(如项目负责人的“重申请、轻执行”的行为),严重影响了科技资源配置效率,降低了科技活动成果的质量。
“信息是个人行为受到监督的基础”[10]。在一个社会中,如果一个人的行为能被一部分人群以相对低的信息成本观察到,而其他人群观察该行为的成本较高,那么,让信息成本较低的人群行使监督的权力就可以大大地节约监督成本。进一步,如果制度规定具有信息优势的人群同时必须对被监督对象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风险),这部分人群也就获得了监督他人的激励和名义(权利)。就整个社会而言,这种基于信息优势的连带责任是一种相对有效的制度安排,而基于依托单位的科研信誉管理体系恰恰是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
为了降低这种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条例》非常看重依托单位的枢纽作用。相对于基金管理机构而言,依托单位对本单位的项目申请人、负责人的个人信息更加了解,此外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依托单位要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因而依托单位与基金执行主体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显著降低,从而减少了项目执行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并且基金管理机构通过建立项目依托单位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档案,通过实行“信用记录制”和“信息共享制”,把那些失信者的不良记录适当放大,减少信息不对称情况,从而有效的阻止项目执行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提高科研活动的效率与效果。
4.2 委托理论
委托—理论是研究不对称信息条件下活动参与者之间的博弈关系的理论。它是掌握较多信息(或具有相对的信息优势)的人与掌握较少信息(或处于相对的信息劣势)的委托人之间展开的一场信息博弈[11]。
科研活动的失信问题与科研活动相关行为主体存在的委托—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基于委托—关系的基本定义,我们可以分析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的委托关系。《条例》中指出科学基金在运行过程中包括:申请人、基金管理机构、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四个参与主体,他们之间构成多级委托-关系。
(1)基金管理机构与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制定基金发展规划和年度基金项目指南,人(基金项目申请者)等根据自己的研究基础、研究能力、研究兴趣提交项目申请书,构成第一层次委托-关系;
(2)基金管理机构与评审专家之间的委托关系。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按照“依靠专家、发扬民主、公平竞争、公正合理”的评审原则,委托评审专家就项目可行性、创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遴选出获得资助的基金项目,构成第二层次的委托-关系。
(3)基金管理机构与项目依托单位之间的委托-关系。考虑到科学基金管理的幅度、环节、时间等因素,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没有足够的资源管理好如此众多的各类基金项目,因此,在委托方(基金管理机构)与人(基金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委托链上又加入了“项目依托单位”这一层委托-关系,由此构成第三层次的委托-关系。
(4)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项目依托单位在申请人资格审查、信息真实性、经费管理等方面要发挥重要的管理作用,同时组织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保障项目实施条件、跟踪项目实施、监督项目经费使用等过程中承担着重要责任。由此构成了项目依托单位与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之间的委托-关系,也即第四层次的委托关系。上述委托-关系如图1所示。
在上述四个层次的委托-关系中,由于信息的高度不对称,要防止科研活动主体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科研管理机构必须要设计一种满足“参与约束”和“激励相容约束”的激励约束机制,但是考虑到科研活动的特点(科研成果难以衡量和验证),显性激励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故我们考虑采用隐性激励机制,也即“信誉机制”。信誉机制的作用机理是,行为主体基于未来长期合作关系的考虑而放弃眼前利益的行为,对“偷懒”的惩罚不是来自合同规定或法律制裁,而是来自未来合作机会的中断。
基金管理机构建立了各个参与主体(申请者、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的信誉档案,信誉档案中的信誉信息的综合评价结果作为未来获取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个重要参考依据,通过评价,信誉级别高的科技活动主体在未来将容易通过科技活动申报、立项;信誉级别低的科技活动主体则会遇到困难,甚至被取消申报资格,从而使得相关主体能够建立一种“自律”的机制(“第一方监督”)。
4.3 博弈理论
博弈理论认为,博弈各方总是从自身的角度寻找对自己最优的策略,从而形成一个纳什均衡。科学基金的相关科研活动主体(项目申请人、依托单位、评审专家)等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其追求良好科研信誉是为了获得长期利益,是长期动态重复博弈的结果[12-14]。在信誉环境良好、科技活动监督机制健全、信誉信息传输渠道通畅社会,科研活动主体的某次科研失信科研失信信息广为流传科研机构采取惩罚措施科研活动主体采取诚实守信为其最优选择科研信誉环境的改良;反之,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科研机构无法获取其科研失信信息而无法采取惩罚措施科研失信主体可以获得额外收益科研主体采取科研失信是其最优选择其他科研主体也采取科研失信行为科研信誉环境的恶化。
因此要想相关科研活动主体产生良好的科研信誉行为,借助于博弈理论的研究成果,必须满足以下条件[15]:(1)对于相关科研活动主体而言,科研守信产生的长远利益大于失信产生的短期利益;(2)有完备的信息系统使相关科研活动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能够广为人知;(3)相关利益主体有积极性严厉惩罚科研主体的科研失信行为;(4)具有完善的法律制度环境和充分的竞争。
借助于上述提出的科研守信行为的条件,我们需要建立一种重复博弈的机制,项目依托单位的信誉管理就是这样一种机制。现代社会复制信誉机制度主要手段是现代组织(企业组织、社团组织、中介组织)[16]。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一个组织的生命是无限的。如果个人的利益取决于组织的价值,而组织的价值依赖于它的信誉(集体信誉),个人就会注重信誉。因此我们可以把依托单位看成是一个由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组成的组织,依托单位是将一次性博弈转化为重复博弈的机制,是集体信誉的载体。在依托单位信誉和项目申请者、负责人信誉之间建立一定关联性,也即依托单位的信誉是所有隶属于该依托单位的科技工作中个体信誉的综合集成,通过依托单位的信誉来约束项目申请者、负责人的信誉,也即通过“庙”的声誉来约束“和尚”的行为(张维迎,2001),有了项目依托单位这样一个组织,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科研失信行为更容易被广而告之,从而使得信誉信息的传播变得更加容易,从而项目依托单位起到了一个信誉信息的传递作用,也使得项目依托单位更有积极性维护集体信誉,因为依托单位的任何一个成员的科研失信行为都会对依托单位的声誉造成损害,如果项目依托单位关心自己的科研信誉,它就会有积极性来监督约束其成员的行为。
5 结论
随着国家对基础研究投入的不断增加和我国基础研究能力的不断增强,科学基金申请数和资助项目数不断增加,这对基金委和基金依托单位的科学基金的规范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信息不对称、委托-理论和博弈理论三个方面,对依托单位信誉管理在整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信誉管理体系中的定位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经济学分析,研究表明在基金管理机构和项目负责人之间的委托链中引入项目依托单位,可以减少信息不对称引起的科研资源分配的低效率。并且通过将依托单位的信誉与项目申请者、评审专家的个人信誉建立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庙”(依托单位)的集体信誉来约束“和尚”(目申请者、负责人、评审专家)的个体信誉,可以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信誉管理制度,改善目前的科研信誉环境。
参考文献
[1] 田文,岳中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监督工作现状及思考[j].中国科学基金,2008,6:360-363.
[2] 汪俊,吴勇. 制度框架下科研不端行为治理对策研究[j].中国科学基金,2009.5,p291-297.
[3] 储小平,李怀祖.信任与家族企业的成长[j],管理世界.2003.6,p98-104.
[4] 蔡洪滨,张琥,严旭阳.中国企业信誉缺失的理论分析[j].经济研究,2006.9,p85-93.
[5] 彭泗清.信任的建立机制:关系运作与法制手段[j].社会学研究,1999.2,p53-66.
[6] 张琥.集体信誉的理论分析—组织内部逆向选择问题[j].经济研究,2008.12,p124-133.
[7] 国家科学技术部,关于在国家科技计划管理中建立信用管理制度的决定[eb/ol],/,2004.9
[8] 余振,刘作仪.管理科学部2008年度基金项目绩效评估分析[j].管理学报,2009.2,p165-169.
[9] 陈志俊,张昕竹.科研资助的激励机制研究—分析框架与文献综述[j],经济学(季刊),2004,vo1.4,no.1,p1-26.
[10]张维迎,邓峰.信息、激励与连带责任——对中国古代连坐、保甲制度的法和经济学解释[j].中国社会科学,2003.3,p99-112.
[11]张维迎.博弈论与信息经济学[m],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p30-50.
[12]fudenberg, d.and levine,d .reputation and equilibrium selection in games with a patient player[j].econometrica,1989(57),p87-128.
[13]kreps,d.,etal.rational cooperation in the finitely repeated prisoners' dilemma[j],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1982(27),p120-145.
[14]horner,j .reputation and competion[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02(92),p45-67.
关键词 高中体育教学 课程 体育理论课 体育实践课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oretical Courses and Practical Classes
Combination in Hig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GUO Shuping, JI Chengbao, WANG Hongzhao
(Department of Physical Education, Xiamen Shuangshi Middle School, Xiamen, Fujian 361001)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rapid social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the deepening of education reform, whether schools, teachers, or parents, are being affected by exam-oriented education, to focus only on student achievement, while ignoring the student body workout. However, the rate of obesity in high school has increased steadily, high blood pressure, high cholesterol,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henomena often occur, so the health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has become the focus of public attention.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the practice of light theory 'of this phenomenon exists in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currently a starting point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of high school sports in the presence of various phenomena and make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solution.
Key words high school sports teaching; course; sports theory course; sport practice course
1 研究目的与方法
1.1 研究目的
在体育课的教学上,高中不同于初中,初中阶段学生要体育中考,体育成绩有计入中考成绩,因此学校都较重视,会想尽办法给学生上好体育课,包括理论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然而高中体育成绩并不算入高考,因此,从学校领导到体育教师再到学生自身,都不重视体育课,更别说体育理论课的学习了。本文重点阐述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从实际出发提出适宜高中体育教学的方法和观点,并对初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也有一定的影响。
1.2 研究方法
理论分析法。本文主要采用理论分析对事实进行探讨,从各方面分析高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再用理论进行解决。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实践,轻理论”现象严重
一直以来,体育教学都是学校教学工作中重要的组织部分,但是,据相关资料了解很多高中校却缺乏这方面的认识,大部分的体育教学是不受重视的,在教学中教师只是在盲目地做动作,学生模仿着做。这就使得学生学习体育变成在盲目模仿,根本就不懂动作原理和动作本身对身体健康的作用。例如:高中体育教师在上课前做准备活动,学生只是在跟着教师比划,根本就不懂得体育课前做准备活动的意义。学生对体育理论学习的盲目性是造成教师忽视体育理论教学而重视实践教学的原因之一。
2.2 高中体育理论课教材的缺乏
目前虽然国家出台了《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而且也有部分理论知识的章节,但里面的内容缺乏适用性,项目概念介绍不够具体,大部分以技术讲解为主,对于体育运动损伤、体育运动保护等方面的理论知识较少。高中的体育教材中所介绍的运动项目中,也只是讲解某个运动项目的竞赛规则,却没有系统全面地教学生如何去体会运动的美。这些都不利于提高学生对运动项目的兴趣和学习,同时也无法提高学生对运动的欣赏和评价能力。体育理论教材的缺乏也就限制了体育教师进行理论的实质性教学,从而使得很多对运动项目感兴趣的学生由于缺乏理论知识而对运动失去兴趣。所以体育理论教材的缺乏是中学体育理论课程开展的关键问题。
2.3 学生对体育理论课的学习受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影响较大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使运动技术成为体育教学关注的中心,过分地强调课堂结构。①这种教学过程不利于体育课多元化的开展,限制了教师的思维模式,从而束缚了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失去了对体育的兴趣,同时也失去了对体育理论学习的兴趣。目前,很多高中的体育教学都是以体育教师的讲解为主,把学生置于“被管理、被训练”的地位,这使得很大一部分学生把体育课当作活动课、观赏课。学生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学生上不好实践课,从而在学习技能上“事倍功半”。
3 结论与建议
3.1 从体育教师入手加强其理论课的学习和培养,重视理论课与实践课的结合
体育教师是学生接受知识和技能的第一传导者,因此体育教师是否重视理论课的学习,将对学生产生直接的影响。然而目前体育教师普遍认为体育理论教学对学生的健康和运动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从而使体育教师在主观上重视体育的实践教学,只注重技能的传授,而忽视理论知识的传授,也使得教师对理论知识变得生疏,也就谈不上理论教学。在这种情况下,缺乏学习理论知识的氛围,在工作中不注意理论知识的积累、学习和提高,使得教师的理论知识匮乏,无法系统全面的传授理论知识。所以高中体育教师应该认真学习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摒弃传统只注重实践教学轻理论的观念。
3.2 编写适合的体育理论教材并制定好教学计划
中学体育教学的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为国家培养拥有健康体质的接班人。好的体育理论教材应该是能引起学生对体育感兴趣的教材。就目前高中所使用的体育与健康教材,由于学生面临高考升学的压力,很大一部分学生连看都没看过,更别说学习体育理论知识。③所以广大的专家学者应该注重高中的体育教学,改善《体育与健康》高中教材。笔者认为编写教材可将教材进行分类编写,主要分成三类:体操、田径、球类。这三类教材不但要系统的介绍该类运动的基础知识,还需加入进行锻炼所涉及的生理学、解剖学、营养学、力学等方面的知识。有了好的教材之后还要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在制定学期和学年计划时,应根据学时、内容、任务将教学计划进行合理的安排。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理论课占总授课时数的比例;(2)本学期完成理论教学所需的课时;(3)教学内容的连贯性;(4)教学时数应较合理的分配在学期的不同阶段;(5)根据学校体育竞赛的实践安排相应的体育竞赛规则的学习。教师必须保证教学计划按时执行。
3.3 实现室内与室外体育教学的一体化
室内教学是传授各种理论知识的基本途径,所以体育课在室内教学主要以理论教材的讲授为主。在室内进行理论知识的讲授时,体育教师应该明确教学目标,认真备课,使所讲的内容精练,突出重点,既能完成教学任务又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对体育感兴趣。例如:体育教师可利用计算机技术对体育的动作进行分解示范,利用互联网在课堂上讲解目前世界上所举行的各种体育赛事。室外教学,由于学生活动的空间范围较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首先要强调课堂的纪律性,否则教学就会变得混乱不堪,使实践课的教学效果变得更差不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室外实践课也要穿插理论知识。例如:在室外学习动作技能时除了对动作进行讲解外,还要把与之相关的体育常识加以介绍。学田径时对田径的起源发展等加以介绍,这样使得学生既学会了技能又了解了知识。
注释
① 方新普等.体育理论与体育实践相互作用的再认识[J].天津体育学院,2007(2):146-148.
关键词:可持续能源体系;利益相关者;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3-0019-03
一、我国能源存在的体系
伴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日益加快。与此同时,能源生产及使用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继续发展的瓶颈,而且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障碍。
(一)能源安全问题
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量预计将达到4.5亿吨以上,石油消费量缺口将达2.05亿吨。与石油需求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在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中国石油自给程度并不高,这直接导致中国石油进口依存度不断上升[1]。目前,国内石油公司的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需求,2005年石油进口量超过1.3亿吨。今后,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石油供需缺口将呈现逐步拉大的趋势[2]。
(二)能源结构问题
中国能源资源探明储量中,96%是煤炭资源,油气资源仅占总量的4%左右,“富煤少油”的能源结构决定了能源供应结构以煤为主[3]。能源结构不合理是导致中国能源效率低下、经济效益差、能源环境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从世界范围来看,目前尚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依靠煤炭这种低效的能源消费结构实现现代化。
(三)能源环境和社会问题
能源尤其是石油在使用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污染物,从而引发一系列社会和环境问题。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如何将能源消费的安全和环境影响降至最低是世界各国的核心议题之一。2006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大约是56亿吨,这些污染已对社会发展和人民健康形成了巨大的威胁[4]。
二、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
1987年,Brundtland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可持续能源是一种能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5],即通过能源的生产和使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社会和环境效益。
现有的能源体系无法保障中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兼顾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可持续能源体系正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根本手段。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应包括4个层面:国家战略层面、区域规划层面、企业实施层面和终端利用层面。国家能源部门从战略层面进行统一部署,区域规划,企业实施和终端利用是国家战略的有力支撑,共同保障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涉及不同的组织和个体,如何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保障众多组织和个体的利益要求是摆在能源部门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拟通过利益相关者理论来界定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三、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界定和分类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
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的概念来源于企业。Mitchell曾总结了有关利益相关者的27种代表性概念表述,这些定义可归为两类:(1)广义定义,以Freeman的定义为代表,“企业利益相关者是指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6],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全都归入此范畴。(2)狭义定义,“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投人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7] 该定义排除了政府部门、社会组织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本文采用广义定义来界定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
(二)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界定
一般来说,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应包含主体(能源主管部门、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和客体(能源资源)两个基本要素。这两个要素构成了能源发展的市场链条,但能源产品的准公共产品属性和可持续能源发展所具有的公益性特征决定了可持续能源系统还应该包含能源协会、能源服务公司、各级地方政府、国内公益组织、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以及外国能源企业。这些要素及其管理部门共同构成了中国可持续能源系统的核心内容,并成为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
(三)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
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力、利益交织在一起,多元化的利益主体、多样化的利益需求、多途径的利益实现方式构成了一个错综复杂的利益网络,也引起了各种各样的矛盾和冲突。
1.能源主管部门
1993年,我国能源部被撤消,其相关职责分散到其他部门。2005年,中国设立国家能源领导小组,由能源相关的中央部门组成,是中央政府从全局、战略的高度来统筹规划能源工作的高层次议事协调机构。2008年,在原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局和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基础上组建了国家能源局,隶属于发改委,主要职责为拟订并组织实施能源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发展新能源,促进能源效率提升等。国家能源局拥有对我国能源效率最直接的话语权,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在国家战略层面的主体。
2.中国能源企业
中国能源企业作为中国能源生产和供应的支柱,是可持续能源体系企业实施层面的主体。现阶段中国能源企业普遍面临许多问题:一是受资源禀赋和开采能力影响,能源企业的能源供应能力存在较大不足;二是在能源的生产和加工阶段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如环境污染和对公众健康和安全的威胁等;三是能源企业在能源外供的同时也有能源的消耗,而技术水平低、管理意识弱等弊病直接导致能源企业的能源的低效率和生产的高成本。
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开展,将从宏观层面以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若干方式为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机遇和环境,因此可持续能源发展是能源企业解决自身问题、履行社会责任的根本途径。
3.能源消费者
能源消费者是能源的终端用户,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终端利用层面的主体。能源消费者是对于能源的利益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供给、能源价格和环境污染方面。与此同时,能源消费者也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这要求其从自身角度节能降耗,提高能源效率,并同时对自身能源使用过程的造成的环境问题进行处理。
保障能源消费者利益要求的根本途径就是建设一种供应充足、价格经济、能源消耗少、环境污染轻的能源体系。因此,能源消费者将是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直接受益者,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实施将从经济、环境和安全方面直接保障能源消费者的利益,并约束和激励其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中的意识及行为。
4.能源协会
中国能源协会为非盈利性组织,其区别于其他公益组织的根本点在于能源企业是它的会员单位。能源协会通过能源行业的调查研究,为国家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提供建议和服务;对与能源相关的政策法规进行跟踪研究,并向政府部门反映能源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要求。中国能源协会是政府部门和企业沟通和合作的桥梁,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催化剂和监管者。
5.能源服务公司
能源服务公司是以合同能源管理(EMC)的方式为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提供综合性的能源相关服务,被称为是解决能源问题的双赢模式。能源服务公司根据调研为耗能企业提供节能降耗的方案,并从节约的能源价值中获取相应报酬,因此能源服务公司与耗能企业之间是一种共生的合作模式。但受自身规模、管理模式等因素限制,中国能源服务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诸多掣肘。
6.各级地方政府
各级地方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区域规划层面的核心,包括省市区三级政府。地方政府不仅是国家能源政策的贯彻者,也是区域能源政策的制定者。
在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过程中,应明确各级地方政府的“责权利”,责任体现在对国家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具体实施和支持保障,权力体现在对本区域可持续能源发展的统筹安排以及对本区域内能源企业的管理和监督,利益体现在本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7.国内公益组织
国内公益组织主要为民间的非赢利性组织,主要功能为向政府和能源企业反映国民关于环境、安全和健康的意见和要求。中国目前这类公益组织尚未发育成熟,其利益要求尚得不到有力的保障。随着中国国民意识和素质的提高,国内公益组织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8.国际组织
国际组织主要包括能源组织和环境组织。在全球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国际组织地位越发重要,其作用日益突显。国际组织对于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要求表现为:督促中国承担能源相关责任,协调中国相关的能源纠纷,通过调查为中国的能源发展提供咨询和服务,为中国可持续能源发展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
9.外国政府
能源战略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国家战略,能源安全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外交的主要议题。外国政府对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要求主要表现在能源环境问题方面以及能源安全方面:从能源利用造成的环境问题来看,外国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受益者和监督者;从能源安全角度来看,能源生产国政府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供给者,而能源进口国政府则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竞争者。
10.外国能源企业
外国能源企业对于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建设有正反两种作用。当其与中国能源企业在中国境内或是境外合作开发能源时,是中国可持续能源的建设者;当与中国能源企业是竞争关系时,是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阻碍者。
(四)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可持续能源发展的利益相关者应当具备的3个属性:合法性,即某一群体是否被赋有法律上、道义上,或者特定的对于可持续能源体系的索取权;权力性,即某一群体是否拥有影响可持续能源体系决策的地位、能力和相应的手段;紧急性,即某一群体的要求能否立即引起能源部门的关注。通过3种属性的内涵辨析将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为潜在利益相关者、预期型利益相关者、确定型利益相关者。潜在利益相关者只拥有3种属性当中的一种,预期型利益相关者拥有其中的两种属性,确定型利益相关者同时拥有3种属性,如表1所示。
表1 当前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利益相关者分类
四、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对策及建议
中国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要确保4个层面的协调发展,并与国际组织和外国政府进行充分的合作和协调。
(一)国家战略层面
国家战略层面的主体能源领导小组面临国际组织、外国政府体系的外部压力以及能源企业和能源消费者等内部压力。
1.对体系外部方面:与国际组织进行充分交流和合作,大力引进技术和资金,并积极承担相关能源责任;与外国政府保持良好的能源合作关系,协调与其能源纠纷,积极开展和参与国外能源开发,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2.对体系内部方面:制订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能源战略,建设国家石油战略储备体系。对能源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等,引导能源消费者树立能源绿色消费观念。
(二)区域规划层面
各级地方政府是可持续能源体系建设的中观层面主体,实现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要采取以下措施。
1.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能源相关政策和法规,大力建设本区域的可持续能源体系。
2.对区域内的能源企业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本区域的能源效率,完成本区域的能耗相关指标。
(三)企业实施层面
面临内外部压力,能源企业要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以下工作。
1.作为能源生产者,寻找新的能源矿藏和能源形式,提高生产效率,保障能源供应规模;发展可再生能源,优化和调整能源结构。
2.作为能源消费者,推行节能增效,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3.作为环境污染者,承担企业环境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
(四)终端利用层面
能源消费者处在可持续能源体系的底层,但其能源利用的意识和行为将决定中国能源发展的走向。
1.对于能源消费个体来说,要牢固树立节能减排的思想意识,在全社会倡导低碳生产、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的生活模式。
2.对于能源消费企业来说,要通过技术和设备的革新提高能源效率,建立系统优化型和循环型的能源高效利用模式。
参考文献:
[1] 周总瑛.从石油供需缺口论中国石油安全策略[J].资源科学,2004,26(6):111-117.
[2] 程建林,艾春玲.中国石油供需缺口与进口规模预测[J].化学工程与装备,2008,(11):99-101.
[3] 刘宏杰,李维哲.中国能源消费状况和能源消费结构分析[J].国土资源情报,2006,(12):39-44.
[4] 祝金甫.中国环境污染损失趋势估算[J].中国统计,2009,(8):55-56.
[5] Michael Jefferson.Sustainable energy development:performance and prospects[J].Renewable Energy,2006,(31):571-582.
[6] Freeman R.E,Evan W M.Corporate Governance:A Stakeholder Interpretation[J].Journal of Behavioral Economics,1990,(19):337-359.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大学生;人文素养;科研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0-0135-03
一、研究背景
人文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低关系到高等教育的质量,而人文科研素养是研究生需要具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素质。然而,良好的人文科研素养并不是只靠研究生教育阶段就能够培养起来的,它需要一个过程,应该从本科生教育阶段就开始培养,这一点在法律上也被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第十六条明确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在大学阶段,大学生应该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高等学校真正培养出具有热爱祖国同时又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科研能力的高级人才,将直接关系到人才素质教育全面推进,关系到科学技术能否在更高的层次上取得进展[1]。研究表明,科研人员的研究态度、研究方法与研究习惯的形成往往可以追溯到他们大学本科阶段[2]。因此围绕着如何培养本科生人文科研素养这一热点问题,业界进行了诸多理论和实践层面的探索。
重点实验室作为大学的重要科研活动场所,能够给学生提供科学研究的机会,推动大学生边做边学,在问题驱动和在同伴和指导老师启发下立足自学,这正是弥补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大学生与科研相关的情意态度、科研方法等缺失的有效措施。但目前我国许多高校的省部级乃至国家级的重点实验室,因受限于实验室管理体制,主要供教师和研究生使用,本科生没有或很少有机会使用重点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感受重点实验室的科研氛围。重点实验室的资源优势在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中的作用发挥远远不够。基于此,许多高校都意识到,研究如何更好地共享重点实验室的优质资源有效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
二、重点实验室在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形成中的重要作用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大学生仅仅掌握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不够的。大学生具有优秀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的基本技能,满足学生的认知习惯和规律。但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是欠缺的。让大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进行真刀真枪的锻炼,是国际上通用的做法。1961年美国科学基金会出台的“本科生科研经验计划”(Research Experiences Undergraduate,REU)是美国最早制定的本科生科研活动计划。作为世界一流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十分注重推进创新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早期科研能力,于1969年最早开始实施“本科生研究机会计划”(Undergraduate Research Opportunities Program,UPRO),该计划要求高校从一入学就给大学生提供科研工作训练的机会,规定大学生可以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也可以在老师指导下自己立项。重点实验室无疑是一个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平台。在重点实验室开展课题研究,能够有效培养大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探索精神。由于科研课题大都面向国家、地方的战略需求,与当地的经济、科学技术的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参与课题研究和查阅文献,大学生可了解国家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亲身体会到科技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专业,也感觉到个体对人类发展的价值所在,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良好的人文科研精神。
最近几年,国内许多高校基于科研平台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科研素养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例如,上海交通大学依托学校科研平台的分析测试中心,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高素质的中心师资力量,通过选择与学科适宜的研究课题和教学相长的指导模式,为培养本科生提前进入相关的专业领域开展了探索性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三峡大学依托“天然产物与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以大学生参加课题研究作为第二课堂的有效形式,强化大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使大学生关注国家、社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了不断进取的团队精神和创新素质。清华大学、中南大学等研究型高校依托国家和省级重点实验室,让大学生提前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他们的本科生在毕业之前就能撰写高质量的研究报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申请发明专利,获得全国“挑战杯”一等奖等。这些高校的成功做法就是充分依托了重点实验室这个平台。
三、依托重点实验室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的措施和途径
1.课堂教学要与科研相结合。我国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还主要以传授知识为主,很多教师没有认识到讲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项目研究体会穿插到日常教学当中,通过对本科生进行学术熏陶,提高学生对进一步学习和科研的兴趣与欲望。其次,教师应将创新思维与创新方法有意识地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
2.推行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美国的一份研究报告表明,教师对学生从事科学研究所做的决定有很大的影响。重点实验室有固定的研究人员,他们学历和职称较高,科研能力较强,因此可让这些老师担任本科生的科研指导教师。本科生通过与导师的沟通,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同时,本科生可方便地向导师所带的硕士研究生,甚至是博士研究生学习科研经验,从而促进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这种建立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小组,各层次各学历相配合,通过“传、帮、带”模式,不仅能够为高校营造良好的科研学习氛围,也促进了各层次学生科研水平的提高,降低了科研成本。
3.倡导“探究型”学习理念,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在研究中学习”、“在实践中体验”是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精神的关键。“在研究中学习”意味着研究和学习是互相渗透、融合的过程,是相辅相成的。探究性学习基于课题形式开展。课题设置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学科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宜太难,但也要有一定的深度。在课本上是无法找到现成答案的,学生必须到图书馆或上网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相互讨论,才有可能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和实施方案。开展实验也不会一帆风顺,必然会经过多次失败才能达到预期目的。通过这样反复训练,培养大学生的内生创造动力,进而逐步形成一种潜在的科学研究能力和科研品质。
4.搭建重点实验室内部平台,创造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内部培育条件。①扩大大学生进入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的参与面。重点实验室不应该仅仅是作为少数“优秀学生”的专利,而应该最大限度地面对全体专业的学生。学生进到重点实验室参与科学研究的价值主要是为了培养他们的人文科研素质,而并非力求得到某种具体的有形科研成果。当然如果能产出科研成果,那是锦上添花的事。因此,提升大学生的整体科研素养是目标,避免过度精英化。换而言之,重点实验室应当促成科研的普及化,而不是科研的神圣化。②实施科学的实验项目指导。目前,大多数高校基本上把大学生科研作为一种课余活动进行管理,造成了对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定模糊位和松散管理,使得学生在选题和研究过程中缺乏必要的学科专业指导和科研方法指导[3]。在指导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创造性,做到导而不演,突出学生在实验中的主体地位[4]。举行专题研讨会,让每个参与者汇报研究进展,在实验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看了哪些相关的文献,有什么启示。指导老师对问题要逐一进行讲评,提出引导式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依托重点实验室开展的科研实践活动才会真正落实到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过程中。③优化配置重点实验室资源。由于受到现行实验室管理体制和制度的限制,高校重点实验室实验仪器及设备的管理与使用相对独立,仪器设备利用率普遍较低,不利于增加大学生参与研究体验的动手机会,并且因专业、年级的不同,各重点实验室开设实验课内容间的衔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高校成立“实验中心”可解决这些问题。“实验中心”由专业学科类实验室和工程实践类实验室两部分组成,可以最大限度地整合实验室资源,为大学生实验时将学科理论知识与工程实践内容结合在一起提供便利条件,有利于人文科研素质的培养。④拓宽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渠道。国内高校重点实验室项目来源相对单一,大多是上级部门拨付的经费。这类经费有保障,课题设置大多是基础研究或应用基础研究课题。此外,大多数老师有国家级科研课题。所以,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科学研究能力。同时,要尽可能引入社会外部课题到重点实验室,即加大和企业合作的力度。来自于企业的课题多偏重于工程技术和社会需求,学生参与这类课题更有利于增进大学生对社会需求的了解,提升其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能力。挖掘资源和拓宽项目渠道,使得经费有保障,极大地促进大学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⑤编写合适的科研实验教程。为便于大学生进入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培养学生必备的科研素养和基本的实验能力,有一本合适的科研实验教材(指导书)是不可或缺的。我们精心组织编写出版了《功能材料制备与性能》实验教程。本教材以专业典型的共性实验为基础,安排以全面提高学生实验技能为主的常规基础性实验,并大体按照材料的制备工艺流程及性能表征进行实验排序,以实现内容编排的系统性和科学性。此外,精心编写了以大学生的科研素养和综合研究能力及创新能力为主的“三性”实验,即综合性、设计性和研究创新性实验。例如:设计了“新型热敏陶瓷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新型无铅压电陶瓷的制备”、“铌酸锶钡铁电陶瓷的掺杂改性研究”、“新型电子封装玻璃陶瓷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热处理工艺对薄膜物相与结构的影响”、“硅酸锶基发光材料的燃烧法制备及其光谱特性”、“掺杂对钕铁硼合金磁性能的影响”、“锂基微波陶瓷的低温制备与性能研究”、“碳纳米管-四氧化三铁纳米离子的合成及性能表征”、“钢表面等离子渗铬及耐蚀性研究”、“新型稀土储氢合金材料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均匀沉淀法制备铝酸锶发光材料”等项目,而且大部分实验是从近年来老师们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过来的实验,实验内容和表征手段新,且实验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
四、深化“产学研”教育模式,构建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外部培育基地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和特色[5],充分利用学校与研究团体、企业的不同教育资源、教育环境及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获取实际经验、实践能力为主的生产实践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科学素养过程之中。
高校应注重“产学研”结合的联合教育模式。在毕业设计时,加大工程技术类课题的比例,组成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指导小组,共同指导毕业设计。由于工程技术类课题偏重于生产实际,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问题。由于是真题真做,处于实战状态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工作热情会极大限度地受到激发,并具有很强的责任感和成就感。紧张繁重的工作,不仅锤炼了毅力,形成了良好的团队精神,也培养了学生社会交际的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等。这些非技术因素在各项工作中的作用以至学生今后就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种方式无疑是培育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
五、结语
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培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作为提高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的重要途径,重点实验室有着传统课堂教学无法比拟的优势。高校依托重点实验室,从科研实验的“知识、能力、素质”培养着手,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探索精神、科学思维、创新能力等。我们要进一步借鉴国内外大学在依托重点实验室培养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过程中积累的经验,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期构建完善的大学生人文科研素养培育体系。
参考文献:
[1]陆凌云.关于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的探讨[J].高教研究,2007,01):60-61.
[2]洪早清.关于本科生科研的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2,(5):102-104.
[3]庄军,等.大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模式探索性思考[J].高等函授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18(5):11-16.
[4]于泽,樊世清,等.谈如何指导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J].高校讲坛,2008,(26):137.
[5]王章忠,皮锦红,巴志新.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思考[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2007,(3):37-40.
/
关键词:实验教学;实验构想;实施手段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4)2(S)-0050-3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关注学生学习与创造能力的探索,已经进入到了实验改革阶段的深水区。但是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还是存在着实验课程书本化,实验探究理论化。实验设计教条化的一些弊端。学生不太重视物理实验在物理研究中所处的重要地位,普遍存在实验创造力低下,达不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了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能从物理实验中真正体会物理作为一门实验性学科的特点,我们课题组做了一定的教学改革尝试。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份有关实验教学改革的申请书。
申请书
尊敬的校领导:
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物理实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学习内容。平时学生在校的实验学习通常分成两个过程:一是课堂上的理论学习与实验分析,二是进入实验室进行实验操作,掌握实验方法,获取实验数据。多数学校也会为理化生实验室投入大量的资金,设备更新速度也很快,从基本的实验工具,到高科技的实验器材,应有尽有。但各学校的学生实验能力,不管是动手能力,还是理论分析能力都没有达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分析原因,其实还是学生真正投入到实验研究的时间过短,不能在充裕的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根据我校申报的省十二五课题《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改进》的课题研究思想,针对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设想把实验室“搬”到学生的身边,让学生身处在实验环境中,在平时的课余、自习课等所谓“田间地头”的边角时间中,引导学生将漫无目的的闲聊。玩乐,变成与实验器材相伴的课间休息。这样不设时间,不设地点,使平时深锁在实验室内的实验器材,变成学生触手可及的玩乐工具,在玩乐中,了解器材的使用特点,在相互交流中,分析实验手段的改进,并且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积极而主动的寻找研究的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实验的改进与创新,从而实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因此,根据以上问题的提出与解决问题的设想。拟向学校有关部门申请:“实验器材进教室,实验过程伴左右”的课题研究。申请内容:
一、为了能在教室内安全,整洁的放置部分实验器材,申请在相关教室放置文件橱一张(带锁)。
二、申请校实验室购置与课程内容有关的实验器材,主要是一些没有危险,耐久性强的实验器材,例如打点计时器,弹簧,弹簧秤,小车,木板,强磁铁,电池,导线,滑动变阻器,面包板,一些相关的电子元器件,电表等,并造册入班。
针对以上的构想与实施手段,实验班级与相关老师要安排好负责管理的学生,同时也要积极的了解学生平时实验器材的使用情况,针对可能发生的问题及时进行引导与帮助。从而更好的完成实验入班的课题研究。
申请人: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课题组
申请书中所提到的《新课程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是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普教立项NO:387号项目。课题从设计、论证,到被立项,都是基于一线老师在平时教学工作中,对高中物理实验现状的思考而进行的。在被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确认立项后,作为课题主持人,同时也作为战斗在教学一线的老师,笔者思考了很长时间。因为高中物理实验现状中所出现的问题,其实被许多地区的学校的很多老师所发现。比如,孙早利发表于《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年第14期《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一文中就详细的说明了,现在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着:1.黑板上的实验:2.大屏幕上的实验;3.教师代替学生实验等诸多问题。而产生以上问题的根源又是因为:1.高考实验题的引导作用;2.对物理实验的不可替代性认识不足。这其中又分为(1)教师的功利思想;(2)学校的漠然置之。当然作者也同时提出了改变问题的策略,但是通过具体研究与实际操作后,却发现其实际操作的可行性上还是不尽如人意。并不能很好的解决现实情况中所出现的重理论分析,轻实验操作的问题。学生的实验思考与创新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都不会有明显的实质提升。于是笔者在课题规划与立项后,根据实际操作中所出现的问题。提出了新的研究思想和方法,并向学校领导提出了:“实验课程伴左右”的申请。
在这份申请书提出之前,笔者认真的分析了在校开设实验课程的不尽如人意的原因。虽然高考指挥棒的效能影响不能一下子从源头上消除,但除了应试教育这个不能回避的问题外,还有哪些制约一线老师积极开设更多实验课程的原因呢?通过多年的教学感受。发现有三个最明显的制约因素,就是:1.实验内容与学生;2.实验室与教室;3.实验时间与学生需求这三方面相距太远所导致!
1.1深入开展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研究,提升持续创新能力是中医药院校的学科科研管理工作的必然要求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是学科科研工作的重要资源,对于学科未来“持续性”科研工作具有突出的“再利用”价值。目前,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的“资源价值”尚未得到应有重视。这些数据常被“杂乱无章”地管理,“历史数据”遗失、共享和再利用成为严重问题。通过科学、合理的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提升数据的“再利用”价值,有益于规范学科科研管理,增强科技持续创新能力,提高科研实力和水平,保障学科的健康、快速发展。
1.2构建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平台,加强交流与共享是中医药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中医药信息化建设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工程[1]。目前,“科研信息化建设意识”的欠缺制约着中医药信息化建设进程。以“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为主题,推动中医药领域高层次人才科研数据资源建设,提高资源交流与共享水平,有助于中医药信息化的建设与发展。
1.3以“加强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为突破口,推动学科信息化建设是新时期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决定性因素目前,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一个最突出问题在于:信息化建设和学科建设之间严重脱节。学科信息化建设已是制约新时期高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关键因素。科研工作是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加强学科研究生科研数据资源信息化建设”为助力,推动学科信息化建设,有益于提升学科信息化建设在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基础性地位,进一步保障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质量。
2概念界定
课题研究是科学研究过程中的创造性劳动阶段[2]。其中,毕业课题研究是指学生在学业结束前,围绕某一课题,通过计划、系统的资料收集(或数据生成)、分析、处理和解释,解决专业领域问题的全过程。毕业课程研究数据是指研究工作所产生的全部结局性事物。依据不同的角度,毕业课程研究数据可以划分为狭义数据和广义数据。其中,狭义数据是指课题研究直接产生的、学位论文重要依据的实验数据、文献等数据集合,又称为原始数据。广义数据是指以原始数据为核心,解决问题过程所涉及的学生信息、学科信息、过程管理数据、研究成果等有组织的、相关的数据集合。由于毕业课题研究是一种过程,该过程与外部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上述广义数据充分考虑了毕业课题研究的过程性和系统性。相应地,毕业课题研究数据可界定为:管理工作、科研实施、结果形成等多个因素所产生的综合性事物。
3建设内容
以“毕业课题研究工作流程”为基准,以“数据资源整合和再利用”为目标,形成基于信息环境的建设方法与实施途径,构建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和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实现资源持久化和规范化存储,形成数据的积累、交流与共享环境。
3.1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工作及其数据特点的抽象
通过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的工作特点、数据特点和数据类型等方面分析,为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的设计奠定基础,使得信息环境下的课题研究数据存储、管理和利用成为可能。
3.1.1研究工作特点分析
从研究类型角度,中医药科研包括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中药研究等类型。从研究思路角度,随着多学科交叉渗透的日渐广泛和深入,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思路常为:题目选定科研/实验设计数据生成数据处理结果分析形成结论,并融合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和分析。其中,原始数据是核心要素,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
3.1.2数据特点分析
(1)从狭义数据角度,研究工作所生成的原始数据特点抽象需要依据研究类型自身特点,进行共性和异性分析。以基于古代文献的中医治疗规律研究为例,此类研究的原始数据有着较为明显的同性,如:医案、出处、朝代等。(2)从广义数据角度,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工作涉及到多方面的外部因素,如:研究生是在“研究生管理部门”的相关管理工作制度约束下,结合科技管理部门等其他部门的相关工作规范,在导师的指导下,在实验环境(如:实验室、文献检索环境、调查环境等)和学术环境中,完成课题研究工作。上述外部因素管理着广义数据,如:研究生管理部门提供学生所在学科导师情况,积累学生的开题、中期检查、毕业答辩等资源;科技管理部门提供研究工作所涉及的项目和实验记录规范等材料,积累研究工作所形成的学术论文、专利等成果。
3.1.3数据类型分析
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类型常包括文件型(如:Word、Excel、图形/图像、音频、视频等)、纸质型(如:实验记录本、调查表等)、相关数据库、工具软件(如:SPSS、实验软件)所生成的数据文件等。
3.2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库的构建
作为数据管理的核心技术,数据库技术是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建设的关键技术。
3.2.1数据处理
针对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自身特点,数据资源库的构建需要做好如下两方面工作:(1)数据的结构化处理工作:利用数据库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构建数据模型[3]。(2)非结构化数据的存储工作:针对难以结构化的数据,利用文件形式,直接存入数据库,如:学位论文、学术论文等。
3.2.2数据模型设计
以狭义角度的原始数据为核心,依据广义数据的内涵,设计课题研究数据所涉及的不同实体(即可以相互区分的、具有一定特征描述的事物,如:学生、学科等)和相互之间的联系,构建数据模型。其中,矩形表示实体,菱形表示联系(即实体之间的关系,如:原始数据与结果之间存在“处理”联系,表征结果是在原始数据的处理基础上生成的、原始数据经过处理生成结果),短线标注表示联系的类型(其中,1:n和m:n分别表征一对多和多对多联系,如:一名学生归属一个学科,一个学科具有多名学生)。针对实体之间的联系,具体分析如下:(1)评价(原始数据-成果)。成果是指依托原始数据所形成的学术论文、奖励、专利、著作和学位论文等,是评价原始数据的重要依据。(2)研究(原始数据-学生)。通过学生的研究工作,生成/获取原始数据。(3)产生(原始数据-实验环境)。实验环境泛指在学生作用下,产生原始数据的客观环境,如:实验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系统等。(4)处理(原始数据-结果)。结果是指依托原始数据,通过一定处理技术所获得的新数据。(5)来源(原始数据-项目)。通常,毕业课题源自于导师的科研项目、自拟项目或研究生创新项目等,因此,原始数据与项目之间存在着“来源”联系。(6)参考(原始数据-文献)。原始数据的产生研究过程需要参考一定量的文献。(7)归属(学生-学科)。学生属于学科,学科培养学生。(8)管理(学生-管理环境)。在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需要接受管理环境(如:研究生管理部门、科技管理部门等)的相关管理,生成材料性数据(如:基于“开题报告阶段性检查毕业答辩”管理流程的材料等)。数据模型包括4个关键要素,即原始数据、结果、成果和文献。上述关键要素的持久性存储是数据再利用价值的根本保障。其中,原始数据和结果的持久性存储能够为学生自身乃至学科的未来进一步研究工作提供历史数据资源,文献的持久性存储能够避免相同文献资源的重复检索与整理,提高科研效率;成果的持久性存储能够用于评价学生(或学生群体)的科研水平和课题研究价值。
3.3中医药院校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资源服务平台的设计
依据广义数据概念,研究生毕业课题研究数据与多个因素有着密切关系,因此,资源服务平台的最优模式应是:基于共享机制的“集成式采集、分类式访问”模式,为用户提供便捷、快速、准确的资源服务。其中,通过公共数据集成,实现课题研究数据资源服务平台与相关管理信息系统之间“共有”数据的集成,该模式的重要意义在于:(1)降低数据冗余。该模式保持了数据的所属关系(即数据所属权),避免了数据归属的争议问题,尤其是解决了数据的重复问题。(2)提高数据一致性。该模式避免了“同一数据、不同拷贝值”的不良现象。另外,针对特殊的数据(如:文献、结果等),可以单独建立管理信息系统(即服务平台的其他管理信息系统),实现此类数据的管理。最后,本平台可以采用基于Web的网络结构模式-B/S结构(即Browser/Server,浏览器/服务器)。用户可以利用网页浏览器(如:InternetExplorer),使用数据资源服务平台,提高平台的便捷性和实用性。
4小结
关键词:重点实验室;本科生;开放模式;探索与实践
作者简介:李盛(1980-),男,内蒙古集宁人,长沙理工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讲师。(湖南 长沙 41000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理工大学国家工程实验室为例”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22-0186-02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高校重点实验室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可供借鉴的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很少。
一、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意义
高校重点实验室是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科技基础设施之一,是人才培养和开展科技创新的重要基地。[1,2]近年来,各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大型仪器设备逐渐增多,原有的开放共享机制与管理模式已无法适应实验室发展的新需要,尤其是高校重点实验室不像企业实验室,普遍存在开放程度不够的现象,加上高校一些重点实验室尚未认识到开放的重要性,对外开放还没有成为其在发展中的一种自身需求,而是迫于达到实验室评估指标的不得已行为。因此长期以来,高校重点实验室主要是为科研和培养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服务,基本上不面向本科生开放,与本科教学和本科生的人才培养几乎完全脱节。本科生未能享受到重点实验室的优势资源,人才培养仍停留在教学实验室,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体现出资源优势,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有一定的差距。通过调研可知,高校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本科生缺乏真正接触和参与高水平科研机会是普遍存在的问题,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能有效破解这一瓶颈。
为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让本科生充分享受学校的实验资源,在本科期间就能具备一定的研究与创新能力,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有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二、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现状分析
高校重点实验室在近几年发展较快,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数量大幅增加,但目前关于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仍处在较落后的水平,现有研究水平已无法满足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求。
通过调研及文献查阅可知,目前国内大多数高校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均有一定的开放政策,但开放程度不够,或是主动开放的程度不够,重点院校的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现状较一般院校情况略好。此外,重点实验室自身的开放水平与管理水平不高,也制约了重点实验室向大多数本科生开放的发展需要。调研中也发现,目前各高校已充分认识到了在办学过程中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但要推进教学和科研的有机结合,加强对大学生创新意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就需要把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以作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利用重点实验室的人才优势和设备资源优势,采取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方式,开阔学生眼界,培养创新人才,满足大众教育背景下精英教育的需要。
目前关于高校教学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较多,高校对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对高校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的研究也较少。[3]有高校重点实验面向本科生开放模式方面的研究,但不够系统也不成体系;[4]有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方面的研究,但针对性不够,也不具可操作性。[5,6]目前缺乏针对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和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缺乏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政策与措施方面的研究,需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与管理机制,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目前也没有关于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相关研究,需研究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需提出具体可行的方案,并先进行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
综上所述,要以将重点实验室建成真正代表高校学术水平与管理水平的科学研究基地、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交流中心为目标,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研究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的开放模式,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三、高校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的实施方式
以全面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实践能力为目标,需探索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开放模式,提出系统和具可操作性的重点实验室面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和完善。
工作中要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以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提升高校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推动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制定研究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具体实施方案,并进行实践,深入促进实践教学改革。
1.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
(1)建设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大型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平台,平台采用网络结构,分实验预定系统、仪器使用与资源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培训系统等部分,通过校园网实现设备的网络化开放与管理。学生可直接从网上申请和预定实验,实时查询共享平台上设备的功能、运转好坏、使用情况等,也可从网上学习和了解设备的研究领域与操作方法;积极开展交叉学科的合作交流,最大程度地开发和利用已有设备,必要时对已有设备的功能进行二次开发。
(2)积极开展学科的合作交流。积极邀请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和做课题研究,鼓励本科生到实验室听专家学者的讲学并和专家交流。[7]通过努力使本科生能自发通过开放平台了解重点实验室的先进设备和研究工作,并主动来实验室学习和交流。
(3)实现重点实验开放与联合相结合,促进人员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首先,鼓励本室研究人员特别是青年人与外单位知名教授联合申报开放课题,对于完全由外单位申请的开放课题,采取让正在从事与其课题相近研究工作的青年人充当联系人的方式,随时关注其课题的进展,达到培养青年学术骨干、提高本实验室学术水平的目的。其次,开放与联合相结合,创造一种适宜开展合作与交流的良好环境。支持有创新学术思想的研究者与本实验室联合申请课题,从而实现实验室的开放共用,促进人才的流动和学术思想的交流。建立一支知识结构、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高水平人才队伍,为不断提高该队伍在国内国际的科研竞争力,积极邀请引进国内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讲学,鼓励在职研究人员进修,吸引校内外大批研究人员来实验室做课题研究。
(4)加强开放基金资助与管理力度。加大开放基金的资助力度和范围,并对开放研究基金项目进行科学、系统的管理,[8]使开放研究基金项目符合国家的建设,适应时代的发展。
2.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
通过向参加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学科竞赛的本科学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改革重点实验室的开放与管理模式,探索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实现重点实验室向更多本科学生开放,培养本科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科研素质,促进高校的实践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和竞争力。
3.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
改革重点实验室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制定相关的鼓励和限制政策,要求在重点实验室开展科研的教师(科研人员)必须吸纳一定数量的本科生参与项目研究,并作为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可将参与研究的内容申报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学生科技立项等。对立项成功或取得成果奖励的在实验设备使用上给予相关指导教师一定的优先或优惠(部分收费设备)政策。
4.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
根据前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提出面向本科生开设实验选修课程的课程名称与内容、考核方法、培养方案等,开设对象为相关专业的大二、大三学生,具体由设备负责人对部分大型精密设备的原理、实验内容、研究领域、操作方法等进行课堂和现场讲授,并结合科研项目给学生一定的实践机会,也可由来重点实验室交流的专家学者对与实验室研究领域相关的学术前沿以讲座形式向本科生进行集中讲授。通过向相关主管部门申请,在卓越班或重点班先进行试点,通过试点情况完善和修订实施方案,然后再正式开始实施。实现重点实验室对本科生的开放从以小组为单位上升到以班级为单位。
四、结语
通过建立适应本科生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的重点实验室自身开放与管理模式,建立重点实验室逐步向本科生开放的模式与体系,制定本科生在重点实验室参与教师科研项目的政策与措施,制定重点实验室向本科生开放选修课程的实施方案,并在工作中进行实践。可使高校重点实验室能更好地面向本科生开放,能全面提升高校土木类重点实验室的开放水平、促进实践教学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本科生的创新与研究能力。
参考文献:
[1]窦娟,高喜才,伍永平,等.重点实验室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8,(5):450-453.
[2]尹香菊,钱洪伟.开放性实验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以河南省生物遗迹与成矿过程重点实验室开放为例[J].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1,(7):136-138.
[3]王光第,付强.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探索[J].职业教育研究,
2009,(12):115-116.
[4]高居荣,李圣福,樊广华,等.提高重点实验室开放使用效益的实践与探索[J].实验室科学,2010,(13):139-140.
[5]黄熙岱.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存在问题及其对策[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7):19-21.
[6]林明河.高校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5-7.
国外金融危机引起的增长低迷还没有消退,但大量围绕电力、通信、交通、环境的智慧型基础设施依然加紧实施。基础性的关键技术研究不断进步,如美国加州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本大学、宾汉顿大学、克利夫兰大学等在极低功耗无线传感网络、自组织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系统的应用层设计、基于IP的移动网络和自组织网络方面、结合无线传感器网络等方面开展研究,新加坡国立大学在无线传感器网络方面进行研究,物联网标准也在加快研究。另外,RFID技术、GPS/GIS技术的应用持续升温,IPv6、M2M、3GPP等技术的研究渐趋成熟,近距离无线通讯、传感器网络、泛在网络等网络技术也随物联网技术应用而快速成长,这也显示了物联网技术研究的不断进步。国内最早于1999年启动传感网工程,由中科院对物联网技术工程项目进行专门研究。近年来有更多的科研院所参与了物联网的研究,在物联网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方面研究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的UbiCell系列节点、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的GAINS系列节点、香港科技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节点;在无线传感器网络的软件及平台方面突出的有:南京邮电大学无线传感器网络研究中心开发的基于移动的无线传感器网络中间件平台、南京邮电大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集成开发平台MeshIDEMeshIDE、中国科学院宁波计算所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析与管理平台。在物联网理论研究方面提出许多具有创新性的想法的有,南京邮电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归纳总结上述研究不难看出,第一类属于基础性研究,如标准、节点、网络、平台等等,这类研究会对今后物联网应用提供支撑;第二类属于技术应用研究,如RFID、GPS/GIS、IPv6、M2M、3GPP等等,技术比较成熟,但更需要要研究整合应用;第三是理论方面研究,也有待于实践的验证。然而,上述三方面都不属于完整的物联网系统研究,该课题正好是要从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出发去对物联网系统进行研究。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课题的研究,是根据智慧实验室建设的环境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以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研究设计在小规模试验的环境下建立一个可供体验、实训、研究的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及网络架构。1.研究智慧实验室建设传感网网络架构,根据新校区智慧实验室建设,各智慧教室的空间分布情况及功能分布情况进行相关的研究设计,提出完整的传感网网络架构方案。2.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研究传感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为一个整体的物联网,构成物联网技术支撑平台方案。该课题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由感知及控制系统集成模块、管理系统模块及智能处理模块三个部分集成后形成的物联网。该系统不仅将三个部分叠加到一起,还将三个部分有机的集成,特别是智能处理模块要达到智能化的功能,要随时访问另外两个模块的数据,并根据访问的数据分析处理做出准确的判断,输出控制信号到控制系统交给执行机构执行。因此,要解决的重点问题是构成由三个系统模块组成的有机集成系统——物联网。要突破的难点问题是如何按照智慧实验室建设环境下对感知、控制的具体要求及使用人的功能要求,设计出有机集成的三个系统模块方案,并使其达到功能要求的智能化。
三、研究方法和实施步骤
关键词: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
1 引言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中最高层次的教育,肩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质量创造性人才的重任。联合培养是近年来国家教育部大力倡导的研究生培养模式,虽然培养方案和管理体制尚有待改革,合作机制仍需完善,但培养模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加强各培养单位之间的交流,充分利用优质教学、实验资源,有效提高培养质量、降低培养成本,因此,已逐渐被广大高校和科研单位所认可。
2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
为了加强东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全面提高培养质量,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学院、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三个学院开展了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跨学院联合培养在多个不同学科背景下,可以达到多学科交叉渗透、协同攻关,有利于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培养研究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型的思维能力,丰富研究生的科研选题,具有独特的培养优势。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确定研究方向,突显培养特色
以把握油气储运学科内涵为核心,寻找与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学科的知识交叉点和问题突破口,凝炼突出学科特色、体现学科水平,提出跨院联合培养研究方向。同时,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建立联系的枢纽,体现学科专业的内在属性,优化学科结构,贯彻培养方针,明确培养目标,坚持培养理念,突显联合培养的特色。
(2)整合培养资源,实现优势互补
不同学院之间容易沟通协调和接洽、资源容易整合和共享,包括教学资源、导师资源、科学研究实验资源、图书资源。围绕培养目标,积极鼓励研究生学习各学院的优质课程、精品课程,通过取长补短、相互促进,使课程设置逐渐向前沿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最终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建立导师组制度,充分发挥各学科带头人优势,联合培养研究生的各院之间通过导师之间的相互交流,组成导师组指导研究生;开放重点实验室,既可有效利用各院校现有重点实验室资源,提供良好实验条件,减少仪器设备闲置,又可以加强实验技术交流,充分发挥重点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利用各院馆藏书量,避免重复购置资料造成无谓的浪费,可以跨院查阅文献,真正实现图书资源共享。
(3)配套管理措施,保证培养质量
加强过程管理, 在学位课程学习阶段,主要提高基本理论学习和基本技能训练两个方面。使研究生掌握各学科基本理论,了解最新研究成果,巩固知识,开阔视野, 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办法,为今后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课题研究阶段,着重针对提升选题、开题、中期考核、课题研究过程、论文质量、论文评议、论文答辩等研究生培养过程制定相应的质量标准和评价办法,进行严格考核,从环节上保证了培养质量。
(4)制定相应规章制度,构建联合培养机制
针对选择性招收的联合培养研究生,制定学科交叉的联合培养计划,营造有利于联合培养的教学条件和氛围。同时开展学科交叉科研课题的研究,这有利于提高基于学科交叉研究的整体科学能力,加速基于学科交叉创新科研成果的实际应用。构建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评价体系,建立研究生教育宏观调控机制,有助于管理部门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同时有助于研究生本人发现存在的问题,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质。以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全过程为主线,根据教学要求和培养其创新能力的目的,探讨联合培养研究生的评估细则,确定评估项目和具体评估指标及其主要参考依据,逐项评估其在学习各不同阶段的能力,建立一个评价研究生能力的操作平台和便于评估的科学体系,最终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管,评、建、管有机结合的评估体系。
3 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对策
(1)资源整合问题
由于各培养单位之间的相互独立,联合培养工作不论是在观念上,还是在操作管理上都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培养单位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由于受到教学体制和科研环境的影响,学校科研环境还需完善,实验室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还不健全,没有很好的讨论环境,实验设备、实验仪器及相关的设备服务也需丰富。这就需要各院之间、各导师之间、导师与学生之间及时加强沟通,共同解决面对的问题。
(2)创新性管理模式
跨院联合培养研究生是研究生教育改革和创新的重要尝试,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工作流程, 在实施过程中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一系列问题,例如研究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安排、课题选择、毕业答辩等环节、各院的行政管理、课题的经费筹措、专项资金保障、合作协调、奖励惩罚、学术交流、监督评价、考核、成果归属认定及知识产权保护等机制。必须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 保障跨院联合培养的顺利推进。
4 结论
通过对石油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和机械工程学院,以及油气储运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情况调研(包括与学生座谈,相关指导教师研讨等),探索跨院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可行性;通过调研与研讨,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原则,包括学生的原专业、学生的发展意向、动手能力等,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选择原则;确定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的指导教师队伍;制定联合培养机制与管理机制;构建和谐的工作环境等,从整体上保证了跨学院联合培养油气储运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润进,原永兵.学科交叉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方法与实践[J].高等农业教育,2011,5(5):68-70.
[2] 陈力.地质工程专业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机制研究[J].人力资源,2012,(5):81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