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

第1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特色表达;城市形象塑造;大理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

1引言

城市形象是城市内在气质的外在体现。然而随着全球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城市面临着不同文化的撞击,城市形象特色正在日益褪色,城市的地方性和传统特,正在不断弱化,因特色缺失导致的城市形象“千城一面”的现象已成为国内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大理市是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所在地,位于中国云南省西部,地处云贵高原上的洱海平原,苍山之麓,洱海之滨,是古代南诏国和大理国的都城,拥有众多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瑰丽灿烂的少数民族文化和苍山、洱海优美壮丽的自然景观,下关城区是大理市的中心城区。近些年来,随着西部大开的深入推进和城市化快速发展,大理市城市规模不扩大,旧城更新的步伐也不断加快,快速的城市建设导致了大理市原有的城市特色不断褪色。下关城区现状城市风貌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方面:(1)城市外部界面遭到侵蚀,城市建设未能有效的保护苍山洱海的自然山水格局;(2)城市建设控制不力导致城市空间的系统性缺失,空间不成系统,建筑风格、高度失控;(3)城市形象缺乏对地域特色和文化特色的良好的表达。

为了解决大理城市形象建设中面临的问题,重塑富有特色的城市形象,笔者通过对对大理城市形象的构建研究,探讨城市形象的特色表达策略,也希望能为其他城市的形象构建提供借鉴意义。

2城市形象的特色内涵

2.1城市形象的内涵

关于城市形象的定义很多,城市形象的内涵涉及一个城市的历史沿革、自然风貌、文化遗产、精神传承、都市文明、经济基础、市民素质、城市风尚等等,也应涉及城市的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模式、生活质量等。本文所探讨的城市形象主要为城市的视觉形象,即通过视觉的语言传播建立的静态的、具体化的、视觉化的识别符号,通过城市空间载体,将城市理念、文化特征、城市精神面貌、城市定位等转化为具体的符号。

2.2城市特色的有形表达

从考察城市空间形态的视角看,城市特色主要涉及城市的自然山水景观、人工形态格局、建成区的风貌、建筑物的景观等。规划通过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城市交通组织、城市空间结构等角度探讨城市形态中具体存在的特色。具体到城市形象而言,城市特色的体现可以通过城市外部界面形象、城市内部空间系统和城市文化内涵的表达来体现。

城市外部界面是城市形象的脸,通过城市与其所一村的山水的空间关系展示城市作为人工环境的外部形态。城市内部空间系统是城市的骨架,通过三维的空间系统承载表达城市形象的物质载体。城市文化是城市的灵魂,通过对城市文化的注入使物化城市空间承载精神内涵。

3基于特色表达的城市风貌塑造策略

3.1控制城市外部界面形象

城市外部界面主要体现在城市与周边自然山水的空间分隔与联系,规划重点控制山体界面、湖湾界面,体现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对话。

3.1.1山体界面

对山体界面的控制主要体现在控制山体的边界、保护山峰标志点、保护山体山脊线、保证山体生态基底的规模与范围、控制临山建筑高度几个方面。通过对山脊线绿化连续性的保护,禁止开挖、切坡、填方等破坏山脊线的建设行为,保持苍山面向洱海的山体生态界面的通透,突出山体入城及环城环海特色。

3.1.2湖湾界面

对湖湾界面的控制旨在建立以洱海为核心的城市公共空间形象,体现洱海湖湾价值。通过引导城市公共活动从城区内部逐步向湖滨延伸,形成湖滨公共活动带;留足城与湖的缓冲地带,打通山湖绿脉,实现山城水相融贯通。同时通过对湖滨沿岸开发建设的控制与引导,塑造风格和谐的城市空间和有序的城市天际轮廓线,提高主要景观节点的亲水性,打造多样化的水岸空间。

3.2 梳理城市内部空间体系

城市空间体系梳理主要体现在对城市形象空间结构的理顺、绿色形象系统的塑造和对城市建筑控制方面。

3.2.1城市形象空间结构

城市形象的空间结构是通过城市三维空间要素构筑的要素框架,引导城市建设方向,使其符合城市形象要求。规划在充分研究现状风貌特征的基础上,从大理自然、人文、整体空间格局的特色出发,通过轴带、中心、节点要素的建立,确定了下关城区“河海相连,三轴串城,两心多点,六廊贯通”的城市形象空间结构。

图 城市形象空间结构

3.2.2绿色城市形象

对开敞空间的优化体现在对绿色城市形象构建方面,以多维度的绿色景观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营造绿色生活氛围。通过构建城市“绿路径”,塑造城市“绿节点”,建立下关“绿花园”,打通山水间的绿化廊道,优化公园体系,策划绿化主题,建立“浪漫花城,缤纷大理”的绿色城市形象。结合洱海、西洱河打造滨水花带,展示良好的城市形象,同时给市民提供更加舒心愉悦的游憩空间。将城市主要道路打造为缤纷花道,种植具有地方特色的花卉,形成串联各个特色节点的线性景观元素。同时突出城市花卉主题文化,在有条件的公园规划建设主题花园,促进大理特色花卉产品的培育和鲜花的产业发展。

3.2.3建筑控制

对建筑的控制是城市内部空间控制的重点问题,本次规划对下关城区的建筑控制主要通过高度、风貌、色彩三个方面实现。

通过“基准模型+美学修正”的方式建立高度控制体系,以交通条件、服务条件、环境条件和人文景观条件作为一般叠合的影响因子,建立以效率为原则的高度分区基准模型。根据城市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特点,在基准模型基础上引入美学原则以及其他特殊的局部限制条件,对基准模型进行局部调整,建立高度分区的修正模型,形成最终的高度控制模型。

对建筑风貌的控制采用“滨水导向+城市轴线导向+临山导向”。以地方建筑风貌为底,形成大理特色水岸景观;沿城市发展轴线,围绕城市主要标志性节点突出现代建筑风貌;以环城路为动态视点,打造山地地方建筑风貌,展现与山相容的地域特色。

对建筑色彩的控制通过对现状建筑(包括现代建筑及古建筑)色彩的分析整理,以苍山洱海等自然元素的色彩作为城市主要背景色出发考虑,确定色彩风格为“清爽明快的高原湖滨水彩画卷”,并建立主辅色谱,通过色彩分区控制建筑色彩。

3.3建立凸显地域特色的文化识别体系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是城市区别于彼此的核心内涵。规划结合大理的历史文化、民俗风情以及资源条件,在现有葛根会、朝山会等独具特色的民俗节日基础,策划了洱海国际摄影艺术节、盛果节、湿地文化节、环湖自行车赛、大理花节、茶文化节等一系列活动。以参与到文化活动中的人的实际体验表达城市内涵,塑造独具大理特色的城市形象。

4结语

城市形象塑造的尝试在伴随城市软实力竞争的加剧而走向深入,城市形象塑造的问题在城市文明发展中逐步凸显。建立特色鲜明、内涵深刻、可持续的城市形象系统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升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大理市下关城区为例,以塑造特色化的城市空间形象为出发点,通过外部界面控制、内部空间梳理及文化内涵注入几个切入点,探讨富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形象塑造策略,以期对类似项目提供借鉴。

* 广东省重大科技专项:广州海珠生态城低碳建设技术集成与示范(2012A010800011)

参考文献

[1].朱占峰,王发曾,赵永杰,张晓东. 城市形象塑造的概念、尝试、问题及对策――以宁波为例[J]. 现代城市研究 , 2013(02).

第2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城市空间结构研究的两个层次,一是城市外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区域中的点,从城市体系的角度进行研究:二是城市内部地域空间结构,把城市作为一个面,从城市形态和功能分区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立足于城市空间结构变化的原因,以及城市在城市体系和区域中承担职能的调整对城市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侧重于对空间结构演进的动力系统进行分析。

二、城市空间地域结构演变的动力系统

城市空间结构在自组织力作用下经历集聚―拥挤―分散―新的集聚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经济结构及产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交通及通讯技术的发展,重大投资项目的推动,自然生态因素等具有最为显著的影响。另一方面。城市建设中一直存在有意识的人为干预,即政府加以规划调控及政策引导。通过法律、经济、技术、规划决策及实施等方面的作用,使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尽可能符合人类发展愿望和要求,这就是空间的被组织机制。城市空间结构的成型和演变正是通过城市空间内部组织过程和空间被组织过程相互交替逐步朝着理性的方向发展。这种组织与被组织机制发挥作用的过程,不仅受城市自身要素规模和组织结构的影响,而且受所处城市体系内部各城市之间相互作用机制和强度的影响,是经济、社会、公共政策和自然生态基础等内外力产生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综合作用的结果,也是城市按照复杂巨系统运动规律发展在一定时期内呈现出的结构图形。

(一)自组织机制申的经济动力

1 自组织力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源动力

城市空间结构演变中存在着自组织过程,其根本的原因就是空间中存在着类似于自然界的不同生态位势差。这种生态位势差在城市发展的早期可能是由于具体的地理环境、区位条件的差异而造成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各种社会经济要素在不同场所以不同的方式集聚、扩散,这种聚集和扩散产生磁场和场强,导致生态位势的改变。城市空间结构增长的自组织机制实质是对系统平衡与恒定的否定,并能在一个新的层次上达到相对稳定有序的结构,以实现空间的发展进化,即“涨落有序”过程。

2 经济发展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最主要动力

经济发展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一是城市经济发展所必然带来的经济规模的扩张、人口的集中和生产要素的聚集。由此城市经历土地利用规模的扩大、城市空间的外向扩张以及土地利用集约化,极大地改变了城市景观。二是城市经济发展过程中伴随的经济结构的调整。城市经济结构的调整,将引起生产要素流向新的战略支撑产业和先到产业,这些产业的聚集区就成为新的要素聚集地,要素聚集地的位移,特别是人口的集中地和资金的投向区位的改变。将对城市要素空间整体布局造成影响,进而导致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和变化。同时,城市要素空间布局的优化还能相应地提高城市空间的利用效率。三是城市经济发展中呈现出的周期性特征。城市经济和国民经济增长周期相似。都是一个不稳定的波动性过程,其经济增长速度在不同时期会起伏变化。一般说来,伴随着城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分散―集中―再分散―再集中的螺旋式循环上升”和“高速―低速―再高速―再低速的外向型用地扩展”的运动特点。

3 技术进步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基础条件

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演变是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进行的。技术创新对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影响,不仅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和水平扩展,改造了城市景观:而且使得城市体系中各城市之间的作用通道更加通畅,作用强度逐渐增强。其中,建筑技术创新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垂直扩展,交通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推动了城市空间结构的水平扩展。聚集效应较高的地区,土地的供给有限,只能依靠现代的建筑技术,拔高其立体空间,也就逐渐形成了目前CBD高楼林立的局面。交通通讯技术的扩展改变着城市扩展的方向,也改变着城市的空间形态。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网上办公、网上购物将成为现实,人们面对面的接触将大大减少,有利于人们向郊区迁移,城市空间形态更加分散化。

4 大型项目建设是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偶然性动力

大型工程的建设不仅占据大量的空间,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大型项目建设的完成,引起处于同一产业链条的企业和生产要素的集聚,从而产生众多的经济地域综合体,使得城市空间结构根据专业化部门与综合发展部门的关系,以专业化部门的企业布局为中心,结合区域的资源分布、人口分布、城镇分布等情况,合力布局综合发展部门而形成的圈层空间结构模式,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也相应地呈现出若干的人口和产业集聚核心区域。此外,大型项目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环境效应超过城市本身的承载力时,也会改变原有的城市空间结构或者城市的整体搬迁。

(二)行政因素所引致的催化效用

1 城市规划的引导和预测作用

第一,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的整体利益,是对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布局做出合理安排的一种法规调控手段或措施,也是城市发展战略在空间上的展开。其本质是基于当地自然和人文资源、对一定时期内人类追求财富和生活质量改善的过程进行空间部署的过程,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结构的扩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功能。政府部门担负的公共职能,正是通过城市规划,对城市空间和土地的分配和使用进行引导、产业活动空间在不同区位的配置,引导着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第二,城市规划也是一种科学的预测,是按照城市的性质、规模和条件,确定各个功能区的布局和城市各要素的布置,为城市建设的各个方面制定措施服务。从这种意义上讲,公共政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预测,城市规划不仅和国民经济总体发展规划相衔接,而且要体现政府部门发展和管理城市的意图,这就是城市规划在导向过程中出现了偶然性和非连贯性。不同阶段不同政府部门发展的思路不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背离诸多因子作用下的城市发展规律,空间结构的演变偏离人们的预测,人口集中和要素集聚没有完全依据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趋势进行。其次,发展思路的不同,通过调整大项目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对城市土地利用结构、经济结构、交通网络结构、社会空间结构、生活空间结构等产生影响,从而使得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出现不规则的断点和断面,呈现出明显的非连贯性特征。

2 城市新区功能定位的影响

经济是城市的命脉,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也是城市新区开发与建设的首要问题。城市新区是城市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也是城市空间发展战略的体现者,其空间格局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城市将来的产业布局,可以说,新区的产业一方面要实现城市整体的产业发展目标,另一方面要实现城市的空间发展目标,城市新区成为了二者的共同归结点。城市新区的产业功能定位要求城市

空间发展战略与之相呼应。产业的发展意味着产业布局的演变,它将导致土地利用方式的转换;由此影响城市的空间形态。

(三)社会因素长期稳定的侵蚀作用

1 居民居住综合体产生的聚集作用

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居民居住综合体的出现极大地改变着城市景观,以往简单功能分区导致的树形城市结构,其根源在于对城市事实上应当存在的复杂结构难以处理和理解,从而不自觉地通过简单化加以逃避。亚历山大指出:半网络形结构城市比树形结构更合理之处在于更多地考虑了人作为社会人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为人不同于机械,不可能总是按部就班,城市生活中无时无刻没有偶然性、随机性的存在。受现代城市功能分区规划思想的影响和我国长期计划经济体制所限,我国各大系统、单位对城市用地的条块分割、封闭管理所造成的城市空间的不连续、不流动,城市空间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进入市场经济以后,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较大的则是如今如火如荼的小区建设。小区建设过程中,注重于微观的调整,以消除严格功能分区带来的弊病,形成“大尺度分区、小尺度综合”的居民居住综合体,从而改变着城市空间微观结构。

2 经济社会空间分异产生的社会影响

此外,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运行对城市社会结构的影响日益加强,经济一社会系统“中间状态或阶层(相对)缩减削弱、而强弱富贫等性质对立的两极状态或阶层(相对)扩大增强”的结构演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城市地理学所关注的是经济一社会极化在不同空间层面的映射一“空间极化”主要体现为经济社会资源在空间不平衡分配、流动组合所带来的不同区域之间差异强烈化、差距扩大化,在资源辐合汇流中心往往伴有经济一社会系统极核的形成或强化,这种变革的社会结构正在重建城市的空间结构。一方面,制造业向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区位转移,尤其是城市边缘地带;另一方面,大规模的服务业在中心集中导致内城区城市更新速度加快。

(四)自然基础通过城市生态系统产生的传导动力

1 自然基础的制约性影响

城市空间结构所依托的城市地质构造条件的差异,导致城市在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地质条件对大规模建设的承载能力。结合主体功能区划,适宜规划为重点开发的可以进行大规模开发,适宜优化开发的则需要控制人口和产业集聚规模,不合适开发的则需要避免人口和产业的进一步集中。地质构造不仅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布局,而且一旦地质构造剧烈变化,还将导致城市的衰退或毁灭,从而引起城市空间结构的重构或变迁。同时,由于城市大规模开发和建设超过城市地质构造的承载能力,或者过度使用地下水导致地下漏斗的出现以及矿产资源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都会诱导地质构造被动地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作用。

2 生态城市建设目标的影响

第3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交通;城市结构形态;昆明

Abstract: the way plug sunvo company is old, leads a new heaven and earth. Traffic is both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important thrust and city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important power. This paper reviewed the development and city traffic kunming structure shape after the evolution course, draw the kunming city internal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urban external space form all traffic development by expanding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especially the traffic pattern, the network structure of kunming structure form factors such as large effect on evolution.

Keywords: traffic; City structure form; kunming

中图分类号:F572.8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交通与城市发展

在城市发展初期,城市交通为整个城市注入原始动力,在城市交通的基础之上,城市的各个功能才得以慢慢地体现,带来城市的繁荣和昌盛,城市才逐步发展起来。

当交通工具发生革新时,市民外出的可达性大大提升,活动范围也相应扩大,伴随而来的即是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当城市某一地理方位的交通设施条件水平好于其他区域时,该区域的发展往往会快于其他区域,形成“指状”拓展区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指状”间地理空间不断被填充,整个过程表现为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同心圆拓展。城市交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城市健康发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从该角度来说,可视交通发展史为城市的发展史。

2.昆明交通发展与城市形态互动历程

本文以1905年昆明开商埠、和平解放和90年代为时间分割点,将昆明交通发展史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05年以前)为古代交通;第二阶段(1905年-1950年)为近代交通发展阶段;第三阶段(1950-1990年)为近现代交通发展阶段;第四阶段(1990年后)为现代交通发展阶段。

2.1昆明古代交通与城市形态

2.1.1古代昆明交通

因地理地势限制和军事需要,古代昆明交通发展主要集中于对外的驿道和水运交通发展。

对外道路。古代昆明拓东城与滇东、滇南和东南亚各国的驿道已被打通;至大理国时期,与国内黎州(汉源)、播州(遵义)和邕州(南宁)3条主要商贸活动路线;至清代昆明的驿道路网达到鼎盛。

水运。南诏大理国时期,昆明三面临水,水运是城市物资集中和疏散的主要方式。海口河在元代开挖后,滇池水位下降,昆明水运依托盘龙江、金汁河等主要水系运行。明代新开篆塘水运码头和运粮河水路(老运粮河)。因水位继续下降,清代新辟运粮河(现在大观河),水运依旧是清代昆明主要的运输方式。

城区街道。南诏修建拓东路是昆明历史最长的街道;正义路、金碧路、文庙直街、文庙横街等道路也相继修成;城内东西走向有威远街、光华街、龙津街、武城路、长春路,正义路为南北走向的主要通道,形成东西走向强于南北走向的格局。

2.1.2古代昆明城市结构形态

昆明基本处于城墙内部的空间紧密和城外逐步拓展空间发展过程。城市内部道路完善是一个城内结构形态不断整合的过程,对外的“马帮”和水运引导着城墙北部和城外东南区域向外发展。城市结构形态基本与城墙形态保持一致,为单中心结构如(a)图。

2.2昆明近代交通与城市结构形态

2.2.1近代昆明交通

近代工业化技术流入云南后,昆明交通快速发展,昆明成为抗战时期中国第二大城市。

铁路。1910年中国第一条国际铁路――滇越铁路建成,昆明形成了“不通国内通国外”的以昆明为枢纽的早期铁路网。

航空。1923年国内的第二个机场――巫家坝机场的修建和运行让昆明成为当时空中安全最佳的城市,并同重庆成为中国航线中心。

公路运输。昆明开始计划修建到滇东、滇南、滇西和滇北四个方向的公路,影响着昆明后期对外放射状公路的形成;昆明汽车总站和长途客运站等配套设施也相继开通。

水运。近代滇池上运输船只开始机动化,但滇池水位继续下降,水运优势地位明显下降。

城市道路。在抗战期间,国内多种重大经济力量撤至昆明,昆明联系南北两车站的老环城东路、太和街、塘子巷等(北京路段)交通功能大大提升,较长的北京路取代正义路成为昆明最重要的南北向道路,整个路网格局基本形成适合当时城市规模和发展的“环路+棋盘”状。

2.2.2近代昆明城市结构形态

近代人口规模大幅提高并超过30万人,城区面积由清末的6km至1950年的7.86km,昆明原有结构在历史上第一次快速扩展,如(b)图。滇越铁路为半环式线路,让昆明城市形成铁路以北为工业区,以南为生活、商贸区的结构形态。巫家坝机场促进了昆明东南区域的发展, 与西北部工业区,共同促进昆明城市结构形态呈现东南――西北向的轴向、跳跃式发展。

2.3昆明近现代交通与城市结构形态

2.3.1近现代昆明交通

该阶段交通由低速、小规模到快速、大规模的转变阶段。

铁路。1970年底均是准轨的贵昆、成昆铁路相继开通,建设场站及其配套设施,昆明铁路开始通国内。

航空。巫家坝机场因地位凸显,该阶段机场主跑道增至3400米,并拥有当时国家一类机场的设施水平。

公路。80年代前云南公路主要围绕国防战备建设开展,昆明近代放射公路网得到延伸、改造,提高等级标准。80年代至90年代为强化昆明至瑞丽、景洪、胜境关、水富、罗村口和河口6条对外经济交通干线;1987年石安高等级公路建设标志着昆明对外公路现代化建设改造的开始。

城市道路。昆明拆城墙,修建了青年路、东风西路和白塔路等,60年代后转向人防战备,至70年代末期,昆明城市道路骨架初步形成,但道路交通能力不强。80年代后,改平面交叉口替代环岛交通,在当时的交通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昆明“方格+环形+放射”路网框架基本形成。

公共交通。1952年昆明市公共汽车公司成立,有3条线路和21辆车。至20世纪80年代末有5个车场和2个回车场,有523辆车,线路42条。

2.3.2近现代昆明城市结构形态

昆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由中心区圈层式向星形演变趋势,如图(c)。中心区不断固化和外拓,圈层不断壮大;沿东部、西部和北部的铁路、公路形成带状发展轴,南部因有意识的控制发展未能形成带状发展轴。昆明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由圈层不断扩大的同时,沿对外交通公路和铁路形成带状发展轴,城市进入圈层式填充发展阶段。

2.4昆明现代交通与城市结构形态

2.4.1现代昆明交通

现代昆明城市人口飙升到600多万,城市规模急速扩张,对外联系的高等级公路得到普及,让昆明的交通枢纽地位越来越显现。

铁路。昆明现有铁路系统由对外贵昆、成昆、南昆3条干线和昆阳、王家营、安宁3条支线组成。泛亚铁路的修建将促进昆明成为中国通往东南亚的重要铁路枢纽。

航空。2010年昆明巫家坝机场通航城市已达到98个,是中国最重要的国际口岸机场和全国起降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是中国西南地区门户枢纽机场属国家一类机场。随着新昆明的建设,在建的长水机场将代替巫家坝机场,并将成为中国重要的国际机场之一。

对外公路。至2010年初步形成“五主九辅”的城市公路出入口网络,过境环路、南连接线和西南绕城线等正在稳步推进。对外交通客运经过统一规划安排后形成五个汽车客运站点,服务于昆明对外交通的各个方位。

城市道路。90年代后,北京路为南北向主要交通干道,人民路、东风路为东西向主要交通干道,二环快速道路修建完成,三环也基本成形,现代昆明形成“方格+环形+放射”的路网结构。至2010年城市道路长度为1436公里,城市道路面积为2718万平方米,机动车保有量为133.2万辆。

公共交通。昆明与苏黎世建立了交通规划合作,“99”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始,昆明实施“公交优先”发展策略,设置公交专用道,实施“彩虹行动”,公交车数量、公交线路、公交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随着新昆明建设规划的实施,轨道交通势必提升昆明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对昆明社会经济发展也将会有强大的推动力。

昆明现代交通体系将是以快速公交、轨道交通和机动车交通并举的交通模式,常规公共交通作补充,步行、自行车等慢通方式满足短距离出行;支撑着新区发展,也保证新老城间必要空间距离和有效连接。

2.4.2现代昆明结构形态

昆明主城区建设规模迅速扩大,由1995年的117平方公里到2010年的279平方公里,整体用地规模增长有持续加速的趋势,昆明城市单中心圈层式发展的模式已不能满足昆明发展的需要。随着桥头堡建设的推进,在现代昆明交通体系的支撑下,新昆明建设提出“一心多极”的发展计划,如图(d)。“一心”为呈贡和昆明主城组成。多极”分别以嵩明至空港、安宁、富民、晋宁新区、海口至昆阳、澄江、宜良、石林城镇化较发展的地区为主体,整合周边具有功能与空间一体化的产业集聚区和具有发展潜力的城镇,在城市区域内形成8个主要增长极。

3.昆明交通对昆明城市结构形态的因素

3.1交通模式影响昆明城市结构形态演变

古代步行和水运时代由于通行能力较低,在很长的时间内昆明均为紧密型单中心形态;到近代机动化的到来,铁路和公路的修建,打破了昆明原来相对较封闭的发展格局,加之当时特殊的抗战背景,让昆明工业迅速发展并与主城有一定的空间距离,城市形态结构呈现跳跃式发展;近现代昆明与国内的铁路相连后,昆明对外高速公路也相继开始推进,昆明对各种资源的聚集力大大增强,城市内部普通公交快速发展,促进城市将近代工业区和主城区间的空间距离快速填充,昆明城市结构形态呈现复核圈层式发展;现代交通是一个大运量、快速、准时的体系,能够支撑昆明分散式发展,新昆明建设也是以此为基础才形成“一心多级”的城市结构形态。

3.2城市路网结构支撑着城市结构形态

昆明古代路网深受城市布局思想影响,城市结构形态为城墙的形态,内部空间结构形态遵从社会等级划分而布局。近代昆明开商埠后,滇越铁路和中印公路、滇缅公路的修建,推动城市摆脱城墙的限制,发展了与主城有一定距离的工业区;城市内部道路基本保持古代的方格网格局,并逐步形成小环形道路,促进城市内部空间填充,也为下一阶段城市环形道路的形成做好铺垫。近现代昆明对外交通铁路网路基本定形,对外公路形成放射状,城市内部道路在拆除城墙后形成一环路网,昆明城市道路“方格+环形+放射”结构基本形成,让昆明主城区与工业区间空间很快被填充,并继续向外拓展。现代昆明快速二环通车和三环建成,对外交通线路已打通至滇东、滇南、滇西和滇北的高速公路通道,形成“方格+环形+放射”的稳定路网结构,现在正在修建的地铁将大大提升昆明城市内部、主城与呈贡新区的通行能力,让现代新昆明“一心多极”的城市结构形态演变成为可能。

参考文献

[1]林卫等著.迈向昆明绿色交通.云南科技出版社,2008(12)

[2]杨少辉,马林,陈莎.城市空间结构演化与城市交通的互动关系[TU].城市交通,2009(07).

[3]周昕著.昆明城市空间形态演变趋势严谨[TU].云南大学出版社,2009

[4]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城市区域发展战略研究与远景规划》[Z]

[5]昆明市交通研究所.2010.2010年昆明城市交通发展年报[Z]

[6]昆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昆明城市总体规划[Z]

第4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城市化;城市人口;城市规划

中图分类号:F1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1年11月13日

城市化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人口、社会生产力不断由农村向城市集中的社会进步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农业人口转化为非农业人口,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在空间上聚集。伴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城市数量逐渐增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产业逐步壮大、升级,城市质量得到提高。目前我国正处于城市化加速时期,城市人口所占的比重正在逼近50%,数以亿计的人口正在或即将转变为城市人口,出现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

(一)城市化速度过快,城市空间规划缺失。截至2010年,我国的城市化比例达到47%,城镇人口6亿人,而在1991年末,城镇人口3.1亿人,城市化率26.94%。也就是说,在20年时间里,我国的城市化人口比例增加了20%。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速度明显过快,如欧洲城市人口由占总人口的40%提高到60%经历了50年。此外,我国的大中城市数量迅速增加。1980年我国只有51个城市人口超过50万,到2010年,我国已有185个城市跨过50万门槛。预计到2025年,我国又将有107个城市加入到这一行列。另一方面,我国对城市空间结构缺乏系统的规划与管理,城市体系结构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存在不均衡的现象。人口和工业都集中在大城市,大城市急速发展而中小城市被严重抑制;不仅城市分布不均衡,区域差距也较大,工业城市和大城市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一带,而在中西部地区较少;在城市内部,土地开发往往缺乏系统的规划,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基础设施不完善,从而造成很多城市的环境不断恶化。

(二)农业基础更加薄弱,产业结构失衡。农业的发展对城市化发展具有积极的、基础性的作用。我国的传统农业是以中小农户为主的生存农业,改革开放后一直采用初级产品出口的模式,从事种植出口经济作物的商品农业得到发展,而从事粮食作物的生存农业逐步衰弱,农业内部生产结构日趋不合理。在农业发展模式还没实现现代化的情况下,片面地将城市化等同于现代化,盲目圈地扩张的城市化和城镇化,造成大量耕地抛荒,浪费了大量土地资源,挤压了中小农户的生存空间。在农业比较效益日渐低下的情况下,农村劳动力特别是年轻一代纷纷进入城市打工。一方面由于城市产业化需求的有限和产业特质劳动力的选择,无法通过产业化消化大量被征土地的农民劳动力,出现大量的农村三无人员和城市准市民阶层,从而出现城市人口和贫困同时增长的局面;另一方面农业种植结构极不合理,长期忽视粮食生产,如此下去,国家将不得不进口粮食以弥补供应缺口,影响粮食安全。

(三)能源、资源需求剧增,问题日益严峻。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的能源消费特征之间存在很大差异,城市居民人均能源消费量是农村居民的约3.5~4倍。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将造成对能源包括电、煤、石油、燃气等需求的大幅度上升,能源成为限制城市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同时,我国各地资源紧张已经呈现。以水资源为例,随着城市大生产的发展和城市人口的剧增,生产用水和生活用水大大增量,加之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了江河表面水的丰盈,超量和无度的开采又造成地下水的枯竭;同时,禁而不止的工业污染和污水的超标排放,致使江河湖泊和水源地以及地下水水质遭受严重污染,使得我国660多个城市不同程度面临水资源问题,200多个城市严重水资源不足,有的城市被迫限量供水。

二、解决对策

(一)应合理规划城市空间布局。对于我国城市化速度过快、空间规划缺失方面的不足现状,国家应从宏观上制定城市空间布局规划战略,其城市空间规划不仅要考虑交通因素,还必须因地制宜地结合不同地域的实际特点,从改善人们在城市中经济社会联系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土地使用和交通互动的整体关系、资源能源的约束以及区域的承载空间等因素,科学审慎地调整城市空间结构。当前,我国相当一批大城市正处于调整城市空间结构的关键阶段,深入研究城市空间发展的客观规律,科学布局交通基础设施,审慎决策城市框架结构,避免城市越摊越大、中心越建越多、交通越来越拥堵、城市生活不便的现象,对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宜居城市十分重要。

(二)应高度重视农业与城市化的良性互动。城市化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农业不仅为城市提供粮食,更为城市化提供资金积累、原材料和劳动力,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都是建立在农业进步的基础之上的。在与城市化发展的良性互动中,发达国家的农业种植结构构成和规模都会保持合理的水平。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应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发展以高附加值的规模化生产模式为特征的生态农业。当前我国农业薄弱,将无法为城市化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针对近年来农业种植结构不合理、年轻人务农积极性不高等严峻局面,国家应进一步出台一系列重农、惠农的政策,调整农业中的种植结构,对于农村创业的青年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信贷支持等,引导年轻人从事农业生产。要采取各种措施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生产率,加强农业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的素质。

(三)采取各种手段节约资源和能源。国家要运用各种市场调节手段,如财税、金融、投资、信贷、价格等政策手段,调节市场主体的行为,形成自觉节约能源和资源的长效机制,从源头上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环境污染和破坏,形成建设节约型城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应用必要的经济、技术、法律手段,努力减缓自然资源的损耗速度,应当积极采取措施,以推进“五节”(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节矿)、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为重点,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节约型的城市发展模式和节约型的消费方式,为建设资源节约型城市创造条件。

主要参考文献:

[1]陈锡文.通向市民之路[J].财经,2006.19.

[2]董文柱.中国的城市化:进展、问题与对策[J].学术探索,2005.4.

第5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空间结构 变迁 特证

1、定陶概况

1.1地理概况

定陶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菏泽地区的中部。北部和西部与菏泽市接壤,南部和西南部与曹县毗邻,东部和东南部与成武县相连,东北部与巨野县交界,总面积838平方公里。

定陶地处淮河流域,属于黄泛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平均坡降万分之一。微地貌形态有高、平、洼三种类型,分别占总面积的17%、57%和26%。县境属暖温带季风型大陆性半湿润气候,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日照充足。境内年降水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夏季,且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县境内新旧河流纵横交错,按河流形成时间可分为古代、近代和当代河流,这些河流多为季节性间歇河。境内有洙水河、万福河、东鱼河三大水系,流域面积840平方公里,年平均径流总量9850万立方米。有主要河流23条,其中流域面积3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14条,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5条。

1.2历史沿革

定陶县,古为陶丘,周曹国地,战国时属齐。秦朝设置定陶县,属砀郡。汉、晋及南宋北魏时期皆为县,隶属济阴郡。隋,定陶县隶属曹州。唐,撤定陶县并入济阴县,定陶为镇。五代,承唐建置。宋,于定陶镇置广济军。金,撤广济军,设置定陶县,属曹州。元,定陶属直隶中书省曹州。明,定陶县随曹州隶属兖州府。清,沿袭明末建置,定陶县隶属曹州府。

民国时期,1914年,定陶县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32年,属山东省第二区行政督查专员公署。1938年,改属山东省第十六行政督察区。1947年,属山东省第十六行政督察署。1941年,定陶县抗日行政办事处在张圈村成立。1948年,定陶全境解放,仍属晋冀鲁豫边区第五专员公署。1949年,平原省建立,定陶县属平原省菏泽专区。

后,1952年,撤销平原省,定陶县随菏泽专区属山东省。1958年,定陶析入菏泽、成武两县,同时撤销菏泽专区,随菏泽、成武两县改属济宁专区。1959年,恢复菏泽专区。1961年,恢复定陶县,属菏泽专区。1967年,属菏泽地区至今。

2、定陶城市空间结构变迁及特征

2.1明清时期

明清以前,定陶曾作为历代的王国、郡、军等治地,具有政治经济功能。明清时期,定陶一直作为两朝的县级治地,主要职能是行政管理中心。定陶城在定陶故城被淹没四十年后,于1371年(明洪武四年)建立。明清时期的定陶城在城址、空间结构和城市用地上都没有太大的变动。

定陶城初建时为土城,周长约4.7公里,面积1.2平方公里,城墙高六米余,城壕深三米,四门各建戍房。护城堤周长约6000米,高2.5米,底宽16米,顶宽6.6米。此后,每当有暴乱或边警,知县都会修整城池以备警,明朝历代知县陆续增修了瓮城、城楼、敞、粉堞、角楼等。清光绪年间,知县毛徵改土城为砖城,四门初建有城楼外,各建瓮城一座,并于东南隅城墙上建奎星阁一座,以居高远眺。砖城墙高11.7米,趾厚16米,顶厚6米,周长约4146.7米。城内又分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四隅,有主要街道17条,四关皆设集市。城内的设施主要有县署、文庙等,并有大量祠庙遍布城中。

县署于明宣德年间创建,中为堂,傍翼设吏舍、门狱、公廨,正堂设左右库房,堂东设鸾驾库三间。清代,将库房移至帝尧祠前,正堂后为退思厅,寝室东为丞厅、簿厅,西为典史厅,后有宅舍十二间,堂左右列吏舍三十间,南为仪门六,甬道树戒石亭。此后多有改建,又增设檐棚、迎宾馆,创旌善申明二坊、书房三楹等。咸丰年间,有匪入城,衙署烧毁,同治年间重建,规制如前,此后历任知县间有修补。

儒学在县治东二十步许,中为文庙,左右为两庑,前为战门,门内左右为神厨,库房前为圣道渊源坊,南为泮池,又南为棂星门。文庙西为明伦堂五间,堂左右为二斋,后为会讲堂,东西号舍十二间,后为学舍三间,后东为教谕宅,书橱一座,西为训导宅。堂前为道义门,左右角门,西为射圃亭,前为大门。此后明代知县又增建敬一亭、启圣祠,创建栅栏二围。清代,历代知县大都是原址上加以补葺或重修,基本没有变动。

直至清末,城内共有街道17条,道路多为“丁”字型和尽端式路,只有东西大道贯穿东西,在城内形成了东瓮门――魁楼――钟楼――西瓮这条中轴线。从城内总体格局来看,以中轴线为中心,向南北展开,西南为居民区,西北为行政区,其余地方主要分布着祠堂、书院等设施,功能分区比较明确,这与我国古代典型的县城空间结构大体一致。

2.2民国时期

民国年间,城墙南北宽约753米,东西长约1595米,城内面积1.2平方公里。城墙外是东、西、南、北四关。四关外有障水堤,距城墙300米。障水堤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长约1340米,堤围面积2.81平方公里。

民国初年,县衙工房管理城乡建设工作。这一时期,定陶城区建设虽有扩展,但并无严格科学的规划,城区建筑杂乱无章,布局极不合理。除街道增加了4条,一些建筑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变动,城内格局基本没变。

2.3 建国后

建国后,城区规划和建设逐渐得到人民政府的重视,60年代初,定陶县人民政府开始对城区进行规划和改造。1958年,环城墙旧址栽桃、杏、苹果树万余棵,植柳、杨、槐树5000余棵,牡丹、芍药、玫瑰4.5万株。后在平南、东城垣旧址,建工厂和居民住宅。1967年,于平北城垣旧址建环城北路,后改为兴华路。1980年,于平西城垣旧址建西环路,后改建为范蠡商场。至此,定陶旧城消迹。

1990年,山东省人民政府对定陶县总体规划进行了修改和补充。定陶县城区用地集中在菏商公路以东,逐步向北发展,规划西北工业区。生活居住用地初结合现状填空补齐外,逐步向北安排。

定陶县城经过多次兴修和改造,至1990年,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2平方公里扩展到4平方公里。城内主要道路23条,总长235公里,以兴华路中段为全城中心,主要街道有兴华路、青年路等。

2.4 新世纪

进入新世纪,国家提出加快城市建设进程,促进中小城市发展的战略方针。定陶县人民政府在国家政策指导下,铺修了定(陶)张(湾)、陈(集)菏(泽)公路,定(陶)砀(山)公路也全面开工建设。现今护城河疏浚治理、仿山开发都已初见成效。工业生产稳步发展,固定资产投资不断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随着投资环境的优化,基础设施的完善,全县新开工、竣工投产了菏泽第四制药厂、酒厂乳酸饮料、一棉厂齿轮加工生产线等一批骨干项目。

定陶区位优势明显,县城距菏泽市中心20公里,已列入菏泽市新一轮市区规划。京九(北京西――九龙)铁路穿越全境。规划中的菏徐(菏泽――徐州)铁路将在定陶站与京九铁路接轨。日(日照)――南(南阳)高速公路联通京福、济青、京沪高速,在建的德商高速、菏徐高速、济菏高速纵横交错,菏关高速――定砀路连接线纵贯县城,临(临清)―商(商丘)、东(东明)―丰(丰县)、刘(刘口)―民(民权)、定(定陶)―砀(砀山)四条省级公路连接县乡公路成网状分布,使定陶成为重要交通枢纽。

2.5变迁特征

从上述对定陶城市空间变迁历史的分析可以看出:定陶县作为一个小县城,城市空间结构很容易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重要的行革对城市空间结构的调整具有决定作用,而源于城市内部动力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则比较缓慢。从明清时期至新世纪这四个阶段中,只有在阶段转换的初期城市的空间结构才会有所调整,之后就会稳定下来,基本上不会再出现变动,直到进入新的阶段。

3、结束语

通过分析定陶县城市结构在明清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后和新世纪四个阶段的变迁历史,可以看出行革对城市空间结构调整的重要性,以及城市内部调整动力的缺乏。但是,在进入新世纪后,定陶县进入了城市快速发展的阶段,来自城市内部空间调整的需求和动力明显增强,促进了城市功能的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周一星. 城市地理学[M ]. 北京:商务印书馆, 1995.

[2]马正林.中国城市历史地理[M ].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8.

[3](清)刘藻修.曹州府志[M ].济南:齐鲁书社,1998.

[4](清)赵国琳修,《定陶县志》, 清顺治十二年(1655)刻本.

[5](清)雷宏宇修,《定陶县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本.

[6](民国)曹垣修.定陶县志[M ].齐鲁书社,1998.

[7] 山东省定陶县县志编篡委员会编.定陶县志[M ].齐鲁书社,1999.

[8](明)于慎行修.兖州府志[M ].济南:齐鲁书社,1990.

第6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 金融空间分布 产业结构 城市功能分工 空间逻辑

[中图分类号] F061.5, F069.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6623(2017)03-0101-05

[作者简介] 陈刚(198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技术经济学、空间经济学;王苏生(1969 ―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金融学、区域经济学;韩雪,女,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研究生院,研究方向:知识经济、空间经济学。

一、金融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变迁与

城市功能分工的空间逻辑关系

通过梳理金融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的相关国内外研究不难发现,金融影响经济时空演变的内在路径,主要包括两个层面,一是金融要素功能,这是指金融本身在经济运行中的角色,主要体现在金融属性上,包括从微观层面的个体风险偏好与投资行为、企业金融决策到宏观层面的货币供给、利息汇率等,都是影响经济时空演变的重要因素;二是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金融属性在发挥自身功能时必然带动其他经济要素的空间流动,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会带动知识、技术的空间扩散,进而影响知识生产与技术创新活动。以往的研究表明,产业结构变迁的动因,在微观层面主要体现在产业要素的空间转移,以及知识技术空间异质驱动下的技术革新过程引发的产业转型升级,而产业结构在空间维度的调整与变动,又逐步推动城市乃至城市群整体的功能分工演进。因此,本研究沿着这个思路进行拓展,尝试逐步厘清金融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功能分工三者背后的空间逻辑关系。

(一)微观企业层面的逻辑基础

产业结构变迁与城市功能分工的微观表现,都是通过企业的空间区位选择呈现的。在微观企业层面下厘清金融对企业的作用机制,是空间维度下探讨金融空间分布对产业结构变迁、城市功能分工的重要前提。不同于以往的金融发展、金融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本文首先尝试从微观企业层面来剖析金融对企业空间区位决策的影响机制,而且为了更加贴近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将以往研究中的金融功能拓展为市场与政府两个部分,强调政府的调控干预对金融市场功能的重要作用。

金融功能的市场部分也就是以往研究中的金融功能概念,学者Levine(1997)将金融功能分为五大类,本研究在其基础上概括为四大类,风险管理、信息披露、公司金融,投资。四大类的功能本质是统一的,即都是通过改变不确定性风险与信息不对称环境来对企业产生影响,而作用机制又主要分为两类,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产生影响;对企业的生产创新效率产生作用。金融的市场功能或者说市场属性,主要是发挥其抵御风险和畅通信息、削弱信息不对称的作用,风险问题就是收益问题,信息问题是交易成本问题,这都是直接与企业经营管理决策相关的。如当下势头正盛的互联网金融,通过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手段革新传统金融业态,极大降低传统模式中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要素的流动性,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国当前环境下的小微企业、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窄、融资成本高的问题,对企业经营管理效率有很大裨益。

金融功能的政府部分,是以往研究较少提及却又影响深远的领域。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到现在互联网金融的兴起,国家对金融的态度已经由大力发展金融向金融改革转变,经济新常态下尤其提防大规模的金融风险。当下金融功能的政府层面主要体现在:利率市场化、人民币汇率、第三方支付等金融改革;中央与地方的金融监管;针对区域经济发展制定的政策性金融服务支撑。金融功能的政府部分不仅可以直接驱动政策性金融要素的空间流动,还可以通过对市场的调控干预来对微观企业主体产生影响作用。

(二)城市空间层面的逻辑演绎

在分析金融空间分布对产业结构变迁和城市功能分工作用的空间逻辑之前,首先来看下我国2015年省级和广东省市级金融空间分布的基本格局。如图2所示(未将港台地区数据录入,不作考虑)。不难发现,我国省级金融空间格局呈现很明显的空间非均衡特征,金融业主要集聚在东部沿海和行政直辖市,整个东北、西北地区严重落后于东部、中部等地区。广东省市级金融空间格局同样具有显著的空间分异特征,主要集中在深圳、广州、佛山、中山等珠三角城市,而粤东、粤北等地区金融发展明显滞后。

以往的研究表明,我国金融空间非均衡分布的动因与区域经济水平、发展阶段、区域金融政策、产业机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技术环境等密不可分,这其中政府的金融政策倾斜具有较大的解释力。据此,本研究开始从城市空间层面梳理金融空间分布对产业结构变迁和城市功能分工作用的空间逻辑。

改革_放以来,东南沿海城市吸引大量的资本投资(主要是外资、港资和台资)进驻,银行、招商局、外贸金融服务、金融咨询公司、各类投融资平台等各类金融要素在东部沿海地区迅速集聚。金融要素集聚产生的资本效益、投资效益、结构效益等经济利好效应,显著提高了区域资本配置效率,吸引了大批的制造业工厂、进出口贸易公司等企业主体进驻和成立。此外,这些企业的空间集聚同时给东部地区带来了国外工业、制造业的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金融集聚带来规模经济、聚集经济和范围经济,越来越多的企业(国企、民营企业)开始向先进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区域靠拢,以期获取高额垄断利润。

金融集聚下的企业集聚中心对周边地区产生明显的吸附效应,这一过程直接促成初期的产业空间集聚、城镇化和功能分工过程,高效推动了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经济体量的大幅提升使得这些地区降低了对中央政府倾斜政策的依赖,且地方政府自身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科技研发投入(科技金融服务等)营商环境建设等大力推进,显著提升优势地区的金融集聚力,加剧了东部地区与落后地区的禀赋差距。与此同时,产业集聚、城镇化又会对金融要素的集聚产生反馈强化,促使区域内的金融深化,集聚区内的金融市场体系、服务体系、产品体系和组织结构日益多样化并逐步丰富完善,这就形成金融空间集聚的“马太效应”,加大优势地区与落后地区的金融差距,产生空间经济学中的“路径依赖”和“循环累计因果”。从全国范围来看,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东北部、西南部地区的金融差距在“马太效应”、“路径依赖”和“循环累计因果”的作用下,不降反升。优势地区在金融集聚作用下,产业结构由农业、手工业等主导向工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主导转型,且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工业化、城市化和服务化转型,催生出珠三角、长三角两个特大城市群;落后地区由于初始金融政策性缺口导致区域经济效率低下,资本、技术、人力等要素资源源源不断地被优势区域吸附,产业结构、城市化进程以及区域功能分工演进长期滞后于优势地区,这又反向加剧了金融要素更难向落后地区转移的不利形势,即使我国先后出台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重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政策性倾斜干预,都未能扭转落后地区的负向反馈强化路径。

再从东部沿海的内部来看,同样金融空间分布具有非均衡特征,整个区域呈现鲜明的中心边缘CP结构,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区是整个优势区域的金融中心城市。在CP结构后期中心对边缘的虹吸作用减弱逐步转向向周边扩散,城市的空间结构也随之向空间圈层结构演化,这一时期金融要素开始由中心区域向外扩散,带动资本、知识、技术、人力资本和劳动力向周边扩散。这一过程就必然出现部分企业集聚经济和部分企业集聚不经济;集聚经济的企业会强化当前区位选择,而集聚不经济的企业则面临区位空间退出或者通过一定的措施扭转集聚不经济的不利局面。选择不退出的企业则必须通过进一步改善经营管理效率或者生产创新效率来提升自己的盈利能力,转变集聚不经济到集聚经济,形成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如果转变失败、或者直接做出区位空间退出决策,产生企业的空间迁移,向周边地区扩散,形成产业空间转移。在金融空间流动带动作用下,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和城市间的空间结构经历中心边缘结构向圈层结构的转变,产业结构在城市内部和城市间也同时经历时空演变,且演化路径逐渐深化,继续推动城市功能分工。

在互联网技术与信息通信技术的带动下,金融新业态遍地开花,加速了金融空间联系格局的形成过程,原本地理空间角度的壁垒障碍在逐步缩减,企业投融资和区位决策的空间联系也越来越紧密,这个过程的不断强化也加深了区域间的经济交流,加速知识、技术、资本和劳动力的空间联系流动,城市内部企业空间区位选择的决定因素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人力资本价格、土地要素价格的攀升形成了企业向周边转移的重要扩散力,万众创新背景下的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兴盛,一定程度上提升了部分空间区位上企业技术创新,形成区位选择的集聚力。二者的综合作用促使企业掀起新一轮的空间区位选择浪潮,带动产业结构水平、纵向的变迁,最终推动城市、城市群空间结构逐步由圈层结构向复杂的空间网络结构转变。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金融空间分布、产业结构变迁和城市功能分工之间并非单向的因果逻辑关系,而是在空间演化过程中互为因果,循环累积。

二、区域协调发展的金融空间布局思路

通过空间逻辑的梳理,不难理解金融空间非均衡与趋于经济空间非均衡的循环因果关系,因此当前新常态背景下的区域协调发展,对金融空间布局提出了现实需求。要想打破我国金融空间分布的二元格局,探索破解“路径依赖”的政策制定方向,必须从空间逻辑演绎过程下手,寻找逻辑突破点。

图3是我国国家编制的公路、高速公路、铁路、高速铁路网的组图,不难发现整个路网同样存在显著的空间非均衡分布特征,基本与经济空间格局、金融格局(图1)类似,东南地区的交通网络密集程度要高于其他地区,尤其是远远高于西北地区。东南地区内部的交通网络格局要相对均衡得多,整个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网络格局,并未表现出显著的非均衡特征(当然有,但相对全国来说非均衡要弱得多)。顺着这个思路,本研究发现,全国省级金融空间布局虽然与具有代表性的广东金融空间分布格局一样,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非均衡特征,但是全国城市空间结构却并没有像广东一样出现比较明显的空间网络结构。最直观的原因,在于全国范围的地理空间更广,发达地区城市与落后地区城市的空间距离要远大于发达地区内部城市之间的距离。空间距离的远近在经济层面表现为资源要素流动过程产生的成本,当这个成本^高时,不利于要素的跨区域流动。为什么落后地区不能复制先发地区的金融倾斜政策而追赶?从金融空间分布的角度来说,虽然落后地区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获得类似倾斜的政策干预,但是由于先发优势产生的“马太效应”作用,经营管理效率、生产创新效率高的企业基本都迁徙到具有规模效益、集聚效益和范围经济的金融集聚区域,反观倾斜到落后地区的金融资源要素很难达到先发地区的经济效率和收益,这就使得后发地区的金融倾斜被稀释了,落后地区的直接政策干预不能抵消“马太效应”对落后地区的虹吸作用,甚至出现越帮越忙的尴尬境地。

据此,要想尝试从金融布局角度探讨新时期协调发展的政策办法,必须紧抓以下两个层面,如何加强落后地区与优势地区的经济联系,缩短与优势地区的经济距离?如何推动落后地区企业的知识生产、技术创新和管理效率提升?对照这两个关键,本研究提出经济新常态下区域金融布局的大体思路:

一是中央和地方政府补充性地加强落后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给予较大力度的财政金融支持,可考虑将东北、东南地区的基础设施过剩产能以政府购买(甚至于类似南水北调的战略思想,将过剩基础设施产能调至需求旺盛的落后地区)的形式,交付给落后地区提高其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探索西部地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金融服务和产品设计,加快市场金融要素的入盘,以交通金融创新来带动西部地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进而加快缩短落后地区与优势地区的空间通勤距离,提高经济可达性,降低空间成本,借此逐步改善营商环境,对冲资本原理的扩散力。

二是加大落后地区的信息通信提升投入,以信息技术代替地理空间的互联互通,缩短信息要素的空间距离,降低信息传播成本,畅通信息在落后地区与优势地区之间的流通渠道,降低信息损耗和不对称。可尝试探索在西部地区试点放开通信垄断管制,以政府科技金融支持的思路,孵化、培育部分符合条件的创新企业提供信息通信服务,并将信息通信交易与互联网金融深入结合,打开西部地区通信金融市场的大门,让市场来有效配置金融要素等资源,加快落后地区的信息技术追赶进程。

三是探索西部地区教育与金融的创新结合,吸引优势地区的教育资源以“互联网+”和共享经济的思维,尝试拓展教育金融产品创新,打破传统教育模式和观念,加速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对落后地区的带动辐射作用,在较短的时间内解决教育资源的严重缺口问题,提升西部落后地区整体人力资本受教育年限。

四是尝试有条件地放宽西部地区部分金融管制,以“法无明禁即可为”的“激励信号”,鼓励民间金融资本和要素的崛起,进而降低当地企业的信息成本、交易成本等,吸引部分优势区域的金融要素和企业进驻,优势地区企业的迁入具有正的外部性利好,可以为西部地区带来较为先进的知识、技术和管理水平,这些通过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逐渐影响本地企业,带动整个地区企业经营管理效率和生产创新效率的提升,开始落后地区微弱的“马太效应”。

[参考文献]

[1] Chakraborty I. Does financial development cause economic growth? The case of India[J]. South Asia economic journal, 2008, 9(1): 109-139.

[2] 李红,王彦晓. 金融集聚、空间溢出与城市经济增长――基于中国286个城市空间面板杜宾模型的经验研究[J]. 国际金融研究,2014,(02):89-96.

[3] Y三庚, 宋毅成. 金融的空间分布与经济增长[J]. 经济学动态, 2014, 8(97): 104.

[4] 张辉, 刘鹏, 于涛, 等. 金融空间分布, 异质性与产业布局[J]. 中国工业经济, 2016 (12): 40-57.

[5] 孙志红,王亚青. 金融集聚对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基于西北五省数据[J]. 审计与经济研究,2017(02):108-118.

第7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在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过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而且,根据城市化发展程度的不同,体现出问题的严重程度也不同,例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空间规划不合理、土地利用不合理等,为此,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1 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存在的问题

1.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

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交通道路遍布城市的各个角落,然而,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私家车的数量越来越多,大量的行驶车辆投入到城市交通中,使得原本通畅的城市道路变得拥挤,造成城市居民出行的困难[1]。引起这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很多,如,道路等级结构布局出现混乱,道路功能细化不够清楚,公共交通道路体系过于落后等,尤其是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城市交通网络布局不合理严重的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可见,该问题的存在是城市规划空间非常突出的问题。

1.2 城市空间规划不合理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发展也极为迅速,然后,虽然城市规模在不断的扩大,但是,很多城市却未能得到规模化发展,还依旧将发展重点放到城市的中心区域,使得城市周边未能得到有效的发展,整个城市的规划出现脱节,尤其是在功能布局上,过多的集中在城市的中心位置,这些位置本身就是有限的,再加上各个企事业单位、商场、超市等都往中心的位置集中,造成城市周边区域居住人群、活动人群寥寥无几,而中心区域却成为一片闹市。

1.3 城市土地利用不合理

任何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都需要对土地就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以此来促进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然而,有很多城市在扩大空间的过程中出现空间利用不合理,土地资源浪费、土地资源利用率较低等问题,例如,城市人口密度较小还依旧向四周开发,城市居民平均用地面积超出了国家的相关规定,造成大量土地出现闲置的现象[2]。

2 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

2.1 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

城市交通是城市规划空间的重点,一旦交通网络布局出现不合理的现象,就会造成城市交通出现拥挤的问题,制约了城市化的发展,尤其是在城市私家车数量逐渐增加的情况下,对城市空气也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因此,首要任务是要做好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优化。首先,要对城市交通道路的线路进行合理规划,尤其是城市道路的功能要进行合理的划分,提高城市居民文明行车意识[3]。其次,要对城市交通公交体系进行优化,建立独立的公交道路体系,无论在任何时候私家车都不能占用公交线路,这样可以保证公交线路交通的通畅性,确保人们的出行方便。第三,加强汽车文明出行的宣传力度,鼓励城市居民公交出行,降低城市小汽车的使用量,一方面能够减少城市交通拥挤的现象,有效的对城市空间进行规划,另一方面可以减少小轿车尾气对城市空气的污染,从而实现对城市交通网络布局的合理优化。

2.2 对城市空间规划进行优化

城市空间规划是否合理对城市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对城市空间规划布局的优化应作为城市发展的重点。自城市化快速发展以来,城市对内部空间结构的重组、对外部空间形态的演变各有差异,而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过程中,经常忽略了城市产业的市场机制,使得结构调整的政策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尤其是城市的工业用地方面,因为用途的不合理使得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出现多种空间规划问题,从而制约了城市的经济发展,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势在必行[4]。首先,要打破在城市化发展中,过于集中城市中心位置的问题,将发展计划向城市的结构扩展,一方面减少城市中心过于拥挤的现象,另一方面,可以使城市空间结构也能得到有效的发展,从而实现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其次,要合理安排城市大型办公区域、超市、商场等,不仅要在城市的中心有,还要保证周边的设施都能够完善,这样不仅能够确保城市居民生活的便利性,同时可以疏散市中心的人流。第三,城市规划空间要有着长远的发展目标,不能局限在眼前,否则可能会在短时间的发展中就会发生空间格局的大变动,浪费了大量的资源,又消耗了大量的人力,不利于城市的发展。

2.3 城市规划用地的优化

城市规划空间的布局是需要建立在土地使用的基础上,而土地的使用也是经常存在不合理现象,尤其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很多城市在土地使用上存在很多盲点,经常出现过度扩张土地,土地污染,违规建筑等问题,不仅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还浪费了很多的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因此,在土地规划用地上要进行合理的优化。首先,要提高城市土地的利用率,在城市化发展的过程中,要确定好城市发展的边界位置,在指定的范围内进行发展,提高城市建筑的密度,同时,对城市规划内部的闲置土地进行合理的整改和置换,将城市土地进行有效的优化配置[5]。其次,对城市发展用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尤其是在功能上要确定发展方向,同时在城市发展用地建筑的过程中,不仅要做好有效的建设规划,还要做到节能、节地、节材,着眼于城市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对我国城市土地的合理规划布局。

总结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空间布局优化也将作为城市规划的重点工作,而在实际的城市发展中,很多城市都过度重视城市,扩大城市的发展区域,提高城市的活动范围,但是,却往往忽略了城市规划空间布局的优化,使得城市规划面临着诸多的问题,对城市的经济发展也造成一定的影响。通过本文对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的分析,对当前我国城市规划空间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正确认识了问题的所在,同时,作者就自身多年的工作经验以及对城市化发展的认识,提出了几点城市规划空间布局优化的建议,希望通过本文的分析,能够有效的提高我国城市规划空间的合理性,促进我国城市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晓光.区域可持续发展中乡镇工业空间布局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02).

[2] 陶然,傅德印, 宋涛,蔡建明,倪攀,杨振山.中原城市群经济发展水平及空间布局研究[J].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 2011(05).

[3] 韩昊英,赖世刚,吴次芳.中国当代城市规划的战略观――复杂城市系统中设计与战略型规划的解析[J].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预印本. 2012(06).

第8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欠发达城市 区域创新体系 空间结构科技工业园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3-034-02

区域创新活动布局干特定的地理空间,具有一定的结构特征,是区域创新能力与水平的表征,合理布局的创新空间是创新体系功能发挥的重要条件。我国多数区域创新行为主体能力不强,创新资源匮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技术条件落后,创新体系空间结构残缺,阻碍了其创新体系功能的发挥。因此,正确认识各种制约因素,合理布局区域创新体系的创新空间,选择符合其特点的创新体系空间结构发展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科技工业园是区域创新体系空间的发展方式

在世界范围内,创新最先发源于经济基础较好、技术条件优越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然后向全球范围内扩散;在国内,创新首先集中于发达地区,形成创新高地,并逐步向欠发达地区推移;在特定区域内,创新也是发源并集中于自然、经济、社会、特别是技术条件较好的地域,再沿着一定梯度向其他空间扩散。这些区域内的创新高地,实质上就是区域创新集群。研究表明,创新行为主体在区域创新体系中有明显的空间集聚趋势。集聚的成因从生产过程的角度是为了节约能源和运费,共同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和基础设施。从创新过程的角度来说,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和联系会产生如下作用:第一,促进关联实体的竞争和合作。地理上的接近使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在更知同行创新压力时激烈地竞争;长期演化形成的制度环境会激励区域内的创新行为主体相互影响和合作。第二,有助于关联实体竞争力的提高。包括上游产业如投入品的供应商以及基础设施提供商,延伸到下游产业如顾客的分销渠道,以及为创新服务的政府机构和公共机构等。第三,推动了科学家、工程师和技术人员面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信息、编码化知识和隐含经验类知识的流通,降低信息搜寻和交易的成本。第四,有利于区域内形成学习和知识溢出的环境,促成集体学习的氛围。第五,促进新企业从现有企业中衍生出来。因此,区域创新集群是指一组在地理上靠近的由于共性和互补性而联系在一起的创新行为主体,它是一种有效的创新空间安排方式,成功的区域创新体系在空间结构上必然具有集聚性特征。

目前,区域经济不平衡的空间发展方式主要有增长极、梯度推移、反梯度推移、点轴开发、网络开发,以及近20余年经济地理学界刚开始研究的新产业区。创新的本质要求增加组织中要素的网络化联系,现代社会的发展也证明,网络为组织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习界面,使创新可以在多个层面、多个环节中发生,成为各行为主体采用的新型组合与运作方式。国内在20世纪90年代就有学者研究发现网络是一种有利于创新的区域治理结构,是一个由区域内各参与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创新特征的制度安排,区域创新体系如果基于网络组织运行会更加高效,创新能力会更强。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即区域创新网络作为区域适应知识经济特点的崭新形式,无疑将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主要发展方式。现在国内一些发达地区创新使用了网络开发方式,这些区域的创新网络结构已基本成形。由于欠发达地区不可能在薄弱的创新基础上和落后的创新环境中,直接形成内部空间单元有机联系的、发达的创新网络。根据区域创新集群的作用机理,欠发达地区只能集聚有限的创新资源,在一个较小区域内创造良好的创新环境,重点培育创新空间增长极,使这一小范围区域成为城市的主要创新源泉,增强城市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集聚效应和示范效应逐渐向周围地区或创新低梯度地区扩散,推动整个城市创新体系的营建。这一小范围区域的实质就是利技工业园,国内有学者称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凯斯泰尔兹和豪尔(astells and Hall,1994)认为,发展科技工业园的目的是再工业化、区域发展和协同创造。科技工业同的基本功能包括孵化功能、科技成果的引进吸收与创新功能、培训功能、辐射带动功能、信息集散功能、聚集功能和对外交流功能等。欠发达地区发展科技工业同的目的包括:第一,欠发达城市的再工业化。通过园区技术的产业化和集群化,来推进城市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和城市建设,实现城市的现代化。第二,欠发达城市的发展。利用现代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为区域发展提供技术和钾力保障。第三,欠发达城市的协同创造。以区域学习和区域结网促进知识的流动与创造,逐步提升以园区为主体的城市的创新力和竞争力。由此可见,科技工业园明显具有区域创新体系的集聚性特征,积极发展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区域创新体系的营建。

二、科技工业园对欠发达城市创新的作用

科技工业园是产业综合体,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的经济社会区域,包括孵化器、科技园、科学城、大学研究园、高技术产业带、高技术加工区、高技术产品出口加工区和技术城等七种基本类型,它们的侧重点各不相同,尽管如此,它们的共同点也十分明显,这就是规划和建设好这些科技工业园,对整个区域的创新具有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对欠发达城市而言这会进一步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从而促进城市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一)促进创新行为主体发展和创新资源整合

我国多数欠发达地区创新能力低下,多年来单一发展本地优势产业的模式造成了创新行为主体数量较少、发展缓慢、功能缺失;创新能力、动力和活力不强;创新意识薄弱。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在其发展规模、服务能力和规范管理等方面同国内发达城市相比有很大差距,对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推动作用十分微弱。在创新资源方面,创新人才匮乏;创新人才部门和结构分布不合理,科技人员集中分布在中央企业、省直企业和资源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主要集中在本地优势产业及相关行业的科研机构;大多数城市底子薄,财力有限,创新资金投入能力较低;创新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品的技术水平、企业的规模大小以及组织结构是影响高技术产业地方联系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工业园通过前后向联系吸引其他相关产业生产活动,促进它们共同发展,对欠发达城市就业产生拉动作用。科技工业园的发展对欠发达地区就业产生影响的大小取决于新的R&D活动和制造业活动增加的状况。国际研究表明,高技术活动在本地区所产生的就业增长仍然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创造的就业机会可能会发生在城市之外,所以吸引园区外R&D活动和生产活动、促进新企业的衍生和集聚能够促进城市就业的增加。在此过程中,这些活动将促进城市创新企业的孵化,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创业人才的培养及创新资源的整合。

(二)有利于创新环境改善

新产业区理论常被用来研究创新,该理论认为成功的区域就是区内企业能够持续创新的区域,但并不是所有区域都具备发展新产业区的条件,为此在建设区域硬环境的同时更要重视软环境的建设,因为完善的基础设施、便利的交通等硬环境可以成为创新的条件,但它不必然为创新提供机会,而区域内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沟通等软环境,却能诱发创新。欠发达城市创新发展的软环境较差,缺乏一种有利于创新要素整合和高效率发挥作用的社会文化环境;创新活动受制于历史形成的制度,面临着市场竞争秩序不规范、市场法规不健全等困难和挑战,制度环境亟待改善。同时,欠发达城市空间布局呈离散状态,一些城市的建城条件很难满足一个正常城市对地形、交通、供水等方面的要求,城市基础设施亟待改善。

科技工业周内创新行为主体在地理上的接近,促进了园区内外知识和信息通过正式和非正式交流进行传播。同时,同内企业间平等互惠的联系有利于创新氛围的形成,带动整个城市市场环境的健全和完善;园区内的企业文化同当地文化相互交融,有利于城市创新文化的形成。由于科技工业园对同内基础设施具有一定的要求,而且随着科技工业园的发展会引起本地税收的增加,政府会有更多资金用于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这些都将促进城市创新硬环境的改善。

(三)促使创新网络和集群的形成和发展

区域创新网络可以活化创新资源,增加其灵活性,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减少创新的不确定性。由于欠发达城市长期处于计划经济模式,经济中的条块分割以及自上而下的刚性管理、层级节制的权力结构。使得地区经济发展规划大多以政府为绝对主导,形成由政府控制创新行为主体问联系和创新资源配置的、高度集权的等级结构。这种结构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具有效率优势,有助于充分发挥政府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权威作用,统筹整个创新体系的发展,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限制了创新行为主体的发展,阻碍了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减弱了创新体系的开放性。因此,对于欠发达城市而言,其创新体系期望的结构应是一种创新网络结构,它能够为城市的创新行为主体提供正式和非正式的交流渠道,有助于调动多个主体参与,激发更多主体进行创新,加强创新行为主体问的联系,形成创新合力,促进各种创新资源的合理流通,提高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

总的来说,日前大多数欠发达城市尚未形成网络组织的区域创新体系,或者即使极少数城市的创新网络初具形态也显得十分稚嫩。科技工业园在发展过程中会得到所在城市一系列优惠政策的支持,加之园区内良好的创新环境,会吸引园外适合园区条件的R&D活动和生产活动迁移到同内。在园内大量创新行为主体和创新资源的地理集聚,使同内各类正式与非正式、机构与非机构之问的联系密切,园区内外创新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加强。在创新网络中结点密度越大,联系的结点越多,则交流机会越多,创新能力越强。因此,区域创新体系内的网络结点丛生、创新频繁,将促使城市创新网络的形成和创新集群的发展。

(四)推动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目前我国大多数欠发达城市的三次产业比例严重失调,在向高级化产业结构推进中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相比较为落后,表现出“高工业化”的虚假性。而且第一产业多为粗放经营的传统农业;第二产业多以采掘业、加工业及其配套产业为主导,产业链条很短;第三产业多是为企业服务的商业和餐饮业,新型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特别是最能反映第一产业发展水平的信息产业、知识服务业等不发达;各产业的关联度较低,产业横向协调差、纵向水平低。

科技工业园能够推动欠发达城市产业结构调整。一是通过产学研合作,由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提供项目和技术,企业提供设备和投资,共同进行项目的孵化,使企业原有的产品和生产结构得到调整:二是科技工业园内高科技企业与地方企业通过供应和销售关系的建立加强前后向联系,促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三是科技工业园自身吸引大量具有创新和创业精神的人才到本城市工作,给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创造了人才条件;四是在科技工业园内孵化成功的企业可在园外设厂,从而影响当地的产业结构。

三、结语

由以上分析可知,成功的科技工业园可以通过产业的前后向联系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推动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化和升级。但是城市的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科技工业园内部的组织管理,科技工业园与地方政府、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联系,科技工业园内企业与城市内原有企业的联系等都可能成为科技工业园发挥作用的制约因素。科技工业园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发育程度,在自身发育不完善时,对周围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限的。科技工业园初期在本地诱发新制造业活动的潜力可能比较小;而当高技术商品化,生产标准化产品时,其生产的本地联系一般也不大。此时作为增长极的利・技工业园所发生的经济增长主要不在园区内,而是在同区外。因此,不能理想地认为只要建立科技工业园,就一定会带来城市的再工业化、城市发展和协同创造以及城市创新体系营建的大发展。

根据科技工业同对区域发展影响的阶段特征,目前,大多城市的科技工业园均处于发展的常规技术阶段即初级阶段。这时科技工业园宜把吸引知名的跨国高技术公司入驻作为重要战略,同时注意城市内创新环境的营造和企业家的培育。科技工业园应处于创新体系空间的核心位置,科技工业园通过集聚效应形成城市创新的高梯度区,又通过扩散效应向周同处于低梯度的地方辐射和推移,通过科技工业园与城市内其他区域之间长期不断的相互作用,以点带线、点线结合、网络化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再进.欠发达地区区域创新论――以青海省为例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

2.田红娜.营建区域创新体系推动我国资源型城市(地区)转型 商业研究,2007(07)

第9篇: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范文

关键词:零空间;四维时空;旧城更新

中图分类号:TU972 文献标识码:A

1、背景分析――城市并非树形

1.1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建设发展的历史过程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工业化、经济水平都面临着亟需急速提升,随着城市建设技术的不断升级与完善,新城建设便风起云涌、如火如荼起来。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巨大成效,期间的城市建设虽为城市的扩展和再生提供了平台和依托,但存在盲目扩张、现代功能主义等,不但带来了资源的浪费、能源的消耗、资本的低效运转,还导致了树形结构的大量衍生,从而与现阶段城市规划追求生态、集约、高效的总体理念相差甚远。【2】

在此背景下,旧城改造成为城市增长和城市更新的首要关注对象,合理组织功能、空间,充分、节约利用土地资源、人力资源和城市开发资金对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有着重大的战略意义。

1.2西方近代城市建设发展演变的历程

1898年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提出的“田园城市” ;1922年雷蒙・恩温提出的“卫星城市”;国际现代建筑协会于1933年8月提出的雅典;三种理论从功能和空间的角度归结为同心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

大伦敦规划(艾伯克隆比,1943年伦敦规划方案)、东京规划(丹下健三,1945年东京规划方案),两个规划方案所描绘的城市都是功能和空间整合后的并列圆环的树形结构人造城市。

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于1965年提出一个有活力的城市应是且必须是半网络形。马丘比丘(1977),指出:“规划、建筑和设计不应把城市当做一系列的组成部分拼在一起来考虑,而必须去创造一个综合的、多功能的环境” 。这些理论指出半网络结构创造了复杂性、多样性、交融性和随机性的城市公共空间。

2、理念阐述――零空间

零空间指从城市功能、空间、职能等多角度化整为零,按需组合,从而形成均匀、复合、丰富、开敞的城市空间。

2.1从功能上化整为零

就像是个功能魔方,每个颜色代表一种功能空间,从每一面是一个颜色通过打散打乱,使得每一面都有多种颜色。即:

化整为零:片状功能点状化――打散功能片区成功能点

组零为整:点状功能网状化――功能点的均匀混合、重组

现代功能主义规划思想(独立、简单、清晰、封闭、集中)规划后自发的调整(交叠、复合、模糊)打散、重组、生成理念(丰富、开敞、分散)

2.2空间理念的生成

打散城市中的各功能片区成功能点众多功能点分散到城市中去相同的功能点遥遥相望形成功能网各功能网相互交叠、相互渗透不同的功能点之间相互依存、彼此吸引形成关系线众多功能点(城市基本点元素)构建成一张均衡之网(化整为零零空间组零为整)

3开发导向――四维时空

“城市的空间增长是一个有着深刻时空内涵的四维向量相互作用的结果。正是空间上的连续性和时间上的演替性将城市旧城区的各个元素联系在一起,让城市旧城区不仅仅是一个基于建筑物的物理空间概念,更是一个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共同作用的四维时空概念。”【1】

3.1职能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

将传统的城市职能如交通、休息、娱乐、工作等与地区经济发展、人文与环境保护等进行高度交叠,成为一个符合的开发模式。从时间维度上保留城市记忆,延展城市记忆,传承历史文脉,拓展现代功能。

3.2空间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

城市空间拓展包括平面区域的扩大及垂直方向上向空中和地下的伸展。因而从城市整体开发角度看,城市滨水空间复合可以从空间维度轴导出――内部空间重组和外部空间增长两部分展开,同时也可以从时间维度轴导出――不同人群不同时间段对空间的利用展开。

3.3功能点元素复合开发导向

城市旧城空间要成为多功能的综合性复合体,需要空间的混合功能支持。城市旧城区功能复合主要包括区域层面的功能复合、建筑内部空间水平层面和垂直层面的功能复合。如在不同地块中有机混合商业、娱乐、办公、居住、绿地以及交通枢纽等功能点,实现水平层面的的功能复合;在地下层布置轨道交通或停车场等功能点,底层布置商业、中间层布置办公、顶层布置餐饮等实现垂直层面的功能复合【4】。

四维时空的各开发导向使城市旧城区通过混合土地利用和混合功能组合,发挥城市旧城区各类空间和设施设备的集约效应和潜在价值,使城市旧城区能够融入城市历史和城市未来,并充分发挥商业、金融、政务、居住、休闲、文化、生态、景观、旅游、教育等功能。

4开发模式――空间组织

模式探讨:

4.1居住模式的探讨

传统居住小区模式下,内部公共空间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形成一种互斥关系,传统居住小区中存在人的活动路线单一、活动空间的不可选择性、接触人群的单一性;在居民结束一天的忙碌之后,各小区内居民活动“各自为政”,在这种情况下,对城市的活力、城市的和谐提出质疑,从社会和谐的角度对城市安全提出质疑【4】。

规划策略一:建筑本身;

根据不同人群对居住的需求,总体分为两种模式:居住小组和SOHO公寓,从而打破成片的居住区,以点的形式融入城市中。

居住小组:由3-5栋住宅楼组成的居住单位,这些建筑共同围合出一个公共的半开敞空间,整体作为一个功能点融入城市中。适用家庭的成员较多,构成复杂,一般为3-5口人,特别是儿童和老人的家庭。主要满足了老人和儿童的需要,其中的公共空间对于城市来说是半开敞的,对于使用者来说生活气息浓厚,便于交流和融合。

SOHO公寓:由1-2栋点式高层住宅楼组成的居住单位,建筑是独立的,每一栋建筑都是作为一个功能点融入城市中。适用家庭的成员较少,一般为1-2口人。主要满足诸如单身族、上班族、家庭办公族等家庭的需要、公共服务设施与居住集于一体,生活方便、自由、现代快节奏的生活气息浓厚。

两种模式的设计基点:把传统居住小区的二维功能平面叠加成三维的功能体,从而以点的形式出现在城市中(即把居住生活中居住、商业、休闲、娱乐服务、管理、停车等集中设置)

规划策略二:公共空间

提取居住小区中的公共空间,转化为城市的公共空间,并呈点状分布,从而人们在对公共空间使用的同时自然形成活动网,由于使用人群的多样化,使得公共空间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人在使用,从而增加了城市活力;同时能提升城市的安全系数。

4.2城市步行街道模式的探讨

传统商业步行街模式:商业建筑占多数,建筑形式单一;绿化简单,利用率低;人行步道没有可停留点,缺少空间的趣味性;加上人们白天活动多,节假日人群集中。这些问题导致传统的商业街功能布局以商业活动为中心,功能结构单一,在城市居民购物活动时间段之外的时间,就成了盲区,构成城市安全的不利因素【1】。

规划策略:引入城市休闲绿地,结合规划及实际情况分散、交融的组织功能,引入城市休闲娱乐和部分居住的人群,增加商业街活力,提高利用率。

4.3复合点元素的提取

把城市旧城区广泛存在的手工业小作坊保留下来,其无污染,与居民日常生活关系密切,制作工艺设备简单,可边加工边销售,为居民寻求生活和工作的依托,并且就近工作,上下班方便。

5应用评价――紧凑城市宜居城市

5.1紧凑城市测度下的零空间城市形态

零空间是基于紧凑城市的布局模式(高空间聚集度、高密度、功能混合)所展开的理念。从城市内部空间紧凑度的角度来讲:零空间城市形态下人口密度、建筑密度的上升,使得土地混合利用的程度上升(即用地的完整性好、用地聚合度高),各设施(医疗、商业、公共绿地、教育等)的可达性就好;从而从城市效率的角度来讲:零空间城市形态下公共交通使用率便会上升,基础设施使用率上升,能源资源利用率上升,最终,实现社会可接受度,也就是居民的生活质量满意度的提升。

5.2城市宜居性评价下的零空间城市形态

参照《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标准》,对零空间城市形态从以下角度进行评价。

社会文明度:注重城市旧城区历史文脉与城市特色的保留与延续,着重不同阶层人群间的交流与互动【3】。

环境优美度:打散并均衡人造城市景观,开敞城市的自然景观,提高公共绿地的可达性与公众参与性,并突显各公共空间的个性和多样性,从而提升可观赏性并保证了可达性。

资源承载度:控制了城市的规模,从而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缓解了土地资源的缺乏的压力,同时提升了城市的品质和聚集度。

生活便宜度:保证城市公共交通、居住、商业服务、医疗、教育文化体育设施、市政设施、绿色开敞空间等的均衡布局,从而提高其可达性和利用率。多重复合后的城市缩短了居民出行的距离,不但节约了时间也为城市缓解了交通压力。

公共安全度:分散公共避难场所,提高可达性;梳理城市肌理,提高救援的可达性,并变封闭的城市空间开敞化,清晰的界限模糊化,单一的空间多样化,从而为城市提高人气、增添活力。有助于社会的稳定增强政府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4】

6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的转变、城市空间结构的发展与变化,旧城更新成为必须面对的挑战。本文以零空间的理念为基础,借用四维时空、紧凑城市、宜居性城市的理念,对旧城更新的规划策略和方法进行了探索。虽吸取了城市并非树形、紧凑城市、宜居城市等理论的优点,从理论上保证其合理性,但还有不完善之处,缺乏公众的满意度调查及实践经验,仍需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期望能将零空间理念更多的运用于旧城更新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中。

参考文献:

【1】周永广沈旭伟基于时空维度的城市滨水区的开发导向城市问题,2011

【2】张玲伟闫水玉紧凑城市综合测度体系的构建室内设计,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