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体育教学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体育教学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体育教学方式

第1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体育 技能 意志

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如同文化学科一样,往往是一种统一,一种和谐。相应的教学内容采用相宜的教学方式才会使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培养起一种“乐”的兴趣,“爱”的感情,“拼”的意志和精神;才会使学生的体育技能得到有效增长,教学目标得以有效实现。下面就自己的体育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通过示范活动,引导学生的兴致,让学生在以学促练中培养体育技能

体育教学的重要目的就是使学生学习并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而初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学习需要直接的感性经验作支持。教师的动作示范则是教学中最常见的一种形象且直观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学中教师正确的动作示范,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必要的直接感受,迅速提升掌握动作要领的效率,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致,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技能的效仿定型。

教师示范是要使学生通过对教师形体动作的观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记忆表象并使之“内化”,经过思维的加工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和动作行为。因此,教师的每次示范都应明确所要解决的问题。譬如:示范什么,怎样示范等都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确定准确教学步骤,示范过程以及学生可能接受的具体情况。通过示范让学生在模仿、认知、创新的过程中掌握技能。正确的示范可以使学生在体验中享受体育动作的形体美、力度美、娴熟美和健康美,获得一种愉悦的心理感受,并由此而产生学习体育技术动作的极大兴趣。如:在进行健美操教学时,老师可以也必须先进行一次完整的动作示范,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一开始就能受到教师的熏陶和能力的升华。但是,教师的示范技术一定要过硬,示范动作一定要准确,应该是学生学习的典范。一般说来,要力求做到准确、熟练、优美、大方,使学生油然产生一种跃跃欲试的心理态势,从而提高学习动作技能和积极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

二、通过训练活动,锻炼意志,让学生在以累为荣中培养体育精神

体育教学固有的特点是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勇敢、顽强、果断等意志品质,这就是所谓的体育精神或拼搏精神。因此,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对于体育课,尤其是体育训练来说,是尤为重要的。我的中长跑训练相对于同一地区其他学校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为了缩小差距,我不得不适当地增加了队员的训练强度。这对于每一名队员来说,无疑都是一种考验,尤其是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娇”态严重,“骄”气突出。训练中一些问题逐渐显露出来,训练态度消极,有的甚至假装身体不舒服而逃避训练。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变换跑的方式,改变跑的环境的方法。如:重复跑、定时跑、定距跑、变速跑等;练习不一定都在田径场地上进行,让他们产生“新鲜”和“有趣”的感觉,但时间一久,学生又出现了厌烦情绪。我认为这是他们意志品质薄弱的表现,对此,我理解并引导他们。在训练中以热情的态度关心帮助学生,增强他们克服困难的信心,培养他们坚忍不拔、吃苦耐劳的意志品质,让他们认识到只有充分发挥自己的运动潜力,才能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好成绩,体会“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的含义。实践证明,良好的意志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具有的,是在平时的刻苦磨练逐步形成的。

三、通过游戏活动,舒展疲惫,让学生在以苦为乐中培养体育感情

我们知道,课堂教学中有压力,在紧张的气氛下容易使学生思考的灵活性、应变的机动性降低,容易产生厌烦心理和倦怠意识。解决这一问题的最好方法就为学生营造积极宽松的课堂气氛,这就要求体育教师的教学手段要丰富、灵活,在不断变化的方式方法中激扬情绪,舒展疲惫,寓教于乐。要做到这一点,就要在教学中多采用“游戏教学法”,确立把获得运动的快乐和培养自我锻炼能力作为目标的教学思想,重视每一项不同运动所独具的乐趣,并强调愉快地、自主地从事体育学习,真正为学生在学校阶段认识体育,获得快乐体验,从而持之以恒,直到终身进行体育锻炼。游戏教学既要依据大纲、教材和教学的实际可能,又要考虑到学生的需要和时代特点,从实际出发,使教学内容行动活泼,让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长。譬如:在训练开始的准备活动中一般是慢跑,行进操,反复使用这些形式会使学生感到枯燥、厌倦,课堂气氛呆板、沉闷,可以采用一些游戏性的奔跑,如蛇形跑、“拉网捕鱼”、螺旋跑或者“跳绳接力”“触人”等方法,这样,既能起到活动肢体,提高兴奋度,集中注意力的效果,又有利于教学内容的到位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在体育技术技能教学中,正确运用游戏法,可以改变单一枯燥的练习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断变化的状态中强化动作技能,形成动力定型。例如:在篮球教学中采取“一人运二球”“活动篮筐”等形式将篮球的基本技术游戏化,灵活了教学方法,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吸引学生全身心投入,这样更利于掌握动作技能。游戏法用于整理活动,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身体机能尽快恢复,使人体尽快地由紧张状态过渡到相对安静状态。一些小负荷的游戏活动,在大脑所引起的兴奋可以加深对运动中枢的抑制,促进其恢复。整理活动的游戏内容和形式力求做到轻松、活泼、精彩、幽默,使机体的生理、心理上的压力迅速得到释放。

游戏法教学使学生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得到锻炼。但切记不要因为游戏而忽视了体育教学的本质。

第2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2002年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同年7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联合颁布了《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并从2003年新学年开始在所有高等学校实施。同时废止了实行多年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提出了高校体育课程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心理健康目标和社会适应目标,把高校体育课程的性质明确界定为"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纲要》和《标准》的颁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高校体育教育步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大学生中参与运动、养成习惯、掌握技能、学会保健、提高素质、增进健康等这些新的目标取向将以技能学习为主的目标取向取代原有体育教学目标取向。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体育教学中贯彻实施《纲要》和《标准》指导思想,首要的是改革完善目前的体育教学模式。但从目前现状来看,显然与这一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探究新的教学模式是很有必要的,尤其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是当前呼吁最高,也是体育工作者们一直在努力研究的课题。

1对教学新理念的再认识

《纲要》和《标准》的颁布与实施在教学指导思想上对每位体育教学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是学生身体健康的重要内容。其中心理健康要求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设置体育学习目标,自觉地通过体育活动改善心里状态,养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应用适宜的方法调节自己的情绪;在运动中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感觉,形成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社会适应要求学生能够表现出良好的体育道德和合作精神;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

(2)注重培养和巩固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并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安排都要十分注重学生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的养成与巩固,并将其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3)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作用十分重要。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体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潜能,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能力。

(4)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采用有益于学生发展的评价方法。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因此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熟悉并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出发,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在提出教学要求和阶段考核评价中,使用动态的内容和标准体系,以达到激励和有利于发展的目标。

2我国现行体育教学模式现状

教学模式从理论上讲分类很多:有俱乐部教学模式、情景教学模式、自主学习模式等等。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大部分体育教学工作者仍在沿袭着传统教学模式。多以技术教学为中心,学生缺乏提出自我目标和追求新目标的动力机制;教学偏重教师一方,过多地强调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教学效果偏重于“学会”某项技术,而忽略“会学”方法的指导,学生在大密度、高强度练习的挤压下,缺乏自主活动实践的时间和空间。没有思考、探索问题的余地,学习气氛沉闷,积极主动对与的意识不强,因而自主实践能力得不到很好的培养。体育教师在上课中一般都采用“四部分”的结构模式;开始部分一一准备部分一一基本部分一一结束部分。这种结构由于对课的几个部分限制过死,从形式和内容上过分突出了基本部分的作用,而忽视了其它部分的教育和培养作用。教师在实际操作中也被捆住的手脚,一味追求时间在各个部分的合理分配,以达到整节课在结构上的平衡从而影响了教学质量。

3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探讨

(1)终身体育教学是以终身体育思想为教学指导思想,强调学生(或是受教育者)的终身体育能力的培养,重视个人的需要和个性的发展,以人的未来发展为本。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是其教学的核心。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注重健康教育,教学过程中贯彻着“健康第一”思想,。终身体育教学是在增进受教育者健康水平的基础上培养受教育者的良好体育态度、科学的养生保健手段、健康且个性化的生活方式。终身体育教学模式是发展了的健康教育模式,正确文明的健康理念应贯彻在教学的始终。它与《纲要》和《标准》颁布与实施的指导思想相融合。民主、平等是终身体育教学的另一个特点。教师与受教育者是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更加突出,教师更多的是扮演咨询者、引导者的角色。教师应成为受教育者养成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终身体育能力过程中积极的、能动的“工具”。

(2)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教学结构程序。研究教学模式的目的是为了突破、摆脱模式,提高教学的效益。凡是适合实际情况、行之有效的教学程序终身体育教学模式都可借鉴,但从发展的观点看,现行的一些教学结构程序有待改进提高。终身体育教学模式的结构程序有其自身的特点。

终身体育教学的过程结构:(1)课前准备部分:调查分析、提出课题教师的指导方案、学生的学习方案讨论形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计划建立学习小组。(2)课的开始部分:身体动员、激发兴趣确定大课题、确定学习目标提出假设、尝试性练习明确小课题、设计学习步骤。(3)课的中间部分:分组学习、探索验证小组讨论交流、修正方法,得出结论教师评价、小组评价、自我评价修正计划,加深理解、分组学习,情感体验。(4)课的结束部分:课堂总结讨论、整理学习心得放松身心准备下一课题。(3)终身体育教学的组织形式。终身体育教学的教学单位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学习性小组(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是建立学习小组的重要依据),目前在部分高校存在的体育俱乐部是其形式之一,实行课内外一体化的循环教学;教学时间充分,学生有较大的选择自由;教师是教育引导者也是学习参与者,学生在教学内容、方法、具体组织形式等方面有充分的发言权。

(4)终身体育教学模式要求的教学条件。软件方面,体育教师应具有终身体育教育理念,教学能力强,人文素养较高,较扎实地掌握相关学科的知识,学校各方面重视学校体育工作。硬件方面,体育场馆设施充足,常年都能较好地满足学生体育运动的需要,尤其在视听设备上能够满足学生欣赏体育的需要。

4小结和建议

1.创设终身体育教学模式要以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坚持以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彻底改变陈旧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重新审视现有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根据学生的爱好与体育锻炼的习惯增加不同体育教学内容,满足学生体育锻炼的需要。

第3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创新;改革;初中体育;教学

初中体育教学是新课标所重点强调发展的对象,体育教学旨在提升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好习惯,开展全民健身、阳光健身,帮助储存充分的精力以备战今后更加困难的智力挑战。但是,实际上的初中体育教学一直处于效率低下、课堂散漫、教学手段陈旧、学生提不起兴趣的窘境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学校和教师对学生群体分析的不细致、对新课标体育教学要求研究不透彻。要想与现阶段素质教学的要求和目标相符合,就必须根据初中生自身的特点和教学实际出发,对新课标教学要求作出透彻细致的研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探究体育锻炼的魅力,使学生发自内心对体育感兴趣,创新体育课堂教学手段,引用多种教学方法,从而促进体育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初中体育改革创新的立足点

1.有效的教学情境和教学氛围

初中任何学科的教学都离不开有效教学情境的创建和教学氛围的烘托。教学情境的建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用一种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在大家面前,帮助并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总的来说,课堂教学的组成包括教师和学生两大群体,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带领学生的责任,而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很大一部分要靠建设的课堂氛围与教学情境来支撑,这些内容的设计能够帮助学生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体育课堂教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2.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信息反馈

教师的任务是最大程度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只靠教师单方面的知识传输是无法达成教学效果的,必须包含学生对信息的反馈。所谓信息反馈,即学生将是否理解课堂上教授的体育知识、自己哪里不懂、是否适应教师的授课形式等信息反馈给教师,让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做出教学调整方案,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手段,共同促进初中体育教学的改革创新。

3.将目标空间作为教学开展的重点

新课标强调要培养初中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而在自主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具体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将目标空间作为教学开展的重点。教师应该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为学生设置目标、引导学生总结规律,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新知识的条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与自我探索能力,而不是直接告诉学生真理的内容和规律。

二、初中体育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课标的提出给初中体育教学带来了新的要求和新的条件,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途径,当今初中体育教学必须结合自身情况,从不同的教学方法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一种或是多种方法交叉结合,为学生打造创新性、多元化的现代体育课堂。

1.实行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的实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分层教学是一种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能力、身体素质而分别开展的教学手段,可以说分层教学很好地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在很多学校,一到体育课的时间,就经常可以看到操场上散漫的队伍和学生不情愿的表情,很多学生得不到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兴趣被整体教学所压制。而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开展的教学,有针对性的教学使得所有学生的愿望都有机会得到满足,在素质平等的小组内,学生的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对体育课的兴趣也会大大提升。

2.用有趣的竞赛促进教学开展

初中生说到底还是孩子,对玩耍的热情还没有完全熄灭。因此在初中体育教学的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初中生的这一年龄特点,适当引入游戏竞赛的教学形式,比如说可以组织一场篮球运球赛,让学生在运球的同时掌握到技巧并体验到学习之余的乐趣;或者开展体育知识竞答,以小组的形式进行知识竞答,给答对更多题目的小组自由时间的奖励等。

3.循循善诱、激励学生找到体育锻炼的自信

许多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体育课,不是因为真的不喜欢,而是自身的身体素质不够高或是出于没有自信,不能顺利开展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这时,教师要及时给学生加油打气,细心教授学生体育锻炼的要领和原则,循循善诱,用激励的话语给学生制造动力,鼓舞学生大胆尝试新的挑战,激发每一名学生的运动天赋,让体育课堂变成学生自由放松身心的舞台。

4.教师要打入学生内部,促进课堂氛围变得和谐轻松

体育教学不像其他学科那样严谨、不苟言笑,初中体育教师应该毫不吝啬地打入学生内部,做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朋友,给学生亲切的指导和诚挚的关怀,让学生感受到来自体育教师的关心和爱护,用个人魅力吸引学生对体育课产生更多关心和兴趣。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应该用活泼的语气和教学风格放松学生的身心,给学生新鲜的上课体验。

5.建立多元化的公平评价机制

初中体育课程的最终考核象征着学生在一学期内取得的体育学习成果,但是许多学校的考核机制古板陈旧,只看一纸试卷上的分数而不注重学生实际的课堂表现。新课标要求对学生的体育考核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各方面表现,包括学习态度、课堂表现、展示成果、知识掌握程度等,要建立多元化的考核机制,将学生的体育成绩分割成多个部分,最终按照比例进行最终计算,还学生一个最公平的评价结果。

综上所述,新课标的开展为学生自我个性的发挥提供了宽广的平台,因此教师必须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和兴趣设计体育教学,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开阔学生的视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教学资源。初中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从自身出发,改善自身的教学误区,树立先进的教学理念,完善教学手段,用亲切和蔼的教学风格吸引学生,给学生加油打气,帮助学生找回体育锻炼的信心,最终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第4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评价

〔中图分类号〕 G633.96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4)05—0055—01

新课程标准强调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社会适应”三维目标并重的教学目标观,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式。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实现“课堂基础知识容量最大化、有效技能信息交互量最大化、技能活动容量最大化”,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呢?笔者认为,体育教师应树立科学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断优化体育教学方式。

一、树立“健康第一”思想

《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 本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增进学生的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教师要认真领会《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关注学生健康意识、锻炼习惯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将增进学生健康贯穿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 要确保“健康第一”的思想落到实处。应通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合理选择, 使学生懂得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去增进身心健康,并将这些方法和习惯延伸到课外,以实现健康、快乐发展。

二、激发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课堂上最重要的教育目的,就在于点燃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火花。”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悦的情绪和体验,所以古今中外的教育家无不重视兴趣在德、智、体开发中的作用。为此,体育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性和个体差异性,通过多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有利条件,让学生充分展示自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如,可通过情境导入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使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活泼,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师生交流合作

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及相互合作,不仅有利于形成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而且能够营造融洽、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教师引导学生互帮互学,既可培养学生互助合作、团结友爱的精神和社会适应能力,又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教学质量。在日常教学过程中, 笔者则让学生自由组合或分组创编体育游戏,由师生共同评价孰优孰劣。这样做,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使各层次学生在智力、体质、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提高。

四、引导学生探究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厚的民族禀赋,正所谓“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 体育教师往往采用“集合—讲解—示范—练习—纠正—再练习”的教学方式, 教师教什么, 学生学什么, 整个教学过程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而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则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主动参与教学。其中,自主学习是基础,是形成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内驱力;合作学习是保证,是形成探究学习的外部条件;探究学习是核心,有探究才会有创新。采用这一教学模式,需要教师转变角色,成为学生的合作伙伴,相互促进。教师对学生要充分信任,应尊重学生的人格,着力营造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引导他们质疑、解疑,使其在课堂上敢于发表意见、看法,敢于提出问题。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去挖掘教材的新内容,创设情境,变换形式,鼓励、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去实践,寻求问题的答案。

第5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摘 要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是的当代全民体育机制构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高等院校进行体育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学习掌握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二是通过体育锻炼使其强身健体增强身体素质其中强身健体是学生锻炼的主要目的。与传统的体育教学不同的是,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所面临的对象比较特殊,很多传统的体育教学办法并不适应于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所以,充分研究和开发适应与高等院校的体育教学办法和模式是摆在当代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任务,本文分析了新时期高等院校体育的重要性,接下来给出了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体育继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高等院校体育教育培训的原则。最后本文重点分析了加快高等院校体育继续教育构建机制的途径。

关键词 高等院校 体育教育 机制 构建

一、现阶段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功能不显著

现阶段我国的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中,虽然也使用了很多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但是都不能够真正的凸显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功能,教育的模式和方法改革深度不够,自主性教育和互动型教育还比较匮乏,课堂传授仍然是高等院校教育的重要方式,这样的教育模式更不上时代的要求,更不能起到强化学生身体素质的作用,需要进一步的改革和创新。体育的教学与培养和其他的课程是有所不同的,单纯的老师讲解与灌输完全起不到培养的作用,必须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去,使学生之间有所互动,也使老师和学生之间有所互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质量和效果,也可以进一步增强体育课程的娱乐性和趣味性,因此可以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

(二)创造性缺失

当今世界是一个创新的世界,各种新事物、新理念层出不穷,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下,谁不能做到创新,谁就会被时代淘汰。时代呼吁创新,我国的高等教育与高等院校教育也呼唤创新,总的来说,我国现有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方法和模式还相对络活,创造性不强,适应性不高,不能够充分满足学生对于体育教学的新的要求。我国传统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沿用了解放初期或者高中学校的体育教学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针对性差,教学效果不显著。要满足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就要充分开发属于高等院校自己的体育教学办法和教学思路。是体育教学在整体上满足高等院校的身体特征和锻炼需要,这些都是未来构建全民体育教学和培训机制的目标和方向。

(三)可操作性不足

我国高等院校体育教育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每一个教学目标都没有自己相对应的教学模式,从而使目标显得遥不可及,仅成为口号而已。而各种新建立的模式似乎都具有相同的功能, 能完成所有的目标。每一种模式大致都遵循着同样的教学过程:提出课题、激发兴趣——教师引导、学生练习——教师评价、信息反馈。另一方面,尽管现有的我国大部分高等院校高校内都开设有一定的体育教学课程,但是形势主义比较严重,可操作性不强,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现有的高等院校体育教学办法针对性不强,很多的教学环节和教学任务根本得不到实现,高等院校的身体特征对于体育教学有自己的适应标准,如果不针对成年人自己设立教学办法,那么就出现教学模式、教学大纲空置的现象,要进一步解决这种操作性不强的现象,就要在课程的设计以及培养模式的改革上下功夫。

二、高校体育教学方式创新机制的途径

(一)加强宣传、正确引导

高等院校要在体育教学的意义和重要性上做好充分的宣传,让学生意识到了解到体育教学的重要性和对自身的好处。正确引导学生的学习目标和思路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利用一些媒介,例如校报、宣传手册、黑板报、宣传栏等以文字的形式宣传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运动会或各类体育项目比赛来宣传。从思想上改变学生们对于体育运动的认识,提高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构建全民体育教育的机制。

(二)制定计划、降低标准

高等院校体育教学需要有一定的计划作为指导,用计划将教学目标落实到实处。例如,在开设体育教学课程的同时辅助以一些基础性的课外锻炼活动,培养学生的日常锻炼习惯,制定出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锻炼计划和锻炼要求。在制定体育教学计划的同时,也要尽可能的在不影响教学效果的前提下降低教学的标准和教学任务的标准,牢记高等院校体育教育的目标是鼓励学生多多锻炼,而不是严格的训练目标和要求,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也可以增强他们的成就感与目标感,有助于在深层次上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三)正视恐惧、消除障碍

由于高职院校的学生比高中时期懂得保护自己,而且动作不灵活,甚至有体态肥胖现象,对自身完成动作失去了信心,产生了恐惧的心理障碍。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及时发现并有效消除学生的恐惧心理障碍十分重要。首先,教师应选择一些难度低、危险性小的训练项目并努力创造一种轻松活泼有趣的课堂教学环境尽量使教学内容、场地器材设置、以及手段方法的选择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和趣味性, 循序渐进消除恐惧, 增强信心其次加强安全的保护实践证明练习者在有人保护与帮助下对其消除恐惧心理障碍能产生较好的效果一方面可以使练习者获得一种安全感另一方面可以在练习中通过信号刺激口令、节拍、提示等及其他帮助手段来完成练习。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参与,这也是提高学生参与兴趣和消除学生恐惧心理的重要途径,教师也应该鼓励一部分学生在运动时带头作用,这样调节课堂气氛,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成年学生对于体育运动的恐惧心理。

参考文献:

[1] 刘新凯.构建“健康第一”的中学体育教学新模式[J].科技资讯.2009(33).

[2] 卢剑.更新体育意识,科学的设计教学环节[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12).

第6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教学方式;综合素质;课堂活力

长期以来,我国的小学体育教学并没有受到重视,导致体育教学的有效性相对较低,根本无法达到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因此,众多教师开始对小学体育教学的方式进行研究,要求通过有效的教学改革推动小学体育教学的发展。

基于此,本文在此对小学体育教师教学方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够为相关人士提供有益参考,达到促进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目的。

一、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中,多数教师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通常以示范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体育教学。具体地说,教师利用肢体语言进行体育教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自己的动作进行模仿和学习。

这种教学方式的本质是一种强行的灌输,学生获得的认知并不深刻,所学习的姿势与动作也容易混淆和遗忘。因此,教师需要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地去探究与摸索,在获得更深层次认知的同时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以小学短跑教学为例,教师不再严格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而是在简单的讲解与示范后组织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合作进行短跑训练。在此过程中,学生就能够通过相互的竞技、比赛和合作不断完善自身的短跑姿势与动作,并不断提高自身的成绩。在自我的探究以及合作互助的过程中,学生的收获无疑更大,达到了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以趣味性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注重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就是要增加小学体育教学的生动趣味性,使学生能够集中精神地面对教学,并主动配合教学工作。

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合理运用游戏教学法开展教学。例如,教师可以开展“打空降特务”的体育游戏,要求学生手持沙包击中从空中抛下的“降落伞”。教师以游戏为载体,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和反应能力,并有效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能力。

这就能够吸引学生更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教学中,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变得更加主动,达到维持课堂活力,提高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总的来说,教师要对小学体育教学方式进行改革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以及教学的趣味性,这就需要众多教师在本文研究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与交流,提出更有效的教学策略,达到推动小学教学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第7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 :体育教学;科学的“放羊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4-151-01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种教法设计和学习指导,也是指师生为实现体育教学任务和目标,在教师指导帮助下,运用放、养、长、收的方式、途径、手段所进行的教学活动。现行的体育教学方式方法都是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一技术,组织形式单调,对学生控制太死,学生活动的时空太小,很少考虑到对学生创造力,思维能力的培养,很少考虑到学生人格心理的完善和学生个体的差异。根本没有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实现新课程标准了。所以学生对体育课上的基本知识、技术技能普遍没有学会,没有深刻的运动体验。学必然没有兴趣,学必然不悦,最终导致学生厌倦体育课,不愿上体育课,师生关系也就产生了对立情绪。在这样的情况下才会出现所谓“放羊课”的放任课。而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方法是以人为本,服务于学生,追求质量放在第一位,把学生全面发展作为教育宗旨,集、放、养、长、收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教学方法。

一、放

不是指体育教师放手不管,任其自流,而是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放。一方面在学习目标和思维方式、练习方法上加强指导;另一方面是对学生思想教育上的正确引导。教师放手让学生在自练过程中去思考、分析、质疑解难,并通过一个个具体步骤和层次,引导学生一步一步地走进未曾到达过的知识境界,实现整个课堂教学的目的,达到教学目标。

二、养

要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追求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内驱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在获取新知识、技术技能过程中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体育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必须根据学生情况或教材内容,不断设计、变换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要注意个别对待,使之积极地探究未知的知识、技术技能,从而收到好的教学效果。

三、长

教师通过教学要使学生“学会”变为“会学”,授学生以“法”,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技术技能的道路上脚踏实地,练有所得,学有所获。教师也应大胆放开学生的手脚,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活动和训练,让学生在体育活动的实践中主动地去学习,积极地去训练,努力地提高,充分体验运动的感觉。

四、收

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学习的同时,也应该在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指导下来进行。同时,要把好的经验上升为理论,从而更好的指导以后的工作。

科学的“放羊式”体育教学是一个放、养、长、收为一体的教学体系,是真正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思想。它既考虑整体又注意到个人,既考虑让学生吃饱又让学生吃好,是追求学生的能力培养和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应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一体育教学方法,它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活动为主线,开拓进取为主旨的人本化教学方式。

结束语

第8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关键词]高校体育 “科学放羊式”教学 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1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1-0230-01

前言

随着学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各高校体育教学手段、方法层出不穷,极大地丰富了我国高校体育教学。“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就是把以技能传习为主的体育教学过程,转变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培养人、育人的过程,让学生天性得以自由张扬。在教学过程中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使体育教学焕发出强大的课程生命力,用学生最乐于接受的方式关心和帮助学生,从而达到促进高校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与传统“放羊式”体育教学的区别

(一)内涵的区别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自由充分地锻炼身体、舒展身心,叫作“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它是一种既有一定组织纪律性,又有较大自由度的教学方法。“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的本质是教师科学的引导学生进行科学的体育锻炼,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观,增进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传统“放羊式”体育教学是教师出于省时省事的目的,对学生极不负责任,误人子弟的体育教学方式,这样不负责任的教学对学生负面影响极大,是广大体育教师所否定的、不耻的教学现象。

(二)教学效果的区别

传统“放羊式”教学是将学生置于一种放任自流的课堂状态中,能够得到锻炼的只是一小部分体育兴趣较高的学生,相对来讲大部分学生都处于无所事事的状态,教学效果非常的不理想,既谈不上锻炼身体,更谈不上学习和掌握技术动作。

“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式的体育教学,由于教师课前进行积极、充分的准备,因此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了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而通过合作式、探究式等学习方法,更易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协作精神。学生在掌握所学技术动作的同时也进一步促使了终身体育观的形成。

二、“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在我国高校体育中的实施对策

“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适合我国体育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模式。为了更好服务于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高校体育教师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

如今,社会“以人为本”的发展趋势要求高校体育重新审视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因为只有充满人文关怀的教学模式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学习气氛。“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让学生的天性得以自由张扬,充分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因此,要求体育教师有较高的人文素质。而目前,我国体育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不高,从而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同时也影响“科学放羊式”体育教学的课堂教学效果。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质,激发自己的潜能,对自己的学生要做到理解与关怀,使自己的教育工作更具体育人文思想内涵。

(二)高校体育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科学放羊式”高校体育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学生专业技能的提高和各项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科学放羊式”高校体育教学模式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承认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有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都有自己力所能及的学习目标,确保每一个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有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体现,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校体育教师应使学生具备全面的知识、技能、素养、能力,以及“自我学习、自我完善、自我创造”的创新能力,注重学生与人和睦、与社会协调、与自然和谐的综合能力的提高,促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最优发展,培养出具备健康心理与体魄的合格大学生。

(三)高校体育教师应从高校体育的过程性出发

体育的本质特征和学校体育的特点、目标决定了学校体育的重要特征是它的过程性。学校体育作为促进个体生命健康成长的教育,其目的、功能和价值均实现于体育过程中。通过运动参与过程,引导学生追求卓越的精神品质,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体验健康愉悦的乐趣,超越自身和世界,满足精神层次的追求。体育教师在“科学放羊式”高校体育教学中应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内在的教育需求,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能动地、创造性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四)高校体育教师应从教育的引导性出发

“科学放羊式”高校体育教学强调通过教师的课堂调动,主动使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和社会实际,提倡“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使学生的体育学习过程变得亲切、自然和具有人情味,为学生创设宽松自主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通过运动体验进行自主性探究。在教学活动的引导过程中,提倡用宽松的心态对待学生。高校体育教师应该是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实施者、体育教育活动的研究者、学生身心健康的维护者。教师的职责已由传递者向促进者转化,由管理者向引导者转化。

【参考文献】

第9篇:体育教学方式范文

一、采用“体育乐园”教学方式

在课的开始或学习简单、枯燥的教学内容时(如短跑、长跑、跳远等项目),为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情绪,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我准备足够多的体育器材,让学生在规定的场地、范围和时间(一般5~10分钟)内,以健身为主要目的,练习自己所喜爱的运动项目,内容自主友伴自由结合,效果自我评价,并且我随时巡回指导、辅导学生。这样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满足了学生不同层次、不同个性需要,唤起了学生的好奇、好动、好玩的天性,并且活动后心情舒畅、精神愉快、情绪高涨、回味无穷。

二、采用“游戏超市”教学方式

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许多教师为了激发学生们兴趣,调动积极性,总是把游戏贯穿于教学中,让所有的学生玩一个游戏,对这个游戏感兴趣的同学就积极、主动参与,而对这个游戏不感兴趣的同学只是勉强参与,使得游戏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我在进行游戏教学时大胆采用“游戏超市”的教学方式,就是在游戏时给同学们提供好几个游戏,分别说明游戏规则、内容、方法等,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自主地选择游戏,我也积极参与同学们的游戏,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恰当的指导。这样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游戏,玩起来也就起劲、忘我,教学效果甚好。

三、采用“运动处方”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锻炼同学们的自我组织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为了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教学,满足所有同学的兴趣和需要,有时我把教学内容科学地、严谨地设计成多种运动处方让同学们选择自己所喜欢的运动处方,然后根据选择情况自由结合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小组长,小组长带领同学们完成教学内容。各小组在完成运动处方的内容时,根据自己情况选择自己的组织方法和学习方法。这样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了同学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学生的主动性充分调动了,课堂教学一片生机盎然。

四、采用自主选项的教学方式

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兴趣,发挥学生特长,有时我采用自主选项的方式教学,把自主选项分为限制性和完全性。所谓限制性自主选项就是给学生限定几个项目(如限定篮球、足球、排球、羽毛球、跳绳、武术、韵律操、游戏),让学生自主地选择自己喜好的项目去练习,我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技术和练习方法指导。在限定项目时尽量考虑到同学们的兴趣、爱好以及特长,满足同学们的需要;所谓完全性自主选项就是学生选择练习的项目不受老师的约束、限制,完全自主地选择自己所喜爱的项目去练习、活动,完全自主地支配活动,但我对活动的任务、内容和组织纪律性等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并认真、及时调控和指导学生,特别是那些自我组织能力、运动技术差的同学,防止完全“放羊”。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运动、心理、情感等各方面的需要,发挥了特长,提高了兴趣,张扬了个性,有利于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完善,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当然我们不能长期使用此种教学方式教学,每学期一般进行4~6节课较为合适,把他放在一些项目教学后能够起到很好调味剂的效果。

五、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方式

有一些相对难的项目时,我根据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能力、运动水平、兴趣爱好,依据教材、教学内容以及课堂教学实际的需要,把学生恰当地分成好几个小组,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这样同学们在一起合作学习、交流,在合作学习、交流中,使所有学生的学习效果最大化,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在合作过程中相互从同伴身上获取了知识,在合作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创新能力,更多的时候是小组成员共同分享成果,并在延缓此相互帮助和学习中实现了共同的目标,体验了成功的乐趣。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交流、人际关系和团结合作能力。

六、采用小组创编教学方式

在学习一些简单、容易的技术(如韵律操、武术等)时,我先把所学项目的知识和创编动作的基本方法、要求传授给学生,等学生掌握了基本动作并有了发展与创新能力后,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以小组形式讲座创编动作,并练习创编的动作,最后学生集中以小组形式展示创编的动作,老师和同学们一同对创编的动作做出中肯的评价。当然在练习创编动作过程中,老师要对创编能力弱的组给予辅导和指导。这种教学方式满足了学生的表现欲,发挥了同学们的才干,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七、采用小组自主探究教学方式

为了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与自我实践的能力,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性,在学习一些有探索性项目(如篮球运球、足球射门等)时,我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选派一名小组长负责小组活动。我给同学们提出几个问题,让他们充分去思考、研究、探索学习一段时间,然后学生把探索的结果告诉我,对于他们探索的结果我做出总结性评价,并且鼓励学生多去探索。这样的课堂充满了探索的气息,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积极性很高,教学效果很好。

八、师生易位授课教学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