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图书馆的盈利模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图书馆的盈利模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图书馆的盈利模式

第1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个性化 服务 大学图书馆 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255-02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尤其是在高校,数字图书馆的加入,为高校的图书馆形式又增色不少,但是在这个知识正能量的汇聚之地,却存在着图书馆的使用上的缺陷。大学图书馆的藏书非常之多,但是被运用到学生中间的却是很少,因此,我们要采取有效地措施,实现我国大学图书馆的良好发展,为广大的师生提供良好的优质服务。为了适应不同阅读人群的需求,大学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上必须选择创新,根据图书馆的个性发展趋势,采取措施实现大学图书馆的有效管理。本文首先分析了在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及个性化的发展趋势,最后进行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发展的相关论述。

1 大学图书馆传统模式的服务特点研究

1.1 传统模式的被动服务型探究

我国图书馆经过长期的发展,其主要的思想是大学图书馆藏资料必须齐全,提供的服务设施要完备,并且人们进行借阅环境要舒适。由于这样需要很大的经费,所以在这些问题上存在着很大的服务局限性。与此同时,这种局限性也束缚了服务人员的服务思想,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在很大程度上都存在着服务态度不积极、不主动。我国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都是依据自己的图书馆作为服务的中心,形成了一种“等待读者上门”的被动服务类型,这种服务不仅让读者感到平淡无奇,而且不能够提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进行阅读服务的时候会产生慢待读者,使得读者的体验度不好。

1.2 大学图书馆的文献服务类型概述

我们在进行大学图书馆服务过程中,可以从大学图书馆的传统服务模式中总结出:一切业务工作都是围绕文献开展。我国大学的图书馆主要是以收藏、加工、保存图书、期刊、资料等纸张为载体的文献,向读者展示的更多的是一种原始的文献,因此文献了可以通过一本书刊,也可以通过一种期刊,还可以用过一份报纸完成。我国大学的图书馆虽然能为读者提供馆藏专题文献,也仅仅是一次或者二次的文献的信息为主,对于这些文献的信息基本没有加工痕迹,因此我们在进行图书馆文献服务的类型探讨的时候,可以看出其类型的单一性。

1.3 封闭类型探究

由于我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要受制于我国高等教育的个管理机制,所以大学图书馆在进行管理模式创新的时候要进行自己的个性化服务改革,大学图书馆之间的信息交流存在着难度,他们受制于国家的管理政策,这使得各大学的图书馆之间交流更少,由于存在这样的问题,所以每个图书馆都企图建立其属于自己的图书馆管理服务体系,这样就形成了我国图书馆自我封闭的服务管理模式。由于各个大学之间的信息不能够共享,图书馆的信息交流存在着局限性,采取的封闭式管理服务模式,严重的制约着我国图书馆的发展。

1.4 大学图书馆的单一服务模式

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服务对象比较的单一,其主要的服务人群比较固定,单一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院校的教职员工和学生。我国大学图书馆的服务比较单一这种单一服务相对于单一的服务对象,使得我们在服务模式上必须有所改变,我们可以在一方面为大学校园的师生员工进行长期以来的服务,不仅可以满足全校的师生员工的单一借阅图书的需求。而且还能够将图书馆的资源传递给全校的师生,这种服务模式很难形成和提出特别服务需求。另一方面,我国大学图书馆仅仅习惯于借还、取归等简单服务,它们不能感知到服务对象的别样需求。因此,这种单纯型服务特征已经成为了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主要服务。

2 我国大学个性化服务在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措施探究

我国大学图书馆在进行个性化服务的管理措施上采取了很多的努力,根据改进的大学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体系实现图书馆的服务不断发展,根据个性化图书馆的服务平台建设,使得更多的创新服务管理服务得到发展。如图1所示的图书馆的管理体系。

2.1 人本思想的回归概述

我国大学的图书馆,其最主要的职能是为大学提供教学和科研的信息源泉,为高校的教学和科研服务,图书馆的主要工作目的是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大学图书馆的服务体系最基本的起点是读者需求,始终为读者提供良好的阅读服务。当今以人为本的思想下在图书馆的服务中也有所体现,图书馆服务倡导“读者第一,服务至上”,大学图书馆以满足读者的基本需求、不断追求读者的发展价值、体现出其对读者的人文关怀、在实际借阅中为读者创造优美而和谐的阅读环境。我国以人为本的思想就是要从人的基本需要出发,从服务的理念以及服务的态度出发,从实处为人们提供优良的服务。我们将以人为本的思想贯彻到大学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中去,似乎看起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但是我国大学图书馆在不断的转变中发生着实质性的服务变化。因此,我们可以说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在不断的确立,并且在不断的巩固之中,但是我们同时可以相信,大学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管理模式在创新上一定会取得进展。

2.2 提升网络发展空间

由于当代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图书馆的不断增多,大学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发展,它们借助先进的网络设备,先进的信息科学技术对图书馆的服务进行多方位的服务,不断提高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层次,使得大多数的用户的个性化服务要求能够满足需求。大学图书馆服务采取分散服务模式进行图书馆服务,使得大学图书馆能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读者可以运用搜索引擎进行文献信息的搜索,通过广泛的文献搜索满足读者的需求。

2.3 可持续发展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概述

我们在发展大学图书馆的时候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首先我们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对图书馆个性化服务提供更加便捷的保障,其次对于大学图书馆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我们要积极的提高大学图书馆有效的个性化服务,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

3 结语

图书馆个性化服务为我国大学的图书馆管理带来了良好的发展方向,使得我国大学图书馆在不断的改革中,实现图书馆服务的整体素质的提高,大学图书馆通过各种的培训手段使得我国大学图书馆的个性化服务成就一个体系,使之在我国图书馆的发展上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陈晓林.基于个性化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9(2):129-130,142.

[2] 陈晓林.适应个性化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创新[J].四川图书馆学报,2009(4):47-49.

[3] 陈晓林.基于个性化服务的大学图书馆管理模式转变[J].教书育人,2009(S4):5-7.

第2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一、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构建

从我国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的构建可以看出,前台主要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检索与服务,同时将系统后台生成的知识信息传递给每个用户;后台主要由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平台,以及知识库和知识管理平台构成,负责将系统生成的信息资源实施知识管理,增加知识信息的实际价值。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架构如图1所示:

(一)前台服务。信息检索与平台属于前台服务功能,主要负责将系统后台生成的知识信息传输出去。因此,信息检索与平台包括了信息检索平台、信息传输平台和服务咨询平台。平台具有知识信息推送服务模式、全文检索服务模式、全文传输服务模式、信息咨询参考服务模式等。

由此可见,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提供的服务包括:①检索和访问:实现了在线文本文件的实时检索服务;实现了图像快速检索服务;快速查询和准确定位视频、音频信息;②数字信息的传输和下载: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与校园网络的连接,使学生和教师可以在宿舍查询和下载各种多媒体资源;③知识信息导航: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平台具有在线咨询、用户留言、教师解答等多个功能模块,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求选择相应服务。

(二)后台服务。知识库: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丰富,特色馆藏资源较多,同时拥有海量多媒体信息资源。信息资源采集、整理、加工平台:主要负责对知识库中的信息资源进行流程化管理,将各种纸质文献资料、文字图像等信息资源实施数字化处理和加工;对Word文档、Excel表格等信息资源进行编目、标引和格式转换;按高校学科内容从互联网采集信息资源;对学生提交的学位论文进行整理;将教师上传的多媒体课件资源进行编目、标引,存储到对应的学科数据库。由此可见,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为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的采集、整理和加工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持。

二、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应用实践

(一)提供三个维度服务。高校图书馆提供的三个维度服务包括师生服务、高校科研服务和社会公共服务。

师生服务: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主要服务对象来自于高校师生。据调查研究显示,我国重点高校图书馆每天接待的师生读者大约在1万名左右,只要属于本校在读学生和在职教师,都可以办理图书馆借阅证件,高校图书馆每天对外开放12小时,提供图书借阅、参考咨询、知识展览等服务。

科研服务:高校图书馆为高校科研活动提供研究服务,高校学科研究项目较多,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增值服务为学科科研项目的顺利展开提供了有力支持。

社会公共服务:高校图书馆除了为本校人员提供信息服务外,还定期对社会开放,使社会公众也能享受图书馆提供的多种创新型信息资源服务,感受校园文化,提高个人素养。

(二)创建联合知识导航站。高校图书馆网络在线联合知识导航的建设以现代信息技术和海量信息资源为基础,为高校师生提供专业的文献资源服务,发挥知识资源集中服务的整体优势,使高校图书馆逐渐成为专业化的知识服务机构。由此可见,高校创建网络在线联合知识导航服务站,可以将不同高校拥有的海量信息资源进行集中管理,拓宽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模式,结合高校自身独特优势,为图书馆用户提供专业化知识服务。同时,高校图书馆网络在线联合知识导航站的建设还可以联合兄弟高校,共同建设专家咨询系统,为高校师生提供知识库检索、专家咨询、在线知识浏览等全方位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网络在线联合知识导航站主要以高校学生和科研教师为服务对象,提供的信息资源服务方式较多,包括电子邮件服务、在线实时咨询服务、Web咨询服务等。而且,高校图书馆主页应该创建Web咨询模块,师生登录到图书馆主页后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选择不同的咨询方式。用户通过主页提供的咨询模块将个人需要解答的问题输入之后,点击“提交”按钮,就可以立刻将问题发送到相关管理人员。图书馆需要在24小时之内解答用户提出的咨询问题,并将参考内容以电子邮件的方式反馈给用户。

第3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传统出版社;数字出版;盈利模式

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兴起和发展,丰富了人类获取知识的方式与渠道,增强了文化产业的创造力,出版行业也必须在数字化浪潮下不断尝试与探索,寻找出路与希望,于是催生了数字出版这一新的出版形态。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高新技术的加速融合,数字出版也以其交互性强、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等优点而得到越来越多的读者的青睐。出版的内容形式、传播手段、盈利模式和市场主体的变化,对整个出版产业产生了重大影响,为传统出版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许多传统出版社都开始尝试数字出版,有的建设数据库、有的发展移动终端电子书、有的开发内容资源管理平台等,然而多是投入多,收入少,盈利者寥寥。任何成熟的商业运营模式,均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以最终获利为目标。就数字出版而言,获取消费者对于现实和未来的网络阅读需求成为数字出版人的核心追求。

一、传统出版社参与数字出版现状

在技术提供商涉足内容开发和服务的同时,传统出版社也越来越清醒地认识到数字出版的产业大势,由消极观望,转而主动进军数字出版领域。高等教育出版社、外研社、商务印书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等纷纷涉足数字出版。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传统出版向数字转型这一发展方式的有效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纸介出版物为基础,推出与之相配套的光碟、光盘。“书配碟”“书配盘”不仅是一种日渐增大的市场需求,同时也是纸介出版跨入数字出版的低成本之路。

(二)以纸介出版物的内容文本为依据,打造电子图书、网络杂志等延伸产品乃至电子书库、在线图书馆、网络书店等延伸平台。这种做法,不仅使出版物的集成性、覆盖率和使用率大幅度提高,而且也使制作成本和营销成本进一步降低。以降低采购成本和减少流通环节来吸引读者,这些都是传统出版转向数字出版的便捷之路。

(三)集中资源和精力发展专业出版板块,这是目前乃至将来数字出版中发展和增值最快的部分。在数字化起步最早的专业出版领域,是为科研人员及专业人士提供学术研究和实际工作必需的内容和服务,其读者群稳定。一方面,由于纸质图书出版社对这类图书授权相对容易;另一方面,由于电子图书便于检索、可再编辑,所带来的附加功能更容易受到读者的重视。

(四)以出版物为基础,利用现代传输技术和平台为读者提供在线信息、咨询、辅导、培训等服务。尤其在在线教学、健康、财经等辅导服务方面,利用数字出版传媒传输快捷和覆盖面等优势,与网络出版、手机出版乃至电视播出等形成互动,带动纸介出版物的发行销售。

(五)用按需印刷优势服务特定读者。图书按需印刷始于 20世纪 80 年代,自 2005 年开始按需印刷市场呈现迅猛发展的态势。目前已有知识产权出版社、中国标准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内蒙古教育出版社等开展了按需印刷业。可以预见,未来几年,随着出版社专业图书数据库的建立,将有越来越多的出版社网站提供数字化的内容资源,无论是一本完整的电子书,还是任由读者自己选取的章节、片断,个性化定制和按内容付费将成为今后出版社盈利的模式之一。

(六)参照数字转型经验,复制成功案例。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等一批有实力的教育类出版社,都已进行了多年的数字转型探索;外研社、浙江大学出版社等一批大学社也利用各自的高端资源,积极参与数字化尝试。教育出版领域的在线业务很大程度是作为传统图书的互补和服务的延伸,以推动纸书销售推广或提供配合纸书的增值服务。

二、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分析

近年来,我国传统出版社在数字出版方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果和进展,但依然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盈利模式单一

当前,数字出版盈利模式多呈现为 B2B 模式、出售广告模式和阅读收费模式等。就单个企业或单个数字出版产品来说,存在盈利模式单一、盈利能力增长有限等状况,制约着该产业的发展。以电子书市场为例,当前电子书采取数字版权保护技术,能够实现“按复本数销售”,但是这种模式并不被普通读者接受。因此,当前的电子书销售主要采取的是 B2B 方式,技术供应商主要与图书馆进行交易。当图书馆的馆藏需求饱和时,电子书的销售将增长缓慢。

(二) 版权意识薄弱

众多技术商和出版社着力推广数字内容,却并没有太多用户愿意为此买单,其中版权就是个很大的障碍。在调研访谈中流传着一比喻:数字内容传播如高速公路,而版权授权是收费口。我们费劲修建了高速公路,但高速路入口处却只有一个收费口,结果大量的车都堵在收费口外上不了高速,导致整条路都无法正常运行。版权制度的发展滞后限制降低数字内容的传播效率,是当前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瓶颈。

(三) 在线支付障碍

数字内容在线流通是数字出版实现赢利的重要保证,而当前在线支付存在多种障碍,数字内容管理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的对接几乎仍是一种理想。据艾瑞咨询公司调查数据显示,网民不使用网上支付的原因有担心交易安全性、办理和使用过程麻烦、收款方不支持网上支付等原因。

第4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学术图书 开放存取 高校出版社

分类号 G253.1

DOI 10.16810/ki.1672-514X.2017.02.021

Abstract This paper analyzes problems related to open access of academic books based on questionnaires of 72 university presses from four aspects, including open responsibility and open attitude, open degree and open mode, open defects and open earnings, and the expectation of open access of academic books. The study finds that open access of academic books is necessary and feasible in China currently. However, the following problems still exist: the profit mode is unclear, the economic conflicts are obvious and so on. Therefore, the open access of academic books should be organized step by step.

Keywords Academic books. Open access. University press.

自从2002年2月《布达佩斯开放存取计划》首提“开放存取”理念以来,经过14年的努力,开放存取运动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与发展。截止到2016年4月21日,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共收录136个国家的11 580种学术期刊,2 275 968篇文献[1];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penDOAR)共收录119个国家和地区①的3048个开放仓储[2]。相较于开放存取学术期刊(Open Access Journals,OAJ)与开放存取仓储(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AR)的迅猛发展,开放存取学术图书的发展明显滞后。

作为开放存取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开放存取图书目录组织(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Books,DOAB)和欧洲网络开放存取出版合作计划(Open Access Publishing in European Networks,OAPEN)主管Eelco Ferwerda认为“书籍是开放存取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关注到的一个领域”[3],世界第三大OA出版社德古意特出版社(De Gruyter)执行总裁Sven Fund“相信每个出版社未来均会涉及OA出版”[4]。2012年,Springer开始开放存取图书[5],2013年德古意特出版社“将已出版图书中的具体章节进行OA出版”[4],2014年英国推出学术图书OA项目――知识解锁(Knowledge Unlatched,KU)[6],2015年谷歌学术可索引开放存取图书[7]。

与国外学术图书开放存取实践的积极尝试相比,国内学术图书开放存取还处在起步阶段,尚未被图书出版机构广泛了解。因此,P者希望通过本次抽样调查,了解高校出版社对学术图书开放存取相关细节问题的看法,分析学术图书开放存取的可行性,以期为推动我国学术图书开放存取实践提供借鉴。

1 现有研究概述

2010年9月,陈雨杏在其文章《日文开放存取资源的收集策略》中介绍了日本以已过著作权保护期作品为对象的开放存取图书收集项目:青空文库、日本儿童图书电子图书馆、电子版霞亭文库、电子版黑木文库及近代数码程序库[8]。虽然日本开放存取图书分布分散,项目典型性不够,但这是我国学者首次引入了日本在开放存取图书方面所做的实践尝试。2015年7月,宁圣红在其文章中介绍了学术图书开放存取奖项――IFLA/Brill开放获取奖的获奖项目,英国知识解锁(Knowledge Unlatched,KU)项目[6]。金涛、张强专门以学术图书为对象,在对机构知识库、出版商、文献机构、网络服务商调查的基础上,对学术图书开放存取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各方的策略选择[9]。魏蕊、初景利以国外20个典型的开放存取图书项目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商业-出版模式、服务模式、法律框架进行了归纳分析[10],并在其文章《学术图书开放获取与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介绍了美国大学图书馆的7个学术图书开放存取出版服务项目[11]。朱本军、龙世彤等结合美国、欧盟等国外图书开放存取项目经典案例,将开放存取图书划分为“传统出版―数字化―开放获取”“在线OA出版―开放获取”和“自存档―开放获取”三种模式,并结合这三种模式对开放存取图书的整合及利用进行了分析研究[12]。隗静秋、隗玮从出版的角度,总结了目前国外开放存取图书出版的6种常见商业模式:相关机构联合承担费用,众筹,广告,特定时间段内免费,数字版免费、纸质版付费,增值服务,认为开放存取图书出版有利于推动我国学术出版的发展,促进学术繁荣,并鼓励我国高校出版社在突破传统价值链商业模式基础上,实现商业模式多元化,尝试进行开放存取图书出版[13]。

4.4 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望与担忧同在

开放存取,作为国际学术知识交流的必然趋势,为我国的图书馆、学者和出版社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也带来了挑战。学术图书开放存取不但可以解决目前我国学术图书出版的诸多问题,也可以有力地促进我国学术图书出版“走出去”。出版社既希望通过学术图书开放存取树立自身品牌,扩大影响力,打开国际市场,创造新的利益增长点,又担忧开放存取的盈利能力,以及版权、技术及开放边界问题,害怕“竹篮打水一场空”。学术图书开放存取机遇与挑战并存,期望与担忧同在。

参考文献:

[ 1 ]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EB/OL].[2016-04-21].https:///.

[ 2 ] 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OpenDOAR)[EB/OL].[2016-04-21].http:///find.php?format=charts.

[ 3 ] Springer now publishing open access books[EB/OL].[2016-04-15].http:///about+springer/media/pressreleases?SGWID=0-11002-6-1387743-0.

[ 4 ] 都文.开放存取:学术出版新浪潮――访德古意特出版社执行总裁Sven Fund[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3-11-11(B02).

[ 5 ] Springer开始开放存取图书[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11):52.

[ 6 ] 宁圣红.学术图书开放存取新模式:Knowledge Unl-atched[J].图书馆论坛,2015(7):14-20.

[ 7 ] 谷歌学术可索引开放存取图书[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5(11):25.

[ 8 ] 陈雨杏.日文开放存取资源的收集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0(9):99-102.

[ 9 ] 金涛,张强.学术图书开放存取策略选择[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3(6):9-11.

[10] 魏蕊,初景利.国外开放获取图书出版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工作,2013(11):12-18.

[11] 魏蕊,初景利.学术图书开放获取与美国大学图书馆出版服务[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4(3):17-22.

[12] 朱本军,龙世彤,肖珑,等.图书开放获取模式及整合利用研究[J].大学图书馆学报,2015(5):26-31.

[13] 隗静秋,隗玮.国外开放获取图书出版商业模式研究[J].科技与出版,2016(1):62-66.

[14] 南京大学出版社样书申请[EB/OL].[2016-04-18].http:///college/apply/.

[15] 刘佩英,杨帆.学术图书在大学出版社的功能新定位[J].出版l行研究,2013(8):32-34.

[16] 钟源,吴振寰,刘灿姣.数字资源长期保存馆社合作模式调查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4(2):91-95.

[17] 钟源.读者决策采购馆社合作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5(24):27-31.

第5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侍者名叫佩里斯,是昨天闲聊时认识的,他梦想着去马赛做一名海员,正巧卡尔沃和欧文在半年前去过马赛行乞。他们向佩里斯详细地描述了船只攒动的港口、蔚蓝的大海,谈起了美味的马赛鱼汤,并送了一个马赛特制的薰衣草香皂给他――他们成了朋友。

这是他们的“盈利模式”之一,他们与当地的人分享着丰富的旅行经历,将各地的纪念品送给这些新朋友们。于是常常有人自发地解囊相助,解决他们的吃饭问题。

吃过佩里斯招待的下午茶,两人开始了下午的“工作”。他们找到了一家可以免费上网的图书馆,卡尔沃拿下相机里的存储卡,欧文熟练地在地址栏输入他们的网站――“懒乞丐”的域名。今天网站的访问情况不错,欧文哼着小调,上传了昨天在德高多依宫殿拍的照片。

没错,这也是他们的“盈利模式”。挂出自己的网站,将路过各地的风土人情、名胜古迹等等拍摄下来,将这些照片传到网站上,提供给感兴趣的网友。看完照片,如果网友愿意,可以通过网上汇款的方式直接汇款给他们,支持他们继续环游世界的费用。就这样,通过网络,他们获得了很多网友的帮助。

从图书馆出来,正逢日落,夕阳下的布哈科高塔绝美如画。欧文赶紧举起相机,从各个角度一阵猛拍。没错,相机也是网友资助买的,他们绝大部分的收入都用来扩充设备。

第6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 健康促进模式; 微信; 生活方式; 功能康复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health promotion management model based on wechat platform on the life style of patients with lumbar disc herniation.Method:From June 2014 to June 2015,80 cases of lumbar disc surgery in our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each group had 40 cases.The control group was given routine health education,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ased on the wechat platform HPM follow-up management mode,the follow-up period for half a year,the health promotion lifestyle profile (HPLP) score,low back pain score (JOA)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i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After 6 months,the observation group HPLP each dimension score and total score were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Key words】 Postoperative lumbar disc herniation; Health promotion model; Wechat; Way of life;Functional rehabilitation

First-author’s address:Zhuhai Hospital of Guangdong Provinc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Hospital,Zhuhai 519015,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14.026

第7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关键词:数字出版 数字权利 载体 盈利模式

中图分类号:G23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5-136-02

1 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及其所面临的问题

目前,国内的数字出版产业链主要包括内容提供商、内容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阅读终端设备厂商。此外,还需要版权方、第三方支付平台、终端设备的配件供应商、阅读软件开发商及广告投放商等参与者。同时,数字内容创造者(作者)及数字内容消费者是产业链两端重要的角色。(2011,陈永东)

综合目前国内外数字出版产业的现状,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两类:

(1)传统出版机构占据主导地位,利用在出版领域的优势,将传统出版内容数字化,并通过自建或者和数字技术服务商合作的方式,建构数字出版平台。如:美国最大的实体书店Barnes & Noble推出数字出版平台及Nook电子书,中国出版集团则运营了中国数字出版网(大佳网),中国的中南出版传媒、南方出版传媒等传统出版企业也正在打造数字出版平台。

(2)由互联网和科技企业为主导的独立于传统出版机构的数字出版商,通过建设数字出版平台,直接连接版权所有者(内容创造者、传统出版商)和消费者。如:亚马逊的网络出版平台及Kindle电子书、苹果和谷歌应用程序商店及其平板电脑产品等,中国则有盛大书城、汉王书城、当当网推出的电子书阅读器以及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开展的手机阅读服务。

在国内,由于出版产业政策的限制,传统出版机构在数字出版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因而发展模式以第一种为主。传统出版机构之外的其它参与者,如电信运营商、苹果、汉王书城、当当网等,都需依赖于传统出版机构作为内容提供者。同时,一些互联网企业,如盛大文学、网易读书等,则尝试着开辟一条独立于传统出版的数字出版之路。而美国的亚马逊则同时在两种模式下都有所发展,一方面从传统出版商获得内容版权进行数字出版,另一方面也为作者提供直接作品的平台服务。

亚马逊的模式体现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趋势,即由数字出版平台掌控出版产业,减少出版产业环节,为内容创造者和消费者提供一个直接进行交易的数字出版平台。(2012,赵立新、谢慧铃)

以上两种数字出版模式在商业模式上都继承了传统出版的思路,即围绕出版物的生产和销售发展。一般由内容创造者或版权所有者授权给数字出版商,然后由出版商生产数字化出版物,并通过网络销售平台按照传统定价方式销售给消费者。其盈利主要来自于出版物销售,出版物的定价与传统出版物定价类似,消费者一次性买断产品。

这种模式注重维护传统出版企业的利益,有利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的平稳过渡。但是并没有适应数字技术和互联网传播的特征作出革新,因此产生了很多问题,限制了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数字出版商业模式不清晰,无法提供一个为各方所广泛接受,利益均得的成熟的解决方案。传统出版企业对数字出版的分配模式和带来的收入不满,同时在技术领域又缺乏优势,因而对发展数字出版的态度不够积极。而数字平台运营商、电信运营商以及阅读终端设备厂商因为被迫向传统出版企业妥协,也面临较大压力。中国汉王上市两年以后开始走向亏损即是一例,因为其无法依靠销售硬件盈利,而在内容上又因为缺乏控制权而导致资源匮乏,反过来影响了硬件销售。

(2)数字出版定价机制存在问题,消费者转换消费观念存在障碍。数字出版无法像传统出版,提供可供收藏和自由处置的实体商品。消费像购买传统出版物一样购买了商品,却不拥有实体商品,而且无法像处置传统出版物一样自由处置,比如外借、转卖等。在数字出版中,消费者购买的不是实体产品,其定价机制和销售模式应该和传统出版物不一样。但目前数字出版的定价机制和销售模式,意味着传统出版机构将数字出版理解为对原有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化,缺乏对内容的深度开发,导致消费者有偿消费意愿不高。(2012,刘肖、董子铭)而消费者对于抽象的数字产品,习惯于免费或者低价获取,并且习惯分享。但是数字出版商在授予用户权限上却偏于保守,担心作品被免费分享。数字出版物消费者得到的产品和对产品的处置权利远远无法和传统出版物相媲美。

(3)传统出版商和数字出版商的思路不一致,导致合作艰难。典型的是谷歌的数字图书馆计划,其试图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搜索引擎技术,为网络用户提供便捷的数字内容服务,却因为和传统出版企业的理念冲突,使其发展受到阻碍。其它诸如苹果应用程序商店、亚马逊电子书销售平台,也都和传统出版企业产生了诸多矛盾。数字出版商不得不为了迎合传统出版商的需求,违背数字产品的特点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

(4)版权保护的问题。数字产品可复制和通过网络分享的特点决定了,数字出版在版权保护方面不但需要技术上的创新,更需要全新的版权保护机制和消费者授权。但是目前的数字出版产业,则试图复制传统出版产业的版权保护机制,而这违背了数字产品的特点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

2 看待数字出版的一个新思路

数字出版发展中所面临的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数字出版产业继承了传统出版业的理念,把数字出版物当作实体产品来进行生产和销售。而数字出版引入的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给出版业带来了根本的革新,即出版物的数字化和发行渠道的网络化。

出版物的数字化首先意味着内容和载体分离,这从根本上改变了图书销售的本质,使得出版业不再是通过传统渠道销售实体出版物的产业,而是基于数字终端和互联网,售卖针对于数字内容的某种权利,为消费者提供服务的新型产业。其次,数字化意味着媒介融合。消费者不再依赖于单一的产品和传统的发行渠道,而是依赖于一个融合了多种功能的数字终端,也是媒介消费终端,而图书类的出版物只是消费者在这个终端上的选择之一。

发行渠道的网络化意味着数字出版是基于互联网的传播和营销,其特点是开放、自由、共享和个性化,这改变了消费者对媒介产品的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出版业和其它产业联系更加紧密了,比如娱乐产业,比如社交网络的即时共享和互动。

因此,出版业应认识到数字出版是一次变革,需要转变思路,建立适应数字出版需求的新模式。数字出版在实现了内容和载体的分离以及网络发行以后,虽然满足的依然是消费者对出版物的需求,但是其生产和销售的产品、传播渠道以及商业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即:数字出版是以数字内容及其授权为核心,建立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基础之上的新型服务产业。与之相适应的,出版产业链中最重要的转变就在于出版商角色的转变:因为数字出版销售的产品不再是实体出版物,而是围绕内容及权利的服务,出版商已经从从传统出版中的实体商品(印刷出版物)的生产者和销售者,转变为数字平台服务商和数字权利的管理者。

数字出版的消费者消费的是关于内容的权利,而非承载内容的实体出版物。因而,数字出版商的工作主要在两个领域展开:(1)围绕数字内容和消费者需求提供服务;(2)对数字内容权利的管理。

数字出版业首先要考虑两个问题:(1)数字出版的定价机制。因为数字出版销售的不再是实体产品,而是权利和服务,首先就涉及到如何定价的问题,也即依据什么定价。(2)授权模式。消费者对实体产品的处置权限和对数字产品与服务的处置权限是不同的。数字产品和服务都包括什么权利?技术上如何实现?这需要既考虑保障内容创造者、版权所有者的权益,又要适应数字产品的特点和互联网传播的规律,满足网络用户的需求。

3 数字出版发展的路径探讨

本文希望通过以上探讨,建立一条数字出版全新的发展路径。目前考虑到的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出版产业链需要变革,产业链中各种角色要重新定位。

在数字出版产业链中,传统出版商的位置会被数字出版平台取代,出版产业链简化,而围绕数字出版平台则会出现众多的第三方服务商。在新的产业链中,内容创造者会有更大掌控权,取代传统出版商的数字出版商则以平台服务者的角色出现。同时,由于数字化内容权利管理的重要性,版权管理者会占据重要位置,消费者则具有了更多的个性化选择。(2012,赵立新、谢慧铃)

(2)数字出版产业转为以授权为主、售卖为辅,以消费者为中心的服务业。

数字出版可以围绕不同出版物的特点、消费者需求和授权权限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的服务,改变传统出版物围绕产品和印刷成本定价的模式,转向围绕授权和服务进行定价,满足消费者需求,并充分开发出版物的价值。

数字出版服务主要以多样的授权模式来体现,而不是产品的销售。传统出版物一旦销售给消费者,其服务周期即宣告结束。而数字出版物,因为可以开发多样化的授权模式,数字出版商和消费者的联系可以一直存在,出版商通过服务可以最大化开发每个消费者的价值。比如,出版商可以将出版物按时间授权,也可以终身授权;可以提供阅读权、分享权、借用权、转让权的选择。

数字出版可以提供多样化的产品和个性化定制服务,比如:同一出版物根据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可以提供多种样式的数字出版物;按需出版可以满足消费者的收藏需求,而且可以采取个性化的定制方式制作按需出版物。

通过数字化发行,出版商还可以根据产品质量和用户对产品的需求定价,使产品价格更体现产品价值和使用价值。

出版商还可以开发多种盈利模式,包括对产品进行多次售卖、加入广告,并与娱乐业和社交网络相结合,适应电子商务和社交网络的经济学,走出一条新的商业化之路。

(3)数字图书馆可能在数字出版产业中占据重要位置。

由于数字化的内容可以任意复制、不需要实体载体,并通过网络跨区域传播和下载,这使得每个消费者都可以在自己的数字终端登录数字图书馆阅读任何出版物,而且和自己购买的阅读效果没有差异。这样的变化意味着数字图书馆相对于传统图书馆会发生重大改变,可能成为大多数数字出版物的消费首选。为了适应这种变化,数字出版商可能要同时建立自己的数字图书馆,并通过多样化授权方式谋求建立新的出版模式和盈利模式。另外一种极端的变化,在数字图书馆引领之下,出版产业可能向公共服务业倾斜。

(4)数字出版要依托新技术塑造消费者需求,创建新型产业。

新技术带来出版物的数字化、发行渠道的网络化、接收终端的电子化,在产品和服务开发方面,多点触摸屏和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满足的不仅仅是传统出版产业的用户需求,而是给出版物引入了全新的尺度。这意味出版物的功能和消费者需求都会发生根本改变,技术可能催生全新的需求和产业。这需要通过对新技术、新产品和用户使用习惯以及用户需求的深层次研究来发现。

本文重点在于提出一个数字出版发展的新思路以及一些新路径,但仅限于通过结合实践经验、个案研究以及文献资料得出设想,存在很多不成熟之处,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检验来加以验证和完善。笔者希望可以结合其它研究成果和实践成果,通过定性和定量的科学研究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 陈永东.数字出版内容平台发展趋势分析[J].出版广角,2011(11):10-13.

第8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此时,中国的数字出版资本市场暗涌不断:江苏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12年年报显示,数字出版首度盈利,利润率较高的《数字课堂》光盘卖出了1500万张,这是存量内容资源数字化之后的一个重要突破。

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规划,中国第十个数字出版基地今年1月在安徽落地,数字出版从早期技术企业的“单打独斗”开始走向全产业链融合发展。

以2005年“首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的召开为标志,中国数字出版已经历七年的发展。统计显示,2011年数字出版实现营业收入接近1377.88亿元,占全行业营业收入10%。

“中国传统出版业必须接受这一不可逆转的转变”,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总裁、韬奋基金会理事长聂震宁以“持续转型”来界定2013年中国数字出版态势。他向本刊记者表示,个人可以放弃新技术,整个行业不能放弃,传统出版业应该积极参与其中,耐心等待时机。

在许多人看来,传统出版正像蝴蝶一样蜕变,从二维书写的呈现,进入全新的多媒体空间。有评论认为,这是出版业继造纸术、活字印刷术之后的第三次“迁居”。

传统出版:被动应战还是华丽转身

2012年圣诞节,美国《新闻周刊》的封面令读者震惊:摩天大楼从纽约曼哈顿的街区耸起,画面萧瑟凄凉,“最后一期印刷版”字样横亘在封面正中位置。这家美国第二大新闻杂志以这样的方式向印刷版告别。封面上的“印刷”二字被标注为刺目的红色,让人很难分辨这是毁灭或是重生的色彩。

在此之前,2012年9月,有着93年历史的德国老牌报纸《纽伦堡晚报》宣布停刊。紧接着,《法兰克福评论报》宣告申请破产。

“在无情的市场大战中,自身战略决策失误必会失去阵地。”聂震宁认为,国外传统报刊倒闭潮并非必然趋势,转型的战略错误必将导致惨败。他同时忧心忡忡地表示,中国传统出版业的转型依然很慢,而技术商正在攻城略地,传统出版必须尽快跟上科技的脚步,形成主导力量。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2011-2012中国数字出版产业年度报告》指出,传统出版数字化步伐较慢、数字出版人才匮乏、数字出版标准不足、数字版权意识淡薄等困扰数字出版多年的问题依旧存在。

“中国存在两张皮,英国是一张皮。”湖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长江出版传媒集团原总裁王建辉2012年9月考察英国之后,撰文《出版向何处去》指出:在英国,传统出版业自己成为数字出版的主导者与原动力,英国出版业把数字出版看作自己的分内事。

“观念问题是主要原因。”北京“中文在线”网站总裁童之磊告诉本刊记者。现在市面上所能看到的《十报告》《中国共产程》《十会议文件汇编》电子书,皆由“中文在线”与人民出版社合作同步推出。

作为数字版权服务商,“中文在线”2000年成立于清华大学,是中国数字出版的开创者之一。“中文在线”成立之初提出“数字图书馆”这个全新的概念之后,到全国各地对1万多名校长、图书馆馆长、老师进行培训;在中西部地区,“中文在线”甚至以买断图书版权后捐赠的形式进行普及和推广;2002年,“中文在线”担纲“十五”计划教育部课题,在国内率先推出“中小学数字图书馆”。

十年来,“中文在线”与传统出版企业洽谈合作时屡屡碰壁,却承担了大量政府公益电子书项目。

在童之磊的视角里,中国政府和读者对数字出版热情非常之高,然而,作为中间环节的传统出版企业,其向数字出版转型的现状则呈现出“贫富分化”的极不均衡发展态势。

2010年,新闻出版总署下发《关于加快我国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到“十二五”末,中国数字出版总产值将力争达到新闻出版产业总产值的25%;传统出版单位到2020年基本完成数字化转型。

要实现这一目标,中国传统出版单位转型任务艰巨。

数字出版的三重境界

你在哪里读到莫言的小说?本刊记者在街头随机询问,十有八九的人回答是阅读免费电子书;同样,诸多上榜图书仅仅在新书发行第三天,即可在网络免费下载。如果,你以为这就是数字出版,然后大叹传统出版难敌免费大餐,那就错了。因为数字出版不等于电子书,免费也不代表版权电子书的未来――之所以存在误解,概因为在中国,传统纸书电子化尚未形成比较成熟的模式。

让我们将视角回溯到电子书的鼻祖――2000年3月,美国作家斯蒂芬・金与美国西蒙&舒斯特图书出版公司合作,在网上出版一本1.6万字的短篇小说《子弹骑手》。24小时之内,约40万名读者下载了这本66页的惊险小说。亚马逊集团董事会主席杰夫・贝佐斯坚信斯蒂芬・金一定会成功,因为“他的东西就是写在香蕉皮上,人们也会乐意去读的”。

“数字出版第一阶段是纸书搬家,第二阶段是互动阅读,第三阶段是把纸质印刷出版、音像出版、电子出版和网络出版进行技术嫁接和内容关联整合,成为可使读者闻听观看同步进行的一种全媒体数字出版方式。”童之磊告诉本刊记者。

然而,中国大多数传统出版商纷纷在第一阶段踌躇不前。究其原因,数字出版的运作、销售与盈利模式不清晰,是数字出版转型面临的一大瓶颈。

“传统的渠道功能就是把纸变成钱,数字出版的关键,在于把电子书变成钱。”一位出版商对本刊记者说,目前运营商的阅读基地已能做到“把电子书变成钱”,因为运营商本身有趋之若鹜的产品提供,有可以实现支付的通道,有庞大且可见的读者群,“产品――渠道――销售产业链一应俱全”。

王建辉在《出版向何处去》一文中指出,英国已经形成了数字出版的一系列模式,像牛津大学出版社即对以往纸质工具书进行数据化集成,由于其检索功能大大优于纸质书而实现“二次售卖”。2011年,这家出版社的纸质工具书收入比例降为12%,数字化工具书则上升到88%。再就盈利模式而言,开发者、出版商与消费者的意愿是不同的,开发者、出版商要实现利润,消费者则要求尽可能少地付费或免费,这样就要在付费与免费之间找到出路,在免费的基础上付费,即留下一部分最关键的内容让人去订阅与付费阅读。这是英国数字出版通常采用的盈利模式。

而在中国,在数字出版的发展初期,免费策略快速占领市场,运营商凭借经济实力抢夺数字出版市场,的确能够获得可观的后续利润。但从长远看,数字出版业的生态尚未建立,当免费成为主流,包括作者、出版商和分销商在内的整个产业生态链的利益都将难以保证。

更令人担忧的是,免费和低价无疑在培养这样一种认知――电子版等于廉价版,这会造成电子图书在读者思维层面的贬值。长此以往,低价将成为数字出版业发展的瓶颈。

令传统出版业踯躅不前的还有版权问题。出版社长期积累了大量的优秀图书资源,但是大多数图书资源都没有与作者达成数字内容的版权合同,版权合同如何制定也需要一个“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

马汝军介绍:“《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内容设置宗旨是:趋向互动参与,要做的不仅仅是条目,更多是挖掘。”这意味着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等在内的部分传统出版业,开始了互动内容的第二阶段探索。而在马汝军看来,这一阶段的探索,重点在于传统出版单位的角色转换――完成从提品到提供服务的转变,通过构建服务体系来实现传统出版机构对市场的开拓。

与此同时,为数不多的一些出版集团已经快步跨入第三阶段,即全媒体数字出版阶段。对这一阶段,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下称中少总社)社长李学谦向本刊记者作出描述:“用最合适的传播手段,传播最好的内容,以最好的渠道传播最优秀的内容。”

中少总社的《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在2012年底,取得全年发行码洋过亿的骄人成绩。本刊记者在这家出版社的营业厅看到,包括各类“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音像制品、下载有声书玩具等各类终端设备一应俱全,呈现出全媒体同步出版的数字出版形态。

李学谦告诉本刊记者,中少总社的数字出版工程规划包括四个步骤:第一步是建立数字资产管理库。即把1951年《中国少年报》创刊以来、1956年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建社以来的所有报刊资源,还有4000种图书,重新进行加工、整理、登记、录入,进行数据化的加工编码,建立起中少总社自己的数字资产库,以后所有新出版的书报刊同时进入到这个库里;第二步是在建立数字资产库的基础上,推出中少数字图书馆;第三步是在完成数字资源建设的基础上,推出适合数字化传播的各种产品;第四步是在“十二五”期末建立协同编撰平台,实现多媒体协同出版。

“同时,我们也有一个要求,实施数字出版必须有清晰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卖不出钱的东西我们先不做,一定要做有市场前景的东西。”李学谦说。

“今后3年至5年,我国出版业将进入完成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期。”2012年8月,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会见圣智学习出版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罗纳德・邓恩时说,仅仅通过技术加工,将传统出版物移植到数字阅读平台,很难获得内容、技术和体验上真正的融合统一,而通过多元创新,开发更有针对性的数字阅读内容,结合数字阅读平台特性,建立起有效的商业模式和盈利模式,才能真正推进传统出版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内容依然为王

新浪微博名为@mingergong的博主(认证为: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副教授,中国妇产科网创始人)2012年12月6日发出这样一条微博:“针对宫颈糜烂我已经做过多次科普了,还是不停有患者被误导,发现在百度百科上还是有很多误导老百姓之处,于是我花了2个多小时把那个词条里面误导老百姓的东西删除掉,加上新东西,结果发现正确的东西居然没通过,今天看到有人修改通过了,查过去一看是某私立医院的。原来那是他们营销的主要战场!”

马汝军以此撰文《从宫颈糜烂看网络百科》提醒网络百科的使用者:专业的百科条目应该由专家来写,否则极易以讹传讹;开放百科并非“越修改越准确”,关键是参与者是谁;百科的内容运营越掺杂商业目的,内容就会越不中立。

正在筹办网络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内容定位是――一个基于国家核心价值体系的准确知识服务平台。马汝军说,网络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学科编撰不会交给大众。可以评价,但不能编辑修改。他告诉本刊记者,30年来,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条目的作者累计3万余人。目前最大的瓶颈是,要找到最合适的作者维护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非常不易。

“没有内容的话,平板等于是切菜板。”安徽出版集团在数字出版领域已累计投入6亿元,该集团总裁王亚飞表示,全媒体出版时代,内容还是做出版的主要方向,这对编辑提出新的要求,要有新思维,要选择适合各类内容的载体使用。

“我自己是2010年开始玩的,最后一关总过不去。”说起《植物大战僵尸》系列图书的缘起,李学谦似乎回到了2010年,在最后一关卡壳的他,灵光乍现般地想到了图书的内容创意,于是,今天过亿码洋的“僵尸”系列图书创意出台了。

第9篇:图书馆的盈利模式范文

远流出版的数位创新转型

[台湾远流出版公司董事长王荣文先生]

远流创办于1975年,共出了5000多种书,营业额有5亿新台币。目前远流处在创新转型的阶段,主要有两个方向:一是数字转型;二是数位文化创意转型。

文化创意转型主要体现在远流经营的一个文化创意产业旗舰基地――华山1914,这里不过多涉及。我主要介绍一下远流出版的数字转型战略。

1994年,从《老鼠娶新娘》的光盘版开始,远流涉足数字出版。之后成立网络书店,打造金庸茶馆,2000年,我们研发线上百科全书,到了2006年,我们研发出Koobe平台,在此平台上电子杂志和电子书,并进行运营工作。

为什么要开发这样的平台呢?早期我们希望通过与其它成熟平台的合作来达成电子出版物的运营。但通过与多家国外平台洽谈试验,发现均不能符合中国人的阅读习惯,特别是在中文检索上存在很大问题。后来受到韩国的电子书BoopTopia公开上市的刺激,我们决定要自行研究出适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平台。

2008年我们正式在Koobe平台上电子杂志,运作良好。现以远流《科学人》杂志为例。《科学人》纸本杂志在台湾300多个店铺售卖,业绩一般,但《科学人》电子版每月却有1万人上网下载试读,每月有100万新台币的销售额。我们还可以从Koobe的后台知道读者阅读杂志的平均时间是35分钟,其中大概有32%的时间在利用杂志以外的功能,比如查网络字典、查科学字典、做标记等。

Koobe还可以有效保护出版物版权,这里的版权,不仅是PDF和Flash,还包括所有动态的影音作品。

当然,远流对Koobe的定位,还不只是内容的运营平台,我们还希望它能成为整个台湾出版业界、图书馆界共同使用的平台,它将是一个Ebook的通路商。

数字版权保护与数字出版商业模式的建立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先生]

传统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基础是存在版权保护的机制。但数字出版发展到今天,大家仍然觉得应是免费的午餐,这是值得思考的。

但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制度,可否通过简单的修改原先的条例就实现呢?我持怀疑态度。原来出版社和作者签约,只要库存没有了,不去再版了,作者就可以收回版权。而数字化时代中,库存在数据库里,一旦分销出去,就可无限繁衍。到时作者、出版者、分销商的利益都很难保障。而这些情况,是与以往的完全不同的,仅凭简单修改条约是不够的。

今天通过百度我们能搜索到并免费获得Mp3,那百度犯规了么?它只是提供链接,只要取消链接就不承担连带的责任。但这种规定合理么?我们可以回溯这一规定的发源。当年制定这个政策有两个原因:一是新兴的互联网刚刚起步,没有形成盈利模式;二是当时要建信息高速公路,这是利好做法。但今天,这一机制使我们产业链存在的内在利益链条断了。我们应该考虑重建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机制。

传统出版社的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探讨

[商务印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刘成勇先生]

当前传统出版单位都清楚要把握数字化浪潮的危机和机遇,探索数字出版的商业模式,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国内大部分出版单位还没有找到适合自己出版资源的数字出版形态,还没有开发出来适合互联网需求的数字出版产品,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数字出版产品的销售渠道,没有实现盈利。

我想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首先有四个要素:一是数字化,数字化永远是传统出版社进军数字出版的第一步,也只是万里的第一步,只有做了数字化之后,后面产品的开发、渠道的建设、商业模式的突破才有可能。二是产品化,要形成供用户使用的数字出版产品。三是平台化,独立的、孤立的数字出版产品的成功率不大,我们必须搭建一个具有一定技术门槛,拥有特色内容的开放的数字出版平台。四是规模化,这不仅仅体现在内容海量的规模和高集中度上,而且用户的数量、访问量也要达到相当大的规模。

认清这四大要素后,我们再进一步探讨如何建立数字出版运作模式 ,我归纳成“五个一”工程。

一是要制定一个清晰、可操作的数字出版战略。传统出版单位必须认真分析本单位的核心、优势,然后选择适合的数字出版形态,并慎重选择进入数字出版的路径。二是要建立一个适应市场化运作的机制。出版单位现行体制很难适应新的数字出版要求。出版社要想在数字出版领域真正与技术提供商、新兴的数字出版商同台竞技,就必须向这些公司靠拢,建立与传统出版不同的有利于创造、创新、创业的机制。三是要培养一支融合技术、出版、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四是要打造一个规模化、集约化的数字化出版产品平台。五是要建设一个自己可以掌控的销售渠道。

最后我们还要看到,传统出版社要进军数字出版,必须处理好以下十大关系。

一是内容提供商与数字出版商的关系。数字出版商是把内容、技术融为一体,向用户提供增值的服务。传统出版社不能固守内容提供商的定位,而要争取向下游延伸,成为数字出版商。

二是内容提供商与技术提供商的关系。目前是技术提供商在推动和主导我国数字产品的发展,内容提供商要妥善处理好与之的竞争和共存的博弈。

三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关系。现在传统出版很难离开数字技术的应用,随着数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更不会有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的划分。

四是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从产业链来看,数字出版与数字图书馆是源和流的关系,是供给和需求的关系,是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五是有线互联网与无线互联网的关系。随着3G时代的到来,数字出版的平台、媒介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传统互联网,未来融合通讯、阅读器、电脑功能等功能的移动媒体肯定会出现,数字出版将向无线移动、向个性化按需定制和跨媒体出版方向发展非常明显。

六是科技项目与数字出版产品的关系。数字出版产品的研发以科技项目的形式来运作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当然科技项目资金的来源最好申请国家资金。

七是内容与展现形式的关系。现在数字出版已经出现很多的形态,如电子书、数据库、按需印刷、手持阅读器、在线教育平台等。我们要利用数字技术实现内容与展现形式的分离,达到“一次制作,多元”的目标。

八是版权保护与内容传播的关系。九是标准与实践的关系。数字出版标准的制定必须考虑到国内数字出版产业实践。另外我们也要尽可能采用国际、国内相关标准,以利于行业内容的交换和整合。

十是1.0与2.0的关系。大家都在谈Web1.0和Web2.0,我想二者之间其实就是大众与小众的关系、精英与草根的关系。我们在网上最终的目标是要成立一个网上社区,大家都在网络社区里分享我们的内容,向适合的用户营销、推动我们的产品。

进军新媒体的“第三条道路”

[广州家庭医生在线信息公司总经理郑文艺先生]

我认为现阶段出版同仁进军新媒体有三条道路,第一条路是借助互联网技术直接发展而来,像新浪、百度、腾讯、盛大。第二条路,将传统媒体直接嫁接到互联网上,建一个同名网站。第三条路,整合传统媒体的品牌,资源优势,彻底打破“新媒体由传统媒体管辖”的模式,通过制度创新、内容创新和盈利模式的创新走出一条独立的新媒体发展之路。

在此我以“家庭医生在线”为例,探讨如何走这第三条路。“家庭医生在线”是完全独立于《家庭医生》之外的一个公司,它独立运营,本网站独立半年后,价值已经增加了6-8倍。这就是制度创新的结果。

二是内容创新,内容创新是说跳出传统媒体的框架,家庭医生在线跳出杂志,按照新媒体内容的特点,增加海量的、时效性、方便性的信息。

三是盈利模式的创新,盈利模式的创新是新媒体发展过程中最关键的一个。家庭医生在线的盈利模式和很多网站、很多传统媒体都不一样。我们利用《家庭医生》杂志的资源生产视频、演讲等内容,我们还把原有资源改写为不同版本提供给不同媒体,进而通过这些渠道盈利。目前看来,这一盈利效果效果很好。

数字出版需要全方位整合

[香港现代教育网络有限公司CEO李超伦先生]

当前数字出版要发展,需要全方位的整合。

第一个整合,就是整个供与求之间的过程。整合的概念不是整合我们自己的内部生产,而是去聆听客户需要什么,我们要做客户需要的产品。

第二个整合,是产品整合。我们的数字出版经常自豪于我们有很多产品,但可知全球最大的内容提供商却只有几十种产品。我们看Windows,全世界都可以使用,但它就只是一个产品,它是整合了简体字、繁体字、俄文等不同文字的一个产品。我们也需要产品整合。

第三个整合,是服务整合。我们出版业一直只提供一种服务,那就是供客户阅读。但是今天的数位内容里面大部分都不只是用来阅读的,检索、娱乐、保存信息等,我们还可以提供如此多的服务。

目前我们的数字出版中,每一本书、每一个产品都是孤岛,要让孤岛连成大陆是很难的,但我们一定要一起做,只有长江、黄河才能完成整体的数位出版的概念。

移动阅读撬动数字出版坚冰

[广州金蟾软件研发中心有限公司总裁杨洪先生]

2007年11月,亚马逊推出了移动阅读器Kindle,从此点燃了移动阅读之火。从中国市场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出版的市场启动也会由移动阅读开启,走向规模化和产业化,移动阅读可利用无处不在的无线网络,它还有清晰的用户身份,有效的数字版权保护以及良好的付费环境和付费的习惯,同时具有便携性和阅读的舒适度,读者有大量的理由爱上移动阅读。

移动阅读能够市场化运作最重要的是,它具备可经营性。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手机用户群,目前我国手机用户已经突破6个亿,有1.17亿是经常使用手机阅读,大概占了其中的两成,这个数据还在高速增长。

金蟾软件公司看准了庞大的手机阅读群体,开发了“易博士”平台。这一平台是跨设备的,可以在不同的终端上显示内容,我们还成功开发了易博士M218B电子纸,于2008年9月份成为国家图书馆移动数字阅读唯一合作电子纸。它采用美国Elnk公司的材料,仅0.2毫米厚度并可弯曲。

我们还非常注重移动教育市场,已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广东省出版集团合作成立电子纸教材实验室,开发适合中小学使用的移动终端,研发的成果会向全国范围内推广。此外我们还联合三大运营商推出基于3G的移动设备,通过运营商集中采购的方式,展开一些报纸数字版的推广。我们相信,通过多渠道经营,移动数字出版将在两年内得到飞速的发展。

古籍数字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北京国学时代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汪晓京女士]

什么是古籍数字化,就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古代的文献进行整理、研究与保护,并以电子数据的方式提供使用。下面我主要讲一下古籍数字化在文化产业中的应用。

首先我展示几个比较成功的案例来说明古籍数字化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我们公司的核心产品是国学宝典,这是一套开放式的文献古籍数据库,已经建设了二十年,在此期间我们与国内200多所重点高校的汉语言文学、历史学、哲学著名的专家和教授保持密切的联系,聘请了众多著名专家担任顾问。这些专家、学者既是数据库的使用者,也是数据库建设的参与者,同时我们还参与到了他们相关研究课题中,以提升数据库的时效性和学术性。我们还利用国学宝典创新开发出一系列古籍数字化的衍生品。一是我们开发的一系列国学系列电子出版物,这一套电子出版物有二十多种,可以全文浏览、检索,还配了一些字辞典、背景音乐、按需打印等功能。此外我们还设计了国学U盘智能书库,以U盘为载体,以经典文献为基本内容,采用先进的智能芯片加密技术,可以在多语言的Windows下运行,可以防病毒、防拷贝,相比光盘,无论从存储量、安全性、个性化、使用便捷等方面都有很大的飞跃,因此一经投放市场就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通过国学U盘智能书库的成功运作,我们逐渐跳出依托光盘的模式,开始尝试与硬件的结合,我们把国学宝典固化到各种硬件载体,如笔记本、带朗读功能的MP3,还有金蟾公司的电子纸,这些运作都取得了很大成功,也从实际层面体现了软硬件的合作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