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

第1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1.观摩学习课堂教学,加强教师结对互动

要更好地开展结对数学教学工作,实现双方学校学生对网络教育资源的和谐有效共享,可以先请乡村学校教师前往结对城市学校旁听教师的讲课活动,观摩城市教师如何利用现代化教育资源开展数学教学活动,学习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在听课活动结束后,再将城乡双方教师聚集在一起,针对数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展开详细交流。首先由上课的教师对自己课堂教学方案的设计想法进行详细阐述,加深在场其他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再由乡村学校教师对讲课教师的课堂活动进行点评。经过对教学活动的观摩学习以及双方之间的交流互动,彼此能够更加了解对方教师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也能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秀教学经验,调整教学形式,以确保结对课堂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在小学二年级数学“搭配”的教学活动中,乡村学校教师通过观摩,可以了解到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利用互联网设备设计开宝箱的游戏,且将学生喜爱的小猪佩奇卡通形象与游戏结合起来,瞬间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对游戏展开深入思考,并踊跃回答多种数字排列方法。通过课堂观摩和教学研讨,乡村教师能够学会和掌握更多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师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以教师结对的方式来帮助和促进乡村教师更好地提升与发展。

2.打造数学同步课堂,共享课堂教学资源

城乡结对互动,除了教师之间的互动以外,还可以借助网络的神奇力量,打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空间壁垒,让城乡学校的学生实现课堂同步学习和互动,真正做到教学共享。这种创新性的结对课堂,充分体现出了“互联网+”下教育的优越性和便利性,既能让乡村学校的学生体会到城市学生的课堂氛围与学习方式,也真正做到了课堂教学的零距离,两个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展开互动交流,乡村学校的学生还能回答城市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在这种趣味性的教学课堂中,也更有学习热情。例如,在开展“认识公顷”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借助互联网设备,打造数学同步课堂,乡村学校的学生可以通过大屏幕观看城市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还能与教师进行对话,教师先询问两边的学生,都知道哪些面积单位,以及自己在生活中看到的1cm2、1dm2、1m2的物体分别有哪些呢?双方学生因为所处的生活环境不同,会说出许多截然不同的答案,城乡学生也能通过对方的回答开阔自己的思维。随后,教师在课堂上开展认识1公顷的合作探究活动,乡村学生在观看城市学生与教师的互动,以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时,能够了解和学习到更多新颖的合作学习方法,在以后的数学课堂中,乡村学校学生也能更好地与教师展开互动交流,积极主动地开展合作探究活动,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有效提升。

3.结对进行教学研讨,提升合作课堂效果

“互联网+教育”背景下的城乡结对互动教学,要求学校和教师利用好手中的资源与设备,探索更加契合现代社会发展的先进数学教学模式,真正利用信息技术来促进城乡双方义务教育事业的优质均衡发展。为此,城市学校和乡村学校,还要积极利用网络视频技术开展结对教研活动,提升同步教研工作的时效性,促进结对教研工作效率的有效提升。例如,在开展线上同步教研工作时,首先由双方分别介绍本校该年段数学备课组的日常工作,包括如何制订教学计划、如何分配集体备课任务、如何命制过关卷和单元卷、如何开展特色活动、如何共享优质资源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如此一来,结对教师就会对双方的备课工作了解得更加细致深入。这一环节结束后,结对双方备课组教师,再针对单元测试卷的磨卷内容展开交流探讨,包括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主要内容的讨论。通过这种线上同步研讨的方式,双方学校教师能够在互相沟通的过程中,提出许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研讨活动也真正做到了求真务实,契合教学新常规的工作要求,与会教师能够在研讨过程中,受到良好引领,提升自身专业素养,确保结对互动教学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网络视频技术为两校教师开展教研交流工作,构建了更加顺畅的渠道和平台,进一步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数学课堂教学差距,真正实现了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4.丰富同步课堂活动,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为了确保城市学校能够为乡村学校提供更加优质的帮扶服务,提供支援的学校要从本校学生和被支援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开展同步数学课堂活动前,做好一课三磨工作。要组内进行磨课,其次教研单位内进行磨课,并借助互联网平台,实施高质量的同步数学教学活动。这样的互联网+数学同步课堂,能够为双方学校的学生提供更多互动的机会,大家在交流的过程中各抒己见,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例如,教师可以在数学同步课堂上,设计辩论式的两校学生互动任务。例如,在开展“观察物体”教学活动时,教师就可以为学生设计游乐园的生活情境,并在情境动画中融入加减法的问题,请两边的同学动脑思考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双方学生可以列举出多种不同的解法,教师引导学生将这些算式列法进行归类,然后请两边的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更喜欢哪种解法,这种解法叫什么,喜欢这种解法的理由。在双方的互动过程中,学生能够养成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与此同时,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值得注意的是,教师还需要重视教学活动后的教学反馈工作。在同步课堂结束后,双方教师需要针对课堂教学的情况展开交流,在交流中反思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课堂教学互动情况。通过课后的交流与反思,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确保后续的同步课堂活动取得更好的成效。

5.拓展线上教学模式,拓展学生思维能力

为了更好地实现结对学校之间的优质教学资源共享,学校之间还可以利用天天智慧课堂进行网络直播教学,共享双方学校的优秀直播课例;还可以针对数学教学中实践性较强的内容,开展网络拓展课程共享活动。通过这两种结对互动的方式,能够确保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展开良好的互动,教师在一起观看直播课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参与教学研讨工作,积极发表自己对课例的看法,并通过评论区进行留言互动,双方教师在评论留言互动的过程中,也做到了互相交流心得和经验,能够更好地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学生们在一起观看拓展课程的过程中,可以共同钻研和探讨教学内容中的实践部分,以合作的形式来完成拓展课程中的教学任务,实现两校学生之间的更好交流互动,令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视野得到更好的拓展。

6.组织线上交换课堂,实现两校互利共赢

为了更好地实现城乡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动,让学生接触到更多教师的教学风格,城乡教师还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开展线上数学交换课堂活动。这种新的线上教学模式,可以让两校教师不走出校门也能参与精彩的教学研讨工作,实现两所学校互利共赢的教学研修效果。例如,在开展六年级数学同步课堂活动时,城市学校教师先为学生讲解一堂关于圆的知识的复习整理课,以“圆形是最美的图形”引出问题,为什么圆形最美,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思考积极性,引导学生总结出圆形一中同长的特质,随后,教师为学生展示圆形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的照片,引导学生思考和总结圆形区别于其他图形的特质,通过这种授课方式,为乡村学生带来更多不一样的学习体验,巩固学生的数学知识。紧接着,由乡村地区教师为学生们上一节“生活中的比”数学课,教师以生活中的照片为主线,串联起整堂课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实际场景中理解和掌握比不同部分的名称和比值的概念。在两校教师默契的配合下,不同学校的学生之间也能充分展开互动,学生们有了更多不同的学习体验,思路得到了更好的拓展,城乡学生携手,共享同一堂精彩的数学课。

7.城乡结对话“双减”,开启数学教育新篇章

在“双减”政策的倡导之下,如何更好地推进城乡结对现代化教育工作的有效实施,成了城乡学校教师首要思考的问题之一。在“双减”政策之下,城乡教师可以开展双减同步课堂,展示全新的数学教育风采,不断拓展“互联网+”背景下的数学教育新思路。以“双减”背景下的数学同步课堂“什么是周长”教学为例,双方学校的教师首先通过教学研讨,深入把握两校学生的具体学情,在此基础上,教师们围绕“周长的认识和测量”“化曲为直”数学思想的运用、“有序数、同边相加、平移线段”数学方法的运用等内容,设计趣味化的数学教学方案,学生们在由两校教师共同构建的双减同步课堂中,体会到了更多学习数学的乐趣,数学思维得到了有效拓展,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学知识经验和数学学习方法,真正做到了寓教于乐,减压力不减效率,减负担不减质量。基于“双减”之下的城乡结对教育活动,还要求教师设计更加有效的同步课堂作业管理模式。双方学校的数学教师,除了要做好前期的协同备课、中期的协同教学以及后期的协同反思以外,还要充分重视前置性作业、课堂作业以及课后作业的有效设计,并且充分落实和完善新的作业反馈策略,有效落实“双减”政策下的同步课堂作业设计。最后,教师还要在双减的政策背景下,做好数学教学“增”的工作,主要包括课前对学情差异的准确预见和深入分析、主教和辅教在协同备课时做好任务分配、准确预见同步课堂教学互动,只有做好以上“增”的工作,才能确保异地学校学生与教师“身在远,声相近”,体现出更加显著的线上同步课堂成效。

8.结语

城乡结对互动离不开双方的积极配合与共同努力,学校和教师应当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积极利用网络设备和网络教学资源,打造空中课堂、线上课堂、牵手课堂,探索更加高效的结对互动教学模式,加快实现教育公平,让每个学生都能拥有更加光明灿烂的未来。

参考文献

第2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信息化;SPOC; 高校;混合教学

[基金项目]“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主动求知的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以SPOC教学 方发为例[2016B28]、[2016LYJG007];基于就业导向的风景园林专业毕业设计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2016B26];广西高校风景园林专业植物类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5JGA234];广西高等学校强基计划,示范网络课程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以上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在全球信息化背景下,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从教育部所制定的一系列的教育信息化规划中,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等,我们不难看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是一种必然的趋势。如何让传统教学和线上信息优势结合,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也是对于目前教育事业来说一个亟待推行和解决的问题。从目前的教学实践来看,混合式教学是最适合于信息化这一背景下的教学方式,混合式教学可以理解为多种教学方式的融合,在本文中混合教学模式,是特指在信息化社会的背景下,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

1 相关概念辨析

教育信息化冲击下,各个高校、教育部门都不断的进行尝试,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新的概念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其中让人谈论的最多的,也最为认可的主要有慕课(MOOCS)、SPOC、翻转课堂、混合教学等,我们对这些名词定义并不陌生,但τ谒们在教学中的关联性却较少推敲。

慕课指的是大规模的、开放的、线上教学,特点是不分地域、时间、人群,缺点是授课的标准、难度及目标难以统一,因此往往参加学习的人多,坚持学习的人少。SPOC的也常常被称为“后慕课时代”,国内常称为“私播课”,是相对慕课而言小规模、私有、在线课程,它是基于慕课所存在的问题,所进行的教学尝试。SPOC的教学方式,首先对目标和选学做出比较一致的要求,针对性地选择线上慕课资源,对学生进行教学的提升和调整,进而在线下近一步的讨论、提问、辩论和答疑。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SPOC教学是针对于小众群体,利用丰富慕课网络资源,因材施教,并且在课堂上运用翻转式学习的方式。因而翻转课堂是在SPOC(MOOCS)等新的教学形式下衍生了新的教学方法,SPOC(MOOCS)为翻转课堂提供更多可行性的资源。混合学习是学习方式,慕课、SPOC、 翻转教学均是它不同的实践形式。

基于SPOC的混合教学模式,即可利用传统课堂的优势和特点,同时又吸取在线学习的灵活性与丰富性来实现教育目的及改善教学,因此SPOC是一种慕课在高校中可行的方式,适合于信息化时代高校教学的需要。

2 SPOC混合教学设计

按照布鲁姆认知领域目标分类法,在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可以分为六个层次,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在传统的课程中一般所达到的是知识、理解、应用的层面,通过SPOC的混合式教学,可以在传统的课程基础上上升到分析及综合能力的运用,使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得到延伸,在教师价值得到近一步的体现和提升。

目前采用SPOC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主要是:由教师团队建立完整的线上MOOC课程,作为学生线下自主学习的资源,教师通过线上平台跟踪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组织学生于传统课堂中进行重难点强调、问题答疑,总结等,通过互动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程内容,最后再适当布置相关学习任务进行巩固,以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SPOC混合教学的实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教学环境设计

对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推行,需要具备有基本信息化教学环境。首先学生、教师必须配备电脑、手机以及便携式实验设备;其次,需要具备有无线网络环境及交互式教学平台;另外,教室的设置也有别于传统的教室,以清华慕课课程开展的教室为例,慕课教室内课桌以组来进行划分,多采用圆桌的形式,旨在提供一个轻松平等的讨论环境,同时教室内还需要配备足够的电源及多块黑板。教室人数规模一般控制在30~60人左右,以便于开展有效融合的交互式讨论。

2.2教学课前准备

课前主要是根据上课时间以每周为单位,学习视频及资料,明确考评及预习要求,学生需要自主学习视频及发放的资料,并完成课前专题讨论及课前习题练习。SPOC混合教学中和以往传统学习提前预习最主要的区别在于,学习所采用的MOOC资源,一般是以短视频的形式呈现,便于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不同程度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和基础决定学习的方式及观看视频的次数。利用课前学习的方式可以缩小其知识基础差距,从而使整体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也是进行课堂交互性学习,课堂讨论、课堂辩论、总结等行为发生的基础。

2.3 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SPOC混合教学与传统课程想比较最大的优势体现在,通过学生线上学习活动,可以由平台记录的学生的课前学习行为,通过选课学生管理,我们可以查看学生进入课程、播客视频、讨论区发表话题、讨论、阅读、练习、在线测试等时间及次数的记录,

通过课前练习的记录,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分析学生所存在的问题,在课堂中便可以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性的设计课堂内容,通过混合式的教学来达到因材施教。这种教学方式,也非常符合学界所推崇的基于成效的教育: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通过目标、措施、评价的闭环,以实现持续改进。

2.4 教学课堂

基于SPOC混合教学模式,有效的教学课堂必须具备几个条件:(1)学生必须发生课前学习行为(2)设定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答问题(3)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归纳总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调整课程的节奏,改编课程材料,近一步提供学习材料,引起更深层次的讨论。

在课堂中老师需要解答学生课前预习的问题,及讲解本周章节内容的关键,梳理重、难点。组织学生通过讨论、总结、汇报等环节深化学习,弥补课前学习的不足,教师近一步总结,并布置下次课程预习要求。课后仍然进行巩固复习,完成习题。

在上述的SPOC混合教学设计中,我们会发现通过线上及线下教学的结合,能够赋予学生更加充分、完整、深入的学习体验,并且能够使学生从被动学习转换为主动学习,引导学生高效地完成课程内容。

3 SPOC混合教学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当前我国很多高校都开始对混合课程建设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与尝试,也有部分的教师也开始在教学中实践,但从目前来看SPOC混合教学实践的推行过程中,还存在很多的问题。

3.1学生学习具有差异,两级分化

在SPOC混合教学环境中,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比较自由的学习环境,学习者可以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协作的方式完成线下学习,在学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往往主动学习、积极思考、自制力较强的学生更能够适应这种教学方式,这部分的学生通过在线上学习,主动进行问题的探究,课堂上往往积极发言,善于交流,因而学习效率有很大的提升,并且推动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信息素养、协作、语言表达及自制力等综合能力发展。但也有一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较差,习惯于被动式学习,在新的教学模式中显现出时间安排不合理,无法完成课前学习要求,课堂中回避交流,学习效率呈下降趋势。

应对策略:

如何减少学生学习的差异性,可以采用以下的方式进行尝试,(1)设置SPOC实验班与平行班,通过双向选择,保证混合教学达到最优效果(2)建立课前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可由教师分析统计不同学生的学习次数、学习时间。通过课前测验,计入考核。(3)课前布置课前思考题,准备课堂讨论发言,采用鼓励机制,建立学习小组,成绩按小组计分,形成互帮互助的学习氛围(3)对于基础及自制力较弱的学生,课前建议通过集中观看视频,集中讨论的方式,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率与质量,保障教学顺利展开。

3.2 高校教师缺乏对混合课程深入了解

多数高校教师对SPOC混合教学方式的内涵缺乏深入理解,高校的混合课程建设也大多停留在较低层次的一些网络辅助教学和网络辅助教学管理的水平。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教学方式不是简单的采用线上资源、课堂资源及线上测三者合一,而是根据教学内容和进度安排线上教学和课堂教学,针对课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的学习体验发生根本的变化。另外,SPOC混合课程需要在课前准备大量的工作,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所有课程都含有现成的慕课资源,因而在课程中,开展混合教学需要录制大量的微视频,完善其资料,并且要不断地跟踪学生的学习,在线上形成交互,这样占用了教师的大量时间,尤其,首次尝试混合教学需要花费原课程近3倍以上的时间与精力,而从目前多数高校推广来看,在高强度的教学下,并未给予教师合理的薪酬支持,这也是SPOC混合课程实践让诸多教师望而却步的原因。

应对策略:

如何让高校教师正确面对SPOC混合教学?(1)大力推广SPOC的教学方式,组织全体教师进行相关学习,让教师们意识到混合教学的发展价值。教学需要破除墨守成规,顺应时代的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现代化需求的优秀人才。(2)组织观摩成功SPOC混合教学教学案例,让教师们能够更加直观、深入地了解这种新的教学方式。(3)采用鼓励机制,针对高强度的教学,建议给予教师适当的鼓励和支持,如清华大学,首次对于首次开展混合教学的老师都给予原课时3倍以上的奖励,并且在经费上给予大力支持,因而在目前所有的高校中清华大学混合教学开展与实践一直遥遥领先。(4)团队教学。在SPOC混合教学中,对于教学资源的数量及质量要求较高,如果要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往往靠一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通常要采用团队合作的方式,增加教学助理,才能把课程设计推到最优效果。

3.3 教学环境支持力度不够

当前,国内许多高校缺乏良好的混合式教学硬件及网络支持。学校缺乏无线网络覆盖,教室没有免费Wifi,采用混合式教学,给学生带来一定的经济压力。其次,高校教学网络平台开发设计不够完善,教学模块单一,互动性不足,学生学习评价分析缺乏,因而对于教学实施的效果产生了一定影响。另外,多数高校开展SPOC混合教学,均采用传统教室,这对人数控制、小组讨论的环境氛围的营造有所欠缺,同时也缺乏足够的电源等辅件支持。

应对策略: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可以给予以下的支持。(1)学校要尽可能地提供无忧的信息环境,学习和生活环境中配备足够的电脑提供给学生学习,提供wifi覆盖,提供一个“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空间。(2)完善教学网络平台。模块智能化,增加优质资源的链接,重视平台中教学的效果追踪和评价,这样既能够提供给教师一个更加便利的线上教学环境,同时也能够根据分析因材施教。(3)高校可以设置一定数量的SPOC混合教学的专用教室及录制微视频的录播室,给予教师开展混合教学最大技术及环境的支持。

4 结语

当前,在教育信息化大背景下,对新一代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及教育教学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学习优势和线上学习的优势相互结合是高校教学模式发展改革的必然之路,SPOC混合教学将技术融入教学的实践,着眼于有效学习,利用SPOC混合教学方法可以提升教学质量,拓宽学生的学习时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实现课程教学的特色化和教学效果最优化。

参考文献

[1] 康叶钦.在线教育的“后MOOC时代”―SPOC解析.清华大学教育研究[J],2014

[2]徐葳,贾永政,[美]阿曼多・福克斯,[美]戴维・帕特森.从MOOC到SPOC―――基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清华大学MOOC实践的学术对话 [J].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130(4):13-22.).

[3]祝智庭,刘名卓.“后 MOOC”时 期 的 在 线 学 习 新 样 式[J].开放教育研究,2014(3):36-43.

第3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高职课堂,教学困境,解决方法

随着互联网时代和移动通讯时代的到来,借助移动互联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以是大势所趋,不可抵挡。而智能手机也因其强大的功能和与互联网的紧密结合,身受年轻时尚一族的大学生爱不释手,形影不离。虽然智能手机改变了大学生的生活,让他们享受着极大的便利和乐趣,但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生涯中最重要的环节———课堂。借助移动互联即丰富了课堂教与学的方式,也给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问题与困难。

一、“移动互联”影响高职课堂教学改革遭遇的困境

(一)课堂教学改革中移动设备进驻了课堂,学生却拿它做跟课程无关的活动

移动终端消除了时间与地域的限制,用户借助移动互联网,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传输成为现实。不少高职课堂里,为了能正确引导学生使用手机完成与学习相关的活动,限制上课使用手机,而转变为通过移动互联方式改革教学模式,丰富课堂,老师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改变了教学手段与方法。但不变的是,很多学生依然作为低头族,自娱自乐的。这也对课堂教学中该不该使用、如何使用移动互联方式改进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思考的问题。

(二)教师通过移动设备端在线课程教学,因条件限制无法实现全员在线教学需要

首先,手机设备限制。教师与学生的移动端设备大不一样,有的设备制造商为了提升核心竞争力,有自有的操作系统与限制。比如:在线班级APP会因为某些手机品牌限制而不能安装,也就是说,有些学生无法参与在线课程的内容,这给了他们不参加课堂教学的理由。其次,班级人数限制也会影响移动互联开展课堂教学。大班课上课时,特别是百人之多的课堂,单由教师个人使用移动互联方式教学,对教学控制提出更高的要求,何况还有不同的年级,不同的专业之分,这无疑对教师的个人移动设备造成了无形的负担。再者,校园wifi限制。对校园wifi没有覆盖的学区,通过在线课堂,超额流量,无形增加教学的成本。

(三)强调移动信息在教学中的作用,却因此忽略了课堂本身特点

移动互联的使用,只能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不是万能的,更不可能替代课堂教学,高职院校的课程很多都有其独特的性质,在采用此方式时,如果不考虑本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全部都采用此方式,不仅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而且忽略了信息技术教学应用的特有规律。这样的课堂教学信息改革,会因缺乏互动,影响教学效果。

(四)存在信息资源利用不当,老师在课堂教学的主导弱化的现象

仅仅利用移动互联适应传统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模式的方式,只是由过去的人灌变为现在的机灌或人机共灌[2]的教学模式。这样导致高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出现一些现象,如:不加分析的将线上的资源、信息拿过来,学生接收信息量太大,无法把握重点,泛泛而谈,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影响教学质量。又或者,不根据自己的课程特点与学生需要,进行教学设计,教授的过程只是单纯的展示信息及资源。这些做法,不仅不能发挥信息技术手段的优势,更不可能改变传统教学的弊端。这样的移动互联课堂教学,不利于学生思考,交流,也无法发挥课堂教学的特点、更突显不了移动互联改革课堂教学的优势。

二、分析遭遇困境的影响因素

(一)高职学生自身特点因素

首先,高职学生的上网时间呈现“碎片化”趋势。移动互联网中,特别是微博、微信、视频的广泛使用,使其学习时间与内容变得支离破碎,而对碎片化阅读产生的习惯性依赖,随时随地的碎片化阅读影响了高职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1]。上课无法集中精力,总想着玩手机。再者,高职学生自觉性不高,表现为:自控力不强,没有良好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玩的时间比学的多,对待人和事态度不积极。移动互联能24小时在线诱惑力大,信息更泛,对他们来讲更是挑战,若长期沉迷其中,消极态度,势必会助长我行我素,不容管理,不容说教,给学生成长和学生管理带来问题。

(二)移动运营市场因素

大学生本身就是强大的消费群体,也是未来市场新的新消费主力,移动互联正是看中这个群体,通过各种方式让他们通过各种用户体验,形成消费习惯,培养他们成为忠实消费者。用手机消费,体验多样化,吸引力远远大于课程教学的力度。再加上使用包月、送流量的方法,能随时使用手机上网,也无形中增加了相关费用。

(三)思想上有无重视教师主导课堂的因素

课堂教学应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如果忽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也就无法发挥。现代课堂教学虽然也有多媒体等教学手段,但多是单向传授,无法实现有效的互动,但移动互联将单一的信息化教学多元化,打破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丰富教学手段,增加学生的学习体验。那就更需要教师对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设计、筛选、整合,对线上线下教学手段灵活运用,更突显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作用。如果只是单纯的把网上资源搬到课堂,不适当选择,不合理利用,根本无法体现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理念、方法、知识的精髓,更不用说让教师体验到课堂教学的乐趣了。

(四)课堂教学存在与否的本质因素

虽然课堂教学改革需要适应现代移动互联发展趋势,但这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或将取代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有着移动互联不能取代的优势———面对面教与学。课堂教学的面对面,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学习体验,加深师生间情感交流的必要途径。课堂教学过程,也是教学合作过程。移动互联环境下,教学参与者不仅有教师,学生,还有企业指导教师,网上指导专家,打破传统的封闭式师生关系,也改变了学生只能向老师求教的单向学习模式,课堂教学从空间上构建起一个平等对话与学习的平台。课堂教学利用这个平台,将资源合理利用,合理的分配,依据学生特点个性化学习,分小组、参与、调查、反馈,最终回到课堂,交流、提问、讨论、总结。

三、解决“移动互联”对高职课堂教学不利影响的方法

(一)教师应立足课堂教学,并保有不断学习新事物的热情

我们所处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的生活正发生变化,学习方式正在改变,作为教育的引导者更要适应并接受改变与挑战而不是排斥,唯一不变的是对教育事业的热情,对知识、思想、智慧的热爱。改变意味着教师需要提升教学水平,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充满对新生事物的好奇,对学习的热情。学习如何让课堂生动,就像给学生将故事;学习如何在课堂里设定悬念,让学生充满期待;学习如何为自己课堂代言,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学会如何授之于渔,而非鱼。学习好比做游戏,用互联网思维的游戏化,满足学习者的需要,促使他们更加积极的学习。

(二)提高高职学生社会认同感,道德自律,行为自控力

陶行知曾经说:学校即社会,也认为社会即学校。高职学生更不可能脱离社会,他们需要更多的参与企业活动,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多动手,多锻炼,提升专业技能,更重要的是这个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认同感,提升专业素养。无论是企业实习,定岗实践,还是小组课堂,调查报告等,都需要协同、合作完成,而非个人行为,企业里更不可想怎样就怎样,需要遵守规定,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只有他们真正意识到自己将是高素质的职业人,而不是教育阶段的后进生,需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行为修养,能合理利用时间,会计划安排好自己的大学生活,课堂低头族的现状可有效改善。

(三)重视课堂面对面教学的学习体验,采取“全渠道”沟通与合作

移动互联的快速发展,更突显课堂教学真实面对面沟通的优势。这不只是知识的交流,更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情感的沟通,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满意度的重要途径。好的课堂教学,师生应是和谐的,氛围融洽且乐学。教师能真实体会到学生的感受,学生的参与能激发教师教学的灵感,更能体现教学的艺术。有效借助移动互联,增加学生学习体验的途径,目的是让教师更好的行使教书育人的职责。“全渠道”式的教学,以课堂教学为载体,打破传统课堂空间的局限,将线下的课堂移到了线上,将线上的资源引到线下。学校课堂,具体工作环境,模拟情景,灵活切换。学生可即时、同时提问题,说想法,有效调动学生的眼,脑,手,耳,口。学生的注意力越集中,学习体验的满意度也会越高。

(四)强调移动互联发展过程中的社会安全责任、提升移动互联配备对教育教学的支持

一方面,相关部门要保障移动互联信息传播的安全。根据移动互联网的特有技术特点,调整监管策略和思路,建立并完善运营的安全管控机制,包括:互联网信息服务许可、备案制度和信息制度等,保障信息、传播的安全。另一方面,运营商行业不断地发展,提升自身的技术和服务质量,使学生愉快享受信息时代互联网带来的新的学习、生活方式时,更要积极承担起自身的社会责任和义务,培养忠实用户,维护企业利益外,不忽略对教育教学的支持。

作者:周颖 单位:湖北广播电视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军强.严丽丽.仇兆波,移动互联网对高职学生成长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软件工程师,2014(08).

第4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根据上级文件要求,全国中小学延迟开学期间广泛开展

线上教学服务,统筹考虑在线教学计划,做到与开学后教学

的有效衔接。为了使开学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够更加顺

利有序的开展,保证教学质量,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如下的

开学衔接教学计划。

一、成立组织,加强管理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以教导主任为副组长以及全体任课

教师参与的学科教研组,认真研讨,积极备课。

一、确保教学质量,打造高效课堂

(一)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概念,研究透

彻,了解重难点,能运用自如。

(ニ)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从学生的角度去分析可能存

在的疑难点,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及解决办法。

(三)灵活的运用教学方法,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

排每节课的活动等等。

(四)重点关注课堂上的掌握情况,创造良好的课堂氛

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的反馈。

ニ、重视班级文化,恢复学习状态

(一)线上学习极大的考验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

_我约束力,但是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缺乏师生互动、

学生交流的环节,导致学生上课过程中缺乏主动性、参与性。

(ニ)容易有外界因素的影响,学生的思维容易中断以及

不利于学生ー些行为习惯的养成。这些问题的存在,势必成

为开展线下教学的障碍。所以恢复学习状态、营造良好的班

级气氛、构建融洽的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尽快恢复学习状态,

是当务之急。

(三)可以通过开展同桌互助、优生展示、小组合作等学

习活动,激发学生在轻松愉悦中交流互动,让他们增强学习

信心,重建学习规则。

三、

教师要了解学生状况,做好知识衔接

(一)学科知识内容的衔接,是学生线上线下教学衔接的

关键环节。教师要通过开展线上学习效果检测活动等对线上

教学情况摸底,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

(ニ)对全班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分析,对于学生普

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要拿到课堂中,重点讲解,强调,对于

个别学生存在的问题,可以通过同学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小

组合作等方式,帮助孩子找到解决办法。

(三)要求每位教师要认真备课,毎次新授课之前可以结

合前面的内容进行回顾梳理,尤其是有关联的知识,加深学

生的印象,从而迗到学科知识学习上的衔接。

四、做好课后辅导工作

学生愛玩、好动,自控能力以及自我约束能力都比较差,

因此,要充分利用课后的时间,尤其是比较落后的同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现状,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

五、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一)抓好学校安全管理,建立管理责任制,定期检查,

并做好记录。加强班级管理,认真做好交接班工作,培养孩

子们的西沃保护意识与能力。

(ニ)做好防护工作,紧抓学校卫生清洁,坚持消毒工作,

并做好记录。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水平。

学校线上教学与返校开学的教学衔接计划

为做好我校线上教学与返校开学教学的科学、高效、优质衔接,特制定此计划。

一、压实三个层面的责任:

1、校级领导:制定周密衔接计划,密切监控衔接流程,及时汇总衔接信息,科学调整衔接思路。

2、年级主任:做好年级师生衔接的督导,掌握第一手衔接资料,形成年级教学衔接的研判报告。

3、班主任、科任教师:设置每位同学的衔接台账,确保每位同学顺利、轻松、优质过度。

二、做好三个层面的线上学习学业检测。

1、全校统一组织三个年级的线上学习阶段学业检测,重点监测学生知识掌握情况及是否存在分化严重的问题。(七八年级安排教师提前拟出检测题,开学前印刷完毕)

2、年级组织重点学科的抽测考试。

3、科任教师有针对性的做好线上学习内容的小测试。

通过以上三个层面的学业检测,学校形成线上学习阶段学生知识掌握情况的研判报告,精准指导后面教学的开展。

三、开好三个层面的指导会议。

1、组织召开全体教师会,要求教师对自己的线上教学做出总结、评估,对每个学生线上学习的状况做出准确评价,同时对后续教学进行指导性引领。

2、开好学生的学习指导课。

3、开好防疫指导、心理辅导讲座。

四、做好三个层面的衔接

1、教学衔接:

教师在学校组织的学业检测基础上再在课堂上进行一次线上教学内容的梳理与回顾,双层面评估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

每节新授课前利用5---10分钟对线上学习时段的内容进行提问、夯实、巩固。同时做好课堂上和学生的密切交流,想方设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加强和学生的互动,消除课堂学习的生疏感。做到多提问、多鼓励、多关心、多督促。

做好教辅用书的合理衔接、科学利用。切忌各学科一股脑的推给学生,造成负担过重;继续推行“碎片时间整合”活动,引导学生把零散时间充分利用好,班班树典型;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小组成员之间互督、互促、互勉、互助。

2、心理衔接:领导、班主任、科任教师进行包联,覆盖每一位同学做一次“爱心辅导”,引导每位同学阳光、积极地投入到校园学习生活中来。

3、体锻衔接:体育课要注意运动开展的循序渐进。安全、规范、适度。

五、做好三个层面的督导:

1、教导处:加强卫生、纪律管理

2、年级:加强学习习惯养成

3、教务处:加强课堂巡视、作业检查

六、做好毕业班的三项工作

1、学生摸底:职高学生、中考报名学生、外飘学生。

2、三项加试的练习、迎考工作做好提前安排。

3、争取扩充学习时间。各学科加大复习力度,提早进行模拟题演练,力争在实战中发现问题、弥补短板、强力提升。

七、发起三个层面的活动:

1、组织一次“向英雄致敬,向老师献礼”的班会,厚积学生的家国情怀,树立学生感恩老师教育培养的意识。

第5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生物化学是医学高职院校重要的基础课程。单一的教学方法存在较大弊端,因此探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通过分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和优势,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和应注意的问题,以期获得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

生物化学是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它们的分子结构与功能、各物质代谢与调节及其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从而在分子水平阐明生命的本质。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生物化学课程后能够掌握各类生物大分子在生物体内的代谢和调节方式,从而能解释物质代谢规律与生命活动的关系以及物质代谢与疾病的关系。生物化学课程很重要,但却是医学院校学生公认的学习难度较大的课程。如何让学生更好地学好这门课程一直是教师们努力探索的课题。近年来,PBL(Problem-BasedLearn⁃ing),CBS(CaseBasedStudy)、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等教学方法均被尝试应用于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但由于每个学校生源不同,条件各异,领导对于教学改革的重视程度不同。因此,这些教学方法虽然理论上具有许多的优点,但在许多学校也仅仅停留在学科教师做做课题而已,等课题结束,又回到传统的教学模式上,无法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智能终端访问互联网。这不仅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和信息的方式,而且也改变了学生的学习观念和学习方式[1]。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开展课程教学改革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因此,本文结合医学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谈谈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生物化学课程中的应用。

1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具备的条件

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移动设备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成为大学生们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微信、QQ、邮件、论坛成为学子们常用的联系方式和社交平台。智慧校园建设也如火如荼地在各高校中进行。学习不再仅局限于教室这一特定的空间,也不再局限于45min的课堂,而是拓展到了更宽广的领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移动学习应运而生(线上教学)。另一方面,以网络为平台的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也在各高校中进行,题库、素材库、课件库和案例库等资源在网上均可以搜索获得。近年来大力推广的MOOCS也为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提拱了保障。

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

传统的线下课堂教学的突出特点是具有良好的组织性,有利于教师系统地传授生物化学知识,但也有明显的弊端,表现在授课教师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仅仅是被动地囫囵吞枣式地接受知识,不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基于互联网的线上教学的优势在于,能最大限度地利用网络共享的海量的教学资源,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上的课件材料、教学视频和习题资料等教学资源时可以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比,线上教学更加开放和自由,但落实到每个学生身上,则差异性极大,不能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很好地参与线上教学。以MOOCS为例,很多学生会注册MOOCS课程,但真正完成整门课程任务的比例不高,学习者的持续性不强,退学率高[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一方面让学生由知识接受者转变为课堂的主人,教师由“课堂的主演”翻转为“课堂的导演”,能将传统线下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作用的优势与线上网络化教学中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优势结合起来,课堂效率大大提高[3]。另一方面,混合式教学极大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内容,能够将学生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同时,混合式教学使师生间的交流更加顺畅。教师可以在线与学生交流讨论,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能及时给予解答[4]。网络第二课堂行之有效地拓展了课堂教学,强化了师生之间的实时有效的沟通。这对于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显著的作用。

3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实施策略

3.1充分利用线上资源做好课前预热

在课前,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安排,在已建立的微信或QQ群组上提前给学生布置相关的预习作业。比如,糖代谢章节是生物化学课程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物质代谢的章节,由于代谢途径很多,包括无氧氧化、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糖原合成与分解、糖异生等,各代谢途径相互区别又互有联系。传统的教学方法由教师讲授为主。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教师讲完后,很大一部分学生脑袋里就像一团浆糊,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因此,在课前,可以让学生思考: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有何区别这两个代谢途径有何联系,正常人一天中血糖浓度的波动情况以及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的原因等问题。学生带着问题搜索相关的网络教学资源,观看相关教学视频,阅读教师预先上传到教学平台上的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学生分组讨论相关的问题,教师参与在线讨论,主要是对讨论的方向进行适当地引导或者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对所学的知识有初步的了解,达到课前预热的目的,而这种方法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

3.2线上线下混合提高课堂效率

在课前充分预热的基础上,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已有一定的认识,可以对师生间的角色进行翻转,采取请学生分组讲解知识点的方式,每一个小组讲解一部分内容。其他小组的学生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要求发言的学生解答。对学生讲解得不到位或课堂讨论没有涉及而学生需要掌握的问题,教师可以进行适当补充引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再是课堂的主导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另外,还可以开发或者借助网络上现成的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内容相关的小游戏。在讲解完某一知识点后,可以让学生点击链接进入相应小游戏,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强化相应知识点的学习。例如,在学习DNA的结构中DNA碱基互补配对规则这一知识点时,可以让学生在线体验4399小游戏网站中的“DNA实验室”的游戏(http:///flash/3628_2.htm),通过控制鼠标让A和T配对,G和C配对。通过游戏,学生们牢牢掌握了碱基的互补配对方式。线上线下混合的课堂教学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

3.3线上线下混合做好复习巩固

传统的教学方法一个很大的缺陷在于:学生和教师之间交流太少,教师上完课书本合上就走了。由于师生接触的时间少,教师对于课堂内容学生掌握了多少,有没有什么疑问以及课下是否复习这些问题知之甚少。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对于课堂上还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学生不仅可以在课间或课前当面请教师答疑,而且还可以在课后通过多次反复观看教学视频,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在微信群或QQ群上与学生讨论或给教师留言请教教师。每节课后,教师可以通过在教学平台上设置相应的测试题,学生通过登录自己的账号完成在线测试。教师可以在平台上浏览学生完成测试的情况,包括是否按时完成以及测试的正确率如何等。为了引起学生对于在线测试的重视,教师可以将题库中的部分代表性的题目放在每节课课后的测试模块中,让学生可以反复练习举一反三。

3.4线上线下混合促进拓展延伸

由于生物化学知识更新速度快,教材上的知识常常有滞后的现象,教师需要了解学科的最新进展并结合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查阅与生物化学相关的网站,对某一专题在国内外的研究动态进行更进一步的了解。比如在糖代谢章节,药学专业会安排降血糖的药物这一内容,编入教材的许多内容已经在临床上没有使用了,而一些最新的药物却没有体现。可以让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拓展知识面。国内许多高校和科研院所已建起了生物化学网站。这些网站上有许多学科发展的信息。一些网站上有许多最新的科技成果信息或者一些最热门的科学新闻,比如ScienceDaily网站。医学生们还可以多关注丁香园、好医生网、生物谷等网站。另外,可以指导学生使用数据库进行专题学习。除了万方、知网等中文数据库外,还可以指导学生通过NC⁃BI、BioMedNet等站点直接查询使用MEDLINE等英文数据库。该网站可以免费提供文章标题、作者、出处、摘要等关键信息。

4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其一,医学高职院校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学生的学习任务普遍较为繁重。有些学生在应对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时不够自觉,教师布置的线上作业没能保质保量完成,对于一些在线测试甚至请别人代为应付完成。因此教师应重视过程性评价,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反馈,比如随堂提问、小测等均能对学生自觉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其二,线上的网络信息资源内容丰富,在各个领域均有涉及而且增长速度很快,但各种信息表现形式不一、质量良莠不齐。有些信息经过精细加工,读后让人获益良多。有些信息则是粗制滥造,很容易给学生造成误导。由于大量高质量信息与低质量信息混杂在一起,学生在常常在大量冗余、粗糙甚至虚假伪劣的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为了避免学生由于茫然无序地搜索甄别信息的优劣而浪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教师在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同时,可以为学生介绍一些与生物化学课程相关的网站、常用的数据库以及搜索引擎。这便于学生更有效地利用网络上有价值的信息。

5结语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在医学高职院校生物化学教学中有着独特的优势。这一教学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与网络资源和网络教学有机结合,充分利用线上线下的教育教学资源,可以极大增加教学信息量,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课堂效率,收获更优质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倪志华,杨丽坤,张晗,等.互联网+背景下的生物化学实验改革初探[J].教育教学论坛,2016,(38):86-87.

[2]汪基德,冯莹莹,汪滢.MOOC热背后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9):104-111.

[3]李锋,朱蕙霞,贾惠,等.独立学院医学生物化学混合式教学探索[J].江苏科技信息,2016,(30):37-38,50.

第6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物理是一门实验性、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要提升教学效率,除了教师要有超强的专业知识外,还要有高效的教学设计,好的教学设计会考虑多种因素,如学生的认知水平、学生的兴趣爱好、教辅的选用、教学工具的运用等。以案例“力的合成”为例,优秀的教学设计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前测设计

1.检测题设计

学生在初中已学过一些简单的力的合成知识,平时也见到物体受多个力的情况,课前先设计一些题目可检测学生对此知识点已掌握的程度,有利于教师抓住重难点。

2.检测题

(1)合力和分力可以相互代替吗?

A.可以 B.不可以

(2)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两个力能进行力的合成吗?

A.能 B.不能

(3)合力是否一定大于分力?

A.一定大于 B.不一定大于

(4)如何求两个分力的合力?

A.相加 B.相减

C.相加或相减 D.其他方法

初中时学生已学过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学生普遍掌握得较好,但问题若稍微复杂点,就会有许多学生出错,通过课前几道题的检测,教师可大致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下一步进行新课教学奠定基础。

二 教学设计要素

1.分析教材,明确该知识点地位

力的合成是在学生学习力的概念和常见力的基础上研究多个力的合成问题。依据等效思想,在实验基础上得出矢量运算普遍遵守的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矢量运算始终贯穿在高中物理知识内容的全过程中,具有基础性和预备性,为以后学习速度、加速度、位移、动量等矢量运算奠定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矢量概念是高中物理教学中引进的重要概念之一,是初中知识的扩展和深化。

2.学情分析

关于力的概念学生已有一定的知识体系,也掌握了力的图示法,通过检测题,教师可发现部分学生对一些概念存在误解,如他们简单地认为力的合成即是两个力相加或相减,合力一定大于分力。因而讲授新课时,教师要重点把这一误解提出来,以引起学生注意。

3.教学设计思路

教学设计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原认知水平,在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上建构科学知识。抓住本节教学的重难点。

4.教学步骤

第一步,创设问题导入新课。根据学生很容易求出同一直线上两个力的合成问题,教师给出一个问题:当两个力成角度时,如何求合力。学生凭直觉可知道这时求合力并不是简单的相加,先在学生原有的认知上产生冲突,继而引出焦点问题:如何求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

第二步,围绕焦点问题设计探究活动。先引导学生考虑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合成时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成角度时是否可以用作图法求合力?如何求合力?从而引出学生的探究活动,探究成一定角度的两个力合成的规律。指导学生通过设计和进行实验,观察、记录并分析处理数据,得出结论。

第三步,引导学生总结、归纳,明确力的合成时的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

第四步,结合平时的生活实践对新知识点进一步拓展,探究多个力合成的方法。

第五步,明确力的矢量性,了解平行四边形定则是任何矢量合成时都遵守的定则。

第7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优化;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提升他们的识字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关系到其他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习得。识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基本能力。新形势下,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创新教学思维,转变教学模式,拓展W习路径,采取适当的方法来提高小学生的识字能力。

一、提升教师素养,为识字教学做准备

小学生在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习效果的好坏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教师教学方法的好坏、教学设计如何、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否恰当等等。这些都关系到学生学习兴趣的高低,也直接关系到他们的学习成绩和学习效果。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识字教学,必须优化教学设计,尊重学生,创新教学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此,小学语文教师素质的高低就直接影响到了以上种种的教学要素,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就必须提升教师素质,这是实现有效识字教学的基础和前提。要想提升教师的素质,首先要把好入口,在教师招录的时候一定要任人唯贤,选择德才兼备的人,同时强化教师培训,提升教师的教学技能;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转变以往滞后的教学模式,尊重学情和学生,激发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后,教师要发挥学科组的作用,可以实现集体备课,提升学科组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发挥团队的作用。此外,教师还要认真备课、上课、听课,优化课堂管理,做好课堂反思,及时的调控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

二、创新识字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小学生由于受到自身习惯和年龄的限制,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不长,学习成绩受到学习兴趣的影响,或者说他们学习兴趣的高低直接决定着他们听课的状态和效果。要想提升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质量,必须从学情出发,创新识字教学设计,实现识字教学的知识性与趣味性的统一。识字教学的设计要尊重学生,从学生的现状出发,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比如谜语教学、认字比赛,小组合作学习等。就拿猜谜语来说,教师可以这样有效的设计教学过程: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字,这个字有两部分组成,左边是木,右边是干,大家开动脑际,猜猜是什么字呢?这样让学生猜字谜,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如:如果我们用土拦到一个人的去路,这会是一个什么字呢?猜字谜的方法,较为简单,并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大的提升教学效率。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紧扣教材,从现有的学情出发,采取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教学的质量。素质教育环境下,教师的识字教学一定要紧扣教材,创新设计,给学生一定的新鲜感,这样才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教师也不能为了花骚的教学而设计,切记教学方式的采用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的,任何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和教学策略的实施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设定的,在识字教学课堂也是如此,任何教学模式的采用都是为了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和学习的效果。

三、转变滞后的教学思维,巧用语文拆字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贵在教学方法的展示和学习方法的掌握,汉字教学有规律可循,但是也可以结合教学实践的发展探索新的教学规律。汉字寓意深刻,包罗万象,每一个汉字背后都有一定的故事。要想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重要。兴趣得到激发固然重要,如果学生的学习能力或者掌握的知识有限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果。为此,提升学生生字词的掌握数量也非常的关键。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被老师的讲解所吸引,那么学生就会集中注意力,专心的认真学习了。比如我在讲授“从”字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解释,首先是两个人,一个人跟在另外一个人后面,两人相伴而行这就是“从”。又如汉字“好”,首先把汉字拆解成一个“女”字和一个“子”字,一个家庭有一子一女就是圆满,这就是“好”。再如讲解汉字“令”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这样解释:孩子们今天你们都处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果在学习上你“今”天比别人努力一点点,那么明天就有可能命“令”他们,做生活中的强者,这就是从“今”到“令”的解读。识字教学中开展汉字的拆解不但可以让学生领略汉字的魅力,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简化识字教学,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了解汉字的意思,掌握住汉字的拼音和写法,提升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小学识字教学的意义重大,作为语文学习的基础,识字本身就非常的重要,同时,只有提升识字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的识字率才能夯实语文学习和其它学科学习的基础,促进小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识字教学的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上述笔者的论述之外,还有其他的方法。无论采取哪种识字教学的方法都必须紧紧围绕着教学内容和学情,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简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最大限度的提升识字教学的有效性。当然识字教学是过程教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需要在教学中耐得住性子,不急于求成,同时敢于创新教学模式,依据课堂的变化调整教学思维和教学过程。

参考文献:

[1]李晓梅、刘凤琼.试论新形势下如何提升小学语文课堂识字教学的质量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5(02)

第8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关键词]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6)03-0088-03

一、引言

翻转课堂是基于信息技术支持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课前,教师提供教学微视频及其他相关学习资料,学生通过学习教师上传的学习资料,自主学习课程内容,完成知识的传授任务;课堂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组织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答疑解惑、完成作业等方式完成知识的内化任务①。这种教学模式的优点是使教学过程中倡导的“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理念很好地付诸实践,促使学生个性化学习与发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的培养②,有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开展深层次的个性化指导。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翻转“教”与“学”,把传统课堂上主要以教师讲为主的知识传授任务前移到课前,而课堂上,教师的精力主要放在解决问题、组织合作探索、进行个性化指导上。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操作性强,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教学过程需要以学生为主体,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探索。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很难满足教学要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采用课前线上自主学习与课堂上个性化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增加了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和个性化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提高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实效意义重大。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现状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高校开设的公共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指出“: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内容应力求实践性、科学性和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切实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要在遵循课程体系和课堂教学规律的前提下,引入多种教学方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提高教学效果。”尽管很多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设置及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目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1.课堂教学以教师讲授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职业生涯发展及就业指导类课程内容多、学生个性化的需求高,但当前在知识传授环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一般在课堂上以学生听课教师讲课为主。由于任务重,学时有限,课堂上基本没有讨论答疑环节,很少有师生、生生间的交流互动,课堂教学很难实现个性化指导。2.教学支持材料单一,针对性不强。目前,虽然大多数高校采用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很少有时间在课堂为学生呈现丰富多样的、多元化的素材,如应聘视频、职业探索视频、相关网络链接等。课程教学内容一般以教科书上规定的内容为主,无法满足学生多元的个性化需求,教学针对性不强。3.学生学习自主性不强,教学效果不理想。大多数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在教学时,不能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让学生在把握和理解知识点及事实的基础上,在课堂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促使学生积极互动,提出主张与见解。课堂教学氛围沉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性不强,参与意识淡薄,不能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教学效果不理想。4.教学反馈环节薄弱,对实践的指导力度不够。学生缺乏对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相关理论如性格探索、兴趣探索、能力探索、职业探索、就业技能等的反复练习与思考,在实际应用上,不能举一反三;由于采用大班教学,教师也很少能对学生跟踪指导。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最早开展翻转课堂研究工作的埃里克•马祖尔(EricMazur)把学习分为知识传递和知识内化两个步骤③。可以说,知识的传递是知识内化的前提与基础,知识内化是知识传递的升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实现知识传授与知识内化的统一。课前线上教学是知识的传播、传授阶段,学生通过对线上视频资料及相关材料的学习,达到掌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相关知识,了解相关理论,认识相关测评工具,认清相关职业发展及就业现状的基本事实,并初步形成自己的理解与看法。课上线下教学是知识的内化吸收阶段,学生通过与教师及同伴间合作进行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角色扮演、游戏)、小组讨论、心理测评、答疑解惑、完成作业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初步形成相关的职业发展与就业观念,掌握相关技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师资力量多源于不同学科专业的教师,在学缘结构上有独特的优势,但教师多为兼职,时间有限,由于录频工作量大,且教师专长不同,笔者提出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单位合作开发微视频,在此基础上,把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分为课前线上教学、课上线下教学、课后线上线下反馈教学三个阶段。以就业指导教研室为单位整合教师资源,合作开发。采用集体备课,分解教学内容,分配给教师,精选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分片段由教师录制成微课视频,并由教研室借助网络教学平台建设微课网络资源,由教师共享,教师采用录制好的微视频并上传个性化素材开展翻转课堂教学。课前线上教学:明确教学目标,做好课前知识输入。一是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上传学习资料到网络学习平台,供学生下载、观看、学习共享。上传的学习资料包括由就业指导教研室提前录制好的微课视频、授课教师的教学课件、相关知识网站链接、引导性问题、相关职业规划测评端口等。同时,教师也可以上传与教学目标相近的其他名校、名师的公开微视频、课件、短片、音频资料等④。二是学生要根据教师的要求及自己学习的时间偏好,自主安排时间课前在线学习教师上传的资料,熟悉规定的教学知识点,并根据教师设置的引导性问题进行思考,课前自主学习,完成知识的输入,同时要正视遇到的问题,不躲避,不忽视。三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在线交流平台、微信、QQ等进行在线交流互动,讨论遇到的问题,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如把问题或心得分享到微信朋友圈,或者微信群,供同伴学习讨论。教师在这一环节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归纳总结,把主要问题记录下来集中讨论,并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做好课前备课准备。课上线下教学:深化认识,综合提升。在线上教学的基础上,学生基本完成了对基本知识、基本事实的学习过程,不需要教师在课堂上用大部分时间来进行简单的基本知识、基本事实的传授。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扮演学习促进者、组织者的角色,把课堂的主动权交予学生,通过模拟场景、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内化吸收。因此,在课上线下教学中,教师可要求学生自发分组,按照团队就座。教师根据学生课前线上学习情况,确定教学的主题。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对每个团队进行个性化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及团队的疑惑与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掌握相关测评工具,实现教学目标,如自我探索部分,运用心理测评、生涯案例分析、角色扮演及价值观拍卖游戏、小组讨论与分享等方法,强化学生的参与体验。同时,利用新媒体技术,如微信、微博等,鼓励学生分享经验心得及问题,注重立体化、实践性教学。在讲授面试技巧及注意事项知识点时,可以通过新媒体现场采访同专业毕业生、邀请提前联系好的企业HR进行5~10分钟的现场模拟应聘,或现场播放提前录制好的应聘成功或失败的视频案例等,丰富学生对面试环节、技巧及注意事项等知识的感性认知。在教学进行到一定时间后,教师要求以团队为单位进行成果展示,可以由团队组织者做总结性阐述,再由各团队成员进行补充,团队之间进行相互提问及点评,最后教师对各团队进行评价、总结,深化认识,综合提升。课后线上线下反馈教学:反思评价,巩固提升。学生课后及时完成作业,教师及时反馈是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翻转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在经历了前面的教学环节后,课后应通过线上线下实践,进行教学反馈。如在简历制作知识点的教学中,经过前两个环节的学习,学生基本掌握了简历的制作要点,认识了简历制作的误区,并了解了一份好的简历对成功应聘的重要性。但如果不在课后亲自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作一份简历,学生很难在实践中运用简历制作的技巧,也很难对自己的经历等进行简要合理的概述。因此,课后线上线下反馈教学,通过学生课下实践操作与思考,并运用互联网的便捷把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再次分享讨论,让同伴与教师批改,进行反思评价,才能巩固提升。

四、结语

将微课与翻转课堂引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实现个性化指导,符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目标要求。翻转课堂的模式实现了教师“教”的能动性与学生“学”的能动性的统一,能够有效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所采用的优质教学微视频资源,丰富的教学手段,多元的教学形式,受到大学生的欢迎与认可。但是,我们也看到,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教师、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教师来说,翻转课堂的成功开展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能力及素养,需要教师投入更多的时间开展翻转课堂相关环节的组织、设计、讨论引导工作。对于学生来说,翻转课堂的成功开展,需要具备较强的自我管理能力,克服在学习上的“等、靠、要”的心理依赖,主动根据教师要求做好知识的自主学习,开动脑筋,积极思考,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及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分配线上学习时间。可见,翻转课堂的成功开展需要发挥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值得注意的是,翻转课堂仅仅是有效开展教学的一种模式,而不是唯一的最好的模式。教育是传道授业解惑的过程,实施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改革,并不意味着所有的知识点教学都需要教师录制视频,进行课堂翻转。如何更好地实施翻转课堂,如何激励学生学习的自主性等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注释]

①陈子超,蒋家傅.高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现代教育技术,2014(12):112.

②何克抗.从“翻转课堂”的本质看“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未来发展[J].电化教育研究,2014(7):7.

③王聪,张凤娟.翻转课堂教学法在美国:历史、现状与课题[J].外国教育研究,2015(9):97.

第9篇:如何提升线上教学的效果范文

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联合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把“研究生数字化教学(e-Learning)平台”(以下简称“教学平台”)的研究、建设与应用作为教育信息化的突破口和教学改革的基石列入了“211工程”建设项目,构建了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提升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教学平台怎样与学校统一认证系统实现互补或是同步?“教学平台主动融入学校信息化工作,与学校统一认证系统集成,实现了全校用户的单点登录。同时,教师与研究生的资料信息和选课信息与研究生院已有的研究生培养管理系统采用数据推送的方式实现了实时共享,保证了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避免数字化教学平台形成信息‘孤岛’。”天津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白海力对《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如是说。

为了避免部教学平台建成一个死去一个的情况发生,天大在教学平台的应用方面下足了功夫。天津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技术系主任夏军认为,以下三点是教育平台能够有序、持续应用的关键。

第一,多渠道推进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应用。研究生培养办公室和教育技术系协同合作,自项目伊始就进行顶层规划与设计,抓住软件、政策、服务三个关联要素,制订从试用、推广到提高的分阶段实施步骤,推出了有关以项目建设为基础的系列资助政策规定。

第二,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通过应用培训、专题研讨、示范课程等途径向教师传递最新的信息化教学设计理念,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教师也在教学平台实践过程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第三,重点培育开放课程,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共享。重点培育一批资源建设丰富、师生互动良好的课程,建设为开放课程供校内外学习交流,既反映师生在真实教学过程中的成果,也展示了名校教师卓越的教学风范。2012年、2014年分两批向校内外“开放课程”69门。

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对教学平台的总体评价非常满意和比较满意的教师占75.41%,研究生占61.91%;从对今后继续使用教学平台的态度看,表示“不愿意继续使用”的教师仅占2.46%,研究生仅占8.46%。

据天津大学教育学院院长闫广芬介绍,经过多年的建设实践,教学平台已形成相当规模,有500余位教师通过教学平台开展教学,建设课程500余门。线上课程《学术道德规范教育》成为了全校博士生的必修课;《硕士英语》课程全部实行网络在线考试;2015年起天津大学实施博士研究生招生“申请-审核”制,教学平台成为了外国语水平的考核平台。教学平台被天津市评选为“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据悉,天大教学平台将在2016年移动APP,以适应师生移动教学的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重点建设一批视频开放课程。教学平台有力地推动了信息技术与研究生培养的深度融合,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华东师范大学:在线教学的“金字塔”模式

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也正不断浮出水面。要求改革的呼声越来越高。应此潮流,密涅瓦大学、UniversityNow、2U等一些新兴互联网教育形态横空出世,受到了大众的强烈关注,并引发了人们对于互联网时代新型高等教育形态的新一轮反思。华东师范大学在2013年加入在线教育的潮流。

“传统的高等教育往往采用按部就班、层次分明的育模式。不同知识、文化背景的学生聚集在一起,被制订以相同的教学目标,接受步调一致的授课,其学习评价和考查的标准也完全相同,这样的模式并不利于学习者实现真正优质的个性化学习。实际上,相比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更应强调释放学习者的潜能和活力,强调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华东师范大学信息办主任沈富可如是说。

当下的新兴“互联网+教育”模式则为学习者的个性化学习开辟了新的空间,提供了新的技术解决方法和手段,也对传统高等教育形成了新的挑战。沈富可认为,当下,高校亟须思考的问题包括,如何为学生提供每一门课程的个性化知识图谱,学习平台中的数据如何能够更专注于学生细粒度的学习成果,如何实现每个学生自定义学习经验的积累,学生和老师如何借助技术平台展开互动式的交流,如何充分评估每个学生的互动反应,通过及时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等等。在这些问题的指引下,华东师范大学围绕着“互联网”这一核心思想,在信息化教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据悉,2013年,华东师范大学正式推广Sakai在线学习平台,支持学习内容建设、论坛讨论、作业上传等基本在线学习活动。截止到2015年,近200位教师在Sakai平台上建设了300余门课程。2015年年底,学校启动“在线教学平台项目”,并于2016年初部署完成本校在线教学平台――“大夏学堂”。经140余门课程和超过100万访问量的试用,学校已经将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探索面授课堂与在线教学相结合的信息化教学革新作为推动学校教学改革的突破口之一。

沈富可在接受《中国信息化周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学校确定了以“金字塔”模式推广在线教学平台应用的总体思路,即将平台应用分为三个层级:基本层次――最基础的网络辅助教学;中间层次――翻转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高级层次――高质量的MOOC教学。学校认为,培养学习者的“在线学习”能力就像培养学习者“如何阅读”、“如何写作”一样重要,学生在线学习的能力将成为影响其终身学习成败的重要因素。不论是“自主学习模式”,还是“翻转课堂模式”,具有网络时代特征的在线学习形式都将是必然趋势。当前,数字化学习能力的重要性日益显现,学校通过开展在线教学来尝试完成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使命:培养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另外,学习者的数字化学习能力也为他们具备数字化教学能力提供了精神支持和概念轮廓。这对师范大学培养教师的数字化教学能力来说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