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城市设计的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的概念

第1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摘要:本文结合笔者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相关要点进行了粗略探讨,供参考。

关键词:结构设计;概念设计;抗震设计

Abstract: the author discusses many years of experience, the architecture of conceptual design in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he related points are a rough guide to discuss, for reference.

Keywords: structure design; The conceptual design; Seismic design

1引言

概念设计是结构设计的核心和灵魂,它贯穿于结构设计的全过程。概念设计运用得合理, 能使结构满足建筑要求并以最快的方式将荷载传递到基础、地基中,创造更为安全、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并节约材料和资金,概念设计是一名设计工作者进行创新设计的基础。

2 概念设计简述

概念设计就是运用清晰的结构概念,依据整个结构体系与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结构破坏机理、地震灾害、实验现象和工程经验等对结构及计算结果进行正确的分析,并考虑到结构实际受力状况与计算假设之间的差异, 对结构及构造进行设计,使建筑物受力更加合理、安全、协调。概念设计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对结构设计进行宏观控制。

一是在方案设计满足建筑要求的情况下, 从宏观的角度考虑结构的整体性及主要分体系的相互关系,来确定建筑结构的总体布置方案。

二是在理论设计过程中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判断理论设计的准确性,并对一些工程中难以作出精确分析或在规范中未精确规定的问题,根据实际经验采用一些结构构造措施进行处理。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力求使设计方案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是一个优化的过程。

3 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体现

3.1 概念设计在结构设计流程中的体现

结构设计的流程一般分为三个部分:

前期的方案选择阶段、中期的结构计算阶段及后期的施工图绘制阶段,这三个阶段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1)合理选择结构方案。一个成功的设计必须选择一个经济合理的结构方案,即选择一个切实可靠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必须对工程的设计要求、地理环境、材料供应、施工条件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结构选型,确定最优结构方案。概念设计在工程设计一开始就应把握好场地选择、能量输入、房屋体型、结构体系、刚度分布、构件延性等几个方面,从根本上消除建筑中的抗震薄弱环节。

(2)选用恰当的计算简图。结构计算是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即对作用的荷载与构件的约束状态进行一定的简化,使其更加接近实际状态。现在的建筑物功能复杂多样,手算已经无法满足要求,结构计算需通过计算机来完成。所以,要将实际工程的结构形式转变成可以用于计算机计算的模型,并保证有足够的准确性就成为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而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设计人员在结构计算的过程中利用概念设计进行分析与控制。

(3)正确分析计算结果。现在有许多软件可以供结构设计人员选择,但不同软件往往会得出不同的计算结果。所以,设计人员在进行结构计算前,首先要全面了解该软件的适用范围和计算原理,其次使用时要避免人为失误,并利用概念设计对电算结果进行科学分析,以做出正确、合理的判断。

3.2 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概念设计问题

抗震设计是结构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地震是一种随机振动,要准确预测建筑物所遭遇地震的特性及参数,目前尚难做到。现在所采用的地震参数只是概率意义上的估计值,而结构在地震作用下所表现出的性能也具有许多不确定性,因此,抗震设计不能过分依赖理论计算,此时概念设计在抗震设计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1)选择合适的场地。地震造成建筑物的破坏情况是各不相同的。一是由于地震时地面强烈运动,使建筑物在震动过程中,因丧失整体性或结构强度不足、构件变形过大而遭受破坏; 二是由水坝倒塌、海啸、火灾、爆炸等次生灾害造成;三是由断层错动、山崖崩塌、河岸滑坡、地层陷落等地面严重变形直接造成。前两种可以通过工程措施加以防治,而后一种情况,单靠工程措施很难达到预防的目的。因此,选择工程场址时,应进行详细勘察,搞清地形、地质情况,选择对建筑物抗震有利、尽可能避开对建筑物抗震不利的地段。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在抗震危险地段建造可能引起人员伤亡或较大经济损失的建筑物。

(2)选择合适的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荷载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确定,从而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基础设计应参照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一般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采用两种不同的基础类型。

(3)采取相应的构造措施。遵循“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锚固”的设计原则,注意构件的延性性能,加强薄弱部位,注意钢筋的锚固长度,尤其是直线段钢筋的锚固长度, 考虑温度对应力的影响。除此之外还应根据均匀、对称、规整原则考虑平面和立面的布置。设置多道抗震防线从而尽量避免出现薄弱层。

4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的应用

某大厦为20层高层商住楼,建筑高度66.8m,建筑面积30.949㎡ ,主体平面形状为凹字形,长67.46米,宽25.34米,为不规则的平面结构体系。工程设有一层地下室,一至三层为商场,上部为三个联体单元的住宅,建筑功能较复杂。由于该地区为六度抗震设防区且风压值较高,为确保结构的经济与安全,概念设计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1)根据建筑物现有状况及自然条件进行结构选型,采用框剪结构,以满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对六度抗震设防区建筑物高度及高厚比的要求。

(2)在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时,应与建筑专业密切配合,在建筑每部楼梯间及外周边转折处布置水平抗侧力构件(剪力墙),以加强结构抗侧移和扭转刚度,并尽可能考虑刚心与质心的重合,以减少水平力作用下由于结构偏心而引起的空间扭转效应 。

(3)合理考虑楼层的平面布置,增大外周边枢架梁、连梁截面,增大竖向刚度变化较大的楼层平面刚度(增加板厚),以加强周边抗侧力构件的联系,增强结构整体性及空间协同工作的能力。

(4)在结构计算过程中,首先根据经验预设较合理的自振周期,并根据初算结果,调整平面中剪力墙相对刚度,以减少结构偏心,注意控制框架柱及小墙肢的轴压比,以增强结构延性。同时根据规范限值调整剪力墙沿竖向的厚度变化,控制层间位移量及顶点侧移值,以求经济与安全的统一。

(5)在构造设计时,有针对性地对转折部位、连接部位以及由于水平力作用引起结构受力复杂部位或相对薄弱部位的结构构件进行构造及配筋的加强,使主要受力构件具有良好的变形能力及耗能能力,以提高结构的抗侧力变形性能。

(6)尽量采用轻质墙体,以减轻楼层自重,同时要求提高地下室外回填土的压实系数,通过人防地下室高强度的侧壁与周边回填土的共同作用,增强对结构的约束,以提高结构抗侧力的整体稳定性,减少地震能量的放大。

(7)为减少温度变化引起的混凝土开裂,在主楼中部设置伸缩缝;为降低沉降差在主楼与群楼之间设置沉降缝。通过以上概念设计,使该工程结构构件在刚度、延性、承载力等方面相匹配,形成一个在抗风、抗震中高效协同工作的结构整体,从而使建筑物在经济、安全、适用、美观的矛盾中找到了统一。

第2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概念设计;结构设计;结构措施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至关重要。设计是建筑工程的基础,而概念设计则是在工程建设中体现先进思想和规范精神的关键。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在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时,除了依靠经验外,还要能够运用整体概念设计方法将建筑结构自身、建筑结构与外部环境两者之间的结构布局、相互影响等完全融入到总体设计方案之中,并能有意识地处理构件与结构、结构与结构的关系,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结构概念,深入、深刻地了解各类结构的性能,并能有意识地、灵活地运用它们,才能更好的促进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完美应用。

一、建筑结构设计阐述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由于现行的结构设计与理论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尤其是在结构设计不可计算性方面,因此,注重概念设计是非常有必要的。所谓结构设计,是指建筑与其他设备等各种结构元素所表达出来的结构语言的过程,在结构设计中,主要包括结构方案、建筑结构计算、施工图纸设计等三个阶段,首先,结构方案,其主要任务是根据各项参考指标来确定出建筑的结构形式,如地质勘查、现场施工类别及建筑高度、层数等,并根据建筑的结构形式来布置结构承载体系和受力构件等,在结构方案设计阶段中,其遵循结构设计的经济性、合理性,采用的方法主要是根据不同结构形式的适用范围来确定的,最终确定最佳的结构方案;其次,结构计算阶段,其主要任务通过选择科学、适用的计算方法来进行各项参数的计算,如荷载、构件受力大小等;最后,施工图纸设计环节,确定构建布置、配筋数量及构件构造措施,在整个设计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设计,尤其是设计人员,不仅要充分、全面地了解相关规范要求,还需要全面掌握整个施工工程的施工工艺和流程,以保证建筑结构设计适用于建筑施工中。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与结构措施

1、合理选择结构材料

首先,在选择钢筋、混凝土中,根据相关规定的强度等级来选择混凝土与钢筋的强度等级,一般箍筋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低于C20,对于直径为10mm的纵筋,其强度等级应不低于C25,只有确保建筑材料满足了强度等级设计要求后,材料的强度才能得到充分发挥;其次,确保结构的整体性,根据钢筋的一级抗震等级和二级抗震等级进行抗震构造连接,在节点连接中,应遵循强节点、弱杆件的设计原则,注重构造连接度的把握,以保证整个结构构造的整体性。

2、选择建筑场地

应选择抗震性比较好的地方,在地震场地条件下,应充分考虑结构破坏的因素,根据结构体系方案和设计经济合理性来确定结构体系,确保建筑结构的延性、匀质性得到提升。另外,当地震发生时,由于地震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就要求需要设计多道抗震防线,使结构设计体系满足抗震结构设计要求,进而提高整个建筑的抗震能力。

3、合理选择建筑主体的结构体系

建筑主体是一个空间的结构体系,目前我们在空间结构体系整体研究中还有一定的局限性,在设计工程中用了许多假定和简化理论,作为结构工程师我们更应该通过强化概念设计,灵活运用规范,运用概念设计理论对整个结构体型与各基本分体系之间的力学关系有透彻的认识,做到结构体型布局合理,受力明确,抗震性能好。结合建筑平面工程对结构体系进行合理的布置,通过调整结构刚心、建筑物质心及平面形心三者之间的距离使三者尽可能地靠近,以利于减小结构体系的扭转力,增强整个结构的稳定性,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同时也能节约工程造价。

4、协同工作概念与结构体系

协同工作的概念在工业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中已经有较为广泛的使用,目的是将内部结构体系能够高效的进行优化配合,实现其设计寿命。现阶段,轻型钢结构的应用就是协同工作概念与结构体系完美结合的案例。轻型钢结构以其质轻、价低、施工进度快、受施工环境影响较小、抗变形,抗震能力好等优点在工业厂房中不断得到应用。由于轻型钢结构的抗拉强度比普通混凝土的强度要高出25倍左右,而且不产生裂缝,在建筑结构中具有较好的结构性。另外,钢结构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特性,当某种原因导致其它结构断裂时,同时发生在钢结构上则只是表现为塑性变形,而且变形具有缓冲期,能够为安全撤离提供充足的时间保障。因此,在协同工作概念下轻型钢结构作用发挥出色。如某钢结构厂房,设计为门式轻型钢结构,总跨度为36m,长度为100m,柱距18m,屋面坡度为1:15,设计使用年限50年,抗震设防烈度为八度。在应用概念设计时,首先要明确门式轻型钢结构厂房各构件的最大负荷,为了增加稳定性需要设置支撑体系,保证厂房的使用寿命达到设计使用年限。单层厂房轻型钢结构一般由横向钢框架、屋盖钢结构、支撑体系、吊车梁和制动梁以及墙架等构成。在某些单层厂房钢结构中,由于工艺操作上的要求,还可能设有工作平台。然后,再对结构受力进行有效的分析,以保证同层各柱在相同的水平位移时,能同时达到最大承载能力。

5、钢混结构

钢管混凝土在当下建筑施工中是时常应用的,是一种将钢材和混凝土进行混合,达成充分发挥二者性能的新型模式,能够让刚度和建筑稳定性有一定程度的提升。应用钢管和混凝土相结合主要应用的原理有两个方面可以体现。首先,外部钢管能够较好的对内部混凝土有所约束,让混凝土强度可以有所加大,对变形的几率能够有效减少。钢筋混凝土中的结构促使建筑物中的抗震能力不断加强,合理的解决了高层底层柱轴压比超限的问题。其次,内部混凝土能够对外部钢管有力支撑,钢管和内部混凝土能够有效结合,从而构成具备一定优势的互补型效果,让自身的优势都可以显现出较好的补充,所存在的缺陷也能够互相弥补,让承载力有所加大,相互结合之后的承载力是两者承载之和的18倍左右。

6、悬索结构

悬索结构所用的全都是拉杆,这就使材料的利用率以及结构的应力水平都变得相当高,可以充分的利用高强度的材料,还可以施加预应力,同时也包括与悬索结构相结合的一些结构模式等,所以悬索结构就比较适合应用于跨度非常大的建筑结构中。例如浙江省人民体育馆的屋盖设计就是概念设计中悬索结构在建筑结构设计中应用的较好案例。其悬索结构由索网、边缘构件组成。为了得到较好的稳定性,在概念设计时,将预应力分别加在承重主索和稳定性副索上,使其形成稳固的双曲鞍形索网。在边缘构件设计上应用了概念设计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环形梁,应用预应力锚将悬索固定在环形梁上,并在副索底座上设计承受水平拉力以减小环梁弯矩,极大的提高了悬索结构的刚度支撑和稳定性,保证了屋盖的设计安全。

7、确保地下室外墙设计的科学性

在现代建筑,特别是高层建筑项目施工的过程中,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在很大程度上由地下室外墙所支撑。因此,若在建筑结构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地下室外墙的设计不够科学与合理,则势必会导致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受到严重的影响。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看,在地下室外墙设计的过程当中,结构设计工作人员首先需要对整个建筑物的质量加以衡量,结合建筑项目所处区域的地质特征,完成对地下室外墙基本尺寸的设计工作。常规意义上来说,对于高层建筑项目而言,地下室外墙结构设计过程中的墙面厚度需要保持在250mm以上。同时,为了防止由水泥用量增大而导致地下室外墙墙面混凝土产生裂缝问题,应当避免将混凝土强度设计过高,但也应当在C30等级以上。

结束语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设计人员应根据建筑的概念来进行结构设计,不仅要根据相关概念和设计技术进行设计,还需要结合个人设计实践经验,设计出一套适用于施工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案,才能确保建筑施工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张英迪.建筑结构设计中的概念设计及结构措施略论[J].科技与企业,2012,(21).

第3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设计教育要有一个时代意识,当前的艺术设计教育面临着一个全新的时代挑战。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前喻文化”,即晚辈向长辈学习的时代;二是“共喻文化”,晚辈和长辈互相学习,共同成长;三是“后喻文化”,是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1]“信息时代”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尼葛洛庞帝在《数字化生存》一书中提出的概念。[2]维基百科对信息时代的解释为“计算机时代或者数字时代。它是指在现时代,个人都有能力去自由传递信息,以及实时获取信息的这种特征......传统工业经济转变为以信息管理为主的知识经济,亦即信息化社会。”在信息时代,学习渠道更为多样,获取信息更加便利,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教与学的需求和关系已经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学习工具及环境发生了变化,授课对象发生了变化,在教学上“共喻文化”与“后喻文化”的情境更为突显,因此教学观念与方法也需要相应的做出革新。

一、当前计算机辅助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技术普及以来,很多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被列为视觉传达专业开设的低年级基础技能课。为之后的设计专业课程做技术铺垫。通过教学活动中的观察和对教师学生访谈得知高校的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如何适应信息化环境

在信息资源不充足的情况下,课堂作为主要知识和信息来源,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内容较为偏重软件技能的传授。信息化的学习环境中,课外学习资源从某种程度上冲淡了课堂教学的技能知识部分的价值。因此为了避免教学资源浪费和低价值重复性教学劳动,课堂教学的侧重要有所转变。

2.如何应对知识碎片化

苏加特分析,在今后的大数据时代,只有三种最基本的东西对于学生是必须的:一是阅读、二是搜索、三是判断。现今的信息化技术条件让学生的学习资源成倍扩展,面对大量的公开课与视频教程,以及种种其他课外学习资源,学生们需要加强判断力和自身知识系统建构及管理能力。

3.如何应对知识更新

就视觉传达专业的计算机辅助课内容来讲,核心的知识点是相对稳定的,但随着软件技术的快速发展,知识是持续更新的,甚至要面对更多新开发的软件产品,课堂教学内容如何不滞后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除了以上的问题之外,高校里还普遍存在课业负担重;知识的有效性和关联性弱;知识的转化率低等一系列的普遍问题。在高校视觉传达专业课程体系里,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定位就是解决学生的软件技能问题,为之后的标示设计、插画设计、界面设计等创意性较强的专业课做准备。课程功能比较单一,虽然课程会结合案例进行教学,但学生依然会感到枯燥,很多专业教师也不愿意上这类课。

二、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

数字化信息环境为大学生提供了更好的学习条件,可以让学生视野更加开阔,选择更加丰富。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中,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比较强的专业,计算机辅助设计应用技能是必须的。但是计算机辅助设计课如果只解决技能的问题,尤其在信息时代,其课堂的价值其实很低。所以课程改革的要求是能够传授有效技能的同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及创新性思维。在知识层面,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课程的设计和实施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和特点,避免重复性劳动。课程的教学改革期望达到3个效果: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培养原创意识, 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2、引导学生根据自身需求,建构与管理自身的知识系统,成就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效果。3、在课题实施和创作的过程中提高技能应用的水平,并能持续更新技能。要达到以上3个学习效果,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改革提出了以下3个基本思路:

1.将技能的学习和训练融入创意项目实践过程中

作为一个设计专业的学生,一个创意的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他们的乐趣所在和有效学习动力之一。将创意创作课题导入,贯穿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可以避免学习过程中技能和创意的割裂,更能让学生在遇到实际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由此看来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主要形式可以转型为项目组织结合技术指导、信息整合与问题讨论,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网络和书籍等课外学习资源可以作为课前的铺垫和课后的补充。

2.组织、引导与管理,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教师角色的定位不应该只局限于知识的传授者,而是兼备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与管理的职能。在笔者看来现在的大学生对于从网络获取知识有着较强的适应性,且对软件学习领悟的更快。在这样的前提下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的课堂教学可以导入相应难度的项目课题,教师是课题的组织者,策划与设计整个课程的课题及实施路径。教师在具备一定的知识积累和经验的前提下,推荐优质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设置课堂教学活动规则,维护课堂秩序,调动学习气氛。依据当前学生的学习条件,自学可以设置为一个学生学习的环节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课堂的形式不再是一言堂,而是能够平等地讨论,一起面对难点、重点和知识更新的问题,以期达到教学相长的效果。这样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避免单一视野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实体课堂的时间可以更多地放在互动和探讨问题上,让学生在课题的实施过程中将知识内化。

3.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

改革的教学理念要落实,需要因课制宜。课程改革需要考虑整个学科发展的需要和课程本身的定位及目标,分阶段地落实与推进。计算机辅助设计课是视觉传达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学科发展的趋势需要本课程突破单一技能学习的局限性,古话讲“授人一鱼,不如授人以渔”,掌握了学习方法、提高了知识更新和信息整理的能力,课程的作用力将扩展到整个职业生涯。课程改革的初级阶段,教师对于软件的具体的功能讲解及演示案例实际操作是必要的。在课程改革后续阶段,教师要给学生更多的主动权,以翻转课堂的形式引导其学习自主性,推进其学习的探究性及合作性。这样教师就可以把更多精力投入在课题的设计与教学活动的组织、引导和管理等工作上。分阶段地实施课程改革,可以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适应新的教学理念。

三、计算机辅助艺术设计课的教学改革实践

1.创作课题的设计及课外学习资源的分享

以本年度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 Shop课为例,结合设计专业学生的特点,教师在课前设计了一个艺术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作为创作的任务在教学的第一堂课上,分享了课题相关的设计网站、教程网站和图书作为课下学习资源,并鼓励学生扩展知识。艺术创作课题的设定融入了人文思考,既有主题性又有扩展性,要求通过计算机辅助设计进行创作,运用软件技术实现创意,在创作过程中将思想、美学、创意与技术融合起来,从而实现技术在图像文化上的介入。我们训练的不仅是技术,更是通过技术在美学和创意上的实现及思想的表达。创作课题――超现实主义视觉与寓言选题主要有以下几个依据:

1.1超现实主义是一种艺术表达的主张和风格,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超现实主义视觉艺术和寓言在创作主张上有着共通性,即通过表象的提炼与重构来追求和传达内在的真实。本课题有一定的想象发挥空间,可以引发学生的人文思考,寓言可以联系当代的社会现象和自己的生活感悟进行联想和想象,可以有新解。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保障了学生创作的原创性。

1.2抽象的文字语言或概念转换为具象视觉语言是贯穿设计师整个设计生涯的一种必备的能力。因此课题的设定不论从技术层面还是从创意能力及表达能力层面的训练对学生的影响都是深远的。

1.3 Photoshop是一个强大的图像后期处理软件,学生对应本课题的创作,能够充分挖掘这个软件的功能,在提升应用技能的基础上也发挥了学生的创造力。

2.设置课堂的规则及学习路径,营造学习情境

围绕艺术课题,计算机辅助设计photoshop的课堂活动主要分为几个环节:

2.1课题相关作品案例分析

由教师带头示范超现实主义风格视觉作品案例的分析,后续每次课学生以组为单位,轮流进行收集案例的分享,要求内容不能重复。这就需要学生课下做资料搜集和分析的工作,每个人的信息来源不同,观看的角度和观点不同,这个环节的设置从某种程度上打破了每个人视野的局限性。

2.2软件的功能讲解及实例训练

这个环节在初学设计软件阶段是避不开的,教师引导性地讲解软件的主要功能,并鼓励学生结合课下学习资源进行知识扩展和补充,并在课堂上分享,课堂的实例训练让学生通过临摹学习技术和艺术结合的技巧,以备在自己的创作中有所发挥。

2.3重点难点总结及答疑

每一次课的结尾,教师都会以提问的方式将课堂上的重点、难点进行回顾和总结,并针对个别同学的提问进行答疑。

课堂围绕课题及技术、美学和创意的关系进行学习和各项能力训练,每一个环节之间相互联系。课堂营造了一个主动探索,独立思考,互动分享的学习情境,在技能掌握和训练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3.作品汇报及相互点评

从第二次课开始,我们每次课都要用Photoshop针对课题创作一幅作品。在教师的引导下,同学之间可以相互观摩及点评,充分调动课上的交流互动气氛。在课程的最后一次课,将让同学们结合图文并茂的课件,就自己的创作和学习所得进行一次综合的汇报,把自己的学习过程及知识结构整体梳理一遍。课件包含以下内容:(1)自己最得意的作品及作品的创意、制作过程;(2)关于创意、美学、科技三者关系的认识;(3)自己在这门课里所学到的东西。对于学生来说,最终的汇报是展示自我的一个舞台,很多人尽其所能地表现自己的个性、不同的思路和观点,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信息整理的能力及口头表达的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教师在课程改革的过程中了解到一些情况,比如学生觉得课程导入课题的方式能够促使他们主动思考和创作,但是感觉课程的节奏稍快,课时量有点少。摄影课如果能够排到这门课的前面,能够更大程度上保障创作素材的原创性。这些问题为我们课程改革进一步工作提供了依据,让我们意识到课时的设置与各门课程的排序可以更加优化,以后计算机辅助设计课程有可能转换为包含软件技能学习环节的专业设计课。

第4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五年高职,艺术课程特点,艺术专业课程考核方式的研究

高职院校的教学偏重于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评价是整个教学的一个重要部分,因此考核方式的改革成为整体教学改革中不能忽视的重要环节之一。科学、合理的考核方式能全面和公正地评价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也能客观地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效果,诊断教与学中存在的问题,反馈教与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1.五年制学生的新特点

五年制学生正直青春期,思想独立、还不够成熟,过于以自我为中心。这些学生有自己的观点,勇于反抗,对父辈、学校一些不合理的说法和规定敢于质疑,语言的创新性强。所以作为专业课老师的言行要讲究方法,要时时倾听学生的声音、及时加以疏导。对于一些设计难度大的题目,要多做讲解分析,让学生有信心,有能力接受;而且五年制的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父母的管教趋向于对孩子的过分呵护,导致他们自我意识为中心,合作意识、淡漠等问题。而在来我们学校的学生中,家庭类型复杂,相对单亲、离异家庭的学生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学生性格孤僻,对家庭、社会、学校充满了不公平的想法,内心世界从小就有很多阴影和积怨。从而使他们的行为出现懒散,没有上进心,经常怨天由人、愤愤不平,又一切都无所谓,听不进去老师的话,甚至达到恨自己父母的地步。对老师的眼神充满恶搞,或者是不削一顾。初中的应试教育培养出了一批不爱学习,愿意对抗老师,题海战术中使得他们厌倦说教,厌倦了死记硬背;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首要的是尊重他们、同时树立他们的自信心,给他们一些任务和项目让他们能做出来。比如带笔带本、准备好课程书本、积极参与实践,就可以得到分数等。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评价方式面临着新的挑战,他们需要从习惯培养从心做起我们面对的不再是渴望学习的学生在下面静静的听课,而是一些不断提出新问题,不断需要鼓励、不断需要认可的新型学生,而我们首要的任务是培养他们自信、自强、知荣辱,懂设计,愿意动手的新学生。

2.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的特点

对于艺术设计专业的课程来说实践性比较强,学生的特点各不相同,教师的上课内容可以在同一堂课上为不同的学生准备不同的上课内容,特别是近年来,艺术设计课程大多数都模块化,每个模块都要有一定量的任务和实训项目组成,那么课程的考核方式还是期末一个设计作品或者是大作业,根本没有办法适应五年制学生的新特点,这就要求我们不断的摸索课程评价的考核方式。学生管理中有综合测评的细化方式,那么五年制的学生是不是在艺术设计课程中也可以运用细化的考核方式呢,带着这样的想发,我在12(5)装饰班和11(5)装饰班进行了实验,11(5)装饰班运用任务晋级成绩单的考核方式,班级人数12人,12(5)装饰班运用细化的考核方式;具体的试验为

2.1 评价原则。

(1)将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的原则。

(2)注重学习态度的培养,特别是对学生学习养成习惯的重视的原则。

(3)注重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原则。

2.2 基本评级体系的构建。

(1)过程评价,采用积分管理的办法,12(5)艺术班学生完成每项课前准备工作和课堂的学习态度都有相应的分数,总计60分,过程性评价(即学习态度)的分数60分。学生完成模块学习并获得积分的必备条件是:学习时间不够,学习状态分就没有办法得到;该模块期末考试分数占40分;11(5)装饰平面设计课程采用的过程评价是:每个模块(或项目)60分,共10个模块,合计600分,取10个模块的平均分,期末考试的分数为40分。

(2)综合评价成绩由终结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两部分组成,其中终结性评价(即模块考试成绩)占总评价成绩比例的40%;过程性评价占总评价成绩的60%。

总成绩平均分等于总分600分,10次作业的平均分,与期末成绩的总和。得分83.6

所有作业必须是课堂内完成,准时上交作业,否则不得分。作业尺寸按要求完成。

通过实验总结得出一些规律:由于12(5)的学生有许多新特点,比如不来上课,不做作业,不带画具,而11(5)的学生没有这样的现象,所以对他们的评价的要求更多放在专业规律和专业素质上。

课程考核的内容是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重点,合理全面的考核内容应该紧紧围绕课程的教学目标,涵盖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能力、学习态度、职业素养等各个方面。可见考核实质上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指挥棒”,指引他们实现学习目标。

2.3 过程性评价的内容。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知识、训练思维、锻炼操作技能、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过程性考核是着眼于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状态、技能掌握情况的考核方式。它强调考核也是教学,考核是与教学承上启下相辅相成的,考核是教学的一部分,应该被安排在教学计划中,过程性考核强化了教学过程的控制。通过考核,学生可以检验自己本课程学习的成果,对于知识技能等的掌握程度,对于掌握较好的环节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他们更多参与到学习中,对于薄弱环节可以督促学生有的放矢地及时巩固。因此考核对于学生认真学习课程,实实在在地锻炼实践技能,培养动手能力等起着重要作用。

出勤评价:对于五年高职的学生来说,出勤是学生受教育的前提,没有出勤,不能谈如何备课、如何设计教学、如何实施教学,所以对于学生是否带书本、相关的学习用具、上课的态度、上课中的参与能力、上课中的实践作业质量等,都有相应的详细的考核标准,但是,任课教师应严把考勤关,确保出勤,出勤评价是过程性评价成绩的基础,如果不出勤你,学习态度的评价基本就是零分,缺课30学时以上则直接可以判定为不合格。

学习态度评价:我们认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学习态度、价值取向和精神状态是最为重要的,构建全面科学的评价体系就应该首先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鼓励学生养成积极向上、不断进取的良好品格。比如:愿意挑战设计中的难题,设计的作业量比别人多,把课程中的基本必备工具准备的比较充分,有上进心,准备课外书籍及材料等。

课堂表现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课堂纪律度和课堂参与度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我们认为,遵守课堂纪律是课堂表现的前提,积极参与课堂是课堂表现的关键。能否回答问题、是否睡觉等。

作业情况评价:在评价中,我们将课堂表现按照作业收交和作业质量两个基本指标来进行评价的,既关注学生作用的收交情况,又特别强调要确保作业的质量。只要交作业的分数就有积累,作业质量好要加分多些,保准学生学习的质量。

2.4 过程考核的实施原则。

对学生的考核量化应该有利于现在五年制学生的状态,符合他们的现阶段的课程特点,量化标准应放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把重点多放在实践技能的训练上,量化标准要对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内容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例如速写课程的考核量化标准,把作业量也就是动手能力放在了首位,分值是10分,把作业难度,认真程度放在了首位,分值是10分,这些就比较符合速写课程的特点,多练就可以积累成绩都有分值较高的加分等;每一科都可以结合自己课程的特点采取灵活的考核方式,但原则不能变,要符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状态,符合课程的特点。

2.5 终结性评价的内容。

期末设计检测:设计大作业一般比较系统,能体现一阶段或模块学习的整体效果,检测也是终结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总成绩的40%,也就是即使期末考试好好的设计,平时不出勤、不积累作业、不准备学习工具、也不能达到合格标准。

3.实施考核改革的总结

正是因为考核具有教育教学功能、导向功能、检验功能、反馈和激励功能等,五年制的学生经过这样的考核方式,变化很大,更多学生愿意接受过程评价中的量化分值,觉得很公平,起码保持了学生到课率,保证了老师有学生教。而且实施考核可以促进学生明确课程目标,巩固所学知识,检验学习效果,掌握关键问题,训练思维能力,培养应变能力,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养成学习习惯,知道怎样去学习,学习哪些知识,是目标更加明确;依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结合课程本身的特点,采取考核主体、内容和层次多样化的过程考核评价方式,才能使考核真正发挥好导向作用,增强教学效果。

课程考核方式的改革是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深入发展的重要环节之一,在强调教学模式、教学内容等方面的改革的同时也要重视考核体系的改革。另外,过程考核的效果也与教学内容和模式的安排、考核具体方案的设计密不可分。这些都对实施考核的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转变思想,大胆探索和研究,不断提高自身的知识技能水平,并从听取学生意见及分析考核结果及时获得考核实施效果的反馈信息,才能更好地在实践中提高过程考核的实效,从而推进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 

参考文献

[1] 张妍,谢声和.浅析高职院校考试方式的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2,(3).

[2] 胡月红.高职“工学结合”课程考试改革的实践探讨[J].承德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4).

第5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扩展领域;城市形态:社会过程

城市设计就是为了用现有的城市空间来创造出高品味的城市环境,通过这个良好的城市环境不仅可以留住更多的人才而且可以吸引更多的商业投资,这样一来,就可以给城市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就城市设计的角色变迁,城市设计的改革机制,设计理念,提出了笔者的一点想法和观念。

1.城市设计的变革机制

1.1城市设计理论的现实困境

自从城市设计理念进入中国开始,它就没有用一种单视角的切入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而是以一种多视角切入方式存在的,这样一来,就使得整个城市设计理念有些模糊和凌乱。在实际应用当中,这种模糊而凌乱的观念容易让人们迷失。造成他们迷失的原因主要有两点,第一,这种城市设计理念是否是一种没有根据我国制度来制定的个性化主观创作,第二,这种陈式设计虽然形成了一个看似非常完美和严格的系统,但是实际上确实一盘散沙。这些年的实践和探索过程中,虽然我们有不少的期刊论文都针对这种城市设计的概念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见解和建议,但是这个概念和领域仍然不是十分明朗,也没有一个严格的标准和系统对其进行详细的界定。不同的人,不同的领域,对待这个观念的看法和适用范围也是完全不一样的,这也是我国城市设计理论目前面临的最大困境。

1.2社会实践中城市设计角色的转变

21世纪是信息的世界,是网络的世纪。传统的城市空间也随着不断改变的经济制度不断发展变化着,如果继续使用传统的城市设计方法来进行空间整合的话,将会举步维艰。针对目前的时展状况,我们深刻意识到传统城市设计理念的大部分观点的解释已经显得苍白无力。这样一来,就会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旧的城市设计模式已经逐步淘汰,但是新的城市设计模式还没有建立成功。这个问题的出现,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重视的中心在于城市本身变得越来越流动化,是否能够重新建立一种理想化的城市形态,随着传统城市设计理念和观点的淘汰,能否继续坚持城市设计的公共性,面对社会的变迁和经济的发展,能够顺应时代的城市设计是否能够应运而生。

如果说传统的城市设计中,仅仅是为了通过良好的人文环境来提高经济效益,那么现在的城市设计就显得更加的丰满。传统城市设计中,就是营造一个整体环境。而现在的城市设计就是把这个整体一一分开,意在促进旅游项目的开发,创立更多的娱乐休闲及公用设施,大力发展招商引资,这样看来的话。城市设计的角色已经由一种整体的理念慢慢转化成为完善的空间,城市设计就像是一件商品,通过改变本身的特性来获得顾客的青睐,形成了现当代一种更加丰满,更有针对性的空间营销。

1.3城市形态的转变

城市所呈现出来的城市形态直接反映了人类社会的各种形态,在这个城市形态中人们不断的看到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现代的城市形态也在随着社会和历史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和革新。目前,我国经济和科技发展的脚步越来越快,全球化,网格化的广泛推广,促使城市形态由原来的仅仅作为视觉景象慢慢的转变成为政治经济等社会结构的一种表达形式,在实际应用中也把政治经济等因素作为城市研究的重点关注要素。

2城市设计理论详解及其作用

2.1感知与认知的设计理论

感知与设计的理论指的就是在实际的应用当中,应当把城市设计当做是对空间的一种感知和认知,这种感知和认知必须来自于现实中可触摸的城市要素,把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自己接触到感受到的城市要素结合起来,这样就可以发现在城市建设中,怎么做会让城市越来越美好,怎么做会使不可能的城市空间变成可能。

2.2社会过程的设计理论

有人说“城市意义的界定是一种社会过程”,这句话就表明了城市意义是一种社会性意义。城市形态并不是仅仅指城市空间呈现出来色彩,材料等外在内容,而且还应当有时间历史,文化不断延续留下来的整体形态。不仅如此,它还包括着政治,经济,宗教以及技术的运作。

这种城市形态的形成在城市开始兴起的时候就已经出现,并且随着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不断延伸,这样的社会过程,不仅仅只是让城市社会用一种可视化的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而且可以实现历史文化的强强联合。这种理论可以让城市设计轻易地从从其他的艺术和科学中分离出来。社会过程设计理念的存在,时刻提醒着人们,城市的功能和形态并不能在一种模糊不稳定的价值前提下进行进一步的探究。

2.3连接与整合的设计理论

城市设计这一概念被确立之后,就几乎是以一种连接和整合的基本方式存在的。城市设计在需要注重个性化城市空间的营建之外,也需要促进城市社会环境的有机性融合。在这个过程中,城市设计会使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方法来达到不同的整合目标,比如说将城市中的落后因素和先进因素融合在一起,进行创新性的整合,再比如说把城市中的内部区域和外部区域组合在一起,把不同种类不同作用的公共城市空间和城市存在的大环境进行完美的融合等。城市设计必须满足不同的经济层面上不同人物不同社区的需求,必须给人们创造出更加优雅怡人的环境,同时它还必须对过去的,现在的,未来的,大众空间与精英空间等不同的元素进行整合,使它们能够彼此包容和连接。连接与整合设计理念在城市设计中将会使城市设计概念变得更加明朗和清晰。

2.4孕育与变革的设计理论

所谓的孕育其实就是说城市设计的存在是一种刻意展示城市内涵的行为。它能够从可以出没感觉到的社会潮流中,发现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且将这一发展前景和空间所出的场地,空间要素之间进行紧密的结合,利用资源的整合与分配把未来的这种发展趋势变成现实。这样一来,就可以产生一个形态化城市空间,这种空间往往会有一种与之对应的社会主流意识,这种意识制约着社会生产和再生产的发展,同时还可以预防未知因素对城市造成的损害。所谓的变革,其实说的是,城市设计在发展过程中由只有制度规范变成实质可行的空间概念这一重大改变,不管是说这个过程是从平等变成了不平等,还是说从乱七八糟变成了协调一致,这无疑都是一种进步的新姿态。

总之,城市空间就像是我们人类生存空间的一面镜子,他并不是在历史长河中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我们的历史发展不断的完善,它的存在能够很好的阐述我们整个社会形态的意识形态,概念体系以及多种多样的观察方式,使我们的居住空间更加的丰满。所以,我们在实际应用当中,对于城市设计的理论,必须基于现实基础之上,我们需要明白,城市设计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描述,并不是用来进行城市设计的常用方法。这样,才可以用理论去指导我们的实践过程。在整个实践过程当中,我们也不可过分迷信理论,必须立足于实际情况,从实际出发,这样才可以建造出更好的城市设计空间。

参考文献

[1] 曼组尔・卡斯特.流动空间U]王志弘,译.国外城市规划,2013(5):

第6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镇建设 设计 提高水平

就城市规划领域而言,城市设计发挥着独特的价值,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要想提升城镇的建设质量,必须有效的提升设计的水平。学科的交叉、高效的机制、灵活的形式对城镇建设水平的替身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在本文中先回顾了国内城市设计发展的历程,然后就提升设计水平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一、我国城市设计的发展历程

改革开放近40年,国内的城市化速度不断加快,全市经济获得快速的增长,在城市化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的问题,大量的人们涌入城市让土地资源压力不断增加,开发城市的时候忽视了城市原貌和历史文物的保护,资源浪费情况严重,以人为本的城市精神严重匮乏,这些情况的存在让城市风貌逐渐丧失,竞争力不断下降。国内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探索城市设计,九十年代大力的推广,进入21世纪后开始对城市设计进行反思和完善,在实践中应对各种出现的问题,慢慢的到完善并开始走向成熟。国内六百多座城市和一些乡镇有计划、有层次的开展城市设计工作。城市的环境面貌和质量有效的被改善,有力的提升了城市的形象,城市的竞争力也在稳步提升。通过城市设计,国内建筑学界和城市规划强化了和外国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很多知名的设计师纷纷进入中国,有效的提升了国内城市的设计水平。更重要的是形成了城市设计的意识,广大的设计人员、开发商、人们以及官员明显的加强了环保理念,这必将有效的提升国内城市的建设水平。

二、大力发展城市设计的建议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知道国内城市设计有很多的成果和丰富的理论基础,但是在城市建设的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因为国内城市发展过程中推动力是市场和政府,业主的价值观和利益需求束缚了城市的发展,在当前制度下,城市的发展在城市设计上采纳的建议并不多。所以,要想让城市设计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有效的提升城镇的建设水平,在观念和制度上要有所突破。

当前,国内城市的发展已经进入全新的阶段,已经不再是传统规模、要素驱动的阶段,而是朝着内涵和提升品质的方向发展。国家之所以不惜余力的推进城镇化进程,最主要的目的是进一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从整体上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这种提升主要表现在收入、公共设施等上,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使用空间这一重要的手段,以空间为中心的城市设计科学应运而生。因此,城市设计要想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应该借助决策者、专家和全社会人们的力量共同推动。

1、在新的空间规划体系内纳入城市设计

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明确的提出“完善空间规划系统,有效的改革规划体制,有效的提升立法水平,最终形成衔接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的规划体系”,城市设计在这个规划体系中被推向了重要的位置,在城镇建设水平的提升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保障城市设计学科内涵有效的提升

我们都知道提高城镇建设水平的有效手段是城市设计,但是在城镇化过程中会出现诸多的问题,怎样回复存在于可持续发展中的问题,怎样把这种制度和观念有效的破解,这就要求进一步完善城市设计自身,对科学上的核心问题逐步厘清,有效的扩大研究框架,让其立足城市规划、建筑、景观进行城市设计,逐步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践方式并不断推广,扩充其科学内涵。

3、强化科技社团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在促进城市设计发展过程中具有优势和广阔空间的是科技社团:他们具有专业的资源,可以快速的对城市设计优秀案例进行选择,选出城市设计领域的专家,在业界和社会中普及正确的设计观念;依托传媒,把城市设计的理论、知识、实践等进行广泛的宣传;提高城市设计人员尤其是高校学生的培养水平,完善学科体系,提升城市设计从业人员的技术技能;广泛的开展讨论,对存在于城市设计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开诚布公的批评,对好的方面进行褒奖;同时,也可以举办科普活动,让广大人民群众了解城市设计,拥护城市设计。

三、城市设计未来的发展

国内开展城市设计已经快四十年了,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必将赋予城市设计新的内涵,也肯定会出现新的特征和外在表现。就研究理论方面而言,必将进一步加强研究城市设计运行机制和城市设计思想,城市设计过程中公众必将会参与其中,可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设计理论体系,逐步形成相关设计意识、方法等;就城市设计关注的领域而言,除了城市景观、形象等问题外,还会对城市中国存在的其他问题诸如:民生、文化、经济等加以重视,让城市设计更加科学、规范、符合当地城市的特色;以城市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为依托进行城市设计,更好的服务于城市的管理需求,必将会出现更加多样化的城市设计产品和类型;随着人们深入的认识城市设计价值,不仅要从整体上有效的提升城市设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城市设计还要积极的吸纳更多相关专业认识的参与。不管怎样,国内城市设计必将朝着更加完善的方向前进。

结束语:

我们不能把城市设计当成一种理念来看待,要实际的付诸于行动;就其本质而言不仅是方案更是管理的政策;它囊括人们在内所有人的品位,也包括所有从事城市设计人员在内的职业素养;它不仅是微观上的技巧,更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宏观上的把握。在可续发展观和可持续战略的理念下,对城市设计工作大力的发展,必然会让城市的环境、质量、面貌等有效的提升,让人们的社会生活水平升到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史国瑞,郭子成. 城市事件视角下的城市设计探索――对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园区城市空间的解读[J]. 规划师,2012(S1):37-39.

[2]杨辰.面向“城市事件”的概念性城市设计---以2010 年上海世博会概念性城市设计国际竞赛为例[J]. 城市规划,2003(10): 81-88

第7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1.1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发展历程我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了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实践和探索。1991年10月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将控规编制纳入法定规划编制体系。此后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法规文件逐渐明确了控规的编制内容和要求,强调控规在土地市场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006年4月1日起施行的新一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着重强调了控规的强制性作用,规定“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容”。

1.2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及作用控规主要是通过具体、详细的土地使用分配和安排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引导和控制,为城市土地的有偿使用和开发管理提供依据。控规是“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做出建设项目规划许可的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章第4节第四十二条)。即:它是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建设项目最直接的依据,也是土地出让的前提条件。它一方面对总体(或分区)规划加以深化,以定位、定量等方式将总体规划中的空间结构、用地布局、功能意图等宏观的内容转译为对城市建设三维空间的微观控制要求;另一方面对修建性详细规划中的建筑平面造型、道路基础设施布局、环境小品布置等做出指引。

1.3城市设计的内涵及特点城市设计是对一定地域空间内的各种要素进行综合设计,使城市的各种设施在空间和功能上达到协调一致,是一种关注城市规划布局、城市面貌、城镇功能,并且尤其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规划原理。相对于城市规划的抽象性和数据化,城市设计更具有具体性和图形化。城市设计注重城市形态环境塑造,具有弹性化、艺术化等特点。

2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

2.1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面临的困境

2.1.1难以满足土地混合使用的弹性发展需求城市经济活动越来越活跃,对土地的集约和高效利用促生了诸如生活综合体———既具备居住功能,也兼具商业、公共服务等多种用途,控规仅仅以增加土地使用的兼容性不能满足发展需求。

2.1.2控规欠缺对城市形态环境的塑造随着城市的发展,新技术和价值观变化迅速,而控规仅以引导性规定控制城市形态显得过于单薄和无力。

2.1.3管理实施程序不完善,成果可操作性弱控规成果的实施性、操作性不够强,面对现实建设项目的不确定性和经济快速不得不进行经常性的调整。

2.2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近年来,我国城市发展逐渐由外延式的扩张转变为内涵式的质量提升。强调数据平衡、偏重于二维平面的控规需要与具有立体性、艺术性、文化性的城市设计相互借鉴与融合[2]。一方面,城市设计能够将控规中抽象、空乏的技术经济指标转换成可视、可触、可感的空间形态;另一方面,城市设计不仅对城市的空间形态进行组织和再创造,还可指导区域内的整体开发和有序建设,形成良好的城市经营和管理模式,从某种意义上具有城市规划管理的职能,是对控规的有益补充。

3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当前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

3.1南海公园概况南海公园位于包头市东河区南侧,黄河之滨,占地面积2000hm2,其中水域面积580hm2,湿生草地面积1000余公顷。北有青山朦胧辉映,南有黄河玉带环绕,风景独秀,集旅游观光、生态休闲、科普宣传于一体,素有“塞外西湖”之美誉,是国家AAAA级旅游风景区和自治区级湿地自然保护区。作为包头市东河区的“内湖”,在包头市具有重要的休闲和对外宣传作用。

3.2南海公园规划中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的有机融合南海公园不仅是在包头市有着重要的知名度,而且在国内也享有一定的声誉。近几年在保护为主、利用为辅的指导原则下,景区建设有序不紊的开展,景观得到了质的提升,但其周边的景观环境与景区差异明显,周边地区的开发显得尤为重要。为了编制科学合理的、能用于指导该区域的规划,避免传统的控规编制侧重于指标的控制,对区域的建设空间结构、建筑形态、景观色彩体现较弱,不利于后期规划实施管理中控制和落实等问题,在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规划编制中采取控制性详细规划与城市设计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具体的工作思路如下:1)优先编制概念性城市设计。先期以包头市总体规划为依据,在不触碰强制性内容的前提下对南海公园周边地区进行了概念性城市设计,主要侧重于空间结构、建筑形态、天际线、环境塑造等方面。2)在概念性城市设计基础上进行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依据包头市总体规划,结合概念性城市设计,对区域的用地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进行量化,完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对道路进行优化,配设工程管线。3)进行控规层面的城市设计工作结合控制性详细规划,对城市设计进行进一步的优化和细化,完善空间结构和建筑形态的控制,明确核心区的建筑风格、色彩和界面控制。

4结语

第8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 生态 可持续

当今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进行过像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所经历的高速城市化过程,中国的城市空间环境也正以前所未有的惊人速度发生着巨大转变。面对如此大规模、高速化的城市变革和城市发展,迫切需要更加理性和清晰地认识城市发展建设的客观规律,以指导中国城市建设的健康发展。

一、城市发展和城市环境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中国现代城市设计经历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城市设计理论和实践得到了长足发展,但其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迫切需要进行理性和清晰的总结。

现代的城市设计经过了工业化时期的发展,后工业化的趋势不可转变,城市规模的快速膨胀,直接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发生根本的转变。原来的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的现代化过程,都必须在重视城市的经济、空间、功能等要素发展的基础上,强调城市的生态环境的发展,使之与城市的经济、社会、空间、功能等的发展维持同步,从而不断支持城市的全面发展。

二、城市设计生态研究的繁荣与困惑

1、“生态”的繁荣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理念和中国城市化的现实背景下,近些年来我国城市设计的实践活动如火如荼。城市设计学科也在经历了美学形式主义、功能理性主义、人本主义之后转向了对自然生态的关注,积极引入生态学的知识和原理并相互融合发展,形势蓬勃;在理论探究,学术活动和设计实践方面一派欣欣向荣之势。主要表现在:

(一)通过对我国期刊网收录的1994到2004关于生态设计研究方面发表文章统计表明,生态城市设计的理论研究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城市设计与生态学的结合越来越受到关注;(二)生态城市设计的学术活动愈加频繁。从1993年海口“滨海城市的城市设计”的国际论坛之后,许多包括生态设计、生态城市、可持续设计的会议、竞赛活动风起云涌,如“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设计理论与方法”为主题的第32次青年科学家论坛活动(1998,北京)、厦门“21世纪国际城市绿色环保博览会”(2001)、深圳第五届国际生态城市大会(2005);(三)生态城市设计实践。随着可持续方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对生态环境的越加关注,城市设计越来越注意生态目标的追求、生态理念的体现、生态原则的遵循、生态活动的设计以及生态节能技术的应用。

2、“生态”的困惑

繁荣的背后产生了困惑,尤其在设计实践领域。许多城市设计的文本、说明书等文件中动辄出现“生态”二字,“生态”俨然成为了解决城市设计学科困境和现实城市空间问题的“名方良药”,在“生态热”现象不断涌现的同时,是城市设计研究和实践领域的“泛生态化”现象:

(一)表述不明,研究平台混乱。

生态热的最直接表现是新名词的表述热,如“生态设计”、“生态规划”、“生态工程”、“生态建筑”、“生态城市”、“生态型城市”、“生态园林”、“生态广场”、“生态家屋”、“生态村”、“生态小区”、“生态景观”、“生态农业”等等。内容不一、角度不一、目标不一的表述使得概念模糊,难以辨认。因为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而结合生态因素考虑问题就更加复杂,同时涉及设计原则、生态学原理和现实的可能性等诸多复杂因素。如果能够厘清基本的概念和研究领域,可以避免学术上的混乱和实践中的谬误与浪费。

(二)真伪不分,判断标准模糊。

城市设计实践中常常在其设计文本、说明书、设计报告中发现“生态理念”、“生态原则”的字眼,但是细看其设计方案也不知其出处。生态此时成为神秘的学术产品,然而其此类生态化现象的实质是挂“生态”设计羊头而卖的是一般的设计商品罢了。

对生态的认识的差异表明我国城市设计的生态化研究和实践缺乏一个相互认同的交流平台;另一方面,生态学和生态性原理在城市设计学科中应用的研究仍然不深入,缺乏科学理性的支撑造成了生态学在一与城市设计学科搭接的过程中出现了的混乱的现象。对我国近些年的生态性城市设计实践的整理有助我们对“生态”概念及其进程的阶段、特征、和规律的认识。

三、可持续城市设计——城市生态设计

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逐步兴起的城市设计运动,在对20~30年代基础上形成的城市规划主流思想——理性主义和功能主义进行反省和批判的过程中,为城市规划思想和方法的变革,提供了基础和先导。城市设计的主要目标是改善和保护人类生存空间的环境质量和生活质量,其主要的考虑内容是城市体型环境。如果说,城市设计对城市的空间环境质量和城市景观艺术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那么,城市生态设计对于城市人类的长久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则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城市生态设计必须以生态学为出发点,对城市系统中从简单的到复杂的各种系统、各个层次、各个生物既独立又互相依存的关系予以应有的尊重,构造和谐的城市生态环境。就可持续城市设计的生态学观念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理解:

1. 从“普适设计”到“地域设计”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建筑师就开始审视战后开始流行的“国际式”设计,并且尝试用不同的思路来摆脱这种单一的、无地域性的“普适设计”。结合“地域”、“地方”(Place)的设计便是其中的一种思潮,“地方生态”(Bioregionality)常常成为这些设计构思的起点。埃及建筑师哈桑•法斯(Hassan•Fathy)、印度的查尔斯•柯里亚(Charles•Correa)以及马来西亚的建筑师杨经文都对地方气候形成的环境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与设计实践,探索了一种结合“地方气候”的设计思路。中国建筑师吴良镛在三亚城市设计研究中,也构想了“山—海—河—城”四位一体的城市建筑模式,来保证其自然资源的良性循环,“地方生态设计”为“城市与环境”的和谐提供了一种蓝本。

2.从“单性设计”到“整体设计”

广义的可持续城市设计强调“整体思维”,提倡以“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来解决城市、建筑问题。美国建筑师西姆•凡•德莱恩从生态学的角度提出“整体设计”( IntegralDesign)来取代现在普遍流行的“单性设计”(LinearDesign)。并认为“整体设计需要把在研究自然体系的生物学中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对人们所处环境的设计当中”。“整体设计”注重能量的可循环、低能耗/高信息、开放系统/封闭循环、材料恢复率高、自调节性强、多用途、多样性/复杂性/稳定性、生态形式美学等等。“整体设计”尝试使城市与自然资源环境达到最佳配置。

整体设计作为一种观念和方法,是一种对复杂的环境问题与城市自身问题进行跨学科的研究,以城市与人、城市与自然的整体性为目标,认识系统的整体性与层次性,明确建设活动引起对人不利的环境变化,并对具体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浪费等提出解决的方法和措施。

3.从“灰色设计”回归“有机设计”、“绿色设计”

如果绿色代表生命,那么可以说灰色表示无生命。如合理利用资源,为人类创造更为健康、充满阳光的绿色的城和建筑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如前文所言,生态设计是一整体设计观,如何节约利用能源、有效利用能源,以满足生的要求是设计工作的核心内容,这是对环境危机的实际回应而不是出于对形式和风格等问题的考虑。20世纪初,美国曾炸毁数幢“灰色公寓楼”。这一事件建筑评论家称为“现代主义建筑死亡的标志”。面对泛滥灾的、毫无生命感觉的“灰色城市”、“灰色建筑”,“有机计”、“绿色设计”则试图另辟蹊径,重新赋予城市以生机。义地理解,“绿色设计”是对“灰色钢筋混凝土森林”的反转是对“技术至上”的矫正;广义地理解,“绿色设计”体现了类对生命的本能渴求,强调了高技术与适宜技术的协调融策略——可持续发展的策略。可持续发展是全体人类社会共同的宏伟目标,它强调人类的发展必须考虑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可持续性城市计是以城市的良性发展为目标,注重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种发展。建立生态观念、进行可持续性发展战略是一项系工程,不可能存在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也不可能存在某种机械性的操作过程。若要将可持续性发展真正落实为一种战略方针和执行措施,则必须一方面通过对以往环境问题的反思对我们以往的发展观念有一个重新的了解和认识,另一方完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的作用体制,从总体上问题进行把握和处理。

参考文献:

①夏海山,当代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建筑师, 2005[4]。

②沈清基,论城市规划的生态思维,城市规划学刊, 2000[6]。

③昆•斯蒂摩,可持续城市设计:议题、研究和项目,世界建筑, 2004[8]。

④童明,现代城市发展与环境保护:走向一种生态观念城市规划学刊, 1997[6]。

⑤张燕来,可持续城市设计生态观念,福建建筑2007年第3期

第9篇:城市设计的概念范文

关键词:园林城市 城市设计

中图分类号: TU986 文献标识码: A

建设园林城市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这项活动的宗旨就是要把各个城市建设成为风景优美、品味高尚、生态健全的现代化城市。而这个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城市设计的进行,到2010年年底全国已有约180个城市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称号。建设园林城市应该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而园林城市的建设也必须通过加强城市设计来实现。二者一个是目标,另一个是手段。

一、城市文明不断的发展带来需求

城市功能从最初的只用于交换和防御,发展到越来越多地注重文化的要求,人们希望不只是居者有其屋,而且还希望其生活、工作的环境在心理和生理上的舒适程度达到最优化,城市设计由此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建设园林城市应该说是城市设计追求的根本目标。国家园林城市标准要求城市绿化达标,这是城市文明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要求。

十九世纪英国的霍华德曾经提出过田园城市的理论,应该说这个理论是城市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里程碑,而这个理论中的最基本的要素则是以园林绿化为有机联系的城市构造原则。这个理论对以后的城市规划、城市设计理论和实务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其精神实质表现的是一种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园林城市的概念说到底是一种城市形态标准,这种形态应该说反映了城市文明不断发展的必然结果。园林城市作为一种城市形态,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其概念:园林城市就是以一定量的绿化作为基本的有机纽带,艺术化地组织和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使城市形体环境有最佳的美学和生态学效果。

一般来讲,城市设计理论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创立的。当城市规划学从空间地域规划发展到融社会、经济、文化因素的综合性规划学科后,就出现了一方面建筑着力于微观自我表现,另一方面城市规划忙于跨学科宏观扩展的局面。两极化的倾向忽视了人的情感,割裂了建筑与建筑的关系,冷淡了城市视觉环境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城市设计理论应运而生,在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间的盲区―― ―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建立了非常重要的学科。城市设计作为新兴的边缘学科,与其他边缘学科一样,其概念有多种解释,但比较常见的说法是:

城市设计就是以城市建筑外部公共空间环境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整体效应为原则,以建立城市良好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为目的,融于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之中的中观设计。城市规划出于理性,城市设计则侧重于感性;建筑设计是对个体的操作,城市设计是对群体的组织。由此看出,园林城市与城市设计都是针对城市形态进行的描述和操作,二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的密切关系。

二、园林城市的建设离不开城市设计

首先,城市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分工的结果,是人类劳动生产力增强,努力摆脱自然完全束缚的结果。然而,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人类开始意识到自己与自然密不可分的关系,从而开始了在自己制造的人工环境中去崇尚自然、追求自然和返璞归真的历程。自然因素很多,但是根本的可以营造的因素主要是园林绿化,并以此来艺术化地构造城市空间的各个基本要素,所以园林城市是人们的理想目标。城市设计就是力图使城市这个人工环境更多地引入人们对自然的追求,从而“建立良好的视觉效果和提高城市综合环境质量”。

其次,园林城市的“园林”绝不仅是指城市的园林绿化部分,同时也应该包括城市环境空间构成的各个基本要素。这里的园林应该是一个大概念,就像造园时运用亭、台、楼、阁、径、石、池、溪构景那样,把每一个建筑、每一条道路等各种环境因素都进行艺术化的组织。比如借景、框景等手段,从古典园林中走上街头,运用于整个城市,则扩大了园林的外延,这不能不说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然后,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情景交融原则、景观集合原则、空间序列原则、环境气氛原则、品味最优原则等都是园林城市所体现的基本要求。这些基本要求反映了包含在视觉艺术之中的空间艺术的创作规律,而空间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工艺品、雕塑、建筑和园林等。园林又把建筑、雕塑和工艺品等因素囊括其中,形成了综合性的空间艺术。城市设计实质上是把构造园林的这些规律拓展到整个城市,它运用各种空间环境因素、设计符号语言来表达一种文化蕴意和价值取向,表达一个城市的“神韵”,都是在把城市从一般性的功能体和人类聚集体的物质为主的形态,升华到更多地体现人类精神文化的高级形态。这些物质形态一般的综合地、艺术化地运用,是经过人类文明升华了的自然,也就是说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来改善环境。就像营造园林那样,城市设计所追求的,无疑是园林城市所具有的根本属性。由此可以看出园林城市对于城市设计的根本意义。

三、城市设计需要运用园林要素组织景观

城市设计的首要任务是组织景观。环境对于人类所产生的心理的影响与环境污染对于人类生理的影响同样应该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事实说明,城市的生活环境越来越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许多研究表明,人们长期生活在城市的“水泥森林”、“钢铁积木”等环境中,极易产生压抑、忧郁、恐慌、不安等心理疾患,这些问题只靠消除污染问题是解决不了的。而园林绿化的生命系统特性在改善现代城市景观环境方面,有着独一无二的作用。绿色应该是现代城市的基调,是现代“城市画卷”上的主色调,也必然应该是城市设计运用的主要手段。而且园林绿化的材料的“软”性与生命性,恰恰可以抵消建筑的“硬”质与无生命性给人们造成的心理不适。或者说可以形成一种对比,将这种对比进行艺术化的结构,就能形成优美的视觉旋律。

园林绿化,还往往起着城市设计先行者的重要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城市设计还远远没有展开,特别是一些向现代化国际都市目标迈进的城市,这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越是这样,园林绿化则越有着重要作用。即使城市设计已经全面展开,园林绿化也仍然永远是城市设计的拓展和完善。因为园林绿化可以根据建筑、街道等景观需要,用植物绿化来组织视线,分隔与联系空间,宜“掩”则“掩”,宜“露”则“露”,组织和导引方向,可以起到其他建筑物、构筑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有部分地区,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脱节,规划划出建设地块,建筑师只考虑建筑问题,或仅仅考虑单体建筑环境问题,而规划上对于建筑之间的关系则把握不够,形成一些不协调的总体景观环境。如有些重要街道两侧的许多现代化建筑从单体上看,都很有特点,也不失为优秀设计,但是这些建筑排列在一起,侧有互相排斥的感觉。这种情况只有靠园林绿化来化解和协调。有时还可以用大树、大草坪或代表某种含义的植物用作特殊的标志,赋予环境以文化情境。这些手段完全可以在四维空间(还有时间维,园林绿化的季相变化和生长变化等)上最大限度地营造出赏心悦目的艺术效果。

总之,园林城市建设需要城市设计,城市设计也应确立园林城市的目标,这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技术运用才能创造出更加绚丽多彩的生活环境,人类社会生存环境的发展才能更加科学化、合理化。

参考文献:

1.李海波杨岚归红陶英军,城市绿色空间系统规划设计研究,城市规划,199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