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安全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知识管理尚无统一的定义,不同学者对知识管理的定义不完全相同。通常认为,知识管理指个人、组织或国家为了实现一定的目标,对知识和知识流动的过程、知识组织机构、知识资产、知识人员进行全方位和全过程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从而促进知识的价值增值。因此,笔者认为,高校知识管理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实现高等教育目的,高校管理者遵循教育规律,运用知识管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合理利用高校内、外部知识资源,充分发挥师生员工的潜能,建立知识库,实现知识的共享和创新,从而达到最佳的知识产出、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的功效管理过程。对于生态安全来说,狭义的生态安全是指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的安全,即生态系统完整性和健康的整体水映。结合狭义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生态安全是一种宏观层面的安全,生态安全是指在人的生活权、生存权、健康享乐权、必要资源权、社会次序和人类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等方面不受威胁的状态,包括自然生态安全、经济生态安全和社会(或人文)生态安全,组成一个复合系统工程,它是环境、经济、社会三大系统的协调配合,共同作用的结果。结合以上生态安全的定义,笔者认为,高校的生态安全包括高校的自然生态安全、人文生态安全、社会生态系统安全三个方面,即能为师生员工生活、学习、工作和科研提供良好的保障,同时高校自身运行良好,具有良好社会影响力,能为地方经济的振兴和科研服务的一种良好的状态。
二、高校生态安全的知识性分析
1.系统性。
高校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几乎所有的活动都跟知识有关。高校自然生态安全包括高校自然生态环境的建设,树木花草的种植,自然环境的绿化,校园整体的美化亮化都需要有生态学相关的知识作为积累。而高校人文生态安全更需要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的学术讲座和探访神奇的科学研究,这一切都是在知识的应用和创新中体现知识系统性的魅力。高校的社会生态安全是社会对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和高校社会声誉的综合反映和系统的写照,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体现了其知识的传递、升值过程,也正体现了知识的系统性和综合性。
2.动态性。
高校的生态安全正如知识的学习和提高一样,不是一个固定不变、一劳永逸的事情,它会受到经济、社会、政治因素的影响而发生变化。一所高校受其综合实力、科研水平、师生的生态环保意识、文明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其生态安全状况呈现动态性,这跟知识的学习一样,常用常新。
3.艰巨性。
高校生态安全一旦出现问题后进行整治和治理,就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甚至超出了前期的投入,所以高校生态安全又具有艰巨性。知识也如是,一旦用在了错误的地方,就会产生惊人的后果。例如,携带核弹头的原子弹用在战争上,会对人类产生毁灭性后果。当然,对于知识的学习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达到较高的专业水准更需要经过专业的熏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具有一定的艰巨性。
三、影响高校生态安全的要素分析
高校生态安全包括自然、文化、社会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其中自然因素是直接影响因素,因为自然因素出现问题,生态安全问题就会直接表现出来。文化因素、社会因素是间接影响因素,它们主要是通过自然因素这一中介变量对生态安全产生间接影响。因此,我们可以把自然因素作为文化、社会这两个变量的中介变量来研究生态安全。从该模型可知:要想解决高校生态安全问题,可以从自然、文化和社会这三个因素入手进行研究。把这三个方面作为影响生态安全的3个一级指标,而自然因素又分为高校环境绿化、高校空气状况、高校植被情况、高校物种多样性、高校土地资源、师生居住情况6个二级指标来进行分析;文化经济因素可分为高校教育教学、高校的科学研究、高校的人才培养、高校的文化传承4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社会因素分为高校的生态安全意识、高校的生态宣传力度、高校师生数量、国家对高校的政策、高校规模扩张程度、高校拥有生态技术、高校科技教育经费、高校汽车数量8个二级指标来分析。这样我们可以从18个二级指标来判断生态安全的破坏程度,每一个指标有一个合格或良好的经验值(标准值),用管理学上的专家打分法对高校的生态安全进行评估,邀请专家对这3个一级指标和18个二级指标进行打分,打分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这个指标最终得分,再根据指标的相应权重,得出总的得分与相应的经验值比较,判断高校生态系统的安全程度。
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
1.生态安全教育重视程度不够。
在一些没有设立生态、环境资源等专业的高校,其生态安全教育体系尚未形成,如教学大纲、教学计划、教材编写、师资配备都不完善,要真正开展非生态专业大学生的生态安全教育就是不可能的事了。即使开设了相关专业的一些大学,主要是进行专业课教学,非本专业的大学生也是不可能得到相关的教育熏陶。从全国高校来看,每年招收的环境类专业学生不到普通学校招生总人数的0.5%,非生态专业学生占绝大多数,而在非生态专业开设与生态相关选修课的院校仅占全国高校总数的10%左右。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学生没有选修或必修过生态安全教育相关课程,没有接受过生态安全教育,这势必导致大学生对生态安全和生态环境缺乏应有的敬畏之心、尊重之情,更不能主动参与环保公益活动。
2.生态安全教学设置不够合理。
在教学体系方面,许多高校只重视生态专业或是环境专业学生的课程设置,但是在非生态专业或环境专业的学生中,把生态安全教育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的非常少。在人才培养规格方面,高校大学毕业生应该是具有生态意识、懂得生态文明、有专业技术的现代人,因此在大学教育教学的培养方案中,就应该含有生态世界观和生态伦理道德观的内容;在专业设置方面,对非生态专业的学生来说,虽然不是其专业课,但是高校的课程设置应该包括生态意识、生态的重要性、生态安全危害性及生态安全的基本技能技术等内容,并且有相应的学分。
3.缺乏长远通识生态安全意识。
生态意识是开展生态安全教育深入开展的前提条件,没有生态学的相关知识,就不可能对生态安全的危害性有深刻的认识。以下三种情况都是因为生态安全意识的缺乏导致的生态安全:一是过度开采带来的生态安全;二是盲目引进外资带来的生态安全;三是忽视森林资源保护带来的生态安全。我国的高校生态环境教育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目前虽有几百所大学开设了环境专业,但在专业学生中的生态环境专业教育不能代替在非专业学生中的生态普识教育,更不能替代生态文明教育。生态安全意识,事关21世纪我国能否顺利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远景目标。
五、实施高校生态教育的对策
1.加强高校生态环境建设。
要推进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就必须把高校生态安全教育与生态环境建设结合起来。而加强高校的生态环境建设,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一是加强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建设。高校要加强绿化,植树种花,注重校园美化,保护物种的多样性,维护高校生态平衡,让人在一个芳香宜人、绿树成荫的环境里学习和从事科学研究。二是加强高校人文生态环境构建。如先贤感悟、节能降耗、低碳出行等的生态文明行为,这些均能激发师生践行生态文明的意识,也能自觉地内化自身素质,提升师生员工内在人文素养,表现为自觉的生态文明行动。三是强化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的构建。即让师生员工树立良好生态观,积极主动地投身到高校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的建设中。反过来,参与又提升了其主体意识,强化了责任。因此,要提升师生的生态环境意识,让其主动关心生态安全建设,从而慢慢地固化为其行为,养成生态文明习惯。
2.深化高校生态教育改革。
生态学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理念。课堂教育是高等生态安全教育的主阵地,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对高校生态课堂教育模式的改革:一是改革高校的生态课程设置。高校可以在非生态专业、非环境专业的学生中开设生态安全教育选修课,课题内容涉及生态观、生态建设的合理性和必要性论述、生态建设的不可逆性等生态安全的特性介绍,以及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让大学生深刻体会到生态安全和生态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二是注重生态环境师资的培育。一方面,可以在重点大学或研究生院培养生态教育师资力量,为生态环境教育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师资基础;另一方面,加强师资对生态安全教育定期培训,提高高校现有师资对生态安全的教学能力和生态意识。三是寓教于乐,把生态理论教育融于社会实践中。例如,可以将生态理论融于大学生毕业实践的调查和学习中,让他们有针对性地对高校所在的地区的山川河流、厂矿企业、生态环境、物种情况进行实地调查,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这既让学生了解社会自然环境和生态状况,又得到相应的科学锻炼,也为地方政府正确有效地规划环境治理与城市发展提供科学的方案和依据。
3.加强高校生态实践教育。
高校应视生态文明素养与人格素质、学术品质和职业素养一样重要。高校学生处、团委、学生社团等组织是推进生态实践教育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团组织生活会、院校活动中将引进生态环境保护的议题,这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能给广大学生带来普遍而深刻的教育作用。高校还可以利用校园网、电视台、广播站、校报等,开设生态教育专栏,倡导生态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并且邀请专家作环保讲座,交流生态环保的经验和体会。
4.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库。
高校的活动是以知识作为基本的操作材料和加工材料,高校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承均是以知识为基础的。因此,高校应该建立一个核心的生态安全知识库,集中高校的生态安全的理论知识、教学讲义、科学研究、生态历史资料、环境保护、毕业生生态论文、学术交流等知识组成的知识库。其核心知识库由校学术委员会作为最高的领导层,任命由校长和学术带头人为主的知识主管(CKO)决定其知识共享机制和范围,下设知识管理办公室,办公室由学校的科研处、教务处、校长办公室、信息中心组成,统一知识库的日常管理,保证生态安全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同时,可以建立校园生态安全知识库的知识共享机制和知识激励机制。
5.建立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
高等教育是联系社会的纽带,具有较高的自由度与开放性。生态意识的形成,生态习惯的培养既可以在高校也可以在社会组织中获得。因此,高校生态安全教育应该具有一定的延展性,不能拘泥于某一组织或者范围内,应该与其他社会组织机构开展合作,把生态安全知识的节点(高校、政府、居民社区、社会民间组织)连接起来,组成一个开放的生态安全知识链,让生态安全知识在整个知识链中流动起来,从而在知识流动的过程中,实现知识的共享、传播与创新。在实践上,高校可以加强与地方政府、居民社区以及敬老院、中小学等机构的合作。开放的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链,可以有效地运用知识管理的相关理论,让高校生态安全知识高效运行。
六、结语
关键词:陕南水源地;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中图分类号:TV21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7-0261-1
基金项目:安康学院科研启动专项经费项目(AYQDZR200901)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为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重大基础设施工程,随着这项重大工程的实施,作为该工程水源区的陕南的汉江流域生态环境将会受到一系列的影响。工程水源区的生态安全是工程的基础所在,水源区生态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工程的实施和京、津及京广沿线城市饮水的安全。因此必须深入开展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建立生态安全预警体系,以期为国家和各级政府战略管理和决策服务。
1 陕南水源区概况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水源取自丹江口水库,丹江口水库的入库河流主要是汉江和丹江。汉江、丹江在陕西境内的流域总面积为6.27×104km2,占丹江口水库控制面积9.52×104k的65%。丹江口水库水源区涉及陕西省宝鸡、汉中、安康、商洛、西安5个地(市)的31个县(市、区)。陕西省境内汉江流域,位于南北过渡,东西交替的秦巴山区,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和湿润,多年平均气温12.7-14.6℃,多年平均降水量700-1200mm,年内分配不均,季节集中,5-10月约占全年降水量的80%,多以暴雨形式出现。流域河流众多,其中集水面积5000km2以上的河流有三条,1000km2以上的河流有16条。年降水总量约568.96×108m3,多年平均地表水径流量约290×108m3,地下水总量约70.7×108m3。
2 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预警是对危机或危险状态的一种预先信息警报或警告。生态安全预警是以生态安全评价为基础,对区域内的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国土整治等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影响进行预测、分析与评价。生态安全预警体系指的是影响生态安全的众多存在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因子构成的生态、经济、社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这个体系是对区域经济开发利用的生态后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变化以及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评价、顶测和报警。生态安全预警不仅要正确判断涉及资源开发、人类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生物与生态系统危机的后果,更要提前预报出可能出现的警情,寻找出造成警情的相关警源以便采取有效控制或者化解的危机出现。
3 生态安全预警的基本原则
3.1 综合性和整体性原则 生态安全是一个自然与社会经济、人类活动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系统,系统内部任何一个因子或子系统的变化都会引起一系列关联因子或大系统的变化,因此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必须考虑到生态系统的开放性和整体性的特点来建立预警指标体系。
3.2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原则 评价中要尽量采用数理统计方法,使评价结果客观化、数值化。对于评价结果的表达采用定性描述方法,使评价结果直观实用,便于相关部门与决策者参考。
3.3 科学实用原则 生态安全的预警是为环境、区域的开发规划和治理提供决策和依据的,因此预警的指标必须具有科学性和地方代表性,指标数据的获得必须要方便、适用性强,易于更新、推广应用。
4 预警体系建立的方法
4.1 综合指数法 即将一组相同或不同指数值通过统计学处理,使不同计量单位、性质的指标值标准化,最后转化成一个综合指数,以准确地评价工作的综合水平。综合指数值越大,工作质量越好,指标多少不限。在应用时必须要解决预警评价标准、权重、量化等问题。
4.2 层次分析法 简称AHP区域生态安全系统是由多种因子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体系和开放系统,其系统内部各因子和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层次分析法把系统分层表示,每层选取不同的特征指标进行表征,计算过程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认识和评价,并模拟这一复杂系统的运行过程最终达到预测的目的。
4.3 模型预警法 采用一定数学、生物、专家评分等方法建立预警模型预警,这种模型可以是有明确的数学函数关系,也可以是黑箱模型。在借鉴国内外相关学者在水源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建立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实际情况,依据上述选取评价指标的原则,通过对研究区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全面系统的分析研究,对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的制约性因素或主导性因子的辨识,从中选取最能代表和反映本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本质特性的具体指标,最终制定了水源区的生态环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本研究选取了20个指标来构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见表1。
关键词:城市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Abstract: in the urban construction and the practical level of evaluation of academic research level city there are many han to solve the need.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city residents safe, focused on urban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ity of safety management.
Key words: the city safe city residents safety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中图分类号:P633.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以安全为本的城市、以经济为本的城市、以人为本的城市三个阶段。古代人们,以城市安全为本,修筑城墙以抵御外来侵略;在以人为本的今天,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不再是简单的抵御外来者,而是从广义的安全角度要求城市给予居民以安全感。
1、研究背景
我国近年来不断攀升的城市安全事故,其数量之大、伤亡人数之多、经济财产损失程度之深、影响范围之大更是社会关注的聚焦点。华东师范大学危机管理研究所所长陈洁华介绍,每年,我国因安全危机而造成的损失达5000亿元。近年来城市安全事故从出不穷。2008年春季,我国南方发生了50年不遇的罕见的雪灾天气。南方十多个省遭受了50年不遇的持续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受灾人数过亿,并造成电力中断、水管爆裂,十多个机场、众多高速公路关闭,京广铁路主干线和诸多铁路路段及国道停运,导致人员和物资流动阻滞等连锁反应。民政部救灾司2月2日公布的此次雨雪受灾数字:农作物受灾7 200多公顷,直接经济损失530多亿元,因灾死亡60人,紧急转移安置175.9万人,倒塌房屋22.3万间,损害房屋86.2万间。今年,9月27日14时51分,上海地铁10号线发生追尾事故,造成271人受伤。近期城市电梯伤人事故,校车安全事故频发,城市居民没有安全保障和安全关的城市不仅无法带动国家综合实力的提升,甚至可能成为无可挽救的祸源。一串串触摸惊心的数字,带给城市居民诸多关于“我们的城市安全吗?我们安全吗?”的思考和拷问。因此,城市居民安全问题的研究探讨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2、相关定义的界定
人们对城市安全的要求既要求城市在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件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人身安全。即城市安全包括两方面内容:有效的抵御能力和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也就是说,城市安全应该包括对宏观方面的以城市灾害和抗灾防御能力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公共安全;以及微观方面的以城市居民生活秩序、空间和人身的安全为评价内容的城市居民安全。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是以获得居民安全度的定量结果,为城市安全管理、规划提供量化依据为目标。评价中只考虑城市安全事故后果为居民人员伤亡造成影响的事故因素,不考虑对财产造成损失和环境造成破坏程度的事故因素。通过城市居民面临的危险性分析,选择合理的安全评价方法,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体系和方法。而构建合理的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是进行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
3、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
3.1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是开展城市居民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评价指标的全面性与准确性会直接影响到评价结果的质量。所建立的评价指标体系必须能够反映城市安全现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情况,必须要以能反映整个系统的危险状态为目的。如果确定的因素太多,就会增加系统指标体系结构的复杂性和评价的高难度性,而且掩盖了关键因素的重要性:反之指标因素确定的过少,则评价过程太过简单粗糙,如此便很难全面地反映系统的客观情况。因此,设计指标体系时要具有科学性、系统性、资料的可获性、可衡量性、可操作性的原则。
3.2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确定一个科学、全面、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是评价保证评价过程合理性、结果可靠性的关键。合理、科学地设计城市居民安全指标体系具有如下意义和作用:
(1)是客观评价城市居民安全现状和发展趋势;
(2)能准确认识城市居民安全的控制方向和方法;
(3)为科学分析城市居民安全的规律提供理论支持;
(4)为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各级政府和社会提供安全科学决策的依据;
(5)是居民认识城市安全水平的标度。
3. 3评价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本文从对居民安全产生影响,即对城市居民衣、食、住、行、医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分析、归纳建立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并从这五个方面安全出发将社会治安、生活保障、医疗卫生、经济状况、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内容作为城市居民健康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一级指标。
(1)社会治安
社会治安是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关切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作为城市居民安全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我们主要从刑事犯罪、治安管理两个指标来考察城市安全。危害城市社会治安秩序的主要破坏力指标这里不仅要从数量方面,而且要从性质方面对违法犯罪案件进行认真评估,这样才能较全面地评价社会治安状况。
刑事犯罪方面,犯罪率、刑事案件的立案率是判断社会治安状况好坏的“晴雨表”,是城市治安考核的重要指标。
治安管理方面,安全的城市监控覆盖率是强化城区安全防范建设,加强城区治安防范力量,有效防范重大案件发生的重要手段。而警力不足是目前我国城市治安的瓶颈之一,适当的警员配置率,合理的破案率从治安管理上体现了社会治安管理能力。
(2)城市生活保障
现代城市居民的衣、食、住、行都对交通、水、电、气、油等高度依赖。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发展的速度使得城市的生命线系统迅速饱和甚至超负荷运行,大大增加了城市脆弱性的同时给居民生活安全带来威胁。完善、稳定的生活供给系统是城市安全的标志,满足城市居民的气、热、水、电、信息、交通等的需要是城市居民安全的前提条件。本文从城市居民对生活的基本需求出发,查找相关指标,建立生活保障的相关指标。将现代生活要求的城市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安全作为衡量生活保障安全的指标。在选择三级指标时,从供电、供气、供水、交通、住房、食品的供应数量和质量安全性指标
上反映生活保的安全性。
(3)医疗卫生
健全的医疗保障、合理的卫生防疫水平是城市居民对医疗卫生的基本要求。
拥有与城市人口相匹配的医生数量,足够的医疗保险投保率,宽广的疫情监控覆盖面、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病床数是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医前提。城市是人口的聚集区,传染病发生机率大于农村,传染病一旦爆发对城市居民造成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恐慌。在城市医疗卫生上将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作为卫生防疫工作的重要衡量指标,是城市医疗卫生安全的重要指标。
(4)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它不仅包括各种自然要素的组合,还包括人类与自然要素间相互形成的各种生态关系的组合。城市作为一种典型的符合生态系统,其生态环境脆弱,如何改善生态质量、维护生态安全是城市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生态环境对城市居民健康影响主要包括环境治理和生态建设两个方面。
环境治理方面,环境破坏对城市居民的居住环境包括水、气、声环境安全造成威胁,而水、气、声、渣各类废物的处理达标情况,都能极好地反映出城市污染控制的现状,以及当前的环境状态。生态建设方面,城区要保障足够的绿化覆盖率、公共绿地面积、好于二级的天数才能在维护城市生态系统合理运行的同时,保障居民对生态环境的需求。
(5)经济状况
经济状态不仅仅关系城市和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能直接反映居民经济状态。
经济富裕状态是城市安全程度的重要基础,也是城市居民安全的重要影响指标。本文在考虑城市居民经济状态指标时,从就业保险、收支状态、分配结构这三方面进行。
就业保险情况安全状态由城市失业率、失业保险率反映出来。正常收支是维持居民正常生活的前提条件,由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收入构成,是城市居民经济状况的反映指标。分配结构上主要从居民食品支出占生活支出的比例既恩格尔系数和反映经济财富分配状态的基尼系数体现。
根据指标体系的建立原则以及思路,结合专家意见,本文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层。具体见表1。
表1 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目标层 准则层 要素层 指标层
城市居民安全
社会治安
刑事犯罪
犯罪率(%)D111
刑事案件立案率(%)D112
治安管理
重点部位安全监控覆盖率(%)D121
警员配置(1/万人)D122
生活保障
城市供电
人均供电量(度/月)D211
供电可靠性(%)D212
城市供气
燃气普及率(%)D221
暖气普及率(%)D222
城市供水
人均生活供水量(吨/月)D231
自来水普及率(%)D232
饮用水水质达标率(%)D233
城市交通
公交车配置(台/万人)D241
公共交通分担率(%)D242
城市道路面积(m2/人)D243
城市住房
人均住房建筑面积(m2/人)D251
危旧棚户房比例(%)D252
食品安全
食品抽检合格率(%)D261
口粮供求差率D271
医疗卫生
医疗保险
万人拥有医生数(1/万人)D311
医疗保险投保率(%)D312
卫生防疫
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覆盖率(%)D321
万人病床(1/万人)D322
甲乙类传染病发病率(%)D323
生态环境
环境治理
污水废水排放达标率(%)D411
废气排放达标率(%)D412
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分贝)D413
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 D414
工业固体废弃物处置利用率(%)D415
生态建设
城区绿化覆盖率(%)D421
人均公共绿地面积(m2)D422
达到及好于二级的天数(天/年)D423
经济状况
就业保险
城镇登记失业率(%)D511
失业保险率(%)D512
正常收支
人均GDP(元/人)D52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D522
人均财政收入(元/人)D523
分配结构
恩格尔系数D531
基尼系数D532
4、结语
本论文通过对城市安全内容的分析,提出了城市安全包含了城市公共安全和城市居民安全两个方面内容,并通过对城市居民安全影响因素的分析,构建了城市居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以期为城市安全管理提供理论支持,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一点贡献。
参 考 文 献
【1】童林旭.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安全保障问题[J]..城市发展研究,1999,(6):1―6.
【2】 吴庆洲.21世纪中国城市灾害及城市安全战略[J].规划师, 2002(1): 12.
【3】 郑杭生.中国转型时期的社会安全隐患与对策[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2):4.
【4】 高峰.宜居城市理论研究[D].兰州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 2005.
【5】 修春亮等.针对突发灾害:大城市的人居安全及其政策[J].人文地理,2003.18卷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基本原则;规划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关注逐渐提高,因为人们已经深刻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了。因此,水利工程生态环化已经成为了一个必然的趋势。生态水利工程就是基于这样一个大的环境而出现的新兴学科。因为,是一门新兴学科所以有很多方面的东西还在不断的探索和研制当中。但是我国还没有相关领域的研究,所以只能借鉴国外相关方面的研究经验,再结合我国自身的环境特点,研制出符合我国的生态水利工程技术,为我国人们造福的同时,还能尽最大努力减少对自然境的伤害。下面,将具体分析生态水利工程的重要性和规划设计的基本原则。
1.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分析
水利工程的出发点是好的,为的是充分利用大自然资源,为人们造福。但是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来说却是一把双刃剑,既有有利的一面,又有有害的一面,有很多时候都是坏处大于益处。下面将具体分析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利与弊。其中利处:第一点,可以通过对水资源的充分利用来代替其他自然资源,实现资源的转型,例如:水可以代替石油进行发电。第二点,谁可以改变局部环境,例如:在城市中建造一个小型的湖泊,来增加城市的美感,在暑期的时候还可以降低城市温度。第三点:可以增大水资源的利用率,在水资源过胜的时候把水储存起来,在用水的短缺的时候把水放出来。第四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防止水土流失,降低植被损害率。缺点主要有一下几点:第一点,大型水利工程往往会造成上游水平面上升,会淹没一些名胜古迹,造成历史文化流逝。第二点,下游水质容易发生改变,造成浮游生物的大量繁殖对水下生物产生致命影响。第三点,有一些鱼类是需要回到上游产卵的,因此,一些水利工程会阻碍这些鱼类的回游,造成物种的繁殖困难,最终灭绝。最后一点,大型的水利工程,容易引起当地地形的改变,极容易发生自然危害。
2.水利工程生态化的重要性
上面的文章中已经简短的介绍了水利工程生态化的重要性,但是没有具体分析。下面我们先来看看水利工程生态化对于这个时代的重要性。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十分迅速,随着而来的人类对于水资源的需求也不断的增大。为了满足现代人们的需求,我国开始在很多河流上大兴水利工程,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对供水、防洪、灌溉、发电、航运、渔业及旅游等方面的需求。同时,水利工程还能够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对于自然环境的作用也不容小看,可以提高当地的防洪抗旱干能力,通过对水资源的调节,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最大利用,充分发挥河流的作用,为人们造福。由此可见水利工程生态化的重要性。
3.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
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是一种综合性开发的工程,这种水利工程既要满足人们对于防洪、抗灾、灌溉等方面的需求,还要符合大自然可持续发展的规定,尽最大可能不伤害自然环境。因此,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就要遵守一些设计基本原则,下面我们来看看基于的生态水利工程都需要遵守哪些设计原则。
3.1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原则
安全是所有工程的最基本的原则,只有一个安全的工程才能达到为人们服务的目标,而经济性则是施工单位一直在追求的终极目标。从名字上我们就可以看出,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的建设,必须满足生态学原理和工程力学原理,但是由于该项目的建设基础是在水,所以也要满足水文学原理。只有在设计和施工的时候,同时满足这些原理,才能最大程度的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具体应该考虑的方面包括:河流泥沙输移、淤积及河流侵蚀、冲刷等河流特征,动态地研究河流流势变化规律,保证河流修复工程的稳定性。对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经济合理性分析,应遵循投入最小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最大的原则。
3.2生态环境的自我恢复原则
生态系统是脆弱的也是坚强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遭受到破坏很难恢复,所以是脆弱的。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已经经过了历史的洗礼,在遭受破坏的时候已经能够自我修复了,所以是坚强的。正因为这种坚强性,这种自我恢复能力,所以,我们在施工时只要不造成过大的破坏,就不会对当地的自然环境长生难以挽回的破坏,只要我们保证植被的种群足够发展,就可以让生态环境重生。同时,我们也可以引进一些适应改变后的自然环境的外来物种来弥补我们对当地自然环境的破坏,但是一定要十分小心,要明确物种之间的那种相互制衡的关系,切勿引进来一种霸王物种,导致更可怕的后果。
3.3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景观尺度及整体性原则
水利工程的施工地点多是河流旁,而河流这种河流生态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因此基于生态的水利施工的时候需要一个大规模的景观尺度设计原则,这个原则也建立在一个长远的、有利于整个河流生态系统发展的基础上,即,景观尺度整体性原则。所谓的整体性就是指从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出发,掌握生态系统各个要素间的交互作用,提出修复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综合的系统方法,而不是仅仅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问题,也不仅仅是修复单一动物或修复河岸植被。同时我们也要清楚,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是一个长时间的事情,它的修复时间尺度很长,我们要做好充分额度准备,长时间来对待和处理这件事情,并不能急功近利,一蹴而就。同时,还要查阅当地的生态环境资料,最后形成一个最适合当地生态系统的景观整体性原则,从而让建筑与环境相互融合,构造出另一番独具特色的美景。
3.4反馈调整性原则
什么是反馈调整原则呢?指的就是,在工程施工结束后,要长期对当地的生态系进行监测,看看当地的生态系统是否恢复和恢复的情况怎么样。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因为所有生态系统的演变都是经过了历史的洗礼,一旦遭到破坏,是很难修复的,就算能够修复,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且,在修复的工程中很容易因为天气环境的变化,造成环境修复失败的后果。所以,反馈调整性原则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则,它是生态系统是否修复成功的最后一步,也是最长久的一步。它会时刻的关注生态环境的一些细微的变化,以便可以及时的发现问题,然后采取补救措施,从而降低水利工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
4.结语: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这项技术的出现,可以说是对于环境保护的一个福音,也是对人们的造福。但是,再好的技术如果没有规范也很难发挥其自身的价值,所以基于生态的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是生态水利工程的领路人,没有规则的约束,就没有工程的顺利施工,也就达不到造福人类,造福自然环境的效果。希望相关水利部门,能够给予基于生态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基本原则足够的重视,让这些规则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1]蒋振华.我国现阶段生态水利工程学的发展[J].中国科学工程,2009( 03) : 25-26.
【关键词】土地整理;生态环境;影响;工程项目
引言:
目前我国的土地整理还处于起步阶段,就深度和范围来说还远不及发达国家,正因如此,我国针对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还正处于研究阶段,并有待完善,这给土地整理的实际过程中带来一些问题,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了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标,多数地区过分重视农用土地以及耕地面积的增加,忽略了改善生态环境和提高土地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并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使用一些不合理的技术措施和整理方式,例如机械填埋、单一连片种植等,这些都会给自然生态系统带来一定的影响,因为土地整理是一个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再重新建立新系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必须采用一些工程以及生物措施对林、田、水等进行整治,势必会给植被、土壤以及水资源等环境要素带来诸多不利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科学分析影响生态环境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采取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
1、土地整理的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1.1土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土地景观是由基质、斑块以及廓道组合而成的一些土地利用方式以及生态过程的镶嵌体,而土地整理工程具体的说就是用人为方法使原有土地景观格局发生的改变的过程,例如在整理耕地的过程中会对田块的面积和形状进行重新改造,并会改变道路以及沟渠原本的位置。田块作为景观格局中的斑块,道路以及沟渠作为景观格局中的廊道,而土地整理势必会造成景观格局的改变,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1.2土地整理项目工程的特性
在指定区域内进行的田间道路的布设、农田水利设施的修建以及土地的平整等建设工程可以总体概括为土地整理项目工程,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一般是以工程的方式进行,土地平整的主要内容包括土石方回填、土石方运输以及土石方开挖等,耕地整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农田水利工程、田间道路工程以及土地平整工程等,在对这些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必定会严重影响生态环境要素以及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整理区域中的微地貌会因为土地平整工程而发生变化,水分和盐类的迁移以及分布会受到农田水工程的影响,因此,土地整理项目工程是影响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
1.3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的变化
进行土地整理项目工程主要是为了优化土地的利用方式,而在土地整理的过程中会对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植被进行适当的调控,这样一来就会使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以及土地植被发生改变,而土地的分布布局以及利用方式和规模也会随之发生改变,从而给生态环境带来不利的影响。
2、土地开发整理重数量轻生态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土地开发整理工程施工技术较落后
土地是一种自然产物,人们在提高土地质量的过程中绝对不能违背大自然的生态规律,因此,在土地整理的实际过程中必须对土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以及物质循环的特点进行科学的分析,并要充分考虑各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土地生态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严格遵守提高环境容纳力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制定相应的生物和工程技术措施。如果只重视沟渠道路等农田基础设施的混凝土化,势必会影响土地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的物质能量交流。
2.2 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目前,我国众多地区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且未能深刻地认识到进行土地整理的目标是保证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只知道一味的重视土地整理的数量,忽略了农业生态环境以及土地整理质量的重要性。
2.3 土地开发整理规划不够科学合理
我国目前的土地整理规划是根据提高农村现代化水平、改善生产条件、实现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质量以及提高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等目标而制定的,其中并未涉及生态保护这一重要方面,也没有针对生态保护这一问题充分考虑土地整理规划是否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并且缺乏对土地整理过程中可能影响生态环境的不利因素的分析和研究。
3、强化土地整理中的生态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3.1 提高对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的认识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过程中,必须以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以及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为基本原则,而整理过程中所采取的一切的措施和方法都要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不断的提高,因此,人们对土地资源的生态环境以及生产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方法,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以不破坏土地生态系统为前提,在生态环境的承受范围之内合理的进行土地利用和土地整理,坚决不允许为了实现经济效益而破坏生态系统。
3.2 进一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
由于目前我国还未针对土地整理项目规划设计单位的资质审理制定统一化的标准,因此,造成众多设计单位中设计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整体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从而会影响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针对这一情况,相关部门必须加强对设计人员的培训力度,并要严格要求设计人员在对规划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对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从而提高土地整理项目规划的设计水平,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合理性,实现对生态环境的有效保护。
3.3 将生态环境改善作为土地开发整理的一项重要目标
近年来,我国多数地区为了扩大耕地面积而过度的砍伐、开垦,植被和树木的破坏给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利影响,最终导致泥石流、山体滑坡、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因此,在未来土地整理可行性研究以及立项的过程中必须进行深入地分析和科学的论证,并将土地整理的最终目标调整为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耕地质量以及扩大耕地面积,而三者之间必须相互平衡。
4、结论
综上所述,土地整理作为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在实施过程中会给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因此,相关部门在制定土地整理规划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并要深入分析和研究土地整理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性质和破坏程度,然后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从而实现对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陈娟,曹明明,李双江,等.关中地区土地整理的时机分析和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2):352—354.
[2]王晓明,许玉,钱翌,等.土地开发整理的生态足迹评价—— 以浙江省淳安县为例[J] .水土保持研究,2006,13(3):192—194.
[3]叶艳妹,吴次芳.农地整理工程对农田生态的影响及其生态环境保育型模式设计[J].农业工程学报,2001,17(5):i67—171.
[4]郝润梅,海春兴,雷军.农牧交错带农田景观格局对土地生态环境安全的影响——-以呼和浩特市为例[J] .干旱区地理,2006,29(5):700—704.
[5]魏秀菊,胡振琪,向 蔓.土地整理可能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及宏观管理对策[J].农业工程学报,2005,21(增刊):127 13O.
[6]张正峰,陈百明.土地整理的效益分析[J].农业工程学报,2003,19(2):210—213.
Key words: water conservancy project;ecological landscape;harmony;improve
摘要:优良的水域生态环境,高质量的居民生活,不仅是人们梦寐以求、长期憧憬的美好愿望,也是全面实现文明、富裕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近几年,通过堤防建设等一系列水利工程建设,不仅显著地改善了生态环境,而且通过精心设计,营造了一批与周边自然景观,城市景观相谐调的生态景观河道和亲水工程(如生物护岸、滨水湿地、绿地等)建设,从而进一步优化了投资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显著提升和改善城乡人民生活质量。
关键词:水利工程生态景观谐调改善
中图分类号:Q494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一、水利建设与生态
1.1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的干扰
水利事业的发展由来已久,数千年来人们对水利的需求基本保持在防洪安全和生产生活用水的保障方面。在建国后的近五十年,我国的水利建设事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同时又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态直线化。包括河道横断面几何规则化。还包括河床和边坡材料的硬质化。二是指自然河流的非连续化。筑坝是顺水流方向的河流非连续化,流动的河流生态系统变成了相对静止的人工湖,流速、水深、水温及水流边界条件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改变了原来随水文周期变化形成脉冲式河流走廊生态系统的基本状况。另一类非连续化是由于河流两岸建设的防洪堤造成的侧向水流的非连续性。堤防妨碍了汛期主流与岔流之间的沟通,阻止了水流的横向扩展。原来可能扩散到滩地和洪泛区的水、泥沙和营养物质,被限制在堤防以内的河道内,植被面积明显减少。鱼类无法进入滩地产卵和觅食,也失去了避难所。鱼类、无脊椎动物等会减少,导致滩区和洪泛区的生态功能退化。
通过水利工程建设,人们发现,在得到防洪抗旱的相对安全保障的同时,人类活动对这些自然的河流湖泊的干扰也过分严重,忽视了河流生态系统本身的需求;与此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河流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现代人向往随处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嗅到清新的空气和植物的芬芳、听到水的流动和鸟语虫鸣、品尝到水的清甜的田园生活与水利工程建设之间的矛盾,要求水利建设事业的发展与水域的景观和生态环境相融合。
1.2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迫切性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土地资源带来的压力,以及水资源紧缺和农业污染日趋严重导致:
(1)河流干涸、湿地退化如滹沱河黄壁庄以下河道长年断流,周边土地沙化,加上沿河两岸工业与生活废污水的排入,对河道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不仅影响河道及滨河景观,断绝了对两岸地下水的补给,而且还成为石家庄的主要风沙源之一。由于河流干涸,水生物及栖息鸟类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2)地下水环境不断恶化。长期超采地下水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下水漏斗逐渐扩大。
(3)水体污染,河湖景观遭受破坏。市区内大部分污水未经处理就通过下水道或沟渠排入河道,使河道水体受到严重污染,使地下水水质日益恶化。
此外,市区周边有些河道景观极差,大量未经处理的污水排入河内,使河水黑臭,严重破坏了河道环境及沿河人文景观。
生态型河道建设,是水利建设发展到相对高级的形态的必然结果,是现代社会人类渴望回归自然渴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迫切要求,是当前水景观建设的最简单最直接最省钱最自然生动的客观反映,是一种生态的自然景观。
二、生态水利
2.1何谓生态水利
生态水利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的法则和要求,从生态的角度出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建立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尊重生态法则,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不仅要考虑量和质的问题,而且应该是在不超过生态系统自我调节和自我修复能力基础上的合理开发利用。
2.2生态水利的重要性
生态水利工程将与传统治污技术、清洁生产(生态产业)以及环境立法和资源管理一起,成为河流生态建设的主要手段之一。图1表示了生态水利工程在河流生态建设中的地位。图中右侧表示人类活动对自然河流生态系统的干扰过程,左侧表示人类活动对扰的河流生态系统的修复过程。
进行人与水和谐共存、协调发展,经济社会与自然生态复合系统协调互动的生态水利建设,可是水资源得到合理使用与优化配置。曾一度被破坏的水生态环境得到修复与改善,生物多样性得到保护。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得到巩固和提高。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综合效益得到全面实现。
2.3石家庄市生态水利的发展
石家庄曾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城市。近几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为从根本上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加快实现“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景美”的生态园林城市目标,精心谋划和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水环境治理工程:1999年,民心河工程的建成通水成就了石家庄人的百年亲水梦;2002年,启动了滹沱河生态开发整治工程,这是石家庄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项城市环境治理工程;2006年7月,石家庄市西北部水利防洪生态二期工程举行了开工奠基仪式;2007年开始实施滹沱河防洪综合整治工程,又是一个大手笔……城市得水而兴,通过几年大力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石家庄市区的生态环境正在得到优化和改善,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水源地生态得到有效恢复。二是环境面貌大为改观,随着太平河滨水景观的建成,不仅为市民提供了休闲放松的良好场所,而且已成为迁徙候鸟的良好栖息地,日益呈现出人水和谐、宜居宜看和全省“首善之区”的卓越风范。
三、生态水利的发展前景
虽然我们在城市的生态治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要实现生态水利的目标,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今后的城市生态水利建设中,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
3.1生态水利与资源水利相统一原则
生态水利是把人和水体作为整个生态系统的要素来考虑,照顾到人和自然对水利的共同需求,通过建立有利于促进生态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施工和维护的运作机制,达到水生态系统改善优化、人与自然和谐、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要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必须将生态用水列入水资源开发、利用和配置方案中,抢救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逐步恢复湿地生物多样性。
资源水利是把水资源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进行综合开发、科学管理,以达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可持续利用。它以水权和水市场理论为基础,以流域统一管理与准市场的结合为体制保障,强调在对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的同时,要做好水资源的配置、节约、保护。
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必须坚持生态水利与资源水利相统一的原则。进行城市水利建设,就是要以水利工程为支撑,将资源与生态两个方面结合起来,统筹考虑,以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2城市水安全原则
城市水安全是指城市的存在和发展不受或少受因水的不合理利用及涉水灾害而导致的威胁,主要包括供水安全、防洪安全、排涝安全、生态用水安全等。它是其他领域安全的基础,深刻影响到城市和地区各领域安全的维护与保障。因此,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要遵守以下原则。(1)处理好人与水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人们应通过科学管理,提高水的承载力;同时还应该制订与水的承载能力相适应的人口、环境、发展政策,将人类的一切活动限制在水的承载能力之内。人与人之间、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要互惠互济、共建共享。(2)尊重地球的生命力和多样性规律。城市水安全的基础是保持水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多样性不受侵害。不仅要保护所有生物物种,而且还要保护各个物种的遗传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保障生命的活力和进化。这个原则是持续利用水环境和水资源的源泉,是水安全的根本支柱。(3)建立维护水安全的制度和措施。实现水安全目标,需要信息和知识基础、完整的法律和制度、统一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政策、管理机构等,并且要采取行政的、经济的、技术的措施,不断调整、改进或建立有利于维护水安全的机制,发挥水资源对人民生活质量提高的作用。3.3水质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要从流域的观点和生态系统的角度来认识水质污染的防控,坚持水质污染防控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原则。(1)从控制人类活动着手,控制危害水质和生态系统的外部污染物的过量输入。对工业污染的防治,必须逐步调整偏重末端治理的现状,从源头抓起,调整城市经济结构、工业产业结构、产品结构,提倡清洁生产。对城市生活污水进行妥善收集、处理和排放,应强化一级处理,条件具备时再实施二级处理。应降低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浓度,控制水体富营养化水平;同时减少有机物质输入量,控制有机污染。 (2)开展生态修复工作,以达到改善水体功能和恢复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目的。城市水生态系统对外界干扰具有调节能力,但这种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干扰超过生态平衡阈值时,生态系统丧失恢复能力;当干扰强度小于生态平衡阈值时,系统在恢复力的作用下,可实现自我调节,从而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可以通过物理、化学和生态方法对水生态系统进行改善和修复。目前,常见的城市水生态系统恢复的措施有引水稀释净污、清淤、河床微生态系统修复、河湖水生植物净污等,国内外使用最多的生物净化技术是投菌、生物膜、爆气、水生植物植栽等。3.4景观亲水原则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已经能较好地掌握城市河流的洪水特性,使亲水性规划设计成为可能。 滨水景观在满足城市防洪、排涝、供水等基本功能的基础上,将城市防洪工程项目与改善城区水质、修复水生态环境结合起来,水系综合整治与搞好滨河绿化、建设宜居环境结合起来,打造城市景观、优化旅游资源配置结合起来,为一切涉水的部门服务。在城市水景观建设中,要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要求,围绕露水、亲水、净水、活水的基本要求,通过拆乱除污、清淤理河、砌坎驳岸、栽树植绿、修桥造路等措施,建设与城市整体景观相和谐的滨水公园、亲水平台、亲水广场等,营造碧水绿岸、亲近自然、天人合一的城市休闲活动空间。3.5水工程、水文化与城市文化相协调原则 城市生态水利规划要把建设水文化、做大水文章作为推进城市生态水利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要积极研究水文化,自觉运用哲学、社会科学理论指导城市生态水利建设,通过建设富有文化内涵的城市防洪工程,彰显水城特色,构建人水和谐的市民生活空间。在“水通”、“水活”的条件下,着力追求“水美”,把城市防洪工程建设与绿化美化河道、营造亲水空间、挖掘历史文化资源等结合起来,努力营造优美的城市水环境。结合城市防洪工程建设,利用河岸坡地植树种草,构筑优美宜人的城市景观。在城市生态水利规划中,还要提倡节水型文化。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建立起有利于促进节约用水和水资源合理利用的水价形成机制,建设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与的节水型社会。3.6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原则 (1) 实行城市水资源统一管理。“一龙管水,多龙治水”,是城市水务一体化管理最基本的要求。 (2)坚持政、事、企分开,实现各部门的权责一致。要调整各部门的职责权限,明确划分各部门的职能,相同或相近的职能交由同一部门承担,克服多头管理、政出多门的弊端。着力改善水利与环保、城建、市政等部门交叉重叠的环节。(3)依法治水、依法行政。加强城市行政体系的法制建设,建立水务统一执法队伍,系统整理有关法律法规,并根据变化的情况提请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修订。重点解决好涉及地表水与地下水、城乡水事活动、水量和水质等的统一管理问题。(4)建立按水资源特点对涉水事务进行行业管理的模式。处理好流域水资源管理与行政区域水管理的关系,按照水源地、水源工程、输水工程、自来水厂、配水管网、排水管网、污水处理、回用回灌的流程进行行业管理。
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陕西关中地区农村土壤污染问题严重,部分农村居民为了追求农业产量,长期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生长激素及农膜等,致使农田过量使用化肥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过量使用的化肥通过挥发、淋溶污染大气、土壤与水体,使土壤中残留了大量的有害物质,直接影响土壤的结构和功能致使土壤生产力下降,农作物结构发生改变,,最终抑制农作物的正常生长。从而造成农作物减产或农产品质量下降。土壤污染的治理难度大、成本高、周期长,如果不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整治,不仅威胁到农产品安全而且严重影响农村生态环境。
农村饮水安全系数较低在城乡发展进程中,对城镇的关注往往大于农村。因此,城市用水质量优先性明显高于农村用水保障,主要表现在农村供水保证率低、水质不达标。根据本人对陕西关中地区某县的调查表明,自来水普及率尚不到10%,仅有少数村庄有供水设施,基本没有污水处理系统,部分拥有供水设施的村庄,其供水设备也是十分简陋,供水的效率普遍低下。大约有30%的农村人口面临着饮用水不安全的危险,饮用水中含有的有害物质量超标。饮水安全系数低下会导致农村地区出现与饮水相关的疾病,此外农村现有的自发打钻的水井和沟渠的环境卫生状况也十分严峻。
耕地资源不断减少农村人口过度增长也是导致陕西关中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重要原因。随着陕西关中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违法占地用地的现象层出不穷、屡禁不止,被非法占用的土地数目之多,范围之大令人膛目结舌。在诸多违法占地现象中,未批先用、以租代征、批少占多等现象较为突出。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条不容忽视,那就是,由于人口过度增长,生活空间相对变小,非法占地建房现象十分严重,再加上相当多一部分党员干部对我国的土地国情缺乏了解,对农村非法建房疏于管理,导致耕地面积不断减少。
城市工业污染转移加剧随着城市扩张速度的不断加快,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在飞速前进,人口持续增长、工业企业向低层级的农村地区转移、农村原有的生产布局开始加快调整,越来越多的工业企业在关中地区农村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崛起。工业企业的悄然兴起,由此带来的后果是城镇工业的废水、城镇生活的污水和垃圾进一步向农村地区转移,城镇工业企业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的排放已经成为农村地区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乡镇工业企业一般都具有几个明显的特征:布局分散、设备简陋、工艺落后。因此,造成的污染呈点多面广的特点,很难采取有效地监管和治理措施,因为污染而引发的民事纠纷也是时有发生。
改善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对策
(一)保持适度生产,保持适度消费无限制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后果是资源浪费和大量废弃物排放,适度生产的基本原则是:一是应保证人们的基本消费量;二是要求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应保持生态环境的基本平衡;三是在上述二者的基础上根据技术的发展逐渐加大生产能力。对此,我们要尽可能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要以尽可能低的代价产出尽可能多的效益;要尽可能提高农业资源利用率,要在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可允许的界限内,达到在时空上对农业资源的最大利用效率。在当今我国农村人口急剧膨胀,过度消费是一种使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不堪重负的生活方式,势必大量侵占他人限的,过度消耗自然资源,会导致农村生态系统的崩溃。节约资源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核心,倡导可持续消费观,大力提倡适度消费的原则,即减量化、利用、再制造和再循环。这样不仅有利于保护农村生态环境,更有利于生态系统的平衡,最终受益的仍是广大农村居民。
(二)提高农村居民文化技能水平、增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一方面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及工作中的各种时机向农村居民传授生态科普知识,宣传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使农村居民自觉投身于生态村建设;另一方面大办各种类型的技术培训班,每年聘请农、林、牧、副、渔、沼气、环保等各方面的技术人员,举办苹果、猕猴桃、石榴、柿子、植树、沼气、工业“三废”治理与管理等技术培训班。鼓励农村居民积极参加培训,掌握技术知识更好的保护陕西关中地区农村生态环境。
(三)控制农村人口数量,减轻农村生态环境压力,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人既是各种物质财富的创造者,也是各种资源的消耗者。有限的资源,无节制的人口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破坏,生活越来越贫困。控制人口无计划增长的措施,如广泛宣传计划生育、优生优育的科学知识;把计划生育工作计入村规民约,配备专职计划生育工作人员;做到药物、工具免费送上门,免费提供节育手术,并给于适当的经济补贴。对只生一个子女的夫妇给于鼓励,从孩子出生至14岁每年发给一定数额的独生子女父母奖励费;对婴儿、幼儿实行“计划免疫预防接种”。通过以上措施控制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使人口与环境、经济协调发展。
关键词:生态环境;保护治理;法治机制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2012902
1引言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也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生态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因此在现阶段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为了提高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国家也应该出台相应的法规与政策来促使公众重视与保护生态环境。
2阶段我国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
2.1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
据调查我国现阶段已有超过国土面积1/3的土地存在荒漠化的现象。土地荒漠化就是指陆地上土壤层的恶化导致土地不能再生长出任何东西,荒漠化的土地也不适宜动物居住。同时,我国人口众多,对粮食的需求量是非常大的,但是随着生态环境的恶化加剧,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人均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
2.2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人们的日常生活是离不开水资源的,我国的淡水资源本就不多再加上现阶段水土流失现象严重,使得我国成为世界上严重缺乏水资源的国家之一。目前我国人均水资源的占有量还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且在我国还有一些地方一直处于严重缺水的状态,有些城市的水资源因为污染严重也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加之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水污染与水土流失现象也在不断的加剧。这一现象势必要引起我们的反思,这意味着在平常生活中我们也应该要做到节约用水,保护周围的水资源[1]。
3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1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
要求我国目前正致力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随着这些年的经济发展,我国基本实现了小康社会的目标,但是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还是有一定距离的。党的十上也提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着积极的影响,并提出要加快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改革。只有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与治理才能使现代化建设更良好、更健康的发展,才能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3.2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可持
续发展社会的发展是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强调社会、自然生态以及经济三者之间的协调发展,关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就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一个因素,因为加强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不仅可以化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也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限的资源[2]。
4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要求
4.1制定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整体规划
首先,有关部门就要做到统一部署,对每个执行部门要有精确的划分,然后把各个行业中的相关部门都整合起来,促使各个部门共同来完成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任。
当有关部门检测到会有异常气候来临的时候,就要提前做好预警工作,尽可能的缩小生态环境会遭受破坏的范围。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时候也要不断完善相关的法律建设工作,适当的时候可以采取一些奖惩措施来加大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力度,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同时国家也应该注意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如气候、人口、资源等,这些都有可能会破坏生态环境,对于这些因素国家也应该尽早的想出对策,制定出更完善的整体规划。
4.2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
2011年6月我国正式了《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它主要是依据不同地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地域的经济能力以及国土利用和城镇化的格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四个大类,这四大类分别是优化开发空间、重点开发空间、限制开发空间以及禁止开发空间。这一方案的,使得我国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也有了明确的开发方向。对于严重浪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的现象,我们也必须要出台一些方案严厉制止。在此基础上相关部门也应该加强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执行力度,坚决按《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的内容及要求来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加强组织的协调和监督力度。确保普通民众能了解到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3]。
4.3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
依法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是当前我国维护国家生态环境安全的迫切需要,应该在生态环境治理的过程中就开始研究未来可能会出现的一些生态问题,然后试着去化解这些可能会出现的问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也提出了要改革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体制,建立健全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管理制度,要不断完善严格监管所有废弃物排放的管理制度,要及时公布各个地方生态环境的存在的问题,也要能及时的对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要完善加强举报制度,加强整个社会的监管力度。
5依法保护与治理生态环境的措施
5.1针对土地荒漠化现象的措施
土地荒漠化现象加剧使得我国的耕地面积也在不断的缩小。针对这个问题,应该成立相关的部门来进行研究与治理,首先应该派遣相关的技术人员去往可能面临荒漠化现象的区域进行调查研究,制定出相应的措施,然后对即将变成荒漠化的土地进行治理,尽可能的避免土地荒漠化的加剧。我国耕地面积在不断减少的原因除了土地荒漠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那就是工业化的发展,工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废弃物的排放量也逐年增多,基于此,国家应该出台一些措施坚决抑制工业废弃物的乱排乱放,而且也要向广大群众宣传保护耕地面积的重要性,呼吁人民一起来保护自己周围的生态环境。
5.2针对水资源污染严重的措施
水污染现象严重使得很多地方的水质已经不符合饮用水的标准了,而且在现阶段我国还有多个地区严重缺水,那里的人民连基本的生活用水都没有。对此所以国家必须要完善水资源统筹协调管理方法,促使人民认识到水资源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提高人民保护、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有关部门应该定期的给水资源做抽样调查,一旦发现当地水资源存在问题,就要及时的制定出相关的应对措施,尽可能的减少水质的污染。
5.3针对其它破坏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生态环境被破坏其实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类在进行着各种违背生态规律的活动,就比如说,人们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经常会去做一些破坏生态环境的事情,如工业废气废水乱排放、森林植被被大量的砍伐等,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应该制定相关政策来遏制这类情况的发生,如果有人或是有关单位为了一己私利加剧了生态环境的破坏,都应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6结语
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我们对于生态环境的问题势必应该重视起来,生态环境的破坏也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利益,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从小事做起,从个人做起。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中国家也应该注重法制机制的管理,我国目前的生态保护与治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的,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加强管理与完善,也希望在不久的将来生态环境能变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顾华详.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的法治机制研究[J].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学报,2012,6(3):564~162.
一、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发展与需求
20世纪90年代,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在城市现代化建设中对于改善水域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以改善水域环境和生态系统为主要目标的“城市环境水利工程”建设,成为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按照现代城市的功能,对流经市区的河流归纳起来有两类要求:①对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质清洁、生物多样性、生机盎然和优美的水面景观。②对滨河带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独特历史、文化、风俗的滨河景观;能提供充满鲜花、有人工景点、公园化的休闲、娱乐、体育活动空间;能营造充满文化、艺术、科学气氛,具有现代气息、人水关系协调、引人胜、便于人水亲近的滨河带。
人们提出这些要求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水利建设者应当适应这种趋势,满足社会的要求。在水利工程的规划、设计、施工等方面进行调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艺术、科学和现代气息,注重工程的环境效益和美学效益。从这个角度来说,现代水利可以称之为“大水利”,即“通过流域的综合整治与管理,使水系的资源功能、环境功能、生态功能都得到完全地发挥,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适性(包括对生物而言的舒适性)都不断改善,并支持流域实现可持续发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兴利除害、综合开发、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科学管理水资源,使之更好的服从人们的意志,更好地为人类造福,这不仅改变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态,也改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国内外的大量实践都表明,许多水利工程不仅发挥了它们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来越显示它们的环境效益,成为一种新颖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开发水利工程旅游,已经成为水资源利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在生态经济环境水利阶段,人们普遍关注环境与生态问题,普遍重视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在这样的前提下,强调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环境功能和美学价值,己成为国际、国内在水利工程设计方面的新趋势。
二、水利工程景观设计的原则
(一)技术与美学相结合的原则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枢纽布局不能单纯追求美学效果,它首先要实现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满足技术优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环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证工程的安全、稳定、技术可行和经济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学设计必须首先满足工程的技术、经济要求,并在此基础上对景观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技术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学基础。
(二)生态环境 (改善)保护原则
从生态学角度来说,河流是生态环境中能量转换和生物活动的廊道,为生态环境敏感区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会破坏河流生态环境、打破生态系统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提高河流的自净能力。尽管河流生态系统有自我恢复的能力,恢复期与河流生态生命力有关,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复,有些河流的生态甚至完全不能恢复。因此,水利工程建设应注意对周边环境以及流域的生态进行保护,不应以生态的破坏、环境的退化为代价。注重环境和生态的保护是水利工程景观(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之一。
(三)强调个性和创新的原则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独特性和大空间的跨越带来景观特质和震撼的效果,给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标的意义。要发挥水利工程景观特点,必须在设计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个性发挥,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创新。同时,也要注重与周围环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谐,综合考虑工程所在地区的地域性、文化性、整体性等方面的因素。
三、水利工程景观规划策略
(一)沿河绿地
滨水环境的总体构思应尽可能扩大沿河绿地,形成较为连续性绿化带,用绿色来勾画古城的轮廓,延续城市文脉。同时,以良好的绿色空间,优化环境景观质量,体现现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二)闸坝结合,扩展沿河水面
规划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胶坝,泵房外观可按风景区房屋标准设计,橡胶坝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积,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边设置亲水步道、平台、桥梁、滨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赏水面景色。
通过新建湿地连通闸向人工湿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绿地面积,改善和美化生态环境、给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同时可为生态化污水净化技术的引进提供良好的试验场所。
(三)生态护堤
可规划采取自然土质岸坡、自然缓坡、植树、植草等生态工程护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为水生植物的生长、水生动物的繁育、两栖动物的栖息繁衍活动创造条件。对于河岸边坡较陡的地方,采用木桩、木框加毛块石等工程措施,这种护工程既能稳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态和美化环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带来的负面作用。在应用草皮、木桩护坡时也可以运用土工编织物,袋内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冲刷,又能长出绿草。有利于堤防保护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四)绿化树种及花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