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翻转课堂的收获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翻转课堂的收获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翻转课堂的收获

第1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英语;翻转课堂;模式;构建

一、翻转课堂在国内外的发展

2000年Lage,Platt和Baker先后提出了翻转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概念。2010年前后,美国科罗拉多州森林公园高中的教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以及可汗学院的创始人萨尔曼・可汗成为翻转课堂教育的领军人物[1]。随之而来的便是不同学科的成果研究,其主要议题集中在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施策略以及翻转课堂与传统课堂的对比性研究等方面。翻转课堂的创始者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基于多年的翻转课堂教学实践于2011年出版了专著《翻转你的课堂:时刻惠及课堂上的每位学生》。他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在书中与读者分享了实施翻转课堂的经验,总结了翻转课堂的相关理论。美国教育技术专家JeremyF.Strayer通过与传统课堂的对比研究,也证实了翻转课堂对学习者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有显著的正面影响。

国内对于翻转课堂模式的研究与国外相比相对较少且主要还处于理论探讨与模式设计、构建的阶段,但如张金磊、钟晓流等将翻转课堂的理念同中国传统文化的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后融合,对国外教学研究的基础上系统地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这些先导性的研究对于在国内推广和应用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国内相关实证研究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然而,这些研究大多是通过国外研究介绍后进行的及本土化思考,少有具体实施,应用于英语教学中更是少之又少。因此,将翻转课堂模式应用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中不失为公共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的探索与尝试。

二、翻转课堂与高职公共英语教学相结合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可分为课前、课上和课后三个阶段。课前包括观看教学视频及课前练习;课上包括总结问题、独立探索、小组协作及成果展示与交流,课后包括解决问题和总结反馈。笔者在借鉴专家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建立了适用于高职公共英语课程的翻转课堂模型。

(一)课前

1.制作教学视频。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教师自行录制与教学相关的视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讲解,也根据学生的不同基础录制多版本教学视频[2]。在教师制作视频课程时,还需注意制作技巧使得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视频中去。教学视频要形式多样、简明意赅。

2.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可选择某一时间、某一地点去观看教学视频,以提高学习效率。同时也可以将自己的收获记录下来,以便和同学进行分享交流。

3.针对性的练习。学生看完教学录像后,可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完成教师布置的课前练习,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内容的疑难点。对于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

4.交流平台。对于课前学习,教师应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提供网络支持。学生在家就能通过聊天室、留言板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相互沟通,探讨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互动与解答。

(二)课上

1.总结问题。教师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自学后提出的疑问汇总出一些有探讨价值的问题。学生根据对问题的理解与兴趣选择相应的问题。

2.独立探索。教师应在翻转课堂的活动设计中加强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开始时的讲授逐渐转为学生的独立探究学习,把尊重学生的独立性贯穿于整个课堂设计,让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3.小组协作。小组协作是翻转课堂互动性活动中的基本构建模块,其优势在于每个人都可以参与;随时检查自己思路的准确性;提供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集思广益。小组协作的指导教师要适时的做出决策,选择适合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4.成果展示与交流。学生通过小组协作的学习之后,应整理个人或小组的成果且在课上同教师和学生进行汇报和交流,通过举行展览会、报告会、辩论会、小型比赛等形式进行交流[3]。

(三)课后

在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中,评价可由专家、学者、老师、小组成员以及学习者个人共同完成。其评价不仅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应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始数据、活动记录表、调查表、访谈表、学习体会、反思日记等的内容中的表现。

教师在课后应将课堂中了解到的问题进行整理,将课堂动态性问题和学生的作品汇总整理后分享给学生。对于个别基础薄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可通过课前的学习视频或者课后教师整理的资料进行巩固性学习。

三、结语

翻转课堂是新兴的课堂教学模式,改变了长久以来的由教师讲授,学生课后通过作业或实践的学习方式。它由学生自主地在课前通过信息技术辅助完成知识的讲授,然后由教师与学生共同完成知识的内化[4]。与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明显的优势:满足了英语学习的个性化需求;有利于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增加了课堂互动,有利于学习者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升;改变了课堂状态。

参考文献:

[1]Talbert R.Inverting the Linear Algebra Classroom

[2]王红.翻转课堂教学模型的设计――基于国内外典型案例分析.现代教育技术.2013年第8期:5

[3]陈李艾伦.高职公共英语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设计探析.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2015年3月:53

[4]张金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远程教育杂志.2012年第四期:51

项目来源:河北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

课题名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第2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翻转课堂实施前的准备 

1.制作微课 

微课,不仅指授课时间短,更在于授课内容精悍。黎加厚对微课的定义是“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2]。胡铁生则这样定义微课:“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境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3]。可见,不论专家学者对微课的定义有多么不同,但总体上都认同它具有短小精悍、便于分享、目标明确的特点。 

三角形单元复习[4]的微课采用的是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 和PPT结合的方式,微课时长5分17秒,用知识框架图(如图1)对三角形这一个单元的知识进行了梳理。 

2.设计学习单 

学习单是对学生观看微课自学的一个指引,用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合作探究、优化发展。它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课题信息、学习指南、学习小测、收获与困惑。课题信息是对学生学习的一个指引,是对微课知识点的一个小结,学生一看到知识结构图,就知道微课要讲什么内容。学习指南是对学生观看微课过程的一个指引。学习小测是在学生看完视频之后进行的一个简单的纸笔前测。教师通过查看学习单,可以初步了解学生看完视频后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收获与困惑则是让学生试着总结自己学到了什么,并指出自己不懂的知识,教师搜集学生的困惑在课堂上重点解决,做到以学定教。学习单具体内容如下。 

课题信息 

课题名称:三角形单元复习 课题知识结构图(如图1)。 

学习指南 

(1)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暂停或者后退重新观看视频。 

(2)观看视频的时候要认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3)观看视频后需要完成学习单上的小测试。 

(4)如果你对本节课有什么困惑或者收获,请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大家。 

学习小测 

观看三角形单元复习微课之后,完成以下三个任务。 

(1)下面哪组线段能围成三角形(单位:cm)( ) 

A.4,5,9 B.3,4,9 C.4,4,7 

我是这样判断的: 

(2)下面哪一组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 

A.0°,90°,90°B.60°,70°,50°C.91°,98°,10° 

我是这样判断的: 

(3)结合本单元的知识点,请出一个问题考考同学们。 

收获与困惑(略) 

翻转课堂的实施过程 

1.课前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中,知识的传授一般由学生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是初步完成知识、技能等的接受与理解,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自行观看教师事先录制好的教学视频,学习知识点。本节课是利用电子书包开展翻转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教师在课前把视频推送到学生的电子书包中,教师组织学生在自习课或者校内其他时间结合学习单观看视频。在观看完微课之后,学生需要做两件事情:一是完成学习单上的测试; 二是在电子书包的研讨空间(类似BBS)对微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问题分为两类:一是教师提出的问题; 二是学生不懂的问题。学生在回答完教师提出的问题之后,可以解答其他同学提出的问题。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搜集学生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归类,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专题讲解或组织讨论。 

2.课中知识研讨 

课堂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中心,通过一对一的辅导、小组协作学习等途径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本节课共分为五个环节(如图2)。 

(1)师问生答 

此环节设置了3道不同的问题提问学生,例如:三角形可以怎样分类?每一种分法可以分为几种三角形?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要紧紧抓住课堂生成的问题,对学生不断追问。此环节主要是为了对学生观看微课后的知识点掌握情况进行口头测试,以点带面,把本单元的知识串起来。 

(2)生问师答 

学生在课前结合微课自学时,需要在研讨空间提出自己的问题。对于其他同学回答不了或者回答错误的问题,教师要进行分类汇总,然后集中呈现,由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解决。在讨论中有些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有些帆船的帆是三角形的,是利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吗?大部分学生回答不出来或者回答错误,这样的问题就需要教师在课堂讨论时重点解决。在解决此类问题时,教师以引导为主,不断地去启发学生思考,最终解决问题。

(3)错误重现 

此环节主要解决学生在平时的作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例如对于三角形作高的知识,很多学生会存在不用铅笔和直尺作图、作的高与底边不垂直等问题(如图3)。将类似的错误重新呈现,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其中的错误,然后自己动手去画图,拍照上传。教师在电子书包的教师端浏览学生提交的作业,针对有问题的作业,也可以及时投影呈现,进行点评。 

(4)课堂练习 

本环节进行后测,设计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个层次有5道基础题;第二个层次有4道提高题;第三个层次有1道拓展题。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推送功能,将试题发送到学生端的电子书包。在学生做题过程中,教师利用电子书包的即时反馈功能,监控每个学生的做题情况,对于做得比较差的学生,及时与他沟通交流,进行一对一的辅导。学生做完之后,教师把批改结果和试题解析发给学生,学生先自己思考为什么出错,教师随后再对出错比较多的题目进行重点讲解。 

(5)本节小结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这节课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课后培优补差 

通过课前自学、课中对知识的内化,学生已经基本理解并掌握了该章节的知识。由于同一班级不同学生的基础以及接受能力不同,有些学生已经能够熟练运用学到的知识,有些学生还没有完全理解学到的知识。这时候,教师就可以利用电子书包强大的数据搜集与分析能力,在课后查看班级的课堂练习数据统计情况,查看错误率比较高的学生以及做错题目的类型,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知识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知识供他们探索研究。本节课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底角的4倍,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和顶角分别是多少度?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解决此问题需要学生熟悉三角形的内角和、三角形的边角特征等知识,而综合运用这些知识,对学生的要求较高。 

翻转课堂的思考与展望 

翻转课堂对学习的积极影响和帮助是不言而喻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由知识传授者、管理者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通过学生的学,教师在课堂上能更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在课前的自学环节,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学习进度,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国外翻转课堂成功案例带来一系列积极的影响,这也让我们跃跃欲试,但不可否认的是,目前要想在国内真正把翻转课堂开展起来,还面临一系列困难,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首先,翻转课堂对硬件设备有一定的依赖,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电子设备和相关的平台支撑。离开了硬件的支撑,翻转课堂的开展就会举步维艰。其次,在目前家长和教师都普遍重视分数的情况下,摒弃传统的教学模式,来尝试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很多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未必愿意去“冒险”,而愿意“冒险”的大多为年轻教师,有技术但是没有教学经验,在开展教学活动和重难点的把握上还有一定欠缺,不利于开展有效的课堂教学活动。最后,开展翻转课堂使用到的微课并不是每一位教师都会制作,一个好的微课需要教师花费一些精力去设计、去录制。虽然互联网上也有丰富的资源,但是真正的精品或者可以直接拿来使用的少之又少。这些问题对翻转课堂教学的开展都是不小的挑战,是需要我们一步步去解决的问题。翻转课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多大的影响和变化,能否拿出有力的数据来证实其对学生的发展确实有帮助,是笔者本学期一直在关注和研究的内容。虽然目前我们还没有一系列成熟的教学流程可以使用,但是相信随着越来越多有条件的高校和中小学参与进来,这种教学模式会越来越清晰。 

参考文献 

[1]吴永和,雷云鹤,马晓玲.电子书包中的电子课本应用需求研究——基于电子课本标准的视角[J].中国电化教育,2013(5). 

[2]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3]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3-67. 

第3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珠海第五中学等学校开展“翻转课堂实验”成果, 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一、翻转课堂的意义

常规教学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讲授知识来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 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课堂中讲授知识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巩固所学知识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

1.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

2. 重新建构教学时间

翻转课堂的核心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教学时间的重新重新建构。传统的课堂是“课堂学习+课后练习”,而翻转课堂则是“课余学习+课堂练习”。实验教师提前一周录制好教学视频并上传至学校服务器,学生在自习课或课外使用平板电脑从服务器上下载并观看教学视频,回到课堂上与教师和同学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完成练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 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 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3.学生角色的转变

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进入到一个网络时代,一个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的时代。教育者可以利用录屏、博客、微课、YY视频、ppt课件等技术工具高效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也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并非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 翻转课堂是有活力的并且是需要学生高度参与的课堂。 在技术支持下的协作学习环境中,学生需要根据学习内容反复地与同学、教师进行交互,以扩展和创造深度的知识。 因此,翻转课堂是一个构建深度知识的课堂,学生便是这个课堂的主角。

二、翻转课堂的备课方法

(一)课前设计模块

1. 创建教学视频

在翻转课堂中,课前知识的传授一般由教师提供的教学视频来完成。首先教师根据学生必须掌握的目标,确定视频最终需要表现的内容;其次,是收集和创建视频,应考虑不同班级和学生的差异;第三,在制作过程中应考虑学生的想法,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2.制作作业平台

在学生看完老师提供教学教学视频后,应该对录像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同时,学生要登录作业平成教师布置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加强对学习内容的巩固并发现学生的疑难之处,对于课前练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对于学生课前的学习,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支持。 学生在家可以通过留言板、聊天室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同学之间能够进行互动解答。

3.搜集学生反馈信息

通过学生聊天室、YY视频和留言制定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措施。如氧化还原反应中那些练习要讲评,老师课堂上要删减或增加哪些知识点,哪些知识点在课堂上展示交流和互动。

4.制定好学生思考讨论题

翻转课堂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思考讨论题是最好的措施。根据学生课前反馈,针对学生薄弱问题、易错问题、模糊问题进行设题思考讨论。

(二)课中设计模块

翻转课堂的特点之一就是在最大化地开展课前预习的基础上,不断延长课堂学习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关键就在于如何通过课堂活动设计完成知识内化的最大化。 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情境下通过人际协作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

1.课堂师生交流

课堂中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学生在课堂中讨论在课前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大家交流得出意见,由每一个学习小组推荐一同学,在班上发表看法,全班同学评判最后老师小结。如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和偏移这个概念引起了学生很大兴趣。

2.教师讲解

根据学生情况,老师将课本知识做删减。学生懂的课堂不讲,如知道用化合价判断是否氧化还原反应。补充适当必须掌握的内容,如氧化性还原性强弱比较。教学时间在15分为好。

3.给出问题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激发学生兴趣给出梯度层次的思考讨论题,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追求的最好方法。学习小组选,根据问题的难易、类型进行小组内部的协作分工设计。 当问题涉及面较广并可以划分成若干子问题时,小组成员可以按照“拼图”学习法进行探究式学习。每个小组成员负责一个子问题的探索,最后聚合在一起进行协作式整体探究。 当问题涉及面较 小、不容易进行划分时,每个小组成员可以先对该问题进行独立研究,最后再进行协作探究。

4.信息技术

翻转课堂借助信息技术的应用而生成的一种高效课堂。学生在分组讨论时,允许学生使用电子产品上网查询。培育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学习方式,创建个性化学习,把学生从培训班家教中解放出来。

5.分享成果

学生经过独立探索、协作学习之后,完成个人或者小组的成果小结。 学生需要在课堂上进行汇报、交流学习体验,分享成功和喜悦。老师在课堂上对学习小组评分,进行周冠军擂台赛。在成果交流中,参与的人员除了本班师生以外,还可有家长、其他学校师生等校外来宾。

三、翻转课堂的反思

1.教学改革、提高高效课堂是我们教育工作者以努力的方向。2011年11月28日,加拿大著名媒体环球邮报题为《课堂技术发展简史》的文章中,罗列出自公元前2400年到现在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2011年的变革则是“翻转课堂”。

2. 翻转课堂能为师生节约大量时间。用现代电子技术帮助学生个性化学习,实现新课改革、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思维能力,大面积提升学生学习成绩。

3.实现了四个转变:从“注知识的传授”向“关注学生的发展”转变;从怎样“教教材”向怎样“用教材”转变;从注重“教”向注重“学”转变;从“传统教学”向“新理念教学”转变。

4.翻转教学模式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教学信息量,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平台获得大量的课外延伸资源,对拓展学生视野、培育学生综合素质起到显著作用。

第4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真问题”的价值

项目学习倡导协作探究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这是因为真实情境往往是纷繁复杂、跨学科的,需要从中观察、发现、提炼学科问题,并解决问题。这个过程既渗透着知识内化,也渗透着策略方法,还渗透着能力发展,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尤其是,它能帮助学生用数学眼光看世界,使之领悟:所学知识是有真实意义的,而不是培养“考试机器”的工具。实践中,探究真实问题能让学生全身心投入,不需要教去管纪律。所有的学生都能在认知、成就感方面有收获,这是做题式学习无法与之媲美的。

“资源包”不同寻常

任务引领下的配套学习资源,倡导需求导向的资源建设路线。这为微课程教学法所独创,囿于篇幅,不再赘述。

“脚手架”用活了“最近发展区”

“脚手架”是“最近发展区”理论的落地方法。皋老师多次让学生从统计表出发,过渡到折线统计图,再到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方法,又能使数学的意义逐渐呈现出来。尤其是训练成绩变化统计图,一下子成了决策的直观工具。

这是“脚手架”运用的一个侧面。其实,在微课程教学法中,处处渗透“脚手架”设计方法。任务单、配套视频都是“脚手架”,乃至检测、进阶作业、协作探究与展示都是一路脚手架搭上去,直至收获认知、提升核心素养。

“微项目”瞄向核心素养

微课程教学法从诞生起,就超越1.0版本的翻转课堂(在家学习知识,到课堂里做作业)。课堂检测(“炒冷饭”)、进阶之后,立即转向高阶“微项目学习”。“微项目学习”的主题必须来自真实情境,学生往往需要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条件、方法,然后运用并验证所学知识,拓展综合能力。

第5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 协作学习 定量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10(c)-0123-01

1 翻转课堂的特征

翻转课堂中,学生可以进行自我知识延伸,可以在网络资源中获取自己所需的知识,学生是这个课堂的主角,但并非完全独立地进行学习,教师应成为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创设协作学习环境中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 实施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设计

2.1 创设合理的预习

对于课前预习的数量和难易程度,教师要合理设计,利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识完成向新知识的过渡。在学生预习之后,应该对书本中的内容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在学生课前的预习中,教师应该利用信息技术提供网络交流。学生在家可以通过QQ和邮箱等网络交流工具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互动沟通,了解彼此之间的收获与疑问,进行互动解答。

2.2 课堂活动设计模块

.创设协作学习情境,学生之间采用对话、商讨、争论等形式充分论证所研究问题,以获取达到学习目标的途径。学生对课前练习中提出的疑问,总结出一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教师要适时的做出决策,选择合适的交互策略,保证小组活动的有效开展。

(1)设计动态性的数学问题。

在学习椭圆的定义时,布置给学生,让学生通过网络,用计算机演示“通过两焦点位置的改变而引起椭圆形状变化的课件”,从一个点分裂为两个点,从圆变成椭圆;随着两点间距离增大,椭圆越来越扁,直到动点到此两点距离之和恰好等于两点间距离时,动点的运动曲线变成了线段,然后随着两点间距离的缩小。曲线再变成椭圆;当两点重合时,曲线又变成了圆,如此反复几次,那直观逼真的图形,生动形象的画面,能深刻启发学生发现椭圆定义中的条件。在课堂上,同学们带上自己的作品,在课堂上交流,然后在此基础上由学生自行探求,建立椭圆的标准方程,已是水到渠成。

(2)设计实用性的数学问题。

在设计数学预习作业时,可以创设出一些生活性的实际问题,促使学生尝试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在现实生活中价值。因此,在作业设计中,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布置有趣的生活式作业、丰富的调查式作业、生动的操作性实践作业。让全班同学自由组合4―5人一组,在网上采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并相互交流,同学们设置的栏目各具特色。如:游戏中的数学问题“玩中学数学”;竞技比赛中的数学问题“棋盘上的数学”;金融服务中的数学问题“小小理财家”;图案设计中的数学问题等等。笔者认为,让学生经历搜集信息、积极思考的过程,能开阔学生的视野,加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展示学生的才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开放性的数学问题。

由于开放题的答案不唯一,给学生提供了较多提出自己新颖独特方法的机会,有利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在研究函数的性质时,如y=(x-2)2-1的抛物线性质,布置给学生,课外去研究,那个学生写的最多。然后在课堂上交流。

①开口向上,顶点坐标(2,1),最小值-1。

②值域[-1,+∞]。

③对称轴是直线x=2。

④抛物线经过四个象限。

⑤与x轴有两个交点,在x轴上点的坐标是(1,0),(3,0)。

⑥图象被x轴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x轴的上方,另一部分是下方,图像在x轴上方部分表示y>0,下方部分表示y<0。

⑦y>0,x的取值范围是x<1或x>3,因为,y=x2-4x+3>0所以x 2-4x-3>0,x的取值只能是x<1或x>3,y<0,x的取值只能是(1,3)。

⑧x轴被抛物线分为三部分,可用区间表示。等等。

(4)设计生活情景特征的数学问题

为了使学生理解分段函数的实际意义,在学习分段函数之前,课前布置给学生预习题,要求用实际例子说明

然后,请用分段函数形式完成下面两个问题

①x表示时间,单位:月,y表示某产品销售增幅。开始记录时增幅为10%,随后的5个月增幅为20%;从10个月后销售增幅开始下降,到20个月末增幅为0(类似地,也可用来解释价格增幅)。

②季节性服饰在当季即将到来之时,价格呈上升趋势,设某服饰开始时定价为10元,并且每周(7天)涨价2元,5周后开始保持20元的价格平稳销售;10周后当季即将过去,平均每周削价2元,直到20周末,该服饰已不再销售(即售价为0元)。

(5)设计小组批改讨论作业的情景。

布置小组批改作业,把不同水平的学生自主结合为一组,成绩好的同学为组长,这样班内就形成了几个学习小组。对于一些难度较大、思维深刻的作业,让小组内进行分析、讨论,然后独立完成。有的作业课前5分钟由教师提供参考答案,小组内互相批改,并向教师汇报典型范例及错题情况。同时,为了加强交流与合作,我常常把需要讨论,互相启发,反复推敲的问题布置给学习小组,让小组围绕问题进行展开,使每个人都能为集体目标的实现尽心尽力。另外,章节学习完成以后,为了让学生能对学知识记忆深刻,了解学习内容的重点,让每个学生自己出一份试卷,并要完成本试卷的标准答案。学生为了出好试卷,会对知识加以整理,划分主次,会去翻阅一些课外书籍,碰到问题会请教别人,让学生课外完成试卷,然后老师在课堂上指出本节课的所有的知识点和要点,发给学生相互批改。

布置数学小论文,通过翻转式的数学课堂研究,学生对翻转式的数学课堂教学有了一定的认识,也具备了一些素材和一点感受,撰写论文或谈谈对翻转式的数学课堂研究的体会,也就有了一些基础。

3 教学评价方式的改变

翻转课堂中的评价体制与传统课堂的评价完全不同。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评价应该由老师、同伴以及学习者自己共同完成。翻转课堂不但要注重对学习结果的评价,还通过建立学生的学习档案,注重对学习过程的评价,真正做到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对个人的评价和对小组的评价、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之间的良好结合。

参考文献

[1] 李娟,程静飞,程彬.基于播客的课堂改革――“翻转课堂”[J].轻工科技,2013(4).

第6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跨文化沟通;大学英语;教学设计

引言

全球化、经济一体化、“一带一路”倡议、新时代下人才培养等都对21世纪的大学生提出新的标准与要求。针对新时代的新要求,河北省某省属重点高校对大学英语进行了教学范式改革,在通用大学英语(EGP,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的基础上为学生增设学术英语(EAP,Eng-lishforAcademicPurposes)和跨文化沟通(InterculturalCommunication)课程,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家国情怀、能适应全球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做出努力。本研究试图通过《跨文化沟通》课程的教学设计与实践,探索大学英语对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路径,为相关研究提供基于实践的一手资料,为其他高校的大学英语跨文化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翻转课堂

近年来,翻转课堂(FlippedClassroom)的研究与实践受到教育界的广泛关注。翻转课堂的“翻转”是针对传统课堂而言。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课上讲,学生课后练,知识学习在课堂上,知识内化在课堂外。而翻转课堂是将知识学习和知识内化颠倒顺序,即知识的学习发生在课堂外(课前),知识的内化发生在课堂里(课上)。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课前学习任务,学生通过微课视频等方式自学相关内容。课上师生合作,一起解答疑难问题,再通过教师引导下的小组讨论、课堂展示等活动达成知识的内化,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与应用。选择翻转课堂理念来设计《跨文化沟通》这门课程是由大学英语教学现状和翻转课堂的优势所决定的。

(一)大学英语教学现状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面临一些实际困难。首先,教学任务多,课时少。大多数高校目前都在压缩大学英语的课时,而教学任务并未减少。其次,班容量大,师生互动少。学生人数众多,英语水平差异较大,教师很难关注到每一个学生。传统教学模式下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较少。再次,反馈不及时,学习效果不佳。传统教学模式下,课堂时间主要用于知识的传授,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只能通过课后的作业或小测验。教师难以及时、动态地掌握学生学习状况,也就很难对学生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等问题。

(二)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

教育界的很多学者和一线教师对翻转课堂的特点和优势进行了研究。虽然说法不一,但大多数学者都认可相对于传统课堂,翻转课堂在以下几方面更具有优势。第一,翻转课堂有利于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自行掌握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遇到难题,学生既可以跟同伴一起讨论;也可求助于教师。每个学生遇到的问题可能都不同,但这才能使学生发现自己学习过程中的难题。第二,翻转课堂有利于建立新型师生关系。翻转课堂模式下,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均发生了变化。教师从知识的传授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1]。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受者变成了主动的学习参与者。翻转课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2]。第三,翻转课堂能充分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翻转课堂模式下,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发现个性化问题,课堂上大大增加了生生互动和师生互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更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最终贯彻实施“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3]。综上所述,翻转课堂的特点与优势恰恰可以克服传统模式下大学英语教学的一些不足。因此,本研究采用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模式对《跨文化沟通》课程进行教学设计。

二、跨文化沟通教学

经济一体化、文化多元化等方面的发展变化,使世界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因此,跨文化沟通能力成为这个时代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4]指出,我国大学教育需要“培养大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针对大学英语教育,《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7)[5]中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大学英语课程重要任务之一是进行跨文化教育”。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地跨文化教育成为亟待解决的研究课题。本研究是课程教学设计,因此,仅对近5年的英语教学中的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沟通研究做一个简单梳理。在知网搜索页面按主题“跨文化交际”或“跨文化沟通”,并含“英语教学”,时间限定为2013-2018年,搜索到2444条记录。但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仅有220条记录。再手工剔除“学界动态”、“征稿通知”等无关信息,仅余138条记录。由此可见,虽然近年来跨文化沟通教育受到了广泛关注,但高质量的论文并不多见。通过知网,对这138篇文章做计量可视化分析。2013-2018年间,关于此领域的研究一直保持较高的发文量,但总体趋势平稳,变化不大。被引最多的文献是上个世纪末出版的一些关于跨文化的著作,如《跨文化交际学》(贾玉新,1997)、《文化与交际》(胡文仲,1994)、《跨文化交际学概论》(胡文仲,1999)[6-8]等。或许可以推测:关于跨文化沟通教育,近年来并没有突破性的创新之作,对该领域的研究还需要向更深的层面推进。从热点关键词“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交际”、“跨文化教学”和“外语教学”等可以看出该领域的研究关注点上浮,更多是宏观层面和整体趋势的探讨,缺乏有针对性的实证研究,也少有更深层次的创新研究。因而,本研究着眼于大学英语教学实际,力图对跨文化沟通教学有所创新,特对“跨文化沟通”课程进行了如下教学设计。

三、《跨文化沟通》教学设计

《跨文化沟通》是河北省某省属重点高校进行大学英语教学范式改革的举措之一。自2014年起,为推进大学英语教改的内涵式发展,顺应时展和社会发展的要求,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总目标,该高校在大学英语即通用英语(EnglishforGeneralPurposes,EGP)基础上增设了《跨文化沟通》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理念,对《跨文化沟通》课程进行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等方面的设计。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是确定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估的依据。在前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将《跨文化沟通》课程的教学目标设定为:采用翻转课堂模式,通过《跨文化沟通》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跨文化沟通的基本常识和基础理论,提高学生的跨文化沟通能力、思辨思维、合作学习能力和课堂展示技巧。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的选择也是教学设计的重头戏。跨文化沟通课程组根据教学目标精选教学内容,着眼于学生的需求和综合能力发展,拓展学习资源,整合教学内容。课程组经过反复讨论,选择庄恩平和NanM.Sussman(美)所著的《跨文化沟通》一书作为课程教材,并筛选了几个模块作为学生小组讨论分析的学习资源。模块话题包括节日(HolidayandFestival)、婚礼(Wedding)、教育(Education)、体育(Sports)、艺术(Arts)、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Collectivismvs.Individualism)等。课程组还特意安排了两周的自选模块,即教师可以根据自己或学生的兴趣自行安排学习内容。除了课本,课程组为学生课前自学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包括相关文章、音频资料、短视频、微课、电视节目、演讲、电影等。同时,学生也可以在课程网络平台上分享学习资源、补充资源库。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基于翻转课堂的理念和合作学习模式。因此,理论知识的学习主要放在课前,由教师提供学生所需的学习资源包并安排学习任务。学生分为讨论组和评价组,隔周交换角色。讨论组学生课前自学资源包里的材料,并进行小组讨论,提交作业。评价组则以小组为单位,对讨论组的作业进行评价,并准备课堂展示。。此外,为了帮助学生进行课前自学和评价展示,课程组教师还分别设计了DiscussionForm和Reflec-tionForm,制定明确的讨论框架和评价标准,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基于翻转课堂理念的跨文化沟通课程,不仅在设计上体现了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翻转”,也体现了师生关系的改善。无论课堂上还是课堂外,师生之间的互动数量大大增加,互动质量也有所提高。教师在翻转课堂的各个阶段都体现了学习促进者、帮助者的作用,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及时反馈,帮助学生真正掌握模块知识、提高学习效率。同时,注重课后的总结反思,要求学生在课后撰写反思日志。学生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框架写(收获-问题-解决办法或建议),也可以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写。通过对自己学习过程的反思,一是可以深入理解所学内容,二是可以培养提升思辨思维。在后期的访谈中,有些学生就提出“写反思日志让我受益匪浅”;“通过写反思日志,我学会了独立思考,自己分析问题,再想办法解决……”。对教师而言,通过学生的反思日志可以看出学生真正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知识难点、重点没有掌握;这次课学生最大的收获是什么,问题又在哪里。通过学生的反思日志,教师也要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资源的选择、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式的改善等等。

(四)教学评估的设计

《跨文化沟通》课程采用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突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监督指导,大大增加形成性评估在学生总成绩中所占比例。其中,形成性评估(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40%,终结性评估(期末测评)占总成绩的60%。考虑到《跨文化沟通》课程的特殊性,课程组对期末测评也做出创新性的改革。期末考核要求学生就某一个跨文化现象录制评析视频,并配以文字报告,对该跨文化现象进行深度解读。

四、《跨文化沟通》教学实践

经过3轮教学实践,课程组不断修改完善《跨文化沟通》的教学设计,并就课程满意度对学生做了问卷调查,选取个别学生进行了半结构化访谈,再辅以学生平时的反思日志,验证《跨文化沟通》的教学效果。课程组随机选取《跨文化沟通》的4个班179名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152份。随后挑选了12名学生就跨文化沟通课程进行访谈。问卷结果表明,94%的学生对该课程持积极态度,认为“有必要(很有必要)开设《跨文化沟通》课程”。92.1%的学生认为“相对于传统教学模式,翻转课堂更能激发学习积极性”。87.5%的学生认为“跨文化沟通课程能够提高跨文化能力”。在之后的访谈中,学生虽然觉得翻转课堂模式下,他们的学习任务增加,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但是,学生仍然认可翻转课堂对他们的积极作用。有学生在访谈中提到“这是上大学以来让我觉得收获最大的一门课”,“学习过程中,发现了很多有趣的地方,很有动力继续做下去”,“小组合作讨论时大家各抒己见,个人认为这种学习方式非常好,能有效提升我们的思辨思维”等等。学生的反思日志也表达了类似的看法。总体来看,基于翻转课堂的《跨文化沟通》教学设计符合学生需求,受到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从学生的学习表现以及反馈来看,教学效果良好。

第7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一、学习任务单、微课与翻转课堂的定义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是在信息化环境中,教师提供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形式的学习资源,学生在上课前完成对教学视频等学习资源的观看和学习,师生在课堂上一起完成作业答疑、协作探究和互动交流等活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翻转课堂式教学模式下,学生在家完成知识的学习,而课堂变成了老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场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识运用等,从而达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二)微课的定义

微课又名微课程,是微型视频网络课程的简称,它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主题、实验、任务等)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课程资源。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三)学习任务单的定义

所谓学习任务单,是教师设计的帮助学生在课前明确自主学习的内容、目标和方法,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学习任务单”的作用是让学生根据个人需要有一个自定进度的学习,即让每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步骤学习,取得自主学习实效。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学习任务、困惑与建议等三个组成部分。

二、破解课堂翻难题的对策

第一,开发和制定学习任务单,它能帮助教师有效地组织起翻转课堂。因为有“2631”之“导学案”教学模式为基础,加之教学管理激励机制的引导,我校的学习任务单、同步练习册的开发和使用很快得以落实。

第二,作为学习资源的微课,以校外资源共享和教师自行设计录制组成。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校是通过以下措施来来实现微课的。

一是购买了“学科网”视频资源,成立学生兴趣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视频下载整理供教师、学生学习使用;二是组织教师注册使用国家和省教育资源服务云平台,共享优质资源;三是简化微视频的制作过程,提高微视频的制作效率;四是现场录制公开课、观摩课,上传至学校网络的U盘空间。

第三,自建网络学习平台,打造数字校园。学校年内对宽带网升级为两条100兆光纤,搭建校园无线wifi全覆盖的校园网,开发了完整的在线课程管理系统MOOC平台,支持学生在线学习,实现任何时间和地点进行自主学习。

三、总结与反思

第一,翻转课堂教学法是我校教学改革中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对于教师而言,自身的“翻转”是一个很难的过程。但从学生的反映来看,我们得到了超过预期的响应。由学生促进教师参与翻转成为实验过程中的收获。

第8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关键词:翻转课堂;小学英语

信息化技术高速发展的现代,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受到了新信息化水平的强大冲击。在全新的信息技术、教育理论和国际教育资源交流的综合作用下,翻转课堂成为了中小学新教学改革的热门议题。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在美国最先兴起并在国外一些国家趋于成熟。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校也开始认识、了解、学习和实践这一教学模式,如重庆聚奎中学的“三四五六”模式、深圳南山实验学校的翻转教学、安徽省百所名校“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项目研究”等[1],这些例证都证明国内教育界勇敢地迈出了第一步,并有了初步的研究和发展。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中国的试行还处于起步阶段,是否能真正本土化,还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本文通过小学英语教学案例,开展讨论,希望能用微薄之力推动翻转课堂在我国的进一步发展。

案例:以江苏译林版Fun with English三年级上册Unit8 Happy New Year第一课时的课堂实践为例,详细阐述如何在中年级英语教学中进行翻转课堂教学。

一、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以“Happy New Year”为主题,让学生学会节日问候并询问物品名称。需要学生掌握物品名词doll/ball//CD/robot, 学会准确使用What’s this/that? This is for…句型询问物品和互赠礼物。熟练运用节日祝福语Happy New Year!并能做出回答。教学主题极具文化特色,需要学生了解文化差异,体验节日氛围和人物情绪。老师运用翻转课堂的方式,课前让学生接触、体验和理解西方节日文化,并让学生根据录音找出读音规律。

二、教学过程

课前:通过《自主学习任务单》使学生明确学习内容、目标、学习策略、资源内容。观看本节课学习内容的文化介绍和重难点分析的微课视频,让学生了解重难点词句及语用功能,让学生初步分解感知课文。根据学生“最近发展区”巧设导学案,以旧引新,让学生构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快速地同化新知,找出困惑,为课堂上合作探究做好铺垫。

活动1:学生通过网络观看有关西方过新年收礼物的文化差异的微视频。并让学生知悉新年收礼物时要做的两件事情。先送祝福“Happy New Year.”在当面拆礼物,同时礼貌询问“What’s this?”

活动2:学生观看关于文中第一图升降调和连读的分析,了解升降调、连读符号及重读符号,依照《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根据课文录音将整篇文章的对话进行升降调、连读和重读符号的标注。

活动3:依照《自主学习任务单》要求,完成导学案:总结知识点,引出对主题的思考,提出疑惑。

Unit8 Happy New Year!导学案

题1:当你新年遇到亲人朋友可以说:_______________.可以做:_____________________.可以问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到礼物可以说______________.

(目的:让学生总结文中有关新年祝福和送礼的重点句型,并感受文化差异。)

题2:在新年的时候你可以送亲人朋友什么礼物?(不少于五种)

(目的:更多地引导学生学生回忆学过的词汇,并尝试使用新学词汇,达到以旧引新。)

题3:你的困惑与建议:__________________.

(目的:让学生对自学能力和结果进行反思,总结得失。方便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是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让学生培养主动性、自觉性和思辨能力。)

课中:在小组内进行合作学习、交流分享自学的收获和自己的困惑,共同探究、互助成长。

活动1:复习回顾自主学习的重点句型,展示模拟真实语境,创造在真实语境下运用语言的计划。让学生回忆新年的祝福方式、如何有礼貌和与亲人朋友送礼或收礼,关注学生发音时升降调、连读、重读是否正确。

活动2:分组讨论操练,互赠虚拟礼物。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发现语言的规律,掌握语言知识和听说技能。教师课间巡视,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指导。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和跨文化意识。

课后:梳理新知、总结扩展,知识迁移,搭建新的最近发展区。

活动1:扩展其他相近的节日文化,让学生思考圣诞节、复活节、生日应该如何送礼和收礼。布置作业,让学生完成四种语境(新年、圣诞、复活、生日)下应该如何送礼收礼的语言整理和书写,助力学生完善知识架构,培养学生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

三、教学评价

第9篇:翻转课堂的收获范文

翻转课堂,又翻译为反转课堂,2011年在美国各地兴起,现已经成为我国教育界广泛学习的教改模式。其重新构建学习流程,将教师的“信息传递”前置,课堂时间主要进行讨论研究,促进学生“吸收内化”,达到提升过程效益的目的。

这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学校之所以建立听课、评课制度,甚至将其设为考核内容,其原因就在于想以此促进教师提高理论水平、加强实践交流、改进教学方法。但由于种种原因,教师听课往往陷于“走马观花”“应付检查”之境,更妄谈自身成长了。

如何破解听课低效难题?“翻转课堂”模式值得借鉴。简言之,就是同一教研组提前布置同一上课视频,一周后采用沙龙形式集中讨论学习。这样,就将主要精力由“听”到“评”,关注内化吸收,强化了“间接学习”的实效。

一、前置听课,精选视频

传统的听课是到教室里听同事的课,既给上课教师增加了压力,又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产生影响。为了完成听课任务,很多教师随机听课,甚至跨学科听课,由于不熟悉听课内容,评论会流于笼统肤浅,主观随意。

如果提前打招呼,对于被听课的教师来说,为了展示最好水平,需要用较长时间准备、策划,耗时耗力。本来是考查听课者学习情况的“听课”活动,变成了对“讲课者”的磨砺与考查。

而视频课(录像课)不仅避免对师生的影响,又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听课教师可以自由选择听课的时间和地点,减轻了负担。

那么选择什么样的上课视频呢?学校可以根据不同的目的,进行提前指定。如果是为了提高理论水平,可以指定全国同学科知名教师的上课视频;为了提高实践能力,可以是本地区优质课评选活动视频;为了研究自身问题,可以是本教研组老师的提前录制的上课视频。

选定视频后,规定本教研组老师在一周内看完,然后规定时间集中研讨。这样的改革大量减少“听”的负担,甚至有的老师说:“我晚上躺在床上用笔记本电脑看的,像看电影一样……”

二、明确任务,观察学习

在传统听课活动中,从检查听课记录本可以看到,许多教师将记录的重点放到上课流程和内容上,缺少有价值的反思、回味。这正是课堂听课的局限,因为课堂是“一过式”的,听课者在哪个环节多思考一分钟,就有可能错过了其他内容。而视频课可以反复回放、仔细研究。

为了达到学习目的,必须带着任务去看视频,使思维能够进入研究或者评价状态,这就需要童新设计“听课记录表”,达到引领作用。整体设计可以沿着“专题、观察点、量化、效果、归因”基本程式展开。

其中,科学详细设置“观察点”尤其重要。听课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有的放矢的观察,如在“教师问答”方面,就可以从教师提问、教师理答两个方面进行量化观察,每个项目又可细分。如下表:

观察点除了能够看得见的内容,还可以设计看不见的内容,如教育理念、课堂结构、课堂节奏、上课氛围等。

如果设计精到,听课记录表本身就是对教师的知识传授,还能引导听课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观察,将关注目光从授课教师本身的语言内容引导到组织结构、教育理念等看不见的方面,将研究内容细化、深化。

一位教师在观看了自己的授课录像之后说:“我没想到自己双手撑着讲桌的样子那么难看,一种高高在上却又因底气不足需要支撑的感觉……”还有一位教师在交流时说:“观看了名家教学视频,我在课堂氛围方面做了统计,学生一堂课集体笑了9次,鼓掌4次,与教师辩论3次……课堂氛围这么好,学生肯定爱听”。

三、沙龙研讨,互动延伸

改变听课评课模式,最关键的就是“听课之后”。只有重视听课后的互动与延伸,才能强化收获;只有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同,教师才会有参与的积极性。

以往听课教师上交听课记录本之后就完成了听课任务,学校也往往留作存档,听者曾在本子上记录过什么很快就忘了;而授课教师也根本不知道自己授课的问题在哪,因为没有人主动找到他进行交流,这不在考核范围内。听课授课两方的教师都出力不少,但收获寥寥。

可以在听课之后举行沙龙活动,将听课前置腾出的时间留作讨论交流用。沙龙的形式可以让教师放松情绪,减少反感:如果大家听的是专业名师的课,可以无所顾忌畅所欲言;如果听本教研组教师的课,邀请上课者参加,进行互动交流,是同组钻研业务、交流交心的机会。

为了保证效果,每次讨论必须有“主持人”,尽量固定程序,如主持者简介选课理由、介绍讲课者背景等;有讲课者参加时需要自我介绍设计意图及依据,供大家讨论时参考。接下来参会者轮流发言,可以围绕“这节课我观察的课题是……我最大的收获是……”展开;主持人可以根据选课意图设计“如果这个部分我来设计的话,会……”的统一研究项目进行讨论,既有个性评价又有共性研究,既有定量分析又有定性深挖,这样就保证了听一节课带来学习效益。

将写听课笔记改为准备沙龙发言,利用“听课记录表”控制过程,沙龙讨论共享收获,这样不仅使讨论内容人脑人心,还使学习过程充满乐趣。

四、建章立制,保障成长

教师听课也来“课堂翻转”,学习方式由集中听转为集中评,关注重点由听转为评,这样才能保证学习效果。为了促进老师们参与的积极性,需要建立长效机制,用规章制度进行监督激励。可以关注以下关键词:

人员构成——最好由同一集备组的老师组成成长小组,如果学校规模较小,可以扩大到同一学科的不同级部,人数以10人左右为宜。

学习频次——传统条例规定,教师听课不少于20节。改变方式后,为了减少教师负担,可规定听视频课不少于6节,集中讨论不少于6次,每次沙龙活动需要至少发言2次。集中学习时间由学校统一安排。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