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

第1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培养方针是培育出能够熟练掌握专业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拥有高水准的政治能力、理论修养及品鉴水平,具有足够的文化知识,掌握法律法规、能胜任广播电视系统方面工作的综合性人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文化历史还不够悠久、教师队伍还不够庞大、设备还不够完善等问题。最近几年来,各个学校逐渐显现出广播电视编专业不足,并且及时做出了调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目前培养人才的状况及存在问题

(一)人才培养方向进入误区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起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系统还不够完善,学科理念还不够深厚。在人才需求量极高的情况下,很多高校都想尝试培养专业人才,就造成专业教学水平达不到一致的标准,培养人才方向进入误区。另一个原因是在学生本身,许多艺术类学生并不真正喜欢这个专业,而是广播编导专业与其他艺术类专业相比门槛较低,无需太多专业基础。近年来许多考生在高三参加短期培训班之后便加入艺考大中,这直接导致专业人才众多却缺乏勤奋刻苦的人才。

(二)教师水平难以达到教学要求的标准

伴随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迅速,师资力量无法达到需求的标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就是学生的指南针,带领着学生前行。但是现在广播编导专业的教师资源与教学需求已经出现供不应求的状态。国家和学校还应对这一问题加强改善,及时做出调整。还有很多教学水平高超的教师却因学位等问题无法被录用,这也是阻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专业培养难以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

目前人才市场也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渐进步,不只是需要专业水平过硬、实践能力强的人才,还需要适合市场需求标准的工作修养、反应能力、沟通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人才。现在许多院校培养出来的人才无法达到市场需求的标准,就会导致很多人才无法找到合适自己的职位,造成人才损失,并且市场的需求也无法得到满足。

二、贯彻学科教育改革,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一)将科学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培养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对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很高,所以院校应对实验的器材改善、课程设立、场地建设等应该投放更多的财力和人力。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带来更多实践的机会,院校还可以和校外单位合作进行社会实践,使学生将学习与生活相融合,从日常实践中获得更多学习的经验。还要加强学生各项能力的培养,全方位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二)扩大教师队伍,改善人才培养方法

建设高水准的师资队伍是提高人才专业水平的必要前提。院校只有建设素质水平高超、队伍庞大、道德水平良好的师资力量,才能为学生创造出更好的学习环境。院校还应该给许多优秀人才到校就职的机会,加强教师的培训,提高教师整体素质。另外院校培养人才的方法还存在问题,院校还无法及时顺应社会发展的潮流。高校应该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积极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并且还应加强各高校的经验交流。

(三)找到正确方向,开设合理课程

教师应淡泊名利,不要一味追求名利,教师们应该认真做学问,站在学生的角度为学生考虑问题,向学生传授专业知识,做到真正的在传道、授业、解惑。院校在设置课设时,要做到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知识与实践知识相结合,使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努力做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共同进步,培养出适合市场需求的人才。

三、结语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也在日益强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市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修养决定了广播电视节目的质量。所以目前的广播电视教育要找对自己今后的发展方向,广播电视编导更要全面的增强自身的专业水平和职业修养,掌握好广播电视的定位,才能为广播电视事业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红叶.山西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9(06):9-10.

第2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 美术基础 教学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美术基础课程的重要性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新兴学科,主要是艺术与新闻两大学科的交叉与渗透,近年来,“编导”这一专业化程度很高的职业到底姓“文”还是姓“艺”曾受到很大争议,但是无论姓什么,“编导”专业的建设是基于社会、媒体对人才的要求,是坚持“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模式,因此学生需具备较高的理论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这恰恰是一名优秀编导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而美术基础课程正是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能力、鉴别能力、欣赏能力与创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能力。这也就说明了美术基础课程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美术基础课程教学现状

现阶段,我国初、高中对学生美术基础素质的培养严重匮乏,在调查的300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中,有约90%的学生初、高中美术课根本无法正常开展,只有约10%的学生,是通过特长班或兴趣班了解少量的美术知识。因此,从客观上导致了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大学生美术素养偏低,基础薄弱可想而知。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在大学期间来学习和培养。对于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来说,只有具备一定的美术素养和基础,才能更好地掌握本专业的知识与技巧,以便于适应将来编导的学习和工作。然而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美术基础教育开展的时间短,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即便安排美术基础课程,也以美术作品欣赏式教学为主,再加之课程安排的学时量少,导致学生对其不够重视。因此,如何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以便于提高学生的美术基础素质,是近年来,美术基础课程探讨的重要问题。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美术基础教学的课程设计与改革

美术基础的教学采用链条式和弹簧式的课程设置方法,链条式教学即横向的,是指课程设置内容成平行发展且课程之间环环相扣,缺一不可,缺少其中一门课程,后面的课程将无法进行。螺旋式教学即纵向的,是指课程设置内容呈一种螺旋式的上升形式,且层层递进。因此,在课程设计中,设置了素描与色彩、设计构成、字体设计和版式设计,四种课程环环相扣并循序渐进。

(一)素描、色彩课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学生入学时可以说是一张白纸,与那些具有一定美术基础学生的教学方式不能在一个层次上,因此,要把基础教学放在首位,素描和色彩恰恰是美术的基本功,例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在拍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绘制简单的分镜头,这就需要具备素描的绘画功底,当然,对于非美术专业的学生来说,分镜头并不毕绘制的惟妙惟肖,但绘制的分镜头需符合素描中场景的透视关系、物体的明暗关系、人物的比例关系等等,而这些知识是素描中最基本常识;如果在绘制好的分镜头中涂上颜色,这就上升到色彩教学,例如:在场景设计中,影片采用何种色调,人物服装的色彩是否与背景色彩相协调,这就需要学生掌握色彩学中补色对比、冷暖色对比、面积对比等常识。

所以,素描与色彩作为美术基础课程的基本功,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课程中除了理论的讲解外,还要加强学生的实践绘画能力,让学生画一些简单的几何石膏体和色彩装饰画,使其掌握透视关系和色彩关系等等,同时也要加强美术鉴赏能力,在讲授理论中穿插美术作品进行讲解,弥补《美术欣赏》、《艺术概论》等课程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方面的缺失,为学生以后创作作品提供丰富的土壤。

(二)设计构成课程。设计构成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其作为一种造型观念,在美术基础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学生对素描和色彩有了一定的认知后,还要进一步掌握与其相关的美学法则,例如:在拍片过程中一个场景的设定,是由几种不同元素组合在一起:人物、背景、灯光、色彩等等,而设计构成就是将不同形态的几个元素,以一定的形式美法则及规律,将其从组为一个新的元素,并赋予视觉化的过程。在教学中,除理论教学外,还要在实践中充分调动设计构成中的造型因素,通过设计一些小型场景的造型小品,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深刻体会点、线、面、体的关系,懂得强调画面中视觉元素的形态美,从而充分培养与挖掘学生对美术造型的敏感性和感知性。

(三)字体设计课程。字体设计是视觉传达重要的表现手段之一,学生对素描、色彩和设计构成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字体设计就是整合以上三项课程最好的实践练习。学生可以利用素描知识记录下字体设计的草图,再结合色彩知识描绘字体的颜色,在设计与描绘的过程中加强文字笔画之间的设计构成关系,因此,学生在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的将之前学习的课程融合在一起,并且还能提高自身的视觉审美和创造性思维;此外,字体设计课程设置的目的还在于,学生在影视或广告作品的编辑过程中,文字的处理即可打破宋体或黑体等传统文字的局限,根据作品的内容需要来设计文字,使得作品的质量进一步提升,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积累更多的能量。

第3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教学;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22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8-0240-01

一、“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由来与理解

2007年,美国人萨尔曼・可汗利用网络视频进行“翻转课堂”模式授课获得圆满成功,“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后来被《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13年2月26日我国主流教育载体《中国教育报》以“一个人的网络教学震动了世界”为标题,全面评价了萨尔曼・可汗的视频教学。

“翻转课堂”实际上是指学生课前利用教师所提供的教学资源、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式学习,并将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疑惑记录下来,然后在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就已有的问题和疑惑进行共同探讨,教师则更好地发挥了“传道、授业、解惑”之作用。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现状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但相对于比较成熟的学科来说,该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学科,在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方面,都还不够成熟。在一些基础的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由于其课程性质、发展历程及其研究现状等相关知识仍然是以教师讲授为主。据有关研究资料显示,大学生听课时的注意力集中时间只能在10分钟到18分钟之间,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经常接触大量的视频资料,并且思维较为活跃,对教师的这种单一的较多依靠文字资料介绍的“灌输式教学”讲授更是兴趣不大,甚至是有些排斥,教学效果也并不理想。

基于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以上教学现状分析,教师在课堂教学资源的组织方面显得尤为重要,教学过程中要更加注意对知识点的提炼和总结,在形式上强调碎片化、片段化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知识点,更多地融入思维的可视化和动态的展示。柯清超教授认为思维可视化是一种以数据可视化、计算可视化为基础,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的技术。而这种思维可视化工具的运用也更为符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特点,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三、“翻转课堂”模式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传统课堂的教学方式是把知识教授的过程放在教室内,把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放在课堂外,而“翻转课堂”则正好相反。在教室外了解与知识点大量的相关信息基础上,在课堂内通过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讨论、交流则更加深了对该知识点的理解和把握,深入了解大量信息后则更有可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力。

例如,在《新闻学概论》课程中,讲解“新闻价值”章节时,课前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运用互联网主动搜索等各种方式了解新闻价值与新闻道德的关系,深入把握二者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课堂让学生运用所掌握的资料,采取辩论赛的形式,就新闻价值的取向问题展开讨论,教师则于辩论赛结束之后与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并加以总结。

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加强调对知识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培养。美国的“翻转课堂”模式引起全球教育界的思考,此种新型教学模式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自己,当然随之改变的还有教师的角色,教师更多的是“教练”的角色,而学生则是“训练员”,在更多实践和自学的基础上,学习的目标就更为明确,针对性更强,更加有利于知识的巩固和知识创新能力的培养,“翻转课堂”教育模式更多地表现为师傅带徒弟式的教授。

例如:针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学生自主性较强,思维敏捷的特点,在《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教学中对于采访方式与手段这一章节的学习,可以多给学生提供参与学校或分院里的相关新闻报道活动的机会,教师应鼓励他们在掌握课本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采访、报道新闻。教师在讲解完采访的具体方式和技术手段之后,让学生在采访实践中亲历新闻现场,真正体会新闻采访方式和技术手段的不同形式。

从某种角度来说,“翻转课堂”模式是顺应时展并经过人类思考的产物,此种模式想要更好地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学校、教师等相关因素就必须做出适当的调整和改变。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高校教育要紧随社会的发展,作为高校教师要注意转换教师角色,更要熟练掌握现代信息技术,以丰富的教学资源运用多种方式完成对教学过程的展示,使学生达到良好的收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杰.浅谈对翻转课堂的认识[J].科教导刊,2014(01).

[2]刘健智,.国内外关于翻转课堂的研究与实践评述[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02).

[3]丁建英.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

第4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一、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概况

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是近年来兴起的在美术、音乐类专业之外的又一大类高等教育专业,它广泛地包括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戏剧影视文学、公共事业管理、影视导演、影视表演、摄像摄影、空中乘务等多种专业。主要面向各省市电视台、广播电台、电影电视制作机构、报刊杂志社、影视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各种部门单位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

1、播音与主持艺术:

(1)、专业概况:根据广播电视业对未来播音员、主持人的要求,培养热爱祖国、恪守职业道德、形象高雅、底蕴丰厚、仪表大方,具有较高水平的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技能以及语言学、新闻传播学、文学艺术等多学科知识,能在电台、电视台承担采编播一体化或从事播音主持的专门人才及从事与语言应用相关的播音教学、传播、新闻、公关等行业的通用型人才。

(2)、就业方向:目前,随着独立制片人机制的引进,电视节目主持人也应成为自由职业者,聘用与应聘双向选择,并根据其能力、水平付相应报酬。现在的机制是编导中心制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但这种过渡在目前还受到各种限制,引进市场机制也是一种相应的过渡,主持人的待遇水平在台里是中等水平,和编辑差不多,但有的地方,由于主持人制度正处在向主持人中心制过渡前沿,工资较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自我介绍、自备稿件朗诵、即兴评述、主持小栏目、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一般要求男生170cm以上,女生160cm以上;嗓音条件好,普通话发音标准,形象气质俱佳。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艺术学院、武汉大学、南昌大学、四川师范大学、四川大学、四川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等。

2、广播电视编导:

(1)、专业概况:广播电视编导是为适应广播电视媒体的发展而设立的一个比较新的专业。本专业包括的内容比较多,分四个方向进行招生,其中电视编辑方向属于电视系,文艺编导、音乐编辑及网络艺术等三个方向属于文艺系。这些方向主要研究广播电视媒介中的新闻节目、文艺节目、纪录片、音乐节目以及网络艺术的编导工作。

(2)、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去电台、电视台、事业单位以及各级各类广播电影电视、影视制作公司、文艺团体,从事广播、电视编导或节目主持等工作。具体工作为记者、策划、节目编导、摄像、编辑、撰稿、制片、后期制作、剪辑乃至灯光、场记、客串主持人或播音员。

(3)、考试内容一般包括:故事写作、影视作品评论及分析、文艺常识、才艺展示。

(4)、报考条件:具有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口头表达能力,较强的形象思维和艺术感知能力。

(5)推荐院校: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

3、戏剧影视文学

(1)、专业概况: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戏曲和影视文学基本理论及剧本创作能力,能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以及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单位从事实际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的基本理论,熟悉我国的文艺政策,系统地掌握戏剧、戏曲影视文学的基本理论和创作技能,有较强的观察、理解、概括生活的能力,有较强的剧本创作能力及较强的文艺编导能力。

(2)、就业方向:在剧院(团)或电视台、电影厂、编辑部等部门从事文学创作、编辑和理论研究工作;在国家机关从事文案策划编写工作;在文教事业单位、高等院校、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在企事业单位、影视剧院、团体等从事相关行业创作、编辑、评论、管理等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创作、文艺常识、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等。

4、导演:

(1)、专业概况:本专业主要面向影视制片机构、广播电视台、文艺团体、节目制作公司等单位,培养具备扎实的影视编导专业知识,并熟练掌握相应专业操作技能,能够在编辑、导演、制片岗位从事电视栏目编辑、影视剧导演、电视纪录片导演、制片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

(2)、就业方向:本专业毕业生具有一定的基本理论素养,并具备戏剧、戏曲导演、电影、电视剧导演和表演、戏剧理论研究等方面的知识,能在剧院(团)、电影制片厂、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等部门从事戏剧、戏曲艺术、电影、电视剧制作等方面的导演工作和理论研究工作。

(3)、考试内容:故事写作或构图写作、文艺常识、美术基础、综合面试等。

(4)、报考条件:较好的文字写作功底,较强的形象思维,有一定的绘画构图能力。

(5)、推荐院校: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上海戏剧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四川大学、广西艺术学院、四川音乐学院等。

二、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考试

大部分院校专业考试都分为面试和笔试两个阶段,如果考生很多,也可能有三试。下面,笔者以江苏省的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为例加以说明。

1、笔试:主要包括命题创作和影片分析。

(1)、命题创作。在历年的专业考试中,各个学校对于命题创作的要求及标准都不大一样,具体表现为考试内容及考试形式的不同,考试形式主要包括:编写故事、画面组合(根据所提供的若干画面,编写成一个画面叙事段落或故事)、编导创意策划等。但是这些形式都意在考查考生的创作能力和想象能力,因此考生应特别注重对自己创作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2)、影片分析。考试方法是观摩一部影视作品,然后当场写出或说出自己的看法,这主要考查考生的艺术感受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考生可以把考官提出的几个问题作为写作提纲,并根据问题的要求构思自己的想法。

2、面试:主要包括:自我介绍、特长展示、编讲故事、即兴评述、回答考官提问等。

(1)、自我介绍:自我介绍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如今它又成为艺术类院校专业招生面试的第一个环节。考生应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特点进行精心设计,充分展现自己的魅力、对专业的热爱与良好的专业学习的基础。

(2)、特长展示:主要是考查考生的艺术修养。特长的范围很广,某一方面的技能只要比普通人更高,都算特长,如跳舞、手工、武术、书法等。

(3)、编讲故事:考生从考官手中抽取一个故事题目,通过5至10分钟的准备,然后讲述一个自己构思的完整的故事。

(4)、即兴评述:主要考查学生的知识面、语言组织能力、现场展示及表达能力。要求考生要多关心时事,关注一些社会热点及评论,并学会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5)、回答考官提问:内容比较随意,专业知识不会很多,主要考查考生的口头表达、心理承受、独立判断、艺术感受、生活观察等综合能力,发现考生一些未曾表现的能力。

三、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优势

分析近几年的艺考,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艺术专业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考生需要一定的特长和天赋,比如,音乐类考生嗓音要好;美术类考生需要长期的训练,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短期内搞突击的效果也不明显;其次报考人数不断增多,竞争强度大;再者就业市场逐渐饱和,毕业生面临着巨大的择业困难。相反,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作为新兴的艺术专业却在考试录取和就业方面却显现出较大优势:

1、报考人数相对较少,录取几率相对较高:相对于报考高考普通类的人数而言,参加艺考的考生人数只占高考总人数的20%不到,而近年来,开设艺术专业的学校占总学校比例的一半以上,因此录取的比例比普通高校的要高。特别是影视传媒专业作为新兴专业,省内报考本专业的学生不过几千人,而全国有几百所院校开设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相对于美术十几万人、音乐两三万人的报考规模,竞争小,拿证率高。同时,考生既可以报考普通类也可以报考艺术类,增加了录取机会。

2、参加培训时间较短,投档文化分数相对较低: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不同于美术、音乐、舞蹈专业,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学习、练习,经过短期培训便可参加应试。高一高二的学生,专业方面零基础起步,只需利用双休日或者假期上课,半年时间就可以掌握培训的课程。

3、专业难度要求相对较低,适合大多数考生: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虽然对考生的专业素质有一定的要求,但更注重考生在本专业的潜力,因此,专业考试大多以“写作”形式出现,只需考生具有一定的文学功底,并具备较好的口头表达能力,再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培训,很容易在短期内掌握考试方法,取得较好的效果。而现在大多数高考考生都具备适应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基本素质,所以在考生中比较容易被接受。

4、就业前景好: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就业特点是就业灵活,前景较好,收入较高。全国有30多家省级电视台,500多个省级频道,2000多家城市电视台,1万多个城市频道,每天要播出12个小时以上的电视节目。异军突起的大众传媒业共需要1000多万专业从业人员才能保证正常的电视节目制作,而目前从传媒专业院校毕业的人数总共不到10万,可见传媒行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是多么的巨大。从市场调研来看,现在从事影视传媒类工作人员的收入远高于从事普通工作的人。如导演、编导、主持人、演员等都属于高收入阶层,即使是普通的从事艺术教育工作的人员,例如从事幼儿艺术培训的老师,其收入也比一般人要高出许多。

四、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录取规则

历年各大院校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的考试工作一般分为两步:

1、专业考试:每年二、三月份由各招生院校自己组织。专业考试一般按招生计划的3倍确定专业合格人数,发放专业合格证。

2、文化课考试:专业合格考生以艺考生身份参加高考,按一定录取方式择优录取。考生可兼报普通类志愿。录取分数相对普通类低。

各大高校的录取方式一般分为三种:

第一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完全按照文化课分数录取,这种方式对文化课的分数线要求。如2010年中国传媒大学的广播电视编导(电视编辑方向)录取最低分为337分,录取分为344分,而浙江传媒学院的编导专业2010年的投档分数也在280分左右。

第二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后,按照专业分数和文化课分数相加总分的方式排名录取,这种方式的文化课分数线居中。如南京师范大学的各艺术类专业,按专业和文化课各占50%加总分的方式从高到底排名录取,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60—320分之间。

第三种:专业课拿到合格证以后,文化课达到一个比较低的分数线后,完全按照专业课的排名录取,这种录取方式对文化课的要求最低。如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等学校的多数专业,其分数要求一般在200~280分之间。

五、关于影视传媒类专业考试的一些建议

为了使考生和家长更有效率地迎接艺考,冲刺名校,专家给出如下建议:

首先,作为家长,如果孩子有意报考影视传媒艺术类专业,在孩子具备报考条件的基础上,应该给予鼓励和支持,相信自己的孩子。不要过多地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否则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负担;其次就是给孩子选择一所正规的培训机构,针对考试进行适当的培训。

第5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广东财经大学始建于1983年,原名广东财经学院,1985年改名为广东商学院,2013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广东财经大学。经过30多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生24000多人,专任教师1168人,其中正高职称教师208人的省属重点建设院校和经管类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示范院校,是广东和华南地区重要的经、管、法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2007年底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学校有广州和佛山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2275亩,现有校舍7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234万元,图书435.6万册(其中纸质图书246.6万册);自主建成各类数字化教学资源1100多项。

学校有3个省级优势重点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二级学科硕士点32个)、7个专业硕士点,经济学、管理学连续5年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2011年法学进入全国高校前20%优势学科行列。《广东财经大学学报》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科学报核心期刊和全国百强社科学报。

学校现有55个本科专业(方向),建有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各1个,特色专业5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学团队1支,精品课程1门、双语示范课程2门,入选全国首批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国际化应用型会计人才协同育人平台获批为首批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毕业生总体就业率稳居全省高校前列,其中本科生就业率连续12年保持在99%以上,研究生就业率连续2年达100%。

二、人文与传播学院概况

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设有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编辑出版等传媒专业,在华南地区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大部分教师均学成于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英国利兹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学科背景好,专业能力强,指导有方,师生融洽。

学校建有规模庞大的“传媒技术综合实验中心”,下设有三个媒体实验平台模块,即播音主持媒体实验平台、影视媒体实验平台、新媒体实验平台。此外,为大力发展广播电视艺术专业教育,拥有实验教学场地面积一千多平方米,各类实验教学设备一千多万元,其中正在使用的虚拟演播厅设备投入400多万元,已经建成正在进行设备配置的实景演播大厅预计投入3000多万元。目前,广东财经大学已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华夏之声,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下属的广东电台、电视台以及部分地市级电台、电视台,南方网,21.CN等当地主要媒体建立了较好的学习交流合作关系,为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等专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及实习就业平台。

三、招生专业简介

1.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本专业培养影视艺术知识结构合理,影视专业能力扎实,具备较深厚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职业素养,富有艺术创新精神、影视产业意识和商业意识,符合影视新媒体产业发展需求,能在广播电影电视系统、文化部门、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类影视制作机构从事影视新媒体内容的创意、策划、编导、制作、包装、传播、营销等工作的复合、应用型专门人才。

2.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文化艺术修养,能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文艺路线、方针和政策,具备播音主持艺术、广播电视新闻传播、文学、应用语言学等多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能够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它企事业单位从事播音主持、新闻传播、公关宣传等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专门人才。同时该专业利用学校财经学科优势资源,培养具备一定财经知识背景的专业性传播人才成为其特色。

四、招生计划

招生专业

广播电视编导

播音与主持艺术

科类

文理兼招

文理兼招

招生计划

50

31

学制

4年本科

4年本科

五、报考条件

1.符合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报名条件,考生报考专业如属生源地省份艺术类统考涉及专业,则考生必须参加对应科目的省统考,并取得合格成绩方可报名考试。

2.根据专业需要,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报考者,要求身体健康、五官端正,体态匀称,女性身高1.60米以上,男性身高1.70米以上(优秀考生的身高要求可适当放宽),声带状况良好,口腔等各发音器官无缺陷,无色盲、色弱、夜盲,矫正视力4.8以上。

六、报名办法与收费标准

1.考生须持身份证(验原件、交复印件)、联考合格证 (有相应专业统考的省份),近期一寸免冠半身照片2张,到报名点按要求进行现场报名并缴费(采用网上报名方式的省份除外)。

2. 根据广东省物价局、广东省财政厅文件有关规定: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试费标准为235元/人(广东省考生200元/人)。

七、考试科目、时间及计分办法

(一)广播电视编导专业

考试一试完成,科目三门,均为笔试,总分300分。

1.专业基础测试 (30分钟,60分)

2.影视作品分析 (60分钟,120分)

3.命题(材料)创作 (60分钟,120分)

招生省份

报名与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河南

郑州市第106中学(中原路校区)

1.30-1.31

2.1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26-1.27

1.28

山西

山西传媒学院

2.24-25

2.27

甘肃

兰州艺术学校

1.21-1.22

1.24

黑龙江

东方学院(网上报名)

3.22-3.23

3.27

广东

广东财经大学

3.5-3.6

3.7

*具体考试时间以考点现场公告为准。

(二)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

考试一试完成,科目四门,均为面试,总分300分(考试全过程摄像)。

1.自备稿件播读 (2分钟,80分)

2.模拟主持评论类节目 (2分钟,100分)

3.形象气质及上镜效果 (70分)

4.才艺展示 (2分钟,50分)

招生省份

报名与考试地点

报名时间

考试时间

河南

郑州106中学(中原路校区)

1.30-1.31

2.1-2.2

湖南

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26-1.27

1.28-1.29

山西

山西传媒学院

2.24-25

2.27

黑龙江

东方学院(网上报名)

3.22-3.23

3.27

广东

广东财经大学(广州校区)

3.5-3.6

3.6-3.8

*具体考试时间以考点现场公告为准。

八、合格资格公布及录取原则

1.合格资格公布:

4月中旬由学校招生办公室公布考生专业考试成绩,并划定专业考试合格成绩,公示校考专业合格资格考生名单。

2.录取原则

广播电视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考生取得生源所在省艺术类联考合格证(有相应专业统考的省份),文化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本校艺术类专业录取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并取得我校专业校考合格证前提下,按考生文化成绩40%,校考专业成绩60%的比例合成综合分,按综合分排名从高到低,择优录取。

凡参加我校专业考试,成绩为生源所在省第一名、获得生源所在省专业统考合格证(有相应统考的省份)、高考文化课成绩达到生源所在省本校艺术类专业录取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将我校填报为本批次第一志愿的考生,除身体条件、政审不合格外,我校原则上优先给予录取。

九、联系方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仑头路21号 邮编:510320

网 址:zsb.gdufe.edu.cn

邮 箱:zsb@gdufe.edu.cn

第6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广播电视;新媒体;运营策略

一、当前形势下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的特点

就宏观层面来看,随着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逐渐深入到社会群体的生活和工作中,该种数字化复合型媒体的出现,就其构成基本要素方面来看,其与传统媒体存在一定的差异性,并且属于现代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具有高度可变性的数据信息传播方式。新媒体以网络广播、网络电视、车载电视、门户网站、博客以及搜索引擎等作为主要的表现形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开放性、共享性和多样性,促进了广播电视领域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的变革,促进了广播电视领域服务功能的完善,具有明显的时代性特征。

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的出现和应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电视服务功能的多样化发展,声音及图像的质量更高,节目内容与生活实际实现了有机融合,丰富了广播电视内容资源,从而推出了更具价值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满足了社会群体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了社会群体的生活质量,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广播电视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媒体通过多层次、专业化和个性化的服务,满足了社会群体的精神文化需求,并且传播方式上更具便捷性和灵活性,促使社会群体能够不受时间、地域限制来获取媒体数据信息,能够按照自身爱好和价值取向来选择节目。也就是说,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的应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广播电视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

与此同时,广播电视新媒体的应用,转变了传统的盈利模式,促进了经济增长点的开发,从而切实提高了广播电视产业化水平,为广播电视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产业发展提供了现代化的服务手段,促进广播电视走向社会、走向开放。

二、探讨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的运营新策略

(一)坚持实施全媒体战略

就当前广播电视领域新媒体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全媒体战略有助于解决电视广播领域未来的发展问题。那么在实施全媒体战略的过程中,应当科学化的建设节目内容,为多元化的终端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真正实现全媒体发展。

也就是说,为了更好的提高电视广播领域新媒体的运营稳定性,应当对视频节目内容进行丰富,并深入挖掘节目内涵,促进优质的广播电视节目的形成和传播。积极建设具有高度应用性的信息传播和共享平台,拓展更具丰富性和多样性的广播电视节目内容,提高社会群体的兴趣。真正实现媒体与社会群体之间的交流,了解社会大众的真实需求,从而对广播电视的节目内容进行整改,切实提高节目质量,提高广播电视新媒体的竞争力。

(二)积极拓展盈利模式,构建品牌体系

在广播电视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应当积极做好广告投放工作,在传统广告形式的基础上加以创新,提高广告创意和制作水平,吸引社会群体的关注,提高广告效果,保持电视广播新媒体广告收入的持续增长。与此同时,应当积极拓展购物平台,对电商物流体系进行完善,促进广播电视新媒体的收入来源的增大,提高新媒体运营效果。

在广播电视新媒体的运营过程中,应当以企业运营思路来开展新媒体的运营,明确自身资源优势并进行合理的定位,积极树立自身品牌并树立品牌形象,促进广播电视新媒体运营总体效果的提升。

1、合理应用微博。就当今社会发展的总体形势来看,微博在新闻信息传播过程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那么新媒体的编辑记者应当充分借助微博平台来调整自身工作方式和工作职能,充分发挥新媒体人的职责,利用微博来挖掘线索、获取信息,提高社会关注度,充分发挥着编辑记者在新闻传播过程中的积极作用。与此同时,编辑记者应当对微博上的信息进行筛选和加工,整理成符合新闻标准的信息进行传播,以维护新媒体的社会公信力。

2、充分应用新媒体,提高音频、视频作品以及图片质量的制作传播手段。那么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应当提高编导的思维能力,积极做好前期策划工作,并培养全能型编辑记者,促进其新闻职业素养的提升。与此同时,应当提高广播电视新媒体作品的艺术性,实现电视新闻与电影艺术的有机融合,突破电视新闻的框架模式,促进纪实作品的形成。

3、在论坛、贴吧等途径中寻找新闻线索。新闻线索对新闻工作者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新媒体应用过程中具有加强影响力的论坛、贴吧以及门户网站等也集中了一定数量的新闻线索,那么在新媒体运营过程中,编辑记者可以借助手机、电脑、网络等工具,完成新闻的生产,对其操作方式和编辑效率进行合理化控制,并借助视频、音频等现代化技术来对新闻现场进行还原。

4、利用新媒体进行网上采访。网络、微博等新媒体,给新闻采访和写作带来较为快捷的方式,既丰富了采访的方法,又提高了采访效率,产生了全新的采编理念。由于网络具有即时性,所以进行网上采访时,可以和新闻事实同步,速度更快。网络的交互性决定了采访反馈的互动性更强,网民可以直接参与讨论、发表意见,记者可以获得更多的声音。网络具有海量的资源,容量大,范围广泛,内容广泛、全面,可以进行超文本链接,所以采访的内容可以图文并茂,视听兼备,形式新颖、灵活。

第7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 键 词】广播电视台 人力资源 档案管理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日趋明显的今天,人力资源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为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人才资源,就必须利用好人事档案,为人力资源的开发管理利用服务。我国传媒市场同国外传媒业相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科学、规范地做好广播电视台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建设一支规模适宜、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分布均衡的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用人制度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才不再故属于某一单位和某一领域,人才的流动性增强,做好人力资源档案的管理工作是时展的客观要求。

一、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

(一)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涵义。顾名思义,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是人力资源档案信息的收集汇总、保管、评估鉴定、统计分析和使用的一系列过程。它反映了个人成长经历、品德修养、工作能力和表现、优势特长的原始记录,它集全面性、现实性、动态性、真实性、机密性于一体,旨在为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提供参考。

(二)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特点。首先,广播电视台具有行政性质。国内的广播电视台多数是政府和地方的直属机构,承担文化宣传和行政宣传的作用,具备文化性和政治性双重属性。广播电视台的正式员工大都具有行政级别。因此,在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主要以行政干部的管理模式为主导。

其次,鉴于当前人力资源改革的需要,广播电视台的人员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由于广播电视台工作复杂,台前和幕后工作各有侧重,主持人、播音员、编导、策划、美术师、音响师、记者等从业人员数目众多,管理起来有难度。截至2006年底,我国共有广播电视播出机构2498座,其中广播电台267座、电视台296座、广播电视台1935座,全国广播电视从业人员62.4万多人。

另外,我国广播电视队伍除正式职工外,还大量招聘的外来人员。央视的聘用人员为5000多人,是正式职工的2.2倍。部分员工和领导按照行政级别对待,非行政级别聘用人员的管理方式可以参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方式。再次,广播电视台的工作具有特殊性。通常,广播电视台是一个文化宣传的窗口和媒介,通过这个窗口映射出社会多元的价值体系,这也决定了其在创造社会价值的同时也开发出显性的经济价值。基于此,不同的岗位应配备不同的人才。

二、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现状

(一)忽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的重要性。通常,人力资源档案工作在广播电视台工作体系中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些领导认为人力资源档案工作繁琐,耗时耗力,不会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只要能维持基本功能就可以。所以普遍存在着资金投入不够,工作条件落后;人员配备不足;规章制度不健全等问题。

(二)档案材料内容单一。人力资源档案材料是一个人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成长的真实写照,应该全面、历史、客观地反映一个人的真实面貌,使阅读者快速把握资料的主要信息,做出准确的价值判断。传统的人力资源档案注重个人履历、政治面貌、学历、职务评聘、工资等方面的材料,对个人的工作经历、能力、发明创新等很少体现。这种内容空洞甚至一些弄虚作假的档案,不但造成管理成本增加,还使人力资源的区分度降低,不能为选人、用人提供参考。

(三)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很多单位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方式仍以传统的手工管理为主,主要是对材料进行信息汇总、整理、归档、调用。由于信息化管理程度较低,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准确性难以保证,更不能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准确的跟踪人力资源的动态。因此,这种落后的档案管理手段对人力资源的调控作用是微弱的,甚至是滞后的。另外,由于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工作客观上也需要管理人员自身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工作能力。这就要求档案管理人员必须了解先进的档案管理方法,不能固步自封,要有创新意识,否则无法适应现代化管理的要求。

三、规范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的措施

(一)增强职业精神,提升服务意识。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细微繁琐的工作,主要是为人力资源的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新时期,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人员要改变以往的被动服务方式,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积极主动、热情周到的提供优质服务,塑造形象,服务公众。

(二)制定科学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制度。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因此,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是管理的先决条件,在人力资源档案管理中制度的重要性不容忽视。档案管理人员每天都要面对各种人提出的不同需求,要建立健全人力资源档案查、借阅制度,档案管理联络员制度,定期沟通联系制度,档案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等。档案收集的内容要完整,数据要合理,在档案的鉴别上要做到“取之有据,舍之有理”;以此来规避人为的主观因素的影响,推进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

(三)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国际上通常用胜任力模型来表示人和职业的匹配度。就是说:对组织或企业中的某一个职位,依据其职责要求所提出的,为完成本职责而需要的能力支持要素的集中表示!它也是人们自我能力开发和学习的指示器。政治觉悟、文化修养、科学精神、职业能力和敬业精神是衡量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水平的准则。科学技术的飞跃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应用,为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视角。档案管理人员要结合工作实际,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积极学习广播电视台的相关专业知识,以便更好的找到切入点,深入开展档案管理工作。

(四)拓宽收集渠道,丰富档案内容。广播电视台档案管理人员要进一步转变观念,从以往重点搞整理、装订基础工作转移到广泛收集和利用上来,进一步进行科学研究,明确哪些材料应该收集,并提炼出其价值。要理顺广播电视台内部部门与部门的关系,协调好渠道内部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拓宽材料收集渠道,也就是将分散的人力资源材料经过科学整理,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力资源卷宗。

四、结语

科学地建立、管理、利用人事档案,是充分地发现人才、识别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透过档案和履历发掘人才不失为一种最现实、最可靠的途径。做好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管理工作对于搞好新闻工作挖掘人才意义重大。只有改变广播电视台人力资源档案的不良现状,建立和完善人力资源档案管理,才能使档案管理工作达到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系统化。

参考文献:

[1]陈维政.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曹鹏:传媒人力资源管理面临变革[J].新闻记者,2003,(8).

[3]陈荣勇.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促进广电事业人力资源制度改革[J].电视研究,2003,(10).

第8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一、实践环节的课程编排 

广播影视艺术创作,既讲求分工明确,也需要合作互补,且节目形态多种多样、不断翻新,这就要求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实践课程的编排上,既要按照创作工种设置实践内容,又要有团队合作的项目;既要有专业课程内的实践环节,又要有课程外的实践项目。 

1. 课内实践课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课程大致分为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类型片分析课、类型片创作课四大类。这其中,以文学、美学、广播影视史论等为内容的专业理论课程,其教学以理论介绍为主、案例分析为辅;而以各种节目形态为内容的类型片分析课程,其教学以理论介绍为辅、案例分析为主。这两类课程,均以培养学生的影视素养和专业精神为小目标,基本不涉及实践操作环节。以影视创作所需的策划、采訪、写作、摄影、编辑、播报、推广等专项业务的讲授为内容的专业技能课程,其教学以分析示范为辅、实际操作为主,因而在课程内设置有较多的实践环节,以契合通过专业教学,让学生具备影视创作基本技能的培养目标。 

2. 校内实践课 

课程内的实践环节,主要针对的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示范性、验证性单项技能,可通过一门课程内若干个单元的实践课时来实现,而综合多项技能进行整体设计和交汇运用的教学目标,则需要通过综合型的节目形态课程来完成。在现实生活中,常见的影视节目形态包括新闻片、广告片、剧情片、纪录片等,在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中,这些类型片的学习被分作类型片分析课程和类型片创作课程两个阶段,前者是后者的先导课程。基于教学便利及教学管理的考虑,类型片创作课程都会安排在校园内完成,因此,这部分课程也称作校内实践课。 

3. 项目实践课 

在广编专业教学中,除了基础性的实践教学外,还应拓展更多的专业实践渠道,来弥补这一不足。项目实践课就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其常见的路径有以下几种: 

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项目。该项目是为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科研素养和实践创新能力、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的高水平人才而设立,包含创新训练项目、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大类。这种类别设置,极有利于与广编专业实践教学相结合,再加上有经费支持,且项目数量多,仅华南农业大学一个高校,2016年度就支持了国家级、省级和校级三个级别500多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有的二级学院还设立院级创新创业项目,这就为项目实践课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各类竞赛项目。以赛带练,是技能训练中的常用做法,在广编专业教学中也同样适用。以往广编专业学生参加的专业创作竞赛,主要包括大学生广告大赛之微电影、微视频专项、大学生电影节、广州纪录片大会大学生专项、广东大学生艺术展演之微电影专项,以及各类媒体、各高校相关院系组织的影视赛事。 

指导老师项目。像其他传媒类专业一样,广编专业因其实践性强的原因,一般的高校办学点都会配备一定数量的双师型教师,即使没有双师型教师的办学点,也大多会采取“送出去、引进来”的方式,将现有部分专业实操课教师送到业务单位锻炼,从业务单位引进专业骨干或兼职或专职地充实到教师队伍。这既是各高校办学点出于教学需求的通行做法,也是高校专业评估的硬性要求,特别是近年来在不少地方,媒体单位与高校互派业务骨干进行挂职锻炼,成为了一项制度。这些具有媒体从业经历的教师,不仅自身业务精湛,还保留有一定的业务资源,具备直接从事社会服务的能力。他们出于更新教学案例、保持专业前沿的考虑,往往会通过承接项目的方式为教学和社会服务。参与其中的学生,可以获得指导老师的全程悉心指导自是应有之义,更重要的是,可以此为窗口,直接面对社会需求、掌握专业发展前沿。 

4. 校外实践课 

安排在专业实践基地的校外实践课是一种常规性的专业实践教学方式,学生必须在教学进程安排的时间段在指定区域完成规定的实践内容。 

根据功能的不同,广编专业的校外实践基地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依托自然景观或人文景观的采风型实践基地,如安徽宏村影视基地、云南元阳梯田影视基地、河南太行山影视基地、浙江横店影视基地等,这些基地的共同特点是有美景。艺术以审美为前提,在美的环境中艺术实践,可以帮助学生找到艺术审美的镜头化表现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在采风型实践基地,适合低年级学生进行音乐电视、电视散文、风光片、短剧情片等自命题作品的艺术创作。 

另一类是依托影视视媒体、传媒公司或各类影视制作机构的创作型实践基地,如各级广播电视台、影业公司、媒体公司和以创作为主的广告公司等,这些机构的共同特点是有连续不断的影视创作项目以及成熟的影视创作的流程和机制,高年级学生在此可以参与到完全市场化、职业化的专业操作,为将来从业积累资历。 

二、实践环节的内容设计 

围绕专业培养目标,为实践课程设计合理的教学内容,是将实践环节的教学效果落到实处的前提。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之所以要循序、系统、连贯地进行,是由于教学中传授和学习的科学知识本身具有内在的逻辑联系。所有影视作品的创作,都分镜头镜头组片段成片四个层次,以影视创作为内容的广编专业实践教学,也应据此来分阶段为实践环节设计内容。

    1. 验证型简单镜头 

镜头是组成影视作品的最基本单元,它通过画面来交代情节、表达情绪、营造意境、形成节奏。根据功能和手法的不同,镜头又分为景别镜头、角度镜头、运动镜头、构图镜头、景深镜头、焦距镜头、光线镜头、主观镜头、情绪镜头、长镜头等。在影视作品的制作中,对镜头的选择、把控和运用能力,即称为镜头感。验证型简单镜头训练,即是为培养学生的镜头感而设立的。 

在教师对各类镜头进行课堂讲解、样片分析、亲手示范后,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操作来验证镜头的功能,巩固对镜头认识。经过多年的实践教学,有三点经验可以分享:一是镜头感是广编学生的基本功之一,需要人人过关,需要让每类镜头都进入实践环节,这样才能奠定坚实的专业基础。二是并非男生的镜头感就一定好过女生,而事实上很多男生在单一镜头训练时对于基础操作较为轻视和马虎,相反,部分女生相对踏实,认真执行老师布置的相关项目和步骤,记录的画面也因此更加贴切。三是对于那些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此环节的镜头拍摄可用镜头分析来代替,毕竟广编专业主要培养的主要是策划和编导人才,而非摄像师,通过这一实践环节能够提升学生的专业摄像水平固然好,但提高学生辨析、把控和运用各类镜头的能力,才是最终的目的。 

2. 设计型镜头组合 

在专业的影像表达中,镜头是成组拍摄和使用的,一个动作、一场对白、一种情绪乃至一个场景都需要若干个相互匹配的镜头来组合式表达,这一点是影视创作区别于其他艺术创作的最主要特征,需要通过专门的实践环节训练,反复向学生们强化“镜头组”的概念。 

构成镜头组的各个镜头之间在景别和长度方面并没有固定的范式,需要根据表现对象来灵活设计,组合的方式不同,表达的效果也有或多或少的差异。因此在做镜头组合的实践训练时,需要学生精心设计,反复比较。一个非常重要的经验就是:提醒学生在前期采集画面时多拍摄一些分镜头,这样就为后期剪辑时能够有多种画面组合反复比较提供了可能。此外,镜头组合虽然没有固定的范式,但动作组合、对话组合、情绪组合还是有一定的规律可遵循的,而这些规律也恰恰就是导演风格和创作潮流的体现之一。学生在镜头组合的实践环节中掌握规律越多,其创作经验也就越丰富,未来创作的效率也就越高。 

3. 创意型主题短片 

在完成镜头组的实践训练后,就可以安排更高层级的成片创作训练了,出于循序渐进地考虑,这一阶段可以从难度相对较低的创意型主题短片开始。主题短片在创作上有几个基本特征:一是有集中的主题内容,意思表达非常明确;二是时长虽然短,但涵盖发生、演进、、结束的全流程;三是场景跨度不大,一般涉及1-2个场景。围绕这些特征,在设计安排实践内容时,可重点包括以下科目: 

声画关系训练,包括声画对位、声画错位、音效运用、音乐介入等。 

节奏训练,包括画面及声音节奏的形成、音画节奏的转换等。 

色彩训练,包括冷暖色调的运用、色彩与时间的表达、调色训练等。 

4. 综合型影视作品 

影视长片在创作上与短片相较,同样存在着声画关系、节奏、色彩处理等细节问题,但随着表现内容和作品时长的增加,还带来了结构、转场、字幕等新知识点需要逾越。因此,这一阶段是影视创作实践的高级阶段,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多种技能完成影片创作。 

具備影视作品的创作能力,是广编专业理论和实践教学成果的最终体现,由于影视节目形态众多,在大三和大四阶段,主要的节目形态都安排有相应的综合实践环节,再加上一些项目实践和毕业作品,每位学生都将经历密集的实践环节。作为教学的组织者,教师应注意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要合理编排各个综合实践环节的顺序、时长与进度,避免出现忙时忙死、闲时闲死的状况;另一方面是经过一系列综合实践环节后,学生的能力表现将发生分化,有的专注于前期拍摄,有的对后期剪辑更有感觉,有的钟情于纪录片等纪实类作品,有的就沉醉于剧情片创作,这些都是正常的,应鼓励学生根据自身特点找准各自的发展方向。 

三、实践环节的评价方式 

对很多艺术类专业来说,期末没有卷面考试,而以课程作业取代是常见的做法,广编专业教学也是如此。一般的,在每门专业课结束时,实践课程老师都会布置期末作业,然后老师根据作业情况给出分数,学生在假期查到自己的课程成绩,这门课程就完全结束了。这种课程的评价方式有两大弊端:一是学生对主观评价而得出的成绩易生不解和不满,在缺乏老师的解释与沟通的情况下,非常看重成绩的学生进行投诉的几率容易大幅增加。另外一个更大的缺陷是学生只知道老师的评价结果,却不知道评价的原因,也就是没有获得评价反馈。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能,而成绩是给予学生阶段性能力的评价,并不是最终目的,对经验性学科来说,评价反馈可以更加有效地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此,有必要对原有的单一课程评价模式进行变革,转而倡导注重作业反馈的多种课程评价方式并举。 

1. 教师评价 

教师作为课程作业的评价主体,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并不意味着教师评价的方式只有课后批改作业一种形式,对广编专业实践教学来说,还可以尝试“点评+评分”的课程评价方式,它有如下特征: 

及时点评。对于课内和校内实践课等基础性实践教学环节的学生作业,老师应该及时点评,这样便于学生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教师对作业的意见反馈,在以后的作业中扬优避劣。 

匿名评分。具体做法是由学习委员事先收齐作业并重新编号,再交老师点评并评分,学委记录分数。其核心是老师在点评时,不知道具体是哪位学生的作业,也就是说老师对匿名作业的评价是对事不对人,以做到老师在主观评价学生作业时尽量客观公正。 

集中评议。对班级所有作业集中点评,可使学生们在实践性作业中的优点和缺点都能够及时得到分享,大大缩短了学生获取创作得失经历的时间。不仅如此,点评后公开评分,还可让学生感知作业在班级的排名,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压力,促使他们认真完成课程作业。

     2. 学生互评 

对于一些设计型、综合型的实践作业,学生们在创作初期往往会表现得有些自我,认为只要是自己原创的,总不会太差,自己满意就行,不太会关注到受众的感受,久而久之,创作出的作品个人色彩浓厚,很可能曲高和寡,偏离主流的审美标准,难以完成职业作品的创作任务。针对这点,可通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互述互评来解决。 

在作业展示完毕后,首先由主创的同学或团队阐述创作理念和得失,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对学生的专业训练,要求学生能够习惯于在展映场合体面地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也逼迫他们为了应对这个发言而不断地总结自己创作中的得与失,而不是作业做完就了事。然后在任课教师主持下由其他同学从专业创作的角度对作品进行正面和反面的评价,如有必要,还可以再次要求主创作出解释说明。这个环节要求看片的同学边认真看边思考如何评价,久而久之,可在同学间建立一种良好的专业评片习惯和氛围,相互点评作品成为再自然不过的事情。最后由同学在总作业数量一半的额度内投票评选优秀作品,任课教师再根据每个作业得票的高低分别当场给出成绩。 

这种课程作业的评价方式虽然略显耗时和复杂,但是值得的,不仅可以解决主观评价影视作业不够客观公正的难题,还可以锻炼学生阐述和评析作品能力,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真真切切分享到作品创作的得与失,达到通过实践环节有效积累创作经验的教学目标。 

3. 展示评价 

通过多轮的实践环节,每位同学都可以积累一定数量的视频短片或完整作品,他们既是课程教学成果的体现,也是学生阶段性专业心血的结晶,如果仅仅是在课堂展映讨论,不能发挥这些作品的全部教学功能,还可以通过以下形式,深挖学生课程作业的效能,在一个更高层面对作品进行评价: 

汇编作品集。在每轮实践环节结束后,都可以遴选出部分作品,制作成课程作品集、主题作品集或个人作品集等。这些作品集可用于校外同行交流,也可以用于校内各年级同专业交流,有入选作品的同學,也因此能够获得一定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无疑是一种更高的评价。 

长廊展示。挑选部分作品在教学单位的楼宇长廊进行循环播放,对外展示了专业的教学成果,对内褒奖了入选作品及背后团队,客观上还增加了教学单位浓浓的专业氛围 

网络展播。随着视频网站和移动视频客户端的快速增加,对内容的需求量也十分巨大,将课程作品上传网络对网络运营者和学校师生来说,是一种双赢的做法。这使得学生的课程实践作品,将在网络上直接面对社会公众的评价,从而促进学生加快完成由学生作品向社会作品质素的转变。 

第9篇:广播电视编导的职业分析范文

【关键词】电视;记者;出色

一、电视记者在新闻宣传中扮演的角色

从最初的报纸到广播再到电视以及网络,新闻宣传可谓是经历了好多表现手法,但从宣传的效果来看,电视也许是最直观、最有效、最受受众欢迎的。要让受众从电视新闻宣传中了解到更多的信息或学到更多的东西,需要电视记者的努力,需要电视记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由此可以看出,电视记者是电视新闻宣传的主角,自己在为什么人说话,说出的话能不能通过社会和大众的认可,这是值得一个合格记者需要深思的问题。“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这句话在一定程度上道出了媒体记者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如何扮演好自己的角色的深刻内涵。因此,凡从事新闻宣传的媒体记者都应首先找准自己的定位角色。

二、电视记者的困惑

有人说:“做电视记者很苦,每天要扛着10来斤重的摄象机到处跑”。从工作性质来看的确是这样,作为亲身经历,扛着机器跑了一整天8个小时,工作只做了三分之一,晚上还要赶写出文字稿,又做了三分之一,第二天还要抽时间去剪辑镜头,三个三分之一穿斗起来才算完成一条新闻。又有人说:“做电视记者很风光,扛着摄像机可以到处乱跑,自由自在的工作”。的确也对,扛摄象机的记者除了可以到处采访外,还可以天天接触新鲜事物,因为他要记录的是世间发生新鲜事件,在第一时间让受众知晓事件发生的原因和结果。两句话:“苦与风光”同时也道出了电视记者的“辛酸与困惑”。

三、具备的基本素质

具备基本的文化素质;要具备有一定的文字写作基础。这是一个记者最起码的要求。记者就是对历史和对事件的记录,记录除了影像资料外,最重要的当属文字记录,不会“写”就很难把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具体的实质内容反映出来;不会“作”就更难把事件描述得生动有趣。具体的文化素质要达到什么样的一个程度,在教科书上恐怕很难找到。根据经验,笔者认为:“能具备高中以上的文化水平,爱好看爱好写文学作品,喜欢看新闻节目,写出的新闻作品能做到一事一议,主题鲜明,事件过程叙述得条理清晰,短小精干,再加上进入新闻行列后天的努力,就能适应电视记者所要承担的角色。

具备基本的身体素质。大家都知道,当记者是要到处跑的,特别是电视记者,必须要到事件发生的第一现场,才能捕捉到现场的画面,了解到事件的真象。要跑路还要扛机器拍摄图像,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是难以当担此重任的,即使是现场出镜或做编导的记者,同样要和男同胞一起到现场。说得通俗一点就是平时身体没有什么大的毛病,基本能胜任扛机器拍摄及跟跑不掉队的体质。

学会摄像编辑技术,懂得欣赏美感。不言而喻,电视记者要比写报纸、写广播稿多一项内容就是要拍摄到现场的画面图像与文字稿相互匹配,就需要记者学懂精通摄像机器的应用、取景构图、用光、同期声采制、后期

有一定的新闻敏感性或灵性。新闻敏感性看似很难做到,其实没有那么夸张。只要不是弱智,任何人都可以做到。从一定意义上讲,敏感性不是天生的,应该属于后天培养起来的范畴。从实践经验来看,就是能够做到平常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总结和发现新鲜感的事物,再把它作为新闻价值取向来分析,常此以往就能使自己保持一定的新闻敏感性。举例说明就是,当你看见听到任何新鲜有趣的事情,大脑中应马上有所反应,这些事很有新闻价值,在通过比对和深入分析,最终确定出是否有宣传报道价值。

能做到吃苦耐劳。通过以上阐述不难看出,电视记者要扛机器拍摄图像,要写出文字稿件,还要自己编辑图像,白天干了8个小时才做了三分之一的工作量,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是不行的。这里理解的吃苦除了要在身体方面享受苦头外,还要付出脑力劳动。第二是要做到耐劳,一方面要耐得住寂寞,做记者没有惊天动地的事情会发生在你身上,只有一步一个脚印,做好每一件作品,没有休息日也得做下去,要当好出色的记者,你还得不断的努力学习,不停脚步的深入基层体验生活,不停手的写作,才能胜任你所承担的工作。

四、有一份责任感

电视记者除了要能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具备一定的文化、身体素质,能做到吃苦耐劳外,还要承载一份社会责任感,这是一条最起码的要求。要承担社会责任,就必须要求你做到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你所报道和出庐的作品必须是真实客观的反映事件,经得起历史的检验。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能讲真话,能为老百姓反映心声,能做到坚持真理,倡导社会主流,弘扬正气,抵止歪风邪气。要能通过手中机器和传播平台,及时准确的传播人们想知想看的信息;实施舆论监督;搭建起与百姓沟通的桥梁。心中时刻装着这份社会责任,就能不断激励自己为之奋斗,就能不断把事情做好。

五、格守职业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