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家校合作的优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家校合作的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家校合作的优势

第1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幼儿园 家庭 合作 习惯

习惯是体现个人素质的重要参考。要使幼儿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单靠幼儿园或家庭其中一方,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只有家庭、幼儿园相互合作,才能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培养建立稳固的平台。

一、家园合作的途径

目前常见的、较好的家园联系方式有以下几种:

1.家园联系表。家园联系表的作用是幼儿园在行为习惯方面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要求家长督促幼儿严格执行,积极鼓励有进步的幼儿,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园联系表根据幼儿的年龄和普遍存在的问题设立具体内容:早起早睡、有礼貌、独立进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早晚刷牙、爱劳动、不挑食、不挑穿、爱护并能收拾玩具等。每项都有图示,便于家长与幼儿共同评价,每周为一个评价周期,用符号表示幼儿的表现情况,分为:(好),(中),x(差)。在备注一栏里,记录幼儿在家好的表现、有趣的事情,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情况增添项目。家长坚持每天认真记录,幼儿园在每周五的下午进行总结。经过教师认真细致地整理和统计,对在某些方面有明显进步的幼儿进行表扬。可采用设置小红花园地的形式,如午睡小红花、进餐小红花,讲卫生小红花,爱劳动小红花等,比一比谁获得的红花多,谁的进步大。抓住时机,多采用正面教育,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愿望。

顾子涵小朋友原来在家里依赖性强,有了家园联系表后,在家里变得爱劳动了。有一天,妈妈在备注栏里记下这样一段话:“顾子涵今天学会了自己系鞋带,认真又耐心,系出的鞋带非常好。”梅潇的妈妈也反映梅潇吃饭总是要人喂,但有一次妈妈说:“小朋友要自己吃饭,你要是做到自己吃饭,妈妈给你评个红五星。”孩子连忙低下头,自己快快地把饭吃完了。家长们都说自从有了联系表后,孩子们变得听话多了。家园联系表就像教师交给家长的神奇法宝,使得孩子们一个个都有了明显转变。

2.家长园地和家园信箱。家长园地是教师与家长之间沟通联系的专栏,以此可以使家长了解、掌握幼儿园行为习惯的具体内容和对不同阶段幼儿的不同要求,配合教师做好教育工作。家园信箱主要是向家长介绍必要的教育信息、教育子女的科学方法等,家长也可以把自己的见解和要求,通过信箱反馈给教师。

3.家长沙龙。沙龙的时间一般安排在下午的4:30以后,组织家长围绕如何培养幼儿形成良好行为习惯中的若干问题进行讨论。在家庭如何对幼儿进行劳动教育的讨论中,家长明确了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品德是形成高尚情操的重要条件。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家长忽视这方面的教育,不放手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只想“人为我取”,不想“我为人用”。家长应从自我服务性劳动做起,教育幼儿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穿脱衣服,同时也要为他人做事,为他人着想。沙龙的内容也可以请有经验的家长谈谈自己在培养孩子行为习惯方面的体会。

二、家园合作中教育的一致性

由于幼儿与父母相处时间长,父母对幼儿的行为影响较大,往往幼儿在幼儿园学到的好的行为习惯,在家里不能持续发展,因此,家庭和幼儿园应强调教育的步调一致。家庭与教师之间的要求要一致,密切配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这是形成幼儿良好习惯的关键。

第2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盼星星,盼月亮,好不容易让我盼来了期盼已久的暑假。

暑假无限风光。一天,我和妈吗医院的同事去小南海游泳。首先,我们去儿童乐园玩,儿童乐园可好玩了。有可以喷水的跷跷板,有两个喷水的滑滑梯,一个喷的水要大一些,一个要少一些,还有一个半圆形的喷水器,还有一大块游泳的地方,等。然后我们就去冲浪,冲浪可刺激了,像在大海里飘扬一样。只不过还有点吓人,我被呛了几口水。冲完浪,我们去泡温泉,“哇,好温暖呀!就像来到了人间天堂!”温泉里还有一些玫瑰花瓣,还有点香。泡完温泉,到了4点钟,下午的冲浪时间又开始了,我们又去冲浪,可惜晚了一步,他们已经在冲了,所以我们这场冲浪只冲了一小会儿。到了5点钟,我们依依不舍的告别了小南海。

重庆巴南区鱼洞二小二八班二年级:李欣言

第3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 艺术欣赏 家校合作 艺术欣赏能力

家校合作,顾名思义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得到更多来自家庭方面的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能得到更多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在我执教的学校里学生家长是以村居民为主的群体,家庭教育能力较弱,与学校教育的合作意识较淡薄,在学校多次工作引领下,家校合作趋于形式化;家长多数作为学校活动的旁观者和支持者,依赖、服从学校,少部分家长甚至站在对立面;家长参与目的单一,绝大部分家庭不重视甚至忽视子女的艺术教育,且能力不足,在艺术教育合作方面严重空缺,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在意识到这一现状后,我经过调查和尝试得出结论:家校合作是提高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有效举措。

一、家庭艺术欣赏现状

我做过一个针对学生和家长的调查,家长并不过多地与孩子进行音乐、美术欣赏方面的交流,一起参观美术作品展、听过音乐会或欣赏过艺术作品的人数比例很小,因此可以看出在家庭中,家长并不重视儿童艺术欣赏的培养,没有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或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

而在其他一些国家,这种现象是很不寻常的。为了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法国父母喜欢带孩子参加各种艺术活动,让孩子亲身感受生活与艺术。在学校和家庭的合力培养下,法国孩子对建筑、美术、音乐普遍有独特的感悟与认识。在俄罗斯,家长普遍重视对儿童艺术兴趣的培养,不失时机地培养他们的艺术感受力和鉴赏力,让儿童从小就接受艺术熏陶。在周末或节假日,俄罗斯人最喜欢带孩子去的地方是剧院、音乐厅和艺术博物馆。他们听音乐时的自制力正是来自这种投入,而投入则是家长平常循循善诱与熏陶的结果。回到学校,他们会和老师、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在博物馆艺术品前,你经常会看到年轻父母俯身对孩子指点、讲解,而各个博物馆对小观众都是免费开放的。

以上现象说明我国在家庭艺术欣赏教育方面的欠缺,这更要求学校通过家校合作这一平台,与家庭形成教育合力,共同培养孩子的艺术鉴赏力。

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的建议

通过一系列调查,我得知大多数学生希望在音乐、美术欣赏过程中得到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帮助,并愿意将自己的感受与他人分享。大多数家长是支持学校的音乐、美术欣赏活动的,乐意在家庭中开展;家长们都高度赞同家校合作开展艺术欣赏活动,并提出一些建议:(1)可以让孩子多听、多看、多开展讨论活动;(2)以学校活动为主,家庭为辅;(3)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画展等;(4)举行相关比赛,并把好的作品张贴出来,形成小型展览会;(5)开展教师、学生、家长的座谈会;(6)前期先由教师帮助引导开展活动,后期由孩子和家长收集资料和累积经验开展活动;(7)多让孩子们分享在家累积的资料。当然,在适当时候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中。利用每学期音乐、美术课本中欣赏课的教学内容加以拓展,并开展相关活动。

三、家校合作提升小学生艺术欣赏能力的具体举措

(一)角色定位,明确家校合作双方的权利和义务。

家庭和学校应合理分工,确定好自己的角色地位。明确各自角色后才能更好地履行相应角色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提升家校合作功效。

在家校合作中,教师是活动的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是家长的朋友,学生的知心人,是活动资源的开发人。教师与家长必须是平等的关系,教师要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告诉家长,让家长感到荣幸,教师要帮助孩子在心中树立起父母的伟大和无私,教师是家长和孩子联系的纽带。

家长应是学校教育的合作者、智慧者和鼓励者,而不是指责者、观察者和批评家。学校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要用智慧、真诚支持教育,学校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一旦出现问题,家长就要密切配合,多合作少指责,为教育的健康发展出谋划策。

(二)为家庭教育引路,提升欣赏教育能力。

1.开展“亲子共赏活动”,完成“亲子共赏活动反馈单”,便于教师掌握家庭欣赏教育能力和完成情况。

2.开展“艺术家庭”评选活动,如可开展“营造家庭艺术氛围”、“指导家长欣赏经典艺术作品”和“亲子共赏一幅画、一首歌”等活动。

3.鼓励家长进课堂,谈谈自己对艺术作品的感受或教孩子一些自己擅长的手工或绘画方法。家长走进学校,当回老师,充分调动家长和学生的积极性,对学生、家长和老师三方都有利。

4.鼓励家长走进校园,把家庭欣赏内容表演给其他学生看,亦可以参观学校举办的美术作品展,感受美术教育对学生成长发展的重要性。

(三)通过多种途径,拓宽家校合作渠道。

第4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家校通现代家校合作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与发展,家校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师与家长的书信联系转化为电话、手机联系,使得家校的联系变得便捷。在2002年,家校沟通方式发生了变化,产生了一种新的家校沟通方式――家校通,它是利用手机和电脑等信息平台,方便教师与家长进行交流和沟通。作为一种新的辅助家校交流的工具,家校通很快进入了校园,被多数家长和教师的认可,现在,家校通是家校联系的主要形式。那么,家校通的出现是否改变了家校合作效果不好的局面,是否改革了家校合作的方法并取得较好的沟通效果呢?通过对教师和家长的调查发现,家校通在运用时出现了一些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家校通运行现状中制约其使用效果发挥的许多因素。在这众多因素中以下几种因素起重要作用。

一、影响以家校通为载体的现代家校合作的因素分析

1.从学校方面分析

在家校交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在与家长进行协调、沟通,争取配合、支持的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学校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便会积极考核评价。现实情况是,部分的学校认为学校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学校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全权负责,从而漠视了家长的责任。在家校通的使用上,多数学校对此不怎么管理,认为它不是学校工作的方向。部分学校为了了解教师有没有和家长交流沟通,对教师实用家校通使用情况纳入到教师业务考核中,这种考核基本上是考核是一种重量而不重质的考核。

2.从家长方面分析

教育需要家长的参与,由于每个家长的差异,这就使得家长应用不同的方法教育孩子。部分家长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由于每个孩子的差异,在操作时家长感觉困惑,就会寻求到家校通,希望得到教育专家或教师的帮助。家长在实用家校通希望获得更实用更有价值的帮助。可是大部分家长不会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导致家长无法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来参与家校合作。家校通的服务收费比较高,服务的信息内容单一,容易使得家长产生抵触情绪。

3.从家校通分析

家校通在运用过程中,运用频率高不等于运用效率就好,家校通在运用时多数没有给出有价值的信息,这造成效率不好。这不是说家校通对教育而言,没有使用的价值,家校通的优势有许多,在运用的过程中,有些优势运用不当而发生变化,表现在家校合作是需要传递信息,合作需要传递双方或多方的信息,合作的最基本的要求是对信息内容作出回应才算取得了合作。现在家校通运用主要是教师向家长发送的信息,内容单一,家长看了之后根本不用回复。有时尝试使用“双向互动”功能,可得不到对方及时回复。这样的运用,搭建家校之间沟通桥梁的功能就失去。家校通使得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地位发生变化,家长认为用几条短信是解决不了问题,家校合作还是需要家校双方面对面进行沟通交流。这是家校感情的沟通,家校通代替不了的。家校通在某些方面使得家校合作便捷,从某种程度来说也阻断了传统的家校合作方式。

二、改进以家校通为载体的现代家校合作的对策

家校通作为一种新的家校合作辅助工具,在运用的过程中发挥优势需要学校和家长的配合,这中间离不开家校通自身的优化。

1.学校的转变

学校管理的民主和开放是学校发展的趋势。学校由传统的封闭式管理转向社会力量共同参与学校管理,从而使得转变为一个具有社会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使学校教育力量得到有效的最大的发挥。马卡连柯用“学校应当领导家庭”来说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关系。学校在运用家校通时的态度势必会影响到家长的态度。学校在运用家校通时需要对教师有严格的要求,教师要有教师指导家庭教育的能力,这种能力最好在师范教育时对教师进行培养和训练,使得教师在工作后具有指导家庭教育能力的理论和经验,从而有效的指导家庭教育。

2.家长的转变

家校合作既要学校的努力也要家长的努力,家校合作是家庭和学校双方的在对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面的合作。每个家长在教育孩子、参与家校合作的能力上有差异,但是家长只要努力,还是可以实现增长家庭教育能力。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首先接受到的教育是家庭教育,家庭教育的重要性需要得到家长的重视,家庭教育方面的知识需要在学校、社会组织的相关的培训中获得。在平时利用家校通、家长学校等信息渠道,了解现在社会教育的情况,做到对孩子有充分的了解,参与学校事务,与教师沟通合作。

依托网络平台的通讯工具的家校通,其功能在网络上才能实现,学生家长对手机或网络技术运用能力差,在运用家校通的过程中导致了家长处于不利的局面,家长需要提高运用信息技术能力,从而实现家校之间的畅通交流。信息技术和沟通技巧需要学校在网络平台上或家长会的过程中对家长进行指导,以及讲解家校通的使用方法和沟通的意义等。

3.家校通的努力

功能的单一性是家校通运用过程中出现的比较突出的问题,不能满足家长的需要。解决问题的途径是开发更多的功能,依托家校通网络平台的完全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学生的特点、家长关注的问题,创设多种渠道、有意义的交流沟通。例如,开设专门的教育叙事、电子日志、家教理论等。教师把自己上课教案、上课后反思、班级学生轶事等,通过家校通平台给家长。家长和教师之间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参加家校会议、家长交流会议,参与讨论、旁听等。家长与教师在家校通平台交流具有无障碍性和即时性,弥补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缺陷与不足。通过家校通平台就能实现家校共享信息,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交流,不会耗费时间和精力,家长和教师的正工作和生活不受影响。家校通自己也有局限性,要改变这个局限性需要家校通和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相结合,使传统家校合作方式的优势和以家校通为载体的家校合作方式的优势整合到一起,进行相互补充,实现家长和学校的有效沟通。

家校通是现代家校合作的一种辅助工具,在运用过程有不成熟走向成熟需要一个阶段,在这中间需要学校,家长,家校通开发者三者相互配合,互相努力,使得家校通造福与学生。

参考文献:

[1]陈龙图.校园突发事件及其预防探析.教育探索[J],2005,(05).

第5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学生的成长不仅需要教师的指导,还需要家庭的关心和爱护。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家庭教育也需要学校的帮助。因此,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至关重要,尽管家校合作的理念已被许多学校和家长接受并实施,但在实际过程中仍面临许多问题,如家校合作被边缘化,家校合作追求形式,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家校合作过程中忽视学生中心地位等。

【关 键 词】家校合作;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3)05-0054-02

一、家校合作的内涵

当前对家校合作尚无一个明确统一的定义,我国教育学者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实质上是联合了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社会机构——家庭和学校的力量,对学生进行教育,[1]学校与家庭是平等的,互助的,都是为了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美国研究专家艾普斯坦将家校合作的内涵扩展到家庭、学校、社区合作。总体而言,家校合作主要有三个内涵:第一,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第二,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第三,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家校合作能够弥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单方面存在的不足,使得家庭教育更科学,学校教育更灵活。

二、 当前中小学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1. 家校合作被边缘化。对于很多学校来说,家校合作都被置于学校事务的边缘,认为学校的主要责任是学科教育、德育工作,而不是与家长的沟通、合作,或者是处于提高学生成绩的角度进行家校合作。在这样的家校合作中,家庭成为学校教育的附属,家长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仅仅是按照学校要求对孩子进行作业辅导或者道德管教。这样的家校合作不仅失去了调动家长积极性的机会,而且还使得家长过分重视孩子智力教育,忽视人格教育。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学校与家长的沟通交流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在应试环境下,严重的升学压力使得教师不愿意再花更多的时间去进行家访,网络互动;另一方面,学校相比于家庭有着教育专业的自信与权威,教师受过系统的教育专业训练,因而更相信自己的专业教育能力,家长由于没有能力教授孩子系统的学科知识,在教育上只能依附于学校。

2. 家校合作追求形式,缺少实效。当前部分学校的家校合作的形式仅仅是家长会,家长会的内容也较固定,以介绍学生成绩为主。另外还有一些合作形式如学校开放日、亲子活动、家访、家长委员会、家长教师协会、家长学校等,这些合作表面上看丰富多彩,实际上却缺乏实效性。开放日时学校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排演节目,组织活动,只为完成任务,至于深层次的交流根本无暇顾及;亲子活动能够拉近家长与孩子的距离,提供亲子共同体验的机会,本该深受家长学生的喜爱,但许多学校的亲子活动并没有经过精心策划,而是照搬他人,一层不变,不能够体现学校文化特色,仅仅作为一种文娱活动开展,不仅浪费时间,还会抵制家长参与的积极性;家访是一项需要长期进行的工作,这对于教学任务繁重的教师来说是很难坚持下去的;家长委员会需要相对优秀并积极的家长主动地参与,而一些文化程度较低或者较被动的家长就会被排斥在委员会的大门之外;家长学校尽管能够教给家长一些教育知识,教育方法,但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学校不可能在有限的课堂内针对不同的家庭提供个性化的指导。

3. 家校合作缺乏有效的沟通途径。家校合作是一个双向互动的过程,然而在实践中,学校忽视家长的反馈与家长资源的开发,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多以单向灌输为主,缺少互动交流,家长会成为成绩通知大会,家长委员会成为家长代表报告会,网络平台成为发送作业平台。

这是由于教师没有建立起真正的家校合作观,不理解家校合作的真正内涵,没有意识到家庭在家校合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资源优势。此外,在沟通过程中家长与教师缺少尊重,互相挑剔,这是由于家校合作双方对沟通目的理解不同,教师认为沟通是为了让家长更好地配合自己的教育与管理,家长是配角,家长过多的参与只会扰乱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而家长认为沟通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情况,监督学校教育,而不是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

4. 家校合作过程中忽视学生的中心地位。家校合作的中心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的纽带,学生的健康成长是家校合作的最终目的,学者陈家麟指出,家校合作应遵循“把单纯从学校出发,要求家长配合转变为从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出发”的原则,[3]而现在许多学校在家校合作过程中却偏离了这一原则,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减少家校纠纷的途径,或看作是学校评优的项目。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校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对家校合作效果感受最深的人是学生,学生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合作愿望与能力,因此家校合作不仅是学校与家长的合作,也应该是学校与学生的合作,家长与子女的合作,学校、学生、家长的共同合作。此外,教师在合作的过程中有时会肆意滥用自己的权利,向学生家长告状或分配任务,以减轻自己的教学负担,这在无形中增加了学生的心理压力。要知道,学生是家庭的一员,教师给学生的压力会无形地传递给家长,家长就会责备学校,学校转而又将压力施加给教师,产生恶性循环。

三、关于家校合作问题的对策

1. 树立平等的家校合作观。首先,学校要充分认识到家校合作的重要性,将家校合作看作是帮助学生健康成长、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家庭幸福的重要途径。家长不是学校教育的敌人,而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现代学校教育的必然趋势,学校应与家长建立平等的家校合作关系,认真聆听家长的建议,尊重家长的态度,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到学校活动中来,而不是单方面的要求与命令。其次,教师应消除自己的权威思想,因为家长在学生的生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品德教育上有着天然的优势,有些高学历家长甚至超过普通教师的文化水平。此外,家长也要端正自己的心态,理性地对待教师对学生的批评,认真地与教师交流,分析原因,当发现教师的批评存在误会时,要及时地与教师沟通。

2. 优化家校合作形式。第一,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将学生分成不同类型,召开分层家长会。这样家长们在孩子教育问题上具有更多的共同语言,通过交流学习,制定出具有针对性的家庭教育计划。第二,可以举办具有传统文化特色的亲子活动。如,清明来踏青,六一同欢乐。教师需要精心策划活动,并在活动之前让学生搜集节日相关资料,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工作。此外,学校可以利用自己所在社区资源安排学生在假日期间进行亲子实践活动,如参观科技博物馆,亲近大自然,家庭读书日等。第三,学校要积极鼓励并配合教师进行家访工作。以补发工资或补放假期的形式提高教师家访的积极性,对教师的家访工作从质量和数量上进行定期考核,督促教师的家访工作。第四,制定规范的家长委员会章程,使家委会有章可依。以制度的形式明确家长的知情权,参与权,建议权,决策权,监督权,只有当家长充分意识到家委会对孩子教育有用时,才会真正信赖并积极参加家委会活动。第五,延伸家长培训。学校将家庭培训由校内延伸到校外,由父母延伸到爷爷奶奶,这样的培训不仅具有针对性,也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形成家庭教育合力,减少隔代教育带来的不良影响。

3. 采用有效的沟通技巧。教师与家长的沟通需要采用一定的技巧,我们可以借鉴罗杰斯提出的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三原则:第一,沟通要真诚。指教师和家长坦诚相待,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教师要对学生真正的关心,在沟通时候可以向家长询问与学生相关的一些信息,如兴趣、爱好、特长等,这样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第二,沟通要相互尊重。指教师和家长应互相尊重对方的人格,接受彼此的思维方式,宽容对方的缺点不足,意识到双方在教育孩子上都有自己的独特优势。第三,沟通要相互理解。指教师和家长设身处地,站在对方所处的立场思考问题,教师在下班后也是一位家长,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也是一名教师,这样教师家长就有了共识点。此外,沟通还需要平等,在教育孩子问题上,教师家长不是上下级关系,也不是师生关系,而是一种平等、对话、合作的关系,家长有话语权,建议权,教师与家长可以相互交换意见,形成一种合作互助的关系,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4. 建立“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指将教师教育、学生自我教育、家长教育相结合的教育模式。[4]学生可以参与家校合作,与教师、家长平等交流,共同反思。对于一些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来说,教师或家长的批评教育只会加剧学生的叛逆,与其一味地纠正学生缺点,不如让学生自己反思,教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与学生一起挖掘问题产生的原因,商量解决办法。在三位一体的教育模式下,学生有机会清楚地表达自己真正的需求,从而让学校教育、家庭教育更加具有针对性,在教师和家长产生冲突的时候,学生可以作为调解员帮助双方了解事实,化解矛盾。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学校的教育需要学生的配合,家庭的教育也需要孩子的支持,当学校、学生、家庭三者形成教育合力时,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也就显现出来了。

参考文献:

[1]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45.

[2]潘振娅.影响家校合作的家长因素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第6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家校合作合作意识沟通渠道一、增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家校合作,对学生的成长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而要建立良好的家校合作机制,首先要增强家校双方的合作意识。

1.统一思想。孩子是父母生命的延续,是家长心灵的寄托,是家庭未来的希望之光;同时孩子在学校中,是学校学习的主体,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骄傲的资本。我们正因为孩子,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密切了彼此的关系。因此,我们只有深入密切的合作,发挥各自的作用,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

2.尊重理解。家长与学校,特别是家长与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互相尊重,彼此理解。家长要理解教师,教师的行为,出发点都是为了孩子的成长;教师要关注50个左右的孩子,难免有疏漏错误;教师也是普通的人,有喜怒哀乐、有自己的家庭和孩子要照顾等。同时老师更应理解家长的爱子之心,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之切,重视沟通的方式与技巧,要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主动承担学生产生问题的责任,渴望家长的密切配合。

3.明确责任。“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教育的力量,以及家庭教育影响的深远,不能把教育的责任一味的推卸给学校,要配合学校的管理,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学校应积极地营造开放、互动的家校合作氛围,在制度上和财力上予以保障,使家长参与、监督学校的权利切实落实,使家校合作有效开展。

二、拓宽家校合作的沟通渠道

家校沟通的渠道有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传统渠道,也有校讯通、微博、微信等新时代的交流渠道。我们要发挥各种渠道的作用,拓宽家校沟通的路径。

1.创新传统家校沟通的渠道。我们不仅开传统的家长会、家长开放日、家长讲堂等活动,还赋予班级权利,可以创新这些渠道的活动形式。如家长会:有“头脑风暴”交流会,以主题讨论形式,沟通解决孩子的问题;成长展示会,将成长中的快乐与烦恼汇报给家长听,让家长更全面地了解自己的孩子;才艺展示会,以展示孩子、家长特长为主要内容,激发兴趣、挖掘潜能;经验交流会,请教子有方的家长做经验交流;亲子交流会,为亲子间交流感情、增进理解创设条件。等各种形式。

2.运用信息时代家校沟通的新渠道。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丰富了家校合作沟通的渠道,如电话、校讯通、微博、微信等的联系,各班主任、老师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利用以上各种新的沟通形式。如微信,家长与老师之间可以互发微信,增进了解;也可以在微信上展示孩子在学校、家里出彩的一面,给孩子点赞,让孩子的优点不断的扩大;还可以建立微信群,家长之间、家长与老师之间共同探讨,解决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

三、发挥家长委员会的核心作用

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学校合作的桥梁,让家长充分参与学校管理,有效体现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知情权、评议权、参与权和监督权,营造良好教育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建立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我校建立了多层次的家长委员会组织机构,学校家长委员会、年级段家长委员会、班级家长委员会,下一层次总体上服从上一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但也赋予各层次的家长委员会不同的权利。其次,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来源成立片区家长委员会,如三桥片区家长委员会,处理这一片区共性的问题。家长委员会设主任委员1名、副主任委员2名、常务委员若干名,根据各层次实际情况确定人数。家长委员会由热心教育,关心孩子成长,热情支持学校工作,并有较强组织能力和社会影响力的在校学生家长组成。

2.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职能。听取学校发展规划、教育教学工作安排等方面的情况,并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就学生家长、学生、社会等反映的有关问题及时与学校进行沟通协商;积极向家长宣传解释学校工作制度和工作措施,协助学校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家长思想工作,动员所有家长,积极学习教育知识,参与学校活动和家长培训,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理解和支持,促进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协调一致;发挥全体家长的优势和特长,与学校紧密协作,在依法治校、学校管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周边环境治理、开展校外教育实践等方面,积极为学校办实事、办好事。

四、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

学校在家校合作中占主导地位,而这个主导的具体体现很大程度上在于教师的能力,因此我们要提高教师在家校合作中的能力。

1.加强培训,提高教师家校合作的能力。把家校合作的内容作为安洲中学教师培训的必修内容。在新教师职前培训中增加家校合作的内容,让新教师清楚地了解家长在当代教育中的作用,学习与家长沟通的技巧,挖掘家庭的教育资源,发挥家庭的教育功能。对在职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时,要侧重家校合作的技巧和策略的培训,运用丰富的具体的案例,在受训教师之间,在教师与培训者之间,教师和家长之间开展讨论,提高能力,增强理解。

第7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西南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 重庆 400000)

摘要:家校合作是新时代的发展呼吁下的一种全新的关系理念,探索家校合作对当今教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文主要从家校合作的概念、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家校合作的角色定位、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对家校合作的反思这几个方面介绍了家校合作的进展及其取得的成就。

关键词:家校合作;现状调查;文献综述;理论基础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5-0002-02

苏霍姆林斯基说:“施行学校--家庭教育不仅可以很好的培养年轻一代,而且还可以使家庭和父母的道德面貌完美。没有对子女的教育,没有对学校生活的积极参与,没有成人与孩子之间经常的精神上的接触和相互充实,就不可能有作为社会基层单位的家庭本身,不可能有学校这个最重要的教育教学机关,也不可能有社会在精神上的进步。”[1]因此探索家校合作以成为当今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课题。本文参考了1999年至2051年校园CNKI中的30篇期刊论文及万方数据中的20篇学位论文,并对其进行了整理。

1.家校合作的概念

“家校合作”目前未有一个明确的概念,英语中表达“家校合作”的最常见的是"home-school cooperation"。对此,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家校合作进行了解释。

徐锦俊从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意义上指出,“家校合作指学校与家庭在认识一致、目标认同、情感融洽、信息沟通的基础上,双向互动地共同促进学习型家庭的生成和发展。”[2]刘衍玲,臧源,张大均,在其论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中指出“家校合作是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家庭和学校两种力量互相配合,互相支持,互相协调的教育互动活动。”[3]周丹认为“家校合作”既是一种关于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两者关系的理念,也是一种处理两者关系的行为模式。他指出:“家校合作”是指家庭与学校以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使孩子受到来自两方面系统一致、各显特色、相辅相成的教育影响力,形成多种终身受益的必要素质,更好地实现社会化。[4]岳瑛在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时指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指教师与家长通过交往实现的教育原则,教育要求,教育过程,教育手段等方面的一致互补。[5]杨俊认为"家校合作"即家庭与学校已沟通为基础,相互配合,合力育人的一种教育形式。[6]我国家校合作研究的专家马忠虎认为,“家校合作”是指对学生最具影响的两个机构--家庭和学校之间形成合力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校在教育学生时能更多地得到来自家庭方面地支持,而家长在教育子女时也能得到来自学校方面的指导。[7]这一概念把家校合作所涉及的范围界定在学校和家庭两个领域。

家校合作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综合以上几位教育专家,学者教育实践工作者,从他们对家校合作概念的理解中,我们对家校合作的内涵应把握以下几点:(1)家校合作是一种双向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配合。家长要对学校教育给予支持,学校要对家庭教育做出指导,其中学校应起主导作用。(2)家校合作活动围绕的中心应该是学生,学生是家校合作活动的最终目的。(3)家校合作是社会参与学校教育地一个重要组成部分。[8]

2.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国内关于国内家校合作的理论研究,有很多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其中苗建玲在其论文《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中对各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9]

对家校合作的认识。

在这一问题上,几乎所有的研究者都认为在儿童教育方面家校之间要保持一致进行合作,强调共同发挥家校“合力”的重要性。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功能互补。

许多教育人士从家庭、学校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出发,从理论上探讨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如何配合,以达到两者的功能互补,实现教育最优化的目标。

在德育方面强调家庭的作用。

有的学者从家庭环境的特殊性和家庭环境的不同类型角度,阐述家庭对学校德育的环境作用。有的研究者从社会学中的冲突理论和角色理论两个方面分析了家庭与学校在德育方面存在的对立与冲突。

3.家校合作中各参与人员的角色定位

家校合作中家长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担任着不同的角色。家长在家校合作活动中因个人的兴趣、爱好、特长,需要的不同,在不同的实践,不同的地点,充任的角色就有所不同。学校管理人员和教师也是这样。他们只有意识到自己所担任的不同角色,才能更好地去履行相应的角色所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我国家校合作的专家马忠虎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论述。[11]

3.1 家校合作中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学校管理人员在家校合作中具有四种角色.首先,他们是鼓舞士气的"宣传员"和组织者。他要通过对家校合作的大力宣传、指导,使教职员对家校合作充满信心和热情,使学校的方方面面都呈现出对家长参与的欢迎,营造出学校与家庭合作,通力共育人才的新气象。

其次,他是家校合作活动的策划人和支持者。要实现学校的教育和培养目标,校长必须明确家、校、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并努力建设这样一个合作关系。

再次,学校管理人员的第三个角色就是他自身,“学校管理者”。他必须在家长与管理人员之间建立一种良好的合作关系。他除了影响学校的整体气氛和精神外,还要使学校保持"门户"开放政策,为家长提供相应的学校教育资源,组织家长教育活动等。

最后,学校管理人员是活动的协调人。缺乏对家校合作活动的有效协调与管理,家校合作就无法实现连续性。

3.2 教师在家校合作活动中的角色。教师是家校合作过程中的主要人物,是家校合作活动的具体策划人,组织者和参与者。他在家校合作过程中担任的角色除教师本身外,还包括活动的推行人、指导者、咨询者、活动资源开发人、家长的朋友、交流的对象等。

在家校合作过程中,许多教师除以上角色外,还与一个重要的角色就是“家长”。教师也会为人父母,也是一代儿童的抚育者。当他们从家长的角色再回到教师和学校管理人员的角色时,他们就能很好的理解家长的想法和需要。

4.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在家校合作的问题上,许多家长,学校已经达成了共识,但在具体的实践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下面就从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和在实践中的偏差两方面进行论述这一问题。

4.1 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对家校合作的认识问题

马忠虎对这一问题的论述包括以下两点:[12]

1.从家长方面看,大部分家长缺乏参与学校教育的意识,没有意识到参与是自己的权利与义务。

部分家长认为孩子进了学校,孩子的一切都应该学校负责,因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一股脑的全推给学校,认为孩子的学习和思想归老师管,自己只提供钱,供穿,从思想上放松了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思想下,如果不是学校“请”,他们是不会主动与学校联系的。

2.从学校方面看,有些教师在教育学生时忽视了家长的教育。

许多教师往往认为家长不懂教育,他们不能也无法参与孩子的教育,请他们来反而给学校带来麻烦和干扰。因此,学校单方面教学生,使家长不能全方面了解孩子的情况,无法进行针对性教育;老师说教流于一般化,变成空洞的说教,泛泛而起不到相应作用。

(二)任学兵指出家校合作的问题出在政策上支持的力度不够[14]

至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制订家长参与教育的政策或法律,明确家长参与教育的合法权益,使家长在监督、参加学校的教育管理,教育教学活动时有法可依,合法的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强化家长对教育事业的参与,加强家长自我教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

(三)合作欠深度

关于这一问题任学兵在家校合作与素质教育一文中进行了讨论,他认为目前常用的合作方式是开家长会,让家长签字,家访和个别交流等。这些活动以了解通报情况为主,至于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使各自的事情,缺少有计划,有深度的共育层面上的合作,更缺少对合作活动的检查,监督等措施。[15]

五、对已有研究的反思

家校合作前人已经从概念,各参与者的角色定位,理论基础,家校合作活动分类,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等方面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国在家校合作研究领域中还处于起步阶段,理论研究水平较低,家校合作的研究比较分散、不成体系,理论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本研究以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为理论基础,借鉴国内外已有的家校合作相关理论和经验,通过研究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并对学校的教师和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探寻和发现我国农村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和家校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当前不断深化的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提出一系列具有实践价值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参考文献

[1] 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8.

[2] 徐锦俊.家校合作推进学习型家庭的创建[J].教育发展研究,2005,(9):100-105.

[3] 刘衍玲,臧原,张大均.家校合作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7,30(2): 400-402.

[4] 周丹.对家校合作若干理论和实践问题的思考[J].无锡教育学院学报,2005,(2): 34-36.

[5] 岳瑛.谈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家校指导,班主任.2003,2:34-36.

[6] 杨俊.关于小学家校合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6,9:29-31.

[7]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155.

[8] 岳瑛.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及影响因素[J].天津市科学院学报.2002,6(3):50-53.

[9] 苗建玲.小学家校合作的现状问题及应对策略――以济南市棋盘街小学为例[D].山东师范大学.2008,10:7.

[10] 张丽竞.国内外中小学家校合作研究综述[J].教育探索,2050,(3):158-159.

[11] 岳瑛.基础教育新理念――家校合作[J].外国中小学教育.2002,(2):36-39.

[12] 马忠虎.影响家校合作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3):25-32.

[13] 历以贤.现代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8,348-350.

[14] 马忠虎.基础教育新概念――家校合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78-95.

[15] 徐金贵,颜辉荣.中小学家校共育现状的调查与思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1):36-38.

[16] 岳瑛.教师与家长的合作[J].班主任之友.2002,(2):14-15.

第8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家校合作;途径与方法

心理健康教育综合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现代医学、社会学等科学的基本原理,采用多种方法对中小学生心理施加影响,促进中小学生身心正常发展,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就是围绕学生健康成长,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这一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家庭和学校共同努力,形成一种协调、同步、互补的关系,实现心理健康教育效果的最优化,推动学生素质的全面提升。

一、问题的提出

当前学校的心理教育中,多以心理健康教育课为主,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成效并不大。实践证明,单纯依赖课堂学科教育难以真正实现心理课的课程目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着一个盲区,那就是家庭的参与缺失。由于学校忽视了家长这一重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家校合作流于表面化或者形式化,缺少实质性的沟通和交往,家校合作并未真正提升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品质。大部分家长能够认识到与学校协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对学生成长十分重要,但认识与行动存在一定差距。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师资的欠缺,是制约家校协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

二、家校合作的价值分析

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延伸,也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成败的重要环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只有和科学有效的家庭心理健康教育形成合力,才能真正促进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全面提高青少年的素质。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流程来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决不是学校单方面的孤军奋战,而是以学校为主、家庭为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活动。家校合作,能更好地发挥家庭和学校的优势,用家庭教育的优势来弥补学校教育的不足,让学校教育指导家庭教育,即双方优势的相互利用和相互补正,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的最优化。

三、家校合作的理论基础

以布郎芬布伦纳为代表的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个人的成长来自个体与环境的互动,互动过程不仅在同一层环境系统中,而是在多层环境系统中交互形成的,每个系统直接或间接与其他系统互动,且复杂地影响个人发展。

家庭与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并非完全独立、互不相关的。家庭与学校虽然属于个人成长的不同系统,但把它们看作没有交集的独体,是不可能真正促进个人发展的。两者必定是有机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家庭环境、家长自身的心理素质对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无论好坏,都是直接、持久、潜移默化的。家庭是学生个性形成的土壤,对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不可取代的影响。

四、家校合作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青少年儿童的教育仅靠学校单方面的努力是难以完成的,需要社会各方面,尤其是家庭的通力合作。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与家长建立平等、协作的教育伙伴关系,将家长作为支持者和学习者,作为学校活动的自愿参与者,作为学校教育决策参与者,有效运用家长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并对家庭心理健康教育施加积极的影响,实现功能互补,形成教育合力。

1.更新观念,提升教师、家长的认识

首先从转变教师的家庭教育观念入手,先改变我们的教师,再改变家长。在家校合作工作中,应倡导教师和学生、父母和子女、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三边互动”,让先进的理念、创新的思维、鲜活的知识伴随着思想和情感,在彼此之间的交流互动中积极有效地沟通渗透。

2.以活动为载体,精心设计家校合作活动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长学校、素质教育开放周、家长开放日等一系列活动将家长纳入学生教育的体系中来,让家长参与学校管理,了解学生在校的动态,同时也将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和问题反馈给学校,综合各种信息对学生实施有的放矢的教育,更合理地推动学生的身心成长。

3.培养素质过硬的教师和家长队伍

要推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家校合作,必须要培养有相应素质的教师和家长队伍。学校应当组织对全体教师的进修和专业培训,提升全体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解程度和驾驭程度,从而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学校可以利用自己在教育资源占有上的优势,充分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的主导作用,以优秀的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和一批教育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专家为依托,为家长提供一个良好的交流、培训平台,帮助家长优化自身的心理状态,提升家长的教育能力。

4.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手段,构建良性互动平台

学校充分利用网络,建立家校通,为家长―学校、家长―家长之间搭建一个平台,探讨家教形式、效果。传统的家校联系模式,如,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系册等,存在着服务对象数量有限、时空制约作用明显、教育成本较高等局限性。在现代教育条件下,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具有覆盖范围广、反应速度快等特点,突破了家校联系的时空界限,可以让更多的家长同时受益。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的综合运用,可以有效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益。

家长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合作伙伴,家校之间应该形成平等、协作的伙伴关系,创建平等、互动的沟通平台,构建良性的家校合作方式,使学校教育更健康地融入家庭、走向社会。

参考文献:

第9篇:家校合作的优势范文

家校合作的意义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大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其中,家庭教育是基础,深刻影响人的一生;学校教育是主阵地,是家庭教育的强化,是连接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枢纽;社会教育是延伸,是对整个教育链效果的深化和检验,三个方面紧密配合才能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在学校和家庭紧密联系形成教育合力这一问题上,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提出了指导性建议:“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

然而,目前我国家校合作的现状令人担忧――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脱节,教育职责不明确,教育方式简单重复,教育效果相互抵消,造成教育针对性不强、互补性不强、实效性不强等问题。由于学校是教育的专门机构,拥有科学文化知识的权威、教育方式方法的优势和教育评价督促的长处,因此,厘清学校在家校合作搞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角色定位,增强学校在大教育协作中的作用,对于推动家校合作、提高教育效果,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家校合作的主导者

在现代社会,人的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学校教育,越来越决定于学校教育。学校教育主导着一个人学习、发展的重要阶段,对人的成长起着决定性作用。这首先是因为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目的性。学校是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的专门机构,是培养社会所需要人才的专门机构,其一切活动都是围绕培养人而有目的展开。学校教育与社会需要总体是一致的,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在影响在基本目的上是一致的,这种一致性往往能形成较大的教育合力。其次,学校教育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学校教育具有计划性和组织性,不是自发无序的。在教育教学中,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培养人才的规格也具有相对的确定性。

以上这些原因,明确了学校在家校合作中的主导地位。这具体体现在:学校在家校合作的目标确定方面,一般具有建议培养方向、调整培养目标、引导人才规格等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的框架形成方面,往往具有主动设计、积极构建、适时调整等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的流程控制方面,大多具有积极引领、把握节奏、控制进程等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的内容选择方面,大多具有提供素材、精选课题、给予辅导等作用;学校在家校合作的结果把握方面,一般具有过程监控、效果评价、主动反馈等作用。因此,学校在家校合作中,能够切实把握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规格,积极矫正家庭教育的价值取向和内容选择,不断影响家庭教育的效果。

当好指导者角色

由于大多数家长没有经过系统的、专业的教育学和心理学知识培训,在家庭教育中往往呈现盲目性和非科学性,不清楚教育目标,不懂教育的基本原则,不遵守基本的教育方法和技巧。更有甚者,有些家长干脆放弃了教育责任,把孩子教育责任全部推给学校。同时,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教师具有专业的教育教学技能,能胜任对家庭教育的指导工作。因此,学校要加强对家长的指导和培训,帮助家长进行科学、专业的家庭教育。笔者认为,学校的指导作用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引导家长重视身教,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所谓身教重于言教,学校要引导家长做学习型父母,形成积极向上的世界观和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人才观,不断培养健康的个性和良好的心理,提高道德修养,从而为孩子输送正能量,树立好榜样。同时,学校要帮助家长树立教育信心,发挥亲情优势,提高家长的教育积极性。此外,还要帮助家长通过家长学校、家访、家长会、订阅家教报刊书籍等多种形式,学习有关青少年心理方面的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二是帮助家长降低过高期望,形成民主快乐的家庭氛围。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违背了孩子的身心发展规律,就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甚至造成家长和子女的感情对立。民主轻松的家庭氛围是家庭幸福、促进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学校要积极指导家长逐步形成积极向上的家风,创设愉快、民主的家庭氛围。

三是帮助家长理解和尊重孩子。孩子是有情感、有个性、有独立人格,家长的教育方法必须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规律,家长的主观武断往往会适得其反。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可使学生既受到尊重,又得到保护。学校要帮助家长放下身段,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家庭教育一定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的个性和思想自由的基础上,不能因为父母对子女有养育之恩和监护权,就可以随意干涉和限制孩子合力的行动自由、思想自由和正常生活。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