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医疗卫生发展前景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医疗卫生发展前景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医疗卫生发展前景

第1篇: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摘 要 近几年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基层医疗卫生工作,把基层卫生摆在了医改的重要位置。尤其在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上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我所结合湖南省全省卫生人才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查阅大量文献,提出实施3+1模式、现有基层卫生人员培训、转变医学院校办学理念、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等四点建议。

关键词 卫生 人才 基层 培养

一、目前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医疗卫生队伍整体素质较低、结构不合理。湖南省卫生计生委资料显示:目前全省县市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学本科生仅占7%;医学中专学历比例达到46%;仍有9%的人员无医学学历。副高及以上职称不到1%,中级职称仅为12%,仍有18%的卫技人员无职称。

(二)卫生人才下不去。现在医学毕业生大多不选择到基层就业,主要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条件艰苦、待遇差、事业发展空间小。大多医学毕业生都存在“宁愿坐在小车里哭,也不愿坐在自行车上笑”的心理。

(三)卫生人才留不住。即使通过努力,少量卫生人才进入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也难以留住。编制偏紧、待遇太低、工作环境差、住宿条件差、生活环境差等都是卫生人才留不住的主要原因。2012年,安乡县某基层卫生院一次性从湖南中医药大学引进本科毕业生6名,待相继考取资质或研究生后全部辞职。该县2012年-2015年共从湘西龙山卫校引进护理毕业生近100名,目前仍在岗工作的寥寥无几。

(四)医学院校办学理念、培养模式与基层需求存在差距。一是部分医学院校把培养高端人才、考研量作为其主要追求目标,忽视了基层需求;二是部分医学院校课程设置没有结合基层实际需求;三是部分医学院校对医学生的思想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欠缺,医学生极少有献身基层卫生事业的精神。

(五)基层卫生机构信息闭锁,很多医学生甚至医学院校教师了解目前基层卫生事业发展状况的少,科学评估其发展前景的更少。在毕业生就业选择时偏听偏信,没有到基层工作的动机。

二、关于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的几点建议

针对当前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提几点建议。

(一)实施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3+1模式。目前,国家已经实施5+3模式培养全科医生。但是,这种模式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建议各医学职业技术学院针对基层卫生发展实际,采取3+1模式为基层培养卫生人才。即在医学大专生毕业后,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签订培养合同,对其在县级以上医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规范化培训,培训合格后,安排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培训期间,由各级财政共同解决其工资、培训经费、社会保障费用,并给予一定的生活补助。

(二)加强现有基层卫生人员培训。提升基层卫生人员水平,关键要加强现有人员培养。建议以省为单位设立基层卫生技术人员专项培训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建立完善基层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鼓励在岗人员提升学历教育,适当降低成人高考分线数,采取比较灵活的学习方式,使这部分人员到有资质的医学院校接受教育。学习期间,给予一定学费补助。

(三)转变医学院校办学理念,为基层培养更多适宜人才。建议医学院校进一步转变办学理念,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农村培养适宜的卫生人才;适当调整教学课程,面向基层合理开设相关医学课程;加强医学院校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联系,加大医学生到基层实习和实践的力度,使医学生更多地了解农村卫生状况,树立更加牢固的为老百姓服务的思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指导、引导医学生到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就业。

(四)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卫生人才流向基层。一是进一步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工作生活环境和条件。根据农村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实际需要,建议进一步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业务用房建设、职工公租房建设、配备相应医疗设施设备,并列入医改“十三五”规划,既改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环境和条件,使引进的人才有用武之地,也同步改善基层卫生人员的生活环境和条件,让引进和留住的人才在基层能“安居乐业”。二是根据实际需要适量增加编制。建议按服务人口0.8-3‰比例安排医务人员编制,并降低准入门槛,取消招考比例3:1的限制,以满足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需要。三是建立健全长效的工资待遇保障机制。对于核定的编制,建议各级财政按一定比例实行全额工资待遇保障。同时建议调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医务人员绩效工资标准,使其体现其行业特点和劳动价值,从制度层面解决农村基层卫生技术人员收入下降问题,稳定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对长期在农村卫生机构工作的高级职称人才,建议给予特殊岗位津贴。对条件艰苦的边远山区基层卫生人才,建议给予必要补助。四是加大典型宣传力度。重点宣传扎根基层卫生服务数十年的医务人员(如连续工作三十年以上),以及志愿到偏远地区服务的医学生,以他们的先进事迹感染人、鼓舞人,使更多的卫生人才乐意到基层服务,为维护农村群众的健康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第2篇: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全科医师;基层;转岗培训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3-0138-02

2011年7月国务院在《关于建立全科医生制度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为实现2020年我国初步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全科医生制度,基本形成统一规范的全科医生培养模式和“首诊在基层”的服务模式[1],标志着我国的全科医学及全科医生建设将步入制度化轨道,并将对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进医疗改革、解决看病难问题起到关键性作用[2-4]。全科医师是三级预防网中最基层的卫生服务提供人员,是卫生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支队伍。在重视基层卫生的国家和地区,全科医生一般可占到医师总数的三分之一甚至二分之一以上,发达国家的基层卫生人力优势较为明显,在人员素质方面,发达国家配置的基层卫生人员素质较高,全科医生比例很大,而我们国家基层执业医生数量很少,全科医生的比例则更少。为此,我们对石家庄市2010―2012年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学员进行了实地调研,了解了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现状、培训后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并根据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一、材料与方法

1.研究对象。石家庄及周边乡镇卫生院近三年参加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人员,共计451人。

2.研究方法。采用自行编制的调查问卷,由各培训基地工作人员进行发放、回收。调查内容包括全科医师转岗培训人员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一般情况,并且在培训结束的学员中随机抽取50人对培训后服务基层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进行调查。

二、结果

1.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在所有的学员中,男性285人(63.2%),女性166人(36.8%);大专以上222名(49.2%),中专以及下229名(50.8%);主治医师及以上56名(12.4%),医师240名(53.2%),其他155名(34.4%);工作年限10年以下175名(38.8%),10~20年200名(44.3%),20年以上76名(16.9%)。

2.学员培训后服务基层的意愿及影响因素调查。①是否愿意于基层服务及服务期限。在所调查的50份问卷中,仅有24名(48%)被调查者回答愿意继续回基层长期服务,其余26名被调查者,4名选择可以服务半年,6名选择服务1年,7名认为可以服务2~5年。②回基层服务的影响因素。问卷反馈回来的信息中,影响全科医师回基层的主要因素包括职称晋升、工资待遇、发展前景、工作调动、家庭搬迁和子女教育等。按照关注度不同,排在第一位的是工资待遇,有38%的调查者在首要影响因素中选择了该项,即担心回基层后待遇同其他未培训人员相同;排在第二位的是发展前景,有32%的调查者在首要影响因素中选择了该项,认为农村基层设备条件落后,会荒废专业,而且该年龄段正是学习技能、积累经验的大好时段,去基层会耽误自己的前景;排在第三位的是职称晋升,有18%的调查者在首要影响因素中选择了该项,认为全科医学培训结束回基层晋升职称时不一定有优势;其次是工作调动、家庭搬迁、子女教育等因素,12%的调查者在首要影响因素中选择了这几项。

三、讨论

为了尽快建立起全科医生制度,我省采取了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学历提升等项目,特别是大力开展基层在岗医生转岗培训,强化订单定向免费培训,支持基层医生符合条件后注册为全科医生或助理全科医师,鼓励大医院医生到基层服务。目前我省学员参加转岗培训的学费、教材费、理论培训阶段的住宿费及档案管理费均由省卫生厅承担,此外,还给予学员一定的生活补助。并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经过规范化培训合格并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的学员,可提前1年参加全科医学专业(中级)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我们可以看到,政府相关部门在解决医生到城乡基层服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全科医生的培养以及今后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无疑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我们同时也看到,在住院医师到城乡基层服务工作中,由于种种原因,使得医生原单位、接收单位、医生本人、群众等方方面面并不尽如人意[5]。对原单位来说,要积极安排骨干力量深入基层,充分安排好各岗位人员。对于接收单位来说,需要根据本单位特点制定出人才建设和专科发展规划,争取紧缺专业医生前来服务,相应带动本专业的发展,进而能够为医生发挥作用提供平台。原单位和接收单位务必要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这样才能开展一些新业务,发展新技术,真正的培养出水平高、走不了的专业队伍,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服务品质和为群众服务的本领。此外,提高基层卫生服务水平中的关键就是医生,因此,对下基层医生应该有相应的考核制度,例如对医生的工作时间、诊治疑难疾病病例数、治愈好转率、医疗纠纷及医疗事故发生情况临床医疗指标进行考核,此外评价其开展的院内讲座、带教手术等教学效果,以及基层地区医生和群众的评价。在此次问卷中我们也了解到,下基层服务的医生在好多方面存在着顾虑,因此,为了使服务基层的工作长期、有效地进行下去,必须调动医生的积极性。首先要政府出台一些政策,保证基层培训人员工资待遇及晋升职称方面的需求,对于愿意长期去基层工作的城市医生,也应该解决好其家庭搬迁、子女教育等问题。通过加强激励与保障机制,提高基层全科医师的社会地位,吸引更多专业基础扎实、专业思想稳定的人才去基层。

总之,如何鼓励城市全科医师到基层工作,如何引得进、留得住,让更多的全科医生愿意扎根基层,目前是影响全科医生制度发展的关键所在,也是今后工作过程中需要逐步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葛运运,徐静,周亚夫,钱东福.我国全科医学发展历史及现状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3,(16):2201-2203.

[2]杨晓玲,杜成林,赵华伟.基层医院全科医生转岗培训的实践与探讨[J].中国医院,2011,15(9):65-67.

[3]任伟,冯友梅,张亮.基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全科医生执业注册情况及规范化培训意向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7(6):651-654.

[4]齐月莉,蒋丽霞,谷小米.西安市全科医师转岗培训的现状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06,24(24):104-105.

第3篇: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互联网+;医疗资源;效率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4.001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资源配置和广大民众就医需求的矛盾日益尖锐,随着移动互联网发展、智能硬件终端普及、传感器技术进步、互联网基础设施改善,互联网医疗成为未来医疗健康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1 “互联网+”行动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研究产生背景

我国目前整体医疗服务行业环境仍存在较大挑战,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中提出推广在线医疗卫生新模式。

1.1 互联网+医疗相关概念界定

(1)“互联网+”:通过互联网提供或改善卫生服务与信息交流,不断推动互联网创新技术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广泛形成以互联网为基本平台的创新技术与效率变革的经济社会发展新样态。

(2)“互联网+医疗”:以互联网为载体和技术手段的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3)移动医疗:运用移动通信技术――如PDA平台、移动终端和卫星通信数据来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服务,深入到移动互联网领域,以基于安卓和iOS等移动终端系统的医疗健康服务类App实践应用为主体。

(4)远程医疗:以计算机技术、遥感、遥测、遥控技术为载体,充分发挥高端医院或专业医疗优质资源,辐射支撑医疗条件相对落后的边远区域、海岛或流动舰船上的伤病员,实现远距离诊断、治疗和咨询服务。

(5)网络医院:田军章(2016)认为网络医院是以医疗机构为依托,通过互联网信息化技术,构建医疗机构之外的服务对象开展专业在线互动诊疗、咨询预诊等远程服务的互联网医疗平台。

1.2 “互联网+”行动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研究背景

医疗服务,特别是我国的医疗服务具备互联网入侵的所有特征:大空间、低效率、多痛点、长尾特征。

1.2.1 医疗服务空间巨大

2014年我国卫生费用总支出将近3万6千亿,近10年来,一直保持近20%增长速度,预测2020年中国医疗卫生健康产业规模将达到8万亿。

1.2.2 医疗服务效率低下

根据彭博社的世界各国医疗系统效率排名,在被调查的500万以上人口,人均GDP至少5000美元,预期寿命至少70岁的47个国家中,中国排名第36。

1.2.3 医疗服务痛点较多

从患者角度,看病难、看病贵是一个长时期得不到解决的问题。院内医疗服务质量低下,院外跟踪病情空白问题凸显;从医生角度,医患矛盾日趋尖锐,医生职业工作强度大、收入较低、风险较高。从医院角度,三甲医院超负荷运营,医疗被迫扩张成管理难度加大,而另一方面基层医院门可罗雀,医疗资源大幅浪费。

1.2.4 医疗服务长尾显著

我国人口空间分布呈不均匀态势,存在大量长尾人群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服务;三甲医院分布格局过于集中,多数高端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大部分地区罕见病难以满足治疗需求;卫生部的《国家基本药物目录》2012年版同2009年版对比,药品品种增长迅速,药品产品数量惊人,仅2013年,就批准药品注册申请416件,新药长尾特征明显。

2 “互联网+”行动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现状分析

吉林省拥有相对完善的医疗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截至2015年末,全省有卫生技术人员15.09万人,实现全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100%,但在全国互联网医疗蓬勃发展的大环境下,面临着融入全国互联网医疗行业的发展与升级问题。

2.1 吉林省互联网+医疗发展现状

2.1.1 政策环境

吉林省于2016年4月26日《关于积极推进吉林省“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强调完善医疗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吉林省医疗健康信息平台,促进区域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监管和综合管理等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推进我省优质医疗资源、居民健康、医疗档案等信息共享。推动吉林省人民医院及吉林大学白求恩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等大中型医院开展在线预约门诊、远程医疗、健康管理等业务。加快智能心电监控、生物芯片、智能眼镜、智能手环、嵌入式人体传感器等可穿戴设备产业化。鼓励省内医疗健康企业与百度、华为等互联网龙头企业开展合作,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开展健康预诊、实证服务,实行长期跟踪、定期更新、预测预警等特色化管理服务。

2.1.2 医疗状况

智慧医疗未来强调协同统筹平台和运用平台形成不同区域间的互相联通。当前吉林省正在积极打造医院信息化三级管理平台,省、市、县三级区域卫生信息化平台与公共卫生服务和医院有机结合;吉林省民营医院部分已开设远程诊疗中心,对接优质资源;长春北部建立了全国区域性数据中心。

2.1.3 存在问题

吉林省互网医疗产业发展起步较晚,目前发展主要集中在医院信息化建设这一初级阶段,医院联网服务形式主要表现为网上挂号、预约问诊等基础服务,对“互联网+”深刻含义的正确理解和逐步实现对当前吉林省互联网医疗发展非常重要。

2.2 互联网+医疗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日等发达国家的互联网医疗产业距今已发展多年,拥有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和产业布局。通过借鉴国外先进发展成果和经验,增强我国在互联网医疗发展领域的预见性、先进性和创造性,有助于我国的互联网医疗产业良性健康发展。

2.3 吉林省与国内其他地区比较分析

吉林省近年来大力发展互联网医疗,也取得了可喜成果,但与浙江等省相比,互联网医疗发展模式和现状,医疗资源配置与互联网结合都有待进一步发展。

3 “互联网+”行动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改进对策及建议

吉林省互联网医疗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问题,包括目前移动互联网医疗产业的技术难题、商业模式建构以及医疗资源分配不均、供不应求等问题,拟解决病患信息不对称、医疗资源浪费、增加医院社会效益、包括缓和医患之间尖锐矛盾等问题。

3.1 互联网+医疗发展模式

随着医院信息化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医疗在线服务行业逐渐崛起、医疗服务开始由PC端向智能移动端的转变,并形成五种发展模式:互联网+医院形成智慧医院;互联网+硬件形成智能可穿戴设备;互联网+医药形成医药电商;互联网+保险形成个性化商保服务以及互联网+基因形成精准医疗。

3.2 “互联网+”行动与医疗资源配置效率改进策略

(1)在医院方面,建设智慧医院。加强医院与科技公司合作,从多个维度构建基于诊疗病例和持续监测的病患数据,通过智能算法和数据挖掘形成精准、高效的诊疗实证,形成诊疗方法论上的创新,实现移动全流程无纸化、智能指引信息透明化、挂号费用优惠差异化、支付方式多元化、安全部署独立化。

(2)在患者方面,优化App界面及环节构成。可参考“掌上浙一”APP软件将界面分为手机挂号、智能分诊、取报告单、医院导航、健康资讯等板块的做法,让患者根据人体模型选择不舒服的部位,显示相关部位易发疾病及主要症状和伴随症状,使患者能够进行初步自诊,并提供相应医院及科室建议,进行线上智能分诊,完善“就诊卡”模式并拓宽服务,延展至院内可能活动,开设支付宝就诊预约、就医流程指导、医药费移动支付等功能。

(3)在制度方面,建立健全医疗纠纷责任认定制度。将责任具体化,明确到医院、个人及第三方平台,建立医疗纠纷调解机构或部门,进行赔偿判定与事后调解,重塑公信力,缓和医患矛盾。

(4)在信息方面,建立信息联网云平台。可参考浙江省中医院“医联体”云平台,整合优质资源、有效分配,通过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线联动的分级诊疗,建立有效机制与法律法规以保障个人信息安全,加强信息提供与使用的监管与约束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5)在药企和保险公司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共享院内、院外可持续监测的大样本数据,辅助医药企业有针对性的药物开发,为保险公司提供可供追溯的客户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医疗及社会资源配置合理化。

4 结语

在互联网医疗产业中,我国医疗行业蕴藏着重大技术创新等巨大的潜力,国内也存在着巨大的市场需求。作为发展经济和保障民生的重点行业,创新发展互联网医疗行业发展模式一定会对未来我国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医疗卫生发展方面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国强,由丽孪,陈思等.互联网+医疗模式的初步探索[J].中国数字医学,2015,10(6):1518.

[2]王晶,朱慧颖.“互联网+医疗”重构医疗五大产业链的分析[J].互联网医疗中国会.互网天地,2015,(08):15.

[3]闵杰.互联网+医疗的探索与痛点[J].吉林医学信息,2015,31(4):2729.

[4]方诗旭.“互联网”医疗:打通健康干预全过程[J].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广州智慧城市分院.世界电信,2015:5762.

第4篇: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 护理 现状 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1-250-02

护理人力资源是卫生人力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是指护理组织对护士的有效管理和使用的思想和行为,就是投入力量“开采”和“利用”护理人力,它包括就业与录用、人力配置、激励、教育培训等方面内容。其内涵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调动人的积极性,发挥人的创造力,把人力资源由潜能转变为财富。如何对医院人员中占比近50%的护理人员进行规划、培训、开发和合理利用好,成为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的一项课题。科学的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仅能发挥其聪明才智,提高护理工作效率,为患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同时能最大程度地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稳定护理队伍,缓解护理行业的供需矛盾。

一、国外护理人员紧缺原因

国外护理人员紧缺现象存在近40年历史,目前各国欧美发达国家都普遍存在护理人员短缺情况。究其原因:

1.与择业环境有关。女性就业岗位及就业面的增加和扩大,护理岗位压力大,不受尊重等原因都影响护理的选择面。

2.与人力成本有关。在国外护理分级管理的收入差距较大,一个成熟的护理人员费用较高,一些国家普通采用少聘用高级护理人员,大量使用初级护理人员,或是用护理人员替代一些医生的工作职能。

3.与老龄化有关。一方面是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的老龄化;另一方面是护理队伍的老龄化。美国注册护士平均年龄42岁,加拿大为48岁,英国和澳大利亚平均40岁。

4.与经济危机有关。根据美国的一项统计,每遇到经济危机时,美国护理人员的就业率就提高,因经济危机造成的家庭压力,女性外出工作的机率增加。

5.与社会福利人均占有护理比率有关。国外对床护比有明确的规定,此外每千人注册注册护理人员,美国是10人,加拿大是7人,澳大利亚是6人,英国是12人,我国城镇是3人,农村不到1人。

二、国内护理人员紧缺原因

我国近年来逐步出现护理用工紧缺的现象,与我国特定的国情有一定关系。

1.与国家深化医改有关。随着国家对医改的深入,对国民健康的重视及各级政府对卫生事业的关注,卫生经费投入逐年增加,改善医疗服务条件成为近年各级医院发展的新的主流。医院的扩张、床位数的增加,使医疗行业对护理人员需求量增加。

2.与城市环境、医院规模有关。相对而言,护理用工紧缺呈倒金字塔型。越是大的城市、大型医院由于条件待遇各方面等原因,能吸引护理人员,而小城市乡镇、中小型医院、中心卫生院等对护理人员的吸引力不大在。

3.与计划生育及生存环境有关。自国家推行计划生育后,独生子女目前占国内家庭的主流,由于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大、强度大、收入低、地位低及世俗偏见等原因,家庭不赞同不鼓励子女报考护理专业。

4.与学历有关。近年来,我国对学历要求的重视及各级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对学历要求的提高,护理人员的学历要求也普遍提高。而我国因解放初期的特殊原因,取消了高等护理教育,护理教育成为单一的中专教育,直至20世纪80年代中期,高等护理教育才逐步恢复。至目前为止,中专护理仍占一定量的比例,大专和本科学历较少,硕士及以上学历更少,而医院管理的要求及人员结构需求,对中专护理人员的需求量在逐步减少,对大专以上护理人员需求增加,间接导致护理人员匮乏。

三、南通市妇幼保健院现有护理人力资源配置现状

1.现有护理人员规模。我院现有护理人员355人,其中高级职称22人、中级111人、初级222人,高、中、初比例为1:5:10;本科及以上学历139人、大专学历181人、中专学历35人,其中本科及以上学历人员占比39.15%;35岁以下236人,36-45岁73人,46-50岁21名,50岁以上25人,其中35岁以上人员占比34%。

2.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原因。(1)数量配置不合理。我院2013年整体搬迁到新区,床位数由原来的320张扩张到600张,随着工作量的快速上升、服务对象需求不断增加,促使护理岗位工作量增大,对护理人员的需求也相应增加。根据国家卫计委制定的《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5年)》要求,到2015年,全国100%的三级医院、二级医院的护士配置应当达到国家规定的护士配备标准,其中,三级综合医院、部分三级专科医院(肿瘤、儿童、妇产、心血管病专科医院)全院护士总数与实际开放床位比不低于0.8:1。按此要求,我院护士应配置480人,而目前我院护士是按照《江苏省三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与细则》中规定床护比1:0.6的要求配置的。随着各种新业务、新技术的不断推广以及我院服务对象是妇女儿童这一特殊群体,使得护理工作量大幅度增加,按此比例配备护士数量一是远远不能达到国家要求的配备标准,二是不能满足人们健康保健服务的需求。(2)人员分布不合理。部分护理人员流失到非护理岗位。很多高资历的一线护士不断向非临床科室转移,寻找各样原因退居“二线”,向行政后勤部门以及门诊部门分流后,导致临床护士人员数量减少,护理服务质量下降。(3)结构配置不合理。从经验、能力、体力等方面综合评定,中青年(即35~50岁)是护理人员在生理、心理临床发挥作用的最佳成熟期。然而由于事业编制使用的限制,聘用制护士的大量使用,目前我院护理人员以年轻所占比例较大,35-50岁人员仅占26.5%,人才梯队结构不合理。职称构成以中初级为主,高职称人员仅占6%,难以发挥其指导、带教作用,不能满足护理事业发展的需要和病人对护理服务的需求。(4)职业特点等其他因素。护理岗位工作繁重,24小时三班倒,又加上人员短缺,护士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另外还要安排节假日休息及病假、事假、产假、公休等,特别是生育二胎政策放开后,请病事假、产假人员逐年上升,实际在岗人数减少。长期三班倒扰乱了正常的生活规律,使得其身体素质下降,加上目前社会舆论导向致使医患关系紧张,部分护理人员选择调离护士岗位或是转行以及编外合同制护士队伍的不稳定,导致护士流失严重,引起阶段性的短缺。

四、管理对策

1.合理配置、科学规划招聘计划。(1)坚持总量保证、满足临床、适应科室的原则。优化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与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要求相适应,各护理单元护士基数根据专科特点、病区工作量、技术难度、护理风险差别化配置护理人员数量。合理制定护理人力资源五年发展规划,每年根据现有护理人员情况、各层次配备情况、医院发展及新业务发展需要等综合考虑招聘计划,提前做好护理资源的储备。(2)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储备库。确定一定人数的机动护理人员,确保突发事件以及特殊情况下临床护理人力的应急调配。(3)建立合理购买护理人力资源服务制度。在护理资源紧缺的情况,在内部形成合理购买护理劳动力相关机制,在减少医院成本支出的同时,调动剩余护理资源的积极性。

2.合理定岗,加强岗位能级管理。(1)科学设置护理岗位。按照江苏省卫生厅《医院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合理设置护理岗位。按需设岗,根据工作量、实际工作需求及临床护理质量的原则设置岗位。制定岗位职责说明书,落实各级护理人员的岗位职责。(2)严格职称申报及岗位聘用。按岗聘用,评聘分开,合理调整各部门(病区)护士职称结构,逐步做到各部门(病区)高、中、初级比例为1:3:6。岗位聘用向临床一线、高风险、技术难度高的护理岗位倾斜。调整职称数量,尽量增加中、高级职称名额,满足护理队伍需求。2013年我院护理高级岗位由原来的10个增加到38个,中级岗位增加到144个,解决了一大批中、高护理人员岗位聘用问题,大大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护理高级职称岗位设置在一线临床护理岗位。专业技术资格的申报与临床护士专业实践工作紧密结合,非护理岗位人员不得报考或申报护理专业技术职务,促使护理人员回归护理岗位,保证临床一线的护理人力资源的稳定性。凡不含护士职责的岗位不得安排护理人员,严格控制护士调离护理岗位,以保证有限的护士人力在护理岗位上,确保临床护理质量。(3)划分护士能级管理,分层使用护士。根据护理人员的年龄职称、学科专长、工作能力、身体条件等,将临床护理岗位分为N1―N4四个技术等级,制定《护理专业人员分级体系和晋级标准》,按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明确晋级的条件、程序和操作方法。分级体系作为实施岗位能力培养、职称晋升评聘、绩效考核和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4)减少非护理岗位工作职责。加强信息化建设及后勤服务路径。提高信息化办公能力,开辟护理临床路径及查房工作、诊间结算、种类申请电子化;提高后勤服务社会化程度,加强下收下送工作,建设患者服务中心及后勤保障中心,提高后勤应急响应能力,切实减轻护理人员负担,更有效的为患者服务。

3.完善绩效考核和分配机制。(1)护理人员绩效垂直考核发放。为进一步体现护理人员劳动价值,提高护士待遇,,使其收入与付出相符,我院实行医护分开考核核算,护理人员绩效工资由护理部垂直管理,制定《护理人员绩效考核发放办法》,护理部直接考核发放奖励性绩效工资。按照不同职称、责任制订不同管理系数;确定科室二次分配原则,绩效分配向工作量大、护理风险大、技术难度高、轮值夜班多的临床护理岗位倾斜,合理拉开收入分配差距,充分调动护士的工作热情及积极性。(2)护士长绩效不参与科室发放,由院部统一考核发放,避免与民争利,影响基础职工积极性。

4.加强教育与培训。(1)实行岗前培训和岗位规范化培训制度。科教科、护理部根据护士的实际业务水平、岗位工作需要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制定、实施《护士继续教育计划》,加强护士的继续教育,注重新知识、新技术的培训和应用。(2)加强专科护理培训。根据临床专科护理发展和专科护理岗位的需要,开展对护士的专科护理培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3)开展对外交流。给予优秀护理人员交流学习机会,及参与学习的平台,帮助护理人员了解掌握新知识、新技术,提升护理管理品质。(4)开展“品管圈”活动。根据各科室护理特色,开展各种形式的“品管圈”活动,让护理人员主动参与到提升护理质量及服务的活动中。(5)鼓励学历再教育,毕业后医院给予一定的奖励,提高护理人员学历层次,提高护理技能,从而更好地满足临床服务的需要。(6)开展职业设计。在医院、科室发展规划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护理人员进行职业规划,为护理人员的职业发展提供建议与支持。

5.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气氛。(1)加强护理文化建设,体现人文关怀。工会、护理部及相关部门开展以激励为主的多种技术练兵及慰问活动,增强护理队伍的凝聚力、归属感及自豪感。(2)贯彻“以护士为本”的管理理念,尊重、爱护护士。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健康保护,每年进行一次体检,有针对性地增加检查项目;对怀孕前期的护士值夜班予以特殊照顾;护士长可以根据病员情况、工作量灵活进行弹性排班,合理安排上班时间和护士人数,加强薄弱时段护理,体现护理管理的层级性。(3)加强合同制护理人员人文管理。我院护理人员中近50%是编外合同制护理人员,与编内人员共同承担医院的各项护理工作任务。医院领导非常关心她们,给予人文关怀,在日常工作中,多与她们沟通交流,十分注重调动编外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在人事管理上一视同仁,与编内人员一同纳入岗位管理,参与岗位竞聘,同样执行公开招聘、年度考核、绩效考核、职称考试、进修培训、评先评优、档案管理等人事管理制度。实行同工同酬,积极保障编外人员正常的法定休假及带薪年假等合法权益。与编内职工同样享受医院工会福利、医疗费报销等各种福利待遇。使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医院一份子。每年拿出一定数量的编制,通过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给机会让她们入编。这使入编的人有了干劲,尚未入编的人有了盼头,对稳定护理队伍起到重要作用。我院近几年通过公开招考入编20多人。

新医改要求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使全体居民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服务质量、服务效率和群众满意度显著提高,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护理作为医疗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几年来,我院在保障护理队伍的稳定性,提高护理队伍的积极性,采用多种措施,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在医院发展的同时同样也面临一些管理的难题:一是护理绩效的垂直发放与临床科室之间的协调关系;二是现有护理人员的大量增加与未来医院发展前景的关系;三是护理人员的大量增加与梯队建设的关系。由此看来,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运用及紧缺现象将是与未来医疗卫生发展共存的问题,还需要认真思考并着力解决。

参考文献

[1] 潘春晔.公立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措施与实践[J].医院管理论坛,2013(12)

[2] 杨翔宇,成翼娟.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不足现状及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04(10)

[3] 郑凡,江秀敏.我国护理人力资源配置情况及管理措施[J].福建医药杂志,2015(2)

[4] 刘旭.未来中国护理管理之我见[J].护理研究,2004(2A)

[5] 李萍,王芳,侯铭,宋长爱.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护理管理,2009(10)

[6] 樊静.我国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全科护理,2011(12)

第5篇:医疗卫生发展前景范文

关键词:社区服务 老龄人口 区域差异 精神需求

我国当前主要的养老方式是以居家养老为主体,以社区养老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补充。因此,社区作为主要的养老服务提供方,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现阶段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专业水准,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我国当前养老服务体系中存在的问题。所以,对社区养老的相关分析研究不仅有助于厘清未来养老方式的选择问题而且有助于建立健全我国的养老服务体系。

一、社区养老的兴起探源及发展前景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多,中国面临着越来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根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我国大陆六十岁以上老人已达到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1]按照联合国传统标准,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为“老龄化社会”,超过14%为“老龄社会”。也就是说,在未来一到两年,我国将正式迈入“老龄社会”。据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至2040年将是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按中生育方案计算),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40年将达到22%,2055年达到25%,此后将在24%——26%之间徘徊。[2]老龄化进程提速将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很大的挑战;一方面,未来劳动力人口的负担将大幅上升;另一方面,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将对整个社会产生直接考验。由此可见,老龄化所带来的问题在社会转型时期将会变得愈益复杂。因此,养老问题对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养老问题能否解决,如何解决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课题。

就当前而言,居家养老仍是我国养老模式中的主流,但是随着家庭结构的核心化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居家养老的功能在不断弱化。而机构养老由于受到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的制约,存在着许多尚未解决的问题,还无法挑起养老事业的重担。社区养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社区养老融合了居家养老和机构养老的优势,是一种新型的养老模式,无疑地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二、问题的提出

鉴于我国目前快速变更的社会环境,老年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需求出现了较大的变化。因此老年人的需求满足的因素是涉及多个方面的,而他们的这些需求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又是衡量社区养老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

在现代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进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伴随着家庭保障功能的不断弱化,空巢化的问题也随之产生,据北大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完成的《中国民生发展报告2012》显示,全国有75.2%的已婚成年子女不与父母同住,空巢家庭比例迅速上升。因此,社区作为当前主要的养老服务供给方,如何更好地替补家庭保障功能,满足老年人口的各方面需求,将成为今后养老服务工作不断完善的主要内容。在基于对北京市的分析研究上,本文将主要从需求与供给的两个方面展开,探讨养老服务体系的改革与完善措施。

三、北京市的相关现状

(一)北京市的人口老龄化情况与社区养老服务现状

近年来,北京人口老龄化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发展之快前所未有。预计到2015年,北京老年人口将达到360万;到2020年,这一数字更将上升至450万,占总人口的20%,社会进入深度老龄化阶段。[3]根据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老龄事业发展,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的报告,北京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但是与人口老龄化、老年人口高龄化快速发展的形势存在很大的差距。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未富先老”、“空巢老人”等诸多现象。由于家庭规模小型化,身边无子女的纯老年人家庭户正在日益增加。据报告中的调查数字显示,老年人与子女或亲属共同居住生活的占78.3%,空巢老人占21.7%。高龄老人、空巢老人的不断增加,已经成为北京人口老龄化过程中的重要特征。报告强调,居家养老、社区医疗服务是当前老年人的首选,但是,目前,北京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严重不足,服务项目和服务内容不全;社区卫生服务站缺医少药,老年人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十分突出,老龄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均不能满足老年人的日常需求。[4]

(二)北京市社区养老的区域差异

在北京市范围内,各个区县的社区养老事业发展进程不一。在市中心或距其较近的一些区的社区养老服务相对比较完善,而距离较远的一些区县则有待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体系。

比如东城西城区在市中心且是老城区,居民较多,老年人也较多,然后其住宅区又集中了各部委、国家机关的家属院,各项优惠政策及养老方案试点均优先在这两个区域实行。相较之下,海淀区多为高校园区,密云县是全国农业生态试点县、第一产业比较发达,老龄人口较少并且离市中心相对较远。其他的区县也有类似的问题,因此在硬件设施和政策规定等方面各个区县存在较大差异。以西城区为例,该区从2004年就开展和推广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前三年的试点工作,初步形成了社区居家养老工作的基本格局。在此基础上西城区于2007年进行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需求”的调查,通过调查,形成了西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体系。[5]其下属的月坛街道下的三里河社区的老年居民对96156热线电话具体的服务内容就比较了解;而相较之下,位于海淀区的八里庄的社区老年居民对于社区服务中心的了解就比较少。在调查走访过程中,我们发现,各个社区之间的基础设施条件,居民的经济条件的差异明显,故而各区之间的社区服务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

四、需求分析

社区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是为了满足老年人口在养老过程中的各项需求。社区养老服务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养老服务提供方就应当以老龄人口的需求为评估标准,其工作成效也应当以接受服务的群体的满足程度为考量。因此社区服务机构在规划和发展的过程中,必须研究老年人的具体需求。

而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老年人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发展的趋势。从我国目前的社会现实来看,公众对老年人需求的认知存在两大误区,一是只将老年人看做被照顾被关怀的对象,而忽视了老年群体身上存在的能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只注重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割裂物质与精神需求,不利于改善老年人的综合生活质量。[6]

近些年来,随着北京市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财政收入的增加,北京市在社区养老服务方面提供了大力支持。除了财政上的补贴力度不断加大外,还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引进专业的社区工作人员,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开始建立健全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因此,虽然北京市各区县区域差异较大,但总体来说其辖区内普通的社区养老服务机构也能满足老年人基本生活需求。故而,从老年人尤其是处于空巢状态中的老年人(无特殊困难状况)的角度来说,现阶段的物质需求已经基本得到了满足,而当下人们更应当关注的则是老年人在精神层面的需求问题。

精神需求是相对于物质需求而言的,就目前而言,主要包括受尊重的需求、社会交往的需求、休闲娱乐的需求以及价值实现的需求,精神需求的满足程度是衡量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步入老龄阶段后,身体功能的损伤、丧偶或疾病的产生,都可能使老年人产生抑郁等精神问题。[7]要实现人心理需求上的满足,就必须使之在各个精神层面得到支持。从社会层面来说,尊老敬老的社会环境有助于提升老年人的地位,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老年人的社会地位在无形中被降低甚至被忽略。商业化住宅区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邻里关系,使退居家庭的老年人的社交范围迅速缩小。子女的孝顺原本是对老年人最好的精神慰藉,然而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使成年子女往往无暇顾及老人的精神健康;空巢化现象的不断出现,也使得该问题愈发难以解决。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社区养老服务机构能在多大程度上弥补子女精神赡养的缺失,决定了当下乃至今后老年人精神需求的解决与否。

五、服务供给问题分析

目前中国的城镇社区老年服务体系主要包括社区老年服务机构和设施、社区医疗卫生保健服务、老年紧急救援服务以及居家养老服务。[8]在当前我国积极推动以居家养老为主,社区养老为辅的基本养老方式的过程中,为了让老人在自己熟悉的社区环境中获得优质服务,需要在社区中积极建设相关的老年人活动中心、社区服务中心、老年大学、老年文化活动室以及老年人康复中心等设施。

截至2011年底,北京共有养老机构401家,这些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主要有日常照料服务(包括送餐上门、洗衣买菜、打扫卫生、日间照料)、医疗康复服务(陪同看病、家庭病床、健康护理、社区卫生站、专科医院、取药、散步)和精神文化生活服务(法律咨询、法律援助、文化生活、聊天读报、学习专长)等。[9]以西城区为例,在日常照料方面,居家养老送餐主要的服务对象是辖区内高龄、独居、特困、孤寡、残疾、低保和处在低保边缘的老年人,对符合国家标准的特困、低保、孤寡、残疾老年人给予“政府买单”政策,对那些属于低保边缘的老年人补贴50%,或只收取成本价的有偿送餐。在医疗护理方面,西城区大、中型综合医院与社区卫生站有机配合,为老年人就医开设绿色通道,实现了大病去医院,康复在社区,日常护理进家庭的良性循环。

由此可以发现,在我国现行的社区养老服务体系中,为老年人提供基本的生活、医疗服务的条件已经具备,现阶段老年人的基本物质需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满足。在目前社会的发展阶段,老年人更需要得到满足的是心理需求,而在当前的养老服务体系中,满足该项需求仍有许多工作要做。

结合国内外的不同经验,在满足了老年人生活家政方面的服务,保证了其基本医疗及健康水平后。完善老年人发展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就目前来看,我国现行能为老年人提供发展利的机构主要是老年大学。但随着社会进一步发展,老龄人口进一步增加,老年大学的设置应当进一步完善,才能达到其进行终身教育的目的。与此同时,老年娱乐活动的举办职责,应更多由社区承担。此外,目前我国的退休年龄距离距我国老年人口的平均寿命仍有十多年的时间,老年人完全有能力通过再就业培训重新返回一些岗位,充分发挥余热。结合国外的经验,对老年人进行社会再就业的培训主要应由社区提供,这将是社区服务今后需要建立并完善的主要项目。

六、夯实社区养老服务的相关建议

唯有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社区养老机构才能有效分配养老服务资源,才能及时快捷的实现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两方面信息对接,才能真正在社区层面建立社会化的养老服务支持体系。

(一)搭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信息系统,即通过现代通信信息技术构建社区的信息服务网络和为老服务平台,一方面实现对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信息的了解和掌握;另一方面实现社区内多种养老服务资源的整合,由此就可以实现养老服务供求信息对接。并且对于政府而言,是减轻财政压力,节约政府成本、使有限的养老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进而真正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选择。[10]

(二)建立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评估机制,使有限的养老资源得以公正合理的分配。社区养老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对辖区内老年人的基本情况和养老服务需求意愿进行翔实的登记,并运用社区养老服务信息系统进行相关资源的跟进。

(三)政府和民间组织在社区养老服务提供上要有不同作为。《中国老龄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加大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的财政投入,鼓励社会资本进入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领域,积极发展老年人社会福利事业;积极鼓励、引导和规范个体私营和外资等非公有资本参与老龄产业的发展。对于那些现有资金不足养老或者有特殊困难的老年人,政府的财政资源应该向他们倾斜,使之能参加较低层次的社区养老;而对于那些经济状况比较好的老年人,政府就应该把这一块的养老服务交给民办养老机构,并通过出台土地供应、税费减免、信贷支持、市场准入等综合配套优惠政策支持促进其健康合理发展。

(四)养老服务作为社会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其本身的服务性质决定了社区福利服务体系的提升,不仅需要外在的物质支持,更需要整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提升。目前,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的提供者受教育水平和专业技能与工作要求有较大差距,难以保证服务质量,满足老年人的需要。而作为一项服务性行业,不仅要有科学的管理手段,更需要服务提供者有良好的专业工作素质,所以政府应增大资金支持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工资待遇,吸引专业社工人才的进入,并通过营造良好的敬老爱老社会范围,鼓励更多的志愿者走进社区。

本文系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度院级学生科研项目最终成果。项目编号:12YX022。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公报[1](第1号) 2011年

[2]王金营.未来人口发展失衡引发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思考[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六期

[3]http:///gn/2010/09-17/2540258.shtml 中国新闻网 2010年9月17日

[4]北京市老龄委.《推进北京老龄事业发展 完善养老服务和保障体系议案》 2010年6月

[5]李兵,朱建民,郝宾,洪小良,王雪梅,高军.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政府的职责[J].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8年增刊

[6]郭爱妹,张庆凡.城乡空巢老年人的生存状态与社会保障研究[M].中山大学出版社,2011年

[7]李昺伟.中国城市老年人社区照顾综合服务模式的探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8]陈雪萍.以社区为基础的老年人长期照护体系构建——基于杭州的实证分析[M].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