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1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加快城镇化发展步伐

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

2011年起,安顺市委、市政府每年召开一次全市城镇化暨小城镇建设推进大会,对承办地给予不少于2000万元的以奖代补资金,极大地调动了各区县的积极性,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城镇化进程,城镇化率均以每年1.5个百分点的速度递增。2011年以来,全市城镇化推进力度最大、投入最多、成效最明显,安顺已步入城镇化发展的快车道。

城乡面貌显著变化,城市规模不断扩大。2011年至2013年,全市城镇化率从36.5%提高到39.5%,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从36平方公里拓展到50平方公里。全市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有力促进了平坝、普定与中心城区同城化、一体化发展。中心城区的虹湖新区和新火车站片区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启动,二环路、北四号路、中华西路等主次干道建设基本完成,城市框架快速拉大。

城镇布局渐优,要素逐步有效聚集。全市各区县坚持以规划为龙头,统筹区域发展,引导产业聚集,加快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体系。“5个100工程”规划编制全面完成,有力地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产业向园区集聚。三年来,全市“5个100工程”累计实施项目1175个,共完成投资477.39亿元,实现招商引资1070亿元,实际到位资金345.85亿元。产业园区入驻企业由216户增长到634户,园区工业增加值由26.42亿元增长到79.22亿元。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不断完善。三年来,全市累计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1.5倍。城镇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273公里,人均城市道路面积从6.15平方米增加到7.9平方米。中心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面积由16.94%和1.36平方米提高到目前的22.99%和1.95平方米。各区县“五个一”工程基本建成投用。15个省、市级示范小城镇“8个1”和“8+3”工程全部开工,累计完成投资27亿元。

城乡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三年来,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5.04万人,新增创业户4600户,创业带动就业22300人,登记设立小微企业2889户。2013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39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801元,分别比2011年提高3094元和1434元。城乡居民住房条件不断改善,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27.8平方米。教育、医疗等条件进一步改善,安顺职院新校区开工建设,西秀高中、关岭民中等建成投用,乡镇公办幼儿园实现全覆盖。新建改建了一批社区卫生服务站、中心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建设达标率由20%提高到68%,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实现全覆盖。

城镇化带动战略

是加快发展必由之路

回顾总结三年来安顺市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实践,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经验和启示:

必须坚定实施城镇化战略的信心和决心。自全市第一次城镇化推进大会召开以来,全市各级各部门对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认识高度统一,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克服了诸多困难和问题,在实干中增强了能力、坚定了发展的信心。实践表明,实施城镇化带动战略是符合安顺发展实际的,是加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必须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下大力推进。

必须牢固确立规划的龙头地位。只有编制好高起点、高水平、重特色的优质规划,城镇建设才能实现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的合理化、科学化。近年来,安顺市不断加大规划编制力度,协调统筹各级各类规划衔接问题,初步建立起一套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和专项规划等完整、明晰的规划体系。这也让安顺城市建设实现了空间布局和发展时序的合理化,有效避免了无序建设和低水平重复建设。

必须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夯实发展基础。城镇化推进的核心在于人的城镇化,必须确保城镇化过程中人“进得来、留得住、过得好”,实现这一目标必须不断提高城镇对产业的吸引力和聚集能力,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三年来,安顺市坚持以城镇道路建设为重点,同步推进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有效地拉大了城镇框架,促进了产城互动。出台实施了一揽子配套政策措施,努力破除城镇化的硬件障碍,打通了城乡一体化的政策通道。

必须坚持长短结合有序推进各项建设工作。为了弥补在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欠账。三年来,安顺市先后启动实施贵安城市快速干道、市人民医院新院等重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这类基础性、长期性工程,在打牢发展基础的同时,实施完成了虹山湖景观一期整治、中心城区绿化、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加大城市管理力度等工作,使城市面貌、交通秩序、环境卫生等大为改观,不断增强群众的自豪感和满意度,极大地提振了广大干部群众的精气神。

“新”字上下功夫

“特”字上做文章

近年来,安顺市城镇化快速发展,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问题是在“新”字上功夫下得不够,在“特”字上文章做得不足。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大不同,在于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安顺今后的城镇化发展,要在“新”字上下功夫,在“特”字上做文章,走出一条符合安顺实际的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努力把安顺打造成为山城、水城、林城、花城,建设“山在城中、城在景中、山环水绕、人行景中”的秀美安顺。

在思想理念上求新。一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新理念,让新型城市化带来的现代文明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二是树立科学管理的新理念,实现城市管理的长效化、数字化、精细化和社区化从整体上提升城市建设和管理水平;三是树立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妥善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与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理念融入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经营的各个方面;四是树立统筹发展的新理念,通过以城带乡,城乡协调发展,着力形成“以新型城市化带动新农村建设”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第2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新型城镇化是我国最大的内需潜力、最深刻的结构调整、最重要的战略选择和最持久的发展动力。实践表明,城镇化建设没有统一的模式,既不能盲目照搬照抄,搞“一刀切”、“一元化”、“千城一貌”和一哄而上,也不能只注重城镇建设,把城镇化简单地变成征地、拆迁、盖楼,忽视了“人”的感受,而是应该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以人为本。赤峰市推进城镇化的目标是: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新赤峰。

一、立足“三个突出”,构建城镇发展新格局

突出发展定位。为了贯彻落实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赤峰市紧密结合实际,从历史、区位、人口、资源、产业等比较优势出发,明确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把赤峰市打造成为国家重要的有色金属、清洁能源、新型化工、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草原文化旅游基地;建成百万人口区域性中心城市、蒙东冀北辽西地区商贸物流枢纽城市、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中国北方集约高效节水示范区;京津、辽沈地区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首都北京的安全稳定屏障的目标。这样的发展定位为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指明了方向,丰富了内容,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突出规划引领。广泛听取包括专家学者在内的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充分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新趋势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城镇化发展的要求,编制具有超前性、分阶段性和科学性的城镇发展规划,在覆盖上求“全”,在程度上求“深”,在水平上求“高”,留足城镇发展空间,确保规划长期不落后。按照“四个同等重要”即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同等重要、地上工程和地下工程同等重要、硬件建设和软件建设同等重要、城镇建设和城镇管理同等重要的理念,高水平编制了《中心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从城市总体设计、区域发展规划、专业规划、控详及修建性详细规划等不同角度,规划出了层次分明、布局合理、着眼长远、满足近期的城市发展蓝图。目前,中心城区控制性详规覆盖率达85%,旗县城关镇、苏木乡镇规划覆盖率达到100%和78.8%。

突出空间布局。统筹考虑人口容量、产业支撑、就业需求、土地供应、水资源供给、环境承载等要素,把城镇规划与产业发展等其他规划进行充分衔接,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以旗县城关镇为骨干,以小城镇为基础,城镇功能互补、产业合理分工、人口合理分布的城镇体系,形成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城镇协调发展机制。按照中心城市的标准,南部以天义镇、北部以大板镇为重点,建设2个次中心城市和7个旗县城关镇。按照县城的标准,对全市132个苏木乡镇进行分类指导,因地制宜,重点建设34个特色小城镇。按照小城镇的标准,加快新农村新牧区建设,推动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延伸,确保水、电、路、广播电视、网络等基础设施实现较高水平的“村村通”。

二、实施“四大工程”,建设精品城镇

按照“山水园林、生态宜居”的精品城镇建设理念,以红山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为基础营造民族特色,以推进绿色城镇为主线营造园林特色,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宜游城镇。

实施扩容提质工程。2003年以来,为缓解老城区人口稠密、交通拥堵、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空间严重不足的矛盾,按照中心城区“西移北扩、组团式发展”的思路,高标准建设城市新区,不断拉大城市框架。总规划面积近70平方公里的八家组团、小新地组团、桥北组团、松北组团相继建成,新区规划控制面积达到148平方公里,累计完成投资355亿元,新建住宅、商业、文教卫生、行政办公等配套设施600多万平方米、绿地420万平方米,六道橡胶坝蓄水70万平方米,完成了“十二横七纵六桥”等道路桥梁工程,建成“一场两带两廊四园”园林文化景观。与此相呼应,各旗县新区建设也在同步推进,已累计投入资金645亿元,对旗县城关镇进行了扩容提质改造,年均投资65亿元以上。在规划建设过程中,特别注重在总体空间布局、单体建筑规划、活动场地设计上狠下功夫,突出特色、风格和品位,深度开发历史文化资源,让历史文化通过城镇这一载体发展延续,遗迹得到妥善保护和利用,不同时期的文化元素在城镇建设中得到了完美展现。王爷府镇被列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同兴镇、索博日嘎镇和林东镇入选全国特色景观旅游名镇。

实施安居保障工程。以建设普通商品住房为重点,构建适应不同层次需求的住房建设、供应、交易、管理体系。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基本形成总量平衡、结构合理、房价与消费能力相适应的住房供需格局。“十二五”以来,全市开发商品住房1444.1万平方米,解决了18万户居民住房需求。加快棚户区、城中村改造,集中连片改造棚户区、城中村312万平方米,改善近万户居民的住房条件;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已建成保障性住房7.6万套,正在实施1.1万套。严把房屋工程质量关,倾力打造满意放心工程。

实施便民改造工程。坚持新区抓配套、老区抓完善的原则,全面加大对水、电、气、路、通讯、管网等的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提高了城市发展承载能力。2010年以来,每年在老城改造老旧小区100万平方米,已累计改造300万平方米。推进城市地下管线和排污管网的扩容、改造,新建了一批重点项目及配套设施,实现了各种管线全部入地,较好地处理了雨污分流和污水治理等问题。“十一五”以来,投入230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新增供水、供气、供热管网2908公里、热源2480万平方米,城镇集中污水处理率达到85%。启动了气化赤峰工程,与华润集团签订了天然气特许经营协议,使广大居民用上了安全价廉的清洁能源。加快环卫基础设施建设,用于公厕、垃圾站等投入达3.9亿元,保障了城镇清洁干净。目前,全市有街头休闲绿地80处、公共停车位2.5万个。城市亮灯率达98%以上,主干道、重要节点和重要区域达100%。全面整治“脏乱差”,在重点乡镇推广“建好一处休闲绿地、一个标准化农贸市场、一所标准化公厕、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污水处理站”的“五个一”工程,采取“户定点、组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和“统筹规划、适当集中、区域共享”方式,扎实推进农村垃圾减量化收集、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

实施道路畅通工程。强化城镇路网建设,构建城市主体骨架和交通循环系统,打通城市“断头路”、“瓶颈路”,建立起以中心城市为枢纽,县城为节点,干支衔接、方便快捷的交通运输网络,实现了县县通高等级公路、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目前,全市高等级公路总里程已突破1200公里,居全区第二位,已全面融入全国高速公路网络。大力推进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通过智能化、网络化、信息化手段建立智能交通网络平台,提高交通系统运行效率。在中心城区和人口较多的城关镇,加快建设城市环路、公铁立交桥、地下通道、过街天桥等工程,有效缓解了交通压力。学习外地先进经验,科学渠化城区路口,优化交通信号灯,调配城区交通流,大力发展城市公交,城区道路基本实现了顺畅通行。

三、坚持“四措并举”,促进产城融合

产业发展和聚集是城镇建设与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产业的支撑,城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按照城镇化与产业协调发展的原则,确立城镇优先发展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配套产业和服务产业,提高产业之间的关联度,走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三化互动,协调发展道路。

一是以新型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坚持工业优先发展,依靠工业扩大经济总量、聚集财力、吸纳就业,支撑城镇化发展。一方面通过实施“双千双百亿”工程,培育了一批大产业、大园区、大企业,增强了经济综合实力,带动更多人口向城镇集聚。目前,冶金产业销售收入已突破千亿元,百亿级企业和百亿级园区达6个。另一方面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非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可持续能力。在中心城区内部及近郊建设中小微企业创业园、孵化园,最大限度地带动城镇就业。

二是以农牧业现代化促进城镇化。依托各重点小城镇的区位优势,建成集中连片、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个,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场1050个,设施畜牧业养殖规模已达962万头只。大力实施“1571”工程,玉米膜下滴灌、设施农业、节水紫花苜蓿、节水经济林已分别发展到252万亩、85万亩、 65.6万亩、62万亩,预计到2017年高效节水种植面积突破1000万亩,城市近郊设施农业已向高端、休闲化方向发展。培育了塞飞亚、蒙都、大牧场等一批辐射范围广的产业化龙头企业和茂恒、孤山子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农村牧区专业合作组织。培育出了阿鲁科尔沁羊肉、阿鲁科尔沁牛肉、大明绿平豆、敖汉小米、敖汉荞麦、克旗达里湖鲫鱼、克旗达里湖华子鱼、喀喇沁旗牛家营子北沙参、桔梗等一批叫得响的农畜产品知名品牌。

三是以商贸服务业提档推动城镇化。引进沃尔玛、星美国际、万达、维多利等知名品牌改造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业,打造特色商业街区和商贸综合体,提升城镇的人气、商气和财气。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和金融业,助推城镇建设提速升级。总规划面积50平方公里的赤峰物流城、国际陆港、金融物流港、B型保税物流中心、云计算孵化园区和数据中心、雨润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等现代物流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打造了北京—承德—赤峰、北京—锡盟—赤峰、大连—沈阳—赤峰3条精品旅游线路和草原文化旅游品牌;实施了巴林石文化创意产业园、玉龙文化产业园,上京契丹辽文化产业园、克什克腾文化旅游示范区、中国印城,以及赤峰南部百公里文化旅游产业带、红山文化旅游商贸城等一批大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动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一批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旅游市场前景广阔的特色小城镇正在逐渐兴起。

四是以大力发展园区经济推进城镇化。充分发挥城镇建设对产业提升的龙头带动作用,坚持以城镇为载体统筹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园区发展,将各类产业园区纳入城镇规划区范围进行布局,引导产业和企业向各类园区集中,产业园区成为城镇空间拓展和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目前,全市各级各类园区24家,大部分园区基础建设已实现“七通一平”,累计入驻企业已达3588家,容纳安置就业10.7万人。

四、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

牢固树立“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理念,以提升城市的环境、品位、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不断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让更多居民生活得更加幸福。

注重生态文明和低碳环保。把绿色低碳环保作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目标,牢固确立绿色发展理念,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城镇化全过程,避免出现环境和生态恶化,留下先发展后治理的隐患。“十一五”以来实施城镇自然景观视廊、景观带、绿化带等绿化工程260项,园林绿地面积8300万平方米,绿地覆盖率达30.5%。积极探索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大力发展绿色环保建筑,推行建筑节能降耗,通过新建建筑执行节能65%的标准、既有建筑改造、太阳光能、地下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推广节能技术等措施,累计实施了节能建筑工程4312万平方米,每年节约标准煤96万吨,减排二氧化碳257万吨。2010年,赤峰市和克什克腾旗分别被评为国家级可再生能源应用示范城市和示范县。加强水源地保护,严格控制空气污染和水污染,切实提高环境和生态质量,增强生态环境的综合承载能力。

构建均等化的公共服务体系。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加快缩小城乡、区域以及不同行业、不同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统筹推进与城镇化密切相关的户籍、住房、土地、社保、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的改革,不断提高城镇居民的社会保障水平。切实加大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的投入力度,在城镇规划中优先保证社会事业建设用地。全盘考虑、规划建设高水平的教育、医疗园区,让农村牧区的孩子享受到城市的优质教育和医疗资源,为下一代甚至今后几代人的上学和就医提供足够的空间。在尊重农牧民意愿、方便农牧民生产生活、保持乡村功能特色的前提下,搞好村庄整合试点规划,每年选择1—2个靠近公路干线、工矿企业、集贸市场、旅游景区或基础条件较好、规模较大的村庄,实施小村庄、落后村庄整体搬迁,引导农牧民就近相对集中,促进基础设施向农村牧区延伸、公共服务向农村牧区覆盖、城市文明向农村牧区辐射,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

创造和谐稳定社会环境。按照建设智慧城镇的模式,在市区内15万件城市管理部件全部建立身份证,实现了网络化定责、全方位覆盖、零遗漏管控。把营造平安和谐的城镇环境作为一项基础民生工程,建立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布设严打犯罪、治安防控、隐患排查、安全监管四道安全线。加快推进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全市已安装视频监控30.1万个。积极创新社会管理方式,通过向企业购买服务的方式,建立社会管理和服务软件平台,实现了社会管理的网格化和全覆盖。不定期组织开展食品安全、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等专项整治活动,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公共安全监管体系。积极组织开展平安乡镇、平安社区、平安单位、平安校园、平安旅游景区、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引导各类组织、志愿者参与平安建设。

提升社会文明程度。扎实推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创促建,以创促管,以创促发展,不断提高城市文明指数和市民的幸福指数。坚持把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加强城市管理、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重要举措,作为提升城市品位,改善人居环境,让广大群众得实惠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组建专门机构、建立长效机制,有步骤、分阶段推进城市创建工作。目前,赤峰市已成功创建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国家卫生城市,两次被评为全国百姓幸福感最强的城市,正在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和园林城市。一张张城市名片,极大地提高了赤峰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五、创新体制机制,破解“三大难题”

第一,解决资金难。通过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等手段,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多渠道增加资金投入。一方面,整合政府资源,组建了城司、担保公司等政府性投融资企业,有效缓解了建设资金不足。另一方面,激活土地资本市场,对建设用地一律实行统一规划、统一征用、统一管理、公开招标、公开拍卖,实现了土地价值的最大化。2002年以来,全市土地资金收益193亿元。同时,积极推动社会资本进入城镇建设各领域,既包含房地产开发,也包括城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赤峰新区建设资金中,有255亿元来自民间资本。县城和小城镇的供气、供热等公用事业项目也多由社会资金承担。

第3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产业聚集区; 工业化

中图分类号:[F2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近年来,河南以加快城镇化进程为中心,大规模开展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大力推动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旧城区和城中村改造和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持续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着城镇化发展水平低、城镇体系不合理等一系列问题。面临新形势,必须把握机遇和挑战,明确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趋势,积极有效采取有效措施,推进河南新型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

一、何谓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新型城镇化的“新”就是要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大、空间扩张,改变为以提升城市的文化、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真正使我们的城镇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之所。城镇化的核心是农村人口转移到城镇,而不是建高楼、建广场。农村人口转移不出来,不仅农业的规模效益出不来,扩大内需也无法实现。新型城镇化的本质是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镇化建设。

“新型城镇化道路”具有这样几个特点和要求:(1)规划起点高。城镇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要使城镇规划化城市建设、发展和管理中始终处于“龙头”地位,从而解决城市建设混乱、小城镇建设散乱差、城市化落后于工业化等问题。(2)途径多元化。中国地域辽阔、情况复杂,发展很不平衡,在基本原则的要求下,中国城镇化实现的途径应当是多元的。(3)聚集效益佳。要在增加城镇数量、适度扩大城镇规模的同时,把城镇做强,不能外强中干。(4)辐射能力强。利用自身的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的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5)个性特征明显。中国的城镇要有自己的个性,每个地方的城镇,每一个城镇都应该有自己的个性,要突出多样性。(6)人本气氛浓。城镇的一切应当围绕人来展开,要树立牢固人本思想,创造良好的人本环境,形成良好的人本气氛,产生良好的为人服务的功能。(7)城镇联动紧。要把城市的发展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来考虑,解决好非此即彼或非彼即此或畸轻畸重的问题。(8)城乡互补好。中国的城镇化一定要体现一盘棋的思想,要打破二元结构,形成优势互补、利益整合、共存共荣、良性互动的局面。

二、河南新型城镇化建设现状

(一)新型城镇化建设成就巨大

2011年,河南省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城镇化水平快速提高,城镇规模进一步扩大,城镇体系日趋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显著加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升明显。。一是各类建设规划编制步伐进一步加快。省域城镇体系规划、38个设市城市和86个县城总体规划在2010年全部修编完成,180个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全部编制完成。二是城镇化发展迅速,城镇人口迅速增加。2010年底,河南省城镇常住人口达到3651万人,城镇化水平达到38.8%。三是城市建设步伐不断加速,随着城市新区、产业集聚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快速推进,城镇数量逐渐增多,城镇规模不断扩大。2010年底,河南省38个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2014平方公里,比上年增加101平方公里。四是按照“向心布局、集群发展、两规衔接、五个层次”的现代城镇体系规划,城镇规模体系日趋完善,初步形成以郑州为核心、大型中心城市、中小城市、小城镇和新型农村社区各具特色、竞相发展的五级城镇体系框架。2010年底,河南省共有17个省辖市、21个县级市(含省管济源市)、88个县城、50个区和949个建制镇。

随着城镇化速度的加快,各种生产要素逐步向城镇特别是各级城市集中,城镇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对经济贡献率提高明显,城镇龙头作用日益显著。河南省17个省辖市(此处不含济源市)市区2010年的生产总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8.5%;一、二、三产业比例为4.2﹕51.7﹕44.1,明显优于全省14.1﹕57.3﹕28.6的产业结构。

(二)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问题明显

1.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

长期以来,河南省城镇化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左右,虽然近几年呈现出较快的发展速度,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但是与全国和经济发达地区相比,河南省的城镇化水平仍然偏低,已成为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

2.城镇体系不尽合理

河南省城镇体系还不甚合理,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核心城市辐射能力不强。郑州作为省会城市,首位度较低,其经济实力不太强,集聚和辐射能力也较弱,对全省的辐射带动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出来,在全国城镇体系中的等级排名不高。其二,河南中小城市规模偏小。这主要表现在河南中等城市数量较少,作为节点的承上启下作用不突出,一些省辖市市域人口虽然已超过1000万,但中心城区人口却不足100万,有的还不到50万,很难有效辐射带动周边地区发展;小城镇数量虽多,但是规模小且功能不全,在发展上服务带动乡村地区的功能较弱。第三,城市职能分工不尽合理,尤其是专业化职能不突出。各城市同构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严重,互补性较差,城镇体系处于一种松散状态,制约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3.产业支撑能力较弱

强有力的产业支撑是城镇化的快速发展的基础。二、三产业发展水平低是河南省城镇化发展不快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而导致吸纳就业能力缺乏,影响人口的集聚和集中。现在,河南省虽已是新兴工业大省,工业增加值多年居全国第五,但还不是工业强省,仍存在着工业大而不强、资源性产业比重高,高新技术产业比重低,竞争力弱等问题。河南省第三产业更是不大不强也不优。2010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6%,在中部地区六省和全国均排最末位。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吸纳就业能力,2010年,河南省二、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仅有55.1%,低于全国平均水平8.2个百分点。2010年,河南省城镇从业人口比重仅有18.7%,而全国则是45.6%。所以,河南城镇承载就业人口的能力较弱弱,严重制约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

第4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邹平县城镇化建设概述

邹平县地处鲁中泰沂山区与鲁北黄泛平原的叠交地带,东接工业重地淄博,西邻山东省会济南,南依胶济铁路,北靠黄河。面积为1251.75平方公里,总人口70多万人。县辖13个镇,3个办事处,1个国家级开发区。地理位置优越,是滨州市经济较发达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良好的政治社会背景,为邹平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2011年以来,邹平县按照“老城特色化、新区现代化、大力城镇集聚化、农村社区化”的思路和“统一政策、统一标准,依法行政、让利于民,先急后缓、分步实施”的原则,实施大投入、大搬迁、大建设,实现了城镇跨越式连片开发和组团式扩张。

把和谐城乡建设作为邹平新一轮快发展、大发展的切入点,实施了旧村改造、农村社区建设、重要节点改造和大型现代城市片区建设,强化措施,攻坚克难,“以拆促建”,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 围绕县城建设,邹平精心打造了县城北大门片区(黛溪三路与老北外环交叉口区域)、县城西大门片区(高速以北、黛溪湖以西、黛溪中学以南区域)、县城东大门片区(宏诚集团原址区域)和三山两湖一河片区、中轴线人工湖以南片区、西董片区、鹤伴二路与邹周路交叉口片区、高速路出入口片区、会仙一路西出口片区、黄山南路片区、老北外环两侧片区等11个精品片区。通过实施精品片区建设,将从根本上塑造现代化、花园式、富有丰富文化内涵的魅力邹平,大幅度提升城市形象。

二、小城镇建设中出现的环境保护问题

由于我县小城镇建设基础差,起点低,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小城镇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针对我县在小城镇建设中的问题与矛盾,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有些小区建设中环境影响评价不规范,“三同时”制度没有落实。在我们日常工作中发现,特别是对于社区住房的建造中,取消环保前置审批手续;有的不按照规定报批环评报告,“三同时”制度落实不到位。这些因素会最终导致阻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因此,建议在环评过程中要严格环境监管,落实“三同时”制度,加强对建设项目的环评审批。

(二)部分乡镇没有完整的市政排水管网,排污管网采用雨污合流制污水收集系统存在明显缺陷,这与城市化建设目标极不适应。为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建议一是要加大污水处理厂建设力度,所有镇(办)建设相应的污水处理厂;二是在小城镇和社区的开发建设中,要建设完善排水管网,实现雨污分流。污水无法排入镇(办)污水处理厂的要自行建设配套的污水处理站。

(三)新建小区存在大气污染问题。由于近年来,居民楼的开发建设加快,有的居民楼是在未办理审批手续的情况下突击建设的,存在很多弊端。一是未有效实行集中供热、增加了大气污染电源。二是设计不合理,把锅炉或换热设备直接安装在楼内,取暖期内产生的噪声、震动很大,近年来此类环境呈上升趋势。三是集中采暖锅炉未安装烟气治理设施。污染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严重影响我县大气环境质量和对外形象。建议小区实行集中供热,无法实行集中供热的要配套烟气治理设施。

第5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体系

一、引言及相关研究综述

长江经济带建设是我国区域发展的三大国家战略之一,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地区。对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进行评价,可以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相关政策的补充和完善具有重要指导作用,以此有利于更好地推进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化作为具有在中国特色的城镇化,在我国学界进行了深入探讨。孙久文(2009)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从速度型向“又好又快”的质量型转变,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彭红碧(2010)认为,新型城镇化是以工业化和信息化为主要动力,实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文化繁荣、城乡统筹、社会和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健康城镇化。仇保兴(2012)对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进行比较,认为新型城镇化从城市优先发展的城镇化转向城乡协调发展的城镇化;从高耗能的城镇化转向低耗能的城镇化;从数量增长型的城镇化转向质量提高型的城镇化。王如松(2013)、魏后凯(2013)、李铁(2013)等人对新型城镇化的阐释中,着重强调了新型城镇化的绿色、生态、资源集约等方面的城镇化内涵。结合既有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城镇化的经验教训,可以将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为: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不断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的城镇化;是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各具特色、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处理

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很难用单一指标直接进行描述,必须根据其特征构筑评价指标体系。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政策评价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社会进步、城镇化质量、城乡统筹、节能环保。需要指出的是,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指标还有很多,但综合评价并不是指标越多越好,而应做到指标简单、全面,客观合理。因此,本文采用这10个指标(见表1)来评价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进程。这些指标中,有些是正指标,有些是逆指标,正指标越大越能体现新型城镇化要求,逆指标越大越与新型城镇化要求越相悖。

三、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体系构建

(一)新型城镇化评价方法的选取

本研究在确定了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指标体系之后,根据系统学、数理统计学以及经济计量学原理,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进行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与分析和确定指标评价体系权重。在具体数据上采用《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2010年、2015年)中有关长江经济带相关省份的数据,根据数据的处理方法对相关数据指标进行处理。

(二)判断矩阵的构建

本研究采用层次分析法得到各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的权重(表2),同时利用(1/3/5/7/9)标度法得到相应的判断矩阵,然后计算各元素的重要性排序指数,即权重或加权分值。

(三)指标权重

计算最后,综合考量以上多方面因素和计算处理后得到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进程评价体系构建结果各指标权重分别为:0.2019(X1),0.1322(X2),0.1164(X3),0.0877(X4),0.0662(X5),0.0700(X6),0.1069(X7),0.0628(X8),0.0931(X9),0.0628(X10)。

四、新型城镇化评价结果分析

从新型城镇化推进的综合水平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呈现下中上游的梯度分布,显示出东中西部发展的相对不平衡,推进水平较高的省份为东部沿海发达地区,而西部欠发达地区推进水平明显偏低。从时间维度来看,长江经济带各省份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都随着时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尤其是中西部省份,推进水平与效益都有较大提升,显示出这些地区发展的后发优势。从推进速度来看,西部欠发达省份的重庆、四川、云南、贵州四省市的推进速度明显较快,而东部发达省份的上海、浙江、江苏推进速度则相对较慢,中部省份居中。从推进水平的分指标来看,这些地区的发展状况也表现出较强的一致性,这显示出长江经济带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中的不平衡发展现象,尤其在西部欠发达地区,城镇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弱,亟待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来看,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过程中,在提升城镇化率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城镇化质量。各省份要结合发展实际,针对本地区城镇化建设的特点与问题采取有效政策措施,着力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五、结论与思考

通过对各省份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定量与定性评价,可以得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最好的是上海、江苏、浙江等东部沿海地区,而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效益提高最快的是四川、云南、贵州等地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存在着城镇化质量与可持续发展的短板,成为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的制约因素。基于对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的研究,提出以下几点思考:第一,新型城镇化内涵丰富、时代性较强,其进程评价不能用简单指标或方法,必须从不同角度用多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长江经济带地区的新型城镇化推进水平评价要着眼于当前城镇化的重要方面,运用科学、客观、多元的方法进行评价,力图为长江经济带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重要参考与借鉴。第二,影响新型城镇化的主要因素是非农产业产值比例、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乡城收入比和城镇化率,制约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关键环节是缩小城乡收入差距,降低GDP的能耗。为更好地推进新型城镇化步伐,必须进一步提高城镇化率,加快非农产业,尤其是新型工业化和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在缩小城乡收入差别的基础上提高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孙久文,叶振宇.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州学刊,2009(3):50-54.

[2]彭红碧,杨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科学内涵[J].理论探索,2010(4):75-78.

[3]仇保兴.新型城镇化:从概念到行动[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11-18.

[4]孙秀艳.中科院专家:新型城镇化生态要优先[N].人民日报,2013-01-05.

[5]魏后凯.多角度聚焦“走新型城镇化道路”[N].社会科学报,2013-06-20(1).

第6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产业集群

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价值目标是以人为本,而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目标,要依托产业的发展[1],产业集群以其特有的集聚特征[2],成为解决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问题的理性选择。本文以产业集群为视角,以产业集群与新型城镇化的互动关系为维度,对新型城镇化建设作出战略层面的思考并提出相应的战略选择,以期为推进新型城镇化提供参考。

一、产业集群对于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战略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产业集群是实现新型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与前提产业集群功能蕴藏着新型城镇化的内容,使得城镇聚集经济得以实现,从而使城镇化水平提高[3]。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应把产业集群作为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4],通过培育产业集群提升城镇化建设的水平。(二)产业集群是实现人的城镇化的根本途径要解决影响新型城镇化进程的农村转移人口就业的主要“瓶颈”问题[5],产业集群模式是重要的现实途径。通过产业集群,可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入城镇并同时实现职业与居住地点的转移[6],加速离土农民富裕化的进程,实现产业集群与人口城镇化的互动并进。(三)产业集群是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产业集群通过许多同类企业的高度聚集,可不断增强城镇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极大提高[7]。产业集群为新型城镇化提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四)产业集群能降低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风险和成本在各种自然资源比较短缺的情况下,产业集群以其规模经济特有的集约高效和成本优势,宜作为新型城镇化可持续发展的首选。发展产业集群战略,可以从根本上改变企业布局分散和重复建设问题,是降低新型城镇化风险和成本的有效途径。(五)产业集群能实现高水平的新型城镇化对于城镇经济而言,产业集群就是重要的创新体系。通过发展产业集群,产品结构由低端化向高端化转化,真正实现科技含量高的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六)产业集群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保障产业集群因其庞大的生产能力和突出的竞争优势可以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充裕的资金,政府就有能力提高城镇硬件水平,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新型城镇化水平。

二、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一)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科学城镇功能定位趋同,城镇与城镇、集群与集群之间缺乏异质性,缺乏特色。产业集群规划和城镇规划不配套不衔接,产业集群优势不强、镇城形象不佳、品位不高。(二)产业集群规模小布局分散,集聚经济效应不明显产业集群布局过于分散的的乡镇企业,产业集群规模过小,产业聚集度不高,起不到产业有效集聚、人口集中的充分作用,制约城镇化发展进程。(三)现有产业集群可持续发展的矛盾突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现有一定比例传统产业集群的发展面临着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等严重问题,这一问题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表现得日益明显,可持续发展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四)农业产业集群未完全形成,影响城镇化水平农村的土地经营规模非常分散,农业难以实现产业化和现代化;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规模小,企业集群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集群难以形成,严重影响农业产业集群的建立和发展。(五)现有产业集群整体发展层次低,使城镇化发展缺乏竞争力产业集群缺乏核心技术,产品处在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集群急需注入创新升级的活力,急需加快产业集群的产业结构调整和持续升级。(六)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的政策体系不配套,不利于产业集群和城镇化发展政府部门在推进产业集群和城镇化方面的政策导向不明。政府对企业集群赖以发展的软硬件设施缺乏规划,未能形成产业集群推进城镇化的整合优势。

三、实施产业集群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策略

第7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十前后,“城镇化”渐成全民关注的热词。“新型城镇化”的概念表述也开始出现在一系列高层会议中。然而,对于城镇化的具体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有各自的理解。如何摒弃传统城镇化模式的积弊、有质量地推进“新型城镇化”,各方从不同的视角有不同的认识。

在戴均良看来,城镇化的定义不论如何阐述,最终均需解决一个最根本问题:“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以及转移人口的真正市民化”。他认为提高城镇化质量,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城镇产业发展、农业现代化和作为空间载体的城镇建设。

“只有这三件事同时抓好了,才能实现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在戴均良看来,当前诸多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大城市病、拉美化、贫民窟等等,都是因为没有实现“三化同步”。

对于理论界尚在讨论的“新型城镇化”,戴均良立场鲜明:新型城镇化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新的历史时期,城镇化必须走新型发展之路,这是时代的要求、是中国国情的要求。所谓“新型城镇化”就是全面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城镇化,就是在协调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将“信息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全方位地融入这“三化”之中的城镇化。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对于城镇化的内涵和定义,社会各界还并未达成完全共识。在你看来,城镇化的内涵是什么?

戴均良:工业化和城镇化是现代化的两个引擎和两根支柱。关于城镇化的概念,国内外理论界有一个基本共识,就是指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的过程。

衡量城镇化水平的主要指标首先是城镇人口,就是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所以,城镇化必须以人为本。

其次,城镇化也是生产生活方式的现代化。中国过去是农业大国,生产生活方式完全是农村型的,和城市不一样。随着工业化发展,城镇的生产生活方式、文明理念逐步向整个农村地区延伸,这本身也是城镇化的一项附属内容。

城镇化是工业化的产物,没有工业化就没有城镇化。只有大力推进工业化,大力发展城镇二三产业,才能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进城就业,才能引发和推动城镇化。当然,城镇化对工业化具有促进作用。但总体上讲,城镇化是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的,先有工业化,才有城镇化,或者说城镇化随着工业化发展而发展,而不是相反的。不是说农村人口都涌到城市里了,城镇化就发展了,而是城镇要有发达的二三产业,为进城的农村人口提供饭碗。否则,他们还是留不下。

《财经国家周刊》:“提高城镇化质量”、“人口的城镇化”将成为今后各级政府施政的关键词。你认为该如何确保健康、可持续和有质量地推进城镇化?

戴均良:我们常说,城镇化是拉动内需的最大引擎。但不论城镇人口还是农村人口,其消费水平提升的动力还是经济的发展。因此,健康的城镇化必须同时抓好三件事情:一是抓城镇的二三产业。城镇的本质特征就是二三产业,二三产业是城镇发展的经济基础和根本动力。发展二三产业,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这是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核心。所以同志在省部级干部推进城镇化建设研讨班上讲话强调指出,“我们推进城镇化,应当坚持城市发展与产业成长‘两手抓’,把城镇化与调整产业结构、培育新兴产业、发展服务业、促进就业创业结合起来”。

当前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第三次工业革命前夜西方工业化国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的形势,我们的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更要有新视野、新思路、新举措,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尽快形成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现代产业体系。同时,从我国城乡需要就业人数数量巨大的实际国情出发,我们也要积极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而且有些行业企业,既是知识型技术型,也是劳动密集型。所以,要善于统筹发展产业,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新型产业和传统产业融合发展。

第二是要抓好农业技术进步和生产经营,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副产品的供给力,这是支撑城镇化的又一个基本保障。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只有把农业搞好了,把饭碗牢牢地端在自己手里,我们心里才有底。否则,大量农民进城了,却要靠从国外进口粮食,涉及中国十几亿人口的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就难以保障。所以,一头要抓城里的二三产业,一头要抓农村的生产经营。农村劳动生产率提高了,就会形成两个产出:一个产出农副产品,一个产出可以进城的富余劳动力。当然就农村现代化建设而言,则不只是农业生产,还有文化和社会建设,特别是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都需要高度重视。中国的城镇化、现代化,绝不能出现繁荣的城市和衰败的农村那样巨大的反差,所以必须加强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

第三是要抓城镇建设和管理,就是城镇化还需要有一个载体——农民进城了,城镇人口增加了,产业发展了,需要有足够的地盘来支撑,需要有足够公共服务。现在很多人批评城镇化中摊大饼,盲目、低效地扩张地盘。这个问题在一些地方确实存在,我看到一个数字:近十年来,中国城镇人口增长的速度和城镇地盘扩张的速度大约1:1.5的关系,也就是说,城镇人口每增加100%,城镇地盘就扩张150%。这是什么概念呢?就是土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很明显这不符合节约资源、节约耕地的要求。所以新型城镇化第一条要求是“集约节约”,要大力提高城镇化集约发展水平,提高土地的投入产出效率。

城镇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制度供给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没有这方面配套措施,进城农民难以真正市民化,城镇化进程难以顺利发展。

所以,只有城镇二三产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建设与管理这三件事抓好了,才能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的现代化这三化同步、协调发展。如果三化不同步、不协调,城镇化很难健康发展。比如拉美很多国家出现的贫民窟等大城市病,就是因为三化没有协调和同步。最典型的就是墨西哥,大量人口都居住在墨西哥城,但城里能提供的就业机会却远远不够,农业的现代化也没有发展起来,城市建设又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就造就了大量的贫民窟。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这一概念最近在高层会议中屡被提及。但部分学者认为,城镇化是连续的过程,不存在新旧之分。你怎么看?

戴均良:我认为现在提新型城镇化,根本目的是为了提高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要求四化同步,即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之外,还要再加上一个信息化。信息化要融入到工业化、城镇化和农村现代化的全过程之中,这是新型城镇化的一个“新”要求。而且当今的工业化也是新型工业化,新型工业化本身就对城镇化有新要求。

第二个“新”的要求,是生态文明建设要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五位一本”总体布局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前工业化城镇化过程中造成的严重生态问题的根本出路。人类社会经历了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从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而生态文明则是建立在工业文明基础之上更高层次的发展目标。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在城镇,难点在工业,推进靠制度,关键靠技术,既要有独立的部署和要求,更要把它融入到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所以推进新型城镇化,一定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

虽然现在对新型城镇化道路没有提出完整的定义,但是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讲的八个字揭示了本质特征:一是集约,二是智能,三是绿色,四是低碳,即“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和原则全面融入城镇化全过程,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为什么现在提出新型城镇化的概念?不是头脑发热、追求时髦,而是客观形势的紧迫要求,是提高城镇化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提高发展效率的必由之路。如果还是按照过去粗放的、消耗资源型的城镇化模式发展下去,那是在透支子孙后代的资源和福祉,用不了多少年,不用说发展,就是我们的生存环境也会成问题。

因此,我认为应该大力倡导新型城镇化。虽然城镇化是个连续的过程,但跟过去比,就是要有新的内涵,新的要求。什么是新的内涵、新的要求呢?就是刚才说的,主要是两新:一个是信息化,再一个是生态文明。这两个新东西,可以说是时代特征的要求。十八九世纪欧美城市化时期这两个任务不明显,中国八九十年代的城镇化中这两个任务也不突出。当然新型城镇化应有更多更丰富的内容,比如,在坚持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基础上,以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式,就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集约发展的要求。因此也可以说,新型城镇化必须走集约节约发展之路。

《财经国家周刊》:新型城镇化理念很好。但是在具体推进落实层面,该如何摆脱对传统城镇化模式的路径依赖,避免穿新鞋走老路?

戴均良:对于如何推进新型城镇化,我想作为政府部门,在大力发展城镇产业和农村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还要特别抓好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搞好规划,二是完善政策,三是抓好市政建设。

一要搞好规划,不能无序发展,包括经济的总体发展战略规划、城镇化的总体规划、产业的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市政建设规划等等。具体到一个省、一个市、一个县,既要搞好一个一个专项规划,又特别要注意几个规划的衔接。当前城镇化发展存在的无序和粗放问题,主要在市县两级,因此这两级更要搞好规划,在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引导下,从本市县情况出发,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扬长避短,坚持错位发展、集约发展、绿色发展。

二要完善政策。中国转移进城农民总计可能高达6亿多,城镇化任务之重、规模之大、人口之多在世界上目前绝无仅有,必须加强引导、循序渐进,坚持政府组织和市场机制推动相结合,否则必然会造成严重社会问题甚至出现社会动荡。要在发展产业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实现农民向城镇的转移。目前中国城镇人口已超过7亿,到2035年前后,中国要实现75%的城市化率目标,还将会有好几亿农民要向城镇转移。政府引导重点是要制定完善有关政策,特别是国家层面和省级层面,要制定完善农民工进城及其子女落地生根的就业就学、入户购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政策。

三要加强市政建设。重点是基础设施建设,既为了满足市民和进城农民的生产生活服务需要,也有利于拉动和扩大内需。新型城镇化的市政建设,要全面落实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着力建设生态城镇。在信息化新时代,市政建设要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提高城镇智能化水平。

《财经国家周刊》:在现实中经常能看到一种现象,一些地方借推进城镇化之名圈地,建开发区。但是这些开发区存在土地闲置和浪费问题。如何扭转这种“伪城镇化”的局面?

戴均良:在欠发达地方这种现象更为突出,搞一大片开发区,盖两三栋厂房,里面却没有什么工厂和企业,就是一个空壳。没有产业支撑,农民到城镇就没有固定的饭碗,就难以实现市民化。这就提出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我们不但要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还要走有区域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形成不同区域的错位发展。不能所有的城镇都搞大工业,这是做不到的,也没有必要。比如,东部地区可能搞高端制造业,西部地区可能搞绿色食品加工、深化产业链条。

我前面强调,推进城镇化重中重要抓好二三产业,这样才能避免城镇“空壳化”问题。产业的概念,既包括工业制造业,也包括服务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等等。

《财经国家周刊》:目前“农民工市民化”也被中央文件反复强调。要推进农民工市民化,政府应该做些什么?

戴均良:最关键的一条,就是一定要发展产业,支持农民工创业就业,使其有相对稳定的就业岗位。在此基础上循序渐进地推进农民工市民化,主要抓好三件事:

第一是培训,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农民工要有一技之长,才能在城镇中立足、生存下去。特别是现阶段正逢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需要有更高技能的农民工。所以要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尤其是培训要有针对性、实用性,鼓励企业定向培训。

第二是改革完善刚才讲到的相关政策制度,包括农民工进城后的福利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和住房制度等社会保障制度。这其中,首当其冲的是住房和户籍制度改革。

第三是解决进城农民承包地、宅基地问题,既要让农民进城落户无后顾之忧,又不能浪费农村土地,影响农村规模经营,影响城镇化进程。

《财经国家周刊》:对民政部门来说,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大背景为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哪些新的要求?

戴均良:新型城镇化对民政部门至少有这么几个方面的新要求:第一,民政部门作为负责行政区划、城镇建制工作的职能部门,需要根据城镇化发展和城镇人口的增多、规模的扩大,适时调整和完善市政体制,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增设市镇和调整完善大中城市结构。

第二,对民政部门来说非常重要的要求,重点是保障和改善民生,创新城镇社区建设和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比如说,大量的农民进城以后,特困救助、城市低保、社会福利服务等社会保障需要及时跟上。这是需要我们做的重点工作。

第8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李冬晓,2012),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是着眼于农民,以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王婧翱,2013)。

(一)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不同于过去的城镇化

它的“新”体现在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过去的城镇化片面地注重追求城市规模扩张和空间扩张,而新型城镇化突出的是城乡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标志是要在本质上实现农民身份转变过程中伴随的文明化和现代化,而不是盖了多少住宅楼、有多少农业户口转变成了城市居民户口。否者,即使在城里打工一辈子,也达不到“人的城镇化”的要求。按照国内外关于城镇化的科学理念,城镇化是以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的城镇化,而不是以房地产拉动城镇化。如果本末倒置,先造城后填人,这样的城镇化是一条歧路。传统的城镇化,是从“城里人”的角度看城镇化,其基本路径就是开发区、房地产,忽略“乡下人”,忽略了土地要素、提高效率和城乡一体化发展。如果新型城镇化像过去一样演变成房地产化,不仅不能驱动城镇经济增长,还会产生巨量的房地产泡沫,出现所谓的“鬼城”。因此,深入推进统筹城镇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合理引导人口向城镇聚集,才是广大农民想要的新型城镇化。

(二)新型城镇化是中国农业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带动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主要来源于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升级以及现代服务业所涉及的各类主体。过去一提到城镇化,有一种观点是把城镇化与城市化联系在一起,认为城镇化就是城市化的一种延续。这种观点认为,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工业企业及房地产企业,要靠工业产业升级及房地产业的发展来拉动城镇化,这是一种将城镇化与城市化同质化的错误观点。从我国国情和已有国内外城镇化经验看来,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定位应该是我国农业经济转型、产业全面升级和现代服务业所带动的城镇化。城镇化要遵循城镇化的科学发展思路,不能忽略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的农业人口,离开了农业人口的城镇化不是真正的城镇化。因此,新型城镇化一定是围绕农业经济产业升级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驱动力量是农业经济产业升级所涉及的各类主体,包括地方政府、现代农业企业及上下游产业企业、服务业企业等。

(三)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是以为进城的农业人口为主体的新型城镇居民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和基础的城镇化。大量的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就业,就业就需要产业的支持。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缺失活力和竞争力,不可能长期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在未来20年必须完成的历史任务。要完成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生活水平、缩小城乡差距的历史任务,必须要发展新型城镇化,其实现途径就是要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推进教育公平化、均衡化发展的新型城镇化。以现代农业振兴带动农业人口市民化的新型城镇化是一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即首先由国家在顶层设计、政策规定、发展方向等方面做出统一部署,为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政策、法律方面的支撑;然后由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城镇建设规划、招商引资、配套服务业等方面做出统一安排;第三是由农业及相关行业和企业在项目规划、资本运作、项目执行等方面付诸实施;最后是农民以土地、宅基地入股相关企业,并参与企业的生产运作。

(四)新型城镇化是实现“五化”的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对于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较长时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以及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其定位必须建立在有利于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基础上,这是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袁常青,2013)。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是农村土地集约化,农业生产规模化、专业化、现代化,以及农民生活市民化。而原有城镇化是定位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小城镇建设,其目标是力争做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过去30多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原有城镇化的定位已经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因此,推进新型城镇化,需要重新定位。新型城镇化定位应是在政府战略发展规划框架下,使城市顺应市场力量,更自然、更有效地成长。在目前我国经济增幅放缓的大背景下,新型城镇化已经被赋予了“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的重要历史使命,其目标注定将与过去不同。因此,新型城镇化应该通过提供公共服务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减少政府以行政手段干预市场配置人口、土地和资本,以“五化”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终极目标,改善城市的连接性、方便人们生活和工作、提升城市运行效率,促进形成新的城镇化格局。

二、县域产业聚集是新型城镇化的关键

没有产业支撑的新型城镇化,缺失活力和竞争力。科学合理的城镇化,产业依托是根基,并且这些产业发展要拥有可持续性。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有利于农业土地集约化,有利于发展循环经济和建设节约型社会。

(一)县域产业聚集带动人口聚集

没有产业支撑的城镇化,大部分新进城农民则会成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无所事事的闲人。因此,创造稳定的就业机会,是留住城镇新进人口、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核心。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是加快县域产城融合步伐,建设选育优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县域产业聚集能够形成集聚效应和规模经济,创造更高的生产率,使生产、流通、消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乃至创新一体化。而成熟并且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落户到县域产业聚集区,可以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新观念、人才、资金、技术和市场。工业项目落地县域产业聚集区,相应会带来就业岗位增多,城镇新进入人口的就业机会增多,进城农民和企业各得其所。农民进入城镇,不仅仅是消费者,更重要的是生产者、创新者。农民接受培训成为产业工人,参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仅素质将会提升,收入也稳定,让农民及其家庭更好地融入城镇社会,可以在新城镇中安居乐业。另一方面,在县域产业聚集园区,企业用地成本低,用工本地化,降低了人力成本,减少了人员的流动性,也提高了员工稳定性。因此,大力发展县域产聚集可以有效地实现新型城镇化的人口聚集。

(二)县域产业聚集为新型城镇化良性发展带来资金支持

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大量资金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持久的过程,需要持续不断的资金投入,所需资金不可能长期依赖土地出让金和财政补贴。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通过制定相关优惠政策,完善投资环境,增强民间投资政策的吸引力;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培育城镇自身的造血功能,解决城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资金难的问题。县域产业聚集为城镇化要素的空间集聚提供了前提保障和基础条件,能够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园区通过实体经济的自身造血功能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推动、支撑和提升新型城镇化的发展。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集聚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进入产业集聚园区的企业,在其发展成熟后,可以通过税收使地方财政得到有效的改善,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具备了自我造血功能。有了县域产业集聚园区产业的反哺,新型城镇化就会更有活力,更能持续长久。同时,县级政府有了财力,就可以不断完善学校、医院、住宅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不断为城镇居民提供均等的医疗、教育、养老、交通等公共服务,不断地改善民生,新型城镇化是以产城融合推进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

(三)县域产业聚集为县域经济发展带来资源聚集

产业集聚区是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县域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聚集。长久以来,大多数县域经济发展缓慢,其主要原因是经济基础薄弱,经济总量偏小,资源、资金短缺。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快速发展县域经济的成功经验,办好县域产业聚集园区,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最好形式和有效办法。县域中小城镇也可以为县域经济的发展集聚资源,为企业发展提供广阔空间。县域城镇各类生产要素和居民生活成本低,只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设备,能够支撑起县域经济的发展,实现企业、当地居民、社会的相得益彰。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是新形势下破解县域资源环境困境、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佳选择。县域产业集聚区建设,能够较好地解决困扰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难题,促进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能够激活当地劳动力、土地、矿产、资金等各种资源,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县域产业集聚的聚集效应使县域资源优势发酵,产业优势走强,强势产业得到发展,提升了县域主导产业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县域经济的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因此,充分发挥县域产业聚集的要素聚集优势,形成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结构,能够使县域产业集聚区在实现社会就业、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等方面,都发挥出积极的作用。

(四)县域产业聚集推动产业向城镇集聚进而促进城镇化发展

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培育、成长和成熟是一个不断吸引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向城镇集聚的过程。在县域集聚区开发过程中,必须集中构建县域产业集聚区的现代服务体系,立足于资源共享、功能互补,实现县域产业集聚区的功能社会化、服务市场化,高效利用资源。由于产业集聚的专业分工带来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以及企业集聚和产业分工的交易费用节约的吸引,当一个企业落户在县域产业集群园区后,就会有相关配套企业跟随进来,形成了一个大企业在中心,配套企业在,最后是服务企业的跟进的一个良性循环。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与过去倡导的城镇化、建工业园区有本质的区别,今天的新型城镇化不是简单地建城镇、建工业园区,而是走产城融合模式,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模式。县域产业集聚区不仅限于工业,也可以是农业、现代服务业或一、二、三产业相互链接、复合发展的特色产业聚集区(赵华,2010)。县域产业集聚的建设,有利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农业土地集约化和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建设节约型社会。以产城融合模式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走适合国情的农村新兴工业化道路,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的聚集,以县域产业集聚区的服务功能为新型城镇化的人口集中创造条件、提供基础支持。当大量同类或相关联企业、项目的集中布局、聚集发展,就形成了一个既有产业支撑,又有服务业的相对成熟的新型城镇,为县域循环经济发展、污染集中治理、社会服务共享创造前提条件。县域产业聚集园区的建设,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县域经济的整体竞争力,进而能够推动、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结束语

第9篇: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政府有限主导;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

党的十后,新型城镇化再度被提升为国家战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热潮由此高涨起来,呈现出良好的开局势头。但是,部分地方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仍然依靠行政手段强制推动城镇建设,而忽视市场和社会的推动作用,“造城运动”、“被城市化”等现象频频出现。从当前的实践来看,政府要从全面主导向有限主导转型,从而发挥市场调节的作用、给公民社会以发展空间,这成为新型城镇化落到实处的前提和保障。

一、新型城镇化发展的逻辑:政府全面主导向有限主导的转型

众所周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起点是非常低的,但是长期以来,在政府的全面主导下,城镇化率迅速提升,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种政府全面主导的“重物不重人”的城镇化发展,其推进城镇化发展的方式存在诸多问题,不可持续发展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显现。

不难发现,传统城镇化发展的种种弊端都可归咎于政府全面主导的推进方式: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助长了官员的某些个人意志与行为,他们以“加速城镇化进程”为名,行官员的政绩需要之实,使得“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异化了政府职能,导致地方政府“公司化”行为、权力寻租现象频发,严重影响政府的公信力和政府形象;政府全面主导的城镇化推进方式对于广大农民而言,均是被动的城镇化,广大农民在背井离乡的同时,也享受不到城镇化发展的成果,在传统农民和市民的夹缝中生存,身份认同模糊。

面对传统城镇化发展不可持续的瓶颈状态,新型城镇化的战略部署呼之欲出。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的最根本区别在于:实现城镇化的目标不同,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要真正实现“以人为核心”的“人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以人为本的这一本质特征必然要求政府职能的深刻转变――服务型政府的实现,具体到城镇化过程中,即由政府全面主导向政府有限主导转变,这便是新型城镇化超越传统城镇化的根本之处,也是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

值得强调的是,新型城镇化过程中政府的有限主导,并非是要消除政府的作用,而恰恰是为了提高政府干预的效率和质量,真正发挥其该发挥的作用。切实转变政府职能,使得政府真正只做其能做到、并且能做好的事情,使政府成为一个真正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的有限主导,无疑是推动、保障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政府有限主导的路径选择

(一)政府与市场:政府有限主导、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从实践来看,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其承载的含义已远远超过经济领域。推进人的城镇化、实现农民市民化面临的最大障碍在于现行的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完善和不健全。然而,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时下要进行这四大改革,必然要触及现有的各种权力和既得利益格局,它并非是一个部委或地方政府所能推动的,唯一只有依靠中央政府的权威来推动。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充分发挥中央政府的优势主导作用,通过中央政府顶层设计来协调推进户籍制度、土地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这四方面的改革,从而为实现人的城镇化扫除障碍。

同时,市场是新型城镇化发展活力的源泉,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只能通过进一步深化市场化改革来完成。其实只要拥有一个公正、公平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竞争条件,中国的企业家和农民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他们的经济理性会告诉他们应该到哪个城镇发展、发展什么产业、上什么项目,这种理性选择能够激发出选择者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同时可以避免“有城无市、有城无业、有城无人”的资源配置混乱、以及农民“被城市化”和“造城运动”等伪城镇化现象的出现。

(二)政府与社会:让权于社会,保障公民权,实现人的城镇化。目前,政府主导下的城镇化对于农民以及市民来说,都是被动的城镇化。农民变为了新移民,面临着社会权利、政治权力、社会权利的相对剥夺,而市民则面临着与新移民竞争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现实。若能让权于社会,保障新移民的公民权,则有助于实现人的城镇化,保障市民的公民权不会随着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而受到削弱,则为人的城镇化的实现扫除了部分障碍。那么,目前政府应让权于社会,将其主导下的遭到损害的权利得以回归:在新移民的经济权力的回归上,政府应实现城乡统筹就业与平等就业、建立善待城市新移民的用人机制、保护城市新移民合法财产权;在新移民的政治权力的回归上,构建城市新移民政治权利保障机制、出台保障城市新移民政治权利的法律法规、加强城市新移民群体的组织建设等;在新移民社会权利的回归上,政府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实现自由迁徙权利的回归。同时,政府还应把握好新移民和市民的平衡,使得市民的公民体验不至于因新移民的涌入而受到影响。

面对传统城镇化的种种弊端,新型城镇化的提出在一定程度上解了燃眉之急。但是,要真正实现新型城镇化,政府必须处理好与市场、与社会的关系。科学界定新型城镇化中政府有限主导的职能定位;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主导作用,开创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活力源泉;让权于社会,保障公民权,实现人的城镇化。在政府、市场、社会三者合力作用下,推动新型城镇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协调推进城镇化是实现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选择[J].行政管理改革,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