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生态环境的建议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环境的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环境的建议

第1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生态环境;单行法

    【正文】农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三农”问题则是制约我国全面奔小康的瓶颈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农业投入产出经济效益低下,我国农业表现出明显的弱质性。当前,我国正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大转型时期。传统农业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难以解决大量人口的吃饭问题。为提高单亩产量,现代农业大量使用化肥农药,造成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上的残留和工农产品废弃物对环境及农产品的污染,从根本上危害我们的生存和发展。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其危害

    (一)我国农业生态环境现状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农村经济在获得较大发展的同时却伴随着农业环境受污染和生态遭破坏程度越来越严重的局面,主要表现在:

    1.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

    到2000年,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1%,仅水力侵蚀面积就有185万km2,数百万公顷农田、耕地正在受到荒漠化、盐碱化的威胁。根据最新资料显示,我国90%的草地已不同程度地退化,其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已占半数。随着生态环境恶化,各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呈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生产的发展。

    2.耕地资源迅速减少,土地质量下降

    我国2000年人均耕地为0.101hm2,不到世界人均耕地的一半。而且耕地利用程度较高,目前垦植率已达13.7%,超过世界平均数3.5个百分点。1986~1995年,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占用耕地和灾害损毁耕地超过466万hm2,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200万hm2.

    1998年,因非农业建设占地、农业结构调整和灾害损毁共减少耕地57.1万hm2.同时,我国耕地土壤质量呈现退化趋势,干旱、半干旱地区40%的耕地严重退化。另外,受酸雨的影响,土壤酸化过程加剧。

    3.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农业生态环境恶化主要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乡镇工业的“三废”排放。近十几年来,由于乡镇工业的迅速发展,它们对外排放的污染物也在逐年增加,到1995年最大值,然后逐渐下降,2000年又有所回升 另外,农业本身生产过程的非点源污染问题也严重影响着农业生态系统,突出表现在化肥的流失对地面水、土壤、大气的污染和在食物中的残留。此外,大量的农膜及其它废弃物也影响着农业生态环境质量。

    目前,我国农业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农业污染量已占到全国总污染量 (指工业污染、生活污染及农业污染的总和)的1/3-1/2,不仅成为水体、土壤、大气污染的重要来源,而且对农产品安全、人体健康乃至农村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农业污染问题。

    (二)农业污染对农产品、人身健康、国民经济的危害

    农业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尤其是农业环境污染,给我们的国民经济发展、国民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危害,主要表现在:

    1.对我国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4-1/5,而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及畜禽粪便的管理不利造成的农业污染,致使水体污染日益严重,对我国的水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根据200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和中国农业科学院在北京、天津、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的600个地下水样的调查显示,我国一些地区地下水正面临被硝酸盐(硝酸盐是氮肥、动物粪便、动植物尸体等中所含氮化合物降解的终端产品)污染的严重威胁。另外,我国中西部地区的湖泊、河流及东南沿海和近海海域都出现了严重的富营养化问题且呈加重趋势。中国农科院的有关专家分析,在我国水环境中,来自农田和畜禽养殖粪便中的总磷、总氮比重已分别达到43%和53%,接近和超过了来自工业和城市生活的点源污染,不仅正成为我国水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并且已成为我国水安全问题的重要隐患。

    2.土壤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农药及污水灌溉等多种原因,一方面,土壤板结,地力下降;另一方面,土壤受到重金属、无机盐、有机物和病原体等物质的污染且情况严重。根据中国科学院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全国至少有1300-1600万公顷耕地受到农药的污染。在昆明市斗南镇,由于土壤被污染,种植出的蔬菜农药残留太高,无法食用,农民只好换土或改种园艺类作物。我国东北地区一些农场长期使用氮肥,土壤有机质含量已由原来的5%-8%降到1%-2%.江西红壤表土ph值由5.0降到4.3,土壤板结普遍严重。一些地处热带的农田土壤受到严重破坏,有的甚至丧失农业耕种价值。虽然,对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型的土壤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目前尚缺乏系统的调查资料,难以估计。但是,土壤污染导致直接经济损失的严重性已是不争之事,仅以土壤重金属污染为例,目前全国有1/5耕地受到重金属污染,每年因此而减产粮食1000多万吨,另外被重金属污染的粮食每年也多达1200万吨,合计经济损失至少200亿元。

    3.部分农产品质量安全下降

    目前影响我国农产品安全的主要问题是农药、兽药残留,重金属残留和硝酸盐污染。2005年4月,农业部组织有关质检机构对我国37个城市蔬菜农药残留状况的监测结果:52种蔬菜3845个样品中,农药残留超标样品318个,超标率为8.3%.频繁过量施用氮肥,导致蔬菜中硝酸盐含量严重超标,某些磷肥含氟、镉和砷等有害物质,增加了蔬菜、粮食中氟和重金属含量。北京市农委资料显示,北京市市场(含超级市场)的叶菜类蔬菜60-70%硝酸盐含量超标,果菜类蔬菜20-30%硝酸盐含量超标,菠菜硝酸盐含量高达2358mg/kg,萝卜达2177mg/kg,大白菜达3225mg/kg,北京市民砷日摄取量已是世界卫生组织规定标准的120%.

    4.农产品出口贸易及农民增收受到阻碍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农产品出口不畅的主要原因和影响我国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农产品的质量问题。

    入世以来,先是欧盟对我国动物源性产品实施报复性禁令,后是荷兰销毁我国的出口农产品,接着是其他国家针对我国出口的农产品提高了进口要求,强化了进口农产品的检验检疫。日本2005年建立了优良农产品认证制度,规定凡要求认证的农副产品必须正确标明该产品的生产者、产地、收获和上市日期,以及使用化肥和农药的名称、数量和时间,凡在生产过程中不当使用农药和化肥的农产品将被拒之门外。2006年5月29日,日本将实行《食品中残留农药化学品肯定列表制度》,对734种农药、兽药和添加剂在农产品中的残留限定了标准。这表明,今后出口到该国的农产品将几乎不允许含有农药残留。我国有1/3农产品出口日本,近年来屡屡发生因为农药残留超标被退回事件,此次《肯定列表制度》执行后,生产企业必须尽快调整种植和加工的环节,以便适应新的需要。在短期内,对日出口必会受到影响。欧盟、美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通过立法,制定繁杂的环保公约、法律、法规和标准、标志等形式,对商品进行准入限制的绿色壁垒。我国产品,特别是农产品不断遭到拦截,致使我国农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大大下降。近年来,沿海地区由于出口的农产品因质量问题而产生的直接损失已达数十亿美元,并且造成了不良的国际影响。据联合国的统计,我国每年约有包括农产品在内的74亿美元出口商品因绿色壁垒而受阻。作为WTO成员国,在国际多边贸易中如何应对日益苛刻的绿色壁垒,已成为我国农业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的农产品生产,一方面是大宗农产品相对过剩,价格低迷;另一方面,安全、优质的农产品却相对供应不足,制约了农产品市场的拓展和效益的提高。由于食品安全优质问题给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带来的不利影响,也已成为农民收入增长不快的一个重要因素。

    5.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1)对人群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不可忽视

    目前,我国还没有直接的有关农村面源污染对人体健康影响的报道。但是,现有可供研究的监测资料可以间接反映出农村生态环境变化对人体健康造成的不利影响。二十世纪70年代,我国恶性肿瘤的调整死亡率为84.85/10万,到90年代上升了11.56%,达到94.36/10万。城市人群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高于农村,胃癌等消化系统癌症农村居民高于城市。有些农村地区,由于过量施用农药、化肥,以及公共卫生设施落后,致使农村一些未经处理的农业污染物随意堆放或直接排入水体,一些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出现了明显恶化,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呈现出持续升高的趋势。目前,农村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总体上已高于城市居民。

    对比我国农村恶性肿瘤的高发病种,可以说与近年来农村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的趋势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从环境污染的视角看,不可忽视农业面源污染对人群恶性肿瘤发生的影响。

    (2)加重当地肠道传染病的流行

第2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左柏水库;水生;陆生;生态;影响;建议

中图分类号 X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1-0159-03

水库是陆地生态系统水环境要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时具有提供城乡生产生活用水、开展淡水养殖、旅游观光、水利发电、水上运输和调节区域气候等综合功能,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水库资源与环境的重要性决不亚于天然湖泊。

拟建的左柏水库属于梁平县,所处河段在龙溪河二级支流白滩河和龙河上。回龙河流域是梁平县工农业经济发达的地区,当前梁平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受资源约束转变为受资源和市场双重约束,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状况和保障能力总体上还不能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县内连续遭受严重干旱,局部地区发生大的洪涝,给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较大的损失和困难。回龙河流域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但是水资源开发利用率很低,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5.3%,大量水资源亟待开发。现有的水利工程不能满足2020年梁平县国民经济发展各部门的需要,因而需要对区域水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

左柏水库工程的建设可改善灌区农业灌溉条件,提高农业抗旱减灾能力;可解决灌区场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工业用水,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但是水库工程建设期及运行期势必会对当地水文、生态、局地气候等产生明显的环境影响,因而有必要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尤其是对当地山区居民关系密切的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的影响需要进一步分析。

1 水库工程简介

左柏水库主副坝分别位于回龙镇山河村和屏锦镇龙河村,为Ⅲ等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坝址距县城约31 km。总库容1 037万m3,正常水位库容1 015万m3,死库容55万m3,调节库容960万m3。工程主要包括水库枢纽工程(包括主坝、副坝、联通洞和取水设施等)、借水工程(包括借水坝和借水隧洞)、供水灌溉工程。

该水库是一座以农业灌溉、场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机工业用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水库建成后采用重力输水方式,主要向回龙镇和荫平镇2.5万人、梁平县工业园区B2区及灌区人畜供水,灌区主要涉及在回龙镇回龙村、青岗村、山河村等13个村,总灌溉面积约1 446.67 hm2。水库各工程区域敏感点主要为现有地面文物以及各工区周边居民点。

2 对水陆生态及景观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

2.1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分析

2.1.1 对鱼类资源的影响分析。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施工期对鱼类的影响。项目地处龙溪河水系回龙河支流上段的龙河、白滩河发源地。河道、溪流浅、窄、流量小,仅有少量鱼(鲫鱼、麦穗鱼、棒花鱼、黄鳝、泥鳅、沙鳅、爬岩鳅等)、虾(新虾米)、蟹(螃蟹)等渔业资源,且资源量小,渔业利用价值不大。

施工期修建水坝,土石方开挖会使河流水体变得混浊,加上爆破等活动,会对鱼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一定影响,但由于工程施工仅局限在较短的河段,影响范围有限。只要加强施工管理,严禁施工人员随意捕捞鱼类,施工季节避开鱼类的繁殖时期,严禁向河道倾倒渣土,施工对鱼类的影响可减至最低[1-2]。

(2)运行期对鱼类的影响。一是对坝前河段鱼类的影响。左柏工程坝前水库形成后,坝前水体水文情势发生重大变化,从而使鱼类栖息环境发生变化,急流减缓、砂石沉积、饵料增多。通常说来,库区河段原有适应于底栖急流、砾石、岩盘底质环境的鱼类,栖息范围缩小,鱼类的种类、数量都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一部分适应能力强的种类将迁移到库尾上游水域;一些既能适应流水又能适应静水活动的鱼类将成为库区优势种。二是坝后河段阻隔影响。水库大坝建成后,原来连续的河流生态系统被片断化,对鱼类的生存可能产生不利影响。本项目主坝白滩河和副坝龙河下游均是典型的山地河流,水浅,河道比降较大,主要是小型鱼类,缺乏长距离洄游鱼类,仅作短距离生殖洄游。河流截流后,鱼类可以转入下游水域生活,但河段水量的减少,生态水文条件发生改变,生境类型有所减少,影响到鱼类栖息生境的空间大小。从物种保护角度看,只要切实采取了保证生态流量、减少水体污染等措施,不会导致现有鱼类的灭绝。

2.1.2 对水生生物的影响分析。对水生生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工程建成运行后。根据调查,白滩河、龙河及三叉河均是峡谷溪流,由于均是回龙河支流,且相距^近,故分布的水生生物种类基本一致。3条河流水流较急,水质清洁,浮游生物种类较少。浮游植物以适宜流水的硅藻居多;水生昆虫以喜冷水性、对水质要求较高的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为主。此外,还有少量水生甲虫,如扁泥甲属的昆虫。大坝建成后,在大坝上游形成静水环境,浮游植物中的蓝藻和绿藻种类和水量会有一定程度的增加;由于泥沙淤积,阻塞蜉蝣目、毛翅目、H翅目昆虫的鳃片或枝状鳃,导致虫体死亡,加之急流生境的丧失,这3个目的昆虫数量可能会大大降低;但是,轮虫、桡足类、枝角类以及适应于静水和缺氧的双翅目昆虫数量有所增加。在采取下泄生态流量措施之后,枯水期坝后减水河段将不会出现河道断流现象,对坝后水生生物的影响有限。

2.2 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分析

2.2.1 对珍稀陆生动物的影响。回龙河流域野生动物资源种类较丰富,主要有野猪、野兔、野鸡、普通蛇类等,但珍稀保护动物极为罕见。家畜有猪、牛、羊,禽类有鸡、鸭等。工程区动物群落分布与生境分化有着密切关系,主要有河岸湿地动物群落、中山灌丛动物群落、居民点群落带动物群落3种类型。水库工程影响区域山体陡峭,坡度较大,加之区内主要廊道为水体,对野生动物活动构成天然屏障,人类干扰强度大,不是大型野生动物的主要活动范围,未发现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及栖息地分布,因而项目建设对珍稀陆生动物几乎无影响。

2.2.2 项目施工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具体有以下内容。

(1)对兽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域活动的动物以小型兽类为主,常见的有小家鼠、田鼠等,由于施工建设活动破坏了它们的栖息地,会改变它们的分布格局,使建设区域内的小型兽类急剧减少,建设区域外的小型兽类在短时间内会有所增加。如在施工区域人多的地方,可能造成小家鼠、田鼠数量增加。植被破坏区域,田鼠等数量会上升,其他种类数量将有所下降。但总体上,建设期间施工活动对大多数哺乳动物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哺乳动物有较强的迁徙能力,环境改变会使它们迁移到适合它们生活的环境中继续生存、繁衍。

(2)对鸟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的建设活动对原在此居留的鸟类有一定干扰,由于建设区域多山地草丛,居留于此的多为一些小型雀翅目鸟类,植被的破坏可能对其筑巢、育雏有一定影响,施工的噪声、污染等对它们有一定威胁。但总体来看,项目的建设活动对鸟类影响不大,主要是由于鸟类具有强的迁移能力,食物的寻觅、饮水的获得、项目建设活动对它们都没有太大的影响。

(3)对爬行类的影响。水库施工区爬行类动物较少且他们对环境改变有较好的预知能力,会迁徙到工程区以外的地方,建设活动对它们的影响较小。

项目建设会造成对动物的干扰,会改变动物的分布格局。施工影响区内兽类活动会明显减少,使它们远离施工区域;由于破坏了一定面积的小型兽类、鸟类的栖息地,会较大改变建设影响区小型兽类和鸟类的分布格局,初期它们会迅速减少或有一定数量的死亡,并向周边区域扩散,但它们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大多较强,在环境稳定后会在新的栖息地内迅速繁殖生存,种群数量又会上升。因此,水库施工建设对动物的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不会造成物种的灭绝和生态链的断裂。

2.2.3 项目运行期对陆生动物的影响。随着施工期的结束,人为干扰大为降低,部分动物会回到原来的区域,但由于该区以栽培植被为主,动物数量不多,对动物影响不大。而下游基本上都是人居环境,减水河段两侧动物则因水的减少,动物活动会有所减少,但河流的阻隔作用减少又会为陆生动物形成新的通道,有利于两岸动物如啮齿类、爬行类动物的交流。

另一方面,由于库区的形成,对众多水鸟、游禽有利。水禽,尤其是大型水禽,如鸭科等鸟类会从远处迁徙来栖居于此,游禽的数量和种类将会不断增加。本来生活于此处的水禽如罗纹鸭等,它们的种群数量亦会增加。

随着水库建成运行,干扰程度降低,其他区域的两栖类会逐渐扩散过来,通过繁殖逐渐扩大种群数量,在较短的时间内它们又会恢复到建设前的水平。同时,由于河流被截去大部分水后,形成的水流较小、较静,比修建前更利于两栖类的繁殖,有利于两栖类种群的扩大。

2.3 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分析

2.3.1 对珍稀濒危植物的影响。根据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可知,本项目河岸带的植物均为山区河流河岸常见植物,大多数是喜湿的草本植物和灌木,在直接影响区域内未发现国家和市级重点保护的珍稀濒危植物种类,项目建设不会造成珍稀濒危植物的破坏或灭绝。

2.3.2 项目施工期对植物资源的影响。工程影响较集中的区域有水库淹没区及其影响区(包括水库淹没线为界向外沿展,按海拔高程计,以海拔200 m以下为界;按水平计,以500 m为界)、水库枢纽工程区、灌区渠系占地地段、渣场所在地段以及施工便道、复建道路等。各施工区的直接影响时间和时段不等,总的影响时间约26个月。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有土方明挖、岩石明挖、岩石洞挖、土石方填筑、堆渣、工程施工各种生产、生活临时建筑物、永久占地等。其他如施工过程所产生的粉尘、有害气体、废水、固体废弃物、噪声等对自然生态和动植物都有直接的影响。

建设施工会对原有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造成一部分植株死亡;因施工段沿河两岸土层较厚,坡度较缓,施工不会导致表层土壤与浅层岩石剥离或者剥离不严重,而对这些地带的植被造成较小的破坏;施工中的道路及渠道建设开挖将使道路以下的植被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

2.3.3 项目运行期对植物资源的影响。水库建成后,受淹没影响,对物种而言,分布于淹没线高程以下的植物个体将消失。这些影响均为不可逆的影响。水库正常蓄水位534 m,水库建成后,水库蓄水将直接淹没耕地20.79 hm2,淹没林地26.87 hm2。淹没的植被以农田植被为主,据现场调查,水库库区分布于淹没线之下没有珍稀濒危野生保护植物,都是常见种,淹没的林地主要为退耕还林地,没有特有的植被类型。这些物种和植被类型在评价区的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不存在因淹没而导致物种或特有植被类型的灭绝或消失。淹没区的形成并不破坏现有物种分布和降低物种多样性。相反,由于大面积人工湖泊的形成,局部水分和热量的变化还可能导致偏湿性物种的生栖与繁衍,从而增加该区域物种的多样性。

另一方面,水库建成后,各施工点人员、机械设备均撤除现场。水库除永久占地外,其他区域均将进行植被恢复,工程区域的植物能很快得到恢复,对自然生态系统不会造成不可逆的影响和破坏。

2.4 对景观生态的影响

项目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原有的景观生态体系格局,使景观生态体系动态发生变化,如造成景观拼块类型改变、破碎化和异质性程度上升、降低景观的整体连通性、生态系统功能和类型变化、影响和改变物质和能量的流动等。

2.4.1 拼块的变化。拼块的变化包括拼块类型的变化和拼块数量的变化。左柏水库工程重点影响区域包括水库各坝址以及淹没区,灌溉管道开挖区域等工程的施工建设主要会减少栽培植被景观、少量的山地草丛景观和山地灌丛景观斑块,施工公路的设置会导致建设区到原有公路连接处两侧植被连续性中断,增加所在区域景观破碎度,增加该区域的拼块数量,但是与评价区整个景观相比,拼块的影响面积很小,施工占地也比较少,因而整个拼块结构不会受太大影响。

2.4.2 廊道的化。本水库工程建设的公路施工的修建会造成新的景观隔离,道路施工将原有景观一分为二,道路上的车流及行人使得野生动物的迁移受到影响。所幸施工公路仅在较小区域内形成,该区域内可能活动的蛇类及小型动物可以选择夜间、无车时或者绕道跨越。随着工程的结束,部分道路的车流量将减少,临时公路将被恢复,景观的阻隔功能将部分减弱。

2.4.3 基质的变化。由于水库工程影响主要集中在工程建设区和淹没区,而工程建设区域不大,淹没区面积相对来说较大,主要影响栽培植被和少量灌从,远离这些地方的景观类型几乎没有变化。对于整个评价区,栽培植被在评价区分布最广、在库区分布最多,本项目对库区的影响面积较大,因而它受到的影响较大,但它在评价区内分布很广,虽然基质的拼块数、连通性、面积等都会有一定的变化,但是不会改变栽培植被作为基质的地位。

3 保护措施及建议

3.1 水生生态保护

施工期间,相关各方除应严格按照相关管理制度和文件要求做好环境保护之外,还应配合渔政部门做好宣传教育和鱼类保护工作,接受地方行政主管部门监督。在库区投放一定数量的鱼苗,增加鱼类资源种类和数量,但不得实行网箱养殖或肥水养殖。加强施工期的环境监管,施工前必须对可能影响到的河段进行认真调查,一旦发现珍稀水生动物,应立即将其迁移到人为影响小的河段,达到有效保护[3-4]。

从物种保护和维持水生生物生态系统稳定(包括保持河流水景景观)角度看,必须采取切实的生态基流放流措施。施工期利用导流洞下放生态流量,运行期主坝、副坝、借水坝均有专用生态流量放水管泄入下游,作为永久生态放水孔,同时应在各下泄管出口安装在线流量监测仪。

3.2 陆生生态保护

施工期间对施工人员和附近居民加强施工区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施工活动必须局限于工程征、租地范围,尽可能减小扰动区域,加强对施工区域范围的监管力度[5]。

结合当地生态规划与工程水土保持要求,在工程竣工前对施工迹地与开挖面进行绿化和植被恢复。按照生态学原理,选择地方特色的乡土植物,遵循植被演化规律,在绿化的基础上进行环境美化。根据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和植物的生态适应性及自然演替规律,增加多种林木成分。

4 参考文献

[1] 谌德智.关于徐闻县水库环境问题及保护措施的思考[J].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6(3):69-72.

[2] 张振克,孟红明,殷勇.中国水库环境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J].科技导报,2006,12(24):82-84.

[3] 鞠菲.锦凌水库施工建设过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08(5):59-61.

第3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衡水湖;生态环境;平衡

中图分类号:X171.1文献标识码:A

1 衡水湖湿地的概况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境内,在京津以南200公里处,原为一片古老的自然洼地,旧称“千顷洼”。自1958年筑堤建闸蓄水后改称衡水湖。湖区周边河流均属海河水系的子牙河系,主要有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以及冀码渠、冀吕渠、卫千渠、盐河古道等河流。1985年卫千引水工程建成后,衡水湖成为衡水市一座大型平原蓄水工程,现已投入使用的引黄济冀(津)跨流域大型调水工程极大地缓解了包括衡水在内的邢台、沧州、天津等地区严重缺水的状况。“南水北调”工程实施后,每年至少可为衡水湖提供2亿m3的水量。将为衡水及周边地市提供饮用水和工农业用水,对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并使其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产生巨大影响。

衡水湖湿地自然保护区系以调蓄类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为基础的城郊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包括衡水湖及周边地区、滏东排河及滏阳新河的部分区域,总面积187.87平方公里。有着华北平原保存相对完好的内陆淡水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草甸、沼泽、水域、滩涂、林地、农田等多种生态系统,是北温带野生动植物的聚集地,是众多珍稀鸟类南迁北徙的重要中转站,生物多样性资源十分丰富。

2 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环境现状

2.1 生态资源减少,环境被破坏使生态系统失去平衡 近年来,在湖区中心的浅水区域多次出现大面积臭水死鱼现象已经引起有关方面的注意。由于过量的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地笼捕鱼使小鱼全部被捕获,使鱼类不能得到正常的补充。而被电过的鱼几乎都失去了繁殖能力。这种破坏生态平衡的过度捕捞,不仅会导致鱼类资源萎缩,还会影响鸟类的食物来源。 衡水湖湖区沙地多,林木少,水位浅,生态环境比较脆弱。位于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北部的滏阳新河滩地,原来就是湿地,多年来不断退化。有关专家测定,从20世纪60年代到目前,衡水湖湿地面积减少了60多平方公里。相关机构、村庄、服务业等建筑物不断增多,破坏了湿地的自然环境,加上人为的活动影响,使湿地面积还在不断减少。

此外,湖区内以及周边居民、养殖厂、农业生产、工矿企业排放的生活和工业污水严重威胁着衡水湖。有关专家指出,衡水湖作为内陆封闭型汇水湿地,湖水自净能力差,一旦污染,很难恢复。

2.2 水系封闭,无稳定的生态用水水源 衡水湖基本上是一个封闭的水系统,由于冀南渠、冀吕渠、冀午渠、冀枣渠等存在不同程度的污染,自1994年引黄入冀工程实施以来,已关闭上述河道入湖口。水源主要由其周边河流汇集当地自然降水和引黄济冀补水。目前,衡水湖没有专用于生态环境的水源。由于水源缺乏等因素导致西湖、滏阳新河滩地等湿地严重退化。

3 关于维系衡水湖湿地生态平衡措施建议3.1 综合利用 保护湿地水资源 保护衡水湖湿地的水资源是首要任务。按照积极保护、科学恢复、合理利用、持续发展的原则,必须坚持开源与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除通过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外,还要与衡水湖上游和周边地区搞好协调,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综合平衡,合理利用和调度水资源,保证维持湿地生态系统实现良性循环的需要。3.2 防治水污染的方法

衡水湖水体污染治理应主要抓好以下几点:(1)防治引水河道入湖口生态修复,可以通过沉积作用、植物生长等生态过程,增强河口生态系统的净化能力,使入湖水质得以净化。(2)加大上游污染源治理力度,如建立滏阳河排污导污工程,将湿地处理剩余污水得以排泄;对于工业排污等要规范排污口管理制度,实现达标排放。(3)加强对衡水湖水质的检测和污染的综合治理。(4)加大农业水源污染治理控制力度,保证入湖水质清洁。(5)积极开展湖内生物治污工程,恢复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净化能力。(6)压缩湖内人工水产养殖面积,充分利用湖外池塘进行水产养殖,以减轻因渔业生产对湖水的污染。3.3 保护生物多样性 积极开展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工程,对生态功能退化严重的区域,通过生物和工程措施,逐步恢复其生态功能,同时要严禁毁坏莲藕、芦苇等挺水植物。控制捕捞量,避免过度捕捞;严禁随意捕猎鸟禽,保护水域的生物多样性。3.4 实施生态补水效益建立的必要性及原则

作为急需补水的重要湿地,衡水湖已被纳入《全国湿地保护工程实施规划(2005 -2010)》且目前已积累了丰富的跨流域引水经验,上游有岗南、黄壁庄、朱庄、东武仕、岳城等十余座大中型水库,总蓄水能力近50亿m3通过多年的水利建设,衡水湖在本流域引水已具备了基本条件,统筹水资源调度,实施生态补水需建立一个客观、全面,适用于衡水湖流域内的补水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科学预测生态补水,从系统良性循环的角度评价已实施补水项目的综合效益,对促进衡水湖区的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衡水湖作为受水区,生态补水工程产生的效益涉及多个方面,要制定出具有科学性、可操作性、可持续性的比较完善的指标体系应遵循如下原则:

(1)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能真实客观地反映衡水湖受水区的资源、环境、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和水平,从而体现其科学的意义。

(2)适用主要体现在具有广泛的空间适用性,对补水项目实施前后,都能运用所选指标对生态补水产生的影响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

(3)可操作性主要体现在要充分考虑定量化指标的可获得性和可比性,定性化指标的科学界定,便于检查考核,提高指标体系在实际工作中的可操作性。

(4)可持续发展是个动态过程,其评价指标也应该是一个相对发展的过程。每一个具体指标都应体现静态与动态的统一,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敏感性,从而为可持续发展政策的制定、调整和实施提供参考。

因此综上所述的特点建立健全有效的生态补水工程不仅可以缓解湖区缺水的危机,保护生物的多样性,遏制生态系统结构的破坏和功能的丧失,维持湖区水生态的基本平衡,而且还可以有效的实现水资源优化配置,推动湖区及周围地区科学、平稳、持续的发展。

3.5加强监管举措 加固堤防,完善水利工程设施的建设与维护。积极搞好上游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入湖泥沙淤积;利用枯水期积极进行湖底清淤,保持和提高湖泊蓄水调洪能力。严格保护现有的湖滨带,严禁围湖造田,对影响和破坏湿地生态环境的农田要退耕还湖还湿,防止湖泊萎缩、湿地破坏。对散布于湖边的零星湿地,要加快合并建设,增加湿地面积。

3.6需要加强的几点建议

(1)本着“建得成、管的好、用的起、长效益”的目标,积极探索有效的建后管理体制及机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形成一套科学的水利建设规划、水资源维护体系,使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更加完整。

(2)建立衡水湖湿地长效补水机制,保证湿地生态需水。尽快开辟黄壁庄水库~衡水湖应急引水工程、岳城水库~衡水湖应急引水工程、南水北调衡水支线等多条引水线路,需国家有计划地每年向衡水湖提供生态用水,以确保华北平原唯一保持完整的内陆淡水湿地结构稳定的生态系统充分发挥其社会、生态效益。

(3)维护衡水湖湿地的生态环境,不仅要靠政府的大力整治与管理,宣传与教育等多种政策的实施,还要靠社会上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与自觉维护,只有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和合作才能使湿地的生态环境得以平衡、稳定、持续的保持下去。例如可以在湖区多设立一些宣传栏及警示标语等来提醒大家注意保护环境。或是安排湖区巡逻员加以监督,并派人员不定时的打捞湖面上漂浮的垃圾等废弃物,减少水系的污染从而更好的保持湖区的生态环境。

4结语

衡水湖是衡水人民的母亲湖,是即白洋淀在华北地区的又一璀璨的明珠。2012~2013年衡水市举行了两届衡水湖国际马拉松赛,带动了衡水市的经济更进一步的发展,使得更多的人知道并喜欢上了这个美丽的湿地,因此多措并举创造衡水湖良好的水系、水环境,对提升湖城形象,保持衡水湖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衡水湖湿地介绍[K]

[2]安树清.湿地生态工程.2003.1

[3]衡水湖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战略规划[G]

[4]刘振杰.河北衡水湖湿地水环境分析及综合防治对策[D]

第4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境监测;生态监测;评价

中图分类号:X826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8-0187-02

1 引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环境问题不再局限于排放污染物引起的健康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以单纯的理化指标和生物指标为主的环境监测已不能满足当前的发展要求,环境监测从一般意义上的环境污染因子监测向生态环境监测拓宽。生态环境监测是环境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监测的拓宽,是生态保护和建设的前提,是生态管理的基础,是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是环境监测体系发展和完善的必然趋势和要求。

人炸导致现代生态系统生境剧烈变化。新生人口增多和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所带来的人口基数增大给生态保护等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经济发展带来流动人口的不断涌入,给本地区原有的生态系统带来了极大的冲击。耕地(水稻田)的减少导致水土调控能力变差。据常态测算,稻田可维持近10cm的水层,遇到暴雨可达15cm。每公顷稻田比旱地多蓄水1 500m3。稳定水稻生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旦改变用途,夏季对雨水的调控能力就会下降,易造成水涝带来环境破坏。生物入侵威胁到生物生态环境健康。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衰减和丧失的3个原因之一,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就会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将加剧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湖泊富营养化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现代工业进程加速了水中植物营养成分(N、P等)的过量积累,水体营养过剩,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有毒物质危害水质生态环境。

2 生态监测的学科综述

生态监测是一门综合技术,是通过地面固定的监测站或流动观察队、航空摄影及太空轨道卫星,获取包括生境的、生物的、经济的和社会的等多方面数据的技术。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态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新内涵中包括借助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与全球定位(统称3S集成)等一体化的高新技术对大范围区域片生态系统的宏观监测,是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

同时生态监测一直是有争议的,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认为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如刘培哲认为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反应的观测和评价。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金岚等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将二者统称为生态监测,认为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前者侧重在对生态系统的反应方面,后者则包括生态系统各个层次,即对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对外干扰的反应进行监测。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

3 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工作中,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来对一个区域进行生态的宏观评价。生态环境指数(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dex)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

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

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式中Abio=692.096 020,为全国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

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农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

式中Aveg=601.110 997,为全国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

式中Ariv=71.768 110,为全国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805.664 908,为全国湖库(近海)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88.366 160 16,为全国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

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中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

式中Aero=146.33,为全国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

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

式中ASO2=1.725 721,为SO2的归一化系数;ACOD=0.052 749,为COD的归一化系数;ASOL=2.424 802,为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4 结语

我国生态监测工作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已赋予了新的内容。生态监测环境科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包括环境监测和生物监测。它是通过各种物理、化学、生化、生态学原理等各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中的各个要素、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进行监控和测试,为评价生态环境质量,保护生态环境、恢复重建生态、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供依据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刘 菲.生态环境监测及其在我国的发展[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9(14):61~62.

[2] 丁 琼.生态环境监测[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1):57~58.

[3] 屈红艳.生态环境监测及在我国的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10):110~112.

第5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环境保护;建筑;设计技术

在城市发展和建设过程中, 我们今天必须优先考虑生态环境问题, 并将其置于与经济和社会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同时, 还要进一步高瞻远瞩, 通盘考虑有限资源的合理利用问题,即要改变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掠夺性的,甚至是破坏性的发展模式, 从传统的资源型发展模式, 走上良性循环的生态型发展模式,促使经济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其中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 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 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 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 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 是21 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

1 生态建设的节能与环境

现代建筑是一种过分依赖有限能源的建筑。能源对于那些大量使用人工照明和机械空调的建筑意味着生命, 而高能耗、低效率的建筑,不仅是导致能源紧张的重要因素,并且是使之成为制造大气污染的元凶。节能并保护环境的建筑设计必须深入到整个建筑生命周期中考察、评估建筑能耗状况及其对环境的影响,建立全面能源观。首先必须注重研制、优化保温材料与构造, 提高建筑热环境性能。如在建筑物的内外表面或外层结构的空气层中, 采用高效热发射材料, 可将大部分红外射线反射回去,从而对建筑物起保温隔热作用。目前,美国已开展大规模生产热反射膜,主要用于建筑节能。此外,还可运用高效节能玻璃, 硅气凝胶―――新型节能墙材, 以提高节能效率;其次,研制再生能源(如太阳能、核能、风力、水力) 的收集,储存装置和热回收装置。

2 生态建筑与气候

现代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 使得人类可以用机械空调来改善生活和工作环境, 建筑注重地区气候与建筑的关系, 并将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作为绿色建筑的一项基本方法, 这是一种按人体的舒适要求和气候条件来进行建筑设计的系统方法,即根据当地气候特征,运用建筑物理的原理,合理组织各种建筑因素。事实上,人类对于环境的舒适、健康需求,常常无需现行空调设备也能得到满足。因此, 以绿色建筑的设计观来看,大自然是主要的供给者,而辅助设备系统属于其次。因而大部分的照明可以由太阳光提供, 制冷由流动的空气产生, 采暖可以从人体以及办公设备中获得 通过其他自然方式补充: 太阳加热, 以风压和太阳浮力产生自然通风, 以水的蒸发产生制冷。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是一种可以在任何技术层次上使用的方法,在生态环境建筑中气候所包含的各种因素是当作资源来考虑的, 充分利用气候资源, 提高气候资源利用率, 是考虑地方气候特点的设计的本质。如果将其原理与未来智能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以及其他节能技术结合在一起, 就会构成丰富多彩的绿色建筑前景。

3 生态环境建筑模式的技术实现

绿色生态建筑是一个能积极地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智能的、可调节系统。因此,它要求建筑外层的材料和结构,一方面?作为能源转换的界面,需要收集、转换自然能源,并且防止能源的流失; 另一方面, 外层必须具备调节气候的能力, 以消除、减缓、甚至改变气候的波动, 使室内气候趋于稳定, 而实现这一理想, 在很大程度上必须有赖于未来高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运用。

首先,环保节能型材料是绿色建筑所必须的,必须对现有建材和技术进行环保、节能评估,提出技术改良、更新措施,使之符合环保、节能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日益走向成熟,在绿色建筑中这些高技术将得到广泛的运用: 如建筑结构有可能引入有机体的原理, 在混凝土中埋设光导纤维, 可以经常地监视构件在荷载作用下的受力状况, 自我修复混凝土可得到实际应用。建筑物表面材料,通过多功能的组织进行呼吸,可净化建筑物内部的空气, 并降低温度, 形状记忆合金材料可用于百页窗的调整或空调系统风口的开闭, 自动调节太阳光亮, 建筑物表面的太阳能电池, 可提供采暖和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无论使用何种技术, 绿色建筑总是立足于对资源的节约(reduce) 、再利用(reuse) 、循环生产(recycle) 等几个方面。

其次,绿色建筑的形式必须利于能源的收集,建筑的外层将不再是“内部”与“外部”的分界线,而将逐步成为一种具有多种功能的界面。绿色建筑的材料和形式将是多样的, 尤其是外层材料将是高度综合、高效多功能的,而且,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 建筑行业将最大限度地吸收各种先进技术, 创造一种能更加适合人类生活的、与大自然高度和谐的高科技建筑环境。

但是,按照欧洲国家的经验,在经济方面,绿色建筑需要更多前期费用, 而利益回收速度又相对缓慢的一类项目。更主要的是, 用于绿色生态建筑体系方面投资所带来的回报最终并不一定能够装进开发商的口袋, 而多由使用者和社会所分享。即使这样, 一般也须若干年以后才会见到节约资源的价值开始大于用于生态方面投资的价值。这些都有可能使决策者与开发商望而却步, 或者觉得力不从心。似乎这已成为一种规律, 即如果一种新的思想或技术所产生的短期效益(如投资回报比) 并不明显高于传统思想或技术的效益,那么即使它会有更好的长期效益(如低廉的建筑管理与维修费用,长寿命、节约资源等) 也很难为人们所接受。在建筑、城市以及社会各方面的任何变革都有可能出现这类问题, 特别在我国社会逐步进入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 它已成为社会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一问题, 就应当在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建立一套新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因此,应结合当前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社会总体发展水平, 尽快确定一个宏伟的目标以及架构起一套可行的环境保护制度框架, 从而使我们这一代的即时利益与整个人类的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将一个地区的局部利益与整个世界的整体利益结合起来, 公正合理地与他人分享我们这个地球上有限的资源。同时, 最大限度地杜绝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这样才有可能为后人留下一片静谧而丰腴的乐土,使人类能够长久地生存下去。

【参考文献】

[1]纪骏杰 1997 社会正义-环境社会学规范性关坏环境价值观与环境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成功大学台湾文化研究中心出版 页75

[2]杨冠政 1999 永续发展的伦理 环境教育季刊 37:82-86

[3]杨冠政 1999 迈向全球化的环境伦理 哲学杂志 30:4-22

[4]Engel, J. R. & J. G. Engel 1993 Ethics of Environment & Development Belhaven Press, London

第6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意义

前言:在土地荒漠化、全球变暖的环境下,我国面临着水土流失、物种灭绝的严重的环境问题,社会近些年来愈发关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林业生态环境、森林资源的保护必须要加大力度,发挥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内在价值,推动林业生态环境现代化建设与发展进程,真正落实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人类生存发展创建良好的环境。

一、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维护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

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是维护人类最基本生存条件的重要路径,因为林业和人类的身份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坚定的物质基础条件。人类在漫长的生存和发展进程始终与林业环境紧密关联,林业生态环境中,绿色森林植物经过光合作用,将人类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和消化后释放出新鲜的氧气,为人类基本的生存条件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没有森林就不可能存在人类,森林孕育着人类,因此人类要在林业生态环境下生存与发展,体现了森林生态环境保障人类生命和生存条件的功能。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也就是保护人类自己,是建设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基本环境的关键途径[1]。

(二)保证林业发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功能,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是林业发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关键。林业及其经营的对象是一个综合性的多功能体,其经营的主要对象就是森林,具有一定的生态功能,在人类生存中作为基础的自然条件,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在国民经济中作为关键的构成部分,是一项人类赖以生存的关键产业。林业生态环境同样具有社会政治功能,在生态经济功能作用下,体现了社会公益性,形成了对国家的政治影响,人们生活在生态经济环境中,组成了国家整体,林业生态环境的效益是不可忽视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之间有着密切的内在关联,通过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能够更好地将林业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发挥出来,正确认识和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林业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基础之上,林业社会效益形成了生态效益之后,逐渐反映出来,可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挥着保证林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积极作用[2]。

(三)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

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具有推进可持续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积极作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均需要遵循发展这一客观的规律,将可持续发展作为关键的发展目标,发挥出生态环境的有力支持作用,创建良好的生态环境,必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的维护和改善,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尤其是在日益恶化的林业生态环境下,更是需要加强林业生态环境的建设,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适应力,实现对森林植被的保护,防范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等问题,为我国的生态环境提供切实的保护和支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指明了可持续发展的探究方向,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

(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人类社会的发展中,森林和人类之间的关系愈发紧密,人类社会的发展必然要加强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林无人亡是不可避免的规则。面临着这样的客观条件,加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维护人类的生存,在保护和建设林业生态环境的过程中,能够避免发生林业生态环境严重恶化问题,防范灾害和资源经济危机对社会发展产生制约、对人类生存形成威胁。社会人们需要对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重要性形成正确的认知,加大对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才能够更好地推进人类社会的稳定发展[3]。

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的有效措施

(一)坚持以保护性为原则

对于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要始终坚持保护性的原则进行各项活动,因为我国的森林资源仍旧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林业部门需要对森林资源加强重视,认识到生态林业建设和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对于人类的重要性。结合森林资源的积极作用价值,始终坚持保护性原则展开林业经营管理工作,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全面保护,恢复森林生态的环境,创建起良好的条件,促进森林资源更好的可持续发展。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区的林业部门应制定符合当地森林资源实际情况的经营管理策略和计划,例如在一些林区内,存在着严重的森林生态破坏问题,针对此类林区,需要采取封山育林的保护措施,短期内禁止进入林区进行森林资源的开发活动,加强营造林建设,在营造多树种混交造林、嵌合造林等方式下,促进森林生物多样性的提升,强化水源涵养功能,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避免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破坏。在森林生态环境较为完善的林区内,允许企业、个人参与开发森林资源活动的同时,还要结合经营者与林业管理部门之间的合同签订,明确林地经营者的义务权利范围,对迹地更新造林合同的内容要进行明确,保证林区森林资源不受破坏,提高对领取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始终坚持以保护性为原则,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

(二)创新营林工作模式

营林工作在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中作为核心的内容之一,有必要紧跟时展的脚步,与时俱进,优化和创新引领工作模式,从根本上提高林木存活率和营林工作的综合水平,支持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结合现代化监控技术、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等,提高对林区森林资源的勘查水平,加强对森林病虫害问题的有力防控,预防森林火灾问题,分析生物多样性分布情况,监测林木生长情况,对于营造林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和技术指导作用。对于林木后期的管理和抚育要加大投入,创建起良好的环境,促进林木更好的生长,对于选地、整地、挖穴、选种、播种、栽苗等各个环节均需要明确重点,实现精细化的植树造林活动。

(三)更新林业技术

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先进的信息技术、互联网等融入到了社会各行业领域中,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也不例外,在林业技术方面要加快更新的步伐,建立完善的林业生态环境建设技术支持体系。林业部门需要结合资金、人力资源等投入,加大对林业技术的科学研究工作,实现林业技术的优化和创新,建立起完善林业技术体系和技术转化机制,对各地区林业工作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进行广泛收集,明确未来的林业技术研究方向和探索趋势,加强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的建设。推广新型的林业科学技术成果,将林业技术的作用充分地发挥出来,提高林业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效率,为我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贡献力量[5]。

结论:综上所述,林业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于人类有着重要的意义,应结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作用,真正实现营林工作的创新。加大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引进先进的林业技术手段和理念,创建良好的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生态条件。

参考文献

[1]张云波.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建设策略研究[J].新农业,2021(02):68.

[2]赵涛,刘宏.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关系探析[J].现代园艺,2020,43(24):171-172.

[3]李小兵.林业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策略探究[J].南方农业,2020,14(36):51-52.

第7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可持续发展建筑,环境,建筑与环境

中图分类号:D922文献标识码: A

地球是人类生存的唯一家园,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人们大量使用自然资源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并且制造出一些物品或是化学物破坏环境,导致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近几十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主要有:

(1)全球气候变暖,本来温室效应是一种很自然的现象,对我们人类和周围的生态环境没有很大影响,但是随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工业革命之后,石油等大量的能燃烧产生温室气体的自然资源被使用,导致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到空气中,使大气中温室气体的浓度急剧增加,使太阳的热量被这些气体保留,从而使地球变暖。地球变暖就会使海平面上升,使陆地面积逐渐缩小,有些生物就会灭绝,影响了整个生态环境。

(2)臭氧层受到破坏,臭氧层是保护人类的必要物质,跟空气和水一样重要,要是我们没有臭氧层的保护,我们将会受到强烈的紫外线的辐射,地球上的生物是基本无法生存的。随着人类科技技术的发达,制冷设备已经是人类生活中的必要家用电器,在它的工作原理中需要用到大量的氟氯昂,而其中的氯氟烃会消耗臭氧,给人类的生存带来危害,虽然现在已经在开发使用一些物质来代替氯氟烃类,但是还是会对臭氧造成危害,破坏生态环境。

(3)酸雨,工业革命之后,大量的煤炭被使用,煤被燃烧之后就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空气和水结合机会生成硫酸,硫酸有腐蚀作用,对生物尤其是植物有很大的污染,它会侵蚀建筑物,使农作物死亡或是不再长出粮食,更会将土壤污染,使其无法耕种,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很大的威胁。

(4)水,土壤,森林逐渐减少。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以及污染物的随意排放,使我们能用的水资源日益减少;大量的耕地受到破坏,建筑物不断增加,土壤受到酸雨等破坏导致无法耕种,加上全球变暖,土地面积也在逐渐减少;森林在人们的过度开发的状况下不断减少,也影响了生态环境的正常发展。

(5)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后,生物逐渐减少,也形成了恶性循环。因此,改善生态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必要任务,也是我们生存的重要课题。

人工环境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类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人工环境主要是指建筑,建筑对生态环境有着很大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

(1)建筑物的大量增加减少了植被的覆盖。目前,人类的生产力高速发展,科技水平也在不断发展,为了满足人们的需要,不断开发,使耕地,森林等面积不断减少,破坏了生态的平衡,从而导致了洪水,泥石流,沙漠等自然灾害的产生,威胁人类的生存。

(2)现在建筑物的设计影响了生物的生存。目前很多建筑都在不断增加高度,由于地下水的大量使用,使地下中控,使建筑物对地表形成了很大的压力,而且很多候鸟需要迁徙,众多高大的城市建筑物影响了其自然迁徙。

(3)很多生物由于人工环境的建立而灭绝。由于人工环境的不断开发,有些生物无法适应新的环境而无法生存下去,现在很多动物都濒临灭绝。因此,形成人道主义生态建筑的方式是我们的必要措施。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是一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世界观[2]。因此,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就是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并且结合生态环境建立相适应的的人工环境的学科,它在促进人与生态共同发展的方面有着重要意义。

所谓可持续发展建筑也就是生态建筑,以节约能源,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为目的,再结合建筑物所在的气候和地域特点,利用能源的可再生性和高水平的建筑技术进行综合开发和创新而产生的建筑,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也说明在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建筑业的责任,指以可持续发展观规划的建筑,内容包括从建筑材料、建筑物、城市区域规模大小等,到与这些有关的功能性、经济性、社会文化和生态因素[3]。因此,要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第一必须使用节能并且环保的建筑材料,要有循环使用的意识,尽量使用可再生资源,避免使用高能量,对环境有危害的材料和构建,减少建筑垃圾的产生。第二,要有科学的设计理念,适应所在区域的环境和人们的生活工作需要,建筑的外形和工作原理都要科学,能够减少建筑对环境的损害。第三,能够与所在地的生态环境相适应,这样才能使使用者得到更加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目前,我们可持续发展建筑的主要类型有:

(1)节能建筑,其主要特点就是利用当地的气候环境以及人们的自觉性降低能耗,以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

(2)绿色建筑,主要是环保,并且能够与周围的生态环境自然和谐的共存,从而形成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3)生态建筑,主要特点是利用科技技术和建筑技术,将人与自然还有建筑能够和周围的生态环境达到一个平衡的状态,从而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状态。

人道主义生态建筑学视觉下的可持续发展建筑是未来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也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现在很多人得白血病或是其他癌症,主要是其生活环境受到严重的污染和辐射,在他们居住的环境中使用了带有辐射的地砖或是有害健康的涂料等建筑材料,或者是当地的水源受到严重的污染,空气质量比较差等原因造成的。人道主义生态建筑要求使用环保并且节能的材料进行建造,并且根据周围的生态环境进行科学的设计,这样能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给人们提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改善人们的健康状况。

(2)改善周围的生态环境状态。现在很多地方由于建筑物过于密集或是设计不合理,导致周围的植物或是动物无法生存,而使很多生物濒临灭绝,可持续建筑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进行调整,建造适应周围生态环境的建筑,使其形成良性循环。

(3)减少能耗和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目前,世界上很多能源都是不可再生的,或是需要很漫长的时间才能够形成的,这也使我们的能源越来越少,这不利于我们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还有现在很多建筑材料或是建筑本身就对环境有不良影响,因此使用可再生能源,减少能耗,使用环保建筑材料建造生态建筑是我们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

第8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 生态主义 政治运动 生态中心主义 人类中心主义

一、西方生态主义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科技革命使人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的能力得到空气提高,它所引发的产业革命在提高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对自然界的平衡生态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人类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能源枯竭、核战争威胁等负面现象越来越忧虑,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率先发起了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的生态运动,其后来与政治运动相结合,逐渐成为一种区别与其他派系的理论体系。

生态主义产生以来,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针对社会现象的批判。第二阶段主要针对人类社会的思想进行批判。第三阶段回归到关于人类中心主义与生态中心主义的批判。

生态主义认为生态危机是人类自然观造成的,世间万物都是平等的,任何个体都具有平等的内在价值。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换取的经济发展最终将使人类走向灭亡。

二、西方生态主义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我国环保法律制度的建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西方生态主义在继承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资本主义私有制是全球生态危机的根源,资本主义的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加重了自然界的负担。西方生态主义对生态危机与资本主义制度的关系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1)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根本性质决定了资本主义过度生产和过度消费的经济发展模式。

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资本家竭尽一切手段获取剩余价值,这些手段不可避免的污染了环境,加重了自然界负担,生态主义认为现阶段的生态危机正是由于人们对待自然的特殊资本主义造成的。

(2)资本主义国家剥削和掠夺不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态资源,借此转嫁生态危机,加剧了全球生态破坏。

现阶段,经济发达国家利用其政治经济优势,在发展中国家投建高污染企业,进行垃圾废物排放,以生态殖民主义的形式向世界扩张,是造成全球性生态危机的罪魁祸首。

三、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从根本上推动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完善

从各国运用司法手段保护生态环境的经验来看,目前,最重要的就是要建立我国环境公益诉讼制度。我国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我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规定“一切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环境的义务,并有权对污染和破坏环境的单位和个人进行检举和控告”。这条规定为公民以提起环境公益诉讼的形式行使控告权利提供了空间。我国刑事诉讼法明确规定,检察机关代表国家对侵害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提讼。这条规定为刑事环境公益诉讼提供了直接的依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讼。

现阶段,建立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基础已经具备,我国应从诉讼管辖、举证责任、诉讼主体等方面推动环境保护法规的制定完善。其一,在诉讼主体方面,将有权提起公益诉讼的主体扩展到公民,以全民监督的形式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其二,在举证责任方面,在认定侵权的归责原则上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在举证责任分配上适用举证责任倒置,即被告在因果关系、免责事由上负有举证责任。在行政环境公益诉讼,原告负有证明行政机关不作为的举证责任。其三,在诉讼管辖方面,由于民事、行政环境公益诉讼涉及的理论及实践问题较多,疑难复杂程度较大,因此该类一审案件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在地域管辖方面,可由被告住所地、侵权行为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管辖。跨省市行政区域的河流污染案件,可由高级法院指定某中级法院或海事法院集中管辖。

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用人类历史的发展趋势,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与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实现全人类共同发展的根本途径,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关键期,借鉴西方生态主义的理论观点与实践经验,建立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对推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维护生态平衡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夏少敏,王凤斌.环境法治的价值――自然权利和人类福祉[J].鸡西大学学报,2011(07)

[2]宋盈滨.环境修复势在必行[J].企业导报,2011(09)

[3]黄永健,薛坤.试论李渔家具设计思想[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09)

[4]王振亚.生态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多维透视[J].研究,2003(1)

第9篇:生态环境的建议范文

关键词:生态补偿机制;环境;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6-0000-01

生态补偿制度即为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制度前提,更是国家构建生态文明制度的核心组成部分。十八届三中全会表明,“构建生态文明,首先一定要确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通过制度来维护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补偿机制是推进构建生态文明的基本制度保障。”近年来我们国家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水土流失严重、生物物种加速灭绝、使以维护生态系统稳定,避免生态环境遭到污染以及修护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为目的的生态补偿机制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一、我国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的必要性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终极方向包括发展生产,和谐生态与改善生活,此三者的涵义有差异但是联系又紧密。当前中国的生态环境极其恶劣,因此,在保持经济稳步增长的同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以确保环境和经济的和谐进步是十分必要的。面临逐渐凸显的环境状况与日益紧张的能源供应,中国唯有构建健全的生态补偿体制,重点发展绿色经济与循环经济,才可能高效突破资源环境瓶颈限制,逐渐增加经济发展的效益与质量。

二、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自上世纪80年代起,中国的生态补偿体制就确立了,在这些年的经济体制改革中明确提出了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国家建立了一系列体系建设项目增强对各种资源的生态补偿。目前我国虽已初步建成态补偿制度模式,但还存在以下几方面不足。

(一)生态补偿的价值标准不一,亟需建立公允的补偿标准

不同类型的生态环境衡量的要求不一样的,建立一个公允、合理的补偿要求是实施生态补偿的前提,先建立补偿标准,再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生态圈的保护及恢复工程,这样工程才能在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高效的开展。另外我国目前采用的主要的补偿方式是生态补偿的受益人给予生态补偿的付出群体一部分经济补偿。但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形成一个完整的计算体系,应用于实际工作仍存在问题,生态影响的损失估计量化不充分,导致环境纠纷不断。

(二)生态补偿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缺乏稳定性

我国相关资源与环境的法律规范中,生态补偿有根本性的要求,可是对诸多利益有关人的义务、权利、责任缺少清楚的规定,同时对于方式、补偿内容、标准与实施措施也没有详细的要求,在进行生态补偿活动时,无法律依据。如作为环境资源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环境保护法》其实际上是防治污染的法律,由于那时的立法状况,《环境保护法》更重视污染防治,并未确定对生态环境保护行为所导致的外部性做出补偿。

(三)生态补偿过程中所需要的资金得不到保证

生态补偿过程有耗时长、资金量大的特点这就要求在进行生态补偿工程项目过程中需要源源不断的经济支持,以避免工程项目中途中断。然而长久以来,资源供人们无偿使用的观念根深蒂固,极少有来自于社会的生态补偿资金。现阶段的补偿模式主要是政府财政转移给付,并且用对口支援、赋税减免、一次性补偿与专项资金自资助,这给政府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客观上也导致了补偿标准偏低的问题。

三、完善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建议

(一)注重基础研究,确定适当的生态补偿标准

建立统一的生态补偿标准是大范围开展生态补偿项目的必要条件,应注重基础科学研究,结合各种环境因素对保护生态环境的执行人、恢复生态系统所需资金等做出补助。价值标准的建立需要经济学、环境学专业的复合型人员。建议应建立一只独立公正的、并应有较高环境技术分析和经济水平分析的专业团队,在全国范围内根据各种类型地区的特点,完善测算方法,分别建立生态补偿标准系统。

(二)通过完善政策和立法,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

生态补偿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健全的生态补偿法律制度是此系统工程的重点所在。我国目前涉猎生态补偿相关内容的政策大多是从实现某一生态目标的角度出发规划的。应当在认真总结近年实践经验基础上,加快研究起草生态补偿规章,确认生态补偿的根本准则、主要领域、补偿范围、补偿对象、资金来源等。通过完善政策与立法构建完善生态补偿长效机制,维护生态补偿体制的长久性与稳定性。

(三)拓宽生态补偿资金来源渠道

我国的生态补偿金额大多来自国家财政给付,生态补偿的金额也是偏低的。所以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投融资体制,主动吸引社会各方面加入,支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生态建设,挖掘更多方式的资金来源。建议延长生态补偿项目周期,加大重点地区生态补偿力度的同时引入外来资本。这样有利于生态补偿项目的平稳发展。研究市场化补偿模式,探讨建立生态环境基金会等多种形式的公益组织。

(四)全面开展评估工作,扩大生态补偿面积

我国地域广阔,生态物种丰富多样,需要进行保护治理的生态圈较分散。从实践角度开始建议要首先对中国范围内的生态环境情况做全方位的概括,着重施行生态补偿,逐步扩大生态补偿面积。国家还应继续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强化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分区域划分生态环境,对环境恶劣的地区加大力度进行优先补偿,对情况不严重地区进行市场化补偿等方法与外来资本磨合,采取边开发边保护等方法。

建立完善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保护人得到合理的补偿,社会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全方位彻底落实科学发展观。生态补偿机制的完善使得生态补偿项目有法可依,在进行项目时全面履行依法治国理念,贯彻依法治国精神。通过合理补偿激发环境保护投资人主动进行投资环境保护,实现生态环境保护行为的自觉自愿和利益诉求。构建绿色生态环境,通过人与人的和谐来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绿色和循环经济,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率,为国际社会生态环境防治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车环平.我国生态补偿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No.10907:5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