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第1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高中语文;教学课堂运用;提高策略

我国高中语文课堂中多媒体的运用在最近几年兴起,相对于国外几十年的运用经验而言仍然显得比较滞后。多媒体技术在高中语文课堂中的运用,直接关系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问题,多媒体技术可以拓展知识空间、为教师提供更好的教学平台、促进教育新课改的深化等等。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现阶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处于萌芽不成熟阶段,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往往都只是将多媒体技术手段作为一种展示平台,而非一种具备多种功能的电子教学设备。

一、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有效运用多媒体手段存在的问题

1.个别地方的教师往往过度依赖多媒体技术手段

笔者走访发现,许多高中都有多媒体教室,而老师因为有了多媒体教室就将所有的知识点都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众所周知,高中的许多知识不能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出来,许多都需要教师一点一滴地教授才能使学生耳濡目染,受到积极的影响。例如,教师在讲授一些古诗词篇章的时候,将全文所有的知识都通过PPT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自己则闲置一边,让学生运用多媒体手段抄录下来,这样的教学活动明显缺乏活力,教师的作用也没有凸显出来。

2.高中语文教师整体上对多媒体的运用没有做到娴熟自如

多媒体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工具,其拥有许多传统教学工具所没有的功能,诸如其多元化的知识展示形式、丰富的教学手段以及信息共享机制。而我国高中语文整体上多媒体技术的运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许多教学手段都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往往都是较为单一的PPT展示。多媒体技术集多功能于一身,如果对其利用不当则必然导致资源的闲置问题。

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将其滥用到教学课堂中

新颖的教学手段的运用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尤其是高中学生正处于大脑活动较为活跃的时期,而笔者认为多媒体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很多高中院校,笔者发现教师对多媒体技术越来越依赖,甚至于没有多媒体技术就无法开展教学活动,有的认为多媒体运用得越多则教学效果就越佳,因此造成许多教师把所有的教学内容统统通过多媒体技术手段展示出来。这样的做法往往收到的效果是适得其反的,学生作为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接受主体,对如此多的信息标准应接不暇。试想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一边要求学生看PPT,又要求学生对着书上的内容进行学习,加上视频、文字、图片等等内容加大了学生的信息处理量,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处理如此之多的信息对于学生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多媒体技术只是一种教学手段,不能作为教师日常教学活动中的必然选择,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能过于滥用,否则将对高中语文教学质量的有效性产生负面影响。

第2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语文课堂;运用;利与弊

多媒体教学手段广泛运用于课堂中,打破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但是,多媒体教学手段在教学实践中的运用,就好比一把双刃剑,既有促进的一面(优点),又有局限和不足的一面(弊端)。本文试就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运用所存在的优、缺点以及在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几方面问题进行分析,以便教师更好的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灵活运用多媒体,以达到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之目的。

1 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优点

中学语文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四大功能为目标的,其中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在传统教学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工具书、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实现的。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引入,这些环节不再是固定不变的,而变得更为先进和灵活了。多媒体教学手段运用于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它具有以下优点:

1.1 多媒体具有储存信息量大,能够提供大量阅读材料的作用

在传统教学中,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目标是引导学生通过“预习、讲解、默读、朗读、查工具书、问题讨论、归纳总结”等环节来实现的。由于班集体授课、课时及授课进度的限制和影响,教师让学生自己默读、朗读的时间很少,更谈不上大量、有效的阅读。这对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大量教学信息的功能,在教师教学设计的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知识的点、线、面相互结合,非常适合学生对知识的学习和吸收。

1.2 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够对学生起到激趣和促学的作用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中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极强,对感兴趣的事物总是愉快地去探究。因此,作为教师,在教学时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根据兴趣去主动学习,这尤为重要。而授课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利用多媒体手段,把教学内容通过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感性的东西向学生提供出来,用以激发起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让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情绪。

2 多媒体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局限

多媒体教学手段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较之传统教学手段来说,它呈现出的形象、生动和便捷等诸多优点,是传统教学手段所无法替代的,但在对它的使用过程中,其两面性也充分显露出来,即它也存在着局限性。

2.1 抹杀了语言的模糊性

当前,不少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使语文课堂教学走出了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传统教学模式,开辟出了一片教学方面的“绿洲”,表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但是,我认为,语文教学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让学生学习母语,其目的是让学生领会祖国语言丰富的内涵特点,进而掌握和运用它的。如果将语言符号转化成画面图像,势必对语言内涵的丰富性进行了不必要的限制,抹杀了语言模糊性的特征(因为图像画面等具有很强的直观性),这会对学生的思维造成限制,比不上语言符号可以提供想象的空间。

2.2 忽略了语文教学中的语感作用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言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最大优点是对语文教学进行切割组合,形成新的知识块,并突出重点、难点,增加课堂容量,加大信息传播的密度。而语文教学的目的并不单纯只是信息的传播,其第一位的任务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语文能力的训练和养成。学生更高一层次的语文能力,也就是分析能力、综合归纳能力、批评鉴赏能力的形成过程,这些能力的形成过程均离不开语境。许多多媒体教学手段所提供的诸如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信息,从这种意义上来说,只是现成的答案,缺乏对过程的细致入微的展示。

2.3 强占了学生大量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

在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过程中,如果过分突出教师的“表演”,教师一会儿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唱独角戏;一会儿又是各种多媒体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的变换演示,让学生目不暇接、眼花缭乱,从外表上看很是精彩,学生似乎也很“乐意接受”。但这种情况,往往华而不实,强占了学生大量课堂上学习思维的时间,这势必导致学生缺少必要的课堂读书、思考与讨论的时间,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学生缺少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机会,缺少应有的思维与语感训练,其语文学习能力显然难以提高。

3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时应注意和解决好的几个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如果不正确运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它就有可能变成扼杀学生学习、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工具,收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此,在利用多媒体手段辅助语文课堂教学时,我们应注意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3.1 适当增大多媒体运用时的信息量,但不能过于泛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如果从头到尾都变换和充斥着大量多媒体的信息:一会儿图片、一会儿动画、一会儿视频、一会儿音频……不断地向学生灌输,这样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势必会引起学生“消化不良”,同时也扼杀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读书、思考和创造的机会。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适当使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适当增大学习时的信息量,不能过于泛滥,才能取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2 既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又要加强好师生之间情感方面的交流

第3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多媒体

多媒体已成为现代课堂的标志,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创设音、光、色俱佳的教学情境,将现代化课程建设推向一个崭新的领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将现代教学理念贯彻落实。笔者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灵活运用,开展图文并茂的语文课堂教学,从而有效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并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现简述如下,与各位同行共斟酌。

一、利用多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多媒体可以有效优化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应灵活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率。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卢沟桥烽火》这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为学生播放精心选择的电影视频片断,通过观看影视资料,激发学生的内心情感,唤起学生的学习欲望,从而为顺利开展语文教学活动奠定基础,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桂林山水》这一课时,可以为学生播放精心挑选与准备的有关桂林山水的图片和影视资料,通过观看生动鲜活的动态视频,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观赏到桂林那如镜的湖水与美丽的漓江等,从而体验桂林山水之美,真正理解桂林山水的特点,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收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飞夺泸定桥》这一课时,可以一边放映视频,一边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和视频说一说:“同学们,为什么这篇课文的题目是‘飞夺泸定桥’?这一个‘飞’字,有什么深刻的含义?这一个‘夺’字又体现了什么呢……”教师利用形象而直观的视频辅助课件开展课堂教学,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观察与分析,进一步理解文章字面上描写的战士抢时间、争速度,不惧千难万险勇攻天险的英雄事迹,从而被战士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感动与感染,对课文内容加深了理解,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能够逼真再现各种事物的特点和特性,从而加强授课过程的感染力,增强教学内容的直观性,有效培养和提高小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进而为打造高效课堂奠定基础。

二、利用多媒体巧解学习难点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运用的感觉器官越多,那么,对知识的理解就越深刻,对知识的记忆就越牢固,从而可以有效降低学习难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但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活动受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教学过程往往是“死啃书本“,照本宣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多媒体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辅助设施,其生动形象的表现手法,可以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形象,可以将学习难点“化繁为简”。比如,教师在带领同学们学习《燕子》这篇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理解“还有几只(燕子)横掠湖面,剪尾式翼尖偶尔沾了一下水面,那小圆晕便一圈圈地荡漾开去”中的“横掠”这一词语,教师可以在课前精心准备燕子“横掠”飞行的录像、影视等视频课件,让学生通过视频,直观地观察燕子飞行的形态,从而使学生真实领悟到什么是“横掠”,进而顺利突破课堂教学中的这一教学难点。又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詹天佑》这篇课文时,如果教师只是让学生阅读文章中的文字说明,那么,学生会“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影响课堂教学效率。鉴于此,为了让学生切实理解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中“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铁路这两处难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相关的演示图和截面图等,让学生通过直观的图片理解原本抽象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将随之迎刃而解。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多媒体教学辅助设备,加强了客观事物与语言文字之间的联系,将教学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生动化、具体化,使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领会教学内容,学习语文知识,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利用多媒体激活学生思维,引导学生感受语文的魅力

第4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教师在设计课堂“教”与“学”时,如果能根据教学内容、手段的不同选择使用多媒体、电子白板的功能,就会使语文课堂变得更加富有生机和活力,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对直观性强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发挥白板的“预制”功能

在进行直观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从化繁为简、简明扼要的角度出发,利用电子白板进行教学过程、手段的多层次交互设计。教师可以围绕课堂学习(练习)重难点部分内容进行资料式的“预制”,通过这样的“预制”,可以加大课堂容量,加快课堂节奏,提高课堂生成度。

如,教师在进行《看云识天气》教学时,围绕“云是天气的‘招牌’”这一重点,可以将“云的形态”—卷云、卷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积雨云)与“天气状况”—晴朗、阴雨、风雪的对应关系:“晕”—天气变坏,“华”大—天气晴好、“华”小—天气阴雨;“虹”东—无雨,“虹”西—大雨;朝“霞”—雨、晚“霞”—晴,设计成图文并茂的资源,存到白板资源库或电脑桌面上,以备课堂学习展开多层互动过程中随时调用。这样制作出来的资料型图片,不光可以给学生起到提纲挈领的引导作用,还可以随时成为满足学习、研究需要的资料,较好地发挥电子白板的“预制”功能。

再如,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看图作文、修改病句、文言词类归纳等专项练习时,均可以把分析引导的思路、范例制作成各式图片,让学生通过对图片的解读(运用电子笔进行屏幕批注)、调用(反复回放),打开思路、发现规律、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这样电子白板的“预制”功能得到了充分发挥,教师不光能收到抛砖引玉的效果,还能从传统的教学方式中解放自己,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起到一举多得的作用。

二、对抽象性强的学习内容,应充分发挥PPT展示功能

在进行抽象性较强的教学内容设计时,教师应从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形象的角度出发,利用多媒体的自定义动画时间、方式、效果等手段进行设计。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有许多诗文的内容单靠思维手段理解起来感觉比较费神,教师如果能将抽象的道理阐述、特殊的情境描写、情感生发用简明的动画效果进行表达,会使课堂教学更省时、更高效,同时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教师在引领学生学习《统筹方法》一文时,作者华罗庚所列举“烧水泡茶”的例子对成年人来讲,理解起来似乎并不困难,但对初中低年级学生来讲就有一定的难度,因为整个过程按逐项完成累计时间的话—洗水壶(1分钟)+烧开水(15分钟)+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2分钟),整个过程用时相加是19分钟。此时教师如果以PPT动画效果将“烧水喝茶”运用统筹方法安排的整个过程,以平面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从图中直接看到:洗水壶1分钟(首先出现)烧开水15分钟(接着出现)洗茶杯1分钟、拿茶叶2分钟(第三步同时出现)泡茶喝(最后出现),整个过程用时16分钟。学生在观看动画效果的同时,直接明白其中的道理,对这种方法的长

(下转页)

(上接页)

处一下子就能产生牢固的认识。

此后,如果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则类似的素材,让学生亲自动手设计、制作一个运用统筹方法的案例,学生就会通过实践对统筹方法有更深的理解。

如:造桥负责人王工程师讲,总部要求他们在25天内造一座桥。可是,造桥过程中,围堤抽水需5天,砌桥墩需15天,浇注大梁需5天,大梁凝固需20天,加起来共需45天。请运用统筹方法设计一下,如何才能在25天内完成45天的活儿?

教师可提示学生借助制作“烧水泡茶”PPT动画效果的方法,设计完成这一案例。只要学生能够想到先浇注大梁(5天,让大梁凝固的同时)围堤抽水(5天)砌桥墩(15天),时间利用就比较科学、合理,工期就不会耽误。至于动画效果选用,就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喜好确定了。

三、应根据课堂学习内容选用灵活具体的手段

第5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低年级 注意力 兴趣 学习突破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043-01

近年来,信息技术尤其是多媒体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简单说就是运用PPT、视频、动画、投影等方法进行教学的形式,笔者从教以来,一直从事小学低年级语文的教育教学工作。面对活泼好动的学生,如何有效、高效的进行教学一直是笔者所关注并在探索的。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集中学生注意力

学生必须具有持续的“注意”,才能有效的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提升注意力就要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让学生的感官保持在较为丰富的接受状态。科学研究表明:人们通过感官学习知识时,视听感官发挥的作用占到90%以上,而这正是多媒体技术的强项。一般来说,学生在课中时间段就容易产生疲劳感,此时运用多媒体技术给予学生一些恰当的视觉听觉素材,就会令学生注意力进行再次集中。

二、运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学习兴趣

打造高效课堂永远离不开学生的自主意识,而提高学习兴趣就是教师促使学生迸发自主意识的必经之路。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尚未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因此对于其自己认为不感兴趣的内容就会出现倦态情绪。此时,可将所学知识结合一些可爱的卡通形象、美妙的配乐等展现给学生,学生会产生迁移性的好感,从而关注这些信息载体所承载的学习内容。例如,在教学《四个太阳》时,是这样导入的:播放歌曲《种太阳》。(学生边听歌边打着拍子跟唱。)

师:你们知道这首歌名叫什么吗?

生:《种太阳》。

师:是个很奇怪的歌名吧?歌曲里的小朋友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愿望,把太阳种在南极和北冰洋,另世界每一个角落变得美丽和温暖。今天这节课也有一个美好的愿望,是什么呢,这就是今天要学习的课文。

出示课题《四个太阳》,生读课题。

本节课以歌曲的形式引入,选择的歌曲和课文内容相关联,既创设愉悦、轻松的课堂气氛,又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从孩子们兴奋的表情和各自的表现中,我知道他们已经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

这些都是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

三、运用多媒体技术突破学习重难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提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要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而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一个个方块字演变成一幅幅生动的图画,将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内容形象化,提高识字的效果。如有位教师在教学“笑”字,传统教学只告诉学生上面是竹字头,下面是“夭”。他则根据汉字象形字的构字特点,探索利用多媒体手段进行“笑”字教学,先由投影出示一个卡通脸谱,然后依次将眼、眉演变成“竹”字头,将鼻子演变成“s”,将嘴演变成“一”,脸谱笑时,两个嘴角也演变成“丿”和“T”,转眼一个“笑”字就出现了。孩子们在快乐中不知不觉地记住了这个字,掌握了字义,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常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就是富有感情的朗读,但这种语言信息的传递有时是不足以表现课文的全部内容的,同时又限于低年级学生对很多情景的陌生感,这就影响到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常采用与课文内容相匹配的多媒体课件来配合教学,教育效果跟传统教学效果比起来就大不一样了。比如在讲《春雨的色彩》时,就用视频来再现课文中的画面,表现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书面文字在学生头脑中形成了活生生的画面,使学生深刻地理解了春的美景,体会出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

四、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反思

第6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多媒体 语文课堂 辅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更好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习活动过程变得更加有趣。笔者根据本学期在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的教学实践,谈一下自己对多媒体课件在语文教学中展现动态效果以及应用原则。

1 多媒体课件与语文课堂的匹配性

语文是一门语言性很强的学科,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堂都适合用多媒体课件,在课堂授课中要有选择性地应用多媒体课件。在应用多媒体课件时要遵循几个原则:

1.1 多媒体课件有助于课堂引入

人的认识理解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然后才能更好地获得内心求知的欲望。这样,多媒体课件教学就充分发挥了其本身优势,尽量提供多样化的外部感官刺激,以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好的课堂引入,对于小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理解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1.2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情感调动

在授课时要充分利用多媒体展示形象、直观的动画、音像,让学生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从而调动学生的情感,以助于学生理解课文,达到课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例如,在讲授《桥》一课时,在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上,笔者选择了洪水肆虐的视频,并配以低沉紧张的音乐,创设一种比较紧张的气氛,让学生感受到洪水的无情,更利于学生进入课堂情境。

1.3 多媒体课件有利于释疑解难

恰当使用多媒体技术能很好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关键是解决教材中的重点和难点,如教学《把铁路修道拉萨去》一文,对于讲解教学重点“理解建设者修建铁路是的困难”时,笔者将文中描述的修建铁路遇到的难题,用图片、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通过多媒体直观、形象地把恶劣的条件、喷射混凝土等施工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环境中理解知识。

1.4 多媒体课件有益于语言审美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要使学生受到语言的感染,就需要诱发美的情感、感受美的语言、启发美的想象。在学习老舍的《草原》一课时,笔者采用了短暂的草原视频,配上优美的轻音乐作为学生欣赏课文中描写草原美景的前奏。而后再让学生朗读课文,去体味“清鲜的空气”“一碧千里的草原”,感受“翠流”的美。通过直观的视觉效果和柔美的音效诱发学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中描绘的境地,感受美的语言,也更有利于学生对美的想象。

2 语文课堂应用多媒体课件信息的取舍

多媒体课件并不是简单的将书本上的知识搬到屏幕上,用鼠标代替教师的粉笔,也不是一堂课铺天盖地的图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在语文课堂中辅以多媒体设备教学时要做好信息的取舍,这样更能体现语文教师的智慧。

2.1 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

让课件服务于教学内容,教师在制作使用多媒体课件时要把握一个原则:课堂的实用性、有效性与科学性。多媒体课件在设计风格上要讲究科学性和实用性,应简明扼要,表述清楚;图文搭配合理;字号要协调,整体色调要和谐;声像的使用要慎重。不能一味追求“新”“奇”,从而使小学生的注意力分散,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2.2 合理控制多媒体课件信息

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要特别注意控制课堂信息量的呈现。明确合理的课堂容量并非取决于课堂过程中教师讲授和课件呈现的多少,而取决于学生的接受、理解程度。多媒体课件只是为大家提供了加快信息传递的可能性,传递信息的多少还得依据实际情况而定。因此,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思维和认知规律,设计好多媒体课件所呈现的教学内容,而不是多多益善。

2.3 有针对性,目标明确

要想更好地让多媒体课件体现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在实际应用中,教师在选取课件时要有针对性,目的明确,不可滥用。一堂课也许只需要用一张图片,就不要拿出一部画册来浪费时间。课堂中应用课件,或是为了解决一个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点,或是为了创设更好的氛围,或是为了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等。目的性不强的泛滥就失去了多媒体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画龙点睛的作用。

3 明确多媒体课件在语文课堂的辅助地位

听过不少多媒体课,发现很多教师不是在授课,而是在依据课件来照本宣科的“说课”。整堂课中,教学课件成了主角,教师和学生都在围绕着多媒体课件来运转,环节齐全且结构紧凑,最后合情合理地“圆满”完成了课堂任务。但语文课堂不应该是这样机械化的课堂,多媒体课件不应该成为课堂的主角。

3.1 语文课堂是师生感受语言美的课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都需要美的课堂语言,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语文课堂需要有师生抑扬顿挫的读书节奏,需要有丰富多变的语气,也需要丰富的课堂表情,在这种交流之中才能更好地感受到语言之美。这些是多媒体课件所不能替代的,课堂还是人的课堂,这是课件不能替代的。

3.2 师生活动的主体性不能改变

教师应该时刻认识到自己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明确多媒体课件只是一种辅助教学的工具,是教师用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的工具和手段。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的反应,适当、及时地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

第7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 多媒体;小学语文;原则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已经得到广泛的运用,由于多媒体技术能把视听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图文共存、声情并茂,能够让静态的语文文字更加生动形象。另外,多媒体技术灵活多变的使用方法,更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更益于他们理解语文文字所传递的信息。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多媒体技术可以生动形象地再现当时的情境,能很好地帮助学生更深入地解读课文,所以它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喜爱,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成了不可或缺的一份子。因为它打破了“一人、一书、一支笔”的传统课堂模式,为教学开辟了一条光明之道。

当前,教师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那么,如何在教学中用好多媒体?笔者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感受。

1 科学性原则

科学性原则就是在课堂教学中用到科技的成果。语文课本是白纸黑字的纸张,是静止的,但是语言文字所富有的内涵,要靠多媒体技术来展现出来。所以在课件制作时融入声像技术,使得学习内容更生动,更形象,更具体,这样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发挥学生的潜能,开发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学生的情操。

如讲识字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祖国各地的风光的幻灯片,尽可能地从多方面展现祖国壮丽山河。如画美景的声像画面,以动画形式展现,同时加以富有磁性的讲解:“神州大地,山河壮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祖国是我们的母亲,我们是祖国的孩子,我们都爱自己的祖国。”这样的课件用在课堂教学中,增强了视听感,形态万千,色彩斑斓,天籁之音,鲜活生动,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游历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感受我国疆域辽阔,山河壮丽,增强爱国情感,收到其他任何形式都难以达到的效果。

2 适量性原则

适量性原则就是在制作课件时不要一味地追求量的多少,而应当以课件服务课堂教学为原则,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要多媒体课件、学生和教师三者结合起来,积极调动他们的主动性,更好地提高学习效率。如果在使用中一味地罗列,让课件牵着走的话,不仅浪费时间,而且起不到课件应有的作用。教师不能为使用课件而使用课件,应让课件为己所用,为课文服务,为学生服务。所以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要注意多媒体课件的适量性原则。

如在讲《七月的天山》一文时,教师给学生展示的幻灯片特别多,在上课时先告诉学生送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仔细欣赏这份礼物――天山的美景。在整个讲课过程中,教师的手都紧握鼠标,一边让学生回答问题,一边切换幻灯片,根本没有时间考虑学生说得怎么样,优缺点在哪。由于幻灯片切换过快,学生对这些优美的天山景色没有太深刻的印象。当说起天山的美景时,他们无法具体说出来。接着,让学生同位合作画出心中的天山美景,结果让很多学生一头雾水,有的学生索性就照着课本插图临摹一下。

一节课下来,文学性没有了,完全变成审美课了,但是审美也没有深入,学生只是蜻蜓点水地解读天山美景,而没有真正地体会到七月天山的美在何处!所以在教学时,不能只注重热闹,还要重在门道。因为文学作品的美是借助于语言文字来表现的,很多东西都要靠仔细揣摩才能体会,所以在多媒体技术运用中要把握好度,不要过犹不及,这样才能让小学语文课如鱼得水。

3 美观性原则

美观性原则就是在课件展现时给人以美的感受。让人赏心悦目,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兴趣,更好地为课文服务,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从色彩上看,注意色调的一致性,包括与所授内容的一致性,如果色差太大,会让人眼睛感到刺激困乏;如果与所授内容不一致,就会感到画不对题。所以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时,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心理,让图像为课文所用,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更美观大方,更有艺术性,给学生以美的享受。

如讲口语交际“父母的爱”时,所展现的画面和背景都应以暖色调为主,如果冷色调多了就表现不出父母爱的温馨了。字的呈现与隐退方式也要给人以美的感觉,是一次出现,还是顺次出现,还是切入,是慢退,还是速退,还是融解,都应努力做到恰如其分,符合内容气氛要求,使学生在美的享受中生成知识,感受到父母对子女的关心,对子女的无私关爱,子女也要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去回报父母。

4 效益性原则

效益性原则就是课件要为课堂教学效果服务。课件仅仅是让学生生成知识的一种方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要把握好它的服务性,不能片面追求花样多、形式奇,那样就会喧宾夺主。因此,任何一个课件的展示都要体现一定的教学目标,要么是能力的提高,要么是认识的转变、知识的积累,要么是情感的陶冶、觉悟的唤醒,切忌没有目标的展示。

如在讲授《圆明园的毁灭》一文时,笔者为了完成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教学目标,借助于多媒体课件给学生展示古今、南北、中西建筑之美和谐集于一身的圆明园昔日辉煌的图片和它被英法联军无情毁灭的图片,强烈的视觉对比,丰富了学生的想象,也强化了学生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不忘国耻、兴我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总之,在小学语文课上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弥补“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不足。但多媒体课件只是教学的一种手段,因为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会出现很多不可预见的情况,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在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同时,更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体现知识能力的生成性。语文教师要让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使用要遵循科学性、适量性、美观性及效益性原则,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手、口、眼、脑结合起来,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

参考文献

[1]徐瑛.巧妙运用多媒体 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教育信息技术,2010(1):25-26.

[2]李庆会.运用多媒体优化语文课堂教学[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0(2):92.

[3]任忠槐.语文教学中的多媒体课件运用的基本原则[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3):137.

[4]孙艳芬.浅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0(16):33.

第8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优点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也使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教学难点的突破更省时、更省力、更有效。多媒体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可以促进阅读教学质量的提高。

1.存储信息量大,提供大量阅读材料

多媒体计算机具有提供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动画、声音、视频等教学信息的能力,在教学设计指导下,教学内容可以按照知识点进行划分并实现超媒体链接,形成类似语义网络的非线性结构,非常适合学生学习。多媒体计算机可储存大量的阅读材料,并可随时让学生以类似查字典的方式检索到阅读中的生字、生词、难句等;根据需要,还可提供标准的朗读示范音。

2.给学生提供轻松、丰富的学习氛围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全方位地向小学生展示出一个美好的世界。在多种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给学生一个更好的学习空间,在音乐的带领下,在动画生动形象的演示下,在多姿多彩的图片展示下,学生犹如身临其境,更能体会教学内容,这样的新鲜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小学生由于长时间坐着上课而带来的疲惫,调动小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参与性。

3.利用多媒体课件化解教学难点

借助多媒体课件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变理性为感性,有效地弥补传统教学的一些不足,让学生通过多媒体的视听等直观功能,形象地把握教学内容。小学生理解能力相对较弱,一些以往要通过大量语言文字分析归纳,而被视为教学难点的内容,就可以感性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中的弊端

在看到多媒体教学手段众多优点的同时,我们还应注意到,如果不能合理使用,多媒体会在语文课堂中呈现出很多弊端。

1.限制了思维想象的空间

文字在每个个体的大脑中所“撑起”的形象,是文字之外的手段所不能替代的。探究语言的过程就是理解和感悟的过程。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感悟文采,感悟其深意,体会其意境,学生在脑海里进行再思索再创造,于是就有了自己的体会和认识,这就培养了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用多媒体把自己或他人的感悟用画面、音乐直观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则是把自己的意志和理解强加到学生的思维当中,成为一种变相的填鸭式教育。

2.忽视了学生的语感培养

汉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语文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3.淡化了师生情感的交流

第9篇:多媒体在语文课堂中的运用范文

关键词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多媒体技术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21-0130-02

1 前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发展,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方面获得很大的发展,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因为采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比较抽象的内容更直观地展示给学生,同时多媒体技术能够很好地将一些声音、图片和视频等内容呈现给学生。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极大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因此,教师要从根本上认识到多媒体的重要性,积极将这种技术引入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来。

2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必要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设定的教学目标和课时安排,规划一定的教学情境设计,从而营造出适合学生学习的整体氛围,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升。情境教学的方式经常会用于语文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而借助于多媒体设备,就能够带领学生全方位地感受和了解文章所描绘的情境,从而加深他们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程度。

根据新课程改革目标的规定来看,需要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传输知识变为学生主动学习探索知识的形式。这就需要将学生的具体身心发展情况以及多媒体及时和语文知识等方面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护他们学习的主体地位。

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可行性 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中,多媒体等先进设备的使用较多,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学习。总体来看,多媒体技术的使用能够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情境和氛围,不再是传统课堂上学生只能听教师进行的枯燥讲解,学生可以在多媒体设备上看到更直观立体的图片等内容,便于他们进行理解和记忆,增加了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方便快捷地将一些和课本内容有关联的课外知识传递给学生,增加他们的见识和学问,同时利用这些内容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他们的学习自主性和多样性,也有利于提升初中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学习关系到学生的语文基础,因此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深入透彻地理解课文和含义,在了解文章结构框架的前提下,掌握分析文章内涵的能力。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会让学生通读课文,基本上了解后再逐段进行详细讲解,对重点内容进行分析和强调。这种方式虽然也能够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每节课都是这种讲解方式,会使学生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也浪费了课堂上宝贵的学习时间。

因此,引进多媒体技术进行语文教学,能够将声音和图片同时传递给学生,增加课堂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其实语文教学不仅仅在课堂上,在课下的生活中也处处包含着语文知识。因此,语文学科应该将日常生活和具体的课文内容相结合,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否则就会出现教师按照规定的课时完成教学任务,而学生还是没有明白这节课到底讲的是什么的情况。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展课文的学习内容,将日常活动和语文知识教学相结合,最终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成绩。

3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运用现状

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的创新程度不够 新技术的发展和进步丰富了教学手段,学校课堂中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就是多媒体技术,因此,很多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专注于课件的制作,将很多的语文知识融合在课件之中。课件的制作固然重要,但是花费过多的时间投入课件和吸引学生注意,就会显得头重脚轻。还有一部分教师直接从网上找到课件下载下来,也没有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这不利于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兴趣。长此以往,教师会越来越依赖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出现没有课件便不能正常上课的情况,也是不利于教学活动正常开展的。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多媒体信息含量大 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发现利用多媒体能很快调动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就过度追求多媒体的使用效果,将很多知识都放在课件中强迫学生记住,而忽略了教学的主要任务。教学内容的安排应该分清楚主次方面,而过多的内容会使得学生分不清楚到底哪个知识点才是需要他们牢记的,反而影响课堂教学效果,不利于学生完成课堂学习任务。他们课下复习所学知识的时候,会发现很多知识掺杂在一起,找不到针对性的复习重点,不利于提升学习成绩。

多媒体的使用减少了师生交流 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项基础长远的学习活动,在学生学习的总体过程中占据重要的基础地位。语文的学习成绩能够反映一个人的整体水平和鉴赏能力,因此,对初中教师和学生提出更高的教学要求。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各种积极学习因素,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还是存在,因此,很多地方的教师仍然注重知R的传输而不是启发。他们在上课的过程中,将书本知识和板书内容以及个人讲解相结合,教师基本上就是班级学习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地跟随教师的教学进度进行学习。长期这样教学,只能损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出现厌学的情绪。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较多关注教学内容和进度是否完成,忽视了对学生的引导,不利于学生提升学习积极性和独立性。

当语文课堂中引入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师将课堂的教学内容融合在多媒体课件中,整个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贯穿于课堂之中,虽然开阔了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了解了一些延伸知识,但是学生在台下仅仅只是课件的关注者,不是积极的参与者。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中,教师基本没有板书,学生也懒于做笔记,就失去开始时使用多媒体设备的意义,不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最终也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

4 利用多媒体技术优化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方式

利用多媒体教学进行课堂导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最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学生的注意力更好地导入课堂中来,因为在初中教学过程中,每节课学习的内容都不相同,而且课间时间非常短,这样学生就会出现这节课已经开始了,还沉浸在上一节课的内容中,非常不利于教学活动的展开。因此,教师应该积极发挥多媒体技术在语文课堂导入过程中的应用。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在上课之前给学生放一些有关本节课的背景资料和视频,这样就会非常自然地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因为人们总是会被新奇的事物所吸引,所以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更好地完成课堂的导入工作。

如在教《口技》这门课时,即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相声视频,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就会被迅速吸引过来;等视频播放完了,教师就可以接下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在上课之前放一段相声?学生会积极进行思考,他们的思维不知不觉进入语文课堂中来,进而教师说出为什么在上课一开始给他们放相声。这就是一个非常有效的课堂导入,从而为一节高效的语文课堂奠定了基础。

利用多媒体技术来增加课堂容量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板书的形式进行教学,而在写板书的过程中会耗费大量上课时间,导致学生无法在一节课中学到足够的知识。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将更多的知识提前输入电脑中,然后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出来,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提高课堂容量,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如在教学鲁迅先生的《故乡》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来拓展一些其他的知识。因为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鲁迅先生的很多作品都出现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给学生介绍一些作者的生平事迹以及各种相关资料。同样,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个有关鲁迅的小短片,或者给学生展示一些鲁迅故乡的照片。这样既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能够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容量。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一些抽象的内容通过更加直观的方式展现出来。因此,在语文教学尤其是古文教学中,利用好多媒体技术的优势,就能够让学生更加直观地对古文有一个深刻的理解,从而在一定程度生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古文《捕蛇者说》时,教师可以将古文原文利用多媒体技术显示在屏幕上,然后通过给个别的词语或字加上一定的注释,来让学生尝试翻译。采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迅速帮助学生对古文有一个大概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理解文章内容。因此,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越性,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学习。

5 小结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的引进极大地开阔了教师和学生的学习视野,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探索语文知识的兴趣。同r也应该注意到,过多依赖于多媒体技术也会使得师生交流不畅,抓不到学习语文的重点。因此,教师应该保证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同时灵活运用多媒体技术,才能提升教学的综合水平。

参考文献

[1]徐静.多媒体技术对初中语文教学的促进作用[J].读写算:教研版,2015,5(20):347.

[2]张桦.多媒体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文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