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界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给水排水系统 民用建筑 施工安装 建筑给排水设计 设计质量
1建筑给排水设计方面
(1)生活饮用水缺少必要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最常见的情况是当生活饮用水管道与消防管道或锅炉、加热设备等压力容器连接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止回流污染的措施,因而一旦生活给水管网压力波动或由于其他原因造成管网压力下将时,就可能导致饮用水被非饮用水污染。在这种情况下,“最小空气间隙”法是无法采用的,止回阀用于防止回流污染也是不可靠的。实践证明,近年开发的逆流防止器是迄今为止比较理想的防止回流污染的设备。因此,一般情况下,在下述位置有必要设置逆流防止器:①饮用水与非饮用水直接相连接的管段上;②锅炉给水管上;③加热器给水管上。
(2)空调凝结水直接排入下水道。有2种情形,其一是凝结水单设立管,出口直接排入下水道,这种方式,下水道中的有害气体将直接通过管道进入室内;其二是凝结水管经存水弯接入排水立管。经过一个漫长的非制冷季节,存水弯中的水将蒸发干涸,水封破坏,有害气体同样会进入室内。其对策就是,凡是凝结水一律间接排放,如排入明沟、水封窨井等,避免接入污、废水立管。
(3)普通不带水封的卫生洁具应在排出管增设存水弯。出现这种毛病很少有理解上的问题,往往是由于疏忽。然而这种小小的疏漏,却可能导致相当严重的后果;因此一定要引起大家的注意。
2单层及多层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1)灭火器的设计与配置缺项。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第一种原因是疏漏:第二种原因是对规范理解有误,认为灭火器是在建筑竣工后由业主自行添置的,因而可以不设计;第三种原因是有的设计单位内部分工不明确,给排水专业和建筑专业相互推委,最后没有落实。按照现行规范,除9层及9层以下的普通住宅外,我们所能碰到的几乎所有建筑都应配置灭火器。
(2)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对于多层建筑,简单地取值50m;对于高层建筑,简单地取值30m,不能满足同时到达水枪数的要求。其原因是对《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关于“单层和多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的间距不应超过50m”、《高层建筑消防设计规范》关于“消火栓间距不应大于30m,裙房不应大于50m"的规定的理解上出现偏差。其实,两本规范在规定消火栓最大间距的有关条文中,都首先强调了“消火栓间距应由计算确定”,并在其前款的条文里也规定了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的水枪充实水柱的支数。实际上,按照现行规范,只有高度小于或等于24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立方米的库房,其规定同时使用水枪数为1支,因而只要求一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所以也只有这类建筑的消火栓才有可能(其实仍需计算确定)取50m这一最大间距外,其它建筑均应在满足“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设计条件下经过计算确定。这类问题的出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对“两股水柱同时到达”的方式有错误的理解。有人认为可以将两根水龙带连接,而达到50m的水龙带计算长度;而有的人则以双阀双出口消火栓来满足两股水柱。对于前者,笔者建议还是依据规范,保证水龙带长度不超过25m:对于后者,规范对其有严格的适用场合的规定,即“18及18层以下,每层不超过8户,建筑面积不超过650m。的塔式住宅”,且“当设两根消防竖管有困难时”。可以看到,即使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使用也是一种无奈的妥协,而不是理想的手段,因此在其它建筑中,更应力求避免。需要说明一下,“高规”强调“同层相邻的两个消火栓的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而“建规”则不强调“同层”,这意味着相邻层的消火栓也可以计入同时到达的充实水柱的支数。有时通过严格的计算和合理的设计,可以减少消防立管和消火栓的数量。
(3)室内消防给水管道的阀门设置不当。这类问题频频在多层建筑设计中出现。因为多层建筑的消火栓系统,往往水平系统和竖向系统混杂,而不象高层建筑那样多采用比较简洁的竖向系统。表现之一是阀门设置过少,当某段管道损坏时,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数在一层中超过5个;表现之二是阀门设置过多,造成投资的浪费,管网的阻力增加,产生的原因是对规范条文中“停止使用的消火栓数一层中不超过5个”的“一层中”没有予以注意。
3高层建筑消防设计方面
(1)在确定室内外消防水量时,套用的建筑类别错误,而使其消防水量不能满足规范的要求。例如:把公寓式办公楼当成商住楼。这两类建筑在某些时候,其室内外消防水量将有10L/s之差。实际上,公寓式办公楼本质上还是办公楼,应按办公楼设计;商住楼是指建筑物下部为商业用房,上部为住宅的楼房,其定义是十分清楚的。另外,在“普通旅馆”和“高级旅馆”、“普通住宅”和“高级住宅”、“普通办公楼”和“重要办公楼”的界定方面,标准不一,界限不清,原因是规范条文也只有定性而非定量的描述。笔者认为以目前的认知水平,最简单易行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设有集中式空气调节系统。.
(2)高级旅馆、重要的办公楼、一类建筑的商业楼、展览楼、综合楼等建筑没有按规范设置消防卷盘。问题产生的原因,一种是疏忽,另外一种是对“高级”、“重要”的界定不正确。实际上,这类问题的解决是很容易的,只要引起足够重视,便不难做到。
(3)以双阀双栓消火栓代替两个立管。这种错误在高层条形建筑如教学楼、办公楼、宾馆设计中屡有发生,其错误的原因已在第2部分中论及,不再赘述。
(4)在一些特定场合没有按规范的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中≥5。的卫生间;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一类建筑物的自动扶梯底部等。
(5)在防烟楼梯间内设置室内消火栓
防烟楼梯间主要作用是火灾时供人员疏散,其与防护场所采用防火门相连,火灾时防火门紧闭,可挡住烟气,供人员疏散,故防火门处不可有缝隙。若将消火栓设在防烟楼梯间内,一旦防护场所失火,消防水龙带得穿过防火门才可到达防护场所进行灭火,防火门则关闭不严,防烟楼梯间会充满烟气,以致防烟楼梯间火去其作用。因此防护场所内的消火栓应设在
防护区内,不可设在防烟楼梯间内,否则防烟楼梯间将失去其作用。
4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设计方面
自动喷火灭火系统设计方面中出现违规的现象也比较多。
(1)净空高度≥8m的大空间建筑物,顶板或吊顶下一概不设置喷头,这是惯性使然。实际上现行规范已经取消了“净空高度>8m的大空间建筑可以不设喷头”的妥协性条文。而与之相关的描述变成了“采用闭式系统场所的最大净空高度一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为8m",仅表明当净空高度超过8m时,闭式喷头己不再适用,而不表示可以不设置喷头。因为除了闭式系统以外还可以有开式系统的选择。果然,“规范”要求“净高超过8m的民用建筑和工业厂房、净空高度超过9m的仓库,必须迅速扑救火灾的场所”设置雨淋系统。所以,净空超过8m的建筑物不设喷头,已失去了它普遍的合法性。
(2)仅走道设置单排闭式喷头时,流量计算不合理。表现之一是按老规范“计算动作喷头数每层不超过5个”;表现之二是按照“配水支管、配水管控制的标准喷头数”确定管径。而新规范已改为“其作用面积应按最大疏散距离所对应的走道面积确定”。因此,其开
放的喷头数和建筑的最人疏散距离(它跟建筑物性质、耐火等级、走道部位等因素有关)、走道宽度、设计喷水强度等要素有关,切不可主观臆断。其计算方法,在规范的条文说明中有两个实例,读者可自行参阅。
(3)装设网格、栅板类通透性吊顶的场所,系统的喷水强度没有按规范乘以1.3的系数;干式系统的作用面积没有按照规范乘以1.3的系数。
(4)报警阀的出口没有设置信号阀。水流指示器前面设置信号阀已成习惯,报警阀进口设阀门也少有遗漏。值得强调的是,规范要求进、出口全部装设信号阀,当不采用信号阀时,要求用锁具锁定控制阀的阀位,目的是防止误操作而使该阀处于工作状态。
(5)水流指示器连接的喷头跨防火分区。这是因为按楼层设置水流指示器已成习惯,而新规范规定“除报警阀组控制的喷头只保护不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同层场所外,每个防火分区,每个楼层均应设水流指示器”。只要留意到规范条文,正面理解它并不难,只是规范所隐含的另外一个意思却容易被忽略,那就是:当报警阀组只保护不超过防火分区面积的一个层面时,是可以不设水流指示器的。
(6)当局部场所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与其相邻的不设喷淋连通口外侧没有设置喷头。这种错误的发生率颇高,原因也是因为这是新“喷规”增加的条文。正确的作法是在门、窗、孔洞、通道等部位不设喷淋的一侧(规范规定不宜用水扑救的场所除外)设置喷头,以阻l卜火灾从开口处蔓延。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建筑结构;结构设计
1 超高层建筑
1.1 高层建筑,超过一定高度和层数的多层建筑。世界各国对高层建筑的高度和层数界限的规定并不一致。在中国,旧规范规定:1)8层以上的建筑都被称为高层建筑,而目前,接近20 层的称为中高层,30 层左右接近100m 称为高层建筑,而 50 层左右 200m 以上称为超高层。
2)在新《高规》即《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里规定:10 层及 10 层以上或高度超过 28m 的钢筋混凝土结构称为高层建筑结构。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称为超高层建筑。3)1972年国际高层建筑会议将高层建筑分为4 类:第 1 类为 9~16 层(最高 50m),第2 类为 17~25 层(最高 75m),第 3 类为 26~40 层(最高 100m),第 4类为40 层以上(高于 100m)。4)中国的房屋 6 层及 6 层以上就需要设置电梯,对10 层以上的房屋就有提出特殊的防火要求的防火规范,因此中国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 50352-200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45-95)将10 层及 10 层以上的住宅建筑和高度超过24m的公共建筑和综合性建筑划称为高层建筑。由于超高层建筑安全性差,所以较少见。
1.2 超高层建筑由于其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通常由于它特殊的地位,成为一个地区的地标式建筑。近年,对这类建筑物称之为科技的集中体现,综合国力的象征,城市的标志等等,都是恰当的。其本身确实是体现了多方面的物质成就。
1.3 它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金茂大厦的每平方米造价大体上要 20000 元人民币,每天的正常运行费用约需上百万元人民币。
所以,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和维护要耗费大量财富。
2 建筑结构
2.1 超限高层建筑的类型主要有大底盘、大裙房、多塔楼建筑带有外挑、悬挑层的建筑。
2.2 超限高层建筑经常采用的结构体系有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它的整体性、抗侧刚度好,一般采用以上混凝土钢框架结构,具有自重轻、断面小、承载力大的优势外密柱结构。
2.3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在结构设计中除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代号RC)外,还采用型钢混凝土结构(代号 SRC),钢管混凝土结构(代号CFS)和全钢结构(代号 S 或 SS)。
2.4 建筑物底面对建筑物空间形式的竖向稳定和水平方向的稳定都是非常重要的,由于建筑物是由一些大而重的构件所组成,因此结构必须能将它本身的重量传至地面,结构的荷载总是向下作用于地面的。
2.5 而建筑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要搞清楚所选择的体系中向下的作用力与地基土的承载力之间的关系,所以,在建筑设计的方案阶段,就必须对主要的承重柱和承重墙的数量和分布作出总体设想。
2.6 选用适当的计算简结构计算式在计算简图的基础上进行的,计算简图选用不当则会导致结构安全的事故常常发生,所以选择适当的计算简图是保证结构安全的重要条件。
计算简图还应有相应的构造措施来保证。实际结构的节点不可能是纯粹的铰结点和刚结点,但与计算简图的误差应在设计允许范围之内。
2.7基础设计应根据工程地质条件,上部结构类型与载荷分布,相邻建筑物影响及施工条件等多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选择经济合理的基础方案,设计时宜最大限度地发挥地基的潜力,必要时应进行地基变形验算。
2.8 基础设计应有详尽的地质勘察报告,对一些缺少地质报告的建筑应进行现场查看和参考临近建筑资料。通常情况下,同一结构单元不宜用两种不同的类型。
3 结构设计
3.1 基于混凝土转换结构的上述特点,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转换板的自重、施工荷载以及所承受的上部结构荷载往往非常大,所以应选择合理、可行的模板支撑方案,并根据转换板的结构特点进行模板支撑体系的设计。2)下部楼盖难以直接承受施工荷载,必须采取措施解决荷载的安全传递问题。3)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转换板,施工时应考虑采取减小混凝土温度差值、温度变化以及混凝土收缩徐变的措施,防止新浇混凝土产生温度裂缝和收缩裂缝。4)转换板承受的荷载很大,其配筋较多,而且钢筋骨架的高度较高,施工时应采取措施保证钢筋骨架的稳定。应及时做好转换板施工期间板的变形、混凝土施工温度的监测,及时掌握各种对施工质量不利的情况,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纠正。
3.2 随着高层建筑的迅速发展,结构理论和建筑技术也不断得到提高,高层建筑结构形式也开始趋于多样化发展,其表现形式也是多种多样,但是也随之出现了很多在高层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在作为城市风景线的同时,高层建筑还面临着如何搞好高层建筑设计的问题,如何多方面实现高层建筑设计的完善是目前高层建筑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理念。
3.3 在实际的建筑设计过程中,高层建筑设计中的塔楼部分虽然在设计上没有很大的变化余地,但是在高层建筑的底层部分可以通过一些巧妙的处理来实现对空间形式上的丰富,在实际的建筑设计中一般都是采用底层架空和入口缩进的处理方法。
4 超高层建筑结构设计的关键点
4.1 构造设计要合理
在对超高层建筑物进行设计时,必须保证构造的设计谨慎并合理,重点要注意对一些薄弱的部位进行加强,避免出现薄弱层,充分考虑到温度应力对建筑物的影响以及建筑物的抗震能力,注意构件的延性以及钢筋的锚固长度,在对平面和立面进行布置时要确保平整均匀。
4.2 计算简图要合适
计算简图是对建筑物结构进行计算的基础,它直接关系到超高层建筑的结构安全。为了保证结构的安全性,我们必须从计算简图抓起,慎重研究,合理选择,对于存在于计算简图中的误差,要保证其值控制在技术规程允许的范围内。
4.3 结构方案选择要合理
建筑方案的合理性取决于结构方案是否合理,因此,在选择结构方案时不但要充分考虑到经济因素,还要充分考虑方案的结构形式和结构体系,同时能够充分结合设计要求、材料、施工以及自然因素等来确定结构方案,确保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4.4 基础方案选择要合理
在进行基础方案的设计中,设计师要考虑到载荷的分布情况,工程所在的自然因素、地质条件,施工方的施工条件,周围建筑物对所设计建筑物造成的影响等各方面因素,以此来确保基础方案的选择既经济又合理,达到最优效果。
5 结束语
近些年来,我国的高层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但从设计质量方面来看,并不理想。在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结构工程师不能仅仅重视结构计算的准确性而忽略结构方案的具体实际情况,应作出合理的结构方案选择。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掌握的知识处理实际建筑设计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现浇板裂缝;设计结构;综合治理
中图分类号:TU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4-0268-01
1、产生原因
1.1混凝土本身产生的裂缝
在硬化初期,主要是由于水泥和水化作用而形成新的水泥晶体,此晶体与原材料比较体积稍小引起混凝土体积收缩。但后期主要是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即干缩。且混凝土在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下会加剧收缩。在此石子的收缩是一个关键因素,炎热气温使石子温度升高产生体积膨胀;在随之的拌制过程会受冷产生收缩此时混凝土表面即产生丝裂缝。值得注意的问题还有混凝土浇捣后的养护问题。混凝土在高温下容易失水收缩,即所谓的热释放量较大。如未及时补充水分,在硬化过程中又收到各种限制和约束,侧会在较为薄弱的部位――角板产生裂缝。
1.2因施工人为问题产生裂缝
现浇板过早施工和负荷增加引起裂缝也是常见原因之一,针对混凝土施工问题具有官方规定《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范围》相关文件规定了具体操作范围和强度。但以往工作经验和多次考察结果发现因赶进度等时间原因,在尚未初凝和终凝阶段任意踩踏、搬运材料,对方杂物的行为时常发生。
1.3其他问题
干燥问题也是引起裂缝的一个重要原因,此处于燥指的是模板、垫层过于干燥。在混凝土浇筑镇捣后,粗骨料沉落挤出水分和空气。表层通常呈现泌水形成竖向体积缩小沉落,造成表面砂浆层,它比下层混凝土干缩性不同,水封蒸发后行了凝缩裂缝。如之前洒水不够后可导致混凝土的塑性收缩随之产生裂缝。另外还有诸多原因会产生裂缝,结构体型突变、必要伸缩缝设置是否合理、工艺、水灰比坍塌度过大、必要养护不到位、材料问题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会引起现浇板产生裂缝。
2、分析及措施
2.1针对混凝土本身产生裂缝
针对本质问题即混凝土本身产生裂缝做如下分析,在浇捣混凝土时应考虑争取掌握时间和时节特点,做必要的排热去涨手段。提倡采用二次振和抹面,以排除泌水、混凝土内部的水分和空隙、气泡等等;必须考虑到密实性和均匀性减少因本身物理或化学作用产生的裂缝。此外混凝土用料的质量关也要严把,应仔细挑选和采用收缩性较小的水泥,此推荐硅酸盐品种。再者坚硬度、刚度大的石子选用也是很关键的一环,可以考虑优质河沙。配比混凝土加大砂石的用量,一定要严格控制坍落度,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混凝土的用水量。
2.2监管方面
混凝土的监管是一个抵制人为因素的措施。首先是质量监管,必须确保使用材料必须是符合国家规定的规范标准,合理设计混凝土配比;控制好混凝土浇筑时的各项指标。根据不同的施工条件要采取不同的措施无比做到在搅拌、运输、入模、振捣、养护等方面的质量保证,此同时也考虑钢筋绑扎应用的规范。在混凝土中钢筋是抵抗拉力和外荷载所产生的弯矩,同时防止混凝土收缩和温差裂缝发生的双重作用。这就必须保证钢筋型号、规格、间距符合要求,在浇筑后遭受人踩踏就会变形、弯曲,更不能将闲杂物品堆积在其上方,此时应搭建简易通道供使用。
2.3其他方面
施工过程中其他问题比如干燥、结构体型突变、必要伸缩缝设置是否合理、工艺、水灰比坍塌度过大、必要养护不到位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要做好浇筑之后反复检查,是否存在结构变形、干燥等问题以及伸缩缝是否合理。养护上需要加大重视力度,尤其是高温下施工,必须加强浇水养护,这样可减少温度原因所产生的裂缝同时可减低混凝土收缩产生的约束力,还要加强对水泥浆地面施工顺序的控制和操作,最好使其经常处于一个湿润状态。
3、综合治理已产生裂缝
在考虑各个过程中对裂缝的防范之外,对已产生的裂缝也要做相应的处理。因为裂缝的存在除了对美观的影响外同样会对使用质量造成一定的影响,也会对用户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甚者可造成生命财产损失,所以要对已产生的裂缝进行综合治理。在治理过程中除要考虑保证应有承载力还以注意防水抗渗等问题。
表面裂缝可适当采用表层抹薄砂浆或涂环氧胶泥、环氧玻璃布封闭处理。以0.3mm为缝宽界限,小于此界限采用灌水泥或化学浆的方法;大于此界限需采取结合混凝土灌封加固。更为严重的裂缝应由设计方提出专门方案进行处理。对于板上层裂缝也可以用环氧树脂胶处理,或者采用高压喷浆处理在处理前应用高压水冲刷裂缝。上层板裂缝较多时,可在板上覆盖钢丝网细石混凝土等进行处理。
参考文献:
[1]王立忠,高春荣,白润山,根治住宅建筑现浇板裂缝途径的探讨,河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1,(12)
[2]林伟平,浅析住宅现浇板裂缝成因与预防措施[J],四川建材,2008,(2)
关键词:建筑场地细部设计单体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建筑行业也受到了影响,建筑的设计周期也变得越来越越短。随着设计周期的加快,建筑设计方案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给甲方或者自身造成或多或少的经济损失。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笔者论述了建筑方案阶段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
1 建筑场地分析
场地是所有设计的根本,因为建筑不是空中楼阁,她是实实在在落到地上的,所以场地对于建筑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对于场地的分析基本决定了我们对方案的理解和大的思路。对场地的分析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场地要有一定的范围,这是说不仅要有用地范围内的部分,也要有周边的部分。周边部分包括场地四邻原有规划的道路或比邻用地、建筑、构筑物。这样可以确定场地内建筑的平面布局。
(2)保留原地形地物、坐标。场地测量坐标网及测量标高,包括场地四邻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这是场地建筑用来定位、参考的依据,也是将来建筑实施过程中放线的依据。
(3)竖向设计。首先要了解场地四周的道路标高、市政排水标高,这些标高都是进行场地设计、建筑设计时要参考的数据,同时也是进行设计时日照计算的依据。场地标高过低,导致周围的雨水流入场地或场地内的雨水不能顺利排除,标高定的不合理也会使场地的土方量要么多挖或者少挖,造成经济损失。
(4)规划设计条件。规划局下发的用地规划设计条件里面,对用地性质、容积率、绿地率、建筑密度、用地四周退用地界限就是建筑用地线的距离——建筑控制线,主要出入口位置、次要出入口位置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在这些方面一定要满足要求,否则设计基本不能用。
(5)其它要求。这里主要是说的关于当地的规划、消防、绿化、人防等部门对场地设计中建筑的要求,国家及地方的规范标准。
2 建筑单体设计
对建筑单体进行设计时,我们可以根据容积率及甲方要求的层数大概估算一下每层要出的建筑的面积,通过这个面积可以核对建筑面积是否符合要求,或者通过建筑密度,来统计出一层的建筑面积,和容积率进行计算就知道大概的建筑层数了。
(1)多层建筑不用计算日照,通过以上的分析就可以开始建筑的单体设计了。
(2)高层建筑要进行日照分析。现在可以在上面分析的结果上在场地内大概布置一些建筑的轮廓,将建筑的高度(室内外高差+层数X层高+女儿墙高度)给到刚才分析出的层数上,进行日照分析。景观和道路系统在这时就要有初步的考虑,日照分析无误后(日照分析包括自己内部的分析及外部的分析),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做建筑的单体设计。
(3)建筑单体设计前的准备工作,要了解相应的设计规范及标准,主要规范如下:《城市道路和建筑无障碍设计规范》JGJ50-200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 50045-95 (2005年版)、《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节能设计规范及相关的专业规范。要把这些规范中的强制性要求记录下来,做设计的时候要注意这些地方。
(4)建筑的位置及单体方案进行设计。就住宅小区而言,甲方要什么样的户型,户型比例是多少,大概的建筑层数;商业面积多少,大概位置情况,建筑风格要什么样的:现代的、中式的、纯欧式的、简欧式的,等等。就办公楼建筑而言,同样存在风格问题,建筑的功能要求,是办公还是公寓式,内廊式还是外廊式等等,在了解的这些情况以后就可以依据总图的分析进行单体建筑设计前的下一步工作。
(5)建筑施工图设计。方案设计进入到实质性阶段时,应做好施工图,等做好方案后,我们要对方案的好坏有个认识,是否符合甲方、规划、规范等相关要求,符合要求后,这里有一点要特意提出来,引起大家的注意,一定要画一下楼梯间的详图,要保证楼梯上下是没有问题的。对于办公建筑,由于它的空间形态这个问题还好解决;对于住宅而言,这个问题往往就可能导致整个方案无法实施。有很多优秀的方案都是在方案阶段没有对楼梯进行充分的分析,导致整个方案重来或者使实施方案远离了设计者的初衷,成为一种遗憾。
3 细部设计
建筑单体设计中会有很多的细部设计,这一部分设计在方案阶段我们要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能等到施工图的时候在解决,因为有的问题施工图阶段无法解决。所以说这一步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也是很重要的部分,如果这一部分思考的准确合理,则会为后期的施工图设计节省大量的时间,也为建筑的实施阶段带来好的经济效益。
细部设计主要包括门窗设计、外装设计、檐部设计。门窗设计:给出门窗的尺寸及分隔,这里还要考虑节能的要求,节能中对门窗的大小有着详细的要求,这一点不能忽略,一旦修改门窗大小,将导致改变建筑方案的风格,无法使设计人对方案的构思很好的落实下去。
外装设计:外装设计不是有个文字说明就能表达清楚,最好要有一个详细的尺寸、关键部位的节点大样(如何同主体连接)。如果造型位于很高的位置,那么安全如何保证、排水如何考虑;造型同其它构件交接处如何处理等等这些方面要在方案的时候给予充分的考虑,这些部位如果在关键位置将影响建筑的形态,改变建筑效果,影响设计周期。
檐部设计:檐部设计主要指屋顶及以上女儿墙部分的设计。一般简单的可以不用考虑,直接选用国家图集就行;对于复杂的,就要对檐部的做法有个小比例草图,如防水如何交接,造型如何同下面的主体结构连接,过高要同结构专业进行沟通等等。
4结束语
总之,方案设计阶段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其设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应引起重视。作为设计单位应该重视这个阶段,提高方案设计水平;作为政府部门应该进行严格的控制,使城市形象、空间、环境达到改善;作为甲方更应该谨慎行事,在方案阶段进行充分的沟通、分析、讨论和研究,已达到理想的建造效果。
参考文献
王曙欣
(莱西市房产管理局 山东莱西 266600)
【摘要】随着电子信息技术以及空间技术的综合应用和发展,加上高性能计算机和网络的飞速普及,房地产测绘必将发生重大变革。这就要求我们采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房地产测绘信息管理系统,以适应当今势不可挡的房地产业的发展,这既是时展的需要,也是产业发展的需求。 【关键词】房产;面积;测绘 引言
近些年,房地产行业发展迅速,房屋价格节节攀升,在房屋商品化可以上市交易的大背景下,房产面积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房产测绘成果所附带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大。只有采用科学的测绘方法并且提供准确的房产测绘成果,才能切实有效地保护房屋产权人的合法权益。所以,从事房产测绘的工作者应深感责任重大,房产测绘工作不容许有丝毫的粗心大意,要养成精益求精的严谨工作态度和良好的职业道德。为了保护委托方、产权人及测绘单位等多方的合法权益,在从事房产测绘时应注意下面几点的问题。
1.房产测绘中执行的技术规范规定
GB/T17986.1―2000《房产测量规范》(下文简称《规范》)作为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是进行房产面积测绘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作业依据,为各地的房产测绘提供了一个总体技术框架。可是《规范》是针对全国的总体情况而制订的,由于全国地域较广、建筑风格差别较大。我们在实际操纵中就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在《规范》的总体指导下制订了《青岛市房屋建筑面积计算及共有建筑面积分摊细则》,很好地对《规范》进行了补充。但有时也会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现就日常工作中遇到的部分实际难题和大家进行研究。
2.建筑面积预测绘
建筑面积预测绘是在房屋没竣工前,房屋预测面积是指在商品房预售中,由开发部门委托,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按照规划核准图纸上的尺寸,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并参考开发部门提供的公用面积使用说明,对尚未竣工的房屋预先进行计算的面积,此面积可作为开发商在前期项目宣传中使用,同时也可以作为商品房网上备案和预销售使用。
在进行预测绘时需注意以下方面:
2.1 对开发商提供的预测绘图纸资料进行核检(如果图纸附有CAD光盘更好),建筑施工设计图纸是建筑面积预测绘的首要资料,设计图纸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到建筑面积预测绘成果的准确性,因此在进行预测绘之前首先应核检查建筑平面图上套型、尺寸标注是否清楚,若套型尺寸不清,无法进行平面图的绘制,检查设计单位提供的对图纸上如水池、水泵房、发电机房、配电室、制冷机房、消防控制室等公用配套设施部位功能说明是否清楚,以便确定此公用配套设施建筑面积是否能进行分摊,特别注意设计图上的文字注释,如平台、入户花园、连通阳台、架空层等等,如何与房产测量的有关性质的界定一致,比喻“入户花园”在计算面积的技术规定条款中,不会有这个名词,而且花园也不能计算建筑面积,但实际上“入户花园”类似技术规定条款中的“无柱外走道”或“不封闭的阳台”究竟如何定性,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说明。其次注意检查设计图纸上是否盖有设计单位、审图公司及规划管理部门的公章。有部分开发商为了赶进度,有时会提供没有经规划管理部门核准的还属于设计方案阶段的图纸,这样的图纸是不可以作为预测绘依据的,因为它常常会变动更改。
2.2 房屋尺寸数据的采集房屋尺寸数据的采集是建筑面积预测绘的关键,房屋尺寸分为套内尺寸和公用分摊部分的尺寸。房屋的套型是按设计图纸分隔墙体的中线划定的,相比套型比较简单的多层建筑,处理起来比较方便容易。但框架结构的高层建筑或套型比较复杂的房屋来说,处理时就会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结构复杂,形状奇特的综合楼经常会遇到诸多特殊情况,处理时更应加倍仔细认真,房屋尺寸数据的采集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将来实测数据的准确率。
2.2.1 框架结构
框架结构的房屋都会有很多房屋承重的结构柱,特别是高层建筑,承重的结构柱往往还很大。因现行房产测量规范未对此作出明确规定,因根据当地房产面积测算细则,参考其它各大城市作法,建议在计算房产面积时不管承重的结构柱大小,其面积均计入该柱平面位置所在户室的套内建筑面积里。
2.2.2 《规范》规定未封闭的阳台计算一半建筑面积在实际操纵中,常常会遇到很大的入户花园或一面为敞开的一个房间,这种结构究竟是按未封闭阳台处理还是按房间处理?假设按阳台处理,它实际上装个窗便是标准的一个房间;假设按房间处理,它又确实如同未封闭阳台那样是敞开式的。从定义上可以知道,阳台是泛指有永久性上盖、有围护结构、有台面、与房屋相连、可以活动和应用的房屋附属设施,供居住者进行室外活动、晾晒衣物等的空间。从定义上看,要计算全面积的阳台必须是全封闭的,这在房产测量规范上已经作出很明确的规定了,所以,不管其空间有多大,只要是未封闭的阳台或入户花园等都建议按未封闭阳台计算其一半建筑面积,当然实际情况中还应结合其房屋设计意图及设计功能等情况进行综合合理的判断。
3、建筑面积实测房屋
实测面积是指房屋竣工验收后,由开发部门委托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认可的具有房产测绘资质的测绘单位,依据《房产测量规范》和房屋竣工图纸、变更图纸预算数据等对房屋进行实地勘测、绘图、计算而得出的面积,此面积是购房者办理房屋所有权证、他项权证、房款结算、物业费结算等的依据。
3.1调出预测绘时的成果资料,在进行外业测量前应做好充实的准备工作,并且熟悉原有的预测绘成果资料。
3.2实地数据采集是房屋面积实测中最重要的环节。应首先在房屋底层量出房屋总边长;其次现场量出外墙及分隔墙体的厚度,由于在实际测量中不能直接量到墙体的中轴线,只能按各套的净尺寸加上半墙体的厚度来计算套内尺寸;再次测量各套房屋内边长,测量套内边长时从套内的某一边开始,顺时针或逆时针量测一圈,套内边长采取上述净尺寸加半墙厚的方法获得。最后将测量到的各套房屋边长与按设计施工图进行预测绘的相应边长作相比、各套房屋边长之和与房屋总边长作相比,其误差精度应满足房屋面积测量规范中的相关要求。相比满足要求的边长数据,可以采用预测绘时的数据;相比超过误差范围的数据进行复测,并采用复测数据。
4、成果资料的检查、整理、归档。
商品房实测成果资料经过整理、书写技术说明报告,经过检查验收后,才能正式向委托人提交成果资料、归档使用,这里检查,主要是指作业小组测绘员之间互相检查和测绘部门设置的质量检查机构或专职检查人员。重点检查:预实测的分户界限,房屋使用性质与共有面积相关的建筑是否与图上一致,设计图上的名称标注与技术规定的名词类别是否合理,房屋边长数据的采集有没有错误,面积的计算是否正确,共有面积的分摊计算是否符合规范规定幢号、室号编写是否符合房产发证要求,委托人名称、房屋坐落、地址、层数、结构等房产要素注记有无遗漏差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