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1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健词:粮食生产;生产标范化;粮食安全

中图分类号: S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215-1

1 我国粮食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

随着粮食丰收,粮食市场供应压力趋缓,群众家中存粮比较多,农民群众对粮食安全的警惕性降低,认为粮食多了,够吃就行了,生产积极性也有所降低。农村劳动力外流,农忙时节缺劳现象突出。象邓州市的外出打工已成为农民收入的主要渠道,有些乡村,青壮劳动力60-70%都外出务工,并有部分人举家外出几年才回来一次,他们的承包地都由留守在农村的老弱劳力或非劳动力人员经营,每到农忙时节,这些户常常成为困难户,影响生产,贻误农时。

1.2 传统耕作方式

从总体上来讲,当今我国绝大多数农户的粮食生产还是沿袭传统的耕作方式。在祖国的大江南北,到处都可以看到,牛耕马拉耕地;人工撒种,人工插秧,人工收获粮食作物;人工整晒粮食产品,肩扛背驮粮食商品出售。几千年沿袭下来的传统粮食生产耕作方式,不可能促进粮食生产的现代化发展。

1.3 生产标准缺失

在我国农村土地由农户承包长期不变政策下,农户种植粮食有了高度的自,种植什么品种农户说了算,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几亿农户种植的粮食品种多而杂的现象。很多地方一家几亩地,一个季节同一品种的粮食作物,就种植几个不同的品种。在土地耕作、肥料使用、农药喷施、田间管理等诸多方面,不同的农户有不同的作法,没有统一的标准。这样,就造成生产的粮食品种杂乱,社会资源浪费严重。

1.4 产品质量不高

由于上述诸多原因,我国现在农户生产的粮食产品质量不高。主要粮食产品如稻米不如泰国,小麦不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不要说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地位,就是在国内很多城市居民都不愿意吃国产的粮食,就连农民生产的粮食也将品质差的粮食出售,而将品质好的粮食留给自己消费。所以,我们一方面说粮食产量增加了,但是另一方面粮食又大量积压,难以销售。主要原因就是质量差,产销不对路。

2 多管齐下,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粮食生产

2.1 促进土地集约化,有利于规模经营

一家一户生产粮食投入大、产出低,既不利于农民获得适当的利润,又占用大量的劳动力。数以百万计的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种植粮食收入太低。在此情况下,我们就要因势利导,促进土地合理合法流转,发展粮食规模经营。让农户将耕地出租、转包、转让、入股等,农民暨可以得到土地流转收入(租金、股金等),又可以离土外出打工,或者给土地经营者打工。土地经营者由于有了规模化的耕地,就有可能以规模经营生产出更多的粮食,获得规模经营利润。

2.2 加强农业科技知识的培训和推广

对日新月异的农业科技知识,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要改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采取多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向农民群众传授新技术、新知识、新品种,近距离培训、零距离指导,手把手地教,真正使农民朋友融会贯通,运用到粮食生产上。

2.3 加大对粮食生产的支持扶植力度

财政除了对种粮大县奖励外,还应增加对种粮大乡(镇)的奖励。增加种粮补贴,改变目前不合理的种粮补贴政策,改按种粮面积补贴为卖出给储备粮库的粮食补贴或购买的种子补贴,确保种粮补贴真正补贴到种粮农民手中,不种粮的农户得不到种粮补贴。改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一年补贴一次为一年早、晚稻补贴二次,真正做到种一季水稻得一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种早、晚稻得二次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补贴。真正发挥国家种粮补贴政策,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的作用。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修缮好山塘、水坝、渠道、排灌机埠等水利设施,修缮好机耕道,创造有利于种粮农民的劳动条件。

2.4 促进生产标准化,有利于提高粮食商品率

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人们对于粮食的消费就出现不同的变化。在我国人民进入小康水平的阶段,人们不仅仅满足于吃饱,而更侧重于吃好。这就要求作为主食的粮食生产要达到标准化。生产绿色、有机、无公害的粮食产品。土地集约经营后,经营者就可以实现统一耕种、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收获、统一出售。标准化的生产,必将提高粮食的商品率。

参考文献

[1] 湖南省统计局.衡阳市粮食生产状况、问题及对策初探.

第2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13日

2009年国务院正式将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纳入国家粮食战略,是实现河南乃至国家人民“饱暖”的重要举措。2014年河南夏粮产量667.8亿斤实现“十一连增”,用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全国10%以上的粮食,其中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强。但距河南省委、省政府编制的《国家粮食战略工程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规划纲要》要求,即河南粮食年生产能力由目前的500多亿公斤稳定提高到650亿公斤,还有不小差距。

如何采取措施改善河南粮食生产条件,夯实粮食生产稳定增长基础,建设科技创新体系,强化粮食生产科技支撑,提高粮食生产可持续发展能力,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以工促农发展格局,就迫切需要解决粮食生产核心区农民的整体素质普遍偏低的突出问题。从战略高度进行积极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是提升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主体力量的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然而,长期以来河南对农村人力资本投资重视不够,缺乏完善的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体系和监管机制,故研究河南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从业人员的素质,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生产核心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一、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和渠道选择

(一)河南加大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意义。20世纪60年代以来,经济学家研究发现人力资本是一种高收益率的资本,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贡献显著。自此,人力资本投资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舒尔茨(美)就认为“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人力资本的提高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比物质资本、劳动力数量的增长更重要”。他主张以经济视觉将教育当作投资,把教育投资所带来的成果当作资本,即人力资本。卢卡斯和罗耿也认为人力资本具有“滋出效应”和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对人力资本的持续投入可以提高一国的长期增长率,即“新增长理论”。因为劳动者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决定了其劳动的边际产品。同样,内尔森和菲尔普斯通过研究发现,人力资本可以通过存量增加的方式来推动经济增长,即“更大程度的人力资本积累的增加导致了产出的增长”。

河南是一个农业人口和农业生产大省,因此如何加大对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变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河南来说,加大农村人力资本的投资无疑可以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技术水平、受教育训练程度、读写能力和身体素质,产生“滋出效应”,发挥边际生产率的递增效用。所以,完善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不仅能够提高农村平均人力资本存量,而且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的转型升级、有利于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民的综合收入,还有利于实现河南粮食核心生产区建设的战略目标。

(二)农村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渠道选择。在农村人力资本投资渠道的选择上,河南的投资渠道与一般人力资本投资一样应该全面包括农村的基础教育、在职培训、成人教育、健康保健和劳动力流动等五种形式,实现投资渠道的多元化。

农村基础教育主要是指学前教育、小学、初中和高中的教育。政府应从政策引导和财政支持上着手完善教学条件、引进优良师资,加大教育投入。在职培训,主要是对从事农业生产和农业深加工产业人员进行的职业培训。它可以提高其适应市场和产业发展的职业技能。健康保健主要包括抚养子女、营养、衣服、住房、医疗保健和自我照管、锻炼、娱乐等。做好健康保健可以保持人们的卫生与健康,恢复农村人力资源的劳动能力。劳动力流动主要包括劳动力国内和国际的劳动力迁移和流动。

二、河南省农村人力资本投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个人和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意识淡漠。我国长期的二元结构困境在河南尤为明显,由于受传统观念、经济状况的影响,农村家庭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十分有限。河南农村家庭的主要劳动力大多外出打工,子女留在家里由老人看管,对子女的基础教育(小学、初中)使用“放羊式”管理,顺其自然。特别是学前教育(幼儿教育)根本没有引起农村家长的重视,甚至严重缺失。根据2000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海克曼研究,从出生到五岁期间,对儿童进行早期培养开发将对其成年后的社会成果产生重大影响。人力资本的早期投资具有成本最低,收益最高的高效特征。由于农村家庭对早期教育投资意识的淡漠,使孩子在起跑线上就输给了城市的孩子,形成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流动性差收入低受教育程度低”的恶性循环。

第3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 粮食安全粮食补贴改革

粮食始终是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基础,是关系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粮食问题永远是我国农业政策的核心问题。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在任何情况下,粮食安全都处于极端重要的位置。最近两年来,我国出台了种粮直接补贴、良种补贴等补贴措施,经过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强化,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符合我国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的任务的要求,对提高农民的积极性、发展粮食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效果。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系统工作。

一、粮食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1.种粮面积并没有持续增加和粮食也没有持续增产。在出台初期,补贴政策的效果比较明显。但由于普惠制补贴方式缺乏边际激励效应,补贴政策无法持续促使农民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经过调查,农民种粮总土地面积仍不断减少,弃荒现象严重,粮食补贴资金在促进农民种粮积极性方面的作用微不足道。部分农民群众甚至把补贴款简单理解为党和政府的关心款,与粮食种植没太大关系。

2.补贴政策引发土地纠纷和制约土地流转。补贴带来利益关系调整,以往强迫农民土地流转和征地补偿不到位的,农民要求纠正或提高补偿标准;许多在外务工经商的农民纷纷弃城返乡,他们有的索要原有承包地,有的将原转包给种粮大户的耕地转交自己的亲属耕种,担心自己失去土地,从而引发新一轮土地承包纠纷(张明梅,2004)。同时,也使种粮大户的规模变小,影响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也进一步强化了小农生产方式。

3.缺乏针对粮食购销、加工环节的专项补贴。入世以来,购销和加工环节薄弱的问题对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制约越来越突出。通过补贴政策引导工商企业投入粮食购销和加工环节势在必行。尽管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但这些优惠政策实际上是针对加工业实施的,而且包含各种农产品加工业,甚至包括加工进口农产品的企业。资金需求量大、风险大、盈利水平低的粮食购销和加工企业很少享受到这些优惠政策,限制了我国粮食产业竞争力的提高。此外,最低收购价政策也存在公布时间晚、执行时间短等问题。补贴资金在主销区和主产区不匹配。粮食补贴是为了激励农民种粮,尤其是主产区的农民做种粮。但由于主销区政府财力充足,给予农民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往往要比主产区高出数倍,而粮食主产区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规模仍然很小。这既违背了产业发展比较优势原则,也增大了国家粮食安全成本,损害了主产区农民的利益。

二、改革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思考

1.建立符合WTO农业协议的直接补贴方式,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我国应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改变对农业和农民的支持方式和重点,从根本上改变和改革低效率的价格支持政策,将节省出来的宝贵财政资源,转为直接补贴等其他对农业的国内支持措施,会大大促进农业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改善。

2.粮食直补向粮食主产区倾斜。具体方式包括:改革并不断完善粮食风险基金配套政策,在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来源制度设计上应该给予主产区更多的倾斜扶持政策。国家增加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规模,并逐步提高主产区粮食风险基金中国家匹配的比重(王海全、龚晓,2006):建立产销区之间的粮食直补资金转移机制,销区直补资金向产区转移的主要途径是建立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包括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纵向转移支付制度及产区与销区之间的横向转移支付制度。可尝试把我国的粮食直补资金从现行的粮食风险基金中分离出来,建立单独的粮食直补基金或粮食安全基金,吸纳销区向中央财政缴纳的直补资金,然后由中央财政转移到产区财政,最终直补到产区农民手中。

3.良种补贴和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针对我国人世后粮食标准化生产程度低、品质差等问题而出台的提高粮食产业竞争力的生产性专项补贴政策。其中,良种补贴主要着眼于引导农民采用新品种和新技术,提高粮食品质和产量;农机具购置补贴主要是鼓励和支持农民使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提高粮食生产的物质装备水平和机械化进程..良种补贴则根据不同地区和作物的特点采取了直接补钱、招标补种等不同方式,也初步形成了一套相对规范的资金发放办法。农机具购置补贴则是按照农民购置农机具的发票向农户提供一定比例的补贴,并根据各地的实际需求扩大了补贴机具范围。这表明,种粮农民直接补贴、农资增支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以及最低收购价政策,从收益、成本、科技、装备、市场等不同角度和环节相互补充,充实了国家对粮食生产的调控手段,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和生产性专项补贴相结合、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的粮食政策框架。

推进粮食补贴方式改革,逐步完善粮食补贴制度是一项新的工作,也是一项系统工作,改革涉及方方面面,如农发行政策性贷款问题,粮食企业的入市资格问题,放开出口问题等,都应抓紧研究

参考文献:

[1]姜少敏:中国农业支持政策的原因及其实施效果分析[J].教学与研究,2007,(12)

[2]谢凤杰 谭砚文:农业补贴政策的理论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7,(1)

第4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粮食安全现状

(一)农业自然条件和土地状况

4个被调研旗县地处我区中、东部地区,地形地貌为典型的山丘沟壑或沙区、坨沼区。年降雨量少,无霜期短,粮食种植条件非常差。位于东部的宁城县、库伦旗、扎赉特旗年降雨量250-350mm,分布极不均匀,无霜期85-110天,旱灾、霜冻、冰雹等自然灾害发生频繁。距离首府仅128公里的清水河县,地处黄土高原延伸地带,土地贫瘠且干涸,属水源枯竭区,地上地下无水,靠截留雨水、雪水维持日常生产生活,人畜饮水极度困难,虽然年平均降水量达到410mm,可是年蒸发量却高达2577.2mm,为降水量的6.3倍,干旱年份时可达14倍。

4个旗县土地总面积2.37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694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2.9%。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占有耕地面积2.16万亩,人均耕地面积4.8亩,其中有效灌溉面积和旱作基本田建设面积分别为1690亩和3877亩,人均只有0.4亩和0.9亩,其余全部为不宜耕作的坡地、沙地、沼泽地等。

(二)农业人口和劳动力状况

4旗县总人口127.8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5.4%,其中农业人口106.7万人,占全区农业总人口的7%。被调研的1004户3890人中,劳动力人数为1510人,占农村人口的38.8%。赤峰市宁城县58.99万人口中,仅农业人口就有52.2万,占全县总人口的88.3%。劳动力结构上,以年龄偏大、文化素质低、女性人口为主,而身强力壮、稍有文化的劳动力大多输入城镇进入二三产业。

(三)粮食供求状况

*年,被调研的1004户农户粮食总产量136.3万公斤,平均亩产63公斤,人均占有粮食350公斤。1004户中有562户2233人存在不同程度的缺粮问题,其中缺粮1个月145户60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15.3%;缺粮2个月209户832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1.2%;缺粮3个月以上208户799人,占被调查人数的20.3%。受国家和自治区粮食种植鼓励政策影响,预计*年粮食总产量可增加到137.1万公斤,粮食生产增幅不明显,缺粮状况稍有改观。在粮食供给结构上,4旗县中赤峰市宁城县是我区较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每年粮食总产量在5亿斤左右,在充分保证粮食自给的条件下,还可有30%的输出余地。通辽市的库伦旗、兴安盟的扎赉特旗粮食供给也只能维持在低水平的自给状态。相比较,清水河县情况就更差一些,要吃饱肚子基本上靠国家退耕还林草粮食补贴和民政救济。在粮食种植品种上,我区贫困地区粮食作物大多以玉米、高粱、谷类、杂豆等粗杂粮为主。

二、目前粮食安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耕地匮乏,自然灾害频繁,农业基础条件薄弱,贫困地区粮食供求矛盾突出。我区国土总面积118.3万平方公里,地域非常辽阔,可是由于地质地貌复杂多样,高原、山地、丘陵和湖泊占到了总土地面积的71.3%,土地荒漠化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54%,可利用耕地资源十分匮乏。我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风大沙多,降水量少而且不匀,大部分旗县属水资源紧缺地区,加上发展农业所需水电等配套设施跟不上,粮食生产受自然因素影响波动非常大。全区粮食主产区主要分布在东部的赤峰、通辽、呼伦贝尔三市及中部呼和浩特市5个旗县和巴盟的河套地区。这些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区粮食总产量的70%以上,而这几个地区耕地面积只占全区耕地总面积的50%,其余50%的耕地只生产30%的粮食,粮食供求矛盾相当突出。

(二)粮食生产投入不足,经营粗放,科技含量低。由于传统的粗放性耕作习惯和连续多年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的实际,直接导致农民对土地的投入严重不足,“靠天吃饭”现象十分严重。如前所述,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劳动力大多出外务工,剩余的农业人口文化素质低,接受新事物意识和能力差,粮食新品种和农业实用技术不能得到及时普及和推广,导致粮食种植品种单一,经营粗放,产量低,科技含量低,不具备市场竞争力,农业和农民增收缓慢。

(三)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挫伤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尽管党和国家始终十分重视粮食生产,但粮食价格低,农用生产资料价格高的现实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有的地区种粮收入不抵种粮投入,结果农民宁可撂荒也不种粮食。事实上,与种植其他经济作物相比,粮食产业的天然弱势和粮食产品消费弹性小的特点,致导粮食生产比较效益低的特性更加明显,粮农的生产积极性一再遭受挫折。

(四)对粮食生产重要性认识不足。80年代初期开始的土地承包制,极大的解放了农业生产力,我国的粮食生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出现了结构性供过于求的局面,给一些人的感觉是我国的粮食太多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三次产业结构正在发生变化,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年下降,又有一些人片面认为,社会的繁荣和经济的高速发展靠的是走工业化道路,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被忽视。随着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建设用地逐年增加,耕地面积逐步减少的趋势在进一步加剧。

三、对策建议

(一)加大农业基础建设扶持力度。加大资金投入,不断改善农业基础条件,改善耕地质量,增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我区贫困地区主要应搞好以水源建设为重点的水利设施建设,改善灌溉条件,实现人均1亩水浇地或4亩高标准旱作基本田,保障贫困农民基本生活用粮需要;同时做好坡改梯和水平畦田建设为主的中低产田改造工程,保证群众有一个稳定的粮食生产条件。

(二)确保粮食主产地种植面积,做好粮食作物的转化增值。贫困地区要因地制宜确定自己的粮食主产地,结合粮食补贴等优惠政策,采取一定措施支持粮食主产地的粮食生产,首先保证本地区粮食自给。把发展粮食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统筹考虑,以粮食为重点开发对象,发展精深加工技术,延长粮食产业链,增加粮食附加值。通过发展养殖业,带动粮食转化增值。

(三)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粮食单产水平。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应用水平。尤其要开展好以推广农业适用技术和普及粮食优良新品种为主的农业科技培训,从根本上扭转贫困地区粗放耕作、粗放经营的粮食生产现状,提高粮食生产技术和水平。

(四)严格耕地管理制度,切实落实各项优惠政策。为保证我国粮食安全,国家出台了严格的用地和耕地保护制度,对占用耕地实行严格的审批手续和惩罚措施。贫困地区要切实抓好落实工作。同时,各地还应根据本地实际,制订出台适合当地时实际的保护耕地优惠政策,鼓励各级、各类组织或个人开发治理荒山、荒地,做好保护现有耕地和努力增加耕地面积两项工作。

第5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一、粮食产业发展现状

1、粮食面积稳步增加,总产实现八连增。2011年,荆州市粮食作物面积达到820.7万亩、比2005年(675.4万亩)增加145.3万亩、增长21.5%,比历史最低点2003年(614.4万亩)增加206.3万亩、增长33.6%,基本恢复到1998年(847.5万亩)的历史最高水平。

2、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深入推进,品种优质率明显提高。针对稻米量大但质不优、销售不畅、效益不高等问题,2007年以来,荆州市以提高稻米品质、增加种粮效益为目标,大力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按照品种优质化、种植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营销品牌化的思路,以推广两优287、丰两优香1号、扬两优6号、中9优288、金优928等优质稻种为重点,大办样板,以点带面,整体推进,经过近几年的努力,稻米品质得到大幅提升。2011年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550万亩、占水稻总面积的93.3%,其中国标一级优质稻40万亩、国标二级优质稻350万亩,基本改变了过去荆州稻米品质不佳的局面。

3、粮食加工业快速发展,经济实力明显增强。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四个一批”建设要求,荆州市坚持不懈抓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和品牌建设,粮食产业化不断向纵深发展。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下同)粮食加工企业达到172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150家,小麦粉加工企业3家,粮食食品加工企业8家,饲料生产企业11家。全市年处理稻谷能力500万吨,加工产值达到97.8亿元。建成福娃粮食深加工示范园、洪湖浪粮油科技工业园、荆州城区粮油食品工业园、湖北宏凯油脂加工园、湖北家意粮油科技工业园等“五大粮油加工园区”。

4、科技水平显著提升,生产效率不断提高。一是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基本建立。二是实用技术大面积推广。三是农业科技培训扎实有效。

5、惠农政策落实有力,农民种粮积极性普遍较高。全市惠农补贴工作严格实行地方行政首长负责制,加强政策宣传,严格发放方式,确保了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等各项惠农补贴及时发放到农民手中。同时,认真抓好涉农收费专项治理,积极探索村组内筹资筹劳新机制新办法,规范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行为,除农村税费改革全市农民负担减少2.7亿元以外,全市农民负担稳中有降,基本控制在1.3亿元左右,有效地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6、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农业生产条件逐步改善。据不完全统计,2005年以来以上项目中省累计投入达到7.8亿元,新增耕地面积37.3万亩;2011年全市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到608万亩、占耕地面积的87.2%,比2005年提高7个百分点;旱涝保收面积达到52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5%,比2005年提高10个百分点;机电排灌面积达到489万亩、占耕地面积的70%,比2005年提高6个百分点,使得粮食主产区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由原来的5年一遇提高到10年一遇。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滞后。我市水利设施大多建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很多设备超期服役,损毁严重,多数功能无法正常发挥,抽、排、蓄都不能满足实际需要。

2、种粮比较效益较低。正常年景,以中稻平均亩产600公斤、每公斤市场收购价2.2元计算,平均一亩水稻田毛收入1320元,扣除种子、肥料、农药、机械作业等成本550元,纯收入只有788元;棉花平均亩产400斤、每斤市场收购价4.5元计算,平均一亩棉花田毛收入1800元,扣除成本600元,每亩纯收入达到1200元;水产品、蔬菜每亩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特别是特色产品如葡萄每亩纯收入在5000—8000元。

3、农业科技支撑能力不强。特别是公益性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管理体制不顺、单位性质和人员身份边缘化、手段装备落后等问题,导致在职人员老化严重、农技事业后继乏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无法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局面。同时,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普遍缺乏科技种田意识,导致新品种、新模式、新技术难以大面积推广,给粮食增产带来很大难度。

4、生产风险补偿机制缺乏,农业补贴标准偏低。农业保险推广不够、补偿标准不高、农民参与积极性较低。目前每亩水稻最高赔付200元,远远低于种粮成本,粮食生产无力抵御自然灾害。同时,农业“三项补贴”(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标准不高。既不能解决粮食与其他作物之间的价格悬殊,也不能抵消农资价格的持续上涨,更不能吸引农民工返乡从事粮食生产。

第6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优化;粮食风险基金

中图分类号:F3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0)08-0100-05

一、引言

农业补贴是各国政府保护农业、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最主要和最常用的政策工具。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里,尽管农业补贴的方式和力度不尽相同,但其核心均为粮食补贴。就粮食补贴的分类而言,按照补贴对象受益程度的不同,通常将农民直接受益的补贴方式称为直接补贴,而将农民间接受益的补贴称为间接补贴。自2004年起,我国先后密集出台了粮食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粮食最低收购价和农资综合直接补贴等一系列补贴政策,业已初步形成了综合性收入补贴、生产性专项补贴和最低收购价政策相结合、兼顾国家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收入的粮食补贴政策体系。其中,粮食直接补贴因具有符合WTO《农业协定》要求、受益直接、简便高效和价格扭曲程度较低等优点而备受青睐。简言之,粮食直接补贴是指政府为实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农民增收等目标,在生产环节直接给予粮农一定经济补偿的转移性财政支出。

关于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现实目标定位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主张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导向。二是力求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标定位的不同,在相当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粮食直接补贴具体要素设计上的差异,其中,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补贴方式是挂钩支付,而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目标相吻合的补贴方式则是脱钩支付。笔者认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财政支付能力的现状直接决定了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应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为要务。在此目标导向之下,本文试图以粮食直接补贴制度要素设计所遵循的基本理念为标杆,以粮食直接补贴措施的要素为架构,分析我国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政策优化的具体建议。

二、基于补贴要素的粮食直接补贴现实问题考察

自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实施以来,在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农民增收和创新粮食补贴制度诸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此应该给予充分肯定。然而,由于粮食直接补贴的实施时间较短、直接补贴的近期和长远目标定位尚有待于进一步明确、农户数量多(约2.68亿户)、财政能力有限及省际间具体情况差异较大等原因,目前粮食直接补贴中仍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对粮食直接补贴诸要素中所体现的政策和制度缺失展开分析。

1 补贴对象和范围的区域性差异

实践中各地区确定补贴对象和范围的基本方法主要有三种(如图1所示):(1)以所有生产粮食农户为补贴对象,即所有农户均可以获得一定数量的补贴,湖南、湖北和安徽等多数省份采用这一方法。(2)仅对粮食主产县内的农户进行补贴,如河南、山东便实行这种做法。(3)只补贴出售商品粮的农户,采用这种补贴方式的省区包括新疆、福建、广西和贵州等。由于从事粮食生产本身就意味着为粮食安全做出贡献,所以,获得政府补贴便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对于只补贴粮食主产县内农户的省区而言,非主产县的农户显然会因未获得补贴而使其种粮积极性受到影响,由此带来的负面效应是显而易见的。对于只补贴出售商品粮农户做法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可以做类似的分析和解读。

2 补贴依据的复杂性与补贴目标定位的不确定性

从补贴依据看,2004年起实行的直接补贴分为三种类型(如图1所示),各地在粮食直接补贴的具体依据方面也存在着形式各异、种类繁杂的问题。这三种类型的补贴依据包括:其一,与当期播种面积和价格脱钩,而主要以计税面积或计税常产为补贴依据,采用这种方式的有辽宁、吉林、青海和河南等省份。按照这种补贴方式,无论在耕地面积上种与不种或者种植何种作物,均可以领取补贴,该方法似乎较为简便,但却或多或少地给了粮农一个“种粮吃亏”的信号,不利于稳定粮田面积,甚至可能会导致耕地转向种植收益比粮食高的经济作物。如果农民领取补贴与种不种粮食、卖不卖粮食给国家并无直接关系的话,那么势必导致国有粮食企业难以掌控粮源,使国家宏观调控失去不可或缺的载体和资源。值得注意的是,一些种粮大户所承包的耕地是村集体所有的农田,在农村税费改革中,这些耕地并未计入农业税征税范围,此时,如果以计税耕地面积为补贴依据,那么这些农户就难以得到承包地的补贴,这显然与制定直接补贴政策的初衷相抵触。其二,与当期实际种植面积挂钩,以农民实际种粮面积为补贴依据,北京、江苏、山东、浙江和广东等多数省份实行的便是这种做法。从总体上看,这种补贴模式有利于鼓励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和刺激粮食生产,但仍然存在着计算复杂、工作量大和操作成本高的问题。其三,与农民实际出售商品粮数量挂钩,即按照农民实际出售商品粮的数量为补贴依据,采用该方式的地区包括新疆、福建、广西和贵州等。按照这种补贴办法,虽然农民生产的用于自身消费的粮食与农民出售的商品粮同样对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但却仍然存在着无法获得相应补贴的问题。

从另一种补贴依据的划分角度来看,实践中有若干省区采用脱钩补贴的形式,即以计税面积、计税常产或基期商品粮数量为计算依据,补贴的对象为所有承包土地的农户,而不论其是否种粮。这种脱钩补贴形式实际上是以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为粮食直接补贴的主要目标。与此不同,与当期实际种植面积或农民实际出售商品粮数量相挂钩的补贴形式,实质上是与保障粮食安全目标相适应的,脱钩补贴与挂钩补贴两种方式并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目标定位的模糊性和非一致性。

3 补贴标准有待进一步调整和提高

粮食直接补贴资金主要来源于粮食风险基金。①按照目前分散化的管理办法,各省在核定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时考虑的因素各不相同,这进而会导致省际间粮食风险基金包干基数也存在着差异。具体到用于直接补贴的基金数额的确定时,基本上大都根据财政支付能力进行安排,事先并未确定合理的粮食直接补贴标准;不是根据补贴需要来确定直接补贴预算,而是先有预算支出控制数,然后再确定补贴的标准。同时,各个地区之间需要补贴的种粮面积也有很大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各省区总体财力水平和需补贴的种粮面积之间的地区差异,共同决定了补贴标准和水平的地区间差异。这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粮食主产区内部存在着补贴标准的差异,以同为主产区的江西和江苏为例,江西按照水稻种植面积给予农民10元/亩的补贴,而江苏则按照水稻种植面积给予农民20元/亩的补贴,相差一倍之多。二是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标准低于主销区,这主要表现为位于发达地区的粮食主销区的补贴标准要明显地高于许多粮食主产区的补贴标准。

由于受收支压力的约束,制定的补贴标准较低,所以对于许多财力状况拮据的地区来说,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也受到限制和影响。如果将粮食生产过程中的其他成本因素考虑进来的话,那么,粮食补贴后的收益根本无法达到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性用途的平均收入水平。而低标准的直接补贴很难从根本上提高农民生产粮食的积极性。财政部经济建设司的研究发现,在直接补贴政策实施的第一年,补贴从无到有,随即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此时直接补贴政策的效应为最高。而当补贴一旦稳定下来,成为农民相对稳定的收益之后,直接补贴政策的边际效应就呈现出递减的态势。这一现象的存在,确实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和思考。

4 粮食直接补贴发放过程中的操作成本问题

现行的粮食直接补贴发放程序较为复杂和繁琐:先由各行政村村民委员会组织对本村各农户的实际粮食种植面积进行调查摸底,据实填报清册,在村内张榜公示,其间若无异议,可上报乡镇政府,乡镇政府通常会责成农业部门会同乡镇财政所核实后逐级上报批准。整个发放过程之中,涉及土地、农业、粮食、财政和农业发展银行等多个单位,但却没有专门的负责机构出面进行协调管理,由此导致整个补贴流程费时、费力,增加了工作量和操作成本。据对一些县的典型调查表明,粮食直接补贴的行政成本约占补贴总额的5%~10%之多,这个比例是相当高的。但在国家发放的直接补贴资金当中,并未包含对直接补贴执行成本的弥补,即粮食直接补贴项目中没有列支行政成本,该项费用完全由地方政府自行承担,这也给地方财政带来了相当大的压力。

5 粮食安全成本分担机制有悖成本与收益对称原则

我国粮食风险基金始建于分税制改革初期的1994年。作为直接补贴资金的主要来源,粮食风险基金由同级财政部门负责筹集,即中央粮食风险基金由财政部负责筹集,省级粮食风险基金由各省级财政厅局负责筹集,这体现了分税制改革所遵循的划分收支、分级理财的理念。按照《粮食风险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从1998年起,粮食风险基金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分别按照1:1,5的比例分担,缺口部分则按照1:1分担。在我国,粮食主产区提供了大约80%的商品粮。但在目前的粮食直接补贴资金来源结构下,粮食主产区对国家粮食生产和安全做出的贡献越大,其地方政府承担的财政补贴压力也就越重;而粮食非主产区对粮食安全贡献小,其承担的补贴压力也小。相比之下,粮食消费地区承担的粮食补贴负担更小。所以,目前条件下的粮食补贴资金来源结构安排,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粮食主产区承担部分非主产区、消费区的粮食安全成本现象,使粮食主产区的粮食补贴资金及其效应外溢到了非主产区和消费区。这种现象和结果既有悖于粮食安全成本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同时也使原本就深陷财政困境的粮食主产区中的许多省区财政收支状况雪上加霜。

三、粮食直接补贴的目标定位与要素设计

从理论上讲,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目标可概括为两点:一是弥补种植粮食取得收入与同等农业生产要素的竞争性用途取得收入之间的差额,提高种粮的比较收益,促使粮食种植业获得平均利润,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粮食安全。二是弥补和缩小城乡居民之间收入的差距,提高整个社会的经济福利水平。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目标的现实选择,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补贴需求和财政支付能力的高低。对于经济发展水平低且财政收入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往往选择只需较低补贴标准就能够实现的保障粮食安全作为现实目标;与此相反,就经济发展水平高且财政收入规模较大的发达国家而言,可以将需要较高补贴标准才能实现的弥补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作为现实目标。应该说,这两个目标的层次是各不相同的,所需要的财力保障水平也各有差异,然而两者之间并不能截然分开,前者是必经阶段,前一个目标的达到有利于后一个目标的实现。基于我国的现实情况,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应该以稳定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提高农民收入的长远目标。这样的目标定位,决定着粮食直接补贴的要素设计应体现以下基本理念:

1 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设计应有助于保障粮食安全

作为一个拥有13亿多人口的大国,我国以不到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人口总数2l%的人口,这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但还需要认识到,我国2008年约有耕地面积18.26亿亩,人均仅为1.4亩,而世界人均耕地为5,5亩。我国粮食目前年消费量高达5亿吨,而世界粮食的年贸易总量仅为2.4亿吨左右。随着一定时期内我国人口的持续增加,粮食年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粮食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资源,如果粮食消费主要依赖进口,必将带来难以预料的后果。我国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较多,其中包括水土流失面积增大、土壤沙化加剧、水污染严重和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等。从耕地面积的变化情况看,全国耕地面积已从1998年的19.45亿亩逐年减少至2008年的18.26亿亩,由此带来的粮食压力是可以想象的,保障粮食安全任重而道远。保障粮食安全,最重要的渠道是保证基本粮源。在工农业产品倒挂的价格体制下,农民的种粮积极性长期受到压制,基本粮源的供给能力下降,对粮食安全构成直接威胁。通过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粮食直接补贴政策必将会在保障粮食安全方面发挥积极有效的作用。

2 补贴标准制定应遵循合理补偿的原则

为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和保障粮食安全,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将耕地和农村劳动力等生产要素限定于粮食生产,这有可能导致农民种粮的比较收益低于同等条件下农业生产要素的竞争性用途所获取的收益。为了弥补这种收益差额,客观上就需要给予种粮农民一定数额的直接补贴。农业生产要素在粮食和非粮食生产用途上的竞争性,取决于种粮收入与非种粮收入的比较,竞争的临界点是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粮食与非粮食收入相等。维持农业生产要素用于粮食生产的最基本前提,是该要素粮食生产取得的收入不低于非粮食生产取得的收入。这意味着,粮食补贴后的收益至少应等于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性用途的平均收入水平,补贴标准应该力求等于农业生产要素(主要是耕地和农村劳动力)竞争性用途与种粮收益之间的差额,使粮食种植业获得平均利润,从而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粮食直接补贴的补贴标准应该依照合理补偿的原则进行设计。

3 粮食直接补贴对象选择的横向公平与补贴标准的纵向公平

所谓粮食直接补贴对象选择的横向公平,是指无论粮食主产区、非粮食主产区抑或粮食消费区的农户,只要从事粮食生产,就应该获得相应的补贴,且补贴标准相同(即标准统一)。补贴标准的纵向公平,则是指按照农户对粮食安全贡献的大小给予不同数额的补贴,贡献大者多补贴,贡献小者少补贴。粮食主产区对我国粮食安全的贡献很大,但非粮食主产区和消费区内的粮食生产也是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既然如此,就应该按其贡献的大小,分别给予相应的、不同程度的补贴。

四、若干政策建议

1 统一补贴对象和范围

直接补贴政策应体现公平的原则,无论处于粮食主产区、产销平衡区或是粮食主销区,所有生产

粮食的农户均应被纳入补贴对象的范围之内;不论生产出的粮食用于自身消费还是销售,都同样为粮食安全做出了贡献,应将农户生产的全部粮食纳入补贴范围。从补贴的粮食品种来看,考虑到补贴效率问题,应将小麦、玉米、水稻和大豆等主要粮食品种纳入补贴范围。

2 以实际粮食产量作为补贴依据

在发达国家,实施粮食补贴政策主要是以“农民收入平价”为目标,即通过补贴使农民收入维持在与城镇居民收入大体相当的水平上。相比较之下,我国目前粮食直接补贴的目标更强调保障粮食安全,与此相适应,粮食直接补贴应以农户对粮食安全所做贡献的大小作为依据,而测度粮食安全贡献大小的最佳指标便是实际粮食产量,以实际粮食产量为补贴依据更符合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目标。考虑到我国农户数量多、规模小、各农户种植粮食作物种类多等特点,若在实际操作中以实际粮食产量为补贴依据,有可能导致出现操作成本高的问题。有鉴于此,可以用统一的计税总产量(计税面积与计税单产之积)作为替代性指标。这样做,不必具体区分品种,更简便易行,降低了操作成本。

3 提高补贴标准,适度向产粮大县(户)倾斜

如前所述,维持农业生产要素从事粮食生产的最基本前提是农业生产要素生产粮食的收入高于生产非粮食。粮食补贴后的收益至少应等于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性用途的平均收入水平。从理论意义上讲,每单位粮食的补贴标准,应等于生产每单位粮食所需同等农业生产要素竞争性用途取得的平均收入与种植每单位粮食取得的收入之差。从实际运行状况看,很多地区(尤其是粮食主产区)的实际单位补贴标准低于理论上的单位补贴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粮食直接补贴的政策效应。针对这种情况,应视各级财政收入的增长情况逐年提高单位粮食的补贴标准,并逐步使之统一起来。同时,为更好地发挥产粮大县种粮的比较优势和规模经济效益,应在统一补贴标准的基础上向产粮大县和产粮大户适当倾斜。还可以考虑实行超额累进式的补贴标准,使补贴标准的设计更加合理。

4 强化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监管

目前粮食直接补贴政策的实施涉及多个部门和金融机构,存在着多头管理、权责不清的状况。为此,可以考虑将分散在各个机构的相关职能集中起来,交由一个专门机构负责粮食直接补贴事宜。要适度简化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的发放程序,降低政策操作的成本。对粮食直接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不得截留、挤占和挪用。各市、县(区)、乡(镇)政府及农业、财政、土地和粮食等部门,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种粮补贴的申报、拨付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予以纠正。审计部门对直接补贴资金实行全程监督审计,确保补贴资金如数兑现给符合补贴条件的农民,减少补贴发放过程中的资金漏损,提高补贴资金的使用效果。

第7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巴彦县;农民;增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3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1074(2009)05-0139-01

巴彦县,位于松嫩平原腹地,黑龙江省中部偏南,隶属哈尔滨市。巴彦古称巴彦苏苏,意为富贵村庄。全县辖10镇、8乡、116个行政村、70万人。巴彦属于农业大县,农村人口占相当大的比重,因此农民收入的高低成为巴彦县政府工作的重心,只有增加农民收入,农业才有发展,农村才会稳定,全面建设小康才有基础。下面我对巴彦县当前农民收入来源、农民增收状况、及农收增收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就如何增加农民收入阐述一下自己的观

点。

1我县农民收入来源

巴彦历来属于农业县,种植业是全县农业的中心,也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次,随着中国加入世贸,中国工业开始快速发展,对劳动力需求大幅增加,大批的农民工涌入城市打工,目前有很多的农民工抛弃了祖辈的传统农村生活,开始在城市扎根,寻求发展,在城市里打工已经成为很多农民家庭的主要生活来源;不少农民在劳作之余利用自己的手艺开展第二职业,如木匠、瓦匠加入建筑队,收入不菲。最后,国家政策性扶持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2006年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对粮食作物良种补贴,下达的补贴资金直接兑现到种粮农户手中,有效促进了广大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为全县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提供了很好的政策依靠。

2巴彦县农民增收现状

近年来,巴彦县认真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目标,深化农村改革,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农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 2008年全县农村经济总收入435767万元,比上年增54366.02万元,增长 14.25 %;农民人均纯收入5164.7元,比上年的4106.60元增加1058.1元,增长25.77%。农民收入增长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2.1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明显增加其主要原因是今年粮食价格大幅度上涨,随着粮价的上涨,畜禽产品价格也大幅上涨。种植业和畜牧业收入实现稳步增长。从农民收入来源看,在全县农村经济收入中,农业收入221858.70万元,占43.58 %;林业收入2144万元,占 0.49 %;牧业收入 101393.30万元,占23.68 %;渔业收入3683万元,占0.85%;建筑业收入19458万元,占4.47%;运输业收入20061万元,占4.6%;服务行业收入 11225万元,占2.58 %。种植业收入在全县农村经济构成中仍占重要组成部分。

2.2农民外出劳务收入成为增收亮点农民外出打工的收入增加比较明显,全县在外务工农民多达 9.53万人次,全年共实现外出务工收入56889万元,占总收入的13.05%,为农民增收15842.5万元,农民外出务工涉及餐饮、服务、旅游、加工、修理、建筑等行业。

2.3中央农民增收政策促进农民收入增长中央为发展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各项政策深入民心,得到了广大基层干部和群众的热烈拥护,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特别是通过免除农业税,使农民得到修养生息;实施粮食补贴以及为应对金融危机采取的农机补贴、农用生产物资免税等政策农民从根本上得到了重视农业生产的实惠;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对增产粮食、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2.4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改变单一的粮食原料供应基地的现状,近年来县里领导积极行动,大力提倡招商引资,通过不懈努力引入了金锣火腿肠等数十家企业。通过对农村品的深加工,不仅增加了产品附加值,也促进了就业,增加了当地税收。

2.5大力提倡专业合作社组建专业合作社可以使农民联合起来开拓市场,形成自己的品牌,提高市场知名度,增加了产值。

3农民增收存在的问题

3.1农业结构不尽合理,农民收入来源窄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围绕农民增收,狠抓了农业结构的调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农业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一是产品的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特优产品比例低,缺乏竞争力。二是一般性的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农产品品种在较大区域内大体一致,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产品结构性矛盾相对突出,农产品供求矛盾由总量为主转向以结构为主,从而致使农产品出现“卖难”和价格下降。

3.2农业生产成本高致使农民增产不增收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随着农产品价格的上涨而不断上涨,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消,农业的收益与其他产业相比是不断下降之势。农业经营分散,经营规模小,生产效率低,小规模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低下,影响了农民的增收。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导致采用农业适用技术率不高,生产成本加大,从而出现了农产品增产空间变小,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使农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3.3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素质低下影响农民增收近年来,通过各级部门对全县广大农民开展一系列的农村适用技术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使广大农民的生产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随着农村农业的发展,对农民生产技术能力的要求不断提出了新的要求,这给农民增收增大了难度。

3.4劳动力转移困难约束农民增收近年来,以乡镇企业为主的非农产业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减弱,农村劳动力仍以就近转移为主,农村劳动力实现就地非农就业的机会减少,这必然导致收入渠道的狭窄。

4今后农民增收对策

农民增收是今后较长一个时期农村工作的重要目标,要切实处理好保护、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与继续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关系。发展粮食生产、保障粮食安全的思想在任何时候都不能松懈。要继续抓好农民增收政策的落实,真正把扶持农业、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的政策不折不扣地落实到农民手中,确保让农民得到好处。

4.1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大力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建设优质特色农产品基地。在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前提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走精细化、集约化、产业化的道路,向农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发展,不断开拓农业增效增收的空间,要加快实施好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充分发挥各乡镇的区域优势,继续调整农业区域布局。

4.2切实抓好粮食生产,确保全县粮食总量稳定增长近年来粮食生产获得了全面丰收,但由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繁,粮食增产形势不容乐观,全县农业科技人员要进一步深入农业生产第一线,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力度,加强田间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确保粮食增产丰收。按照农产品生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尽快组织制定出我县特色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生产规程,用合同或订单形式引导农民按标准组织生产,以科学施肥、合理用药等,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4.3积极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培育农业龙头企业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是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重要环节,也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要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积极扶持和发展农业龙头企业。一要继续扶持有资源优势、市场前景好、能带动农民增收的青稞系列产品、畜产品、优质植物油、藏药、野生菌类、果汁果品、蔬菜、小杂粮等农产品加工农业龙头企业,为农业龙头企业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4.4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引进外资,鼓励外商以合资、合作、独资来我县兴办农产品生产、加工、旅游等领域的各类企业,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增加全县经济总量。合理利用和开发好我县境内的资源,使资源优势真正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我县经济健康、协调、快速发展和对外开放良好格局的形成。

第8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摘要:在以市场化为取向的粮食流通体制初步建立之后,推进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就成为必然。积极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是增加种粮农民收入的基本途径,是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举措。针对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关键词: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粮食物流体系、粮食购销企业

一、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构成

(一)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的内涵

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就是不断用现展理念、现代物质条件、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管理方式、现代组织制度和现代经营形式,改造和提升传统粮食流通产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和调控效率,提高粮食流通产业市场竞争能力和粮食安全保障能力。

(二)发展现代粮食流通产业,需要构建三个体系、强化一个保障

一是建立健全以粮食储备为骨干、国有粮食企业为主渠道、粮食应急供应系统为保障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加强对粮食生产、消费、库存及进出口的监测和调控,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证粮食供给和市场价格的基本稳定;

二是建立健全以城乡集贸市场和超市等零售市场为基础、粮食批发市场为骨干、粮食期货市场为先导的开放统一、竞争有序的现代粮食市场体系,培育多元化、多层次的粮食市场主体,促进粮食市场发育,搞活粮食流通,提高粮食流通效率;

三要建立健全以优势企业为龙头、现代粮食物流和加工业为依托、科技为支撑的粮食产业化体系,大力发展订单生产、订单收购,让农民分享粮食流通和加工效益,促进粮食生产结构调整和品质优化,增加粮食商品附加值,促进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强化一个保障是:建立健全以粮食法律法规为依据、以库存监管为主线、以质量安全为重点的面向全社会的粮食流通行政执法监督保障体系,确立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粮食行政监管机制,形成经营活跃、管理规范、流通有序、供求稳定、卫生安全的粮食流通秩序。

二、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的现状

(一)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初步形成

黑龙江省已开始建设粮食物流节点体系、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四级信息网络体系及粮食安全监测预警系统、三级粮食检验检测体系等“四位一体”的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以保证我省的粮食顺畅流通。

粮食物流节点体系将以现有的中转库和国储库为基础,全省规划建设70个物流节点,每个节点年中转量在30万吨左右;粮食批发市场体系是以哈尔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为龙头,以区域性、有特色的粮食批发市场和大中城市成品粮批发市场为骨干,以遍布城乡的集贸和零售市场为基础的三级粮食市场体系。目前准备先期建设已初具规模的佳木斯、七台河等粮食批发市场;信息网络体系将以龙粮网和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息服务窗口,完善1800个信息采集点和60个信息工作站的服务功能,形成信息流;粮食检验检测体系将以省粮油卫生检验监测站为龙头,建设1个省级、13个区域级和69个县级粮食检验检测机构。

(二)市场主体多元化的粮食流通新格局已经形成

截止2006年10月末,全省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已为粮食经营者办理《粮食收购许可证》4411户,其中:国有粮食企业717户,其他经营主体3694户,形成了粮食流通多元市场主体同时并存、平等竞争的新格局。

(三)粮食产销合作进一步加强

自2000年以来,黑龙江省与主销区省市间开展的粮食产销合作领域不断拓宽,合作规模不断扩大,合作层次不断提升,合作内容不断丰富。目前,黑龙江省已经与京、津、沪、浙、苏、闽、滇、晋、陕、甘等10多个省市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粮食产销合作关系。2003-2007年,仅通过铁路销往外省的粮食数量分别为158亿公斤、204.5亿公斤、202.5亿公斤、213亿公斤、221.95亿公斤。

粮食购销合作的内容由一般商品粮食购销向中央储备粮、地方储备等政策性用粮采购、轮换和商品粮购销等各类粮食经营合作拓展;粮食购销合作方式由短期粮食交易合同及协议的签订、兑现向长期稳定订单经营、粮食产购储加销基地建设、跨省际粮食产购加销一体化经营方向延伸;产销区合作领域由单纯粮食产销合作开始向招商引资、企业资本联合等更宽范围拓展。

(四)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稳步推进

目前,企业“三老”(老人、老粮、老账)问题已得到基本解决。目前黑龙江有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40家左右,非骨干企业360家左右。全省骨干企业完成公司制改造的161户,占骨干企业总数的67%;已完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改革的非骨干企业337户,占非骨干企业总数的93.5%。骨干国有粮食购销企业2/3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非骨干企业1/3达到规范化管理标准要求。已培育企业集团20户(另外正组建42户),共实现销售额50.45亿元。其中:省培育重点龙头企业集团完成15户,实现销售额21亿元。全省粮食系统引进资金15.4亿元。

同时,以“大力发展绿色食品加工,推动主食品工业化进程”为主题,组织开展了科技活动周活动,并举办“龙江粮食优质品牌”宣传推介会,对全省55户粮食加工企业的57个品牌的产品进行了全面宣传;启动开展全省粮食产品“推介十大品牌”宣传活动。按照国家关于加强粮油食品质量安全的要求和省委关于“诚信龙江建设”的部署,主动加强与北京市粮食局等方面沟通协调,开展了黑龙江“放心粮油”进北京、进社区、进超市等活动,扩大了黑龙江省粮油产品“优质绿色安全”品牌影响。(五)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了粮食宏观调控体系

一是做好省级储备工作。与九三油脂公司签订了300万公斤省政府临时应急储备豆油协议,在2008年3月初哈尔滨市桶装豆油出现间歇性断档时,累计出库100万公斤,平抑了市场,保证了供应。提出了各地市成品粮油储备规模的意见,并督促落实成品粮油储备。

二是做好应急体系建设工作。为了保证《黑龙江省粮食应急预案》顺利实施,落实了全省29个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和50个应急销售企业,开展了签约授牌活动。

三是做好市场价格监测预警工作。适时加密对大型油厂和超市以及大中城市粮食价格、库存测报频率,做好统计分析工作,及时粮食流通信息。

三、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总体上看,黑龙江省粮食流通体系的薄弱之处在于:粮食流通产业链条短,组织化程度低,整体市场竞争力和抗御风险的能力不高。

(一)市场主体发育不良、竞争力弱

粮食购销企业经营能力不强。目前正处在改革关键时期的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产权改革和机制转换还不到位,研究、判断和驾驭粮食市场的能力仍然比较弱。例如2006年粮食收购前期,粮食市场比较热,收购价格也偏高,一些粮食加工和贸易企业入市积极,相继收购了大量的玉米和水稻。但随着市场形势的急转直下,粮价也降了下来,一些企业的粮食销售步伐越来越慢,以致造成粮食积压,企业亏损。当时全省大约积压了数十亿公斤玉米,既使一个中等粮食企业的亏损额也有几百万,有的甚至将3年的积累都赔了进去。这难免影响了2007年粮食收购的正常进行,黑龙江省的粮食企业,尤其是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在2007年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可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强筋壮骨、做大做强的任务尤为艰巨。

粮食经纪人行为经营不规范、行为短期化。由于存在利益的竞争,不少粮食经纪人不能正确宣传相关的优惠政策,存在封锁、误传、截留的现象,隔断了国有粮食企业与种粮农民的直接联系;粮食经纪人压级压价、掺杂使假,损害农民利益;粮食经纪人仓储条件差,严重影响所收粮食的安全;粮食经纪人的收购行为,一定程度上扰乱了正常的粮食收购秩序。

(二)收储能力不足、设施条件落后

我国的粮食安全不仅取决于多生产多少粮食,还取决于少浪费多少粮食。我国的粮食在收、运、储、销等环节的损失率至少为10%,年损失总量近五千万吨。在粮食价格中,物流成本占1/3甚至更多。

黑龙江省各类粮食企业仍主要依托国有粮食购销企业仓容设施开展粮食购销、储存等经营活动,黑龙江省共有国有粮食购销企业600户,其有效仓容总量为138亿公斤,目前其最大收储能力只占总需求量的35%。每年全省报废的仓容大约有2.5亿公斤。另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烘干设备也已老化。全省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共有烘干设备587台(套),其中2000年以前建造的占59%,这其中已有很多处于待报废和需大修的。

(三)粮食加工能力不足、水平不高

目前,黑龙江省粮食加工转化率不到45%(河南省63%)。以玉米为例,2007年销往省外的玉米原粮多达81.5亿公斤,占玉米商品量的69%。大量的原粮出省销售,不仅不能增加粮食资源的综合利用率和总体效益,而且加大了铁路运输的压力。

(四)铁路运力紧张仍然是制约粮食流通的难题

黑龙江省粮食外运主要通过铁路,铁路外运量约占粮食外运总量的90%。铁路部门对我省粮食外运给予了大力支持,特别是秋粮上市以来粮食铁路外运量比上年同期明显增加,2007年12月份平均日装车达1400多车,但由于黑龙江省位于全国铁路网的末梢,到南方粮食主销区运距长、运费高,受铁路运用车不足的影响,铁路外运特别紧张,铁路运输请配车兑现率一般只有34%左右。

(五)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政策也亟待完善

由于自然等限制,黑龙江省粮食是一季生产、常年购销,粮食产销周期长,很难做到当年收购的新粮全部出库销售,当年全部结清贷款本息。特别是在粮食市场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一些粮食经营企业还会发生经营亏损,必然增加粮食企业的经营和农行贷款风险,一些企业不能达到现行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准入条件,加大了保障粮食收购资金政策规定的难度。

五.黑龙江省现代粮食流通产业构建的对策

(一)稳定市场粮食价格,支持农民增收

把黑龙江省玉米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提高黑龙江省水稻最低收购价水平;对未能纳入国家最低收购价范围的重点粮食品种,在出现供过于求、价格下跌较多时,由国家及时采取收购中央储备和临时国家储备粮等有效措施,调节供求,防止出现农民“卖粮难”、“谷贱伤农”。

(二)培育市场主体,提高竞争能力

要全面提升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管理水平,内强素质,外树形象,提高市场整体竞争力。要勇于探索企业体制与机制的创新,要在思想观念与经营管理方式实现“五个转变”:一是由国有独家经营理念向粮食市场主体多元理念转变,增强市场竞争意识;二是由“大手”、“大脚”、“大锅饭”向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竞争上岗管理转变,提升企业员工素质和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三是改变懒、散、靠状态,向企业激励机制转变,强化经营业绩考核,增加经营机制的活力;四是企业由“家长式”管理向民主管理转变,提高企业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和费用管理的透明度;五是由传统坐商、坐收经营方式向自主创新经营方式转变,企业创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

应该鼓励和引导粮食经纪人,更好发挥粮食流通参与者的积极作用。各级粮食行政管理部门应该从政策与制度的监管层面入手,培养、规范、监督粮食经纪人队伍,使其成长为守法经营的新型“粮贩”:一是强化制度建设,搞好粮食经纪人队伍培训;二是强化监督管理,规范粮食经纪人的行为;三是严格许可经营,规范粮食经纪人准入门槛;四是整合引导,发挥行业协会的自律作用。

(三)加强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维修和改造,扩大粮食收储、干燥能力

增加国家投资额度和比例,加快构筑粮食流出通道,重点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库房、场地、铁路专用线等资源条件为依托,加强粮食物流节点建设,全面提升粮食集散、发运、质量检测、市场信息收集等服务功能,提高粮食流通运转效率、降低粮食流通成本。

对农民粮食产后减损设施给予大力支持,国家应在实施“粮食科技丰产工程”粮食产后减损项目上对黑龙江省给予特殊支持,帮助农民加快实现储粮装具和小粮仓标准化、系列化,推广使用绿色储粮专用防护剂、杀鼠剂和小型玉米、大豆、稻谷保质干燥技术与设备,帮助农民安全储粮,增加种粮收入。

(四)国家对黑龙江省粮食铁路运输重点支持

调整黑龙江省粮食日装车比例。对金秋交易会、政府采购等产销合作的粮食运输计划,采取单独协调、重点保证等措施,增加粮食外运数量。

水稻出省运费补贴。从黑龙江省购买并外运粳稻的,省间运输为铁路直达的,每市斤补贴0.06元。加大对粮食铁水联运的政策扶持力度。省间运输为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或公路直达运输距离超过500公里(含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14元。公路直达运输距离短于500公里的,每市斤补贴0.07元。

(五)适当延长粮食收购资金贷款期限

将现行6-9个月的贷款期限延长至一年,使粮食购销经营期与粮食生产期同步,更好地保障新粮收购贷款需要。对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确定适当规模的合理周期转库存,并给予储存费用和贷款利息补贴。对黑龙江省粮食生产区粮食收购资金贷款实行优惠利率,降低粮食经营资金成本。

(六)适当增加粮食加工大项目,组建大型粮食物流集团

第9篇:粮食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范文

[关键词] 种植业 结构调整 对策

[中图分类号] S16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5)08-0077-01

近年来,鲁甸县各地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县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以提高农业整体素质和效益、促进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为目标,紧紧抓住农业结构调整这条主线,进一步优化种植结构,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是伴随着农产品的总量增加,农业上的一些深层次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部份农作物增产不增收,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如何调整和优化农业种植业结构、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因此,笔者针对目前小寨镇的种植业现状和面临的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就今后农业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一些思考。

1 基本镇情

近年来,小寨镇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镇党委、政府以建成“产业培育示范区、乡村旅游展示区、统筹城乡发展样板区”为目标,以“产业富镇、项目强镇、旅游活镇、科教兴镇”为思路,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条主线,坚持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形成了“览湖光山色、赏田园风光、尝农家风味、摘小寨樱桃”的独特旅游氛围。

2 种植业结构现状及特征

2.1 现状

小寨镇是典型的干热河谷气候特征。常年种植农作物面积约3.5万亩,粮食作物主要以玉米、马铃薯、荞麦、水稻为主,种植面积在2.4万亩以上,其中玉米1.3万亩、马铃薯0.8万亩、其他粮食作物0.5万亩;经济作物主要以冬早蔬菜、烤烟、樱桃、葡萄等作物为主,冬早蔬菜常年种植面积保持在0.4万亩左右。

2.2 特征

2.2.1 生产组织形式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方式存在,生产经营方式以传统粗放型经营为主体,且加工落后,农副产品均以原材料进入市场。

2.2.2 粮经面积比不合理,产值比重明显偏低。

2.2.3 粮食作物面积大,生产成本高,增产不增收。

2.2.4 粮经作物品质差,特别是优质粮蔬作物引种少,规模不大,起步晚,农产品商品率低,价格低,出售难。

3 种植业结构调整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困难

3.1 观念陈旧。既有基层干部思想的不解放,也有群众的因循守旧,把以农民为主体的结构调整误解为以政府为主体的结构调整,把以农民投入为主体的多方投入误解为政府的全面投入,从而普遍形成了等、靠、要的思想,是当前推动本乡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最大障碍。

3.2 投入不足,管理粗放。一是由于结构调整的主体农民因为贫困、镇财政的困难和农村信用部门信贷支持低而形成的投入不足,导致不能按要求种植和管理;二是由于农业生产资料的持续涨价,农民购买力相对减弱而形成的投入不足,导致农作物增产幅度不大,增收效果不明显;三是由于种植业结构调整科技经费的投入不足,加之农民科技意识淡薄,导致科技推广与应用不足,新兴的种植技术未得到有效利用,结构调整仍处于被动状态。

3.3 农业基础设施滞后。导致种植业结构调整缺乏良好的硬件支撑,加之近年干旱、倒春寒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农业生产受到极大的限制。首先是交通道路通达程度低,晴通雨阻,严重影响了农用物资的运输和销售。人背马驮仍是小寨镇赶集的主要运输方式,生产成本大、效益低。其次是水利化程度低,水利设施配套不健全,靠天种植的现状没有根本改观,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十分有限。

3.4 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由于缺乏龙头企业的带动和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队伍的发展滞后,当前单家独户的生产经营方式已同规模化、集约化这一趋势不相适应,其矛盾将随着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而逐步显现出来。

3.5 产品供求信息不畅。由于农产品供求信息闭塞,生产种植上盲目性较大,其产品存在趋同性、盲目性,销售不畅,市场发育滞后。

4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思路及对策

4.1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总体思路

树立粮经和数质并重发展的观念,以市场为导向,在保持基本农产品供求基本平衡的前提下,狠抓名特优品种引进及配套增产技术推广应用,调整农作物品种、品质和区域布局;按照“优粮、扩蔬、强特”的原则,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和观光农业;加强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加快种植业从二元结构向三元结构的转变。粮食生产重点是压缩面积、优化品种、提高质量,逐步向优质专用、区域化生产过渡;蔬菜生产重点是扩大面积,发展名、特、优、新品种,推进无公害蔬菜生产进程,增加设施菜、错季菜和特色菜规模。

4.2 种植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4.2.1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发展后劲

一是加强水池(水窖)、沟渠等水利基础设施的建设,改善灌溉条件,逐步改变靠天种地的现状;二是加快镇村公路和田间道路建设,改善交通条件,促进农用物资及农产品的运输,降低生产成本,增加产品效益;三是加大中低产田地的改造力度,改善耕地质量,逐步改变土壤“保土、保水、保肥”的能力。

4.2.2 引进和扶持龙头企业,促进产业化发展

一是积极引进具有一定经济实力和市场的龙头企业,并争取资金给予扶持,使其逐步发展壮大,采取公司+协会+基地+农户的生产模式,实行订单生产,合同收购;二是鼓励乡内外各单位或个人到农村采取承包、租赁、入股等形式经营种植业,实行规模化生产,影响和带动全乡种植业的发展。

4.2.3 努力争取资金,加大投入力度

一方面要积极做好项目库的规划储备、筛选申报工作,利用项目争取资金;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民增加投入,滚动发展的投入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4.2.4 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相结合,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合理的粮经结构,是粮食生产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及农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的重要保障。因此在种植业结构调整工作中,既要考虑农民的“粮袋子”,还要兼顾农民的“钱袋子”,做到在实际生产中,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统筹考虑,促进农业增产增收。

4.2.5 优化结构与立体农业相结合

在有限的土地上,优化结构促生产,一方面要优质、高产、高效的农作物,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条件,同时安排优势互补、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的多种作物搞立体农业,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模式。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