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常见的建筑材料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常见的建筑材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常见的建筑材料

第1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应对措施 主要问题 分析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目前在我国建筑行业中建筑材料主要包含两大类,一为建筑主体结构材料主要包含(钢筋、水泥、木材等)另一类为建筑装饰材料主要包括(石膏、苯板、涂料、瓷砖等)如何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需要我们在施工管理中遵循国家建筑行业管理措施,通过有效真实的试验检测来完成。

一 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应对措施

在我国很多建筑材料都没有统一的检测方式和质量等级规范。所以如何改善这一局面就成为建筑工程质量保证的主要问题,目前对材料的检测和试验面临着如下几个难题;

1.根据施工计划选择建筑材料,对建筑材料予以保护

建筑材料的准备工作在工程开工前就要进行,建筑材料的采买工作包括,采购、材料进场、材料储存等三个方面。我们主要对材料的存储进行分析。建筑工程多数为露天施工,所以建筑材料的存放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首先要对材料储存地进行场地的硬化和料库的搭建,这样可以减少材料因自然气候造成的损失。对进场材料要进行标识以保证材料摆放整齐。对有使用期限的材料(如水泥)要严格标明进场日期。很多有腐蚀性的材料要保证其安全的储存环境。这样不仅为进场试验检测创造条件,也为日后工程材料的质量提供保证。

2.严格的按照检测规范和检测程序予以操作。

国家对大部分建筑材料已经有了明确的标准,而且对检测方式和规程也有明确的规定。为了保证进场材料的试验结果公正、科学。就要在试件取样和材料抽取环节进行控制,还要保证按批次和按产地进行送检,而且试件的选择要有随机性,对很多特殊材料如管材要进行特殊的材料送检。例如要对钢管的抽检,要规定出对特定使用部位,并进行严格检测。这说明对在材料检测中不仅要按规章执行,还要根据特殊情况进行分析。当前我国建筑市场环境复杂。经常出现以次充好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检测机构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严格公正的检测,要避免受其他利益主体的影响。

3.严格执行第三方检测制度。

在实验委托中,要遵循第三方监察的检测方式,即监理平检制度和监理旁站检测制度。并且严格控制产品材料的质量信息,保证材料进场合格证和出场检测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这样可以为进入施工现场后进行的试验检查提供有效的科学理论依据,并有助于制定科学的检测方案。在检测过程中要遵循检测方法和规章进行操作,要确保检测过程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还要将检测信息及时传递给施工单位,避免因信息不及时造成不合格材料的使用,为建筑质量埋下隐患。

二建筑材料试验与检测的主要问题分析

建筑材料作为建筑工程中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外观效果和结构质量。为了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就要实施严格的进场材料实验制度。我国现阶段的建筑材料市场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很多建筑材料都分为国标和非国标两种。这种现象经常会造成施工工序不合格而发生返工,极大的浪费了社会资源和工程资金。在我国目前的材料检测管理体质中出现的情况分为如下几个方面

1.检测机构的运行效果欠佳。对于建筑施工单位的检测质量控制,国家和地方政府都予以了高度的重视,特别是我国的建材检测机构,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从规模到数量都经历了惊人的蜕变。 但是与这种规模和数量不相适应的是,检测机构的功能却没有得到 完全的发挥,他们的存在价值也并没有得到展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造成,首先,重数量建设,不重视质量建设。检测机构在我国的分布范围、数量上虽然可观,但是检测质量却令人堪忧。固定资产的投入极为有限,一些检测设备过于简陋,根本无法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其次,我国建材检测的专业人员缺乏,虽然我国的建材检测工作已经开展了多年,但是专业的技术操作人员一直处于匮乏的状态。建材检测试验,除了依靠先进的设备,人为因素也是影响检测结果的重要方面。材料检测行业从开始发展到今天, 大都以各市级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名义设立监督检验机构。这些机构负责区域广,专用检测人员配备不足。导致很多材料进场后并不能及时进行检测,造成检测程序中的漏洞。

2.新材料的质量问题严重。目前的材料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很多传统型建筑材料的普及程度高,施工队伍对其操作经验也十分丰富。对材料的质量控制单凭经验就可以保证材料质量,所以新型材料在实用性往往落后于老式材料。造成这一现象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很多新型材料只在某一点上优越与传统材料,其他很多方面并不能展现良好的实用性。这就造成很多施工单位对新型材料的实用性降低,甚至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第二新型材料出现的周期很短,在很多特殊环境下达不到质量要求,而且行业内在短期内形成不了统一的质量标准和检测手段。这就使新型材料在使用后无法进行质量标准的检测。还有就是新型材料在使用后宜成为“黑户”由于缺少质量标准就没有单位为新型材料的质量负责,经常出现甲方和施工单位相互推脱的局面。严重影响新型材料的发展。

结束语:

建立合理的建筑材料管理制度和进场检验措施是提高建筑材料质量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对新型建筑材料的检测技术不能完全普及,经常为检定一种材料要跨市或跨省,所以在检测技术上还需要提高。在管理制度上我们要建立对送检材料多重审核的管理体系,要确保检验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杜绝虚假检测报告的产生。只有控制好材料的合格率,才能更好的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建筑材料检测试验有关问题的探讨《建材技术与应用》2007年第03期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J].山西建筑,2009,35(17)

第2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物;防水材料;生产标准;试验检测

中图分类号:TU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建筑行业得到充分的发展,高层建筑地下工程数量日益增加,对建筑地下施工过程的防水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防水主要包括防漏、防渗和防潮三个方面,房屋建筑、水库大坝、桥梁涵洞和人防工程等建筑物无一例外都涉及到防水问题,引起业界人士的高度重视。在防水工程中,防水材料的选择是工程建设最重要的环节,防水材料性能的优劣也直接影响到建筑物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寿命及质量安全。目前,国内防水材料检测仍存在许多问题,防水材料市场不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水材料性能好坏的判断,进而无法确保建筑物防水工程的质量安全。因此,建设单位需要逐步完善防水材料检测方法,把好材料检验这一关,从而避免建筑工程防水问题的出现。

1 常用建筑防水材料

建筑防水材料是指应用于建筑物和构筑物中起防潮、防漏、保护建筑物和构筑物及其构件不受水侵蚀破坏作用的一类建筑材料。

1.1 按材料的性能分类

建筑结构防水大致经历了结构自防水、外加剂防水混凝土、表面处理防水等几个阶段。依据材料的性能,目前所使用的防水材料大体分为柔性防水材料和刚性防水材料两类:柔性材料主要利用高分子物质,通过聚合、改性等手段,在混凝土中形成一层憎水的弹性保护层,封闭混凝土表面,阻止水的通过;刚性材料则是以水泥、砂、石为原材料,掺加少量有机或无机外加剂,在混凝土中形成致密的、有一定强度的保护层,弥合结构缺陷,增强混凝土的防水性能。

1.2 按防水材料的外观形态分类

在日常的检测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防水卷材有: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APP)、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等;比较常见的防水涂料有:聚氨酯防水涂料、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聚合物乳液建筑防水涂料等;常见的刚性防水材料有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等。

2 防水材料执行标准问题

目前防水材料标准多而乱,相互不协调。标准的制订部门有多家,同时材料企业纷纷就自己开发的产品申报国家或行业标准,从而出台了大量的防水材料标准。有些标准之间的不一致以及不合理,给试验检测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

《建筑防水卷材试验方法》(GB/T328.1~27-2007)和《建筑防水涂料试验方法》(GB/T16777-2008)的出台,对于规范和统一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的试验检测工作,以及对后续防水材料标准的修订工作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之后新或修订的防水卷材和防水涂料标准中的试验方法基本都引用了这两套标准中的相关试验方法,这对检测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有些现行的防水材料标准像《氯化聚乙烯防水卷材》(GB12953-2003)、《三元丁橡胶防水卷材》(JC/T645-1996)、《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JC/T684-1997)、《聚氨酯防水涂料》(GB/T19250-2003)等,其使用年限已超过10年,其中的某些内容已经过于陈旧,跟不上现在产品的发展,希望标准制定部门能尽快对这些标准进行修订,以便更好地为指导和提高产品的质量服务。

同时由于防水材料的检测标准众多,新产品也层出不穷,涉及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企业标准等,各种标准对其产品的包装和标志要求不尽相同,导致防水产品的包装和标志混乱情况十分严重。像有的包装上明示的该产品名称和执行标准的产品名称不相符,有的产品标志中明示的产品标准不唯一,有的产品生产时执行已作废的标准等。即使一个有经验的检验人员,有时也无法通过产品的外观准确判定出该产品的种类。碰到这种情况,试验室可征求委托单位意见,建议其按现行有效的国家标准进行委托检验,同时也可以让有经验的检验人员通过外观或部分项目检验,对其进行鉴别后,初步判断该产品的种类,并将判断结果提供给委托单位参考,检验时按委托单位要求的检验标准进行检验。

从近几年防水卷材送检的情况来看,厂家将涤棉无纺布与玻纤网格布复合胎卷材假冒或误用作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情况非常多。针对这种情况,《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2-2008)和《塑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GB18243-2008)新标准将可溶物含量列为出厂检验指标,同时对于标称玻纤毡卷材的产品,可溶物含量试验结束后,需取出胎基用火点燃后观察现象,以此来鉴别胎基。这样对于玻纤毡的SBS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就可以有效地进行鉴别。

3 防水涂料试样涂膜制备问题

在日常检测过程中,最常碰到的防水涂料有两种:聚氨酯防水涂料和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在进行试验前,首先要进行试样涂膜的制备,这是非常关键的一道程序,涂膜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1 试样的制备

(1)对于聚氨酯防水涂料,将在标准试验条件下放置24h后的样品按产品生产厂要求的配合比混合后充分搅拌5min,在试验检测时通常是用手工搅拌,为了不引入大量的气泡,在搅拌时不宜过快,当涂料的颜色均匀一致时,表明已搅拌好。

(2)对于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将在标准条件下放置后的样品按生产厂指定的比例分别称取适量液体和固体组份,混合后机械搅拌5min。如果需要加水,则先在液料中加水,然后用搅拌器边搅拌边将粉料徐徐加入液料中,之后充分搅拌均匀直至料中不含团料。有些产品在搅拌一段时间后仍含有许多团料,这时可用平头的玻璃棒将这些团料轻轻压碎,再搅拌均匀即可。需要注意的是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不能用手工搅拌,因为料中很多细小的团料用手工根本搅拌不均匀。笔者用手工搅拌制膜后发现涂膜上有很多凸起,都是团料聚集的地方,进行拉伸试验时发现拉出来的数据很不均匀,离散性非常大,而且试样都断裂在团料处,并且这些团料中常常含有未分解的粉料。

3.2 涂膜涂覆次数

(1)对于聚氨酯防水涂料,规范要求按生产厂的要求一次或多次涂覆,最后一次将表面刮平。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考虑到检测的方便性,通常都是采用一次涂膜制备试样,但是在涂膜的时候要注意避免混入气泡,如有气泡,应该将其抹平。笔者也进行过实验,以3种不同的Ⅰ型双组份聚氨酯涂料分别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按1次涂覆、2次涂覆和3次涂覆各制备涂膜2块,按规范要求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养护后进行拉伸试验,所得试验数据见表1。

表1 聚氨酯防水涂料拉伸试验数据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对于聚氨酯防水涂料采用1次涂膜、2次涂膜和3次涂膜对于试验结果并没有太大的影响。

(2)对于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规范要求按生产厂的要求2~3次涂覆,后道涂覆应在前道涂层实干后进行,在72h之内使试样厚度达到(1.5±0.2)mm。试样脱模后在标准条件下放置168h,然后在(50±2)℃干燥箱中处理24h,取出后置于干燥器中,在标准条件下至少放置2h。在实际的检测过程中,为了图简便,常常会采用1次涂膜制备试样,并且试样养护后没有在(50±2)℃干燥箱中处理就进行试验。笔者就Ⅱ型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按试样涂覆次数以及试样有无在(50±2)℃干燥箱中处理24h分别进行了试验,所得数据见表2。

表2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拉伸试验数据

注:涂料1、涂料2、涂料3为没有在50℃烘箱中处理过的试样,环境温度为23℃;涂料1'、涂料2'、涂料3'分别为相对应的在50℃烘箱中处理过的试样。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看出,采用2次成膜或3次成膜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的拉伸强度比一次成膜的拉伸强度要高些,而且对有的涂料来说,试样在50℃烘箱中处理后其强度比没有处理的大幅度提高。对于Ⅱ型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其合格的指标是拉伸强度≥1.8MPa,断裂伸长率≥80%。如果没有对试样在50℃烘箱中处理就进行拉伸强度实验,很有可能将本来是合格的涂料检测出不合格的数据,所以在检测时要严格按照规范的要求来进

4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拉伸试验数据偏低问题

拉力和延伸率是防水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在试验中发现:在标准环境下,用配有常规夹具的拉力试验机进行某些防水卷材拉力和延伸率试验时,试件常常在夹具处断裂,试件两端部分往往容易黏结在夹具里面,所测的结果较在中间断裂的试件低,这是由于常规夹具在夹紧试件的同时对试件造成了破坏,使试件在夹具处出现薄弱部位,在试验过程中该部位通常会先行破坏,导致检验结果偏低。遇到这种问题时,试验人员一般会另外裁取试件重新试验,直到取够中间断裂的试件数。笔者认为另一种更好的做法是改进夹具,改变夹具对试件的约束状况,从而得到较常规夹具稳定的结果。通常使用的夹具里面的形状是锯齿形的,这样的夹具在加紧试样时容易对试样加紧部位造成损伤,如果把夹具的形状换成平面型的,并且在夹具内表面黏贴两块橡胶片,使材质和试样的材质相近,这样就可以使试样受力均匀并且得到较稳定的试验结果。

5 结语

综上所述,防水材料检测标准众多,一些现行的标准过于陈旧,无法控制和提高产品的质量。因此,标准修订部门应尽快对陈旧的标准进行修改,完善防水材料的检测标准,同时检测人员在试验检测过程中应结合现行有效的标准进行检测,提高产品检测的准确性和公正性,从而合理控制好防水材料产品的质量,确保防水工程效益的发挥。

参考文献

第3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给排水;管材;塑料管;金属管;复合管

一、选择给排水管的标准

1.先选择执行国标的产品,消费者在购买管材是应注意观察管材上是否标明执行国标,如执行的是企标则应引起注意。

2.注意观察管材外观,管材应光滑、平整、无气泡、变色等缺陷,色泽均匀一致,无杂质,壁厚均匀。

3.应注意给水管材的压力等级,注意选择满足实际使用要求的压力等级。一般来说热水管宜选用管系列S为2.5以下的管材,也就是外径20的管材壁厚宜3.4mm以上,外径25的管材壁厚宜4.2mm以上。

4.管材应有足够的刚性,特别是排水管材,用手按压管材时不应产生变形。

二、塑料管

塑料管是合成树脂加添加剂经熔融成型加工而成的制品。添加剂有增塑剂、稳定剂、填充剂、剂、着色剂、紫外线吸收剂、改性剂等。

常用塑料管有:硬聚氯乙烯管(PVC-U),高密度聚乙烯管(PE-HD),交联聚乙烯管(PE-X),无规共聚聚丙烯管(PP-R),聚丁烯管(PB),工程塑料丙烯晴-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等。

1、塑料管的原料组成决定了塑料管的特性。塑料管的主要优点:(1)化学稳定性好,不受环境因素和管道内介质组分的影响,耐腐蚀性好。(2)导热系数小,热传导率低,绝热保温,节能效果好。(3)水力性能好,管道内壁光滑,阻力系数小,不易积垢,管内流通面积不随时间发生变化,管道阻塞机率小。(4)相对于金属管材,密度小,材质轻,运输,安装方便,灵活,简捷,维修容易。(5)可自然弯曲或具有冷弯性能,可采用盘管供货方式,减少管接头数量。

2、塑料管主要缺点:(1)力学性能差,抗冲击性不佳,刚性差,平直性也差,因而管卡及吊架设置密度高。(2)阻燃性差,大多数塑料制品可燃,且燃烧时热分解,会释放出有毒气体和烟雾。(3)热膨胀系数大,伸缩补偿必须十分强调。

三、塑料管性能

1、物理性能

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和铝塑复合管、钢管、铜管、塑料管的物理性能影响管道的方式、用途、补偿措施和管道保温等方面。如:

(1)PVC-U、PP、ABS的力学性能相对较高,被视为“刚性管”,明装较好。反之,PE、PE-X、PB作为“柔性管”适合暗敷。

(2)塑料管的使用温度及耐热性能决定了PVC-U,PE,ABS仅能用于冷水管,而PE-X,PP,PB则可作为热水管。当建筑物有热水供应系统且冷热水采用统一管材时耐热性能成为主要指标。

(3)塑料管因热膨胀系数高,在塑料管路中尤其是作为热水管,采用柔性接口,伸缩节或各种弯位等热补偿措施较多。其中以PE,PP等聚烯烃类为最。施工安装时如果对此没有足够重视,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极易发生接口处因伸缩节而拉脱的问题。

(4)由于导热系数低,塑料管的绝热保温性能优良进而可减少保温层的厚度甚至无需保温。当不同塑料管之间绝热性的比较除导热系数外,还同它们各自的管壁厚度有关。

2、承压性能

承压性能所涉及的内容是在一定条件下塑料管材能够承受的内压力和恒压下的破坏时间。从而确定与之有关的设计参数以及对管材的质量进行评价和监控。一般进行两项试验:液压试验和长期高温液压试验。浅谈建筑给排水常用管材。

3、卫生性能

理化卫生指标。其中PE,PE-X,PP,PB和ABS易达标。而PVC-U管材在生产时应使用无毒PVC树脂和卫生及稳定剂才能满足卫生性能的要求。

(1)给水塑料管的应用。一般情况聚氯乙烯管由于价格低廉,在不考虑水质影响,在冷水供水系统属于首选管材,而当温度较高时,可选用聚乙烯管或交联聚乙烯管、聚丙烯管、聚丁烯管。

(2)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材质单一:硬聚氯乙烯结构形式多样:芯层发泡管,空壁管,螺旋管,芯层发泡螺旋管,空壁螺旋管。

相同条件下,不同结构形式的排水塑料管,其噪声测定结果:普通管>芯层发泡管>空壁管>螺旋管。

排水塑料管的应用是在取代普通排水铸铁管的工作上进行的。目前,排水塑料管已可在建筑高度为100m以下的建筑物内使用,但各地区的进展很不平衡。当建筑高度大于、等于100m的高层建筑和不适宜采用排水塑料管的场合,可采用柔性抗震排水铸铁管。

四、金属管

1、镀锌钢管 镀锌钢管的被取代既不意味金属管被取代,也不意味镀锌钢管在整个建筑给水领域被取代。

2、铜管 金属管中最具优势的是铜管,铜管应用较久,优点较多,管材和管件齐全,接口方式多样,较多的应用在热水管路中,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铜的折出量容易超标。

3、铸铁管 给水铸铁管与钢管相比有不易腐蚀、造价低、耐久性好等优点,适合于埋地敷设。缺点是质脆、重量大、长度小等。连接方式一般采用承插连接。

卡箍式铸铁排水管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用排水管材,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国际市场,经过几十年的推广和应用,这种管材已得到国际上的普遍认可。这种管材与传统的承插式铸铁排水管道相比有许多优点,是一种更新换代产品,但由于这种管材及配件价格相对较贵,所以在国内一直未能得到普及推广。

五、复合管

复合管包括衬铅管、衬胶管、玻璃钢管。复合管大多是由工作层(要求耐水腐蚀)、支承层、保护层(要求耐腐蚀)组成。

复合管一般以金属作支撑材料,内衬以环氧树脂和水泥为主,它的特点是重量轻、内壁光滑、阻力小、耐腐性能好;也有以高强软金属作支撑,而非金属管在内外两侧,如铝塑复合管,它的特点是管道内壁不会腐蚀结垢,保证水质;也有金属管在内侧,而非金属管在外侧,如塑覆铜管,这是利用塑料的导热性差起绝热保温和保护作用。

据金属的材料可分为:(1)钢塑复合管;(2)不锈钢—塑复合管,塑覆不锈钢管;(3)塑覆铜管;(4)铝塑复合管,交联铝塑复合管;(5)衬塑铝合金管。

应该说复合管材是管径≥300mm以上给排水管道最理想的管材。它兼有金属管材强度大,刚性好和非金属管材耐腐蚀的优点。但它又是目前发展较缓慢的一种管材。这是因为:

(1)两种管材组合在一起比单一管材价格偏高。

第4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面对异常激烈的建筑市场, 如何加强建筑材料风险管理, 如何实现有效预测、符合标准规范与成功控制风险, 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 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控制项目成本, 提高工程承包的效益,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以最低的价格, 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设计标准,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及其数量, 将工程材料之成本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重要意义

众所周知,在建筑施工中,建筑材料不可或缺的物质元素,是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筑施工的成本中,建筑材料的耗费占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因此,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材料管理工作是最重要的,做好施工材料的管理控制工作对于加快整个建筑工程的施工进度,对于保障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节省建筑工程的投入资金,减少建筑工程的实际开销,增加原材料的使用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因为建筑施工周期很长,相应的整个施工过程的原材料采购计划、物品供应、质量检验、材料储备等管理工作也相当复杂,工作面非常广、工作量十分繁重、环节也很多、性质复杂,很容易出现问题。为了做好土建施工建设工作,节约成本,降低采购资金,必须采取有效的材料管理措施,加强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的材料管理与控制。

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措施

1、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

在管理思路上,使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材料成本预测、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材料保管、材料使用、材料清理过程中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对材料管理工作者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材料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操作能力,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考评,使材料管理工作者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

2、强化信息资源管理。

强化信息资源管理,使材料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材料管理者要深入工程施工地点对材料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还应该对施工地点周边材料的供应量进行细致地调查,对开工后整个施工路段、周边其他将开工项目的材料需求量进行预测,测算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以便合理确定投标单价,降低经营风险。结合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按工程量清单对分项工程的结构材料、周转材料进行测算,为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测算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3、材料采购管理

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标志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影响工程进度。采购人员须做好以下工作:

(1)掌握市场信息,降低材料价格。广泛收集材料的市场价格,切合市场实际情况,反映材料价格的一般水平。工程材料价格信息的调查和采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复杂的信息系统。

(2)充分利用市场,合理安排运输。运费支出是构成材料采购费用的重要因素,节约运输费用,可降低材料采购成本。在材料质量、性能都能满足需求,而材料价格基本相等的情况下,应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点采购;材料尽量一次运输到位,减少二次倒运和装卸费用。

(3)采取合理的采购模式。施工用主要材料可由甲乙双方共同采购,材料质量双方共同控制。对不符质量要求的材料施工方有权拒收、拒用。材料价格由业主方依市场行情确定,承建方、监理单位可广泛参与。业主方主要以招标方式确定材料价格,也可货比三家,选择质优价廉的材料。

4、材料用料过程的管理

材料使用过程的管理,是材料管理的中心环节。工程的施工过程就是材料物质的价值转化过程,因此,要降低工程建设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就必须严格控制材料的使用,充分有效地利用材料。材料使用过程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根据施工图纸和施工组织设计,合理使用材料,并及时反馈材料使用过程中的信息,考核定额消耗情况,减少浪费,及时回收废料,尽量减少材料的二次搬运,降低材料使用的费用。要使材料使用过程能够按计划完成,要做到以下几点:

(1)办好领料手续。当工程施工需要领用施工材料时,领料人员应凭技术部门或分项、单件工程负责人签发的根据施工图算出材料消耗数量到仓库保管部门办理领料手续。

(2)控制领料数量。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 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3)及时回收处理边、角、废、残料。处理没有多大用处的残料所得的变卖收入应办理正规手续并冲减相应材料成本。另外,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劳保用品等的领用除办理正规领用手续外,仓管员应设立专门台账并及时摊销或回收,对损失或丢失用料追究责任。

(4)仓管员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材料消耗单据,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进行材料消耗核算,并与计划成本对比,及时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5、材料堆放管理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1)专门库房,妥善存放。建筑材料应存放于符合要求的专门材料库房,否则会降低使用寿命。如钢材、水泥等材料,应避免潮湿、雨淋。钢材(及制作成品)堆放在潮湿的地方会很快被氧化锈蚀,影响使用寿命;水泥回潮或被雨水冲淋后不能使用。

(2)标志清楚,分类存放。建筑工地所用材料较多,同种材料有诸多规格,比如钢材从直径几毫米到几十毫米有几十个品种,又有圆钢和带钢之别;水泥有标号高低不同,又有带R与不带R、硅酸盐、矿渣、立窑、悬窑之别,建筑物的不同浇灌部位,其设计标号是有差别的,绝不能错用、混用。

总之,建筑施工材料作为构成建筑工程实体的重要生产元素,在建筑安装工程造价中,材料费用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所以材料管理是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的非常重要的内容。开源节流,是所有企业应当做到的,所以原材料的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与经济效益,只有做好了原材料的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做到工程成本低、质量好、效益高,才能真正的让原材料用在刀锋上。

参考文献:

第5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1采购计划

施工企业建筑材料、构配件、设备采购计划来源于特定施工项目的材料设备用料计划,而用料计划是预算人员根据工程合同、生产任务和设计图纸、技术资料或实际需要编制的计划,是项目策划活动的结果(输出)之一,构成项目策划的一个重要部分。采购计划在实际操作上可分为整个项目的总体采购计划和月度采购计划。总体采购计划包括全部工程的用料采购安排。而月度物资计划是基层用料单位(项目部)月份内计划施工生产、用料的计划,也是物资部门组织配套供应,安排运输、控制使用、进行管理的行动计划。它是施工企业物资供应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环节。月计划要求全面、及时、准确,它由基层用料单位根据施工作业计划,以单位工程为对象,对各工程分部分项逐项核算汇总编制。

2对供应方的评价

施工企业应对供应方进行评价,评价内容应包括:1)经营资格和信誉;2)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质量;3)供货能力;4)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价格;5)售后服务。为选择供应方,应建立供应方的资料档案,从以上各方面以及技术水平、财务状况、创新能力、质量观念各方面按严格标准选择优秀的供应厂商,成为自己的合作者。当情况发生变化时,资料档案要及时更改,以便为今后选择供应厂商提供更可靠的资料。

3供应方的确定

确定供应方进行采购按采购方法划分,可分为:1)招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文件的方式,约请采购策划名单中的多家供应方投标,经过评标,选择最佳供应方。对于大宗物资、工程设备以及采购金额较大的,一般均应采用招标采购。2)邀标采购。施工企业以招标的方式邀请特定的供应方投标,用招标方式确定供应方。对于批量小、价值较低以及不宜招标的,可采用询价招标。3)直接采购。对于零星材料或较难实施质量、价格对比的,或单项物资价值低(如低于10万元)可考虑直接采购。

4施工企业应在必要时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

对供应方的重新评价可确定企业是否继续保持现有合作关系,并寻求采购过程的改进机会。对供应方进行再评价的时机一般有:1)对合格供应商名录进行定期(不定期)维护更新;2)每项采购合同到期结束;3)供应方出现违约情况;4)企业认为需要时。供应方再评价的内容一般可包括:1)供货的质量水平及其稳定性;2)服务的及时性和满意度;3)其他履约情况;4)技术更新情况;5)与质量管理体系相关的变化情况;6)社会信誉的保持。供应方再评价的意义在于使企业能够监控入选供应方的供货服务动态,及时识别新的和潜在的采购风险并加以控制和预防。通过供应方再评价结果,建立不合格供应商黑名单可作为施工企业预防和规避采购风险的一个手段。

5施工企业应根据采购计划订立采购合同

施工企业应在采购管理制度中对采购合同的拟定、审核、批准、签订、管理明确相应的职责。建立采购合同的内部授权体系、制定和采用标准合同文本都是规范采购活动的有效措施之一。

二、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

1准备工作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进场验收前应做好相应准备工作。验收时需准确核对各类凭证,确认其是否齐全、有效、相符,按照合同要求检查质量和数量。当施工过程需要时,对于特定的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锅炉、起重设备等),施工企业可到供应方的现场进行验证。

验证内容:1)产品合格证;2)质量证明文件(包括出厂检验、试验报告);3)数量、规格、型号;4)产品标识;5)产品包装;6)外观质量;7)必要的复验。

验证方法:1)对合格证、质量证明文件逐一核查。2)对包装、标识、外观质量进行检查。对实物质量抽查的比例执行相关物资标准规定,在无具体规定时,由企业自己制定内部标准或与供应商协商确定抽查比例。3)对规格型号、数量核查。4)对于进口物资,一般须全部检验,且保证检验周期不得超过合同规定的赔偿期限。对于规格整齐划一、包装完整的,也可实施一定比例的抽查。5)当进口物资属于国家法定检验的商品,则应由商检机构进行法定检验并索取《质量检验证书》。6)验证人员需根据企业规定和监理要求,填写验证记录或报验记录。

2不合格物资的处理

施工企业应建立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对不合格品的识别、评价、处置、记录的职权并确保有效实施。不合格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对不合格的提出,对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隔离、标识,对不合格情况的处理,对不合格物资的再检验,对不合格问题处理的记录等。施工企业必须确保不合格材料、构配件和设备如无特殊情况均应拒收、退货。对于无法退货且有可能加以利用的,应对其使用范围进行严格评审界定,并按重新确定的使用要求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材料、构配件、设备经评审、检验合格后的利用情况可包括降级使用、改变用途等。

三、建筑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

施工企业对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现场管理应考虑以下方面内容:1)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验收入库管理;2)仓储管理,包括仓库料场设置、安全防护条件;3)存储管理,包括: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的摆放、隔离、标识、检查及维护保养、账目、档案、盘点等;4)领用发放管理。

1物资的管理

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在仓库或施工现场都必须有适当的储存环境和防护措施,针对不同物资保证有必要的防雨、防潮、温控、防盗、防火、防爆、防污染环境或其他防损坏措施,以及有标识、检查维护保养、定期盘点规定等。对于大型钢筋混凝土预制构件或金属构件应制定专门的堆放储存方案。危险品或贵重物资的发放、保管和使用应有严密的管理制度,以对物资、人员及工程提供保护。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可以采用标牌、存放地点、进货验收单、进货台账、保管台账、合格证、检验报告等方式进行标识。

2物资的搬运及防护

施工企业应明确对建筑材料、构配件和工程设备的搬运及防护要求。对于特大、特重、超长的构件或设备,易燃、易爆、有毒及贵重物资运输(搬运)应配备必要的作业设备及工具,作业人员应经训练合格,符合法规规定和企业管理制度。对容易混淆错用的搬运物资应作出必要的标识。构件的吊装及现场水平、垂直运输均应防止损坏、变质、变形。特殊搬运需要事前制定专门的搬运方案。搬运方案应包括搬运及防护的技术参数、搬运方法、作业人员、设备等要求。搬运及防护过程的施工机具配备应考虑特殊的质量要求,操作人员要按照施工方案的规定进行运作。

第6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质量 建筑材料 检测试验

1前 言

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严格执行质量标准,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高实际操作水平, 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确保建筑材料的质量是我们每个检测工作者肩负的责任。本人根据多年来从事建筑材料检测工作的经验,对建材检测与试验应注意的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2密切关注环境温度与湿度

温度和湿度对建筑材料性能的影响比较大,应引起我们的高度关注。例如

弹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等防水材料,其性能对环境温度就较为敏感,

一般要求做拉伸试验时室温须控制在23℃± 2℃。笔者曾用取自同一母体的弹

性体改性沥青防水卷材(SBS)样品制作成9组试件用作抗拉力(纵向)试验。先将

9组试件平均分作3个大组,之后再按5℃为一个温差等级分别作拉力试验。其

中1个大组试件在23℃标准要求的环境下试验,另2个大组试件分别在28℃和

18℃的环境下作拉力试验。试验过后分别计算出每一大组中的3组试件抗拉强

度平均值。该试验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出环境温度与湿度对材料试验的影响。因而要求试验时必须将温度和湿度控制在规定范围内,以保障检测、试验数据的正确可靠性。

3 合理确定检测试验项目

施工现场所用的建筑材料品种繁多,进场检测、试验材料项目要遵照国家、行业及当地建设主管部门的相关规定进行,并根据实际需要正确确定检测试验所需项目。如若用于大于等于C35标号的混凝土,则须做压碎指标,新采用的质地疏松的骨料还应做坚固性试验,活性骨料做活性试验等。

4 严格按标准取样

建筑工程所用材料多为成批大量使用,其质量检验和判定属系统推断,亦即根据抽检样本的数据去判断总体质量的分布状况。如果样本没有真实性、代表性,那么其检验数据和判定结论就不能或不完全反映总体材料的实际质量水平。保证试样的代表性,也就是保证取样和制样工作的质量。取样和制样具有很强的技术性,首先,负责试样采集和制备的质量检测人员必须具有高度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取样和制样的每一个环节都会对

试样的代表性产生影响,检测人员应以“科学公正、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严格遵守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和程序,随机抽取试样。其次,要采用科学合理

的取样方法。不同的材料有不同的取样要求,取样前设计好方案,然后按既定方案进行取样。从取样方法上讲,取样的代表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取样点的布置和数量,取样点的布置也应建立在随机的基础之上。试样的数量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甚至会得出相反的结果。所以任何试样的采集,都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

5正确处理检测试验数据

由于各种原因,在同一组试件的测定中,有时试验结果的离散性较大。为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可靠,对一些材料的试验结果有取舍的要求。例如在水泥胶砂强度抗折试验中,当3个强度值中出现超出平均值±10% 的数据应予以剔除,计算其余数据的平均值。计算结果的修约按GB/T8107-87《数值修约规则》进行,其尾数按“四舍六入五单双法”进位并按标准规定保留有效位数。例如按GB/T228 ―2002《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的规定,钢材(包括钢筋)性能的测定结果应按相关产品标准的,强度值要求进行修约。对没有具体要求的强度值≤ 00N/mm2时,修约间隔为1N/mm2,强度值为200-1000N/mm2 时,修约间隔为5N/m,强度值>1000N/m时,修约间隔为10N/m。另外,还应遵循计算过程中不得修约的规定。例如砂的表观密度试验JGJ52―92《普通混凝土用砂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规定需做两次试验,但每次计算的表观密度值不应进行修约,只需将两次结果的平均值的尾数修约为0即可,否则会加大误差的传递影响试验结果的准确度。

6区别对待数据误差

严格按标准规定进行的试验方法,由于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的差异以及材料的匀质性、设备仪器、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都会使检测、试验结果产生误差。对于数据误差要区别对待:同一组试件之间的误差,若在规定的范围之内是允许的,但若超出了允许范围则应重新试验。将同一个样品分成2个或3 个试样,用相同方法在同一仪器上分别进行试验所得结果之间的误差,称为平行试验误差。其试验一般是将水泥、钢材等较匀质材料的样品等分为两份,一份交当地质检机构,另一份留本单位,分析比较两个测试单位的试验结果,若相对误差较大,应找出原因并予以改进。这种实验根据需要每年可进行1~2次,

以提高本单位的试验质量。

7加荷速度对检测结果的影响

在常温试验条件下如果材料作力学性能测试时加荷度较快,试件的变形滞后于加在其上的荷载,测出的强度值就会高于材料的固有强度。如测钢筋的屈服点时加荷速度较快,屈服点值会有所提高。因此加荷速度应严格按照材料标准和操作规程操作试验机。加荷要连续、均匀,当试件开始迅速变形接近破坏时,停止调整试验机油门,直至测出试件最大的荷载值。

第7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 对建筑材料的管理,直接决定了建筑成品的质量, 影响着建设成本是否在合同价格的控制范围之内。而面对异常激烈的建筑市场, 如何加强建筑材料风险管理, 如何实现有效预测、符合标准规范与成功控制风险, 已经成为建筑企业的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所以, 做好建筑材料的管理, 可以加快施工的进度、保证工程质量、控制项目成本, 提高工程承包的效益, 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材料管理的主要目的是: 以最低的价格, 并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设计标准,并且在施工的过程中严格控制材料成本及其数量, 将工程材料之成本控制在预算的范围之内。

一、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材料管理的基本内容

1、材料供应

配合设计方确定所需材料的品牌、材质、规格,精心测算所需材料的数量,组织材料商供货。

2、材料采购

面对种类繁多的材料采购单,必须将数量(含实际损耗)、品牌、规格、产地等一一标识清楚,尺寸、材质、模板等必须一次到位。以避免材料订购不符,进而影响工程进度。

3、材料分类堆放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进度情况,合理安排材料进场,对材料做进场验收,抽检抽样,并报检于甲方、设计单位。整理分类,根据施工组织平面布置图指定位置归类堆放于不同场地。

4、材料发放

对于到场材料,清验造册登记,严格按照施工进度凭材料出库单发放使用,并且需对发放材料进行追踪,避免材料丢失,或者浪费。特别是要对型材下料这一环节严格控制。对于材料的库存量,库管员务必及时整理盘点,并注意对各材料分类堆放,易燃品、防潮品均需采取相应的材料保护措施。

二、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材料管理存在的问题

1、材料采购较混乱

通常,建筑施工企业会将材料的采购权下放到项目部,这样采购非常方便,也容易管理。但是在经过多年的实践以后,我们发现这样的一个管理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与漏洞。

第一,采购项目部在管理专业人员不够的情况下,都会临时抽调非专业人士到采购项目部进行管理工作,这样一来,不仅项目部整体工作效率较低,同时也很难保证所采购的原材料的质量是不是没有问题,更有可能因为工程中使用了没有经过严格检查的材料,造成重大工程质量、工程事故或者人员伤亡。

第二,建筑施工企业的各个项目部都分别设立了各自的仓库,各自的仓库中有什么材料都各自管理,互相不通音信,一旦在施工工程中材料出现欠缺,各个仓库之间也无法调剂,导致了管理费用重复叠加,资金周转十分缓慢。

第三,施工企业的采购项目较小,无法实现大规模批发购买,所以难以实现在采购价格中的批发价零差,无形中使企业整体经济效益逐渐下降。所以,采用分散采购的传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材料采购管理的经济效益,给整个土建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带来一定程度的混乱与麻烦,致使整个企业的材料管理处于无序管理状态。

2、手工管理方式较为落后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材料管理大部分还停留在手工管理的状态,原材料从采购入库到使用出库都要经过若干手续与环节,所以手工管理的方式不仅效率低下,而且还容易出现人为的错误,导致整个施工的速度、工程的效益降低。由于仓库与管理部门之间的储备信息要通过手工来联系,库存信息的交流十分困难,一方面很容易造成部分原材料大量在库存积压,影响资金流转。而另一方面,部分原材料紧缺,而由于信息阻塞,无法及时补充。

3、材料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材料管理人员的水准与素质普遍都不是很高,通常不是专业的材料管理人员,一部分甚至没有接受过什么专业培训,这些人力很难满足建筑施工企业的需要,也很难保证管理的水平与质量。

实际上,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对材料管理人员的要求和质量是非常高的,除了要具有优秀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能自觉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各项条例,还要熟悉建材市场和行业规定,能适当的运用各种采购方式和渠道,具备良好的合同谈判水平和灵敏的市场感观。

三、加强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有效措施

1、加强管理人员素质培训

在管理思路上,使相关部门的人员明确自己在材料成本预测、计划编制、采购计划实施、材料保管、材料使用、材料清理过程中的基本工作程序、方法和责任;在业务素质方面,对材料管理工作者进行具体业务操作技能培训,提高材料管理工作者的业务操作能力,并定期和不定期进行工作效果考评,使材料管理工作者在竞争中发挥最大潜能。

2、强化信息资源管理

强化信息资源管理,使材料管理从粗放型管理走向精细化管理。材料管理者要深入工程施工地点对材料价格信息进行收集整理,还应该对施工地点周边材料的供应量进行细致地调查,对开工后整个施工路段、周边其他将开工项目的材料需求量进行预测,测算材料价格的上涨幅度,以便合理确定投标单价,降低经营风险。结合施工图纸、施工组织计划、施工工艺及质量要求,按工程量清单对分项工程的结构材料、周转材料进行测算,为整个工程项目成本测算提供有效的信息资源。

3、控制采购成本

(1)根据材料预算认真做好材料采购计划,避免无计划、盲目、随意的采购,造成库存积压,影响资金流转。

(2)大宗、批量材料如钢材、水泥、砂石等材料应货比三家,通过招标、议标、询标等方式进行阳光采购,要求供货商严格按合同规定的标准和条款供货,避免进购不符合规范要求的材料甚至劣料从而引发质量事故。在进行材料合同洽谈时,应重视材料税负问题。

(3)保证材料质量。材料运到工地后,项目经理部应组织人员层层把关验收。验收人员认真清点、核对材料数量、规格型号,并索取相关材质证书,检验材质是否符合合同规定的要求标准,对残、次、劣货应坚决不予验收入库。

(4)需用材料应提前报出计划,适时采购,避免临时抱佛脚出现停工待料现象,从而影响施工进度。

(5)材料采购部门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材料合同、采购单据等相关票据资料,以便财务及时、准确进行材料核算,并安排采购资金,确保材料及时到位,工程资金良性流转。

4、把好用料关

(1)办好领料手续。当工程施工需要领用施工材料时,领料人员应凭技术部门或分项、单件工程负责人签发的根据施工图算出材料消耗数量到仓库保管部门办理领料手续。

(2)控制领料数量。实际耗用材料的数量,必须以计算期内实际用量为准,不得以领代用,对超额领料应由相关负责人审核签认并注明超用原因,已领未用的材料,应及时办理退库手续。

(3)及时回收处理边、角、废、残料。处理没有多大用处的残料所得的变卖收入应办理正规手续并冲减相应材料成本。另外,对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及劳保用品等的领用除办理正规领用手续外,仓管员应设立专门台账并及时摊销或回收,对损失或丢失用料追究责任。

(4)仓管员应及时向财务部门提交材料消耗单据,以便财务部门及时、准确进行材料消耗核算,并与计划成本对比,及时分析材料成本差异,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依据。

5、做好材料储存保管

(1)对不同的材料要分门别类堆放,并标明显品名、厂家、生产日期、型号、规格等。

(2)认真登记材料的收、发、领、退、存台账,及时报送各种材料报表,掌握、汇报材料动态,以便加强材料宏观监控和有效利用。

(3)加强安全防范,注意防火、防潮、防变质、锈蚀、防盗。

(4)材料部门和财务部门应尽可能做到量出为入,实行零库存管理,避免资金积压,减少浪费和损失,同时对材料实行系统的微机管理与核算,提高材料信息传递速度,及时调整和控制消耗,达到有效降低工程成本的目的。

6、注重材料成本核算分析

注重工程材料成本核算分析环节,按照材料管理的要求进行材料核算,把材料核算、分析工作作为材料管理的重点工作来抓,使材料管理工作过程中产生的信息及时有效,使经营决策者能及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来克服材料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利因素,也利于经营决策、资金安排;按成本管理者、决策者的要求及时提供相关信息,以便其他相关部门及时对整个项目的经营情况进行分析总结;同时,库存材料资金占流动资金的比例较大,也利于相关部门对库存材料数额的合理性进行。

总之,施工管理成败,材料是关键。建筑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求发展,就必须向市场提供质量好、造价和工期合理的建筑产品,就必需强化材料管理。建立完善的材料管理机制和制度,全方位做好材料卡控,科学合理的进行材料管理,才可能获得现场管理的成功。

参考文献:

[1] 姜勇.建筑施工现场材料管理的问题及措施[J]. 企业导报. 2011(02)

[2] 倪加丰.土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J]. 中国住宅设施. 2011(04)

[3] 刘建玲.施工现场的材料管理[J]. 山西建筑. 2009(14)

[4] 王鹏.浅析建筑工地材料管理[J]. 建筑设计管理. 2009(05)

第8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房屋建筑;建筑材料;质量检测;问题;应对措施

一、引言

随着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房屋建筑工程的建设规模在不断扩大,工程质量作为其中永恒不变的主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建筑工程材料质量更是工程质量的第一道关口。而当前一些建筑材料生产商家收到利益驱使,存在着以次充好、鱼目混珠的现象,使得某些建筑材料难以满足房屋建筑工程质量要求,不仅难以达到工程质量目标,而且给工程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作为客观公正的鉴定建筑材料质量好坏的重要措施,越来越受到工程各方的重视。

二、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重要性

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工程质量会受到许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建筑材料质量的影响。所以针对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检测,特别是建筑材料质量的检测,以确保整个建设项目中使用的建筑材料都符合标准要求更是尤为重要。个别施工单位为了降低生产成本,避免多次采购,会一次性的采购大量的建筑材料,造成建筑材料无法及时使用,经受风吹雨淋等自然条件的侵蚀,引起建筑材料理化性质的改变,使建筑材料质量不达标,造成了很多质量问题。因此,对建筑材料质量进行检测,保证建筑材料质量满足施工要求,确保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是非常必要的。

三、明确房屋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

一般情况下,房屋建筑的工程规模都是比较大的,而且涉及的建筑材料品种也是种类繁多,每种材料的检测项目更是多种多样。检测项目务必要以现行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依据。例如,海砂或有氯离子污染的砂应检验其氯离子含量,若氯离子含量超标,则会对混凝土耐久性产生影响。但氯离子含量检测费用较高,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会隐瞒砂的来源,当成河砂来检验。因此,根据国家和行业标准规范确定各类材料的检测项目是必要的。

房屋建筑材料一般涉及到结构用钢材及焊接试件、水泥、混凝土试块、防水材料、砌筑砂浆试块、外加剂、轻骨料及砂石等。这些材料都是常见的建筑材料,其检测项目在国家及行业标准中写得很明确,有些地市的质监站还了常见建筑材料的检测项目表,施工单位的实验员要加强这方面的学习。

四、保证房屋建筑材料的正确取样

取样是建筑材料试验检测的第一步,正确取样的样品才能反映材料的真实情况。根据统计推断的原理可知,样本数据应对总体质量水平起到反映作用,这也是样本代表性的要求。若样本缺乏代表性,其获取的检测数据必然不能正确反映出该批材料的真实质量水平。

取样应该要有代表性,一般是以一批材料(不同的材料,每批数量不同)不同部位随机抽取规定数量的样品(钢材是从规定部位截取),即不仅取样,并且数量上也要正确。取样部位及方法也要按规定进行。试样的数量和取样部位及其方法将关系到试验结果的准确性,数量过少,取样部位及方法的偏差,都会使试验误差增大,有时会得出相反的结果。我们在实际检测中也会呈现一些例如取样不具有代表性、取样数量不够、取样方法不正确等等的问题,因此我们一定要遵照我国有关法律的规定和此行业的规则进行操作。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常见随机取样方法主要有:

1)系统抽样法。也被称作机械抽样法,即就是将时间或空间平均划分抽取样本,要注意的是第一个样本要随机抽取。

2)单纯随机法。也就是使用随机数字、随机掷骰子、随机数表的方法完成样本抽取,最常见的随机掷骰子。

3)分层抽样法。即就是事前将需要检测的原料划分成几层,再从各层中随机抽取数量相等的样本。

4)二次抽样法。此类方法常在母体较大时应用,首次抽样的目的是让母体减小,然后在进行下次抽样。

在上述抽样方法中,二次抽样、分层抽样和系统抽样所抽取的样本都是依照随机掷骰子完成,以确保其随机性。

五、科学处理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的误差

根据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和性质,一般将误差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以及过失误差三种。系统误差主要是因为试验方法不正确或者试验条件的限制而产生的误差,随机误差则是因为微小因素影响导致的微小差异。

房屋建筑材料试验检测过程中不可避免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但误差需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超出范围便影响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在实际的试验过程中,由于试验检测人员业务水平、试验设备和仪器的先进程度以及取材的客观准确性等因素都会对试验误差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尽量减小房屋建筑材料检测中的试验误差。一是要制定科学的试验操作规则,并要求试验人员严格遵守;二是加强试验检测人员的培训学习,以加强试验专业技能,从而提升材料检测中的准确性;三是做好试验仪器设备的期间核查,保证实验仪器设备正常运行。

六、结束语

综上所述,做好房屋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对于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工程各方相关人员均需加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管理水平,以保障整个房屋建筑工程质量的提升,助力我国建筑业的健康顺利发展。

参考文献:

[1]范玉凤. 建筑材料的质量检测与控制[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4:184.

[2]宋天娥. 浅谈如何做好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工作[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7:97.

[3]潘鸿珍. 谈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关键和质量评定[J]. 广东建材,2013,06:43-46.

[4]陈燕平. 建筑材料质量检测影响因素及分析[J]. 福建建材,2013,09:21-22.

第9篇: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

关键词 :建筑材料 ;检测试验 ;存在问题;对策

Abstract: In order to fully guarantee the building materials quality requirements, it is need to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materials and experimental work, it also help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the building.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building materials, building materials should be in the data processing, sample selection, project detection aspects and the detection method, which can avoid the problems appeared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materials.

Key words: building materials; test; problems;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的过程中如果出现一些问题,一方面影响到建筑施工材料的质量,另一方面还会给建筑工程的建设带来相关的隐患。本文将对材料检测的几个方面进行着重的阐述,对在材料检测中的常见问题进行阐述,期望能够对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建筑材料检测试验的相关概念

检测项 目

为了充分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材料进场之前,要经过一系列的检测和试验工作,只有检验合格之后,才能够进场。在建筑工程中。例如水泥等基础材料要检测的项目有,水泥的凝结时间,安定性以及强度等,当进场材料为高新材料时候,还要进行其他项目的材料检测,只有检测结果显示各项指标和项目符合规定,才能得以进行使用。

样本抽取

一般情况下,在一个工程项目会有种数量众多的建筑材料,进行建筑材料的逐一检测是不现实的,这里采取的检测方式为抽取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检测。为了使样本检测能够准确反映建筑材料的总体质量水平,应保证抽取样本具有相应的代表性和普遍性。一般在一批材料样本抽取过程中,要选择从材料的各个不同部位进行抽取,同时要保证具有较为合适的样本数量。

环境问题

有些像水泥一样的建筑材料容易受到环境中温度以及湿度等影响因素的影响作用,由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要对相应的检测环境进行严格的控制,使之能够符合一定的指标要求,进而能够确保实验结果的真实性。

加荷速度

在一般检测温度环境中,当某个建筑材料的相关力学性能达到相应的加荷速度就会对建筑材料的检测结果产生直接的影响作用,相应的检测强度结果可能会大于实际的值。由此,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要对相应的加荷速度进行严格的控制。当建筑材料出现变形或者破坏现象时候,要立即停止相应的检测工作,首先对测试机器进行调试,合格之后再进行试件的检测。

误差问题

在检测过程中,允许检测结果出现一定程度的误差,但是误差不能超过相应的范围,在进行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较常出现的一定的误差,当超过一定的范围就需要重新进行检测。例如,对于同一样品,分割为几个部分分别进行检测,往往会得到不同的检测结果,这种误差称为平行误差,。而同一建筑材料在不同的试验器材进行检测时,也会的大不同的结果。这种误差称为对比试验误差。当误差较小时,就是可以接受的,但误差超过一定范围,相关的检测人员要及时对相应的误差原因进行分析,尽快进行改进。

数据处理

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过程中,往往得到的测试结果是分散的,因此相关的检测人员要对这些较为繁杂的数据进行分析,挑拣出一些较为合理的检测数据,及时舍弃不合理的检测数据,这样才能有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最终的检测数据,如果没有特别的要求,一般按照四舍五入的原则进行统计。当对检测结果数据有相应要求时候,则要在进行检测数据的统计计算过程中,按照相关的规则和要求进行操作。

以上的几个环节是较为容易出现错误的检测环节,检测人员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充分把握好每一个环节,这样才能够有效预防建筑材料检测过程中的相关问题。

2 在建筑材料检测试验过程中较为常见的相关问题

2.1检测机构方面的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建筑材料的质量的好坏,如果建筑材料的质量不达标,那样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也很难得到保证,同样影响到建筑相关使用功能的发挥。正是基于对于建筑工程材料的重视,国家的相关部门设立了相应的检测机构,同时逐步增加了相应建筑材料检测机构的数量以及规模,但是,建筑材料检测机构数量以及规模的增加,没有为建筑材料检测工作带来实质性的推动作用,具体表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在我国,主要的几个建筑材料检测机构没有有效进行检测设备的投入,这使得相应的建筑材料检测设备较为简陋,不能有效提高检测结果的科学性。 (2)在相应的检测机构,缺乏具有高素质的检测人才,正是这个原因,建筑材料检测人员容易进行误操作,进而带来相应的试验损失。(3在我国,相应的的建筑检测机构要受到社会各级政府以及机关等质监部门的监管,因此不能成为独立的机构,在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多的弊端。

2.2 新材料质量控制问题

各个施工单位对于常见的建筑材料已经较为熟悉,因此具有丰富的经验来进行初步判断,但是,对于一些较为新型的建筑材料,施工单位不能很好的熟悉,很难凭借经验进行判断。同时对于新型的建筑材料往往在性能和质量水平上有了显著地提升,施工单位往往了解新材料的优势,而不恩能够对新材料的相关性能给予一个较为全面的评价。此外,新材料上市时间较短,市场无法给出一个较为明确客观的评价标准,这样使得新材料没有经过严格的资格审核即被投入市场进行使用,因此很容易出现相应的质量问题。

2.3 配件质量控制问题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一方面会受到主体建筑的影响作用,另一方面还会受到相应配件材料以及装修材料的影响作用。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人们往往会将更多的重视对于主体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而忽略了对于配件材料的质量控制。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诸如水暖工程材料以及无尽材料等配件材料如果不能进行很好的质量控制工作,极易引起质量隐患。在进行配件建筑材料的工作的管理过程,我国尚没有建立较为规范的依据,因此很难对相关质量问题进行有效控制。

3 有效提高建筑材料检测试验质量的相关对策

3.1做好建筑材料前期保护工作

提高建筑材料的检测质量首先要能够提供良好地试验样本,为此要做好对于建筑材料的保护工作。在工地,建筑材料通常要进行露天堆放,这样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作用,建筑材料会受到腐蚀或者受潮,甚至会发生质的变化,严重影响到建筑材料的质量水平。因此,相关部门要采取措施,切实加强对于建筑材料的前期保护工作,对建筑材料的存放环境进行有效的控制,切实做好相应的材料保存工作,使建筑材料在进行运输以及存储过程中相关的性能以及质量受到最小的影响作用。

3.2 按照相关的检测程序以及规范进行操作

为了能够有效确保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在进行建筑材料的检测和试验过程中,要按照相关的程序以及规范进行严格操作,具体来说可以分为下面几个方面。①对建筑材料的取样进行规范,遵循相应的取样原则以及规范,对于特殊的建筑材料可以按照相应的程序和规范进行检测。②为了能够由此保证检测结果的公正性,应从分保证相应建筑材料检测机构具有相应的独立性,这样就能够有效减少相应利益主体对于检测过程所产生的影响和干涉现象。

3.3 其他方面

在进行相应建材委托工作过程中,要对相应的第三方监督工作进行加强;在对建材的核查过程中,要求相应的建筑现场材料保证现场材料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在进行建材抽样时,要首先制定相应的可行性方案,之后按照相关的程序和规范进行现场取样;在进行建筑材料的试验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保证相应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在报告阶段 ,应及时传输相应的检测信息,当发现不合格材料时候,及时进行上报;在建筑材料评估阶段,要组织多个专业的相关人才对检测结果进行评估。以上的这些措施能够在一定方面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规范性和有效性。

4 总 结

建筑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建筑材料进场之前要做好相应的检测工作,同时为了能够做好建筑材料的检测工作,要从各个环节入手,这样才可以有效保证建筑材料检测结果的真实有效性,进而充分保证建筑材料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建华.对把好建筑材料检验环节的分析研究Ⅲ.中国城市经济,20l1(17)

[2]厉世宝.浅谈多层住宅建筑材料的检测m.黑龙江科技信息,20ll(06).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