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生态环境概论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概论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概论

第1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会计;生态伦理;会计要素;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可持续发展是的科学发展观。从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来看,可持续发展具有三个维度:经济、社会、环境。这三个维度密切相关,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坚持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做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及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人们对各自现实利益的追求总是打垮了人类的伟大理性,各利益集团的争斗总是以牺牲人类的总体利益为代价。而由此所带来的严重后果。长期以来却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全球环境的恶化危及现实社会中每一个人的生存时,直到社会的动荡造成社会发展的停滞时,人类才在面临的巨大灾害面前惊醒:没有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是不可能持久的。如果人们在经济发展中不顾一切地毁灭了自然生态。人类最终也要被毁灭。

20世纪以来,由于全球环境的迅速恶化,人类深深陷入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困境之中。面对严峻的生存困境,各国目前的现实、紧迫选择更着重于对环境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也更着重于对危及全人类和某个国家、某些区域人们生存环境的治理。由此,人们对环境会计展开了深入研究。

二、两种生态伦理观――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

历史和现实的深刻教训使人们重新深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哲学和伦理学的视角出发。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有以下两种不同观点:

(一)人类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认为,人类自身才是整个世界发展的最高目的,因而忽视大自然的规律、权威与尊严,仅仅以人类自身的价值作为惟一尺度来衡量自然的价值,根本不考虑生态的平衡与和谐。这就是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以人类经济发展为惟一目标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是造成灾难性生态状况的认识论根源。“人类中心主义”建设在三种人性观的基础上:1、人是理性动物;2、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3、人千方百计满足自身欲望。有学者认为,人作为理性动物,导致了人类征服自然、驾驭自然的狂妄;人是自然界的最高贵者,误以为自己是大自然的主宰;人是满足欲望的动物,疯狂、猖獗地掠夺自然,使人类自觉或不自觉地演出了一场摧残大自然的惨烈悲剧(曹孟勤,2002)。生态危机的深刻根源是人性的危机,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道德和价值观的危机。

(二)非人类中心主义

现代生态学研究证明,人与自然共同构成地球的生态系统,人与自然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员。这一科学生态观的出现为人与自然的平等性奠定了基础。非人类中心主义正是根据这一现代生态科学的成果,谴责了传统人性观中的理性主义、人类贵族主义、享乐主义,提出人应尊重自然的价值。既肯定自然不仅拥有工具价值,还肯定其拥有不可剥夺的内在价值,并且让自然按其自身的规律和存在方式成长与发展;应赋予自然以权利,尊重大自然的内在价值,维护大地的完整、稳定和美丽;强调应该把人际之间的伦理扩展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把对人的道德关怀延伸到对非人类存在物上,从而提出了新的、革命性的“生态伦理观”。

显然,人们应当反省“人类中心主义”的哲学观和价值观,并且用新的伦理规范来制约人在社会经济活动中的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

三、环境会计开展的现实背景

在人类实践活动中,人类对生态的认识是基于“经济发展――环境破坏――不可持续增长――危及生存”的现实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经济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理论。环境会计作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管理活动,其基本理论发生了重大变化。环境会计是基于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而发展起来的会计新学科。它是人类对保护生存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观的重要、急迫的体现,是人类对只核算经济发展的传统会计的修正和革命。同时。它也是具体进行环境资产核算、环境消耗补偿,维护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和工具。

传统会计学只服务于经济发展,未能涵盖环境保护的相关业务。不能收集和提供有关环境数据,这不仅造成环境管理信息缺失,而且可能导致企业关于环境保护方面的决策失误。因此,传统会计学显然是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的产物。而在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对被破坏生态进行恢复中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会计(或称绿色会计),从会计学的意义上讲是一场革命;从伦理学的意义上讲是对狭隘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批判和忏悔;从现实的意义上讲是对人类中心主义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进行的补救。

四、传统会计与环境会计的要素与基本结构比较

(一)传统会计要素与会计基本结构的缺陷分析

传统会计要素及会计等式是:

资产=权益(债权人权益+所有者权益)(等式1)

收入-费用=利润(等式2)

在等式1中。对资产只承认是某主体拥有的能带来未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这是一种狭隘的人类中心主义,只承认经济资源而不承认生态资源的缺陷。这既是对传统经济运行方式的现实反映,也加深了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千方百计把一切变为“经济资源”;而对权益只承认债权人和所有者拥有权益,不承认社会权益,导致各个主体漠视和践踏社会权益,尤其是社会的生态权益。

在等式2中,只承认收入是企业资产运作的结果,只将费用定义为自身资产价值的耗费,既漠视环境带给企业的效益,也把破坏环境的成本统统推给社会承担,世界环境和中国环境的现状正是传统经济运行的后果。而传统会计一方面反映了这种经济运行方式。另一方面也可以说对环境的加速恶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环境会计基本结构

环境会计的基本结构可以用以下两个等式表述:

生态资源=社会权益 (等式3)

生态收益-生态成本=生态利润 (等式4)

等式3的意义在于反映了人类对生态的认识在两个方面的飞跃:一是生态资源被承认;二是生态资源是为社会所共有的,社会应该维护生态资源的完整性。如社会只指人类社会,这仍是人类中心主义伦理学的反映,只是视觉的开拓和认识的扩大。

等式4的意义在于提出了人类维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的大方向:一是生态资源能够为人类社会带来效益,这个效益能够为人类所认识和确认;二是人类对生态资源的耗费构成生态成本,不仅生态成本要求被反映。还要求必须得到补偿;三是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社会才能保持可持续发展,如果补偿不全或不能得到补偿,将进一步减少生态资源并使环境进一步恶化;四是在一个会计

期间内,只有生态成本被生态收益全部补偿后的剩余才能形成生态利润,生态利润可以用作:改善生态需要增加的投入及人类由生态利润得来的福利,由此人类可以进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五、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

除环境会计基本结构外,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也是环境会计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会计的基本假设包括:

(一)生态资源的有限存量假设

这是建立环境会计的首要基本假设。资源是有限的,越开采就会越少。生态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人类不能无限制地开采。对已被过度耗费的存量资源要进行不断的补偿。生态资源的有限性还决定了要用一定的方法对生态资源的存量、流量进行测算、计量、评估、对比等。

(二)生态资源的社会权益假设

生态环境资源应当被看成是整个社会的权益,包括所在地权益、影响地权益和国家权益。而不仅是所在地的权益。这是由生态资源的特点所决定的。任何生态资源都既对当地产生影响又对全局产生影响。由于生态资源的地理属性和发挥其作用的迁移性(如上游的森林状况影响下游的水流量、内蒙的草场退化造成北京的沙尘暴等)。使其对生态资源开采的影响、生态成本的补偿、生态收益的确认都大大超过了地理属性的范围,从而使环境会计的空间范围大大扩展,并呈现出宏观会计的显著特点。

(三)效益相关性假设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和一切经济活动赖以存在的基础,也是任何经济效益获得的基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使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经济活动做到可持续发展并产生良好的效益。但由于其生态效益与赖以存在的经济活动效益的普遍联系性和不可剥离性,从而导致人们虽然认识到它的存在却很难单独准确地计量它,因而其生态收益不能靠单个市场交易确认,而要靠建立起多个生态资源变动与效益相关性的模型,通过大规模、多指标、多时点的测定、评估、比较、计量,并通过全国财政补偿机制的建立来实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会计持续运作模式。

(四)复合计量单位假设

传统会计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一切会计要素都以货币进行计量。但环境会计却不能被限制只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来反映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如森林覆盖率、林地规模、等级、草场质量、水土涵养量以及空气质量的改善度、水资源的含沙量、充足度、沙尘暴强度、频率等。因为一个流域或领域的生态资源状况一是很难用货币计量;二是用货币计量反而不能说明问题。但在财政转移支付量和对生态建设的项目投资方面,却又不能不用货币计量。问题在于如何把这两种计量方式统一在环境会计的核算体系里,如何使两者在需要的时候进行转换。

上述环境会计的四大假设,相互关联,形成体系。第一个假设为其奠定了存在基础;第二个假设界定其空间范围;第三个假设保证其持续运作;第四个假设指出其计量特征。

六、环境会计的支持系统

实施环境会计必须首先建立环境会计支持系统。笔者主张建立以两大体系为支柱的环境会计体系:

(一)建立起以生态资源、生态效益、生态成本及生态资源变动与经济效益变动的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并以此作为环境会计的计量及计量支持基础

例如:一公顷某一品种的林地,在一定高度、一定直径、一定密度、一定年限的条件下对水的涵养力、土的保持力、造氧度、对废气的吸纳力到底能值多少价值?上游的治理程度对下游平均利润的增长的相关性如何等,就需要由生态科学家与会计学家、生态资源评估师、工程师进行对话与合作,才能建立起相关性的评估指标体系和测定模型。

(二)建立起全国财政补偿体系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作为环境会计的运行支持基础

环境资源是一个社会的公共品,理应由国家进行保护、维护。国家维护生态资源的财政转移支付资源的来源一是对生态资源的直接耗费者收取生态资源耗用税;二是对生态资源的受益者收取生态资源维护费等。而对于生态资源所在地的农户则要为其创造新的生存手段,变靠开采资源谋生为靠建设生态谋生。

除以上两大体系外,还应形成以全国生态补偿机制和财政转移支付体系为支持和诱导的机制,以企业资金运作为中心进行多重会计循环,并在此体系运作上形成资金市场和投资中心。财政的转移支付可分为两大用途:一是对治理公司(特别是指以生态林建设为主要业务的治理公司)的支付,包括对治理公司的治理成本补偿及对公司治理成果的投资回报(即让治理公司得到生态利润,这样才能既形成完整的环境会计循环,又诱导更多的公司投资于环境治理工程);二是作为对治理区社会发展的投资,如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及教育、文化、卫生发展等。

七、结论与启示:对于生态伦理学的认识与会计要素的理性选择

第2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摘要:《自然保护概论》是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的方法与建议,为相关专业的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老师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自然保护概论;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062-02

一、课程开设的目的和意义

《自然保护概论》基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研究地球各圈层生物与环境发生、发展过程中涉及的自然干扰、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相互作用与影响,调控与保护自然环境及减少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的一门综合性课程。作榛肪晨蒲А⒒肪彻こ套ㄒ档谋匦蘅纬蹋对丰富学生的基础生态学知识意义重大,促进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关注环境领域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理解与掌握人类在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自觉主动地把“自然保护概论”的课程知识与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的其他课程联系起来,增强环境保护的基础理论与宏观管理意识。

二、湖南农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与现状

目前,湖南农业大学“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环节主要是理论教学。在课程教学环节存在一些弊端,如下:

1.教材选取未突出专业特色。根据笔者的实际教学经验及查阅的课程相关教材发现,相关教材偏少,知识内容略显陈旧。大部分教材主要侧重对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和国际自然保护事业等内容。这些课程内容很适合生物学、生态学等专业学生,而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学生可能会觉得以上内容跟自己所学专业关系不大,自然而然的降低了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课程内容与专业其他课程有一定重复。本校环境科学专业在第二学期和第四学期分别还有《环境科学导论》和《环境生态学》等专业基础课。上述两门课程的授课内容与《自然保护概论》有较大的重复度。例如,《环境科学导论》教学大纲中包括生态破坏、水土流失、荒漠化等全球环境问题;《环境生态学》教学大纲中包括自然生态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等教学内容;上述两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在《自然保护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中均有涉及。这必然引起知识点重复教学,导致学生的惰性心理。

3.实践教学环节缺失。目前,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并未开设实践环节。课程教学过程中涉及到的水土流失、生态破坏、湿地生态系统等专题,如果能够在理论授课结束后开展相关专题的野外实践,必将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促进学生的积极性。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为出发点,根据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特点及环境科学专业对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的培养要求,我们针对自然保护概论课程内容体系和教学方法进行改革探索,以期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理论教学的改革

1.明确专业特色。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要结合环境专业的特色,在遵循专业培养方案的前提下,重点阐述合理开发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破坏与环境污染。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将课程内容设置不同的专题,如:生物多样性锐减、海洋石油污染、水土流失与沙漠化、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入侵和全球气候变化等,每个专题授课2-4个学时。通过对相关环境问题的深入剖析,让学生明确人的和谐的理念和可持续发展观,认识到环境容量的有限性以及自然资源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牢固树立科学的人口意识、消费意识和文化意识,充分发挥资源的多重功能和资源的利用效率。

2.不断优化教学内容。由于自然保护概论的教材主要倾向于自然生态系统与自然资源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自然保护区的管理等基本原理与知识,因此不能过多地依赖教材,需要补充环境科学的相关知识。这就需要授课老师查阅学科相关的资料,掌握行业最新研究成果并整合,在理论教学中做到深入浅出,详略得当。在讲述全球气候变化的时候,可结合气候监测数据和古书记载,阐释近年来频发的洪水现象、厄尔尼诺现象、臭氧层空洞产生的原因与可能的解决办法。并可适当介绍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与非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两派学者关于全球气候变化模型模拟的可靠性及人类排放的二氧化碳对气温上升的贡献性大小问题的争论。

3.采用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鉴于“自然保护概论”的学科交叉性及课堂教学时间有限、教学专题多且相互独立等特征,可构建“选题-导学-自学-小组讨论-演讲-反馈”的专题化合作讨论教学模式(图1)。授课教师在导学前应高度重视“选题”过程,增加案例切入式选题方式,将小组讨论和自学过程安排在课堂外,灵活安排学生的讨论形式与内容,扮演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环境的创造者和合作的协调者的角色。

4.改革课程考核方式。“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教学效果,一方面取决于授课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敬业精神,另一方面则取决于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而学生的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又与课程的考核方式密不可分。授课教师应当重视创新能力的考核,考察学生是否能够对于某个问题提出与已有观点相悖的观点,敢于提出并能用已有的资料去证明的行为就应该鼓励。并通过采用案例、专题等形式教学,激发学生思考,授课教师及时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鼓励学生课后钻研。对于出勤率高、课堂表现积极、作业按时完成的同学应该得到更高的平时成绩分数。为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授课教授可采取课程论文的期末考核方式。几个学生共同完成一个题目的课程论文,每个人分别查阅资料撰写,完成自己的部分,最后综合成稿,教师根据每个同学在论文撰写过程中的贡献给出成绩。

四、增设实践教学环节

1.增加实践教学环节及相关经费投入。为加强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认知,建议在理论教学结束后增设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节可开设一个周,重点考察典型的生态破坏、水土流失、湿地生态系统等地形或生态系统。同时,为保障基本教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需增加必要的经费投入,主要为野外实习经费。给野外实践教学以经常性投入,才能解决目前的问题。

2.选择多方式实践教学途径。为克服实习经费短缺带来的限制,同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然保护概论的实践教学可打破原来的统一组织安排的模式,采取多方向、多课题、多时段、多地点进行。首先,授课教师可根据教学大纲框架列出几个大的方向,如参观水土流失、森林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和荒漠化等,由学生选题。或者由学生自主拟定方向,呈报授课教师审查和批准。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题方向。

实习场所也可以安排在学生家乡周边、课余活动场所、郊游场所或其他课程实习场所等,由学生自主选择。合理安排实习时间,教学实习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后,距学期末有1-2个月的时间,学生还可以结合所选实习地点的情况,利用周末或假期,在完成其他活动的同时关注周边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完成实习。

总之,笔者认为《自然保护概论》课程的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学过程要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调整。在教学的各个环节都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增加最新研究进展等内容,突出教学过程的专业性、趣味性和互动性。

参考文献:

第3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DEA;农村金融生态;金融生态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问题的解决首先从金融生态环境开始,当前中国金融生态环境恶化,金融资源配置效率较低,而要优化农村金融资源配置,改善金融生态环境,首要的工作是建立一套系统科学的定性、定量评价指标体系,以便客观、准确、全面地反映农村区域金融生态状况及其问题所在,为有效治理农村区域金融生态提供决策依据和有效解决办法。因为,农村金融生态直接影响着农村金融能否与农村经济良性互动与发展。本文构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评价标准,目的是在进行定性描述和分析之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对其进行定量描述和定量分析。

一、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内涵

农村金融生态是金融生态系统的子系统。它与城市金融生态一起构成国家整个金融生态系统。农村金融生态系统是由农村金融主体及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所构成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发展的动态平衡系统。

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是指由农村居民、企业和地方政府构成的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消费群体,以及各金融主体赖以生存和必须适应的特殊的社会、经济、法治、文化、习俗等体制、制度环境。

农村金融生态主体即是指以信用手段筹集、分配和管理农村货币资金,支持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村提供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各种金融机构的总称,包括政策性金融、商业性金融和合作金融,也包括民间借贷、钱庄、票号等非正规金融主体。

二、农村金融生态环境效率评价指标的建立

考虑到评价指标的可比性和数据的可获得性及上述原则,本文DEA模型实证分析需要的基本指标将从经济基础、法制环境、诚信文化、社会保障程度4个方面入手,选取的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指标体系主要有农村人均GDP、农村人均住房支出、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乡村人均最终消费支出、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农村居民储蓄余额、农村居民每百户电话拥有量、农村工资性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农村每百户拥有农业机械总动力、农村人均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支出、农村居民平均每百个劳动力中大专以上人数、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农民对村政务公开满意度、农民对社会安全满意度等15个指标。

三、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方法及结论

本文采用DEA方法,运用C2R模型来评价中国30个省、自治州、直辖市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一)C2R模型

假设有r个决策单元,每个决策单元都有n种类型的“输入”,用(Xj,Yj)表示第j个决策单元的DMUj,v表示输入指标权重,u表示输出指标权重,每个决策单元都有相应的效率评价指标指数:

我们总可以适当地选择权系数v和u,使其满足ηj1,j=1,2,...,r。评价第j0个决策单元的相对有效性,是以权系数为变量,以全部决策单元的效率值数为约束,ηj1(j=1,2,…,r),以第j0个决策单元的效率指数为目标,得到C2R模型的原始分式规划模型,可以将这个模型转化为一个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再将等价的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对偶规划问题,即:

利用对偶规划D可以判断决策单元的DEA有效性或DEA弱有效性,存在如下两个定理:

定理1:若对偶规划D的最优解θ=1,则决策单元j0为弱DEA有效,反之亦然。

定理2:若对偶规划D的最优解θ=1,并且它的所有松弛变量最优解都等于零,则决策单元j0为DEA有效,反之亦然。

(二)利用C2R模型计算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效率

文章从4个方面,使用15个指标,对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的2007年统计数据进行整理和计算,原数据略。

以北京市为例,建立C2R模型。数据代入相应公式得到θ=1。

(三)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结论

经过对每个省份数据的整理和输入,利用计算机软件所有决策单元的数据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第一,运用DEA方法分析的结果,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排在全国前列,与这些地区城市经济发达、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大有关系。

第二,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排在全国各地区的末位,主要受农村地域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组织方式的影响。

本文提出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的5个组成要素,并建立了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进行数据排序的特点,对2007年全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基本验证了DEA方法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魏权龄,岳明.DEA概论与C2R模型――数据包络分析(一)[J].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1989(1).

2、李扬,王国刚,刘煜辉.中国城市金融生态环境评价[M].人民出版社,2005.

3、唐赛.中国农村金融生态环境评价及体系构建[D].东北农业大学,2008.

4、向明,刘丽红.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生态评估与分析:以贵州为例[J].贵州财经学院学报,2005(5).

第4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 《环境学概论》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教学改革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类对大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不断向纵深方向发展,与之相伴的却是环境危机的不断加深,与此同时人类对环境质量的关注程度日益提高,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现实生活中无法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国内众多高校先后成立资源与环境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并开设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态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现在已分为人文地理与城系规划和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两个专业)及与其相关的各类新专业,着重培养与环境科学有关的专业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目前,很多高校均将《环境学概论》作为环境类及相关专业的主干课程或其他专业的选修课程,充分显示了本门课程的重要性及其应用领域的广泛性。但是,由于环境科学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技术科学之间的边缘学科,是一个由多学科到跨学科的庞大科学体系,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应用目的,其研究方向存在着明显差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其侧重点各不相同。

笔者主要依据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对《环境学概论》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定位与作用、内容体系、教学方法等进行了一定的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教学内容现状及改革

1.课程定位

作为理科专业的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其目标为“立足于宏观、中观区域、微观居住区的管理规划,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的研究、教学、开发或应用的高素质复合型专业人才”。《环境学概论》课程属于主要专业课程之一,重点在于使学生掌握资源、环境、经济与社会之间矛盾的产生与分析,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战略是使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协调统一的唯一途径,在规划方案的设计和应用中要重点考虑这一问题,将其纳入规划方案中;同时,在明确污染物的特征和迁移转化规律后,了解大气、水体和土壤污染物及固体废弃物控制技术,为解决规划过程中涉及的环境问题提供建议与对策。

2.课程内容体系

(1)存在的问题。由于没有专门针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目前各高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是两种情况:一是有地理科学背景的通常将针对地理科学专业的环境学概论教材拿来使用,如刘培桐主编的《环境学概论》,贾振邦和黄润华编著的《环境学基础教程》酒属于这种情况;二是有其他专业背景的通常将针对环境科学或环境工程专业的教材拿来使用,如杨志峰、刘静玲编著的《环境学概论》,鞠美庭主编的《环境学基础》,吴彩斌等主编的《环境学概论》等。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是原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的结果,由于之前的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中《环境学概论》课程的内容体系就不明确,各高校在开设该课程时通常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确定授课内容,将相关专业中的《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移植到本专业,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拆分之后专业目标定位更明确,因此授课内容应当进行相应调整,才能使其与培养目标相符。

(2)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关于本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确定,笔者认为可以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对课程的要求对该课程授课内容进行确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培养要求明确,毕业生应“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环境科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对环境科学的分科体系迄今尚未有统一的看法,但通常认为,环境科学涉及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社会科学三大学科领域,包括环境地学、环境生物学、环境物理学、环境化学、环境工程学、环境医学、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环境规划学、环境影响评价、环境社会学等分支学科。从“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这一说法中可以推导出在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中开设的环境学概论至少应包括以上环境科学各分支的主要内容,但是在一门概论性的课程中涉及以上所有内容显然是不现实的,因此确定课程内容体系还应考虑后续课程对该课程的进一步要求,对以上内容有所取舍。

由于该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落脚点是“从事城乡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而规划中必然涉及环境专项规划,在做环境专项规划时重点关注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等,因此这些内容理应成为环境学概论课程内容体系的主体,环境科学的其他内容简要介绍即可,如有必要可以在主干课程后通过选修课的形式做进一步的拓展。

二、教学方法改革

1.教学模式与方法的弊端

(1)教学模式传统。传统模式均为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充分体现和强调教师的施教和学生的被教这一主要过程。传统教学模式的优势主要体现在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及其对课堂教学的有效组织、管理与控制,课堂教学紧紧围绕教师这一中心环节,但忽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忽视课堂上对学生主体作用的开发,难以较好地体现和发挥师生互动的教学技巧。时至今日很多高校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这一教学模式并未有明显改变,环境学概论课程也不例外。

(2)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调。由于《环境学概论》课程在该专业教学中主要定位为理论学习,要求学生了解环境科学的一般原理和方法。因而在本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侧重于理论教学,多以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讲授与分析为主,教学方法和手段较为单调,致使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影响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2.教学模式与方法改革尝试

适宜的教学模式、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针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方法和手段存在的问题,进行一定的改革,目的在于增强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效果。在多年教学实际中发现,在传统的教师讲授基础上,利用多媒体,适当观看环保视频,重点加强讨论、实践性环节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下是笔者在《环境学概论》课程中的一些做法,达到较好的效果。

(1)利用课前十分钟观看教学视频。笔者在近十年的《环境学概论》课程教学过程中,积累了大量国内外的环境保护方面的视频资料,起初是选择典型且有针对性的内容在课上给学生播放,但是后来由于专业培养方案改革,课时压缩,为了节省课上时间,笔者在每次上课前抽出10~15分钟为学生播放与本次课程有关的视频。观看视频直观、轻松,对课程内容讲解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深受学生欢迎,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2)组织课堂讨论。课堂讨论对有效组织教学、加强师生互动、促进学生对主要知识点的掌握有积极作用。根据《环境学概论》的教学内容,该课程的课堂讨论可涉及大气环境问题;水资源与水污染问题;土壤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物理性污染问题(包括光,热,声,电磁,放射性等污染问题)及环境伦理问题。每次讨论的选题或者紧密联系课堂内容,或者紧密联系现实生活,或者与各种环境纪念日结合。如讲到生态问题时,讨论过“大树进城问题”、“三北防护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等;讲到人口问题时会讨论“中国的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2011年3月日本福岛核泄露事件发生时就专门讨论“邻避”运动及相关问题;世界水日(3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水资源短缺”问题;地球日(4月22日)前后上课一定要讨论“环境保护的历史”问题。讨论形式多样,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不定期的课堂随机讨论,或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主题或当时社会关注度较高的主题在每章或节之后组织专题讨论。讨论时可开展互问互答、个人分别讲述或分组讨论等方式。本环节可以在学生建立对基本理论的认识之后,将理论与实际发生的现象相结合进行分析讨论,为学生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质的理解。

(3)组织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重要方式。《环境学概论》课程课外实践的主要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状况及管理现状,熟悉相关企业的污染控制设施、城市的园林绿化现状等,这一点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学生尤为重要,因为规划方案的形成就直接决定了环境保护方案的优劣。

概括起来本门课程的课外实践活动可分为:对环境污染现象和当前环境状况和管理现状的认识、对环境污染处理设施和园林绿化等方案的了解、城乡规划过程中针对环境问题提出解决措施的采用情况三大部分。课外实践以室外参观与调查的方式进行,主要包括对环境污染严重区及其产业布局的考察、对城乡污染控制设施的采用及布局和环境管理现状等,以巩固学生对基础理论的理解。实践之后,重点考查学生对以上问题的理解与思考,并要求学生撰写实践报告,得出相关结论。

环境科学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后开始形成,目前仍处在蓬勃发展之中,它是介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技术科学之间的一门新兴学科,涉及面广,涵盖内容多,因而高校相关专业的课程教学仍然处于逐渐发展和完善的阶段。

笔者重点分析了面向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环境学概论》课程的教学现状,存在教学内容的固定性、教学模式的传统性、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单调性等问题,问题的存在主要受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及新专业课程教学尚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的影响。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点改进措施,主要在于对本门课程的正确定位、适合本专业培养方向的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及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重点在于加强教学过程中的讨论与实践环节。

参考文献:

[1]刘培桐.环境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贾振邦,黄润华.环境学基础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杨志峰,刘静玲.环境科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鞠美庭.环境学基础[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第5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营造一种生态、节能、建筑与自然环境相融合的全新绿色医院环境,将成为现代医院环境设计的新趋势。

医院是为患者存在的,患者作为其服务对象,除了要治愈肌体上的病患,心理、精神状态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因此,医院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上特殊需要,越来越受重视,医院建筑与使用者全方位关系的特征,已拓展得越来越宽。环境作为现代医院建筑的一项基本功能要素,已成为医院建筑设计中的关键。

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

在世界能源危机的大背景下,各国建筑师在绿色、生态节能型建筑的设计理论和工程实践上,都有所涉及。当前,我国对公共建筑的节能,也提出了新要求。医院建筑在公共建筑中,属于面临耗能压力很大的类型,所以建设注重环境的生态医院建筑,是一种趋势。

但是,目前的一些医院项目工程中,院方为追求豪华气派,盲目扩大空间尺度,高度越来越高,体量也越来越大,正在拉开医院建筑与生态、绿色的距离。这样做,不仅使能耗增大,而且极不利于患者的康复。许多新建的大型医院,为了改变医院的环境,已将“生态绿肺”和生态中厅的设计理念,融入到了设计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医院环境设计中注重生态化设计,与设计简单的庭院绿化空间不同,这种生态化的环境设计,要体现医院建筑和生态绿色相结合的特殊空间形态。

医院环境设计的生态化原则,首先,应该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并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要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整体结构上的环境设计

现代医院建筑的整体空间布局,经历了由传统分散式到集中式、半集中式的一个发展历程。

从分散式布局,到集中式布局

传统医院,多采用分散式布局,即建筑以多层为主,各功能部分之间有庭院或绿地分割。这样的整体布局,病人完全可以自由享受到绿色的生态环境。

但近年来,城市用地日益紧张,分散式布局占地面积大,已不适应形势的要求,因此集中式布局,在国内外医院建设中占有了一席之地。这种设计布局将门诊、医技、病房,全部置于一栋建筑中,虽然很好地利用了土地,但建筑无限制地向高空发展,使病人在看病就诊过程中,完全被封闭在人为的有限的建筑空间内。有的住院病人,被安排到十几甚至二三十层的高层病房中,几乎与地面完全隔离,更谈不上与自然、绿色的交流了。

半集中式布局

值得庆幸的是,人们慢慢在使用过程中,意识到了集中式布局的弊端,并将完全集中式布局,演化为了半集中式,即将门诊、医技、住院分别集中,再通过走廊、交通枢纽等组合到一起。这种布局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集中式布局在绿色生态环境设计上的缺陷。

半集中式布局,又可分为两栋式和3栋式两种布局形式。

两栋式,是将医技部向门诊和住院楼转移,形成门诊、住院两栋建筑。在多层部分前后排建筑之间,或多层与高层之间,都可以空出室外庭院,作为生态绿化部分。

3栋式,是根据基地的条件,由门诊、医技、住院部,以走廊连通成前、中、后“工”字形、“王”字形布置,或左、中、右“山”字形排开。

3栋式布局形式,比两栋式在绿色环境空间的处理上,更显灵活。另外,半集中式布局又恰当地缓和了用地紧张的问题,充分利用可有限的用地,是目前新建医院采用最多的形式。

必须将环境绿化放到重要的地位

医院在规划设计时,整体布局结构上的生态设计方法,就是必须将环境绿化放到重要的地位,不能一味地追求容积率,房子挨着房子,在狭小的场地上建超密度的建筑,完全违背生态化原则。

只有在室外环境设计上,注重庭院化,反映人类向往自然的本性,才具有很好的医疗价值。例如,在门诊部分设置庭院,使之成为内部候诊空间的延续,缓解拥挤、嘈杂的状况,改变封闭环境给人的内向、忧郁的感觉。在住院部设置庭院,能更有效地为患者提供休息、散步、放松的自然气氛。一个整洁美丽、温馨舒适的绿色就医环境,不仅能使患者大大受益,而且可以展现医院的特色风貌,形成现代化医院必备的生态型绿色环境。

领域间的环境设计

目前医院的发展趋势,一是综合医院“大而全”,二是专科医院“小而精”。现代综合医院,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功能,包含诊疗空间和非诊疗空间等。这里暂且把这些功能空间称为“领域”。这里的“领域”,可以是门诊的一个科室(如内科),医技科室(如影像中心),也可以是住院部的一个护理单元等。

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可以为水平和垂直两方向。

水平方向

目前医院常用的设计方法,是用“医院街”或者中厅的形式,将上述的各个领域串连起来,所以领域间的生态环境设计,部分就是医院街或中厅、过厅的设计。

其中,医院主街虽然主要负担交通功能,但作为串连各部分的枢纽,可以通过局部放大或划分区域的方法,进行植物种植,使行走在医院街中的病人,在室内也能感受到绿色带来的活力。在中厅,则可以配合上下贯通的空间,种植高大乔木,并在中厅的首层,布置室内庭院,形成“生态中厅”的氛围。

垂直方向

领域间在垂直方向的联系,就是建筑外墙面了。

在外墙面进行垂直绿化,是把绿色植物等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有机地融入建筑物表皮的内部空间,如低层屋顶、雨棚顶、外廊顶、凹入墙面的阳台花台、双层幕墙之间的绿化等。

这种垂直方向的立体绿化,大大增加了绿化总面积,可以作为建筑物的内部和外墙有效的遮阳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为医院建筑提供了更健康、更宜人的建筑物外部和内部小生态环境。

领域内的环境设计

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应该更多地注重细节。内部空间环境中的一棵树、一盆花,都代表有生命的、有活力的大自然。在医院建筑的各个领域内,需要开放的环境、绿意盎然的效应,这种效应可以改善空气、减少噪声、消除眩光、界定和过渡环境。

生态环境设计在门诊、医技部分的重点,是病人候诊区

病人在医院中最花时间的,是等待。如果病人在一个黑暗的、不能自然采光通风的空间里候诊,带来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

无论是廊式、厅式或厅廊式候诊形式,均应该尽量做到自然采光通风,并适当地在廊边、厅中央,布置绿色植物及生态小景观,因为这里是病人最近的能直接触及到的空间氛围。

候诊区的生态环境设计,要从小处着眼,可以充分利用除去必要的交通以外的空间,使病人在漫长的等待中,能体验到绿色、轻松、自然的氛围,从而有益于病人的心理健康。

护理单元领域内的生态环境设计

住院病人在病房内呆的时间最长,他们远离自然,面对病痛,心理健康很重要。在护理单元内,可以通过设置病人阳光活动室,内配绿色植物,给住院病人提供自然休闲的交流空间。

在病房区对医生护士工作环境的关注,成为医院设计中的重点

许多医生、护士长期在无自然通风采光的环境中工作,特别是在采用复廊式设计的建筑中,更接受不到自然的气息。这种情况下,他们在工作中的压力很难缓解。

可以通过在南北两侧的房间中,将靠近护士站的部分打开,形成前后开敞的空间氛围。

第6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论文摘要:常德市是一个农业大市,长期的农业生产也带来了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本文对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进行了分析,从生态修复的原理出发,论述了农业生态修复在农业生态建设中的作用。根据目前现状,提出了农业环境的保护对策与措施。为促进常德市武陵区生态农业建设,开发绿色产业及农业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往往都经历了这样的历程。既先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来发展经济,然后又在受环境破坏的惩罚后逐渐认识和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的历程。农业生态领域也不例外,土地长期耕作造成了比较严重的农业生态问题,工业“三废”排放量不断增加,化肥、农药、农膜的大量使用,导致农业生态环境恶化,搞好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

一、农业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危害

常德市武陵区农业生态环境的现状,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草地,耕地水土资源,农用塑料薄膜、化肥、农药、农业废弃物等方面的污染。综合而言,武陵区当前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在:

(一)水土大量流失。由于毁林、毁草、开荒、滥伐等原因,造成水土大量流失。全区耕地水土流失面积约9.64平方公里,占耕地总面积的34.4%。水土流失破坏了全区的农业生态系统,导致土壤中氮、磷、钾等养分大量损失,严重影响了本区的农业生产,同时,水土流失使沅江河床抬高,导致水患频繁。

(二)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全区农村淡水生态问题突出,呈迅速恶化趋势。例如:地表水体富营养化,地下水质逐渐恶化等。据统计,全区有70%的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我国农村50%的饮用水受到有机污染,而且由于农药等化学物质的广泛使用,致使许多地方的地下水不适于饮用,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加速。改革开放以来,常德市农村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以耗能高、污染重的行业或企业有城市向农村转移,未经处理的工业与生活用水经污灌或任意排放进入土壤后,大量的重金属元素可在土壤中富集,从而进入食物链,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

二、生态修复及理论基础

(一)生态修复的涵义

生态修复是一个宏观的概念,它是应用生态系统自组织和自调节能力对生态本身进行修复。为了加速已被破坏生态系统的恢复,还可以辅以人工措施以加快生态系统恢复的步伐。生态修复是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切实遵循自然生态经济规律,充分利用当地的水、土、光、热、生物等自然资源,依靠大自然的循环再生能力和人为干涉快速恢复植被,控制水土流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农业生态环境演变的规律是生态修复必须遵循的自然规律

生态修复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规律。自然生态环境是包括生物体与环境(气候,水,土等)自然因素组成的一个互相依存与制约、相对稳定的有自组织功能的大系统,该系统具有恢复到接近于原自然生态状况的自我修复功能。建设性的农业生态环境,应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否则,往往事与愿违,不仅达不到目的,反而会带来新的问题。由于人们对自然规律认识的局限性与偏差,在我国农业生态建设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教训。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是搞好农业生态修复的保障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深刻反思后产生的新认识。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违背生态规律的自然改造,不仅损害了自然生态系统还会造成自然灾害。因此,任何形式的自然改造都必须建立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基础上。要从人口、资源、资源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观点出发,开展生态修复,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步伐,建立良好的水土保持生态系统。要在实践中不断拓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的内涵,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丰富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理论。

(四)农业生态修复的实践方法

农业生态修复是依靠大自然的力量,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实现水土保持目的的措施。其技术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是有“封”、“退”、“造”、“建”,“综合治理”、“结构调整、生态移民”、“突出小流域治理,以小促大”等。

“封”既是“封山禁牧,舍饲养蓄”。要真正做到“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还需要因地制宜、因时施策。“退”即是“退耕还林还草、以粮代赈”。大量事实表明,坡耕地是水土流失的主要产沙区,坡度在!)*以上的坡地必须退耕。如果措施得当,退耕后农民还可增加经济收入。“造”即是“造林”。坡度大于+)*的荒山荒坡、退耕地,以营造水土保持林、薪碳林和用材林为主,强加管护抚育,形成乔、灌、草多层次防护体系,有选择的发展经果林。通过推广节柴灶,沼气池等措施,彻底解决群众的燃料问题,可有效的保护植被。“建”即是“建设一亩高标准农田”。农民在退耕二亩坡地后,在山坡下或沟谷地建设一亩高标准基本农田。

搞好农业生态修复,必须注重水土保持的综合性。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是生态修复的根本措施,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系统的基础。调整结构、生态移民是生态修复的保障措施。农业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是我国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革。要想使生态修复持续发展,就必须将生态修复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和生态移民相结合,这样才能使广大农牧民增产增收,植被得到恢复和保护,地区经济得到发展30%。生态修复作为一项水土保持新举措,需在实践中不断摸索、不断创新,总结新经验、新方法,丰富和发展其理论与实践。

三、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对策

(一)增加农民的生态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修复的认识水平。各地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上不断提高认识,积极探索生态修复的技术与方法。在政府的大力宣传和积极引导下,大多数农牧民逐渐接受了这一新的理念,认为生态自我修复是一项让土地休养生息的好办法,是人类实现持续发展的正确选择。大量生产生态绿色环保产品,做好“环保”品牌,让农民从保护生态环境中获得实惠,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农村生态环境的行动中来.

(二)加强立法,建立和完善农村生态保护、污染治理的筹资机制。把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纳入国家法制化管理体系中,加大财政资金的专项转移支付力度,明确保护农村生态、治理农村环境污染的财政资金的转移支付方式,确保专款专用。

(三)加强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控制和替代,不断改善和提高农药使用技术,合理用药,安全用药,确保农产品质量,确保施药人员安全,减轻环境的农药污染。

(四)加强畜禽粪便的综合治理,把粪便治理与提高畜牧业生产水平相结合,与发展绿色食品、安全食品相结合,与美化环境相结合,与发展环保产业相结合

(五)推动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重视农村能源合理开发,加强对沼气资源、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做好秸秆气化、沼气发电等新技术的应用推广,引导农户从单一用沼气能源转向沼气综合利用的生态农业建设,积极推广多种能源生态模式,从而缓解对农业生态环境的污染。

(六)防治水污染,保护水环境,对地表水实行流域性综合治理,;重点治理污染严重的区域,进一步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

(七)改变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实施生态修复过程中,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配套的对策和措施,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调整了农村经济结构,发展了乡村工业和旅游业,显著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生态修复使本区农业由广种薄收、粗放经营向精耕细作、集约经营转变。

(八)增加生态保护投入,完善环境经济政策,要遵循经济建设和生态建设同步发展的方针,切实增加生态环境保护投入,开发、建设项目必须制定生态保护和建设、恢复计划。

参考文献:

[1]雷鸣.中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与可持续发展对策[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6,(9):132-134

[2]刘晓丹.岫岩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J].辽宁城乡环境科技,2005,(3):37-38

[3]左长清.实施生态修复几个问题的探讨[J]水土保持研究,2002.9

[4]蒲朝勇.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有关问题的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3.9

[5]焦居仁.生态修复的要点与思考[J]中国水土保持,2003.2

第7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港口施工;生态影响;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港口建设陆域征地也会改变现有土地利用类型,进而使陆域生态环境发生变化。对工程建设引起的生物资源经济价值进行定量计算,可以为建设单位对其实施的港口、码头等建设项目 (甚至是区域开发活动) 所造成的生态影响进行补偿与修复提供重要依据。本文以位于长江口地区的上海外高桥港区某期工程为例,阐述港口建设过程中可能带来的主要生态影响,着重定量计算潜在的渔业资源和底栖生物损失,并提出相应的影响缓解措施。

1 港口施工的生态影响

1.1 对潮间带与近岸水域生态环境及渔业资源的影响

1.1.1 悬浮物浓度增加的影响

施工期对水生生态环境的影响源于港池挖泥、码头工程、引桥工程、引堤工程、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过程。工程施工有相当一部分内容需要在水体中完成,尤其是在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以及沟口清淤过程中,会使河床受到扰动、泥沙上浮,令施工范围内的局部水域悬浮物浓度增大,水体浑浊,从而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

1.1.2对潮下带及潮间带底栖生物的影响

港池疏浚挖泥 (包括疏浚物倾倒至指定海域时)、码头与引桥桩基等工程施工、闸门墩及防汛钢闸门建设等均将破坏底栖生物生境,使局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有所降低。其中,港池疏浚时底泥将受到扰动,底栖生物在疏浚和抛泥过程中可能受到物理损伤,甚至物理性窒息死亡;而疏浚物倾倒区的底栖生物可能因疏浚弃土堆积而被掩埋,导致某些生物生存条件的突然变化而迁移甚至死亡。打桩和闸门墩施工过程中,将造成桩基和墩桩位置底栖生物的直接死亡,且桩基和墩桩周围的底栖生物也可能因打桩活动受到损伤。

1.1.3 含油废污水的影响

施工过程中,船舶等水上设备的含油废水、码头梁板现浇养护废水、船舶上和陆上职工生活污水等若处置不当,易造成废水溢流,污染水体,影响水生生态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有:对水生生物如鱼、虾等的运动造成直接影响,降低其生长速度和降低对疫病的抵抗力;妨碍水生生物卵和幼体的正常发育;限制水生生物的正常的活动路线;使水生生物得不到充足的食物等。因而必须加强管理,防止废水溢流现象发生。

1.2 对陆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工程建设前,陆域征地范围内涉及的现状土地利用类型为住宅用地、农业用地、工矿仓储用地、交通运输用地、绿化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等。陆域清基过程中需要清除耕植土、建、构筑物 (含建筑垃圾)、废弃泥浆、基坑弃土、鱼塘淤泥、河浜淤泥、沟口淤泥、树根等,从而原有的土地利用类型和生态环境将被彻底改变。另外,施工料场、施工营地等占地将控制在工程征地范围内,但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占用部分现有绿化等用地,由于运输车辆的碾压、建筑材料散落后的不及时清理,可能会导致施工期结束后,植物在短期内无法正常生长。因此,施工料场、施工营地、施工便道等的设置应合理选址;同时应当注意对原有表层耕植土的收集、对绿化的保护和对弃土(淤泥、建筑垃圾等) 的处置问题。

1.3取弃土及对水土保持的影响

取弃土活动在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生态环境影响有:破坏临时堆场占地区域的植被,增大水土流失强度;临时堆放弃土将使堆置弃方地块土地利用方式改变;地表植被消失以及新堆放的弃土如若不做好防护措施,在暴雨时容易引发水土流失,破坏景观等。

2 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建议

由上述分析可见,在施工过程中,水域疏浚挖泥、打桩等行为,陆域施工场地等的设置,以及取砂抛泥等活动,均可能会给区域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必须积极采取相应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努力将生态影响减至最小,具体建议如下。

2.1 妥善安排施工时间

尽可能避开渔汛、产卵期与高峰洄游时期,以及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在长江河口出现的高峰时期;建议将疏浚与水工建筑作业时间安排在 9—12 月进行。若发现施工水体内有珍稀濒危水生生物活动,应立即避让,并上报当地渔政主管部门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发现受伤或死亡的野生保护动物,也应立即上报以便及时救治和妥善处理。

2.2 合理选址施工场地

将施工场地、施工营地等选址于工程征地范围内的荒地或劣质土地,远离住宅区与河道等环境敏感目标。施工便道尽量利用现有道路。

2.3 加强施工现场管理

抓好施工组织和现场管理,做到文明施工;加强人员的环保教育,提高其野生动物保护意识。增强对施工船只与施工机械的检查,以减少油污水的跑冒滴漏。对溢油事故应有防范措施,并建立事故报警、应急处理程序。

2.4 注重绿化保护与建设

妥善保护和移植施工中涉及的树木;通过绿化来对被永久性占用土地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损失进行补偿,从而也使对植被和土地结构的影响范围得到控制。

2.5 落实好水土保持工作

委托具备资质的专业疏浚公司进行疏浚,并在获得海洋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后,将疏浚所产生的弃土按规定倒入指定的、具备许可证的水域,不得随意弃置。做好综合排水设计;挖方立即运走或回填使用。临时堆放场采取挡护设施。较大土石方工程施工尽量避开雨季;备

有土工布覆盖。尽快落实好植被恢复措施。建立防治水土流失的预案。

2.6积极实施生态补偿与修复

建设单位应划拨经费用于生态补偿与修复。例如,于工程附近水域投放适量当地物种以弥补损失,建议将生态修复人工放流计划与当地渔业部门密切结合,统一实施;或对有关长江口生态系统修复或其他环境保护科研项目给予适当的经济资助。

2.7 持续开展跟踪监测

建立水环境和生态系统保护管理制度和监测体系,定期对工程周边区域进行生态监测 (包括潮间带生物、前沿水域水生生物及渔业资源、鸟类资源、水质等),这同时也是对放流的效果进行跟踪监测。若发现水域或陆域污染严重、生物多样性明显降低,或出现渔业、鸟类资源明显减少的现象,应及时对污染进行治理,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恢复和补偿措施,保护生态系统健康。

3 结语

港口建设活动在带来经济利益的同时,一系列环境问题也将接踵而至。而在施工阶段采取有针对性的生态影响缓解措施,对于实现环境、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生态补偿与修复是多年来部分国家与地区为了解决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产生的资源枯竭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而采用的一种环境经济手段,在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平衡方面发

挥了较大作用。

[1] 沈国英,施并章. 海洋生态学[M]. 2 版. 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421.

[2] 毛文永.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 修订版.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312-313.

[3] 王云龙,成永旭,徐兆礼,等. 长江口疏浚土悬沙对中华绒螯蟹幼体发育和变态的影响[J]. 中国水产科学,1999,6(5):20-23.

第8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3s技术;现状;应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X87 文献标识码:A

目前, 随着我国环境保护事业的逐步快速发展, 作为环境管理和决策基础依据的环境监测工作也日益得到发展,这促使着对信息技术的需求也有了增加,所以信息化技术在环境监测中日趋成熟, 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正成为环境监测领域里重要的技术手段。

1 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系统

随着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大,监测设备也逐步转向信息化和自动化,在普及计算机和具备局域网络的前提下,构建一套环境监测站综合管理系统对站内数据从收集、处理等全过程进行管理,显得尤为必要。在此,笔者对信息技术环境监测管理的系统构造等做一一阐述。

目前,该系统结构一般地可采用B/S架构,后台数据库可以使用SQL Server,服务器平台为Windows 2000 Server + IIS5.0。系统组成分为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常规监测,第二大部分是污染源监测。

所谓常规监测管理,是指该子系统专门针对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业务,通过数据库和网络技术,管理环境监测站常规监测的整个流程,实现采样、监测、质控的一体化控制。而污染源数据监测管理是该子系统针对企业委托监测、污染事故监测、抽查等监测站工作,实现包括填写委托单、分配任务、监测方案、采样记录、分析样品、质量控制、计费、打印监测报告,以及工作量统计和状态查询在内的一整套工作流程的自动化。

2 基于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应用

所谓3S技术是指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RS)、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y informationsystems,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GPS)的统称,它是空间技术、传感器技术、卫星定位与导航技术和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相结合,多学科高度集成的对空间信息进行采集、处理、管理、分析、表达、传播和应用的现代信息技术。

笔者认为,在3S技术中GIS是主要核心,RS和GPS为GIS提供大量的信息数据。只有将3S技术紧密结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才能充分发挥各系统的功能,进行数据处理与空间分析。因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3S技术系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要求比较高,硬件包括高性能计算机、数字化仪、扫描仪、绘图仪和GPS数据接收机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空间矢量数据输入、编辑和分析软件、图像处理工具。

2.1应用现状。随着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及人类其他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造成了整个生态环境的严重恶化,生态条件的变化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这种状况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普通百姓的高度关注,因此,必须对生态环境的各种变化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价,以便进行综合治理。

据资料显示,利用卫星遥感对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是目前最经济、最快速、最客观的方法之一,它是一种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具有多级分辨率、多光谱波段和多时相的特点,能够获取大量的瞬时信息,内容丰富,且具有周期性。目前用于环境监测的卫星很多。比如说,陆地卫星遥感数据的分辨率比较高,SPOT卫星可达25米,但时间分辨率较低,一般来说,18天才能重复过境一次,而且它的扫描宽度为180公里,如果遇到阴雨天气,无法取得资料,因此,对大范围区域进行实时动态环境监测不太理想,但对于环境因素变化较缓慢的区域,或是要求对某些要素进行细致观测分析,它是非常有用的。

而对NOAA、FY—1和EOS/MODIS卫星来说,它是主要用来进行生态环境动态监测,NOAA、FY—1系列卫星可宏观监测陆地植被指数、地表温度等,也可进行作物产量估算。EOS/MODIS除了具有上述监测功能外,还可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黄河凌汛、海洋水色、海洋浮游植物、太阳辐射等,它的分辨率要比NOAA、FY—1系列卫星高的多,因此监测精度也高,如:在麦收期间农田焚烧麦秸的火点、黄河凌汛等都能比较清楚地监测到。陆地资源卫星用于详细分析某一区域的环境因素特征,因为分辨率高,监测结果非常准确。如:城镇范围、水体面积、农田面积、森林覆盖度的变化等。

为了正确地解译遥感信息,我们必须借助于GPS和GIS系统的支持。如:在干旱监测时,评估农田和非农田的受旱面积及程度,必须掌握地面信息。GPS作为一种定位系统,可利用它的静态和动态定位方法,获取各类地表信息,以解决遥感信息的定位问题。GIS是一种地理信息管理和空间分析工具,由计算机硬软件、空间信息数据库等组成,通过它所具有的多目标数据库,分析软件和应用模块等,可实现空间数据的分析和查询、专题图制作、区域生态环境综合研究及规划决策等。

2.2其它新技术的应用。在我国除3S技术之外, 近年来一些新技术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环境监测科研领域。据笔者所知,如通过GPRS进行无线数据传输及通过虚拟网技术构建安全、实用的VLAN进行数据传输及交换, 这些手段为环境自动监测、在线监测实时数据传输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它可以更清晰、便捷的监控摄像技术的应用为污染源实时监控提供了技术支持。NET框架技术等开发技术的应用为环境管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技术平台。ORECLE、SYBASE等大中型关系型数据库的引入为环境数据的处理、系统的开发提供了应用平台。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综合信息技术的发展,逐步促进了建立环境监测、污染源监控、生态保护和核安全与辐射环境安全等信息系统,有利于实时收集大量准确数据,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为环境监测工作提供科学决策支持。笔者认为通过建立环境信息系统,将会突破环境管理时间和地域限制,最大程度地保障环境信息的客观性和真实性。

笔者还认为,这个系统通过建立环境实时监测和环境突发事件应急指挥系统,有利于对环境突发事件做出快速反应,保障国家环境安全,并通过环保信息的公开和政务的公开使环保工作增加了透明度,加强了环保的宣传和教育,从而更好地推进我国环保事业的综合管理。

参考文献

[1]郑联寿.3S技术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及展望[A].中国遥感应用协会2010年会暨区域遥感发展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

第9篇:生态环境概论范文

关键词:生态建设;低冲击模式;新型工业化

Abstract: in view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in small towns in the proces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us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princi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mall tow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ow impact mode; New industria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一方面,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形势严峻

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1.2自然环境遭到破坏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发展变化,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城镇的自然生态环境。其中,资源的粗放型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小城镇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生产资源浪费大,未转化为产品,而转化成污染物进入自然环境,增加了环境污染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1.3环境质量下降

水体污染:目前,我国小城镇废水处理率不足三成,大量的带有各类污染物的废水、污水排入全国的江河湖泊,水体污染严重。

固体废弃物污染:随着经济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产生的工业固体废弃物和生活垃圾量也随之成倍增长,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有毒有害固体废物的数量仍在增加,对环境危害十分严重。

1.4农业生产对生态环境的污染

我国农业生产主要是依靠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的高投入来推动,与美国相比化肥施用量约高出3倍。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投入,致使水体、耕地和农产品遭受不同程度的污染。

1.5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环境质量差

目前,小城镇的基础设施一般都比较薄弱。居民饮用水大都是地下水,水质较难保证;污水处理能力低,生活污水直接就近排入河流湖泊;环卫设施缺乏,生活垃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随意堆放;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居民生活的环境质量较差。

二、引起小城镇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

2.1大、中城市环境污染的转嫁

在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一些大中城市为减轻环境污染,将污染严重难以治理的企业迁移到临近的小城镇。另外,不少小城镇为了争取外部投资,迅速发展地方工业和地方经济,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单纯经济发展观点破坏了小城镇生态环境的自然平衡,使小城镇的环境质量严重退化。

2.2乡镇企业自身的发展

乡镇企业的分布通常比较分散,难以集中进行污染治理。我国的乡镇企业,92%分布在自然村,7%分布在建制镇,1%分布在县域,这种“村村点火,户户冒烟”式的分散格局,虽然可以利用广大农村的环境容量,但加大了对乡镇企业进行集中处理和防治的难度。

2.3居民环境意识淡漠

小城镇居民大多是农业人口,缺乏城市意识,文化程度义相对较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薄弱,仍保留着农村生活风俗和习惯。同时居民在公共场所随手扔垃圾,在居民区垃圾随处乱倒,造成环境的脏乱差。

2.4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

目前我国的小城镇发展大多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布局,各种功能区混杂,既不利于企业生产,又给居民造成环境污染。由于布局分散,不仅大量占用耕地,浪费土地资源,而且使环境污染的面积也不断扩散,造成了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

三、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对策

3.2低冲击模式建设

低冲击开发模式(LID)是国外新兴的、先进的城市规划理念,推行低冲击开发模式是城市规划的重大变革。低冲击模式反映城市发展与自然保护的和谐统一,既强调发展又注重生态保护,其核心思想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采取各种手段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冲击和破坏,恢复和重建自然生态,在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及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

1、限制小城镇的蔓延性建设,用足城镇存量空间,减少盲目扩张;

2、小城镇的建设应相对集中,减少基础设施、房屋建设和使用成本。强调自身功能的多元性,实现居住、生产、服务的动态平衡;

3、各居住社区应适合于步行,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4、保护小城镇的公共空间、绿地水体、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延续城镇生态脉络和文化脉络。强化自然格局的同时,将地方文化记忆融合在城镇开发建设中,增加地方文化内涵;

5、提高现状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3.2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

1、小城镇应坚持可持续发展,保护环境,节约资源。一是严格限制或禁止能源消耗高、污染严重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先导型和资源节约型的产业;二是对新建项目必须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保证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三是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环保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2、处理好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与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要发挥小城镇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传统产业和现代支柱产业的协调发展。

3、突出重点,调整产业结构。小城镇产业的发展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密切关注周边大、中城市的产业发展动态,做好与大、中城市的产业配套。使小城镇产业发展具有一定层次性,形成多元联动的产业发展格局。

3.3重视绿地系统的建设

1、创造多样化的绿地系统,各种绿地互相连成网络,城镇被绿地楔入或以绿带环绕,充分发挥城镇绿地的生态环境功能,改善和表现城市的环境艺术风貌。

2、重视城镇空间格局现状和地形、水系、文物古迹等条件,尽量结合山脉、河湖、坡地、荒滩、林地及优美景观地带布置各种类型绿地。

3、公园绿地的建设要均匀布置,树种的配置要反映地方植物生长的特征,使物种及其生存环境之间迅速建立食物链、食物网关系。

3.4环境保护对策

1、大气环境保护措施

(1)控制小城镇的污染物排放总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新建企业必须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量符合总量控制规定的排放限值,并加强工业废气排放监管力度和治理措施。

(2)调整能源结构,提倡清洁能源的使用。在城镇居民和工业企业中加大天然气使用的普及率。

(3)健全环境管理机制,实行科学管理。加强排污限额管理,实行排污许可证有偿转让制度。

2、地表水环境保护措施

(1)减少污染物排放负荷,加快污水处理厂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小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

(2)在企业生产中推广清洁生产工艺,提高企业水循环使用率,减轻污水处理厂的处理负荷,提高了企业的生产率。

(3)全面推行排污申报登记制度。

3、声环境保护措施

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环境质量评价,有效治理和控制噪声源;严格加强建筑工地的管理,在规定时段限制施工;各类功能区声环境执行的标准和厂界噪声标准严格按照相关标准控制。

四、总结

生态环境建设必须走一条环境——经济循环发展的道路,坚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只有把环境保护真止融入到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并成为社会活动的一个自觉行动,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才能实现环境——经济系统向着良吐循环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

[2]许涤新.生态经济学,第一版.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

[3] Forman R T T.景观与区域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李秀珍,肖笃宁译).生态学杂志,1996

[4]高群主编.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3

[5]徐新华,吴忠标,陈红.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