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

第1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这些工作内容有班主任的日常班级管理,包括学生上学放学组织、课间操组织、课堂学习期间听课、作业、活动、守纪等方面的全程监控,包括班级卫生值日、突发事件处理,还包括学校每一天随时可能分派下来的应急性工作或检查,可谓纷繁杂乱,让人应接不暇。如果一个班主任不分青红皂白,班级事务眉毛胡子一把抓,那么班级管理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肯定会陷于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忙乱局面而一发不可收拾。因此,有经验的班主任,一定会使自己每一天的工作有计划性地实施,这样的班级管理才会忙而不乱,井然有序。那么,班主任怎样才能过好每一天呢?我想,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提前制定计划

每学期开学前,班主任对学校布置的学期班级管理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具体落实到教学周期的每一月、每一周、每一天,从而有针对性地设计出本班级的学期活动思路和构想;开学后,即根据学校的月度工作安排和班级管理的具体需要制定出详细而可操作的班级管理工作计划,把班级管理的工作内容分解细化,使其具体化、精细化、可操作化;学期中,要及时依据制定出的工作计划开展活动,实施班级管理。同时在制定班级学期管理工作计划的过程中,要为每周的活动安排留有余地,不要把每一周的活动都排满,要留出适当的机动时间,这样便于穿插具有机动性和突发性的应急活动,保障班级管理工作忙而有序。

二、建立管理团队

班级管理不能光靠班主任一个人单打独斗,毕竟一个人纵有三头六臂力量也是有限的。要在班级中建立健全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定期对管理团队的成员进行班级管理方面的培训指导,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及班级管理执行力。以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管理活动,使班级管理主动化、全员化。从而激发和调动全班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变“我要管”为“不用管”,最终达到班级管理生生参与的理想境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生自主管理。

三、加强交流学习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要注意不同年级不同班级之间经验的交流与学习;作为一名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机会多与其他班主任加强对话与交流,共享班级管理过程中的先进经验、有效方法,以求得取长补短的多赢效果。班主任还要充分利用外出学习、参观、考察、研讨等机会,把其它学校先进的管理经验领进门,在自己的班级生根开花。一个虚心且会爱学习的班主任,其班级管理工作必定会更为高效,也更为省心。

四、家校结合共赢

现在不少家长忙于生计,忽略了对孩子应有的教育与管理,个别家长对于学校教育他的孩子很有意见。所以我觉得首先应该取得家长的支持是很重要的。班主任想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必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加强家校合作,只有这样,才可以使班级管理工作顺利进行。要顺利开展家校合作工作,就必须建立在学校和家庭相互了解、相互支持的基础之上。我们可以成立一个家长委员会,让班级里有威望的家长来协助管理班级,建家校联系网络,及时通报学生表现,并督促家长采取多种监督措施,确保学生时时处于有效管理之下,这样才能提升班级管理品质。

五、及时反思总结

对于一个热爱班级管理、工作认真负责的班主任来说,每天一反思,每周一小结的反思总结很重要。繁忙的一天工作结束后,班主任要挤出时间对一天的班级管理进行追问式反思,问一问今天自己做了什么?做得怎么样?有哪些工作没做?还有哪些工作没做好?应该如何做?总结经验,找出不足。特别是对于工作中暴露出来的一些问题,要多角度查找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利于下一周班级管理工作的更优化。应该说,只有坚持不断反思与总结,班级管理工作才会越做越好。

第2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 班级管理 自主管理 小组式管理模式

一、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学校的教育活动都是采用班级授课制,班级的各项活动通过班级管理实现。班级管理工作主要由班主任承担并完成,这一班级管理模式在普通中小学的教学中卓有成效并沿用至今,中职学校也不例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的管理任务发生很大的变化,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不适应于中职学校,主要表现分析如下:

(一)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对象的差异性越来越大。

由于社会对学历的要求不断提高,高学历文凭成了就业时的“敲门砖”;大学不断扩招,很多学生选择读高中升大学的道路,致使中职学校不得不一再降低门槛,甚至完全失去选择的余地。这一变化导致中职生源发生很大的变化: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差异性越来越大,学习基础呈逐年下降趋势。这些未经选择招来的学生,给班主任的管理工作带来很大的困扰,管理难度逐年增加。

(二)中职学校班级管理的内容越来越庞杂。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任务发生很大的变化。班主任作为一线教师,既要承担各项教学任务,还要处理各种班级事务,既是学生的导师,又如学生的保姆;他们的管理理念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手段需要不断与时俱进;此外,还要持续不断地在电脑上工作,输入学生的信息资料,做各种各样的电子文档;遇到特殊事情还要处理学生的纠纷,与学生谈心,或者陪学生就医……工作繁重而又琐碎。这一系列的变化使得班主任疲惫不堪,“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身体大多处于亚健康状态,对自己的身心和职业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三)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因为中职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社会和用人单位培养所需要的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对个体的职业成功具有重要意义,所以这是中职学校的重要培养目标。但现在大多数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仍然沿用普通中小学的传统班级管理模式――由班主任承担并完成,学生一直处在“被管理”的尴尬地位,缺乏职业教育的特色。

(四)中职学生的合作能力得不到有效施展。

中职学生合作能力的形成需要学校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实践平台,虽然班干部制度调动了一部分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但大多数学生一直处在“被管理”的尴尬地位,他们中有的要么有苦难言,造成师生之间关系紧张,要么被动地接受管理,形成懒惰心理,处处依赖班主任或班干部,使他们的积极性、自主性、合作性和创造性等难以得到有效的发挥。这与当今推行的职业教育目标是背道而驰的。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促进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因此,学校管理工作者要积极创造自主管理平台,为所有学生构建自主式管理空间,让学生在自主管理中实现自我教育,从而健康地成长、成才。

二、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模式概述

为了改变上述现状,我们进行了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模式的实践与研究,探索出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旨在发挥班主任的主导作用的同时,增强班级管理效果,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团体合作能力等,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职业基础。

(一)“小组式”自主管理的内涵。

“小组式”自主管理是指班级在班主任的带领下,为了实现班级目标,通过建立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的一种管理模式。它是学生在分小组互助活动中,最大限度地促进自己与他人的学习和合作,实现相互管理、相互促进的管理目标,并以小组的整体贡献为奖励依据的管理体系。这种管理模式强调发挥学生的自我管理和主动发展,把主动权还给学生。魏书生说:“每个学生只有让他在班级中担负责任,他才会对这个集体更有爱心、责任心……”所以,这种管理理念完全符合“以学生为本”的班级管理发展趋势。

(二)“小组式”自主管理的主要特点。

1.以小组为单位参与班级管理

这种管理模式主要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它为学生提供主动成长的平台,注重学生相互之间的交往,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班级管理的机会,并通过组内合作和组间竞争促进学生个人的发展、小组的发展乃至班级的发展。

2.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

“小组式”自主管理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评价的一种管理模式,也是以学生自主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班级管理模式。它便于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让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

(三)“小组式”自主管理与传统班级管理的关系。

“小组式”自主管理是在传统班级管理的基础上成立小组,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参与班级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并不排斥班干部,也没有取代班干部,相反,与班干部的工作相辅相成,共同参与班级管理,使学生更多、更快、更好地融入班级,得到锻炼,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其组织架构是:班主任――班干部――小组长――组员。

三、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的实施策略

“小组式”自主管理,虽然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但前期离不开班主任的领导和指引作用,期间要花费一番心血,进行小组的建立和培育工作。只不过这种工作是为了给“小组式”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达到的却是一劳永逸的效果。

(一)把握良机,正确掌握小组建立的时间。

实践表明,小组建立的时间既不是越早越好,又不能太晚。越早,同学们互不相识,硬将他们分在一起,将会出现“强扭的瓜不甜”的现象,难免会不和谐;越迟,成员之间则又难以融合、沟通,凝聚力越难以达成。所以,小组建立的时间应该在新学期开始,经过短暂的相处,学生相互之间有了好感之际,因为这时学生已经有了“先入为主”的感觉。初次离开家门,来到一个陌生的学校,相互之间的闲谈和处事作风留下的第一印象更容易获得成员之间的好感,很快根据自己的意愿找到自己的组织,实现归属感。这种“先入为主”的感觉是人的普遍的主观性倾向,会直接影响以后的一系列行为。所以,基于这个原因,我们主张在新生入校之后、学前教育培训结束就开始建立小组,以期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尽快地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并得到锻炼成长。

(二)根据班情,适当选择小组建立的方法。

小组建立的方法有很多,在实践探索中,我们根据各试验班的不同情况,探索出不同的分组方法。具体到一个班级中,班主任可根据自己班的实际情况加以选择。具体主要有:

1.按住宿情况分组

一般学校都有住宿生和走读生。分组时可以按住宿生和走读生分组,也可以将住宿生和走读生穿插分组,这要根据学生的意愿和活动情况划分。

2.按宿舍分组

每个宿舍的学生相处久了,各自的性格、爱好、习惯大都一致,按住宿情况分组的优势是便于组员之间的沟通、交流和分工合作。

3.按座位情况分组

小组式自主管理可以按在教室的座位情况进行分组。坐在一起的学生分为同一个小组,便于他们随时进行讨论交流,便于开展班级管理活动,也便于开展课堂上的小组教学活动,可谓是一举两得。

4.按性别分组

这种分组方法可以采用全男、全女,也可以男女搭配。男女搭配在一些分组合作中可以优势互补,也会避免性别单一带来的枯燥感,增强学生的学习趣味。

5.按兴趣特长分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有相同兴趣爱好和特长的学生更容易聚在一起,形成一个小组。这样的分组方法可以让学生找到认同感和归属感,相同的志趣可以让他们有时间一起切磋,更好地发挥所长。

(三)遵循原则,合理分配小组的成员。

根据研究,小组人数应该在4-6人之间为宜,最多不要超过8人。具体操作可根据班级具体情况和学生的意愿进行,总体可参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小组内部成员间可以存在性别、性格、学习成绩、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方面的差异,而每个小组之间的情况基本相同或相似。其中组内异质为小组成员相互帮助提供了可能,而组间同质又为全班各小组间的公平竞争打下了基础。一旦建组成功,就要固定下来,班级的各项组织管理活动都要按小组形式进行。

(四)精心培育,建设强有力的班级小组织。

接下来,班主任要进行精心培育,建设强有力的班级小组织。具体措施如下:

1.形成小组核心

明确小组成员和小组长的职责,配合自荐、推荐、竞选等民主选举方式,选拔出各自的小组长。然后精心培育,定期召开小组长会议,使之快速成为小组强有力的核心,成为班主任的得力小助手。

2.打造小组文化

小组建立后,班主任要指导学生建设各自的小组文化,讨论确定自己小组的名称、目标、口号、成员介绍及组徽等,以期在共性的基础上,鼓励个性的呈现和发展,同时为了培养小组成员的集体荣誉感,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精神

为了增强学生对“小组式”自主管理的认识,培养他们自主管理的主动性、自觉性,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可以运用团体辅导的方法。通过热身游戏――互助游戏――分享游戏等系列活动(如下图),加深学生相互之间的了解,激发小组合作兴趣,培养合作意识、合作精神和锻炼合作能力。

4.以任务驱动小组发展

小组建立后,班主任按组分配一定的任务,这些任务可以是日常班级管理、组织主题班会、班级文化布置,或者参加文体活动等。总之,任务可以是多方面的,主要通过任务的完成情况培养学生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意识。

5.运用评价手段和奖励机制激励学生的参与

根据中职教育的特点,制定“小组式”自主管理的评价体系和奖励机制,以创造宽松和谐的育人环境,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体现管理的严肃性。评价内容紧密结合学校实际,兼顾教学管理、纪律、出勤、卫生、仪容仪表、文体活动、主题班会、参加技能竞赛等方面,注重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等。

我们制定的具体评价体系有《小组量化评分标准》、《个人周评表》、《小组周评表》、《小组月评表》、《小组期末总评表》等,奖励机制有《小组管理奖罚方案》。其中《小组个人周评表》参考示例如下:

(五)大胆运用,以小组促进学生和班级的发展。

小组培育工作完成后,又有了完善的奖励机制和评价体系,班主任就可以大胆放手,正式实行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

1.以小组促进学生的学习

在小组长带领下,小组内成员可以在课堂上集思广益,讨论问题,寻找问题的答案,共同徜徉在知识的殿堂,享受探索带来的乐趣;也可以在课下探讨问题,交流学习经验,互帮互助,达到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目的。

2.以小组促进学生的自主管理

学生在自己小组长的带领下,可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比如在出勤、纪律、卫生打扫、仪容仪表、文体活动、班级文化布置、技能竞赛、主题班会等方面可以相互提醒,相互督促,相互沟通、相互帮助、相互激励……不但把班主任从琐碎的班级管理事务中解脱出来,还能帮班主任完成一些资料的收集和信息输入等力所能及的工作,大大解放班主任的身心,使之能将主要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教学和科研上,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和自身专业的发展。

3.以小组促进班级的凝聚力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相互之间建立互帮互助、团结合作的亲密关系,既开展组内合作,组间竞争,又开展组间合作,班间竞争,从而实现从小团体到大团体,从小合作到大合作,最终达到班级大团结、大融合的目的。

4.以小组培养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通过“小组式”自主管理向学生渗透职业意识,让他们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班级的日常管理,“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就像企业里的员工一样,各就其位,各司其职,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遵循一定的职业道德规范,同时奖惩有度,赏罚严明,让学生深悟天下没有免费午餐的道理,对以后进入工作状态和适应社会有非常大的帮助。

四、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的效果及反思

(一)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的效果。

1.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发展

“小组式”自主管理是学生自我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终身发展,唤醒学生内在发展的需要及参与班级管理的主人翁精神,促进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和自主能力、合作能力的发展,锻炼学生的胆量,增强学生的班级归属感、岗位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为毕业后成为高素质的技术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2.班主任的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通过小组的建立、培育、运用等,丰富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经验,提升班主任管理班级的能力,也将班主任从烦琐的班级管理中解脱出来,减轻工作负担,促进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3.学校的德育教育工作有了新思路

在中职学校进行“小组式”自主管理,是一次新的尝试,为中职学校班级管理工作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参考模式。

总之,班级“小组式”自主管理推行两年来,收到良好的管理效果,68%的学生都反映对自己有帮助,可以继续推行下去。

(二)中职学校班级“小组式”管理的实践反思。

第3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班主任要充分发挥重视网络建设,要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平台,通过开设校园网、校园论坛等,搞好课件开发,抓好班级任课教师的博客建设,推进网络环境下的班级管理工作,真正服务教育教学。具体说来:首先,教师可在自己的博客上开辟强势栏目,架设师生间交流沟通的桥梁。班主任可以利用博客实现教师间的互动;利用博客,班主任可以把自己每天的班级日记记录在自己的教育博客上,或者鼓励学生或者委婉地提出建议,这样及时表扬优秀学生的在校表现,鼓励进步学生的学习干劲,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在博客家园中,我们可开辟“今天你最棒”、“孩子,和你聊一聊”、“心灵鸡汤”等强势栏目,利用这些栏目,教师可以及时与学生进行学习、生活以及做人的基本交流,拉近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便于对孩子进行心理输导与教育,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育教学的实效。其次,用博客来推动教育资源及信息的交流互动,达到分享教学智慧及经验的目的。老师们在教学活动中相互切磋,形成了浓厚的教研氛围,更重要的是,教师们可以利用博客,为班级出谋献策,提供教育学生的好办法,便于形成教育凝聚力,有助于培优转差工作,增强了教师群体的合作意识,达到互相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目的。最后,用博客来构建家校合作交流的平台。教师通过开辟家长园地或班级互动平台,及时公布学校管理情况,家校联系互动,及时进行沟通,密切家校的联系,搭建教育平台,延伸教育空间,拓宽育人渠道,家校沟通变得迅捷高效。通过博客,家长可以通过园地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情况。另外,班主任开辟班级互动平台,及时公布班级班务管理情况,也可借助互动留言信箱与家长及时沟通,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

二、抓好网络资源的开发利用,加强班级德育建设网络性文化建设

作为班级德育管理的主要实施者,班主任要重视现代教育下的网络教育作用,实施网络信息技术与德育管理的配套合作制度,真正实现网络与德育的有机结合。我认为主要从以下方面着手:利用网络广开德育教育资源,搜集名人事例演讲或视频讲座,时刻关注中央电视台的强档栏目,下载德育片让学生观看,接受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人生观、世界观教育;班主任可以利用校园网络,建设网络校园,开辟了班级文化,网上创办了校本文化一角“摘星采花集”、“成功者的足迹”等专栏,利用名篇名作来教育熏陶感化学生,使他们接受到良好的人文的感染,实实在在懂得人生的价值和成功的内涵。

三、突出网络信息技术应用性,抓好信息技术与班级管理的整合

第4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市内初中三个年级段,共288人参加个性问卷调查,年龄范围13~15岁。

(二)研究工具

EPQ的少年式,适用于7~15岁的少年儿童。E分量表测量内外向维度;N分量表测量情绪稳定性;P分量表测量社会适应性维度;L分量表测定被试做答的掩饰性。结合E、N分量表可以测得气质类型。

二、调查结果

EPQ测试以班为单位进行,并以班级为单位提供结果。测查班级中,初一(3)班在年级学习成绩、班级活动等的排名均处于中等水平,被确定为实验班。以下测试结果以初一(3)班为例。

(一)E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20%的学生内向,安静、保守,倾向于做事前有计划,瞻前顾后,不凭一时冲动。42%的学生外向,爱交际,渴望兴奋的事,易冲动,回答问题迅速,随和、乐观,喜动不喜静。38%的学生兼具了内向和外向的一些特点,有时给人的感觉是比较文静,有时也比较活泼。

(二)N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44%的学生情绪较为稳定,易平复情绪;56%的学生情绪不稳定,易焦虑、紧张,好抱不平,情绪不易平复。

(三)P分量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38%的学生关心他人,富有同情心,人际适应良好;62%的学生倔强、孤独,不求实际,好挑衅。

(四)结合E、N量表的气质总体状况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中胆汁质42%,多血质38%,粘液质8%,抑郁质12%。

三、实施班级管理措施

(一)运用成长记录袋

根据学生性别、学习记录、个性特点、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建立和完善了学生的成长记录袋。这便于班主任全面了解学生和研究学生,及时反思自己,不断改进工作方法,把握好学生的思想倾向,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帮助,真正将班级管理工作落到实处,收到良好的效果。

完善并正确运用成长记录袋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对学生的评价方法,因此,它必然地成为班级管理工作的中心。

(二)成立班级管理合作小组

根据学生个性特点、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进行分组。大体遵从E量表(1内向、2外向、2兼内外向);P/N量表(2低分、3高分);气质分布(2胆汁质、2多血质、1个粘液质或抑郁质),再兼顾学生的性别、学习记录、身体素质、爱好特长等,将5人分成一组,从而让这些异质的小组成员在合作管理中相互激发,各展其长,彼此受益,进一步完善自己的性格。

正如新课标中说的,“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交流与合作不单是检验、纠正和完善自我的途径,也是培养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和倾听别人意见的重要渠道。

(三)实行小组合作学习,全员管理制度

以班级管理小组为基础,建立学习和管理公平竞争机制。实行小组内评定层次法,组与组之间展开竞赛。这样,小组内的每个人都积极合作,为自己所属的小组赢得荣誉,从而使每一名学生在不同高度的起跑线上竞赛,都受到激励,在合作中找到了自信,不断完善自己。进行“人人爱集体,争做主人翁”活动,使每名学生树立参与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自理、自立和自治能力,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四)班主任工作要求

1. 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一视同仁。在处理班级事务时,坚持对“好学生”和“后进生”应使用一个标准,尤其是奖惩方面。一般好学生易得偏爱,后进生易受偏见,所以班主任一定要处事公允,要一碗水端平,否则会助长好学生的坏习惯,压抑后进生的上进心。对好学生和后进生的错误和缺点一视同仁,会赢得学生的尊敬和信任,扭转班风。

2. 人人参与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班主任首先要尊重每个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要积极深入到学生中,与他们一起交谈、游戏、活动,成为学生的朋友。其次,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班级管理的各项活动,让学生人人都有自己的发言权,绝无局外之人,都有展现自己才能的机会。组织开展丰富多样的集体活动,如让学生自己设计班旗、班标、美化自己的班级,创设自己的评比台。发动全班同学献计献策,再结合老师的见解,取得共识,大家共同制定和执行。再次,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各项竞赛活动,通过参赛,增强大家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

3. 充分调动和运用学生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学校的职能是毋庸置疑的,家庭的作用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平时的生活基本是学校和家庭两部分的衔接。经常与家长联系,尤其是借助于电话这一快捷的通讯工具,可以及时交换学生的有关信息,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支持班级工作。充分调动和运用家庭的力量参与班级管理,可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成效。

四、取得的成效

(一)班级日常管理效能明显提升

在学校组织的班级日常管理评比中,班级考勤、早自习、广播操、仪表、环境卫生、文明休息、爱护公物、黑板报、课外活动等方面的综合排名明显提升,成为年级进步最显著班集体,连续两学期荣获校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

(二)学生对班集体满意度明显上升

由开始时的很满意84%,满意16%,到一学期后的很满意98%,满意2%,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个个充满阳光、积极上进,同学关系融洽,每个学生都为能成为班级的一员而感到荣耀。家长们一致的反应是遇到了认真负责的好班主任。

五、适应学生个性特点的班集体建设需注意的问题

(一)必须结合班级实际,创造出自己的特色。不同的班级有不同的特点,在开展班级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必须结合班级实际来进行。

(二)班级文化建设需要社会的榜样支持,学校的活动支持,家长的教育同步支持,形成教育合力。

(三)班主任及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班级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应充分发挥教师群体文化的导向作用。

第5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岁月如梭,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结束了。欣喜的是在这匆忙的岁月流逝中,不仅留下了我们忙碌的身影,也留下了我们辛勤耕耘的足迹。

魏书生说:“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那么,一个班级就是一个完整的小世界。社会规范靠法律,班级的秩序也应该有法可依。因此,我和菲菲把追求规范有序、合作竞争的班级常规管理氛围作为重中之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班级常规管理

一、平等协商,制定班规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学期初,我们在总结以往班级管理经验的基础上,草拟出《小组合作评价制度》作为班规,张贴公示,征求意见并讨论通过。以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为基础,从课前准备、上课纪律、卫生、着装、大课间、路队等细节着手规范,使学生有章可循,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进行强化引导,常规教育反复抓,抓反复。

二、人尽其用,参与管理

班级管理的“魂”是出色的班干部。开学初,竞选产生了班级小干部,实行轮流制。其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都感觉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从而锻炼他们的责任心,增强班级凝聚力。也让他们感觉到想当好这个“家”不易,从而更自觉地听从班干部的管理。

我们还积极的让学生担当主角,给他们提供自我管理、施展才华的舞台,参与班级管理。开学第一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把自己想担任的职务写下来,然后统筹安排,尽量遵照学生的意愿委以职责。做到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如班长的统领和协调检查;卫生委员的值日安排与检查;学习委员每天的经典诵读组织;体育委员的课间操和路队检查;文艺委员的活动安排;小组长的家庭作业的检查记录等。除此之外,班内还设立了许多的自愿者岗位,如:开关灯管理者,空调管理员,护花使者,多媒体管理员,图书管理员等等。把班级的诸项事务,实行自愿承包,责任到人。

三、班级形象,大家维护

日常班级生活中,我们向学生渗透“班荣我荣,班损我损”的思想,让学生切实认识到自己的形象是和班级荣誉紧密结合在一起的。久而久之,学生集体荣誉感增强了,主人翁意识提高了。比如,干值日拖拉应付的现象减轻了,不交作业的同学减少了,积极参加学校活动的身影增多了。

培养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如红领巾佩戴、个人卫生、课前准备、上课站立、下课桌凳摆放、拖地擦拭瓷砖。我经常为这些小事让学生反复强调、反复练习,做到规范为止,以至形成一种良好的习惯。

开好主题班队会和德育十分钟,结合少先队安排,依据学生的特点,针对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方面出现的问题,广泛选取题材,进行筛选、提练、策划、组织、及时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榜样示范,典型带动

每月“班级之星”的评选,如一股和煦的春风,吹起了学生们讲文明、讲礼仪的激情。 我我们利用每周班会,对学生大讲文明守纪的重要性,让《小组合作评价制度》落到实处,并把选举“班级之星”的权利交给同学,让他们在平日的学习和生活中及时发现典型,树立榜样。教师也身教言传,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那么弯弯腰,动动手,拾一拾,擦一擦,拖一拖,学生看在眼中,自然会潜移默化。

五、家校联系,形成合力

第6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问题;对策

班级是一种组织,因而需要管理,班级管理活动既是实现班级教育目标的必要条件,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途径。[1]班级管理是班级管理者按照教育管理规律的要求,采用一定方法组织班级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其要点有四:第一,班级管理是一个过程,这一过程是围绕着教育活动而开展的;第二,班级管理活动是在班级管理者(主要是班主任)的组织引导下,由班级管理者和学生共同参与的双向活动;第三,班级管理的目的在于班级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和教育目标的最终实现;第四,班级管理要遵循一定原则,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方法。

一、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特殊性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农村。农业人口在全国有很大比重。农村教育面广量大,教育水平的高低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农村初中教育位于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阶段,又属于基础教育,因而其在整个农村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重要作用。班级是学校教育的基层组织,也是学生实现个体社会化、发展个性的重要环境。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班级教育功能的发挥、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初中学生的年龄大体在13-15岁之间,正处在由童年期向青年期迈进的过渡时期,心理学家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心理断乳期”、“人生最关键的时期”。这段期间也正是他们青春期萌发的时期,无论是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与小学生、高中生有所不同。身心发展不仅速度加快,还伴随着质的变化与转折,这就给教育他们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二、农村初中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过分看重学生成绩

多数班主任追求自己所带班的学生成绩,九年级老师特别看重升学率,以此获取学校领导的认可与表扬,甚至有打造“学校名班”的心理现象,不注重学生其他方面能力的培养,轻视所谓的副科与技能科,企求“一好遮百丑”,忽略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背离了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

(二)偏重常规管理,忽视能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生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目前的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常常忽视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他们重视的是如何有效维持班级的运转,维护学习秩序的常规管理,着重抓学生的迟到早退、卫生打扫、校规校纪的应付执行、学习态度的端正等管理,至于学生们应该得到的运动娱乐和探究实践时间几乎全被剥夺,更谈不上其他方面的能力了。

(三)与家长沟通不足

学校绝大部分班级的管理,由于受到传统管理观念的影响,管理者把班主任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来看待,认为班级管理就是对班内学生的管理,与别的班级、社会以至家庭关系不大,使得班级很少与外界接触,导致班主任管理经验相对缺乏,获取外界合力管理的机会减少,多数班主任不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如果学生有了问题,才想起通知家长,并要求家长配合对学生进行教育,即便有与家长沟通的,也是以教师单向反映为主,双向交流的很少,家长对其孩子以及班集体的其他情况则知之甚少。

(四)对学生的评价重结果轻过程

受传统评价观念的影响,对学生的评价还滞留在关注结果的终结性评价方式上,班主任评价某位学生,主要是看他期末在班级有无违纪现象,而对那些原本基础差或有小毛病的学生在经过自己的努力后,成绩己有一定上升的同学则视而不见,没有给予其及时的表扬和激励以促其更好地向上发展。重结果轻过程的评价方式在农村初中尤为突击。

三、农村初中班级管理的对策

(一)健全班级制度

班级管理制度是指为了保证班级管理活动顺利进行和班级管理绩效的不断提高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的行为准则及奖罚项目的总称。有了班级规章制度,学生在完成任务、实现目标的活动中就有章可依,有规可循,有据可蹈,使班级教育管理实践活动由“人治”走向“法治”。但是,制定班级规章制度,不是为了束缚学生的行为,限制学生的发展,而是为了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品质行为,克服消极不良的品质行为,提高身心素质积极健康发展的效率和质量。[2]因此,班级规章制度要根据班级实际并结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来制定。

(二)加强师德修养,提高班主任业务素养

农村教师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教育视野显得不够开阔,自身的道德水平也不是太高。而当今的教育是一种富有情感的工作,教育的对象是有血有肉、需要精神关怀的人。这就要求我们的班主任必须具有良好的师德,要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心,对学生终身发展全面发展负责。目前绝大多数的班主任都是学校教师兼任的,很多人把它当作一种“副业”,不专门研究、总结和反思。其实,班主任业务水平的高低对管理的成败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因此,非常有必要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提高班主任的业务素养。

(三)以差异性原则、主体性原则为依据,学生主动自治

在初中班级管理事务中班上每一个成员都是主体,初中班级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为学生的发展,学生在班级管理中主动参与,在班级管理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调动班上每一个成员管理班级事务的积极性。学生的自主意识是班级管理的核心。班上的每个成员都是班级管理事务的主人,在班级管理中学生不仅是被管理的对象,又是班级的决策者。所以,初中班主任,不仅要自己转变观念,还要在学生中培养和提高自主管理观念,使班上每一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在班级中的主体地位,使班上每一个成员的自主和民主管理意识得到加强。在这种思想观念的熏陶下,才能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四)班主任做好学校与家庭的沟通工作

班主任在班级管理的具体事务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家长的配合作用,做好学校与班主任的沟通工作,班主任一定要有这种沟通的强烈意识。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运用各种途径,将学生在班级的具体情况及时通报给家长,与此同时,尽可能让学生家长主动参与初中班级的具体事务的管理,不能把家长的作用流于形式,可以举办多种活动,让学生家长真正参与到班级管理中来,比如:学校开办家长讲座,对家长进行有目的的教育培训。定期家访和家长进行各种有必要的交流指导,开展班级家长QQ群,每天固定时间和家长展开各种交流等。

参考文献:

第7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班级管理;转变理念;引导;家园合作

所谓班级管理,即班级教师通过组织、计划、实施、调整等环节,把学校与班级有关的各种事物、资源充分运用起来,进行合理的组织调配,达到班级管理的教育目标,提高班级服务质量的综合性活动。

幼儿园班级管理工作有其特殊性,既有对不同个性的幼儿的管理,又有对教育教学的管理;既有对人的管理,又有对物的管理。这就需要教师要有多种能力:要有凝聚力,要有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使班级工作不断完善改进;要有处理各种关系及矛盾的能力,如与其他班级之间的关系、同学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幼儿园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家长与家长之间的关系等等,创设一种相互尊重、和谐、民主、团结的育人环境;要有顾全大局、公正无私的精神,避免各种不良风气的形成;还要有工作扎实、无私奉献的品质,要有一定的教育教学能力,带动班级教育教学工作的开展等等。21世纪的孩子与过去的孩子相比,他们具有知识面越来越宽,求知欲越来越强,他们聪明、好动、调皮、好探索,不喜欢受老师、成人的束缚的特点,这就需要老师根据这些孩子的特点制定行之有效的班级管理办法。

一、转变班级管理理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是为了不教”;魏书生说“管是为了不管”,其思想从根本上说,是要充分挥幼儿在教育管理中的主体作用。班级管理者必须由权威观念向服务观念转换。传统意义上的班级管理者是管理整个班集体的权威,所有班级的一切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活动规则都是班级管理者一个人制订,孩子和家长都听从安排,被动地配合开展活动。我们应该让孩子、家长都走到班级管理的前台来,尤其是尊重孩子的意愿,适当放权,全员参与班级管理,如:在环境的创设方面,区角如何摆放,墙面如何布置,都充分尊重孩子的意愿,让孩子知道自己就是班级大家庭中的一员,积极参与,共同商量、共同创设,这样更能提高孩子的兴趣和创造性,使孩子有改变环境的成功感和责任感,也有助于对孩子进行爱惜劳动成果和爱护环境的教育,这样班级管理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走近孩子,正确引导

新的儿童观认为,正视儿童在其年龄阶段固有的未成熟性、可塑性、开放性、独特性,同时儿童具有发展的、学习的、教育的潜能,且其发展具有可变性、阶段性、个别性。儿童不是成人的附属品,他们是独立的人,每个儿童都是独一无二、独具个性特点的人。这是一种全新的儿童观,这种儿童观是建构幼儿园教学管理新理念的基础。新的儿童观对幼儿园教学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与合法权益。儿童与成人一样,其人格的价值是等值的。二是发展儿童的独立个性。就个人的发展而言,养成独立的个性是形成创造能力的原动力,是开拓进取品质的心理基础。开展幼儿教学管理活动,首先要了解、理解儿童,承认儿童有他们自己观看世界的方法,独特的需要。其次要在尊重幼儿的需要、兴趣的基础上,满足幼儿在情感上、身体上和心理上的需要。

教师只有尊重幼儿,也才能使幼儿喜欢自己,幼儿才会配合教师的工作。很多老师都喜欢高高在上的感觉,觉得自己说什么就是什么,从来不从幼儿这一方考虑。如自由活动时,这本来就是幼儿自由活动时间,幼儿有自主选择权,这是幼儿一天生活中唯一可以自己做主的时间了,可老师们还是给剥夺掉了。幼儿有抵抗意识在所难免。在自由活动环节,我总是会问幼儿想做什么,充分尊重幼儿的自主选择权。如果意见不统一,我就会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办法决定。对于我这样的做法,幼儿都非常满意,在进行自主游戏时,由于是他们要求要进行的游戏活动,他们都能认真听我安排,按照我定的游戏规则进行游戏。

三、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促进班级管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长才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所以想要管理好本班幼儿,我们教师根本离不开家长的支持与帮助。每对父母都想自己的孩子能得到老师的重视,都希望老师多照顾自己的孩子。对于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更是定讨公道的。面对这么多个个性迥异的幼儿,我们老师怎样才能更好地开展班级管理工作呢?这首先必须得到家长的支持。提倡家长加入到班级管理中来,不仅使家长感觉到自己受到了尊重,同时也使班主任工作变得轻松许多。家长加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后,他们对班级的责任感也加强了,也会从班级角度出发,为班级考虑,什么事都可以跟班主任一起讨论。得到家长的认同与支持后,班主任也就能更快更好的开展班级活动了。

(一)明确家园结合与班级管理的关系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幼儿家庭教育在人的成长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它的特有地位,许多家长已经认识到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也开始用慎重的眼光看待家园合作这一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幼儿园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是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和配合的。在幼儿园的班级管理中,有些活动我们或征求家长的意见,或让家长参与指导,并指导家长配合开展班级管理的工作,帮助家长转变教育观念、行为,提高家庭教育能力;向家长宣传幼儿教育的目标、要求,以便家园合作,形成合力,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二)家园合作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班级管理的开展

第8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关 键 词 书信;班级管理;学生发展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2-00-02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的方式很多,比如利用班规班约等进行的约束式管理,利用班会课、思品课等进行的说教式管理,或是经常下班看管学生的蹲守式管理,或是突出个别教育的谈话式管理等等,这些管理方式固然各有优势,但或多或少都带有强制性,容易忽视学生情感需求,难以走进学生心灵深处。

为此,班主任不妨采用书信式教育法,即巧妙运用书面语言来传递情感,和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并给予信任、期待、赞赏、鼓励等。书信式教育有多种形式,班主任可根据不同情况相机采用,努力让学生迸发向上动力,增强班级活力。

一、运用传统的纸质书信奠定情感基石

开学第一天是学生人生新起点,为了给学生创造快乐而有意义的开学氛围,使新学期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教师可用粉红色信纸给每位学生写信,作为“见面礼”,借此快速拉近师生距离,架起沟通桥梁,奠定“亲其师,信其道”的情感基石。如:

致开学的孩子

601班的聪明孩子:

新的一年开始了,老师精心为你准备了一个大大的“红包”,郑重地送给你。这个大“红包”不仅载满祝福,还捎带惊喜――里面有12件有意思的物品:牙签、橡皮筋、创可贴、蓝笔、橡皮擦、口香糖、棉花球、巧克力、纸巾、丝线、美金硬币、糖果救生圈。

它们其实是一些实物谜语,这些“谜语”可能有点怪,却各有哲理性的象征(具体象征什么你们猜猜吧)。在你小学生涯的最后一个学期,或在以后的中学生活,甚至日后的人生之路中,一旦拥有它们,你将一生受用。

开学第一天,以及以后的每一天,这些东西都会提醒你“你是有价值而且特殊的”,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提醒你“记得帮别人擦干眼泪”……如此等等,努力让尊重、宽容、分享、友善等美好的东西伴随着自己成长的每一天。

爱你们的李老师

2015年3月1日

之后,我会接着发出一封信,告诉孩子们这些实物谜语的谜底,比如牙签提醒你挑出别人的长处;橡皮筋提醒你保持弹性,每件事情都能完成;创口贴恢复别人和自己受伤的感情……每一件都紧扣孩子们的学习生活,给予特别的警示和提醒。

无疑,当学生们收到这些暗含着新学期要求,充满着期待和鼓励的纸质书信,心里会产生无比的亲近感,感受到喜悦和快乐,在满满的正能量体验中开始新学期的生活。与此同时,充满人文气息和温暖情怀的班级管理也随之开始了。

二、采用信息化的QQ书信实现即时互动

QQ书信由于不受时空限制,能及时传送且不需资费,因此对于班主任远程管理班级极其有用。例如:班主任外出培训时,就可用QQ书信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指导,“遥控”班级管理。如下面这封QQ书信:

心语・心愿

――致四(1)班同学的第一封信

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外出学习。现在我人在车上,心却牵挂着你们。想知道你们会不会准时到校认真早读、安静早餐?想知道你们会不会在铃声响过后马上快静齐地排队做操、排队放学?想知道你们会不会在课堂上专心听讲、大胆发言?……

同学们,你们是不是也想我呢?是不是也想念老师和你们一起学习的课堂呢?如果是的,请你不要忘记老师的牵挂,请对同学也对自己说:

我愿意准时到校认真早读、安静早餐!

我能在铃声响过后马上快静齐排队做操、排队放学!……

结果,在班主任出差的三天时间里,学生和家长每天都会在QQ上看到老师的信。信中的深沉感情和热切期待,成了学生学习的动力之源,调动了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由此,他们也开始给老师写QQ书信,且形式多样,内容相当广泛,这样,建设班集体在不知不觉间成了大家共同的事情。由于QQ书信写发便利、传播迅速,无形中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为班级管理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利用便捷的校讯通书信助力家校沟通

校讯通是家校互通信息最便捷的渠道。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发送功能,班级管理中可以借其发送简短书信和家长沟通,或对学生进行个别教育等,因此是班级管理的有效手段。如:

【2015年9月27 家长校讯通短信】李老师,您好!昨天学思的作业我故意没签名,他每天都会完成作业,但不讲究质量。我在教育他时,他就会和我吵,或者不理睬我,还觉得我很烦。但每次您跟他交谈,他都会非常高兴,因此麻烦您帮助我们引导他好好学习。谢谢您!

【2015年9月27 班主任校讯通回信】学思妈妈,孩子表现越来越好,课堂上也能主动学,我很喜欢他。他十分聪明,只要引导得好,学习后劲是很大的。他喜欢别人夸奖和哄着,你在家要少指责、多关心,多鼓励、多欣赏……您可多留心观察孩子的情绪和状态,慢慢找到适合他的教育方法,让孩子享受到成功的乐趣,而不是一味地强求他学习。我们多沟通交流,一起陪伴孩子、帮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期待着你下一封报喜的短信。

如此,借助校讯通平台,班主任和家长真诚交流感情,沟通思想,携手扶助孩子,共同教育,通过个别教育促进班级管理,效果显著。

第9篇:家校合作与班级管理范文

关键词:行动导向;班级管理;合作

行动导向是根据完成某一职业所需要的行动,维持行动所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从培养职业能力的角度来设计、实施和评价职业教育的教学策略与指导思想。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行动导向教学所构建的是一个与职业能力紧密相关的行动体系。在这个行动体系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行动来获得实际职业环境中所需要的能力。行动导向教学强调“为了行动而学习”和“通过行动来学习”两个方面。这样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也符合班级管理中强调学生的自主管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基本出发点,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引入了“行动导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进行班级管理,组织开展各种班级活动,并丰富他们的内容和形式,以充分发挥这种方法的优势,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一、“行动导向”法指导班委工作

“行动导向”它往往强调的是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共同完成一个任务,在合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共同参与,共同讨论,在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大家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使实际问题最终获得解决。解决问题的过程,既是学生们学会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们获得经验的过程。在接手一个新班级后,在确定班委成员后,我就召开班干部会议,讨论优秀班集体要达到的目标,班级管理的各项内容及其具体要求,这就是我们这个班委小组要努力完成的任务。然后他们相互讨论,对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进行分工,确定每一个成员负责的那份工作应该达到什么要求,注意事项,班委小组成员如何相互合作,如何得到广大同学的配合等进行商议,然后形成书面的材料,然后各司其职,做好班级的各项管理工作。在整个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起到一个指导和协调的作用。通过工作锻炼,我所带班级学生干部的策划、组织、协调、实施等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强,不仅协助老师有效管理好了班级,还在学校学生会,校、系团组织,校学生社团等各个学生群体中担任重要职务,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行动导向”法指导班级活动的开展

开展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是班主任对班级的学生进行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及提高学生素质的基本形式,是组织、建设良好班集体的有效方法。通过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沟通,有助于形成班级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及增强班集体凝聚力,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管理能力。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我积极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借助“行动导向”的教育理念和方法开展班级活动。我校每周一下午的第3节课为班会课,除了校统一广播校会外,班会课由班主任自由安排。我在开学初,由文娱班委负责,把全班同学进行分组,一般是3-4个人一组,分组时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能力差异、个性差异、兴趣爱好差异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是分组的基本原则。然后下发任务,要求每一组同学负责组织好一周的班会课,班会课的主题、内容,组织形式等的选择均由这组同学负责,要求组内成员要有明确具体的分工,每人都有相对侧重的一项职责,担任一个具体的合作角色。开展之前,只需提前一周把整个活动方案以书面的形式给班委审核即可。在活动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记载活动过程及反馈效果,期末进行活动评比表彰。每一次班会学生都尽心尽力去组织,为了增强活动效果,学生甚至自费购买活动礼物,活动形式也多种多样,有游戏,抢答,演讲,朗诵等,把有限的40分钟发挥到了极至,每次班会课要结束时同学们还意犹未尽,这样的班会活动是一个凝聚思想的过程,起到了一个寓教于乐的作用。每个学生都参与了班会组织的整个过程,学生的自主性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很明显的提高。另外,在他们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他们相互协作共同努力,无疑是一个团队精神很好的培养。

三、“行动导向”法指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当前,课堂教学的改革已成为整个教育改革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的改革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而小组合作学习则成为广大教学研究人员和教师研究的重点。小组合作学习在班级课堂教学中应用,是能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的一种既流行又有效的学习方法,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后的复习巩固,提优补差中应用得当,也能发挥积极作用。我们都知道,进入学校同一个班的学生,特别是象我们这种五年制高职校的学生,由于各种现实的原因,他们的知识层次相差悬殊,所以课堂教学的效果相对并不理想,也令好多老师很头痛。特别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学生分化很明显,有些同学有些课程甚至离合格水平还甚远。对于这种情况,该怎么处理呢?任课教师一个学生一个学生的去辅导,老师的精力有限,而且效果也不理想。在这种情况下,我借助“行动导向”的理念,尝试指导他们使用小组合作学习,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我在把基础较好的学生与较差的学生组成课后学习小组,一般为4~6人,然后让好的学生充当辅导员的角色,从各方面去帮助较差的学生。在小组成员选择上主要遵循自愿原则,如果违背了自愿原则,小组成员之间不具备合作的心理倾向,没有合作学习的条件,不利于合作的和谐运行。分好小组后,布置一个具体的任务,比如要确保小组内每个同学各门课程阶段性考核和期末考核合格,完成任务后有具体的奖励措施。在合作过程中,对于出现的问题,我进行教育和指导。在实施这种方法后发现,这种方法学习效果不错。在职校生流失情况较严重的背景下,在十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所带班级没有出现一个因为成绩不合格而流失的学生,同学们在互帮互助的学习中,感情非常融洽,集体凝聚力也得到了加强。

总之,以学生通过互相合作解决实际中遇到的问题为主要特点的“行动导向”教育和教学理念,为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方式的改革带来了契机,有望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同时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在班级管理中借助于这种理念和方法,不仅能促进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学生的协助精神,而且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帮助学生更好的发展,是班级管理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孙时进.社会心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