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学类就业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历史学类就业方向

第1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论文摘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中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难以达到人才培养的目标。为此,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成为新时期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的。

历史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专业设置中极具传统特色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受市场经济和社会多元文化的冲击影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教育教学工作逐渐与其人才培养的目标脱节:历史学专业的社会功用和教化作用日渐降低;史学专业学生就业难、待遇低;历史教育教学欠缺生机,鲜有学生热爱,难于学以致用……上述种种尴尬已成为阻碍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科学化发展的瓶颈,克服这些不足,探索一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改革之路,对今后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的发展,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的教育教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现存不足

纵观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的发展现状,其主要不足突出表现在历史学科教育目标“脱节”,教学方式“陈旧”这两个方面。

1.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与社会发展需求脱节,导致“历史无用论”泛滥

任何学科的设置,都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应符合这一标准。然而,在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社会文化日趋多元化的今天,整个社会对历史学科培养的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需求。这已然不同于传统时代史学人才培养相对独立、重意识形态、强理论积淀的要求。新时期的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不仅要培养出理论知识完备的人才,而且还要求每个史学人才能从社会实际出发,用所学向社会发展提供有益见解,并增加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互动。也就是说,新时期的历史学教育,需要将历史学科摆在一种社会“显学科”的地位,通过人才的培养最终实现社会的直接、现实需求。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依旧按照传统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培养人才,历史学科教育不但现实应用性差,不占有“显学”学科地位,而且人才的培养也与“服务社会”理念相互脱节,这种明显滞后的教育观念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求严重脱节,在传统与实际需求的矛盾中,历史学科的实用性大打折扣,进而影响其教化功能,很多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甚至不是出于对历史学科的热爱,他们或者是由于专业调剂,或者是仅仅为一纸文凭,那么,对于本身对历史缺乏兴趣的学生而言,传统的培养模式是无法达到“育人”的目的。于是,历史学科丧失了本身的社会实用价值,“历史无用论”日渐泛滥。

2.历史学科教学方式机械单一,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我国高校历史学科的教学内容一向宽泛庞杂,面面俱到,授课内容涉及大量的史料和史实。然而高校历史学科的教育方式却与中学历史课无异,即采用机械式“灌输”的方式为主,教师上课一味地将庞杂的知识点讲授给学生,学生则是被动地听课、记笔记。师生之间缺乏互动交流,课堂教学呆板乏味,偶尔出现一些课堂讨论和学习互动,也多是一些根本无法激发学生创造性的陈旧话题,或者讨论和互动本身就在老师的引导下完成,并不见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简言之,这样一种教学模式,很难激发出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主动性,更不用说能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研究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此外,我国高校长期以来历史学科单一的考核评价方式,多以一份试卷、一次考试来考察学生的学业水平,考核内容基本上都是死记硬背的知识,考完试做完试卷之后,那些短期内突击背诵和记忆的知识,因为得不到有效的实践应用,基本上就又“还给了书本”。长此以往,学生表面掌握了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实则得到的只是将自己禁锢在有限的历史事件的记忆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受到严重制约,人才培养活力尽失。

二、对高校历史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针对我国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教育、教学方面的突出问题,需要从根本上转变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思路,突出历史学科的社会现实意义,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革,培养真正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史学人才。

1.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

当前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不断渗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各种要素,它要求史学人才不仅具备传统意义培养模式下丰厚的理论积淀,更要求他们能将历史与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有益社会发展的见解,同时加强历史学科与其他学科的有效互动,从而促进其自身的建设与发展。

在这种学科教育目标的要求下,高校历史学专业既要改善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目标,又必须科学合理地优化历史学专业课程设计,从而为社会输送适应性史学人才。

首先,要从课程理论改革出发。众所周知,历史学科的理论知识抽象程度高,思辨色彩浓厚,又极为驳杂和枯燥。现有的理论专业课程设计,大多是空洞地阐释某一理论,就理论本身来讲解理论;或者就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花大量的时间全方位展开某一门通史或专门史,而忽略学生乃至社会的实际需求。这样的结果,就是使得当前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难于联系实际,进而让整个历史理论课程枯燥无味。

对其进行改革,主要是强调历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倡通过具体历史事件的分析来审明某一历史理论,结合一些“开放式教学”、“合作式教学”模式,并利用现代化信息化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在一种相对自由和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自主地吸收历史理论知识,并运用这些理论知识来分析现实问题,再尝试去应对和解决现实问题。这样不仅能变“乏味”为兴趣,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而且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让学生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所学转化成了实践应用知识,真正达到培养人才的教育目标。

其次,历史学科专业课程的优化,要以就业导向作为参考,即以学生的社会应用和服务性为参考。历史学科的教育目标是“人才”的培养,而所谓“历史人才”,就是其历史专业教育符合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能满足其个体未来发展的需要。当前中国高校里,极少有专业的设置能直接满足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而历史学作为一门当下普遍认为“偏冷”的专业,尤为直接地面临同样的尴尬:历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待遇不高、专业特色应用能力不明显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几乎很少有高中毕业生能主动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加之存在“历史无用论”的不良社会认识,学生的历史专业学习兴趣不断降低,教师也随之丧失了历史的教学热情。破解历史专业的就业难题,提高学生历史学习的积极性,是当前历史学科教育目标实现的本质需求。一方面,在历史学科的课程设置上要不失传统,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的前提下,达到历史学科自古以来的教化功能:陶冶学生情操,教会学生做人;另一方面,全面考察社会对历史人才的实际需求,以就业为导向培养人才,从学生入校起,就帮助其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制定合理的大学发展规划,让学生对择业、考研、考公务员、自主创业等不同的就业发展目标有正确的理解和认识,同时全方位锻炼学生的专业职业能力,让他们真正看到历史的魅力,能站在自己的专业角度完成对相关职业的定位和追求,最终使自己达到社会“人才”的标准。

此外,还必须选拔理论功底厚、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教师,担任历史学科的专业教学工作。规范授课,理论联系实际的教育,是明确历史学科教育目标,优化历史专业课程设计的必要前提。

2.改进历史学科教学方式,培养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现代教学理论提倡“以学生为本,自主发展”的教学理念,要求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专业课教师要“充分认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去”,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自主研究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有别于传统教学中教师为主导、为权威的知识传播模式,强调教师只扮演“引导者”和“知识推荐者”的角色,而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具体到历史学科本身,则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变革。

一是有针对性地改革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的历史热情。历史课堂教学内容博大庞杂,但并非全部内容都与现实需求和学生的需要相适应。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出发,对当前历史学科教学内容应予以优化,突出重点,合理取舍,做到通史和专门史的相互协调,既不能花费大量时间去细致入微、面面俱到讲通史,又不能把专门史完全交给学生去自主学习。要合理地根据学校的特色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结合社会的实际需求,合理安排通史与专门史的学习,是二者有机结合,相互搭配,相得益彰。此外,对一些前沿理论和研究成果,也要及时组织学生探讨学习,在一种开放式的合作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历史热情。

二是改变现有的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历史学科考核评价方式一直难以突出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本着“培养综合型人才”的要求出发,对历史学科的考核评价方式,应进行多角度的综合,试卷考试类的考核方式要占有学业评价体系的一部分,同时也要对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情况进行评定:采用研究报告、课程论文、实践调查、小组讨论等形式,达成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考察。

三是让高校历史教学走出教室,走向社会,实现历史学科的社会服务价值。当前历史学科教育旨在培养能为社会发展提供有效见解的人才,那么就要求我们史学专业的学生必须走向社会,对社会建设发展中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史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为实践所需,服务社会全面建设发展。让历史学课程教学走出教室,让学生们深入实地调研,再适时相互交流、开展讨论,并分析整合学习研究成果。这一过程使得历史学科的学习变得更加开放,也更加贴近了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让史学专业的学生能直接体会到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有效地加强了学生对自己专业方向的认同,能促进史学专业学生做出有价值,令社会满意的研究成果。

当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针对历史学科的改革也在不断探索和深入,并取得了显著的阶段性成果。历史学科教育教学的改革,是历史学科自身发展的基础,也为培养高素质史学人才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教育教学改革是一个永不衰老的主题,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唯有通过一定的改革,才会促使一门学科不断发展,才能培养出全方位的高素质人才,使其真正符合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并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雅妮.合作学习模式在历史教学中的运用[J].科教文汇,2011, (5).

[2]王红信.就业导向与高校历史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J].科技导刊,2010,(7).

第2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创新教育 历史学科 基础知识 世界史教学

在当今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培养和造就基础宽厚、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是21世纪高等教育的主要任务与目标。在庆祝北京师范大学建校一百周年大会上指出:“教育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必须放在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性战略重要位置。”近年来,学者们都认识到了高校历史课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但据笔者的了解,更多的学者强调的是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和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忽视了基础知识在历史课创新教育中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对于普通高校的历史学科、特别是世界历史课来说,让学生掌握宽厚的基础知识,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

一、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与普通高校学生的世界历史课学习现状

掌握坚实、宽厚的基础知识是世界历史课实施创新教育的基础,是由历史学科的特殊性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的现状决定的。

1,创新教育与历史学科的特殊性

人们对创新教育的认识并不统一。一般认为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笔者认为,认识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如何认识“创新”。“创”就是前所未有的创造发明,而“新”则是相对而言的,创新既包含发明创造,也包含在发明创造过程中对过去的东西的继承和改造。因此,所谓的创新教育就是在对传统教育的继承、扬弃中,创立新的教育模式,使教育更加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飞速发展的需要。在创新教育中,无论什么学科都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但在培养创新精神与能力的过程中,要视学科的特点确定学科实施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与重点。

历史学科的特殊性就在于它是以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发生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科学理论与科学方法,探讨和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笔者认为,历史学创新教育的重点不在于“创”,而在于“新”上,即在传统教学与学生掌握扎实史学知识的基础上,改变过去单一的注重教,向多元化的注重教与学并重,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与运用基本知识分析、认识问题能力的培养等方面的转化。使学生在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学会历史研究的方法,了解世界及国内学术界研究动态,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见解。另外历史学科的重要作用就是为今天的社会发展提供借鉴,这就要求历史工作者与学者要比一般人要站得高、看得远,既要有具体的历史知识基础,又要对历史问题进行宏观分析,这样才能肩负起史学赋予的重要任务。

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在历史学创新教育中基础知识的掌握是非常重要的,否则历史学科的创新教育就会变得缺乏科学性。

2,普通高校学生世界历史课的学习现状

素质教育历来是我们党和政府倡导的教育宗旨。但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制约,许多中学教育至今还是应试教育,中学生的学习基本上还是随着高考的指挥棒进行的。在这种教育下招生的普通高校历史专业的学生,普遍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缺乏系统的基础知识

由于学生在中学养成了对世界历史山药蛋式的了解与山药蛋式的解答问题的习惯。升入大学后,受这种学习习惯的影响,学生对世界历史学习仍缺乏系统的、坚实的基本知识,在分析问题时非常吃力,既没有大量的历史资料为论证依据,又不能从宏观与微观结合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比如,在讨论彼得一世改革的性质问题时,有些学生虽能提出自己的观点,但却提不出支持自己观点的依据。有些学生提出了“彼得一世改革是封建统治阶级的改革”这样毫无意义的论点,在论证的过程中竟然说彼得一世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废除农奴制。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平时学生的作业、讨论、试卷中时有发生,这就说明大学生仍应该加强系统的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综合分析问题能力比较欠缺

就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来看,在综合分析问题方面十分欠缺。比如,对于要求结合史料谈认识或结合史料分析问题的作业题,许多学生仍像中学时一样,罗列几个小点点,像山药蛋似的堆在那里,每一个小点与问题是一个什么样的逻辑关系没有任何论述。出现这种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学生平时掌握的世界历史知识和阅读的世界历史著作太少,缺乏必要历史论文写作的训练,综合分析问题时缺乏知识基础与理论基础的支持,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3)浮躁之风严重,学习积极性不高

受社会浮躁之风与功利思想的影响、对学习世界历史意义的认识不足、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等等原因,在普通高校历史系的学生中,普遍存在着浮躁之风和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比如,眼高手低,学习不踏实;只应付课堂学习,不阅读参考书和史料;课堂讨论夸夸其谈,没有史料做依托;作业有抄袭现象,连毕业论文也是东抄西抄来拼凑;等等。

根据这些年在普通师范学院的教学和对学生现实情况的了解,笔者认为以上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所以世界历史课的创新教育,一方面要结合历史学科的特点,另一方面要面对普通高校历史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针对性措施,才能够落到实处。

二、加强普通高校学生世界历史基础。知识的主要措施

针对历史课创新教育的要求与普通高校学生学习的状况,世界历史课要使学生打好坚实基础知识,进行创新教育,应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人手:

1.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是决定学生能否学好一门课程的前提。要让学生学好世界历史这门课,就必须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首先,要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大意义与现实作用。

马克思说过,世界上只有一门最大的学科,这就是历史。历史学科不仅是一门培养人的基本素质的学科,而且具有解决现实问题的作用。所谓的“以古鉴今,古为今用”就是指历史学科的现实作用。美国近代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就曾说过:“学习历史不是为了聚集知识,而是为了运用知识去描绘出一幅生动的图画,用以表明人怎样和为什么这样做;他们怎样和为什么取得成功和为什么归于失败。”他还认为,通过学习历史、研究历史,从中总结出社会生活变迁的规律,作为认识工具用以指导当下社会实践。杜威的思想充分说明了历史具有现实意义与作用。其实,早在1964年2月在给中央音乐学院学生的一封信中就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指导思

想。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史学界也确立了“古为今用”的学术方针。这些思想和方针,就是要求在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时候,要充分吸取历史文化遗产中精华,为认识和解决现实问题服务。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学生“读史明智”,“以古鉴今”,“古为今用”等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有一个长远发展的眼光,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对自己选择学习历史专业充满信心,这样才有学习历史学的积极性。

其次,要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

在当今大学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大的社会现实面前,学生进入大学后普遍会对自己的前途命运感到迷惘,学习缺乏动力。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一个自己长远发展的目标。对于学习世界历史的学生来说,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就是从事历史研究、历史教学或到行政事业单位做公务员等等。教师应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能力以及家庭经济情况做好自己发展方向的选择。一旦确定了自己学习和发展的目标,在学习中就能够结合自己的目标学习,学习也就有了方向和动力,只要有了学习动力,也就会主动学习,才能踏实认真地学习。

再次,教师要改变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世界历史的兴趣。

教师作为创新教育的实施者,首先应有创新教育的意识和精神,要有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理念。具体来说,教师在世界史课的创新教育中应该做到:(1)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在教学内容上,教师必须优化自己的教学内容,根据启发式教学原则,对讲授内容既要做概要串联,使学生对整个历史发展有一个整体的、宏观的认识,又应将课时主要用以课程的重点、难点、疑点的讲解和对本学科研究动态的介绍等方面,还要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一方面通过给学生介绍参考书、介绍看书学习的方法、制定检查措施等提高学生自学的效率。另一方面选择一些典型的、关键的、有现实意义的问题作为学生思考的题目,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运用史料,对问题得出自己的见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应努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他们的人文素质与就业的竞争力。在教学方法上,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培养,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双向交流的方式,专题讲座的方式,讨论的方式等等。(2)改变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传统方法。传统的学期末闭卷考试的评价模式虽然是促进学生学习和掌握必要知识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方式。但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该多元化,更加突出学生平时学习成绩。比如,增加平时成绩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平时成绩多样化等。特别是教师应加大对学生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的考查力度,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综合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2.为学生创造主动学习的条件

首先,给学生留出更多的自主学习的时间。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学习内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目标有选择地学习。

其次,加大图书资料的投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查阅资料的方便。要进行创新教育就必须加大对世界史图书资料的投资。因为历史课的创新教育是在掌握大量史料的基础上才能进行,如果缺乏图书资料、原始史料,历史的创新就会变得没有根基。图书馆和阅览室向学生全面开放,以便学生查找资料。此外,在现今网络发达的社会,要使学生学会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了解最新的学科研究动态,也要学会鉴别史料的真伪。

同时,为学生创造实践活动的机会。应该为学生确定固定的教育实践基地,使他们可以经常性地与中、小学校的学生和教师建立联系,了解他们的学习和教学需求,经常性地到中、小学进行实地教学实践。应该为学生创造外出考察的机会。学生走出校门,考察历史遗迹,不仅可以把课堂学习的知识与实际结合起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而且还可以提高学习历史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总之,在历史教学中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能使学生树立“运用科学服务社会”的价值观,使他们真正认识到学习历史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为学生将来的就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世界历史课的创新教育不是轻而易举的事,它需要从事世界历史课教学和管理的教师与领导,付出更多的艰辛和精力进行教学和管理改革做前提,它需要学生具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掌握坚实的基础知识作依托,才能付诸实施,有所成效。

参考文献

[1]杜威.学校与社会.赵祥麟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

[2]袁本涛.中国高校教学改革的现状与趋势分析.大学教育科学,2006(2).

第3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师范;历史;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2-0017-01

师范类学校历史课教学是要培养中学教师队伍与专门研究人才,这一特点决定了大学历史课教学有许多与中学历史课不同的特点,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教授在《乡土中国》序言中说:"我并不认为教师的任务是在传授已有的知识,这些学生们自己可以从书本上去学习,而主要是在引导学生敢于向未知的领域进军。作为教师的人就得带个头。"目前总书记号召大家要学习历史,所以,探讨师范类学校历史课的教学艺术十分必要。

1.师范类学校历史教育要与社会需求相适应

社会对历史学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是广泛的,学校、文化馆、博物馆、文物考古、文史研究、旅游开发等都有需求。关键是, 师范类学校历史学教学如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师范类学校历史教育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历史学知识与方法之外,还要努力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就业意向,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培养。大学学习阶段,就要开展对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了解学生的就业选择。如果学生要深造,就要开设大量的提高课及论文写作方面的知识。如果学生要在不同的行业谋职,就需要让学生了解不同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要使学生适应社会,而不能让社会适应自己。若学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就要让这部分学生加强学习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掌握教育规律;如果一些学生要在旅游行业谋职,可以让学生学习旅游方面的相关知识。当今各地为发展经济,都在尽力挖掘当地的文化资源,经济的发展需要文化来。区域经济文化的发展是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学生要从事文史方面的研究,可以让学生进行区域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并在自己的毕业论文中能够有所体现。

师范类学校历史教育必须与社会相接轨,按照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学校和历史系要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好的合格产品,使培养的学生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需求。历史教育已不是高不可攀的象牙塔,关门教学已不是时展的要求,开放式教学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历史学专业就象一个工厂,在市场竞争中,要想使自己制造的产品能销售出去,必须了解市场行情,按照市场规律来运作。

2.对师范类学校历史教学改革的思考

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急需素质高、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这就要求大学教学方式必须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不断变化而做适当的调整。那么,就历史专业来说,大学历史教学应该如何根据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呢?

2.1 教学改革应该是教与学两个方面改革。"教"固然重要,但是,教学改革的最终效果更多的体现在"学"上。传统教学模式影响到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模式,以应试教育为主,学生学习的目标是应试。进入大学以后,如果不对学生进行有力的引导,他们失去了应试的目标,一旦不能确定自己新的学习目标,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动力。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要改变学生在传统中学教学模式中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让学生在教与学中找到自我,知道自己要学什么,要怎么学,而不是被动的接受。这也是一个比较艰巨的任务。在新学期开学时,笔者曾让大三年级的学生说说他们倾向于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对哪方面的内容更有兴趣,想提高自己哪方面的能力,学生的答复竟然是:"老师讲什么、怎么讲都行。"

"本来你就是老师,我们是学生,学生不习惯也要习惯,不适应就慢慢来适应。"听到这些话,笔者感到有些震惊,顿时无言!因此,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是教学改革中很关键的一步。学生不能自主的学习,任何教学改革措施都无法真正实行。此外,不懂得自主学习的学生,还谈何创新呢?

2.2 提高学生的兴趣的方法之一是声情并茂,情真意切。在教学过程中大家会发现这样一个问题,同样内容的课程,有些教师讲起来效果很好,学生很喜欢,有些教师讲的却不尽人意,学生反应较差。这里面除了其他方面的原因外,教师在讲课时,是否带有激情,确实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笔者在讲课时,往往提出这样或那样的疑问,然后采取自问自答的形式进行讲解,努力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把学生吸引住。学生在听课过程中,我们并不要求学生把所讲的全部内容都记下来,而是要求他们有选择地把自己认为重要的东西记下来,这样既避免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笔记"的死格式,又有利于使学生有理解思考的时间,从而把学生融进课堂的氛围之中。交流者,师生感情相互沟通之谓也,讲者热情澎湃,听者心潮激荡,讲者悲痛压抑,一则以喜,一则以悲,台上台下,融为一体。这样才能形成一种共鸣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和教育。如我们在讲授中国近代史课程时,对一些爱国人士的革命行动,极力加以渲染,学生深受教育。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因此,爱国主义教育是历史教学最重要最根本的任务之一。通过中国历史的学习,更能直接激励学生的爱国热情,增进民族自豪感。明清以后,特别是到了近代,中国从处于世界前列一下落后了一大截,我们在讲授时就应该抓住这一主题,教材内容与这一事实紧密相连,使学生切实认识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以及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和祖国的光明未来,这对于一个教师来说才是较好地完成了课堂教学。

总之,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应该以"教"与"学"为中心,一方面强调教学方式的改革,一方面也要注重培养学生改变中学历史教学中养成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态度,养成新的、积极的、自主的学习习惯,实现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统一,达到最终的教学目的。此外,考核方式也应适应新的培养目标和新的教学模式的需要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使得大学历史教学改革取得实效。

参考文献

[1] 陈颖.课堂是研究性学习的主阵地[J].历史教学, 2005,(2).

第4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 研究生 就业率 问题 对策

一、湖南省研究生就业现状描述

教育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为了满足社会对高素质、创新人才的需求,我国研究生的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研究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在教育体系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湖南省自2008年始,研究生的就业率一直处于下降趋势,特别是2008年以来,就业率与2007年相比,下降了十几个百分点,如此巨大的就业落差,不得不引起各方的重视。

二、湖南省研究生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

在市场经济日趋完善的现代社会,湖南省研究生的就业难问题,首当其冲的是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不符。随着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的调整和不断优化,市场对于研究生就业的影响越来越大,供是否能满足于求成为就业的关键。国家的就业政策,学校的人才培养方式,以及学生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方向,成为其能否顺利就业,就好业的关键。在我国普遍存在着这样的一种现象,学校和学生重学术研究,重传统积累,却很难与市场接轨,适应市场的需要,造成毕业生就业难的现状,出现结构性失业――就业双方结构不对称,或者质量不相合的状况,出现的这一现状的原因并非是市场需求不旺盛,而是由于整个社会经济结构中某一类型的人才大量缺失或大量过剩,包括技能型人才和非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则是指社会经济结构中所需要的技能型人才与研究生这种高层次理论型人才之间存在的结构性矛盾。

(二)就业选择与市场需求不符

我国研究生就业的一个突出特点表现在就业选择上,这是影响研究生就业的又一重要因素。第一,就业地点选择集中,大部分的毕业生都想要在大城市或者经济发达的地方工作,造成这些地方的人才拥挤和智力过剩,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而一些偏远、经济落后的地方则人才供应不足,造成地区间人才结构的失衡,资源配置不合理。第二,就业岗位选择集中,据《2010年中国大学生就业蓝皮书》调查显示,在2010届应届毕业生中,最理想的雇主仍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比例为27%;而愿意去民营和个体企业的比例仅为14%。而根据《湖南省普通高校2011届毕业生就业报告》显示,湖南省2011届毕业研究生在机关单位和事业单位就业人数的比例达到了40.85%。

(三)学科差别明显,就业不均衡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是不断变化的,高校人才培养本应适合社会需要,而不是盲目的扩招。我们从近几年湖南省研究生就业统计表中看到,面对历史学、哲学等就业率相对较低的学科,研究生人数不但没有减少,反而在不断增加,以至于供过于求,就业率一直较低,造成资源的浪费。2011年湖南省高校历史学、哲学、法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分别为63.75%、65.37%、64.50%,而农学、工学、医学类专业的研究生就业率则达到了93.32%、90.96%、88.91%,农学与历史学相差了将近30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出学科之间的差别对于就业的重要影响。

(四)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

调查发现,有些人读研的目的是因为其并没有作好就业的心理准备,选择读研是为了逃避就业的现实。虽然大部分研究生的短期目标比本科生和专科生明确,但大部分研究生不重视自己求学生涯的中长期职业发展设计与规划,在知识经济时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变化,特别是在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大背景下,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因素增加,经济结构的调整和转型,使得就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果在研究生期间不懂得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未雨绸缪,势必在就业的过程中因目标不明,定位不准,选择困难,适应不良等问题。这将影响他们的职业准备和职业发展,最终影响研究生的职业竞争力。同时,作为社会资本有利群体,可以通过丰富的信息资源、人脉关系帮助子女对职业的选择甚至是就业。决策的前提条件是他们拥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网络,能够帮助其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

三、应对当前研究生就业问题的对策

(一)加强宏观调控,建立研究生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

虽然经济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是源源不断地,也能够增加一定的就业岗位,但无法满足研究生人数的跳跃性增长。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劳动分工越来越细,对于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多样化,从而对于人才的培养也更应该倾向于多样化、精细化和专业化,弥补传统大众教育的缺陷。

(二)高校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充分发挥教育功能

湖南省高校众多,在校研究生人数在全国各省也排名前列,如何管理好和培养好研究生,成为高校的当务之急。首先,要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要充分认识自身的教育资源,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招生计划,要本着对国家和社会及研究生本人负责的态度进行。其次,要适时改革课程设置、教学手段、管理方式,根据市场需求实施灵活的教育模式,使培养方式更加多样化。再次,要丰富社会实践,提高职场应对能力。高校也通过和企业、事业单位和机关单位等的合作,组织学生实习,也鼓励学生多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使毕业研究生能更好更快地适应就业。

(三)高校要加强研究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工作

简单的说,职业生涯规划就是研究生的职业理想和目标,有了目标,才有前进的方向和动力。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可以帮助研究生对自己进行一个全面客观的评价,了解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在学习中发挥特长,弥补弱项。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能够帮助研究生找准定位,及时调整求职期望值,应对突如其来的市场变化,抓住就业机遇。因此,高校要对研究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他们结合社会需求和自身情况,拟定个人职业目标.及时修订和完善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减少就业时的盲目性。

参考文献:

第5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摘要: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从未了解学生是否接受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到底掌握多少知识内容。在我们注重教,而轻视教的效果时,其实我们都是在做无用的事情,试想如果我们一味地进行“填鸭式”教学,会带来如何深重的后果。本文即探究一下历史教学中应如何提高教学质量,让学生有所得。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

一节成功的历史课,是课文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统一,是历史知识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结合。历史教师教什么、怎样教和如何才能教得好?特别是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才能够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可以说是老师们经常要思考的问题。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我们比较注重的是教师如何教学;在论及教学方法时,也多是留意教师在怎样教,引了什么材料,用了什么方法;即使是搞一些教学实验,也难免从教师工作的角度出发,把学生作为被测对象,来探寻教师用什么样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总之,习惯使我们从教育者的角度去观察教学,把教师看作是教学这个舞台上的主角。

社会的发展要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问题。把我们的教育教学观念转而注重学生的学习与发展。具体地说,就是要从教师教得如何,转变为学生学得如何的角度上来,把学生的学习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长远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宗旨,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教育的目标,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不仅学会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等。在当前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的教师在思考自己的工作时,要有以下的理念:教育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力图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教育教学要促进学生的全面而和谐的发展;教育教学要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特点,使学生在教学中体现出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教育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为核心;教育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而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以及就业。

中学历史教学,虽然涉及的是历史上的事物,但也具有使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通过历史教学,既可以使学生掌握历史知识,了解人类的过去;又能够促进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发展和历史意识的生成,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人文精神,使学生学会以全面、客观、辨证、发展的眼光来认识人类社会。从这样的意义上讲,历史教学活动和教学方法的基本理念,应该强调以下几点:首先历史教学活动所追寻的是学生对历史的建构和认识,因此教学的整体目标应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为基础,并把历史思维能力视为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从而把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由传授知识的类型转变为发展思维的类型。其次历史教学活动的意义和价值在于学生的历史学习活动,而这种活动不应该是对历史知识进行机械记诵的模式,而应该是学生对历史原本进行分析与理解的模式,侧重于学生正确地建构其心目中的历史,使学生能够识别各种对历史的解释,并提出他们自己的历史解释。再次历史教学活动的方法运用,主要是围绕使学生对历史的感受、了解和认识,侧重于训练学生掌握探究历史的具体方法,尤其是透过师生对各种历史资料的运用,培养学生在掌握证据的基础上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

素质教育观念指导下,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空间还是很大的,这是因为:在目前直接制约历史科教学的课程编排、教科书编写、考试方式等未有实质性和突破性改变的情况下,教学方法的改进可以率先进行探索,以实际的创新带动对课程、教材、考试的改革。虽然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需要各方面的努力,但由于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的基本形式和主要渠道,因而课堂教学方法就成为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是起着主导作用的,是教学改革的生力军。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主要是通过教学方法的运用而体现出来的,而且教师可以用主要的精力,充分利用对教学实际的主动权来探寻教学方法的改进。

在当代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中学历史教学方法的探索,具有一些与以往不同的特点:1.以探究问题为目的。没有问题是谈不上学习和研究的,有人曾说:正是问题才把只不过是小碎石的东西变成了历史的证据。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使学生发现问题,探讨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因此,所有的教学方法都应该是为了探究问题而设计的,都要给学生机会,使学生去深入探讨。2.以思维训练为核心。历史学习不应该是促成思想固化的过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讲,历史本身和历史学科都不是限定在某一种僵化的模式中。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识,需要发散式的思维、复合式的思维,需要广阔的、全面的、客观的、辨证的、变化的、发展的视野,尤其是对历史上因果关系的思考,是对人的思维水平的检验。学生学习历史,像学习数学一样,也是思维的训练和强化,是思考的过程,是获得思维成就的经历,是积累经验的机会。所以,任何教学方法都要以激活、调动、启发学生的思维为主,促动学生历史思维的活跃发展。3.以学生参与为形式。使学生参与教学,而且是积极、主动地参与,是使教学得以真正展开的关键性问题。只有让学生投身其中,才会激发动机,引起兴趣;才能使学生思想活跃,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才能看出学生的鉴别力、理解力、创造力;才能使学生多与教师、同学交流,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因此,教学方法的设计和运用重在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根本上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状况。4.以史料运用为条件。获取史料的过程也是掌握历史学习方法的过程。在对历史信息进行处理时,如果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储存,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失去学习历史的本来意义,甚至会加重学生的负担,使学生对学历史感到厌倦。所以,要改变历史学习是对现成知识的记忆这种传统的模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要使学习的过程与结果得以统一,而不是分离。我们提倡把学习历史看作是在研究和认识历史,这就要训练学生去掌握和理解历史的信息,注重史料的作用,通过对史料的汇集、整理、辨析、推论,把史料作为证据,用以解决历史的问题。所以,历史教学方法的运用,是离不开对史料的运用的,尤其是学生对史料的运用。5.以教师引导为助动。以往的历史教学模式中,教师是唱主角戏的,好像教室这个舞台是为教师搭建的。现在我们倡导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中心,但并不是说教师只是一名“场记”了,不再起重要作用。反之,教师的作用更为重要,他要像导演一样,要对教学进行引导、组织、控制,并随时诊断教学,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教师与学生的最基本的关系是教学上的朋友。朋友是有共同的爱好和志向的,是互相了解对方的,是互动的,是有交情的,朋友之间的交往是不能靠主观臆想的。所以,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在教学活动中发挥应有的主导作用。

第6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高职;人文教育误区;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计洁灵(1986-),女,江西鄱阳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职业技术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高职人文教育;汤广全(1967-),男,安徽无为人,江西科技师范学院职教研究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职教理论。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06-0066-03

近年来,尽管研究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课程设置的研究成果不少,但鲜有以某一专业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以“解剖麻雀”的方式,系统地审视高职院校人文教育及其课程设置中存在的带有普遍性的认识问题。

一、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现状

本文以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为例,以呈现其课程设置的具体内容。

(一)通识课与专业课

按照知识的普适性与专业性来划分,或者说按照博雅教育与职业教育的角度来划分,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通识课主要有8门,具体是: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形势与政策、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该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26门(含专业必修课与专业选修课),其中,专业必修课15门:旅游学概论、旅游经济学、旅游法规、中国旅游资源概况、中外礼仪、导游英语、饭店英语、导游业务、旅行社经营与管理、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前厅客房运行与管理、餐饮管理、酒店经营与管理、旅游市场营销、专项实践(工学交替);专业选修课11门,分为两部分,一为专业限选课,主要有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公共关系学、旅游心理学,一为专业任选课,主要有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

(二)必修课与选修课

按专业要求与学生个性化选择的视角,与一般高职院校一般专业一样,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也有必修课与选修课之分。其中,必修课是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包括通识课、专业必修课(含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两部分,共37学分)。选修课是学生按照自己的特长、志趣和能力等方面的因素在规定范围内自愿选读的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专业任选课和公共选修课。其中,专业限选课共5门(15学分),专业任选课共6门(8学分),具体内容如前所示,兹不赘述;公共选修课没有具体列出选课范围,但4个选修学分列出了,并且暗示性地列出了公共选修课的数目是2门,分别在第三、第四学期开设。

(三)理论课与实践课

按知识教学与具体实践,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分为理论课与实践课。这里存在两个维度的划分。一方面,按照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知识教学与实践教学(含校内外实训、毕业实习)的教学总课时数达到4:6。也就是说,按培养方案的要求,课堂的知识教学中动手能力的培养与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应占有一定的比例,这些与纯粹的实习实训课程共同构成实践课。另一方面,三年课堂教学的学分为120左右,实践课计20学分(含军训1分、社会实践1分、实训4分、实习8分、毕业论文4分、第二课堂――如社团活动成绩、公开发表文艺作品、科技制作获奖、省以上各类竞赛获奖、等级考试通过等)2分。上述两个维度的划分在具体的操作上是如何衔接、协调的,某高职院校没有具体的说明。

综观上文,可以发现,就自然科学、人文学科与社会科学分类的视角而言,除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旅游心理学、旅游历史与文化等少数课程能够与人文学科直接沾上联系外,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不是非常明确,姑且只能说,仅零星地散见于通识课与专业课、必修课与选修课、理论课与实践课之中。

二、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的认识误区

虽然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看起来较为细致、全面,专业性较强,能为学生职业技能的发展起到专业化的教育与训练,但在人文教育课程设置及其思想认识上还存在5个有待辨析的问题。

(一)人文教育就是设置一些专业以外的课程

高职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是为提升高职生人文素养服务的,但人文教育不能简单地等同于专业以外的课程设置。原因有三:一是专业以外的课程并非等同于人文教育课程;二是即便设置了人文教育课程,其形式不能等同于人文教育的实施及其效果;三是高职院校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不能仅限于专业以外的课程与人文教育课程的设置,还涉及到相关的配套措施,诸如校园人文环境的布局、学校人性化的管理、广大教职员工的言传身教等内容。

弄清人文教育与人文教育课程的内涵有利于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通常,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使人理解并重视人生的意义,并给他(她)人与社会多一份关怀,体现了教育的本质与理想追寻。

而且,人文教育课程不限于学科知识范围,还涉及文化氛围与学生体验;学科上也不限于人文学科,且包括人类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领域所积累的认识自然、认识社会与认识自我的精华,人们可以从中受到智慧的启迪与心灵的触动。就学科而言,进行人文教育的核心学科是哲学、文学、历史学和艺术学等所包含的具体内容,尽管人文学科涉及人类文化的广泛知识领域,实施途径也多种多样。

反观上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通识课与选修课中专业以外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在数量上并不少,人文精神的内容可能也有所涉及,但相对纯粹的哲学、文学、历史学、艺术学等相关课程的设置,是少之又少的,不足以体现真正的人文教育。

(二)人文教育就是开设一些通识课与选修课

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涉及的知识面极其广阔,但其核心课程就是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理论上,高职院校的人文教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展开的。而事实上,高职院校开列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往往不能反映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人文学科的内在精神。反观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开设的通识课与选修课,可以说,它们不能充分体现真正的人文学科精神。

首先,毛邓与三个代表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虽有人文关怀的成分,但偏重的是思想政治教育。它们虽渗透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等方面的内容,但因以意识形态为主导,缺失思想政治以外的纯粹的人文知识内容,不足以充分陶养高职生的性灵,难以积淀足够的人文关怀意识。

其次,高职英语、大学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高职语文、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课程虽难免不散发诸如智慧启迪与心灵触动的精神火花,但主要是基于“工具”应用层面的技能考量,缺失人文学科“发散性思维”的广阔视野,更不能展示人文教育中文学、历史学、哲学与艺术学的潜移默化的精神陶养功能。

再次,无论是专业选修中的限选课语音训练、形体训练、客源国概况、公共关系学,还是专业任修中的旅游历史与文化、旅游规划、中外旅游业经营、中外饭店比较、旅游会计、旅游企业财务管理等课程,仍然主要停留在应用、工具类知识技能的训练上,缺乏广博的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富有想象力与价值观陶养的精神内涵。虽有两门课4学分的公选课,但没有列出具体的课程内容。据笔者的调研,一些高职的公选课仅限于英语、体育类的课程设置,有的以讲座形式出现。

(三)人文教育就是人文知识的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离不开人文知识的教育,但人文教育的范围更为开阔,如人文知识的教育是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也与校园人文环境――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就是说,人文教育本应是立体的、综合作用的“组合拳”,而不是碎片式的“一厢情愿”的“单打独斗”。

同时,当下的高职人文教育往往把重点放在人文知识的传授上,而忽略个体的人文价值理念的陶养,忽视对学生生话的个性化的引导。因为一个人拥有了相关知识,掌握了适当的方法,我们只能说他(她)人文知识渊博。评价一个人人文素质高低的根木恰恰不是知识和方法本身,而是透过知识和方法之后,个人所拥有的人文价值理念以及他(她)在生话实践中表现出来的人文修养[1]。

所以,人文知识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方面,但人文知识的学习不完全等同人文教育。比如,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实践中,人文知识极其丰富,每门学科产生的历史文化,重大的思想产生、变革和科学家的奉献精神等,特别是科学的理性给人以创造性的思维,带来社会文明和科学进步,这些都是人文知识教育的内容。人文知识不能仅指来自哲学、社会科学领域,自然科学的发展也同样蕴涵丰富的人文知识,对它的学习是提高人文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2]。

(四)人文教育就是通识教育

虽然人文教育与通识教育之间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但把二者等同却是极不妥当的。这是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1.二者的内涵不一样。如前所述,人文教育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实质是人性教育,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这种精神的养成一般要通过多种途径,包括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等。它既重视由外而内的文化陶养,又突出个体的自我体悟。

而通识教育原是英文“general education”的译名,也有译为“普通教育”、“通才教育”等。自19世纪初以来,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对它进行研讨,可至今对通识教育还没有一个公认的、规范的表述。一般来说,通识教育源于19世纪,源于现代大学的学术分科太过专门、知识被严重割裂,于是人们创造出通识教育,旨在培养学生能独立思考、且对不同的学科有所认识,以至能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进而培养出完全、完整的人。

2.二者分类标准不一样。人文教育相对于科学教育而言的,当然二者的划分只是相对的,因为广泛的科学教育中也或多或少渗透着人文教育的内容,人文教育中也弥散着科学教育的火花。通识教育是相对于专业教育而言的。通识教育重在“养成”教育,因为它没有专业教育的硬性划分,提供的选择是多样化的。而学生通过多样化的选择,能够得到自由的、自然的成长。

3.二者的培养目标各有偏重。人文教育旨在促进学生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通识教育是关于世界、人类社会生活、想象世界与理想王国的教育,意在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培养对于意义和价值的意识[3]。虽然二者在培养目标上有交叉、重叠之处,但人文教育偏重精神境界的提升,而通识教育偏重整体上的完人教育。

(五)人文教育就是理论教育

人文教育固然需要通过大量的人文知识潜移默化地进行精神与情感的渗透,但不能说人文教育就是单纯的理论教育。这是因为:

1.人文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人文教育不是简单地开设一些人文理论课程就能奏效的。就高职院校而言,如前所述,人文知识的教育既与教育者、管理者的举手投足与言谈举止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分不开的,又与校园人文环境密不可分――比如干净、整洁、明亮的基础设施,花草树木的协调搭配,报栏、宣传栏内容的及时更新,教室、办公楼、宿舍楼、食堂等建筑物人性化的管理与设计,也与日常生活中人性化的教育管理等密切相关。

同时,人文教育本身也是一个知、情、意的心理活动与德、智、体、美、劳的教育目标协同作用,立体地、纵横交错地多维度产生的教育效果。

2.理论与实践彼此相融。理论与实践不是截然相分的,尤其是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知识与技能学习中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实训与实习中既有具体的行为操作又有抽象的知识指导;即便是第二课堂,理论与实践知识的学习及运用,也丝毫割断不了二者之间内在的联系。其他诸如理论学习中的问题探索、课堂互动以及课外文化讲座中的学术氛围等,莫不与生活实践丝丝相扣。

3.人文教育需要社会政治大环境的密切配合。人文教育不限于课堂纯理论的传道、解惑,还要牵涉到课堂外的立体的学校生活实践,更与校外广阔的社会政治环境紧密相连,才能产生理想的教育效果。就高职而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大力拓展第二课堂空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全球市场的利诱,已使人人都将科技技能视为最重要的能力,而人文学科和艺术则越来越被看作无用的装饰[4]。至于不良的社会环境对高职院校人文教育的“消解”作用,不在此讨论之列,兹不赘述。

三、结语

本文选取的某高职院校是某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典型性。通过某高职旅游管理专业人文教育课程设置的分析,旨在揭示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笔者并非刻意评判该某高职办学水平的高下优劣,而仅是以它为个案――它是中国众多高职的缩影,甚至是中国普通高校的典型代表,尝试性地阐释高职院校人文教育课程设置中带有普遍性的认识误区及其认识根源。

参考文献:

[1]何杨勇.走出高中人文教育的误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07):52-55.

[2]张其亮.人文教育存在的误区与现实反思[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高教版),2007(04):13-15.

第7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一、工作感想

《中国教师》:请先简单谈一谈您目前的工作情况以及在求职过程中的经历和感想。

江丽:我属于免费师范生中极少数主动放弃编制到私立学校任教的教师,当时我签工作很早,大概2010年12月就签了协议。因为个人原因,男朋友不是四川人,政策要求免费师范生不能跨省工作。所以,为了方便将来在一起,我选择了私立学校。2011年4月份,我才知道有四川籍的免费师范生跨省去了深圳,当时就感到自己签约太早,多少有“自己的命运被别人主宰”的感觉。

其实,我个人很热爱教师职业,也很感谢国家的免费师范生政策,但是对于免费师范生来说,跨省就业的问题应该是到目前为止最难解决的“瓶颈”,也是目前最困扰我的事情。我们现在还分居两地,对未来很茫然。不过,我不后悔选择免费师范生,也不后悔选择私立学校。签约前曾问过四川省教育厅,选择私立学校不算违约,只是主动放弃编制,但如果跨省的话就有政策限制,程序很多,而且各个省的政策情况也不一样。当然,我通过了解也知道,类似我这种情况的免费师范生不在少数,还是希望能够尽快有政策可以解决这类问题吧。

《中国教师》:您走上工作岗位已半年多,有着怎样的工作体会呢?

江丽:其实我最大的体会就是“实践出真知”。很多知识在学校是学不到的,很多问题也只有等自己真正走上工作岗位才能发现,因为教学中的问题是不可预知的,所以就得想方设法解决。比如老生常谈的“如何平衡学生的兴趣和成绩”,有很多教育专家都在研究这个问题,可是好多教师看再多的文章,照搬再多的经验也解决不了,还是要结合自己的学科特点和学生的特点来总结适合自己的方式方法。这半年多来,我学到了很多,感受也很深。比如就我所教的历史学科而言,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靠的是思维,而初中阶段的学习靠的是兴趣。我在大学三个月的教育实习期里教的是高三历史课,而现在正式工作后教的却是初一历史课,这之间的差异可想而知。另外,新教师大多关心课程的设置,却忽略了学生的接受态度,学生如果不听或者当时听得挺好课后又不做知识的进一步巩固,那么教师的课程即使设计得再充满艺术性,课件做得再好,也都没有用。再有,教师不要期望过高,希望所有的学生都能够掌握自己所讲过的知识,只要有学生能知道讲过的知识点就应该感到欣慰,这样才不会降低对教学的信心。还有最重要的也是我觉得很难做到的一点,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理解他们。我一直这样要求自己,也觉得自己基本做到了,但是直到有一件事情的发生,我才意识到差距。

那是上学期期末复习时,我教的班里有个男生总在课堂上捣乱,影响其他同学复习。我便让他罚站,效果也不好,让我伤透了脑筋。又一堂课,他还在下面讲话,我便又让他罚站,可他非但不听,拎都拎不动,我就在讲台上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了他,算是挽回了点面子。但是事后我很快就意识到这种处理方式不好,也担心会影响他的复习。第二天下午我想找他谈谈,便让其他同学帮我转答。他来到办公室之后,我问他为什么在我的课堂上捣乱,为什么要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他却一直支支吾吾不作答。我想可能因为办公室里有其他教师的缘故,便提议和他到外面去。路上我边走边问他,是不是觉得我讲课不好,是不是觉的历史学科很难,是不是复习很枯燥,他还是不说话。我有些着急,便说:“你扰乱我的课堂纪律,现在老师问你问题还这么不配合,你知道吗,如果从0―10分来评价一个人,你本来在老师的心里有9分,但现在却只剩下5分了。”话虽如此,但其实我挺喜欢他的,不知道怎么我当时一下子想到了《岁月的童话》里面阿信君的故事,这个年龄层的男孩通常会用相反的方式表达他们的喜欢。于是,我又问他:“如果你在心里给老师打分,是多少分呢?”他的答案是9.5分。我一下子明白了,他就是《岁月的童话》里面的那个男孩。对比以前我在做学生的时候,如果喜欢哪位教师,他教的科目一定会学得很好,他的课也一定会很认真地听,但是我不知道,有的学生表达喜欢的方式恰恰相反,更想不到,像他那样给我找诸多麻烦的学生是喜欢我的。通过这次交流以后,他在课堂上一直都表现得很乖,既不捣乱也爱学习了。

《中国教师》:工作以后与求学阶段的想法相比有何不同,如何消除这种差异?

江丽:其实没有太多不同,我一直就想当教师,而且立志终身从教。只是以前把有些问题想得太简单,工作以后才知道什么都要从头开始慢慢适应,需要不断地反思和改进自己。比如大学时,我一直想教高中课程,签工作时学校也说让我教高中,但到了工作岗位上就变成了初中,虽然这种结果不甚满意,但还是要面对,只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来适应。再有就是素质教育,虽然课程设置和学校的说法都是要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但是学校也好、家长也好、学生也好,都是看成绩的。不仅如此,学校最希望的是每位教师都是教学成绩和科研成绩水平很高的教师,而且最好还是上课生动有趣、学生喜欢的教师,甚至对教师的评价也是以学生的成绩为主要依据。如此一来,要做到各方都能满意,确实很困难。所以,我只能先适应环境的需要,努力做好自己。

《中国教师》:日常工作中,对培养学生有怎样的想法?

江丽:虽然我们每个教室都有多媒体设备,但有的教师根本不用课件,还是采用传统的讲课方式。我们年级有位历史教师,所带班级每次都能考第一,但他就只是“满堂灌”。他上课速度很快,每次讲完新课就让学生背知识点,有时还要默写。上学期他提前一个月的时间就讲完了一个学期的课程,之后的时间全部用来让学生背诵和默写。还有位教师是让学生先预习,然后讲十到二十分钟,就让学生当堂背诵。他们教的学生考试成绩都很好,但是我不愿意这样教课,我想坚持自己的教育方式。我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快乐地学习,也一直坚持寻找能让他们快乐学习的方法。我会在课堂上开展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也会注重复习,自己弄复习资料,专注于学生的知识巩固。虽然我教的班里有的课堂气氛很活跃,有的则一问问题就没人主动回答,但我上学期做的一个调查显示,还是有八成的学生喜欢历史课,而且都认可我这位教师,所以我挺欣慰的。

我教的班级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的成绩比期中考试进步了很多,但是和其他老教师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当然,他们毕竟是老教师,有十几年的教学经验,我应该向他们积极学习,但我是新教师,我应该有新的东西,这才是我的价值。尽管目前我还教无定法,讲课还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时间安排来进行,不过,我还是会坚持自己的教学理念。我会积极学习老教师的经验,但不会照搬照抄。目前我依然处在探索阶段,没有一套自己完整的方法,我想,送走这届学生之后,我肯定能探索出适合自己的教学特色之路。

“学校教师的经验虽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去思考,去摸索着解决。”

二、个人发展

《中国教师》:工作中有哪些难以解决的困难,需要得到哪些方面的支持呢?

江丽:首先主要是组织教学的问题,以及教师语言的幽默性和学生规范性之间的矛盾。比如我在讲“北京人”时,我问学生:“大家看‘北京人’像猩猩多点还是像你自己多点?”大家都答像猩猩。我在课件上也展示了‘北京人’和猩猩的对比图片,目的是为帮助学生理解“北京人”应处在从猿到人的过渡期,属于猿人。但当考试答题的时候,还会有学生回答“北京人”的体质特征“像猩猩”,弄得我哭笑不得。其次,主要就是历史课的兴趣性和学生对展示记忆之间的矛盾,这也是教学上最主要的困难。历史学科从长远来说主要的教育意义就在于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而现在的评价体制是考试,考试内容都是干瘪的知识点,需要学生记忆的很多。虽然大多数学生对历史学科感兴趣,但基本上都不喜欢背诵。再次就是学生全面发展与考试成绩之间的矛盾。毕竟学校是用成绩来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所以,教师既想让学生得到多面发展,实现历史学科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目标,又想让学生考取好成绩,确实很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完美地实现。

最初的时候,就这些问题我曾请教过我们学校的老教师,也曾寻求前大学教师的帮助。但总的来说帮助不大,学校教师的经验虽有一定借鉴作用,但更多时候还是要靠自己去思考,去摸索着解决。

其实,就我目前的情况,我最希望的还是能够得到政策上的支持,放松对跨省就业的限制。其他的问题,我觉得我在教学工作中都能够慢慢地克服和解决。

《中国教师》:对自我成长有怎样的规划或想法呢?

江丽:在工作方面,我希望教完这届学生以后就能够基本驾驭教材,总结出自己的教学方法,并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在个人规划方面,先做好自己的工作,读完教育硕士,顺利地跨省就业,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教高中历史,并能成长为一名优秀教师。未来如果可以,我还想继续读教育博士。

“作为免费师范生的大学生应该是真正热爱教师职业的人,从大一开始就应该有目的地培养自己的教学基本功。”

三、培养建议

《中国教师》:结合自己的经历,您认为学校还需要对免费师范生加强哪些方面的培养?

江丽:我们是免费师范生的第一届,算是试验品吧。我觉得目前师范类大学的各专业教师基本上属于研究型教师,教育方向的很少,因此对师范教育的指导不足。就我们陕西师范大学的毕业生来说,很多单位都普遍反映“三笔字”写得丑。其实我们学校没有特意安排这类课程,只有一门书法选修课,而我自己也是在校外报的毛笔字培训班。像这种现象也许只存在于我们学校里,所以,希望学校以后能够改进,对师范生加强这方面的培养和锻炼。

《中国教师》:站在免费师范生的角度,您认为怎样的培养更能够让免费师范生在毕业之后积极投身到教育事业中?

江丽:我觉得更多还是得靠自己。一般情况下,真正到了教育环境里面,人们很自然地就会去积极地适应环境。而大学里最多也就是再加开些教师专业指导类的科目,意义不大。更何况大学的课程只对愿意学习的人有帮助,要想在大学阶段真正学到知识和能力,更多的还是在课外。所以,相对于开设更多科目,教育实习反而更重要,对教学能力的提升也更有帮助。但教育实习与真正的教学又有所不同。实习相当于临时工,而真实教学相当于正式工;实习时只要锻炼讲课的技能即可,而真正的教学不一样,要锻炼和积累的内容涵盖很多方面。教师和学校对实习教师要求不高,可以不用完全掌握学生的情况,但正式上班却不同,各科目的教师必须要对自己所教班级的科目成绩全权负责。

第8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关键词:档案学高等教育;中国;加拿大;比较研究;武汉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

1引言

档案学高等教育担负着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的重要责任,同时,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也是衡量一国档案事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笔者选取了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和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作为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的两个典型机构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加在档案学高等教育方面的异同与优劣,使我国档案高校明确自身优缺点,进行调整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档案事业发展的需要。

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前身可追溯到1934年湖北私立武昌文华图书馆专科学校设立的档案管理特种教席,为我国档案学教育之滥觞。目前,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与政务信息学系在教学水平、科研实力、教育层次等方面,均走在全国档案学教育的前列,是中国档案学高等教育的极佳典型。1961年,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创办了图书馆学院;1981年,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开始招收档案专业硕士研究生,开了整个北美地区档案专业硕士教育的先河。1984年,图书馆学院正式更名为“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目前,哥伦比亚大学设置了种类丰富的档案学研究生培养项目,包括档案学硕士、档案学硕士(原住民研究方向)、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哲学博士(档案学方向)等,且为档案工作人员提供进修教育,成为北美地区档案学高等教育的典范。此外,2009年,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成为ischools联盟第31位成员,这是唯一一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成员机构,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也是该联盟的成员之一。因此,二者在档案专业成立的背景、现实科研水平等方面都具可比性。

2中加档案学高等教育现状比较

2.1培养层次。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档案学专业,培养层次分为博士、硕士、本科教育三个层次。2003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武汉大学建立了“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博士后流动站,招收档案学博士后高级研究人员,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档案人才教育培养体系。完整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学生形成扎实的专业功底,同时,也可能由于教学内容较为集中,导致学生的知识结构范围相对狭窄。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的档案学人才培养层次起点较高,从培养硕士研究生开始,向上延伸至博士层次。学院招收所有正规大学任意学科背景的本科毕业生进入档案专业学习,但学生成绩在本科期间至少在“b+”以上,同时,还招收外籍学生,为国外培养档案人才。

通过比较,我们可发现,两个学院在培养层次上存在较大差异。我国三个层次的培养模式,其中,以培养本科学生为主体,主要原因是我国各级档案机构数量众多,且社会整体档案意识不断增强,人才需求量大。而加拿大的档案学高等教育起点高,且可为国外培养专业人才,与加拿大总体教育水平高密不可分。

2.2培养目标。武汉大学档案学专业在不同培养层次其培养目标亦不相同:在本科阶段的教育中,要求学生“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各种信息机构从事档案管理、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技能”:在研究生阶段,则要求学生“具有独立从事研究、敦学或担任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注重学生“教学”与“科研”能力的培养。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硕士阶段,则主要培养学生“能够高效地计划、实施和提升档案馆保存、组织和有效利用社会记录信息的能力”,注重对档案从业人员工作技能的培训;在博士培养阶段,主要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目标,“能够从理论和方法论角度丰富档案专业核心知识,通过研究创新贡献于信息学领域及其学科的发展”,意在提升档案学教育的发展水平。

通过培养目标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两国虽然都认为档案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但加拿大更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因而,直到博士层次才主要培养学生的学术能力;而我国则始终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而,设置了不同的培养层次来贯彻这一专业教育理念。

2.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反映档案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指标。为了便于比较,本文选取了两个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进行分析,课程设置详情见下表。

武汉大学根据时展的要求不断调整教学内容,例如,设置了《电子政务原理与应用》、《数字档案馆原理与技术》等课程。学院设置了4个研究方向,包括:档案学理论与应用;电子文件管理;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档案管理现代化。研究生课程的设置分为必修课、选修课和补修课三类,应修学分不少于28学分,学科通开课不少于8—10学分,研究方向必修课不少于4学分(至少2门),其余为选修学分。

自1981年设置档案学课程以来,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紧密结合本国档案工作发展的现状,不断调整课程的设置。学院要求学生应完成48学分的课程,其中,24分为核心课程,24分为选修课程,以及一些0学分的课程和实践活动(例如参观)等,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可以选择写毕业论文。在毕业论文的要求上,中加两国存在较大差异,在我国,完成硕士毕业论文并通过答辩,是获得硕士学位的必要条件,而加拿大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来进行选择是否写毕业论文。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与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图书、档案与情报研究学院档案学硕士课程设置

通过两个学院硕士课程的比较,我们还可以发现,两个学院课程设置,均具有浓厚的院系背景色彩,武汉大学设置了许多与政务信息相关的课程,而哥伦比亚大学则设置了图书馆学相关课程。

2.4师资队伍。根据相关统计结果,近年来,我国档案学专业教师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了较大改善:从职称结构上来看,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具有“正高级”职称的档案学专业教师数量逐年增加,由52人增至84人,增长约61.5%;从学历结构上看,2000年至2008年,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档案学教师数量大幅增加,由2000年的26人增至2008年的129人,增长近4倍。

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拥有较强的师资队伍,经调研,目前,档案系共有教师10名,拥有“正高”、“副高”职称的教师占整个师资队伍的80%,拥有博士学位的教师占60%。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除了拥有12名档案专职教师外,还拥有26位兼职教师,共29人拥有蹲士学位,占师资队伍的76%以上。兼职教师来自当地一些信息机构或大学图书馆、城市档案馆,拥有非常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通过调查,笔者发现,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师资队伍中一个非常突出的特    

色——教师的国籍构成多样化,分别来自加拿大、美国、英国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多国文化与档案信息资源的沟通与交流。

3启示

我国档案学教育具有多层次的培养模式,有利于系统地培养档案人才,这是我国的优势。同时,也存在问题与不足,应进行一定的改革。

3.1在培养目标定位准确化的前提下,分类型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美国档案工作者协会(“saa”)在1982年和2004年,分别开展了对档案工作者职业发展状况的调查,并根据得出的结果指导档案研究生教育和档案就业工作的开展,使美国的档案学高等教育取得r良好的教育效果,成为世界范围内档案学教育的典范。而我国与加拿大都没有档案工作机构为高校档案学教育进行类似的实际调研,并指导其制定培养目标,这是两国档案学教育的共同缺陷。

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分为本、硕、博三个层次,其中,本科教育是整个培养体系的基础,硕士、博士阶段均以培养学生科研能力为主。在本科教育阶段,教师就应指导学生明确自己的职业规划,对本科毕业后希望直接从事档案工作的学生,增加其专业技能性课程的比重,并为学生积极提供实习机会;而对有研究兴趣的学生,在本科教育的后期,就要注重他们研究能力的培养,为他们开设基础研究理论与方法的课程。不可否认,当前,我国档案学研究生大都处于导师助手的位置,在导师确定的研究课题下,负责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不具备“独立从事研究工作的能力”,显然,不符合硕士、博士阶段的培养目标,这也是制约档案学基础理论发展的瓶颈。

3.2课程设置在坚持特色化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相关学科的内容。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档案学课程体系中,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体现了浓厚的“档案”特色,如,设置了《档案古文书学》、《档案文献管理与著录》等课程。由于其档案学专业是由图书馆学院与历史学院合作建立而成,因此,课程和培养项目的设置还体现了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该校档案与图书馆学双硕士项目中,要求学生完成档案、图书馆学两个学科的基础课程,培养学生适应文档一体化、图书与档案管理一体化工作需要的能力,使之成为“复合型”人才。

教育部档案学学科指导委员会提出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要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复合型”人才。档案学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此目标,必须在保证学生学到专业核心知识的同时,打通与其他相关学科的隔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也大都依托历史学或图书馆学建立起来,长期以来,为了保证学科发展的独立性,我们过多地关注削弱甚至消除与历史学、图书馆学有关课程,今后,我们应该适当增加这些相关课程的内容,达到“厚基础”的人才要求。此外,为了适应学科、职业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还应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如英语、计算机能力。全国档案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加强以计算机网络设备和数据库为主要内容的档案信息化基础建设,是“十二五”期间档案工作的主要任务,因此,我国档案学高等教育在培养档案专业人才,特别是培养“技能型”人才时,要着重加强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培养。

第9篇:历史学类就业方向范文

一、影响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的因素

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高校规模与数量不断扩大,在校大学生数量持续增长,高等教育也基本实现了大众化与普及化。在此种背景下,文科专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专业数量不断扩大,学生人数日益增加,与之相反,高校培养模式、思维观念等相对滞后,致使文科大学生在转型发展中步履蹒跚,这些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科专业的内在局限性

从文科的专业属性来讲,重理论轻实践是影响文科生转型发展的重要因素。在面临转型发展之时,相较于理工科大学生的专业实践性、可操作性强及转型容易的特点;文科生的专业受学科特点及性质所限,理论性较强、应用性相对较弱,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基础性学科,如哲学、文学、艺术、历史学等,以追求知识、学术、方法、理论等为导向,重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其所产生的社会价值相对间接和隐性。文科生的专业价值需要经过长时期的积淀才能显现,其精神价值要得到社会的认可则需要长期的积累,这对急需快速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科大学生来说周期太长。

(二)文科生创新意识不足

从文科生的创新力来说,缺乏创新意识成为制约文科生转型发展的最大障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不竭动力,但在传统教学模式和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文科生学习主要以被动接受为主,上课以听为主,靠教师的灌输来接受知识,教师问则答,不问则不答;而且很少发问和主动发现问题,过于依赖课堂和教师。由于长期拘泥于文本知识,习惯于标准答案,不善于甚至不愿意独立思考,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大学课堂所讲的内容,在中学时已经学过,无须再重复;遇到一些已经学过的问题,则习惯于用中学时代固有的思维方式审视问题,而不会用发展的眼光和创新的思维重新看待问题,导致自我潜能得不到很好的挖掘,缺乏创新能力。另外,文科大学生对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之下,为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育实践创新型人才,促进高校教育改革,从中央到地方都积极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并给予经费支持。然而笔者调查发现,大部分文科学生对这类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创新创业就要进行科技发明与创造,这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因而兴致不高,缺乏参与意识,这种理解明显具有狭隘性,也显示了文科大学生创新意识的不足,创新意识的培养则是文科大学生转型发展必须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培养模式滞后

地方高校的培养模式严重地制约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尤其是地方院校在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着严重缺陷:一方面,一些地方高校在建设过程中,普遍存在着盲目求大、求全的现象,专科学校忙于升为本科院校、以学院为名的高校则急于更名为大学,没有研究生招生资格的学校则忙于争取研究生招生资格。在专业建设上,普遍存在着过于求全的现象,如一些农业类的高校开设传播学专业、表演专业、视觉艺术专业等,高校盲目地增设一些文科专业,以求快速发展,结果导致文科专业规模不断扩大,并在追求“高大上”的路上,忽视了专业建设要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导致文科专业人才过胜,学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地方高校一直走传统之路,大多以学术型为主,偏重理论研究,而忽视实践应用性,结果导致所培养的文科专业人才缺乏实践动手能力,致使学生与市场脱节,突出地表现为就业困难。

(四)缺乏有效的机制保障

当前,地方高校在转型发展中,大多注重顶层设计,从制度建设、结构调整、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推进转型发展,而从学生角度进行的转型机制建设还有待加强。一些地方高校虽然出台了鼓励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参加创新创业项目等政策,但对于如何促进、激励学生自觉转型发展的方法、政策等机制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加强,机制保障的不健全严重地制约着文科大学生的转型发展。支撑文科生大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及相关制度的缺失,导致实验实训流于表面形式,无法有效地保证实践教学的效果,对于实践教学成绩的评判往往依据各种实践报告等书面形式,实践教学实效性不高致使转型发展难以真正实现。

二、推动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对策

大学生作为高校转型发展的主体,只有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才能促进地方高校真正快速转型。文科生作为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必须激发文科生转型发展的内在自觉性,增强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同时,高等院校、地方政府、企业单位等部门给予充分的关注与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激励。

(一)思想观念转变为前提,强化文科生转型的内在自觉性

1.文科生要转变观念,夯实基础。在转型的大背景之下,文科学生要顺势而变,转变思想观念。首先,转变学习观念。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多看勤问、善于思考;由单纯以分数评价自身学习成效的观念,向应用能力考察转变。其次,强化自身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原有的学习中,形成的依靠教师的惯性思维,不但缺乏主动性,而且更为严重地忽略了自身的主体地位,不利于发挥自身的能动性。转型发展需要学生积极转变观念,自觉的突出自身主体地位。最后,学习要多元化、终身化。当前,各学科之间联系越来越密切,解决某一问题,可能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知识。因此,文科生在加强专业、职业技能学习的同时,对其他学科及相关领域也要有所关注,树立跨学科、跨专业的终身学习观念。思想指导行动,文科生只有在观念上根本转变,才能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之中。

2.文科生要明确自我定位,合理规划。文科生进入大学后,经过短暂的适应与调适期后,要能真正认识自我,合理评价自我的能力水平,根据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对自身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有准确的定位。结合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合理规划自己的学习与职业;提高规划意识,为自己的转型发展做好充分准备,以在将来激烈的竞争之中脱颖而出。

3.文科生要积极实践,在转“行”中转型。文科学生要真正实现转型,除转变观念之外,还必须付诸行动,将转型落实到“行”上,也就是要走出课堂,走进社会,深入企业、行业等各部门的生产一线与基层,将课堂所学的理论运用到社会实践之中。高校已经认识到了实践对于转型发展的重要作用,不断加大实践教学环节,逐步推行“以实践性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1]。学生在实践环节需要提前做好充分准备,将实践落到实处,在实践之中扩大视野,丰富学识、提升境界、提高技能,加速自身的转型发展。

(二)必须以地方高校的助推为根本

1.地方高校要加强文科专业的应用性研发。应用性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方向,然而就文科专业而言,部分专业属于传统学科,如历史学、哲学、文学等专业,这些专业自身学术性浓厚、理论性强,在转型实践之中,存在一定困难。虽然各地方高校已经认识到了文科专业向应用型方向转变,但因缺乏对文科专业应用性的研究,即使实践环节有所增加,但无法根本改变传统的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实践环节流于形式。必须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势在必行,如,课程设置体现职业化元素,使学生由“‘课堂人、学校人’变成‘社会人、职场人’”[2],实现学习内容与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学校与市场直接对接。学术性向应用性转变,以传统的历史学专业为例,学校在重视学生基本教育技能培养的同时,应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相结合,向历史文化产业等实用方向靠拢,既体现实践性,又包含地方特色元素,同时具有“接地气”的实用性。

2.地方高校要对文科生实行分类指导。地方本科院校在加强文科专业应用性研发的同时,还应针对学生自身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采取分类指导。此种分类指导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习与职业生涯规划为依据,新入学的文科生经过一至两年的大学学习与生活,对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会有明确的定位与合理规划,有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有的则会选择直接就业、有的选择自己创业,因此,学校可据学生差异化的选择,为其提供分类指导,为潜心深造的学生提供专业教学与辅导;对致力于创业的学生提供资金、技术支持与顾问咨询服务;对选择就业的学生提供职业化教学模块,使其毕业就能与市场直接对接。高校为文科生提供分类指导,会使教育教学更具有针对性与精准性,既可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又能推动文科生的转型发展。

3.地方高校要完善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推动文科生自觉转型发展,从学校层面来说,需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机制,以激励文科生的转型发展。首先,观念引导。高校通过宣传引导,将转型发展理念植根到每位学生的脑海之中,使学生深入了解转型的含义,鼓励学生积极投入到转型发展之中,增强其自觉转型的意识。其次,建立学生转型发展的组织机构。高校可以设置学生转型发展中心、学生创新创业中心等机构,由学生自行组织,教师充当顾问,负责指导,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参与性与自觉性。最后,制定一系列可操作的规章制度,如《大学生转型发展条例》、《大学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等章程,把学生转型发展纳入制度建设层面。同时,还可建立学生转型发展基金,对转型发展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奖励与表彰,以调动学生转型发展的主动性。合理的制度建设,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参与度,从而加快推动学生转型发展的步伐。但目前地方高校往往注重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对学生层面的转型建设关注不多,因此,必须加强学生转型发展的机制建设,方能有效地推动学生转型发展。

(三)必须以地方社会的支持为依托

文科生的转型发展已不仅仅是学生个人与学校的事情,而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有着密切关系,没有学生的转型发展,学校的转型就不会成功,也就无法为地方社会提供优质人才,因此,对于学生的转型发展,地方社会要给予必要的扶持。一方面,实施政策鼓励。地方政府着眼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校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就必须首先推动学生的转型发展。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鼓励支持学生的转型,对于文科生而言,政府要从经济文化发展方面引导其为区域社会提供可能的服务。另一方面,为大学生提供实践基地。文科生的转型要由理论向实践、由课堂向社会过渡,因此,地方社会尤其是企业行业要为学生提供一线的实习实践课堂,并提供相应的实践指导教师;对于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给予充分的配合与支持,地方社会要充分发挥其在学生转型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