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隧道施工的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隧道施工的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隧道施工的要点

第1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公路;隧道施工;施工技术;控制要点

社会主义建设的不断深入,现代社会已步入一个发展的阶段,而促进发展的交通通道也必须跟上时展的脚步。现阶段,公路作为交通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因此公路工程的建设也拉入道可持续化发展的轨道上来,施工单位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为了减少大填大埋,隧道施工的普及率也越来越高。

一、隧道施工技术概述

(一)施工技术

隧道的施工技术主要的步骤就是工艺的实施,工艺流程步骤繁琐,每一个因素都可能成为影响施工质量的重点所在。具体技术实施项目有前期准备工作、钻爆工作以及土石方的挖掘工作。前期的工作包括支护、防水、排水渠道的设置,这些较为简单的步骤主要是为下面爆破以及挖掘工作奠定基础;钻爆工作是影响土石方开挖的关键性阶段,从专业性上分析,钻爆工作需要极其严禁的方案以及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钻爆质量合格后才能开始最后的土石方开挖活动。

(二)施工方案

将施工方案的制定需要遵循以下顺序:首先,针对工作环境进行具体调查,考虑到地质、水文、气象的特点,初步形成方案轮廓;其次,在基本轮廓的基础之上确定具体的方案模式。开挖面稳定性较好时,可以直接开挖、柔性衬砌、数据测量、防水层建设最后再次衬砌。如果开挖面稳定性较差就需要在最开始阶段先挖出一个弧形导洞,然后再进行上述工作;最后,针对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最佳的解决方式以弥补方案的不足之处。

二、公路隧道施工技术

(一)洞口施工

施工人员在洞口段采用边坡、仰坡自上而下分层开挖,施工机械以挖掘机为主,尽量不采用爆破,保证不扰动原地层;洞口场地用装载机辅以推土机整平压实;遇坚硬石质地层人工钻眼爆破,运输采用自卸车,挖方弃往指定的弃碴场。洞口段开挖将充分考虑洞内施工需要,修建供水、供电设施及材料堆放场地和机械停放场地,合理布置。边仰坡防护、边仰坡开挖按设计坡度一次整修到位,并分层进行边仰坡挂网喷锚防护,以防围岩风化,雨水渗透而坍塌。以稳定边仰坡。刷坡防护到路基面标高。隧道洞门在进洞施工正常后,适时安排施工。综合考虑地形地质条件及洞口美化等条件。进洞施工前,先将洞外排水系统做好,再行进洞,以防对洞门造成威胁。明洞拱、墙与洞内相邻的拱、墙衬砌时,应同时施工连成整体;洞门及洞口附近的排水、截水设施应配合洞门施工尽早做好,并与洞外排水系统连通,以免地表水冲刷坡面。洞门仰坡和边坡宜在进洞前刷好,坡度的施工允许偏差为5%;洞口土石方宜采用控制爆破施工,不得使用集中药包爆破,以免影响仰边坡的稳定。

(二)隧道明洞施工

明洞边墙基础必须置稳固的地基上。遇有地下水时,须将地下水引离边墙基础。凹形地段或外墙深基部分,施工时本着先难后易的原则,可先开挖、砌筑最低凹处,逐步向两端进行,以利利用施工查明基础情况。边墙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核对地质承载力是否与设计要求相符。若地基承载力不足时,可考虑采用沉井基础或挖孔桩基础进行地基加固。明洞开挖采用全部明挖法,若施工需要或工程师要求,也可采用拱上明挖拱下暗挖法进行开挖施工,但无论哪种方法开挖,均实行爆破药量控制。明洞开挖前,预先做好洞顶防水、排水设施,防止地面水冲刷而招致边坡、仰坡落石、塌方。内模采用定型钢模板,外模和挡头板模板采用定制的木模加钉铁皮,挡头板内,外弧线在现场按实际比例放样后,精确加工。泵送混凝土灌注,灌注时其模板支撑必须牢靠,防止跑模造成砌衬侵入限界。施工人员在进行拱圈施工时拱架一般在立柱上架设,立柱基底坚实,若在松软路肩上,则设纵向卧木,并将各立柱纵向联结成整体。拱架采用特制大跨度钢拱架,组合钢模安装拱部内模。

(三)隧道洞身开挖

这个工序包括中导洞和左右洞的开挖。在成洞前,也就是支护完成以后,我们就可以按照中导洞开挖轮廓线来进行挖槽。中导洞的开挖过程要循环进尺,尺度大概维持在0.5m~1.2m 之间。而当中导洞开挖成型以后,我们需要进行中线和水平检查,只有符合设计要求了以后才能够进行后续的施工工作。紧接着我们要进行的工作是初喷5cm 厚的20 号素砼。而对于左右洞而言,要等到中墙砼达到设计强度的70%以后才能对左右洞进行开挖,并且采取两台阶分布平行进行开挖,包括整个拱部要一并进行挖掘。同时应该注意的是,左右洞的开挖过程中,不易操之过急,每一次开挖的深度不应该大于1 米,同样应该是先从左洞进行挖掘施工,挖好以后再按照右洞原来的开挖面落后左洞十米的位置来进行并且控制右洞的施工挖掘。

三、公路隧道施工控制要点

(一)对一些科学性不完善的建筑方法进行改善

(1)先拱后墙法。先拱后墙的方法过去常用于地质不良、断层破碎带的施工中,与当时较低的支护水平有密切关系。如今支护水平大大提高,原先的半断面开挖与先拱后墙的方法应该被抛弃,继而采用台阶法施工,这种施工法无论从防水水平和结构安全方面均较以前有明显提高。改进与摒弃旧的不好的建筑方法,创建符合新技术的最新设计。

(2)施工设备、工艺不足。由于公路隧道的长度和地理位置,施工单位并未投入足够资源进行妥善管理。有些隧道开挖光爆效果不理想,采用人工浇筑,衬砌未按照规范进行施工,以至于二次衬砌及衬砌背后有大量空洞形成,留下了质量隐患。对以后的通车防水造成了很大影响,进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公路的隧道建设不应论长短,论地方,应该选择有能力、有责任心的负责人承包,采用成熟完善的施工工艺。这是确保施工工程的首要条件。

(二)进行全程工程质量管理方案

通过采取全方位的监管,将工程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消灭在源头,加大检查力度,进行全方位监督。现场召开观摩会,选取优秀工程作为样板,大力推广先进的施工经验从而发挥出典范的作用。一旦出现质量相关事故,要狠抓狠打、严肃处理,并进行现场分析,总结教训避免再犯。还要建立举报制度,鼓励所有参与建设人员,发现工程中的质量问题或者其他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时举报,经查实后进行奖励,以便能够让所有参建人员做到关心工程质量,从而有效提高工程的质量。

(三)施工单位的质量保证措施

施工单位严格遵循质量控制规范进行质量管理,力争在投入和控制方面提高质量。作业队以上的人员需成立一个能够全面监管的小组,控制所有程序有组织进行,配备专职质检人员,从组织上保证工程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还需成立专门针对特殊地质情况的小组,以便遇到特殊类型地质时可事前预报。挖掘过程中配备几名有经验的地质专家轮流值班。

四、结束语

公路隧道的技术正在不断的更新,我国对于该技术的研究还有许多不足。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与国外的不断交流,同时结合国内的实践工作,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将进一步提高,我国公路隧道的质量也能得到可靠保证。

参考文献:

第2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隧道路面;混凝土特性;施工要点

随着高速公路网络的大力发展,高速公路也逐渐延伸到了大山深处,连接着山大沟深处的城镇,致使高速公路的桥隧比例也越来越大,隧道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控制要点研究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目前,公路隧道路面多采用复合式路面,底层为混凝土路面板,顶层铺筑沥青混凝土保证行车舒适性,现就混凝土路面板施工进行探讨研究。

隧道路面所用混凝土为干硬性混凝土,塌落度小于30mm时即可称之为干硬性混凝土,干硬性混凝土几乎没有什么流动性,通过调整水灰比W/C及加减水剂等来实现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干硬混凝土要具有以下特性:(1)要求抗折强度高,耐磨、耐久性好,胀缩率小,表面平整度高,并且要有一定的粗糙度。因此,混凝土要有一定的流动性,粗集料要有良好的嵌锁能力,水泥用量较少,表面还要形成3mm~5mm的砂浆保护层。混凝土的级配应满足以上要求,最大限度的降低水泥用量,以提高混凝土的抗折强度。(2)干硬性混凝土要求维勃度20S~40S,以抗折强度为设计特征值,保证路面混凝土28天设计抗折强度不小于5.0MPa。(3)干硬性混凝土由于水灰比变化较小,力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内在规律与普通混凝土不同。水灰比对干硬性混凝土抗折强度影响不大,而影响干硬性混凝土抗折强度的主要因素除水泥强度外,便是混凝土粗、细骨料的级配和质量。干硬性混凝土尤其要重视砂石集料理想级配及材质的选择,使之有良好的嵌锁能力,确保混凝土质量。

1 原材料选用要点

(1)干硬性混凝土宜选用高标号水泥,其标号不得低于混凝土标号的120%,水泥必须逐批抽验凝结时间、细度、安定性及3d、7d和28d的强度是否符合要求。为节省时间,也可采用2h压蒸快速测定方法测定推算。严禁使用受潮结块的水泥,新出厂的水泥至少要存放一周待其性能稳定后可使用。

(2)干硬性混凝土所用砂子必须严格控制含泥量,并选用级配良好的粗、中砂,砂的含泥量不得大于3%,含泥量过大会影响水泥与砂石的黏结,并增加水泥用量。

(3)用于干硬性混凝土的碎石级配要好,吸水率要小,含泥量不得大于1%。高强度混凝土应采用高强度的石料,对石子还应抽检针片状颗粒含量、磨耗值和强度等。

(4)干硬性混凝土通过掺加减水剂来增加混凝土的流动性,以便于振捣。减水剂必须与使用的粗、细集料及水泥相融合,否则将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及工作性能。

2 混凝土施工控制要点

干硬性混凝土必须严格控制集料的掺配精度,特别是要严格控制砂石含水量及用水量,严禁人工拌制干硬性混凝土,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进行拌合。混凝土运输过程中应防止离析,如果运输距离较远,运输工具应加遮盖,以免水分蒸发过多,并应尽量减少倒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振捣设备的频率不应小于2800次/min,振幅不应小于0. 5mm,振至表面均匀见浆为止。

2.1 混凝土拌合

必须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械,并尽量采用自动计量设备。在每天开始拌合前,应按混凝土配合比对水泥、水和各种集料的用量准确调试,输入到自动计量的控制存储器中,经试拌检验无误,再正式拌合生产。

2.2 混凝土运输

为保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应考虑运输过程中的蒸发失水和水化失水,避免因运输的颠簸和振动使混凝土发生离析。可采用自卸机动车运输,当运距较远时,宜采用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土拌合物从搅拌机出料后,运送至铺筑点进行摊铺、振捣到收面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混凝土运送过程中不应漏浆,并防止产生离析,卸料高度不应超过1.5cm,当有明显离析时,应在铺筑时重新拌匀,运送用的车箱在每天工作结束之后,必须用水冲洗干净。

2.3 混凝土摊铺

摊铺混凝土前应对模板和基层进行全面检查,混凝土运送车辆到达摊铺地点后,一般直接倒入安装好侧模的路槽内,并用人工找补均匀,如发现有离析现象,应用铁锹翻拌。混凝土板厚度不大于24cm时,可一次摊铺,大于24cm时宜分两次摊铺,下层厚度宜为总厚度的3/5。

2.4 混凝土振捣

摊铺好的混凝土应迅速用插入式振捣器和平板振捣器均匀振捣。平板振捣器的有效作用深度一般为22cm左右,插入式振捣器主要用于振捣面板的边角部,以及安设钢筋的部位。混凝土振捣时,先用插入式振捣器在模板边缘角隅等平板振捣器振捣不到之处进行振捣,如面板厚度大于22cm,则需用插入式振捣器全面顺序插振一遍;再用平板振捣器全面振捣,振捣时应重叠10~20cm。同一位置振捣时,当水灰比小于0.45时,振捣时间不宜少于30s;水灰比大于0.45时,不宜少于15s,以不再冒气泡并泛出水泥浆为准。混凝土振捣后,用振动梁拖拉振实并初步整平,使表面泛浆,赶出气泡。振动梁移动要缓慢,前进速度以1.2~1.5m/min为宜。对不平之处,应人工补填找平,补填时要用较细的混合料,严禁用纯砂浆填补。

2.5 表面整修

2.5.1 粗摸

圆盘抹光机粗抹或用振动梁复振一次能起匀浆、粗平及表面致密作用,它能平整真空脱水后留下的凹凸不平,封闭真空脱水后出现的定向毛细孔开口,通过挤压研磨作用消除表层孔隙,增大表层密实度,使表层残留水和浆体不均匀分布现象得到改善,以减少不匀收缩。

2.5.2 精抹

精摸是路面平整度的把关工序,为给精抹创造条件,可在粗抹后用包裹铁皮的木搓或小钢轨对混凝土表面进行拉锯式搓刮,一边横向搓、一边纵向刮移。搓刮前要将模板清理干净,搓刮后用3m直尺于两侧边部及中间三处紧贴浆面各轻按一下,低凹处不出现压痕或印痕不显,较高处印痕较深,据此进行找补精平。每抹一遍,都得用3m直尺检查,反复多次检查直至平整度满足要求为止。精抹找补应用原浆,不得另拌砂浆,更禁止撒水或水泥粉,否则不但易发生泌水现象,延长制毛间隔时间,还会因水灰比的不均匀,致使收缩不均匀。在较高温度下,还会出现表面网裂,路面成形通车后表层破皮脱落。

2.5.3 制毛

制毛是为保持路面的粗糙度,提高路面的抗滑性能,但对路面平整度亦有一定影响。普通混凝土面板整修应用大木抹多次抹面至表面无泌水为止,修整时每次要与上次抹过的痕迹重叠一半,在板面低洼处要补充混凝土,并用3m直尺检查平整度,抹面结束后,即可用尼龙丝刷在混凝土面层表面横向拉毛。

2.6 切缝

路面混凝土板切缝时间要掌握好,当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25%~30%即可进行切缝。切得过早,由于混凝土的强度不足,会引起粗集从砂浆中脱落,而不能切出整齐的缝;切得过迟,则混凝土由于温度下降和水分减少而产生的收缩因板长而受阻,导致收缩应力超出其抗拉强度而在非预定位置出现早期裂缝。合适的切缝时间应控制在混凝土获得足够的强度,而收缩应力并未超出其强度的范围内时。

3 结束语

必须要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规范混凝土拌合、(下转第320页)(上接第297页)运输、摊铺及振捣等施工工艺,并根据隧道混凝土路面特性优化施工配合比,提高混凝土抗折强度,确保混凝土路面使用的耐久性。

【参考文献】

[1]姚祖康,主编.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理论和方法[M].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10-1.

[2]汤毓葆,鲍明伟,主编.水泥混凝土路面[M].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1,12.

第3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隧道工程;二次衬砌;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 U45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工程概况

水涧山隧道是博深高速的控制性先行工程,由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承建,实行隧道式3公里单头掘进,隧道左线全长2929米,右线全长2906米。整个隧道穿越具有“小九寨”之称的东莞市银屏山自然风景保护区。

2 混凝土衬砌施工方案的设计

2.1二次衬砌时间的选择

水涧山隧道全隧采用复合式衬砌,适时合理选择二次衬砌时机,是保证村砌质量的关键。水涧山隧道明确要求二次衬砌根据围岩等级情况设计规定距离范围内紧跟掌子面。

围岩量测是新奥法的核心技术,对确保开挖、施工支护、二次衬砌的安全质量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必须认真对待。在水涧山隧道施工中,还通过结合隧道围岩超前地址预报反馈信息,对开挖后的围岩实际情况进行了变更,通过及时改变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确保了施工安全和质量。

2.2 混凝土的搅拌 、运输 、灌筑

搅拌过程中严格控制混凝土振捣工艺,边墙采用人工振捣,拱腰采用附着式振捣器振捣,保证振捣时间(泛浆、平坦、不冒气泡)及振捣数量(不漏振)。

混凝土的细骨料选用中砂,粒径小于0.315mm颗粒所占的比重为15%~20%,砂率为40%~50%。粗骨料选用连续级配的卵石,公称粒径为5mm~40mm。粗细骨料及水泥均采用机械上料,自动计量。混凝土的搅拌时间等均符合规范要求。在施工中采用测量拱部断面计算混凝土用量和在挡头板观察来控制封顶混凝土的质量,再者由于采用泵送混凝土压力大,也能提高封顶质量。混凝土的振捣采用在模板上设附着式振动器并配以插入式振动器的复合振动方式 ,实践证明,混凝土不但 内实而且外美。

3 二衬质量控制的难点

3.1 隧道初期支护的控制要求

1、隧道开挖成型控制。通过聘请了爆破专家现场指导,召开爆破专题会议,邀请一线工人共同参与,确保爆破设计合理,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优化、适时调整;爆破前由测量组将开挖轮廓线精确放样,并重点对周边眼进行了标注,爆破后Ⅱ级围岩段残痕率达到90%以上,平均超挖仅8 cm,做到了零欠挖,周边眼圆顺、无鼓包现象。

2、隧道拱架安装精细化,其数量符合设计要求,间距均匀控制在±5cm以内,其拱架保护层厚度均大于2cm,拱脚无虚渣及其他杂物,全部采用钢板支垫。钢支撑全部紧靠围岩,与围岩间的间隙全部采用C20喷射砼回填密实。

3、严格控制喷射砼质量。隧道开挖后强制要求执行初喷工艺,否则不允许下道工序施工,有力的保证了施工安全;喷射混凝土时采用二次复喷工艺,确保了平整密实;喷射厚度不小于设计要求,做到立拱段不显露拱架,杜绝了“排骨”通病;采用3m直尺检测喷砼平整度,最大间隙仅2cm。隧道初期支护平顺、无排骨通病,无漏喷、离鼓、裂缝、钢筋网外露现象,基面平整度边墙D/L≤1/6,拱顶D/L≤1/8,其中L为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的距离,D为喷射砼相邻两凸面间下凹的深度。

3.2模板台车的质量控制

优良的工艺装备、成熟的施工技术保证衬砌内实外美,最终保证了水涧山隧道二次衬砌混凝土表面密实、结构轮廓线条顺直美观、色泽均匀一致。其具体措施如下:

一是注重钢模板的加工设计、使用、验收、保养。以工艺装备质量保证砼施工质量,要求模板台车面板厚度必须达到10mm。模板进场后进行现场质量检测,现场拼装,共同确认能否投入使用

衬砌模板台车见下图:

二是衬砌混凝土配料、拌和、运输和泵送等整个施工过程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三是模板与混凝土面间缝隙用海绵橡胶胶条或双面胶堵塞,保证振捣不漏浆。

四是灌注混凝土时,混凝土连续均匀,软管口距离混凝土面控制在1.5以内,保证混凝土不发生离析,衬砌台车前后混凝土高差不超过60cm,左右两侧混凝土高差不得超过50cm。

五是脱模时间由工地实验室控制,脱模时混凝土强度不得小于8Mpa。

六是衬砌脱模之后专人洒水养护,保持混凝土面湿润,不小于14天。

七是模板台车在每组衬砌脱模后都及时清洁面板并涂刷脱模剂,每施工200m重新打磨一次,如下图所示:

3.3水涧山隧道衬砌钢筋设计净保护层的控制

水涧山隧道衬砌钢筋设计净保护层厚度在钢筋质量控制的重中之重,施工过程中,钢筋保护层厚度控制难度较大,控制不严就会产生漏筋或保护层厚度过大,严重影响二次衬砌结构受力。施工过程中,边墙及拱顶部位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最难控制,主要是边墙处衬砌钢筋为钢筋搭接部位,且边墙处衬砌为直墙式;拱顶范围衬砌钢筋由于自重下沉,针对这种情况,施工过程中主要采取以下措施控制衬砌钢筋保护层厚度:

一是边基施工,边基衬砌钢筋定位

有仰拱段,仰拱钢筋安装时,预留边墙基础(边基)处衬砌钢筋,无仰拱段先安装边基处衬砌钢筋,再进行边基浇筑。边基浇筑过程中,待混凝土达初凝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调整衬砌钢筋的主筋、纵向筋间距,层间距及保护层厚度。边基处衬砌钢筋安装质量影响整体衬砌钢筋安装质量。

二是测量放线,准确定位

按照交底安装外层衬砌钢筋(靠近防水板一侧),间距、搭接长度、焊接质量等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经质检工程师检验合格后进行内层钢筋安装。内层钢筋安装前,由测量组按照每循环施工长度在端头放线处内层钢筋及钢筋保护层控制点,点位布置为:边墙两点、拱腰两点、拱顶两点。作业队在控制点处焊接临时标记钢筋,在钢筋上标记处内层钢筋控制点。将纵向在同一直线上两内层钢筋控制点拉线,用于在内层钢筋安装过程中总体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三是绑扎混凝土垫块

衬砌钢筋安装前,预制与衬砌混凝土同等强度的混凝土垫块,预留铁丝,规格5cm×5cm×5cm。内层钢筋安装完毕后,每平方绑扎4个垫块,梅花型布置。用于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衬砌钢筋受混凝土挤压或自重产生位移变化,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

四是置支撑钢筋

由于二次衬砌边墙、拱顶部位衬砌钢筋保护层较难控制,在边墙、拱顶衬砌钢筋处焊接φ8支撑定位钢筋,钢筋预伸长度为净保护层厚度,每平方一根。防止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衬砌钢筋受力变形影响保护层厚度。

五是模板台车尺寸精确

模板台车尺寸精确程度直接影响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导致保护层厚度偏大、过小或漏筋。模台车板定位之前,对模板台车尺寸进行复核,检查无误后进行台车定位。台车定位后,再次对模板台车进行复核,检查模板轮廓线是否与衬砌内轮廓线重合,若超过规范允许偏差,对模板台车进行调整。

除了原材料质量因素以外,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钢筋保护层偏差直接影响到钢筋混凝土构件的力学性能及耐久性,关系到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及使用寿命。钢筋混凝土保护层也是隧道工程施工中极易忽视的问题,因此,施工过程中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至关重要,我们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教育和管理,充分认识到钢筋保护层厚度对工程结构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采取各种措施严格控制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4 结语

在水涧山隧道施工中,大家边实践、边摸索、边总结,几经优化施工方案,初期支护、钢筋保护层等质量的控制取得了显著效果。实践证明,水涧山隧道混凝土施工选用设备先进、配套合理,生产速度快、效率高,通过科学的施工组织,确保了良好的质量控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王鹏.隧道二次衬砌施工方案的探讨[J].山西建筑,2008(4).

第4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技术要点;质量控制

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快速发展,云南省的高速公路工程在规模和数量上都有所增加,线路长、覆盖广已成为当前高速公路具有的重要特征。正是基于高速公路的线路较长,在高速公路工程施工中难免会受到山体阻碍,进行隧道施工成为必然的方式,但是隧道施工难度非常大,极易发生施工安全问题,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是人员伤亡。加强对高速公路施工技术的研究,探讨有效的施工质量控制方法十分重要。

1隧道施工存在的风险分析

1.1隐蔽工程多

隧道施工属于地下工程范畴,对工程结构的掌握难度较大,加之隧道施工各工序之间的联系十分紧密,一道工序的完成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下一工序,同时地下施工检查效果相对较差,必将带来较多的隐蔽工程。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如果不能及时发现施工工序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施工安全将带来较大的威胁。

1.2施工环境十分恶劣

对山体进行隧道开挖,岩体结构、水文地质等都将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对多种因素进行综合考虑,并且施工环境空间狭小,存在的安全隐患较多。除此之外,隧道施工工艺较多,且每道工艺之间联系密切,甚至需要工艺间的交叉作业,这无疑进一步增大了施工难度。1.3塌方事故多有发生由于山体水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隧道施工过程中容易受到水文地质变化,如果施工防护措施不到位,极易发生塌方事故。尤其是在隧道开挖之后,若不能及时作出正确处理,由于受到外力作用,隧道的围岩会随着水文地质变化而发生改变,严重者造成隧道塌方[1]。

2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要点

2.1钻爆施工技术要点

钻爆施工时隧道施工中经常采用的施工方法,对高速公路隧道进行钻爆施工,首先,要根据施工工艺的差异,合理选用钻爆方式,对于不同的岩体结构所采用的钻爆方式应有所不同,同时钻爆方法应严格满足施工设计要求。其次,对钻爆工具、器材等加以选择,就我国现阶段的隧道施工而言,硝铵炸药成为最主要的爆破材料,在隧道施工中的用途也相对较多。最后,为提高隧道的稳定性,在钻爆施工中要做好支护工作,结合岩体结构的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岩体支护,如果进行硬围岩施工,应对遗留岩体进行支护保护,减少岩体损伤;如果施工对象是软围岩,则要做好围岩的防松弛施工。

2.2明洞与洞口施工技术要点

洞口施工简单讲,就是对隧道进行破土开挖的过程,往往是隧道施工作业的第一步,对该项技术要点加以控制至关重要。首先,洞口开挖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对于山体的结构、地质特征、地下水文、环境变化等各因素进行充分的调查和了解,根据地质勘测结果,分析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做好相应的补救措施。其次,洞口施工应根据测量放线结果,明确截水沟位置情况,对于明洞边坡、边仰坡等进行准确放线,借助土方用挖掘机在人力配合下,完成洞口开挖施工。最后,做好边坡支护工作。受到岩体结构以及岩体歪理作用的影响,洞口开挖后可能出现塌方等情况,在洞口开挖后,应第一时间对岩体进行支护,提高岩体的稳定性。

2.3防排水施工技术要点

防排水施工是隧道施工中较为困难的环节,隧道施工中存在的不确定因素较多,洞口开挖后出现结构水也是常见情况,如果不能及时的将水排出,会对隧道施工带来严重影响。对于防排水施工要将防、堵、排等结合使用,根据隧道的结构特点,构建中心水沟,并确保中心水沟位置在冻结线之下,避免造成中心水沟中水流冻结,从而将地下水水利排出。同时,对于洞身的整体防排水要做到位,对于隧道的渗漏问题及时的加以处理,采取防渗漏措施将变形缝、施工缝等进行施工,减少薄弱环节的渗水问题。

2.4锚杆施工技术要点

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发展,锚杆施工技术在隧道施工中应用愈加广泛,采用锚杆施工时,一定要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施工质量。一方面,锚杆施工时应做好清理工作,由于锚杆钻孔是由岩凿机完成,不可避免的会带来油污、铁锈、岩屑等各种杂质,如果不能及时将其清理干净,会对接下来的锚杆施工到来很大影响,从而降低锚杆的抗拔力。另一方面,严格控制药包入孔眼的力度。在杆体插入岩体孔道之前,需要将事先准备好的药包顶入孔道内,为确保药包顶入顺利,孔道既要保持干净清洁,顶入力度更应适中,严禁使用过大力度进行顶入,力度过大容易造成药包的变形,甚至药包发生泄漏[2]。

2.5混凝土喷射技术要点

近几年来,混凝土在工程建设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对于隧道施工同样也离不开对混凝土的使用,采用混凝土喷射技术,一定要严格控制一下施工要点。第一,混凝土喷射方法的选用要科学合理,当前较为完善的混凝土喷射技术有两种,分别是湿喷和在喷射方法选择上一定要根据施工环境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施工技术。对于湿喷技术而言,能够将混凝土喷射的粘结性能以及支护性能提高,对于需要加大支护力度的围岩,采用湿喷机技术方法能够提高支护质量;而施工方法往往针对困难的施工条件,可以促进混凝土的迅速凝结,不仅能够节省凝结剂的使用,同时也降低了施工成本。第二,施工材料与器械的质量控制。作为重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规格和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以免影响整体施工质量;施工器械的选择也要满足设计要求,对于喷射机的参数严格控制,确保混凝土喷射连续、均匀。第三,在混凝土喷射之前,应将开挖断面加以清洁,保证断面的有效尺寸符合喷射要求。

3隧道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分析

3.1完善隧道施工工艺

伴随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高速公路工程的施工技术也得到了创新和发展,隧道施工工艺也有所改进和突破。施工技术人员应不断的进行工艺探索,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并结合实际的施工环境,对先进工艺加以利用。比如说,以往隧道施工主要采用先拱后墙的施工方法,该种方法对于复杂的地域环境能够发挥良好作用,最常用于断层破碎带的施工。但是,经过多年的发展,台阶法较先拱后墙更具优势,台阶法对隧道的安全稳定性有所提高,除此之外,也相应减少了施工成本,在当前隧道施工中应用较广。施工工艺将一直处于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中,进行施工工艺的创新和探索,能够进一步提高隧道施工质量[3]。

3.2加强施工安全控制

对于工程建设而言,安全问题永远放在首位,加强施工安全控制是隧道施工的关键。首先,做好预防措施。由于隧道施工具有的风险因素较多,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安全威胁,因此,应根据施工环境特点,做好相关的调查并制定预防方案,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做好预防。其次,严格控制施工工艺,对施工各环节的质量加以控制,任何施工环节的失误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的发生。最后,做好安全监督工作,隧道施工安全风险大,施工单位应该构建质量管理系统,有专人对施工质量进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速公路工程隧道施工具有的风险因素较多,不仅存在较多的隐蔽工程,同时施工环境复杂,塌方事故也时有发生,明确隧道施工的技术要点,对施工质量加以控制,可以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提高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鑫.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的探讨[J].价值工程,2015,2:108-109.

[2]刘国权.高速公路隧道施工技术及控制要点探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2:104.

第5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1.1洞口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的主要技术管理要点

(1)洞口工程施工在进行设计时,应当和洞口的相邻工程进行一个统筹的安排、并且要尽早的来完成,在施工的时候,最好要避开雨季或者是严寒的季节。

(2)洞口在进行施工之前,必须要先检查其边坡和仰坡以上的山坡是否足够稳定,要及时的先清除上面的悬石、并对危石进行彻底的处理,除此之外,在施工的时候也要实施一个不间断的监测和防护措施。

(3)还要结合施工现场的实际地形,对洞口的边坡和仰坡及早的做好坡面的防护工作,确保洞口处于稳定的状态。如果采用喷锚或者是砌石的护面,坡顶和坡脚就应该采取绿化的处理,这样就可以防止仰坡的范围之内可能出现的地表水的下渗情况以及减少对坡面的实际冲刷。

(4)对于洞的顶边以及仰坡周围的主要排水系统的修建,可以在雨季前提前完成。

(5)隧道在进行开挖的时候应该力求早一点进洞,而且要避免出现深路堑的情况或者是出现高边坡的情况,然后还要尽量的减少对于山体的实际破坏,防止出现水土流失。

1.2明洞和洞门方面的主要施工技术要点

(1)明洞施工的技术要点:明洞的施工必须要按照设计的具体要求,对地层进行一个预加固的过程,然后进行分层的开挖和支护措施,对于边仰坡来说,要进行分级施作,采用喷锚支护、格槟网、植草等各种方法使其保持稳定。对于明洞的侧壁基础来说,应该在稳固的地基之上,其基础宽度以及埋埋深度必须要符合相应的设计要求。如果侧壁两侧的地基比较松软或软硬不是特别均匀的时侯,应该采取措施对其进行处理。

(2)洞门施工的技术要点:对于隧道的洞门施工也应该及早的完成,而且还要尽量的避开雨季或者是严寒的季节进行施工。隧道的洞门端墙必须要在土石方开挖了之后就及时的完成;而端墙和挡翼墙基础的基底承载力则必须要满足具体的设计要求,其承载力可以采用静力的触探试验或者是标准的贯入试验来进行检测,在必要的时侯还要采用载荷的试验进行检测。对于端墙和挡翼墙的基础,如果是位于软硬不均的一些地基上的时侯,除了应该按照设计是要求来处理之外还应该在其分界处设置一条沉降缝。

1.3开挖施工的技术要点

隧道在进行开挖的时候必须要采取一切的保护措施使围岩具有较强的自承能力,主要的措施就是光面的爆破技术、预裂的爆破技术或者是非爆破机械辅助的开挖方法。拱部则应该采用光面爆破的技术,侧壁则应该采用预裂爆破技术,底板(仰拱)一般要预留光爆层,以便进行光面的爆破工作。一般情况下,光面的爆破和预裂的爆破参数是要通过具体的试验来确定的,而且还要根据现场的实际爆破效果来进行不断的调整。隧道的具体施工方法必须根据地质情况、断面的实际大小、结构形式、机械配备情况、周围的环境等来确定。

1.4支护施工技术要点

隧道的开挖是必须要配合及时的支护工程的,这样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尤其是对于软弱的围岩来说,在施工的过程中必须要采取多种的加固措施来提高这种围岩的自承能力。同时还要视围岩的实际岩性、层理结构、水文地质情况等分别采取不同的措施进行防护。防护的方法主要有加固地层、稳定掌子面、及时闭合支护结构等,很多情况下是这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在条件允许的时侯,还可以采用洞内、外来相互进行加固的方法。

1.5监控量测的技术要点

在施工的过程中,应该把现场的监控测量作为一个工序来引入到整个的作业循环当中,在这个过程中还要结合具体的地质预报来作出一个详细的评价,并优化好其中的设计参数,实施一个动态的管理。监控测量工作一般是紧接着开挖和支护作业工作的,按照其设计的具体要求来进行实际的布点和监测工作,然后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及时的调整测量的具体项目和内容。其所得到的测量数据必须要及时的进行分析和处理,然后与工程的类比法相结合,及时调整其具体的支护参数,做出正确的施工决策。在工程开工之前,要根据具体的隧道规模、地质地形、支护的类型和参数等来进行具体的监控和测量的设计。设计项目主要是测点的具体布置、量测的频率、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量测人员的具体组织等。隧道在进行监控量测的时候,项目必须要根据工程的实际特点、工程规模的大小来设计出一个最为合理的方案。

2结束语

第6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盖挖优化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北疏港高速北固山隧道,位于连云港市墟沟城区西郊,起于大棺材山西南坡与墟沟互通相接,止于黄石嘴东坡与北港区Ⅰ类进港道路相接。隧址区毗邻黄海,隧道山体主要由元古代变质岩组成,岩性坚硬致密,属非碳酸盐丘陵。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及踏勘资料分析,本区内地下水主要包括基岩裂隙水、第四系松散岩组孔隙潜水和海积层潜水三种类型。在大、小棺材山周围冲沟内多发育小的溪流,沟口往往形成池塘、水库。

2、隧道盖挖段特点及难点

北固山隧道左线ZK5+360-ZK5+390段埋深浅,局部段落为负埋深,属于超浅埋段。

施工难点:

2.1、北固山隧道盖挖段地处龙门山庄、养鸡场、黄海中间,如果修筑便道、征用临时钢筋场地则会对附近环境造成极大破坏且需要投入大量财力。

2.2、此处距离龙门山庄小区距离较近且附近有大片耕地,爆破施工对附近居民的生活生产容易造成不利影响(见图2.2-1)。

2.3、此处正好处于一小冲沟中,雨季会有大量雨水流过,如不妥善处理雨水会倒灌到隧道内造成巨大损失(见图2.2-2)。

图2.2-1盖挖段位于小区及养鸡场附近图2.2-2盖挖段处冲沟

3、施工方案的优化

由于盖挖段地处龙门山庄、养鸡场、黄海中间,如果修筑便道则增加便道修筑、钢筋场地临时征地、及电力设备等的安装等一系列的困难,且便道经过部队驻地及小区附近,未知干扰发生的几率相当高。在经过多次实地考察后我项目决定在遵循“盖挖法施工”的设计理念的前提下对原施工方案进行优化。

施工方案优化前后对比:

优化内容 安全性方面 进度方面 施工条件及环境 工程造价

设计方 案

修筑便道到盖挖段落,租用临时征地后进行盖挖段施工。 采用小管棚进洞方式,保证了盖挖段两侧进入山体的安全性 盖挖段和正常段可以同时施工,但临时便道修筑及征用难度大(便道修筑预计时间30天)。 需要在盖挖段重新修筑便道,且风、水、电均需要协调,难度较大,且对附近居民及环境造成较大破坏。 增加临时便道、钢筋场地修筑及复耕,风、水、电的疏通,预计费用200万。

优化方 案 取消便道,从隧道超浅埋段出洞,然后再进行盖挖段施工。 从暗洞直接出洞,通过双侧壁导洞法的临时支护和加强洞口支护参数的方式可以提高安全性 出洞后才能施工盖挖段,工作面有限,存在一定窝工的可能性,但左洞目前已经接近盖挖段(预计开挖到盖挖段时间20天)。 直接利用原有风、水、电进行施工,不需要修筑便道,盖挖段的渣土可以利用已完成的段落作为通道,对附近环境影响较小。 左洞直接开挖到盖挖段落,然后利用洞内原有的风、水、电,节省了临时便道修筑等费用。

通过以上对比显示及设计院等专家实地考察论证,认为盖挖段施工的优化方案有效可行,我项目故决定采用优化方案。

4、施工方法及质量控制点

4.1盖挖法施工流程:

4.2各流程施工控制要点

4.2.1正常段暗洞掘进

4.2.1.1、正常段暗洞在开挖到距离出洞前的加强段2米时要进行掌子面测量放样,控制此循环的炮眼深度、炸药用量等爆破参数,以保证此循环爆破后正好到出洞前加强支护段起点位置(ZK5+400)。

此道工序控制要点:在钻孔深度和炸药用量的控制上,要既能保证爆破效果的同时有效控制爆破进尺。

4.2.1.2、ZK5+390-ZK5+400段加强支护段施工时段每120cm即每两榀钢拱架设置一循环超前支护,遵循先支护后开挖的理念,确保开挖及后期支护的安全性。超前支护参数如下:采用φ50*5mm的小导管,长度L=3.5m,环向间距40cm,前后排之间的小导管交错布设,外插脚控制在6°-8°和12°-15°,在隧道主洞拱顶120°范围内布设。

开挖方法采用双侧壁导坑法施工,利用临时支护加强对围岩的支撑作用,同时利用导坑开挖来减小开挖面积,增加围岩的稳定性。考虑到洞两侧存在一定的高差,左侧标高较低,在双侧壁施工过程中,左侧作为先行导洞,右侧作为后行导洞。

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1)、超前支护施工时要先进行爆破后的危石的排险工作,保证施工安全。在进行超前小导管的注浆时要保证杆体及周围缝隙全部注满浆液,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保护层。(2)、隧道开挖后进行初期支护时要保证型钢的拱脚坐落在坚实的基础上,禁止钢拱架悬空。

4.2.1.3在接近ZK5+390段施工时,为进一步保证开挖施工的安全,尽量避免爆破掘进,而采用机械开挖的方法施工,同时循环进尺控制在1.0m以内,开挖后及时进行支护。总体施工遵循“管超前、严注浆、少扰动、快加固、勤测量、早封闭”的原则,在每一步开挖后,及时排除危岩,并紧跟掌子面施做初期支护,以尽早形成完善的初支支护体系。

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1)、此道工序要严格控制爆破每循环进尺,同时尽快进行初期支护的施工防止洞口坍塌。(2)、对出洞处的地表进行实地考察,如有危石、围墙等危险源要及早排除。(3)、在出洞口附近布置地表沉降观测点,每天对观测点进行观测,看有无异常沉降。

4.2.1.4 ZK5+360- ZK5+362段大管棚施工时超前大管棚布置于隧道拱部120°范围内,管棚施工前应先浇筑混凝土导向墙,内嵌4榀Ⅰ18型钢拱架,按设计钻孔位置预埋Φ127mm壁厚4.5mm导向钢管。管棚内安插钢筋笼,然后进行管棚注浆。

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1)、导向钢管预埋时外倾角应与大管棚的外倾角一致。(2)、在大管棚施工前对周围边仰坡进行锚喷网支护防止施工过程中出现坍塌等现象。

导向墙具体布设如下图所示:

4.2.1.5套拱施工时要现在盖挖段落对套拱拱脚进行开挖,在测量放样后将拱脚开挖到设计标高,然后进行套拱拱架安装并支立模板,最后进行混凝土浇筑。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后进行拆模。然后再进行拱顶回填及暗洞掘进,此套拱在掘进之前就提前施工完毕,能有效的减小爆破震动及声响对周围居民的干扰,同时能有效控制飞石的溅射距离。对施工场地周围的环境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1)、套拱开挖前要进行测量放样,保证套拱的标高及中线位置准确。(2)、套拱拱脚要坐落在坚硬的基础上,避免拱脚虚空使套拱为隧道初支及二衬的增加额外压力。(3)、套拱混凝土强度要达到规定强度后再进行拆模及洞顶回填,洞顶回填时一定要按设计标高进行回填,同时保证在套拱顶形成单向顺坡以利于洞顶的排水。

套拱施工完成后如下图所示:

4.2.1.6套拱施工完毕后进行盖挖段及暗洞掘进。

此道工序的控制要点:(1)、套拱段为V级浅埋段,在进行开挖时要根据实际围岩情况采用爆破和挖机配合作业。(2)、在此段进行爆破施工时要尽量减小每循环进尺及炸药用量,避免用药量过大对套拱造成破坏。

5、质量保证措施

5.1、该段落施工前,在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规范标准的基础上,由项目总工向全体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下发相应的质量控制点,讲请该项工程的设计要求、技术标准、以及各种爆破参数等。

5.2、测量组做好隧道预留沉降量控制,根据现场实际监控量测资料对预留沉降变形可以进行适当调整。

5.3、组织作业班组人员、现场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召开专项施工交底会议,详细准确做好交底工作。

5.4、当前方地质出现变化迹象时,必须用地质雷达、超前探孔等方法先探明隧道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才能进行开挖。

5.5、应严格控制超欠挖。

5.6、开挖轮廓要预留临时支撑沉落量及变形量,并利用量测反馈信息进行及时调整。

5.7、做好钻爆设计分析总结,及时调整优化钻爆设计,严格控制隧道成形质量。

5.8、洞身开挖在清除浮石后应及时进行初喷支护。

5.9、硬岩无剥落,中硬岩基本无剥落,软弱围岩无大的剥落或坍塌,开挖面平整。

5.10、隧道周边部位应预留30cm人工开挖,其余部位宜采用机械开挖,局部需要爆破时,采用弱爆破,不得超挖。施工时应严格控制装药量,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5.11、钢架应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加工制作和架设。钢架应架设在坚实基面上,严禁拱(墙)脚悬空或采用虚碴回填。钢架应与锁脚锚杆(管)焊接牢固。

5.12、隧道超挖部位必须回填密实,严禁初期支护背后存在空洞。必要时初期支护背后应进行充填注浆,保证初期支护与围岩密贴。

5.13、施工过程中根据情况采用增加拱(墙)脚锁脚锚杆(管)、增设钢架拱(墙)脚部位纵向连接筋、扩大拱(墙)脚初期支护基础及增设拱(墙)脚槽钢垫板等增强拱(墙)脚承载力等措施控制变形。

6、安全保证措施

6.1加强监控工作

为保证该处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以及达到施工飞石不伤人,噪音不扰民的目的,在进行本段落的施工中,随时与矿业大学及我部各部门通力合作,时刻对周边的影响进行监测和反馈。

6.1.1、沉降观测和爆破震动的监控

为保证施工安全和保证质量,在该施工段落,与矿业大学密切合作,加密沉降观测点的设置,并在附近建筑物设置震动监测点,密切关注爆破震动的影响,及时调整爆破参数。

6.1.2、洞内沉降、收敛监控

临近出洞段施工中,对洞内的沉降收敛监控测量次数加大,监控断面距离控制在5-10m左右,同时根据围岩沉降情况适当加大预留沉降量,保证净空。

6.1.3、洞内及地表观察

临近出洞位置时,每次爆破后对地表进行勘察,结合洞内掌子面地质素描及沉降收敛等监控量测情况,分析围岩稳定情况,保证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

6.2施工过程中安全控制

6.2.1、隧道出洞前做好洞顶及洞口防排水系统。洞顶及洞口排水沟根据实际地形砌筑,用砂浆抹面,防止地表水及施工用水下渗,影响结构安全。

6.2.2、施工应做好工序衔接。工序安排应紧凑,尽量减少围岩暴露时间,避免因长时间暴露引起围岩失稳;

6.2.3、施工应严格控制开挖长度,根据围岩地质情况,合理确定循环进尺,每次开挖长度不得超过1.0m;开挖后立即初喷3~5cm混凝土,以减少围岩暴露时间。

6.2.4、严格按设计要求施作超前支护,控制好超前支护外插角,严格按注浆工艺加固地层,保证隧道开挖在超前支护的保护下施工。

6.2.5、应加强监控量测工作,根据量测结果,及时调整支护参数,确定二次衬砌施作时间,进行信息化施工管理。

6.2.6、善洞内临时防排水系统,严禁积水浸泡拱(墙)脚及在施工现场漫流,防止基底承载力降低。

6.3其他安全防护措施

6.3.1、在开始施工小管棚段落后,每次爆破前,安排专人到地表进行巡查,并对地表设置安全警戒线,防止行人进行该区域;

6.3.2、及时通知矿业大学进行地质雷达扫描,掌握掌子面前方围岩及涌水情况,地质超前预报工作。

6.3.3、安全警示

由于清表期间需要进行局部的弱爆破施工,考虑到安全性,在施工期间对隧道施工范围周边100m内进行安全警戒,每次爆破施工前专人负责排查和警戒,并进行吹哨警戒。

在临近盖挖法段施工区域,暗洞内每次进行爆破施工前,安排专人到地表进行警戒,并在施工的主要路口安装安全警示牌。

7、结语

北固山隧道盖挖段出洞方式由原来的修筑便道、征用临时征地进行套拱施工改为优化后的直接从小棺材山出洞然后再进行套拱施工,节省了施工成本约200万,同时大大减小了因为修筑便道与周围居民的矛盾与摩擦,为后续的工程施工提供了很好的外部条件。在施工质量方面,在盖挖段施工时要根据每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点进行重点控制,北固山隧道盖挖段在围岩破碎、地表偏压、冲沟汇集、距离居民区不足100米等复杂环境下,采取了地表加固、锚喷挂网、大管棚及套拱等一系列措施,同时因地制宜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方案进行合理优化,保证了施工安全和质量的同时,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FTG F60-2009).人民交通出版社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

[3]《隧道工程施工要点集》关树宝 人民交通出版社,1990

第7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新奥法;隧道工程;质量检测

我国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引入新奥法,得到迅速推广,并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无论在硬岩隧道还是在软岩(土)隧道中,应用新奥法都有不少的成功实例,并积累了不少经验,制定了众多的“规程”或“标准”。

本论文主要结合个人的工作经历,在进一步认识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和主要原则、施工要点的基础上,以新奥法在绍诸高速公路项目元宝山隧道工程中的运用情况为例,总结新奥法在隧道工程施工中的经验,以便为后续隧道工程施工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和主要原则

(一)新奥法施工基本原理。

新奥法是充分利用围岩的自承能力和开挖面的空间约束作用,采用锚杆和喷射混凝土为主要支护手段,对围岩进行加固,约束围岩的松弛和变形,并通过对围岩和支护的量测、监控,指导地下工程的设计施工。

与传统矿山法施工把地层压力作为外力荷载相比,新奥法是把围岩和支护结构作为一个统一的受力体来考虑,围岩既是荷载的来源,又是支护体的一部分,围岩和支护结构相互作用。

(二)新奥法的主要原则。

1. 少扰动:充分保护围岩,减少对围岩的扰动。

2. 早喷锚:充分发挥围岩的自承能力。

3. 勤量测:加强监测,根据监测数据指导施工。

4. 紧封闭:尽快使支护结构闭合。

(三)新奥法的施工顺序及施工要点。

在坑道开挖后,在岩体松散破坏之前,及时修筑一层柔性薄壁衬砌(初期支护),通过施工中的量测监视,确定围岩变形稳定之后,修筑防水层及第二次衬砌。因此,其施工要点主要有隧道开挖、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锚杆支护等)的施工、二次衬砌施工等。

二、新奥法在元宝山隧道工程中的应用

元宝山隧道是浙江省省级重点工程绍诸高速公路工程中工程地质情况最复杂、施工难度最大的隧道,为双洞单向

行车隧道,左线隧道长650m,右线隧道长640m,断面净宽10.75m,断面净高5.0m,隧道暗洞部分围岩主要为Ⅲ、Ⅳ、Ⅴ级,围岩稳定性差,按照新奥法原理设计、施工。目前,该隧道左线已于2010年5月贯通,右线已于2010年12月贯通。

(一)隧道开挖。

明洞部分采用明挖法。暗洞部分为确保开挖施工的安全,不同围岩采用不同的施工方法。Ⅲ级采用全断面法开挖,Ⅳ级采用台阶法开挖,Ⅴ级采用预留核心环形开挖法开挖。依据新奥法原理(少扰动、早喷锚、勤量测、紧封闭),采用复合式衬砌。暗洞采用隧道专用防水卷材,置于锚喷砼与二次衬砌层之间。二次衬砌采用模筑衬砌。

洞身开挖施工质量主要通过激光断面仪和水准仪测定。

(二)初期支护施工。

1.小导管超前支护施工。

主要包括布孔、钻孔、插入钢管及孔口密封处理、注浆等步骤,其中钻孔时采用风钻,并应保证孔位环向间距(0.4m)和外插角度)(1000)。

2.喷射砼施工。

本工程中喷射砼主要由普通硅酸盐散装水泥、天然中粗砂、5-10mm机制碎石、抗裂防水剂、特种速凝剂和水组成。施工前至少要设计2-4种配比,经过试喷、试验,优选回弹量低、物理力学性能满足设计的一组作为应用配比,并根据施工中材料、气候的变化相应调整。

(1)喷射顺序:自下而上,先墙后拱,分区、分段“S”形进行,分段长度一般不大于6m。

(2)最佳喷射距离与角度:喷头距岩面距离以0.6m-1.2m为宜,喷射料束与受喷面基本垂直,与受喷面垂线成50-150夹角时最佳。

(3)喷射料束运动轨迹:环形旋转水平移动并一圈压半圈,环形旋转直径约为0.3m。喷射第二行时,依次序由2起点上方开始,行间搭接2-3cm。

(4)一次喷射厚度:根据设计厚度和喷射部位确定,初喷厚度不小于4-6cm。

为确保施工质量,喷射砼需进行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喷射砼厚度检测、喷射砼粉尘和回弹量检查、外观检查等项目进行质量检测。

3.锚杆施工。

主要包括布孔、钻孔、清孔,插入中空注浆锚杆、注浆、焊接钢筋网、复喷混凝土等步骤,其中需要进行锚杆数量、锚杆拔力、孔位、钻孔深度、孔径等项目的检查。

(三)二次衬砌施工。

1.施工前提条件。

二次衬砌应在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后施工。围岩和初期支护变形基本稳定应符合以下条件:

(1)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

(2)已产生的各项位移已达到预计总变形量的80%-90%;

(3) 周边位移速率小于0.1-0.2mm/d或拱顶下沉速度小于0.07-0.15mm/d。

2.二次衬砌施工。

仰拱填充施工:主要包括仰拱填充开挖、隧道底面清理、仰拱钢筋绑扎、填充混凝土、仰拱混凝土浇筑等内容,施工完成后需进行混凝土强度、仰拱厚度和仰拱钢筋保护层厚度进行实测检查。

二次衬砌钢筋、模板和混凝土施工:采用9m长钢结构大模板拼装成台车进行衬砌混凝土的浇筑,并进行混凝土强度、衬砌厚度和墙面平整度的检查。

(四)隧道监控量测

监控量测是新奥法原理进行隧道设计和施工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在施工中,应按设计要求加强量测,及时反馈,以便修正设计,指导施工。

根据《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 042-94)的规定,现场监测项目分两种规定,现场监测项目分两种:必测项目和选测项目。本工程中选择地质和支护情况观察、周边位移量测、拱顶下沉量测、锚杆内力及抗拔力量测为必测项目。

利用量测数据绘制纵横断面地表下沉曲线和洞内各测点的位移u-时间t的关系曲线。当位移-时间的关系曲线趋于平缓时,进行回归分析,从而推算最终位移值和掌握位移变化规律。回归分析函数可在下列函数中选择:

1.对数函数: 或 2. 指数函数: 或

3. 双曲函数: 或

式中:a、b―回归常数;

t―初读数后的时间(d);

u―回归常数(mm)。

各测试项目的位移速率明显收敛,围岩基本稳定后,才能进行二次衬砌的施作。

三、结论

综上所述,采用新奥法原理施工过程中,应根据施工规范和设计文件及时进行质量检查和监控量测,同时将监控量测的结果及时用于调整设计和施工方法,这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参考文献:

第8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城市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措施 要点

1 工程概况

本项目地质情况由上到下为覆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海冲击层及第四系残坡积层,下伏燕山期花岗岩。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层主要为人工素填粘土,粉质粘土及碎石等;海冲击层为粘土、粉砂、中砂、砾砂及部分透镜体状淤泥;第四系残坡积层为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本地区花岗岩在工程区域内全部为全风化花岗岩。隧道南北两侧有一些高层建筑,隧道结构边缘距两侧建筑物最近约16m。本地段地下极其水丰富。

2 施工地质及条件难点分析

(1)本工程的环境条件复杂,位于道路两侧,管线、建筑物密布,交通量大。隧道浅埋暗挖建筑物基础均位于隧道施工范围内,隧道施工不能危及管线及建筑物安全,对施工必须严格控制,但隧道所处的地层软弱。地层中因道路施工,管线施工、迁改等原因,遗留许多松散、虚空土体,且长期受水浸泡,已完全呈流态存在,给施工造成极大难度。

(2)隧道结构范围内管线渗漏水、居民排水沟内的积水等水源导致地下水补给不断,止水和降水施工难以隔断外来水系和排出上层滞水,且本场地存在深厚的花岗岩风化深槽,花岗岩残积土厚度大,且多为砂质粘性土及砾质粘性土,土质的均匀性较差,为隧道主要穿过地层。花岗岩风化残积土因含砂较多,为相对含水层,且透水性较好,尤其是残积土层遇水易软化,水浸泡易发生崩解和流砂,造成地表下沉,甚至塌方,控制变形极其困难。

(3)围岩易扰动且稳定性差,隧道开挖断砂层或软弱土层,整个隧道位于遇水易软化、崩解的花岗岩残积土中,围岩类别为Ⅰ、Ⅱ类。隧道穿越地层主要为第四系残积层的砂质粘性土、砾质粘性土,局部地段为海冲击砂层,地层软弱。隧道开挖后周边围岩在自重应力的作用下松弛变形,控制不好易产生变形坍塌。同时,受地下水的作用软化后丧失稳定性,给施工带来困难,特别是由硬塑变为流塑后,随地下水一起涌入隧道内形成大的坍塌涌泥,严重危及周边结构物及施工安全。施工中应力转换频繁,必须采取严格措施控制,防止产生大的变形及坍塌。

(4)由于地下管线渗漏水严重,导致上层滞水有丰富且稳定的补给,风道结构范围内土体长期受渗漏水影响已呈饱和状,部分地层中存在水囊、空洞。

(5)由于降水工作滞后的影响,对风道开挖造成不利影响,导洞的施工顺序不利于地层的稳定,增加了工程风险。

3 前期施工措施的确定

通过本工程地质情况,结合地下水发育情况,隧道地下管线较多,走向错综复杂。为保证地表的管线安全,还要确保地面建筑物的安全,同时保证暗挖风道自身结构以及施工的安全。在充分考虑工程所处的环境和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现对管线周边土体进行摆喷墙施工,加固管线下方土体,以防隧道开挖后地表下沉所造成的管线破坏。采用长台阶法施工,上台阶采用弧形开挖留核心土法施工。在开挖前,对开挖体采取超前降排水措施降低地下水位后,再行开挖。

3.1上台阶施工

为减少开挖对围岩的扰动,上台阶采用人工风镐开挖,先开挖拱部环行,留核心土,待拱部支护结构完成后开挖核心土。开挖土方人工装车翻运至下台阶,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初期支护作业。

3.2下台阶施工

下台阶开挖及支护下台阶采用人工配合机械开挖,下挖时应注意机械的声音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3.3 台阶法施工程序

本工程确定采用DH55-V小型挖掘机。开挖施工时,机械开挖中央土体,两侧轮廓预留 30~50cm人工开挖、修整,保证开挖轮廓线圆顺,减少对土体的扰动。隧道下台阶开挖循环进尺为 110m,开挖完成后,立即进行支护作业,封闭成环。在开挖施工时,不得超循环进尺开挖,以保证施工安全。

3.4 隔离桩的设置

在风道和建筑物之间设置隔离桩,达到隔离地层的目的,减小相互影响。通过小导管注浆加固达到改良地层、抑制水患的目的,控制地层变形。加强监控量测,强化信息化施工,及时全面掌握暗挖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范围、影响程度以及支护结构的变形状况。

4 城市隧道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隧道区间穿越地层为砾质粘土层及全风化花岗岩层,部分段落隧道拱顶地层中含有透镜体状中砂、砾砂层。施工中采用了超前小导管注浆、超前排水以及施工监测,保证结构物安全和施工顺利的关键技术。

4.1 超前注浆固结地层

因区间隧道穿越地层为砂质粘土,局部地段为海冲击砂层,地下水丰富。设计采用

4.2 超前引排地下水

区间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开挖后大量地下水涌入隧道内,给施工带来很大影响,同时由于地下水的作用,粘土层在地下水的作用下软化水量大时成流塑状,造成拱脚下沉、两侧涌泥,支护结构下沉,施工极为困难,为保证施工安全,经多次研究决定采取降水措施。

由于区间隧道两侧建筑物密布,无法进行地面降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结合地质情况,最后采用隧道内超前排水和隧道内降水两项措施,成功地解决了地下水对施工的影响问题。

4.3监控量测技术

隧道埋深浅,施工对周围扰动较大,特别是地表沉降对地表路面行车以及道路两侧管线影响很大。为减少施工影响,施工中必须进行施工监测工作,信息化施工;同时,监测信息能及时了解围岩稳定情况,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及时修改施工参数及支护参数,切实保证施工安全。施工监测主要进行地表沉降监测、隧道拱顶下沉、净空收敛、支护结构变形、支护内力等。监测工作严格按照规范要求布设监测断面,按要求频率进行日常监测工作,对监测信息及时分析整理,有效地指导现场的各方面的技术施工。

5 结束语

总之,通过对隧道浅埋暗挖施工技术要点分析,使我们充分认识到以下两点:

(1)隧道开挖前,由于地质及周边环境条件复杂,地表有建筑物,围岩较差,成拱能力有限,可以采用超前支护、超前引排水等措施,支护对围岩进行加固。

(2)隧道开挖后,通过加强支护保证了隧道施工,同时还可对隧道进行地表注浆加固,可改善围岩物理力学性能,提高围岩承载力及整体性并快速封闭以控制围岩早期变形。

参考文献

[1] 李建辉,罗凤霞.地铁土建工程风险管理的思考.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6.

第9篇:隧道施工的要点范文

关键词:隧道工程施工;影响因素;监理;控制要点

我国的交通事业在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公路建设不仅关乎到民生,还是推动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为了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很多地区克服了地理环境限制建设公路,隧道工程是其中的重要施工环节。隧道工程往往处于地理环境非常复杂的区域,包括地质条件和地形等等,都不具备公路建设的条件,就会采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隧道工程作为大规模的工程,不仅施工技术多而且复杂,对专业技术也具有很高要求,特别是隧道工程环境中存在诸多的影响因素,就必然会使得隧道修建中产生各种质量问题。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根据隧道工程实际需要将监管措施制定出来是非常必要的。

1隧道工程施工所具备的特点

1.1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隐蔽性。隧道工程属于是隐蔽性的工程,隧道工程施工也必然带有隐蔽性的特点。施工中,往往可视面只有一个,其他的施工都是隐蔽性的,这就必然会存在很多难以预见的状况。即便工程施工中留下隐患,也难以及时发现,也无法做出判断。

1.2隧道工程施工具有动态性。隧道工程所在环境往往地址环境复杂而多变,施工中,这种变化必然会产生各种偶然因素,导致施工设计与施工现场不相符合。这就说明,对隧道工程进行设计,不仅要进行施工现场勘察,还要对当地的围岩状况充分了解,以使得隧道设计具有动态性,以便于施工现场条件产生变化时便于对初始设计进行修改。

1.3隧道工程施工具有风险性。隧道工程施工所在区域往往环境条件恶劣,多数的施工都是在山洞中或者在地下展开的。即便是在同一个环境空间中展开作业,也会对各个作业环节的技术要求有所不同,包括掘进技术、支护技术以及通风技术等等,都要根据施工实际需要进行选择,保证各个施工环节之间密切相连,这就必然会使施工环境局促,而且不同的施工技术之间相互干扰,其中必然会存在风险因素[1]。另外,隧道施工中,恶劣的环境条件对施工人员会产生不良的心理影响,还会造成生理问题。特别是隧道施工所在区域的地质条件多变,缺乏稳定性就必然会存在风险,使得隧道施工中随时都有危险事故产生。

2隧道工程施工中所存在的影响因素

2.1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人为因素。隧道工程施工中,人是最为活跃的因素,也是缺乏稳定性的因素。要对隧道工程施工以有效控制,就要对施工各个环节所存在的安全隐患予以详细分析,将具有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制定出来,用于施工中发挥管理作用。参与施工活动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基础性工作予以控制,基于此分析各种干预形式。由于施工中会存在见利忘义的现象,即施工人员从个人利益出发而忽视了工作中所应履行的责任,就会存在施工管理程序调整的问题,这必然会影响隧道施工质量。

2.2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硬性因素。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硬性因素包括材料因素和设备因素,贯穿整个的隧道施工过程。隧道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衡量标准就是材料。要确保施工材料符合相关规定,就要对影响材料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考虑[2]。这些因素往往是导致材料问题的重要影响因素,也是影响隧道工程质量的基本因素。隧道工程施工中,施工设备是不可或缺的,也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主要对象。要对施工设备进行控制管理,就需要施工人员重视设备检查工作[3]。但是,由于施工人员忽视了设备的日常保养工作,就必然会对隧道工程的施工造成负面影响。

2.3影响隧道工程施工的技术控制措施。隧道工程施工中,采取科学合理地技术控制措施是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但是,进入到具体操作中,就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技术控制措施难以发挥作用,通常会体现在施工程序改变或者对施工程序作出调整,这就必然会对后续的施工造成不良影响。要在隧道工程施工中做好技术控制工作,就要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科学有效的干预措施,以使得技术控制发挥时效性。

3隧道工程施工的监理控制要点

3.1隧道工程施工中开挖现场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对开挖现场会存在超挖和欠挖的问题,监理人员进行开挖质量检查要按照有关技术规范中所规定的内容进行。对于欠挖现象,如果岩层完整,衬砌的强度以及结构都不会扰,当岩石抗压强度超过30兆帕,个别地方的欠挖幅度要界定在0.1平方米以内,隆起量不超过5米。包括隧道的拱顶低于1米的位置以及墙角都不可以欠挖,以避免因此产生危险事故。对于超挖现象,在隧道工程施工技术规范中已经明确规定。由于围岩地质环不同,对超挖也会有所不同要求。

3.2隧道工程施工中锚喷支护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锚喷支护是不容忽视的。监理人员验收隧道工程的过程中,要根据隧道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验收方式,并提前通知施工方[4]。对于隧道工程施工中的每一个施工环节都要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可以开展后续工作。在验收锚杆施工质量中,要注重检查锁角锚杆。在验收注浆施工中,监理人员要高度重视这道工序,因为这道工序不仅技术难度大,而且对注浆的程序也有严格要求。

3.3隧道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喷射混凝土的过程中如果出现疏漏,不仅会产生裂缝,甚至会出现渗水现象,对施工造成不良影响。监理要对喷射混凝土施工严格把关,要求施工人员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以使隧道工程质量有所保证[5]。

3.4隧道工程施工中仰拱的监理控制。隧道工程施工中,仰拱是重要的施工部位,关乎到整个隧道的稳定。如果仰拱施工存在质量问题,就会影响到上部结构的稳定性,特别是墙角与仰拱之间的交接部位,需要做好清理工作后进入到施工环节,以避免由于该部位存在杂质使得仰拱不牢固而产生不均匀沉降。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隧道工程施工中对施工技术有很高的要求,主要是由于隧道工程属于是隐性工程,存在质量隐患很难发现。这就需要对隧道工程施工中可能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针对技术方法进行探索,并采取符合施工实际的监督管理控制措施,以避免施工中产生质量问题,确保隧道工程施工顺利展开。

参考文献

[1]丁维扬.浅谈高速公路隧道工程施工管理的注意事项[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5(1):107.

[2]高尚勇.隧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问题及现场监管措施[J].山西建筑,2013,39(3):47.

[3]陈建平.隧道工程施工监理工作要点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6):21-22.

[4]张景珍.浅谈地铁隧道工程施工管理[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1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