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对现代物流的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现代物流的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现代物流的理解

第1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现代物流; 价值链; 营运资金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6)11-0019-04

一、引言

资金就如企业的血液,资金链断裂早已被确诊为企业破产倒闭的最大杀手,而营运资金作为流动性最强的财产,如何管理成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环节。据调查,企业财务经理用于管理营运资金的时间和精力近三分之二。可见,重视营运资金管理早已深入企业的实践操作。经济全球化的当下,信息技术的创新、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购物的潮流,无不提醒我们关注现代物流(或现代物流业,下同),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的管理值得研究。对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从价值链视角进行研究,可以完善行业价值链,提高市场占有率;可以优化行业管理模式,提高行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可以找出营运资金的关键点,提高营运资金的管理水平。

二、现代物流的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

(一)价值链与现代物流价值链

“价值链”作为企业寻求竞争优势的分析工具,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迈克尔・波特提出。他认为:企业均是对产品进行设计、生产、营销、发货、售后等主要活动以及对产品起辅助作用的人事、财务、研发、采购等活动的集合体,所有这些活动构成一条动态价值链。这条动态价值链涵盖企业的资金流、商品流、物流、信息流等,这些彼此相关联的活动构成了企业创造价值的整体。但并不是每一项活动都能为企业创造价值,只有在价值链上实质能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活动才是企业的战略活动,企业要保持竞争优势,就是将价值链上的战略活动发挥优势。

物流是指为满足客户的需要而将货物从供应方向消费方进行实务转移,并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结合的一种管理和控制服务过程。

现代物流主要是指原料、成品等实物从起点至终点与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其将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加工服务业、整理服务业、配送服务业、信息业等行业有机结合,形成一条完整的供应链,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它是一个新型的跨行业、跨部门、跨区域、渗透性强的复合型产业。它在某一特定区域内,以机场、港口、码头、货运站等交通运输枢纽设施为基础,以物流技术、信息平台、组织机构为依托,以客户为核心,以第三方物流为纽带,由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加工、配送、信息处理、制造、流通等企业组成,在空间上呈集群现象。现代物流创造的价值包括:物流企业内在功能产生的基本价值;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上游提供的信息技术、流通加工等服务产生的增值价值;物流企业与客户下游提供咨询、培训、管理市场等产生的延升价值;各物流企业之间协作产生的共赢价值。[ 1 ]

现代物流内在价值与外在价值增加的活动主要包括基本活动和辅助活动。其中,基本活动是指现代物流的接货、仓储、装卸、运输、分发、售后等,辅助活动主要是指现代物流的整体组织、人力资源、技术研发、物资采购等,各项活动整合构成了现代物流的价值链,共同为物流企业创新价值。现代物流价值链如图1所示。[ 2 ]

(二)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

营运资金也叫营运资本,是指企业为维持日常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所需的资金总称。财务管理学对营运资金存在多种理解,常见的三种理解:一是总营运资金的理解,即企业一定时期投放在全部流动资产上的资金;二是净营运资金的理解,即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差额;三是营运资金总称的理解,即企业一定时期全部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统称。本文认同营运资金总称这种理解,所以营运资金管理是对现代物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管理。

营运资金管理是指规划与控制企业一定时期的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使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均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以对企业经营活动中资金流的监控或理财活动中资金流的管控为核心的一系列管理活动的总称。结合现代物流业的特征,其营运资金管理主要是对经营活动产生的货币资金、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等进行管理,对理财活动中产生的短期借款、短期投资、应付股利、应收股利等进行管理。由于我国物流业起步较晚,虽然现代物流增长速度快,物流管理体系不断完善,行业运行日益规范,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物流成本偏高、物流企业盈利能力弱、投融资能力差、科技管理水平落后等。

(三)现代物流价值链与营运资金管理的关系

从价值链和营运资金管理两者共同来看现代物流,两者的关系如图2所示。

从图2可见,现代物流因业务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多条相关流程。第一,生活中的商品基本遵循这样一个流程,即“供应商”提供原料给生产商,“生产商”按一定的工序生产出特定商品后将商品转由“销售商”,最终销售给“消费者”,这一流程称其为商品流。第二,商品流中所涉及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或是消费者,均需要将货物从一方向另一方进行实务转移,那么他们均属于现代物流的客户,多家现代物流企业联合形成一大群体产业,共同为客户提供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综合,这一流程称其为物流。第三,现代物流为客户提供服务的过程会产生资金流入与流出,同时为企业更好地发展需要对资金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效管控,这一流程称其为资金流。第四,客户及市场需要物流业从多方面结合各种流程完善相关信息,不管是商品流、物流还是资金流都是信息流的来源点与传播渠道,这一流程称其为信息流。这些流程无不显示现代物流行业价值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密不可分。[ 3-4 ]

首先,现代物流中价值链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的目标具有一致性,均是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其中现代物流价值链管理目标主要是优化相关流程,降低组织成本、管理成本、经营成本,综合提高行业的市场核心能力,通过行业价值链管理,使现代物流行业提高对客户服务水平与质量、降低服务综合成本、不断扩大市场占有份额,使不增值活动协调增值活动,创造更大价值,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目标主要是对客户提供经营服务过程及资金投融资活动中产生的营运资金进行管理,以便降低各环节营运资金的占用,进而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提高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降低偿债风险,提升行业的信用等级,使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整体协调,最终实现价值最大化。

其次,现代物流中价值链管理和营运资金管理二者互相渗透。资金流贯穿于价值链管理的每项活动中,营运资金管理是价值链管理的具体货币表现,管理好营运资金能促使价值链管理创造更多价值。同时,价值链管理中一个很重要的管理就是资金流管理,管理好价值链能使企业资金流更良性流通,更有效地实现财务管理目标。

三、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的价值链视角

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的价值链视角就是现代物流企业将营运资金管理提升到行业整体战略管理的层面,将价值链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有机相结合形成一种整体的、系统的、优化的管理指导思想,以相关流程链中的营运资金为对象,通过对物流企业商品流程、物流流程、信息流程、资金流程等进行优化而达到整体价值链优化,并以现代信息技术为依托,实现贯穿现代物流全部流程的营运资金管理,最终实现价值链视角下现代物流价值最大化管理目标。价值链视角的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主要通过以下手段实现:

(一)完善价值链服务

现代物流首先应有价值链理念的管理观,明确科学合理的价值链管理能让行业创造最大化价值,同时更有效地管理现代物流产业的营运资金。为让管理更上一个台阶,首先完善的应是现代物流价值链。现代物流价值链发展如图3所示。

结合现实价值链,在分析现代物流未来发展方向的基础上,找出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区分价值链中增值活动与非增值活动、辨别单一活动与一体化活动、识别行业内部活动与行业外部活动。通过物流企业与供应链的上下游产生纵向价值链完善,即向上提供各项信息技术、流通加工,向下提供咨询、培训、管理等增值性、延升;通过物流企业之间产生横向价值链完善,即各企业之间进行合作经营,实现1+1>2的协同效应,同时让不能适应市场变化、不能及时革新的企业从价值链中淘汰出去,在激烈的竞争中让各企业越来越优秀,最终实现价值链越来越合理、有序、良性、高效,为营运资金管理打下良好基础。[ 5 ]

(二)优化价值链流程

1.优化商品流管理,提高服务效率。传统的商品流是指从原料开始,经过生产、加工、销售,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的这一流通过程,物流企业与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均是商品流中独立的个体。现代物流应将商品流纳入行业价值链管理的链条之一,正确对待商品流过程中的供应商、生产商、销售商、消费者,将他们视为物流行业的客户群,而满足客户群特定服务需要是物流业的宗旨,应为客户群提供便捷、快速、优质的服务。物流行业面对无数个客户与面对一个客户群,相比而言,应该是只与一个客户群产生业务活动能使现代物流行业中的商品流更加清晰化,各环节的服务效率更高。

2.优化物流管理,提高服务质量。传统的单一物流运输服务的增值空间有限,如果能与其他多产业结合、多方位为客户提供服务,形成一体化服务的增值空间将大大提高。结合物流业未来发展,应将现代物流产业定位成复合型产业,同时延伸上下游的研发、市场等服务,提高整个行业的服务质量。

3.优化资金流管理,提高偿债能力。资金流是在商品流与物流的基础上,把资金分配到现代物流业的各相关环节,至于各环节应分配多少额度、周转期为多长、各类流动资金比例、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比例等则要合理分配。因为只有合理的分析比例、分配法才能让资金发挥更有效的作用。在资金管理过程中需要遵循的重要原则:一为收益与风险权衡原则,即对资金进行理财管理过程中,在考虑理财带来收益的同时,还要想到需为此承担的风险,通常二者存在风险越高时收益也越高的正向关系,同一风险条件下决策收益高的理财方案对资金的管理会更有效。二为流通性与收益性反向原则,营运资金是所有资产形态中流动性最快最高的资产,有为满足企业随时支付的好处,但是其收益性相对于其他资产是最低的,需要资金管理决策者综合考虑。三为收益与成本配比原则,即在考虑营运资金流通过程中能为企业带来收益的同时,还应考虑到为取得这一收益付出的代价,只有收益大于代价的理财决策才是可行的营运资金管理决策。现代物流业只有遵循这些原则才能更好地让资金流良性健康循环,不断提高偿债能力与盈利能力。

4.优化信息流管理,提高应对风险的能力。信息流来源于现代物流行业运转过程中的其他所有链条和环节,特别是由于资金流涉及的环节与链条,涵括的信息更多更全面,产生的信息源更丰富,所以加强对信息流的管理就是加强与资金流相关环节的管理,加大资金运转效率,促进现代物流行业对营运资金更好地管理。首先对现代物流业内部建立高效沟通的信息系统,使现代物流业价值链中各个环节的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能够迅速沟通;其次对现代物流业开发一套集商品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为一体的管理软件,最大可能实现各链条间数据、资源、信息的集中化与共享化,确保现代物流业对资金合理的预算、决算、监督、控制、结算等管理工作,使财务管理活动更规范化。相信现代物流业对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也就是对市场风险应对能力的提高。

商品流是价值链营运资金管理的前提;物流是价值链营运资金管理的基础;资金流是价值链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信息流是价值链营运资金管理的保障。只有这四条流程优化,价值链视角下的营运资金管理才更能体现出管理意义与作用。[ 6 ]

(三)构建现代信息技术平台

虽然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但物流业的发展只是快,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业相比,在规模上还有一定的距离,主要根源就是物流业技术相对落后,服务效率低。应让现代物流融入现代高端技术,通过融入现代高端技术使物流行业站在更高的平台管理资金。现代信息技术是一种无形态的资本,与其他所有的无形资本一样,能在一定物质条件下为企业产生巨大经济利益。因此,现代物流可以将现代信息技术注入价值链的各领域,积极将现代信息技术与现代物流业中的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结算等服务活动相融合,构建适合现代物流的信息技术平台,提高现代物流的信息技术水平,发挥现代化管理效应,实现最终财务管理目标。

四、结语

互联网时代,当运输业、仓储业、装卸业、加工业、整理服务业、配送服务业等物流相关各行业无法为市场需求者提供成本更低、价值更高的有效服务时,集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服务或行业为一体的集群(即现代物流)便产生。现代物流在运营过程中通过沟通、整合、协调、共享实现行业增值、创新和优化,形成价值链效应。

现代物流通过创新领域、开拓新市场,以创造新增价值;通过不断为资金链注入新“血液”,以加快营运资金的流通;通过信息与技术的有效整合,以构建现代化信息系统平台,不断促进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水平的提高。

站在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之价值链视角开展分析,明确现代物流营运资金管理实施的途径与手段,能为今后此类课题的研究提供更广阔的研究平台。

【参考文献】

[1] 张颖华,江宁,尹君.产业价值链视角下的上海洋山保税港区物流产业发展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0(12):125-131.

[2] 周兴建,张庆年.基于价值链的物流产业联盟[J].物流技术,2010(4):1-2.

[3] 韩b清,王大元.基于价值链的营运资金管理新探[J].财会通讯,2012(2):16-18.

[4] 张东南.基于价值链视角的营运资金管理[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2014(10):84-86.

第2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传统储运企业;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现代化

1.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性

根据国际经验和我国生产、流通改革发展趋势.人们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传统储运业向现代物流业转化是一条不能不走的道路。

1.1现代物流可克服传统储运业管理的弊端

在现代物流的冲击下,传统国有储运业管理模式上暴露出“业务单一”、“功能单一”和“效率低下”的弊端:一是业务上“储而不运”、“运而不储”,提供的物流服务主要局限在仓储、装卸等传统业务上,形式单一,附加值低,较少涉足利润率较高的运输、配送、货代、报关等服务。二是功能单一,主要是根据货主委托对商品进行保管和养护。而现代物流则向货主(供应商)与消费者两头延伸,具有核查验收、分拣、配货、加贴标签、重新包装等流通加工方面的诸多功能。三是效率低下,现代管理手段缺失,现代化、社会化、网点化、信息化的程度很低,存在部门分割、地区分割、各为其主、互无往来现象。而现代物流的仓储业能对市场需求作出快速反映,面向全社会提供及时、高效、准确、全方位的服务,如为客户选择和提供合理的仓储网点、协助客户制定配送需求计划。为客户提供信息服务等等。

1.2现代物流可以克服传统储运业的低效率

目前,传统储运业的仓储设施不符合企业的现代化需求,如,普通平房库、简易仓库和普通楼房库是储运企业的主要库种,仓储设施大量闲置,许多储运企业的库房均出租作它用等,设施陈旧老化。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显示,仓储设施不能满足客户的特定需求,导致仓储能力结构性过剩。与此同时,另一项调查表明,中国物流服务企业的规模小、市场占有率低。由于我国传统储运业就没有形成规模经营,造成我国最大的物流服务企业仅占有1.4%的市场份额.其收入也大部分是由传统储运业务构成的。在物流发达国家中,物流服务企业的集约化程度非常高,往往几个大的企业就占据了市场主导地位。我国现行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悬殊,严重影响了我国产品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因此,改造传统储运业,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增强竞争能力的当务之急。

2.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面临的问题

2.1政府对现代物流的推动、指导不足

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解决中心城市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建设、加快企业物流和物流企业的发展、推动物流信息系统和物流标准化建设、创造良好的物流发展环境等等一系列问题,单靠市场调节是不够的,政府负有推动和引导现代物流发展的职责。但目前我国政府在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够,在物流规划、物流政策、物流法规建设、新技术运用和推广等还存在着很多缺位。政府对现代物流的指导也不足,人们在物流观念和意识方面还相当淡薄,对物流理解也存在很多误区。

2.2欠缺详细的整体规划和清晰的市场定位

我国物流企业主要仍处于简单的仓储和运输阶段,物流服务项目竞争力弱,从整体看服务功能单一,赢利水平较低。

2.3欠缺良好的管理机制

企业体制与内部运作机制欠缺活力,经营单位与人员的积极性难以得到发挥。随着城市范围的扩大与城市规划的调整,企业拥有的靠近城乡结合部的仓库大部分已经改造为专业市场或其他商业用途。在仓库面积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寻找与建设新的物流基地成为当务之急。

2.4物流信息网络落后

一方面,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另一方面,信息技术落后,因特网、条形码、EDI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很难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2.5欠缺人力资源的管理

传统储运企业员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储运行业工作多年,普遍存在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市场观念淡薄、专业知识缺乏的问题,而真正具有物流管理经验的人员是少之又少,许多工作存在执行能力差、效率低等问题。

3.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转型的策略分析

3.1深化企业内部改革

传统储运企业要成功地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首要任务是进行企业内部改革,依据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按照现代物流企业的特征,对相关的资源进行重新配置,挖掘内部潜力,通过改革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同时,传统物流企业也可利用重新整合后的有形资产,吸引有经验的国外第三方物流企业投入资金和知识产权等组建合资公司,这样可以利用外企的先进管理经验和品牌效应更加有效地拓展业务、寻求快速发展。

3.2进行现代物流人才培训

从先进国家物流发展的经验看,物流服务业的从业职工应当具备一定的现代物流知识和现代物流实践经验;物流管理者必须熟悉物流各个环节,还应掌握相关的财务、市场营销和采购运输等方面知识,并具备较强的协调管理能力。目前,我国传统储运企业的员工和管理者的素质难以满足现代物流企业的需要。因此,在我国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过程中,加强现代物流人才培训是一项当务之急的关键工作,它关系到传统储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的成败。因此,储运企业要在政策、资金投入等方面满足现有从业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现代物流知识培训的需要。

3.3加强物流手段现代化建设

现代物流企业必须使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为客户提供迅捷、完善的服务,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语音识别技术等在发达国家的物流行业中已得到普遍应用,国外先进的物流企业甚至运用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卫星通讯、射频识别装置(RF)、机器人等尖端科技技术。相对而言,我国传统储运企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因此企业必须进行较大的投入进行物流手段现代化建设,建立企业内部的管理信息系统、客户服务信息系统等,添置各种物流作业和增值服务所需的先进设施和设备等,达到现代先进物流企业所需的基本软件和硬件条件要求。

3.4完善物流增值服务功能

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涉及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众多方面、环节。现代物流企业须能够根据客户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并通过供应链管理,为客户提供专业化、社会化的物流、配送服务。在先进国家,现代物流强调五个“合适”,即把合适的产品,在合适的地点,以适当的数量和适当的价格,在恰当的时间提供给顾客,这就要求物流企业不仅要能够提供传统的点到点的运输储运服务,而且也要能够提供在流通加工、物流信息服务、库存管理、物流成本控制等方面的物流增值服务。

4.结束语

二十一世纪经济全球化与信息网络化将成为社会发展潮流,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着物流的发展。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信息技术、现代化设施和管理技术在物流领域的投入,为传统物流走向现代物流打造了新的平台,传统储运企业要适应物流市场需要,把握机遇,尽快完成自身向现代物流的转变。

【参考文献】

[1]王佐.论物流整合[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22):8-15.

第3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南京市;生鲜农产品物流;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4428(2012)07—45 —03

江苏是一个农业大省,南京是江苏省省会,也是各种生鲜农产品的聚散地,发展现代生鲜农产品物流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为了更好地了解南京市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下面对其进行SWOT分析。 SWOT分析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安德鲁斯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战略分析框架,是企业战略管理的一个重要步骤。SWOT是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四个英文单词的的第一个字母的组合,即对南京市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进行分析。

一、南京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优势

(一)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南京市总面积6587平方公里,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部,苏皖两省交界处,江苏省西南部。东距上海市300余公里。东接江苏省镇江市、句容市,西邻安徽省滁州市、巢湖市、马鞍山市,南接安徽宣城市、江苏省溧阳市,北连江苏省仪征市、安徽省天长市。地跨长江两岸,南北最大纵距140余公里,东西最大横距80余公里,是北上、南下、东进、西出的枢纽,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二)立体化交通运输网络已然形成

其中公路交通主要由沪宁、宁杭、宁洛、沪陕、宁芜5条国家高速和4条国道、多条省道呈放射状通往本省及周边省市;铁路运输主要有京沪高铁、沪宁高铁、京沪铁路、宁芜铁路、宁西铁路、宁合铁路等组成;南京市水运资源相当丰富,南京港是全国第一大内河港口,2011年全市港口码头泊位达到359个。其中万吨级泊位52个;浮筒泊位8个,均为万吨级泊位。禄口国际机场可飞往国内大中城市,年货邮吞吐量达40万吨。

(三)生鲜农产品物流需求量巨大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现代农业技术的广泛应用,南京市生鲜农产品产量稳步增长。以2010年为例,该市蔬菜产量266.3万吨,瓜果产量30.4万吨,猪肉产量7万吨,禽肉4.7万吨,牛奶产量8.6万吨,禽蛋7.5万吨,鱼类14.8万吨。此外,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收入的增加使人们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城乡居民对生鲜农产品的需求量很大,拥有800.76万人(2010年)的南京有着巨大的生鲜农产品需求市场。根据南京市统计局数据,全市消费总量(2010年):蔬菜约为163万吨、猪肉约为24万吨、禽肉约为18万吨、禽蛋约为10万吨、鱼类约为15万吨。

(四)生鲜农产品品牌获消费者认可

南京市生鲜农产品不仅种类丰富产量巨大,近年来大力实施品牌农业战略以来,雨润集团生产的“雨润”牌肉制品,固城湖水产公司生产的“固城湖”牌螃蟹,老山股份公司生产的“老山”牌蜂产品,南京奶业集团生产的“卫岗”牌乳制品,江心洲农业服务中心生产的“江心雨露”牌葡萄,桂花鸭集团生产的“桂花”牌桂花鸭,洲野科技生产的“八卦洲”牌芦蒿,金牛湖风景区开发公司生产的“金牛湖”牌鳙鱼等已是全国闻名。

(五)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

南京市相关部门高度重视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把交通物流业作为“十二五”期间的六大任务之一。为了鼓励和支持生鲜农产品物流发展,政府对生鲜农产品基础设施建设在规划、税收、资金等方面给予极大的优惠政策。如宁政发[2002]276号中明确表示:政府规定物流园区享受省级开发区政策,土地征用过程中,只收取省集中部分土地出让金和土地出让业务费。入区经营的物流企业,经批准,可享受相关税收优惠政策。

(六)连锁超市业发展迅猛

南京的超市连锁,相比其它百货、家电、家居建材的连锁更具国际化,南京堪称超市“联合国”。德国的麦德龙是第一个进驻南京的外资超市,其雨花商场店1999年开张营业,占地面积4万多平方米,现在商场已发展了十余万会员。而后法国家乐福也在大桥南路开设了南京家乐福第一店。截至2011年,已开了四个大型门面店。这4个项目的营业面积都在1万平方米以上。2003年,泰国最大的综合性企业集团——正大集团,旗下易初莲花南京第一店建宁路卖场开业。2004年元旦,位居世界500强之首的美国沃尔玛登陆南京新街口。2004年底,韩国最大的食品集团——农心集团旗下的每家玛超市在南京栖霞区开出了华东第一店经营面积达13000平方米,总投资达到1500万美元。2005年1月,法国欧尚集团在南京河西开设的大型综合超市正式开门营业。另外还有港资背景的百佳超市和7+1超市都在南京设点。华联、苏果、金润发等南京本土超市一直奋力反击,其中尤以苏果表现得最为出色。头顶“中国连锁零售前十强”美誉的苏果超市,它占据南京超市近50%的市场份额,如此压倒性的优势在全国都绝无仅有。超市由于经营生鲜农产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以及良好的购物环境必将在生鲜农产品物流中起主导作用。

二、南京发展生鲜农产品物流的劣势

(一)现代物流观念落后

现代物流是社会化大生产的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集加工、包装、运输、装卸、仓储、配送、信息处理等于一体。现代物流的发展与经济增长存在着互动关系,现代物流的发展能够推动经济的增长,而经济的增长能够拉动现代物流的发展。当前,南京市大部分生鲜农产品企业对这一观念认识仍然不到位,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普遍存在,即使在流通环节认为生鲜农产品物流也仅仅是运输和仓储而已,缺乏对现代物流完整的理解,物流部门成为企业的附属机构。部分基层政府部门对现代物流的认识也存在误区,开展工作时只强调生鲜农产品品种的改良和产量的提高,流通环节则很少涉及,造成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后果。

第4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信息网络

现代物流是企业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效益的第三利润源泉,已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同。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的加快,现代物流正在成为新世纪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世界上一些大的财团和跨国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大陆参与物流投资与建设,一方面对加快我国物流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使国内物流竞争更加激烈。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现代化的信息网络,提高物流业的竞争力。

一、现代物流

所谓物流,并非仅仅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传统物流包括:(1)运输功能,(2)储存功能,(3)装卸搬运功能,(4)包装功能,(5)流通加工功能,(6)物流信息加工与处理功能等。以上是普通商务活动中典型的物流作业。在电子商务与网络支持下,现代的物流不但具备以上这些功能。还增加了一些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增值性的物流服务包括以下几层含义和内容。

(1)加快反应速度的服务。快速反应已经成为物流发展的动力之一。传统观点和做法将加快反应速度变成单纯对快速运输的一种要求,但在需求方对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它也变成了一种约束,因此必须想其他的办法来提高速度。

(2)降低成本的服务。前期的物流成本高居不下,有些企业根本承受不了。但可以通过采用比较适用,投资比较少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设备,或推行物流管理技术,如条形码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提高物流的效率和效益,降低物流成本。

(3)延伸服务。向上可以延伸到市场调查与预测、采购及订单处理:向下可以延伸到配送、物流咨询,物流方案的选择与规划、库存控制决策建议、货款回收与结算、物流系统设计等等。

二、物流信息化

物流,并不仅仅是把货物从一个地方运到另一个地方,更重要的是把货物“运动”的信息准确地传递给顾客,而互联网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极大的方便。概括来讲信息网络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就是因为信息网络时代所造就的电子商务给人类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一场深刻的革命,特别是这场革命所引致的产业大重组将把现代物流业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产业重组的结果,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二个行业,一个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个是虚业,就是信息业,包括广告、订货、服务、金融、支付和信息处理业等 。

信息交互与信息共享是现代物流高效运行的前提,有效的现代物流管理需要有准确的、实时的需求信息、供应信息、控制信息做基础。因此,信息流贯穿于现代物流运作的全过程,既有供应信息,又有需求信息,同时还有供应链及其成员企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等。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信息共享的重要性,供应链成员企业间只有做到信息共享,才能使信息得到充分利用,从而有效降低供应链物流的总成本,实质性地提高物流服务水平。

三、信息网络对现代物流的作用

随着网络电子商务的发展,商品的交易时间已经可以达到马克思所言的"等于零或者趋近于零"的境界,电子商务使商品交易发生了巨大的革命,不仅时间缩短,交易速度加快,而且可以大大降低商业交易的交易成本。1、用网络解决"物流商务"。网上提供物流信息资源、 物流手续网上办、网上供需衔接、 网上物流协议、 网上配货等等。2、在网上实现物流管理。用网络实现远程数据交换 ,用网络指挥和调度物流 ,优化物流及配送线路。3、用网络解决设备广告 ,设备展览会,网上交易 ,网上结算。4、用网络支撑、优化、改造、提升物流实体。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现代物流的支撑远不止这此,从发展看,一些新的概念、新的业务模式因信息技术的支持而孕育出来。例如“虚拟”概念的引入,产生了“虚拟仓库”、“虚拟仓储”,对它们含义,我的理解这是指建立在计算机数据库系统上的所谓“仓库系统”。一个现代的大型物流企业,不一定自己有多少运输工具,多少仓库面积和设施,但一定要有一批高素质员工、一套按现代观念对物流管理的软件和相对齐备的网络信息硬件设施。它就可以利用经济杠杆和有效的协议来调度各种需要的物流设施,完成对客户的各种承诺。可以设想,今后现代物流企业,在库房、场地、运力等基础设施上可以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减少基建投资,但必须拥有一套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和可靠的通讯网络系统。从而使大型现代物流(服务)企业的投资大幅度减少,但其服务的能力、效率和质量却大大提高,效益也会同比增长。

四、如何用网络优化物流

随着网络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中介作为一种工具被引入了生产、交换和消费中,人类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由于电子工具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应用,使交易各方的时空距离几乎为零,有利地促进了信息流、资金流、物流这“三流”的有机结合。对于某些可以通过网络传输的商品和服务,甚至可以做到“三流”的同步处理 。 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使物流具备了一系列新点:1.信息化,2.自动化,3网络化4.智能化。

用网络优化物流。这样一来,不但能够大大提高物流效率,而且可以通过这一优化和提升使物流成本降低、利润增加,而改变它的传统形象,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依靠信息技术提升现代物流管理水平

近年来物流行业取得了飞速发展,这不仅仅是由于经济发展所促进的,还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密切相关。配送中心如果没有计算机管理,没有畅通的信息网络系统,是绝对做不到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如海福公司,它承担着ibm、美能达、华为、联想、nec、lg、三星十多家电子企业的物流业务,配送品种五花八门,涉内涉外手续繁多,且对配件、料件的配送正确性及时间性要求非常高,不得有丝毫差错,靠什么保证?当然靠一套完整可靠的、建立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基础上的业务管理软件系统、再加上全体员工的认真负责。德国的森克国际公司是一个专门从事物流业务的跨国公司,他们的一份材料上介绍:我们承担着许多国家企业的运输任务,货物价值从几万美金到几百美金,运输条件有防震、恒温、无菌等要求的、有的要求特殊包装,还有的客户订货后要求我们监督包括所订设备不同部分在不同工厂甚至不同国家制造,使之能按进度完工并运到总装厂。工作这么复杂、要求这么严格,缺乏高级信息网络或者高素质的人才均不可能完成。可以看出,要使对用户承诺的各项高标准的服务能圆满完成,必须有很好的网络系统。

六、建立科学的物流信息网络系统

第5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物流业;统计调查;统计指标;分析方法

统计作为一种实践活动渗透在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而新兴产业物流业在进行管理时同样离不开统计。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08 年第一季度,全国社会物流总额为1913 万亿元, 比上年同期增长2412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依赖于现代物流业的支撑。

在国际上,现代物流业被认为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程度和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被喻为继降低物质消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和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但是,物流产业其发展速度如何,其对GDP 的贡献有多大,走势如何,政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制定哪些政策来扶持哪个环节? 这些都需要利用统计调查方法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并且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才能反映和得出结论。物流统计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工具,是制定政策的有力支撑,统计工作在物流管理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日益突出。

西方发达国家在物流统计调查、物流统计指标、物流数据分析上已比较成熟,而我国在这方面则较为落后,物流统计数据分析在我国基本上还处于空白,迄今未能形成系统性成果。因此在我国物流管理中统计工作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多种统计调查方法相结合,建立物流数据统计平台

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物流行业划分过细、条块分割、分行业管理,传统的物流业分布在物资、商业、贸易、仓储、交通运输等部门之中,长期各自为政、封闭发展。因此而形成的统计口径过细过窄,形成了物资统计、商业统计、市场统计、交通运输统计、储运统计等统计分支,要取得全面反映现代物流的统计资料难度很大。考虑到现代物流涉及面广、渗透性强的特点,结合目前统计的现状,现代物流统计数据搜集的主要方式是以现行的国民经济行业统计、相关部门的统计、财务及行政记录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一次性调查、重点调查、典型调查,在此基础上归类整理并测算现代物流的主要指标。同时,针对现阶段我国物流企业量多面广的特点,可参照专业统计方法对小型物流企业进行抽样调查,切实保障现代物流统计的完整性。

我国现有的物流统计数据是从相关行业的统计中估计或推断而来的,如货运量、货运周转量等。用这些指标来衡量物流规模虽然有一定的科学性,但却不能真实反映物流的全貌,这使我们对物流的理解始终处于定性的认识水平上。

这样就难以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成本投入和社会产出的经济效益,也无法衡量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并进行相关研究。另外,我国在物流的规划、政策、成本、核算的研究上均取得一定成果,但是在应用上遇到的最大障碍是极度缺乏物流产业的经济统计数据资料,这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的瓶颈。因此,在获得各种物流定性和定量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物流统计数据平台,有利于推动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为我国物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数据和核算的保障。

物流统计数据平台的主要内容有:

1. 确定物流调查方法体系,以保障物流决策的科学性。

物流统计数据的取得是通过一定的调查组织方式采用一定的调查方法搜集到的,因此在物流统计数据平台中首要的内容是确定调查方式和方法。

2. 建立以电子商务为基础的物流数据采集和存储的系统。随着网络的发展,电子商务在各行各业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整个物流业中,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业的主要表现形式,很可能成为将来物流业的主题,所以其主导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在物流数据平台中需要的数据的基础是电子商务。对于搜集到的大量的零散的数据资料需要统计整理和筛选之后保存,进一步加工以备日后使用,这样就需要特定的物流数据存贮系统,更好地发挥统计数据的作用。

3. 建立物流供需预测系统,保证物流供需均衡和实现预警功能。利用已经搜集到的统计数据可以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最终发现数据内在的规律性,进而揭示现象发展的趋势。因此,在物流数据统计平台中不仅要有统计数据及存储系统,而且需要建立物流供需均衡预警系统,以保证整个物流业的经济安全。

二、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物流指标体系

(一) 我国目前物流指标体系现状我国目前还没有完整反映企业物流及物流业发展状况的统计指标,只有一些反映单项物流功能的统计指标。主要有反映物流基础设施现状的指标及运输工具拥有量、运输业务量、库存量等其他指标,这些指标对反映我国物流业的现状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存在许多问题。第一,不能反映现代物流的内在含义。现代物流又称一体化物流或综合物流,它不是运输与仓储的简单相加,而是多要素的有机结合,是对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物流信息等要素加以整合,进行系化管理的产物。反映现代物流最重要的两个指标是物流总成本和物流服务水平。可以说有了物流总成本的概念才有物流的存在,而作为第三产业(广义服务业) 一员的物流业,服务量及水平(反映顾客满意程度) 是其主要的业务量指标,但目前的统计指标体系无法直接获得这些数据,只能间接推算,从 而造成较大偏差。第二,即使是反映物流各组成要素的指标也不够全面。如流通加工的业务量和增值,运输包装、配送等要素,包含在有关工业统计指标或零售业统计指标中,无法获得这些数据。第三,统计口径不一致,造成数字可信度低。尤其是企业物流方面,对物流成本等概念的理解不一致,从而造成统计口径不同,数字可信度低。第四,一些重要指标仍是空白。如物流业中最能体现现代物流特征的第三方、第四方物流业,无论是数量还是主要业务量,指标和价值指标都是空白。

(二) 构建指标体系应遵循的原则

1. 宏观性原则。在我国物流尚处于发展初期情况下,政府职能重点在产业政策导向、政府扶持、优化环境、培育和规范物流市场。统计指标应侧重为制定政策、规划,反映总量、观测趋势及提供评价性指标为主要目的。

2. 系统性原则。物流统计指标应融入国民经济核算的各行业统计,具有反映全貌、产业间指标关联性强的特点。

同时按固定的报告期获取数据,进行周期性观察,解决商业化公司问卷调查解决不了的问题。

3. 适应性原则。我国处于物流发展初期,没有经历过发达国家所走过的历史阶段。因而物流统计指标体系的建立应与我国物流发展特征和行业发展状态相适应,能够满足现实需求。

4. 可操作性原则。依托现行政府统计体系,基于现行统计的制度调查方式,既要对现有数据充分挖掘,又要完善补充现行方法制度,建立物流统计基础,数据采集的内容及方法要具有可操作性。

(三) 物流指标体系的构成通过分析我们认为,我国物流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应由两大部分组成:物流总量指标体系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其中物流总量指标体系包括: (1) 物流增加值统计指标子体系,它可以反映物流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是物流统计指标体系中的核心内容。物流业增加值是货物经过物流活动前后的价值之差,在扣除物流成本后就是物流活动所创造的增加值,物流业增加值的构成涉及到物流统计的各行业的增加值,其核算涉及到多个指标。(2) 物流成本利润统计指标子体系,重点反映了物流活动的效率、效益。其中物流总成本是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总和。西方发达国家的物流统计通常将物流总成本分为库存费用、运输费用、物流管理费用三大类。(3) 基础生产设施子体系,高度发达的物流设施是现代物流系统的特征之一,它对提高物流能力与效率、降低物流成本和保证服务质量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4) 物流节点子体系。物流节点布局是否合理、数量和规模是否适度将直接影响物流成本、效率。因此物流统计指标还应包括农产品物流节点的布局、数量和规模。(5)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子体系。人力资源统计子体系是对物流产业从业人员基本状况的统计,包括从业人数统计、劳动时间利用情况统计、劳动生产率统计、劳动报酬和劳保福利统计、物流企业员工安全生产统计等指标群。而物流服务质量指标体系包括物流服务目标质量指标和物流服务流程质量指标,前者包括客户满意程度、产品完好率、平均交货水平、平均物流费用和物流系统柔性五个指标;后者包括包装价值、装卸搬运、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等指标。

三、多种统计分析方法综合使用

物流统计信息的来源应该是多元化,虽然在传统的储运统计中,有一些优秀的统计方法,如平均数法、指数法、时间序列法等,但它们本身有一个共同的局限,就是统计指标使用上的单一性和孤立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统计软件如SPSS 统计软件和SAS 统计软件等已经逐渐为大家认识和掌握。我们可以在对传统优秀统计方法进行吸收的同时,加强最新统计方法在物流中的应用与创新,如功效系数法、经济效益综合评判指数、模糊综合评判法、灰色时间序列与回归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和因子分析法等都可在这一领域加以应用。

1. 功效系数法。这种方法根据多目标规划的原理,对每一评价指标分别确定一个满意值与不允许值,以满意值为标准上限,不允许值为标准下限,按线性正相关的方法将不同的评价指标无量纲化转化为相应的评价分数,经加权几何平均得出综合评价分数,对评价对象的综合状况做出评估。综合功效分数越大,表明评价对象其综合状况越佳。用这种方法可以对物流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和发展水平进行分析。

2. 经济效益综合评判的统计方法。经济效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用于企业的经济效益考核和评价,以及同行业不同企业的经济效益横向对比。通过考核、评价、对比,发现优劣和问题,明确前进的方向。但如何考核并形成结论是一个比较困难的问题,需要一个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与方法,常见的有经济效益综合率法、经济效益平均指数法和综合功效系数法等。

3. 模糊综合评判法。是指把模糊数学的思想应用到统计方法中,对物流活动进行模糊处理的有效方法。通过对影响物流各个因素的综合考虑,来对该事物的优劣做出科学评价。在系统性、可行性、多目的性原则下,通过合理地确定物流企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使指标既能对企业的某一方面进行单项考核,又能对企业总体情况进行估测,同时采用科学评价方法,可以评价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对物流方案进行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还可以对物流企业竞争能力进行有效评价。

4. 灰色时间序列和回归分析法。灰色时间序列预测是指用观察到的反映预测对象特征的时间序列来构造灰色预测模型,预测未来某一时刻的特征量,或者达到某一特征量的时间。用这种方法可以预测未来时间内物流的需求量。

在物流领域中,一种现象的变化往往依赖于其他现象的变化,一种现象的变化也常常影响着其他现象的变化。回归与相关分析法主要有一元线性回归、多元回归、非线性回归等方法。我们可以利用回归与相关分析的方法进行物流企业的利润与物流费用的相关分析,也可以通过与物流相关因素的分析,对物流数据进行推断或验证。

第6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物流 电子商务 问题 对策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概念

1.电子商务的概念

电子商务是指交易当事人或参与人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所进行的各类商务活动。电子商务所覆盖的范围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商务活动这两个子集所形成的交际,是二者之间的一个边缘学科。

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指的是互联网、内部网和电子数据交换。商务活动主要涉及与上游企业、下游企业以及一般客户的沟通活动,涉及企业前台的商务电子化,企业后台的生产、销售、库存、服务和人力资源等整个运作体系的全面信息化,以及企业整体经营流程的优化和重组等所有活动环节。

2.物流的概念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中规定,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的有机结合。

二、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1.电子商务是现代化物流和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

电子商务概念的提出首先是在美国。作为电子商务前身的电子数据交换技术(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EDI)的产生是为了简化烦琐、耗时的定单等处理过程,以加快物流的速度,提高物资的利用率。电子商务的提出最终是为了解决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处理上的烦琐对现代化的物流过程的延缓,进一步提高现代化的物流速交流。可见,在电子商务概念之初,就有强大的现代化物流作为支持,只须将电子商务与其进行对接即可,并非电子商务过程不需要物流的电子化。

2.电子商务离不开物流

电子商务是20世纪信息化、网络化的产物,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已广泛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人们对电子商务所涵盖的范围却没有统一、规范的认识。

过去,人们对电子商务过程的认识往往只局限于信息流、商流和资金流的电子化、网络化,忽视了物流的电子化过程,物流仍然可以由传统的经销渠道完成。但随着电子商务的进一步推广与应用,物流的重要性对电子商务活动的影响口益明显。试想,在电子商务下,消费者网上浏览后,通过轻松点击完成了网上购物,但所购货物迟迟不能送到手中,甚至出现了买电视机送茶叶的情况,其结果可想而知,消费者势必会放弃电子商务,选择更为可靠的传统购物方式。

3.物流是电子商务的保证

无论是传统的贸易方式,还是电子商务,商品生产是流通的基础,而生产的顺利进行需要哥哥物流环节的支持。整个生产过程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在电子商务交易过程中,人们通过上网交易,完成了商品所有权的交割过程,最终还是要通过物流才能实现货物的送达和验收、售后服务以及技术支持,从而实现商品的实质性转移,使整个交易活动结束。如果没有现代化的物流,任何轻松的商务活动都是纸上谈兵;缺少现代化的物流技术,电子商务给消费者带来的便捷等于零。

三、电子商务对物流的影响

由于电子商务与物流间密切的关系,电子商务这场革命必然对物流产生极大的影响。这个影响是全方位的,从物流业的地位到物流组织模式、再到物流各作业、功能环节,都将在电子商务的影响下发生巨大的变化。

1.物流业的地位大大提高

电子商务是一次高科技和信息化的革命。它把商务、广告、订货、购买、支付、认证等实物和事务处理虚拟化、信息化,使它们变成脱离实体而能在计算机网络上处理的信息,又将信息处理电子化,强化了信息处理,弱化了实体处理。这必然导致产业大重组,原有的一些行业、企业将逐渐压缩乃至消亡,将扩大和新增一些行业、企业。产业重组的结果,可能实际上使得社会上的产业只剩下两类行业:一类是实业,包括制造业和物流业;一类是信息业,包括服务、金融、信息处理业等。在实业中,物流企业会逐渐强化。

2.供应链管理的变化

(1)供应链短路化

在传统的供应链渠道中,产品从生产企业流到消费者手里要经过多层分销商,流程很长,由此造成了很多问题。现在电子商务缩短了生产厂家与最终用户之间供应链上的距离,改变了传统市场的结构。企业可以通过自己的网站绕过传统的经销商与客户直接沟通。虽然目前很多非生产企业的商业网站继续充当了传统经销商的角色,但由于它们与生产企业和消费者都直接互连,只是一个虚拟的信息与组织中介,不需要设置多层实体分销网络(包括人员与店铺设施),也不需要存货,因此仍然降低了流通成本,缩短了流通时间,使物流径路短路化。

(2)供应链中货物流动方向由“推动式”变成“拉动式”

在电子商务环境下,供应链实现了一体化,供应商与零售商、消费者通过Internet连在了一起,通过POS、EOS等供应商可以及时且准确的掌握产品销售信息与顾客信息。此时存货管理采用反应方法,按所获信息组织产品生产和对零售商供货,存货的流动变成“拉动式”,完全可以消除上述两个缺点,并实现销售方面的“零库存”。

3.第三方物流成为物流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1)跨区域物流

电子商务的跨时域性与跨区域性,要求其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或国际化特征。电子商务按其交易对象可分为B2C和B2B。在B2C形式下,如A国的消费者在B国的网上商店用国际通用的信用卡购买了商品,若要将商品送到消费者手里,对于小件商品,可以通过邮购;对于大件商品,则是速递公司完成交货。目前,这些流通费用一般均由消费者承担,对于零散用户而言流通费用显然过高。如在各国成立境外分公司和配送中心,利用第三方物流,由用户所在国配送中心将货物送到用户手里,可大大降低流通费用,提高流通速度。在B2B形式下,大宗物品的跨国运输是极为繁复的,如果有第三方物流公司能提供一票到底、门到门的服务,则可大大简化交易,减少货物周转环节,降低物流费用。并且,网上商店一般都是新建的企业,不可能投资建设自己的全球配送网络,甚至全国配送网络都无法建成,所以他们对第三方物流的迫切要求是很容易理解的。

(2)电子商务时代的物流重组需要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电子商务时代,物流业的地位将大大提高,而未来物流企业的形式就是以现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为雏形,第三方物流将发展成为将来整个社会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第三方”。

四、结束语

物流的发展对电子商务无疑是十分重要的,而电子商务的发展又促进了物流体系的建立。我们应当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化的物流,构建现代物流体系,进一步促进电子商务和物流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于巧娥.《电子商务概论》[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11

[2]胡宇霞.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发展[J].中国流通经济,2003(08):20-22

[3]王海强.论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信息化的关系[D].北京:对外经贸大学,2007.41-43.

第7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提高物流管理效益要关注宏观的物流规划与整合。目前,我国正在建设和规划建设的物流园区多达几百家,但很多园区却很少有企业入驻。据2004年通创物流咨询公司调查,我国物流园区空置率高达60%。从大的物流通道来看,我国几大经济圈之间的物流缺乏规划,铁路运输的“门槛”,省际高速公路“断头”,严重影响通行效率,低水平分割的物流方式造成的物耗惊人。因此,要从总体上优化我国物流发展所依托的经济体系。首先,需要在原料基地、商品产地与消费地的布局上,减轻物流压力。我国生产资料流通量占总流通量的7成以上(陆江等,2005),随着我国重化工时期的到来,优化工业布局,减少源头物流量,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我国资源、人口和经济活动的地理空间分布不均衡所必须面对的。现代物流的理念是“避免不该发生的运输”。比如,我国煤炭运输一直紧张,而火电的耗煤占煤炭需求的50%以上,建设“坑口电站”便是缓解煤运紧张的良方。其次是消除各种运输方式间的障碍,健全合作互利的多式联运机制。如何解决由于运输方式落后和各种运输方式衔接不畅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倒腾、拆装等问题,应加快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航空快递运输等方式;推广应用厢式货车、大型拖车及集装箱、散粮车辆,开发使用专用车辆;加快集装箱中心站、中转站及散装码头建设;加强各种交通设施建设的紧密衔接配合,提高运输效率和效益。第三是利用新建设施整合存量资源,提高物流基础设施的利用效率。根据我国目前铁路、水运的货物周转量占全国货物周转量的85%的实际情况(陆江等,2005),物流基础设施应以铁路和水运为主干,充分发挥其远距离、大运量、低成本的优势,同时发挥公路分布广泛、便于货物集散和组织配送的优势,完成物流到户的任务。同时,加快机场建设,提高空运能力。建立包括数据交换中心、电子商务安全认证中心、金融结算中心等在内的与互联网连接的公共增值网络服务平台。

(二)认识现代物流的运作机理,重塑经济良性增长的微观基础

现代物流的运作机理,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但就其本质而言,现代物流的运作机理是通过对现代技术的运用和不断优化的管理模式,在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系统中实现人类劳动对象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更便捷、更低廉地转移。通过现代物流运作机理的分析,经济的良性增长应以现代流通为先导。现代流通是一种先进的生产力,包容着连锁经营、电子商务、现代物流、佣金、供应链管理等先进的经济增长方式。其核心是要建立一种新的财富观,即从流通、消费决定和引导生产出发,减少一切不必要的闲置和浪费;以现代流通为先导,组织生产、交换和消费,组织经济运行以及经济运行方式的转变,才能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经济素质。采用先进的流通方式,必须以现代物流为支撑,必须加快现代物流网络的建设。由于现代流通的主体是物流,流通的时间主要取决于物流的时间,流通过程大部分活劳动和物化劳动消耗于物流,流通成本主要也是物流成本。所以,现代流通的核心是现代物流。因此,工商企业要按照供应链管理要求对自身的业务流程进行重新规划。积极推动物流和电子商务的有效结合,包括与相关电子政务如通关、商检、税收、外汇等的连接,形成统一的平台。同时,整合物流市场供需资源,大力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据中国储运对第三方的调查,生产企业使用数主要集中在2~10家,商业企业使用数甚至在10家以上。这说明目前我国工商企业物流外包主要以“分包”为主,难以达到规模经济性的要求。而且物流的对象主要是附加值低的产品,很难适应多品种、多批次、少批量的流通要求。因此,在发展第三方物流,培育专业化物流市场的过程中,需有效使用如客户反应、电子数据交换、车辆监控系统、射频个体识别、企业资源管理等管理技术。为商品供应链中各环节的供应商、分销商和零售商提供集成的物流服务。交通运输、仓储配送、货运、多式联运等企业应积极向第三方物流转化。充分发挥其专业化、规模化的优势,将物流服务与工商企业的生产和营销紧密融合,真正具备为用户优化物流管理提供策划设计、组织运筹和实际操作等综合服务的能力,为打造第四方物流企业做准备。目前,可以首先有重点、有选择地在食品、电子、家电和电信等行业加大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的力度,积累市场运作、网络扩展、政府管理等方面的经验。

(三)认识物流对构建和谐社会的贡献,发展“以人为本”的物流经济

现代物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首先是促进制造业调整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的物流组织形式,提高核心竞争能力。其次是促进新型商业企业和业态的发展。第三是促进交通运输业的改造和物流服务方式的创新,带动许多相关领域的发展。更重要的是,它在为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的同时,可以减少迂回运输和空驶,缓解交通拥堵问题,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同时也是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有效保障。发展现代物流业,可以促进城乡商品流通,推动城乡经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特别是最后一公里的“人力末端配送”,既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又满足了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正因为如此,我国“十一五”规划已将物流列为“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物流作为“现代服务业”,必须提升关乎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流通水平,解决好流通效率低、质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粮食、冷冻(藏)食品、鲜活农产品、药品、煤炭等商品,往往流通过程中数量大、牵涉面广、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在整个物流中始终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因此,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专题规划,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政府的监管水平。现代物流是以人为本、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即以网络化、高效、便捷体现“周到”,以低成本、安全、优质体现“亲近”。物流要“以人为本”,必须改变目前运输系统建设不衔接、旅客换乘不方便的弊端,建设换乘便捷的旅客联合运输系统。必须加快应急物流系统建设,以应对社会风险和突发事件。在进行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和建设时,应充分考虑到社会安全的需要,把各地相关规划建设纳入全国的统一框架。海运、内河水运、铁路、航空、公路及管道运输等的建设要有前瞻性,对于关乎国家安全和人民基本生活的战略性资源的运输、配送,应该按不同方式,直接或间接地由国家有关部门进行严格监管,避免由于供给和配送出现问题影响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行。应通过物流领域的相关立法,明确紧急状态下对于社会物流资源的管理和征用,明确政府、企业等相关组织和个人在紧急状态下的权力和义务。

(四)认识物流在循环经济中的作用,在经济循环中建立节约型社会

循环经济是指“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可以理解为社会生产物流、逆向物流、消费物流、回收物流的绿色循环。所以,发展现代物流,对经济循环中的环境友好与资源节约是十分必要的。发展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可以直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从产业物流的角度来看,在清洁生产、预防污染的同时,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是实现“再利用”与“资源化”的有效途径。所谓再利用,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可能地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产品过早成为垃圾;所谓资源化,是指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和可利用资源的废弃,实现资源再循环。“再利用”、“循环资源”,都是以发展逆向物流和回收物流为前提的。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报废汽车、废旧家用电器、退役机电装备等流入市场,需要回收利用。发展流通加工配送,可以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剩物”减量化。流通加工是对商品所进行的加工,以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和提高商品的附加值,并通过现代物流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实践证明,有的流通加工(如食品)可使产品利用率提高20%~50%,而且能够形成绿色流通加工,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开展物流运营中的资源消耗研究,可以给全社会带来巨大的能源和土地节约。根据我国有关研究报告分析,若以高速铁路的能耗为1,则高速公路上汽车能耗为7.6,飞机的能耗为15.2。以运输能力占地相比,铁路占地仅为公路的1/8。水运则占用土地最少(王庆云,2003)。无论是从能耗、还是从占地来看,公路都是铁路的数倍。因此,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结合不同运输方式的优势和特点,应建立以铁路、水运运输为跨区域主干线,以公路为区域内运输网络,以航空和管道为补充的“绿色物流体系”。

(五)认识物流体制的严重障碍,创造有利于现代物流发展的环境

第8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 双语教学; 现代物流; 教学方法;

Abstract:Bilingual teaching ,a part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 reformation, can broaden the vision of the students and improve their English level. In practice, we should choose the correct teaching materials and adopt flexible teaching method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s of bilingual teaching.

Key words: bilingual teaching; contemporary logistics; teaching methods

双语教学指的是使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媒介,帮助学习者掌握学科内容同时学会专业英语使用技巧的一种教学方法。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开展和推进双语教学对我国高等教育实现和国际接轨、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高教司于2001年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意见”的文件中明确提出“本科教育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并要求各高等院校在三年内开设5%--10%的双语课程,并引进原版教材和提高师资水平。为此,我校经管学院从2001年开始,着手对物流的专业基础课《现代物流》进行双语教学的探索,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1.物流专业进行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1.1 提升学生的专业水平,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

现代物流业是当前我国经济领域中发展十分迅速的一个行业,它是指以满足顾客需要为目的,以最高的效率和最低的成本对商品从生产地点到消费地点,对包括原材料、在制品、最终成品及相关信息的流动与储存进行设计、实施和控制的过程。

近年来,对于物流管理的研究也是学术界的一个热点,它的经典理论和最新的研究成果大都来自欧美。物流专业双语课的开设,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获取专业信息提供了一条额外的渠道,使他们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接触到新知识,新信息,有利于他们拓宽专业视野,更准确的理解专业内容。

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师生还可以就专业文献中国外专家观察、思考专业问题的角度,研究专业问题的方法进行分析讨论,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另外进行双语教学还能够提高学生进行专业国际交流等方面的能力。

1.2巩固和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

物流专业课的双语教学一般安排大学三年级。此时基础英语课程已经结束,大多数学生通过了英语四级的考试,有了较扎实的英语功底。进行双语教学有利于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衔接,可以使学生的英语口语、听力和阅读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同时,将英语与专业的结合可以使学生更深切地认识到英语的用途,从而强化他们进一步学习英语的动机。

1.3满足学生未来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竞争全球化的社会中,科研工作,获取信息,出国深造都离不开高水平的英语,特别是专业英语的精深程度更是衡量学生专业素质的一个标。精通专业英语已经成为学生未来发展的重要素质,尤其像现代物流这种国外具有先进科研水平的专业。

1.4 提高学校的综合实力

双语教学的开展情况已成为衡量高校教学改革的一项评价指标,我院在2004年全国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就把双语教学作为我们的一大办学特色。对于双语教学的探索和研究还有利于保持专业课教师的外语水平,使专业教师能在可能的情况下与国外同行交流,把握本学科、本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动态,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提供更大的信息,提高整体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2.《现代物流》课双语教学的实施

2.1教材的选用

双语教学的首要条件是要有适当的教材,没有好的教材,双语教学就失去了根本。双语教材的选用有几种方式:原版教材(中文讲授或部分中文、部分英文);中文教材(英文讲授);各院校自编教材。

像现代物流这种与国际接轨的学科,最好使用原版教材,这样可以避免我国教材内容陈旧与国际新兴学科差距较大的弊端,也可以使学生学到原汁原味的学科知识。但目前国内引进的物流的原版教材较少,即使有也是大部头的,很难用60-70个课时将它讲授清楚。另外学生在使用大部头的原版教材时,由于英语水平所限容易使学习不能顺利进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选用的是我国学者根据国外物流专著和教材并结合我国的国情,在吸收英语原版教材优点的基础上编写《现代物流》英语教材,书中的英文内容主要是现代物流理论及物流管理各环节的基本概念与业务知识,并在阅读内容中添加了一些物流的前沿知识。这本书采取的是中英文对照的方式,而且对必要的物流专业术语、重点、难点进行了解释,对现代物流课双语教学的顺利进行起到了重要作用。

2.2 适当的教学方法

转贴于 2.2.1双语教学中语言的使用

对于在双语教学中英文所占的比例应该是多少,各方的观点不一。许多院校都制定政策来鼓励全英文授课。但笔者认为,双语教学除了用正确流利的英语进行知识的讲解外,汉语是不可或缺的。双语教学的目的是用英语来说明学科原理,所以必需妥善处理好知识目标与语言目标之间的关系,否则可能导致学生即学不好英语也学不好专业知识的境况。

在《现代物流》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在学生没有任何专业基础知识前提下,完全采用英文授课教学效果较差,特别是对于一些英语基础较差的学生。因此在英文教学中除了利用一些非语言行为,直观、形象地提示和帮助写生理解教学内容,以降低学生在英语理解上的难度外,还应对在教学中所涉及的常用专业术语、特定句式提取出来进行必要的汉语讲解,让学生熟悉英汉两种语言对专业术语及概念在表现风格以及句法结构上的异同,避免由于语言滞后造成学生的思维障碍。

2.2.2 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促进学生运用英语的积极性

除了教师用英文备课、布置英文作业、考试时采用英文命题等强化英语的作法之外,还可以采取各种灵活的方式促进学生学习运用英语的积极性,如课堂讨论,回答问题,学生的专题报告等。

为了实现全体同学的共同参与,实现学生之间的互动,在教学中可以把学生按照自愿组合的方式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每个小组7-8个成员。以组为单位进行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制定相关专题的PPT,并在他们中间评选优秀小组,以此来增强学生之间团队协作的能力。

《现代物流》是一门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课程,因此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案例教学是必要的。在教学过程中,应重点向学生介绍一些国内外优秀企业物流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并让学生利用学习过的理论分析其经验和教训。通过这些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

2.2.3 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

《现代物流》课程中有大量的图片需要展示给学生,应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解决这个问题。多媒体不仅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图文并茂,能多角度的调动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加深印象增进理解,而且使用课前准备的课件还可节省课堂版书的时间,降低教师的课堂劳动强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密度和效率。另外一些介绍优秀物流企业的录像片也可以播放给学生看,增强学生的兴趣。

3. 教学效果评价

根据对03年开课的大学三年级四个班共计210人,期末考试(英文命题,英文答题)的成绩统计如下:

成绩统计 ≥90(优) 89-80(良) 79-70(中) 69-60(及格) <60(不及格)

人数 27 52 56 37 18

% 12.9 34.3 26.7 17.6 8.5

从卷面成绩来看,优良率接近50%,高峰值集中在70--90分之间,说明大多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还是不错的。但同时有8.5%的学生不及格,其中最低分只有21分,这说明对于个别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双语教学没有取得好的效果。

在针对其中一个班(45人)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中显示:开课的学生中有53%的学生通过了大学四级的考试,有78%的学生认为有必要进行双语教学,有 63% 的学生认为教学效果良好,有72% 的学生认为双语教学对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特别是专业英语水平有一定的帮助。总体来说,评价效果是好的。

第9篇:对现代物流的理解范文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现代物流教学;运用

现代物流成为了社会各行业的货物运输枢纽,无论是大型企业之间的货物运输,还是个人的网上购物,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的支持。在此影响下,高职院校抓住时机,纷纷开设现代物流管理专业,而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方式,其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融合,以进一步提高现代物流教学的总体效果。

一、案例教学法的主要内涵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教学案例为载体,基于一定教学目标,而选择某个实际业务项目作为教学案例,并结合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来进行现场组织的一种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主要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性为特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与讲授法相对立的,具有一定的启发性质。当然,也有不少学者提出,案例教学是以教师课前所预备的案例为主线,通过组织学生进行个人自学、小组合作、班级讨论等形式,对案例进行分析和研究,从而深入掌握理论知识,发展自身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对于现代物流教学中的案例教学,主要是指教师根据所教的知识内容,把实际案例作为基本教学素材,让学生在课堂组织中对案例所涉及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根据自己的判断来提出个性化的见解和决策,以增强学生学习现代物流管理知识的理解。

二、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1.教学中要选择适合课题的案例。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要示所教课题及其内容而定,并对所选择的案例进行加工改造,使之适合课堂教学。同时,对于案例所针对的教学对象,教师所选择的案例还需具备引导、启发作用,让学生在学习中动脑,从而逐步发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譬如说:在强化学生对于一些原理概念等基础性知识的掌握时,就应该选择一些简单的、通俗易懂的典型案例。

2.教学中应循序渐进的原则,逐步放手,逐步提高。针对现代物流教学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时,应通过案例的讲解或组织学生进行案例讨论,而教师从旁做好引导工作,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让学生由具体案例接触到基础理论的理解,从基础到深层次的知识,逐步掌握,逐步接受。以帮助学生在学习、讨论、分析的过程中,掌握现代物流知识与技能,并能积极自主探索,增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综合能力。在学生的能力得到提高后,教师就可以逐渐分手,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把案例和理论知识融合起来理解,理解掌握现代物流理论的实际应用。

3.教学形式应灵活多样。对于高职院校的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其所培养的目标和服务面向和地方高校是有所不同的。为此,高职院校在引入案例教学时,要针对自身实际,在课堂教学形式的沿用方面力求多样化,尽最大程度发挥案例教学功效,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例如:为了重点突出学生社会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采取“1对3”或“1对5”的“小组课”形式开展案例教学,让学生在小组讨论活动中,增强交流,学会如何与他人打交道,如何合作,如何解决矛盾,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1.案例选择的前期阶段,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对于现代物流教学来说,必须要先做好案例选择的前期工作,才能以此为基础,进一步落实教学工作。为此,教师应针对物流教学的实际需要,精心搜集相关案例作为教学应用的根本条件。教师所应用的案例教学不应是单纯的“案例分析”,而是应该把案例设计成一个问题情景,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从而深入理解案例的内在意义,使学生主动扮演案例中的角色,通过实际增强问题解决能力。例如:在讲解《现代物流基础》中供应链管理模式的运作过程及应用价值等内容时,教师就可以选择学生都广为熟知的沃尔玛公司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在此之前,教师可以先对沃尔玛公司进行介绍,然后再对沃尔玛的运作情况,包括各个物流节点、供应链管理模式等进行深入介绍。在学生对沃尔玛公司有了大致了解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以此为案例引入课堂,并把全班同学分成五组模拟扮演:生产商(如保洁公司——沃尔玛的上游企业),供应商(美国东部工厂-保洁公司的包装材料),分销商(沃尔玛公司),连锁超市(世界各国的沃尔玛连锁店)和消费者。让学生对整个商品的物流过程进行模拟操作,在模拟的过程中教师要从旁指导和点拨,并注意让学生进行扮演角色的转换,从而让每位学生都能熟悉商品物流过程各个环节的操作程序。相信在这种案例模拟的实践操作活动中,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得到激发,不仅能熟练掌握物流的运作程序和注意事项,还能在参与的过程中培养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案例分析的中期阶段,积极组织课堂讨论。案例教学法还包含了对相关现代物流理论知识的分析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引入案例和学习案例后,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课堂讨论,而小组合作是促进学生积极进行讨论较为可取的学习方式之一。为此,教师可以在进行分组之前,对班级学生的知识基础水平和能力素质开展学情调查活动,并将其作为一个鉴定依据,以此为基础把班级内的学生分为“优秀”、“良好”、“一般”三个层次主体。然后再在分层的基础上按照“异质同组、同组异质”的原则进行分组,确保每个小组的学生整体学习能力是一致的,这样既能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的交流、合作与学习,也便于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良性的竞争。首先,每个小组成员都要对案例进行仔细分析,并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自己的看法。接着,各小组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组内讨论,通过讨论总结出案例的主要问题并给出对策建议,最后将每个小组的讨论结果一一发表出来。以“客户要求赔付”案例为例进行分析:教师可以先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然后再请小组代表对自己的讨论进行总结。由于案例并不存在固定式的讨论方向,每个小组所讨论的侧重点都有所不同,一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物流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上;有些小组会把重点放在如何追求整个物流运输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上......在学生的第一次讨论活动结束后,教师可以再给10分钟时间,让学生根据自己现有的生活经验及知识水平,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让他们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牢固结合起来。

3.案例考核的后期阶段,进行案例学结。所谓“学以致用”,现代物流案例教学,意在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以帮助学生在课堂中所学到的知识迁移到现实生活中,并运用到解决实践问题的实践之中。为此,教师应在案例分析结束后,带领学生对案例中获得的知识进行总结,帮助学生从“问题解决能力”上升到“知识建构能力”。首先,教师可以就学生对案例的最终讨论结果进行科学评价和点拨,让他们明确自己在案例中所学到的知识有哪些。最后,教师还要鼓励学生对自己在案例中的所学、所得进行深入思考,把自己的实践技能和理论知识高度融合。

四、结语

综上所述,教育改革深入推进的今天,面对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大环境,高职现代物流教学能否赶上时代的列车,已成了有关教学工作者的重要课题。实践证明,通过案例教学法在现代物流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有效脱离传统、单一教学模式的束缚,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还能够有效地解决理论和实践教学比重把握不良的问题,使现代物流教学真正实现使学生职业能力和知识水平共同发展的目的。

作者:王伟 单位: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丁小龙;案例教学法在物流管理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年4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