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城市设计五要素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城市设计五要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城市设计五要素

第1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1.研究背景

1.1选题背景

随着现代社会人文主义与人本主义思想的出现与蔓延,在城市设计中以人为本位及注重地段的历史传承已经成为设计领域的共识,逐渐取代了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物质形态设计为主导的城市设计。在这样的驱使下,如何提高城市中的市民的生活品质与环境品质已经成为各个城市在城市设计层面上所关注的重要内容。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剧,城市已经不是过去个体意义上的城市概念了,而是整个世界格局中的一个“节点”,城市的区域化导致了如何面对激烈的城市竞争成为每个城市不可逃避的现实问题,城市设计在这样的背景下从过去的“空间”经营发展到“土地”经营,最后走到了现在的“城市”经营阶段。如何让城市在满足公众对公共空间的使用需求及对公共环境视觉上的美学需求的同时,最高效的管理城市开发、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成为每个城市必须研究的课题。

1.2选题依据

城市设计的关键是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其中的重点是城市设计要素之间的关系。

现代城市设计的任务是平衡和综合各个组成城市的要素的关系;核心是关注要素之间的渗透与结合。现代城市这个复杂的大系统,是由各种城市要素组成,每个要素都有其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存在的意义,不会像雕塑作品可由艺术家畅想创作,城市设计的创作主要建立在要素的关系组合上,城市的多样性、有序性、和谐性来源于要素的组合。因此研究城市设计要素及其之间的关系,必然成为城市设计的创作机制。

可以说城市设计是以关系组合为职责,侧重于整合结构性的职能关联和空间关联,促进城市各种活动的合理交织。

1.3研究的对象与范围

本文以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为例,研究城市设计要素的运用。在这里首先对城市设计及城市设计要素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界定。本文中城市设计的概念所指的是的广义的城市概念,这个意义层面的城市设计的任务不仅仅是设计城市的公共空间,还包括了促进城市社会文化的繁荣等。

1.3.1城市设计概念与城市设计要素概念之间的紧密联系

城市设计虽然说它是伴随着城市的诞生就存在,并随着城市历史的发展也在同时丰富和完善的,但是城市设计的概念却是在50-60年代随着西方国家城市化的迅速推进而出现的。城市设计的含义与外延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而不断的完善与丰满,所以至今对于城市设计还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但是经过翻阅资料,还是可以从现有的一些概念中发现一些得到大家认同的观点,

从关于城市设计的诸多定义中可以看出城市设计在诸多的概念论断中反复被提出的有一个关键词“要素”或者“物体”(这里的物体的概念可以被抽象为要素),城市设计和城市设计要素是密不可分的。在明确了本文所讨论的城市设计概念后,将进入对城市设计要素概念的诠释,首先需要对比一下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两个易混淆的概念。

1.3.2城市要素与城市设计要素的关系

两者的内涵及范围不同。城市设计要素是城市要素的一个子系统,城市要素的范围包括了组成城市的物质性的要素和城市发展所必需的一些内容,每个城市的城市要素也不尽相同。

两个概念的目标不尽相同。城市要素包括了一些功能要素及实施要素,它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能够安全、正常的运转与发展。而城市设计要素主要是为了保证城市空间的合理、城市形象的美化、城市特色的延续。

1.3.3城市设计要素的内容与重点

在城市设计出现的初期,美学品质是城市设计所追求的主要目标,而到了60年代以后,效率、经济、美学、环境、历史的并重成为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主要问题。

城市设计要素是针对城市的保护、增长、变化及视觉品质所作出的物质层面发展的指引。城市设计要素相对于城市的其他物质要素来说比较难以进行量化,但是,城市设计要素却并不比其他城市要素的重要性低,在对城市可以感知的形象上,城市设计要素甚至超过了其他的城市要素。

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特色的保护、复原及对城市现存设施的再利用。同时,城市设计要素还关注如何将新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统一协调发展,也重视新的社区开发与现有的社区如何在一个系统框架内进行统一,如何将新的开发对城市现有社区的物质和社会方面的影响减小到最低程度。

可以说,城市设计要素所关注的是城市开发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城市新区与旧区的协调、城市社会与物质层面的协调等多个关系,是一个综合与平衡城市要素之间关系的概念。

1.4研究目的

真实世界生活中的所有客体,都是处于相互重叠的复合状态,城市也一样,是一个错综复杂的复合体,既有确定的有序的一面,也有随机和无序的另一面,既有可度量的因素,也有很多无法度量的因素,系统中的各要素是互相渗透、混合重叠的。为了达到对城市设计的控制与管理,迫切需要将对于这个复杂的系统中的组成要素进行整合、归类,并且进行政策的制定以保证城市设计要素的合理有效实施。

(1)改善国内现在各城市中各个要素混乱的状况,形成整体的有序的城市设计要素体系。

(2)形成国内对城市设计的评判标准。

(3)帮助管理者进行科学合理明晰的城市管理。城市管理者的任务就是最大限度的保障城市公平与提高城市的效率。

2.新时期对城市设计要素的思考

2.1人是城市设计要素的核心

现代化城市设计的最根本出发点以人为中心。在这里引用一些观点:

胥瓦尼在《都市设计程序》中业指出,“都市设计的关键是“公众”,也就是人。他还将都市设计内容分为了三种形态,分别代表开发、保育、社区等三种不同取向,并且他指出都市设计的目标是使三者达到平衡。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对城市设计基本特征为:城市设计项目只有当其被城市生活者(包括居民、就业者、游客等)利用才有意义。

2.2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

城市设计是通过形态环境的综合设计来提高城市环境质量,但它更渗入到社会和经济的诸多方面。实际上,在大量的城市设计活动背后,往往都依附着一定的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目标。城市设计要有敏锐的经济头脑,尤其是平衡公共投资和自认开发商的利益。

所以,经济要素是城市设计的根本目的,而且由于城市设计所关注的是公众的利益,所以城市设计要素中的经济发展所指的不是单一的利益团体意义上的经济要素,而是整个社会意义上与公平意义上的经济要素概念。

2.3强调城市各个要素之间的融合与交汇,强调城市设计的综合性

近年来城市设计更强调城市设计要素综合性、交融性、不同功能的建筑相互交融混合,城市绿地、城市交通和建筑交融混合,城市空间的立体混合。

日本东京大学西村幸夫教授在《城市设计思潮备忘录》中描述:城市设计除特殊情况外都是对城市进行部分的设计,所以对其他部分的关联性决定着设计的有效性。城市设计不能够自身实现完整性,而是以融入整体结构为前提的,这是城市设计有很强的社会性的例证。城市设计本身与城市其他部分及城市整体之间的相关性。

3、金钟街地区总体城市设计中对城市设计要素的研究

金钟街地区此次设计范围占地19.6平方公里,囊括南淀风景区等研究范围33.1平方公里。要在这么大的区域内实施严格划一的设计控制标准,既难执行,效果也不会理想。因此该城市设计的意图不是规定或控制设计的各个方面,而是希望能帮助规划管理者明确、理解和控制影响新城形态效果的主要元素。

在该城市设计中,将城市设计要素分为三大类,分别是总体架构、景观风格和建筑风格,每一类再详细展开导则控制设计。

3.1总体架构

3.1.1空间架构

在这一部分中,包括了土地利用、开发强度、建筑高度、绿线控制、特色建筑、高层建筑、特色街等七个小方面,在这里我们以土地利用为例。土地利用的目标为:

(1)创造新区、社区、邻里各级中心,聚集活动,营造场所感。

(2)提供多样的土地使用类别,营造完整生活社区,灵活地适应市场需求。

(3)开放空间系统结合规划河道、公园等资源,实现环境与发展共赢。

原则为:

(1)塑造一个融居住、商业、娱乐、酒店、办公、零售等用途的综合公共服务中心。

(2)为不同区域的居住社区提供各自的服务设施,社区公园、学校、商业等组成社区级服务中心,而会所、零售、餐饮等构成的综合用途地块提供邻里服务中心的功能。

(3)开放空间在用地中占有较高比例。

3.1.2交通系统

在交通系统这一部分中,包括了车行系统、非机动车系统、步行系统、公交系统和停车系统五个部分,这里以车行系统为例,探讨了它的目标与原则。

目标:

(1)建立明晰的道路等级,满足功能需求。

(2)将穿越通与本地交通分离。

原则:

(1)金钟街地区的道路可分为外部联系道路和区内道路,而区内道路又分为主干道、次干道、支路三个等级。

(2)为塑造人性的亲密尺度的街道空间,在满通量的前提下,控制道路的红线宽度,不使路幅过宽。

(3)在特别的道路上设减速装置或减速设计,提高步行的安全性。

(4)公共停车场的设置与人们的活动聚集点(商业中心、公园、交通换乘点)相结合,并考虑与主要进出干道的关系,提供到达与疏散的便捷。

3.1.3开放空间系统

开放空间系统则包括水体和绿地两部分,以水体为例。

目标:(1)塑造金钟街地区景观多元化的城市形象。

(2)提供舒适宜人的滨水空间。

原则:(1)整合补充的河道网络。

(2)鼓励开发商建设邻里层级的水体系统。

3.2景观风格

这部分包含了最大量的城市设计要素,大致分为绿地景观、街道景观、河道景观、照明规划和景观元素五个部分,在这里我们重点以河道景观为例。

3.2.1河道景观

首先对河道的软硬质提出控制要求。

(1)软质岸线

该地区河道均经过人工护砌,且位于中心城区,从集约用地和城市防洪要求考虑,避免采用较长的纯植物护坡,因此在新修景观水体时采用与生态环保要求相符合的混合型堤岸为主,分为A、B两类。所有软质岸线设计过程中,必须强化基地保水与渗透功能,并采用生态过滤排水系统,将污水收集并排入城市污水系统。

(2)硬质岸线

连贯的低标高硬质岸线是现代本土风格水岸的一个最重要元素,来体现镇区独有的文化个性。结合不同的用地性质和空间尺度,创造不同的活动场所。硬质岸线主要包括直立岸线C和台阶岸线D。所有硬质岸线设计的中必需注重保护水系质量,遵循环境导则中对维护河流水系水质的要求。岸界雨水必须收集入城市污水系统,严禁直接排入水系,防止造成水质污染。

3.3建筑风格

首先根据功能进行建筑风格分区。

然后以服务区为例,提出详细的设计引导

建筑风格:现代简洁风格

建筑特色:明快、简洁、实用

设计策略:

高层建筑是构成城市天际线的重要元素,建筑设计应统一将设备用房和附属设施纳入建筑整体造型之中。单体建筑不应出现过大过宽的形体,高层建筑的高宽比应严格控制,突出体现个性特征,塑造简洁的建筑形体。

高层建筑的形象风格应与所在区域的地域特征相统一,体型、尺度、材料应与周边建筑相协调。

应采用安全、耐久的节能材料,如石材、铝板、真石漆等。单体建筑使用的材料种类不宜过多。

金钟街服务区应体现地域性、文化性、原创性特征,采用现代简约的设计手法,创造高效的现代化形象、彰显富有活力的大都市气息。

第2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编制与实施

光谷中心城光谷中心城(以下简称“中心城”)位于武汉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①(以下简称“示范区”)中部,总用地面积36.5km2,2011年示范区提出高标准建设以光谷中心城为核心的科技时尚新城的总体目标。为打造鲜明城市形象,提升土地价值、提高运营效率,如何高水平开展《武汉光谷中心城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中心城控规”)编制成为地方规划主管部门亟需解决的新课题。控规作为规划编制承上启下的关键层次,即面向规划管理又指导建设实施。针对光谷中心城这种特殊区域,为满足政府个性化管理需求,对控规提出了更精细化要求,其编制方法和管控手段的研究需结合管理实际和市场需求,不断加强和深入。

1问题的提出

1.1现行控规的实施困境控规作为规划行政审批唯一法定依据,其制定及修改程序均有严格规定。在规划管理实际工作中,控规编制成果常常前瞻性和科学性不足,导致规划实施性不强,对城市规划建设指导性较弱。往往规划刚编制完成,其控制指标就面临调整的强烈需求,其繁琐严肃的修改程序,严重影响了重大项目的落地进度,一定程度制约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控规权威性和严肃性受到极大挑战,所谓“一张蓝图干到底”、“强化规划引领”成为一纸空谈。1.2需要什么样的控规今年初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对规划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总体规划宏观蓝图引导下,为实现“一张蓝图干到底”的高效管理,对于地方规划主管部门而言,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控规?笔者认为具有三个特点:一是满足公众利益,强调规划科学性;二是适应市场需求,强调规划灵活性;三是便于规划管理,强调规划可操作性。

2技术体系构建

为确保规划的可实施性,中心城控规建立了前期研究、城市设计、法定控制三个层次的技术体系。2.1前期研究指为满足公众、政府及市场等多元主体需求,开展多个专题的前期研究,为城市设计、法定控制奠定科学基础,有效提升编制成果的前瞻性。2012年在项目启动之初,针对中心城在规划建设阶段中可能遇到的定位同质化、运营驱动力不足等问题,开展六大专题研究,即战略定位、功能系统、交通发展、开敞空间特色、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及开发运作策略,形成切实可行的结论作为城市设计指导框架。2.2城市设计以前期研究结论为指导框架开展城市设计,着重塑造特色城市风貌,构建高品质城市空间秩序,打造人性化城市公共空间,是后续法定控制的重要内容。通过城市设计的引入,建立立体形态系统,促使控规从以往以土地区域为媒界的二维平面规划向三维空间规划转变,有效提升控规成果的科学性,引导城市健康发展。在六大专题研究获得认可后,示范区规划局随即组织编制《光谷中心区总体城市设计》(以下简称“总体城市设计”)。该设计基于六大专题研究结论,运用生态GIS分析技术,尊重自然生态禀赋,以“低冲击,生态为先;重平衡,智慧节能”为空间设计理念,采用“小街区、密度网”的空间布局模式,形成环境引导健康的现代生活、空间塑造活力的混合街区。2.3法定控制为保障前期研究结论、城市设计内容在规划管理层面全面落地,充分利用控规法定地位,通过控规编制将城市设计纳入城乡规划编制的法定体系。总体城市设计获得武汉市规委会批复后,2013年示范区规划局随即组织开展中心区控规编制,将示范区总体规划宏观管理要求、总体城市设计的三维意向转化为具体管理指标,指导后续规划审批和监管。

3管控策略研究

3.1控制和引导的统一为切实“一张蓝图干到底”,中心区控规采取“整体设计、分区控制”,“重点受控、一般引导”的管控策略,实现总体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态的有效指导。对于“五线”及公益性公共设施,在整个规划区域内实行强制性控制,同时对总体城市设计核心控制内容采取分层级分区域引导,以实现控制与引导的统一。针对总体城市设计确定的核心区,除对用地性质及其兼容性、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等指标实行精准控制外,还对建筑退让、建筑街墙、塔楼位置、出入口设置、停车配置等城市空间形态重要要素实行特殊控制;而对于一般区域仅控制其高度分区、强度分区、用地主导性质等,以体现控规对空间形态塑造的引导。3.2管理与需求的平衡为使中心城控规真正面向实施与管理,在编制过程中不断与多方主体对接,其中包括:消防、人防、建设、园林、土地、房产等职能部门,中心城办②、拟开发项目建设主体、商业运营策划机构以及各领域专家与公众。对接内容涵盖本区域地下空间规划、轨道交通详细设计、拟开发地块建筑设计方案、商业运营需求等多个方面,以期在公众、政府和市场等多元主体需求中寻求最佳平衡。

4控制要素转译

控制要素转译是城市设计实现法定控制的关键环节。由于控规与城市设计在编制目的、研究重点、技术语言等方面存在差异,总体城市设计控制要素在转译过程中,主要出现五类问题,即与国家法规和地方规定的冲突、与规划管理要求的冲突、与建筑设计手法的冲突、与运营开发需求的冲突、与国人行为模式的冲突。针对此,面向地方规划管理实际,中心城控规对控制要素具体采用了优化控制、增加控制、取消控制、尊重保留四种转译方式(表1)。下文着重阐述采取优化控制的转译情况。4.1街墙街墙是总体城市设计提出的塑造城市空间形态核心控制要素,根据道路功能和等级主要分成了A、B、C三类(图1),对建筑有效贴线率(建筑临街比)③(以下简称“贴线率”)、建筑退界、落客区④、机动车出入口、人行出入口、街墙活跃度⑤提出了不同控制要求。但该项控制要素结合规划管理和建设实施转译时,出现了以下四种困难。一是与《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冲突。规范对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消防车道的设置要求,致使部分地块贴线率难以实现。因此,中心城控规放宽了对C街墙控制要求,不再对贴线率进行量化控制(图2)。同时为贯彻落实“小街坊、密度网”的规划布局,积极与消防主管部门协商,在核心区采取统筹道路与权属用地设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和消防车道。二是与国人行为模式的冲突。为提高区域交通的微循环能力,总体城市设计中A、B街墙不得设置落客区,但具体实施时与国人的行为模式存在差异导致难以实施,且不利于地块内建筑布局及交通组织。针对此结合国情,鉴于B街墙一般位于次干道及系统性支路,落客区的设置对城市交通无较大影响,中心城控规放宽了B类街墙对落客区的控制要求(图2)。三是建筑单体设计的诉求。有效贴线⑥,是总体城市设计打造人性化街区的重要管控手段,但具体实施时抑制了建筑设计特别是建筑造型设计的活力。鉴于此,中心城控规对有效贴线概念进行优化,“允许增加2米的后退距离作为灵活设计空间”。四是不便于规划审批和行政裁量。街墙活跃度,是人性化公共空间重要评价指标,但引入规划管理后却因属于主观性审查,不便于行政裁量。针对此同时考虑到开发运营的需求,该项指标在转译时由量化控制调整为引导性规定(图2),并结合地方行政审批程序,以专家评审会的形式予以审核,从而提高控规实施的可操作性。4.2塔楼位置与高度城市设计从全局角度对区域内建筑塔楼布局、体量、高度提供了一种较优的设计。为尊重市场需求同时打造城市整体形象,中心城控规中对塔楼位置与高度均依据城市设计方案采用引导性控制,其中塔楼高度允许在10m以内上下浮动,通过弹性控制适度提高控规的灵活性。4.3用地兼容性为激发城市活力同时便于开发建设资金平衡,总体城市设计采用了混合用地性质,主要为商业商务与居住用地之间的混合。用地兼容性成为落实混合用地要求的必要控制手段。另一方面,为便于规划管理武汉市也出台了《规划用地兼容性管理规定》,但普世性的规定无法满足中心城精细化控制要求。于是,用地兼容性在转译过程中,结合原设计理念针对不同区域对现行规定的兼容比例进行了适当优化。为确保总体城市设计形态落地,在核心区重要轴线上严格控制裙房商业比例,商务用地最大兼容比例由30%降低至10%,即主导功能面积比例最小为90%;针对地铁站点等交通可达性较高区域,适当放宽商务用地与居住用地最大兼容比例,由30%增大至50%,即可兼容居住建筑面积比例最大为50%,以便于大体量建筑的灵活布局,以适应后期开发项目的多样性;而针对居住区,现行规定即可满足总体规划设计理念需求,故不再对现行兼容比例予以调整(图3)。

结语

第3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城市设计的重要对象是城市空间,因此对城市空间进行科学分析和合理组织是城市设计的关键。最古老又最常用的空间分析法是由凯文•林奇(KevinLynch,1960)首创的“城市五要素”,其中五要素主要包括节点、区域、路径、边界、标志。“整体保护”视角下的老城城市设计研究成功的老城整体保护,一定是以城市设计为先导的。城市设计在新世纪的老城整体保护中担当着比以往更为重要的责任,扮演着更为活跃的角色,城市设计被认为是老城整体保护进程中的一个基础要素,将城市设计方法置于老城整体保护的理论框架之下,可以使我们用更为广阔的视角观察与分析相关问题,同时,在我们的老城中建立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与包容的社会需要一个经过良好设计的物质环境。而缺乏经济发展活力及可持续发展条件的蒲城历史文化名城,亟待高质量的城市设计作为老城整体保护的先导。

1老城之美

蒲城位于我国中西部的交界地区,居于西安一小时经济圈内,县城区位于尧山山前平原地带,古代蒲城县城有五脏(五个庙宇)六腑(六个街区),七十二个牌坊,七十二条街巷,形状像蜗牛,故有“千年蒲城,卧牛名城”的美称。在对蒲城老城城市设计前期研究阶段,根据“场所—文脉”分析方法,首先搜集蒲城县的基础资料,整合老城文脉,做出老城“整体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要素分析,其要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风水格局。蒲城整体风水格局追求“背山面水”“负阴抱阳”的理念,其风水格局可以总结为“洛水绕东丘,腾蛟起凤;尧峰屏北障,卧虎藏龙;古城奏神韵,负阴抱阳;双塔眺南塬,人文自然”。2)历史古迹。蒲城共有省级以上重点文物单位14处,历史古迹众多,其中位于老城内的历史古迹主要有文庙、考院、杨虎城故居、林则徐纪念馆等。3)历史名人。蒲城县历史悠久、人杰地灵,历史名人主要有王鼎、杨虎城、井勿幕、李仪祉等人。4)民俗文化。蒲城民俗文化主要有烟火、杂技、社火、戏曲、工艺等,具有鲜明的关中地域民俗文化特色。5)饮食文化。蒲城的椽头蒸馍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色香味俱佳的馍中之冠成为蒲城特有的传统食品而声名远扬。

2发展之痛

2.1古城特色风貌的迷失蒲城在城镇发展过程中,由于经济的落后和保护意识的薄弱,自民国时期开始,不断拆除城墙与城门、木石牌坊、东岳庙大殿等建构筑物,许多独具特色的传统建筑和老街在改造的浪潮中遭到建设性的破坏,并且由于当地居民的自建、改建现象严重,主要街道两旁用地性质混杂以及现代交通方式变化的影响,老城风貌特色和城市空间格局淡化,历经沧桑的卧牛古城的独特风貌也正面临着消解的危机。

2.2保护管理的薄弱和保护技术的缺乏自1993年蒲城被批准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来,蒲城县一直缺乏专项保护规划的指导,专项规划的滞后给名城保护工作带来阻挡,加之政府管理的不力以及保护技术的落后和缺乏保护资金,使县城内大量文物古迹周边环境和具有历史价值的建筑遭到破坏,名城独具原真的发展脉络将逐渐消失。

2.3城镇化水平的低下及相关政策体制的滞后城镇化水平的低下导致蒲城缺乏足够的经济规模效益,阻碍了县城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缺乏足够的社会经济动力。而相关政策体制的滞后如住房分配制度、产权制度的不完善也为老城公共空间体系的建构带来困难。

3复兴之思

要保护好蒲城老城,必须从老城“整体保护”战略层面统筹老城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对老城的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护、历史地段保护、文物古迹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四方面做出战略性的安排,并纳入政府的实施策略及行动计划。

3.1整体格局与风貌保护

3.1.1整体风貌保护首先以历史资料为基础,根据现存城市格局中城墙和护城河已经消失的情况,确定蒲城老城区整体保护控制范围,即北侧以延安街为界,南侧以朝阳街为界,西侧以重泉路为界,东侧以迎宾路为界,面积约为152.24hm2。其次划定风貌保护分区,规划以解放路为界,将整个老城划分为传统风貌街区和历史文化保护街区两大部分,并且根据分区的不同特点,分层次、分主次的进行保护,制定具有针对性的保护措施和控制导则。

3.1.2传统道路格局保护对历史留存下来并目前保护完整的达仁巷、槐院巷、杈把巷等六条历史街巷,规划应严格保护,包括保持其位置、格局、走向基本不变,并对两侧建筑的高度,体量,形态进行控制,以形成宜人的街道尺度和连续的街道界面;应合理调整路网功能及道路断面,延续其原有的历史风貌。

3.2历史地段保护蒲城达仁巷—杈把巷历史街区和槐院巷历史街区是蒲城老城区现存历史风貌和空间格局保存最完整的街区,文物古迹众多,街巷格局保留较完整,经过保护能够较好的展示出蒲城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规划对历史街区的保护采取以下措施:1)保护历史街区内现有的街巷格局、历史建筑和古树名木,特别要保留历史街区内居住的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原有居住环境。2)保留和疏解传统院落格局,将其分为保留院落、改造院落和新建院落三个等级,不同等级提出不同的更新策略。3)根据必要的交通、防灾、开敞空间等要求,拆除部分与历史风貌有冲突的建筑物,改造为广场或绿地,营造具有历史内涵的开敞空间。

3.3文物古迹保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划对文物古迹划分三级保护范围,其中在保护A区范围内应严格按文物保护法的规定对文物保护单位本体及环境进行保护,禁止随意改变原有状况、面貌及环境;在保护B区带内的建筑和环境应与保护A区的整体风貌协调,避免对保护A区范围的环境及视觉景观产生不利影响;在保护C区应对建筑高度、形式、体量、色彩等要提出具体、严格的控制要求,注意历史文化的延续。

3.4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应集中力量挖掘、整理、抢救和传承,在规划阶段运用凯文•林奇的城市五要素进行老城开敞空间的建构以及结合城市旅游策划和布置具有民俗文化元素的设施及小品,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展示平台,让人们在游玩的同时能够亲身感受到蒲城深厚的文化内涵。

第4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调整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控规与城市设计的认知

1.1定义

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是指以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为依据,确定建设地区的土地使用性质和使用强度的控制指标、道路和工程管线控制性位置以及空间环境控制的规划要求。

城市设计是一种主要通过控制城市公共空间的形成,干预城市社会空间和物质空间发展进程的社会实践(刘宛,2000)。是以城市公共空间和景观环境为主要对象,以对象的宜人性和性质性为目标,以人性化为原则,以系统方法为途径的一种用于相关规划设计及其行政管理领域的思维方式、设计法则以及专项规划设计。

1.2控规与城市设计的关系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体制中,控规是总体规划目标与任务的具体落实,同时也是修规及建筑设计的具体指导,在规划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纽带作用。控规在城市开发区强度和环境容量方面起到了积极而有效的控制和指导作用。但是,控规难以确保城市品质问题,即难以把握城市整体空间形态和景观环境方面的系统优化问题,包括基于城市或片区整体的而不是局部的城市形体、城市文化、城市生态等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城市设计的价值在于城市整体性或系统优化,控规成果完全可以通过吸纳城市设计的成果来完善自己。

城市设计比控规更能够系统、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但是在国家法定的规划设计体系中没有城市设计,城市设计难以得到实施,如果将城市设计成果转换为法定的控规成果来进行实施,这应该是积极而有效地。

1.3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方法

从我国现行控规和城市设计的编制内容和工作性质来看,两者既相对独立又有一定关联性,控规需要拟定城市设计要点。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的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了完善或优化先做的控规。后于控规的城市设计反馈到控规的方法是对影响城市品质的城市设计的刚性内容纳入控规,对控规成果中必要的内容进行修改,按照程序上报审批。

2 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笔者作为一名参与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工作的规划管理者,结合该规划对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进行浅析。

城市发展是一个受到多元因素制约的过程,控规局部调整的产生,除了控规编制自身的技术原因之外,还涉及经济、社会、制度、现实发展状况等原因。根据需要,后开展的城市设计要对控规成果进行调整,主要目的是从优化城市品质角度对控规中缺乏系统或整体性的规划内容进得修正和添加。包括建设用地性质调整,主要是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方面的建设用地的性质,主要干路的调整、影响城区整体空间形体特征的建筑控制指标。

2.1调整背景

随着温州的城市发展思路由沿江向滨海的转型,民科基地将成为城市东拓的战略先锋。

2010年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对民科基地进行重新提升定位,优化城市品质,明确提出了生产、生活、生态“三生”相融的温州大都市滨海新城核心区的总体功能定位,委托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从城市设计的角度对原《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原控规)中心区地块部分进行梳理,对土地利用开发和空间形态进行了一系列调整,编制了《温州民营经济科技产业基地中心区城市设计》(以下简称城市设计)。为了落实城市设计的刚性内容,同时衔接民科基地及周边最新的建设动态,进行了以城市设计为基础的控规局部调整。

2.2调整范围

控规局部调整区域位于原控规规划范围的中心即民科基地中心区,紧邻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纬十二路出口。规划范围由纬十路、经六路、纬十支路、经五路、纬十二路、沈海高速公路复线、纬十一路和经五支路围合而成,用地面积232.12公顷。

2.3城市设计的重点

2.3.1定制功能体系

结合民营经济与城市需求构建中心区核心功能,作为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引擎和整个民科基地的功能组织核心,地区的核心功能应首先考虑民营经济的基本特征和市场的需求。

通过策划中心区的服务职能,使其顾为温州民营经济的创新服务平台,同时作为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充分思考地区为周边生活片区提高服务补充,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减少或去除产业类用地。融合功能空间,从周边功能区域布局以及既有规划而言,地区承担着衔接金海湖南北两侧产业区的使命,但是既有的功能结构以及泄洪区的处理,并未实现南北两侧功能地区的有效融合,需要在功能结构上予以优化。体现土地价值,充分考虑基地内部交通条件和自然条件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对土地价值进行科学理性的分析,并反馈到实际的功能布局之中。(见表1)

表1 功能体系分析表

2.3.2创造空间意向

根据原有控规和现状,强化“山一水一海”的空间特征(见图1),延续城市文脉。民科基地中心区主轴明确、山海相连、水网密布,以水脉作为地区独特景观风貌的要素,以水构建城市意向、组织城市空间和市民生活。根据不同功能,创造独特的空间肌理和丰富的场所感受提供一个多元取向的城市空间,创造地区吸引力(见图2)。

图1 区域景观格局图2 城市空间

根据功能体系的分析和空间意向的构建,形成“一带、两心、一轴,铆合南北两片”的空间框架。“一带”是衔接南北向的产业发展轴,“两心”是地区公共服务中心和综合管理中心,“一轴”是依托金海湖公园构建基地东西向的自然轴。(见图3)

城市设计围绕金海湖公园组织各空间要素,强化“山―水―海”的城市空间廊道。确定金海湖公园作为城市空间的东西向主轴,利用经五路、线型城市绿地和林荫大道向两侧延伸,构建鱼骨状的城市开放空间格局。基于土地利用,差异化设计各地块的建筑基底,营造鲜明的城市空间意向。深入设计街头绿地和内部公园,通过次级的开发空间,形成网络状的开放空间格局。(见图4)

图3 功能结构规划图 图4 城市空间结构

根据空间意向进行城市天际线设计,制定设计原则:突出城市绿谷:金海湖公园沿线布置较低层建筑,并逐渐向南北两侧抬高,形成城市绿谷的空间意向;城市地标性:文体标志性建筑沿沈海高速公路沿线布局,并预留一定的空间,展示问题建筑和金海湖公园的全景;自然和人工天际线的融合:控制建筑高度,使得城市建设区天际线高度形成合理的比例,形成人工和自然融合对比的天际线系统;开发强度和土地利用相匹配,最大化土地价值:商务区建筑最高、商业区次高,居住的研发教育区较低。(见图5)

图5 城市天际线设计

2.3.3确定控制指标

综合上述土地功能、空间意向的分析,系统、整体地把握城市空间环境质量问题确定各功能区块控制指标。确定六类高度控制指标和开发强度,制定城市设计导则。(见图6、图7)

图6 建筑高度控制图 图7开发强度控制图

2.4衔接城市设计进行控规局部调整

2.4.1城市设计的衔接

城市设计对民科基地中心区内部的用地功能和开发控制提出了修改,主要内容有:增加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和居住用地,减少或去除产业类用地;确立“一带、两心、一轴,铆合南北两片”的功能结构;按城市中心区的标准增配公共服务设施;确定新的地块高度控制和开发强度。

2.4.2控规局部调整重点

控规局部调整以城市设计为依据,在原控规的基础上开展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衔接上位规划,落实“十二五”规划对民科基地中心区的最新定位;二是对接城市对土地开发和控制的修改;三是对接已有的规划调整和建设。

其中控规局部调整的重点是对接城市设计 对土地开发的控制的修改:调整土地利用,结合功能定位的转变,增加城市生活类用地,减少或去除生产类和市政设施类用地;增配公共服务设施,结合定位提升,提升了各类城市级公共服务设施的等级和规模。地区医院、地区文化中心及体育中心、市民中心等按照城市组团进行配置,优化用地布局,以提升对整个地区的服务效率;深化调整地块控制,结合城市设计的工作深度,通过增加城市支路和绿带,对大地块进行分析,将原控规确定的33个地块细分为56个地块进行控制,同时,对原有土地的功能增加土地混合利用和兼容性的开发控制手段。将城市设计刚性内容纳入到控规局部调整强制性指标中,形成有效依据。

3 结语

在组织编制温州民科基地控规中心区地块规划修改的过程中,通过分析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关系,笔者认识到控规和城市设计是一项密不可分的工作,双方具有互补性。基于城市设计的控规局部调整方法,使两者相得益彰,对提高控规质量和城市设计有效性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城市规划资料集第四分册:控制性详细规划.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城市规划资料集第五分册:城市设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第5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 城市设计 活力空间 城市序列 建筑设计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随着国内大规模现代化建设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各个城市形成了千城一面的形象,引起了建筑师和规划师的反思与探讨。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及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城市设计家们一直致力于城市形体与视觉关系的整合。但在快速城镇化建设中往往忽视了其个性的重要性,使得仅满足了城市机械发展的物质存在,却丧失了能给城市带来长期活力的个性精神。城市区域特色是指一个城市结点区别于其它城市面貌的要素总和。它可以来源于城市的自然特征,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也可以衍生于城市的社会因素,如政治活动、产业构成、人文历史等。

城市在其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会积淀形成当地的地域特色,但新建城市运动中往往会将这种特色淹没于现代城市的大格局中,从而失去了应有的光泽。因此一个城市设计的活力在于塑造具有特色的城市空间,从而能够给城市居民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本文以笔者亲身参与的天津市黑牛城道两侧城市设计为例,以城市更新创造宜居社区空间为载体,从空间形态秩序、生态宜居环境、公共配套设施以及单体建筑形式等方面针对项目提出相应的城市设计引导和控制,探讨在城市重点地区实现具有特色化城市设计的模式,以打造城市的名片。

人们常说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翻开能看到这座城的理想和抱负。黑牛城道两侧城市设计的项目,为城市提供给展现其风貌的机会。黑牛城道是市区快速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通往机场大道,并连接了多条城市主干道。作为从机场进入市区的重要节点,黑牛城道两侧更多的承担了展示城市形象的职能。

在近一年的设计工作中,我们一直在问这个问题。这个区域有根植在内部的自身状态,也有周边完成的城市设计,更有承担城市发展的区域职能。我们将如何定位这个区域,城市的空间序列和表情如何与周边契合,这条主线应贯穿整个设计工作中。在重新梳理大区域城市状态后,我们发现黑牛城道作为连接文化中心(城市主中心)和海河后五公里(城市副中心)之间的纽带需要承担展示城市界面的职责,但绝不适于商务办公区的定位。黑牛城道在两个中心应该更倾向于松弛、活力的状态,因此我们重新定位黑牛城道两侧为:主次中心之间,可以承载功能外溢的精致化、接地气、有记忆的生活街区。

起初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黑牛城道两侧的城市形象进行设计,将黑牛城道打造成能体现天津城市建设风貌和现代化的商务大道,但设计仅仅停留在线性的层面,未对黑牛城道两侧周边地块进行延伸。在入市口城市设计的基础上,为了让黑牛城道商务大道的概念得以延续和支撑,我们将规划总用地扩大到2.5平方公里,北至大沽南路,南至复兴河,西至解放南路、东至台儿庄路。如此一来,我们通过对地块进行网格化设计,对土地规模和业态的合理调配,就能将方案做得更加饱满和实际。

因此综合考虑整个区域之后,我们决定引入网格城市的概念。这样的好处有很多例如可以将城市规模弹性化,土地细分标准化;增加地块面街的延展面和连续性等优越性。对于黑牛城道这个项目,合理的划分格网模数为项目实施创造必要可行的条件。方案参考了纽约和巴塞罗那城市街廓的尺度,并将地块都假定为围合院落式的布局,通过对院落日照和建筑退线的计算得出方格网为96x96m。但我们发现这种网格尺寸在实际使用方面会出现产品类型单一,土地利用不足等缺陷。在后期深化设计中,我们将横向两个单元合并且加大地块进深,将地块网格尺寸调整为200x120m,增加了地块设置的自由度。同时对部分格网结合了现状保留树木、工业厂房进行适当变化,增加了系统的多样性,同时体现了对原有城市脉络的尊重。

如果说城市网格是对城市格局的设置和控制,其内部单元模块的设计则是对产品类型化的调控。网格赋予了城市肌理,模块创造了城市表情。我们对基本的模块单元进行了大量研究,将网格大小进行调整也是对模块深入研究后的反馈。为了达到连续的街墙效果,并有效控制地块容量,我们的模块基本都是以院落形态出现,然后在沿街面设置高层建筑,或点式或板式。每个单元地块都有不同的设计师来负责,根据所处地段的情况对业态进行调整和高度控制。最终,整个区域会出现令人惊讶的效果,在整体控制下,单元各具风格特色的。这种形态在国内的城市设计中还没有实际的案例,它避免了大区域城市设计中单元的呆板状态,同时赋予个体单元间协调的城市表情。

对于街道尺度的抉择一直是困扰我们的问题。街道尺度的几点要素:断面宽度、建筑退线、建筑高度,都会直接影响街道的空间感。由于黑牛城道是城市主干路,我们并未调整其宽度,但在地块沿黑牛城道侧增加了单向辅道,以便为高容量的地块提供专门的车行通道。我们将设计重点放在黑牛城道南侧的商业街上,这也是区域活力的直接发生器。在确定建筑高度后,我们设计了若干种类型的街道断面,在能解决交通问题的前提下,创造最宜人的空间效果。结果发现为保证两侧商业氛围和人行尺度,街道断面宽度(建筑到建筑)不宜大于40米,高宽比(街道宽度与建筑高度之比)不宜大于2。

反思小结:

城市形象的塑造是一个及其复杂和漫长的过程,城市设计家们一直致力于城市形体与视觉关系的整合。但在快速的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往往仅满足了城市机械发展的物质存在,却丧失了能给城市带来长期活力的个性精神。

在近一年的设计工作中伴随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但探求城市的本质的设计热情从未减弱。对于这类大规模的城市设计项目,开发过程中无法避免其中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城市真正的需求是什么,往往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仅仅塑造城市形象并不会带来繁荣,对内核的挖掘才能为城市带来活力。

参考文献:

1.沈玉麟.外国城市建设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第6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城市 门户 设计 规划 空间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mall city portal area urban desig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AnNingShi peace area of yunnan province of urban design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city planning space design portal

中图分类号:S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作者:林海波

作者单位:云南元泰规划建筑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引言

城市门户地区是一个城市出入和内外交往的地区。地理位置上,门户地区必须是城市某一较大交通枢纽所在地。门户地区的建设会对城市的发展产生巨大的“磁场”作用,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推动城市的功能升级与形象塑造,特别是对门户周边腹地的发展有极大的促进和牵引作用。但是门户地区的规划建设也面临着挑战,比如与城市整体的互动发展、科学合理的功能定位、交通流线的组织等方面,城市门户区标志性景观塑造等,都值得我们在规划设计层面上进一步研究和探讨。本文以如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积极探索此类门户地区城市设计的策略及方法,以期对同类地区的城市设计有借鉴意义。

1、现状分析

1.1现状交通

以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为例。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较为方便,并且对外交通联系便捷。但是其内部的交通设施不是很完善,并且区域内的系统处于不成熟阶段。

1.2用地构成

――建设用地中,以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

本次规划范围总用地面积292.06公顷,其中建设用地面积约155.88公顷,占总用地53.4%;非建设用地面积约136.18公顷,占总用地46.6%。建设用地主要为居住用地、工业用地、村镇建设用地。如下所示为现状用地汇总表:

1.3现状地形地貌

1.3.1高程分析

规划区为低丘地貌,东西部分别为两低丘,形成东西部高、中部低,北部高、南部低的地形特点。用地海拔处于1830-1890M之间;最高点位于规划区东部山头,最低点位于规划区南部320国道。

1.3.2坡度分析

规划区内15%坡度以下的区域主要集中在320国道与和平大道两侧,山体的北部和西北部坡度较大,不利于开发建设。

1.3.3坡向分析

规划区内坡向主要为东向和南向,集中在320国道北侧与和平大道西侧。

2.实施策略

2.1开发原则

顺应城市发展趋势,从城市发展需求与开发建设时序出发,统筹规划区用地开发.以点带面,以城市节点作为引爆点,带动周边区域的发展。以道路为带,依托道路带动,推动城市各项功能滚动开发,逐步实现整体开发目标。

21.2旧改地块复建规模分析

①安置复建量

在产权情况未明的情况下,旧建按1:1复建,并按复建量的6%计算配套公建量得村民的安置复建量约为22.2万平方米。

②安置复建成本

借鉴广州市三旧改造成本测算方式,成本包括拆除成本和复建成本,计算得安置复建成本约为8.3亿元。

③融资建设量

在政府不出资的情况下,开发商出资建设村民安置房(住宅、物业),同时获得相应规模建设量以抵付安置复建的建设成本。因此,确定楼面地价后,便可计算得融资建设量。

楼面地价按安宁目前一般商品住宅市价的30%计(参照2008年国土资源部商品房土地成本调查结论),本区楼面地价约为1200元/平方米,从而可得融资建设量约为69.5万平方米。

④改造地块毛容积率

改造地块安置与融资总建筑量合计91.7万平,改造地块面积约为42公顷,得改造达到盈亏平衡点的毛容积率为2.2。

⑤落实发展定位要求,整合策划近期较有条件实施的若干重点项目,推动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

3、总体风貌与空间形态设计

3.1城市空间与交通空间设计

3.1.1城市空间的基本要素

城市空间是城市生活的物质载体。人们通常将城市空间分为交通空间、广场空间、绿地空间、水系空间;影响城市空间的实体要素则有地面、建筑物、构筑物、植被、各种设施、自然资源以及人的活动等。城市空间又是一个复杂系统,其中的各要素既是开放的,又是密切关联的。各要素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共同形成城市空间。城市空间是一个由关联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

3.2、以交通为核心的城市空间的系统整合

3.2.1交通空间与建筑群体空间的整合

人们在功能日益复杂的城市中活动,不断创造出多样化的交通空间,目的仍是为了方便地到达各个活动空间。交通空间与建筑群体空间的整合是塑造富有活力的城市空间的关键。交通换乘枢纽与各类客运中心本身就是交通空间与建筑空间的结合点。商业步行街、建筑空间开放化处理形成的城市“灰空间”、以及室内街道和中庭广场都是交通空间与建筑空间结合而形成的复合空间。

3.2.2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体系的整合

将交通空间与城市景观结合起来可以创造富有魅力的城市空间。城市广场、公园以及绿地系统会给单调的交通空间带来生机,绿化植被可以减低交通噪声、美化道路。慢行交通系统与城市开放空间、绿化景观系统的结合将形成这个城市富有活力的区域。城市所依托的自然山水、绿化系统、老城格局、历史街区、建筑遗产等,应在城市的快速发展中得到有效保护,并有机地整合起来。历史文化街区的交通空间要进行重点控制和区别对待,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原真性为主导原则。将历史遗产、绿化系统、城市景观、文化资源与公共交通、街巷空间、开放空间充分整合起来。延续城市历史信息,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城市空间和景观。

3.3居住空间设计

3.3.1 整体设计理念:

规划利用现状保留的山体及集中建设的公共绿地,周边集中布局各个类型的居住区,将山体自然景观与公园绿地景观,通过绿化廊道与区内居住区联系,使之成为居住区的景观环境背景,空间的组织围绕周边主导自然景观要素组织,同时也是片区特色的主要体现。

3.3.2 居住区分类:

一、普通城市居住小区、拆迁安置小区、居住综合体。

二、普通城市居住小区:从单一走向复合,突出环境场所精神的塑造。

三、拆迁安置区:强化生态环境的营造,弱化群体分异性居住综合体垂直化的用地功能混合、功能复合延伸用地服务时长。

3.4各类建筑空间组合方式

3.5平面布局形态结构

“一带,三廊 五片 多节点”

――一带

沿和平大道的城市发展带

――三廊

以保留山体为载体的绿化廊道和视线通廊

――五片

规划形成宜居和谐、综合服务、特色街景、现代生活、门户形象五个城市风貌片区

――多节点

形成包含城市特色、自然风光等主题的景观节点

3.6公共空间系统设计

3.6.1 城市广场及道路节点空间设计

广场的方案设计从地域的自然和文化变迁、历史、场所的现状以及当地人的生活及休闲方式诸方面入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考虑广场的纪念性、文化与旅游功能,主张设计源于解读地域、历史和生活。同时,设计始终强调广场之于当地人的含义和使用功能,把唤起广场的人性放在第一位。

广场设计从总体到局部都考虑人的使用需要,使广场真正成为人与人交流聚会的场所。为观演式交流、集体自由交流、小群体交流提供了不同的空间。在人性化的体现上也做了很多设计。比如,结合地面铺装和座凳,设计了树阵提供阴凉;提供“嘹望”与“庇护”的机会;避免光滑的地面等。在广场进行了尺度转换,积极创造亲切、宜人的小空间。水景的多样性和可戏性是广场设计的有一特色。玩水是人性中最根深蒂固的一种,广场进行了可亲可玩的水景设计,把水的亲切与缠绵带给每一个流连广场的人。

3.6.2城市商业空间设计

在商业区中部有绿廊贯穿,并且其塑造自然生态的综合性商业空间。

西南角商业区:自由、大体量的建筑群体,结合绿地、广场、山体形成轴线。塔楼布置在轴线两侧,区内的建筑高度为70米。

南部商业区:线性的建筑组合方式,通过连廊、绿地形成连续的商业步行空间。南侧建筑为底层建筑,北侧为高层建筑,建筑高度控制在70米内。

中部商业区:大体量的建筑群体,通过绿廊分隔地块,利用建筑围合院落空间,区内建筑限高80米。

3.7城市夜景设计

总体构思――和谐新区、不夜明珠

规划通过灯光颜色、照度、高度、间距和灯具形式等几个方面,在总体分三个层次进行构思设计,从而产生不同的城市夜景效果。

第一层次:近人尺度注意灯具与环境的协调,与人的活动相适应。

第二层次:中远尺度注意各建筑夜景照明相互的协调,突出区域的夜间整体特点。

第三层次:城市尺度强化区域性的天际轮廓线,以及建筑第五立面的重点照明。

3.8城市天际线

320国道立面与天际线:

以西部的商业中心为制高点,中部通过高层住宅建筑过渡,东部为中高层的酒店餐饮建筑群,整体呈现西高东低的趋势

和平大道立面与天际线:

以中部的办公建筑为至高点,通过高层住宅逐渐过渡。

西南综合商业中心立面与天际线:

建筑天际线依托北部的山体形成前后对比,营造“立体”、富有韵律的天际轮廓线。

3.9城市设计整体效果

结束语

云南省安宁市和平片区城市设计设计全面体现了城市的历史文化特征与地域特色,创造了以城市文化为内涵的多种活动空间环境,承载着城市的传统文化,也展示出城市面向未来、快速发展的时代特征。

参考文献

【1】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商业区与步行街【M】.北京:中国建工出版社,2000:86―89.

【2】扬・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255―257.

【3】丁洋,张亮.火车站站前广场的城市催化探E[Y1.理想空间,2010.10(35):76―80.

【4】李存东.旋转的火焰,流动的空间――凉山火把广场景观设计随笔【J】.理想空间,2010,10(35):58―61.

【5】熊德安.东北大鼓琐谈【J】.兰台世界,2004,(6):42.

第7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 城市设计城市街道边缘空间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相关概念解析

1.1 城市街道

街道在辞海的解释是“旁边有房屋的比较宽阔的道路”[1]。城市街道是市民重要的公共活动空间,不同的街道在市民的社会和文化生活中起的作用不同。本文主要是对于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构成以及有关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并且以街道步行空间为重点。

1.2 边缘空间

边缘空间是靠近界线的或者两边的部分空间[2],身处的区域是边界两边。我们可以这样认为:边缘空间属于空间属性的范畴,而边界则是属于界面属性的范畴。再按照空间连续性以及区域整合性的角度划分,边缘空间也可被称作过渡空间或者中介空间。

1.3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包含了人行道以及绿化带,此外还有建筑周遭空地等等过渡性区域。这一空间区域在城市街道中占据着主体地位,因为这一空间是属于行人的,象征着城市活力。边缘空间如若设计的好,便能够使人们乐于驻足在城市公共空间,是提升城市形象与城市特色的重要方法之一。

2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

不可否认,城市设计并不是纯粹的科学,因为其中掺杂了个人好恶的因素[3]。因此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评价标准也不可避免地掺有个人的好恶。

假如我们仅仅考虑人们在特定区域的城市生活,先假设这个特定区域的大部分人其价值观、文化背景、生活习惯都差不多,就不难发现他们的喜好也差不多。如果户外环境质量好,那么人们就愿意花更多的时间驻足停留,从而进行一些诸如散步、运动、晒太阳以及驻足闲聊等自发性的活动。这样的话我们就可以认为此处的城市街道环境是好的,是可以吸引人的。

基于以上所述,相对客观评判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质量的好坏至少存有两方面的标准:一是保证有更多的人使用公共空间,二是鼓励每一个人逗留更长的时间。

3 城市设计方法下的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构成分析

3.1 有关城市设计对于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分析方法

3.11 场所文脉分析方法

场所文脉注重人与环境共存的设计理论。场所中的局部与整体要素之间产生对话,即构成文脉。因此将场所文脉理论引入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设计,构建人性化、特色化的场所空间很有必要。

3.12 认知意象分析方法

认知意象理论认为城市空间环境必须具备的基本要求有两个,一个是易“识别性”,另一个就是“可意象性”[3]。在进行城市街道边缘空间设计时,在功能要求满足的条件下应当最大限度的考虑使用者的精神需求,并构建使人易识别、记忆的空间。林奇研究指出城市意象包含标志、节点、区域、边缘与路径这五要素。这一理论的提出为城市的建设奠定了一定的分析基础。

3.2 城市设计方法下的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设计

3.21 创造舒适安全的人行区域

人行道的通行净宽最少应有3米,且这个宽度还不包含绿化、停车、街道设施带以及其他所要占的空间,而且顾客在商店门外购物和商店开门也不包括在内。人行道拓宽以后,不但行人可以行走,而且也可考虑构成建筑后退空间等,使之变成人性化场所。在某些生活性城市街道上,要是人行道比较宽的话,可考虑将慢步行走和快速通过的人行道分开,快速通过的以简捷为主,而为慢步行走的人服务的人性区域可以多样化配置,并设计一些供人休息的座椅和供观赏的有生活气息的小型雕塑,以增加城市街道的趣味性。

3.22 城市街道公共空间以及建筑私有空间的搭配

(1)界定要素设计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里一些物质的布置对提升空间场所逗留性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例如在城市街道空间摆放的花坛,它的出现率很高,其功能大体上有两种:一是美化环境;另外就是将城市街道空间的功能进行划分,并给人提供的行为活动的支持[4]。

(2) 建筑外部空间处理

建筑外部空间处理其理念是建筑前领域内的环境设计以及建筑灰空间的处理,创造各种各样的建筑立面以及利于人们活动的灰空间,例如设计休闲用的座椅或其他设施,布置绿化小景等,使人们能够驻足停留、消遣。

3.3 城市街道边缘场所的构建

一个成功的城市街道空间的基础不仅在于其良好的物质景观,还在于空间内生气勃勃的人的活动。城市空间美的深层内涵就在于场所环境和社会行为的完美互动。这些美好的生活对都市城市街道的依赖多是经由许许多多人行道上的交往接触所培养的 [5]。

3.31 为人与人交流提供合适的场所

城市街道原本的意思就是人们休闲消遣的地方,孩子们可以在此嬉戏玩耍,特别在生活性城市街道中,在边缘设计能够增加人民对城市街道的归属感和亲切感,人们在自己的城市街道就能够享受休闲的城市街道生活。

3.32利用城市街道边缘,充分展示城市的文化情趣和活力

城市空间作为传统和城市文化的载体,其本身就体现了城市文化的内容和情趣。人性化、情感化的城市街道才能吸引人们走出家门,与人交往,并增强人们的场所感和归属感,使人们更加热爱城市街道,热爱自己的城市。

3.33 塑造城市街道边缘空间景观个性魅力

城市街道边缘空间的绿化景观是城市重要的特色之一,通过塑造特色景观来城市个性魅力不失为一个有效的渠道。

4.结语

城市中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步行空间,城市街道边缘构空间看似很小、很微不足道,却对市民的生活起居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着一个城市的文明。对于本文来说城市设计的目的是从“人的文化心里出发,研究人在城市街道边缘空间中的经历与意义”的基础上,构建舒适、安全、人们乐于停留、在其间相互交往和展示城市特色的空间。通过具体的设计方法调节空间气氛、创造出更具整体感的优美环境,使人们更加热爱自己生活的城市。

参考文献

[1] 薛忠燕. 人性化、情感化的街道空间[D]. 天津:天津大学,2004.6

[2] 丁灿或. 城市街道空间景观构成的研究[J]. 湖南:中南林学院,2004.3

[3] [美]凯文·林奇著. 方亦萍,何晓军译; 城市意象.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

第8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生态学;健康城市;城市规划;理论框架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个城市的环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水体污染、交通堵塞、生态环境污染等,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健康”。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开始重视生态环境及健康城市的发展。在健康城市的建设过程中,良好的理论基础框架是构建健康城市的重点,本文将基于生态学视角与健康城市之间的关系,进一步分析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1健康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

在不同的角度来对“健康”进行审视,那么健康就有不同的侧重点。从生态学的焦旭来看,健康是一种热泪生存的状态,包括人类的生物环境、物理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从健康促进的角度来看,健康是个体发挥潜能来对日常生活中的挑战做出回应。而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来看,健康则是指城市之间各个要素的协调发展与和谐发展。比如:城市的更新会导致社会网络的突变,可能会促进某个行业飞速发展,也可能会导致环境受到严重影响。由此可见,健康城市规划理论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考虑。

2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原则

2.1协调性原则

在城市的规划过程中,人与环境是城市中的基本组成元素,但是这一组成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此,需要利用复杂的系统性理论来对环境与人之间的进行全面分析,如内部稳定状态、负反馈、相互依存的状态等。在注重多维度的结构中,为了让城市得到健康发展,需要遵循协调性原则,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这样不仅能够保证城市的生态环境稳定,同时也能够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

2.2动态思维原则

在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中,需要使用动态思维来进行框架的构建,注重的是城市各个系统的完整性和动态性。完整性是指在健康城市中,包括较为完整的生态系统,如:物理环境、自然要素、建成要素、集体尺度等。动态性原则是指当一个系统环境出现变化及干扰后,系统变成与之前不同的状态,这种状态并不代表系统的功能失效,如:当城市住房市场受到干扰后,回归到正常的住房市场,而此时,需要将关注点放在“更好的住房市场”方面,而不是简单的“住房市场正常化”。因此,在健康城市的建设中,应当要坚持动态思维原则,保证城市建设的生态化发展。

3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

在城市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理论框架的构建需要从以下几点来展开:

3.1“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理论基础

人与环境是城市系统的基本组成要素,二者之间的和谐发展是促进城市健康的重点内容。在城市之中,环境要素包括物质系统和社会系统,同时也包括了下属的多个子系统,不同子系统之间的联系需要与人为要素有效结合到一起,如:城市自然景观与人们的生活需求有效结合到一起、城市的娱乐基础设施建设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结合到一起等。而对“人”的要素则是从个人行为以及集体行为等方面入手,注重人为因素对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各种人类行为对生态环境的促进性作用等。如:杭州市注重打造城市健康环境,建设“国内最清洁城市”示范点,并积极展开全市城乡清洁工作。

3.2多维度展开健康城市规划

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构建注重的是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发展。因此,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多维度展开城市规划工作。第一,从“水”的角度出发。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规划的过程中需要对“五水共治”的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其主要是指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以及抓节水这五个环节。将城市中关于“水”的问题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城市的“健康”程度,促进城市的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第二,从“气”的角度出发。不良空气已经对城市发展以及人们的身心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的规划需要加强对“气”的治理。特别是面对燃煤烟气、有机废气、汽车尾气、餐饮油烟以及工地扬尘等有害气体,城市规划人员应当要以“五气治理”理论为规划的基础,与其他规划手段结合到一起,为城市提供更好的空气环境,为人们提供更加清新的空气,促进城市以及城市人的健康发展。

3.3健康城市设计导则

健康城市设计导则是以促进城市健康发展为根本目的,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来提供全方位的设计指导和规定,引导城市建设的有效展开,包括城市形态的塑造、土地的使用、生态环境保护以及公共空间和设施的建设等方面。在生态学视角下,健康城市设计导则则是以“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基础,通过多样化的手段来改善城市的环境,改善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加强城市的整体设计。比如:美国纽约市层出台《活力城市设计导则》,以此来引导多个部门联合起来共同为活力城市的打造献计献策。虽然我国当前对健康城市的建设并没有一定的概念,但是一些先进的城市已经开始着手进行健康城市的设计和规划,因此,城市规划单位应当要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建设的手段,通过对其进行适当的改造来使建设手段符合我国实际情况,促进城市的健康发展。如: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于今年了《全国健康城市评价指标体系2018版》,着眼于城市发展中的健康问题以及相关影响因素,设定了健康环境、健康社会等5个一级指标,并设定了包括空气质量、水质以及垃圾废物处理等20个二级指标,以此来推动《“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为我国健康城市的规划和发展保驾护航。

第9篇:城市设计五要素范文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生态建筑;建筑设计

一、生态城市设计的基本观点

实现“生态城市”、“可持续城市”的理想,需要树立正确的生态观,必须具备以下的观点:历史的观点: 每个城市都有各自的历史传统特色和文脉,应尊重保护、充分体现。整体的观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人工生态系统。共生的观点:人与自然、建筑与环境共生兼容,只有符合生态规律的城市设计,才称作生态的城市设计。环境的观点:重视环境因素,突出城市特色。场所的特点:城市空间、广场、绿地都不应是无意义的空间。人本的观点:城市的主体是人,城市设计要体现人的需求。发展的观点:有超前意识为今后发展留有余地。新颖的观点:新陈代谢是生态系统的本质特征。结构的观点:构成城市系统的结构要素应充分发挥其功能。绿化的观点:绿化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因素。多样性的观点:生态学的多样性,在城市设计中有更广泛的涵义,包括物种多样性、宏观功能多样性、人类活动场所的多样性等。

二、建筑设计中的生态学原则

1、生态学原则

生态建筑设计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尊重设计地段内的土地、环境及植被的特点,因地制宜;整体、全面地考虑设计区域内部与外部的环境关系;强调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存,不可分割;设计过程的多学科综合性。生态建筑设计是贯彻生态学原则的建筑设计,生态学原则是建立在生态控制论的总体原则“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基础之上,主要包括:整体有序原则、循环再生原则、相生相克原则、反馈平衡原则、自我调节原则、层次阶跃原则。其中的整体有序原则认为,系统演替的目标在于功能的完善。这一原则在建筑设计中的体现就是近期与远期效益的统一,自然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统一。主要的设计因素分为八类,材料与建造方法、功能的可持续性、防护措施、自然资源的利用、有效的资源与能源的利用、保证健康和舒适的环境、设计与地方性的结合、保护生态系统,控制城市气候的变化。每一类提出相应的设计方法。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的范围大到一个大陆,一个国家,小到一幢建筑,甚至某些环境工程的细部。按对象和地理范围可分为四个层次,即区域城市级、分区级、地段级、和建筑物单体设计。研究生态学原则在城市与建筑设计中的运用,应从各个层次分别着手。区域城市级的城市设计应充分利用特定的自然资源和条件,使人工系统与自然系统协调和谐,形成一个科学、合理、健康和完美的城市格局。同时,城市的重大工程建设应注意保护自然景观和生物。并要创造一个整体连贯而有效的绿地系统。分区级的城市设计要解决旧城的改造和更新中的复合生态问题,在分区层

次上,城市设计的内容大多与旧城改造有关。在旧城的更新改造中实施生态的城市设计的关键,在于处理好新老城市生态系统的衔接,建立一种良性循环的,符合整体和生态优先准则的新型城市生态关系。城市设计要和整体城市乃至更大范围的城市环境指导原则协调一致,确保整体上的成功,如作为“蓝道”的河川流域,作为“绿道”的开敞空间和步行体系,基础设施体系乃至城市的整体空间格局和艺术特色,都要落实到具体的地区和地段城市设计中。地段级的城市设计主要是具体建筑物及较小范围环境的设计,要处理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协调好开发建设中各方的利益。

2、生态学方法

城市与建筑设计的生态学方法主要有三种,即系统分析的方法;模拟设计的方法;指标评估的方法。这三种方法之间是相互补充,相辅相成的关系。系统分析的方法。城市是一个包含了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事物和现象的复杂系统。对系统的全面分析论证,能掌握事物间的内在联系,确定出人与环境持续发展的最优化方案。系统分析涉及的主要内容有两方面:一是环境分析,包括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的分析。自然环境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相关的自然条件如地形、地貌、水文、气候等、景观资源,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的综合分析。社会环境的分析是指对设计地段的社区结构、民俗习惯、文化传统、价值观及历史文脉的分析认证。经济环境分析包括经济投资计划、设计方案的经济性等方面的分析研究。二是功能分析,主要通过系统内各构成要素间接能流量、物流量、信息流等的分析来完成。对不同功能之间的连接、兼容、并列、叠合、分离等关系作__出判断。确定合理的功能配置。交通分析是功能分析的重要内容,包括交通流线分析,车行系统与人行道的层次分析,交通换乘体系的分析等等。模拟设计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系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城市模,对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或部分进行结构或功能的模拟,将系统内的种种复杂的、不可见的、直接或间接的关系,以可见的、直观的、定性或定量的方式来表达,从而获得最优化的设计方案。城市模型有理论思维形式,有物质模型的形式、更多的是两者基础上形成的综合模型。主要有三个类别:部分模型和非线性模型。例如大型商业中心的建造会对周边地区有什么影响,新机场的建设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什么变化,私人交通的增长会引起什么问题,为了观察这些变化的后果,就要对该地区进行分析研究。城市模型为这种分析研究提供了技术手段。它一方面可以科学地描述城市结构系统的结构要素和运行机制,一方面可以预测城市的未来情况。建立模型的过程就是对系统深入研究的过程,从而可以对不同的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评估。指标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是通过一系列指标,对城市设计成果在满足人和环境内在需求及价值方面的优劣程度及实施可能性的评价。它是对设计方案的再次分析与论证。指标是对错综复杂现象的一种简化,评估设计方案时必须采用多个指标。指标可分为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也可分为预测指标和现状指标。常用的规划指标主要有:容积率、建筑面积、建筑密度、居住面积、居住密度、绿化面积、绿化率、人口密度等等。此外环境质量指数也应作为重要的评估依据。以居住小区为例可分为外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和内环境综合质量评估。外环境评估又可分为3个主要方面,即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外环境物业管理质量评价因素以及外环境施工质量评价指标。例如居住小区的外环境设计质量评价指标中,规划结构布局为一级指标。分为3 项2 级指标,小区选址、结构组织、原有环境保护及利用,在2 级指标的小区选址中又可分为2 项3 级指标,综合效益、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效益。与城市规划关系:市政工程管网,城市道路衔接关系,与区外建筑环境协调性,区外交通状况。在生态的城市与建筑设计过程中,系统分析、模拟设计、指标评估,三者之间互为补充手段,三种方法的运用是多次循环往复的综合运用。

四、生态城市与建筑设计的有效途径

1、开发地下空间

解决城市用地紧张的途径有两种,一是向城郊发展,会导致耕地面积减少,生态平衡破坏,城市化程度增加。二是向高空发展,往往导致人口密度猛增,空气污染严重,交通更加拥挤。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势:a. 节省土地资源,减少对城市土壤的破坏,减轻地面上住宅、交通、生产和生活服务、社会活动的相互干扰。b. 节约能源,土壤具有隔热和蓄热的双重功效。据测地下建筑比地面建筑可节省热能25~ 80%。c.有利于生态平衡,不破坏植被,不侵占农田。有利于美化环境,净化空气,改善小气候。d. 防尘、防毒。地下空间无大气污染。e. 利于储存蔬菜、水果、粮食。地下环境相对湿度适宜,避免鼠害、虫害。f. 抗震性能好、维护费用低。地下空间被誉为人类的“第二空间”。

2、物质、能量的循环利用

随着技术的进步, 人类对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展,各种生态住房、低能耗住房大量兴建。对能量的利用主要有以下两种形式:自然能(太阳能、风能等) 的直接利用:直接利用各种技术装置如风车,太阳能收集装置,将太阳能,风能转化为人们生活的动力来源。太阳能的间接利用--生物能循环

3、加强绿化设计

城市与建筑的绿化是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绿色植物有释放氧、净化空气、杀菌、调节空气温度和湿度、防噪防风、保持水土作用,还具有一定的心理功能。要提高环境的绿化覆盖率,增加绿地面积以外,还可以向立体发展,向空中拓宽,采取屋顶绿化,窗、墙垂直绿化等手段。

4、建立自然生态系统,保护生态平衡

自然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和功能,在发展中系统内各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按一定规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时间内其结构和功能呈相对稳定状态,系统中的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接近相等。同时在外界的干扰下,能通过自我调节机制(反馈和循环机制) 恢复到新的稳定状态,构成了自然界巧妙的平衡,即生态平衡。这是一种动态的平衡,是因为它是一个演化系统,表现出稳定性和发展深化两方面的特征。维持生态平衡不仅是保持其原始稳定状态,在人类活动有益的影响下,可以建立新的、结构更合理、效能更高和更好的生态效益、更有益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平衡。生态平衡问题,离不开人,离不开人的社会活动,生态平衡的破坏,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