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基础心理学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方向一:感知觉研究
这类研究多为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向。从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研究。这类研究可以反映当时前沿学科水平,社会的进步情况等。但近几年在这类研究的人数减少很多。
方向二:思维研究
思维和语言的关系研究一直是该方向研究的热点,概念是思维的基本单位。心理学者用汉字假设测验模型,并对概念形成设计实验研究,问题解决作为复杂的心理过程,是众多心理学工作者关注的重要问题。
方向三:个性研究
[关键词] 差异心理;因材施教;能力
【中图分类号】 B4-0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2-149-1
一、差异心理学的内涵及研究内容
《心理学百科辞书》指出“差异心理学研究个体差异的性质和根源”,个体差异是指“通过行为表现出来的遵循常态分配的个体变量”。这样就把个体的一切差异都包括进去了。《心理学辞典》指出“差异心理学研究个体心理差异,个体心理差异是指人们彼此区别的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的特点;它们是差异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虽然明确了是研究个体的心理差异但研究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特征表现出来的个体特点,这是把心理活动全部都包括进去了。我认为差异心理学研究的是人们在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较稳定的个体心理的特殊性。差异既是教育的前提,又是教育的结果。教育工作要因材施教,就是以个别差异为前提。
二、能力的界定
(一)能力的内涵。个体心理是指个体所具有的心理现象,包括人格、能力、认知、情绪和动机五个方面。个性包括能力和人格,个性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心理差异。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是顺利实现某种活动的心理条件。能力包含两方面意思:ability 对某项活动现有成就水平 ,已学会的知识技能;aptitude容纳接受或保留事物的潜力和可能性。能力的不同表现在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及特殊能力的发展。
1.智力的成分及结构不同。首先能力有各种各样的成分,按不同方式结合起来构成能力结构上的差异。以一般能力――智力为例。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每个人都同时拥用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这就是智力的差异性。在各种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身上都存在着这九种智力,但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
2.能力发展水平的不同。一般能力发展(智力);特殊能力发展。首先,智力在全人口中表现为常态分布,大多数人的智力处平均水平,但也有智力低于一般水平和智力超常者。智力有其发展趋势,童年及少年期是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18至25岁智力达到顶峰之后趋于平稳。这种智力发展趋势是存在个体差异的,即发展快慢、达到高峰的时间早晚等等。此外还存在特殊能力发展的差异,如音乐能力、创造力等。
三、因材施教的内涵
因材施教这一理论是由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首次提出的,他认为天下的事物都存在普差别,所谓“射不主皮,力不同科,古之道也。”将人具有不同的力气视为自古以来就有的常道。孔子发现智力的差异,提出过“上智”与“下愚”的见解,后来他又发现人的能力、个性、志向和专长方面都存在差异。据此,孔子提出因材施教理论。他主张,教人必先知人之长短,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则不仅做到了“各因其材”,而且做到了“各尽其材”。
四、智力与因材施教的关系
(一)智力差异客观存在,是因材施教的原因和必然要求。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多元的,人除了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两种基本智力外,还有其他七种智力。在加德纳的多元智力框架中,人的智力结构至少由九种智力要素组成。每个人都同时拥用相对独立的九种智力,而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的组合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每个人的智力都有独特的表现方式,每一种智力都有多种表现方式。智力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它要求教学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
(二)因材施教影响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不同环境和教育条件下个体的智力发展方向和程度有着明显的差异性。个体有某一方面或几个方面的潜能,为其提供合适的教育和训练可以激发每个人潜在的智力。因材施教为智力培养发展方法提供了方向,体现在两个方面:针对不同的学生及针对不同的智力发展特点过程,尊重与之匹配的发展规律。同样的教学内容,面对不同个性、不同智力特点、不同学习类型的学生因对症下药。孔子的因材施教理论中所涉及到得因材必因“人”因“机”,这其中的“人”就是指学生的类型,“机”则是指教学发生时学生的年龄、身心状态等,也就是其生理和心理发展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心理学百科辞书[M].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2]心理学辞典[M].合肥: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
[3]韦石.最早系统论述差异心理学思想的教育家――孔子[J]. 中小学管理,1993,(04):48-49.
[4]陈立.从冯特的实验心理学到现代的差异心理学――官能心理学与因素分析的评述[J].杭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6,(03):353-354.
【关键词】应用性理学;就业情况;改革思路;能力培养
一、引言
事实表明,心理学的应用涉及到当今生活中的诸多领域,如:政治、商业、体育等;可见心理学的研究与实践对人类社会发展影响重大,有利用促社会文化的提升。应用心理学作为应用性极强的一门学科,适应社会需求的潮流,但我国各院校该专业实践成果不尽如人意,学生大多呈现专业综合素质不高的情况,难以胜任相关职业。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将针对能力培养问题提出对该专业改革的相关建议与意见。
二、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
相对而言,我国对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较高;对于刚经历过高考的本科生来说难以真正落实相应的要求。另外,近几年来心理学的硕士博士生的明显增加,本科生就业相对困难。而且在培养模式上“应用心理学”与“心理学”专业的区别不大且交叉混乱,使得毕业生对岗位的寻求感到迷茫,而导致应用心理学与其它心理共同竞争同职位,而影响其就业率。
(二)课程内容脱离实际
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理论性学习,突出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却无法体现出应用心理学“应用”的特性。该专业的课程内容知识点全面但不深入,针对性不强,使学生所学的知识浮于表面,对基础心理学知识与实践的掌握不够牢固。以实践与技能培训为主的课程量占比小,缺乏专业训练的学生一旦进入工作就会显得力不从心。另外,很多时候课程内容陈旧死板,没有及时更新前沿学术研究成果,学生的视野与学术积累无法得真正的提升。
(三)培养方式不合理
我国高校的应用心理学专业方向课就是专业基础课中的某一点上的强调与细化而不是深入,而且同样以理论为主,授课的内容与方式也大体类似。笼统而单调专业课划分,各院校雷同的培养模式,使得学生并不能在其专业上细致深入地研究学习,无法体现应用心理学的特色与专业性;甚至还会影响到学校与专业的学科建设。
三、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改革路线与措施
(一)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改革思路
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能力培养是有差别的,我们可将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主要分为三大块:基础能力、专业能力、综合能力。其中,基础能力包括外语学习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专业能力包括:心理咨询与治疗的基本技能与方法、心理教育能力、心理统计与测量方法、心理实验设计与操作以及数据处理能力等。综合能力则主要包括:综合的心理学研究方法论、数据统计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科学研究素养和精神以及学术交流的能力。顺应时代与社会的需要,我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改革势在必行。鉴于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毕业后的四个主要去向,即:心理咨询与治疗、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人力资源管理、报考心理学研究生;目前该领域普遍认同的整体改革的思路是:明确培养目标、合理定位就业方向、侧重实践能力与应用技能。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应该定位于培养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协调发展的应用型人才。
(二)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
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理论与实践同样重要;因而,要以对此的正确认识为基本前提安排理论与应用型课程的比重。传统的课程设置过于强调理论而轻视实验,导致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低下,“术”轻于“学”这种不平衡的课程设置直接引起学生专业综合素养的薄弱。因而现在急需改进的是优化应用心理学的课程体系,根据本专业的研究规律与职业要求明确培养的重点,并以此为重心与基础划分出不同的培养模块与层次,突显各类课程之间的逻辑性,同时加强不同课程教师之间的沟通以防内容重复。
能力培养的提高必须依靠教学方法的改革,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的单调。学生的学习状态随着学习时间的增长呈动态发展趋势,而同时相关的学术成果也在不断的更新。作为教师,不但需要根据学生课上的反映对授课方式加以调整,实现师生如朋友,教学相长,共同进步的局面,而且还需要时常关注该领域的学术研究发展,及时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对本专业的关注度,形成对专业的认同感,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
对最终要投身于社会的大学生来说,所谓的“能力”,是指胜任工作的能力;而这些工作中必备的能力都是实践中一步一步积累形成的,尤其是专业能力。加强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在校的实践能力培养是社会要求接轨的重中之重,在校的实验课和相关活动的机会多少关系到学生实践能力高低。据此,本文建议各院校根据年级和学生掌握情况设计并开展相关锻炼学习实践能力的活动,如:模拟心理咨询等。另外,可以适当增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验课程,以项目的形成将学生划分小组进行学科调研、到校外进行访谈和问卷等专业实践。到高年级时,应让学生深入学习SPSS软件应用、心理测量、心理咨询等课程,并在期间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下参与其中,实现知行合一。学校应为学生创造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可与校外相关机构或当地中小学协作成立更多更广的实习基地,使学生获得更多接触社会以丰富专业综合素质、积累工作经验。
四、总结
从目前我国应用心理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来看,情况不容乐观;各院校必须对这一现象足够注视,并及时采取措施以防止情况进一步恶化。当然,一门学科专业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系统性的工程,不但需要以正确科学的路线支撑,还需要各院校长期坚持对培养模式与教学方式的优化改良,同时为学生创造更多提高学术与实践能力的机会,才能真正让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孟维杰,张晓书.基于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应用心理学专业建设思考[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0,31(11):141144
[2]鲍谧清,韦洪涛.论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1(5):134136
[关键词] 心理学;教育改革
一、教育改革的意义
党的十报告强调,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人是教育过程当中最基本的要素,而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推动了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
二、教育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教育心理学自诞生以来,不断汲取教育学、心理学及各个领域的最新成果,为心理学和教育学等领域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推动了教育改革的进行。[1]
近年来,我国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研究主要涉及构建中国教育心理学体系、素质教育的心理学基础、学与教的理论等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提倡多元课程设置等等观点已经深入到教育教学改革中去,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指导。
具体到实践中,教育心理学主要集中在教学的有效性与人才培养规律的研究、教师职业素质与专业性发展的研究、青少年德育、美育心理的研究、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与开发、教学心理与课堂效率的研究等等方面。这些研究,在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改善课堂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促进学生智力开发,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以及对于课程体系的改革等等方面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为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三、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学校没有必要、也不可能传授给学生所有的知识技能和所有问题的解决答案,只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是不符合人的发展需要的。当前,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流,而人本主义心理学强调对学生的人格教育,总结人本主义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启示,有以下几点:
1.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我们在教育活动当中,要确立人的主体性地位,培养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最终让学生实现自我实现。[2]
2.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教育要培养思想上、专业上全面发展并且有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3]科学和艺术是一个硬币的正反两面,一方面,在教育内容上,要扩大教学领域,加强各学科间的渗透。另一方面,在教学实践中,要充分尊重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
3.重视与学生的情感交流。一方面,我们要理解、尊重、关心学生,把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体现到日常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去。另一方面,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4]
4.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要营造灵活、开放的创新教育环境。其次,教学方式要多层次、多样化,创新化。最后,要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四、发展心理学对现代教育改革的实际效能
发展心理学研究个体成长发展过程中的心理转变。学生主要的受教育时期是儿童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恰好也是他们身心快速发展变化的时期,怎么样让教育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相适应,需要从个体心理发展与心理适应的角度来给予研究和指导。
1.教育教学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德育工作、美育工作如何展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如何培养和开发智力,如何安排课程、如何编写教材等等问题的回答都要考虑到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的特征和规律,考虑到不同年龄段学生的接受能力和心理需求。[6]
2.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当前,大中小学都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的心理压力、情感困扰和社会适应等心理问题依然存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将是发展心理学、咨询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领域更加关注的问题。
3.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需要发展心理学的指导。比如关于情感发展与情感教育、校外环境中的心理发展与教育、健全人格以及生涯规划、环境变化背景下的心智进化等等,这些都离不开发展心理学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五、讨论
除此之外,还有认知心理学关于大脑工作原理和对学习、记忆、认识功能的研究;生理心理学对视觉、听觉、运动系统和神经网络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语言记忆结构和语言学习模型的研究;社会心理学对学生人际关系和个体社会化的研究。随着心理学的新进展、新范式、新概念、新方法的产生,必将会对我国的现代教育改革产生进一步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大俊,胥兴春.近20年来教育心理学研究对我国教育改革的推动作用[J].心理科学, 2005, 28(6):1418-1420.
[2]胡敏.论人本主义心理学对我国教育改革的启示[J].平顶山学院学报, 2006, 21(3):86-87.
[3]程健康.人的全面发展与现代教育改革探索[J].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8, 26(4):6-7.
[4]张 艺.人本主义心理学与教育改革[J].河南社会科学, 2003, 11(5):208-209.
[5]程爱梅.论现代教育改革中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J].科教文汇, 2007(2):138.
[6]李雪凤.论发展心理学在教育改革中的作用[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34(3):214-216.
1、日本教育心理学情况简述
20世纪初,日本就开始了教育心理学的研究,1916年成立儿童研究所。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日本教育心理学受施太伦(L.W.Stern)、桑代克(E.Lee.Thorndike)、布勒(C.M.Bühler)等人的影响,发展了智力测验、心理测量、性格学。战后,出版了大量关于教育心理学的书籍,如波多野完治主编的《现代教育心理学大系》;依田新编的《教育心理学》;中野佐三编的《教育心理学事典》;田中宽一主编的《实验儿童心理学》以及其他教育发展心理学丛书。在日本心理学书籍中,教育心理学书籍最多。90年代以来,吉田章宏(1991)和伊藤隆二(1996)等教育心理学名家也多次呼吁要注重日本本土教育心理问题的研究。1959年成立日本教育心理学会,这是仅次于日本心理学会的一个专业学会,1994年统计会员达4500人。该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全国性学术年会,刊发《教育心理学研究》季刊至今。心身缺陷者的特殊教育在日本也受到重视。日本几乎所有师范学院都开设特殊教育课程。一些大学设特殊教育系,授与硕士和博士学位。1971年建立了一个完善的国立特殊教育研究所。1963年建立特殊教育学会,学员约有1000人,并出版会刊《日本特殊教育杂志》。为心身缺陷者专门设计了各种心理测验,如日本设计的盲人智力测验不仅用之于日本,也在美国使用。日本文部省从1995年开始以流动性的方式向各省的一些小、中学以及高中派遣教育临床心理学专业人员开展有关心理咨询工作。不少中小学校也开设了(或正在设置)专门的教育心理咨询室,为中小学生及其家长排忧解难,帮助和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的顺利发展。
2、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
(1)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动向情况。20世纪70年代以前,日本教育心理学主要围绕着发展、学习、人格适应与教育评价四大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其后随着社会的发展,研究领域不断扩大。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年会有关学术论文的分类大致有九个方面,具体是原理与方法、发展心理、教育与人格心理、教育社会心理、教学心理、学习心理、教育测评、教育临床心理、心理障碍与教育。其中研究学术论文数量排名前三名的依次是发展心理、教育社会心理和学习心理。日本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上世纪90年代以后,讨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有关法则性研究与个别性研究、实验研究与相关研究等问题上。所谓法则性研究,即是超越事物的个体特殊性而追求其共性以及一般规律的研究。这类研究的特征是力求客观地、自然地反映事物,尽量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故多采用实验法探求事物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个别性研究则注重于探求事物之间的个体特殊性和差别性,因此常运用相关研究的方法来分析事物的特定性质。数据显示,对于身体运动、感知、言语、情感表现、人格、社会行为等领域的研究,采用实验方法居多。其次是观察、调查方法的运用。
(2)20世纪90年代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积极表现。一是有关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研究几十年来一直受到日本教育心理学界的高度重视。日本教育心理学注重教学和学习过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深入探讨教科学习以及知识、理解等认知操作的内部心理机制。如光田、谷口等人(1992)的研究表明:在文章理解的过程中,插入提问和具体事例可以有效地帮助理解和回忆。言语表现的研究集中在作文、造句和书写等方面。此外,积极开展有关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学与学习策略指导以及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心理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二是日本教育心理学工作者针对学校教育中,诸如旷学、欺负同学、学业不振、早恋以及自杀等“学校身心疲劳”一直有增无减的现象,从学校心理学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教育临床心理学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神藤等人(1996)用因素分析法对欺负弱小同学问题进行了考察,结果抽取出欺负行为正当化、缺乏正义感以及支持欺负行为等主因子,并发现这些因子与“学校身心疲劳”现象的严重程度具有较高的相关性。日本教育心理学在学习与教学方面的研究的特点还有在认知心理机制基础上还导入发展的变量;增强学生学习个别性差异与教学策略针对性的研究;打破传统学习理论,多角度多层次的开展研究工作等。
(3)日本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消极表现。一是欧美化倾向严重,在基本的理论观点和研究的方法技术方面全盘追随欧美,就是在具体的研究方向和课题上也相从甚紧。二是日本的教育心理学研究在改善教学效果、帮助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方面作用及效果不大。三是日本教育心理学有关教育心理学科的一些基本理论问题没有很好解决,导致有关研究方法论和具体研究方法技术存在混乱现象。
3、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的思考
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是学校等工作领域内的心理教育辅导专家。对于学校生活中发生的各类问题,进行评估、咨询、辅导等。其具备针对于儿童、教师、学校等学校心理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也从事心理教育辅导公益性活动等,必须经过专门机构认定其从业资格。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活跃在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以及特殊教育、特殊学校等教育机构。此外还有教育委员会、教育中心、教育咨询所等教育机构,或受教育委员会的委托,从事相关咨询工作等。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采用学会联合的资格认定制度。其认定组织机构由5个联合学会和4个合作学会构成。5个联合学会分别是:日本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特殊教育学会、日本发展障碍学会、日本发展心理学会、LD学会。4个合作学会是日本学校心理学会、日本应用教育心理学会、日本生徒(学生)指导学会、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学会。这一资格认定工作从1997年开始,数据显示,截止目前为止获得学校心理咨询师或候补学校心理咨询师的人数达到5800人。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资格的认定相当的严格。申请条件根据不同的背景人群可分为5大类。主要针对具有教师资格证的人员、各类幼儿及中小学从业教师、教育研究所等教育机构人员、大学及研究生院的学校教育心理任课教师及实习指导人员、国外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专业的人员。日本学校心理咨询师制度及其运行的积极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日本政府支持力度大。如日本政府对于儿童心理支援工作非常重视,注重发展障碍儿童的特别支援教育;支持全国学校心理咨询师大会的召开等,学者们关注障碍儿童特别支援教育工作的研究;二是专业人员的培养注重理论和实践,学校心理学士的申报条件高。如学校心理咨询师的获取,在研究生院修完7门课程:教育心理学、发展心理学、临床心理学、障碍儿童的教育与心理、学生指导和职业规划指导、教育评价和心理测量、学校心理咨询。此外,根据申报条件的不同,要求有专门的学校心理学工作实习经验1—5年不等。在大学或研究生院担任学校心理学相关课程或实习的指导者,要求必须发表关于学校心理学的论文5篇以上;三是专业人员考核和管理制度严格。如规定修完7门课程,但没有实习经验的人员,可以申请学校心理咨询师候补资格,同时在通过资格考试后,还要在5年内要提交个案报告等说明自身实践经验的资料,才能成为正式的学校心理咨询师。学校心理咨询师的有效期限为5年,满4年要求更新。此外,相关的认定机构每年进行资格审查;四是公益性的预防教育(人格)活动开展情况好,如兵库教育大学研究生院学校心理学课程研究室从2003年在中小学中开展公益性的预防教育。
二、日本教育心理学对中国心理学发展启示的思考
1、理论与实践并重在教育心理学教育工作以及研究工作的开展中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增强实践性。
2、拓宽学术视野,加强国际化、多元化不断拓宽学术视野,扩大对心理学研究国际化,避免片面的追随欧美。加强教育心理学的本土研究,争取更有力的多方支持。在突破传统理论,使相关学术研究更多元化。
3、注重研究的实效性,加强心理的预防教育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更接地气,能够更好的解决实际问题。加强学校的心理危机事件发生的预防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心理支援、疏导、咨询等服务工作。
关键词:道德判断;理论进展
道德作为一个社会中被大多数人所接受和遵守的一套行为准则,一旦形成,便会牵涉到依据其进行是非对错判断的问题,即道德判断问题。以皮亚杰和科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心理学家,从个体认知发展的角度研究人的道德发展规律,其中最为重要的发展指标便是道德判断标准的变化,而他们一系列的研究背后都存在的一个理论假设便是:个体道德判断有赖于其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是一系列推理过程之后的结果。在认知心理学家眼中,道德推理者就像一个科学家,通过形成和验证假设来获得推理结论,并以此建立自己的社会运作模型,在道德情境中,人们会在参考业已建立的模型的基础之上做出道德判断。
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
1990年代末以来,认知理论的局限性逐渐被研究者所认识到,Haidt 等在如下几个方面归纳道德认知理论的局限性:首先,人的心理活动是意识过程和无意识过程的统一,人在解决问题时推理系统和直觉系统在同时发挥作用,这已被多数研究者所接受,一味强调道德判断中的意识过程显然不妥;其次,与事后归因实验所得出的结论类似,道德认知理论之下,研究者多采用访谈法要求被试对在判断之后对行为原因进行解释,以此了解被试进行道德判断的推理过程,但这样的推理很可能不是最初的评价过程,而是被试在为自己行为寻找理由,即判断在前而推理在后,同时,动机也难免参与其中;第三,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证据表明,情绪会占用认知资源,影响决策过程。
借鉴进化心理学的研究成果,Haidt 提出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该理论认为道德判断是由快速的、自动的道德直觉所致。道德直觉作该理论的核心要素,被认为是有内在联系的道概念通过无意识的方式进行的自动输出。Haidt 等在以后的研究中继续发展了这一理论,并进一步提出了“道德直觉规范的五种基准”,即(1)伤害/关爱;(2)互惠/公平;(3)内群体;(4)等级/权威;(5)贞洁。直觉理论在突出社会文化因素在道德心理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同时,着重强调人类的道德信息加是进化而来的心理机制与所面临的道德难题互动的结果。在上述五种基准的基础上,不同文化背景的个体在长期面临社会生活的适应性挑战的过程中,自然选择发挥其作用,能够抓住规律、善于应变的个体被保留下来。由此,Haidt 反对柯尔伯格主张儿童的道德发展是其自主的发现并判断规则的观点,认为道德发展是一种文化适应的过程,即儿童逐渐学习认识到特殊的文化模式,对模式产生直觉反应, 并试图表现出被文化认可的行为,认为道德判断包括直觉判断、事后推理、理性劝服、社会劝服、理性判断、个人反思等六个过程。值得注意的是,彼时认知系统的双加工模型已被广为接受,所以道德判断直觉理论并非对传统理性理论的简单否定,只是相对传统理论对理性推理的强调而言,更加看重直觉、人机互动等因素在道德判断过程中的重要性,该理论最终指向的其实是一个将直觉、情感、推理及社会影响整合在一起的道德判断的动态模型。
在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理论中,已经可见倾向于认为与其他判断和决策过程一样,道德判断也存在类似的理性加工和非理性加工两套系统的趋势,但是对情绪情感等因素在道德判断中的具体作用并未做具体的解释。Greene 在自己的研究中为社会直觉理论之前的假设推测找到了具体的证据,从而既佐证了道德判断社会直觉理论的可取,同时又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个体道德判断过程确乎存在两套不同的加工系统:一是通过对抽象道德原则的习得而来的认知推理过程;一是与社会适应相联系的内隐的情绪动机过程。两套系统同时对道德判断起作用,当二者作用方向一致时,道德判断既含有理性推理成分又遵从于直觉,当二者作用方向冲突时,则表现为竞争,占优势的一方才能产生行为结果,劣势一方虽然不能对行为结果进行直接控制,但在神经水平表现为冲突神经机制的激活。Cushman和 Young 等实验中发现,在道德故事中,行为施加者所持信念(正/负)与所导致结果对被试事后道德判断的影响具交互作用。之后的研究进一步表明,个体在对道德行为进行判断时,其所倚持的标准发生了分化,在对负性道德行为的可接受程度进行判断时,起主要作用的是被试对当事者心理状态的估计,而在对负性道德行为应该受到怎样的惩罚进行判断时,被试会综合考虑行为导致的结果和当事者的心理状态。Cushman进一步推测,在个体的道德判断过程中,存在两条不同的路径,其一为结果取向,其二为动机取向,在具体情境中个体采取哪种路径进行判断,则与问题类型密切相关。可以说 Cushman 的观点已经很接近之后双加工理论的观点表述,只需在此基础之上再深入一步。
概括起来讲,双加工理论认为,个体在进行道德判断时,既非单纯的依靠业已成型的逻辑推理模型,也非仅仅依赖于当时的情绪情感状态,无限夸大任何一方的影响都无益于解释具体情境中的道德判断现象。按照双加工理论的观点,以上两种判断倾向其实是个体同时存在两条彼此不同的道德判断加工路径,社会情境下的道德判断,到底是哪条路径在发挥作用,抑或二者同事起作用,又受到情境类型和问题类型、呈现方式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个体道德判断成为一个动态的过程,更具生态性。考虑到道德判断问题的复杂性,其影响因素包括问题性质、复杂程度、他人影响、个体状态等各种条件及其组合,多数研究者基本达成的共识是,无论理性推理理论还是社会直觉理论都不可能解释所有道德判断问题,双加工理论在二者基础之上试图将之整合于一套理论当中,这为后来研究者提供的视角和思路是值得借鉴的。
参考文献
[1]徐平,迟毓凯. 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型述评[J]. 心理科学,2007, 30(2):402-405.
[2]何亚云,冯江平.道德理论的新进展―道德判断的社会直觉模式[J]. 心理科学, 2004, 27(5):1 190-1 191.
[3]GREENE J, HAIDT J. How (and where) does moral judgment work?[J]. 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2002(6):517-523.
【关键词】乐观;态度;积极体验;积极心理学
人类对乐观的阐述可以追溯到18世纪初期的莱布尼茨(G.W.Leibniz)。他认为乐观是一种天然的认知方式――即使美好善良有时会伴随着一定的痛苦,但最终必会将其战胜。尽管当代心理学对乐观的解释还莫衷一是,如气质性乐观、解释风格等,但总体上来说,心理学倾向于将乐观视为是人的一种积极体验。
一、乐观的定义
社会学和人类学家泰尔格(L.Tiger)认为当个体把某种社会性或物质性的未来期望视为社会上所需要的、能为他带来快乐的或是对他有利的,那么与这种期望相关联的心境或态度就可以称之为乐观。从泰尔格对乐观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乐观至少具有两个主要的特征。
首先乐观是人的一种主观心境或态度。同样的一件客观事实,不同的人由于期望不同而对其就具有不同的认知和评价,并使人产生与评价价值相对应的态度或心境,于是如果评价是对自己有利的就产生乐观,反之则产生悲观。
其次,尽管乐观是指向未来的,但它会对现在或今后一段时间的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乐观不针对现在或过去,它是一种主观愿望的结果,且这种建立在愿望基础之上的结果会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现在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的行为。
二、有关乐观生成的理论
1.天性论。天性论认为乐观是人的一种天性,人类的社会环境和文化则会助长或限制这种天性的发展。支持这种观点的人有很多,如苏格拉底、尼采、弗洛伊德、马斯洛、罗杰斯等。但这种天性论往往具有消极的意义,包括索福克勒斯、尼采等都认为人具有乐观的天性只是为了延长自身的痛苦。
到了20世纪60、70年代以后,随着认知心理学的兴起,一些心理学家们发现,人们并不是严格按照现实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而是以一种天生乐观的心态来思考和行动。从现有的一些心理学调查中发现了一个很有趣的情况,那就是大部分人的得分都会高于理论上的平均分。这一结果表明每个人在各个方面的能力似乎都在平均数以上,而事实上这是不可能的,由此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的人都具有一种天然的乐观倾向。
2.学习论。还有一部分心理学家则认为乐观是由于后天的学习而造成的个体差异。持这种观点的心理学家大部分是行为主义者,他们认为后天的学习是乐观形成的必要条件。在他们看来乐观是人在特定的情景中获得的一种特定的机械反射,是反应与强化之间的短暂性联结。因此,要获得乐观必须借助刺激(S)与反应(R)之间的紧密联系,两者之间在时间上结合得越紧,乐观就越容易通过学习而获得。
另一种学习论观点持有者――社会学习论心理学家也认为乐观是由学习而获得的,但他们认为,这种学习过程并不是单向的S-R过程,而是一种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在这一过程中会对S与R之间的因果关系和意义做出判断,并在判断的基础上决定是否进行学习。
三、积极心理学对乐观的解释
乐观一直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之一。积极心理学对乐观的理解综合了天性论和学习论的观点,认为一个人天生的遗传基因为其提供了一个乐观基线,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基线,而一个人后天的经验和学习则会进一步助长或抑制其乐观的程度。
在众多理论中塞里格曼所提出的理论最受推崇。赛里格曼在对乐观进行解释时,引入了习得性无助理论的归因再形成模型中的“解释风格”一词。简要地说,习得性无助理论认为动物和人在经历了令其不愉快且自身无法控制的事件之后,会变得无助、被动和反应迟钝。赛里格曼认为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在自身的行动和事情的结果之间不存在相关性。例如当人们遭遇逆境后,总会去寻找原因,如果一个人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稳定性,那么他的无助感就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如果一个人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普遍性,那么他的无助感就会扩散到与他相关的其它事件上;如果个体认为产生这种逆境的原因具有内在性,那么他的自尊就会受到伤害。
赛里格曼认为乐观是一种通过学习而获得的解释风格,解释风格是指个体在成功或者失败后,进行归因时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的倾向,并将解释风格分成了两类:乐观解释风格和悲观解释风格。一个人如果学会了把自己所遭遇的失败归因于外在的、暂时的、特定的因素,而把自己所取得的成功归因于内在的,稳定的,普遍的因素,那么他就具有乐观解释风格。
在当今社会,对乐观的研究结果对个体和社会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虽然我国对于乐观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过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对乐观研究的进一步深入和拓展,更多有关乐观的内在意蕴必将被揭示出来,进而挖掘出它对人类所具有的重大意义和宝贵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海贤,陈洁.希望疗法:一种积极的心理疗法[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22(1):121-125.
关键词:英语;认读能力;培养
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我时常会碰到这样的问题:给学生展示一本书,他能很快地说出“book”,而单独看着“book”这个单词他却读不出来、学生在考试的时候答不出书上出现过的词句。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现象呢?究其原因,我想可能是在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忽视了认读能力培养和训练,造成学生英语认读能力不高而产生的。在这里我就结合多年来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简单说说我对培养和提高小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几点肤浅想法。
一、趣味教学引导认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活动目的越明确、越具体,活动越具有趣味性,就越能促进随意注意的维持和延续。著名教育学家杜威曾提出:为了激发学生思维,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教师在教授新词汇时,最好同时展示实物或图片,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更容易引导他们去观察单词的形式、模仿单词的正确发音。如学单词eye时,让学生观察eye和脸部的眼睛、鼻子有什么关联,发现两个字母e就像一双眼睛,而y则象一只鼻子;这样很容易就被学生记住了。
二、主题活动加深认读
课堂是学生学习英语的主要场所,教师要避免机械操练式词汇教学方法,根据词汇的特点,创设生动有趣的认读活动,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积极投入认读训练,刺激学生说的欲望,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如在学习了sheep、monkey等动物类单词时,设计相关游戏,对应动物的住所拓展认读;让学生将散乱的字母组合成单词,说出其发音和含义;让学生找出同类或不同类的单词;让学生听单词做动作等等。
三、特色板书培养认读
心理学研究表明,刺激物的强度越大,新异性越强,与周围环境形成鲜明对比,或具有运动变化性,都容易引起人们的不随意注意,识记可能性也能增加。作为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板书既是对教学内容的提炼和概括,也是帮助学生认读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如在教授big、 little、fat、thin等单词时,可以把big写得非常大,而little却写得很小,用粉笔竖着写thin,把fat写得很粗很肥。这样有特色的板书能够给学生很强烈的视觉冲击,让他们进一步加深对单词的印象,了解单词的含义,从而达到更好的认读效果。
四、指读法强化认读
小学生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有时候教师或录音播放已经开始了,学生却还在做其他的事情,或是心思没有全部投入,这就需要教师来改变学生不良的认读方式,培养学生养成“眼到、手到、口到”的指读习惯。指读法可以促使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认读效率,加强对语义理解的指导,使学生在听音的过程中更注意看着词句跟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帮助学生理解对话,短文中词句的含义,强化记忆,有助于学生自我纠正不正确的发音,是培养小学生认读能力的有效方法。指读过程中,教师再配以手势以示升调、降调、重读来加以引导。如升降语调JK、不完全爆破“Si(t) down.”、连读“There ~ is ...”等等。
五、温故知新巩固认读
记忆是以识记、保持、再认和回忆的方式对经验的反应。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记忆的遗忘速度是由快到慢的,要想加深记忆就得不断地重现。教师在教完识记语言知识后,还要带领学生进行保持、再认和回忆,而完成这一过程的最好方法便是重复――即反复练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前后衔接、连贯,注重从旧知识中引出新知识,在学习新内容时适时复习旧内容。
六、多渠道拓展认读
英语学习需要良好的环境和氛围,但目前小学阶段英语课程每周只有三课时,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课外主动感受英语、学习英语就尤为重要,否则课堂上认读的知识将会被很快遗忘。教师要在课外开展多渠道认读活动,如要求学生制作包含图画和单词的卡片、学会几首英语歌曲、表演一两个英语课本剧或童话剧等等,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环境和氛围。
认读是英语学习的基础,是向拼读、阅读英语词句等更深一层跨越的主要枢纽。我们小学英语教师要遵循英语认读教学的规律,探索出英语教学有效方法和途径,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培养良好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使他们能够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养成按意群认读的习惯,进一步提高他们听、说、认、读的能力,为以后他们学习英语打下坚实的基础,提供有力的保障。
关键词:住宅;地域化;智能化;人性化;生态化;经济型
中图分类号:J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05-0051-01
一、现代住宅的类型
1、按楼体高度分类,主要分为低层、多层、小高层、高层、超高层等。
2、按楼体结构形式分类,主要分为砖木结构、砖混结构、钢混框架结构、钢混剪刀墙结构、钢混框架一剪刀墙结构、钢结构等。
3、按楼体建筑形式分类,主要分类低层住宅、多层住宅、中高层住宅、高层住宅、其他形式住宅等。
4、按房屋型分类,主要分为普通单元式住宅、公寓式住宅、复式住宅、跃层式住宅、花园洋房式住宅、小户型住宅(超小户型)等。
5、按房屋政策属性分类,主要分为廉租房、已购公房(房改房)、经济适用住房、住宅合作社集资建房等定居是存在的基本特征。
二、现代住宅的研究方向
当代住宅设计要考虑住宅的合理性、舒适性及文脉性。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研究:住宅的风水学、住宅的社会学研究、住宅的行为学研究、住宅的心理学研究、建筑人类学研究、住宅经济学研究、建筑美学研究及建筑生态学研究等。
1、住宅的风水学研究。风水学最初是作为帝王的御用术,应用于指导城邑、宫殿、陵址等的修建活动之中,多有封建思想的束缚。而现代的风水学实质是在心理学、物理环境等科学研究基础上发展的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向。现代风水学从房屋的结构、住宅所处的环境、住房的装修、家具的摆设等各方面进行研究,其本质是对人心理和生理行为的考虑的综合研究。
2、住宅的经济学研究。研究住宅再生产过程中的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发展规律的科学。主要以住宅的建造、分配、交换、消费及消费使用过程中所追加的维修、管理的经济活动为研究领域。
3、住宅社会学研究。住宅社会学是研究住宅与社会中的人口、家庭、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等因素相互关系的社会学分支学科。住宅社会学主要研究:(1)住宅建设同社会、经济因素的关系,住宅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2)城市住宅的社会环境及住宅的规划和管理;(3)不同居住对象(青年和学生、老年、伤残者、复婚家庭等)对住宅的不同需求;(4)居民的人际交往和邻里关系,以及住宅造成的社会隔离问题;(5)住宅政策和居住法;(6)住宅建设的规模和发展趋势的预测。
三、现代住宅的设计发展趋势
1、文化——新的生活方式决定新的房屋设计形式。
2、经济——富裕和穷的人口增加要求与其身份等同的独特建筑。
3、新的建筑和新材料、新技术的出现——允许我们设计、建造更大、更好、更独一无二的房屋。
4、技术革新——新技术(汽车,HVAC——采暖、通风和空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化,尤其数字化技术的出现。
5、人口变化——单身和老年人口的增多,要求越来越灵活的房屋建筑形式:无障碍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