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暑习俗范文

大暑习俗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暑习俗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暑习俗

第1篇:大暑习俗范文

大暑有什么风俗禁忌

送大暑船

大暑送“大暑船”的风俗活动,在浙江台州沿海已有几百年的历史。据说在清同治年间,此地常有病疫流行,大暑时节病疫就更为严重,人们以为是五位凶神所致,于是在江边建了五圣庙,在大暑节这一天,用特制的木船将供品送至椒江口外,以送走瘟疫,以此祝福人们五谷丰登,生活安康。

颁冰仪式

由于酷热气候,在以大暑为代表的三伏天内,人们以安居静养为主。为了消暑,还发明了种种民俗,在古代尤为昌盛。古有伏日颁冰之仪式,即伏日将头年腊月窖藏的寒冰取出,供人们消暑。史料记载其‘清冷可听,亦太平之音响也’。至晚清,北京仍有赐冰之举。从暑伏日到立秋,各衙门例有赐冰,按照官员等级不同发放‘冰票’,人们凭借冰票自行领取。”

赏荷花

大暑所在的六月也称“荷月”,六月二十四日,相传是荷花生日,所以民间有赏荷花的习俗。江苏常熟、通州、吴县等地,是著名的观荷之处,观荷纳凉,游船众多,景象颇为壮观。《吴郡记)中载:“荷花荡在葑门之外,每年六月二十四日,游人最盛,画舫云集,露韩则千花竞笑,举袂则乳云出峡,挥扇则星流月映,闻歌则雷辊涛趋,苏人游治之盛,至是而极矣。”《内观日疏》称六月二十四日为观莲节,女子采了莲花送给丈夫,就如同以莲子相赠。表达绵绵情意。

过大暑

在大暑节那天福建莆田人家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邑人宋比玉的《荔枝食谱》中载:“采摘荔枝要含露采摘,并浸在冷泉中,食时最好盛在白色的瓷盆上,红白相映,更能衬出荔枝色彩的娇艳;晚间,浴罢,新月照人,是吠荔枝的最好时间。”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与人参相等。

暑月游船

大暑时期,古人绝不是独守在家里,做“宅男”“宅女”,相反,倒把这样的酷暑时节当节日来过。“暑月游船”是当时的民俗之一。旧时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开始种植青莲,文人雅士暑日则泛舟其上,赏月观景,风光无限,想想也觉得凉快呀。

 

大暑有什么讲究

室外注意

一、大暑期间,日光中紫外线的含量较高,尤其是中午日光直射,且室外气温较高时,应尽量避免长时间暴露于室外,以免受到紫外线的伤害和中暑。

二、大暑期间,如果要外出,一定要准备遮阳帽或打遮阳伞,戴太阳镜,并适当使用防晒霜,并且要避免在高温下活动,以免发生中暑。

三、在安排劳动或体育锻炼时,要避开烈日,并注意加强防护,尤其是老年人,其脏器功能减退,体内含水量比年轻人少,所以,高温天气对老年人危害更大。

室内讲究

一、大暑期间,日常起居上,睡眠要充足,不可在过于困乏时才睡,应当在微感乏累时便开始入睡,并且睡眠前不可做剧烈的运动。

二、要避免长期在空调屋内,在家中空调适当调高温度,26℃左右为宜,要避免室内外温差过大,容易患上感冒。

三、大暑时节,很多人喜欢光着上身睡觉,误以为这样会凉快,其实这是错误的。夏日里睡觉最好穿上睡衣,这样既可以很好地吸汗,同时还可以防止受凉。

大暑饮食禁忌

一、忌用冷饮降温

大暑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为旺盛的时候,除了暑热之气,还会兼夹湿浊之气,人们为了解暑往往还会饮用大量啤酒等饮料以解暑,稍有不慎就会造成胃肠不适,进而导致腹泻。

二、忌大量饮水

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

三、忌吃大量油腻食物

应该少吃油腻食物,以适应夏季胃肠的消化功能。

四、忌吃辛辣食物

夏天肠胃吸收消化能力较弱,吃辛辣食物虽然可以开胃,但却不能多吃,否则会伤及脾胃。

相关文章:

1.为什么大暑是最热的时候?大暑有什么风俗禁忌?

2.大暑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3.20暑有什么风俗禁忌?大暑有什么讲究?

第2篇:大暑习俗范文

“双11”,天猫交易额6分钟突破10亿元,3 8分钟突破50亿元,50分钟突破6 0亿元,63分钟突破70亿元,8 5分钟突破80亿元,128分钟突破90亿元。天猫淘宝全天交易额突破350亿元。不断跃升的数据让大屏幕前的人瞠目结舌。在合理时间内,达到撷取、管理、处理并整理成帮助企业经营决策更积极目的的资讯,这就是大数据的力量。

“大数据”是时下最火热的I T行业的词汇,随之而来的对数据仓库、数据安全、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围绕大数据的商业价值的利用,也逐渐成为业内人士争相追捧的利润焦点。而苏萌正是在为利润焦点服务着的人。

苏萌是北京百分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创始人,专长于营销模型、数据挖掘、推荐系统、商业智能、个性化营销。苏萌进入大数据领域已有十几年的时间,1997年他在美国康奈尔大学约翰逊管理学院攻读市场营销学博士,期间主要研究领域包括客户终生价值模型。

从那时起,苏萌已经与大数据结下不解之缘。在美国求学期间,他一直专注于对消费者行为的预测和建模,2006年回国后。国内营销数据的逐渐强大,互联网广告的兴起,使得大量广告行为数据蜂拥而至,良好的环境致使苏萌决定创业,“百分点”的创立是他为了实现自己多年研究价值而迈出的第一步。

早在1980年,著名未来学家阿尔文·托夫勒便在《第三次浪潮》一书中,将大数据热情地赞颂为“第三次浪潮的华彩乐章”。但是,大约从2009年开始,“大数据”才成为互联网信息技术行业的流行词汇。那么,大数据到底是什么?它到底能为我们做什么?

“数据是新的石油。”亚马逊前任首席科学家Andreas Weigend说。同样的问题,苏萌认为,与其说它抓住了企业的命脉,不如说它是企业发展的最佳辅助工具之一。但不可否认的是,大数据将会像互联网一样,改变我们的生活。

基于这样的理念,2009年,苏萌准确地抓住了商机,尽管注定要经历“万事开头难”的过程。

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营销与解决方案,这是苏萌一直为之努力的。“美国亚马逊的创始人在创立之初曾经说过,‘如果有200万个网络用户,那么将有200万个网络商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亚马逊。’这是它最有远见的地方,也是在这个领域里做得最好的。但当时中国没有企业在做这件事儿,首先它的技术很难,其次还存在数据缺失的现象。所以,我们是最早做个性化推荐引擎的公司。当时数据领域还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没有多少人能接受这种模式。”苏萌说。

从2009年至今四年多,苏萌坦言尽管之前已经有很成熟的大数据解决方案,但“百分点”今年才全面进入大数据技术。从2012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大企业有这样的需求,其中包括金融、零售等行业,他们需要有专业的企业为他们提供大数据解决方案。不过,大数据在资金、人力、关注度方面持续上升的同时,关于大数据的泡沫问题再度引起人们的热议。

在今年9月份大连的达沃斯论坛上,苏萌参加了首场以大数据存在泡沫为主题的辩论会。他与另一位参会者、日本科技部部长为反方代表。开场的时候,全场有近60%的人支持正方观点,但经过一个小时激烈的辩论后,整个局势扭转,全场60%的人支持大数据不存在泡沫的观点。苏萌的主要论据是,我们只看到大数据领域的冰山一角,目前大数据只运用于预测分析这部分,事实上在大数据的运用上远远要比现在多得多。

苏萌始终认为,似曾相识的是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的破裂。当时,企业都认为互联网具有高价值,于是大量投入人力、资金,后来虽然互联网泡沫破裂了,但是它的高价值仍存在,并影响到各个行业甚至个人,使得经济得到飞速发展。

与之类似,尽管关于大数据话题的炒作会冷却,但是大数据分析的价值会继续下去,企业关注的重点应该是如何采取正确的策略、流程和方法,从大数据分析中获得价值。

苏萌:大数据将会成为企业核心资产

投资与理财:您认为大数据时代真的来了吗?

苏萌:大数据的出现,主要是由于我们有了移动互联网以及数字化媒体,产生大量行为的记录,对用户的了解越来越深刻,这是大数据与以往不同的地方。以前的企业也有自己的数据库,但是信息量很小、很孤立。大数据首先解决的就是信息孤岛的问题。我们始终认为,数据是要流通的,是要交叉运用的。如果数据不能流通,那么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时代还没有到来。

投资与理财:具备哪些条件的人,才适合进入这个领域?

苏萌:大数据是个交叉学科,最核心几个方面是计算机、统计和商学,这三部分需要非常好的结合。比如在营销这部分,博士生都是需要有非常好的计算机和统计学背景的人。计算机和统计能够帮助我们建立比较好的分析、运用数据的能力,营销能知道该如何运用这个数据,营销建模也是需要通过数据来进行建模分析。我觉得进入这个行业,将来会有很多人成为企业的数据科学家、首席数据官这样的人才,这在未来的企业中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因为他们在管理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就是数据。

投资与理财:这个行业存在人才缺失的现象吗?

苏萌:远远不够,非常缺少。其实真正碰过大数据的人不多,很多人都只是碰过小的数据。学计算机的人建模能力差一点;学统计的人统计建模能力强,但是大数据运用能力差一点;学商学的人商业思维非常好,但是在技术方面又偏弱。所以,真正有在这些交叉学科中都有一定的了解,这样的人才非常紧缺。而且在企业中能够建大数据的技术、大数据管理及大数据运用的人,更是凤毛麟角。

投资与理财:很多企业现在还没有设立相关的职位?

苏萌:其实,很多企业现在没有大数据,企业内部的数据也不大,外部数据也不会运用,小数据目前运用也不够好。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开始关注,他们意识到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他们需要与数据相关的人才帮助他们,让其发挥出最大的价值,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在寻找懂数据的人才。

第3篇:大暑习俗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分析 系统 高速 数据更新

大数据概念的逐渐兴起,带动了各大行业的发展和更新,那么大数据的具体概念究竟是什么,书中的解释是一般的软件难以概括和捕捉和分析的较大容量的数据,更大的意义是在于能够通过交换、整合海量的数据,发掘新的知识,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大数据系统中包含仓储数据系统、图形处理系统、日志数据处理系统以及MapReduce数据系统等等。本文通过分析其中主要的几个数据处理系统中的差异和共性,分析大数据分析中的主要应用。

1 大数据分析系统中的Velocity

1.1 事物的处理系统

事物处理系统是传统的商业数据库中主要的应用软件之一,必须要支持大量的并存用户,由于每一位用户操作时所读取的数据只占其中的一小部分,并且会随机的分布在每一个数据系统中。例如在银行的存款中,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客户利用自动取款机或是人工服务进行交易,每一位客户对自己的银行账号进行操作,对于银行的整个数据系统中是极为微小的一部分,,是随机分布在各个银行的数据之内的。因此在大数据的时代,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普及,事物处理的规模和程度也就不断地加大。

在事物处理的系统当中,velocity是数据系统设计中的主要核心,引导每一位客户对其自身的业务进行准确的操作,同时需要尽可能的支持更多的并发业务,在实际的系统中,TPC-C与TPC-E是测试事物处理效率的主要依据。许多数据分析企业简化了数据分析的步骤,这样虽然能够从一定程度上减少分析的成本,提升的分析的性能,但是为了能够实现更多的分析应用,促进大数据系统的高效运行,需要程序员逐一解决实际的分析问题,将研究的重点放到ACID上。

1.2 数据流的系统

向较与事物处理系统,数据流系统的主要任务是分析流过系统中的主要数据,在每一条流过的数据中,计算出事先定义好的查询运算,例如差异监测、统计运算、复杂事件处理等等,系统中的运算需要连续不断的进行,由于不需要对数据进行大面积的存储,因此流过的数据也就是无限量的。我国数据流系统最早出现于20世纪末,最开始被应用于电信流量监控以及交通情况分析等等。同时与实务处理系统相似的是,数据流系统的核心任务也是velocity,其更加注重的是对于数据系统的吞吐量控制,单位时间内流过的数据量能够方便系统的储存,另一方面能够实现更多的恶吞吐率。

1.3 大数据分析系统

大数据的分析是确保数据价值的主要途径,通过对海量的数据进行分析,能够基本的总结出数据中蕴藏的规律,从而能够更好地理解现实,对未来的事件进行预测。大数据系分析系统与事件处理系统与数据流系统存在一定的差异,与事件处理系统相比,大数据分析系统只为极少数的客户进行服务,例如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决策人员以及对数据进行分析的管理人员,并发的用户量小于数据的处理系统,但是对于系统进行的数据处理工作并不少于事件处理系统;向较于数据流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处理系统中所存储的数据,而不是处理流动中的数据,虽然数据不一定 能够全部放入内存,但是大部分系统需要利用外部处理器进行处理。

在大数据的时代之下,velocity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数据通过不断产生、流通并加载到数据系统中,从静态的角度分析和优化数据分析系统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是无法反应并及时更新数据,难以适应众多的在线应用需求;其次,静止的状态可能会受到数据更新的干扰,数据分析的性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因此程序员在设计大数据分析系统的过程中,不仅要注重数据操作的本身,还应该理清整个数据分析的生命周期,从而使其设计理念充分发挥在系统应用中。

2 在数据系统仓储中高速数据的更新

2.1 传统的数据更新对数据分析操作的影响

分析数据系统中的查询工作,在硬盘上进行数据的顺序阅读,一般情况下,常规的数据顺序读性可能会达到100MBps,相对于传统的数据更新对数据页面进行数据的录入和插入以及修改等操作,数据的访问也比较符合前段系统的数据特征,基本上也是随机进行的。同时由于技术水平的限制,大多数硬盘只能支持每秒一百次的随机访问,系统运行的效率大打折扣。再加上随机访问可能会干扰良好的数据信号,在操作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换硬盘的磁头才能进行后续的工作,因此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数据分析的可能性。

2.2 在线高速数据更新的设计目标

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准备固态硬盘、硬盘以及内存三种设备,主要的数据内容依然存放于硬盘中,并在系统中增加少许的固态硬盘,用来暂时存储临时更新的数据,利用这样的形式,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更新对数据查询的影响,由于固态硬盘的容量也比较小,因此其成本也相对较低。系统中的每一条数据都需要包含其主键、操作流程以及更新后的数值。因此需要在内存缓冲之前及时进行更新数据,当缓冲完成之后,将数据的更新记录录入在固态的硬盘中,在读入的数据系统中记录插入和修改的操作,从而产生最新的数据信息。

为了完成上述的操作,需要保证几个设计的前提:

(1)对查询的结果影响小,这是主要的设计目标,在具体的算法设计中,利用固态硬盘的特征,减少线上更新对数据查询操作的影响;

(2)内存的占用较少,内存的大小可能会影响运算的性能,首先内存能够用于数据的缓存,减少不必要的操作,其次,以排序作为基础的算法,对于内存的大小不同,算法的性能可能会出现很大的变化,因此当数据能够完整的纳入内存之中时,利用计算方法只需要读取以此数据,就能够计算出具体的内存容量,从而减少对于内存的占用,提升数据内存的可靠性能;

(3)高效的迁移和操作,从时间方面来看,以前e累的大量数据记录,每一页的主数据中可能会存在一些新的更新记录,而不是随机的抽取,在空间的数据方面,数据的迁移能够随时空间的转移进行更新,因此只需要使用少量的硬盘空间,就能存储大量的更新数据。

2.3 MaSM算法

在数据更新系统和固态硬盘中加入两层数据结构,归纳并操作时,需要将数据更新的记录按照主键的顺序进行排列组合,并简化外部内存的排列程序,当缓冲完成之后,算法对缓冲区域中的数据更新记录进行修改,从而将排序之后的数据更新记录记载在固态的硬盘中,编写一个新的文件,之后便不再系修改。对于主键范围之内的数据查询工作,需要创建一个table range scan造作的运算部件,将数据更新记录的数值范围精确到固定的区域之内,使程序员能够及时并便捷的找到数据更新的差异和规律,从而对整个大数据分析提供有一个准确的把握。

3 高性能日志处理系统:LogKV

3.1 LogKV系统结构分析

键值系统能够灵敏地表现多种类型日记的信息和记录,并能够提供可靠的数据存储资源,系统由一个调节的管理支点和多个工作的节点通过数据中心的网络系统连接在一起,每一个工作的系统都由两个子系统构成,IngestKV是键值存储的子系统,使日志能够顺利的缓冲和收集,并实现系统的设计理念和设计目标。

3.2 从日志的数据源到系统的映射

需要管理员尽可能的平衡各个节点之间的日志数据流量,优化获取日志的方法,首先,日志的数据源能够运行LogKV的程序,进行直接收集日志资源,由网络信号进行数据的发送和传播;其次,日志的数据源能够通过配置远程的端口和服务器,将日志的数据直接发送到实际的运行系统中,从而促进整个系统的高效运行;最后,日志的数据源能够将数据写入到本地的文件中,并通过文件传输的协议,产品能够数据源中获取到数据文件。

4 总结

综上所述可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水平也得到大幅的提升,为了能够跟进时代的步伐,体验科技的成果,采用大数据分析以及高速更新数据更新的技术,不仅能够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加快社会进步的脚步,同时也能够促进我国的科技软实力,从而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找到一席之地。因此程序员在进行数据分析的过程中,需要充分了解设计的内涵,确立在线高速数据更新的设计目标,从而方便大数据的存储和运行。

参考文献

[1]陈世敏.大数据分析与高速数据更新[J].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2015(02):333-342.

[2]刘中亚.正视大数据――浅析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高速公路运营管理[J].中国公路,2014(23):108-111.

[3]杜玉辉,蒋姣丽.大数据背景:高速公路收费系统数据的现状、分析与展望[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2(15):3752-3754.

第4篇:大暑习俗范文

信息能力、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以及信息需求共同组成了信息素养这一综合体。信息能力是指人们有效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生成新信息的能力。信息意识是指人们对各种相关信息的自觉心里反应、是指人的信息敏感程度、即人对信息敏锐的感受力、判断力和洞察力。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是每个用户在获取、利用、传递信息的过程中都应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人民对信息的利用能力决定了其是否能在信息社会中有所作为。信息素养要求人们要有一定的信息意识,具备一定的信息境界,这不但是信息素养的基本要求更是一种信息基础素质。高校图书馆是高校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并且担负着提高大学生素养的责任和使命,有义务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调查显示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在校大学生对于信息素养工作任务没有足够的重视,很多学生对于如何利用图书馆信息资源进行自身信息素养提高没有充分理解。较多的在校大学生虽然对信息有一定的需求,但是对于信息的提取、分析、理解能力较差,很多大学生对于图书馆、网络、通讯、计算机知识缺乏正确的信息理论修养。一些学生还对于信息中有害部分不能进行及时的避让,抵制不了计算机病毒、电脑黑客、网络安全等有害信息的污染,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的重要性

1、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是现实的需要

信息素养是大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开展终身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与发展所必须具备的基础能力。信息素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学生的信息获取意识、信息传播意识和信息更新意识,让学生适应社会信息环境,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全面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为大学生实现自我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既是图书馆适应信息社会的功能性要求,更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必然步骤,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信息素养教育是提升高校素质教育水平的内在要求

高校信息素养教育是一种旨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等开展的一系列教育活动,是高等学校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校图书馆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对全面增进学生对文化信息内容检索以及传播技能与能力的提高,无疑是具有重要作用。

三、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优势

1、丰富的馆藏资源是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物质基础

。图书馆是高校文献中心和最大的信息资源集散地,作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主战场,它具有其他部门无法比拟的优势。首先其购买及收藏的纸质文献、电子出版物、各类型数据库,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其次,通过开展资源共享、充分利用CALIS数据、馆际互借服务等扩展了信息来源渠道,这样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和智力结构,还能激发他们获取信息的欲望,培养了他们获取信息的能力,为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奠定了基础。

2、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势为信息素质教育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支持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高校图书馆都拥有先进的技术设备和手段。开发文献集成管理系统,信息资源网上查询服务、联机数据库共享系统等供读者使用。这些都在无形中加速了学生对信息资源的搜集、整理和利用。

3、高校图书馆是高校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信息中心

拥有一批多学科、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他们不仅熟悉馆藏结构和网络资源分布状况,更加了解信息检索方法,了解学校教学科研的发展动态,能为大学生提供该领域的前沿动态和最新发展资料,同时,图书馆的部分馆员还拥有文献检索课的教学经验,可以根据不同需要,对大学生开展多种形式和不同层次的信息素养教育。他们是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

4、图书馆优美的环境、浓厚的文化背景以及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大学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空间。教育宣传栏、信息栏和电子屏等信息设置,对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教育有着“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从图书馆的性质和承担的信息教育职能来看,环境因素在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培养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四、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

1、丰富的信息资源是信息素养教育的保证

要实施信息素养教育,图书馆必须具备充分的信息资源。图书馆除有传统的文字资源外,还必须建立计算机信息网络,包括校园网、局域网、中国教育科研网等,要组建图书馆的自动化网络如公共检索系统、光盘检索系统、国际检索系统、网上查询系统、以及电子阅览室、文献检索室等。同时建立健全网络和信息管理制度,保证信息检索的规范和高校利用。

2、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除了进行传统的入馆教育外还有培养学生利用信息的能力,那就是如何利用电子阅览室

让学生在电子阅览室边学习边操作,使他们更快的掌握信息检索技巧,如各类信息资源的查找方法,各种常用数据库的使用方法,以及信息网站导航和网络软件使用等知识培训。另外还可以指导大学生科学地评价、吸收利用信息,创造属于自己的成果。电子阅览室作为大学生信息能力培养的重要场所,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3、高校图书馆员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继续教育,为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提供人力保障

在人力资源建设方面,图书馆要重视人才引进工作,图书馆工作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优质的服务,还要有较强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学科知识,以及熟练运用知识的能力。图书馆要重视对在岗职工的继续教育,可以有计划地组织馆员进行在职进修与培训,以达到提高馆员信息能力的目的。

4、利用微信深化图书馆信息服务

微信公众平台带给了读者更快捷的服务体验同时兼顾了读者信息隐私的保护。高校图书馆创建公众微信号后,可以通过微信图书馆的常规信息和图书信息,可以通过微信建立图书推荐服务平台,向学生展示、推荐图书馆中最新、最好、最热门的图书以提高大学生对高校图书馆图书的利用率。另外,高校图书馆的微信平台还可以提供实时在线咨询、图书查询、借阅查询、续借图书等,方便了学生,提高了工作效率。作为一种新型的信息传播平台,高校图书馆利用微信公众平台在更好的为学生服务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意识。

五、总结

第5篇:大暑习俗范文

关键词:信息素养;大数据;实证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195-04

自20世纪60年代进入信息社会,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程度不断加深,信息社会对人才提出了包括信息素养在内的一系列要求。信息素养的培养关系到每个社会成员在信息化社会中的立足于发展,因而引起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1]。进入2012年,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的选择、获取、加工处理等直接影响到知识更新及科技成果的转化。大学生作为国家建设的“后备军”,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对于大学生在大数据时代获取有效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创造应用信息等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一、信息素养概念界定及研究概述

1.信息素养。信息素养的概念最早是由时任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的Paul Zurkowski于1947年提出的。他把信息素养定义为“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的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与技能”,后来又将其解释为“人们在解答问题时利用的技术与技能”[2]。但是信息素养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不同学者和群体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与研究目的定义了诸多概念。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把信息素养定义成“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拥有寻找、评价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能力”[3]。纵观国外信息素养的研究,不难发现研究重点逐渐由信息技能转向更为综合的信息基本素养。

2.国外研究现状。国外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便对信息素养进行研究。1995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和教育传播与技术委员会制定了涵盖信息技能、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的学生信息素养九大标准。2004年1月全美大学及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正式通过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标准”,提出了针对美国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研究的5大标准及22项性能指标。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领域:一是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概况的研究,二是研究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之间的关系,三是根据国家、专业、年级等进行有针对性的信息素养培训。

3.国内信息素养的研究。我国很早就重视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国内学者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如2007年霸桂芳结合大学生教育的主要特点,提出高校应通过学校教育、社会环境及大学生自身特点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4];2011年吴晓伟根据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人才培养规格和特点设计出了面向应用型本科大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量表[6]。但是目前国内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一方面,研究的内容与主题主要局限在大学生信息素养与高校图书馆教育之间的关系、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的简单分析等方面。另一方面,研究集中讨论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策略等方面而较少结合当下时代背景。本研究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出发,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同时考虑移动互联网对于当代大学生的深刻影响,对于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进行调查,探索大数据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系,找到影响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因素并提出相关对策。

二、研究方法及样本说明

1.研究方法。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及访谈等形式,调查南京地区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再通过SPSS19对问卷进行分析研究大学生信息素养在专业、性别、年级方面的差异,以期为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素养培养提供可行性的策略。

2.样本。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向位于南京市仙林大学城的高校不同专业的学生(南京大学、南京邮电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发放问卷500份,实际回收问卷482份,按照剔除有缺失数据,剔除答案排练完全一致问卷的原则获得有效问卷406份。

三、量表设计

综合国内外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结合大数据时代背景,笔者把大学生信息素养划分为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伦理与道德四个维度进行研究。量表题项根据五级Likert回答,分别为非常同意、同意、一般、不同意、完全不同意。

1.信息意识。信息意识作为信息素养中的关键一环,指个人对于信息的敏感程度,是整个信息素养的前提。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会面对众多数据,具备敏锐的信息意识可以帮助大学生将众多的数据转化为相关的信息。信息意识分量表的设计从其定义出发,分别从学生对信息类课程的态度、遇到专业问题时的解决方法、对于高校图书馆检索课程的意见等出发设计。

2.信息需求。信息需求能力主要测量学生能否用总结概括性语言提炼自己所需信息、知晓常见信息源的类型、内容特点、获取条件,将信息源与所需信息相匹配的能力[7]。在大数据背景下,大学生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休闲娱乐”、“学术学习”、“生活服务”三个方面。信息需求分量表从信息需求的定义出发。分别考量大学本科生在学术学习时对常见信息源的掌握情况和其对高校开设相关信息检索课的需求状况。

3.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知识与技能是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细分为信息知识与信息技能两部分内容。信息知识是指与信息有关的理论、知识与方法,是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基础。信息技能则是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的核心。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几何级数增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作为国家建设主力军的大学生,每天都要面对各种形式的信息,既包括传统的结构化数据,又包括文本、图像、音频、视频等半结构和非结构化数据。同时,大学本科生应该掌握一定的文献检索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熟练掌握国内外网络数据库及网络下载工具等。

信息知识与技能分量表从检索技能、网络下载技能、数据库技能、数据分析技能等方面对于大学生信息信息知识与技能进行了考量。

4.信息伦理与道德。信息伦理与道德,是指个体在信息社会应该具备的判断和辨别信息,正确传播信息的能力。它要求个体在国家法律和公民社会道德规范允许范围内进行信息的应用与创造,不得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侵害社会和他人合法权益。为了得出大学生信息伦理与道德的现状,笔者从其定义出发,结合现实生活中大学本科生遇到的实际情况,如贴吧论坛讨论、网上搜集资料、网络音乐下载、学术论文写作,进行此维度问卷设计。

5.大数据。大数据通常用来形容大量的半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数据。大学生作为一个求知群体,与信息的关系日益密切。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大学本科生对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使用频率骤增,利用移动互联网订购火车票、查找旅游目的地信息等已不是新奇事。在大数据时代,大学生会面临更多挑战,能否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有效信息并进行应用创造显得格外重要。

四、实证结果

1.信度和效度分析。(1)信度,本研究中信息意识,信息需求,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伦理与道德四个分量表的CronbachA系数分别为0.674,0.582,0.842,0.800。总量表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5,信度较高。(2)效度,按总均分高低排序,前27%记为组1,后27%记为组2。通过对组1和组2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每一题的sig.值都在0.05以下,可见每一题都具有较高的区分度,从而整张问卷都具有较高的区分度,所以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

2.描述性统计。如表6所示,对406个个案的平均分进行描述统计,平均分的最大值为4.923077,最小值为2.461538,平均值为3.67723001,标准差为0.458346830。依据Likert五点法,结合均值,可知当前大学生总体信息素养较高。

3.影响因素分析。

(1)专业因素,如表7所示,不同专业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差异不大。按照专业分组,利用多独立样本检验,可知不同专业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渐进显著性为0.765,远大于0.05,佐证了描述性统计的分析结果。

(2)性别因素,本研究发现男女生信息素养并无显著差异,描述性统计结果显示,男生信息素养总均分为3.71,略高于女生的总均分3.65。

(3)年级因素,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具有显著差异,年级越高,信息素养得分越高。按照年级分组,利用多独立样本检验,显示渐进显著性为0.002,小于0.05,可见不同年级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具有显著差别。再根据描述性统计结果,可知大三、大四学生信息素养得分均值为3.76,大二学生得分均值为3.56,大一学生得分均值为3.68,验证了信息素养的年级差异。

4.大数据与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关系。为了得到大数据与大学本科生信息素养的关系,笔者通过双变量相关分析,得到两个变量的Pearson系数为0.667,远大于0,呈正相关;且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可见两者的相关性较为显著,可以理解为信息素养较高的大学本科生,对于大数据的把握也较深。

5.研究结论。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学生的信息素养整体较好,但是信息技能水平较低,不同年级学生的信息素养存在显著差异,但是没有发现专业和性别的显著影响。

五、对策及建议

1.建立大学生信息素养标准。信息素养的概念自提出以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持续关注,但是目前信息素养的内涵及教育范围等还没有一个普遍的标准。为此,应该成立一个全国性的高校信息素养研究组织,制定相关培养标准,针对目前大学生信息意识不强、信息技能较弱的现状开展专门培训,着力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以适应大学生在大数据背景下发展的需要。

2.开展高校图书馆信息技能培训工作。开展图书馆信息技能培训工作,首先应该对高校图书馆工作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教师应该探索多种教育手段,激发大学生学习兴趣,并结合一些通识课程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科研能力。与此同时,高校图书馆应该定期开设文献检索课、专题讲座等,在学校形成一种信息化氛围。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一些信息化手段,如微信平台等,介绍相关知识及预告专题讲座,使其可以惠及更多的大学本科生。

3.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观念。在大数据时代,信息成几何形增长态势,知识更新迅速,大学生应该积极树立自主学习观念,通过多种渠道获取自己所需信息,提高专业知识储备,扩大自身知识面。通过访谈调查,大学本科生前往图书馆的主要目的是自习,而非阅读大量书籍。针对这一现实问题,相关职能部门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观念和终身学习观念。

4.培养方案增设相关课程。我国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一直受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影响而发展缓慢,培养出来的本科生动手能力不是很强。高校应该开设相关课程,在理论教学的基础上,开展实践性教学环节。通过理论加实践的教学方式,使大学生可以熟练掌握常见信息检索检索方法,逐步提高信息技能。

参考文献:

[1]郭玮.高校大学生信息素养状况调查与分析[J].图书与情报,2013,(6):119-122.

[2]汪慧芳.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J].群文天地,2010,(10):74-75.

[3]陈文勇,杨晓光.高等院校学生信息素养能力标准研究[J].情报科学,2000,18(7):611-613.

[4]霸桂芳.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7,(2):15-16.

第6篇:大暑习俗范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素质教育

近年来,大力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并能适应新世纪需要的人才,已成为当前高等学校教育改革的热点.高校图书馆作为高校的支柱.,应充分利用其丰富的图书资料和深层次的信息服务,为全面进步大学生的素质,培养新世纪的合格人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素质教育及其教育理念

所谓素质教育,是指学校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的环境副作用和教育训练,使学生获得稳定的、能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内容可概括为:文化素质教育、思想道德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业务素质教育、信息素质教育.这五方面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各有侧重点,德育教育重在培养高尚的思想品德,身心教育强调的是强壮的体魄和健全的心理,文化素质教育是通过对学生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的教育和学习,促使其文化知识水平和艺术鉴赏力不断进步,最终促进其综合素质的进步.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向全社会延伸并得以持续终身的保障,是信息社会的产物.素质教育有三个基本现象:1、公平性,即面向全体,让每一位学生有机会接受教育、有机会得到发展.2、合理性,即力求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3、主动性,即让学生积极主动发展,培养学习能力(核心为自学能力)和开拓精神.

二、大学图书馆素质教育的优势

大学图书馆在其成长过程中发展和完善了自身的职能,这些职能使得她在大学中得以发挥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具体而言,大学图书馆有如下职能与作用:

1.大学图书馆具有保存文化遗产的职能只有当每个学者能够迅速方便地查阅到以前有文字记载的全部成就时,知识才能真正进步.正因为图书馆的存在使继承人类文化遗产成为可能.大学图书馆可以通过书评、推荐书目等活动指导学生的阅读,帮助学生制订自我完善计划,并使学生根据自我完善计划进行阅读.

2.大学图书馆具有文献保障职能 个体读者需求广泛多样,个人力量是无法满足这种需求的,只有建立公共文献收藏机构,通过图书馆来收集和提供文献,才能为读者的阅读需求提供文献保障.图书馆的文献资源建设的目的就在于此,大学图书馆依靠文献信息结构的不断完善、文献信息质量的不断进步来起到课堂伸延、扩大和深化的作用.

3.大学图书馆具有传递信息的职能图书馆中蕴藏着丰富的文献,汇集着最新的科技成果,是重要的信息源,图书馆对大量的文献进行有序化的工作,并广、快、精、准地加以传递,加上因特网上的虚拟文库等使得学生能够不断接受最新科技动态.

三、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作用

1.进步图书馆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员的素质在图书馆服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校图书馆是为教授教养、科研,为培养人才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它的服务对象是知识层次较高的读者群.现代信息技术带来了图书馆治理方式、工作重心、服务手段的重大变化,图书馆所需的人才正从事务型向技术型转变,因此,图书馆员应通过各种培训形式,更新知识,从不同层面进步自身的素质,特别是要掌握计算机知识和网络技术,具备从网上获取信息和对信息进行鉴别、筛选及开发的能力,只有具备了过硬的业务技能、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和开发创新的能力,才能得到读者的认可、信任、尊敬,达到服务育人的良好效果,让读者满意而归.

2.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

《普通高等院校图书馆工作规程》明确规定高校图书馆应组织力量,采用多种方式对读者进行系统的检索与利用文献的教育说明高校图书馆在素质教育中直接担负着一线教授教养的任务,图书馆应通过开设文献信息检索课和开办培训班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有关文献检索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培训,指导学生使用各类工具书、光盘检索、联机检索,使学生掌握文献检索的专业知识,能独立地进行手工检索和计算机检索,进步他们的信息使用能力.

3.改善馆藏结构 高校图书馆只有拥有了丰富的高质量的馆藏资料,才有条件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所以,高校图书馆应根据学校教授教养及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改善馆藏结构,加强包括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在内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资源数字化建设,对已入库流通的图书,要及时剔旧,优化藏书结构,防止馆藏老化,进步馆藏质量.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还要加强各高校之间的信息网络建设,实现文献资料的资源共享.高校图书馆不能墨守成规,要大胆采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强图书馆的馆藏建设,更好地为大学生素质教育服务.

4.利用现代化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活动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频繁光顾的地方,在图书馆建立一个有利于激发学生信息意识的环境,可对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具体做法是:一方面,增加馆藏电子文献,建立电子阅览室,向学生提供计算机检索、光盘检索和多媒体阅览服务;另一方面,高校图书馆应借助网络化信息,开展多种高层次的信息服务,实现学生、教师和图书馆之间的互动,帮助学生从网上获取丰富的文献资源,培养学生主动搜集情报的意识,以更充分地利用图书馆.

5.学生参与图书馆实践的素质教育 图书馆是对学生进行课外素质教育的重要基地,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学生通过参加图书馆治理工作,不仅能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本领,而且能加深对图书馆工作的熟悉和理解,使他们在各方面均有所得益和进步.每个学期学校可以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一些班级到图书馆劳动服务,分组轮流参与一些简单的分类编目、图书上架、信息加工、外借服务、阅读指导、旧书修补、新刊登记、报刊装订等业务方面的工作以及打扫环境卫生、搬运书橱桌椅等一些适量的体力劳动,并形成一整套考核制度,使学生在劳动中懂得一些图书馆知识,学会怎样使用图书馆,养成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护公物、尊重他人等基本品质,从而实现学生参与图书馆实践活动的素质教育功能.

6.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一直以来,高校图书馆一直满足于借借还还的基础工作,而很少考虑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问题.为了使高校图书馆的素质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图书馆应该针对青年人的现象,在大学生中经常组织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如读书节、征文活动、图书展览、学术讲座、知识竞赛等,进步大学生的阅读兴趣,不断地在大学生中掀起阅读热潮,引导大学生进行良性阅读,培养他们剖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样既可以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也有利于进步学生的文化素养

参考文献:

毕艳娜. 高校图书馆现状调查及未来发展趋势探讨.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第7篇:大暑习俗范文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馆员信息素养教育

一、认识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Information Literacy)这个名词是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解释为“人们利用大量的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来解答问题的技术和技能”。多年来,“信息素养”概念的界定经历了一个不断深化、细化的过程。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在其年度报告中对信息素养的含义进行了重新概括: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就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能够有效地查寻、评价和使用所需要的信息。200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国图书馆学情报学委员会在布拉格召开以信息素养为主旨的会议,在其发表的《布拉格宣言》中对信息素养又做了如下定义:个人、社会和国家通过鉴别、查找、评价、组织和有效利用信息来查询结果或解决手头问题的能力。

信息素养的概念虽一直随时展而变化和丰富,但其内容大致上都包含以下四个主要部分:确认所需信息,寻获信息,评估信息以及应用信息。现今,信息素养不仅仅体现个人获取信息的能力,也是一种信息需求意识、一种信息观念。信息素养的具备是公民有效参与信息社会的一个先决条件,也是人类实现终身学习这一基本权利的重要助力。

二、培养馆员信息素养的必要性

1.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对全民信息素养有了更高要求

在“知识即经济、知识即国力”的时代,世界各国为提升国家竞争力都积极推动国家级大数据中心建设计划,例如美国政府在2012年启动的“大数据研究与开发计划”,韩国政府于2013年筹划建设的开放性数据中心等。当信息数据通道、资源和环境建设完成,要想让民众能有效地运用其中的信息和数据,就必须让其具备良好的信息素养,使公众成为独立且自导式的终身学习者。

公共图书馆对社会履行着信息传播和教育的职能,是民众走出校园后进行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主要社会教育机构,被称为“民众的大学”。在大数据时代到来的背景下,公共图书馆肩负着培养民众信息素养的重任,不仅要积极地开展面向民众的信息素质教育,所开展的教育活动也要与学校进行的信息素养教育内容相衔接和补充,使民众获得工作或生活上所需的信息素养方面的知识与技能。促进民众信息素养的提高,既能帮助民众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也有利于图书馆的各类资源得到更充分有效的利用。

2.馆员信息素养水平直接影响读者的信息素养水平

公共图书馆若要推动民众信息素养教育,其先决条件是馆员必须具有高层次的信息素养。馆员作为图书馆的信息管理者,主要职能就是把信息和需求联系起来,成为连接读者与信息之间的通道。馆员的工作从确认所需信息开始,到寻获信息、评估信息,最终目的是为了让读者能够应用到有效信息,每一个环节相扣,是信息素养概念中最重要的四个部分的完全体现,可见联系着读者和信息之间的这个通道,其稳定和顺畅是与馆员自身信息素养水平的高低紧密相关的。在服务过程中,高信息素养的馆员所展现出的信息意识、信息认知和信息技能,必然能引导读者成为高信息素养的民众。

这个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时代,首先给馆员的信息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馆员的信息素养能力决定了公共图书馆所开展的信息素养教育的质量,也是未来图书馆事业建设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信息素养是图书馆员应具备的基本素养,也是馆员综合素养的核心。

三、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构成

笔者从信息素养的概念出发,结合公共图书馆的实际工作内容,总结出馆员应具备的信息素养构成包括两个部分:一是信息意识和态度,即面对信息、信息社会、图书馆信息工作时的意识和态度;二是信息知识和能力,指对信息理论、知识和方法的了解程度以及通过利用信息资源和设备获取信息、评估和加工信息、创新和交流信息的能力。

1.信息意识和态度

信息意识和态度是决定个体信息素养高低的先决条件,其具体内容包括:

(1)肯定信息、信息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价值和作用,了解信息技术的局限及负面效应从而正确对待各种信息;在信息行为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社会法律、法规和伦理道德体系,有强烈的信息责任感,主动参与理想的信息社会创建。

(2)认识到信息化对图书馆事业的重要性,乐于把信息技术作为基本的工作手段,积极面对工作中信息技术的挑战;对信息有积极的内在需求,善于将社会和工作对个人的要求转化成个人内在的信息需求。

(3)对各种信息保持敏锐度,善于甄别信息的真伪,能迅速有效地对信息进行筛选,发现并掌握有价值的信息,这样可以节省思考与判断的时间,从根本上为读者带来方便。

2.信息知识和能力

信息知识和能力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体的信息知识和能力水平可以充分体现其信息素养的状况。具体内容包括:

(1)熟知馆内各类藏书、期刊、音像制品、数字资源及其分类,能对这些资源进行有效地管理和应用;具备信息服务理念以及向读者提供参考咨询服务的能力。

(2)具备基本的电脑操作、管理、维护及故障排除能力,掌握各种依靠电脑进行的检索方法,并能帮助和教育读者使用电脑来利用图书馆的各种资源;能操作不同的播放设备及工具,具备基本的媒体制作能力(如拍照、拍摄和剪辑等技术)。

(3)了解Internet相关网络技术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熟悉本馆内的网络构架、所使用的网络设备及相关功能;熟悉各种新兴的网络资源,并能加以整理、评估和运用,给读者提供具有加值性质的网络资源服务。

(4)认识到大数据时代对图书馆资源和服务提出的挑战,具备基本的数据采集和管理、处理和分析、共享和协同创新的能力,注重对数据潜在价值的挖掘及其相关服务的开发;具备基本的数据库知识,了解馆内拥有和开发的数据库情况,能参与本馆数据库的建设和更新工作并能利用数据库为读者进行信息服务。

四、馆员信息素养的培养和提升途径

1.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每个社会成员都应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并转化成实践。从“学习”角度来看,终身学习的本质核心是学习者信息素养的培养,而信息素养能力则是终身学习的法宝,信息素养的具备能使人们有效地寻求、评价、利用和创造信息,让终身学习的目标得以实现。而在当前,馆员单一的知识水平已经难以胜任公共图书馆未来发展的需要,所以不论是身为公民还是图书馆员,都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架构,不断学习新的技能和业务,在终身学习过程中提升信息素养,以更高的信息素养助力于终身学习。

2.制定系统的馆员信息素养教育整体规划

制定系统的馆员信息素养教育整体规划,有利于为公共图书馆和馆员本身创设一个信息素养优化发展的环境。首先,公共图书馆要尽快建立并实施图书馆员任职资格的标准和制度,让未来引进的专业人员的信息素养得到一定的制度保证,也能在对现行在岗不符合要求的人员进行调整时提供参考标准和依据;其次,把信息素养教育纳入业务培训和业务考核中,根据图书馆的发展目标及馆员的具体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学习和培训活动并加以考核,才能全面、系统、有效地提高馆员的信息素养。

3.注重在工作实践中学习和提高

馆员信息素养的提高不应只限于馆内开展的培训和教育活动,还应充分利用图书馆工作岗位的要求和丰富的资源优势,学习实践其中与信息素养相关的内容,例如各类文献信息的检索方法和技能、计算机和网络的操作、馆内数字图书馆和数据库知识等。根据图书馆工作的需求来完善更新馆员自身的业务知识结构,可以使馆员学以致用、学用结合,提高信息素养教育的实用性,能为公共图书馆服务的信息化数据化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富英.信息时代图书馆员的信息素养[J].办公自动化,2013(10).

[2]林松.信息素养:图书馆馆员面临的新课题[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2(11).

第8篇:大暑习俗范文

关键词:科学管理;营林技术;要素

1营林生产灾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1.1营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方法

营林过程受雨雪冰冻灾害,在任意地区是不可避免的,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海拔,地形地貌有关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森林经营水平,营林质量,营林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方法、对造林树种的选择等因素影响,也与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灾害有着直接的关系。天然林木比较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工营林比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影响最重,其经济损失也大。我省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都选为杉木纯林,如果再赢林中它的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就会使树木为争夺阳光,使树高生长较快,但树冠幅较小,时间一长就会使树形成高、径、冠的比例失调,梢部木质化程度低,在冬季,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梢,由于枝杈过多,滞雪量过大,易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1.2营林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要做到利用科学管理营林,开发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林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系统的防治方法,要坚决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方法,把森林,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营林速生丰产,那个及效益的目的。

2面对营林生产中易受灾害的做法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工作

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害,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发生的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的种类、数量、分布、营林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方法

根据营林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

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方法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方法的工效低费工、局限性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

是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方法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营林的防灾减灾方法分析

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方法,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林。对于受灾林地清理和造林要更新方案。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营林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破坏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的营林,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其在营林地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以利形成异龄复层林。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营林,应及时全部伐除更新造林。因此应调整抚育间伐政策,对抚育间伐材应取消限额管理,取消各种税费,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林农加大投入适时进行中幼林抚育间伐,营造健康森林,提高营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4结束语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第9篇:大暑习俗范文

2015年,全国各地一批大数据产业园、数据中心建立,各地也在争建大数据交易所,大数据产业进入真正落地的元年。同时,工信部也正在研究编制大数据“十三五”产业发展规划,引导产业发展。

围绕大数据产业链和地方如何布局“大数据产业”,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参与大数据产业“十三五”规划制定的中国电子信息发展(300469,股吧)研究院电子信息产业研究所所长安晖,他认为,大数据的分析挖掘服务是产业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一部分。

他建议,地方政府不应该盲目夸大引入数据中心的作用,还是要优先引进以数据分析挖掘为核心业务的大数据产业体系,而不是把一些附加值较低的产业作为重点;其次,还是要做需求导向的招商引资,要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要让大数据能够在当地实现价值。

大数据分析挖掘服务企业成长性好

《21世纪》:有人说大数据是未来的石油,发展大数据的价值在哪里?这些价值如何实现?市场对大数据的认可程度如何?

安晖:孙子兵法说,多算胜少算不胜。拿什么去算?其实就是靠信息,而数据就是信息的表现。掌握的数据越多,在处理能力与之匹配的条件下,对决策往往也就越有帮助。从大量数据中发掘出有用的信息,以及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这是大数据的核心,也是大数据商业价值的最高端。

在这里我们可以把数据和信息等同,大数据产业对信息的加工就是对知识的加工,这实际上是知识经济的一种形式,知识经济的成果是非常有价值也非常容易变现的。市场对大数据的认可程度非常高,因为实际经营中企业需要这样的有用信息。

从数据的生命周期来说,可以将大数据企业分为数据的采集、整理、存储、分析挖掘和数据应用这几个部分,应用里包括数据的可视化。在这个生命周期里,每个方面都会涉及相应的软件、硬件开发和服务。数据的分析挖掘服务是产业核心中的核心,也是最具有商业价值的一部分,其他的可能跟传统的IT行业没有区别。

《21世纪》:你觉得目前国内整个大数据产业链上达到比较高产值的企业有哪些?有没有一些代表性的企业?

安晖:大数据行业的核心是数据的分析和挖掘,这实际上是一种智力型服务。过去为了提供一个完整产业链,往往把软硬件的研发生产、数据收集等行业都加入到大数据产业中去了,这就使得大数据产业的概念广了很多,不用发展大数据产业也有很多规模非常大的企业。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核心比如数据分析挖掘、可视化呈现,包括大数据应用的增长上不来,这样的规模毫无意义。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大数据产业的“庸俗化”:产业链上肯定有低端的和高端的环节,做不了有知识性和服务性的高端环节,转而做低端环节,这实际上是产业的低级化发展。

从纯粹的大数据企业角度来说,国内现在确实有了一批专业从事大数据分析挖掘的服务型企业。可能短时间内其中还没有规模特别大的,但这批企业的成长性都非常好。

《21世纪》:现在国内企业的责任分工上下游关系是否清晰?或者都是数据的收集、储存、分析和应用一把抓?

安晖:大部分还是比较清晰的。比如我们和发改委一起调研过一家公司,这个公司就专门从事商贸大数据挖掘。在国外收集国外市场需求和价格的变化,把这些数据整理完之后卖给国内的出口公司。

国内还有一些整合数据服务和数据平台建设的公司。我国的数据产业还处在起步阶段,摸索怎么把散乱的数据整理好收集好,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探路工作。

大数据中心不能做成“硬盘”

《21世纪》:包括贵阳、重庆、武汉在内,各地纷纷出台大数据产业规划,都提到引进大数据企业。一些大企业也将把数据中心建在贵阳,这样的数据中心建立对于当地意味着什么,有没有实际效果?

安晖:如果只是单纯地把数据中心放在一个地方,就像是放了一个硬盘在那,并不算高产值的产业。很多地方引进大企业的数据中心,实际上是想引进相应配套企业。地方政府希望相关数据加工处理业务等高附加值的业务也跟进入驻,而且能利用数据中心把相应的技术人才和产业公司聚集过来,起到“磁铁”的作用。

当然,从理论上说,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可能帮助到未来智能终端、云端结合的发展,这有可能是一个方向。这种理论虽然各地都在发展应用,能不能实现、如何实现还在探索。

此外,针对整个大数据产业体系而言,如果说真的能做到大数据服务落户,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会非常明显。一方面大数据产业本身作为知识经济的一部分,它的业务是高增值性的。另一方面大数据产业的发展非常有利于其他行业的发展,有很强的正外溢性。举个例子,交通大数据如果在北京得到良好应用,日均拥堵时间能减少15分钟以上。

《21世纪》:很多地方在做交易平台,有中关村(000931,股吧)的数海交易平台、数据堂的datamall,还有武汉等地方政府的大数据交易平台。交易平台的建立对地方意味着什么?

安晖:地方能把大数据交易平台建起来肯定是好事。但我个人对一段时间内地方能不能建立起完善的市场化大数据交易平台持谨慎怀疑态度。比起建立平台,各地政府现阶段更应该推动政务数据的开放。要加快向服务型政府转型,特别是服务意识上的转变,要有政府数据的归属权属于全社会、数据是用来服务社会的意识,其他的标准拟定都是技术性问题,都不难。

《21世纪》:地方引进大数据企业需要哪些区位优势?在引进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安晖:对大数据产业来说,目前被地方政府当做一种新经济业态,也是产业转型的重点。对于地方来说,发展大数据主要还是看其人才资源和应用需求。另外大数据产业不能独立存在,必须和各个行业领域相结合,所以要有应用需求。

需要注意的地方,首先要优先引进以数据分析挖掘为核心业务的大数据产业体系,而不是把一些附加值较低的比如数据中心的产业作为重点;其次,要做需求导向的招商引资,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相符合,要让大数据能够在当地实现价值。具体来说,招进来的企业一定要和实际数据应用需求相结合,比如农业大省就完全没有必要引进工业大数据企业;第三,要警惕一些所谓的大数据企业,这类企业在面对地方官员时往往喜欢混淆大数据的概念,有的还片面夸大数据中心的作用。

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交易

《21世纪》:目前大数据交易行业的标准怎么样?还有哪些规则待拟定?地方如何打造数据交易平台。

安晖:现在整个大数据行业还处在一个初期的、肆意生长的阶段,没有统一的官方行业标准。

交易平台和数据企业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从研究者的角度出发,第一,大数据交易平台作为独立的第三方,不能参与数据的处理;第二,平台要负责制定行业规则,包括交易规范和数据标准等等各个方面;在行业规则制定完善的将来,则要负责监督和管理。就具体职责而言,首先是撮合交易,帮助数据需求方和供给方顺利进行交易;其次在数据进行交易时,对交易数据进行审查,不是去审查数据内容,而是确保数据的合法性,防止“黑数据”的出现。

目前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我们还没有看到一起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交易,目前应该鼓励多做探索和尝试,边探路边完善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