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的基本要求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周国平 是的。高中学生都是在特定的教育体制下接受教育的,同时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其成长与置身的家庭教育小环境密不可分。而今,在教育得到了家长、学校与社会充分重视的情况下,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互促进、协调运作,实现家校教育资源的整合,这在物质资源相对丰富而精神需求相对滞后的社会背景下,尤为迫切。2012年6月25日,教育部了《依法治校――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实施纲要(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学校管理活动的自主性、复杂性、权利义务关系的多样性要得到显著增强,要求建立健全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制度,让家长承担参与教育工作、参与和监督学校管理、促进学校与家庭沟通、合作等职责,扩大家长对学校办学活动和管理行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可以说,加强家校合作,是现代化学校建设的重要体现。
然而,对于这个并不算新的话题,虽然大家都认识到了其重要性,但在实践中还缺少真正的法律和科学研究的支撑。现代化的学校应该具有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可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学生在学校的话语权、参与权太少了,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话语权和参与权也太少。我们看不到家长在孩子教育中同行的身影,他们甚至没办法了解教育的真实情况。可以说,当前高中的家校共建,还面临着不少困境。
记者 请您谈谈具体有哪些困境。
周国平 我们可以先来看一下家校合作的一个固定模式家长会的流程:先由校长(或年级分管校长)讲话,大体是教导家长怎样教育孩子;然后是各班主任教师讲话,主要是介绍全班学生的基本学习状况,并指点家长如何辅导孩子的学习;最后任课教师和家长面对面交流。毫不讳言,在我校,此类家长会的模式仍被利用,但我们在反省,显然,这样的家长会,家长只是被动的接收器,没有发言的机会,因而认真听取的寥寥,效果可想而知。或许这类家长会的实际目的,是使家长了解学校的基本要求、了解自己孩子的成绩在班级中的位次,以此达到分解学校责任的目的。这本无可厚非,但家长对孩子以及班集体的其他状况,包括道德品质、性格发展等所知甚少,因而缺乏真正的知情权,更遑论参与权了。
造成这种情况,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认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孩子到了高中,父母们往往认为孩子大了,心智上不会出现大偏差,而自己在对孩子的学业协助上已经无能为力了,因而把教育孩子的责任全推给了学校,从思想上放松了对孩子的教育,不会热心参与学校对其孩子的教育。另外,还有部分家长只在智育上能与学校配合,即能督促孩子做功课等,但在其他方面则或苛责、或顺从。也有家长认为自己文化素质不高,或不懂教育,没有能力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这些都是家长参与学校教育意识上的偏差,导致他们放弃了自己应该承担的教育权利和义务。
二是学校缺少可资借鉴的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和案例,更缺少像欧美国家那样的家校合作模式及实践研究,以及在行政法律上的推动。如美国的学校发展项目SDP模式,由学校董事会负责制订计划,学校发展团队肩负起代表家长、教师、管理者和学校支持者的责任来推进家校合作,家长被要求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设立专门的家校协调者加强学校与社区的沟通。相比较而言,我们在这方面还比较薄弱。
三是学校教师对家校合作共建重要性的认识缺乏成长的传统土壤。我们民族的特性是权威取向的,崇拜并依赖权威,而传统赋予教师的权威与崇高的地位,在家长心目中十分牢固,也往往为教师和学校管理层所认同。另外,强调中庸、折中,避免冲突;强调和谐,避免失衡;强调集体高于个人;强调顺从和顾及他人,避免得罪他人……这种相对稳妥和缺少改革的精神面貌,造成了相对惰性和抵制变革的心理,如在本就很难的高中专业化学科教学上,如果引入家长对教学的评价,会造成教师团队本不该有的“自尊受损”的心理压力。
记者 基于这样的现实,您觉得要实现真正的家校合作,学校应该具有怎样的工作思路?
周国平 首要解决的便是学校和家长平等地位的问题,即协调家庭和学校在教育中的平等地位和作用,改变家庭教育从属于学校教育的认识,平衡家校之间的关系。这样才有可能调动家庭对其子女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其次,要拓宽家校合作的研究空间和实践领域。学校的实际情况各有不同,但多层面的合作还是可能的,如在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上,在家庭和学校的学习文化环境的营造上,在学校管理行为的促进上,甚至在课程建设和教育科研等领域,都有合作的空间。
总之,作为这项工程的主导,学校(无论是管理者和教师)要改变观念,不能将家长引入学校视为不懂教育者对学校教育的干扰,不能抱着仅仅将责任分解的意识来通报学生的种种不足,不能让家校合作停留在学校对家长这一单向的交流模式之下,不能只有阶段性考试节点的家校合作而缺少合作的连续性。
记者 根据这样的思路,贵校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周国平 我们着力打造家校教育共同体,力求通过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科学规范地推进家校共建工作。
一是抓好节点,丰富家长会的形式,如我校高三年级共要召开三次家长会,分别是起初家长会、临界生家长会、文科优秀学生和理科进步学生家长会。
二是落实常规,引家长进校园、进课堂,如在校办公会、行政会、教职工大会等不同会议上要求学校上下统一认识,引导家长进校园、进课堂,打破过去单向交流式的家校合作模式。
三是广开言路,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如学校进一步完善家长委员会这一家校共建组织,目前已经形成了“班级―年级―学校”三个梯度的家长委员会体系。
四是搭建平台,丰富家校合作的手段和方式,如在拓宽与家长直面交流的平台工作中,邀请家长进行国旗下讲话、百日誓师讲话、班级教师会交流等,在学校开展的健康教育讲座、食堂安全工作开放日等活动中,都邀请家长参加。
记者 通过这些措施,贵校希望在家校共建工作上达成怎样的发展愿景?
周国平 建立家校合作的有效机制,探索提高家校合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真正实现家校合作的科学、有效推进,并非朝夕可成,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我们希望能达成如下的发展愿景:
一是真正实践家校共建下的教育共同体,让家长成为教育的同盟军。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看客,而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力量,如果能让共建达到一定层次,使得家长具有教育话语权,成为学校教育的评判者、宣传者、服务者,甚至管理者,并以优秀家长的示范来带动更多的家长参与到学校教育中来,那么我们的教育队伍将多一支同盟军,教育共同体的打造也不会成为空话。我们的这一愿景将具体到家长对学校管理、教学活动、学生实践、教师评价、课程开发、教育科研等广泛领域的参与。
校企合作有助于推动国际贸易专业专业课程建设的发展。采用校企合作教学模式,企业要参与其中,对人才培养提出要求,学校需要根据人才新要求积极改革教学内容,进行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计,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社会需要对人才。同时,外贸企业也能够参与到国家贸易专业设计和课程改革中去,和有关专家一起编写专业课教材,这对于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鉴于以上情况,国际贸易专业实施家校合作的教育模式是很必要的。
二、国际贸易专业校企合作实施路径分析
1、采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在学校根据企业要求进行人才培养。企业需要什么的人才,学校就为企业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这样可以保障所培养的人才毕业后的有效就业,同时,也可以为企业节省大量的培训成本,使企业获得更多的实用人才,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学校和企业的双赢。订单式人才培养具体实施如下:首先,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目标,对学生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进行明确要求,并提出学校需要开设哪些课程,企业和学校教师共同参与课程教学,完成教学任务。其次,企业要为学生提供实训课程实践的机会,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机会,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第三,在学生毕业后,企业需要为学生提供就业的机会,促进学生有效就业。
2、学校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
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触社会,了解市场动向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就需要企业和学校能够共同努力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就国际贸易专业而言,建立校外实习基地,需要整合校内外的不同教育环境和资源,能够把课堂教学内容与一些职业技能有机整合起来,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在基地学习中,学生可以了解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了解与自己今后就业联系紧密的各种信息,通过实习,学生不仅要树立掌握国际贸易专业知识,同时,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应用能力,通过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可以提高学生理论学习和实践的积极性。
3、学校企业合作参与国家贸易专业课程建设工作
国际贸易专业教学的发展离不开课程建设工作,校企合作教育模式下,课程建设需要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一方面,外贸企业要向学校提出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对人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明确出来,然后,学校企业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共同投入人力资源和物力资源,进行教材内容的改革创新,校企共同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的基本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共同参与课程建设的各个环节,突出课程内容的实用性。
4、校企合作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对于学校的国家贸易专业的教师而言,他们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同时具备较强的组织教学能力,但缺乏实践教学能力,缺乏国际贸易专业相关职业过程方面的知识,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就要企业参与对教师队伍的培养。外贸企业可以安排教师到企业进行兼职,引导教师到企业中进行实习,进行职业考察,使教师熟悉本专业的相关典型的职业工作和职业任务,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更利用教师知识的更新和能力的提升。另外,企业还可以派专业人才到学校授课,这样,不仅能够为国际贸易教学提供生动的教学案例,同时,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最重要的是,本校教师在于行业精英的交流过程中,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这对于国际贸易专业教师的成长极为有利。
5、学校为企业员工提供相应的专业培训
关键词:基础能力;专业建设;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6-0146-02
0 引言
2010年,国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在近期启动实施10个重大项目。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为其中一项。而专业建设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专业是高职院校的基本教学单位。各高职院校从招生到学生就业的整个教学进程都是以专业为单位进行组织的。以汉中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目前招生专业共31个,形成了5个不同的专业群,为学院积淀了不同的资源,形成了办学特色。学院的专业设置和建议必须以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汉中的产业结构为前提。学院与企事业单位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也都是以专业为基础。社会、尤其是学生和家长也是先认同学院所设专业,而后才认同学院的。故加强专业建设对我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汉中职院专业建设的层次分析
专业建设由专业建设规划发展和专业内部建设两个层次组成。前一个层次主要确专业的发展定位,后一个层次是专业的基础能力建设问题。把这两个层次的建设问题分别叫做学院层次和专业层次的专业建设,见图1所示。
学院层次的4项建设任务中,专业设置是关键,重点专业建设是核心。二者都受选定的职业岗位群、生源需求、毕业生今后学历提升空间以及陕南地区几所职院相同(或相近)专业这4项因素的影响。学院的整体专业设置要综合考虑这4方面的因素,但不是每个专业都要同时在4个方面有良好预期。而作为重点建设的专业则必须在这4个方面都有明显优势,即就业前景看好,学生及其家长认同度高;毕业生发展空间大,提升学历层次方便;本专业在陕南地市及高职学院中处领先地位。
在这些因素中,目前专业建设理论和实践大都只关注企业需求这一个因素,认为只要职业岗位群选的准,专业有发展空间,是片面。如我院2010年新增畜牧兽医专业,调研时,发现毕业生需求旺盛,安排招生计划时也给予倾斜,但招生结果仅有7人录取报到,其原因就是人们的就业思想观念很陈旧,对涉农专业岗位存在偏见,说明学院的专业建设是一个复杂问题,影响因素很多,企业社会需求是重要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
专业层次的4项建设任务中,实训体系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前两个问题解决了。另两个问题则不难解决。
校企合作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但合作的内容、形式、程度各种各样,如何把握才能真正发挥效益是需要探讨的。合作的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变化很大,也会给合作带来变数。专业建设的主体是学院,合作只是借助外力赖保障建设又快又好。学院在合作中对企业的基本要求只是期望长期、及时了解职业岗位的基本要求,在企业的协助下适时对教学进程作必要调整。因此,校企合作以企业提供技术服务,获得经济效益,学院支付相关费用获得技术支持为基本框架展开,便有稳固的基础。以下几个问题要认识明确,①应选择在专业技术领域有优势的代表性企业作为合作对象,以保证学院基础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且对象的选择不能仅仅局限于一家,要多方选择;②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专业层次的4项建设任务基于相同技术要结合起来建设;③校企合作中,企业有“利”才有“责”,开展职业教育是学院的基本职责,不是企业的基本责任。
2 我院专业建设的特点分析
我院专业建设具有如下特点:
2.1 重点与一般专业建设资源的综合利用 重点专业的建设和得到社会认同需经历较长的时间,要保持其优势地位,就需要学院对重点专业给予资源倾斜。因此专业群的建设就非常重要。只有其它专业能力提高了,反过来又会促进重点专业效益的提高,才能使资源得到共享,使得各个专业得以共同提高。
2.2 选择性 我院所开设的专业中,专业建设自始自终不应该是“一碗水端平”, 要建成重点的只能是一部分,即“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要有所选择。其一,主流专业中选择那些最容易形成品牌优势的专业作为重点建设专业,根据与陕南兄弟院校在专业设置上优势互补原则;其二,把主要办学资源集中于主流专业,把与陕南地区主流产业结合比较密切的专业群列为主流专业。
2.3 动态性 专业建设是一个动态过程,也是一个永远没有终点的过程。专业建设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而这些因素总在不断的变化中。具体说来有以下几点:第一,职业教育本身具有竞争性。所谓的竞争优势只是一时的,一旦兄弟院校的专业能力得到提高,这种优势便不复存在。所以说我院现有的专业优势是相对优势;第二,社会需求。只有满足了社会要求,所设专业才会得到大家的认同,其中包括学生及家长对学院所设专业的要求,这些要求也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第三,职业岗位群始终在不断变化中,为了使所设置的专业具有真正的生命力,我们要及时去捕捉准确的社会职业岗位变化与需求信息。
2.4 被动适应性 我院作为一所职业院校,主要培养技能型人才。虽然任何专业学校在专业建设中,都应满足社会需要,但我院相对来说在这方面的要求强烈的多。职业岗位群决定了我院的专业定位,一旦岗位群发生变化专业及相关技术能力都必须予以调整,它对专业的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实训体系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
一、从学生身边生活选择主题,让学生乐学
无论哪门学科,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学生都会很投入地学习,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兴趣、愿望是确定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最基本依据和关键因素之一。主题只有符合学生的愿望和兴趣,学生才会有不断探究参与的内在动力,行动上才会更主动,责任感才会更强。其实,在我们的身边,有趣的现象很多,有趣的活动也很多,只要善于观察,留心搜集,注意整理,你就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课上在充分学习教材时给你呈现一些主题的同时,我还搜索一些与本主题相符合的内容进行教学,这样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如,现在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尤为重要,从一年级开始,语文课程标准就规定了小学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必读书籍,学校也定期进行读书知识比赛,极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结合这一契机,我在三年级组织学生制作读书“成长树”和“读书卡”活动,读书“成长树”的每片“叶子”记录读过的书名和作者;“树枝”记录这本书的出版单位,并且选择一本自己最感兴趣的书,写出一段读书感受或好词佳句等;谁的“成长树”枝叶茂盛,说明谁读得书多。这样把学生经历过的事情做成卡片来记录,学生非常感兴趣,并且读书的兴趣也得到了提高,大家都在比赛看看谁读得多,知识掌握得丰富。只要我们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以贴近学生的主题去吸引学生,就能达到综合实践活动的预期目的。
二、从培养学生的能力出发,变教为学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学生的生活实践和社会实践,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感悟和体验。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内心里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总是感到自己是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这种需求特别强烈。”综合实践活动最重要的学习方式就是实践活动,让学生实实在在“做”, 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全新的学习形式,可以说很好地迎合了学生的这一心理需求。同时,教师更要注重实践的深度,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真正理解实践的目的与意义,把握各种不同实践方式的基本要求和操作要领,结合具体的活动情境,恰当选择并利用活动工具和相关手段,完成达到活动的具体任务和目的。 如三年级的《钉纽扣》一课,由于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被家长们惯着、宠着,连最简单的家务活都不会做,孩子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因此教会学生一些简单的家务活是非常必要的。钉纽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件小事,但是学生从来没拿过针线,所以在教学伊始,就要让学生认识各种纽扣的特点,以及针线的使用方法,同时提醒学生使用针线要注意安全。学生跃跃欲试,经过几节课的学习,虽然针脚不是那么匀称、美观,但是一个个也是像模像样了,并且有个别学生已经能够缝制一块小抹布了。
三、从学生的团队意识出发,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学生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个学生的能力不同,所以需要大家的互补合作。合作的形式有很多,如同桌合作、学生分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等。关键是要使本次合作达到合作成员“齐参与、齐动手、齐动脑”,达到事半功倍。
一、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要引导学生学会自学,方法是关键。在指导小学生自学的过程中,农村小学生惰性思想较为突出,如果只布置给学生自学的内容,没有相应的指导,是很难达到预期的目标的。本人认为在刚开始时教师应该利用上课时间和学生一起自学,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学。在自学的过程中,针对农村学生胆小,不爱问等情况,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读书。告诉学生什么时候应该动手画、圈知识要点,应该标记哪些知识,用不同颜色区分主次;要求学生多问“为什么?”并反复强化以形成一种意识;同时教师应出示具有启发性的自学提示。例如自学《梯形的面积公式》时,可以布置学生思考:(1)怎样用割补法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2)梯形的面积与割补后拼成的长方形有什么关系?为什么?(3)你还能有其他割补的方法吗?等等,这些问题对于启发学生的思路很有益处。
寻找生活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生活中的知识是教学的目标之一。因此,预习时必须让学生试着找找生活中的原型,拉近知识与生活的距离。如“太阳的变化”在预习时,可以布置学生观察生活中“太阳”在早、中、晚的变化,使学生在大脑中形成相应的自然常识。
二、运用各种途径,激发自学兴趣
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又是学习的主体。学生不是知识的消极的接授器,教师也不可能机械地把知识填塞到学生的头脑中去。教师的教,只有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社会的需要转变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使学生从自己的亲身需要出发,才能取得较好的实际效果。作为农村学校的教师,要做大量的工作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开动脑筋,由现实生活演变为书本知识,再把书本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这样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展示大自然丰富的美育因素,如自然美、环境美、生活美等,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总之,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三、指导课堂合作,提高自学效率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分小组自学给学生创设合作的机会,课堂教学中有不少地方如果能适时引导,不仅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还可以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因此,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或提出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还要寻找机会、创造机会激励学生合作,要让学习有一定困难的学生多思考、多发言,保证他们达到基本要求,同时,也要让有余力的学生有机会发挥自己的潜能。比如,教学“步测、目测”时,教师可以设置实践活动测量操场,学生在步测中既要保持步伐大小基本一致,又要数步数,如果测量效果不理想,教师可以布置两人一组,一人走一人数,给学生合作的机会;教授统计图表时,有的统计图表在正面,可有关的分析、问题却在反面,学生阅读不方便,教师可以布置同桌合作。
养成合作的习惯,有了合作的需要,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建立合作小组。根据班级情况,通常是前后桌形成一个“四人小组”,部分人数不合适的,可建立若干个“六人小组”,这样分组便于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再有意识地强化“小组”的集体荣誉感,组内就会出现“互帮互助,扶携共进”的良好氛围,达到合作的另一层意义——共同提高。 提高合作的效果,教师必须明确,自己始终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因此,对小组合作必须适时进行引导,让合作“出成效,有意义”。如:给学生设计“合作学习记录表”,要求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必须做记录,每个学生轮流当小组长、轮流做记录员、轮流发言。合作学习开始阶段,教师经常性地回收“合作学习记录表”激励学生把合作学习的形式逐步完善。
四、放手让学生自学探究
【关键词】创新校企合作形式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03C-0105-02
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办学方针的提出,要求职业学校必须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并把人才培养工作的重点放在实践教学环节上。实践教学归根结底就是做中学,上岗操作是实践教学的基本形式。职业教育是一个二元教学体系,分别是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校是长于理论教学的,而企业是长于实践教学的。校企合作正好是完成这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统一。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路径。本文从创新的角度,探讨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形式。
一、基于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地方,企业则是人才的需求方,两者之间实质上是一种供求关系。目前最为典型的合作形式是“订单办学”。梧州市电子工业学校是全国首创“订单办学”教育新模式的职业学校,其做法主要有两点:首先,专业及课程设置、教学计划的制订实行订单化。根据用人单位的意向、综合素质标准和岗位技能要求。结合人才市场的动态发展趋势,设置专业和制订教学计划,努力培养适销对路的人才“产品”。其次,招生计划、学生入学、就业订单化,即根据已经落实的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计划,确定各个专业的招生规模。学生在入学注册时,就跟学校签订“就业合同书”,并经公证机关公证,让学生在跨入校门的第一天就拥有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就业订单”。全国类似这样的学校不少,但就笔者了解的情况看,真正实行订单办学的学校主要还是中职学校,高职院校并不多。而且现在的订单办学基本是“一校一策”,欠缺规范和统一。值得担心的是,从专业上看,有订单的主要是工科类专业,主要岗位都是操作性的。有些学校学生进校不久进入工厂,这些学生多数不到18岁,虽然这是勤工俭学,但从法律上是难以站住脚的,至少存在着输出廉价劳动力的嫌疑。而且这些岗位的工作基本上都需要加班加点,学生难以获得职业成就感,反而往往会产生职业的厌恶感和生活的挫败感。
二、基于完成教学任务的校企合作
我国高校多年来一直在扩招,由于生源不断增长,不少高校教学资源出现严重不足。各学校为完成教学任务采取了各种措施。通常做法两种:一是实行“2+1”的教学模式,也就是学生入校后在学校学习两年,到企业实习一年。这个模式好的一面是加大了实践教学的比重,表面上看是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规律的。但从调查得到的情况看,部分学校的“2+1”教学模式实质是为缓解教学资源短缺的被动之举,是用学生提前就业的方式实现了教学任务的转移。个别学校在学生没有准备好的情况下强行推进“2+1”模式,教学时间和教学内容大大压缩,不少学生以自我寻找工作的方式进行“实习”,实习内容和进程基本和学校脱节,学生已成为“准社会人”,校方对学生处于放任状态,教学质量缺少保障机制,这其实不应算校企合作,这种情况必须引起各方面的注意。校方应对这种情况进行反思。二是把教学任务进行“外包”,由相关企业与校方签订合作协议。合同期内的教学任务由企业方负责完成。现在不少学校包括部分国家级示范建设学校都在推行这种方式。应当说这是一种比较新颖的校企合作形式,与现在广为流行的服务外包的做法性质上是一样的。这或许是职业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教育教学本身就是一种服务,学校不可能也不应该把所有的教学工作都承担下来,校企合作,优势互补,整合资源,这本身就是职业教育的内在要求。这里必须注意的是承包方的资质和社会口碑。目前承包方多为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有些只有一两个工作人员,其实就是一个中介机构,校方完全委托他们也并不可取。这些机构必须进行改造和升级,而如何选择有实力而又负责任的合作者始终是校方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基于建设实训基地的校企合作
职业学校实训的载体是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学校生命线。实践表明,单靠学校进行实训基地建设效果并不好。就学校而言,既缺资金,又缺人才,最关键的是效益不高。现在多数学校的实训场所都是按学校自己的想法建成,然后又按自己的想法在使用,未能贴近社会实际。这样的实践性教学实质上是一种资源浪费。职业院校的实训模式主要有两种:一是消耗性实训,二是补偿性实训。客观地说,现在的实训模式基本上是消耗性实训。职业院校本来就资源短缺,资金不足,消耗性实训只有让学校捉襟见肘,运转困难。换言之,这是不可持续的。这里最大的问题是实训等于消耗,强化实训的结果就是增大消耗,这就造成了实训教学的恶性循环。如果找不到一个把消耗性实训转为补偿性实训的办法,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始终是一个大问题。解决这个问题的根本办法就是实训室建设要采取多元主体的建设方式,具体来说就是企业必须参加进来。必须在其中起重要作用。通过整合资源,贴近市场。构建生产性(经营性)的实训室,使实训室公司化。如会计专业就可通过共组会计服务公司的形式来运作。当然这里必须有政策配套,这是一个难题。这个问题的根本解决者是政府,如何体现政府在职业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一直是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问题。
四、基于项目运营的校企合作
基于项目运营的校企合作是企业比较喜欢的合作形式。比如,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了一个大项目。导致暂时性人手不足,特别是基础性操作人员短缺,于是由校方提供有一定操作能力的财会专业学生,企业方视工作情况给学生一定的补贴。又如,企业新接一批订单,由于设备不足,于是与拥有相关设备的学校合作,把部分产品交由学校完成,并将其中部分利润转移给学校,等等。项目合作可大可小,可长可短,具有较强的机动性,是一种双赢模式。从校方来说,不管是工科学校,还是文科学校;不管是机械专业,还是财会专业,项目合作都具有普适性。项目合作是实践性教学的基本要求,做项目是“做中学”的具体体现。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这种方式主要是适用于高职以上的院校,中职学校并不太适用。
五、基于信息共享的校企合作
基于信息共享的校企合作形式主要是以学术报告、专题讲座、论坛、展览等形式进行的合作。职业院校除人才培养外,本身就具有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等功能,为企业和社会举办讲座,提供咨询服务,传递产业政策动态和信息,是学校的责任和义务。企业人员来学校开办讲座,既可带来最新的行业信息,传授职业技巧,又可缓解学校师资紧张情况。其中开办校企合作论坛是一种富有成效的方式。这种论坛可以双方轮流主办,可以去第三方举办;可以定期进行,也可以不定期进行;可以固定主题,也可以变换主题。重点在于引起双方对合作的关注和兴趣,找到双方的利益结合点。
六、基于技能比赛的校企合作
技能比赛成绩是衡量职业学校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的一根标尺。职业技能比赛现在已形成政府、企业、学校共同参与的局面。比如上海市政府,多年前就推出了职业技能比赛制度,设立专项基金,重奖优秀选手,等等。这里我们要明确,政府搭台,学校唱戏,只能是独角戏,没有企业参与,这戏是唱不好、唱不下去的。符合企业需求,得到企业认可,这是成功的基本条件。比如财经类专业由用友公司赞助的基于会计技能的比赛已举办好多年,现在已形成全国参与的局面,这是一个很好的势头。通过赞助比赛,获得广告效应,并把企业元素植入学校的教学过程,与学校结成利益共同体,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七、基于文化建设的校企合作
高校本身就有文化传承这一功能,文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内容。职业技术教育的“职业化”特点,决定了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融入更多针对企业行业特点和岗位特征的职业技能、职业道德和职业人文素质。这种文化建设我们可以称之为校企文化建设,校企文化建设要注重物质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和精神文化建设的协调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一方面,学校必须坚持“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以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为载体,搭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基础平台,引进企业文化的元素,丰富校园文化的内涵。另一方面,企业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营销,生成校企紧密结合的文化机制。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使学生了解到企业第一线的运作情况,学习和体验企业文化的形式、内涵和具体要求,是最为有效的校企文化建设路径。此外,举行专题报告或讲座、成立冠名班、设立奖学金等,都是较为有效的方式。
近几年,珠三角地区传统的加工制造业企业正快速向多元化服务型企业转变,企业内部的发展与行业整体的提升催生了对各类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新的就业模式与就业岗位不断产生。针对不断变化的形势,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院校必须不断审视自己培养的“产品”是否满足地方经济的需求。姜大源教授认为,职业教育的供需关系矛盾主要表现在:职业教育的“产品”存在着以“供给”和“需求”的或膨胀或剩余为主要形式的数量失衡,以客观办学条件和主观教育期望的不匹配和有差异为主要形式的质量失衡,以层次和专业的或短缺或过剩为主要形式的结构失衡,以企业、院校布局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合理和有偏差为主要形式的区域失衡。[2]因此,我们认为,广东的高职院校通过适时的调研,及时了解珠三角地区的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有助于适时调整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以避免出现供需关系的矛盾,偏离高职教育的办学方向。对广东高职商务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题拟通过毕业生就业跟踪调查及对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业管理人员的访谈,了解在经济转型期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规格的需求,以期对广东高职院校商务英语专业创建服务地方经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提供指导和借鉴。
二、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珠三角城市中,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六市外向型经济较为发达。本研究通过对上述六市中小型涉外企业中的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及其雇主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毕业生在企业中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任务、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等,分析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规格的需求,了解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在人格、品格、知识能力结构、身心健康等方面的期待,以期更加有的放矢地创建服务珠三角经济的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培养模式,消除商务英语人才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供需矛盾。
(二)调查工具及方法
本次调查的工具是自我编制的“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涉外企业商务英语人才规格需求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涉及企业的相关信息及其对招聘人才的基本要求,问卷中的问题视乎具体内容采用单选、多选题或开放型三种形式。2011年9月至2012年3月期间我们走访了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六市100余名在中小型涉外企业工作的毕业生,对毕业生所在企业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并在毕业生的协助下调查了六市中的其他部分中小型涉外企业,总计发出问卷380份,共回收345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得到问卷334份,参加统计分析问卷共334份。
(三)调查结果分析手段与方法
调查数据经过汇总,通过社会科学统计软件SPSS17.0对所有问题进行逐个分析,统计结果与分析将按调查内容在下面分别进行讨论。
三、结果与讨论
(一)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业基本情况及商务英语人才使用情况
本次接受调查的涉外企业分属广州、深圳、珠海、佛山、东莞、中山六市,其中广州企业135家,占总数的40.4%,深圳企业72家,占21.6%,珠海企业15家,占4.5%,佛山企业55家,占16.5%,东莞企业28家,占8.4%,中山企业29家,占8.7%。所有企业的用工规模在500人以下,其中用工规模在50-100人的企业有118家,占调查企业的35.3%,用工规模在50人以下的企业有69,占20.7%,用工规模在100以下的小型企业合占调查企业的56%。表1显示,受调查企业涉及制造业、流通业、物流业、IT业、旅游业、金融业、证券业、保险业、外贸业等多个行业,基本涵盖了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毕业的就业岗位。在商务英语人才每年的招聘数量上,61.1%的企业招聘5人以下,21.3%的企业招聘5-10人,但招聘10人以上的企业不足20%。这至少说明两点:第一、珠三角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是刚性的,每年都能为毕业生提供稳定的就业岗位;第二,限于企业的规模,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量不大。从访谈中笔者了解到,近几年由于对外贸易不十分景气,许多企业把目标更多地转向国内市场,导致商务英语人才流失率较高,这也是企业每年必须招聘商务英语人才的原因之一。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学历要求普遍不高,51.5%的受访企业对应聘者的最低学历要求是专科,44.3%企业最低学历要求是专科,两者合占90%以上,说明相对于学历,企业更重视应聘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个人素质。
(二)中小型涉外企业对聘用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的要求
我们首先了解了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英语语言能力和职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在回答企业最重视英语的听、说、读、写、译等诸能力中的哪一种时,60.8%的企业首选英语听说能力,33.8%的企业首选翻译能力,3.9%的企业首选英语写作能力,1.2%的企业首选阅读能力。笔者就企业所看重的语言能力对部分管理者进行了访谈。多数受访人员表示,对于从事外贸工作的人员来说,最重要的是联系客户,并在商务洽谈中充当翻译,而英语听说能力和翻译能力在商务洽谈中尤其重要。由此可见,企业实际上是重视英语的综合能力,读写能力并非不重要,恰恰相反,在商务洽谈结束之后的后续工作中,需要通过书面形式维持业务联系,大量使用电子邮件和备忘录等,英语写作能力就显得特别重要。职业技能的调查结果恰恰说明了这一点,如图1所示,在所列6项职业技能中,受访企业的重视程度最高的四项技能是:用英语联络客户的能力,24.9%;用英语书写电子邮件和备忘录的能力,24.9%;用英语进行商务谈判或洽谈的能力,21.9%;外贸跟单能力,19.2%。可以说,具备了以上四种技能,在涉外企业的工作就可以得心应手。为了考察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知识结构的真实态度,笔者在问卷的第二部分设计了若干问题,内容涉及外贸资格证书、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外贸流程熟悉程度等。上述问题皆为反意问题,每一问题得分的中数都低于3,说明企业对上述问题都持否定看法。事实上,在回答“我认为商务英语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备熟练的英语写作能力”时,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业占了受访企业的54.8%,回答“我认为商务英语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备熟练的英语阅读能力。”时,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业占了受访企业的63.2%,回答“我认为商务英语人才不一定需要具备熟练的英语听说能力”时,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业占了受访企业的68.9%,回答“我认为商务英语人才不一定需要熟悉国际贸易流程”时,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业占了受访企业的54.8%。只有在回答“我认为商务英语人才不一定需要考取外贸类职业资格证书”时,选择“非常不同意”和“不同意”的企业占了受访企业的35.6%,但也有64.4%的企业选择“不一定”。由此可见,英语阅读能力、英语写作能力、英语听说能力、外贸流程熟悉程度等因素仍然是中小型涉外企业考察商务英语人才首选的条件。至于外贸类职业资格证书,如外贸跟单员和外贸业务员等证书,固然也受企业的欢迎,但由于普及程度不高,也没成为企业聘用人才的必要条件。
(三)中小型涉外企业对聘用商务英语人才基本素质及人格、品格的要求
在调查问卷的第二部分,我们就与人交流的能力、与人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创新革新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时间管理的能力、市场推广的能力、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职业道德、较高的忠诚度、潜在的领导能力、抵御诱惑的定力等人才基本素质及人格、品格对企业进行了调查。从上表中可以看出,14项素质和能力的平均得分都超过3.5,说明我们所列出的各项能力和素质,都得到了企业的认可。其中得分排在前五位的是:良好的职业道德、与人交流的能力、高度的责任心、时间管理的能力、自我学习的能力,紧随其后的是与人合作的能力、较高的忠诚度、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组织协调的能力、创新革新的能力,排在最后几位的是市场推广的能力、抵御诱惑的定力、潜在的领导能力、数字应用的能力。从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与专业技能相比,企业更重视员工的基本素质、人格、品格等非专业因素。在中小型涉外企业中,员工在职业岗位上能够晋升到哪一个层级或是能否适应转职换岗的需要,除了受到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影响外,更受到非专业因素的影响。与其他能力相比,市场推广能力、抵御诱惑能力、领导能力得分相对较低,与商务英语人才在中小型涉外企业所从事的岗位有关,商务英语人才在这些企业一般担任跟单员、采购员、外事联络员等,这些岗位的工作性质对市场推广、抵御诱惑及领导能力要求不高,因此这几项能力的得分偏低。统计结果说明,除了专业知识技能外,中小型涉外企业高度重视员工的职业道德素质、职业社会能力和职业方法能力。职业道德素质主要体现在员工的责任心和忠诚度,这是企业对员工最基本的要求。商务英语人才流失率高是个普遍的现象,因此企业尤其注重员工的忠诚度。职业社会能力主要表现在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团队工作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事业能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职业方法能力主要体现在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对外贸易的方式方法也随着形势不断变化,因此,优秀的企业员工必须掌握良好的自我学习、信息处理和数字应用能力,这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遗憾的是,不少企业反映,现在高职院校毕业生存在的最严重的问题不是技能问题,而是一个综合素质问题。许多毕业生缺乏起码的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缺乏在工作中计划、统筹安排的能力,缺乏基本的责任感,也缺乏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和再学习的能力,这是学校教育应该反思的主要问题。
四、结论与建议
自2005年10月国家颁布《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3]以来,各地高职院校在转变办学思想、建立新的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积极探索。在这一过程中,关于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即人才规格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人才规格作为动态发展的概念,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商务英语人才规格是指用人单位,尤其是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知识、技能、内心品质的基本要求、规定。在国外,对人才规格的描述一般用“Knowledge,Skill,Attitude”三个单词表述,国内从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个维度进行描述。[4]38综合以上调查结果,珠三角地区中小型涉外企业对商务英语人才的需求可概括为:
(一)“知识”要求
就“知识”而言,由于商务英语中所指的“商务”包括商品、资本、服务、人员和技术的国际流通,跨国的采购和零售,在国外设立仓储和分销系统等,所涉及的行业不仅包括贸易和投资,还包括运输、旅游、银行、广告、零售、批发、保险、电信、航空、海运、咨询、会计等行业,要求商务由于人才在上述领域做到面面俱到是不可能的,较为实际的提法是“具备扎实的英语基本功,掌握所从事的行业的相关知识”。
(二)“能力”要求
1.专业工作能力:熟悉国际贸易流程,具备用英语进行贸易磋商与谈判、单据制作、电子邮件和备忘录写作,以及报关、报检、国际货运等与所从事工作相关的基本技能;2.职业社会能力:具备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3.职业方法能力:具备自我学习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数字应用能力。
(三)“素质”要求
【关键词】卓越计划 应用型 财务管理专业 培养模式
2010年6月,教育部在天津召开会议,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简称“卓越计划”试点工作,该计划目前已向教师教育、法学、医学等领域扩展,这是高等教育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的重要举措,也是目前我国高等教育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此举在全国高校引起强烈反响,无论是入围还是未能入围改革试点的高校,都在着手卓越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工作,由此也拉开了全国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序幕。
常州工学院是第二批进入教育部“卓越计划”的高校之一。学校财务管理专业一直坚持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近几年在教学改革、特色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和改革尝,并取得了初步成效。教育部针对工程技术人才的培养启动了“卓越计划”,其基本要求对目前所实施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依然具有一定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一 “卓越计划”对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的要求
尽管“卓越计划”的本意是培养卓越工程师,财务管理专业目前也没有纳入“卓越计划”的范畴,但此计划中“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学校按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培养工程人才,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三个特点,使得我们完全可以运用“卓越计划”的理念,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要求进一步建设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培养卓越的会计师、管理者和创业者。
目前,我国大部分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的都是应用型人才,该类人才是相对于高、精、尖的理论型、学术型人才而言,更多地需要掌握直接应用型知识和具有更具体实践的能力,要求学生能适应社会建设需要,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经济、管理,以及教学、科研等方面的工作,要求学生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综合素质高,适应能力强。
根据“卓越计划”的基本定义,我国财务管理应用型人才在培养宗旨上与卓越工程师并无太大区别。但要成为卓越的管理人才,目前的财务管理人才培养应更多地关注社会和学生的需求, 要求教师和学生有参与社会、服务社会的能力,建立合理的机制,形成企业与学校的无缝衔接与深度合作。培养学生具备多学科与社会化的视野、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与创业能力。
二 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常州工学院作为一所地方本科院校,依靠理工科的背景条件,结合跨学科优势,探索并建立行之有效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学校财务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成绩显著,但也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实践教学重视不够
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主要采用以学科为中心的公共基础课、学科基础课和专业课“三段式”的课程模式,课程内容是以理论知识或陈述知识为主体,虽然普遍设置了实践课程,但大都是理论课的附属品,实践课程中较多的是验证性的实验和定向性的基础研究,综合性、设计性模拟实验少,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少、周期较短;课程间的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够、彼此相互孤立、缺乏联系,没有形成系统、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没有体现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在学生的学习考核环节也大多是以书本知识为主,实践教学重视不够,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素质的考评。
2.人才培养缺乏企业的深度参与
目前校企合作层次较浅,不能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在制定过程中较少邀请企业参与其中,企业在高校人才培养方面缺乏主动性和责任意识。企业希望的是学生能够为其生产经营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以谋取企业的最大利润,而不是根据学校人才培养的需求将学生安排在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培训和锻炼。学生在企业实习的时间偏少,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实习一般只能参观内容,而不能真正进行实训操作,也很少提供劳务报酬。学生接触企业人员较少,没有机会了解企业的实际问题,对企业采购、生产、经营等环节缺乏必要的感性认识,影响了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
3.课程设置较少考虑学科交叉融合
用人单位一般要求学生一专多能,对专业人才的沟通能力、理论知识、行业知识、领导能力、应变能力、人文素养、工程技术等各方面要求很高。比如,搞财务管理特别需要了解企业工程技术,具有一定的工科知识。但是,学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单一性和较少与相关学科专业课程交叉融合,使得培养的学生能力单一,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三 创建应用型财务管理卓越人才培养模式
1.创建原则
第一,多元化原则。主要体现在学生选拔方式与评判标准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着重点多元化、人才素质构成多元化、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多元化、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多元化和学生评价多元化等方面。
第二,融合化原则。人文与科技、知识与应用、传承与创新、借鉴国外经验与独立探索相融合是人们对本科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发展趋势的普遍共识。现代财务管理专业教育离不开知识的集成、学科间的相互交叉、课内与课外、以及国内与国外的融合。
第三,实践性原则。财务管理专业教育要求学生更多地参与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中去,培养学生从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积累经验、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对财务管理人才实践性的培养是卓越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
第四,创新性原则。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格、创新能力,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建构本身要有所创新,要结合学生个体的实际、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条件和所处地区的经济文化环境、用人单位对人才的具体要求等情况,建构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应用型财务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第五,开放性原则。面对全球化的人才竞争,我国财务管理专业教育必须走出封闭,走向开放。要能够深谙国际惯例,具有国际眼光和视野,能够分析国内外不断出现的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并借鉴其合理可行之处。
2.培养目标
一方面,卓越人才培养模式要符合卓越计划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另一方面,要体现出参与高校自身的特色与不同的侧重。不同高校必须针对卓越计划的国家通用标准、学校标准及行业标准三个层面的标准体系。确定本校卓越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财务管理卓越计划培养目标分为三层:总目标、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
第一,总目标。以通用标准为宏观指导,符合卓越计划对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要求,结合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来制定,培养具有合理知识结构与较高专业水平,具有国际视野和卓越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财务管理创新与创业人才。
第二,一级指标。卓越计划通用标准中强调各层次财务管理人才必须在知识、能力和素养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与发展潜力。所以,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时应将知识培养、能力培养及素质培养作为衡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是否合理的评价指标,即判断课程体系中的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是否能够达到对学生知识、能力及素质的培养。
第三,二级指标。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具体化,可根据学校标准和行业标准对一级指标进行细化,其标准和目标不同,二级指标也不尽相同。将一级指标中的知识培养细化为基础知识、学科知识和专业知识三个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中的能力培养细化为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社会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四个二级指标;将一级指标素质培养细化为工程技术、人文知识和卓越精神三个二级指标。相对于一级指标而言,利用细化后的二级指标能够更明确更具体地衡量课程体系结构和教学计划安排。
3.创建校企联合模式
纵观国外高等教育,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高等教育体系培养工程师是非常成功的典范。与国内生源情况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入学前一般均具有相应的实践经验;与国内培养目标亦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培养的毕业生是掌握科学的方法、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从学制来看,虽然也为四年,但采用了3+1学制结构,两个学期即一年的企业实习期;与国内人才培养方式不同,德国应用科学大学采用学校与企业双方共同合作的教育模式,学校承担理论教学,企业则承担实践教学。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学生有大量的机会去企业参观学习,考察企业实际的工作流程,同时毕业设计的题目中有一半以上来自企业实际并大多在企业中完成。
为了达到卓越人才培养目标,借鉴德国应用科学大学的办学模式及成功经验,创建校企联合培养模式。通过了解行业的发展需求,邀请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企业管理和财务管理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工作,共同负责学生的培养。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确保学生有一年时间在企业学习培养,学生的本科毕业设计课题应紧密结合企业实际。
实行“4+2+2”时间安排。第一至四学期学习相同的基础知识,第五、六学期学习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课程,第七~八学期顶岗实习、专题报告、撰写毕业论文。这样的设计,一是有利于学生获得人文、自然、技术、经济和管理的基础知识;二是实习提前,时间延长,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掌握企业运营和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也有利于学校根据实习暴露出的问题或市场需要开设一些专题报告、讲座等来查漏补缺。
将课程体系划分为通识教育模块,技术、经济和管理互通模块,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培养模块,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企业顶岗实习模块,专题报告和毕业论文模块。
将技术、经济和管理知识融合化,通识教育模块课程以打好基础为原则,技术、经济和管理互通模块和专业主干及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以尽量扩宽、减少重复为原则,进行优化整合,增大学生自学空间和时间。
为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所有专业课程都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指导方案。理论类课程、应用类课程的实践教学时数分别达到该课程总教学时数的20%或30%以上; 专业主干等实务类课程达到50%以上。
四 应用型财务管理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措施
常州工学院从2000年本科招生以来,财务管理本科专业每年都根据学科和专业发展需要对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教学内容及课程体系进行改革,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面对未来,今后应加大改革力度,着重从以下三方面进行大胆尝试。
1.以教学改革为抓手
第一,教学形式多样化。除了常规的课堂上课方式外,积极探索采取每学期集中理论教学、聘请校外知名专家作热点问题专题讲座或报告、观看资料片及企业家进课堂等方式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参加各种竞赛,强调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培养。
第二,教学方法多元化。坚持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突出学生主体作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法,改变“满堂灌”的说教方法。以调动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核心,除讲授、学生分析、讨论等常用方法外,探索并完善案例互动教学、经管情景模拟、科研课题渗透、团队学习、课业训练等多种参与式、体验式、交互式教学方法,增强教学的互动性,提高教学的生动性、趣味性。
第三,双语教学过程化。要注重学生的外语听、说、写的基本能力训练,加强双语教学课程设置研究,规定双语教学基本要求,组织优秀教师编写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教材,逐步扩大双语教学范围,使外语教学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外语运用能力。
第四,实践学开放化。实验室全天候开放,学生可在任何时间申请自主选定的实验,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实验率,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
2.以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为突破口
企业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个体,盈利性是其本质特征。是否能盈利是其是否参与校企合作的根本因素。企业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参与校企合作得不到国家任何的优惠政策,反而增加了麻烦和负担。学生在企业学习阶段需要到生产现场接受有关项目的训练,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企业要为学生安全承担风险。因此,企业与学校合作的积极性不高。
在校企合作之前,要先考虑校企合作可以为企业解决什么问题、带来什么效益。大多数企业都会面临对员工培训及新技术研发的问题,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教育资源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员工在学校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企业可以将学校作为企业新技术的研发地,企业与学校合作可以节约成本,实现双赢。政府应在政策导向上制定和规范旨在鼓励引导行业、企业深度参与校企合作的政策措施,让企业看到校企合作的好处。让企业全场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真正开展诸如合作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开发课程、编著教材、互派人员等实质性的教育合作,形成校企合一、产教结合、校企共进、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3.以“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为关键
高校能否培养出企业需要、社会需要、服务地方的应用型财务管理卓越人才,关键在于教师。高校需要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生产实践、管理经验的“双师型”教师。
第一,让教师走进企业。高校教师如果没有企业的实际工作经验,不熟悉岗位操作,是很难在课堂教学及教学实践环节中给学生以具体的启发和有针对性的指导的,这样势必会影响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质量。学校需要派遣中青年教师进企业实践进修,实施不少于一年的实践能力培养计划,或让教师进入企业挂职锻炼,让教师将自己的理论知识在实践生产中得到升华。
第二,引进企业有实践经历的专家。面向社会和企业聘请具有丰富理论及实际经验的高级技术、经济管理人员,让他们在学校兼职授课,参与学校培养方案的制定,保证每年能够有一定的时间开展现场实习或指导现场实习。让教师与专家面对面交流,在共同的教学交流中提高教师的钻研兴趣,促进教师向“双师型”转化。
五 结语
根据“卓越计划”及财务管理专业的特点,财务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应以社会发展背景为基础,以学生为中心,以个性化的培养方法和手段加强企业的参与性,建立与企业界的紧密联系,多渠道、多形式、多环节地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与实践能力。通过给教师和学生一定的创新空间与自主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和教师的主动性、社会适应性,培养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出具有卓越精神的卓越人才。
参考文献
[1]Basili,Weiss, A Methodology for Collecting Valid Software Engineering Data[J].IEEE Transactions on Software Engineering,1988(6)
[2]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
[3]曹照洁.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探索与实践[J].重庆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5)
[4]刘建强.德国应用科学大学模式对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启示[J].中国高教研究,2010(6)
最近内很多知名网站了中失业率最高的前十个专业,计算机类专业赫然列位第三。我不知道这个排名的数据依据源于何处,但因在IT业界工作多年,每年都会招聘和带领应届生工作,也确实发现了计算机类专业应届生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借此机会写出来与大家共享。
基础知识不牢固
针对应届学生,大多数正规的IT类公司,特别是软件类公司,往往是通过笔试来考察应聘学生的基础知识。笔试试题中,就考察知识的掌握程度而言,一般会包括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比如JAVA, .NET等)两部分。基础知识试题中,70%的内容都与大学中所学过的课程相关,比如C语言、C++、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其余的30%则是基础知识实际应用。我们曾在2年内对全70多个本科、高职院校900多名IT类应届毕业生(本专科比例接近1:1)进行笔试,基础知识的平均成绩仅为51.5分(满分100分),专业知识的分数则更低。这足以说明,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并不牢固,这可能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校的教学方法有关。
专业能力不强
对于应聘开发类岗位的应届毕业生,公司一般会考察学生的代码编写能力、WEB页面设计能力、数据库应用能力、系统设计能力等。通过考察,学生在这几方面的能力均不能达到企业的要求。
动手能力弱项目经验欠缺
在招聘过程中我们发现,应届毕业生动手能力普遍不强,这可能是中大学生普遍的特点。以代码编写为例,90%的学生在大学学习过程中,代码编写不到1000行,其中有一半以上的学生从未写过代码。而企业对初级程序员的代码编写经验要求是最低15000行。学生的能力与企业的要求差距很大。另外,绝大多数学生的项目经验极其欠缺,除了著名高校的学生有一定的项目经验外,其它各类高校的大多数学生从未参与过项目的开发,不了解项目开发的流程,不知道项目开发工作的要求。其实,企业并不期望学生会有丰富的项目经验,但是,如果对于项目开发过程的一些常识和基本流程都不清楚,这样的学生,企业会认为他无法达到项目开发的基本要求。
另外,在一个软件开发公司中,特别是在一个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的专业能力不仅仅体现在专业知识的运用,还要具备良好的开发习惯以及对开发规范、规则的遵守。这些也是大部分中高校应届毕业生所不知道的或者根本不具备这样的意识。
除此之外,和其它团队工作一样,软件开发工作也是一种团队工作,这就要求开发人员还要具备除专业以外的其它的工作能力。很多应届毕业生在这些工作能力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沟通能力欠缺
开发人员面对的对象不仅仅是电脑、代码,更重要的是客户的需求、上级的要求和思路等,这都要求开发人员能够通过沟通来深入理解。沟通的首要环节是倾听,倾听也是了解需求,理解指令最重要的能力。很多应届毕业生不重视倾听,甚至不愿倾听对方的需求,总是按照自己的思路工作作,最后导致工作失败。其次,不愿表达或表达不清。很多应届毕业生由于紧张、害怕出错或怕别人怀疑自己的能力,往往不愿表达出自己的不理解,不敢要求对方讲解,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工作,也导致工作失败。
团队合作意识不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