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实验室管理规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 化学实验室;药品;仪器;财产登记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15-0031-02
1 化学实验室管理粗放隐忧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数据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应用于化学教学的化学实验室管理状况对教育教学质量起着重要影响。目前的实验室药品和仪器的管理还存在一些管理粗放导致的现象和问题,未引起足够重视。如:实验台上撒了一桌的药品,无人收拾;易氧化的药品长期暴露在空气中,造成实验数据误差;指示剂瓶身上标签不清楚,造成实验误用;器材、资料借进借出的记录不及时完善,造成仪器的丢失。这些现象和问题影响着实验教学的有效开展,同时也在安全性、经费使用效益方面带来一些隐忧。应加强精细化、标准化管理,重视解决好这些日常问题,充分发挥实验应用,保障化学实验教学需要。
2 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与仪器管理
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 实验室中药品应遵循常用药品分类分层存放,危险有毒药品和相互作用药品专门专柜存放的规定保存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保证所有药品的外包装上都有明显的说明标签,标签要标明药品的称谓、生产规格及厂家的生产日期,并且要经常检查药品瓶子或其他外包装的完整情况,如标签是否完整,以及有无其他潜在危险。无标签物质、产生质量问题的要及时清理并统一销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往往会用到不少有毒易燃易爆的物质。有毒物质指的是能够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物质,此类物质有苯、苯酚、氰化物、单质汞、亚硝酸盐等,这类药品存放时要瓶装密封,标签明确表明其性质,并且提醒学生使用有毒物质后要迅速洗口洗脸洗手;易燃的物质指的是能在较低温度下与氧气接触,发生燃烧的固质或液体,此类物质有黄磷、汽油、钠等活泼金属,由于可以燃烧,所以这类药品应当远离火源和高温物体,而且要存放在低温、通风、阴凉、干燥的地方;易爆类物质指的是在发生摩擦和碰撞时或在受到外界高温的影响时易发生爆炸、自爆现象的物质。此类物质有氯酸盐、硝酸盐、乙炔类化合物。这类药品取用时应当轻拿轻放,还要与酸性物质、强还原性物质隔开存放,且远离着火点。
化学实验室仪器管理 化学仪器的管理可以分为精密仪器和非精密仪器以及实验室水电的管理。对精密仪器,工作人员应当妥善保管,为每台贵重精密仪器建立完善工作档案,安装、使用信息完整记录,其中包含了调试、安装、鉴定及使用记录等方面,还要定期为精密仪器做腐蚀、除尘等方面的防护工作;对于非精密仪器的管理来说,我们可以按玻璃仪器、瓷质仪器、金属器具、橡胶制品、木制品等五个大类进行分类管理。
玻璃仪器与瓷质仪器存放原则:防尘防碰,标签明确,整齐美观。
1)小件仪器,如温度计、滴管等应分别放在各层抽屉中,并将抽屉隔成相应的不同大小、不同分类的区间格子,为了防止因为取放仪器而造成的震动和碰撞,管理人员应在抽屉的底部、接触垫加上棉布或其他避免或减缓震动。
2)具有磨口塞的仪器,如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等,由于不同瓶子的塞子之间不能任意配合使用,一是混用可能会造成溶液的混杂,而且混用可能会造成瓶身与瓶盖无法严密结合,造成液体泄漏,所以存放时,管理人员需要用橡皮筋将玻璃塞和仪器固定在一起存放,并在瓶子的磨口处与塞子之间垫放上一张薄纸,防止不用时粘结。
3)长件仪器,如滴定管、冷凝管、移液管等,存放时要把这类仪器横置于抽屉中,而不能将洗涮过的仪器直接挂放在仪器台上,以免仪器掉落。
橡胶材质仪器在不用时,应用水冲洗干净,尽可能置于密闭柜子中,并且最好在柜子内放一杯清水,时刻保持橡胶不会因为干燥而发生脆裂。
对于金属仪器与木制仪器,金属器具如铁架台、滴定管夹等因为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生锈。为防止生锈,管理人员可在仪器的表面封蜡或其他无害化防腐处理,并定期检查、定期补涂。对于木制设施主要应当防止因为接触空气中的水而膨胀,从而产生误差,必要时相应做封闭处理。
3 化学实验室的药品与仪器规范
完善制度规定,强化管理规范化意识 制定并实施完善的实验室制度和规则是实验工作正常运转的保证。只有建立起完善、科学、人性化的规章制度,才能提高工作效率,使实验室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建立一系列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做好仪器购买损坏记录、以及一套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安全防护及危险品管理等制度,并严格执行是至关重要的。
实验室的废物实行分类处理 一个良好的通风环境能够为实验室的师生提供健康的保证,并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实验环境,通常实验室会采取通风橱、抽风设备以达到排出室内有毒气体换入新鲜空气的目的。另外,实验室人员要在显眼的地方放置专门收集废液的容器,分类收集学生做实验所剩余的固体废弃杂物、有毒危害的溶液,并且定时做统一的销毁和更换。
培养学生规范操作意识 大部分学生初始对实验室的一切都感到好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往往在使用仪器设备方面不拘于常人,会使一些常用仪器发生损坏和无法正常使用,教师应当细致耐心地为学生答疑解惑,教授仪器的使用方法和药品使用的安全事项。
同时,为了避免学生不规范的操作引发事故,实验室应当配备灭火器、药品箱之类的安全设施。
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变废为宝,聚沙成塔,处处留心,精打细算。实验室的课堂要能够培养学生做实验时良好的节约习惯,教育学生用量杯量取液体时精确到数字来取代半杯这个模糊的概念,既保证实验操作的准确和规范,给学生带来准确的概念,又减少实验药品不必要的损耗,给实验室减少无谓的开支。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可以直接或者是经过简单处理便可以运用到试验中去的材料,最简单的例子便是加工用过的废旧钢板,将钢板表面铁锈刮下来便是氧化铁,将钢板剩余的边角料磨细就是实验所用的铁屑。很多坏了的实验仪器经过改造一样可以在实验中运用,碱式滴定管与酸式滴定管的区别只是在于一个下方是旋转活塞,一个下方是橡皮管,所以破损的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可以拆卸互用。
4 结语
实验室可成为学生验证科学规律的场所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在实验室做实验可以增强学生动手动脑协作互助的能力,学生在这里接受课本以外的教育。随着实验教学水平和难度的提高,对化学实验室药品与仪器管理水平的要求也不断提高。实验室仪器与药品管理应从健全规范管理制度作为切入点,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在管理上的应用,建立药品、仪器、试剂的分类管理数据库,管理人员能够随时随地了解仪器借出和借入情况、药品与试剂的库存量情况,从而了解整理相关信息,及时购进添置有需求的仪器、补充匮乏的实验药品,能够对实验室的药品与仪器做到了然于心,更好地管理好实验仪器、药品、试剂。
参考文献
[1]刘曾明.浅谈怎样当好新时期实验室管理员[J].读写算,2011,22(3):103-104.
[2]杨贵才.加强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3(3).
[3]屈永年,余志玲,高海涛.浅议化学实验室科学化管理[J].数理医药学杂志,2003,16(5):447.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大学中,理工类专业学生都要学习普通物理,物理实验也是相对应的这些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高等院校的物理实验室是对理工类学生进行系统科学实验技术和实验方法训练的重要场所,高校物理实验室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窗口。通过近几年对实验室管理所发现的问题和经验,为了更好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在此提出了对大学物理实验室管理的几点看法。
一、实验室管理的意义
从古至今在科学的发展道路上,可以看出科学实验起着关键性的作用。科学要想发展必须要实验与理论相结合。为此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尤为重要,它是科学实验发展的基石.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条件下,实验室的科学地位也越发重要,这个趋势是与实验室所具备的多方效能分不开的.大学物理实验课程更是肩负着培养学生的基础性实验训练的任务,实验室发挥的效能如何,与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密切相关。好的管理才能让一个实验室良好有序的良性发展。
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近几年我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发现了一些问题,总结如下:
1.由于实验室自建校以来已有10年之久,物理实验室也是第一批建的实验室,实验仪器也都已过保修期,很大一部分都已经用了10年,仪器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尤其是电子仪器元件老化已经不能再修,更换零件成本也太高,为了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跟上时代变化,更新现代化仪器势在必行。
2.实验室根据每个实验订做了各自的挂板加以说明,由于时间过长,挂板后边用得泡沫胶也失去了粘性,开行变形脱落,所以应该换上能用铆钉固定的挂板钉在强上。
3.由于实验五花八门种类繁多,实验仪器也就有上百种,对于实验教学既不利于管理也不利于课程安排,本来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各种物理现象,巩固更多的知识点,现在造成很大一部分仪器空置,浪费资源。对于后期的维修也产生很大麻烦,由于种类多,设计的厂家也很多,对于消耗品的购买不能大批量的购置以待备用。对于此问题,在我们建立实验室之初,应该考虑教学、管理和知识性多方面,对于比较基础的实验课程每种实验仪器应该批量购买,保证实验时一人一组,这样可以跟厂家联系好每年安排一次售后检修,对于课程没要求的兴趣实验可以每种进购一两台作为演示仪器,设立专门的实验室,从而增加学生们的知识面。
三、实验室安全
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重要场所. 安全工作是实验室基础管理工作之一。安全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对实验员、实验教师及学生的安全管理意识。
1.建立健全操作规程和防盗、防火、防事故管理等规章制度,制定出具体要求和措施,并张挂在明显的地方,严格贯彻执行。
2.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每天对实验室进行检查,是否放学后已经断电,关窗,关门。
3.在防火上每年由保卫处配合检查,更换新的灭火器材,检查每层楼上的水管是否能正常工作,对管理人员进行培训,正确熟练掌握灭火器材的应用。
四、实验室教学
我校现实行教学考核具体内容如下:
实验总成绩包括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1.实验预习(10%)
看懂教材、明确目的、写出预习报告。预习报告要求:
1.1写实验目的、主要原理、公式(包括式中各量意?x)、线路图或光路图及关键步骤。
1.2画好原始数据表格,单独用一张实验报告纸。
1.3课上教师要检查预习情况,记录预习分。
2.实验操作(30%)
阅读资料、调整仪器、观察现象、获取数据、仪器还原。
2.1重视实验能力、作风培养。珍惜独立操作的机会,完成基本内容,争取做提高内容。教师在评分上予以鼓励。
2.2强调记录数据时不得用铅笔,只有数据正确、仪器还原、教师签字后该次实验才有效。
3.实验报告(40%)
3.1实验报告要用天津大学仁爱学院实验报告纸。
3.2报告内容:数据处理时必须先重新整理原始记录,然后进行计算(应包含主要过程)、作图。最后附上教师签字的原始记录。
4.期末考试(20%)
期末考试包括笔试和实验操作,其中笔试主要是误差理论,数据的处理等。
5.不及格处理办法
实验不及格,重修全部实验。缺做两次实验,实验课不予及格。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 档案 管理 规范化
0 引言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是高校实验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真实记载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发展历程,记载了高校的实验教学、科研情况以及管理经验,是对高校教学质量、科学研究以及管理水平的真实反映。只有不断完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使其成为高校日常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才能有效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和科研管理水平,从而更好的发挥其在高校的实验教学和科研工作中的作用。
1 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范围
1.1 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室的具置、面积大小以及内部设置等基本信息;实验室工作计划;校级以及相关主管部门下发的与实验室工作和实验教学相关的文件;批准建立、撤销、合并、调整实验室的文件;与实验室相关的考核评估资料;与实验室教学和工作相关的评优及获奖材料和证书;各项实验室规章制度。
1.2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教学仪器设备的购置计划、验收单、入库单、固定资产备查簿、使用和维修记录等单据;大型仪器设备的安装验收报告、说明书、技术资料、使用和维修记录以及样品测试的相关数据及其分析记录等;实验材料以及低值消耗品领用记录。
1.3 高校实验教学管理档案。具体包括: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课程表、实验教材、实验指导手册、实验教学考核评估办法等相关记录;科研实验研究成果;申请开设新实验报告、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及相关鉴定报告。
1.4 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档案。具体包括: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岗位责任制、组织分工以及管理制度;实验室工作人员日志;实验室科研活动记录;专业论文、科研成果鉴定证书;自制教学实验仪器设备的验收报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专业培训情况记录、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估资料等。
1.5 高校实验室经费管理档案。具体包括:申请经费项目立项报告、经费使用情况及使用效益报告;年度购置仪器设备预算;实验用品消耗、仪器设备维修等经费支出情况统计;实验室年度科研项目、对外培训、专业测试、业务协作以及劳务收入情况统计等。
1.6 科研项目管理档案。具体包括:科研项目的立项报告、合同及委托协议书、科研项目完成情况的鉴定报告;专利申请相关资料、科研成果转让等。
2 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必要性
2.1 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完备的高校实验室档案准确记录了实验室建设和发展的全过程,也准确记录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设备以及实验教学等与实验室相关的工作,它能为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和决策提供真实、可靠、完整、及时的信息,为高校实验室的科学规划和正确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和支撑。
2.2 提升高校实验室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随着我国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实验室在人才培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高校实验室的数量越来越多,规模也逐渐壮大,实验室的等级和层次也越来越高。高水平的实验室是建立在长期的实验室工作和管理所积累的丰富经验的基础上的,并以此来不断改进和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高校实验室档案真实记录和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发展、工作和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这对提高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
2.3 为搞好高校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和实验室的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高校实验室是高校的教学科研人员进行实验教学和科研实验的主要场所,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高低密切相关。高校实验室档案真实记录了高校实验教学、科研实验以及实验室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存在的问题以及取得的成果。只有对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才能为搞好高校的实验教学、科研实验和实验室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2.4 为组织开展高校实验室的考核评估提供基础材料。高校实验室档案记录了与实验室工作相关的实验教学和科研成果,真实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管理水平。只有对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所记录的各项内容的完整性,从而真实准确的反映了高校实验室的发展历程,这也为组织开展高校实验室的考核评估提供了可靠的基础材料,保证了高校实验室考核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5 为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购置和管理提供参考。目前,高校实验室绝大部分的仪器设备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复杂性。很多专业技术人员受其专业知识的限制,需要有关部门提供相关的技术信息咨询服务。高校实验室档案则可以提供包括设备的品种、型号、价格、功能用途、关键技术指标、使用维修保养情况以及生产厂商等一系列资料,这就为专业技术人员在对相关仪器设备的选择、使用、维护以及保养等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2.6 为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为了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需要充分利用高校实验室档案,因为高校实验室档案记载了实验室改革和发展过程中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汲取的教训,这些高校实验室档案为改进和完善高校实验室工作提供了第一手材料。
3 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3.1 建立健全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规范化管理必须有有效的规章制度作为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管理涉及到很多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综合性。有效的规章制度能够改变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随意性,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科学化和规范化管理。因此,高校应当深入调查实验室档案的管理工作,并认真的分析研究,了解目前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一套切合实际、操作性强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的规范化管理。
3.2 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高校领导应当高度重视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机构的建设,特别是要重视高校实验室日常工作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汇总和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经费以及设备和档案用品等问题,不断改善高校实验室档案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构建覆盖全校的实验室档案信息管理网络,将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列入高校领导的职责范围,引起高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列入高校的档案和实验室工作计划,并对归档内容、归档时间、归档类型、档案保管和使用制度等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
3.3 建立一支专业素质高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才队伍。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实验室档案的数量将会越来越多,其管理手段和利用途径也将越来越先进。为了适应这一变化,高校必须加强对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指导和培训,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他们的责任心,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此外,要继续加强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队伍的建设,打造一支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队伍,通过引进人才、评定职称、发放津贴以及奖惩评优等方面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才队伍的持续发展,改变目前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人员不足、年龄结构不合理和业务水平低的现状。
3.4 加大经费投入,做好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高校实验室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必须有一定场所和设备条件,因此,高校必须投入必要的经费,才能保证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基础设施和设备。此外,随着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工作的重点已经从原先的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保存转向现在的档案开发、利用和服务上来,原先的人工服务和手工查询方式已经不利于更好的发挥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作用。随着大学校园电脑和校园网的普及,这就为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因此,应当尽快利用现代电子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实现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网络化,建立高校实验室档案信息数据库,满足不同层次用户的需要,从而更好的发挥高校实验室档案的作用和功能。
参考文献:
[1]张萍,李咏梅.高校实验室档案管理[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2):117―118.
[2]魏伟,林少波,何湘民,加强档案建设,促进实验室规范化管理[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2):141―143.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 管理 规章制度 现代化管理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7-0250-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要,丰富多样的课程资源是新课程实施的条件,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行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均明确提出,为保证新课程的顺利实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要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在中学化学课程标准中,很多教学内容要求通过科学探究活动来学习,而科学探究活动的实施离不开必要的科学仪器,因此实验室的资源是化学课程资源中最重要的资源,是落实中学化学课程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另外高中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理念就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要达到这一目标,实验室资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那么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化学实验室课程资源,为化学课堂服务。笔者认为在化学实验室建设初具规模的条件下,必须规范化管理好化学实验室。
1.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
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科学、高效管理的行为准则,它能保证实验室正常有序地运行,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查,必须不断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的各种规章制度,这样有利于实验室管理的正常化、规范化,也有利于增加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我校由校长亲自负责和教导主任、教研组长、任课教师、实验员层层签订目标责任制,互相制约,明确了学校领导、科任教师和实验员的职责,理顺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制定了一系列管理制度。
1.1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制度
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制度包括《实验室规则》、《实验室安全制度》、《实验人员工作职责》、《学生实验条例》四大制度。
1.2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仪器设备的管理档案,建立档案记录时,做到及时、认真记录,分类存档。仪器档案有以下内容:“仪器分类记录”,“仪器购入验收记录”,“损坏消耗记录”,“损坏赔偿记录”,“仪器维修保养记录”。仪器编号一律按照国家教委编发的中学理科仪器目录的编号,对仪器进行统一编号,使各项记录规范化。购进的仪器,首先进行验收和记录, 然后上账本,凡损坏或正常消耗的仪器、药品要及时记录,如果是损坏的还要酌情赔偿, 根据消账记录进行学期末的消账工作。每一学年对实验室进行一次盘点,核对账目和记录,做到账、记录、实物相符。做好仪器维修和保养记录,尤其是化学实验室的一些较贵重的仪器,要定期检查、保养,如发现问题立即修理,以提高设备的完好率。
1.3药品管理制度
化学实验离不开药品,每一个实验都要用到,药品的取用要适量,不浪费,而且取药的工具要干净,才能不污染药品,取剧毒药品时要注意安全,做足安全措施,带上手套、口罩,防止腐蚀手脚或者防止将有毒气体吸入肺部。药品的用量要登记入册,保留数据,以备以后能够及时补充。这些制度的制定和完善,将使得实验人员职责严明,分工明确,并且落实到位,使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安全管理是基础
近年来,随着我校办学条件的提升,实验室仪器配置水平不断提高,学生人数逐年增多,实验的技术手段逐步多元化、复杂化和现代化,这样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更加重要。随着实验室的不断发展,安全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和改进各种安全管理措施。因此实验室安全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完善实验室环境与设施
实验室必须要安装有排气扇和抽风机,必须要按照实验室的安全标准来设计和改造。
2.2加强安全教育
学生实验时,学生必须听从老师的指导,严禁盲目操作,自把自为,必须按照实验步骤来做,才能保证实验的安全。
2.3化学试剂的管理
化学药品可按单质、氧化物、酸、碱和盐分类。根据药品性质,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氧化剂和还原剂不能混在一起存放;易挥发的药品要用蜡封保存;见光易变质的应避光保存;易燃药品要特殊保管;剧毒药品要封好瓶口放入专柜,用锁锁好,使用时经领导批准,并定期检查,放置妥当后贴签定位。
2.4仪器的管理
化学科的仪器大部分都是玻璃仪器,必须要小心轻拿轻放,玻璃仪器种类多,数量大、易碰碎。应按仪器的性能、规格分类存放,然后贴签定位,定位签的编号与账本编号统一。对于一些磨口器皿,如容量瓶、分液漏斗、酸式滴定管、试剂瓶,用完洗净后要在磨口上涂一薄层凡士林或垫一层纸片,避免因长期不用而粘在一起。有些带活塞的仪器,如滴定管、分液漏斗、容量瓶和启普发生器,把活塞用橡皮筋与仪器拴在一起,既便于操作,也可防止活塞脱落或配错,能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消耗。化学实验离不开水,及铁架台、天平之类的铁制仪器。在实验完毕后必须远离水,尽量擦干,保持干燥,才能杜绝生锈,从而达到最好地保护的目的。
3.人员管理是关键
在实验室管理中人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搞好实验室的建设、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充分发挥仪器设备效益的关键。实验技术人员是实验教学的主力军,从实验材料、试剂的购买、配制,到仪器、设备的调试、维修,他们的工作对实验教学起到了主要作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化学实验中的新技术和新设备不断涌现,现代化的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管好、用好、维护好各类仪器设备,完成实验教学及科研任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必须不断地更新知识,掌握新的科学技术,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提升自我,提高学历层次,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因此,要加强实验技术人员的管理,明确实验室管理人员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职责,同时鼓励实验室人员积极参加业务培训、进修等,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
4.科学化,现代化管理是保障
1医学动物实验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医学动物实验的环境普遍不达标由于相关的环境标准不完善,新的国家标准出台的时间不长,目前,国内很多的医学动物实验室发展非常缓慢,实验设施比较落后,实验仪器设备比较陈旧,大多数的医院几乎不具备SPF级别的医学动物实验室。
1.2动物实验人员的专业知识缺乏根据调查,目前大部分动物实验工作人员不是通过专业培训的,有的仅是通过短期的实验动物培训,或是通过其他途径获得了相关的证书,这样直接导致人员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工作的积极性缺乏、事业心和责任心不强,进而影响了动物实验的效果。
1.3对动物实验的重视不够目前,众多的医疗机构对科学研究用实验动物重视程度不够,有的还存在一些错误的认识,导致动物实验资金缺乏、工作难以开展,同时还导致实验动物管理的标准化、网络化程度缺乏。医学实验动物的管理法规、标准监测方法以及相关的监测数据等内容都不能达到统一和共享,直接影响了实验的结果。
2改善医学动物实验管理的措施
2.1充分改善医学动物实验的工作环境一方面是规范实验环境建设,比如对实验环境设立缓冲间、洗刷室和动物试验室,保证实验环境的相对湿度保持在60%左右,噪声在55DB以内,温度在18~28℃之间。同时还要具备密封、换气等;另一方面要积极加强先进的技术和设备的引进,购买仪器设备,引进先进技术,装备方便实验动物科技情报信息的计算机网络设施。
2.2加强动物实验人员的技能培训通过举办报告会、知识讲座、举办培训班或者进行外地考察学习等方式,积极组织对动物实验人员进行实验动物科学知识的培训与普及,并建立健全相应的培训考核机制,从而更好地促进动物实验工作的顺利完成。在对动物实验人员进行专业技能的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使从事动物实验的人员热爱本职工作,不怕累、不怕脏,悉心饲养动物,进一步提高实验动物的质量与实验技术水平。
2.3建立健全实验管理规章制度规范实验管理制度对改善动物实验管理是至关重要的,具体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一是进行实验前的着装规范,穿戴隔离衣、帽、鞋等,并进行必要的消毒;二是定期进行地面、门窗以及墙壁的清洁、擦洗和消毒;三是定期对室内温度、湿度进行测量与记录,做好相关的统计;四是实行专人管理、专人负责的制度,对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消毒、秩序维护、卫生保持等进行管理。
2.4加强协调,积极借鉴先进管理模式不断加强实验动物专业人员、实验动物管理部门等之间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与其他地区间实验动物工作的交流与协作关系,积极汲取与借鉴相关部门先进的实验动物管理,更好地促进实验动物科学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十一条明确指出:“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主持考核该项计量标准的有关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周期检定。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向当地县(市)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当地不能检定的,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指定的计量检定机构申请周期检定。”
二、强制检定工作现有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自从1987年国务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工作
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以来,我国对列入属于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的管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均设置了法定计量检定技术机构,对那些量大面广的计量器具,如加油机、衡器、压力表、天砝等的强检工作基本能开展,且周检率也较高,但与法律的要求相比,仍有很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法律层面上的问题
2.技术层面上的问题
3.强制检定计量宣传工作没有广泛、深入开展
三、强制检定工作管理规范化思路
最近,我国的强制检定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是面对21世纪科学技术、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尤其是我国加入WTO的新局势,我国计量工作的发展还是显得缓慢,且不适应新的要求。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要使强检工作管理规范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借鉴国外的立法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加快对《计量法》的修改,缩小《强检目录》的范围,减少种类、突出重点,使强检工作真正管到位。
将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和进口计量器具目录合并为一个法制计量管理目录,目录的范围以WTO/TBT协议正当目标原则所涵盖的领域为依据,并结合国情确定。解决法制管理范围过宽,管理方式不一致的问题。目前我国受法制计量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有3个: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400种)。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118种)和进口计量器具目录18类。而日本计量器具管理目录(26种)、美国计量器具管理目录(21种)、德国计量器具管理目录(29种)。我国在计量器具管理范围方面,对国内计量器具产品管理范围远大于进口计量器具。在计量器具管理方式方面,计量器具生产需要实行型式批准、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和检定管理,加上法制计量管理的目录所包括的范围与TBT协议正当目标原则所规定的范围也存在差异,一方面管理范围过宽,另一方面缺乏对医疗卫生、环境保护、能源监控和化学计量等方面使用的计量器具的管理。
2.重点抓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电能表、水表、煤气表、衡器、加油机和出租汽车计价器等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
对强检工作的实施重新规划,合理布局,电能表、水表、煤气表在安装或使用前必须进行首次检定,检定合格后方可安装使用。其目的是为了确定该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是否符合其法定技术要求。首次检定合格出具合格证并进行铅封。铅封坏损时不得使用,在其使用期限内不再进行检定,过使用期限后报废处理,不得继续使用。并对广大市民加强宣传,让他们能自觉在有效期内使用。
3.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强检工作的管理。
计量行政主管部门要规范其监督管理,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与计量检定机构共建强制计量器具管理信息网,掌握强检计量器周检的第一手信息。通过共用信息数据,提高计量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其次,与其它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例如通过锅炉压力容器的管理部门,监督锅炉压力容器使用者送检压力表,通过市场经营部门监督市场衡器的送检。第三,加强计量法律法规的宣传,加强人们对强检工作的关注,使人人都成为监督者,从而促进计量器具使用者送检。第四,监督企业事业单位按时将强检计量器具送到指定的计量技术机构检定。第五,加强对使用中的强检计量器具的监督检查,对未按规定申请检定或超周期继续使用的,应责令其停止使用,限期进行检定,若拒不执行的,应按《计量法》有关条文规定进行处罚。第六,加强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授权检定机构的计量检定质量进行监督检查
4.加强对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设和管理,提高计量检测技术水平,履行职责,建立强检计量器具工作档案。
强制检定是法律赋予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的重要职责。具体执行强制检定是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中心任务。为了做好这项工作,首先,加强计量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经费投入,特别是衡器、电能表、水表、煤气表、加油机、出租汽车计价器等6种重点管理的检定标准设备投资,使机构有能力对本地区的器具开展强检工作。其次,对一些只有社会效益而无经济效益的项目,政府应按工作量给予补贴,提高机构在该项目的工作主动性。第三,加强法定计量检定机构的管理,按JJF1069-2003《法定计量检定机构考核规范》的要求加强自身建设,促进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树立服务意识,提高效率,更好地服务客户。第四,与强制检定工作等直接相关的人员,应该经过必要的培训,具有相关的技术知识、法律知识和实际操作经验。检定人员必须按照相关规定经考核合格,并持证上岗。并且应该保留所有技术人员的有关授权、能力、教育和专业资格、培训、技能和经验的记录,在规程变更后,在第一时间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学习。第五,建立本区域的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工作档案。建立强检计量器具的档案时要实施分类管理,比如集贸市场、加油站、医疗卫生等。
5.严格建立计量器具制造企业监督管理。
对制造计量器具产品的企业,当前必须依法加强管理。重点是严格制造许可证可证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保证发证质量。计量器具是用于检测其它产品的特殊产品,因此,要求制造计量器具产品的企业必须具备相应的生产设施和检测设备,必要的出厂检验条件,并具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有效的计量保证体系,确保出厂产品合格,并有良好的售后服务。
6.积极开展全面计量管理努力提高全民计量意识。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也就没有企业的效益和生命。计量工作是全国各行各业企业管理、技术现代化、生产和经营活动中一项重要的、不可缺少的技术基础工作。计量工作包括计量管理工作和计量技术工作。计量工作先进与否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进步的程度,关系到国家的繁荣和发展。
计量意识差,计量管理和计量技术水平落后,将对各行各业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起着严重的障碍作用,所以必须提高全民的计量意识。为了提高全民计量意识,必须开展全面计量意识教育和宣传工作。
6.1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抓住典形事例,如因医用计量器具失准对病人产生的误诊,因计量器具失准引起的减斤少两的贸易纠纷等,进行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6.2召开工矿企事业单位、医疗单位的计量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座谈会(我所每年至少一次),宣传有关法律法规,通报计量工作有关情况进行广泛宣传。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规范化
从根本上来说,同传统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所不同的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模式慢慢从生产型管理,转变成经营型管理,其主要是一种以经营为核心的决策性管理模式。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将企业管理范围扩大至整个经济领域中,通过各项经营管理决策的制定,来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并运用市场经营思想,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概述
就针对于企业的管理工作而言,经营管理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简单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根本目的,指的就是企业通过内部资源的优化与整合,来实现经营价值与经济效益的提升。企业经营管理贯穿于企业经济活动的始终,把企业效益的提升当做企业经营的总目标,在尊重企业自身生产规律的同事,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从本质上来说,企业的经营管理有着显著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以及指导性特征。在这里面,企业经营管理的综合性是指规范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能力,并以此来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经营管理活动始终贯穿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经营与生产环节产生有效的管理控制。而指导性则主要值得是,在实际的经营管理中,通过制定相关的制度与目标,来对企业的未来发展方向加以完善。最后,关联性指的是经营管理与企业管理水平之间的关联,这两者之间并不只是单纯的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其往往能够直接决定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
二、目前现代企业经营管理的问题
1.组织机构不够健全。在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组织机构的建立,是确保企业经营模式有效性与功能性的重要基础。现阶段,在部分企业的经营管理过程中,其所重视的往往更多的是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追求,而对于企业管理机构的建设与管理还比较欠缺,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过于简单,这样一来,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进而使得企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
2.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现阶段,就针对于大部分的企业而言,虽然其已经初步完成了传统生产模式到现代化生产模式的转变,但是因为受到计划经济的负面影响作用,导致其自身的经营管理还比较粗放,质量与效率也比较落后,再加上其缺乏品牌意识等,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发展与效益提升。此外,尽管部分企业已经建立起了经营管理制度,不过制度本身还缺乏足够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使得其难以顺应企业发展的实际需要。
3.管理人才素质欠缺。目前,多数企业在实际的经营过程中,都存在着人才的缺乏问题。再加上企业本身不愿意在这方面投入过多的精力与财力,使得其呈现出管理人员整体素质底下的现状。此外,目前企业并没有真正形成一个有效而又完善的激励机制,来对员工进行绩效考核,导致员工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现代化发展。
三、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
1.创新企业经营管理理念。我国现代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来说好比较低下,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理念的落后所导致的。但是,品质的高度主要是由思想理念所决定的,在这样的情况下,要想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就必须要进行管理理念的创新。并且,要求相关的管理者必须要树立起先进的管理理念,强化自身对于企业经营活动的指导作用,以此来为企业的经营与发展营造出一种良好的经济氛围,增强企业的发展动力。此外,就针对于目前的现代企业而言,要求我们应当强化战略管理理念的运用。就针对于企业的战略管理来说,创新管理是其根本,因此,我们应当从根本上来实现经营管理模式的转变,确保其能够合理分散到企业的各个管理层面当中,树立起企业的危机管理意识,有效地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2.完善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第一,要求我们及时转变经营管理模式,并依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与市场经济现状,来制定出符合企业发展需要的经营管理模式,以此来推动整个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第二,要求企业进行经营管理制度的规范与创新。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企业的管理制度,是确保企业管理规范化的一个重要的基础与保障,良好的管理制度能够从根本上帮助企业提高生产经营效率,整合企业的内部资源。因此,企业应当及时更新管理制度,并充分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人性化的管理,并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空间与发展平台,促进企业员工的发展进步。此外,企业还要多加研究,并及时汲取外国发达企业的成功管理经验,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的修订与完善,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系列文件的规范与落实。
3.建立企业人才管理模式。现阶段,随着企业人才管理理念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其已经逐渐从原先的以“管”为主,变成现阶段对于双赢与合作的关注。与此同时,人才管理模式也要向着“人性化”与“柔性化”的方向发展进步。在这种新型的人才管理模式当中,企业将更加注重员工的人格培养,并为其营造良好的发展空间,让员工可以在无形中形成一种归属感与依从感,并以此来凝聚企业的向心力。此外,在进行实际的管理工作时候,企业应当尽量减少对于员工的机械化控制,加强引导,提高员工的自我管理能力,促使员工能够在和谐的企业环境中,来实现自我价值的创造,并为企业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四、结语
总而言之,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能够帮助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获得更加快速的发展进步。也就是说,就针对于现代企业而言,其只有建立起一整套规范化的经营管理模式,才能真正从根本上来确保企业的快速发展与稳定进步。因此,企业应当及时进行经营管理理念的转变,并在此基础上,来进行经营管理模式的优化与创新,推动企业经营管理的规范化。
作者:孙冬清 单位:桂林归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关键字 化学教学;化学实验室管理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而化学实验对于整个化学课程的学习是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大量生动、有趣的化学反应现象,从而了解大量的物质变化的事实,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动脑和动手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严肃认真的学习风气。管好实验室是化学实验的关键,具体做法如下:
一、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工作的前提
从实验建立伊始,我们就分别制定了《化学实验室仪器登记制度》《仪器借用和报废审批制度》《实验室安全制度》《管理员和实验员守则》《学生实验基本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力争建立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据可守,有章可循。同时规范的管理使各任课教师和管理员权责明确,责任明晰,有效地保证了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顺利进行,学生们也能按照具体要求有条不紊进行实验,杜绝了仪器的流失和损坏,也有效避免了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认真登记造册,是管好实验室的基础
在实验室管理工作中建立“三帐一卡”,是管好实验室的基础。在工作中,应对采购的各种仪器和药品根据其类型、性能和性质进行分类整理和摆放,对照清单分类登记,对每个仪器进行编号,最后分别在《固定资产账目》、《实验流水账目》上做好登记,并认真填写仪器类别卡、固定资产卡、实验药品登记卡等,使仪器和药品数量清、责任明。
三、合理摆放仪器和药品,使实验室整齐有序
对于采购的仪器,首先应进行擦洗,除去灰尘等污物,然后按规定贴好标签,根据仪器的摆放要求分类摆放,比如天平、三角架、螺旋夹、铁架台等易生锈的仪器应避免与酸碱盐等腐蚀性强的物品摆在一起;对于易碎仪器如试管、滴管、烧杯分液漏斗等应该洗擦干净后放在通风好的地方;同时配套的实验仪器应尽量保持放在一起,便于实验员取放。实验室的药品应根据其性质本着科学、安全和方便取用的原则妥善储存,将有机物、无机物和危险品分出存放。整齐合理地摆放仪器和药品,不但使人一目了然而且也保证了实验工作的有序开展。
四、配合教学工作,做好仪器供应
对于教师的演示实验和学生的分组实验,由科任老师提前提出报告以便管理员准备仪器。药品及实验所需的材料,保证演示和分组实验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在实验过程中损坏和消耗的仪器和药品做好记录,年终报学校处理。另外,及时收集和登记实验材料和学生的实验报告,便于汇总。
五、经常检查仪器和药品保证实验的精确性
在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中,要经常检查仪器和药品,注意通风设备,对于腐蚀性药品、易燃易爆药品和有毒性药品要分类隔离,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规范管理。经常检查金属仪器是否锈蚀,玻璃试管是否有破损,仪器的配套橡皮塞和乳胶管是否已老化变硬,保证仪器干净可用,并定期检查易挥发药品的密封情况,检查易潮解物品的密封和干燥程度。
六、保证实验室安全,做好四防工作
实验室的安全是管理员的主要责任,(1)要经常检查门窗锁子,以防被盗;(2)定期检查沙箱、水缸、灭火器以防失火;(3)注意通风换气,以防仪器锈蚀和霉变;(4)检查仪器是否有虫鼠破坏,做好防虫防鼠工作。总之,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尤为重要,千万不可忽视。
七、积极开展课外活动,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利用实验室设备,组织学生开展有益的兴趣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积极性。比如利用实验教会学生如何进行废料回收,变废为宝,开展晴雨花、捉迷藏、烧不坏手帕、空瓶制“烟”等活动。
八、搞好环境卫生,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
只有干净整洁的实验室才能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管理员应该定期擦洗仪器、柜台、药品和门窗玻璃,使实验室保持清洁,也要做好实验室的通风换气,为师生营造整洁的实验环境。
总之,化学实验室的科学规范管理是化学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只有科任教师、学生和实验管理员积极配合才能形成最大的合力,同时也会有效地提高化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供应商;信息化中图分类号:TU198 文献标识码:A
一、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企业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也是企业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企业物资管理工作要对企业生产过程中所需各种物资的计划、采购、运输、仓储、保管、使用等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合理解决物资供需之间存在的时间、空间、数量、品种、价格以及质量等方面的矛盾,衔接好生产各个环节,确保生产顺利进行,实现物流合理化和效益最大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尤其在市场占有初期,情况更是瞬息万变。不能快速做出反应,市场很可能就会被别人占领。
加强物资管理是促进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发展的保证,是改善企业技术指标取得最佳经济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对物资进行规范、高效、科学的监督管理,是减少资金占用,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品和企业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搞好物资管理,合理地组织采购,供应物资,对于促进企业不断降低产品成本,加速资金周转,增加企业盈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企业物资管理以其运行质量、流通速度、有效管理和降低成本成为企业增加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
二、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工物资的管理过程粗放,管理手段落后
施工物资管理工作具有微观性、专业性、规范性的特征,是一项可操作性很强的工作。多数施工企业物管部门没有按施工物资管理工作的特点和内在规律来制定和实施施工物资管理工作计划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没有吸收战略采购、物流管理、供应链战略管理等先进适用的物流管理思想的精华。
(二)施工企业没有与供应商之间建立起长期稳定的供求关系
在传统的建筑施工行业采购模式中,供应方与需求方之间的供求关系经常是短期性的、不固定的,随着一次采购的结束,供求关系也就中断了,等到下次需要采购施工物资的时候,又必须重新选择供应商,从而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
(三)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消耗成本偏大
由于受传统观念和投入不足的影响,施工现场物资管理标准化程度不高,没有建设规模适度、设施齐备的料场、料库,没有建立物资验收、入库、堆码、仓储、防护、发放、使用、核算等环节的作业标准,导致现场物资管理杂乱,物资消耗成本偏大。
(四)施工物资管理信息化程度较低
物流信息化是在物流管理系统化的基础之上,运用计算机技术,实现物流信息的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充分利用。目前很多施工企业仍采用最原始的信息传递手段和控制方法,仓库计算机网络化建设不全面,材料库存信息反馈系统的时效性较差,库存调控能力相对薄弱,没有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技术对施工物资管理实行系统化、信息化的操作。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物资的规范化管理的对策
(一)完善规章制度,规范物资管理
制度建设带有根本性、长期性和稳定性。物资管理制度的建立在建筑企业物资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的发展和战略的实施需要制度作为保证,各项制度又是企业精神和战略思想的具体体现所以说必须完善和出台一系列的管理制度来保证物资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
(二)加强物资采购管理,合理运作采购资金
物资采购工作是物资管理的关键环节,它不仅保证企业产品质量的需要,更是堵住企业经营“成本漏洞”和利润隐形流失的需要。因此要做好以下工作:
1、物资采购前要深入市场调查研究
在物资采购之前,要明确企业所需物资的质量及技术要求,及时了解市场行情,同时对备选供应商的管理水平、技术能力、设备状况、品质控制能力及财务信用状况进行深入调查,以确保采购物资质量和资质符合要求。做到同种物资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样价格比服务,同等服务比信誉。
2、承付采购资金时,进行采购价格的审核
在承付采购资金时,对由基层供应单位自行采购的物资,进行采购价格的审核。高出限价和市场行情价格的采购资金则不予审核,不经审核则不予承付资金。
3、物资到货后,做好验收
采购物资到货后,要对采购物资的数量、价格和质量认真审核、验收,以确保采购物资品种准确、数量相符、质量达标、价格合理。同时,要落实物资管理内部责任制度,力求采购资金运作透明、合理和效益最大化。
(三)加强供应商管理
1、加强供应商关系管理
企业要加强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首先要转变观念,不能简单的把供应商当作企业的利益竞争者,要从战略发展的角度出发,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的关系,实现信息共享以加强协同合作。采购方和供应商是同一个供应链上的两个节点成员,这个供应链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在这个供应链上产品和服务的最终消费者对成本、质量、服务等要求,成为链中所有参与成员共同追求的绩效管理目标。作为同一供应链上的成员,在考虑自身利益的同时,还要兼顾其他成员的利益。可以对供应商采取合理的利益激励手段来提高它的积极性,以巩固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良好合作关系。
2、保证施工企业与供应商之间信息交流的畅通
加强供应商与制造商的信息交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在供应商与企业之间经常进行有关成本、作业计划、质量控制信息的交流与沟通,保持信息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实施并行工程
企业在产品没计阶段让供应商参与进来,这样供应商可以在原材料和零部件的性能和功能方面提供信息,为实施QFD(质量功能配置)的产品开发创造条件,把用户的价值需求及时地转化为供应商的原材料和零部件的质量与功能要求。
(3)供应商和企业经常互访
供应商与企业采购部门应经常性地互访,及时发现和解决各自在合作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难,建立良好的合作气氛。
(四)加强施工物资的信息化管理
物资管理供应系统模块
供应模块直接关系到物资是否符合建筑设计各阶段的要求,避免浪费。因此,对于物资供应模块,在信息化建设时,将物资库存系统、建筑工程系统与物资供应相连接,这样可以及时的对物资所需做出最优判断,结合工程所需与当前物资库存量,做出需求计划,根据需求计划,系统可以生成订单,将订单进行保存,并送入采购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采购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采购系统对于物资购置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采购系统中,需要重视物资采购种类,采购质量,同时对采购供应商进行记录,将所有信息输入采购系统中,便于更好的管理。
物资管理库存系统模块
物资管理库存需要做好物资的保管工作,需要重视库存资源的管理,对库存的入库、出库做好记录。为了做好物资管理工作,可以在库存系统中加入自动报警系统,当物资存量低于建筑工程需求值,通过提示管理人员可以及时做出采购计划;当物资存量高于建筑工程需求量时,系统自动提示管理人员,可以预防库存过多剩余,造成购置浪费。
(五)提高材料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物资管理水平
1、要重视选人,要选调素质高、学习能力强、知识面广、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物资管理队伍。
2、要加强理论学习经常组织在职培训,组织专题学习和讨论。鼓励物资管理人员参加法律和经济管理方面的考试及相关的执业资格考试,提高他们的理论水平。
3、要创造同业交流的渠道,引导同业交流。真知灼见往往在交流中产生,可以适当组织业余活动,建立有效交流渠道,以达到互相促进、互补不足的目的。
4、要以机制激励人明确物资管理人员的责、权、利,建立完善岗位竞争机制和奖惩机制.以机制激励人。
5、计划员务必要做好利库、节约、代用材料工作,做好和技术员的沟通协商工作,以免物资积压和资金占用及浪费。
6、管理人员加强材料验收工作,以避免价高质次产品及价、量差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而带来的经济损失及纠纷的产生。
结语
综上,建筑工程施工物资规范化管理作为施工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模式的不断创新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施工企业努力的方向。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建筑施工企业要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不断规划物资管理,在计划、采购、使用、储备等各重要环节的管理模式上不断创新,从而取得更大的、新的突破和进展。
参考文献
[1]戴莉.浅谈施工企业物资采购管理[J].管理探索,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