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关于家庭教育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家庭教育;问题;对策
培养一个聪明、能干的孩子,几乎已经成为当今每一个中国家庭的最高目标。随着我们国家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我国新一代的年轻父母们从柴米油盐之类的生活问题中解脱出来,不再为物质生活上的事情而烦恼,但是接踵而来的就是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切为了孩子,为了孩子一切”,这是当代父母发自内心的呼声。然而,事与愿违,良好和过高的期望,再加上不良的教育方式造就了一批批的“畸形儿”。过多的呵护,致使现代的孩子普遍的自私、懒惰、缺乏责任心。错不在孩子,而在于父母。爱子之心,人皆有之;教子之法,却非如此!那么,我国的家庭教育究竟存在着哪些问题呢?
一、溺爱娇纵,重养轻教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一切都让给子女,牺牲一切,甚至牺牲自己的幸福,这就是父母所能给孩子的最可怕的礼物。”如今不少的父母,仍把这件最可怕的礼物不断地揣在孩子身上。处在儿童期,特别是处在幼儿时期的孩子,是行为习惯、人格、智力最容易塑造的时候,父母在这个时候会拥有最佳的时机去影响他,按照他所能够适应的速度,在他最乐于学习的时候,用他所喜欢的方法,循序渐进地去教育他。然而,事实上我们的父母们却把更多的精力和关爱用在了惯养孩子身上,而不是用在了教育孩子身上。过多的溺爱孩子、对孩子娇生惯养、一切问题全部包办,结果只能使孩子失去了很多磨砺各方面能力的机会。父母给予的是惯养和溺爱,却希望得到教育的果实,这当然是不可能的。具有这种“养育凭父母,教育靠老师”思想意识的父母,实际上就是放弃了教育的义务,而仅仅专注于孩子的物质生活,这种单纯的生活型的父母,很可能会贻误孩子的一生。理智的爱是父母之爱的升华,培养理智的爱,疼爱而不溺爱,是父母理智与情感的结合,是爱的意愿和科学教育方式的和谐统一。
二、父为子纲,任意打骂和体罚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父母却完全以“家长”的身份发号施令,认为自己百分之百的正确,子女除了服从就没有别的选择余地,更没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权利和机会。对于孩子正确的要求和行为父母要给予肯定、支持,错误的言行要坚决反对和制止,不能一味迁就。让孩子成为他自己,不要为孩子做任何他自己可以做的事情。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急于去帮助,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地去克服困难。
三、教子不教自己,忽视以身作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儿童社会化过程中最初的“角色模仿”对象,一旦儿童从父母那里学会了某种习惯和处世的态度,将对其一生的发展产生极大的影响。早在我国古代,人们就很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岳母刺字”、“曾子杀猪教子”就是很好的范例。父母不仅要直接教育孩子要怎样去做,而且自己也要身体力行、言行一致,处处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语言的力量是有限的,而榜样的作用却是无穷的。孩子们不仅会用耳朵听,更会用眼睛看,用心去体验。如果父母乐于助人,经常帮助别人解决困难;如果父母宽容大度,邻里相处和谐而有融洽;如果父母拾到重金,原数奉还失主;如果父母路见不平,倾力相助……总之,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对象。父母要注意发挥自身的榜样作用,谨言慎行,塑造以身作则的好榜样,培养高尚的情趣和文明举止。父母要求孩子要做到的,自己首先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四、忽视挫折教育,但求孩子平安
挫折作为人类遇到无法克服的困难,不能达到目的时所产生的情绪状态,往往会使人变得消沉退缩。但是,事物总是具有辨证性的。在挫折和逆境之下,人们要想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加倍的劳动与努力。正是在与挫折抗争的过程中,增长了人的才能和智慧,人们抗挫折的能力才能逐渐的提高,使自己在生活中坚强起来,无所畏惧地直面人生。有人称:“挫折是到达成功的必由之路。”正是基于挫折对人具有积极意义的一面,我们的父母才更应该给自己的孩子上好挫折教育这一课,使挫折教育成为孩子的“壮骨剂”。人只有经历过挫折,从小培养顽强的意志力、忍耐力、坚忍不拔、不屈不挠的精神,最终才会获得成功,才能在日后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给孩子一点挫折,对孩子的一生将是大有裨益。对孩子进行挫折意识教育,教育孩子不要被挫折所吓倒。教育孩子面对挫折,勇于放手,不怕孩子碰壁、撞钉子、不要退缩,敢于迎着困难而上,并引导他们正确对待挫折,树立战胜挫折的信心。
参考文献:
[1]郑中 著.《救救咱们的孩子》[M].中国盲文出版社,2002年版.
[2]冯林 主编.《中国家长批判――家庭教育焦点问题访谈录》.中国商业出版社,2001年版.
一、农村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通过调查显示,农村小学生的家庭教育状况不容乐观。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
1. 父母常年在外,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
近年来,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许多农村学生父母纷纷外出打工,造成家庭教育的空白或不全。在接受调查的学生家庭中有56%的学生父母双双常年在外打工,这部分学生或与祖父母一起生活,或寄养在亲戚朋友家中,由他人代为照料。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缺位及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自身素质太低,造成农村家庭教育空白或不全。部分留守孩子沾染上了逃学厌学、网络、电子游戏、暴力等。
2. 漠视家庭教育,缺少科学的教育方法
农村隔代抚养孩子的爷爷奶奶过分溺爱孩子,只管供给好吃的、好穿的、好玩的,而对孩子的学习则很少过问,放任自流、娇宠至极。
在被调查的100个家庭中,有些家长闲暇之余不是教育孩子,而是不避孩子忙于看电视肥皂剧、上网聊天、赌博、发微信等,给子女学习、成长带来了较为严重的直接影响。有些孩子学习不好,聊电视剧情却是“活字典”“全剧通”。在访谈中一位妇女说:“我看电视,她(这个孩子只有11岁,上四年级)作业不做也跟着看,我也没办法……”像此等家庭,教育从何而谈起?
3. 农村家长没有阅读习惯,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兴趣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在当今信息量激增的社会里,让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培养学生较强的课外阅读能力已刻不容缓。而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令人担忧,因为良好的课外阅读氛围难以形成。在家中,家长不能成为学生课外阅读的榜样:由于受自身条件的限制,工作之余,家长很少去阅读书籍,也较少买书督促子女去博览群书。家长闲暇时,不是上网,就是打麻将、看电视。
二、提高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策略
1. 加强家长教育,让孩子有人导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社会教育是从家庭教育开始的。家庭好比植物的根苗,根苗茁壮才能枝繁叶茂,开花结果。良好的学校教育是建立在良好的家庭教育基础上的。”针对许多农村家长对教育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由学校(包括幼儿园)承担家庭教育的指导和组织工作是最为合适的。国家对此也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如国务院在《中国儿童发展纲要》提出了“重视和改进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和理论研究。办好各类家长学校,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保育、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知识与方法。”因而,学校利用学习场所、教育设备、图书资料等有利条件,通过办家长学校、召开家长会、家访及开放日、家教咨询等面对面地向家长进行家庭教育指导,还可通过家校联系册、家长学校网站、QQ群、微信、组织看家教录像等多种形式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2. 拓宽书源渠道,让孩子有书看
(1)宣传发动,争取家长配合。“少喝一杯酒,让孩子拥有知识的海洋。”“少抽一包烟,给孩子一本好书。”“今天给孩子一本好书,明天还你美好人生。”“学好语文――三分师教好,七分靠看书。”“一个家庭中没有书籍,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宣传入心、入脑,很多家长心甘情愿到书店为孩子选购合适的图书,到邮局为他们订阅优秀报刊,使孩子有好书、好报看。
(2)图书交流,实现资源共享。我不但发动学生买书,而且要求孩子每天至少带一本好书到校与其他同学交流。图书交流既培养了孩子的阅读兴趣,而且生与生的协作、交往等能力也大大提高了。此外,每隔一段时间,由教师牵头,孩子参与,我们班主动跟学校其他班联合举办“换书看”活动。
(3)网上浏览,捡漏废弃旧书。农村家庭储书量远远满足不了孩子的阅读量。针对各个孩子的不同,我向已上了信息高速公路的同学介绍一些著名的少儿网站,如:创新作文网、读写天地、童话网、佳佳图书网、红泥巴村、书香缘……鼓励他们课外上网阅读,广采博闻,扩大阅读量。同时,我带领有兴趣上废品站淘旧书的同学去捡漏。废品站的书往往是按斤论价的,价格比书店新出的书便宜好多倍,里面内容却照样丰富多彩,不亚于新书。如《三字经》《呐喊》《日本沉没》《吹小号的天鹅》《格列佛游记》《冰心全集》以及各种早期出版的作文书,它们带给我们的惊喜不亚于新书。苏轼曾说:“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是啊,只要是好的文章,别人读过的书旧点何妨;只要是好的书,偶尔充充破烂王,倒也其乐融融。
3. 立足农村生活,让孩子有话说
语文,源自生活。口语交际是现实生活的需要。由于农村人际关系良好,相互间不太设防,家里的鸡鸭、猫狗自由出入。小孩子也常串东家走西家,自由自在。所以农村孩子虽然见大世面不多,但与人交往却不少,农村生活为孩子搭设了良好的口语实践的平台。结合农村孩子词汇量贫乏(限指方言外的语言),我们除了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要求孩子用普通话交流,而且鼓励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用学过的词语表达农村生活,甚至创设情境让孩子乐说、想说、会说。网络中贴近农村好的口语片断、视频甚至远在他方的网友,都可供农村孩子揣摩、模仿、学习……我常常创设情感画面,使学生积极主动融入角色。如教《找春天》一课,上课伊始,我先利用网络找到具有鲜明图画、生动活泼的课文情境朗读软件,让孩子闭着眼睛美美倾听课文朗读N遍(以孩子要求为准),再把软件中的声音隐去,让孩子观看播过的无声视频,并衬上流水潺潺、百鸟欢歌、花红柳绿、绿草如茵的背景……课堂上将农村生活情境再现给学生,让学生结合日常生活,教师适时地要求学生复述刚才的画面,活学活用课文朗读中的优美词语。这样的“揣一揣,模一模,学一学”的教法,既减缓了农村孩子口语表达的难度,也使口语交际任务更有实际意义。
4. 亲近乡土文化,让孩子有料写
农村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既有优美如画的田园风光,又有恬静闲适的农家生活情趣。自然资源、风土人情、生活习惯、民间传说……这些都可以作为孩子习作的素材。如孩子从小就目睹父母干农活、做家务:如播种、插秧、耕耘、收割、种菜、施肥、浇水、治虫;采摘蔬菜、水果……养猪、喂鸡、放羊……孩子稍大就跟着父母学着做,再大点的孩子理所当然成了父母的帮手。农村孩子的劳动实践,让孩子真正置身于现实生活环境中,只要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去观察、收集、分析、利用,就能使学生深入了解家乡,感悟淳朴的乡情,受到乡土文化的熏陶。平时,我们通过访农户、读农谚、问农时、干农活、学农艺等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在浓浓的“农”字氛围中,感受和表达实实在在的农村生活。从农村生活中撷取写作素材,写出的文章“接地气”、动人。如“中午,几只小螃蟹在热得发烫的沙滩上比赛吹泡泡。噗噜噗噜,噗噜噗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学生习作时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
关键词: 继续教育 新媒体 家庭成员
为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重要指示精神,深化家庭文明建设,中央文明委开展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评选表彰活动。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强调,要在家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家庭成员特别是下一代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华民族[1]。
1.家庭成员中接受继续教育的对象
接受教育,包括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是多数家庭中存在的家庭成员学习常态。本文提及的继续教育是家庭成员接受学前、小学、中学(含中职)和普通高等全日制教育之外的成人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家庭往往是相对文化水平较高,社会分工多为文化型或技术型,家庭收入较稳定的社会群体。随着国民经济及社会各项事业的不断发展,这类家庭占全社会家庭的比例正逐步提高,继续教育对家庭成员及全社会的影响越来越深远。
1.1 30至50周岁的家庭成员
这个年龄阶段的家庭成员多数具备一定的工作经历,甚至已经成为单位或行业中的业务骨干,多数是主动寻找并接收继续教育的。这个群体在家庭和社会关系中扮演家长、兄长之类的角色。由于年龄、生理、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他们具有与儿童和青少年不同的学习、生活及行为特征,在家庭事务决策中起到关键作用,对家庭其他成员思想品德、价值观念具有深刻的影响力。接受继续教育的类型可分为: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及非学历教育培训,接受继续教育的单位、地点为成人高等学校、普通高等学校的成人教育单位、社会培训机构等。近年来,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广泛应用,网络教育教学突飞猛进,各教育教学单位及培训机构建立了大量网络课程,网上学习资源丰富且生动。30至50周岁年龄段的人由于多数已参加工作,且照顾家庭的责任在身,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对解决工学矛盾有着深刻的意义,学员也愿意通过参加网络学习的途径,减少奔波和减轻学业压力。
1.2 50周岁以上的家庭成员
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的目的意义和其他年龄阶段明显不同,提升技能的动力支撑不足,提高学历的目标意义不大,多数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心理需求和寻找归属感,但他们接受^续教育是主动而为的。我国终身教育从时间维度上看贯穿人的一生,其对精神的追求也是永无止境的,其以“人”的精神境界和道德素质为核心和终点,折射人一生的思想和行为方式[2]。继续教育本身属于终身教育的范畴,参加继续教育体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追求和刻苦努力的人生状态。50周岁年龄以上人员参加继续教育学习,会对家庭其他成员具有对照示范作用,对社会风气、家风建设、家庭成员的“精气神”有着深远的教育意义。这类群体原来对计算机网络、移动通讯等新设备的使用不熟练或有所抵触,但随着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都熟练掌握了互联网浏览、微信收发、网上支付等操作,所以他们对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正逐步扩大和提高,从另一个侧面为家庭成员树立典型和榜样。
1.3 30周岁以下的家庭成员
特指普通教育(大学、高中、中职)已完成,也就是在校全日制学历教育已完成,年龄在30周岁以下的人群。这部分年龄群体的继续教育基本以学校教育为主,以学历提升和技能提升为主要目的。他们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无论在生活还是学习方面,对网络等新媒体的依赖性较强,因此继续教育理所当然应重视教育类新媒体建设。30周岁以下人群的文化观、价值观仍然存在一定的可塑性,他们的人际交流、传播能力是其他年龄阶段人群不具备的,他们的文化水平、道德水准对当下乃至今后社会的发展影响深远。我们提倡在各级各类学校毕业后的社会成员,学校教育虽已完成,但社会教育要及时补位,不能放任不管。尤其是社会公德和传统美德的发扬,更应千方百计、无孔不入地渗透至各类教育载体,尤其是年轻人广泛存在的网络。
2.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文化内容
2.1科学知识
包括自然科学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科学属于文化的范畴,它可以指导人们用科学现象来解释社会事物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规律,家庭成员通过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掌握看待、分析问题的工具和能力。社会科学知识更能体现文化属性,其彰显的文化和价值观念更直接,认同感更强。家庭生活的幸福获得感离不开家庭成员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统一度,减少成员间的认知分歧需要科学知识水平的提升。
2.2艺术涵养
当今,很多家庭都注意儿童、青少年的艺术技能培养,如钢琴、绘画、书法及舞蹈等,考生只需完成按照标准完成一定的考试程序就可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然而,比掌握艺术能力更能体现全社会文化水平的是全民的艺术涵养或修养,尤其是基于兴趣基础上的艺术欣赏水平。继续教育新媒体所承载的内容不一定全是科学知识方面的学习素材,其教学课件、视频、动画、网页美工包括讲演者的语言表达等都涵盖了艺术审美方面的细节。无论是网站、微信推送还是精品课程资源,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装帧绝对不是粗糙的,而是经过专业设计团队精心制作的,是具备艺术表达能力和内容的。
2.3经济与政治发展理念
经济与政治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每一个家庭作为社会的基础单元,其成员或多或少都在为人类社会的经济与政治发展服务。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也为每一个家庭注入了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及个人梦想的活力。继续教育新媒体是教育创新的产物,也是开放、共享的全新平台,在本质属性上与国家提出的发展理念相吻合。在传播内容上,我们应加强五大发展理念的诠释,让家庭成员在各自岗位上兢兢业业,以创新引领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3.继续教育新媒体传播的价值观念
3.1人生价值观念
继续教育新媒体服务于特定的接受继续教育的群体,不仅起到对学员的信息互动交流及学习动力鼓舞作用,更通过继续学习、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养成“学到老,活到老”的学习习惯。继续教育新媒体用生动的形式诠释了学习作为一种人生追求,不仅是对获取知识的渴望,更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继续教育新媒体通过与个人的知识互动传递,通过问题型学习导向指引,更表现了学员不怕困难、坚韧不拔及迎难而上的精神状态。学员参加继续教育的行为恰恰说明了享乐主义的抛弃,通过个人与社会的互动体现了以社会共同利益为最高价值取向。
3.2职业价值观念
人们参加继续教育的基本动机均为试图在职业发展和职业竞争能力方面获得提高,也就是说,继续教育学员对各自的职业生涯是有追求的,不是安于现状的。这充分体现了社会分工的逐渐行业化、职业化、专业化,某一职业必须由固定的专业人群从事,专业人群必须通过参加继续教育获得知识与技能的提升。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的坚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众的“爱岗、敬业”相适应,继续教育新媒体应注重在“爱岗、敬业”氛围营造中体现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不懈追求质量品质的“工匠精神”,这是我们应该大力宣扬的新时期职业价值观。
3.3家风建设
继续教育新媒体的传播对象多数已成立家庭,或是家庭中的一员。在社会层面中,每一个家庭的价值观念取向都有一定的相近性、稳定性,成为家庭成员中沟通交流、处理事务及成员感情相互依靠的纽带。在新的历史时期,提倡家风建设、注重家风建设,对教育工作者提出更严格的要求。尤其是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召开以来,我们应当按照讲话精神,把家风建设的内容、实质通过继续教育新媒体这个崭新的传播形式,富有创新地讲解到位、传播到位。
4.继续教育新媒体对家庭成员的影响力
总理在2015年的政府报告中提到“为切实把教育事业办好,我们要保证投入,花好每一分钱,让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教育改变自身命运”,并提出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推动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互联网+”教育成为教育事业发展的新高峰[3]。继续教育新媒体理所当然是“互网+”教育的一部分,且表现出其他教育类新媒体所不具备的特殊影响力。第一,辐射范围广。无论是学历教育还是非学历教育培训,由于当今社会随着科技进步及文化繁荣,参加各类继续教育的家庭众多,且分散在各地、各领域,因此继续教育新媒体的覆盖人群较广,地域传播能力比其他新媒体显著提升。第二,话语权重。参加继续教育的家庭成员与参加学校教育的其他成员相比,年龄相对偏大,多数是扮演家长、兄长的角色,在家庭的话语权重,其言传身教更具有威信,起着榜样作用和示范作用。第三,效果显著。这取决于前面提及两点的作用力,也取决于新媒体这类传播形式如微信朋友圈、微博等已被全社会各阶层、各行业接受。我们欣喜地看到,就连旅居海外的华人家庭其圈子里应用微信的客户也大有人在,所以我们必须树立文化自信、理论自信、观念自信,使教育类新媒体的文化、价值观传播功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
参考文献:
[1].在会见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张妍,张彦通.终身教育在我国的独特涵义与研究趋势[J].教育研究,2016(8):132-136.
>> 流动人口家庭化过程中子女随迁的阻碍因素分析 浅议流动人口的社区化管理 流动人口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困境分析 流动人口犯罪现象分析 西部流动人口现象分析 关注流动人口家庭发展刻不容缓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状况差异性分析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分析与建议 谈谈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的文化资本现状调查及建议 关于流动人口家庭教育问题的调研报告 流动人口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流动人口子女家庭教育的问题与策略 浅析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问题 浅谈流动人口家庭的子女教育现状及习惯培养 探讨流动人口子女的家庭教育有效途径 边缘与隔离:农村流动人口市民化困境分析 城市化难点在于流动人口 城市流动人口均衡化服务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张文新.近十年来美国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研究,2002,(7).
[3] 王志理,王如松.中国流动人口带眷系数及其影响因素[J].人口与经济,2011,(6).
[4] Jacob Mincer. Family Migration Decision [J].Th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1978,(8).
[5] Steven H. Sandell. Women and the Economics of Family Migration [J].The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77,59(4).
[6] 王春超,张静.中国农户劳动力流动就业决策行为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湖北农户跟踪调查的研究[J].经济前沿,2009,(10).
[7] 谭深.家庭策略,还是个人自主?――农村劳动力外出决策模式的性别分析[J].浙江学刊,2004,(5).
[8] 孙朝阳.家庭策略视角下农村已婚劳动力转移的性别选择[J].安徽农业科学,2009,(1).
[9] 蔡.迁移决策中的家庭角色和性别特征[J].人口研究,1997,(3).
[10] 马瑞,徐志刚,仇焕广,白军飞.农村进城就业人员的职业流动、城市变换和家属随同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农村观察,2011,(1).
[11] 陈宇峰.有限理性实现程度的新古典批判[J].经济学家,2005,(4).
[12] 何大安.行为经济人有限理性的实现程度[J].中国社会科学,2004,(4).
[13] Connell John, Dasgupta Biplab, Laishley Roy, Lipton Michael. Migration from Rural Areas: The Evidence from Village Studies [M].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6:24-25.
[14] 唐灿.家庭现代化理论及其发展的回顾与评述[J].社会学研究,2010,(3).
[15] 金一虹.流动的父权:流动农民家庭的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2010,(4).
[16] .乡土中国[M]. 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4.
[17] 洪小良.城市农民工的家庭迁移行为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为例[J].中国人口科学,2007,(6).
[18] 盛亦男.中国流动人口家庭化迁居[J].人口研究,2013,(7).
【关键词】特殊教育儿童 家庭内部教育 走访调研
一、特殊教育儿童的现状分析
家庭教育作为儿童的第一教育,孩子出生后的第一任启蒙之师。而特殊教育儿童,他们比普通家庭儿童更需要一个温暖的家庭和良好的家庭教育,家长在特殊教育儿童的一生当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因为孩子的特殊性,孩子的家长必须要承担其他家庭常面临的紧张和压力,还要加上抚养特殊教育儿童的额外压力,因此他们要经受比一般家长更大的压力。在经过了五天对桂岭镇特殊教育儿童的家庭走访,我们也了解到了一系列相关的情况:
关于对平安村几户特殊教育儿童的家访:
桂岭镇平安村是贺州市的众多贫困村之一,全村8500人左右,适龄儿童600人,在校学生618人,其中幼儿150人。在平安村,75%的青壮年农民人士选择外出打工,所以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较多,留守儿童一般由爷爷奶奶或是哥哥姐姐照顾,他们正处于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却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在此,我们了解到,平安村的特殊教育儿童占全村儿童的0.5%,且全部为留守特殊教育儿童。
通过我们对这几户家庭的访谈,我们了解到许多因病致贫返贫的家庭,家长为了治疗特殊教育儿童,耗费了大量的精力和财力,外出打工也是迫不得已。同时,山区的落后,资源的匮乏,家长们并没能受到更多的教育,所以也并不能给孩子更多的教育保障。而在这里的特殊教育儿童并不能受到必须的特殊教育,仅有1名可以跟着正常儿童一起上课,已在桂岭镇中心小学上到了三年级,成绩优秀,并能够很好地和大家相处。
二、桂岭镇平安村特殊儿童家庭内部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家庭教育意识薄弱
在几天的调查分析中,我们发现,在平安村,无论是哪类家庭,家庭教育普遍薄弱,而这又要分成3类去分析:
(1)监护人文化背景欠缺。监护人作为孩子从小最早接触到的人,应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向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但是,就我们在平安村了解到的情况却并不如人意,平安村的特殊教育儿童占全村儿童的0.5%,在这区间内的78%的特殊教育儿童家庭,孩子的监护人普遍为长兄长姐,祖父母,他们所接受过的教育程度在高中以上的几乎为0,初中以上的也仅仅占到了11%。这样的文化背景并不能够对这些孩子起到典范作用,也没有办法去真正的以特殊教育的方式去教育孩子,在他们眼里认为保障孩子的温饱才是最重要的,并不对他们报太大的希望。
(2)家长默认了不完善的全纳教育的存在。据了解,学龄残障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为4.53%,学龄特殊需要儿童接受特殊教育服务率不到2%。在平安村,能够接受正常教育的特殊教育儿童也只有1名,其他情况严重的儿童在学校并不予以录取。针对这点,大多数的家长默认了这种情况的存在,如果孩子不能够接受到正常学校的录取,多数家长将放任孩子在家,不接受任何教育。
(3)没有特殊教育概念。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缓慢,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评估制度等不能适应为残疾儿童少年今后平等参与社会生活奠定基础的需要。全区58所特殊教育学校(含3所民办学校)仅有111所开展了职业教育,占19%,而高达8l%的特殊教育学校根本没有开展职业教育。平安村作为仅有一所普通小学的贫困村,在特殊教育的领域还落后于其他地区,并没有针对教育,仅有11%的特教儿童会与正常儿童一起上课,89%的特殊教育儿童则放弃上学,家长在教育方面并没有太高的要求,所以很容易就错过了孩子恢复的黄金阶段,以至于孩子成长压力比其他正常孩子要大许多。
三、桂岭镇平安村特殊儿童家庭内部教育问题的解决措施
关于平安村特殊教育儿童所面临的众多教育问题,现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家庭教育意识。家庭教育既然作为孩子的启蒙教育,家长的作用则不容小觑。将家长的整体教育意识增强,才能贯彻落实到孩子的身上。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树立家长对待孩子进行良好教育的观念才是当务之急,只有将这些观念根深蒂固到家长的脑海里,特殊教育儿童的前景才有希望可言。我们将会定期回访桂岭镇平安村的特殊教育儿童的家庭,向家长们推广有关于特殊教育儿童家庭教育的教育方式,并讲解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重视全纳教育。针对于桂岭镇平安村的家长默认不完善的全纳教育问题,我们认为,除了要对平安村家长们定期的开展特殊儿童需要教育的知识讲座以外,我们还建议贺州市政府要加快对于完善教育机构的专业化问题,鼓励社会就业学生学习专业的特殊教育专业知识,促进学生上岗就业,在教育机制完善的前提下,创造新颖独特的康复训练,正确引导特殊教育儿童,给予他们所需的特殊教育,让乡镇儿童也能一样的接受到所需要的特殊教育。
3、贡献一份力量,呼吁社会团体加强支持意识,特殊教育不容小觑。经我们对于贺州市桂岭镇平安村的调查走访,我们发现,有92%的乡村人民对待特殊教育儿童处在一个模糊的概念,有相关了解的人民群众仅占8%。正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用自己的力量,联合桂岭镇社区机构呼吁并宣传,定期在乡镇组织关爱特殊教育儿童的活动,宣传特殊教育对特殊教育需要儿童的重要性,从根本上让大家了解,并不断重视起来,让他们的教育前景变得更为敞亮。
【关键词】 农村高中生 家庭教育 问题 对策
农村普通高中学校学生年龄一般在十五六岁至十八九岁,这个年龄的学生正是思维活跃、自制力较差、学习乏味的年纪。受到当前市场经济不同社会意识的冲击,以及传媒方式的大众化、草根化,农村高中阶段的学生,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很大的偏差,往往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没有长远的理想和目标,行为举止过分成人化、现实化。笔者结合本地情况,对农村高中生的家长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农村家庭教育的问题作了粗浅的探究。
1 当前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家长疏于管教、乏于管教,家庭教育成效低。
1.1.1 家长文化素质不高,缺乏科学教育的观念。农村高中学生的家长中,学历都明显偏低,文化素质不高,对孩子的教育力不从心,对家庭教育的方法更无从谈起。他们往往把对孩子的关爱停留在满足物质的层次,忽略了对孩子必要的情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使孩子形成盲目攀比、追求享受等不良习惯。有部分家长,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认为读书无用,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漠不关心,放任自流。特别是笔者所在的沿海农村地区,民营企业家和一些暴发户的发家史,给家长和在校学生传递了错误的信息,无心学习,一些学生中途辍学,女生早婚,男生承继家业。
1.1.2 家长不善于与学校、教师配合沟通,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不协调。在农村,很多家长忙于生计,对孩子疏于管教,他们往往认为把子女送到学校就等于送进了“保险箱”,认为孩子的学习是学校、老师的事情,把管教孩子的责任全部推给了学校。所以,家长通常不主动与学校、老师联系,对孩子在校情况不闻不问,甚至在家长会时,到校的家长也很少,这种情况往往使孩子缺乏被关注关心的情感与信心,也使得学校教育工作很难取得成效。
1.1.3 亲情的缺失,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出现行为偏差。情感缺失是农村高中生成长中最严重、最现实的问题。农村很多家长过早外出打工,所以高中生当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留守孩子。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缺乏联系,孩子长时间缺乏亲情的抚慰与关怀,缺乏父母双亲的呵护与相伴,一些学生往往出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与自信心,性格变得内向、悲观、孤僻,情感相对冷漠,人际交往能力差。同时,由于长期生活在放任自流的环境里,孩子缺乏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部分留守子女出现行为偏差,在家不听代养人(如爷爷奶奶等)的教导,我行我素;在校纪律散漫,常有迟到、旷课、逃学、打架等行为。有的迷恋网吧和游戏机,甚至沾染不良习气,出现违法犯罪行为。有的留守孩子受父母在外打工的影响,把自己的人生发展方向也定位为打工赚钱,因此产生厌学情绪,缺乏学习热情,不求上进,成绩偏差。
1.2 家庭教育方法不得当,造成与孩子沟通上的困难。
1.2.1 家庭环境教育被忽视。家庭环境对子女的影响是无形的、渐进的、深刻的,但在我国农村的现代家庭中,环境教育和环境影响正在呈恶化趋势,农村现代家庭的稳定程度越来越低,父母离异、单亲家庭、暴力等问题对孩子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部分农村家长自身的不良行为习惯影响着家庭教育的质量,如家长吸烟、讲粗话、赌博、不讲卫生、不爱看书读报、看黄色录像等。父母的不良行为修养,对子女必然会产生一些消极影响,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1.2.2 家庭教育方式、评价方式不科学。一些家长由于个人经历和心态变化,对孩子盲目攀比,“无个性化”的教育评价,给孩子过多的不良评价暗示。评价往往不注意时间、地点与场合,对孩子过多地使用命令和限制,忽视对孩子自尊心的尊重,造成了孩子的逆反心理。有的家长身教、言教不统一,始终高高在上,不愿倾听,或者忙于事务,不能根据孩子需要去交流;有的过度忧虑、担心,导致对孩子溺爱、过度保护和控制;家庭教育中存在暴力行为,揪鞭子、翻旧账、说教、比较,缺乏亲子教育,从而强化了错误印象,强化了负面信息。
家庭教育是学校、社会教育的基础。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促进社会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净化社会风气。
2 解决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2.1 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基本素质。要提高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的成效,关键在于转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的素养。作为家长,要善于运用赏识教育,积极疏导,关心爱护,扬长避短,同时要做到言传身教,学会运用榜样教育。通过自身的读书学习,努力为孩子创设出一种浓厚的家庭学习氛围,使孩子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对学习的需要和渴望。
笔者认为,农村家长教育观念的转变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尤其是要强化社会氛围,有关部门应为家长的教育提升提供积极的平台,如农村基层教育主管部门可以积极组织一些短期的教育培训活动,请专家进行函授,使家长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学的家教方法;利用大众媒体为家长提供获取家庭教育理论、方法与经验的平台,如利用电视台设立农村家庭教育专栏,创办一些关于家庭教育的报刊或者开办网站。
2.2.1 办好家长学校,搭建信息平台,形成教育合力。家长学校是当前普遍倡导的一种家校合作的有效方式。学校可以组织有经验的班主任,通过系列问卷调查,发现家长和学生最关心的问题,组织家长和教师的互动教学,使家长获得对孩子有针对性的教育方法。
2.2.2 重视教师的家访工作,及时与家长沟通。教师家访给教师、家长、学生创造了面对面交流的机会。通过家访(面访或者电访),向家长宣传学校教育的情况,交流孩子各方面的情况,讨论有效的措施,提高家长的认识,巩固学校教育的成果。
2.2.3 开好家长会,搭建学校与家长沟通的平台。由于农村大多数家长很少主动与学校联系,因此,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交流的重要渠道。学校要提前做好各种准备工作(学生成绩通知单、家校联系短信等),动员家长积极到校,接受家长的咨询。
此外,学校要尽力拓宽修正家庭教育偏差的途径,如充分发挥学校党员、社区及村委的力量来教育家长;利用黑板报、宣传栏、报刊、杂志、影视作品等来感染家长,强化家庭教育的作用。
总之,要改变农村高中生家庭教育的现状,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家庭、学校、社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这样我们的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的中学生才能更全面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性发展.浙江教育出版社,2005.1,1
台湾家庭教育中的不当教育问题
20世纪80年代之后,台湾社会兴起了所谓的“爱的教育”,用以代替处罚式教育。这样一种趋势,让许多父母把对子女的爱转变为溺爱,想尽办法满足儿童的愿望,希望他们能够在优渥的环境中成长,结果造成哲学家罗素所说的,“因为这种爱而放纵子女的过错”。这样便演变成为了一种溺爱教育,它会养成儿童不良的观念与习惯,根据西方教育家赫尔巴特的观点,儿童在天性上有着不服从的烈性,并且随着时间而增强,若不对其妥善管理,将会给儿童的成长带来相当恶劣的影响。以上两种家庭教育方式都有其不当之处。这个问题在台湾家庭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许多西方教育家认为这是家庭教育里的问题,并对其十分重视,强烈主张不要把禁止作为一种主要教育手段,而是更注重培养儿童遵从戒律、服从理性的性格,家庭教育不当问题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培养公民和创新人才的成效。对当下全面发展科学的我国来说,借鉴西方教育学的经验来认识我国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思考如何调整和修正问题的办法,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
西方国家关于把训育应用在家庭教育中的探索
西方教育家在思考家庭教育问题的基础上,讨论过不少提升家庭教育影响力的办法,以避免家庭教育中的上述问题。训育,就是他们解决问题的手段之一。所谓的训育,是一方面管理、约束儿童的心理、行为和性格,一方面培养儿童各种正确观念与良好习惯,促使其走上正确道路的一种教育方式。西方的优秀公民和创新人才辈出,与这种家庭教育方式有着密切关系。作为代表人物,教育家沛西•能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所谓的充分发展并不意味着给予儿童完全的自由,而是一种有限度的自由发展。虽然他没有将这种教育方式称为训育,但其理论却隐含着训育的意味。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进一步强调说,儿童有学习服从的必要,而且是绝对的服从,这样的观点,要求父母对儿童减少溺爱,给予更多的训练。西方的教育观认为,儿童通过这样的教育方式,更能够如教育家洛克所说的那样,养成的牢固习惯,不需要过分的叮咛和规则。可以说,西方教育家期望把训育作为教育儿童的手段,从而由内在心理而不仅是外在规范去养成儿童的性格与言行举止。从这些教育家的理论和经验可以看出,父母作为训育的主导者,更应该从“训”作为出发点,去教导和训练儿童的良好习惯,进而从“育”的层面去培养儿童的理性和自发遵守规范。正是通过对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才能使他们在日后能够更好地社会化,成为优秀的公民和创新人才。在西方这样的民主社会里,父母以制约和培养,而不是消极和放任的手段去培养儿童的性格和习惯,其对比和取得的成果,为其他社会的家庭教育提供了宝贵借鉴。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农村外出打工越来越多,社会上便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留守儿童成了各地基础教育的盲点,引发了一系列的教育问题。如何教育好“留守儿童”,使他们在缺少父母亲情的环境中,确保他们健康成长,身心得到全面发展,服务于社会而不是危害社会,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
现状
教育策略
调查研究一、永福县农村留守儿童现状 据调查显示,永福县“留守儿童”中,父母一方外出打工的有近1000多人,父母双方在外打工的学生有达到4000多人,由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照料的有1700多人,寄养在亲戚家的学生有500多人。“留守儿童”主要是通过书信、电话与父母进行联系,但次数很少,一般要一个月左右才联系一次,有的半年以上联系一次,有的甚至一年到头几乎没有联系。联系的内容一般是关于钱物、关于饱暖,谈及学习问题,特别是品德问题的不足20%;在问及对父母外出务工的态度时,80%的孩子表示不希望父母在外务工,渴望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如何让“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地成长,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二、当前我县“留守儿童”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1.家庭教育缺失。父母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教育确实存在诸多负面影响。留守学龄前儿童缺乏良好的早期教育,他们大多数是在爷爷奶奶或其他人的监护下成长,没能直接接受父母的教育和行为引导。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中有70%以上的学习成绩处于中等或偏下。2.缺乏亲情关爱,心理健康堪忧。在对留守儿童教育调查的同时,对他们的基本生活、思想状况也进行了调查。一是生活方面。通过调查了解,绝大部分成年人外出务工时都会将子女的生活做比较放心的安排,但是他们忽略了家庭教育。二是思想方面。从调查中发现,部分留守儿童因长期缺少亲情和家庭教育,造成性格任性、放纵、随意,有些甚至思想比较封闭,心理承受能力差,缺乏爱心。3.行为习惯不良。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务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缺失,养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如经常说谎,不服管教,常有迟到、早退、打架斗殴现象;在家里好吃懒做,不情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少数留守儿童沉迷于武侠小说或网络游戏中,有的拉帮结派,被社会上不良青年拉拢、利用,甚至参与一些小偷小摸、校园暴力等,严重影响了他们的健康成长和人身安全。三、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1.家庭方面:外出务工父母收入普遍不高,居无定所,城镇教育费用较高,难以将子女带在身边;平时与子女缺少沟通,疏于管教,造成亲情淡漠,孩子缺乏安全感。因此,留守儿童的家庭文化和道德教育基本处于空白。2.学校方面:侧重在校时段教学管理,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关爱难以顾及,与家长的沟通难以实现,对那些“问题儿童”难以管理,有的学校在教育无效时干脆放任不管,一推了之,致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脱节。3.社会方面:农村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缺乏,教育观念陈旧,不能有效地弥补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关怀的不足;对网吧不能有效管理,也使一些留守儿童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三大教育中出现盲区是产生上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四、下一步对策与建议(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逐步消除城乡差距政府应制订和实施优惠政策和配套措施,使流入城市的农民享有与城市人口平等的权利和社会权益。同时,逐步实现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中心,拆除就业、医疗、住房、教育等制度壁垒,彻底打破维系多年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间的有序流动。这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根本所在。(二)建立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和监护体系留守儿童的教育应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但是,社会对留守儿童教育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因此,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健全各自的教育功能,相互合作,促使孩子健康成长。农村建立“留守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可以考虑由基层学区和共青团牵头,联合妇联、工会、村委会、学校,共同构建农村“留守儿童”健康发展的教育和监护体系。这些机构可由离退休教师、青年志愿者等人员构成。这是家庭、学校之外的另一种与孩子们互动的关系,同时也起到了一种沟通家庭、学校与孩子们之间关系的桥梁作用。(三)充分发挥政府部门职能作用将农民工女子教育问题纳入政府整体规划,加强对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的调查和研究,出台保证农民工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权利和义务的措施。加强对进城务工的农村家长的教育和引导,强化农民工家长自身素质和家庭教育观念,积极创造农民工家长与孩子沟通、交流的条件,以正确教育和引导孩子健康成长。(四)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和农村中小学基础建设投入努力改善农村中小学寄宿条件,各地应加大对农村学校寄宿基础设置的建设,使学校和教师及时填补留守学生家庭教育的空白;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心理教育,为农村学校配备心理教育师资;各学校要多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增加留守儿童与老师接触的机会,得到学校和老师的更多的关心与帮助。总而言之,作为一种社会现象,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关系到自身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农村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乃至会影响我国教育的整体发展;不仅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更关系到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我们衷心期望家庭、学校、政府和社会能对此给予足够重视,共同探讨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更为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 农民工子女 受教育问题 品德与心理问题 解决对策
农民工是现代城市的建设者,同时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有生力量。他们子女的 教育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品德与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解决好农村留守儿童的受教育问题对于推动三农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存在的问题
(一)人生观、价值观发生偏差。存在父母外出务工对孩子往往会产生负疚感,多采取物质+ 金钱的方式,来弥补孩子精神上的缺失,使留守儿童养成胡乱花钱、奢侈浪费、好逸恶劳的不良习气,极易形成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的错误思想认识。
(二) 心理孤僻、抑郁。农村留守儿童与父母聚少离多,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引导教育,他们渴望亲情,渴望父母能在他们身边,当孩子的情绪情感发生变化时,由于得不到及时的纠正和引导,容易产生自卑、孤僻、敏感、抑郁,甚至有一种被遗弃的感觉,严重影响了孩子心理的健康发展。
(三)学习态度不端正“读书无用论”现象普遍留守儿童受年龄和身心发展的限制,自我约束能力比较差,缺乏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加之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观念,使父母往往忽视孩子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学习的积极性,上课不认真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读书无用论”现象较为普遍。
二、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问题的成因
家庭、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最主要的生活学习场所,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微观层面的原因,社会大环境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形成宏观层面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不健全是影响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的直接因素。农村留守儿童按留守方式不同,可分为自我留守型、“单亲”留守型、隔代监护型和他人寄养型,较之传统的双亲教养方式,这些教养方式导致留守儿童家庭教育不健全。由于长期在外打工,父母子女之间缺乏沟通,子女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肯定,家长也无法了解子女的心理变化。
(二)农村学校教育观念、教育资源等的限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使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问题被忽视。没有认识到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性,学校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品德的培养,片面地追求升学率的提高。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是使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被忽视的另一个原因。
(三) 配套政策制度不完善致使社会导向作用力度不够。尽管中央出台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文件,但是现行制度、机构设置等的不完善仍是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得不到解决的原因之一,保护农民工、农村留守儿童合法权益的机制尚不健全。政府对农民工的用工制度、就业环境、技能培训及子女的教育问题等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三、加强农村留守儿童思想品德教育的对策
(一) 转变教育理念,发挥学校教育的主导作用。学校是教书育人的主阵地,也是留守儿童最聚集的地方,为了改善和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思想品德水平,学校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德育课的教学活动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增强教育的针对性、有效性;第二,加大农村教育资源的投入,改善农村学校的软硬件设施。重视农村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接受再教育的机会。
(二) 营造健康向上的的育人环境,形成全社会关爱农村留守儿童的氛围。第一,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出台相关的政策,切实履行政府职能,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实质上是这些孩子在家庭教育、保护和亲情上缺失的问题,要从源头上解决这个问题,不断完善保障农民工和留守儿童的合法权益;第二,发挥大众传媒的舆论引导作用,加强宣传,动员全社会都来关心帮助农村留守儿童,为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水平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第三,清理整顿校园周边小环境,营造和谐的社会大环境。良好的外部环境可以使留守儿童免受不良风气的影响,对他们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三)解决好农民工子女在城市的受教育问题,主要有:1.建立与市场经济发展相吻合的户籍制度,逐步削弱户籍制的身份定位功能,解除教育 体制与户籍制度挂钩的传统模式。允许在城市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的职业或生活来源的人员, 根据本人意愿办理城镇 户口, 尽快改变农民工身份转换滞后于职业转换的现状, 逐步实行统一居民身份的一元户 籍制度,打破户籍制度壁垒,在政策上保障农民工与城市市民在国民待遇上的一致性,降低 农民工子女在城市入学的门槛,创造有利于农民工在劳动力市场获得较多的向“上”流动的 机会;2.调整现有义务教育格局,合理配置国有公共教育资源,完善社会捐赠机制,多渠道 筹措教育经费。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要由“县、乡、村三级办学,县、乡两级管理、以县为主”调整 到“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中央和省级人民政府要 通过转移支付,加大对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扶持力度”的体制上来,全方位 地把农民工子女教育从体制外纳入到体制内;3.消除法律上的歧视。现行的一些教育法律规范中出现了诸如“农民工子弟学校”、“ 附属教学班(组)”、“借读费”、“临时学籍”等内容,实际上是将农民工子女与城市子女 隔离开来进行教育,应消除这些歧视性的条款和语言。
参考文献:
[1]胡建勇,陈海燕.农民工子女免费义务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发展研究,2007.
[2]金磊.农民工子女就学问题解决途径探析[J].天津教育,2005.
[3]刘淑萍,赖以柱,蒋常香.农民工子女的心里健康问题探析[J].农业考古,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