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历史教育专业就业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考古学
误解:考古学就是拿着铲子、铁锹挖土寻找文物。
该专业主要学习和了解考古学的多学科交叉发展趋势和世界考古学发展概况,熟悉中国考古学的发展历史、研究现状。考古学研究的对象是实物,主要是物质的遗存,或者说是遗物与遗迹。考古学的研究集中在对过去的研究上,同时要进行田野调查,并且分析调查数据,需要涉及统计学的相关知识,并非只是单纯地探宝、寻古迹。
主要课程:中国通史、世界上古史、中国考古学、考古学导论、旧石器时代考古、新石器时代考古、物学理论、考古绘图、田野考古学概论等。
就业前景:考古学专业的毕业生可以到高等院校、博物馆及文物保护等单位,从事考古发掘与研究、文物鉴定保护及历史类教学等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西北大学,其中北大文物保护方向历史悠久,是考古学专业的翘楚。
电子商务
误解:电子商务专业专门培养淘宝卖家。
随着网络购物的盛行,电子商务作为新兴专业受到广大考生和家长们的关注,可不少学生误以为它只是一门为网络营销培养卖家的专业。其实,电子商务指的是商业贸易活动中,网上购物、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以及各种商务活动、金融活动和相关的综合服务活动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电子商务专业培养学生计算机、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主要课程:计算机网络原理、电子商务概论、国际贸易概论、营销策划、Web标准与网站重构、Flash Action Script动画设计、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消费心理学等。
就业前景:可从事银行的后台运作(网络运作),企事业单位网站的网页设计、建设和维护,企业商品和服务的营销策划等工作,专科学生还可以在呼叫中心从事电话营销、电子商务助理等文职工作。
推荐院校:北京邮电大学、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中南大学、南京审计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图书馆学
误解:图书馆学只是培养在图书馆里整理书籍的人。
图书馆学是一个正在发展中的专业,是研究图书馆的发生发展、组织管理及图书馆工作规律的科学。图书馆学与档案学、文献学和目录学等学科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上有所交叉,培养掌握图书资料与情报信息的收集、分类、编目、流通、参考咨询、文献检索、情报服务等方面知识与技能的专门人才。现代图书馆管理日益信息化,绝非只是整理书籍那么简单。
主要课程:文献学概论、现代图书馆学、Java程序设计、电子文献检索、图书馆业务实践、信息系统技术与管理、数字图书馆、数据库与知识库、图形学与可视化、现代信息检索等。
就业前景:就职于企事业单位、新闻出版部门、大专院校、医院及相关研究机构;在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就职,从事信息管理和开发工作。
推荐院校: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安徽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武汉大学是其中执牛耳者。
家政学
误解:家政学就是学习操持家务。
作为社会学大类下的一个分支,家政学是以人类家庭生活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提高家庭生活质量、强化家庭成员素质、造福全人类为目的,指导人们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感情伦理生活的一门综合型应用学科,它涉及家政管理、家庭教育、营养饮食、社区服务、家庭理财、生涯指导、老人护养、婚姻指导、消费策划等方面,覆盖面超越于传统意义的操持家务。
主要课程:家政学概论、家庭社会学、家庭营养学、家政管理学、家庭教育学、家庭护理学、家庭心理学、服饰美学、实际社交礼仪基础、饮食文化概论、居室装潢与设计等。
关键词:医学影像专业;就业形势;就业前景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6-0028-02
一、近几年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情况
1.影像专业的市场需求仍然很大。由于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逐渐提高了对医疗水平的要求,许多患者倾向于选择医疗水平较高的单位,从而增加了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迫使医疗机构不得不通过扩大医院规模、争创“三甲”等途径取得优势。因而大型先进医疗设备,特别是医学影像设备的引进成为了其中的重要手段,而对医学影像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契机。
2.就业方向和去向逐渐成熟。从学科的角度来看,医学影像学由影像诊断学与介入放射学两大部分组成,因而相应的就业方向有:(1)影像诊断,包括传统的X线诊断、CT诊断、MRI诊断;(2)超声诊断,包括胎儿超声、腹部超声、泌尿系统超声、血管内超声等;(3)介入放射学,包括穿刺引流、灌注栓塞、成形术、取出异物等;(4)核医学,包括全身骨成像、甲状腺功能测定、肾功能测定等;(5)影像技术,包括X线检查技术、CT检查技术、MRI检查技术、超声检查技术、DSA检查技术、核医学检查技术等。此外,医学影像工程作为一个新的分支,其需求量大、创新性强,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近年也受到了相关领域的重视。而医学影像专业目前的就业去向主要有2个:一是在医院等医疗机构从事诊断、检查、设备管理和医学科研等工作,二是在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等大型医疗设备公司从事技术研发或管理工作。
3.本科生需求逐渐下降,研究生需求明显提升。由于高校扩招导致了影像专业学生人数的增加,就业市场上已呈现出研究生供小于求、本科生供过于求的态势。目前三甲医院(尤其是大学的教学医院)主要引进博士和硕士研究生,本科只能从事影像技术工作,而大、中型医院已不再引入本科以下的毕业生。
4.影像诊断就业明显优于影像技术。在如今的医疗环境下,医院影像科普遍存在“重诊断、轻技术”的现象,大多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影像诊断方向的毕业生,这是由于影像诊断更贴近临床,未来发展较好引起的。相反,即使是在大医院技术工作的地位也相对较低,而且存在辐射问题,这种差距使得毕业生在心理上难以接受。
5.综合能力强、一专多能的学生受到欢迎。在毕业生逐渐增多和医疗水平不断进步的背景下,市场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逐渐增高。在能力方面,医疗机构看重的是综合素质,需要的是厚基础、强能力、有专长的临床应用型人才,因而只具备一般知识的毕业生不再抢手,而具有诸如“神经影像诊断专长”、“心脏超声专长”、“介入放射专长”、“核医学专长”之类的人才却备受欢迎。
二、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前景分析
1.影像技术发展速度迅猛。影像技术是一门新兴技术,短短几十年其发展就出现了质的飞越,而且还未达到极限,这种现象导致了人才的极度欠缺。就长期而言,就业形势取决于技术发展速度和人才增长速度哪个更占优势。如果技术发展更快,则需求量较高;如果人才增长更快,则需求量相对较低。因而就业前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引起我们的关注和重视。
2.临床诊疗越来越依赖影像设备。临床医学的发展有几百年的历史,如今已到达了难以逾越的瓶颈,传统的“视、触、叩、听”已经不能满足于现代医疗的诊断需求,在治疗上也暴露出许多局限性。影像医学的出现巨大地影响了传统的诊疗体系,并迅速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目前临床医学已经无法离开影像设备,并且随着医学影像的发展,临床诊疗将越来越依赖于影像设备。这种形势有利于影像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将有所增加。
3.毕业生质量逐年提高。随着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情况逐渐被认识,生源质量也有所提升。另外,由于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和用人单位对高质量人才的需求,影像专业学生也正在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甚至包括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因而在这种背景下培养的高质量毕业生自然会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4.影像工作细分化、专长化。由于就业市场的发展和医疗需求的提高,影像诊疗工作正在向细分化、专长化发展。因而今后每个影像工作者都应该要有一个或多个自己擅长的方向,以分担日益增加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医疗机构就需要更多的影像专业人才能满足社会对医疗服务的需求,这种趋势将一定程度地促进毕业生的就业。
5.医学研究需要大量影像人才。影像技术的发展不仅为临床诊疗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成为了医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如今新的疑难杂症不断出现,针对这种现状临床医学一筹莫展,目前攻克这种疾病只有依靠基础研究才能实现。相比于其他手段,影像学方法因其非侵入、无创伤的优点而广受关注。从这个角度来看,医学影像人才的需求量也将因此大大提升,这种需求不仅仅局限于医疗机构,还体现在西门子、飞利浦、通用等大型医疗设备公司的用人需求上。
6.影像体系正在与国际化接轨。如今的影像科已经成为了拥有CR、DR、CT、MRI、DSA、PET等一系列大型医学影像设备的现代科室,相比于传统临床科室其优势正在不断地突显出来。随着影像技术与国际化接轨,未来国内的影像体系将与西方发达国家保持一致。在国外,影像科是最优秀的科室之一,影像医师的地位很高,且收入优于大多数临床科室。而且技术在不断发展,检查设备不断更新换代,诊疗手段日益先进,这使得影像人才的需求大大提升。据Nishie等人报道,当前日本的影像科医生就非常欠缺,这和他们高度发展的影像技术是密不可分的。因而可以推断,随着国际化水平的不断深入,国内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前景也会有很大的改善。
三、医学影像专业就业前景对学生的要求
1.提高综合素质。随着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就业市场对影像专业毕业生的素质要求逐渐提高。如今,影像医师要面对内外妇儿各科的检查申请,这就要求毕业生有广博的医学知识,还要掌握一些非医学专业(如物理、计算机等)的相关内容。因而要达到精英水平,影像专业学生还需不断刻苦学习、钻研,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具体来说,学生应主动深入临床,注重专业基础知识的积累,提高英语水平,培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提前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同时应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技巧,加强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努力成为基础扎实、善于思考、勇于实践、一专多能的影像人才。
2.培养人文精神。当前,医学模式已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任何医疗活动都应本着对病人负责的态度,时刻考虑病人的利益。虽然影像医生与病人接触的机会相对较少,但诊断结果将对临床治疗产生重大影响。因而影像专业学生同样应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责任意识,同时应当注重人际交往和沟通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去体察病人的疾苦,给予病人更多的理解、同情和帮助,这种人文精神能够大大提高工作质量,也将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和追捧。
3.调整就业策略。近年来影像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都希望能到大城市去,到待遇好、条件优、规模大的单位工作。毕业生的心情应当得到理解,但也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通过考研、考博等途径提高学历,增强就业竞争力;对于其他学生,适当地转变就业观念,到基层医院去服务于更多需要帮助的人,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此外,影像专业学生应该重视学校的就业指导教育,积极参加就业相关的讲座和师生座谈会,树立“先就业后择业”的思想,客观准确地为自己定位,确定合理的就业期望值。同时应以敏锐的眼光洞察市场形势的变化,主动适应当前的就业形势,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慎重、理性地选择就业去向,这种观念将使毕业生在市场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
4.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由于医学影像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影像设备更新换代的周期正在逐渐缩短,如果影像专业学生不时刻保持认真学习的态度,就将落后于时代潮流而被淘汰。因此学生应形成终身学习的观念,提高再学习能力,积极探索,深入了解知识动向,不断学习新理论、新技术和新设备,从而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协调发展。
四、小结
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问题与影像专业毕业生今后的发展密切相关,是学生和老师关注的热点话题。在此背景下,结合近几年来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情况,本文客观地分析了其就业前景,并进一步探讨了就业前景对学生的要求,为学生、老师和该领域的关注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本文认为医学影像专业的就业形势较好,对未来的就业前景持乐观态度。
参考文献:
笔者在对钦州学院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生141人的调查中,问及关于毕业后想从事什么职业时,有111名学生选择的是教师,只有30名学生选择的是教师以外的职业。说明大部分学生对教师职业热爱并充满信心。热情和信心是学习成功的主要因素,有了这些,音乐基础课程就有了内在发展的动力。学前教育就业前景为音乐基础课程发展带来希望我国目前的高等教育已经历史性地进入了国际公认的大众化的教育阶段,然而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同时,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相比之下,学前教育专业就业环境较为宽松。一方面,由于从中央到地方对学前教育的重视,学前教育由城市普及到农村,这就为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另一方面,学前教育人才的产出,尚未满足社会的需求。从目前来看,与众多专业就业情况比较,学前教育专业可以列为就业前景的“金牌专业”[4]。据调查,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班以来,为社会输送了学前教师近300人,每年就业率均排全部专业的前茅。2006—2011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2006年90.48%,2007年92%,2008年100%,2009年100%,2010年94.59%,2011年92.1%,而且就业单位95%是幼儿园或者从事与教育相关的职业。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为音乐基础课程发展带来了无限希望。
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的问题与不足
音乐基础课程是学习音乐的入门课程,也是涉及音乐理论知识面较广的一门课程,开设这门课程的意义在于帮助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并运用音乐基础理论与音乐常识。学前教育专业的优势,使音乐基础课程的发展有了良好的环境和巨大的发展动力。然而,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学前教育专业音乐基础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点。(一)学生音乐基础普遍薄弱音乐基础源于人们对音乐的长期积累,包括对音乐的认识、兴趣及技能等方面的培养。而学前教育专业的音乐基础课程正是培养大学生对学前音乐的认识、爱好兴趣,并使其掌握学前音乐技能的一门课程。学生是否有一定的基础,直接影响到对该门课程的掌握程度。笔者在对钦州学院2011届141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大多来自广西各地的农村,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学条件不足,音乐专业教师、音乐教学设备欠缺,大部分学生在中小学阶段几乎未接受过系统的音乐课程培训,只有极少数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学生,接受过短期的音乐辅导。当调查到关于“目前音乐基础课程学习是否感到困难”时,在141名学生中,有128名学生答案是肯定的,可见学生音乐基础普遍比较薄弱。这种现状必然制约着音乐基础课程教学的发展。(二)学生对本专业兴趣淡薄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就是说一个人一旦对某事物有了浓厚的兴趣,就会主动去求知、去探索、去实践,并在求知、探索、实践中产生愉快的情绪和体验。然而,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兴趣淡薄问题令人担忧。在摸底调查中发现,高考第一志愿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人数是110人,其余28人是从其他志愿录取而来,3人是入学后申请从其他专业转入学前教育专业的。当问到学生们为什么选择学前教育专业时,有58名学生的回答是因为喜欢这个专业,有52名学生的回答是因为考虑到家人的意见、就业前景等多方面因素而选择这个专业,有31名学生是因为报考了其他专业未能录取,而被调剂到学前教育专业;也就是说真正喜欢学前教育专业的只有58人。调查结果表明,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不感兴趣或兴趣淡薄。(三)音乐基础课程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音乐基础课程是专业课程结构中不可缺少的课程之一,它是声乐、舞蹈、器乐等课程的基础,也就是说,音乐基础课程是“基础的基础”,在整个课程结构中,起到奠基的作用。然而,实际上学前教育的音乐基础教学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一是课时安排偏少,不能满足教学需要。如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在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学前卫生学、声乐基础、舞蹈基础、琴法基础、绘画基础、音乐基础等8门主干课程中,音乐基础课程是基础课程里课时最少的一门课程,该课程仅在一年级开设,两个学期共64学时,每周2学时。可想而知,按这个课时安排,教师要完成整个课程教学,包括基础理论知识、视唱练耳等教学内容,时间显然不够,即便教师“教”得完,学生也“授”不了,又何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二是教材不适用。由于学前教育专业是一门新的专业,教材建设尚在探索之中,目前,我国专门针对本、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音乐基础教材少之又少,这种情况制约着对教材的选择。目前钦州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所选用的音乐基础教材是《视唱练耳修订版(一)》从教材内容来看,这本书主要的读者对象是高师本、专科学生,也可作为中、小学音乐教师进修和教学的参考书。这本教材并没有和幼儿音乐教学需要相适应,显然不利于学前教育音乐基础课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乌克兰; 留学; 优势
中图分类号:G64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2-168-001
一提到留学,我们首先想到的是美、英等发达国家,然而这些国家高额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无疑让工薪阶层望而却步。因此,近几年来更适合工薪阶层的赴乌克兰留学渐渐在国内留学市场上由冷区变成了热点。越来越多的学生和家长把留学目标锁定乌克兰,很多学生和家长逐渐认识到赴乌克兰留学的优势。到乌克兰留学的中国学生人数每年都在递增,据有关数据显示,今年国内赴乌克兰留学人数增长50%以上,2010年较2009年的增长率达到200%。
赴乌克兰留学优势:
一、科教水平一流
乌克兰是原苏联第二大加盟国,是一个教育、科技、文化极为发达的国家,全国70%-80%的人受过高等教育。乌克兰科技实力极为雄厚,其科技力量占了前苏联的四分之一,前苏联的科技力量又占了全世界的四分之一;它还集中了原苏联的军事工业、重工业、造船业和航空航天业,这些在原苏联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全世界也卓然领先;乌克兰的实用发明、专利占了前苏联的40%。在苏联解体后,世界上诸多发达国家掀起了到乌克兰引进科技引进人才的浪潮,乌克兰也是我国目前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国家。乌克兰文化渊源,影响深广;它的油画、芭蕾、舞蹈和音乐等在国际上享有盛誉;俄罗斯文学之父果戈里从乌克兰走向世界,乌克兰也是托尔斯泰名著《复活》的历史舞台;影响中国几代人的名著《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其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也正是乌克兰人。一个人口只有5000万人的国家,共有高校1037所,与我国大致相当。其中,基辅大学建校于1834年,是欧洲十大名校之一,世界排名前20名,是它培养了世界大诗人普希金。以化学元素周期表闻名于世界的门捷列夫,是工业大学的终身教授。
二、费用低廉
赴乌克兰留学的好处很多,其中低廉的学费生活费让很多学生和家长动心,让更多的学生实现了留学深造的理想。据国内有关单位最新统计,赴下列国家留学每年所需费用分别是:
*美国:至少24万元人民币
*英国:15万-20万元人民币
*澳大利亚:12万-15万元人民币
*日本:10万元人民币左右
*新西兰:10万-12万元人民币
而在乌克兰预科学费一年大约人民币12000元左右(一些中乌合作办学项目可在国内修语言,免预科),专业一年人民币16000元左右(根据学校和专业不同而异),一年的食宿费人民币6000元左右。接受世界同等一流教育,年总费用仅为欧美等国的十几分之一,甚至几十分之一,相当于就读于中国大学的费用。进入大学后,享受本国大学生所有免费和优惠待遇,宿舍条件一流,设备完善,全天供应热水,免费使用天然气、电和供暖服务。有浴室、厨房。学校有食堂,可在校就餐。
三、就业前景好
通过民主改革,乌克兰欧洲一体化进程步伐加快,政治民主,社会稳定,经贸繁荣,发展强劲。中乌科技、文化、经贸、军工等各方面的交流合作正大规模深入地发展,无论在国外还是我国,都为赴乌留学的学生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会。仅2010年一年中,中俄首脑就有6次会晤,总理级定期互访达到15次,2011年更有主席出访乌克兰,在两国关系空前友好的大背景下,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建、中信、华为、中兴等大企业迅速入驻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
四、无需语言基础
到乌克兰留学不需要语言基础。乌克兰的院校授课以俄语为主,第一年预科主要是学习俄语。年龄在17岁以上,35岁以下的高中、职业高中、中专或大学在校生可以直接申请进入乌克兰大学预科进行学习。乌克兰许多学校设有专门的预科系,全力以赴地帮助学生在一年内通过语言关,然后学生可以自主选择任何一所乌克兰大学就读,预科是进入乌克兰大学的预备阶段。
五、赴欧美留学的捷径
对于想到欧美留学而又难以办到签证的学生来说,从乌克兰中转是一条省钱省力的捷径。乌克兰很多专业的毕业生在欧美很受欢迎,每年都有中国留学生从乌克兰去欧美学习和工作。学生可先在乌克兰用较低廉的费用读世界名校,打造良好的基础和适应欧美生活的能力,待获得学士或硕士学位后再转道欧美进一步深造和学习,既有良好的文化基础,又能节约大量的出国留学费用。
六、环境优美、安静
乌克兰许多城市是世界上著名的绿色城市,无论在市区还是郊外,举目皆绿。乌克兰有世界著名的历史文化名城基辅,有950年历史的索菲亚大教堂;著名的第聂伯河纵贯全国,昔日的彼得大帝行宫依然充满浪漫情调,气势极为宏大的卫国战争博物馆也无与伦比;敖德萨是乌克兰“南部的珍珠”,位于克里米亚的雅尔塔,则因二战时的三巨头会议而天下闻名;在克里米亚,还有欧洲人传统的疗养胜地,有世界著名的尼基塔植物园。
综上所述,乌克兰留学的的确确存在着很大的优势:教学质量高、学费生活费低廉、学习环境优美、就业前景广阔等。赴乌克兰留学是工薪阶层出国留学的一个明智而实在的选择。
本论文为河北省教育学会“十二五”规划课题研究成果
项目编号:XHX No 12170034
参考文献:
[1]朱疆.中国与乌克兰经贸关系前景分析,对外经贸实务,2005第2期
一、就业市场对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分析
近年来,笔者在人才市场和各类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进行了多方调查,各类用人单位对英语专业毕业生的要求归纳如下:
1,教育机构
这些单位比较重视英语专业知识、英语专业技能、广博的知识面、语言表达能力和职业道德。不要求有其他相关专‘业知识,但要求懂得教学理论,谙熟教学方法,善于与学生沟通,最好懂得教育心理学。
2,大型公司
这些公司强调毕业生的英语应用水平、终身学习能力、创新能力、沟通能力、翻译水平和实践能力。因为这些公司的新雇员到任后,一般都会接受正规的培训,具体的相关专业知识在此期间会得到传授,但希望雇员具备一定的理工类和人文知识。他们希望大学的课程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实际应用能力。
3,小型公司
这些公司一般不为新雇员提供正规的培训,强调边工作边学习。他们希望毕业生一到岗就能展开工作。因此,他们建议大学里重视听说能力、写作能力、计算机操作能力、相关专业知识和自学能力的培养。
二、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在本科教育中,外语专业学生学到的是语言的基本能力,对于其他相关专业的学习不够深入,知识面不够宽。所以,单纯学习外语的毕业生往往在应聘时表现出一定的弱势。单一型外语人才不如复合型外语人才具有竞争力,就是因为外语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除日常交流的基本技能外,对公文写作、经济贸易、电子科技等专业技巧和术语都缺乏必要的了解,因此在特定行业中还需进一步地学习。
根据上述情况,笔者认为复合型外语人才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
1,适应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方向
通过市场调查,在掌握市场需求的基础上,制订了一套“语言+专业”的培养模式。比如英语专业设置了商务英语、旅游英语和工程英语等方向。结合理工科院校的特点,在培养方式上坚持理工与人文并重、专业与基础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技术与素质并重的原则,学生毕业后很快就能适应对口岗位的工作要求。
2,校企合作,订单培养
所谓“订单培养模式”是指学校从企业获取人才需求订单,直接为企业培养专业型紧缺人才,确保学生与企业的零距离对接。校企双方共同制订培养计划、组织实施教学、开展实训。双方合作,优势互补,既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学生就业也有了保障。
3,依托骨干专业,选择新上语种
笔者所在的学院是理工科工程院校,土木、汽车等专业办学历史长,师资,力量雄厚,在全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以这些专业为基础,学校与日本、俄罗斯、加拿大等国的多所高校建立了以互派留学生和学者互访为主要内容的友好交流关系。为更好地支撑骨干专业的发展,促进校际交流,我们以骨干专业为依托,选择了日语、俄语作为新上小语种专业的考察重点,其专业发展前景良好。
4,提高考研率
开拓学生知识内存、增强学生创新能力,应是高校师生共同的奋斗目标,研究生入学考试也应该加强这方面的内容。有计划、有组织地帮助学生考研,是学校本科教学工作的一部分,也是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外语系应加强对考研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教师不定期与考研学生沟通,帮助他们选定专业方向,制订复习计划,获取相关信息。同时鼓励学生跨专业考研,以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
5,培养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培育团队精神
高校在培养学生个人能力的同时,也决不能忽视集体合作协调能力的培养。因为任何一项工作都不可能由一个人完全独立地完成,它或多或少需要大家的共同合作。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分工的细化更是如此。人们在工作中时刻都在与同事合作,因此学会如何与人交往不仅在商业活动中十分重要,在实际生活、工作中也同样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大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可在实习中逐步培养。学校应努力把个人创造能力与集体协作精神统一起来,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合作协调能力。培养出不仅业务强干,而且合作协调能力也超群的人才,使大学生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优势。
6,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加强教材建设,更新教材内容
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来看,外语教学材料是动态的,它必然随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合作的发展而不断地得到充实和修订,这样才能保持教材的科学性、知识性与时代感。因此,不断地更新教材,使其更适应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发展也是外语教学改革的重点内容之一。
7,改进授课方法,引进案例教学法
关键词:对外汉语;泰国;就业
随着人类进入21世纪,中国在国际大舞台的地位日益凸显,在国际上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全球汉语热这一现象的生动反映,汉语逐渐走进泰国,自东盟博览会在广西开办以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地处该区域桥头堡位置的广西,人文传统、生活习惯、地理位置与东盟国家接近,成为中国与东盟教育合作交流最为活跃的区域之一。也是向泰国输送汉语教师最多的省份。对外汉语专业在泰国的就业前景良好。
一、 泰国汉语教学开设现状分析
(一)汉语开设的院校
目前泰国有国立大学66所,私立大学54所,这些大学都设立有外语系,如朱拉隆功大学,法政大学,兰勘恒大学和宋卡王子大学等,这些大学均把汉语教学放在了在大学人文学院的外语系,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相当的规模。还有一些大学的汉语课被列为副主修课 ,另有部分大学汉语为选修课程,教学对象均为在校大学生。
据泰国教育部统计, 2003年泰国全国中,中文学校遍布泰国各主要城市,曼谷及中部地区有22所,其他各府有91所,均为华侨社团所办。中文学校绝大部分为小学,因此,在中文学校学习的学生多为7- 13岁的小学生。按泰国当局规定,中文学校只能在一年级至四年级教授中文,每周授课10学时,必须使用国家教育部规定的汉语教材。
(二)汉语语言中心的设立
2001年以来,专门教授汉语的语言中心增加得很快,甚至到了难以统计的地步。语言中心都是私立的,主要教授英、法、德、汉、日、韩、俄等多种外语。这类语言中心规模较小,教师多为兼职,学生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多为在职人员,汉语课程以口语和阅读为主。1991年在朱拉隆功大学亚洲研究所设立的汉语中心侧重于研究工作。1992年泰中友协创办汉语中心,从事汉语教学和中泰文化交流工作。1993年曼谷东方书院第一次招生。这些语言中心的设立,加大了汉语教师的需求量。
二、 泰国汉语教师的师资状况分析
早年泰国华文教育的老师来自第一代华人的子女,父母是华侨,在家里讲汉语普通话或某种汉语方言,这些华侨汉语教师的语言基础相对比较差,并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语音语调不够清晰。汉语教师水平参差不齐。中文学校的教师,特别是老年的汉语教师多是 20 世纪50—60年代在中国国内大学毕业后到泰国任教的。他们汉语基础好,教学水平高,工作上认真敬业。而目前在中文学校的一些汉语教师,多生于泰国,在泰文学校学习 4—5年汉语后,留校任汉语教师,他们自身汉语基础比较薄弱,汉语教学必然受到影响。
三、 对外汉语专业在泰国的就业前景
由于泰国各大中小学和高校都相继开设汉语课程,而本土的汉语老师又受到国家规定的汉语从业资格证的种种限制,所以泰国汉语老师相对比较稀缺。主要表现在:
(一)汉语教师待遇偏低,师资相对匮乏增加了对外汉语教师的需求
泰国中小学汉语师资普遍不足,许多学校汉语教师严重流失,同时又很难聘请到合适的中文教师,使教学处于半停滞的状态。中文学校教师资格审批程序繁琐,必须经过严格审查和考试才能获得。泰国当局虽然取消了汉语教师泰文程度通融考试法令,但对中文学校的教师人数却有严格的限制。所以中国籍对外汉语专业的汉语教师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二)教材和教学方法相对陈旧,需要新的汉语教师队伍的加入
泰国中文学校所使用的汉语教材大都是从中国大陆、中国香港、中国台湾、新加坡等地引进的,其中大部分教材内容陈旧,词汇老化。泰国的有从业资格的教师大多为泰国老华侨华裔,他们的知识面比较陈旧,所以需要新教材的引进,以及新老师的指导,因此,对外汉语专业的中国毕业生普遍得到泰国汉语学校的欢迎。
(三)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学开设汉语课程使得汉语教师供不应求
各大高校以及中小学校开设汉语课程,导致了汉语教师的供不应求,汉语教师已经成为了一个大的缺口,许多比较偏远的学校因找不到汉语教师而无法开设汉语课程,自20世纪 90年代以来,汉语已逐渐成为泰国大学仅次于英语的一门外语。为了满足在职人员学习汉语的需要,不少大学开设了汉语夜校和周末班。以此可见,对汉语教师的需求日益增加,而中文教师的待遇也得到了改善,对外汉语在泰国的就业前景非常的好,汉语教师供不应求。
参考文献:
[1]季羡林.战后东南亚华人社会变化研究[M].北京:昆仑出版社,2001.
(商丘工学院 土木工程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摘 要:文章简介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历史沿革、招生现状及就业前景,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形成背景、基本概念、技术基础、就业趋势等方面剖析了该专业的相关内容,提出了招生现状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并依据矛盾提出了解决方案,为该专业今后的发展奠基。
关键词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起源;招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4)13-0198-02
1 引言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科技对建筑的影响越发潜移默化,科技使建筑功能有了“质变”的飞跃。现代IT技术赋予建筑以“灵魂”是对建筑最为突出的特征赋予,使可持续性建筑(Sustainable Building)具有高产出、高效能和生态平衡能力的特征。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使得建筑能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基础之上,逐步成为具有与人和社会和谐、与人和自然平衡共生的绿色建筑(Green Building),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智能化”建筑或“智慧型”建筑。
2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历史沿革
从1984年美国的一座38层高的旧金融大厦取名为City Place(都市大厦)开始,“智能建筑”一词便形成且得以广泛的应用。从第一座大厦诞生后,智能建筑便以蓬勃发展的势头在世界范围形成。
我国智能建筑起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90年建成的北京发展大厦是智能建筑的雏形。1993年建成的广东国际大厦为我国大陆首座智能化商务大厦。它具有较完善的“3A”系统【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Building Automation System,BAS),通信网络系统(Communication Network System,CNS),办公自动化(Office Automation System,OAS)】及高效的国际金融信息网络。政府也加强了对建筑智能化系统的管理,先后出台了相关的规范和规定,2001年建筑部87号令《建筑业企业资质管理规定》中设立了建筑智能化工程专业承包资质。
目前,智能化建筑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经济实力的具体表征。智能建筑可以利用楼宇自控系统作为快速数据处理的手段,预先计划并周期性地作出报告,且当今世界,国民经济对数字化城市、绿色与智能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这样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就应运而生了。
3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现状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是教育部2006年新批准开设的本科专业,此专业的设立顺应了智能建筑行业发展的历史需求。截止2009年底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高等学校有近30所,设置相关专业方向的有近百所,申请该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
3.1 基本概念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就是以电能、电气设备和电气技术为手段来创造、维持与改善限定空间和环境的一门学科,它是介于土建和电气两大类学科之间的一门综合学科。
3.2 技术基础
(1)计算机控制技术基础
计算机控制技术是计算机技术与自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是构成智能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计算机控制系统主要由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组成。计算机控制系统的结构形式一般可分为集中式系统、集散式系统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
(2)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
计算机网络技术与通信技术相结合,是智能大厦的核心技术。涉及通信网络技术,办公自动化系统和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延伸到大厦的各个楼层及角落。
(3)现代通信技术基础
现代通信技术基础是实现大厦内部、大厦与大厦、大厦与国内、国外信息交流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现代通信的内容涵盖了多媒体通信、计算机通信网络、个人通信、数字图像通信、移动卫星通信、程控交换、信息高速公路等。
(4)照明系统
当今建筑,灯光越来越重要,且照明系统的改善、节能和科学管理在现代建筑中也被更加重视,采用建筑电气的智能化系统,合理的选择光源、灯具、电线及性能优越的照明控制系统、提高照明质量及节能效果,改善现代建筑的环境。
(5)火灾报警系统
火灾报警系统在现代建筑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使用也越来越普遍,根据不同工程的不同要求与各种灭火设施及通讯装置联动,形成中心控制系统。即由自动报警、自动启动灭火、安全疏散指令、系统过程显示及消防档案管理等组成一个完整的消防控制系统。
(6)BA系统的检测技术基础
在智能建筑中,应用大量检测设备(传感器)及执行机构设备,在智能楼宇内对各种物理量的检测与控制的执行和这些设备运行状态密切相关。
(7)楼宇智能化系统的集成技术基础
楼宇控制系统包括以下内容:冷冻站设备的控制和监视,空调机组的控制和监视,新风机组的监控和监视,给排水系统的控制和监视,供配电设备的监视和安防系统等。
4 就业趋势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前景主要是面向建筑行业工程单位,从事建筑电气的构图、设计、施工、安装、调试、运行、维护等。作为近来发展起来的一个新领域,建筑电气智能化给人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大大的提高了效率及经济效益,是现代建筑行业中发展较为迅猛的领域,有着不可估量的前景,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将会越来越大,其就业前景相当广阔。
5 招生现状与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案
由于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为新开专业,很多人对其并不了解且缺乏对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兴趣,所以目前招生现状并不乐观,这与日益增长的社会对“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方面专业人才的需求量形成矛盾,除此之外,从事这方面工作的毕业生所掌握的知识和能力也不能满足社会的切实需求,所以,提出解决方案,学校应加大对该专业的宣传,让报考学生充分了解该专业的基本信息及就业前景,鼓励学生向社会最需要人才方面发展,更要使即将毕业的大学生一定要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1.掌握供配电设计及管理,各种电气设备的安装、运行、调试与维修等知识技能。
2.能够从事信息科学与现代建筑相结合的建筑智能化技术方面有关的工程设计、实验分析、科学研究、技术开发、经济管理以及计算机技术应用等领域工作。
3.能够从事自动控制工程及智能化领域的工作。
4.能够从事物业管理方面的技术管理工作。
5.能够从事建筑工程、房地产公司的现场施工管理或监理工作。
6.能够从事现代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管理、调配与维修工作。
6 结束语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是一个综合多种学科的新专业也是一种新事物,往往新产生的东西都会给人带来疑问,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的普及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着质的改变,所以我们要尽可能的为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发展奠基,缓解人才紧缺问题。
参考文献:
[1] 孙景芝,李志平.建筑智能化系统概论[M].2005.12.
[2] 杜明芳等.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内涵及发展定位探析[J](ICCCT2010).
[3] 杨绍胤.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工程入门[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2 .
选择跨专业考研都必须参加全国统一的英语与政治的考试,所有的差别都在专业课上。既然如此,英语专业本科毕业生试图跨考理工科必然存在很大障碍,虽然也有极少数传奇般的成功例子。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经济管理类学科需要考查数学能力,数学也是一只拦路虎。因此,为了照顾大多数考生的需要,本文把跨专业主要目标限定在不考查数学的一些人文社会科学学科上。
嫁人嫁对“郎”:
寻找理想中的专业
财经大腕 经济类、企业管理类
财经大腕是一些人眼中最为理想的婆家,许多人认为嫁入豪门后半生便衣食无忧。目前,经济学相关专业依然是当代中国比较引人注目的热门专业,就业前景相对较好。
整体评价:正所谓“经济有风险,入市需谨慎”。尽管报考经济类研究生和企业管理类研究生对人们有无穷的诱惑力,但是大多数经济学专业都需要考查数学,且现代经济学的学习要以一定的数学能力为基础。通常情况下,设在其他学院但又与经济学沾边的专业不考查数学,而设在经济学院(或经管学院、商学院等)的经济专业一般都需要考查数学。这样一方面让可选的对象减少,另一方面可选的对象均不是正宗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业。一条好消息是:自2012年开始,经济类专业硕士不再考数学三,而考经济类综合能力联考,包括数学、逻辑和写作三部分内容。
专业推荐:
传媒经济学:以培养现代艺术媒体所需的综合性人才为目的,在文化知识结构、艺术观念、认知方式与实践态度等方面,全面塑造新一代的专业媒体人,培养艺术创作、批评、生产制作以及运营管理方面的多层次专门人才。
国际政治经济学:主要探讨国家权力与财富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与国际关系学有很大关联,因此与国际关系学就业方向相似,如教育、安全、媒体等行业。尽管国际政治经济学研究的领域看起来高端,但因为目前国内开设此类专业的院校不多,如果学有所得,在就业中的处境尚可。推荐院校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商大学。
经济类专业硕士:培养适应市场经济领域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包括金融硕士、应用统计硕士、税务硕士、国际商务硕士、保险硕士、保险硕士(精算方向)和资产评估硕士。它们适合对经济学理论研究兴趣不大,但是偏爱从事经济领域实际工作的人士报考。
经验分享:如果考生真有报考经济学的决心,而对数学并不排斥,通过自己的努力学好数学并不是没有可能的。如果完全靠自学,可能需要三个月左右攻克微积分。考生也可以选择数学、经济等专业的高材生做一对一辅导,或者报考相关的学习班。当然,这其中的代价很大,但经济学告诉我们收益和成本相关。若考生坚决排斥数学的学习,那就需要勇气和慧眼,可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的硕士专业目录中搜寻理想的专业。
人民公仆 管理类(不含企业管理)
人们认为嫁给了“人民公仆”似乎就是嫁给了铁饭碗,这确实有一定的道理。能够进入“体制内”是许多学生内心最大的渴望,以至公务员考试的火热程度已经不可思议。而选择管理类专业让人们走进“人民公仆”的可能性又多了几分。
整体评价:管理学是考研的热门学科门类,但是管理类各学科之间的冷热差距特别大。一般来说,行政管理是典型的考研“高端战场”,一直都能进入报考人数前三甲,而文化产业管理、房地产经营管理、会展经济与管理等新开设方向的报考人数相对较少。最为重要的是,开设管理类专业的学校分布于不同的层次,这就给考生更多的选择余地。当然,物极必反,行政管理等专业因为招生人数过多,可能在就业上存在一些忧患,而其他新兴的管理学专业应该有更多的发展空间。
专业推荐:
公共事业管理:在经济改革的推动下,社会管理的方式不断变革,政府职能也在转变,公共事业作为独立的社会组织以其特殊的职能正在社会生活中的各个层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公共事业管理包括教育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体育管理、文化艺术事业管理、卫生事业管理、人口学等众多专业,硕士毕业生主要到文教、体育、卫生、环保、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或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
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终身学习时代,外文文献资料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外语基础扎实的图书馆工作人员十分稀缺。本专业主要学习信息搜集与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接受文献学、目录学、信息学、传播学、管理学、经济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后可在图书馆、情报所工作,也可在政府事业部门的咨询与信息服务部、企业的情报分析与咨询部工作。
经验分享:大多数考生比较粗略的选择是毫不犹豫地填报行政管理这些名头大且看起来很美的专业。其实工商管理、行政管理这些专业定位较模糊,其内容过宽容易浮于表面,考生不妨填报一些与管理学交叉的学科或一些具有发展前景的新兴专业。比如填报旅游管理专业,即使无法走上管理岗位,从事与导游相关如导游、景点开发、布展等方面的工作也是一条出路。但是这些专业需要报考者有很大的学习热情,需要自己积极钻研,否则两个学科都是“半瓢水”,甚至还不如只学习其中一个学科的考生有优势。
同窗好友 文学与新闻传播类
同窗好友的特点是有共同的学习经历、共同的知识结构,相处起来不会有陌生感。外国语学院和文学院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在知识类型、就业前景上有着类似的情况。
整体评价:英语和文学的联姻通常并不被人看好,因为无法形成互补优势。但选择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专业则有换 “马甲”继续前进的意思,主要适合那些外语成绩不过硬、文学修养比较好,尤其是中文基础比较牢固的考生,这样的转换可以增加考研成功的几率。英语和新闻传播类专业的联姻则是一种非常好的形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英语水平优秀往往具有更大的优势。很多名牌大学都有“国际新闻”这个专业,颇有专为英语专业的学生跨考而设的味道。
专业推荐: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这是一个跨文化、跨学科的文学研究领域,其宗旨是以总体文学的研究为背景,以不同民族、不同文明背景的文学及文化现象为素材,通过沟通和对话,促进东西方异质文化之间文学的互识、互证与互补,探寻不同民族文学之间相互交流、影响的轨迹。
国际新闻:总体目标是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创新精神,具有交叉学科知识背景,适应性强的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毕业生能够在国际新闻媒体、外事外交部门、职能管理部门从事与媒介相关的新闻传播实践工作。
经验分享:无论是文学还是新闻传播类专业,英语国家线都比较高,这对英语专业考生是一大优势。但是,文学和新闻传播类专业课的要求也比较高,毕竟要进入一个全新的领域,这需要花费一定的复习时间去慢慢积累。
邻家哥哥 教育类
虽然邻家哥哥通常没有太多大红大紫的希望,但是彼此了解,对自己总不会太坏。自教育学实行统考以来,很多教育学院录取的硕士新生为英语学士,可见邻家哥哥依然是不少人心仪的选择。
整体评价:英语专业和教育学专业的就业形式大体类似,而且外国语学院的英语教学与课程论和教育学院的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在就业方面的区别也不大,两者的就业领域也大致相同,无非是学校、文化机构、公司等。一般报考教育学的英语本科生除了出于对教育学感兴趣,剩下的多是英语成绩不够拔尖而教育学考取的几率更大。
专业推荐:
高等教育学:在香港高校的冲击下和南方科技大学的带动下,高等教育质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与高等教育质量和大学经营相关的研究方向受到重视。这一专业下设的方向大致有高等教育原理、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估、高等院校治理与发展、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培训、高校外事管理、高等教育社会学等。
比较教育学:研究当前世界不同国家、民族和地区的教育,以便根据本国的民族特点和其他的具体条件,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教育的最佳作用,为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民的文化科学水平服务。这一专业尤其适合具备外语专业背景或者外语能力出色的考生报考,出国交流机会比较多。
应用心理学:应用心理学研究领域已涵盖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分为多个研究方向,如心理测量与咨询、医学与临床心理学(心理咨询、心理卫生)、管理(工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经济(包括广告、消费)心理学等。在市场化的今天,各研究方向竞相发展,形成百花争艳的局面。
经验分享:教育学(包括心理学)实行全国统考已经五年,在题型、考试范围等方面日趋稳定,而且有考试大纲解析作为考试的重要依据。这对跨专业考研的同学来说是一个利好消息,一方面可以避免查找资料的烦恼和信息不对称的危险,另一方面统一考试可以让考生有足够时间挑选自己所要报考的院校和专业。从目前的命题特点来看,复习过程没有太大的技巧性可言,主要任务在于花费时间掌握规定的知识要点。
司法精英 司法类
司法精英一直是荧幕和生活中的英雄人物,但是英雄人物总是稀少的。虽然近年来法学专业就业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并不排除司法类依然是一部分人的忠实选择。
整体评价:麦可思公司的数据也证明了法学专业有由热转冷的趋势,但如果能考过全国司法考试,那前途就相对光明。
专业推荐:
国际法学:主要包括国际公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等。国际公法主要研究国际法基本理论与国际法治、国际法的实施、国际人道法、海洋法、空间法等。国际经济法主要研究国际投资法、国际商事仲裁法、国际贸易法、WTO法、国际知识产权法和跨国公司法。国际私法主要研究国际私法基础理论、中国冲突法理论与实践、中国区际冲突法、国际民事诉讼程序法和涉外民商事法律适用法。
经验分享:我国法学研究生教育中还包括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即只有本科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才可以报考,这类专业报考相对容易一些。法学专业的考研科目较为固定,除了一些名校法学专业的考研科目要求较多,一般的法学考研科目都比较少,这也有利于跨专业考生的备考复习。
翩翩学者 历史类、哲学类专业
人们习惯对学者敬而远之,觉得做学问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事情。实际上,学问可以分很多种,并不是所有做学问的人都要成为著作等身的巨人,也有那些在学术领域默默耕耘的人。毕业后成为大学教师或者研究机构、出版机构的研究人员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高不可攀。
整体评价:历史、哲学这些理论性强的专业往往带有很强的非功利性特征,如果从就业角度去看,这些专业并非好的选择,它们比较适合有志于此的考生报考。
专业推荐:
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哲学(前身为自然辩证法)在我国形成了很有特色的研究传统。其研究传统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研究数学和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是科学前沿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毕业后主要到高等学校和研究机构担任教学和研究工作,或者到国家机关从事管理工作,近年来也有少数该专业毕业生进入经济领域从事研究或经营工作。由于该专业毕业生知识结构文理兼备、视野宽广、思维敏捷,就业前景并不差。
世界史:世界史是一个包容性很广的专业,可以研究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历史。因此,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不同的学校和方向,对应一定的就业领域。
经验分享:除非你对历史、哲学专业有一定的爱好,如果只贪图容易考上而报考很可能得不偿失。由于这些专业报考人数少,难以招收到足够的学生,因此考试要求可能不高,但是如果想在这些专业取得一定的成绩需要很大的努力。相对来说,这样“小众”专业更适合那些专业真正热爱这个专业的考生报考,尤其是有一定基础的考生。
艺苑才俊 艺术类
选择艺苑才俊最大的障碍就是家人的不支持和身边人的不理解,然而你的幸福只有你才懂。有些人虽然偶然进入英语专业,但是对艺术情有独钟,选择报考艺术类的研究生也十分合理。学成之后至少能从事艺术翻译,那样的翻译比英语专业硕士的翻译更艺术,比艺术专业硕士的翻译更严谨,必定属于少有的特色人才。
整体评价:一般艺术类学科都是研究音乐、美术之类的学科,没有一定的专业基础肯定难以胜任,但是一些偏理论接近美学的学科或者大众化的艺术类型对应的学科可以考虑。比如浙江理工大学等院校在招生简章中就明确写着“欢迎艺术、文学、文化、教育等专业考生报考”。
专业推荐:
电影学:从社会文化现象、审美现象及大众传播手段的角度研究电影的科学,包括电影发展过程、电影审美特性、电影创作规律、电影作品分类及其社会作用与美学效应等。电影学是图像时代中新兴的一个艺术类学科,具有广阔的社会应用和学术发展前景。
广播电视艺术学:该专业以广播电视文艺理论为主要研究内容,侧重广播电视受众、审美心理研究、影视艺术教育研究。深入研究广播电视文艺理论、广播电视文艺受众等。
经验分享:尽管艺术类的英语、政治国家线不高,2011年A类地区仅为35分,但总分320分的分数线在所有学科中都是偏高的。所以,艺术专业是竞争最激烈的专业之一,艺术类专业的分数线在很多学校已经超过其他学科的分数线。在选择的过程中,英语分数线低对考生并不是好事,相反适当选择英语分数线高而总分线中等的院校,将会有更大的胜算。
备份好“嫁妆”:为未来做准备
充分了解心目中的理想专业
跨专业考研和找婆家一样,最怕“后悔”。要想减少后悔的可能,只能私下“做足功课”,充分了解你渴望选择的专业。本文由于篇幅所限并没有穷尽所有可选择的对象,提到的对象也只是简单介绍,意图仅在为考生指明大致方向,而更多的工作则需要考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去完成。了解应该是多方面的,首先,考生要联系这一专业的师兄师姐或这一专业的毕业生,了解他们工作和学习的酸甜苦辣,形成一种比较完整的感性认识,避免那种全凭一时冲动做选择的情况。其次,考生应该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这一专业的就业领域、就业形势、全国招生和毕业的人数,形成自己的理性认识。最后,考生应该确认这个专业的考试范围,结合自己的情况确定自己考上的可能性和报考哪类学校比较合适。
利用好英语这一优势
英语专业考生跨专业考研最大的优势在英语水平,这是英语专业考生进入其他领域的敲门砖。英语专业所学习的英语主要是作为一种语言,“专四”考试也如此,特别重视语法、写作思路等语言细节问题;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英语测试,侧重考查逻辑结构、文章观点、查找信息、总结信息等方面。因此在复习过程中,英语学习不能疏忽大意,尤其是报考那些英语水平要求较高的院校或专业,考生最好能通过真题来检查一下自己是否适应这类考题。
为振兴中国的古老剧种——秦腔,面对戏剧影视艺术快速发展的需要和剧本创作人才短缺的现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自2006年起开始筹办秦腔专业,并于2010年初获得教育部批准,正式向社会招收和培养秦腔编剧方向的专门人才,该专业归属戏剧影视文学专业,采取大学文科一本方式招生。这是我国第一个以秦腔剧本创作为主要培养目标的全日制本科专业,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与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三方共建专业。
一、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首先明确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具体定位为:“本专业培养具备戏剧影视文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熟悉秦腔的历史、现状和基本范式,具有较强的戏剧影视编剧、评论和组织演出能力,能在文化产业或文化事业等单位,从事以秦腔为代表的剧本创作与改编,戏剧影视策划、编导与组织演出等工作的创新型高级专门人才。”该定位考虑到社会对编剧人才的实际需求、编剧人才应具备的较宽的知识面和文学素养,以及对戏曲戏剧的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剧本创作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和训练,同时考虑到学生将来的就业去向。因而,总体定位既突出“一专”的特色,又兼顾“多能”的拓展。
二、培养平台
2010年3月,在我校主要领导的支持和关注下。文学院专门成立了戏剧影视文学教研室,作为秦腔编剧专业的常设教学机构,并面向全国招聘引进专业人才,组建教学团队。
秦腔编剧专业的教学师资除本校文学院中文系的教师以外,还专门引进国家一级编剧1名,特聘国家一级演员、艺术理论研究员各1名为兼职教授,计划逐年陆续招聘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6名,已有2名毕业生到岗授课,目前,尚有中央戏剧学院、上海戏剧学院、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硕士、博士毕业生陆续参加应聘,招聘工作仍在进行。
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整合优势资源,创新办学模式,实现开门办学,专业共建的目标,在陕西省文化厅的支持和指导下,我校文学院与陕西省振兴秦腔办公室、陕西省艺术研究所共同签订了共建秦腔编剧专业的协议。共建三方在该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教学计划、科研计划、实习计划,以及专业发展规划和教研室建设规划等方面,共同研讨制定,分工具体实施:三方在教学资源共享和建设、剧本创作、作品排演、对外宣传、科学研究以及科研项目的申报与评奖等方面,充分合作,联手进行;三方在毕业生实习和就业指导方面,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拓宽学生实习和就业渠道。
为进一步拓展秦腔编剧专业的发展空间,搭建戏剧作品和戏剧理论研究的发表平台,我们又与陕西省戏剧家协会多次磋商,双方签订了关于在戏剧专业期刊上开设“校园戏剧”栏目的协议书,以及联合建立“戏剧艺术教学实验基地”的意向书,并在会上确定成立”陕西省校园戏剧俱乐部”,倡议全省高校戏剧影视文学方面的单位和个人参加到这个学术沙龙和戏剧教育教学的交流平台中来,得到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长安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文理学院、西安培华学院等高校师生的积极响应。
三、实践活动
2010年9月,在第五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召开之际,我们与陕西省艺术研究所联合承办了“西北地方戏曲发展论坛”,来自上海、重庆和西北五省区的70多位专家学者莅临我校,参会研讨。在本专业新生入学的次日,我们组织新生及其家长观看了秦腔现代戏《秦腔》,又陆续组织学生观看了《柳河湾的新娘》《西京故事》等秦腔剧目,要求学生写出观后感,并从创作角度提出意见和建议。编剧班的学生还利用课余时间与我校教工秦腔剧社一起定期活动,并在迎新晚会、节日庆典中演唱秦腔唱段。在课余时间,编剧班的学生还参与剧本创作研讨会,开始动手尝试剧本创作。2011年4月,编剧班的学生童谣应邀赴香港参加“第八届华语大学生影视赛”,在学生中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对于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四、理论思考
把秦腔纳入大学本科教育,是振兴秦腔的一项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之一,也是我们开办秦腔编剧专业的根本目的。但是,编剧人才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甚至也不是学历教育完全可以奏效的,尤其是传统的以书本为主的教育模式对创作人才的培养还存在着很大局限。因此,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方法,改革教学内容,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增加高等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对接渠道,拓展人才培养的实践环节,是办好秦腔编剧班的重要议题。
对戏曲缺乏兴趣,是当代年轻人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现象影响到秦腔编剧专业的招生来源。高等教育的生源主要来自基础教育,我国目前的基础教育还没有把戏曲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因而,高等院校的戏曲教育缺乏基础教育的铺垫和支撑。从我校首届秦腔编剧班的招生情况来看,计划招生30名,实际招生23名,23名中第一志愿报考本专业的只是个别人。因此,高等院校的戏曲教育的招生要成为有源之水,基础教育中戏曲教育的缺失现状亟待改善。
就业前景是当前高校学生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选择和学习动力。学生经过四年的学习马上就写出高质量的剧本也不切实际,因为剧本创作需要长时间的历练,而大多数需要剧本的单位对编剧人才的要求往往是刀下见莱,因此编剧人才成熟慢、成长时间长与用人单位的急功近利的矛盾,让人们有理由为编剧专业学生的就业前景担忧。因此,用人单位改变急功近利思想,建立储备人才的“蓄水池”,先接纳他们,在他们成熟后再分享他们创作的红利,就显得十分必要。
编剧人才的培养需要大量的创作实践,并要持之以恒的坚守,他们创作出的作品需要有人指导,受人关注,不断修改打磨,得到鼓励和认可,这样才能让他们有信心和动力,否则很容易半途而废,前功尽弃。因此,需要大力营造有利于编剧人才成长的环境,创造条件搭建剧本习作发表平台,拓展习作剧本排演渠道,让编剧有机会参与到创作、修改、排练、演出等活动的全过程中去,扶持编剧新人尽快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