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农业工作汇报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工作汇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工作汇报

第1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今年以来,根据市委、市政府对农业利用“三资”工作的总体要求,农业系统各部门、单位、各级干部继续坚持“融资为本、项目为王”的工作方针,把农业利用“三资”工作作为全系统工作的重中之重,原创:自加压力,扎实工作,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现将有关工作的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明确工作目标,强化工作责任

年初我们就召开党政联席会研究系统招商引资工作,将全年招商引资指标和任务向全体党政负责人和各直属事业单位进行了分解落实,并制定了与市政府一致的考核奖励办法,瞄准全年的考核指标,做到责任早落实,压力早传递,措施早到位。

二、理清工作思路,狠抓关键措施

我们在总结以往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理清思路,狠抓招商引资的关键措施,在招商引资的方式、方法上不拘一格,多路出击,效果较为明显。一是认真搜集、编制招商项目,广泛向外推介;二是以商引商形成葡萄串效应;三是积极地走出去,请进来;四是盘活存量资产,以优惠的条件吸引客商投资;五是注重了与促进农业主导产业发展相结合。农业招商引资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到目前为止,我们共引进项目5个,基本建设完成的4个,500万元以上大项目2个;在手意向项目3个。吸引外资总额2200万元,意向资金1500万元和100万美元。实际投资2100多万元,与去年同期的430万元相比,增长388%,达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这些项目和引进的资金分别是:

1、引进台资1000万元。在认真总结近年来引进三资发展林业生产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引进三资发展林业生产,解决林业生产的投入和管护问题。我局与台湾客商徐老板(鞠局长的朋友)多次洽谈,鼓励其在本市投资农田林网建设。2005年元月28日,经我局牵头,该台商与溪桥镇人民政府正式签订土地租赁协议书。台商分期投资约1000万元人民币,租赁该镇路、沟、渠等村级集体公用地,规划栽植意杨10万株,租赁土地15年,15年每株上交镇政府35元,其中土地租赁费15年每株20元、管护费每株每年1元,计15元,预计共支付镇政府350万元,分期付款。目前,7.8万株意杨全部栽植、管护到位。该台商还注册成立了泰兴市雄泰有机肥料制造厂,进行生物有机肥的生产。

2、帮助引进新疆客商顾老板(本市古溪人)在古溪镇搞生态农业加工、秸秆加工系列畜禽全价饲料项目。计划投入1000万元,已投入900多万元,注册成立了“明珠生物科技公司”,目前已试产。

3、帮助引进上海客商唐老板在古溪镇利用小学校舍建设“杜长大”母猪及优质禽繁育、畜禽产品加工基地,计划先购300头母猪,新品母猪向周边扩散,自产商品畜禽屠宰率达到70%。目前已投入100万元,原创:注册了公司。正在帮助其申报市重点农业龙头骨干企业。

4、2003年,南京林业大学张教授、审计学院及本市10多个个体承包户租赁果园场土地200多亩种植银杏、意杨、花卉及特种苗木,今年计划增资100万元,目前已投入到位资金50万元。

5、市农干校引进民资50万元,建设数控车床教学培训与加工项目,目前已购机1台,投入建设基本到位。

在手意向项目:

1、帮助引进深圳客商陈老板在溪桥镇投入100万美元搞猪、羊、鸡的养殖、屠宰加工,目前已洽谈成功,签了协议。

2、引进省林业局润森公司下属德华林产有限公司投入500万元,借鉴“溪桥模式”在根思乡承租47亩地,栽插速生意杨,承租期为25年。5月11日,林业局张局长已同该公司市场营销科负责人到根思考察,根思乡的热情很高,具体事宜目前正在洽谈之中。

第2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县位于**三省交汇处,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开发区,总人口17.5万人。境内矿产资源富集,是全国13个产煤基地、西北3大产煤矿区和**东部煤电产业发展的重点区域之一。工业基础较为雄厚,初步形成了以煤炭采掘为龙头,电力、冶金、建材、陶瓷等多业并举、规模优势明显的地方工业体系。农业支柱产业特色鲜明,是陇东优质肉牛、核桃和中药材生产基地。**历史悠久,人文古迹众多,关山莲花台被列入省级风景名胜区,旅游资源开发前景广阔。

2006,全县上下按照落实“率先、延伸、反哺、经营、创新”的十字思路和总体要求,实干攻坚,集中突破,全力组织实施“611”计划和“一体两翼”(以项目建设为主体,以全民招商和全员创业为两翼)工作部署,加大项目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亿元,同比增长12%;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39亿元,占计划的100.7%,同比增长1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7600元,同比增长13.1%;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206元,占市上计划2182元的101.1%,同比增长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7亿元,占计划11.38亿元的120.4%,同比增长41.8%。。

二、全县农业普查工作开展情况:

我县农业普查工作在市农普领导小组及办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全国农业普查的文件精神和省、市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安排部署,高度重视,及早动手,迅速启动,各项工作进展顺利。目前,现场入户登记工作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复查审核。主要做了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领导,健全机构。市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通知下发之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县上及时成立了由常务副县长任组长、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县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及领导小组办公室。由人事部门在各机关事业单位抽调了5名熟悉统计工作的业务骨干,充实到县农业普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在全县范围内选聘了939名文化程度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县普查办建立了领导联系乡镇制度,采取领导包片、农普办工作人员包乡镇的工作责任制。各乡镇机关全体干部全员参加,并实行包村制,做到责任到人。由县财政专门安排预算资金6万元,用于普查工作的日常列支,确保了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2、广泛宣传,深入动员。按照上级要求,及时召开了动员大会,对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部署,明确了这次普查的目的、意义、对象、范围。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政府网站等各类新闻媒介和采取发放宣传资料、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开辟电视专栏等形式,对农业普查工作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宣传。至目前,共印发《致农业普查被调查对象的一封信》和《农业普查知识宣传单》34000份、悬挂横幅29条、累计张贴标语38000多条,发放传单4.5万份,电影放映宣传26场,打电视滚动字幕标语180条(次),新闻报道22次。县农普办上报普查信息23条,下发普查年画3.5万张。积极开展了农业普查知识竞赛活动,使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做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为第二次农业普查工作顺利开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3、强化培训,狠抓试点。为了切实提高培训效果和质量,我们针对不同的对象分别进行了普查业务培训。一是按时派员参加全省普查业务骨干培训和市级综合试点工作,培养全县普查业务骨干;二是严格开展“两员”培训,推行培训合格上岗制。县、乡(镇)层层开展农业普查业务骨干培训,重点讲解《普查方案》、实施细则、各种普查表、数据质量控制办法、访问技巧和填表要求等内容。同时,在培训会上,让普查人员以试题为例,依据普查表要求试填普查表。通过试填,对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规范填表要求,使普查员准确地掌握普查表的填表规范和技术要求。学员与授课人之间及时沟通,现场提问题,现场解答,纵横联动,提高了学员的理解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通过进行全面、系统的业务培训和实地现场培训指导,使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吃透了普查表,熟悉了普查流程,掌握了入户调查的技巧。三是结合全市农业普查试点经验和县情,制定县级农业普查综合试点方案,于12月下旬在西华镇组织县、乡(镇)90多名普查业务骨干圆满完成了县级综合试点工作,为组织实施全县农业普查积累了组织、宣传和现场调查工作经验;四是县农普办结合**普查特点和试点中发现的有关问题,归纳、整理、编辑了《农业普查疑难问题解答》,有效指导了普查工作的开展。

4、严格程序,注重实效。针对农业普查面广量大、技术性强、群众居住分散、复杂的特点,严格界定普查范围,明确普查登记对象,确保普查对象不重不漏。在此基础上,绘制了普查区和小区示意图,制订访问路线和现场调查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延长摸底时间,由10天延长到15天,使摸底工作有充分的时间保证。摸底工作结束后,县农普办及时审核了各乡镇清查摸底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重新核查和及时纠正。现场登记过程中,我们本着边登记、边审核、边纠错的原则,要求各普查员必须严格按照普查表填写规范和指标解释规定,对每个被访问对象逐项进行询问、核实填报,每登记完一户或单位,都要对访问对象宣读所登记的内容,进行核对,做到普查表填写不漏项、不错行、数据准。经核对无误后,由访问对象和普查员同时签名,保证了普查表的完整性。农普办工作人员随时深入村社检查指导,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上级请示汇报,做到口径一致,确保了登记数据的质量。

三、普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我县的农普工作虽然取得阶段性的进展,但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和问题:一是提高数据质量难。农业普查面对广大农户,不同于其他普查,播种面积、产量等好多指标都没有记录可查,经营收获和销售消费了既不记数、也不记账,调查申报时只能是算个大概数,仅依靠普查员的一两次访问调查也很难搞准。二是调查对象配合程度低。老百姓的种种疑虑,支持配合难,不愿说实话,不报实数。有时候甚至同样一个住户,访问不同的家庭成员,申报的数据都不相同。对同一个调查对象访问2次,会出现2个不同的调查结果。三是农业普查调查表太复杂。因而普查登记中差错率较高、逻辑错误多和填报不规范。错误主要表现在对拥有住宅和居住的住宅理解不清,填写数据逻辑错误较多。对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四、下阶段工作打算

在下阶段的工作中,我们将以省农普办农业普查督查为契机,严格按照省、市农普工作统一部署,全力配合抓好耕地数据核实工作。

一是围绕《方案》,认真实施。严格按照甘政农普办字[2007]5号文件精神,遵照《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土资源部、国家统计局关于共同开展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农普办字[2006]44号)和《**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工作方案》及《**省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农业用地调查耕地数据核实工作实施细则》的要求,集中人力,认真扎实的配合做好耕地数据核实各项工作。

二是加强领导,靠实责任。抽组人员专门负责农用地数据的审核和汇总。要建立数据责任追究制,坚决杜绝弄虚作假,保证农用地详查结果的准确性和真实性。加强部门、乡镇之间的沟通和协调,加大工作力度,抓好各项工作的落实。

第3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在强农惠农政策落实方面

为搞好今年的购机补贴工作,我们坚持“广泛宣传、充分报名、严格审核、分级录入、公正透明”的原则,于4月25日在电视台民生信息频道、政务网站、农业局网站同时《关于农机购置补贴告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全县农机购置补贴报名工作在各镇农林站同时启动,5月12日全县报名全部结束。按照购机优先序列,严格审核、分级录入。第一批400万元资金全部用于重点补贴机具。其中:玉米联合收获机、免耕播种机、深松机和单独购置配套作业机具占用资金320万元,占到资金总量的80%,剩余资金用于购置配套机具购置。截止到5月28日,县已落实中央第一批农机购置补贴资金400万元,完成下达补贴计划的100%。我们积极推行惠农服务新举措。今年我们提出了“把农机补贴的好政策送到群众的心坎里”的工作目标,为方便购机群众报名,县今年农机购置补贴报名点全部设在各乡镇,同时还推出农机补贴手续办理一条龙服务。农机补贴的报名、审查、核实、检验、办证、挂牌都可在乡镇集中办理,全部补贴手续可在2个小时内办结,黄河口镇利林村刘国辉今年深有感触地说,今年买拖拉机从报名到办手续,没往县城跑一趟,在镇上就能全办好,不光给我们省了功夫,还给我们省了油钱,真是服务到家了。

县农机办在市农机办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全市农机十二五发展目标,坚持大胆突破、敢于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农机管理的新技术、农机服务的新模式,农机发展的新路子,推动农机工作创新发展。

二、在农机合作社建设,带农致富方面

成立农机合作社,不仅提高农机利用率,还促进土地流转,增加机手收入,让更多有技术、会管理的农机手通过土地托管、订单作业的方式成为新型职业农民。今年5月,国家农业部对全国农机合作示范社进行授牌,我县安顺农机合作社获此殊荣。安顺农机合作社经过两年多的跨越式发展,现拥有大中型拖拉机58台,配套机具270台套,固定资产1077万元。2010年完成订单作业42万亩,完成作业产值1129万元,实现利润213万元,人均纯收入6.3万元。固定资产和年作业收入均超过千万元,成为全市固定资产最多、机械总动力最大、订单作业面积最广、人均作业收入最高的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安顺农机合作社又开全省农机合作社的先河,筹资400多万元,新购置了两台385马力的大型拖拉机和激光平地仪,不仅拓宽了合作社的经营渠道,更为我们发展精准农业、生态农业提供了现代装备支持。共赢农机合作社明确发展思路,以棉杆收获和玉米小麦收获为主,不仅完成了县域内作业任务,今年还在滨州等地签下了17000多亩的作业订单。

三、在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富民增收方面

精心组织好农业部秸秆能源化利用示范项目实施。项目启动一年来,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示范带动作用日渐突出。县的棉花种植面积从2010年的69万亩增加到今年的80万亩。全县棉杆收获机数量翻了一番,共赢农机合作社从去年的2台自走式秸秆联合收获机增加到今年的6台,年加工棉杆产值超70万元。原先在野外焚烧的棉杆成为生物质发电的好原料。现在85%以上的棉杆都得到了能源化利用。每年新增生物质发电10.2亿度,年节约标准煤9.7万吨。

大力推广机械化育插秧新技术。机械化插秧技术解除了水稻生产的“瓶颈”,提升了水稻的生产的科技含量和现代化水平,一台手扶插秧机每小时可插秧3亩,每天可代替30个劳动力。机械插秧把农民从“面朝换土背朝天”的繁重体力劳动中解脱出来,借助国家农机补贴政策的大好时机,我们大力推广水稻插秧机、收割机等先进适用机具,全面提高水稻综合生产能力,逐步实现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今年我们继续举办水稻机械化插秧现场会。三明集团生产的“东土稻皇”,一邦农民合作社生产的“水城米仓”系列稻米都实现了机械化插秧。大大地促进了水稻机械化生产、标准化生产,全县水稻种植面积连年增加,从2006年的3.13万亩增加到2011年的7.38万亩。产能的增加大大地推进了水稻名优品牌创建的步伐,“东土稻皇”大米今年成功在人民大会堂召开产品推介会。市场价格达到每斤38元。生态谷系列大米成功申请黄河口地理标志认证,黄河口大米品牌系列成功步入港澳市场。

四、在农机作业服务解民忧方面

借助现代信息管理技术,提升农机管理的信息化、现代化水平。今年我们对小麦成熟状况进行充分调查和精确测算,推出小麦机收路线图,组织机手有序作业。今年与气象部门联手,推出了三夏生产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将麦收期间的天气情况、小麦成熟情况及作业信息通过气象信息平台以短信的形式发送给机手。让作业的机手少跑路多挣钱。

五、存在的问题

一是发展农机产业的境界不高、方法不多的问题。有为农服务、解民忧、帮民富的想法,但落实在工作上,缺乏创新意识、在一些机制和体制问题上不敢闯、不敢试,先行先试的魄力不够。方法不多。

二是与农民朋友沟通途径还有待于加强。听取农民朋友心声的途径和渠道还不够畅通,有时满足于完成常规工作,倾听群众反馈意见的时间还少,做的还不够。

三是争取让群众满意的工作标准还不够高,争取做得各项工作早安排、细考虑、高标准、高效率,把强农惠农的工作做实做好。

六、整改措施及努力方向

加快农机产业化发展步伐,实施产业富农

一是项目编报工作,积极编报水稻工厂化育秧项目。经过两年多国家机械化育插秧项目的实施,水稻插秧技术已为群众所接受,并在逐步推广,但标准化育秧因技术、秧盘等问题一直没有得以较好解决,育秧、插秧脱节严重。加之今年农业用工费用不断增加,县今年人工插秧费用达到了200元每亩,几个水稻种植合作社和种植大户发展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需求非常迫切,因此我们下半年将集中精力做好了工厂化育秧项目编报工作,初步拟定依托胜坨镇水稻生产区域的合作社和农机大户,一期建设覆盖3000亩,二期覆盖10000亩水田的工厂化育秧车间,整合农机技术、机械资源,加大对项目的政策扶持力度,采取多种投融资方式,争取项目早日开工建设,实现农机发展园区化的破题。

二是全力推进畜牧、渔业优势产业发展。县土地宽满,海洋资源丰富。水产与畜牧是县两大优势产业。我们将农机优势与资源优势对接,形成产业发展优势,今年我们将围绕黄蓝国家两大战略,搞好水产畜牧两大产业相关机械设备的补贴和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饵料加工、水面增氧、保鲜储藏等相关机械设备,保证养殖安全、提高养殖密度、提升养殖质量,提高现代渔业科技和装备水平。

第4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加强组织领导,分解落实责任

民生工程是在市委、市政府直接领导下开展和实施一系列惠民工程,我局按照《市年民生工程实施方案》相关部署,及时成立了民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组长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吕贤江同志担任,副组长由张泽波、安跃斌二位副局长担任,各相关科室负责人为成员,具体工作由局办公室主任韩厚平同志负责。并针对我局承担的民生工程内容,及时组织规划及项目实施,并加强单位内部各科室协调,做到多方互补、资源整合、形成合力、狠抓落实。同时,将民生工程完成情况纳入对局属各部门的年终考核,明确奖惩,以制度确保民生工程目标的顺利完成。

二、民生工程建设相关情况

(一)完善措施,农民工培训蓬勃开展

按照市委农工委的安排,今年全市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任务数是15万人,其中下达我局的任务数为10万人。为此,我局高度重视,完善相应措施,成立了由局长挂帅分管领导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培训领导小组,并将农广校(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作为培训工作办公室,统一组织协调全局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作。通过一年来的努力,我局超额完成了市委市府下达的培训任务,完成情况如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引导性培训6000人次,农民实用技术普及培训12.8万人次,农民工培训1450人次,学历教育培训251人,专业农民(新型农民)培训人次,返乡农民工培训100人次,绿色证书培训100人次。开展短期实用技术培训1525班/期,培训涉及种植业实用技术共有26项,短期实用技术总学时3050课时。

(二)分解任务,沼气池建设成果显著

年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新建沼气池目标任务7000口,计划安排资金1055万元(其中:上级补助1050万元,本级安排资金5万元)。通过我局积极有效工作,全年共新建农村沼气池11780口,累计投入财政补助资金1767万元,圆满完成了民生工程目标任务,完成率117.98%。共计落实建成了灾后重建项目15580口(其中:日元贷款项目1371口,修复灾后受损沼气池989口),落实沼气物业网点106个。年我市灾后重建集中点共742个,涉及农户2.7万余户,建生活污水净化池近5万立方米。现集中点的排污工程已完成95%,基本投入运行使用。

此外,年我市农村沼气服务网点已落实的配送站基础运行模式,现为没有养殖的建池农户配送沼气发酵原料,采用马井镇运行模式的全市达800余户,解决沼气使用后期运行问题,得到建池农户肯定,在农民对沼气建设发展起到积极作用,增强农民节能减排意识。同时,全年培训农村沼气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组织省级以上培训一次,培训人员100余人。

(三)科学规划,改田有序推进

民生工程下达我局的耕地质量建设目标任务为建设标准农田4000亩,计划安排资金488万元(其中:上级补助480万元,本级安排资金8万元)。今年,我局承担了新增农资综合补贴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共计投入资金1089.4万元。目前,项目均已基本完工,圆满完成了市委、市政府下达我局民生工程目标任务。

第5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加强宣传培训,增强品牌意识。培训品牌建设相关人员,组织农产品生产企业负责人、生产负责人和企业内检员参加农产品品牌建设和绿色食品申报培训班,掌握品牌建设所必须的知识要点。树立企业品牌意识,组织企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走出去”学习外地的先进经验和品牌典型,激发新型经营主体品牌推广积极性。动员企业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农产品品牌展示推介活动,现场感受品牌农业魅力,增强农产品品牌意识。上半年举办培训班4期,参训826人次,组织各类品牌主体587人赴上海、常州、浙江等地学习、观摩。

二、精心组织指导,加大创牌力度。局明确创牌专业指导人员,制定年度创牌工作计划,下达创牌工作任务,夯实措施,传导压力。通过不定期现场巡查指导,帮助企业分析发展优势与产品市场需求,引导企业走优质化、品牌化发展之路,调动企业创牌工作积极性。目前全市已培植“东台西瓜”、“东台大米”、“新街女真”、“沈灶青椒”四个区域公用品牌,东台西瓜成功申报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新申报绿色食品45个,面积6.75万亩,总数达112个,面积22.3万亩;新申报有机产品2个(海蓬子、盐蒿),计4个;新申报“东台西瓜”、“弶港甜叶菊”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计5个,建立绿色优质农产品基地13个,面积49万亩,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67.73%。全市农农产品“三品”品牌数达362个。

三、围绕区域特色,打造地方品牌。紧紧围绕本市名特优农产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突出地方特色,以“创一个品牌、带一个产业、富一方群众”为目标,多措并举助力特色产业发展,加快培育“一镇一园一品”,努力把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经济优势。在国、省干道沿线布局打造18个主导产业鲜明的特色农业园区,包括G344沿线的五烈镇粮食产业园、东台镇城郊时蔬采摘园、头灶镇中药材农旅园、弶港镇甜叶菊产业园;S352沿线的东台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南沈灶镇果蔬椒乡产业园、许河镇“翠玉润圆”冬瓜莴苣园以及安丰镇的国贸农庄等等,培育出了一批像沈灶青椒、方东柿子、珍斌西瓜等地方特色明显、区域带动力强、经济效益高的地方特色品牌。

四、推进标准化生产,提升品牌品质。结合全市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特色和重点,组织制定农产品从种养到加工贮运等全过程的秤技术操作规程。全面推进企业应用标准化生产技术,引导鼓励各类农业主体创牌用牌,严格投入品管控,建立规范的生产基地,健全完善生产、加工、销售记录,帮助企业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制度,注册登录国家或省级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平台,打造安全、优质、绿色农产品品牌,目前已有132个规模企业完成注册登录并运行,为保证品牌农产品的产品质量,加大农业标准化推广力度,提高标准化生产覆盖率提供了安全保障。

五、强化品牌营销战略,点燃品牌效应。大力组织各类品牌企业开发开拓国内外市场,全力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市场竞争力,不断拓展我市农产品品牌市场占有率,持续提升我市农产品品牌的社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借助长三角一体化这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深入开展接轨上海活动,组织企业参加江苏省南京年货节展销会、盐城农业接轨上海专场推介会、东台西瓜暨特色农产品(上海)推介会,大力推介我市品牌农产品。围绕“上海先进制造业协作基地、上海菜篮子、上海生态大公园”的定位,与青浦区、金山区结成战略合作伙伴,每天销往上海的东台优质农产品超过1200吨。坚定不移推进“互联网+农业品牌”,结合“一村一品一店”特色产业打造,依托覆盖全市的益农信息社,大力支持农村电商发展,创成盐城市“一村一品一店”示范村14家。积极推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人员突破2000人,农产品电商年销售额达到25亿元,与京东集团、叮咚买菜、万果风云会就深化区域合作、打造优质农产品供给基地。

我市农产品品牌建设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着部分经营主体创牌意识不强、重创牌轻用牌现象比较严重、品牌农产品质量稳定性有待提升、农产品优质优价还有一个过程、特色农产品的推介力度还需加大、名牌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下一步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突出产业培育品牌。根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的总要求,在做大做强现有“东台西瓜”、“东台大米”、“新街女真”、“沈灶青椒”的基础上,集中精力,重点培育2个品质优、产量大、对农民增收有支撑作用的区域公用品牌。持续放大“东台西瓜”、“东台蚕茧”、“东台大米”、“沈灶青椒”、“弶港甜叶菊”等品牌效应,力争全年新增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2个,总数全省第一。创建国家级、省级农业企业品牌6个,种植业绿色优质农产品比重达到75%以上,以品牌的培育促进产业的兴旺。

二、提高质量争创品牌。突出抓好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和农产品质量标准推广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品质和档次,打牢农业品牌创建基础。针对农产品仍然以一家一户生产为主的实际,组织制订简明易懂的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远程,广泛推广农产品生产模式图,让广大农户一看就懂,一学就会。推行农产品生产全过程简易记录手册,强制使用相关标准,促进技术规程落地生根。强化农产品品质检测,及时掌握安全动态,为品牌创建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年内力争省农产品品牌申报目录内的农产品能报尽报。

第6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主要任务:抓农业技术服务队伍的培养;完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和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农业科技成果下乡、进村、入户、到田头的有效机制和办法,健全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主要目标:

(一)培养科技带头人200人;

(二)农校、农广校招生3000人。其中:市农校2800人,农广校200人。

(三)新型农民培训5000人。在全市行政村中每个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骨干,合计1370人;在全市1370个村培训骨干农民6850人实现整村(队)推进。

(四)绿色证书培训10000人;

(五)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3000人,对全市县乡两级3818名专业技术人员轮训一遍。

二、主要工作情况

1、组织参加“三下乡”活动。年1月8日由市委宣传部等市级18个部门组织的年市的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在安宁市八街镇中心广场举行,我局由科教处牵头组成科技人员、专家20余人的服务队,开展畜禽禁养、农村生态环境治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产品质量安全及农村实用技术宣传和种植业、畜牧业专家咨询。共计发放各种宣传品9200份,发放农资500袋,种子200公斤,现场咨询人数达千余人次。

2、组织《农业》征订。1月按照省农业厅要求组织局属各单位、各县(市)区征订《农业》杂志,全市共计征订1325份。

3、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奖申报。2月在全市组织农业技术推广奖的申报工作,全市共完成《市奶牛结核病、布鲁氏菌病检疫净化》等11个项目的评审、申报工作。

4、组织参加科技活动周活动。5月16日市、盘龙区将在东风广场共同举办市暨盘龙区年科技活动周启动仪式,安排我局组织开展农业科普知识宣传活动,我局由科教处牵头,组织市兽医站、市动物检疫站、市农科院、市种子管理站、市植保站等单位相关农业科技专家、科技人员2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5、完成提案回复面商工作。完成了《关于在市农村地区发展循环经济的建议》等5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回复面商。

6、组织开展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按照省厅要求,制定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方案,下发了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培训通知,全市年全年计划从种植业、畜牧业、农经、农业科教育等领域开展培训,使县乡两级从事农业科技推广人数共计3818人,全部轮训一遍,在全市行政村中每个村培养1名农民技术骨干,合计1370人;在全市1370个村培训骨干农民6850人实现整村(队)推进。主要推广应用10项新品种、新技术。截止4月31日,全市已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2628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7.6%,开班274个,其中:县乡集中办班239个,培训2165人;现场实训班35个,培训461人;送2人异地研修。全市已培训农民技术员1956人,开班122个,其中:县乡集中办班60个,培训850人;现场实训班62个,培训1106人。

7、市农校按照市委、市政府决定整体并入学院,科教处正协助分管领导做好农校的清产核资、平稳移交工作。市农校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学校春招班招生60人,完成校内短期培训302人,其中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200人,完成科技致富带头人培训目标任务的100%,校外短期培训2500人。市农广校开展绿色证书培训6491人,完成目标任务的64.91%,组织技能培训鉴定290人,与教育电视办的《兴农天地》栏目继续每周一期三次播放。市、县农机校1-6月全市培训各类人员8542人,其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2235人,拖拉机驾驶员2085人,汽车驾驶员3761人,摩托车驾驶员461人。全市共计完成各类、各专业短期技能培训17835人。

三、存在问题

一是农业科技投入不足,农业投入大部分投入到当年生产中,科技投入特别是科技开发、农民培训投入严重不足。对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消化研发力度不够,技术储备不足,在部分县区财政困难,基本无农业科技投入,一些地方过去大力推广转化的先进技术和成果缩水退步。二是农业科技体制不能适应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要求,科技与生产脱节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大多数科研和技术推广工作都集中在产中阶段,产前、产后技术力量薄弱。三是农业科技人才不足,结构不合理,高层次农业科技人才和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缺乏,专业结构不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求,新兴产业花卉、蔬菜及农产品加工、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信息和营销人才缺乏;四是农民科技文化素质低,观念陈旧,缺乏一技之长,需要培训的面广、人数多、农民对科技的多元化需求迫切。

四、下步工作重点

以农业科技自主创新统揽全局,贯穿科教工作始终,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全面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和科技入户示范工程,积极争取部、省级农业科技培训项目,在上年年工作基础上稳步推进各项工作。

1、围绕优势产品和优势产业,开展技术储备工作。

2、积极申报省、部级农业科技教育项目,并做好组织实施工作,应用新的科技成果,加快成果转化推广步伐。

第7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农业科技培训,提高农民增收致富的能力

以国家农业部实施的农业科技入户、测土配方施肥、新型农民培训、粮油高产创建等支农惠农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农闲和农民工返乡季节,采取专家讲授与农户需求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分散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在区、镇、村开展了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科技培训活动,重点培训了农业实用技术、行业动态、市场营销等知识。先后联合区科协、区妇联在全区开展了大规模的科技培训活动,由全区名技术指导员组成科技入户专家团,分成个技术指导小组,集中利用天的时间,深入到全区个乡镇个示范户家中,面对面地给他们送去测土配方施肥、花生高产栽培、保护地蔬菜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农业新技术,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真正实现了“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目标。活动期间,为示范户们免费发放了价值万余元的农业实用技术挂历、档案袋、科技书籍、农药及施肥建议卡等。

(二)创新农业科技入户服务方式,助推新农村建设

在全区镇村级率先成立了“农业科技入户服务站”。全区家符合条件的农资经营店被确定为区首批“农业科技入户服务站”,以服务站为载体和切入点,拓宽服务领域,开展产前、产中、产后、技术、农资、信息综合服务,真正服务于农业、农村和农民。另外,加强了实践示范培训基地和农民科技书屋建设。目前,全区培养中高等学历层次的农村专业技术人员人、农民辅导员人、科技示范户户、辐射户万户,培养新型农民万人,建设实践示范培训基地处、农民科技书屋处。

(三)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增效

在深入乡镇、村街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全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三年规划,明确了调整目标任务。充分利用作物腾茬的时机,本着“调大规模、调高效益、调优结构”的原则,指导各乡镇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全区今年计划调整面积万亩,目前已完成.万亩,占全年结构调整的.%。加强优质农产品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企业+基地+农户”、“企业+协会+基地”等模式,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订单生产、保护价收购、利润返还、入股分红等多种形式,与农民结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共同体,稳定产销关系。认真做好“三品”认证的宣传发动及申报工作,全区家单位、企业申报的个产品力争全部通过绿色食品认证。

(四)抓好农业生产工作,促进农业发展

切实抓好春季和“三夏”农业生产工作,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查苗情、墒情和病虫情,指导农民科学进行田间管理。加强小麦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制定了农田美国白蛾防控实施方案,及时向农民群众病虫情报,有效预防了病虫害的发生,减少了农业损失。特别是在当前“三夏”生产大忙时节,积极搞好农情调度,动员全局农业技术骨干深入一线搞好服务,了解基层真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督促帮助各乡镇抓好“三夏”农业生产。截至目前,全区已收割小麦.万亩,占应收面积的.%,其中机收面积.万亩,占收割面积的.%;完成夏播.万亩,占计划播种面积的%。

(五)开展农村能源建设,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区委、区政府今年将农村能源建设列为全区十二件实事之一。我们以此为契机,大力抓好以沼气为主的农村能源建设,进一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通过召开现场会、组织参观学习等,为农村能源建设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重点抓好国债扫尾工作、集中供气和“”项目建设。目前,全区已新建沼气池个,完成“一池三改”户,新建联户沼气集中供气示范点处,中小学“”工程已全部完成主体建设,推广安装太阳能利用㎡,新组建村级沼气服务组织个。

(六)落实惠农政策,促进农民增收

切实做好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宣传落实,认真把握良种补贴项目实施的每一个环节,确保棉花、小麦、玉米、水稻良种补贴项目的顺利实施。同时做好减轻农民负担和农村土地流转等工作。

二、当前农民增收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农业收入增长乏力。农业耕地日益减少,农业技术推广率不高,农资价格高,金融危机的加剧,农产品价格及需求量又受到冲击,这些因素都束缚了农业收入,制约着农民增收。

2、农业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产业化格局还未真正形成,农产品加工链条太短,从事二、三产业的人数少,收入比重小。

3、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较低层次的交通运输、建筑、饮食还占一定比例,而较高层次的产业如农副产品深加工、信息咨询、金融等多为空白,农民增收门路窄。

4、农民自身素质偏低。主要表现在整体文化水平低、缺乏市场意识、市场信息不灵、职业劳动技能匮乏等,农民外出务工基本上处于自发、无序的状况,政府组织引导不够。

5、农业专业合作组织程度不高。存在合作社规模偏小、农民认同度偏低、运作不够规范、资金短缺筹措难等问题。

三、几点建议

1、政府要尽快出台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相关扶持政策。协调金融、税务等部门落实“贷款优先、额度增大、利率优惠、税收优惠”等政策,解决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季节性、临时性资金短缺问题。

2、在实施农技推广,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引导农民优化农业结构,发展特色、高效农业,让农民从种植的角度增加收入;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依托龙头企业带动农产品加工基地建设,让农民从加工、销售环节获得效益。

3、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加快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推进农业工业化、农民工人化进程,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第8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据统计,2012年全市共完成粮食总产量63.05万吨;肉类总产量达13.9万吨;禽蛋产量达2.19万吨;牛奶总量达3.69万吨;蔬菜产量达172万吨;水果总产达10.48万吨;水产品产量达0.87万吨;第一产业增加值达57.1亿元,比上年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76元,比上年增长12.4%,连续三年超全国平均水平。

二、实事目标完成情况

(一)大中型沼气池工程及农村清洁工程建设

完成大中型沼气池建设80个;完成农村清洁工程建设20个。

(二)串户路建设

完成村寨串户路路面硬化1073公里,占目标任务1000公里的103.7%。

三、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农业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农产品市场供给能力稳步提升

依托三联、好一多等乳制品生产企业建成全省产业化程度最高的乳制品加工产业,牛奶产量达3.69万吨;依托温氏、大发在市建成全省产业化程度最深的肉鸡产业集群,出栏家禽1800万羽;引进南江公司等禽蛋企业在开阳建成全省标准化程度最高的禽蛋生产园区,禽蛋产量达2.59万吨;依托台农等生猪养殖企业在开阳建成全省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商品猪生产基地,出栏生猪131万头。全年蔬菜播面130万亩,总产量172万吨,外销量达83万吨,蔬菜总产值达31.4亿元;无公害果树基地达33万亩,水果产量10.48万吨;中药材种植及野生抚育20万亩。全市农产品商品率达60%以上,城郊都市农业区农产品商品率达90%以上。初步形成以“畜、禽、蛋、奶、菜、果、药、茶、”为主导优势特色产业带,建成一批资源利用效率高、优势产业突出、生产过程无公害、产品效益明显的农产品生产基地。

(二)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为不断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防灾减灾能力,我市紧紧围绕农业水利化、机械化、信息化建设,不断加大建设投入。2012年,实施基本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项目34个,完成建设面积39076亩;完成串户路建设1073公里;完成大中型沼气池和农村清洁工程建设100个;全市农机总动力达121万千瓦,奶牛、禽蛋、花卉等特色产业现代化、设施化、标准化率达80%以上。农业设施化条件不断完善,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农业生产效益进一步提高。

(三)扶贫开发和新农村建设有序推进

一是通过产业化扶贫的实施,在贫困人口集中区实施果、药、菜产业化扶贫项目和草地生态畜牧业种草养羊项目,完成1.53万人的减贫任务;二是完成了市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工作,全市现有贫困乡镇18个,1196元以下贫困人口15.1万人;三是完成了新农村建设12个省级试点的省级验收工作,同时按照《市“十一五”期间生态文明村寨创建标准》完成了38个市县共建点的验收工作。

(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

进一步推进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试点工作,建成三个县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促成流转和规范流转土地面积达9000余亩,实现了土地向企业、向大户集中,提高了农业生产集约化、规模化、标准化程度。基本完成市农业担保公司筹建工作。2012年新增省级龙头企业18家,产值上亿元的龙头企业达10家。

(五)农业科技推广和人才培训成效明显

一是新产品、新技术的指导和推广不断加强。深入实施“粮食增产工程项目”、“水稻高产创建项目”、“脱毒马铃薯良种扩繁与优质专用薯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项目,实现了减少面积、提高单产、稳定产量的既定目标。二是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品牌建设稳步推进。完善10个县级农产品检测中心,新建蔬菜农残检测站(点)5个,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认证数达539个,老干妈调味品、黔山牌蔬菜、山花牛奶等一批知名品牌迅速发展壮大,生态农业品的知名度、美誉度显著提高。三是现代农业人才体系不断完善。以“阳光工程”、“三百工程”等工作为重点,完成了新一轮农技培训20万人(次)、绿色证书培训6500人;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雨露计划”培训10350人,转移8280人。初步形成了以产、学、研、用相结合人才体系,培育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我市现代生态农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第9篇:农业工作汇报范文

一、农业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成效

1、抢抓时机争项目。本年以来,我局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对农业投入的政策时机,精心包装项目,积极向上争夺农业项目,成功争夺省级以上项目5个,已到位项目资金935万元(其中乡村沼气池建设项目720万元,农机购置补助项目180万元,测土配方施肥项目35万元),同比增进117.44%,占县委县县政府下达项目争夺目的任务的129.8%。

2、想方设法招客商。我们抢抓住沿海发达地域产业转移时机,紧紧围绕我县特征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小团组、多批次、专业化外出招商活动。本年以来,围绕香菇买卖市场建设等项目,先后三次赴等地调查洽商农业招商项目,增强与沿海产业转移企业和重点客商普遍联络谈判,引进4位客商到远安实地调查洽商,1亿条塑料编织袋生产线项目成功签约(因多种原因未能开工建设),香菇买卖市场、食用菌深加工等农业项目正在进一步洽商之中,有望完成较大打破。

3、认认真真抓建设。乡村沼气池项目区新建沼气池2000口,坚持养殖小区和沼气联户工程5处,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沼气大培训、大回访工作,回访农户达5000多人次。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已化验土样1800多个,获得分析化验数据9000个,开展油菜、水稻等主产作物肥料效应实验30个,确定我县主要栽种作物营养施肥配方20个,发放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1万份,组织供给各类配方肥1000吨,测土配方示范面积50000亩。农机购置补助项目,当前已补助各类机具811台,受惠农户811台,补助资金达179.98万元,占总补助资金额度的100%。粮油高产创立成效明显,油菜生产经过大力施行测土配方施肥等综合配套高产栽培集成技能,示范区油菜籽单产提高6公斤,同比增进4.3%,万亩水稻高产创立有序推进。还,在县委县县政府的统一指导下,自动增强与相关乡镇及部分协作,整合伙源,推进农业“三大园区”建设,平头山万亩柑桔示范园,园区水电渠路等基本设备配套基本到位,大苗定植1046亩,还装备了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杀虫黄板纸等设备,完成了绿色防控、配方施肥、整形建筑、合理间作等技能办法综合运用,现代柑橘示范园已成雏形。茅坪场香菇产业园,已建成100万袋规划的反季香菇标准化栽种园区,菌筒加工区已进入征地筹建阶段。万亩高效茶园生产示范园,依托宜昌禅名堂摄生茶开发有限公司已建成工场化无性繁衍育苗基地,成功培养60万株穴盘壮苗定植到大田,500亩高标准茶叶基地整地、基本设备建设已基本到位,茶叶加工车间、仓库、展厅建设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

二、主要做法

1、组建专班专抓。成立农业项目争夺及招商引资工作专班,由局长任组长,相关副局长及各二级单位负责人成员,专门负责农业项目标筹划编制、申报争夺和监督治理及对外招商引资等工作,常抓不懈,一抓究竟。

2、精心筹划项目。充分发掘各类资源,与省市农业项目主管部分实时增强沟通,构成上下、左右的对口联接,实时把握信息,筹划、包装一批带动性强、社会效益好、符合国家投资政策和发展方向的农业项目。

3、积极向上争夺。实时自动与省、市主管项目指导接触,应用各类渠道汇报工作状况,介绍远安,争夺指导支持,想方设法争夺项目落户远安。诚实地争夺省市农业主管部分指导到远安检查指导工作,实地调查远安工作状况,增进指导对远安农业的佳誉度,加大对远安农业项目标支持力度。

4、完善工作机制。依据年头工作目的,层层分化任务,增强责任,坚持绩效审核责任制,构成千斤重担大家挑,大家肩上有重担,齐心合力抓项目标工作格式。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下阶段,我们将紧紧围绕县委、县县政府的要求,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力度,再添办法,咬定目的不放松,以更大的劲头,更实的行动,努力攫取农业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工作的新成功。

1.开动脑子抓引进。切实把农业项目建设作为当前农业和乡村工作的打破口和切入点,增强责恣意识、目的认识、抢先认识,竭尽全力推进农业项目建设。今后,我局将进一步分析国家、省对农业的投资政策,开动脑子追求对接点,精心包装项目,按项目组建专班,并坚持项目争夺鼓励机制,竭尽全力抓好对上争夺,力争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系统、农业科技推行系统、现代农业产业系统等项目引进上有所打破。

2.围绕重点抓招商。紧紧围绕食用菌、养殖等农业主导产业深加工、生产环节配套,精心筹划包装一批项目。继续组织相关企业和单位开展农业招商洽商会、农产品展销会等活动,建设好农业招商平台,充分应用农业资源优势和特征产品优势,紧紧抓住沿海发达地域局部产业转移的时机,加大与各类商会、沿海发达地域大企业的交流协作力度,有针对性开展招商活动,在更大领域吸引客商和龙头企业落户远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