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及其理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及其理论

第1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城;生态导向;规划设计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city as the best development pattern of a kind of pursuit to minimize the resources and energy consumption, ecological protection,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environment,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mainstream direction of world city construction, and carry out a substantive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Europe, America, Asia and other countries.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cept and connotation of ecological city, discusses the Countermeasures of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and design from the macroscopic thinking and ecological orientation angle,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ecological city construction.

Key words: ecological city; the ecological orientation; planning and design

中图分类号: S757.4+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一.生态城的概念及内涵

生态城市是城市生态学家杨诺斯基于1987年提出的一种理想城市模式。是以循环再生的生态工艺为基础,以协调共生的生态体制为经脉,以持续自主的生态活力作调控,使全城市的物质、能量得到高效利用,部门和地区间和谐共生并不断对系统实现趋优调控,建设一个人与自然良好和谐的生产与生活环境,它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体现。它的内涵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不断得到充实和完善。已超越了保护环境即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持协调的层次,融合了社会、文化、历史、经济等因素,向更加全面的方向发展,简单的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二.规划设计方法在生态城市中的运用

生态城市作为人类的理想住区,并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也不同于乌托邦或海市蜃楼,而是在继承原有的城市文明的基础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发展与演化的结果,是从实际城市的不断更新和改造中逐渐发展起来的。生态城市的实现有其建设与发展的过程,传统的规划方法与理念已不再适应当前城市的发展。实现生态城市的基础是建立适应生态城市建设和引导城市“生态化”的全新规划设计方法体系,这也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的客观要求。

2.1基于宏观思维的生态城市规划对策

在编制生态城市的总体规划时,要用宏观的思维来进行整体把握,要把当地的社会经济系统和生态地理系统紧密结合在一起考虑,确定适宜的城市容量和人口容量,合理配置相关资源,配置相应的产业结构,制定合理的人口密度、建筑密度、能耗密度及其分布等,从而提出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持续发展战略、对策,引导和调控城市发展方向,使人类与环境达到双赢,建立人与自然相协调共存的人居环境。

2.1.1以区域为单元来进行整体规划

城市并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存在的区域是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同时与其区域经济发展也是相联系的。规划强调城乡空间融合,将建设区与区域视为一个整体,规划的地理空间也从城市建设区扩大到城市的周边发展地带,而且还把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区也包括进来。城市通过掠夺外界资源来追求短暂繁荣的时代必须终结,这种发展模式只会将污染扩散、转嫁到周边地区,而合理的发展模式应该是城市与其区域共存共荣,相互依托。

2.1.2合理安排土地开发时序,保护自然资源

在进行土地开发时要通过对不同区位土地的全面分析,形成土地的合理分区,由此确定土地开展的顺序,保证城市的发展环境,在此基础上确定土地利用的功能及布局,将城乡土地及绿色空间加以统筹安排,将城市与大自然的天然网络相融合,避免城市无限制地扩散,使其有充裕的预留空间,并保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化,同时起到保护环境的作用,又将郊野绿地引入城市,也利于城乡空间融合,回归自然。

2.1.3提高公众参与的广泛性

公众参与体现在城市的整个发展过程中,而不仅仅在于规划决策这一环节。城市居民是城市的主人,在规划的制订、实施、建设中都要给公众不同程度上的参与机会,做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同时这种参与也促进了新的规划价值观和生态意识在公众中的普及和提高,创造一个平等、自由、安全、公正的生活环境。市民大众参与规划才从根本上体现出规划为人服务的宗旨,从而提高规划的社会满意度。

2.2基于生态导向的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是以社会、经济和自然的复合系统为规划对象,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应用社会学、生态学、经济学、生态工艺、系统科学等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分析利用自然环境、经济、文化、社会等各种信息去摸拟、设计和调控系统内的各种生态关系,提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调控对策。

与传统的规划价值观有本质不同,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倡导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对追求利益至上、人类主宰自然的传统规划价值取向的彻底否定。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方法把人与自然看作一个整体,本质上是从人类生态学的基本思想出发,并采取行政立法、科技创新等手段,以自然生态优先原则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促进系统向更稳定、协调、有序的方向发展。

2.2.1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特点

(1)可持续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凭借必要的技术手段,从城市的长远利益出发,保证规划设计既满足当前的发展需要,又不危及子孙后代的发展。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价值导向,不能为了城市暂时的繁荣,用掠夺的方式来谋求发展,保证每个阶段发展目标、发展途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生态导向性广泛地应用生态学原理、方法来规划设计、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引导城市“生态化”。这种导向性是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核心和重点。

(2)系统性。整体性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并不是简单的物质形体层面规划,而是兼顾社会、经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整体规划思想。把城市看作一个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系统,一个功能整体,而不是三者的简单组合。在为了物质建设需要的同时,也必须考虑对社会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后果。在规划工作上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参与,是跨学科、多层次的综合研究。

2.2.2基于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的原则

社会、经济与自然,三者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互关联而又不可分割,共同交织成了城市这一复杂系统。生态导向的整体规划设计要三者兼顾,既遵循三要素原则,又遵循复合系统原则。

1)以人为本原则以人为本,公众参与,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又要兼顾精神需求,创造稳定、自由、公正和平等的社会环境。

2)高效经济原则提高资源的再生能力和综合利用水平,做到资源的高效利用,合理利用一切自然能源与资源,采用可持续的生产、生活和消费的发展模式。

3)尊重自然原则给自然生态以最大限度的保护,使开发建设活动保持在所允许的自然环境承载能力之内,同时减少对自然环境的不利影响,增强其健康性。

4)复合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达到最高的整体效益,实现社会、经济、自然三者复合的可持续发展。

三.小结

生态城市是当今世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可以有效应对转型期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种种困境。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应当借鉴全球成功经验,继承我国传统文化的生态文明观,探索适应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适宜规划技术,构建技术与自然完美融合的生态城市模式。

参考文献

1.于立,国际生态城镇发展对中国的启示[J],建设科技,2010,(13)

2.于立,中国生态城镇发展目标和实施措施初探[J],国际城市规划,2009,(6)

3.姚士谋等,现代生态城市建设与空间布局的若干思路[J],规划师,2004,2O(1)

第2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宜居城市 园林规划 设计理论 方法分析

宜居城市是较为复杂的城市系统,涉及到环境、文化、经济等各个领域,主要包含城市的规划、园林建筑的设计以及环境的艺术发展等,要想建成宜居型城市,需要多方面的努力与配合。对于宜居城市来讲,利用园林规划设计手段进行处理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之一,它能够有效地降低城市的污染程度,改善局部的气候,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相信在未来的发展中,宜居城市的建设一定会是城市发展的核心所在,而园林规划设计水平也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1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的相关理论

从严格意义上讲,宜居城市应该融合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两种,形成一种特殊的结合体,在这样的城市中,自然环境主要是由原始型自然与人工型自然共同组成; 人文环境主要是由社会文化、政治经济等元素组成。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对园林规划设计进行系统的研究,相关的理论建设应该坚持“践行规划先行”的原则,以建设园林型城市作为城市发展与规划的最终目标,并科学合理的布局宜居城市园林,要以美化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城市经济水平的发展作为根本目标,从而制定出完美规划蓝图。

1.1 站在高起点进行规划设计

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设计,一定要是坚持“高起点”理论,站在起点较高的位置进行来整体布局,将发展宜居城市当作一项艰巨的任务放置在全国这样的大环境中,让宜居城市的整体发展空间能够更为广阔、更具思想、更有韵味。

1.2 品味极高的编制与规划

除了上述理论之外,在宜居城市进行园林规划与设计还需要提高自身的品味,在高品味、高水准的基础上进行设计。如此一来,城市可以向社会广泛征集建议,如果有更好的条件,相关的设计决策机构还可以向国家园林设计院或者是一些极富经验的设计专家请教,提高设计水平,更新设计理念。除此之外,还可以组建一支高水平的设计团队,为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提供方案。

1.3 高标准、严要求的园林规划

在园林的规划设计中,应当坚持“树木为主、花草为辅、自然融合、美中取胜”的原则,将“绿色”与“美丽”贯穿到园林设计当中。同时,园林规划设计必须要因地制宜,保证整体的规划具有实践性以及可操作性。

另外,在层次规划上,应当保证错落有致,提倡敞开化、景观化、艺术化的园林设计理念。如果是选择树种,一般可以考虑采用速生树种配合长寿树种、常绿树种配合落叶树种等方式,要坚持本地树种为主,外来引进的树种为辅,进行树木种植。在布局与搭配方面,必须要保证乔、灌、花、草之间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重点突出自然景色,彰显出宜居城市中的独特韵味与特殊风格。

1. 4 复合型规划,坚持宏微观结合

宜居城市在建设中的重点应当是为普通居民提供生活、休息、工作的优质空间,这就需要从宏观、中观以及微观,三个层面进行研究与设计。

宏观的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出区域演变的真实规律,以及人类、城市、园林本身、自然环境之间的影响方式,宏观的设计应是对宜居城市建设的整体认知; 中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的应该是依照系统逐渐演变,呈现出来的规律性,以及不同结构、不同层次、不同布局的特殊的规划方式,中观设计应是园林规划设计的指导所在; 微观的规划设计重点表现出来的是园林设计的主要方式,微观设计就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基础所在。

2 在宜居城市中进行园林规划的具体方法

2.1 依靠城市自身的条件,架构绿色体系

建设宜居城市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方式,充分地依靠城市本身的自然条件,通过科学的整合与规划,架构绿地的实际分布。主要的自然要素应该是河流、湖泊、丘陵等,这些都要同城市的生态景观相连,如公园、林荫道等,从而形成一个布局合理且层次分明的

绿色框架。例如: 早期的巴黎城市,以罗马古道穿过塞纳河的位置最为中心,以罗马古道、塞纳河作为两条主线,逐渐发展,形成巴黎城的主要框架。

2.2 加强城郊建设,提高城市内部绿地规划水平

宜居城市的建设不能够仅仅围绕某一单一领域,要依靠城市所有的绿地,无论是市内还是郊区,都要容纳进来。在城市内部的绿地应当作为整体进行统一规划,决不能单独进行设计,而割裂了整体的环境建设。除此之外,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当整合相应的管理职能,形成一个统筹全局的管理体制,让城郊建设以市内建设能够真正的融为一体,保证园林规划设计能够在统一的环境下完成。

2.3 保证区域联系,建设绿色系统

在城市的发展过程中,面积会不断增加,从生态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都要依赖与城市周围的大面积自然区域,只有这样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生活的质量,保证城市环境的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城市扩张已经破坏了周围的生态环境,这一定会给宜居城市建设带来负面影响。因此,在进行园林规划设计时,要保护城郊区域的自然景观,尽可能的保证景观的原始结构,在此基础上将城郊景观同城市内部景观相融合相连接。同时,城郊区域被誉为是城市周边的原始型绿色空间,将其当作是城市绿地发展的延伸区域,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将其引入到城市内部,从而真正实现城市绿地与城市周围环境的高度统一。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文章已经系统的分析了宜居城市的园林规划设计理论及其有效方法,并在现实的基础上提出了个人见解。园林是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在,更是重要纽带,要想打造宜居型城市,必须要加强园林的规划与设计,保证园林与城市的相互依存性,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城市的环境质量,为我国、为人们打造出更多更好的宜居型城市。

参考文献

[1]白丹. 宜居城市园林规划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J]. 北京林业大学.

第3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路桥建设;安全监理;难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U4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从这几年频频出现的公路桥梁工程安全事故中可以发现,除却一些公路桥梁工程表面的事故原因之外,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当前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问题。在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下,各方想要获得的是近期的利润还是长远的发展,那么所需担负的责任以及风险,应当同利润的多少相匹配。政府和行政管理部门应为市场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氛围,将各方的利益相协调,加强经济、社会的共同发展,推进社会整体进步。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监理问题直接关系到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的利益及发展,也有关参与公路桥梁工程建设的其它方的利益问题。因此,想要将公路桥梁工程建设安全监理问题解决好,不但要通过公路桥梁工程计划经济体制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还要从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思路和方法进行。

一、路桥工程安全监理的难点

(一)监理单位不断规范安全监理

为了适应和满足对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监理的要求,保证公路桥梁工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各监理企业对安全监理工作予以了高度重视,很多监理公司在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后,顺应形势的发展,将环境保护和员工的职业健康安全问题也纳入公司的管理体系,形成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三标一体”管理体系。现场监理机构也不断建立健全安全保证体系,通过编制监理规划、安全监理实施细则和相应的规章、制度,以及现场安全监理工程师的配置,认真做好安全监理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工作,对公路桥梁工程安全生产的全过程进行动态监督管理,以保证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安全,促进公路桥梁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二)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

虽然在国家加强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和建设工程实施安全监理后,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有了很大的改观,重大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减少,但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重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这些安全生产事故暴露出当前行业监管尚有漏洞,违法违规现象屡禁不止,隐患排查效果不佳,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责任主体履责不到位,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严重缺位,安全生产管理水平极不均衡;监理单位对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没能及时发现或视而不见,对发现的隐患不督促整改,不按规定上报,安全监理作用没能有效发挥。

(三)监理工程师地位低,权利小

在公路桥梁工程是施工中,进度、质量、费用的控制是监理工程师的主要工作内容。目前公路桥梁工程质量监理是实施工程监理制度的侧重点,而公路桥梁工程计量支付和节段进度目标大多是由公路桥梁工程管理方决定的,公路桥梁工程管理方经常会限制监理工程师费用和进度控制的权利,监理工程师的工作积极性和职能被大大削弱,造成公路桥梁工程管理难度增大。公路桥梁工程质量、进度和费用控制是相辅相成的,若监理无法对公路桥梁工程计量支付或进度调整行使权力,则无法有效地控制公路桥梁工程质量。

二、路桥工程安全监理工作难点的完善措施

(一)加强对安全控制重要性认识的教育

安全生产最首要的问题是安全意识的淡漠,绝不仅仅只是公路桥梁工程现场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还包括部分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企业管理人员,致使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得不到真正的贯彻执行,在公路桥梁工程进度和利润面前,往往抱以侥幸心理把安全撇在了一边,导致施工中的冒险性、盲目性和随意性,习惯性的违规、违章作业屡禁不止,安全生产事故不断发生。很多监理人员认识不到建设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和意义,没有深刻理解生命可贵的含义,那些辛勤工作的施工人员,他们是家中的顶梁柱,他们的安危关系到一家几代人的幸福。因而,关注他们的生命安危,把公路桥梁工程安全当作天大的事来抓,每一次工地巡视,时刻关注安全,只要发现公路桥梁工程安全隐患,就要坚决地予以排除,尽心去保护每一个活生生的生命,不仅是监理的责任所在,也是监理的义务,更是对生命的尊重。只有每一位监理人员具有高度的责任感,把安危时刻挂心上,才能把各项安全制度、规定落实到现场监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

(二)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术能力

按照安全生产管理规定,施工单位应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工程应当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以及总监理工程师核签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这就要求监理人员要熟知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各种规程和规范,具有较为广博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监理经验;在审核施工组织设计中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者专项施工方案中,能发现安全事故隐患,提出合理的修改建议和意见,把好安全的预控关;在施工过程中一旦出现一些安全隐患苗头,能正确地应用监理程序和手段,责令施工单位进行整改,及时将安全隐患苗头排除,把好安全的事中控制关。

监理企业常因监理取费低,制约了聘用一些既懂技术懂专业、又懂经济懂法律并且具有丰富工程经验的高素质的人才。监理企业只有通过练内功,结合公路桥梁工程项目实际加强对员工的培训,提高监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满足监理工作的要求,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顺利实施。

(三)完善质量控制依据

公路桥梁工程监理工作是以质量控制为核心进行监理的,而关键公路桥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主要依据是技术规范、设计图纸、合同。公路桥梁工程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是工程质量的主要标准,合同则是承建单位要求公路桥梁工程施工单位按照设计图和技术规范进行施工的依据。在监理过程中完善公路桥梁工程质量控制需要对施工的全过程进行监理,全过程监理是对某项工程质量进行的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如突发事件的处理、人为因素的监督等;事后控制是指对公路桥梁工程结束后质量的控制。公路桥梁工程施工现场监督是监理监控的重要措施,公路桥梁工程现场监督主要通过巡视和旁站来完成,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及安全。

结束语

工程项目监理制已经成为公路桥梁工程管理体制中的一项基本制度,应坚持和完善这一公路桥梁工程管理制度,继续深化对公路桥梁工程监理重要性的认识,提高公路桥梁工程监理的社会地位和工作地位,摆脱公路桥梁工程监理行业存在的困境,使建设公路桥梁工程监理事业健康发展,进一步走上规范化、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监理行业从业人员无论从专业技术上还是职业道德上都应该积极完善、提高自己,使建设监理队伍在公路桥梁工程建设中更好地发挥作用,保证公路桥梁工程的安全。

参考文献:

[1]梁伟,李双凤.路桥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难点及其完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07:162.

[2]郭欣欣.浅论路桥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难点及其完善措施[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12:162.

[3]蔡金良.论路桥建设工程安全监理的难点及其完善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半月),2008,04:125.

第4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社会资本 经济转型 城市贫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贫困现象成为中国一项突出的社会经济问题,各级政府做了大量的城市扶贫工作,然而城市扶贫效果往往不能尽如人意。对于为什么中国城市贫困现象高居不下,中国城市贫困现象高居不下是否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存在某些致命的缺陷有关等问题,本文从社会资本理论角度出发对上述问题进行回答,并且对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政策的理论基础、手段和途径进行反思,力图重建中国经济转型期城市反贫困思路。

一、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特征、理论基础和缺陷分析

1、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特征

为了应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益严峻的中国城市贫困问题,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的政策,这些政策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扶贫主体上,以政府为扶贫主体。政府是扶贫资源的控制者,它主宰着扶贫计划制定、实施、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体现了自上而下的特征。(2)扶贫内容上,以物质资源救助为政策核心。“送温暖工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制度、失业救济金制度、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一不是以物质资源救助为主的特征。(3)政策类型方面,目前的扶贫政策基本上属于消极性扶贫。

2、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理论基础

目前中国政府扶贫政策这些特征与其所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有关。(1)市场失灵论。市场失灵论认为贫困现象是市场竞争的副产品;贫困现象具有比较大的外部性,这种通过非价格因素将负面影响强加给社会的外部性现象,不能通过市场机制解决;反贫困问题是一个公共物品的问题,具有社会“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带有明显的政府行为特征。(2)狭义资源论。狭义资源论所指的资本有具体的物质形式如土地、劳动力、资源等。20世纪60年代,舒尔茨和加里・贝克尔把人力资本引入经济学分析之中,人力资本的提出实现了“资本”向广义的扩展,使资本成为了可以带来价值增值的所有资源的代名词。后来“新经济社会学”提出了“社会资本”,因此在广义资本的子概念群中,出现了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划分。综上所述,市场失灵论明确了政府在中国城市扶贫中的地位和责任。狭义资源论明确了中国城市扶贫的核心内容。据此,贫困是指在物质资料处于匮乏或遭受剥夺的一种状况,因而扶贫主要是解决人们的物质资源的匮乏。

3、当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缺陷

从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特征和理论基础来看,其缺陷是十分明显的。(1)扶贫渠道的单一化。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是在市场和政府的二维框架中里做非此即彼的选择,限制了其他扶贫渠道功能的发挥。(2)夸大政府的能力,忽视了政府失灵现象的存在。在城市扶贫问题上,政府失灵表现在财力约束、能力约束和激励约束三个方面。所谓财力约束是指国家财政有限;能力约束是指政府工作人员腐败现象和政府信息失灵,使得有限的扶贫资金不到位,即所谓的“瞄准”失灵;激励约束是指扶贫带来“等、靠、要”的心理。(3)扶贫目标的有限性。作为目前中国城市政策的核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无疑对于城市反贫困有着积极意义。但是,最低生活保障只能“救急”,而不可能“救穷”。因而最低生活保障并不等于反贫困,反贫困扶贫必须实现生存和发展两个目标。目前中国城市扶贫思路的理论基础的和实践的双重缺陷要求我们必须引进新的理论来调整中国城市扶贫新思路。

二、社会资本理论与中国城市扶贫政策新思维的转换

“社会资本”是20世纪70年代后期,在社会网络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与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相对应的一个理论概念。总体来说,学术界比较认同普特南的定义,认为社会资本作为一种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相区别的存在于社会结构中的个人资源,它为结构内的行动者提供便利的资源,包括规范、信任和网络形式。社会资本概念一经提出,引起社会多个学科的研究者共同关注。这是因为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无形资源(资本)的重要性,阐明了社会资本这种非货币形式资本也和货币形式资本一样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源泉,从而超越了传统的狭义资源(资本)论的缺陷,使人们更加注重在广义资本论(物质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框架中思考和解决社会经济问题;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了扶贫主体间各种资本之间和治理机制之间相互协同的重要性,强调政府、市场、社区三大资源配置主体的之间协同;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大资本之间的协同;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两大社会经济治理机制之间的协同,从而超越了传统的“市场万能论”和“政府万能论”的缺陷。

社会资本理论为我们反城市贫困思路的启示在于:第一,建立综合性的城市反贫困手段和目标。根据世界银行的说法,“贫困不仅仅指收入低微和人力发展不足,它还包括人对外部冲击的脆弱性,包括缺少发言权、权利和被社会排除在外。”也就是说,造成贫困的真正原因是能力剥夺以及机会的缺乏。实现有效的城市反贫困,应该通过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三大资本之间的协同,既要满足城市贫困人口的基本的物质需求,更要促进城市贫困者的社会参与,在社会参与中锻炼和恢复自己的竞争能力,把握获取收入的机会,融入主流社会防止走向边缘化。第二,建立综合性城市反贫困机制,形成国家、市场和社区(社会资本)的良性互动框架。第三,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中的独特优势。世界银行在中国许多成功的扶贫项目检验表明,一个成功的扶贫行动所使用的资金很少,关键是促进当地人广泛地参与发展实践,形成社会资本。鉴于中国政府财力的薄弱和贫困人口规模的巨大,中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无法建立高效的社会保障机制,而政府借助社会资本,可以弥补政府能力和财力不足。

三、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与解决方法

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限制了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中作用。因此要发挥社会资本在城市扶贫的作用,必须分析当前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的社会资本困境与解决方法。本文借用武考克的理论来分析问题。武考克在《社会资本与经济发展:一种理论综合与政策构架》一文指出,“镶嵌”和“自主”构成了社会资本的维度。根据镶嵌(整合)和自主(链结)的高、低不同发展水平的相互组合,武考克分析了四种社会资本形态:低整合―低链结、高整合―低链结、低整合―高链结和高整合―高链结。

1、微观社会资本困境

基于武考克理论,可以发现中国城市贫困者面临三个方面的微观社会资本困境:(1)低整合―低链结。这是指既没有整合也没有链结的现象。在贫困问题上表现为既缺乏家庭信任,又缺乏普遍信任,其成员隔离于所有形式的有凝聚力的社会网络。城市赤贫者是这种现象的体现,他们无家可归,生活困境,他们没有任何家庭和社群资源可以依靠,只能流浪街道。在这个意义上说,城市贫困的危机要甚于农村。后者存在的更牢固的和更持久的社会网络防止这种现象的恶化。(2)高整合―低链结。这种现象是指普遍信任只是扩展到家庭成员和血亲人群,社会出现整合但缺乏链结,不存在普遍共享的社会道德和规则。其本质是愚昧的家庭依附和种族忠诚,其成员在经济进步、社会迁移中受阻,应对外来压力只能是和平对抗。就贫困而言,城市贫困者非道德的家庭主义表现为他们主动或者被动地被“锁定”在特定一个社群内(家庭、贫困者群体),只能倾向于跟自己有血缘关系亲近和相同身份的人来往,难以在不同群体之间获得信息与知识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改变自身的贫困处境。(3)低整合―高链结。这是指有链结却没有整合的状态,它出现在成员个体发现了大范围行动的自由和机会,但缺乏为其提供指导、支持和认同的稳定的社群基础。武考克认为,高整合―高链结是理想的微观层面社会资本状态。贫困社群要获得良好的发展结果,就要把整合和链结协调在一起。

2、宏观社会资本困境

武考克认为,宏观层面上的社会资本状况关注国家组织能力和义务与公民社会的结合及其对公民社会的反应。基于武考克理论,我们认为城市贫困者可能面临者这样几种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困境:(1)低整合―低链结。表现为既无组织整合,又无国家与社会的协作,社会面临恶梦般的无政府混乱状态。(2)高整合-低链结。政府与某些特殊利益集团勾结在一起,腐败、侵犯基本人权掠夺社会财产,政府是无赖的政府。(3)低整合―高链结。表现为政府基本自律,但是对于弱势群体关心不足和公民的要求反应缓慢。这样的政府是弱小的政府。黑帮和其他组织为私人提供公共制度无法提供的保护,武考克认为,高整合―高链结是理想的宏观层面的社会资本状态,在这种状态中,政府是合作、负责、灵活的政府,国家是一个发展型的国家。

3、解决方法

根据武考克观点,我们认为有关缓解贫困的政策主要不是解决基本的培训和基本的投入而是要解决社会资本的困境。(1)宏观层面,政府应该矫正制度,提高制度质量,为扶贫工作提供良好的宏观社会资本。制度质量的主要标志是公平、效率。制度公平要求消除由区分性别、民族、种族、地区和社会地位而造成的社会障碍,扩大城市贫困者的经济机会和政治机会,防止由此导致的制度性贫困。制度质量有效要求防止制度失控(无能政府、弱小政府)和制度过剩(无赖政府)现象,提高政府的扶贫责任、能力以及城市贫困者的经济能力和政治能力。(2)微观层面,实现城市贫困者的组织化。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城市家庭规模缩小,家庭关系日益简化,亲属网络的社会支持作用减退;城市邻里关系日益淡化,不利于贫困者获取支持;脱离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使得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急剧下降;城市贫困者由于身处边缘地位,社会交往受阻,出现自我疏离倾向,不利于他们积累社会资本;主流社会对城市贫困者缺乏全方位的关注,这不利于形成贫困者与社会有关机构和人员的密切关系,从而不利于培育贫困者的社会资本,整个城市社会诚信水平的下降,使得包括贫困者在内的城市人口的社会资本普遍衰减。因此,城市贫困者必须通过建立内部高度整合、外部高度链接的组织接近社会资源,改变城市贫困者的物质、精神、政治与主流社会的隔阂,寻求内部和外部双向的脱贫致富网络。(3)宏微观结合方面,突出解决政府与贫困者组织关系、贫困者组织与其他组织关系问题。在传统的扶贫体制中,政府设计、组织扶贫项目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究其原因是政府与贫困者组织权责的非对称性。为此应该建立政府与贫困者组织的伙伴关系,其目的在于形成一种信任机制、纠错机制和贫困者自我发展机制来解决扶贫目标的针对性、实效性。同时,由于贫困者组织是一个弱势组织,难以和其他组织进行有效的资源信息共享,政府应该帮助促成贫困者组织和其他组织之间来的联系。

【参考文献】

[1] 世界银行:2000/2001年世界发展报告[R].

第5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系统 方法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正文:

前言

城市设计是对城市体型和空间环境所作的整体构思和安排,贯穿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城市设计中城市形象、城市环境、城市文脉等元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因此从整体观的角度来看,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更有深层次意义。系统化的城市设计是塑造整体城市特色和环境的有效途径和必要条件,为城市设计提供清晰、有序的思路。

城市设计的系统方法

2.1 城市设计以系统思维作为出发点

城市可以看作是一个以人类行为为导向、自然生态系统为依托、社会发展所驱动复合系统。所以城市设计首先就要确定系统性的思维方式来展开城市的脉络发展。

2.1.1 整体性分析

目前,在我国高速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有些城市管理者对城市设计的认识往往局限于“空间形态操作”层面,还缺少整体性的思维方式。比如:当前有些城市特色还不够鲜明;开展的各项局部城市规划和城市设计工作还都缺乏有效的整体调控依据;现状城市环境质量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如城市色彩比较单调,城市外部环境要素的设计质量粗糙等等,这有待于我们从全面的整体性城市设计原则和对策指导下进行综合提高。

2.1.2形态与情理分析

城市设计的过程是一个道理融情的过程,在我们思维的过程中,既要做到理性思想指导下的定量分析,也要做到感性指导下的定性分析。城市带给人的感受我们可以从3个方面进行阅读,第一层次即为建筑及其空间,这是知觉与感性的空间;第二层次即为城市在平面上所反映出的结构,它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第三层次包含着形态结构背后的社会与文化的作用力,它是整合了前两个层次,使其在形态构成上体现出一致性,所以在城市设计的过程中,我们要做到情形交融,相偕而生。

2.1.3 场所与文脉分析

多样化的人类活动对城市环境提出了多种要求,城市设计必须对此加以研究和解决。通过场所-文脉的分析可以研究城市空间与人的需要、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等外部条件的联系,它比单纯的空间形体分析前进了一大步。

2.1.4 传承与创新分析

城市是一个系统,它有系统所具有的动态性。所以城市设计的过程就是一个动态的保护与更新的过程。在做城市设计之前,一方面我们要有历史的传承,将这种寻根意识融入设计之中,因为这样才能赋予它民族的标签,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另一方面,为了避免人们的审美疲劳,在城市设计过程中还应该有创新意识,运用新的观念和理论指导,带给人们以新体验和新感受。

2.2 城市设计以系统论指导完善其内涵

2.2.1 完善城市系统要素

城市要素包括:建筑、市政工程物(如桥梁、道路、天桥、堤坝和风井等)、城市雕塑、绿化林木、自然山体等物质要素,也包括街道、广场、绿地、水域等空间要素,还包括在其中有所行为的人的感受。如何完善这些要素应是城市设计的第一要务。像我们现在有很多区域缺少了部分供人们日常生产生活的要素,就会导致出现吃饭难、出行难、看病难、入学难等一系列问题;还有些区域只注重实体要素开发,而缺少必要的空间设计和人的因素考虑,也会出现使用不便捷、感受不深刻、环境不舒适的后果。所以能够完善城市中的各个要素应是城市设计的第一步。

2.2.2 调整城市系统结构

城市的系统结构主要是指城市的空间结构和城市的功能结构。

(1)城市的空间结构。如果从空间系统结构来看城市,实际上主要由三个子系统所构成,即:建筑系统、道路系统和公共空间系统。建筑系统中包括住房、厂房、商店、宾馆、学校、医院、办公楼、图书馆及各种文化娱乐场所等要素;道路系统中包括马路、公路、高架路、轨道交通、车站码头以及各种人行通道等要素;公共空间系统中则包括广场、公园、公共绿地等要素。这三个子系统分别占用了城市的一部分土地面积,并发挥着各自的功能,而它们所占用的城市土地空间比例应当是城市设计的重点之一。当城市的土地资源足够丰富的情况下,城市空间系统只是一个内部结构平衡的问题,只需要我们不断调整,改善三个子系统的比例关系。

(2)城市的功能结构. 从大的方面讲,城市的功能主要可分为生产和生活两大功能,从而相应地形成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两大子系统。城市的生产系统的性质与结构往往决定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功能特征,如我们常见的汽车城、钢铁城、石油城等等,这些都是由城市生产系统的性质所决定的。而城市生活系统则是由一系列能满足人们衣食住行的需要的行业系统所构成的,如商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公共交通业、文化业、娱乐业等等。在功能结构方面,城市设计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的比例适当;其次还要看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内的各行业子系统的比例是否适当,否则,就可能导致生活的不便或资源的浪费。

2.2.3优化城市层次关联

从整个城市系统来讲,还有一个同周边环境的关系。城市的环境也会对城市系统的发展与变化带来影响。如上海是中国的一个特大城市,它内部有很多街坊,所以它的发展应考虑城市与街坊的关系,然而随着它与其他城市和地区在发展中的落差加大,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员进入,这就使得上海这座城市在设计中不能仅以上海本地居民为基础来调整,还应该考虑外来人员的规模与变动因素,这就将城市设计上升到区域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所以优化城市设计,考虑城市设计与环境的关系也是必不可少的。

2.3 城市设计系统化目标成果

2.3.1 空间形态组织有序

空间形态是城市设计的基本要求,城市设计的成功与否与城市空间形态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系统化的城市设计必然要带给人们有序的空间组织。如果将各要素转化为空间实体时设定了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那么点状空间就是装置小品、公共设施等;线性空间就是街道、水体及由点状要素相接而成的连续界面等;面状空间则经相同或相近的点状或线性要素排列组合而形成。城市的每个要素应包含点、线、面三种空间形态,每种空间形态又都可能是多类要素的空间实体集合,所以从空间形态出发进行要素的体系组织,协调属于同一空间形态的不同要素实体之间的空间布局、风貌风格、文化内涵、场景内容等多种关系是我们城市设计的目标所在。

2.3.2 要素整合完整

城市要素整合包括:地下与地上空间、自然与人工空间、历史与新建环境、建筑与公共空间,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等的整合。城市设计要做到的就是要素整合完整,因为只有各要素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城市设计才能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才是最大限度的为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而服务。

结语

城市设计的系统方法是在策略和程序上指导城市设计的理论。在现代城市中,人们对自身空间归属、城市经济效益、环境生态质量、精神文化生活等有着多重追求,这样基于多要素组织的系统化城市设计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较为简明有效的整体复合、富于特色的设计思路。

参考文献:

[1]王富臣.形态完整——城市设计的意义.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5).

[2]王建国.城市设计.第二版.南京:东南大出版社,2004

[3]卢济威,于奕.现代城市设计方法概论 [J] 城市规划,2009(2)

备注:

第一作者,姓名:尚贝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710064

出生年月:1990年2月2日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宁夏

学历: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第二作者,姓名:张海婷 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学院 邮编:710064

第6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了城市设计目标在城市设计全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确立城市设计目标的方法及切入点。

关键词:城市设计目标;黄骅市中心区;生态智城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 the Huanghua downtown city design as a case of city design target evaluation, the city design and the meaning of goal emphasis. The city design in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targets in the cit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establishment of city design target method and point.

Key words: city design target; downtown Huanghua eco-smart city;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城市设计目标理解

我国的城市设计不具有独立的运作体系,它可以贯穿于总体规划与详细规划之中,也可以独立编制,但不具有法定作用。城市设计与控规是一种若即若离的关系,它可以在控规之前、过程之中以及在控规之后编制。但是,不同阶段的城市设计作用不同,偏重的内容方面也有所不同。

控规前期的城市设计偏重战略性的设计理念和构思。目前我国许多新区在编制控规之前或同时,进行独立的概念性规划设计或城市设计招标,这类规划设计更偏重功能与城市形态之间的关系,为控规编制内容的合理性提供科学分析,包括功能布局、容积率、建筑高度、开敞空间等,给予法定规划前瞻性和战略性建议,使之能够更正确地落实和实施。

贯穿于控规中的城市设计,主要研究一些专项内容,如风貌特色、建筑高度、建筑体量、建筑色彩、开敞空间和步行系统等,为规定性指标的确定提供城市设计上的依据,或者作为指导性内容进行设计引导。

控规之后的城市设计具有两种功能,一种是深化控规内容,为实施管理服务的功能,即技术功能;另一种是彰显文化人文特色的功能,即文化功能。前者给予城市设计可操作性的理性主义色彩,后者赋予城市设计若幻若真的非理性主义魅力。这两种功能以“出世”或“半入世”的姿态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作用。在控规确定前的概念阶段,或者控规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城市设计出来确定方向和思路,之后在规划管理阶段,控规又起主导作用。

在充分理解了城市设计的作用及其与控规的关系之后,再来看城市设计的目标。宏观来讲,城市设计的目标大致可概括为以下4点:(1)彰显城市风貌,增强城市可识别性(2)营造良好城市环境,提供指导性概念,满足社会多元化需求(3)诠释、深化和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及详细规划(4)探索贯穿编制和实施的有效管理机制,促进规划管理工作发展。而从城市设计方案确立阶段出发,则城市的宏观把握,整体定位,发展目标,指导概念则是城市设计的目标重点所在。明确了城市设计的目标内涵,才可以将城市设计做到位,真正发挥城市设计的作用。

以下以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作为案例,对这一城市设计的目标进行科学性评价。

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解析

2.1背景分析

黄骅位于河北省东南部,东临渤海,西连沧州与石家庄,南接海兴县,北与天津市接壤,并与山东半岛及辽东半岛隔海相望。黄骅市还拥有约95.3公里的海岸线,是华北地区陆上最近的出海口。

黄骅市地处生态湿地,河道纵横;历史悠久,名人辈出;自然资源方面,农矿盛产,海产丰富。核心工业有三大支柱产业:资源化工业、五金制造业和塑料模具业。服务业方面有两大特色服务业:商贸业和物流运输业。农业则主要是冬枣加工业。

从全国层面来看,黄骅市自身环渤海的战略位置凸显,同时位于京津冀城市群内,又面临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宏观来看,区位优越性彰显。黄骅市应紧紧抓住环渤海经济圈快速发展的机遇,充分利用区位优势、港口优势,主动与天津渤海新区对接,积极参与到区域经济互动和产业分工中去,形成重要的区域经济节点;应利用环渤海交通走廊的建设,充分融入一线城市群发展框架,同时依托三省两市的提升带动,成为区域资源整合、协调发展的重要节点;黄骅港是国家大力发展的重点港口,如何依托港口由专业向综合转变为契机,以港兴城,以城促港,引导港口周边产业发展,打造黄骅港口服务后台,将是黄骅中心城未来发展中需面对的挑战和机遇。

2.2总体定位

通过背景分析,可以挖掘出黄骅存在六大发展优势:(1)战略优势:港口带动(2)交通优势:交通枢纽,港口运输(3)区位优势:依托旧城,联结东西(4)生态优势:天然廊道,景观引导(5)产业优势:产业支撑,特色发展(6)科教优势:高校集聚,产研促进。

将理论与黄骅自身优势相结合,可以提出三大宏观发展策略:(1)区域协同:协同产业布局,优化渔区联系(2)中心极化:极化优势功能,形成区域中心(3)三元共生:科技、自然、文化三元和谐共生。

规划整合黄骅市中心区的发展比较优势,融入创新要素,结合对渤海新区的整体钻研,提出本次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1)智慧创新:形成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2)文化休闲:设计现代服务集群,功能多元复合的魅力之都(3)生态宜居:打造水绿交融共生,人文多元和谐的活力之地。

2.3方案剖析

整体概念性总平面图

黄骅市中心区规划结构概括为:

1)一核三心,一带两轴

规划以麒麟湾构筑城市核心,功能辐射。规划商业休闲中心、行政中心以及体育中心,通过南排河生态景观带、学院路城市发展轴、海丰路城市景观水轴等轴线共同构成城区基本架构。

2)一湾引领,指状放射

规划依托麒麟湖及南排河周边良好的自然景观资源,构建本次规划的生态休闲绿色核心区;以斑块、廊道和基地形成生态骨架,核心放射多条绿色生态景观廊道,串联生态斑块节点,构成完整的生态网络。

3)内外双环,板块联动

规划根据区域、城市的职能特点,提出中心区的主要功能设置,通过公共设施的带动,内外环道路体系将不同的功能组团联系起来。

黄骅中心区规划结构图

功能布局方面,构建九大分区,多元功能复合。规划强调功能的多元与复合,通过建成区、现代产业区、创新科技区、特色产业区、传统产业区等五大各具特色的产业功能集聚区,促进经开区产业链的提升和集聚群的形成、并且配置文化休闲区和综合新城区,为科技企业发展提供必须的市场化和国际化服务,整体构建七大功能板块,多元功能穿插,促进经开区从传统产业园向产业新城转变。

黄骅中心区功能分区图

案例城市设计目标评价

该城市设计对黄骅市背景条件及现状条件进行了充分的踏勘调研和资料整合,并深刻解读了黄骅市相关上位规划,准确地挖掘了黄骅市由其区位条件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及其城市自身的资源、产业优势及缺陷。在充分分析项目前期内容之后,提出了宏观层面的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建设策略,进而深化到城市设计的总体目标。层层递进,体系明晰。

城市设计目标的第一层面为智慧创新:形成财智要素汇集,自主发展创新的动力之源。这一目标的确立源自黄骅市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产业优势,结合其自身城市性质,进行准确定位,将黄骅市设计为发展创新产业,与区域进行经济、科技积极交流的智慧城。第二层面为文化休闲:设计现代服务集群,功能多元复合的魅力之都。这一目标更多从城市设计理论出发,在黄骅市打造现代城市风貌,形成中心区多功能集聚的效果,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在满足了市民文化休闲各层次需求的同时也提升了整个城市的品质。第三层面为生态宜居:打造水绿交融共生,人文多元和谐的活力之地。这一目标则巧借黄骅市优良的自然生态条件,将水、绿最大化引入城市中心区,结合田园城市相关理论进行设计,不止保证了城市风貌,打造了城市景观,更提升了黄骅市的整体宜居性。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到黄骅市中心区城市设计的目标定位明确,分三个方面囊括了一个优质城市应该具备的基本元素。而落实到具体的中心区城市设计方案中可以看到,轴线的打造,节点的确立,斑块的融合,功能的分区都是按照城市设计目标去进行布置。发挥出了一个明晰合理的城市设计目标对于整个方案的引导性作用。

结语

一套完整的城市设计的精髓其实就是在于其目标所在。城市设计目标定位成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成功的方案建立在明确的设计目标之上,而具体设计内涵的表达又需要通过设计目标来传达。于是,在做城市设计时一定要充分理解设计对象,对城市的背景,现状做充分的解读,从而对城市进行准确的宏观战略定位,最终确立科学的城市设计目标。

参考文献

[1]《城市设计》 王其钧 2010

[2]《设计理想城市》刘亚波 2009

[3] 苏州市总体城市设计编制过程的探索朱峰徐克明 2009

第7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场所理论 联系理论 城市设计 天津市 西站副中心

1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项目背景

新的西站地区将以新西站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为契机,充分发挥“综合交通枢纽”对城市发展的催化作用,实现由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的转化,打造成为天津市的城市副中心,Sub-CBD,地区功能与形象将得到全面提升。西站地区的发展定位为:以交通枢纽为发展引擎,凸显水岸特色、天津风情,打造现代、高效、生态型城市副中心。

2 场所理论建构人性化、趣味性城市空间

2.1 场所空间的性质

(一)城市功能的载体

场所不仅仅是空间,但它首先必须成为一个空间。场所空间首先要承担起城市的基本功能,也就是为城市居民的交通、生活、工作、游憩等提供一个适宜的空间环境。

(二)交流情感的空间

消极空间指的是人与人之间缺乏交流,增加隔阂,而场所空间必须是一个方便人与人之间进行情感交流与联系的积极空间。当人群聚集于此发生交流活动,而不是使人隔离成单独的个体时,这个场所才具有它的意义。

(三)独具特色的含义

每一个场所应该努力拥有属于自己的特性,这样它才能增添使用者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场所充满活力。场所的特性来源于它所处的区位条件,来源于其文化历史的传承,也来源于使用者的使用意图。

(四)诱发事件的地点

场所须具备较强的事件诱发能力,能把人吸引进来,并提供参与的机会。只有拥有一定的诱发事件,并且能够使参与者滞留其中进行一些列的行为活动,才会发生人与人的交流行为。

(五)动态发展的场所

场所的形式和状态不能是一成不变的,而必须是动态的。这种动态性来自于时间季节的变迁、年代时期的变化,也来自于其使用者――不断变化的人流。

2.2 场所空间的营造

(一)场所空间建构

场所的建构重点在于两个方面:一是空间,二是特性。空间是基础,是场所诞生的前提条件;特性是场所存在的灵魂,是场所区别于普通空间的关键。

场所空间的建构在城市设计中通常通过“点、线、面”的元素来表达。在城市整体空间中可以概括为“中心、轴线、节点、廊道和片区”等。在综合分析天津市西站地区现状条件的基础之上,结合地区优势资源和发展方向了,提出了“一轴线、双核心、三节点、四廊道、五片区”的总体空间结构。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的“一轴线”是指,以西站交通枢纽为起点,以西沽公园为终点的,贯穿核心区的公共开放空间带。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是区域的两个核心,一个是区域的发展核心,另一个是景观核心。在核心区、商务区和商业区三个不同的片区,设计了三个节点空间,塑造了该场所空间的标志性节点。利用天然的河流作为不同场所空间的划分界限,并着力打造河岸景观,使之独立成为具有自身特点的河岸景观场所空间。西站地区总体划分为五大片区,分别是核心商务区、休闲商务区、西站枢纽商业区、创意生活区和科教生活区。

(二)场所空间塑造

在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城市广场主要分为两类:一是西站地区的主要广场,是西站地区的核心之一,在这里指的是西站交通枢纽前广场;二是通过建筑围合或半围合的特色场所空间,在这里指的是商业商务区内的特色广场。

公共绿地提升城市的形象,塑造城市的市容景观。西站副中心的公共绿地空间主要分为三类:西沽公园中心绿地、街头公园绿地和滨河景观绿地。西沽公园是西站地区的又一核心,也是地区的一个地标,渲染着优雅、宁静、祥和的场所特征。在副中心地区,分散布局了许多街头绿地,不仅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也塑造了独特的场所空间。

街道空间是城市最活跃的因素,是城市的骨架,也是交通与生活功能的结合。交通干道的重点是规律性和有序性,人行道和步行街的重点是亲切、安全、舒适和美观。在保证街道的交通功能的基础上,创造独特的场所精神也是塑造城市街道场所空间的重中之重。

3 联系理论建构功能化、秩序性城市空间

(一)城市空间中的交通流线联系

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交通流线是多样化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形成空间骨架,划分城市大的功能分区,次干道和支路再连接串联各个功能分区,使整个西站副中心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在商务核心区的空间轴线两侧,规划设计了新型轻型小轨道,不仅联系了两个核心,串联了核心商务区,也给城市增添了崭新的色彩。人行道和步行街的设计,不仅为行人的行为活动提供方便和安全,也联系了商务区、商业区以及生活区。

西站副中心的交通流线联系,不仅体现在地上,也同时存在与地下空间,地铁和地下商业步行街也在地下串联着城市的各个空间。

(二)城市空间中的公共空间联系

城市公共空间也可以起到联系各个分区空间,串联各个地块的作用。在西站副中心当中,最主要的公共空间联系就是核心商务区中的主轴线。这条轴线由城市广场和绿地组成,风格相对统一,划分着商务核心区的功能分区,串联了西站交通枢纽和西沽公园这两个核心,也将整个西站副中心地区联系成一个整体。

(三)城市空间中的建筑实体联系

建筑的联系,主要是指一个特定区域内,建筑风格、建筑体量、建筑高度、建筑色彩及建筑界面等的联系。天津市西站城市副中心划分了五个片区,每个功能片区之中,运用联系理论,都力求做到建筑实体在空间上的统一联系。虽然空间串联主要还是依靠公共开放空间的联系,但是建筑实体的联系,也能增加城市整体空间的秩序感,使城市空间结构清晰、功能明确。

(四)城市空间中的视廊轴线联系

城市设计中,运用联系理论,塑造通视走廊和空间轴线,也可以达到空间联系和串联场所的作用。天津市西站副中心城市设计中,由核心区公共空间组成的中央轴线是主要的联系轴线,其他各个分区有各自的轴线串联各分区,使空间有序。利用开放空间、建筑底层架空、设置骑楼等方式,在设计中构成了空间上的通视走廊,以此也串联了西站城市副中心地区。

4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有机结合

场所理论与联系理论在城市设计中的应用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营造场所与空间联系可以相互结合,共同指导城市设计。联系理论注重塑造空间的整体形象,场所理论则注重塑造出城市的人性化、富有趣味与活力的空间。

天津市西站副中心的城市设计,就是由这两种理论方法相结合,共同指导完成的。在基础现状、总体定位与发展方向的前提下,利用联系理论确定了城市的整体空间结构、路网体系和地块形态,再在场所理论的指导下,划分功能分区、确定发展核心和空间轴线。进入到方案深化阶段,联系理论塑造了副中心公共空间和建筑空间的相互关联,并且设计出的独特的、人性化的场所空间。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2]王建国.城市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3]吴明伟等.城市中心区规划[M].东南大学出版社,1999.

[4]唐子来,付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设计控制[J].城市规划汇刊,2002,(6):1-8.

[5]郭红,莫鑫.诺伯格・舒尔茨的场所理论评析.四川建筑,2004(5):15-16.

[8]张中华等.场所理论应用于城市空间设计研究探讨.现代城市研究,2010(4):29-39.

作者简介:

张驰(1985-),男,沈阳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城市规划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谢水木(1979-),男,天津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土地规划设计研究所,所总规划师

作者姓名:张驰

单位:沈阳建筑大学 建筑与规划学院 09级研究生

第8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空间数据;城市空间;设计方式;GIS技术

作为新兴的教学专业,城市设计教学会将城市作为研究对象,对城市公共空间、规划布局以及城市面貌等内容设计进行教学,是以优化城市空间环境为教学目标的。经过多年调整与改进,该专业研究内容已经得到了显著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更加理想。近几年城市设计教学人员开始将GIS技术应用到了该专业的教学之中。为了对该技术在城市设计中的运用方式进行详细研究,我们首先应对该项技术实施的可行性进行明确。

一、GIS技术在城市设计教学中的可行性

城市设计行业并不是一层不变的,会随着时代、人口以及经济等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且城市问题难度系数以及问题种类也会不断增加,这些都使得该行业不得不做出创新与完善,需要对现代化技术进行合理使用。而GIS技术作为一项高新技术,其能够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科学化管理,并会利用所得数据进行建模与决策处理,会为城市设计工作的开展提供有利支持。通过对城市设计教学的分析可以发现,该教学主要以城市物质空间规划分主,更加注重对政策措施以及城市经济产业等对象实施实体空间规划,是以空间设计为主的学科;而GIS技术最为突出的功能就是对空间数据进行分析,且也是将空间作为技术核心的,所以两者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联,会以“空间”为纽带,将两者有效结合在一起,能够有效带动该教学的发展,所以将该项技术加入到城市设计教学之中可行性较高,而各教学人员也应不断对该项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研究,以保障该项技术的使用质量【1】。

二、GIS技术城市设计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一)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现代高校城市设计专业主要分为理论教学以及实践教学两种,而理论教学多以课堂教学为主,通常会通过教师教授的方式对理论知识点以及设计技术进行教学【2】。为了与时代要求相符合,老师会通过对现代化技术运用的方式,来完成对自身教学内容的辅助。而在这一过程之中,GIS技术一方面会对教学进行辅助,会运用空间数据库的相关操作,来帮助学生对城市空间处理方式进行理解与掌握,以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够对教学内容进行扩充。这一点主要是针对GIS应用教学而提出的,老师可以运用GIS技术帮助学生对城市设计以及规划方案进行学习,并可以及时通过该项技术及时对最新的城市设计方式进行掌握,这对于专业教学而言益处极大。同时,老师在进行城市设计教学时,还应加大对学生GIS技术课程的教学力度,并要将两项教学内容有效结合在一起,保证学生对于该项技术运用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城市设计强化的切实强化做好铺垫。(二)在设计教学中的运用。学生在对城市设计编制过程中,各个阶段的编制成果分为文档、图件以及数据图表三种,而目前最常使用的编制技术主要有CAD、PS、Excel以及Word等,这些软件都是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这些方式方法虽然有着一定的优势,但各项资源管理却是以独立状态存在的,设计人员在对数据以及相应条件进行处理与分析的过程中也有着诸多不便之处,因此现代设计人员开始对编制设计方式进行了调整,而GIS技术的应用机率也在不断提升。所以老师要在进行传统软件使用教学的同时,也应加大对GIS技术的教学力度,要利用GIS属性数据对空间数据进行管理的特点,运用库地块将空间数据显示在图件之中,并要将设施名称、人口规模以及经济总量等内容,以链接的方式将图表与数据内容直接反映在空间之中,从而实现各个独立部分的有效融合【3】。(三)在实验教学中的运用。无论任何教学最终都是以实践为目的的,城市设计教学也不例外,所以老师会通过实验教学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应用方式进行明确,而GIS技术也会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使用。在进行城市设计之前,设计者需要对城市的土地开况做出合理预估,要对土地建设用途使用程度进行判断,与保证土地设计与布局的合理性。而且而是技术在土地评估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该技术会运用叠加分析、缓冲分析以及其他分析方式,来对所得数据进行综合性分析,从而帮助设计人员做出判断与预估。在进行实验过程中老师可以帮助学生运用该项技术做好设计前的各项分析工作,从而不断对学生的专业技能进行锻炼。但由于学生的设计经验相对有限,所以只在对结果进行分析过程中可能会以自己主观意识为主,进行随意性评价,导致分析结果受到了直接的影响,所以就是应明确这一点,并通过运用该项技术建立定量分析平台的方式,来保证实验分析的结果。

三、教学实例分析

以某一城市设计实验教学为例。老师在带领学生进行实验分析时,一方面让学生利用GIA技术对点高程以及等高线等数据进行分析并建模,并会运用该项技术分析出模型坡度应控制在30%的范围之内,而这也是城市设计用地范围数值;一方面又在可利用,范围内,对基本农田保护区、生态保护用地以及其他特殊性用地空间进行规划,并将这些区域划出设计范围之外,不可将其作为建设用地进行设计;另一方面要运用GIS技术对城市道路以及现状建设用地缓冲区进行明确,从而制定出建设用地的合理设计方案,以保证城市各项空间功能的顺利发挥,使城市能够得到长远性发展【4】。为了验证GIS技术在城市教学设计中的作用,笔者对传统性教学学生实验课堂测试平均分分数以及GIS技术实验课堂测试分数进行了对比,如表1所示。从表中的平均成绩可以分析出,使用GIS技术进行的设计教学效果,要比传统教学方式更加理想,因此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鉴于城市设计行业在社会中需求量的不断加大,为了培养出更多更加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学校有必要对城市设计教学进行不断优化与改进。要对GIS技术进行深入性研究,并结合城市设计教学特点,将该技术融入到该课程教学之中,从而使学生掌握更加优质的城市设计模式与手段,以确保学生能够切实提升自身专业水平,在日后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城市设计人才。

作者:陶书竹 单位:南京大学金陵学院城市与土木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孙海兰,赖恒友,林春英,刘晓东.浅谈GIS技术在城市规划教学与设计中的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10,18:290-291.

[2]柏祝玲,张晓瑞.GIS空间分析技术在城市规划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10:371-374.

第9篇:城市设计及其理论范文

关键词:建筑学;城市研究;意义

中图分类号:TU-05文献标识码: A

一、建筑学与城市高密度的辩证协调关系

密度意昧着拥挤、制约、紧张、压力,高密度等同于土地的超负荷利用、资源的穷尽式开采、公共及私人空间的无止境争夺。城市高密度曾经在人们的印象中只是和香港、东京、纽约或者荷兰等地区、城市或国家相关,无论高密度是"拥挤文化还是人类"生存的梦魔似乎并不能引起大多数建筑学者的关注。但是在可预见的未来、甚至就是在今天,城市化结果的典型表现便是城市密度的激增。城市高密度地区为城市创造了多彩和充满活力的城市形象。但是,另一方面,在这些城市高密度地区,城市交通处于瘫痪边缘,空气污染严重,城市公共空间和建筑物之间的空间过度拥挤,而且空间质量不符合人类宜居环境的理想要求。

统建筑空间思维和操作方式在高密度的城市环境下将失去效力,因此建筑师或建筑学者至少应该懂得一点处理高密度的艺术。

紧缩城市带来的高密度城区是不争的事实,或者至少可以认为是中国和其他高密度人口的亚洲国家当今和未来城市发展的必然选择。同时对这些国家的建筑学者来说,城市高密度环境是他们从事建筑创作和研究的一种预设。建筑师从来就不是什么救世主,也不具备超能力可以独自拯救城市和环境;他们无法改变城市社会、经济和政治的规则。但是他们通过探索和实践有能力寻找到建筑方法和于段,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高密度所产生的弊端,发扬高密度的优势,改善城市物质环境与建筑品质。简言之,以建筑学的对策应对城市的高密度。

二、城市设计发展现状

1、停留在外环境设计上

我国相当一部分建筑师从事的“城市设计”对一般意义上的建筑外部空间设计和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概念不清,目前仅仅停留在外环境的设计上,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市设计。

2、未摆脱城市规划束缚

在实践中,规划和设计往往融合在一起,在大多数的详细规划中,包含了城市设计的某些内容,如控规制定的关于建筑形体的一些指导性指标,而总体规划中的一些分项,如城市景观、城市风貌的规划也类似于城市设计。

3、设计方法陈旧,缺乏整体规划

在大规模建设过程中,传统规划中重平面、轻三维形态的工作方法显现出弊端,城市设计表达手法中,因三维整体形态的模型或图纸展示更易使人产生直观感和新鲜感,而受到推崇。但是将来一块块分而开发的基地如何与漂亮的设计模型取得一致,规划管理如何实施等核心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在项目建设初期也缺乏整体的规划、主题思想和完整的设计方案。

4、景观要素的处理不合理

城市景观设计中,只注重工程的完成与否,而不注重整体的协调性、景观的实用性等。在城市设计中,随意设计景观要素造成了整体建设的不合理性和无序性,其结果弱化了景观设计在城市建设中应起到的作用。

5、过度重视商业利润

部分开发商为了满足自身利益,绿地变相成为其它用地,满足人民休闲娱乐的景观被分割成一块块的小空间,无法满足人民的生活和健康需求。

三、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景观建筑学是介于传统建筑学和城市规划之间的一门学科,在理论方面它涉及人居环境的方方面面,更侧重从生态、社会、心理和美学方面研究建筑与环境的关系。景观建筑学为城市环境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知识和工具,在不同层面上更好地满足了人的需求和活动的要求。景观建筑学贯穿城市设计的各个阶段,其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景观建筑学在城市设计中的作用

过往园林设计专业与建筑设计专业彼此孤立的现象,融合建筑、规划、景观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使其互为补充,互为支撑,探索园林、建筑交叉领域的设计契合。例如,使城市土地得到合理的利用、保护和提高自然景观在城市中的质量、保护和提高城市传统的风貌特色。

建筑设计的领域,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合理控制城市轮廓线,同时突出建筑的景观作用。将建筑的高度分区、并进行合理的建筑空间组合,同时突出观景在建筑设计中的意义,将室内外空间有机融合。

重视自然材料、通风、采光以及其它生态节能技术在景观建筑中的应用。例如,景观视线走廊的保护,保障人与景点之间在视觉上的延伸关系;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保护规划与设计,把绿化和水体纳入城市规划中,使之成为城市生命系统中的一部分。景观建筑学的应用范围十分广泛,包括区域生态环境中的景观环境规划、城市规划中的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园林绿地规划、城市设计,以及建筑学和环境艺术中的园林植物设计、景观环境艺术等不同工作层次,它涉及的工作对象可以从城市总体形态到公园、街道、广场、绿地和单体建筑,以及雕塑、小品、指示牌、街道家具等从宏观到微观的各个层次。总之,景观建筑学应用在城市设计中可以把自然、功能、艺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城市环境的设计质量,也提高了城市居民的生活品质。

2、发展趋势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合理的城市设计对提高城市健康发展和居民的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作用,相比于传统的城市设计,融入景观建筑学后,现代城市设计可以营造更好的环境、更高质量和更安全的城市生活,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同时与时俱进,不失现代的气息及其元素。

2.1注重生态的设计

从生态层面上进行城市设计可以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同时创建城市生态美感。作为城市景观设计工作者,应当努力塑造正生态景观,围绕“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利用现有的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原有的景观,保护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自然遗产,为人们创造优美、健康的生活环境。

2.2注重健康运动设施的设计

健康设计即人性化城市设计,从人类自身健康的角度出发,在城市公共活动场所设计健康景观,如对广场、街道、小区等进行建设,鼓励人们运动、锻炼,使人们身心健康。健康设计不仅注重了居民看和观的表面层次,更注重了环境与人之间的互动性与交流性,这种城市设计方法给人一种亲近感和归属感,不仅有利于节能环保,还有利于身心健康及其社会安定和谐。

2.3注重人文艺术的设计

艺术设计总能为人们带来美感,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不应该成为最后的摆设和点缀,艺术对景观设计而言,也不只是一种形式语言借鉴的来源,而是一种思维的方式。在现代城市设计中,运用艺术审美作为指导方法,融合城市本地自然文化、风情风貌,将城市景观设计和周围环境景观、文化统一协调设计,设计出更美更有文化内涵的城市,使城市风貌更加和谐丰富、具有本民族文化的特点。

结束语

建筑学的发展正在走向信息化、生态化、多元化。但是真正的生态建筑所提倡的要求离我们还很遥远,还需要政府部门设计师和公众的同努力,优先发展建筑节能产业,逐渐形成人们自觉选择的良性循环,我们期待的结果是,生态建筑成为大家共同的选择,沿着生态建筑学的道路,我们的生活环境将更加美好。

参考文献

[1]杜美荣.建筑设计在城市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02).

[2]周玉忠.浅论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的关系[J].内江科技.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