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育人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家校合作是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有力抓手
大学是一个人思想成熟的重要阶段,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阵地。苏霍姆林斯基说:“若只有学校没有家庭,或只有家庭没有学校,都不能单独承担起塑造人的细致、复杂的任务。”家庭教育在一个人的一生中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在人生“三观”形成的重要阶段,家人的关爱、亲人的呵护,这种血浓于水的亲情能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所以,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结合在一起,形成育人合力,能更好地引导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体系,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教在家庭,育在学校。学校教育是主体,社会教育是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外部环境、补充和扩展,而家庭教育则是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基础。教育是一项系统工作,只有把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形成育人合力,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
(二)家校合作对学校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产生积极影响,也是建立现代学校制度的客观要求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提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现代学校制度较传统学校制度而言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要把学校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既重视学校内部环境的运行与管理,也强调学校外部环境,同时关注内外环境之间的关系和交互作用。由于学校教育的发展有赖于组织内外各系统的高度参与和有力支持,因此对教育开放的要求更高、更迫切。只有吸纳社会力量、家庭力量等多教育资源,建立沟通与合作平台,才能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
家校合作是一个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合作平台,在这个平台上,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包含了双重含义,能够相互作用,对促进学生的成长起互相补充和互相协助的作用。对于学校的教育工作和管理工作而言,家庭教育的补充能对学校教育管理起到督导、完善、建议的作用。家长也可以行使参与学校管理、参与教育工作、沟通学校与家庭的职能。家校合作作为建设依法办学、自主管理、民主监督、社会参与的现代学校制度的重要内容,能有力推动现代学校制度的建设与发展。
(三)家校合作能够帮助家长开展家庭教育,促进学生成长 家校合作是一座桥梁,是促成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四方受益的一个组织,也是一个代表学校、家长和学生利益的组织,是彼此沟通意见及交换信息的桥梁和纽带。家校合作的各项工作只有建立在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其桥梁与纽带作用才能得以显现。为此,家校合作应建立多种信息收集与反馈渠道,通过便捷、高效的现代通讯手段,及时将学校的教育近况反映到大多数家庭,同时将家长们的意见和想法及时反馈给学校。
家校合作是面向家长的一扇窗户,是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统一起来的最好契机之一。学校可以抓住并利用好这个机会,将教育思路、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评价手段等信息推送给家长,使家长明确教育工作的重点,对学校工作进行配合。
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各种有效的家校活动,使家长更好地了解学校,了解学生,在活动中让家长聆听孩子的心声,了解孩子的想法,更好地做好家庭教育。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老师和家长都成为活动的主体,在一次次的活动中相互启发、相互感染、相互帮助,共同提高。
【关 键 词】农村;家校合作;滞后原因;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1-0045-02
一、家校合作的意义与发展趋势
1. 家校合作的目的及意义。家校合作的目的在于使学校和家庭两个教育者在育人原则和目标上达成共识,功能上优势互补,形成认识统一、行动协调、步调一致的育人团队,共同营造适合未成年人学习、生活、成长、成才的良好环境。其作用在于化解双方在教育过程中产生的误解和矛盾,消除对教育的认识偏差;破解家庭教育难题,提高家庭教育实效性;解决学校教育管理难的问题,促进学校教育良性发展。当今正处于物欲横流的时代,随着社会复杂程度的演变,一些腐朽文化信息和糜烂生活方式侵占了一定的市场,青少年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分辨是非的能力尚未成熟,虽然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都具有各自的优势,但在一定程度和某些方面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些局限依靠其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克服的,而“家校合作”可形成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对有效完成教育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家校合作教育的发展趋势。我国政府在政策方面也提出了有关家校合作的相关要求,如在1992年2月颁布的《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发展社区教育,建立起学校(托幼园所)教育、社会教育、家庭教育相结合的育人机制,创造有利于儿童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社会和家庭环境”;于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引导社区和有关专业人士参与学校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加强与学校的合作,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关心社会教育,帮助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促进学生健康成长。”这充分说明青少年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力量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尤其是家庭的全力合作。因此,家校合作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教育研究和学校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构建“三位一体”的教育格局是教育获得成功的关键。
二、农村家校合作滞后原因分析
1. 家长观念落后,对教育的认识偏差较大。长期以来,由于传统习惯的影响,农村多数家长认为教育是学校的事,与家庭无关。家长只管孩子的衣食住行,把孩子的学习、做人、行为习惯培养的责任都推向学校。近年来,有许多问题孩子的出现使家长感到头痛,无能、无力、无助,管教力不从心,也成了学校教育的难题,甚至有些家长抱怨学校、埋怨老师。殊不知,很多问题产生的根源来自于家庭的影响。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个人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格形成阶段,是在于早期的家庭教育,而这一点是学校任何教育都无法给予的”。孩子一出生就开始接受着家庭的影响,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接受家庭影响越来越深,许多孩子几乎长大成人所表现的行为也是家长的复制与翻版。所以,要通过学校和社区各个部门教育家长提高认识,明确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关系,掌握科学的家庭教育方法,并和学校密切配合,是教育孩子安全成长的关键。
2. 缺乏制度的制约,合作行为不规范。家校合作是教育圈内的新生事物,它也遵循法制规范的原则,应在政策的指导和法规制度的制约下运作。但目前,我国对家校合作还没有一套完整的制度和规定,虽然政府出台了家校合作的相关政策和要求,但都比较宏观,没有形成相应的法规制度,在各地开展过程中,指导性与操作性不强,合作内容、形式、效果具有很大差异,未能发挥出政策和法规的导向作用,合作行为不规范,计划性差,随意性强,合作效果不尽人意。
1.1《中国式管理》简介。《中国式管理》一书由台湾著名教授曾仕强所著,2003年9月第1版,2006年1月第2版,均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曾仕强教授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广中国式管理。“中国式管理”是指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西方现代管理科学,并充分考虑中国人的文化传统以及心理行为特性,以达成更为良好的管理效果。“中国式管理”其实就是情理法相互融合的管理,其核心观点是修己安人。
1.2《中国式管理》批判。在中国经济尚未高度发达的今天,要提出“中国式管理”需要一番勇气,显然当前的中国管理科学尚不成熟。但试想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要有中国特色的企业管理科学,所以这一命题一经提出就引起了大家关注和热议。曾教授说:“中国式管理原来只不过是中国式管理哲学,并没有发展出一套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管理的管理科学。这本《中国式管理》,当然不能够凭空捏造出中国式的管理科学,却不得不用心探讨中国管理哲学。”也正因为当前“中国式管理”的不成熟,招来了大家的批判甚至谩骂,其主要原因是“中国式管理”理论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的脱离。众多的企业家和管理学者对“中国式管理”的争议与批判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1)缺乏实践基础,缺乏有说服力的案例,不能支撑“中国式管理”理论;(2)中国式管理的本质根植于传统文化,话语意义空洞、模糊,逻辑结构不严谨,哲学观点实用性很小、操作性不强,难以适应现代社会,不解决实际问题;(3)对西方文化和管理哲学的态度有失偏颇。中国式管理夸大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作用,忽视了孕育西方管理科学的西方管理哲学。
1.3《中国式管理》积极意义。正如黑格尔的一句名言“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中国式管理”有其合理性,才会引起大家争议。“中国式管理”本质是中国管理哲学,其贡献主要在管理思想、管理观念方面。曾仕强说:“以中国管理哲学,来妥善运用现代管理科学,就是我们心目中真正的中国式管理,目的只有一个,在于用得有效。”如:(1)管理是修己安人的历程,修己安人是“中国式管理”的核心价值观。修己安人指管理者只有提高自己的修养,才能使被管理者安宁。修己是修造自己,要自觉、自律、自主;(2)把二看成三,运用好二合一的灰色地带,有所为有所不为,适当运用中庸之道,寓人治于法治,法、理、情兼顾并重;(3)“中国式管理”的三大主轴是以人为主,因道结合,依“理”而变,以人为主即谋事在人、事在人为,因道结合即志同道合、团队合作,依“理”而变即依据事理的发展、变化而合理解决;(4)“中国式管理”也强调计划、执行、考核、沟通、领导、激励等管理哲学。
2、“中国式管理”哲学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比照“中国式管理”的本质是强调人治,人治的核心关键词主要是修己、中庸、无为、合理等,它对“人”(即管理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求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育人的主体是教师,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要依靠教师的教育、引导,教师要做大学生的知心朋友和人生导师,要把学生培养成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是肩负使命、责任重大。这与“中国式管理”的人治有许多相似之处。
2.1“中国式管理”哲学的核心是修己安人。修己安人出自《论语》:“子路问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尧、舜其犹病(意为不足)诸!’”其原意是提高自身修养,使人民安乐。这里“修己”与高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以及杯水与桶水关系的教师队伍建设要求是相似的,即只有提高教师修养,才能使大学生学有所成;“安人”和以育人和人才培养为本高校教育理念也是一致的。
2.2“中国式管理”的“三分法”、中庸合理思想与高校柔性化管理思想是相契合的。企业管理和高校教育指向的都是人,高校对大学生的教育不能以好、差来区分,教育学生既要肯定他们的优点又要指出缺点,要不愠不火、讲究耐心,要讲究和谐,还要讲点中庸之道。
2.3“中国式管理”重视树状的组织精神,树根、树干、枝叶分工明确、相互合作,相互关系呈现纵横交错的现象,三者只有统筹协调、各尽其责,才能开花结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党委是树根,思政干部是树干,辅导员、班主任等思政工作一线人员则是枝叶,树根提供方向和智慧,树干重在执行与管理,枝叶重在落实与践行,他们的统一协调、相互合作则决定了人才培养的思想素质。
2.4中国式管理推求情理法的互融与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思想教育要求及制度管理相通。情居开端,法居末端,理则居中,情与法都为讲理服务。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将教师情感关爱放在第一位,然后再教给大学生科学道理、人生哲理、职业要求等,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制度管理与纪律处分只是讲理的辅助手段。
3、“中国式管理”哲学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借鉴高校尤其是民办高校的思政队伍建设融入了较多的西方管理理论,如系统思考、团队合作、文化管理、权变管理、执行力管理等,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毕竟根植于中国文化背景,学习和借鉴“中国式管理”哲学,能带给我们思考、启迪我们智慧,可以进一步观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的合理性和创新性。
3.1思政工作者修己才能安人,因为安人,所以必先修己。“修”意为修炼、修造,一个出色的思政工作者必须要有“修”的概念,要有高尚的内心,要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要长期坚持做,要有坚强的毅力,要不断积累经验,要有科学的态度,做事要思量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严密的逻辑过程。思政工作者在思想教育的理论基础、工作实践、科学研究等各方面要不断进步、突破,同时也要加强师德师风的修炼。思政工作者在如何安人即如何教育学生方面,要注重建立亦师亦友的关系,要注重心灵火花的碰撞,要以高尚的修为和人格魅力影响学生,要有全过程育人的系统思考。
3.2用三分法来比照思政工作的柔性化管理。开展思想教育工作要外圆内方、柔中带刚、适度地讲点中庸之道、有所为有所不为,把“人治”放在第一位。学生需要在不断的纠错与经验的积累中成长,刚性的批评和制度惩罚只是手段,不是目的。看待学生不能只以二分法的好坏来区分,对好学生要剖析不足,对犯规学生要挖掘亮点,要允许学生不是故意的犯错。教育学生不仅要告诉他们什么是正确的,也要教会他们如何做的正确的方法,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学生还要注重师生关系、学生人际关系的和谐,关系和谐了,心态平稳了,事情就能做好。
关键词:高职酒店管理校企协同
1目前我国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现状
1.1高职院校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意识缺乏
纵观全国各级各类高职院校,大多数教育模式还是处于“教师教,学生模仿”的阶段。认为高职学生入学前的理论知识相对薄弱,应该更多地通过系统的理论知识传授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不会让学生参与企业的生产与决策。殊不知,知识脱离了实践只是纸上谈兵[1]。
1.2企业对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意识的缺乏
虽然每年年底都会有大量企业来校招收实习生,在毕业季的校园招聘会上也会看到国内外各大知名企业。但是真正愿意长期和高校合作开展协同育人模式的企业少之又少,大部分企业与高校合作都是以营利为目的。因为开展协同育人模式,需要企业投入一定的成本,而且前期由于是培养人才,投入大,收益小。但是企业需要理解的是,在协同育人模式中,企业前期培养的人才,在后期可以服务于本企业的相关岗位。这不仅能够为企业创造收益,还能够解决大量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2]。
1.3与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相关法律的不完善
通过媒体经常会发现很多大学生在企业实习过程中,会出现结不到工资、工资与劳动强度不成正比、企业不买保险等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现阶段我国对于在校大学生外出实习的相关劳动法还不够完善,学生自身缺乏维权意识,自身权益受到侵害后大多都忍气吞声。最后导致,大多数高职院校为了避免学生与企业引起法律纠纷,干脆不让企业进入校园。
1.4高职院校和企业合作模式的单一
有的高职院校虽然会和企业合作,但也只是为了提升就业率,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因此,造成了大多数高职院校与企业合作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实习,只会让学生参与流水线上的生产。而校企合作技能培训大赛、合作项目研发等却很少见。同时,在实习过程中,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企业管理模式,很多学生娇生惯养惯了受不了企业严格的管理模式,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偷懒、无故旷工等情况,也会给学校造成不良影响[3]。
1.5高校自身教研水平不足
高校与企业的合作是互惠互利的模式,企业需要新产品的研发,必定需要新型的科研人才。高职院校的教师在科研能力方面与本科院校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再加上有的高职院校由于资金不足,实验室所配置的仪器长期没有更新,导致自身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无法提升。这样企业为了自身效益自然会寻找科研能力更强的本科院校。虽然有的教师会主动与企业合作,参与企业项目研发,但是大多数高校老师仍然是以学校教学为主,把与企业合作的工作当作自身的兼职来对待;有的教师由于长期在学校教学缺乏社会实践经验,也很难处理好与企业管理人员的关系,最后导致企业与高校合作的生产效率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2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起源
20世纪60年代,德国刚刚结束二战,经济受到严重损害。为了使本国经济迅速崛起,德国教育家哈肯提出了“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旨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前提下,要求各级各类政府和企业加大对职业教育的资助。其目的是不但能够让学生习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本国经济。纵观国内很多时候我们会觉得国产技术就是不如国外技术,这与我国在职业技术方面教育的缺陷密切相关,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的社会应用技术型人才的缺陷问题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3高职酒店管理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为了能够让高职院校与企业更好地开展协同育人模式,笔者针对以上弊端,并结合自身教学经验,以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以下建议,以期能够为国内各大高职院校更好地与企业开展协同育人模式,提供建设性意见。
3.1高职院校成立校企研究合作小组
高职院校应该成立专门的校企合作研究小组,组长应由学生的就业处领导担任。小组的职责包括: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以及优势学科,将符合要求的企业引入校园,例如,可以让高级酒店中有经验的管理人员,来校担任兼职老师。目的是将酒店的优势和特色向学生介绍,介绍在高级酒店中遇到突发事件时的处理办法,学生还可以利用周六周日参观酒店,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尝试性地参与酒店的管理。由于酒店的经营是以营利为目的,我们在与企业合作培养人才的同时,当然不能让企业吃亏,为了长久的合作,我们必须要让企业也能够通过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当企业利益受到损害,或者校方利益受到损害时,这时候研究合作小组就需要出面调解,与企业管理高层制定出完善的调解机制,从而制定出解决双方矛盾的方案。
3.2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多样化
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不能够单纯的只是实习,实习最大的目的是锻炼学生的操作能力。而学生是处于发展中的个体,各种能力都还需要提升。因此,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应该包括:参观、培训、见习、参与企业管理项目、游学等。例如,参观可以让学生了解酒店的发展史、酒店的文化等,可以让学生增加对工作的兴趣;定期参加酒店的培训可以增强学生的工作业务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懂得如何将自身知识应用于实践;见习的目的是让学生懂得酒店的工作程序、管理制度,锻炼吃苦耐劳的精神;参与企业管理项目可以增进与学生的沟通,在沟通的过程中学会管理方法与制度,可以让学生为成为管理人员的目标而奋斗;通过参与企业游学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酒店的文化与管理制度,综合各级各类的酒店的风格,学生也可以向自己见习的酒店提出相关建议。
3.3校企双方制定行为约束合同
由于学校中的大部分学生没有社会经验,为了保障学生的教学活动可以有序地正常进行,以及酒店的经营和管理的顺利开展。校企双方必须制定行为约束合同,要求酒店管理人员在校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认真完成教学科研相关任务。在酒店参观、见习、培训的学生也应该遵守酒店的规章制度,认真完成相关的工作任务。若双方有一方违反合同,则根据规章制度应该进行相应的处罚。
3.4校企共同制定受益模式
校企协同合作不能损害企业的利益,也不能损害校方的利益,找到校方与企业共同受益的切入点。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受益,而高职院校的目的是培养社会应用技术型人才。校企双发协定好,由培养人才有校方和企业共同培养,但最后培养的人才必须服务于该企业,但是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不能损害校方利益,校方也不能影响企业的经济盈利。
3.5企业应遵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
学生是社会弱势群体,没有社会经验。企业应该遵守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为在企业工作的学生购置相关医疗保险等商业险。学生工作时应该保证工作环境的健康,工作时间严格按照劳动法超过8h则应该另算加班工资。同时学生在企业工作应该与企业正式员工一样享受同等福利待遇,薪资发放不能拖欠。
关键词:校园文化;建设;思考
同志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讲话中,第一次明确把“文化传承创新”界定为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指导意义。教育的文化传承,重在对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主要体现在育人活动中。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为此高职院校必须通过培育具有高职特色的文化,浸润、渗透、教化具有高职特质的专门人才。农业高等职院校在承担培养面向现代农业生产一线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人才重任的同时,还要塑造有自身特色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在学校发展中形成的学校精神、共同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以及在其物质设施、规章制度、行为方式中的外在表现,是精神、风格、环境及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它不仅左右着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还决定着学校对社会的影响。
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昌吉农业学校,创办于1959年,已有54年的建校历史,学院占地面积2800000平方米,各类在校生一万余人,下设13个分院,有以涉农为主的13个大类45个专业。通过多年的建设,从建筑风格、植物种植、地被草坪等景观上已经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学院采用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各教学环节,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育人文化;通过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开展文化活动,为文化育人搭建了平台科技服务;通过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传播,创新了校园文化的内涵,体现了学院的文化传承与创新,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学院文化建设取得的成果
1.一产园区为“文化育人”创造了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一产园区是在政府主导下,由我区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农业科技推广单位、行业协会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成的联合体,目前有成员单位61家。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理事长单位,园区实行理事会制,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使用及成果的共建共享,为“文化育人”创造了和谐共生的文化生态环境。
2.昌吉畜牧学院理事会的建立为校企文化对接创新了机制和体制
职业院校工业文化的融入主要体现在校企文化的对接,首先要依据学校办学定位和特色,将所服务的行业、企业文化引进校园,感受工业文化。为适应自治区大力发展现代畜牧业的需要,学院与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政府、昌吉回族自治州畜牧局、畜牧龙头企业共同创建了“政府牵头、行业指导、企业参与、学院实施”的昌吉畜牧学院理事会办学模式。入会企业达56家,并按专业方向成立了动物防疫与检疫理事分会等9个理事会分会,涵盖了自治区养殖业的整个产业链,覆盖全疆14个地州。与理事会成员单位开展“订单”培养,相继成立了“金牛班”“泰昆班”等30余个订单班,在课堂教学组织中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理解、消化、吸收了行业企业文化,把管理理念和工程案例融入教材和课堂,高起点接受行业企业文化。
3.引企入校、入企办学,校企合作共建专业和实训基地,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教学各环节
学院引进喜多粒食品有限公司,校企共同投资兴建食品加工实训中心,形成了“前校后厂”的办学格局。学生全程参与中心的食品加工、质量检测、市场营销等生产环节,与麦趣尔集团共建了食品检测实训室等多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院按真实场景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职业文化氛围,严格职业训练,培育优秀企业精神。学院聘请行业企业专家进行授课,通过企业人才请入,接受文化熏陶,入企业实践锻炼,直接接受企业文化,养成认真从业、勤恳劳动、吃苦耐劳、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优秀文化品质,形成了“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育人文化,提高了学院“职业化”程度和人才培养水平。
4.“双师”队伍建设建立了校企文化的纽带
通过校企合作,共建了一支专兼结合的教学科研团队。目前,从行业企业聘任兼职教师359人,专兼比1∶0.88。兼职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110人,占30.6%。每个专业均有1名来自企业的专业带头人,1~3名来自企业的骨干教师,每年有30余人到企业生产一线参与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通过校企合作,实现专业教学与企业岗位技能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相互融合,实现了双重文化育人才,学生的职业素养显著提升,能力不断增强。2012年,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共有100余名学生在省级以上技能大赛中获奖。2004年以来,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5%以上,位居自治区高校前列,行业企业对毕业生的满意度达90%以上。
5.科技服务,通过为农业现代化服务,实现了文化的传播
学院通过教学服务农业生产、科技带动农民致富,社会服务功能逐渐扩大。与沙湾县乌兰乌苏镇签订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乡镇”协议,每年选派技术在专家农忙时深入田间地头,手把手教给农民各类技术,农闲时,举办各种科技培训,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根据动物疫病的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每年安排400~500名学生参加防疫工作,受到地方政府和广大农牧民好评;组织教师以科技特派员身份,通过科技承包、咨询指导等形式送科技下乡,为农民增收服务,在服务的同时实现了校园文化、农业文化的传播。
6.第二课堂和社会实践,以多种活动为载体开展的文化活动,为文化育人搭建了平台
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现拥有各类社团54个,其中精品社团17个,自治区优秀协会3个,参与社团活动的在校大学生超过2500人,开展了各类提高学生素质的专项活动,极大地繁荣了校园文化,提高了学生素质。
二、存在的问题
1.对于校园文化建设缺乏整体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学院对校园文化整体设计不足,顶层设计和目标不够明确。在建设中重基本建设,轻精神营造;重行政管理,轻制度文化。
2.特色不够鲜明,没有突出农业特色和职业特色
学院建校54年,没有深挖学校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提炼农业产业的文化特征和要素,植物的文化内涵和在景观环境的设计中结合人文和历史不够,对企业文化、行业文化的展示和表现不足,缺乏职业特色。
3.基础设施建设不能满足校园文化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自治区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较快发展,学院校园面貌虽然有了较大改善,但由于自治区没有专项经费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缺少教学主楼、实训场地、学生公寓、开展文化活动的场地、硬件等基础设施。
4.景观环境文化建设形式单一,没有突出农业职院院校校园环境特色
学院经过国家示范院校评估和建设,配置了部分休闲设施、标识指引设施等,但相对学院的学生和教职工人数,设施单一,数量较少,如林荫道两边缺少休闲座椅,各环境空间缺少三级标识、电子显示屏幕,缺少具有农业特色和标志性的景观雕塑小品,不能满足师生对校园环境的需求。昌吉校区校园景观中只有2001年度引进以色列旱区农业技术,建造的设施农业特色的温室大棚,景观开放性不足,缺乏田园气息和农耕特色,未能创造出与基地特点相适应的环境空间。
三、建议
(1)对校园文化建设进行符合时代需求的整体规划,明确文化建设的目标,既要考虑近期建设的需要又要适合长远规划;既要保证局部效果,又要兼顾生态环境,整体布局,实现文化、艺术、科学的完美结合。重视制度文化建设,通过制度文化建设推动管理工作的人性化、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应建立党、政、工、团、班主任、教师、学生干部、学生为一体的管理机制,统筹考虑各个层次和各要素的科学性;完善民主管理与监督,建立廉政文化机制,营造良好的教风、学风。
(2)认真总结学校发展进程中的文化积淀,提炼农业产业的文化特征和要素,融入农业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加强与行业合作,共同参与校园文化建设,做好行业企业文化宣传,开展具有行业文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把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教育教学环节,理解、消化、吸收行业企业文化;按真实场景规划校内实训基地,形成职业文化氛围,如在校园内的各种标语、园林小品、视觉传媒等环境布局和设置应与职业信息息息相关,形成有职业特色和行业特色的校园文化。
(3)增加校园文化建设的资金投入。设立校园文化建设专项经费,纳入学院年度预算,并逐年增加;不断完善校园文化建设的政策和措施,切实解决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困难,确保校园文化建设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历事制度;高校;实践育人;明朝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2-0088-03
明朝的历事制度,又称“拨历”,是明朝一项培养储备文官的重要制度,指的是选取一些国子监中学习优秀的监生到国家部门中参加实践,培养其从政的经验,是监生出仕为官的一种途径。与宋代官学“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教育理念不同,明朝的历事制度整合了课堂学习和课外实践,具有实践育人的功能,首开中国教育史上教学实习制度之先河[1]。
一、明朝历事制度及其特点
(一)明朝历事制度简介
建立历事制度的原因有二:一方面是基于明朝建立之初百废待兴,需要大量官吏具体从事安定社会秩序和恢复经济建设的工作,历事制度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建立起来的;另一方面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儒生专习书史, 不谙吏事, 一旦任之以官, 多为滑吏所侮, 乃命于诸司习吏事”[2],即国子监生通过历事可以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而不被奸猾的下属左右。到明太祖洪武二十九年六月,明朝正式将监生历事作为一项制度确立下来。
(二)明朝历事制度的特点
1.确立了知行合一的人才观。明朝监生在历事之前要经过长达数十年的书本知识学习。国子监设有六堂,分为三级:正义堂、崇志堂、广业堂为第一级,修道堂、诚心堂为第二级,率性堂为第三级。监生必须经过严格的考查才能进入更高一级的学堂学习。在完成国子监的学习后也不是每一名监生都可以参加历事,只有那些“学优”、“年长”的监生才可以历事。当然也不代表监生经过历事之后就可以做官,监生在历事的过程中同样要接受考核评价,“勤谨者,送吏部附选,仍令历事,遇有缺官,挨次取用”[3]。由此可见,明朝将监生的知识学习和实践技能并重,这种人才的培养方式既关注到了学生的知识能力也关注到了学生的实践技能,是“中国古代官学教学实习制度之首创”[4],为明朝培养了众多优秀的复合型人才。
2.组建了多维的育人队伍。明朝的监生历事是作为一种常态化的制度规定下来的,受到了众多关注。从皇帝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再到国子监的教官都是监生历事的责任人。首先是领导层面,中央关于历事制度政策的变化可以看出监生历事受到了几乎明朝每位皇帝的关注。历史上从明太祖朱元璋开始共有十几位皇帝先后对监生历事制度颁布诏令进行改革。其次是考核评价队伍,明朝监生的考核管理人员一般由历事衙门的正副长官、国子监的教官共同作出评价。再次是监察人员,国子监生历事的监察人员为锦衣卫官员。由此可见,对明朝监生历事负有责任的人员众多,从领导层到实践单位负责人、学校教师都对学生实践负有责任,而且还有专门负责监督的人员或单位,这说明明朝监生历事制度从评价到监察都有比较完备的育人队伍。
3.拓展了多元的历事路径。明朝的历事制度在历事路径建设方面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全员参与、全员育人。监生历事涉及吏、户、礼、兵、刑、工、五军都督府等中央机构的各个部门,如果中央部门的历事监生数量增加,就会派遣监生到地方上去历事。其次,历事项目众多,大多数监生都被纳入历事范围内。据《明会典》记载,仅仅在中央提供监生历事的项目就有52个,能够容纳1351名监生历事。再次,历事显现出现代学科色彩。明朝的历事内容涉及众多学科,如档案学(随御史刷卷)、法学(大理寺、督察院)、财政学(天财库、承运库)、政治学(五部六科)、文学(写诰)、人口学(续黄)等等。宣宗时还选了380名国子监生作为教官,这可以认为具有师范教育性质的历事项目。由此可见,明朝十分注重监生历事的路径建设,不仅历事岗位众多,而且涉及很多学科。
4.设立了完整的考评体系。明朝的历事制度秉承了明朝一贯严格的制度风格,首先表现在严格的知识考核体系。就拿六堂之一的率性堂来说,每个月都有对监生不同方面的考核,“孟月,试本经义一道。仲月,试论一道,诏诰表章,内科一道。季月,试经史策一道,判语二条”。此外,监生在监还实行积分制。每年要等到八个积分才能升级,“不及分者,仍坐堂肄业”。其次表现在历事时候完善的评价体系。历事监生分为勤谨、平常、才力不及、奸懒四类,只有勤谨者才能有资格参加选官,才力不及者、奸懒者都会被淘汰,因此监生要想做官必须在历事的时候倍加用心。此外,如有监生在历事时违规也要受到处罚,称之为“罚历”,就是延长历事的时间。如果监生被罚历就会延误选官的时机。最后还表现在严格的监管机制。明朝监生的考评管理人员一般由历事衙门的正副长官、国子监的教官共同作出评价,还有锦衣卫来监察完成。在“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翰林院堂上官,六科给事中,公同监官拣选”的基础上“仍令锦衣卫指挥一员巡视”,因此明朝对历事制度的监管机制也是相当完善的。
二、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困境
(一)知识与实践相分离
“认识深度决定行动力度”。高等教育的主要目的是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人才不仅要具备动脑能力的认知技能,更要具备动手能力的操作技能。但高校育人过程中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重理论轻实践培养的理念,不能从深层次认识到实践的育人功能,对实践基地的建设无实质性的投入。高校对实践育人认识上的局限是产生其问题的重要根源。教育部等部门了《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后,各地纷纷掀起建立和研究实践育人体系的热潮,但这似乎走上了另一个极端,过度强调没有理论基础的实践也是没有育人实效的实践。开展实践活动忽视学生的知识储备,这将会导致知行分离。
(二)校内外指导脱节
校内外指导脱节主要体现在指导教师全程参与不足:一方面,校内指导教师对学生实习生活缺乏关怀,由于学校对实践育人的工作准备不足,学生对实践活动的认同和理解不到位,使许多学生一开始无法迅速进入角色,而实践单位往往很少关心学生在工作中的感受,使学生难以适应岗位的工作环境。如果这时候缺乏校内指导教师的关怀,往往会使学生产生心理动摇。另一方面,校外指导教师对学生技能适应缺乏有效指导。每位学生在走上实践岗位后,都会不同程度地遇到不适应的问题。新的职业岗位对学生各方面的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生综合素质和动手能力与实践单位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导致工作中经常出现一些失误。而属于实践单位人员的校外指导教师忙于自身事务和教学经验不足,有时候会对学生缺乏及时有效的指导。校内外指导脱节导致有的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到“似乎与学校脱离了一样”。
(三)实践内容单一化
许多高校积极开展各项社会实践活动,但是大多流于形式,表面上如火如荼,往往是实际内容少,大多与课程内容无关。有的在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实践计划和实践内容随意性强,参观考察多、实际动手少的现象,美其名曰为实践,但育人效果大打折扣。而在开展课程实践方面,则是以围绕学习内容的实验、实习为主,参与主体少,基本上以校内教师和学生为主,以任务完成为考核标准。学生被动地为了完成任务而实践,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四)考评激励机制缺失
汉代王符就曾说过:“选贤贡士,必考核其清素,据实而言。”因此,确立“考核促进成效”的观念和建立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对于开展实践育人工作是十分有必要的。现有的实践育人考核机制不完善。实践环节一直在高校人才培养有所体现,如大学生见习、实习、社会实践等等,但是对这些实践环节中的考核评价往往不够完备。如《中国教育报》就曾专门撰文讨论大学生社会实践形式化的问题。出现这些问题,说明高校的实践环节往往没有起到育人的作用。究其原因,根本是在观念上没有认识到考核评价机制与实践育人的关系。没有确立“考核出成效”的观念,也就无从采取有效保障实践育人实效的措施。
三、明朝历事制度对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启示
(一)知行合一的育人观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对人才培养而言,观念一变天地宽。思想观念陈旧,就培养不了人才;思想观念落后,就会埋没人才。只有牢固树立科学的人才观,才能促进各类人才脱颖而出。2010年7月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牢固确立人才培养在高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着力培养信念执着、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因此,人才不仅仅需要知识的积淀更需要专业技能的掌握。正如我国明清时大教育家颜元曾经说过:“某谓心上思过,口上讲过,书上见过,都不得力,临事时依旧是所‘习’者出。”明朝的历事制度造就了一大批通过历事出现的人才,填补了明朝建立初期官员的匮乏。这与历事制度着重将书本的、课堂的教学与实践的教学相结合,造就学术修养与实际动手能力兼具的人才观是分不开的。因此,培养创新人才必须把“知”和“行”联合起来,“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摒弃以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思想,才能真正提升人才的竞争力。
(二)“官”师联合的整体观
明朝历事制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了历事项目中的官员负责制,将校外的“官员指导”与校内的“教师指导”联系起来。如今实施实践育人也应建立校内外联合的实践指导小组。具体的实践育人指导团队应包括两个方面力量。一是采取校内教师负责制,安排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实践经验的专业教师担任实践育人小组的班主任,定期与学生进行沟通,监督和指导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实践;二是由实践单位或者实践岗位指定经验丰富的人员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对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业务指导、监督;三是聘请校外专业人员作为学校的兼职教师,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技能训练指导等。
在实践过程中,校内指导教师负责与校外指导教师协调学生实践情况,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工作,并向实践育人指导小组汇报学生实习情况,同时,要指导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实践日志等,并对学生实践报告、实践日志等进行检查、批改、评价等顶岗工作鉴定。校外指导教师则应具体负责学生实践期间的各项任务和工作,确保实践育人计划的贯彻落实,并对学生的实践进行考勤、考核、鉴定等。从而由校内指导教师和校外指导教师联合管理学生的实践过程,确保学生实践的顺利、有序、高效实施。
(三)有机整合的实践资源观
学校课堂是育人的基础空间,是其他培养形式的基础和前提。但学校课堂教学时间不仅仅是对书本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要在校内课堂教学时间中,强调创新教育,要注重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想象能力、操作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全面发展。社会作为校外课堂是育人空间的延伸和拓展,是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是高等院校育人的重要渠道,是大学生丰富实践经验的主要阵地。在知识的平面拓展层次上,社会实践可以巩固和加深校内所学知识。
明朝多学科融合的实践项目是监生历事制度得以延续的一个重要的保障。随着近年来高校的扩招,目前全国普通本科生人数已经达到2200多万,研究生总人数已经达到150多万人(教育部2010年统计数据)。面对这么庞大的大学生人数,高校当前的实践育人活动已经无法覆盖到每一位大学生,这也是当前推进实践育人遇到的众多难题之一。因此当前亟须拓宽实践育人的路径,进一步推进大学生实践育人。(1)高校实践育人需要各地区各部门的大力支持。高校不仅要与企业合作、与科研院所合作,推进产学研相结合,还要积极与社区、乡镇工矿企业、社会服务机构等合作,建立多种形式的实践项目。(2)高校实践教学方法、教学体系也要面向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进行改革。一方面,建立符合各个专业的教育教学体系,不仅课内实践教学要推陈出新,还要将课外实践教学纳入到实践育人环节中来。另一方面,不断改进实践教学方法,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
(四)考核激励相结合的检验观
1.建立四元考评机制,增加教育效力,即包括个人自我鉴定、指导教师考评、学校考评和实践单位鉴定四个方面。(1)学生根据互动的过程,对自己的表现进行一个总结性的自我总结和评价。通过自我鉴定的方式,达到让学生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之目的。(2)指导教师对学生参与互动的过程评价,比如,专业能力、学习态度、融入度、人际关系、团队精神等进行评价,使学生能够认识自己的不足,不断进行完善。(3)学校选定由目标、过程、效果“三线”立体建构的坐标参照系,并结合学生的自我评价,指导教师的评价,给予研本互动进行综合的评定,总结经验,并不断改进,以增强实效。
2.健全三维激励机制,提高师生的参与动力。学校可以在结合实际的情况下,健全三维激励机制,以激发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实践育人中来,实现全员育人。三维激励机制,即个人表彰、项目评比、理论研究奖励。(1)对参加实践的优秀学生或优秀学生团队进行表彰,并评选优秀指导教师,既发挥学生的能动力也增加了教师的积极性。(2)在学校层面上对优秀实践项目进行资助和奖励,以扩大示范效应。(3)实践育人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因此对理论的研究也应当扶持。
监生历事制度,最后名存实亡,不是因为制度的不先进,“根本原因在于该制度的内在矛盾性”[5]。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其作为一种实践育人的教育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当今大学生就业的时候缺乏用人单位所需求的“工作经验”已成常态,从明朝监生历事制度我们可以看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锻炼紧密结合是培养经世致用人才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王凌皓,刘淑兰.明代国子监的坐监积分与实习历事制
度[J].教育科学,1994,(3).
[2]清・张廷玉等撰.明史[M].北京:中华书局,1974:1903.
[3]明・申时行修.明会典[M].北京:中华书局,1989:220.
[4]陈昕.明代国子监历事制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
学,2006:24.
关键词:科任教师;班主任;合作育人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组织者,学生的教育者、引导者,也是整个班级教育教学的领导者,其除了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状况、引导学生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态度,还要帮助协调学校开展的各项活动,工作千头万绪,因此,与科任教师之间的沟通合作非常重要。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因为一起教育一群共同的学生而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在具体的合作育人过程中,也必然会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各种问题与矛盾。如何解决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中出现的问题,对改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关系,促进合作育人,提升教育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对合作育人意义认知的欠缺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科任教师常常只关注自身教授的课程,如何提升该科目的教学成绩,对与班主任的交流,往往只是反映一下课堂纪律或者作业上交情况,除了在教学方面的合作,基本上对其他方面的合作没有意识或者极少数有合作意识。而班主任也往往以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负责对学生、班级的管理,与科任教师之间的交流多数时候只是一些零碎信息的沟通,很少有更深一步的合作。科任教师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多数将精力放在学习方面,偶尔会提及思想道德,对于其他方面基本上为零。大多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都是各司其职,科任教师负责教学,班主任负责班级管理,互不干涉,各为其政。
2.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互相不够信任与理解
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了问题,通常科任教师都会主动去找班主任来解决问题;而班主任遇到关于班级管理的难题时,往往都会去找其他的班主任询问解决,而不是去找科任教师。另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合作育人的主动性上也存在问题,科任教师认为,班主任作为班集体的直接领导者与管理者,应该主动向科任教师了解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情况;而班主任则认为,科任教师应该主动向班主任反映班级管理与教学情况,主动与班主任讨论学生在班级学习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对于班级活动,多数的科任教师很少参加,关于学生的思想状况,科任教师也很少会积极与班主任沟通。这就足以说明,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乏信任,没有做到互相理解。
3.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缺少了互相合作的组织保障
一个班级包括语文、数学、英语、道德与法治、音乐、体育、美术、科学、综合实践等加起来数十位科任教师。班主任在与其协调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难度,尤其是对一个班级中资历很浅的年轻班主任,其与年龄和阅历较大的科任教师之间,协调工作的时候就更不容易了。年轻、资历浅的班主任就会显得人微言轻,在班级管理与教育教学上的意见与观念就难以得到重视。另外,科任教师通常都是主教两个或者是多个班级,一个班的教学上有问题,其他班也会有,在与教学质量较差的班主任进行工作协调的时候,可能不会认真对待。如果学校没有制定相应的规定与制度,仅依靠班主任独自来运行合作育人教育模式,难度是非常大的。
二、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合作育人的策略
在当前推行的合作育人教学模式中,也有一部分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能够主动合作成功的例子,有的班主任经验丰富、资历深厚,有很强的沟通协调能力,能够引导形成以班主任为中心的班级教学管理团队,团队之间互相合作,班级管理与教学效果非常突出。也有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在做好班级管理的同时,凭借自己的积极主动、勤奋耐心以及合理高明的沟通合作技术,与班内科任教师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探讨分析对学生的教育教学,使班级所有教师形成一个具有超强凝聚力的教师团队,促进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共同朝向同一个目标前进。因此,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共同合作育人,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必须加强引导,以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
1.培养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主体意识,互相尊重
参与合作育人的每一个成员都是独立的主体,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交流是以主体存在为前提的,两者之间互相合作,科任教师要有主动合作的意识,班主任也需要在合作过程中主动思索、主动组织策划。在具体的合作过程中,双方要保证每个主体的“自由”与“自律”。“自由”指的是自由的言论环境,充分尊重发言者的发言自由,让其充分表达意见或者见解,不要在发言过程中互相压制或对抗;“自律”是指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在交流过程中,都要互相遵循合作规则,观点的表达和阐述都要有理有据,建立起良好的交流环境,排除身份的干扰,在交流过程中,不存在资历深浅或者上下级问题。双方互相尊重,使合作育人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之上,既包括对对方人格方面的尊重,也包括对双方个人差异上的尊重。在合作交流过程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的直接责人,与家长的接触较多,因此对学生们的个人状况更加了解。班主任要主动向科任教师介绍班级内学生的状态或者是潜在的问题,并认真听取科任教师的意见与见解,尽早将所发现的问题制订策略并进行解决。
2.实行“捆绑式”的绩效考核
大部分的学校都有过程性的奖励或者是阶段性的奖励,有的是基于个人绩效,有的是看班级绩效。因此,在一个班级里,班主任与所有的科任教师之间既要合作又存在竞争。如果大家都只看重个人绩效,那么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就容易出现互相抢占时间、彼此缺乏信赖的现象。在这种竞争与合作的关系中,要实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双赢”或者“多赢”的目标,就要求我们将传统的非输即赢的竞争关系转化为具有合作性、谋求共同利益的合作关系。学校管理者要将科任教师的利益与班主任的利益进行“捆绑”,设计两者之间的共同利益,消除交往障碍。学校对教师整体素养的考核,要将个人绩效与班级整体绩效相结合,个人绩效的考核成果,代表的是对个人的肯定,是教师个人劳动价值与教学成绩的体现,然而,学校要求的不是单科或者多科成绩的优秀。因此,将个人绩效与班级绩效相结合,对整体教育教学成效进行考核,对个人与整体都能起到平衡的作用,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才能更加真诚地互相交流促进。 3.建立和完善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
班主任要善于团结各科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各科教师积极主动参与班级活动的意义,多与科任教师进行思想沟通,主动向各科教师通报班级内的情况,在具体沟通中也要虚心听取各科教师的意见,尊重科任教师,尽可能地帮助他们树立起在学生们心目中的威信。科任教师要从大局出发,积极参与班级活动,支持班主任的工作,在具体工作中要有责任感,积极发挥作为教师的表率作用。就目前来看,虽然大家都能够意识到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非常重要,但是如果没有采取相关的措施以及保障管理机制来促进合作,单纯地依靠科任教师与班主任的自觉意识来达到合作育人目的,是很难达到预期效果的。因此,学校应该建立起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交流平台,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的合作育人有很好的保障。
一是,要制定定期的例会制度,促使科任教师与班主任之间养成互相沟通交流的行为习惯。例会都是在指定的时间来进行有针对性的讨论、分析,制订策略等,尤其是在一个学期的初始、中间以及期末,必须进行例会探讨总结。例如,在学期初的例会上,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共同制订对班级内学生管理与教育的整体要求,以统一标准,包括管理制订的执行、班委的确定与分工以及对学生的奖惩标准等。有了统一的标准,科任教师以及班主任就能在相同的意识状态下,展开对班级管理与教学的相关工作,并逐渐形成互相合作的亲密伙伴关系。在共同制订相关措施与标准的前提下,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双方都能够深刻理解并明确对学生的管理与教学要求,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就不发生冲突或矛盾。在学期中或者期末的例会上,双方要针对上一阶段的班级管理与教学成果进行总结,对班级纪律以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主线,针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心理活动、作业反馈、任务量的控制等进行讨论,通过阶段性的总结,有利于对下一阶段班级管理与教学任务进行方针策略的制定。
二是,要有针对性的专题讨论制度,促进合作交流。选定具体的专题目标进行专题讨论,例如,班级管理状态、整体学习质量、资优生的培养等,经过讨论,针对问题共同商量对策,并分工到个人,明确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双方的具体职责与任务。另外,科任教师与班主任要尽可能多地共同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科任教师或者班主任要努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共同与学生一起策划活动安排,制订活动方案。例如,各种文艺活动与体育活动,科任教师要直接参与到活动排练过程中,为学生们当评委。在一些娱乐表演活动中,科任教师与班主任可以参与到表演中,使得双方在学生活动中形成共同的认知,共同认可对班级的管理状态。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5-0206-01
一、背景
2014年2月26日,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工作,提出了“开展校企联合招生、联合培养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这是我国第一次由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提出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企业深度融合,教师、师傅联合育人,对学生以技能培养为主”的现代人才培养模式,已逐渐成为当今国际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导模式,能有效破解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瓶颈。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宁波地区一所与宁波地铁及温州地铁合作办学的地方高职院校,在5年的办学过程中,坚持校企合作办学、共同育人,并以《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运营分公司高技能人才驱动机制及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宁波地铁牵手本地院校 协同创新“订单班”升级版》和《温州市铁路与轨道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运营分公司定向培养协议书》为契机,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操作层面,从顶层设计制度到校企双主体共同推进现代学徒制培养等方面,全面探索与实践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
二、合作企业基本概况
国家发改委批复《浙江省都市圈城际铁路近期建设规划》,浙江将投入1316亿元,建设总里程452公里的11条城际轨道交通线路,计划2020年全部建成。其中,位于杭州都市圈的有4条、宁波都市圈的3条、温(州)台(州)城市群2条、浙中城市群2条。杭州到临安、富阳、海宁、柯桥的4条轨交线路将先期实施。
按照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宁波和温州两座城市的轨道交通线路里程分别247km和361km。两家公司是与我校开展 “订单班”校企合作多年的企业,他们深刻认识到深化与本地院校合作,协同创新打造“订单班”升级版,推进基于订单班模式的现代学徒制是提升员工个个素质保持员工队伍稳定的重要举措。
三、现代学徒制实践
1.企业与学生签订协议
宁波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和温州轨道交通运营分公司两家企业作为合作伙伴,共同招生、共同培养,实现校企一体化育人。学院与两家公司签订用工协议,确定用人规模,由企业向培养学校下达用人计划方案,确定学生数量、专业和对性别身体等要求。学生入学后,企业和学生签订定向培养学生协议,明确各方的权利和义务,做到招生与招工同步。
2.教师与工程师角色互换
校企共同参与学徒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双主体,在师资建设方面校企双方深度合作。学校专任教师通过“暑期教师下企业”,和教师参与企业资源开发等形式,全过程参与学生的企业培养,与企业工程师共同编写《育人标准》、《岗位标准》、《岗位教材》、《试题库》等资源。
学校从企业推荐的工程师兼职教师中选拔优秀的到学校担任主干课程的任课教师,在授课总的课时数及授课时间安排上充分考虑工程师的作息时间,解决工作和授课之间存在的矛盾。宁波地铁二号线的三官堂(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站)中间站位于学校的附近,具有得天独道的优势。学校安排课程实践,把课堂设在了车站,车站即是课堂,课堂即是车站。学校将《行车组织》等课程课程表及课程标准教学资料发送给企业人力资源部,安排车站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按照时间安排和课程内容进行授课,专任教师负责带队,做好授课的辅助工作。
3.制定订单班管理办法、标准等文件,加强对现代学徒制参与方的管理和考核
整合学院专任教师和企业技术工程师等资源,共同组成课程教学团队,校企双师授课。校企共同制定人才《课程标准》、《考核标准》、《师傅聘用标准》、《教师聘用标准》、《学徒选拔标准》、《学徒待遇标准》、《企业实训基地建设标准》、《考试标准》和《岗位标准》。
宁波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订单班”学生考核录用管理办法中规定的考核内容,包括在校学习成绩、企业录用考试成绩、专项活动成绩、面试成绩、体检5个方面的内容。在校学习成绩、企业录用考试成绩比重分别为70%、30%;专项活动成绩为加分项目;面试及体检合格者方能录取。
4.职业化管理订单班学生
为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课堂与职场的无缝对接,规范订单班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工作,学院订单班学生职业化管理,规定的学生每天生活制度、行为规范、作风纪律、宿舍内务、会操、升旗仪式等内容。两家企业的人力资源领导在管理模式启动仪式上高度肯定学校的这种做法,强调在轨道公司这种运营性质的公司,职业素养与职业技能同样重要,非常欢迎三年后入司的同学精神风貌焕然一新,精神,体力,技能都能适应现场繁重的工作。
5.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的培养过程
6.毕业生就业质量
依据最近浙江省教育评估院的《2014届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和浙江纺织服b职业技术学院的《2015届毕业生质量年度报告》,机电与轨道交通学院的毕业生收入遥遥领先其他分院。订单班专业《城市轨道交通机电技术专业》毕业生收入排名第三,就业满意度排名第七,专业对口度排名第十,在全校39个专业(方向)中就业的主要指标名列前茅。
四、取得的成绩及需要解决的问题
与宁波和温州两家地铁公司合作多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公司工作的毕业生得到了同事和领导的肯定,在业务方面和综合素质方面表现突出。一些同学已经走上了工班长管理岗位,职业前景光明。
关键词:以人为本;九年制;学校管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学校管理亦是如此,必须要有健全的、适合我校校情的规章制度,在有序、民主、科学的制度下,做好教师队伍的建设,加强教师教学理念的改革培训,从而有动力地创新教学工作,促使师生们有制度、有激情、有活力的进行教与学的开展。
1深化制度改革
1.1坚持民主管理:学校的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在制定学校规章制度时。全体教职工理应具有发言权,鼓励教职工积极讨论、修改,这样才能使制度变成“自己”的制度。这样既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大家的积极参与性,并且可以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例如在我校--九年制学校制订一项规章制度时,对于初中、小学教学管理,要做到不偏不倚,针对各个教学部分的不同,做出相应的制度。不能“一刀切”。从而保证全体人员的利益。
1.2坚持人文管理:在学校管理中,既要有制度的“刚性”管理,也要有人文关怀的“柔性”管理,做到“刚柔并济”,这样才能达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制度与人文不能有机结合,所有教学考核、评价都“一刀切”,势必造成评价上的不公平,激发学校管理中的诸多矛盾。例如,考核班主任工作中,不能只是注重结果的判定,而要从每个班级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所做的努力与工作。结果判定也不能仅以成绩说话,而要从学生发展的各个方面考核。总之、学校管理要做到公平、公正、人性化。不能忽视人文关怀这一重要部分。
2抓好教师队伍建设
2.1教学理念的转变:传统教学中,教师多是“教”为主,学生“听”为辅。教师在师生交流中,占据了“主体”地位,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提出,迫切需要教师转变自身的教学理念。作为学校管理者,更要注重教师教学理念的培训,积极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从而使教师在教学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把学生当作自己的挚友视为合作者。教育中要杜绝破坏师生平等关系的用语,多用鼓励、激励的语言,努力创造和谐融洽的氛围。慢慢摒弃传统教学的弊端,积极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与方法,坚持“以生为本”。
2.2重视鼓励教师互助:在学校管理中,要重视青年教师的培训。对于青年教师来讲,可以更快、更好的适应新的教育形势,积极适应转变新的教育环境下带来的变革。因为学校要为青年教师积极创造学习培训的机会。例如到兄弟学校听课,参加名师培训等等。通过青年教师的学习培训为学校带来创造力,生命力。但在重视青年教师的发展中,也不能忽视年长的老教师。学校要注重职工间的交流与合作,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可以指导青年教师的工作,青年教师也需要把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传达给老教师,从而达到学校师资的整体发展,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创新课改工作
3.1德育工作创新:在德育工作中,首先需要全员参与,要做到务实、求新,人人育人、事事育人、时时育人,形成良好的育人机制。如何做到这些?对于学校,要积极实现“家校”的结合教育,学校积极创办各种活动,鼓励学生家长与学生共同参与;对于教师,鼓励教师间要互相交流德育故事,感悟德育心得;教师要关心、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尤其是学困生和中等生;对于学生,学校也要大力鼓励表扬“好人好事”的学生,激励学生向其学习,共同进步,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3.2教学工作创新:在教学工作中,学校要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积极提升自身教学水平。除了教师的努力,也需要学校的支持与创新。教学工作的创新不能忽视“校本研修”的工作开展。学校要积极创建适合自己学校校情的“校本研修体制,积极倡导反思教学与行动研究,建立理论学习,对话交流,课题研究等如案例反思,教学示范,课题汇报,课改大家说等,给教师展示交流平台,发挥潜力空间,给学校更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为学校课改实验注入不竭的动力。从而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4结语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健全的、民主的管理体制下,关注、关心教职工的身心发展,开展“以生为本”的教学活动、积极创新课改实验工作,从而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王契云 单位:甘肃省西和县大桥九年制学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