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神经病学最新研究进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脊液置换;尼莫地平;地塞米松;鞘内注射;疗效
Analysis of Curative Effect about Combining Exchan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in Nimodipine and Dexamethasohe(D.X.M)fo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XIANG Jian-guo,LU Wei.The First People Hospital of PingJiang,HuNan 414500,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am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bout combining exchan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intrathecal injection in Nimodipine and D.X.M fo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Methods One hundred and twenty-seven patients were divided randomly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 and test group. Both groups were given routine treatment, such as mitigation, acesodyne and medicament, for example, EACA and Tab Nimodipine, but the test group was cured by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exchan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nd intrathecal injection of nimodipine and D.X.M of treatment additionally. Results The incidence of occurrence and mor-
作者单位:410400湖南省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
tality of headache, bydrocephalus and Cerebral vasospasm in test group werw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i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 value. Conclusion Combining exchan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with intathecal injection in Nimodipine and D.X.M is a good way on the treatment of SAH which can be widely used in Clinical.
【Key words】 Subarachnoid hemorrhage;Evhan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Nimodipine and D.X.M; Intrathecal injection; Curative effect.
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 SAH)又称为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其急性期并发症主要有脑血管痉挛、急通性脑积水、再出血等,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和致残后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临床上怀疑有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均应进行CT、腰穿、脑血管造影等辅助检查,以求尽早明确诊断,确定出血来源。但在一些基层医院,由于不能做脑血管造影,故不能在发病早期进行动脉瘤栓塞治疗,如何帮助这些患者度过急性期、降低死亡率以及并发症,是基层医院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通过对127例蛛网膜下腔出血的患者分别进行脑脊液置换联合鞘内注药治疗以及常规治疗对照,前者获得了满意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病例的筛选参照中华医学会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确定的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断标准[1]。病例来源于湖南平江县第一人民医院2009年8月至2009年8月收治的127例均经过头颅CT扫描或腰穿证实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其中试验组65例男35例,女30例,年龄范围19~68岁,平均40.3岁;对照组62例男性3例,女29例,年龄范围21~67岁,平均39.1岁。两组患者出血范围、出血部位、头痛评分、治疗时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对照组患者在急症入院后仅采用常规治疗,包括绝对卧床休息,给予镇静、止痛、保持大小便通畅、抗纤维蛋白溶解药(EACA)以防止再出血,钙离子拮抗剂尼莫地平片40 mg/次,3次/d防止脑血管痉挛,20%甘露醇静脉输注脱水降颅压等。
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分次给予腰穿脑脊液置换和鞘内注射尼莫地平2 mg/次和地塞米松5 mg/次。具体方法如下:①术前快速静脉输注20%甘露醇125 ml;②30 min后做腰穿,测颅内压,若压力≥150 mm H2O,则采用不等量置换,即放出5 ml脑脊液后注入4 ml生理盐水;若压力
1.3 疗效评定标准 头痛评分:4分:头痛剧烈,药物不能控制;3分:头痛剧烈,药物能控制;2分:头痛剧烈可忍受;1分: 阵发性头痛;0分:头痛缓解。观察时间4周。
1.4 安全性评价 治疗前查血常规、肾功能、凝血功能、心电图。
1.5 统计学方法 讲一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实验组和对照组头痛评分见表1。试验组四周内发生再出血3例(4.6%),死亡1例(为再出血死亡);对照组4周内发生脑血管痉挛2例,脑积水2例,再出血6例(9.7%),死亡3例(再出血2例、脑血管痉挛1例)。实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头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的第2天、第4天、第7天实验组较对照组的头痛有明显减轻,有统计学差异(P
表1
两组患者头痛评分比较(x±s)
组别例数 治疗前 第2天第4天第7天
对照组623.05±0.363.11±0.743.02±0.522.96±0.61
实验组653.06±0.682.87±0.522.7±0.492.27±0.45
注:与对照组比较,*P
2.2 安全性 在置换过程中,实验组无一例突发病情加重。
3 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常因头痛剧烈而不能很好休息以至焦虑不安,血压、颅内压波动易导致再出血,血液及其成分破坏释放的血管活性物质,如5-羟色胺、儿茶酚胺及其氧合血红蛋白的机械和化学刺激导致脑血管痉挛,血细胞成分纤维化、铁质沉积使蛛网膜颗粒吸收障碍易引起慢性非交通性脑积水。
实验组和对照组在相应的治疗后头痛评分比较有统计学差异,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说明置换法将蛛网膜下腔血液直接换出,减轻血性脑脊液对脑膜的刺激,局部尼莫地平的应用能迅速有效扩张脑血管痉挛[2]及激素应用,缓解细胞水肿,减轻脑膜牵拉,两者协同可以有效地控制头痛,从而减少因疼痛所致躁动,保持血压、颅内压的稳定,降低了再出血的危险性。
脑脊液中血性成分减少,选择性脑血管钙离子拮抗剂扩张脑血管,激素减轻了无菌性炎性反应,从而减少了血液及其成分破坏释放的物质对脑膜的化学刺激,使脑血管痉挛发生率降低[3],脑脊液置换减少血性脑脊液的刺激,从理论上来说可减少继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但两组患者仅一例发生,因样本少,无统计学处理意义,有待扩大样本进一步研究证实。
最新研究进展表明,SAH后慢性脑积水与纤维蛋白的沉积有关[4]。通过脑脊液置换直接清除了脑室系统的血液,改善了脑脊液循环,激素应用可稳定细胞膜,减少纤维素渗出,两者都减少了纤维蛋白的产生,防止脑室孔和蛛网膜颗粒粘连,有效地防止由于慢性粘连而引起的非交通性脑积水和正常颅压脑积水的发生。选择性脑血管钙离子拮抗剂直接作用于脑血管以缓解血管痉挛,腰穿前应用甘露醇可以避免腰穿诱发脑疝的危险。在试验组的65例患者中,没有1例因脑脊液置换而突发病情加重再出血的,说明脑脊液置换是安全的[4]。脑脊液置换及鞘内注射尼莫地平、地塞米松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方法简便,近期疗效明显,可有效缓解病情,减少再出血的发生,并有效防止脑血管痉挛及脑积水。非常适宜于基层医院的应用。
参 考 文 献
[1] 王新德.神经病学-神经系统血管性疾病.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208-215.
[2] 王爱敏.脑脊液置换联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白求恩军医学院学报,2009,7(3):148-150.
[3] 徐宗荣,贾志慧,朱慧荣,等.脑脊液置换合用尼莫地平治疗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分析.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1998,15(5):307-308.
关键词: 抑郁症;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痴呆
1 MCI和老年抑郁症的流行病学
老年人MCI患病率是3%~20%,65岁以上为8%,85岁以上为40%,其患病率稳固上升〔2〕。据国外一项4年随访痴呆转化率结果显示为每年12%,较普通人群中痴呆发生率约高10倍,其中23%~47%经过2.6年,40%经过2年,53%经过3年,34%~100%经过4到5年,100%经过9.5年可进展为Alzhermer病(AD)〔3〕。老年抑郁症的发病率65~69岁为3.9%,70~74岁为9.7%,75~79岁为10.9%,80~84岁为11.4%,85~92岁为10.8%〔4〕,提示MCI和老年抑郁症患病率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并且预示有不良的转归。在老年人中,痴呆或认知障碍与抑郁之间存在着复杂的联系,目前调查研究显示:有30%~50%的AD患者有明显的抑郁症状,血管性痴呆(VD)抑郁患病率可能更高,反之无痴呆但有抑郁的老年患者常表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5〕,在老年抑郁症尤其是重症抑郁的病人,痴呆的患病率比正常人高,大约18.2%的重症抑郁病人有认知障碍。一项澳大利亚社区研究发现,在>65岁的老年居民中单纯抑郁症的患病率为7.5%,同时存在抑郁障碍与痴呆或认知障碍的共患率为5%;一项人口流行病学研究包括320例MCI患者,其中43%出现神经精神症状,26%表现抑郁症状〔2〕;Devarand等人的随访研究结果,同时存在抑郁和MCI的老年人最终符合痴呆诊断者达90%。根据我国最新的调查表明〔6〕,60岁以上老年人有2.4%患有AD,3.2%患有VD,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7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2.3%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障碍,老年抑郁症的最低年发病率为1.28%。来自北京一社区调查显示痴呆与抑郁症共患率为4.26%〔7〕,由于以往的研究中,对抑郁症的界定、抑郁的评价方法、研究纳入病例数和包含的信息量等各不相同,因此得出的发病率也不同。
2 MCI和老年抑郁症共病的病理生理基础
在一项纵向性研究〔2〕里发现,AD患者在确诊AD以前与无痴呆患者相比,有较多的抑郁症状,提示抑郁症与痴呆可能有相似的病理生理改变,Jorm等〔8〕研究发现抑郁症通过糖皮质激素的影响引起海马的损害,在人类和啮齿类动物研究中也发现许多抑郁症的循环中有糖皮质激素水平的升高,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调节障碍,以及与认知减退有关的海马容积减小。此外,Tsai的研究〔9〕发现神经营养因子在AD患者和抑郁症患者中是降低的,提示神经营养因子可能在AD和抑郁症之间发挥了桥梁作用。还有一些关于AD和抑郁症之间遗传关系的证据〔2〕,发现在AD患者的一级亲属中发生重症抑郁症的危险性较大,虽然此发现可能与抑郁症和痴呆的共病有某种遗传关系的假说观点一致,但是也有另外的解释认为是与抑郁症有关的神经病学改变同时增加了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可能性。持相反意见的一项研究〔3〕关于MCI与抑郁症共病患者及AD有抑郁症状的患者对抗抑郁药的反应,观察发现转化到AD的MCI患者对抗抑郁药反应较差,更倾向于抗抑郁药治疗的持久性,提示AD早期阶段(或MCI)和AD晚期阶段出现的抑郁症有不同的病理生理基础,对抗抑郁药治疗缺乏反应也提示抑郁症的MCI患者有可能转化到AD。
3 MCI和老年抑郁症相互关系
MCI和老年抑郁症之间的关系十分复杂,目前关于两者的关系仍不清楚。有些研究认为抑郁症状可能是认知功能障碍的一种反应,也有研究〔6〕认为抑郁症可能影响了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和病程,可以增加临床痴呆发病的危险性。实际上,许多研究已经发现抑郁症状先于认知减退发生〔2〕,例如:一些研究发现在诊断AD前2年以上,有72%的AD患者体验了抑郁、情绪改变、社交回避或自杀,在一项纵向性研究中AD患者与无痴呆的患者相比,在诊断AD以前就已发现有较多的抑郁症状。关于老年抑郁症状是否是发生MCI的预兆也进行了研究,例如:一项有4 192名社区居住老年人3年随访的大样本研究〔2〕,用流行病学调查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和简短精神状况问卷(SPMSQ)评价提示抑郁症状与随后的认知功能减退有关,特别是当限定参与者在随访基线无认知功能障碍时,发现抑郁症状预示了随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另一项纵向研究比较了146例认知正常者与19例MCI患者、42例AD患者,结果提示MCI患者早期的抑郁症状可能是发生痴呆的临床前征兆〔10〕。还有一些关于老年性抑郁症是否促使MCI向AD转化的研究,例如:Yonas等〔11〕对一组840例认知正常无抑郁的老年人随访了0.4~12.8年,出现抑郁者与组内无抑郁者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抑郁组的个体显著增加了MCI和痴呆的危险,但与抑郁严重性关系不大,研究〔3〕提示,MCI和抑郁症共病患者进展到AD的危险是无抑郁症患者的两倍,同样在一项有46例MCI患者2年随访后与基线时认知与抑郁评估比较的研究〔12〕发现,MCI和抑郁症共病患者在短期内进展到痴呆的危险性要比无抑郁症的MCI患者大,而且在基线时给有抑郁症的患者用选择性5HT再摄取抑制剂治疗后,发现抑郁症患者比无抑郁症患者的MCI保留更稳定的认知功能,提示抗抑郁剂治疗对MCI转化到痴呆具有保护作用,因此可以较准确的确定个体转化到痴呆的危险性 〔3,11,12〕。
还有一些研究结果持相反的意见,如国外一项大样本社区老年人3年的随访研究〔2〕发现即没有抑郁症状也没有认知功能预兆性变化,另一项社区老年人大样本3年纵向研究〔13〕也发现CESD所示的抑郁症状和随后的认知功能减退无相关性,这些研究提示抑郁症不能预示老年痴呆的发生。由于抑郁症状可能与初始认知障碍的个人体验有关,所以有些研究虽然提示抑郁症的出现先于认知减退,但是只有在研究基线用SPMSQ检查有中度认知减退的参与者中发现抑郁症和随后的认知功能减退有相关性,对于MCI患者特别是有较高教育水平的个体,由于可以较好的代偿早期MCI症状,因此抑郁症状可以掩盖某些早期的认知减退,故有些研究虽然没有发现抑郁症与MCI及转化有明确关系,但也不能完全否认抑郁症与MCI及痴呆的相关性。
随着生命科学、计算机科学的迅猛发展,以磁共振成像为代表的脑功能影像技术日新月异。它在探求人类正常认知、行为的奥秘和疾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前景[1]。天津市功能影像重点实验室是以天津市重点学科和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为依托,由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影像科和天津医科大学医学影像学院教学、科研人员组成,脑功能影像是本学科主要的教学和研究方向。然而传统“填鸭式”教学和“闭门造车式”研究早已经不能满足实验室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探索行之有效的脑功能影像教学、科研方法是摆在每位教师面前的课题。微信是一款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它通过手机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也可以群聊,是一款跨通信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的通讯工具[2]。实验室教师利用微信平台在辅助功能影像教学、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共享国际研究前沿和展示教学、研究成果等方面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就微信平台在脑功能影像教学与科研中的应用予以综述。
一、利用微信辅助功能影像教学
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是功能影像学的主要教学内容,包括静息态局部脑活动分析、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独立成分分析和任务态脑功能分析等技术[3,4]。教学对象的主体是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和神经病学专业的医师和医学生。学生们通常具备扎实的基础医学知识及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基础医学理论和临床实践经验对于脑功能影像数据的合理解释、深度挖掘十分重要。然而,脑功能影像后处理技术对于医师和医学生抽象、费解,尽管采取理论、实践结合的授课方式,有限的授课时间仍难以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微信在脑功能影像教学中的应用,打破了现实中的时空限制,给教学带来了新的生机。通过微信,教师可以借助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使抽象的技术理论形象化,弥补课堂授课的不足。针对微信的难点、热点问题,学生在平台上参与讨论,教师根据讨论情况进行解答,可以实现师生课上和课下的有效沟通,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二、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
在国内顶尖科研机构,从事脑功能影像的人员通常具备生物工程学、计算机科学、信息科学等理工科背景,以建立功能影像方法学体系为主要方向,但他们常常缺乏对脑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病变治疗及转归的深入认识。然而,面对各自专业领域科研与教学的繁重任务,医科和工科教学、科研人员面对面交流的时间非常有限,妨碍了对共同关注课题的深入讨论。利用微信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可以突破时空与专业的限制,实现医科、工科背景的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实时、在线交流。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仅学生能够即时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而且教师能够不断增强自己的教学、科研能力。重要的是,微信交流平台拉近了医科、工科专业人员的距离,对实现跨学科融合,培养医工结合的复合型人才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利用微信共享国际研究前沿
微信平台具有强大的资源共享能力,可以将《science》、《nature》、《JAMA》等国际顶尖综合类期刊及《journal of neuroscience》、《human brain mapping》、《cerebral cortex》等国际顶尖神经科学专业期刊上最新发表的电子版论著整合起来。在实验室教师在线组织、协调和指导下,学生对论著内容进行分组翻译、剖析、解读,并以图文、音频、视频等格式在微信公众平台上,供群内成员在线阅读和转载,客观、即时、准确地向同行传播脑功能影像前沿研究进展。共享国际研究前沿为师生共同进步提供了条件,有利于学生国际化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利于研究者对热点方向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团队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四、利用微信展示学术成果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TLR4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通路;MAPK信号通路
中图分类号:R743.3 R255.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349.2014.09.054 文章编号:1672-1349(2014)09-1141-02
缺血性脑卒中是指各种原因所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相应神经功能缺损的疾病。主要治疗措施有溶栓治疗、抗血小板聚集、细胞保护、抗炎治疗等,其中快速、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溶栓治疗,但由于就诊时间的限制以及存在出血、再灌损伤等风险[1,2],临床溶栓治疗效果有限[3]。炎性反应是导致缺血后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4,5]。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炎症过程决定了脑缺血后神经元的存亡,故阻断炎性信号通路,减轻脑组织神经元损伤成为治疗缺血脑卒中的靶点之一。本文就炎性信号通路及目前炎性信号通路上各个药物研究的新进展加以综述。
1 炎性信号通路
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小胶质细胞是主要的免疫效应细胞,是介导缺血性卒中后炎症反应的主要细胞,小胶质细胞的激活可以通过多种信号转导途径实现,其中Toll样受体4(TLR4)信号通路是介导内毒素诱导的炎性反应的重要通路。TLR4由胞外域、跨膜域、胞内域三个区域构成[6]。其中胞外域为重复的亮氨酸序列(LRR),可与CD14分子结合,参与病原相关分子模式的识别。胞内域又称为TIR区域,因与白细胞介素-1(IL-1)受体胞内区域具有同源性而得名,是一段高度保守的序列,可以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通路,进一步激活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的基因表达[7],从而发挥炎性作用。
1.1 核因子κB信号通路 TLR4/NF-κB通路主要通过两条途径激活:一条是依赖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的途径;另一条是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途径。细胞外的脂多糖(LPS)与TLR4的胞外域结合,之后TLR4聚合使细胞外的信号转导到细胞内。TLR4的胞内域与细胞质内接头蛋白MyD88的羧基端结合,同时MyD88的氨基端与IL-1受体相关激酶(IRAK)羧基端结合,使得IRAK激活,进而依次激活IL-1受体相关激酶(IRAK)、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NF-κB抑制物的激酶(IKKs)复合物。在IKKS复合物的作用下,NF-κB抑制物磷酸化并降解,之后NF-κB被降解的IKKS激活,进入细胞核中诱导特定基因的表达,激活各种细胞因子,如IL-1、IL-6、IL-8、IL-12等发挥炎性作用[8,9]。与此同时,不依赖MyD88的信号通路因需要TIR接头蛋白分子(TRIF)参与,故又名TRIF信号转导通路,它可以聚集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TRAF)-3和TRAF-6调节的接头蛋白,产生不同的转录因子。通过聚集TRAF-3,从TRIF结合激酶级联反应开始,到干扰素调节因子(IRF)-3二聚化后,再易位到核内结束。IRF-3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炎症反应的IFN-β合成发挥作用。
1.2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MAPK 信号通路是以三级激酶级联的方式进行的,每一个级联包括三个核心激酶(MAPKKK,MAPKK,MAPK),通常情况下还附加上游组件(MAP4K)和下游组件(MAPKAPK)。在每一个级联内部,信号的传播是由连续的磷酸化作用和激酶连续的活化作用来完成的。在哺乳动物细胞中MAPK亚族主要包括ERK1/2,JNK,P38和ERK5/BMK1四条主要途径[10]。ERK1/2-MAPK信号通路主要参与细胞的生长、发育、增殖、分化等生理、病理过程。ERK5 /BMK1信号通路则在血管生成、血管完整性维持以及心脏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JNK和P38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凋亡在调节炎症反应中发挥重要作用,二者均可由紫外线、细胞因子和生理应激、渗透压变化等激活,故这两条通路又叫做MAPK应激信号通路。在p38-MAPK通路的不同水平有不同的关键酶:在MAPKK水平上的激酶有MKK3、MKK6和MKK4,它们均可以特异性地激活p38蛋白,而MKK4还可激活JNK-MAPK信号通路。另外JNK-MAPK通路的上游激酶SEK1也可以磷酸化p38蛋白。在MPKKK水平上,激活JNK-MAPK通路的TAK1亦可以激活p38NAPK通路,并且它还可以激活p38的上游激酶SEK1、MKK3和MKK6。在MAPKKK的上游,ERK1/2途径中的Ras超家族成员亦有激活P38蛋白的作用。以上不同的MAPK通路的主要分支介导不同的生物学效应,这几条通路间存在着广泛的联系,从而导致通路间产生相互协同或抑制作用[11]。因此MAPK信号通路不仅为不同疾病发生发展中的分子机制提供新认识,同时将为缺血性脑卒中炎症反应过程中新药物的研究提供靶点。
2 缺血性脑卒中与炎性信号通路
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缺血中心区血流受损严重,缺血数分钟后脑细胞死亡[12]。然而,缺血半暗带区由于存在侧支循环,缺血级联反应发展速度较慢,数小时甚至数天内尚有大量存活的神经元,故成为卒中治疗的靶区[13]。目前国内外大量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主要着眼于离子通道调节、各种炎症信号通路阻滞剂、氧自由基清除剂、兴奋性神经递质拮抗剂以及凋亡抑制剂等的研究,其中抗炎治疗可以有效减轻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脑损伤的程度[14,15]。基于TLR4信号转导通路在炎症反应激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故临床上先后研制了阻断或者抑制TLR4信号通路上各个节点的药物, 最新研究有罗格列酮可能通过抑制TLR4信号转导途径,减轻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反应[16],还可以通过抗炎作用在心肌缺血中起保护作用[17],目前仍处于基础试验阶段。异氟醚预处理可以减轻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缺血半暗带的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4-MyD88信号通路有关[18]。吡格列酮可以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通路,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的炎症反应[19],还可以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其机制可能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有关[20],但因样本量少,其结论有待进一步证明。
3 展 望
缺血性脑卒中损伤激活小胶质细胞的途径涉及多种信号通路,各种通路相互影响,目前各种炎性信号通路机制的认识仍有许多不明之处,且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作用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发展、疾病转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临床及基础实验中各种阻断或抑制TLR4信号通路上各节点的药物先后出炉,但其临床实验并未见明显疗效,各种新药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仍有很大的空间,需要进一步加大研究的深度及宽度,争取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治疗带来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 巫嘉陵,王纪佐.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对神经血管单元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J].国际神经病学:神经外科学杂志,2011,38(4):334-337.
[2] Macrez R,Ali C,Toutirais O,et al.Stroke and the immune system:From pathophysiology to new therapeutic strategies[J].Lancet Neurology,2011,10(5):471-480.
[3] 韦玉鲁.脑梗死早期溶栓的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22(3):1-2.
[4] Donkin JJ,Vink R.Mechanisms of cerebral edema in traumatic brain injury:Therapeutic developments[J].Current Opinion Neurology,2010,23(3):293-299.
[5] 祁瑞芳.老年脑梗死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及炎性反应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 34(8):2070-2071.
[6] 邱远,丁艳,徐文岳.TLR2和TLR4的TLR/IL-1 receptor结构与功能[J].免疫学杂志,2014,30(2):166-169.
[7] 赵静,李晓峰,云,等.缺血性脑卒中信号转导通路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2):218-220.
[8] Caso JR,Pradillo JM,Hurtado O,et al.Toll-Like receptor 4 is involved in subacute stress-induced neuroinflammation and in the worsening of experimental stroke[J].Stroke,2008,39(4):1314-1320.
[9] Caso JR,Pradillo JM,Hurtado O,et al.Toll-like receptor 4 is involved in brain damage and inflammation after experimental stroke[J].Circulation,2007,115(12):1599-1608.
[10] 剑非,李丽,李乃静,等.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α-毒素所致人外周血单核细胞凋亡中的作用[J].新乡医学院学报,2014,31(4):241-243.
[11] 陈建勇,王聪,王娟,等.MAPK信号通路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科学,2011,1(8):32-34.
[12] Guiraud V,Amor MB,Mas JL,et al.Triggers of ischemic stroke A systematic review[J].Stroke,2010,41(11):2669-2677.
[13] Risher WC,Ard D,Yuan J,et al.Recurrent spontaneous spreading depolarizations facilitate acute dendritic injury in the ischemic penumbra [J].Neuroscience,2010,30(29):9859-9868.
[14] 段乐,白利群,田苗苗.炎症反应在脑缺血中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9):837-839.
[15] 刘润,周农.老年男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炎性因子血清学水平变化与预后的关系[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7):795-799.
[16] 吴颐,高觉民,史继新.罗格列酮对大鼠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保护作用[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1):588-593.
[17] 郝,.罗格列酮在缺血预适应中对心肌保护作用的研究[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4,30(1):34-46.
[18] 孙美艳,赵晓勇,吕海港,等.异氟醚预处理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缺血半暗带 TLR4-MyD88 信号通路的影响[J].中华麻醉学杂志,2012,32(7):870-873.
[19] Ji H, Wang H, Zhang F,et al.PPAR γ agonist pioglitazone inhabits microglia inflammation by blocking p38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signaling pathways [J].Inflamm Res, 2010,59(11):921-929.
[20] 孙盘丽,贾合磊.吡格列酮对非糖尿病患者冠脉内支架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2,15(1):31-32.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老年脑卒中;危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7)02-0033-03
Study on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stroke in the elderly
WANG Yujuan1 LIU Kun1 LI Quanrui2
1.Department of General Practice, Huangcun Hospital of Daxing District in Beijing, Beijing 102613, China;2.Department of Infection, Xuanwu Hospital of Capital Medical University, Beijing 100053,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 and stroke in the elderly. Methods A total of 140 elderly patients with stroke who were admitted from January 2013 to December 2015 were selected.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were tested. The control group was 60 elderly patients undergoing health examination. Plasma homocysteine level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levels of homocysteine in stroke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ere(15.79±4.73) umol/L and(10.57±2.53) μmol/L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93 cases (66.4%) and 11 cases(18.3%) of hyperhomocysteinemia in the two groups respectively. The differences of the levels of plasma homocysteine in stroke patients were significant compared to those in the healthy control group(P
[Key words] Homocysteine; Hyperhomocysteinemia; Elderly stroke; Risk factors
脑卒中发病率、患病率和死亡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75岁以上者发病率是45~54岁组的5~8倍[1-2]。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它是蛋氨酸和半胱氨酸代谢过程中的重要中间产物。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可引起血管内皮功能和代谢紊乱,导致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3]。本文通过测定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及60例老年健康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研究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老年脑卒中的关系。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40例老年脑卒中患者,经头颅CT或MRI明确诊断。其中女72例,男68例;年龄60~88岁,平均(67.09±5.59)岁;对照组:选取60例健康体检的老年人并排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肾脏等疾病,其中女30例,男30例;年龄60~87岁,平均(67.43±5.6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受检者近3个月内均未服用过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和降脂等药物。所有纳入患者本人或家属均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检测方法
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采取循环酶法测定空腹血浆Hcy水平。以Hcy≥10 μmol/L作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诊断标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 μmol/L的高血压患者被定义H型高血压[4]。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测定身高、体重,计算体重指数(BMI)。1.3 统计学方法
采取SPSS 19.0 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2.1 两组Hcy水平、体重指数、血脂水平和Hcy≥10 μmol/L阳性率比较
脑卒中组与对照组Hcy水平、Hcy阳性率、BMI、TG、HDL-C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脑卒中组男女Hcy水平和Hcy阳性率比较
男性血浆Hcy均值和Hcy阳性率显著高于女性,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Hcy在体内不能合成,主要有三条代谢途径:①以维生素B12为辅酶,在蛋氨酸合成酶的催化下,Hcy被5-甲基四氢叶酸甲基化后生成蛋氨酸,5-甲基四氢叶酸是由叶酸转化而成的,叶酸缺乏影响甲基化过程;②以维生素B6为辅酶,胱硫醚β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丝氨酸缩合成胱硫醚,再在胱硫醚裂解酶的作用下分解成α酮丁酸与半胱氨酸;③Hcy被直接释放到细胞外基质内,因此,机体叶酸、维生素B6及维生素B12的缺乏可导致血清中Hcy水平升高,引发不同程度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5-6]。
Hcy水平影响因素有:①性别因素 男性Hcy水平高于女性;②营养因素 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缺乏影响甲基化过程和转硫途径的正常进行,Hcy在体内出现蓄积;③遗传因素 四氢叶酸还原酶和胱硫醚β合成酶等代谢酶基因编码突变引发酶活性改变,酶活性改变影响甲硫氨酸代谢;④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Hcy水平升高;⑤不良生活行为因素 吸烟、饮酒、缺乏运动影响Hcy水平,男性因存在吸烟嗜酒等不良生活方式而引起Hcy水平升高[5]。本研究中,脑卒中患者男性Hcy水平明显高于女性。
血浆Hcy水平升高产生以下危险因素:(1)内皮毒性作用,Hcy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异常,影响动脉弹和结构,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形成[7];(2)Hcy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增生;(3)Hcy促进血小板粘附和聚集导致血栓形成;(4)Hcy促进脂质沉积于动脉壁,促进斑块形成;(5)Hcy浓度升高使体内物质的甲基化能力降低,是Hcy致病的关键因素[8]。因此,血浆Hcy水平异常升高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以大动脉粥样硬化型脑卒中患者的升高最为明显,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Hcy每升高5 μmol/L,脑血管病风险增加50%,高Hcy人群脑组织脑卒中风险增加87%,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Hcy水平逐渐升高[9-13]。本研究结果显示,脑卒中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符合文献报道。
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不仅取决于血压水平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常见的危险因素还有:超重、高盐饮食、血脂异常和糖尿病等因素,并且高血压和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脑卒中的发生具有协同作用[11-13]。本研究结果显示:体重指数、甘油三酯与高密度脂蛋白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符合文献报道。血脂异常、肥胖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之间的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美国《卒中》杂志2011年最新版脑卒中指南中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脑卒中一级预防可改善的危险因素[14]。老年人群Hcy水平明显高于年轻人群,可能与老年人群食物中叶酸与维生素B6缺乏及吸收障碍有关,老年人群应每年常规检测Hcy水平,Hcy维持在4~8 μmol/L范围内,由Hcy所致的心脑血管性疾病发生率最低,因此,老年人应改善饮食,提供更加充足的且富含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较丰富食物[15]。常规监测血浆Hcy水平,早期控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预防脑卒中和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重要的临床意义[16]。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应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通过补充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治疗维持Hcy在适当水平,更好地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参考文献]
[1] 王军,史艳艳,周俊山,等. 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不对称二甲基精氨酸与缺血性脑卒中进展[J]. 神经病学与神经康复学杂志,2012,9(1):18-22.
[2] 贾建平,崔丽英,王伟. 神经病学(第六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71-192.
[3] 邢湘君. 苯磺酸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复方制剂治疗高血压疗效及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J]. 中国医刊,2013, 48(2):51-52.
[4] 胡大一,徐希平. 有效控制“H型”高血压:预防卒中的新思路[J]. 中华内科杂志,2008,47(12):976-977.
[5] 王雪茵,胡永华. 同型半胱氨酸代谢与脑卒中关系的研究进展[J].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2013,17(11):1-3.
[6] 那开宪,张桂云. 应高度重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高血压的关系[J]. 中国临床医生,2014,42(8):988-991.
[7] 葛均波,徐永健. 内科学(第八版)[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58-260.
[8] 罗国刚,韩建峰,王琳,等.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关系[J].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2,9(3):123-126.
[9] 那开宪,余平,张桂云,等. 应高度重视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心力衰竭的关系[J]. 中国临床医生,2014,42(7):4-7.
[10] 赵婷,李小刚.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脑梗死分层治疗之间的关系[J]. 脑与神经疾病,2010,18(3):235-237.
[11] 杨云红,李兴德. 同型半胱氨酸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研究进展[J]. 中外医学研究,2011,9(1):120-121.
[12] ⒘⑸,龚兰生.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 高血压杂志,2008,8(1):94-102.
[13] 何素稳,侯艺威,李春华. 脑梗死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的增龄性变化[J]. 四川医学,2011,32(1):114-115.
[14] Larry B,Goldstein,Cheryl D,et al. 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 Stroke,2011,42(2):517-584.
[15] 周春阳. 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研究的历史与现状概述[J]. 川北医学院学报,2009,24(1):6-7.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远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本课程的总学时为40学时,理论课程32学时,实验课程8学时,课程内容多、信息量大,很多学生反映“生理心理学”课程理论性强,枯燥难懂,尤其是对生物知识缺乏的文科生来说更加难懂。由于实验设备缺乏和实验学时少的原因,学生在具体实验的实际操作上能力较弱,不易掌握实验设计方法。同时,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很弱,原因是他们觉得本课程内容离现实生活很远,内容过于抽象,很难找到学习的意义,学习模式变成了机械背诵。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两个方面存在着不足。
(一)教学内容陈旧
目前“生理心理学”的教材为沈政主编的《生理心理学》[3],内容翔实,但缺乏先进性和系统性,原来的课程大纲为如下内容:神经系统的形态学、神经细胞的生物电现象及产生机制、生物信号的传递机制、感觉的生理心理学、知觉的生理心理学、注意的生理心理学、学习和记忆的神经生物学、语言和思维的脑机制、情绪的生理心理学、睡眠与生物钟、性生理心理学、人格的生理心理学问题。教材内容很多、缺乏系统性,而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近一半是文科生,他们的生物基础相对较差,要求在32学时内理解和消化本课程的知识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同时,实验内容也存在着问题:实验课为8学时,时间较短,加上实验受设备的限制(大脑最新的结构模型、生物实验条件的缺乏等),有些实验无法演示和进行,导致学生在实验操作技能上训练不够,很难让学生体验到实验的深度,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实验的兴趣。
(二)教学模式有“三轻”
目前“生理心理学”课程的教学模式有“三轻”:第一,重讲授、轻研讨,教学方法主要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学生缺乏参与性的思考和讨论;第二,重知识、轻思考,教师授课侧重于各种心理过程的生理和脑机制的介绍,缺乏系统性、前沿性和逻辑性的思考,也缺乏与其他心理学课程的联结;第三,重机制、轻应用,教师侧重介绍心理活动的生理和脑机制,而缺乏用应用机制解释生活中的心理现象。
“生理心理学”的课程建设
(一)教学目标的定位
生理心理学在心理学体系中属于一门综合性学科,它着重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与神经生理学、神经解剖学、生物化学、精神药物学、神经病学及行为遗传学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然而随着心理科学、生物学、神经科学和新技术的发展,本学科已超越了传统生理心理学方法,突显出其自身与多学科交叉的发展特点和趋势[4]。目前,生理心理学的目的在于整合临近学科的研究成果来揭示心理现象和行为而产生的大脑结构和大脑运作机制,随着研究技术的突破即脑成像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人们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大脑功能的变换能够被直观地“看到”,这项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新学科“认知神经科学”的产生,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已渗透应用到心理学的各个领域,如认知心理学、管理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咨询与临床心理学等。本课程教学目标有3点。①理论知识的讲授: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及最新的发展方向;通过生理心理学实验课的操作和观摩学习,使得学生理解生理心理学实验的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通过科研实践学习进一步巩固生理心理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并训练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思维。②科学思维的培养:课程教授过程中,通过制作文献卡,讨论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批判和创新的精神。③科学素质的培养: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严肃的科研态度、严谨的科研思路以及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同时,还要提倡有共同兴趣和目标的学生组成科研小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一起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课程建设的步骤
第一,应建立课程教学的内容模块。教师可以借鉴国内外优秀的教材,整合性地建构本课程的理论知识体系。第二,重新建立考试模式,更新现有的试题库,使得新的试题库既能满足本科教学,同时又能满足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需要。第三,要增加期中考核环节,因为理论知识的内容很多,分阶段考核对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增强知识的稳固性有所帮助。第四,可以运用网络教学的交流平台,增强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细化与理解。第五,应增加文献卡制作和报告环节,要求学生查阅最新的生理心理学研究论文(尤其是脑成像技术的应用),按不同研究领域分成小组,做报告,从而提升学生的科研思维能力。
(三)课程内容的改革
生理心理学理论知识模块的建构,应以系统性、应用性和前沿性为原则,逐步确定教学内容体系。教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材、更新教学内容。笔者在对比和参阅国内外优秀教材时,发现NeilR.Car-son教授主编的《生理心理学》第六版被美国众多高校采用,近几年也逐渐为国内高校所采用,是世界上最经典的生理心理学教材之一[5]。笔者参考该教材将课程内容按照从低级到高级、从微观到宏观的顺序分为5个模块:第一部分为基础知识模块(神经系统和细胞的基础及功能、精神药理学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为输入模块(感觉和知觉系统);第三部分为“动机或本能”的生理机制(睡眠、生殖、情绪和摄食行为);第四部分为学习和言语交流模块;第五部分为神经学和心理障碍模块。首先,模块间的逻辑关系是按照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描述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生理机制,这保证了课程内容的系统性。其次,课程内容将整合神经科学和生理心理学近年来的最新研究成果,这样才能跟进国际最新的研究进展,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先进性。再次,课程内容应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每章内容都以案例形式导入,结束时给出相关障碍的生物学病因和研究成果,而且第五部分的模块涉及各类神经系统失调和心理障碍的生理因素,这对于学生来说具有实用性的意义,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教师应在教学中不断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并征求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再对内容体系进行修正和补充,将讲授者的教育方式与学习者的需要更好地进行整合。综上所述,重新建构后的教学内容在理论系统性、学科发展前沿性及实践应用性方面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林文娟曾对国内外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进行概述,反复提到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正密切关注21世纪最令人关注的心理卫生课题———各类心理疾病的基础研究[4],其中涉及的心理应激、精神疾病、抑郁症、成瘾问题研究成果可以与第五部分教学模块相结合。认知、情绪、学习记忆等多学科的研究成果则可以与高级心理过程的模块相结合。而林文娟在概述中提出中国生理心理学发展方向应集中在行为与脑的关系和心身关系的研究上,关注心理行为因素影响健康的生理状态的机制,这将使得生理心理学与心身健康、与生活拉近了距离,使课程的理论知识教学变得更为人性化,从而使学生更容易接受理论知识,也会对生理心理学更有兴趣。目前有许多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正应用于各个领域,如周芸将生理心理学研究成果运用在人才选拔工作中[6],以激素水平学说为依据,阐述了性激素对性格与能力的影响及激素知识在人才选拔中的具体应用。此类研究能激发学生对激素理论知识学习的兴趣,且了解自身激素水平对于认识自己的个性、规划今后的职业生涯更具有指导意义。此外,生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也被广泛应用,如心理测试技术和脑电波心理测试技术在测谎技术中的应用,有学者将这两种技术的优点和不足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概述[7]。这部分的研究对于学生来说是理论知识在实验与实践中的具体体现,能加深学生对于生理心理学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科研兴趣,在条件允许时便可开展研究活动。
“生理心理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
以往的“生理心理学”的授课手段只局限于黑板画或挂画等形式,对学生来说动态的生理机制显得抽象、枯燥而不容易理解,教师也是使尽浑身解数却仍讲述不透彻。随着教学硬件的改善,多媒体教室的建设,课堂上的动画、声音等效果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心理学实验室也加强了建设,增添了如生物反馈仪、脑模型等仪器和模型,这些都是教学手段现代化的基础,也是直观教学的重要基础。王立新、李新旺两位学者的教学改革研究都十分重视直观教学,他们的做法有两种:①通过计算机powerpoint、大量图片演示使得大脑及工作原理图文并茂[2],并在实验课中辅以教学录像;②将抽象的知识通过图片和归纳的表格呈现出来[1]。其目的一方面是使学生在理解和记忆课程内容上变得容易些,另一方面由于教学内容直观形象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参考这个思路,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首先是将直观教学的材料搜集起来(主要以Discovery和BBC系列节目的记录片为主),按照课程的5个模块进行归类,一一与教案对应。如:①基础模块有《裂脑人的行为实验》《爱因斯坦大脑结构解析》;②感知觉模块有《BBC人类感官系列:听觉、味觉、视觉、触觉》;③学习与语言模块有《BBC记忆的实现》《BBC语言机制》;④动机与本能的生理机制模块有BBC的《梦研究的最新发现》《犯罪与大脑结构关系》《神经递质与爱》;⑤心理障碍模块有《Discovery大脑迷思》《BBC多动症livingwithADHD》《BBC纪录片:恐惧症》。其次,重新整理知识讲授的思路,改变之前“重知识、轻思考”的模式,将各个知识点用图示的方式呈现其逻辑关系,并将生理心理学的知识点与其他心理学领域相联系。如教材内容呈现的思路是:以案例引出问题生理基础研究方法经典实验生理机制现实应用,这样就使得内容上直观而具有系统性、逻辑性,对于学生理解抽象的大脑神经通路、大脑运作机制有很大帮助,不仅增加了学生对该课程的兴趣,也提高了教学效果。直观教学的方式还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学时不足和教学内容更新的问题,因为该方式能呈现更大的信息量。再次,教师在有效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同时,为了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还需要关注教与学两个主体。以往的教学模式是重讲授、轻研讨,意味着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降低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为了提升学生的参与性与主动性,需要加强研讨的环节,尤其在重点和难点的环节让学生也参与到心理活动的大脑运作机制系统直观图示的绘制中,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接收与理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他汀类药
[中图分类号] R7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12(b)-0018-02
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二级预防概念的提出不到十年,2010年我国中华医学会公布了较权威的CIS二级预防指南,涉及各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的对症预防,但不管CIS患者合并哪种或哪几种脑血管病危险因素,抗血小板药及他汀类药物都被认可为基础的二级预防用药。本文就这两类药物在当今国内外的使用现状作一综述,为CIS患者及医护人员提供参考。
1 抗血小板药物
抗血小板药物较他汀类更早用于CIS二级预防,除了患者有出血等禁忌证,抗血小板药是CIS二级预防不可缺少的,国内外均推荐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虽然氯吡格雷的作用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认可,但阿司匹林依然是使用最为广泛、最重要的杭血小板药物[1]。阿司匹林是不可逆抑制血浆血栓素A2(TxA2)生成的药物,有研究表明,其他抗血小板药物,在没有阿司匹林的协助下,均不能达到预期药效,或者需增大几倍剂量才能达到,随之而来的副作用也明显增多。国内外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有效降低CIS患者的发病率以及复发率[2]。小剂量阿司匹林,如75 mg/d就能对脑卒中进行二级预防,同时又不增加脑出血的风险[3]。
2002年美国荟萃分析评估了阿司匹林在CIS二级预防中的作用,研究提示,阿司匹林可使CIS复发的相对危险降低28%,每77例CIS患者服用阿司匹林,可避免1例复发。同时美国抗栓试验协作组(ATC)也进行了荟萃分析,结果显示,阿司匹林或其他抗血小板药物治疗能够使严重血管事件降低约25%,其中非致死性CIS的发生率降低25%。2011年,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在Stroke杂志上颁布了最新的CIS二级预防指南,推荐非心源性CIS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其中阿司匹林、缓释双嘧达莫+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都是可选用的药物,并且三者的安全性相似[4]。
临床研究表明,阿司匹林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能提高CIS的预防作用[5]。如小剂量的阿司匹林50 mg联合双嘧达莫缓释剂200 mg,每天2次,与单纯使用阿司匹林或双嘧达莫缓释剂对脑卒中有更好的二级预防作用,也不增加脑出血的风险;但是每天使用400 mg以上的双嘧达莫,其不良反应会很大,患者会产生头痛及强烈的胃肠道反应。CAPRIE研究显示,对心肌梗死或者脑卒中患者,给患者服用75 mg/d氯吡格雷与服用300 mg/d阿司匹林相比,氯吡格雷对血管性疾病发作的预防作用较为明显[6]。
阿司匹林于1897年问世,在临床上被广泛应用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研究表明,阿司匹林能大大降低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心肌梗死以及CIS的发生率。然而,有国内外研究报道,部分脑卒中患者在使用阿司匹林时不会产生抗血小板聚集现象,常规剂量或加大剂量的阿司匹林无法完全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血栓素的生成,并把该现象解释为阿司匹林抵抗(AR)[7-9]。建议采用阿司匹林间歇疗法,即使用8周后再停药1周,能有效降低阿司匹林的抵抗作用,降低脑卒中的复发率[10-11],同时还能减低因长期治疗引发的消化道不良反应。我国阿司匹林二级预防使用指南提出[12]:①一次服用阿司匹林的剂量应控制在50~150 mg;②25 mg阿司匹林可联合使用双密达莫缓释剂,每天2次;③高危患者或阿司匹林抵抗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选用75 mg/d氯吡格雷。
2 他汀类药物
血脂异常的治疗是脑卒中预防的重要内容[13]。他汀类药物为脑卒中疾病的预防带来福音,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抑制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还原酶的活性,不仅能降低患者的血脂水平,同时还对脑组织、血管有保护作用。五项他汀类药物实验以及脑卒中二级预防降脂药物(SPARCL)实验结果为血脂的控制以及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提供科学依据。英国心脏保护研究(HPS)表明,他汀类药物能有效降低冠心病、周围血管疾病以及脑血管病患者脑卒中的发生概率,且不管患者的胆固醇水平是否增高均有效,这充分表明他汀类药物除具有降脂作用外,还有抗血栓、降血压、稳定斑块及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改善脑血管舒缩、神经保护以及抗炎等功能[14-16]。
国内外研究表明,脑卒中与冠心病有相同的致病因素,血浆胆固醇水平的升高是冠心病的重要致病原因[17],因而血脂异常与脑卒中有着密切的联系。欧洲卒中计划研究显示,总胆固醇每升高1 mmol/L,CIS风险增加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每下降1 mmol/L,CIS减少17%,因此,胆固醇水平,尤其是LDL-C与CIS显著相关。相比胆固醇,三酰甘油(TG)与CIS相关性较小,但高TG可使凝血因子Ⅱ、Ⅶ、Ⅷ、Ⅹ活性和血小板聚集增高。大量研究发现,他汀类药物是最有效的降脂药,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及TG水平,对前者的作用更明显[18]。2010年,中国CIS和TIA二级预防指南指出: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总体安全,不论CIS患者是否存在胆固醇和(或)TG增高,均主张使用他汀类药物,同时进行生活方式干预。因为服用他汀类药物后,多在4~6周达到最大降脂疗效,无论继续服多久,LDL-C都不会进一步减低[19],所以不用担心患者长期用药会使LDL-C大幅度降至极低。唯一要注意的是,长期使用他汀类药物会引起肝功能损害,应在用药物后4~8周内监测肝功能,以后每6~12个月复查一次。血脂异常的治疗方案主要根据两方面来确定,即血脂的水平和ERS评分,由于LDL-C与CIS的相关性最大,通常以LDL-C的水平为参考,根据ERS评分可分成低、中、高危组。①低危险组:先行生活方式干预(TLC),如LDL-C仍>4.92 mmol/L,加用药物治疗,LDI-C为4.14~4.92 mmol/L者,根据临床考虑是否加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LDL-C3.37 mmol/L者给予TLC,必要时加用药物治疗,如LDL-C仍>4.14 mmol/L,再加用药物治疗,治疗目标为LDL-C2.59 mmol/L者即用降脂药物,已治疗而LDL-C仍>2.59 mmol/L,加强降LDL-C治疗,治疗目标
3 展望
2013年6月26日,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报道了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教授领衔的研究团队开展的CHANCE研究结果,研究结果发现,对于那些能够在症状出现24 h内获得治疗的TIA或轻微脑卒中患者,在降低最初90 d脑卒中风险方面,联用氯吡格雷和阿司匹林优于单用阿司匹林,且不增加出血风险,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组合或将改写脑卒中/TIA的二级预防指南。他汀类药物是在继抗血小板药后,逐渐被公认的CIS二级预防用药,因为该类药物具有降脂及降脂外的多种作用,而且大多数作用对减少脑卒中复发是有益的,但他汀类药物在CIS的防治中仍存在若干问题,例如,启动他汀类药物的时间、降低LDL-C的最佳治疗剂量及最适人群等。另外,有人怀疑他汀类会影响癌症的发生,对正常健康人群推荐常规使用他汀类药物预防脑卒中是否利大于弊,仍需进一步探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 Wang Y,Johnston SC.Rationale and design of a randomized,double-blind trial comparing the effects of a 3-month clopidogrel aspirin regimen versus aspirin alo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igh-risk patients with acute nondisabling cerebrovascular event[J].Am Heart,2010,4(16):380-386.
[2] 张雁,桑艳芳.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1):178-179.
[3] O′Donnell MJ,Hankey GJ,Eikelboom JW.Antiplatelet therapy for secondary prevention of noncardioembolie ischemic stroke:a critical review[J].Stroke,2008,39(5):1638-1646.
[4] 李军民.氯吡格雷等联合治疗短暂脑缺血发作的临床观察[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11(1):112-113.
[5] Roger VL,Go AS,Lloyd-Jones DM,et al.Heart disease and stroke statistics-2011 update:a report from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Circulation,2011,12(3):8-20.
[6] Price MJ.New antiplatelet therapies in development[J].Am J Health Syst Pharm,2008,65(13 Suppl 5):S11-15.
[7] Gremmel T,Steiner S,Seidinger D,et al.A high maintenance dose increases the inhibitory response to clopidogrel in patients with high on-treatment residual platelet reactivity[J].Int J Cardiol,2012,160(2):109-113.
[8] 苏微微,易兴阳,池丽芬,等.复发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和阿司匹林抵抗的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3339-3341.
[9] 李江,刘文娴.阿司匹林抵抗的现状及展望[J].心肺血管病杂志,2009,28(1):61-63.
[10] Samuel Yipe.Antiplatelet agents for stroke prevention[J].Neurotherapeutics,2011,8(3):475-487.
[11] 孙尧,王拥军.缺血性脑卒中的抗血小板治疗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32):198-199.
[12] 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缺血性脑卒中二级预防指南撰写组.中国缺血性脑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二级预防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54-160.
[13] Zhou Q,Liao JK.Statins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from cholesterol lowering to pleiotropy[J].Curr Pharm Des,2009,15(5):467-478.
[14] Rodriguez AL,Wojcik BM,Wrobleski SK,et al.Statins,inflammation and deep vein thrombosis:a systematic review[J].J Thromb Thrombolysis,2012,33(4):371-382.
[15] van den Hoek HL,Bos WJ,de Boer A,et al.Statins and prevention of infection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data from large randomised placebo controlled trials[J].BMJ,2011,29:343.
[16] Perez A,Bartholomew JR.Interpreting the JUPITER trial:statins can prevent VTE,but more study is needed[J].Cleve Clin J Med,2010, 77(3):191-194.
[17] Kones R.Primary prevention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integration of new data,evolving views,revised goals,and role of rosuvastatin in management.A comprehensive survey[J].Drug Des Devel Ther,2011, 5(16):325-380.
[18] Millar JS,Ky B,Wolfe ML,et al.Short-term treatment with high-dose atorvastatin reduces LDL cholesterol but shows no anti-inflammatory effects in normolipidemic subjects with normal CRP levels[J].Clin Transl Sci,2010,3(4):140-146.
[19] Jacobson TA.Opening a new lipid "apo-thecary":incorporating apo-lipoproteins as potential risk factors and treatment targets to reduce cardiovascular risk[J].Mayo Clin Proc,2011,86(8):762-780.
临床医学儿科教学方法长期以来,我国高等医学教育主要是实行阶段式教育、规范性教育等阶段,临床的教学主要是注重知识的贯通性,强调教师的主动性,对于学生的主体性则没有充分体现,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处在被动的位置,使得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及创造性,从而制约学生的求知模式,使得学生的求知欲望不强,影响学生的知识学习。为此,本文对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儿科临床学生实施情景教学教学方法,以疾病为线索的方式向学生提出问题,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创造性,提高学生学习热情及实践能力,教学效果让人满意,现对教学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教员及学员资料
选取40例学员为研究对象,均来自同一学校,其中男性24例,女性16例,学员年龄为19~24岁,平均年龄为22.5岁,学员均经过高考进行选拔,将学员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20例学员。两组学员在性别、年龄、学习成绩上均不具有差异性(P>0.05)。每组各2例教员进行带教学习,两组教员的教学资历、教学水平、学历、职称等方面不均有差异性(P>0.05)。其中,观察组学员接受新形势下的新教学方式,对照组学员接受传统的面对面教学模式。
1.2方法
1.2.1对照组学员的教学
对照组教员按病种对学员进行讲课,理论课程结束后,让学员在医院各科临床上进行实习,实习结束后让学员完成实习报告,并完成毕业论文,并做相应的临床技能考核。而学员在医院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及困惑,包括医学上、心理上及社会上的问题则由学员自行解决。
1.2.2观察组学员的教学
(1)授课前准备。老师根据教学大纲的内容并结合教学目的及特点,适当准备相应的病例,并就相关病例向学生讲授基础知识(如病理发生的机制以及生理病理问题),课后查阅相关的病例以及最新的儿科技术,并设计难易适度的问题,循序渐进,将相关问题整理好并于课前打印发给每位学生进行预习,同时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带着问题查阅相关知识。
(2)课堂讲授。上课时采用SOAP格式将病例引出,并根据病人健康问题依照客观资料、主观资料、评估、计划即PACD的方式向学生解析相应病例发病的原因、机理、症状、治疗方法,随后将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对老师课前整理出来的问题进行讨论,讨论的重点主要是围绕疾病的诊断以及治疗开展。当讨论结束后,老师应对学生讨论的内容进行归纳及总结,总结内容包括病例分析、病情讨论,同时应充分肯定学生发表的意见及见解,鼓励学生下次积极发言,并对讨论中存在的不足地方进行归纳,启发学生对问题进一步探讨,做到病例与教学内容相关融合,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及理解。在课堂最后10min时可向学生提出本疾病的最新的研究进展以及最新的治疗方法,让学生能更好地对病例进行了解。
1.3统计学分析
用SPSS17.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组间计量资料均值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t检验,组间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观察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85.5±5.5)分,均为优良以上的成绩,对照组学员课程结束后临床理论考核平均成绩为(72.4±6.5)分,两组学员临床考核成绩具有差异性(P
3讨论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不断完善,医疗市场上也较以往发生了具大的变化,病人在选择医疗市场时也较以往有了更多的选择,对医院及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同时随着人们观念的转变及自我意识的提高,医院及临床医生在为病人诊断的过程中必需给予病人选择权、隐私权、知情权等权利,原有的临床儿科实验室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病人医疗就医的要求。为了避免产生医疗纠纷事件,同时也为了提高医院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因此在临床学生的学习及培养的过程中,更加应该提高学生临床应用能力及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从而满足新形势下临床医学儿科的要求。通过对临床教员进行培训、改善教学内容、提高教员的综合素质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临床教学方式等措施,可有效提高学员对儿科理论及实操的掌握水平,从而为临床儿科培养高质量、高素质的医学生。
参考文献:
[1]傅求真,王者晋,井晓荣.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在神经病学教学中的尝试[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1(07):321-322.
[2]梁雪芳,肖静,张春玲.情景教学式教学法教学效果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4,4(02):198-199.
关键词 糖尿病 冠心病 治疗进展
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6-1533(2013)18-0003-03
心血管疾病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T2DM直接和间接费用增加的主要原因。在T2DM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引起的死亡占T2DM总死亡率的80.0%,其中约3/4的患者死于冠心病。200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慢性并发症调查组报道,我国三甲医院的住院T2DM患者中心血管病发病率为17.1%[1]。而中国心脏调查组[2]研究结果显示,冠心病住院患者中T2DM患病率为52.9%,IGR患病率为24.0%,故糖代谢异常患病率高达76.9%。T2DM人群的冠心病死亡风险比非T2DM人群高3~5倍。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成人治疗组第三次报告(ATPⅢ)将T2DM称为冠心病的等危症。
1 慢性低度炎症可能是T2DM冠心病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
现有研究资料表明T2DM和动脉粥样硬化至少很大程度都可以视为一种炎症性疾病。大量流行病学研究显示,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作为一种慢性低度炎症的标志物,无论在一般人群还是T2DM患者中,hs-CRP都是冠心病和心血管疾病死亡率的独立危险因子[3-4]。因此,慢性低度炎症是T2DM心血管疾病发病显著增加的重要机制之一。
高糖可增加血浆游离脂肪酸浓度,游离脂肪酸可激活特定的膜受体,如Toll样受体,炎症与应激相关的两种激酶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β(inhibitor kappa B kinase β, IKKβ)和c-Jun氨基端激酶(c-Jun N-terminal kinase, JNK)被激活[5]。IKKβ可激活核转录因子-κB(NF-κB)并诱导NF-κB靶基因,使得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6与白介素-1β等促炎因子的分泌上调。JNK可激活多种转录因子,如E26转录因子1、活化转录因子2及Jun,在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中起到重要作用。这些炎症因子均可导致血管病变。
脂肪细胞分泌多种趋化因子,T2DM者的活化趋化因子含量明显增加。有研究报道,趋化因子CXC配体5升高,T2DM者心血管疾病的患病风险也增加。脂联素作为一种抗炎与心脏保护蛋白,可以增加一氧化氮(NO)的生物利用率,保护血管,并能抑制内皮细胞和白细胞的粘附,但是T2DM者脂联素水平常降低。
血浆葡萄糖水平升高可使糖基化低密度脂蛋白(Gly-LDL)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增加。OX-LDL和Gly-LDL与T2DM血管并发症密切相关。①T2DM患者体内氧化糖基化过程增强,自由基产生增多,抗氧化防御系统作用降低,使体内典型的小颗粒致密LDL更容易被氧化。②Gly-LDL可直接与血管基质蛋白结合,使基底膜增厚,血管壁弹性降低;OX-LDL能被巨噬细胞识别并吞噬,使细胞内胆固醇酯聚集,形成泡沫细胞,促进早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③两者能引发免疫反应,使吞噬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和白介素-6等,导致血管病变的发生。
2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特点
T2DM合并冠心病患者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更严重且常为弥漫性病变,可表现为心绞痛、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心肌梗死,充血性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心律失常、猝死等。并且T2DM往往存在自主神经病变,其临床表现可能更隐匿,如表现为无症状性心肌缺血、无痛性心肌梗死,非Q波性心肌梗死,有时仅表现为疲乏、胃肠道症状、劳力性呼吸困难等非典型症状。合并冠心病的T2DM患者,接受冠状动脉血管形成术的效果欠佳,再狭窄率较高、长期存活率低,但这些患者积极治疗后获益大于非T2DM患者。
3 T2DM患者合并冠心病时血糖控制目标
3.1 急性冠脉综合征等危重患者的血糖控制
2009年《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NICE-SUGAR研究,该研究纳入了42家医院ICU的6 104例患者。血糖控制分为两组,一组为当血糖>10 mmol/L时给予胰岛素治疗,
3.2 冠心病稳定期患者的血糖控制
ADVANCE、ACCORD和VADT试验结果提示,在T2DM病程较长、年龄较大并具有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或已经发生过心血管病变的人群中,强化降糖治疗使HbA1c
4 T2DM合并冠心病强调综合治疗
4.1 降糖治疗
目前可供选择的降糖药物主要有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格列奈类药物,α-糖苷酶抑制剂,二肽基肽酶Ⅳ(DPP-4)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受体激动剂,噻唑烷二酮类以及胰岛素。冠心病患者应选择对其影响小的降糖药物。其中UKPDS研究显示,二甲双胍可减少肥胖T2DM患者心血管事件和死亡。最新指南指出,二甲双胍是T2DM患者的首选药物,如果没有禁忌证,应一直保留在T2DM的治疗方案中。但慢性充血性心衰患者应禁用二甲双胍。虽然噻唑烷二酮类药物具有良好的降糖作用,但是近年来观察到,其有明确的副作用,如水肿、诱发或加重心力衰竭、骨折等,因此有心衰症状的患者也应避免使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应在血糖达标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胰岛素剂量。
4.2 降压治疗
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主要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钙离子拮抗剂(CCB)、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虽然降压治疗的获益主要与血压控制本身相关,但T2DM合并冠心病降压药物的选择仍然有自己的特点。ACEI和ARB除能有效降压外,还可延缓存在微量白蛋白尿的T2DM患者进展至蛋白尿,是T2DM患者的首选药物。但是对很多T2DM患者,单药治疗往往难以控制血压,常需要多种降压药联合治疗,联合用药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降压药物,可以联合使用CCB、吲哒帕胺类药物、小剂量噻嗪类利尿剂或小剂量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4.3 降脂治疗
目前主要的降脂药物有他汀类,贝特类,烟酸类,胆酸螯合剂,胆固醇吸收抑制剂。T2DM血脂异常的主要特点是甘油三脂(TG)水平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通常与非T2DM人群无明显差异。T2DM本身并不增加LDL水平,但由于T2DM患者的小密度LDL颗粒较易糖基化和氧化,故更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ASCOT-LLA、CARDS等的研究证明,他汀类药物通过降低总胆固醇和LDL-C水平,可以显著降低T2DM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和死亡的风险。在进行调脂治疗时,应将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如无他汀药物的禁忌证,所有已罹患心血管疾病的T2DM患者,不管基线血脂如何,都应使用他汀类调脂药,使LDL-C降至2.07 mmol/L(80 mg/dl)以下或较基线状态降低30.0%~40.0%。如果甘油三脂浓度超过4.5 mmol/L,可以先用降低甘油三脂的贝特类药物进行治疗,以减少发生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当他汀类药物治疗后LDL-C已达标,但甘油三脂>2.3 mmol/L,HDL-C
4.4 抗血小板治疗
阿司匹林已被推荐用于T2DM患者和非T2DM患者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整体心血管风险评估是选择阿司匹林的基础,建议长期使用时,阿司匹林的最佳剂量为75~100 mg/d。我国及2012美国糖尿病协会(ADA)指南均指出:①具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T2DM患者,应用阿司匹林75~150 mg/d作为二级预防措施。②10年心血管风险为10.0%的患者,应服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10年心血管风险为5.0%~10.0%的患者,可以考虑使用阿司匹林作为一级预防(ADA认为必需根据临床判断);10年心血管风险
参考文献
[1] 管庆波, 郭军, 赵家军.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 2008, 48(10): 101-103.
[2] 中国心脏调查组. 中国住院冠心病患者糖代谢异常研究-中国心脏调查[J]. 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 22(1): 7-10.
[3] Ridker PM, Cushman M, Stampfer MJ, et al. Inflammation, aspirin, and the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apparently healthy men[J]. N Engl J Med, 1997, 336(14): 973-979.
[4] Soinio M, Marniemi J, Laakso M, et al. 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mortality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 7-year follow-up study[J]. Diabetes Care, 2006, 29(2): 329-333.
[5] Mangiapane 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and diabetes[J]. Adv Exp Med Biol, 2012, 771: 219-228.
[6] ACCORD Study Group, Cushman WC, Evans GW, et al. Effects of intensive blood-pressure control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N Engl J Med, 2010, 362(17): 1575-1585.
[7] Reaven PD, Moritz TE, Schwenke DC, et al. Intensive glucose-lowering therapy reduce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events in veterans affairs diabetes trial participants with lower calcified coronary atherosclerosis[J]. Diabetes, 2009, 58(11): 2642-2648.
[8] Skyler JS, Bergenstal R, Bonow RO, et al. Intensive glycemic control and the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mplications of the ACCORD, ADVANCE, and VA diabetes trials: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Diabetes Association and a scientific statemen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 Foundation and 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J]. Circulation, 2009, 119(2): 351-7.
[9] Nathan DM, Cleary PA, Backlund JY, et al. Intensive diabetes treatment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1 diabetes[J]. N Engl J Med, 2005, 353(25): 2643-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