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心理学基础教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中职;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革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R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12-0074-01
在中职卫校,病理学基础课程是学生的必修课之一,病理学基础主要是用来研究人体发病机理、发病原因、以及疾病在人体内发展规律的学科。病理学基础为疾病的治疗、预防提供理论依据,因此在中职卫校的教学过程中对病理学基础的教学革新就尤为必要,对病理学基础课程教学的革新将有效提高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能力,及其创新意识。
一、了解教材内容及学生,因材施教
首先老师要对要教授的内容进行预读,把握好教学重点难点,其次老师还应该对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有清晰的认识,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明确教学任务及目标,对应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针对性的安排不同的课程。另外教师在预读时必须认真细致,充分掌握教学内容,同时查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资料,把握好临床课与病理学基础课之间的关系。做好每一节课的教案,在突出教学重点的基础上,适当添加与与教学内容相关且学生感兴趣的课外内容。
在对病理学基础课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如果发现学生出现知识混淆的现象,老师应该及时为学生理清概念,让学生对概念有一个充分的认识,这样学生才可以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如果在讲解时,由于受到课时限制而无法在有限的课时内讲解到疾病,可以在所讲内容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相关的病变举例,以此来丰富学生们知识量。例如在讲解肿瘤这一课时,关系到常见肿瘤的举例,就可以将我们实际生活中常见的乳腺癌、肝癌、肺癌等作为举例,举例时应该尽可能选择有特点的病例。这样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所学内容更加丰富,扩充了学生知识面,为他们以后在临床实习打下基础。
二、重视课程导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一个良好的导入部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其注意力更加集中,为课程的讲解打下基础。导入方法是多种多样的,老师可以通过讲解病案进行导入,老师在课前准备病例,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在讲授栓塞时,引入了孕妇因为难产、羊水栓塞而导致死亡的病例,这样激发学生们学习兴趣的同时让他们产生各种疑问,然后巧妙的引入一些现实生活中常常遇见的病例现象,例如长期早晨不吃饭,为什么会导致低血糖的发生等。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受到所学知识在现实中的应用,而不仅仅是停留在书本上的文字,这样学生学习时求知欲将更加旺盛,进而学习的积极性的将大大提高。
三、在课堂教学之后,运用讨论法教学对课堂所学的知识复习
病理学作为沟通理论学科与临床学科的基础,实践性要求很高,因此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是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通过引导学生对临床实例进行讨论与分析,增加了学生的临床经验,教师作为引导者,在这个环节应该编制合适的教学所用实例,并且根据这些实例设计好一系列教学问题,在教学过程让学生们思考与探讨。比如:根据一个患者由慢性乙肝逐渐演变为肝硬化的临床实例,老师在设计时提出以下问题:为什么乙肝会逐渐转变为肝硬化?病因是什么?患者为什么会产生脾大、腹积水?你认为适当的治疗方案是什么?在讲授知识前首先将病例印发给学生进行阅读,在该章节授课结束后,再对病例进行讨论与分析,一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出结果后由小组长发言。在这个过程中其他小组如有不同意见可以提出来进行全班的讨论,最后老师再对整个过程进行总结。这样即培养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胆量。
四、注重实验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过去的病理学基础课的实验大多数是以学生观察实验标本及切片的形式来进行的,而对于动手能力并不注重,导致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且缺乏创新能力,学生上实验课就像“坐飞机”,把实验课当作“休息课”,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为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课时重点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选择动物实验和观察大体标本为主。例如“:家兔的空气栓塞”这一实验。学生通过亲手操作,将适量的空气注入家兔的耳缘静脉,观察其结果。结合临床常见病因讨论其处理方法、临床工作中的注意事项。这样的实验会使学生记忆深刻,增强他们的责任心。而在大体标本的学习中,将正常器官与病变器官放在一起让学生直观的进行对比、观察究竟哪个部位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样的教学提高了学生应变能力,且巩固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培养了学生在学习科学知识时严谨的作风与医德医风。
五、结语
在中职病理学基础教学过程中,采取合适的革新策略,合理改变传统的教学教法,可以使得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新能力,培养了学生在临床时的思维习惯,为以后临床实习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是新时期教学的重要目标,这与培养创造型人才的素质教育是一致的。当前,各年级层次的数学考题都给我们以往不利于“创新教育”的教法敲响了警钟,同时也为今后的数学教学提供了新的指引。
关键词 :学习;能力;提高;思维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12-0076-01
从新型试题上分析,与以往相比,新试题较侧重测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知识的运用能力,而减少了对学生解题的熟练程度的检查。另外,许多测量题的解法空间也有所拓宽,目的是要考查学生的思维广度。
从学生解答情况分析,概括为“不授不会,新题不会”。就是说,题目所涉及的知识是教师没有在课堂上讲授的或讲授得不全面的,学生不会解答;题型新颖或问题方式不同于课本题目的,学生不会解答。究其原因,是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方面的工作没有落到实处,课堂教学应有新的思想和方法。以下就是笔者在教学活动中的一点体会:
一、要教会学生学习
1.适当开设数学阅读课,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阅读课就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各自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首先告诉学生阅读的范围,指导学生阅读的思想和方法,私下解答学生提出的疑难等;学生通过阅读、思考、分析、训练,弄清知识原理,学会例题,完成练习;课堂后段教师用适量的时间进行点评、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因此,数学阅读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读书能力、学习能力,为他们主动地去学习以及获取课外知识提供可能。
2.注重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学中概念的建立,结论、公式、定理的总结过程蕴藏着深刻的数学思维过程。进行这些知识生成过程的教学,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数学的新教材也注重了知识的引入和生成过程的编写,这也正是为了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教师应当改变那种害怕浪费课堂时间,片面追求提高学生方法运用能力的做法,应当结合教学内容,设计出利于学生参与认知的教学环节,把概念的形成过程、方法的探索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公式定理的归纳过程等充分暴露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自己探索和发现的过程,真正成为认知的主体,增强求知欲,从而提高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完全平方公式”时,可以这样来进行:
(1)提出问题:(a+b)2=a2+b2成立吗?(显然学生的回答有:成立、不成立、不一定成立等)。
(2)引导学生计算:
①(a+b)(a+b)=a2+2ab+b2
②(m+n)(m+n)=m2+2mn+n2
③(x+y)(x+y)=x2+2xy+y2
④(c-d)(c-d)= c2-2cd+d2
(3)引导学生发现算式的左边就是完全平方式
(a+b)2;算式的结果形式是a2+2ab+b2。
(4)进一步提出:能直接写出结果吗?(a+1)2=?这样学生也就一下子明白了这个规律可以作为公式。
通过教师的诱导,学生的参与,使学生既认识了完全平方公式的形成,对该公式的掌握也一定有很大的帮助,这种探索精神也势必激励学生去学习,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二、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针对以往教师教什么,学生就记什么——不思索或少思索,教材上是什么样的问题题型,学生就只会解什么样的题型,缺乏灵活性、创造性等种种不良情况的存在,今后数学教师应当主动、大胆实施“创新教育”。
1.树立“以学生为主”的思想,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从认知心理学看,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在各自不同的数学世界里,主动进行分析、吸收的过程,这表明了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教师是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事实证明,学生受到教师的尊重或重视,就会学习热情高涨,思维变得十分活跃。同时,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扮演好引导的角色,创设学生发挥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情景(如引发学生交流、讨论、表现……),以便激发学生的思维需求,使他们建立起思维的意识。也只有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学生放开思路,勤于思考,改变以往那种以教师为中心,容易使学生疲累、生厌的灌输式教学模式。
2.创设问题,引导学生多思。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应急于把方法原理告诉学生,否则学生只会忙于“收拾”,而应该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使学生在探索思维中获得知识。例如,讲授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
解不等式 3(1+x)<x+9。首先,去括号,得3+3x<x+9,移项,得3x-x<9-3,合并同类项,得2x<6,不等式两边都除以2,得x<3 。“无问题”教学可以是照本宣科,学生很快便会“依葫芦画瓢”,不知“所以然”,当然就难以有应变思维了。“创设问题”教学,教师设计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不等式的结果(解集)的形式是怎样的?结果(解集)的形式与原题的形式有哪些差异?如何消除这些差异?学生有了问题,自然注意力集中,思维活跃……
在学习新内容时,如果都能诱导分析,让学生开动脑筋,那么学生不但对知识理解深入,而且有利于他们创造思维的培养。如上例,学生弄清了去括号,移项等是朝着解集形式转化的目的后,对于解有分母的不等式也就能很清楚地知道“第一步是去分母”了,这也就是我们所希望的创造思维能力所起的作用。
3.巧编习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练习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上传统的习题,可以使学生掌握热练的解题技能,但为了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数学教师还应当适当编设一些课堂练习题。
(1)改编教材上的习题,使之一题多变,一题多解。
(2)设计开放题(题目的条件不充分,结论有多种性)。
例如,“比较大小:5a与3a”就是一道很好的开放题。以上两种题目需要学生通过多向立体思维选择信息,全方位观察思考,运用多种知识来重组解答,无疑对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事实上,充满思考性的练习题即使学生没能完全正确解答出来,也能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另一方面,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去编设习题,这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思考、分析的积极性,也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
时代要求教师要勇于创新,大胆实践,探索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意识,多给点思考的机会,多方面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必将成为数学教师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郑君文.新课程、新理念[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关键词:继续教育;考试诚信;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G72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981/11-3315/g4.2016.01.005
学历继续教育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现阶段,考试不诚信现象严重,只交费不考试、替考、考试过程走形式的情况时有发生,考试起不到检验知识、以考促学的目的,甚至有些办学机构的做法严重地违背了教育的本质。学历继续教育应回归到培养人才的本质上来,加强考试诚信建设是主管部门、主办高校和每一位从业人员应该深思的问题。
一、学历继续教育考试不诚信的现状
考试诚信是指在各类考试中,参与考试全过程的各主体因素,包括主考者、组考者、出题者、管理者、应试者等,必须遵守各种考试规章制度与法制条例,不作弊,不违规,不违法,认真公正进行测试和评鉴。考试内容与课程要求相适应,考试成绩能真实反映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现阶段高校的学历继续教育多采用联合办学的形式与校外教学站点合作,具体考场管理多由校外教学站点负责,考试不诚信现象表现在考生个人、校外教学站点和主办高校等多个方面:考生个人:考生没有充分重视考试的重要性和严肃性,找人替考、考试时手机搜索答案、携带书本或答案参加考试的现象屡见不鲜,造成考试失去应有的评鉴和检验目的,结果使得个人获得的考试分数和毕业文凭与实际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发生严重偏差。校外教学站点:校外教学站点作为学历继续教育校外考场的实际组织者,为了吸引生源,方便学生顺利毕业,对考生个人不诚信行为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有的校外站点甚至承诺只交钱不考试就可以拿到文凭,帮助学生组织替考或在考试中为学生舞弊提供方便,对国家和主办高校的考试规章制度置若罔闻,使得学历继续教育考试环节流于形式。此现象近期也引起了主流媒体的关注,曝光某些严重的考试不诚信行为。主办高校:主办高校作为学历继续教育的最终责任人,主观上有加强考试管理的愿望,也为此做出了相应努力,特别是媒体对有些机构的办学行为曝光之后,迫于舆论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压力,主办高校进一步加强了校外考场的监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历继续教育考试诚信缺失恶化程度。但由于缺乏校外教学站点的积极配合,往往会遭遇监管不力的现实难题,很多要求难以落实,甚至有时不得已屈服于现实,抱着不出事即可的态度组织考试。有时为了保证不出事,会采取降低考试难度、提高考试通过率的做法,这种做法也造成了考试在一定程度上的失信和失真。
二、学历继续教育考试诚信缺失的危害
(一)影响人才培养质量
考试是学历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起着评价知识掌握程度、检验教学效果和以考促学的重要作用,考风是学风的一个重要体现。在学历继续教育中,考试还起着为质量把关的作用,如果考试诚信缺失,考试变成走形式、走过程,学生无论是否掌握了应达到的知识和技能,都能通过考试并获得文凭,那么考试就起不到应有的作用,为社会输送合格人才就无法保证。
(二)影响文凭的社会认可度
现阶段,学历继续教育考试诚信缺失严重,文凭与学生实际获得的知识和能力有较大差距,一些虚假文凭大量流向社会,再加上学历继续教育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社会对学历继续教育文凭的认可度降低,在就业甚至公务员考试中,学历继续教育的文凭不作为报名依据的现象时有发生。
(三)影响着行业的健康发展
一个行业,其输出的产品如果没有质量保证,该行业的发展必然会受到负面影响。考试诚信缺失的背后是质量的缺失,学历继续教育行业如果没有人才培养质量的保证,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也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四)影响社会风气和诚信环境
考试诚信受社会诚信大环境的影响,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诚信。教育事业是塑造人类灵魂系统工程的主体,负有塑造学生人格品质、净化社会风气、培养社会诚信的重责。学历继续教育考试诚信的缺失不仅影响着教育本身的人才培养质量,也同时影响着社会风气和诚信环境。
三、学历继续教育考试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观念和定位的偏差
虽然国家对学历继续教育定位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以能力建设为核心,构建学习型社会,但对大部分继续教育学生而言,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取更多的知识,而是希望拿到文凭,有了文凭就可以在求职、升职的过程中拥有更多的砝码及更有利的竞争条件,因而平时不注重学习和知识的积累,缺乏对知识和能力的系统掌握,认为考试只是走一个过程,有的考生甚至过程都要别人去替代完成,考试诚信无从谈起。社会也形成了一种观念,认为学历继续教育就是混文凭的,文凭的含金量低,招聘单位对学历继续教育的文凭另眼相看,考试不诚信造成的不良后果,形成了社会对学历继续教育文凭认同程度低的局面。主办高校对学历继续教育的定位更多的是创收,大多数高校保留学历继续教育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筹集部分资金,以增加高校办学经费的灵活性,而对人才培养质量远没有普通高校在校生那样重视,除了经济效益外,学历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对高校的核心定位无太多帮助,与学校的普通本、专科和研究生教育相比较,学历继续教育处于边缘地位,无论是主办高校还是校外教学站点,都在办学过程中不同程度地迎合了学生混文凭的心理,对考试诚信和质量缺乏监管的动力。
(二)学历继续教育市场的恶性竞争
在学历继续教育招生市场,大家争抢的是生源数量,对生源质量几乎没有什么要求。办学者追求的是经济利益,只有多招生,才能创造更多的收入,通过规模效应达到利益最大化。这种以利益为主导的学历继续教育办学机制,往往以更低的收费、更短的学制和更宽松的入学条件来吸引生源,以急功近利的办学方式来满足学生获取文凭的需求,这种恶性竞争的结果必然导致考试形式化,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权衡中,只能随大流,以牺牲质量来换取数量。有的主办高校为了省事,将考试权下放到校外合作办学单位,由合作办学单位命题和考试,高校只接收成绩,合作单位可以用开放式的作业来代替课程学习和考试,有些办学机构把学历继续教育办成了文凭批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向社会发放了大量的虚假文凭,严重违背了办教育的本质,在这样的办学大环境中,强调考试诚信成为一种美好愿望,具体落实起来难度很大。
(三)校外考场监管难以到位
教育部多次修改《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各高校也多次出台考试违纪处理的规章制度,但是考风考纪依旧出现目前这种令人难堪的局面,究其原因不是缺乏规章制度而是欠缺执行的力度。随着高校的扩招和政策的调整,学历继续教育的学生都以业余形式参加学习,考试组织和监考多由校外教学站点具体负责,教学站点为了生源考虑,主观上不会将考场管得太严,监考教师对学生的作弊行为常常是“网开一面”,甚至予以帮助和“放哨”,共同应付主办高校的监管,使国家和主办高校的考试纪律和要求很多只能停留在书面上。
(四)缺乏强制性的毕业标准
尽管国家在宏观层面对学历继续教育质量比较重视,但缺乏详细的监管和评价标准,对办学机构没有真正形成约束力,学历继续教育学生(不包括自考学生),现阶段只有现代远程教育专科起点本科有计算机和大学英语的国家统考,其他都没有强制性的毕业标准,学生需要达到什么样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水平,都由主办高校自己确定,主办高校多参照校内普通生的教学计划来制定学历继续教育的计划,在计划中虽然对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毕业条件都做了规定,但实际执行起来多流于形式,培养目标和考试诚信在经济利益面前显得苍白无力。由于缺乏强制性的毕业标准,也为有些办学机构的不诚信做法提供了可趁之机。
(五)社会不诚信的影响
考试不诚信,有深刻的社会根源,与社会上的不正之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许多大学生们亲眼见证了身边很多成绩不如自己的同学通过特殊或不正当的关系走上了一条优越于自己的道路,对社会的纯洁和诚信产生质疑,使诚信道德的滑坡就变得更为严重。在学历继续教育考试上,不诚信者可以轻易获得文凭甚至拿到学位,而诚信考试者可能影响其按时毕业。在学历继续教育办学上,不诚信的办学机构可以获得较好的生源和经济效益,而诚信办学者有可能难以在市场中生存,这种不诚信加剧了学历继续教育市场的恶性竞争,间接鼓励了不诚信的考试和办学行为。
四、对策与建议
(一)学历继续教育应回归到培养人才
本质上来考试不诚信,与学历继续教育偏离了教育本质有重要关系。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学历继续教育同样如此,作为构建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学历继续教育在培养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在中国,学历继续教育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建设人力资源大国方面确实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普及,学历继续教育作为学历补偿性教育的历史使命逐渐完成。如今的学历继续教育已边缘化到为办学单位提供经济补充的尴尬地位,注重了经济效益而忽视了教育是培养人才的本质要求。学历继续教育要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本质上来,为建设我国人力资源强国做出新的贡献,要扭转当前学历继续教育不正之风,除了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教学过程落实外,非常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考试管理,增加考试诚信,使考试能真正起到检验知识、以考促学的目的,以加强考试管理为契机,把考试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检测关口。
(二)强化法制、机制建设,维护办学诚信
考试诚信,机制要先行。教育主管部门要出台学历继续教育管理规范,通过法律法规手段约束高校和机构的办学行为,推进依法治教。可以借鉴国家对普通本科教学质量的管理办法对待学历继续教育,自上而下形成压力传递链,就有可能扭转当前不利局面。要形成一种体制机制,营造一种诚信办学的大环境,建立以质取胜的良性竞争市场,让诚信办学者能获取更多的社会和经济效益。纠正市场的恶性竞争,加大监管力度,对不注重人才培养质量,不加强考场管理,甚至帮助学生应付考试的办学机构要加大违规的处罚力度,让不诚信的办学机构得到相应的惩诫甚至取消其举办学历继续教育的资格,形成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维护办学诚信。
(三)净化社会环境,教育要先行
诚信是每个人立身处世的基本要求和原则,是人类的道德底线,人无信不立。教育的目的在于“求真、向善、唯美”,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同时还负有培育社会诚信文化的重任,在当今中国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多元化文化思潮在社会上相互激荡的历史时期,教育要走在净化社会环境的前列,坚决反对不负责任、随波逐流,对学历继续教育而言,首当其冲的就是要做好考试诚信工作。
(四)改进考试方法
现行的学历继续教育大多数是主办高校自己组织考试,自己制定相应的毕业标准,具体考务组织和监考工作多由合作教学站点负责,试卷难易程度和监考尺度不统一,这也为不诚信考试提供了机会。建议增加统一标准化考试范围,由社会第三方来统一组织考试,形成教考分离机制,教学单位不负责考试,考试组织者不干涉教学内容,形成相互独立的社会评价机制,这样主办高校可以把更多的精力用在教学服务上,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素质人才为核心,考试组织者也可以独立开展考试和评卷工作,把好考试质量关,构建诚信的学历继续教育考试制度。
(五)落实教学过程,真正建立学习型社会
学历继续教育之所以出现众多的虚假文凭,与学生未认真学习有很大关系,教学过程未严格落实,考试又未起到检验知识和促进学习的目的,学生虽然获得了文凭,但其知识结构、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并未获得实质性的提升,这与真正建立学习型社会尚有较大差距。主管部门要创新激励和约束机制,主办高校和从业人员要认真执行办学要求,落实教学过程,维护考试和文凭的诚信,为真正建设学习型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甘庆华.浅议医学院校大学生考试诚信机制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11,(2).
[2]刘超.成人学生考试诚信问题探究[J].辽宁经济干部管理学院学报,2010,(5).
[3]房庆平.普通高校继续教育工作缺失及发展思考[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4]梁艳萍,高建军,冯安伟,黄大乾.普通高校继续教育现状分析与发展路径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5]金五成.探究现代大学生考试诚信危机[J].辽宁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4).
[6]马启鹏.体制创新:高校继续教育转型的制度保障[J].继续教育研究,2011,(6).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广大历史教师一直在思索探讨如何使自己的教学设计更符合新课程理念。我以《左宗棠》一课为例,谈谈新课程下的初中历史教学设计。
一、确立全面完整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就是每一节课的教育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包括三个“维度”。三者之间密不可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要注意三者的有机交融和相互渗透。以知识为载体,使学生插上发展的双翅。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产生爱国主义情感,逐步形成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教学过程中,我首先通过图片、音像等资料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例如,我提问:“新疆之最?中国用一块土地和大量的赔款换取伊犁值不值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自然而真实,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习惯,学生在思考与回答的过程中,心灵会产生共鸣。同时,教师又深知历史的现实功能,及时补充了“左宗棠的相关资料”,可以培养学生去全面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史实的能力,也充分反映了他们对现实的思考,令人惊喜,基本上实现了教学目标的和谐统一。也只有讲究目标落实的整体性,才有可能达到新课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珍惜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各种资源
课堂生成是师生之间在教学活动中思想和心灵发生碰撞生出的灿烂火花,从中收获和提高的不单是学生,我们老师也会有很大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要形成一个平等对话,使学生处在自主探究的最佳状态。在《》一课中的诸多活动都是教师预设的,但在教师实施的过程中,教师却不必按照自己的轨道把学生限定在固定的圈圈里,应充分珍惜生成性的资源。如:问题1:在你的印象中,你认为左宗棠是怎样一个人?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不论学生如何看待,都是课堂生成的宝贵的资源,教师都应充分尊重学生的观点,切不可武断地让他们接受教师和教科书中的观点。但这并不是说学生说什么都是正确的,教师不用任何评判。教育教学改革中的教师是真正的导师,为了纠正他们认识上的偏差,教师是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理解封建社会,从而通过史实给学生一个完整清晰的印象,这也是历史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论从史出,以史料为依据判断历史事件和人物。学生的这种判断与认识上的升华就是在课堂生成的基础上得来的。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教学中学生是活动的真正主人。而教师的作用在于创设情境,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在和谐的情境中进行自主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动起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真正把学习当成一种乐趣和需要。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40分钟的时间里没有发言或被教师关注到。很多时候,我们的课堂就由小部分学生控制着,我们应该改变这种现状,使所有学生都能有机会通过亲身体验感受历史,感受历史教学的魅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都能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例如,在《》一课中,可以这样提问:请同学们来听一首歌或欣赏一段舞蹈,让我们猜一猜这是我国的哪个民族,分布在哪个地区?这些问题紧紧围绕教学设计展开,为完成课堂教学的三大目标而展开。而对于每一个学生来说,很多问题都是开放性的,他们有话而说,有兴趣去思考和回答。课堂因为全体学生的参与变得异常美丽。
一、处理好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应该是施教与学习两种活动结合并统一于共同空间与时间中的复合过程,任何一种教学活动都是双方的,谁是主体,谁是客体,关键在于从哪个角度来判断。若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体;若从学的方面来说,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客体。从辩证的观点来说,主体和客体并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所以,我们应该把学生的作用理解成主体作用比较切合实际。学生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好,就体现出教师的主导作用的成功。但是,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上,仍存在以下的倾向:
1.机械地规定每节课教师讲授时间不能超过某个比例。有不少教师认为,课堂上老师讲得越少,就越能体现其主导作用;学生活动得越多,就越能体现其主体地位。也有教师认为,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学生的合作伙伴,只能尊重学生而不能对学生说“不”,只能有表扬、鼓励,不能有的批评、惩罚。这是对新课程所赋予的教师角色的误解。教师在课堂上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但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的体现,绝对不是以活动量的多少来衡量,更不能狭隘地理解“尊重”,放任错误。教师应以平等、民主的真诚态度与学生对话,创设一种能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探索的氛围,使学生充分地进行沟通和交流,达到在这种交流和沟通中不断生成新的知识和经验。教师需要花大力气研究如何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如果不具有新颖性和挑战性,不能有效激发学生思维,就不可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也就不可能引发真正意义上的学生学习活动。
2.把“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人为对立起来。许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的探究性学习,就是开展一些活动,做小实验、搞小制作;有的教师让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重点放在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上,把“自主、合作、探究”作为一种固定的教学程序,出现了形式化倾向。这些“活动”,粗看很有创新,细细品味又感缺乏深入的思考,展示的是手段,而目的却没有达到。科学教育领域的研究表明,学生很难在“做中学”和探究活动中理解科学本质和科学探究;要探究有效,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好每一个实验和每一个教学素材,充分展示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加强新课标的学习,加深对探究性学习的理解,辩证地处理好讲授与探究、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在大力提倡探究性学习的今天,课堂教学中如何组织学生进行有效的探究是一个值得冷静思考和研究的问题。
应反思:平常的教学不能以纸笔练习代替实验,不能以课件代替实验,不能以演示实验代替学生分组实验。教学应遵循教学常规,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是提高学生能力的前提。教法对学法的导向作用是不容置疑的,学生的学习方法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教法得当,不仅使学生学起来轻松自如,而且可以使学生从教法中领悟到学法,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相同的教材、相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师进行教学,效果差别很大,这就体现了“导”的功夫。我们必须认识到,接受性学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主宰课堂,是一味灌输,它也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概括,引导学生讨论、交流。教师的任务,是要根据实际把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这两种方式有机地用好,用得当,用得恰到好处。
3.教学评价未能体现以学论教的思想。新课程课堂教学要真正体现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就必须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进行改革,体现以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的评价思想。以学论教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情绪状态、交往状态、思维状态、目标形成状态四个方面来评价教学。但目前以学论教的评价体系并未真正付诸实施,尚待进一步探索、完善。
二、处理好教学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教学创新不等于全盘否定传统。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应该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和创新,要真正搞清楚哪些过时的东西该废除,哪些合理的东西该继承,不要一提改革就全盘否定传统。好的传统不仅不能废除,还应该大力弘扬。两千多年前孔子提出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教学方法和“因材施教”、“温故知新”的教学原则是够传统了,但这方法和原则不仅过去、现在乃至将来都还是适用的。启发式不等于提问式,讲授法不等于满堂灌,不能把废除注入式就理解为老师不讲,也不能把师生的互动简单地理解为一问一答。教学效果的优劣在于能否充分发掘学生的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做文章,通过创设情境、巧妙提问,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讨论、质疑、辩论;教师要从习惯把问题抛给学生,转向善于引导学生自己提问题。师生的思维要“发散”,想出解决问题的多种可能性;同时,又要求师生的思维要“收敛”,不能一味不着边际地幻想。在教学改革与创新中,应该辩证地思考,不能走向极端。
2.坚持“目标多元”不等于淡化“双基”。现在,有的教师课堂上不敢讲知识点,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了了之,有的课堂基本上是“学生自学、互相讨论、教师总结”,虽然重视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方法,但“双基”的目标却没有落实。有的教师认为新课程不用重视“双基”了,将基础扎实简化为仅仅是知识数量的积累。这种狭隘的理解在实际操作中又在不断地升级和强化,于是就变成了对学生进行超负荷的训练。我们必须清晰地认识,新课程不是不重视“双基”,而是以全新的视野去审视“双基”,要重点研究和明确为学生打什么样的基础、如何打好基础,绝不是不要基础。教学中既要重视过程,又不能忽视结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过程,两者是一个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知识与技能”不能作为“一维”来理解,知识重在逻辑性,技能重在操作性,两者有明显不同,是有差异的。“知识”是可以言传的;而“技能”只能意会,靠体验与感悟,难以言传。传统教学中重视“双基”,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有意和无意削弱“双基”的课堂,不可能有高效的教学。
3.合作学习不等于小组讨论。目前,很多教师上课都采用分组的方式让学生讨论,进行所谓的合作学习,过一会儿讨论一次;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和互相配合;讨论后,教师依次让学生发言、然后活动便宣告结束。出现这些现象,根本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意,认为分若干个小组,让学生讨论就是合作学习了。许多教师对合作学习的操作普遍感到困惑。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有利于产生争论的、有价值的,而且是个体难以完成的内容让学生合作,交换意见。合作学习要着力培养学生的“三会”,即学会倾听、学会质疑、学会组织。教师要以“晓之以理,导之以引,动之以情,传之以神”实现“会教”;学生通过“思考接受,活动探究,情感体验,合作交流”达到“会学”。
三、模式推广与开放超越的关系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诚然,先进的教学模式对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确大有裨益。但是,如何对待模式,又如何去操作和运用好教学模式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各种教学模式,各有各风格,但殊途同归,都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和运用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如果不分学科,不看内容,不看教学对象,就刻意模仿,一成不变地全盘照搬,那就失去教学模式应有的价值了。在借鉴和运用教学模式时,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这个“实际”,就是指不同的教材、不同的学生以及不同的教师风格。新课程强调教师教学方式、学生学习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转变,倡导为学生留下自主探究的余地和空间,因此,教学模式也必须从封闭走向开放。
1.教师应具有开放的教学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十分强调教学设计,把备课作为保障教学质量的关键环节。教师需精心策划,充分准备,并形成完整的教案。然而,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生成的开放过程,课堂可能发生的事情,并非都能在备课过程中预测到。教学过程的真实性及最终结果,更大程度上是由具体教学情境以及教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从这种意义上讲,教学是具体的,不可重复的。学生的学习过程也是一个开放的、创造生成性的过程。因此,我们应认识到,教学模式的开放式发展要求教师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中的再生性和多元性。
2.教师应把握开放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教学内容应是经验信息和即时信息的统一体,具有确定性、唯一性、静止性与变动性、多样性、发展性相结合的总体特征。因此,教师不能把教科书当作全部的教学内容与材料,而是作为与学生进行交往、对话的部分材料。教师要根据本地、本校、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改变教科书的次序,也可以充实教材,超越教材,突破教材的束缚,提高“用”教材的能力。例如能尝试与同学交流对当地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的意见;尝试对环境温度问题(如温室效应、热岛效应等)、声、光、电的污染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研究电冰箱内外的温度差与所耗电能的关系,提出节能措施等。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新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2
初中政治教学不能仅仅着眼于教给学生政治理论知识,而更应当着眼于培养学生了解政治的意识和运用政治基本理论分析政治现象的能力。同时,要通过政治的学习,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正确看待身边的人和事,维护自身的政治经济利益的需要,提高个人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进步。所以,政治的学习不是局限在书本上的,而是要与学生自身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
在新课程标准的严格要求下,教师们的教学需要发生策略的转变,要摆脱传统的教学理念,重视学生个体的个性发展,启发学生对政治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于政治的理解、把握、运用能力,进而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一、形成教师主民,学生主体的新课程理念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机系统,教师、学生是这个系统中的主导因素,教材、教具是这个系统中的媒介,教室是这个系统的环境。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往往是以"教材"为"圣经",教师就是诵读"圣经"的"牧师",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生的主体地位,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导致学生对政治这门学科的厌恶。因此,优化课堂结构,充分利用教学条件,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策略,积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率。
新课程理念下,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所谓"主导",其要义在于"导"。即在政治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方向,在学法上进行指导。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含义是指学生是学习活动的施事主体,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给学生发挥主人翁作用的机会,让他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思考和探索。在这种师生互动背景下,初中政治教学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积极实施"生活化"教学
毫无疑问,学生能够明白政治课堂上的学习内容很关键,但更为关键的是让学生能够把学习到的政治知识联系到实际生活中,让学生感受并且体验到学习政治的乐趣和用处,从而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嘻嘻动机。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在教学中贴近学生、贴近实际、贴近生活,形成生活化的教学理念。如在讲解八年级上第九课《维护公共秩序》的时候,我们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具体的例子来进行教学,可以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调查,记下同学们在生活中遇见的需要维护公共秩序的事件,进行课上交流,进行对比分析,引出相关的知识内容,让学生感受到政治课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三、积极实施"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参与性,即要求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具体如下:
1、鼓励学生参与其中。结合要学习的政治知识,教师为学生模拟一个相应的环境,让学生在这个环境中用眼睛看、耳朵听、嘴巴说、动手做,亲身体验,去理解、掌握、运用政治课本上的内容;
2、鼓励学生多读书。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这句话不无道理。只有让学生在上课前进行充分的预习,了解下堂课要讲内容的大概意思,上课时做到心中有"文",才能够更好的深入理解上课所讲的知识,积极融入课堂的氛围中。当然,教师在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进行好学生的情绪引导工作;
3、注意汲取学生的直接经验。教师应该多留心与学生的课下互动交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发现可以吸取的教学内容。与思想政治相关的学生个人观点、生活体验都可以进行课堂上的交流互动,教师再加以引导总结,帮助学生形成更好的学习观念;
4、利用间接材料。现在告诉发达的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极为丰富的信息。教师可以运用网络上经过筛选的材料,结合教学媒介--投影仪、电视机、电脑等,为学生呈现文字材料、影像资料,开拓学生对于思想政治的认知,了解更多的政治知识。
四、积极实施"探究式"教学
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突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主观发挥能力,能够更好的把学习引向深入。新课程标准强调在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要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切实可行的活动,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围绕社会现实中存在的问题,组织教学开展各种探究活动,知道学生在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知识,构建知识框架。
教师在进行探究式教学中,不仅要注重教材的综合探究活动,还应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实际和学生的思想实际,发挥主观性自主设计一些可行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培养探究思维。如学习七年级下第十课《公平竞争》的时候,就可以组织学生正确理解公平,了解维护公平的重要性。帮助我们树立公平意识,学会公正待人,与他人之间公平竞争、公平合作。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帮助他们理解"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相互作用。
五、积极实施"合作式"教学
思想政治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要求:"倡导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与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就是采取"师生""生生"互动的方式,进行共同的交流、探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当然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不能够以单纯的小组教学过分替代班级教学。要努力做到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能够让少部分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旁观。再者,教师在活动的题目设置方面要难易适中,尽量的发挥每个组员的能力,要争取让每个组员都承担一次活动的组织、发言、总结,促使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
总之,政治的学习对学生的一生都有很大的影响。教师们在面对新课标的挑战下更要面对"人生导师"这个称呼的艰巨责任。教师们要在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反思,反思中总结,更好的进行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关键词】面向全体 ; 会学 ;提出问题
新课程教学改革模式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即研究性学习。要把这一全新的教学理念带进课堂,指导教学、培养人材,以适应时展的新要求,教师必须转变教学理念,对学生、教学工作,教学评价都要有一个新的认识。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是任何一项教育改革的先导和成功的基本保证。我认为,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一刀切”要求到面向全体学生
由于已往的教材比较突出学科的知识体系和中考这一严峻的事实,使得课堂教学往往是按照中考的知识点和能力要求进行,在初一的教学中就从知识和能力上瞄着中考。课堂内外常常是同一要求、同一练习、同一作业、同一评价、同一要求之下必出现一些失去信心,一些学生产生厌学情绪,相当多的学生在浩繁的习题中日夜苦读;同一要求之下,使学生本来具有的好奇心和丰富的想像力慢慢地消失。同一要求不是面对全体学生,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因为面对全体学生的实质是面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承认每个学生都是唯一的,每个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不可以同样的速度,沿着同样的一条路径到达相同的终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心理要求,不同的求知愿望,教师对他们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教师要为他们的进步、为他们的成功、为他们的发展提供和创造条件,使他们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都能获得一些成就感。不断地获得成就感,能使人对生活持乐观态度,能把艰苦的学习任务变为乐于接受的事情,能使学习的注意力较长时间地集中,能提高思考问题敏捷程度。中学生自我实现的重要体现就是获得成就感。
学生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学生健康个性,使学生群体呈现丰富的统一。开放性的新课程形态,使每个学生都有发挥自身特长的机会,平时少言寡语的同学可能做事比较细致,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中可能表现得比其他同学更突出;平时做事莽撞的同学,可能比较敢闯,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他可能在外出时的联络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平时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可能承受挫折的能力,意志力都比较强,在活动处于困境的时候,他的精神可能对其他同学能够起到一定的鼓舞作用……。这样差异就不会被教师当作令人头疼的事,而是当作一种财富和底蕴。
因此,新课程形态下,需要教师能够面对个体差异,教学过程就能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快的教学氛围。学生和教师都处于愉快状态,很容易使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进行广泛的交流,互相启发、开拓思路,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帮助学生从各种信息中提取有用成分,鼓励学生大胆实践,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未知领域,使教学过程呈现良性循环状态。
2 从“教会学生”到“学生会学”
如何使学生能够适应知识更新速度之快的未来社会呢?最好的方法,也是根本性的方法,就是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数量的必要知识并且有终身学习的意识。的学习,不仅使学生学会了这些知识,更重要的是从中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也就是所谓的“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学会知识与会学知识虽仅是一字之差,但其中的含义却很深刻。科学家劳厄说:“重要的不是获得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能力。教育无非是在学校里学到的东西都遗忘掉的时候,所剩下来的东西。”“所剩下的东西”其中必然有学生的学习能力。在我们以往的教学中,甚至是现在,很多教师非常好心,总是尽自己最大努力在课堂上把要向学生介绍的概念和规律、列举的典型例题,运用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时要注意的问题讲全、讲细、讲深、讲透、讲到位。一些教师为了争取时间而替学生做、替学生说、替学生小结甚至替学生想,有的教师把学生思维上的难点,讲的清晰透彻,天衣无缝。以上做法如果认为教师仅是知识的传递者,学生仅是知识的接受者,则效率可能不低。但是若把学生视为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是有血、有肉、有思想、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则以上做法值得深思,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不利于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学会知识到会学知识,必须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的过程,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而研究性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力图让学生参与知识形成、知识发展的过程。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一定要有独立思考,加工内化、知识重组、用中活化的经历。这样必须给学生一定时间和空间,表面上看可能会不“高效”,但从发展的角度,从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角度看却是“高效”的。其实课堂上教师讲的知识再多,也跟不上知识更新的速度,只有使学生具有会学知识的能力,才能享用终身,才适应未来的学习化社会。教师今天的教,是为了将来的不教。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会学知识的能力。
3 从会“解决问题”到能“提出问题”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 初中数学 教学体会
在新课程改革的指引下,初中数学教师要从根本上转变观念,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上动脑筋、下功夫,让学生热爱数学、探索数学,进而主动地去钻研、去理解、去想象,使他们在浓厚的兴趣中认识新知,掌握技能。下面是我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尽量以实际问题为模型引入学习内容,以生活情境提出问题,以增强数学的趣味性
新教材的特点是贴近生活,与实际联系密切。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发散学生的思维,吸引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地参与学习,同时鼓励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去推理、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等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新教材中已有的许多示例正是如此设计的,比如:在学习圆时,以“车轮为什么是圆的”引入,这是学生再熟悉不过的例子,把它与圆联系起来,得到一些圆的知识,再把知识应用到实际中去。这符合事物的认知规律:实践―理论―实践。再如:在讲“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时,可以让学生观察草坪四个角并提出怎样在两个角之间走出一条最近的路,这就无形之中引入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用实际问题引入教学,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现代学习方式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对问题意识的形成和培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课堂上增加学生讨论交流的机会,师生、生生互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
在新课程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指导者;学生是学的主体,是教学过程中学习任务的承担者,是认识的主体,教师要引导学生进入学习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质疑探索的意识。为此,教师应充分利用数学本身具有的逻辑特点,运用直观性、过程性等教学原则唤起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形象直观的素材,引导学生观察,让学生充分实践、探索交流。新教材多以“问题串”的形式呈现学习内容,并且给出了“读一读、做一做、想一想、试一试”等诸多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在教学中还可以加入一些“你能行、你最好”等鼓励性的语句,增强学习兴趣,从而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对于那些知识结构恰当、问题难度适中的内容,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前提下经过讨论、交流,肯定在合作中学习是好的方式。经过讨论后,教师一定要给出结论,否则收不到预期的效果。但是,讨论交流要用得恰当,对于那些难度较大,讨论要花费很长时间,最终又得不到定论的问题,就不宜进行讨论。
三、课堂上减少一些繁琐复杂的运算论证,利用数学的学科特点,让学生在科学探究中体验快乐
新教材减少了老教材中那些繁琐复杂而又无实际意义的计算题,对一些复杂数字的计算要求用计算器完成,教学活动中注意避免那些不必要的、枯燥的繁琐运算与论证,对于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必然是有益的。但是对计算器的使用应恰当,否则会造成学生对计算器依赖而不能独立完成作业的后果。其实,数学的美是“冷而严肃的美”,它不可能像看小品或做游戏一样让人很直观地感受到,而需要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让学生去理性地体验。然而,一旦学生有了感受数学美的能力,由此而产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将是稳定而持久的。比如在数系的统一、运算的统一、数与形的统一等内容中挖掘数学的“统一美”,在应用数学方法解决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和联系实际问题时挖掘数学的“抽象美”,在逻辑推理、运算、“多一毫则长,少一毫则短”的数学讨论中挖掘数学的“严谨美”,在一题多变、一题多解的教学中挖掘数学的“奇异美”。只要教师注重挖掘,数学美就无处不在;只要教师循循善诱的引导,学生感悟数学美的能力就会与日俱增。
四、注重开放性
每个学生由于知识水平不同,社会经历不同,对同一问题的理解和把握也各不相同。基于这一认识,新课程标准特别强调人人学有用的数学,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练习时,从练习内容的选取到练习形式的呈现都尽可能让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传统的练习设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条件确定、答案唯一,这样的练习有很大的缺陷,阻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时间一久往往造成学生思维的定势,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显然不利。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应设计一些开放性的练习,给学生提供较为广阔的创造空间,激发求异思维。
五、突出创新,重在探究
〔关键词〕校本课程;积极心理学;初中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18-0019-04
一、课程开发背景
1.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作为新兴的心理学思潮,给传统心理学界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带来了新鲜的空气[1],在其发展的十多年中,引起了大批学者的关注与兴趣,产生了一些研究成果。我国积极心理学处于起步阶段,专门的实证研究和实际应用在国内和国外都比较少。目前积极心理学在实践探索方面,特别是初中教育阶段的实践探索方面的研究较为薄弱,把积极心理学应用到初中阶段的实践研究目前还是一个空缺。因此,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研究具有一定的创新意义。
2.当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
首先,以往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是以“问题”导向的,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而忽视对学生自身优势和积极心理的培养,可以说是一种“消极”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而积极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该是关注学生的自我优势,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自我潜能,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拥有应对生活难题的应变能力[2-3]。
其次,大多数学校的心理课程设置不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实现教育目标最有效的载体,当下的中学缺乏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课程,缺乏专职心理教师和专门的教材,有些学校甚至无法开足心理课。这样的课程设置远远不能满足中学生开发潜能、完善自我、追求幸福的诉求。心理课程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和实效提升。
3.东孚地处城乡接合部,当地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培养的需求
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城乡接合部已成为城市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特殊区域,由于这个区域人口流动频繁,生活环境复杂,经济条件相对落后等等,这个特定区域内的初中生在心理、行为等方面容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为厌学、人际关系易紧张、情绪不稳定、逆反心理、离家出走等,教育者应当关注城乡接合部初中生的内心世界,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促进他们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帮助他们健康幸福地成长。
二、课程定位
1.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和应变力
以往对青少年发展的研究一直明确或隐晦地把对问题行为的描述、解释、预测和矫正作为研究的基本思路和取向,导致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一直是“问题”导向,即人们更为关注青少年的问题,学校心理教育模式也比较“消极化”。
与“问题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的是,我们的校本课程遵循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理念,更加关注学生的积极优势,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暗示,激发学生积极的情绪,让他们接纳自己的优势并加以放大,促使学生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不仅要让学生能乐观积极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难题,更要培养他们的积极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使学生具有远大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健康的人际关系,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精神生活,并最终获得积极正向的心理力量。
2.师生共同成长
初中生处于人生从幼稚走向成熟的阶段,这个阶段既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的重要时期,也是自身人格构建、心理成熟的关键时期,对于中学的教师来说,也面临着健全自身人格、发挥自己生命价值,在有限的教师生涯获得成就和幸福人生的课题,因为只有幸福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幸福的学生。为了在实施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的过程中增进教师的积极心理体悟,我们针对专兼职心理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开展了不同形式的积极心理培训和拓展活动。
三、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
1.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取向
我校的校本课程以积极心理学理念、方法为导向,因此我们的教学模式要比以往的教学模式更注重学生的参与体验和积极情绪的获得,通过完整的团体活动,让学生获得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等积极的心理品质。课程的出发点明确指向“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教育目的明确指向关注学生自身优势,发挥学生个人潜能。
在校本课程的实施中,我们以一个辅导员十个学生的模式进行,强调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关注教学的过程和交流,关注学生的心理体悟和收获,强调心理氛围和辅导员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要求淡化“教师”角色意识,发挥“同伴积极效应”,形成辅导员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的良好互动,在课程的评价机制和评价取向上,强调个性积极发展、人格健康发展。
2.课程的内容设置
课程目标:建立良好的自我观、学会调控情绪、学会寻求积极正面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等,能乐观积极面对生活中各种难题,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通过潜能的开发,具有积极的理想追求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
课程内容:涵盖两部分内容,一个是由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老师引进的应变力辅导计划,一个是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为主的团体活动。
应变力培养包括:小组破冰活动、建立良好的自我观、认识个人力量、增强自信、认识RAP模型、保持冷静、自我对话、用更积极的想法面对生活难题、选择积极的问题处理模式、识别和使用自己的支持网络、考虑他人的观点、与他人保持和睦。
积极心理品质培养课程包括:领导力、创造力、勇敢、开放的心智、坚持、团队精神、爱与被爱的能力、宽恕和怜悯、自我管理、幽默和乐观、社交智慧等。
四、课程的实施
1.专家指导
利用学校作为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与发展心理研究所实验基地校的优势,我们邀请了华东师范大学的王卫教授作为心理校本课程开展的指导老师,他在师资培训、课程安排、课程实施、场地选择、教师选择以及课后反馈等多方面,提供了很多帮助和支持。
2.确定课程实施的教师
从学校教师队伍中选拔出11名兼职心理教师,邀请对心理学有兴趣且综合素质较高的老师参与进来。
3.组织教师培训
2013年8月20~25日,组织所有参与心理校本课程的老师进行专项培训。
4.确定课程实施的途径
利用学校初一、初二年级校本课程的时间,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每节活动课时长45分钟。
5.确定课程实施的方式
以十个学生一个辅导员的形式进行。活动场地为心理体悟中心,有相对独立安静的空间。
6.制定课程教学计划和组织教学活动
每学期初,制定该学期校本课程的实施方案,包括师资安排,备课时间地点安排、课后反馈分析会议等。
7.课程资源的合理使用和开发
围绕课程开发出与课程配套的相关资源,如教案、活动方案、挂图、活动道具等。我们倡导课程资源的多样化和教学设计的多元化,以满足学生和教师的个性发展的需求。同时做好课后反馈收集,及时对课程进行修改和调整。
五、心理校本n程的教学评估
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评估有异于其他学科,多数学科可以通过利用标准化测试来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心理健康教育则无法进行标准化测试,学生的心理发展是一个长期缓慢的过程,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故而在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很难评估学生的心理发展是否受到心理课程的影响。随着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逐步深入和推广,我认为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效果的监察评估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辅导员对学生整堂课的表现进行记录和评价
一堂心理活动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学生是否获得心理的成长,可以从学生对活动的参与度、心理的开放程度、师生关系的和谐性、学生积极情绪以及积极体验获得的多少进行评估,比如在活动课程中,鼓励每组的十个学生都能参与进来,都能参与发言讨论阐述心声,都能积极参与展示,并且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积极体验。
2.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
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问卷调查,对活动课的效果进行评估,通过调查了解活动课的内容到底能不能帮助学生获得积极体验,体验积极情绪,是否对他们的学习生活有真正的帮助。
发放问卷50份,问卷调查对象为参与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生,用SPSS2.0进行统计,其结果如表1。
从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可以看出,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带给自己的影响大部分是积极的,约有90%的学生认为心理健康校本课程的学习对他们在情绪调节、与朋友家人相处、建立自信心、更好地了解和悦纳自己、处理与他人的冲突、应对生活中的压力、更积极地看待和感受日常生活等方面都有帮助。
3.学生对课堂的评价
每节课课后,我们会对学生进行访谈,所有校本课程上完之后,我们会让学生对课堂和辅导老师进行评价,鼓励他们用纸条的形式写出内心的真实看法和想法作为课堂反馈的一部分内容。同时老师也对学生的评价和访谈进行反馈,这也是对学生积极体验的强化。
六、反思与小结
通过此次积极心理学校本课程实践,我获得以下启示,同时,也是我这次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反思的地方。
首先,需要进一步思考和完善心理校本课程的评价机制,用更完善和客观的方式来评价心理活动课。我此次用的是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法,与以往的调查的方式不同,这是我的一次尝试和创新,还需在问卷内容设置方面进行修正。
其次,校本课程建设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材开发,课程资源应该丰富多彩,它可以是文本的,也可以是非文本的,可以是显性的,也可以是隐性的,需要我们加以整合,使之相辅相成。校本课程建设中的隐性课程,对学生、教师的成长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如学校制度、校园文化的建设(包括文化氛围、仪式、规章制度、校园环境、学生和老师舆论导向,以及教师的言行、评价等),它同样具备认识导向、情感陶冶、行为规范等功能。学生心理培养和言行的形成离不开隐性课程的体验、熏陶、感染。这一点,我们做得尚且不足,需要今后进一步的实践与研究。
最后,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多教师认为心理工作是心理老师的职责,其实心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以及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心理校本课程中老师想传达给学生的积极体验,也同时适用于其他科目老师的课堂,学生的“学”与老师的“教”都可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同时老师的观念和言行也是学校隐形课程的一方面,因此,如何让老师们拥有积极的体验,掌握与之相关的教学理念也是我们需要思考的。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实践是一次尝试和创新,我们对课程开发的背景,课程的定位,课程的核心理念和内容设置,课程的实施和评估等都进行了认真的思考和实践探索,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都一一克服,并且对团队活动进行设计和不断修正,通过课后调查和访谈学生,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并将在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不断修正和改进。
参考文献
[1]任俊.积极心理学思想的理论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6.
[2]林素莺.以积极心理学为导向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3, 14(5): 2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