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意义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要:保障一定数量的耕地是保证我国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内蒙古地区长期的草地开垦与自2000年开始实施的生态退耕工程势必会影响到内蒙古地区的粮食产能总量,本文利用GLO-PEM遥感模型估算的农田生产力结果,结合遥感解译获取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分析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对内蒙古粮食产能的影响,获得以下主要结论:2000-2005年土地利用变化使内蒙古耕地粮食产能总量增加,新增耕地增加的粮食产能总量为101.06×104 T,大面积的草地开垦占主导作用;同时耕地转出使内蒙古粮食产能减少了65.23 ×104T,生态退耕是导致耕地粮食产能降低的主要土地利用变化因素。
关键字:土地利用 遥感 GLO-PEM 粮食产能
1. 前言
土地利用变化是当前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耕地资源作为人类最基本的物质基础,其时空格局及其变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国粮食生产自1998年总产达到历史最高以来,总产和单产出现持续滑坡,人均粮食产量从820斤减少到20年前的670斤,在我国政府采取一系列行政干预下,粮食生产在2005年得到恢复和提高,但是我国正处于经济迅速发展时期,人口压力和城镇建设等日益威胁着我国粮食生产安全[1-2]。已有不少学者从耕地转移、粮食单产等角度对全国粮食供给能力的影响展开研究[3-5],但对于区域粮食供给研究甚少,内蒙古地区作为我国西部大开发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如何处理好粮食需求、城镇建设与生态保护三者关系对指导未来内蒙古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空间分辨率为8km,时间分辨率为10d的AVHRR为遥感数据源输入生产力遥感模型GLO-PEM,结合年内蒙古土地利用数据,分析2000-2005年内蒙古耕地变化对粮食产能总量的影响。
2. 研究区概况
位于中国的北部边疆,由东北向西南斜伸,呈狭长形。经纬度西起东经97°12′,东至东经126°04′,横跨经度28°52′,相隔2400km;南起北纬37°24′,北至北纬 53°23′,纵占纬度15°59′,直线距离1700km;全区总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12.3%,全区辖12个盟、市,分别是呼和浩特市、包头市、乌海市、赤峰市、通辽市、鄂尔多斯市、呼伦贝尔市、巴彦淖尔市、乌兰察布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和阿拉善盟。地貌以蒙古高原为主体,具有复杂多样的形态;该区地域辽阔,气候以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为主,年平均气温为0℃~8℃,气温年差平均在34℃~36℃,日差平均为12℃~16℃。年总降水量50~450毫米,东北降水多,向西部递减,主要农作物包括小麦、玉米、大豆等。
3. 数据及方法
3.1数据及来源
本文基于遥感数据定量化分析土地利用变化对粮食生产能力影响。收集2000-2005年覆盖内蒙古地区NOAA卫星1、2、4、5通道的数据,空间分辨率8km,时间步长为10天的Pathfinder;所需的气象资料基于中国气象局约730个站点的气候资料用ANUSPLIN气候插值软件进行内插得到;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采用中国科学院由TM提取制作的全国1:10万土地利用数据库,该数据库完整系统的检测了内蒙古2000-2005年耕地资源的分布时空动态信息,精度高达98%以上,满足研究需要。
3.2遥感模型
GLO-PEM是一个基于NOAA/AVHRR数据开发主要由遥感资料驱动的生产力效率模型,完全由遥感数据支持,主要由描述冠层辐射吸收、利用、自养呼吸等几个部分组成[6-8]
式中:St为t时刻入射光合有效辐射(PAR),Nt为植被吸收光合有效辐射的比例FPAR, 为植被吸收的光合有效辐射的有机物转化率(光能利用率),R为植物自养呼吸。模型中其他数据及其计算公式在Prince et al. (1995) 和Cao et al. (2004)的文章里有详细介绍,在此不再冗述。
式中,NPP为净初级生产力,单位gC/m2; 为收获指数,由于内蒙古主要农作物为小麦与玉米,取两种农作物的平均值0.4;MC含水量,取0.13[9];因此, 0.45是生物量中C的含量;y为粮食单产,单位为g/m2。
利用2000-2005年内蒙古耕地动态变化成分栅格乘以该栅格的粮食单产即得到该栅格的粮食产能总量。
4. 耕地利用变化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从整体来看,内蒙古2000-2005年耕地粮食产能总量是增加的,因新增耕地增加的粮食产能总量为101.06×104 T,同时由于大规模的生态退耕及建设用地占用等,又使内蒙古粮食产能减少了65.23×104T。
在内蒙古十二个盟市中,赤峰市耕地产能总量增减之比最高,为3.93倍,其次为通辽及鄂尔多斯,分别为2.75倍、2.21倍,呼和浩特市、包头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锡林郭勒盟五个盟市耕地产能总量增减之比接衡,乌兰察布市最小,仅为0.27倍(图1、表1)。
4.1新增耕地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在新增耕地增加的粮食产能总量中,草地开垦占主导作用,由草地开垦带来的粮食产能总量约为76.82×104T,占整个总量的76 %,其次是未利用地开垦,约为12.41×104 T,占12%,林地开垦及水域转入带来的粮食产能较少,分别占总量的9%和3%。
各盟市而言,通辽市新增耕地粮食产能总量最高,达到了28.87×104 T,占整个内蒙古的28.6%,其次是赤峰市为23.24×104T,占内蒙古的23.0%,阿拉善盟与乌海市新增耕地粮食产能相对较少,不足整个内蒙古新增耕地粮食产能增加量的1%。因草地与林地开垦带来的粮食产能总量集中分布于赤峰市及通辽市两个地区,由草地开垦转入的耕地产量总量中,赤峰市及通辽市分别为18.25×104T和18.25×104T,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47.5%,由林地开垦带来的耕地产能总量中,赤峰市及通辽市分别为2.95×104 T和1.63×104 T,占内蒙古地区的54%。因未利用地开垦而带来的粮食产能总量集中于通辽市、呼伦贝尔市、赤峰市及兴安盟地区,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94.87%。
4.2耕地减少对粮食产能的影响
2000-2005年间,耕地转出导致的粮食产能减少总量中,生态退耕占主导地位,为56.13×104 T,占产能减少总量的86.1%,由建设用地占用及转入水域所减少的粮食产能总量较少,分别为4.28×104 T 和1.50×104 T,占总量的 6.6%和2.3%。
从各盟市来看,呼伦贝尔市因耕地转出而导致的粮食产能总量减少最多,为12.42×104 T,其次为通辽市及乌兰察布市,分别为10.50×104 T和10.15×104 T,三个盟市占整个内蒙古地区的50.7%。因生态退耕导致的粮食产能总量减少最多的三个盟市为呼伦贝尔市、通辽及乌兰察布市,依次为10.91×104 T、9.93×104 T与9.10×104 T;建设用地占用导致的粮食产能总量减少最多的为呼和浩特市,为1.18×104 T,其次为乌兰察布市及通辽市,分别为0.70×104 T与0.52×104 T;因水域增加导致的粮食产能总量减少最多的为包头市、呼和浩特市及巴彦淖尔市,依次为0.53×104 T、0.33×104 T和0.30×104 T。
5. 结论
本文分析了内蒙古地区2000-2005年土地(耕地)利用变化对耕地产能总量产生的影响。主要结论有:
(1)2000-2005年内蒙古因新增耕地带来的粮食产能总量为101.06×104 T,同时因生态退耕及建设用地占用等,又使内蒙古粮食产能减少了65.23×104T,耕地产能总量净增加35.83×104 T,耕地开垦规模仍然大于生态退耕。
(2)新增耕地主要来源于对草地的开垦,因草地开垦带来的耕地产能增加量达到76.82×104 T,主要分布于通辽市及赤峰市,占内蒙古的51.6%;因生态退耕导致的耕地产能减少总量为56.13×104 T,集中分布于呼伦贝尔市、通辽市及乌兰察布市;与生态退耕相比,建设用地占用对内蒙古耕地产能影响较弱,仅占因耕地减少导致的耕地产能减少总量的6.56%。
参考文献:
[1] 曹明奎.气候变化挑战农业系统和食物安全,2004,5月13日,科学时报,第四版
[2] 陈佑启.2000. 我国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J]. 农业工程学报,16(6): 29-32
[3] 封志明.杨艳昭.张晶.等. 从栅格到县域: 中国粮食生产的资源潜力区域差异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 2007, 22 (5): 747-755
[4] 谢俊奇.蔡玉梅.郑振源.等. 基于改进的农业生态区法的中国耕地粮食生产潜力评价[J].中国土地科学, 2004,18(4):31-37
[5] 傅泽强.蔡运龙.杨友孝.等.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J]. 自然资源学报, 2001, 16( 4) : 313-319
[6] 闫慧敏.刘纪远.曹明奎.中国农田生产力变化的空间格局及地形控制作用 地理学报 第62卷 第2期2007年2月 171-180页
[7] Prince S D, Goward S N, Global primary production: A remote sensing approach. Journal of Biogeography, 1995, 22: 815-835.
【关键词】小型农田水利工程;产权改革
1. 引言
小型农田水利(又称“小农水”)工程是指国家、集体投资修建的国有、集体农村小型水利工程,包括小二型水库、塘坝、小型饮水工程、小泵站、小型灌区和大中型灌区支渠取水口以下的渠道及配套建筑物等。“小农水”工程是重要的农业生产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它的修建,为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原属于国家、集体所有的“小农水”工程的管理与农户分散经营的模式不相适应,这加大了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难度,制约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效益发挥,使得农田水利设施遭受破坏的问题更加突出。为此,河南、江西、江苏、辽宁等省份对“小农水”工程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的改革,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搞活经营权,吸引了民间资本加入新建工程行列,增加“小农水”数量,提高了用水效率,农民用水纠纷也相应减少,工程完好率得到大大提高等等。但“小农水”工程在改革进程中存在着方方面面的诸多制约因素,因此,必须要结合当地的可行性条件,精心设计改革的具体条款,尽可能降低经营风险,激发农户的积极性,更好地将工程管理权力和职责转移到经营户手中。
2. “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中的问题
2.1 产权改革不彻底,涉及面不大。
根据调查资料表明,尽管很多“小农水”工程都进行了产权制度改革,但大多数工程产权改革是不彻底的、是浅层次,实质是经营权利置换管理责任,多数都是经营(盈利)权利置换日常简单的管理责任,产权承接人基本上都是兼业的(从事多种经营),只承担日常简单的管理看护,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劳动的建设、维修等责任仍然留给了政府。另外,改革仅限于机井、土元井等单个中小型水利设施,而一些水库、塘坝、小流域等涉及较少,“小农水”工程改革的范围较窄。
2.2 水利系统内部关系未理顺,工程的作用难以发挥
通过产权改革,农民成为水利设施的“法人”或经营者,被赋予了独立的法律地位,农民成为法定的水利主体。产权改革之后,小型水利设施的产权性质发生了变化,在制度层面分割了大中小水利设施之间的联系,导致水利系统性的瓦解。大中小型水利设施之间切断了联系,农田水利趋于分散性和小型化,村组集体无权调配全村的水资源进行抗旱,也无法组织全村组统一进行水利建设;水源没有保证了,抗灾能力下降,农业生产缺乏稳定性。
2.3 改革进度不平衡。
有些地方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已在较大范围内全面推开,采取了诸如承包、租赁、拍卖和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运作模式,这些改革盘活了存量资产,拓宽了小型水利工程的投资渠道,提高工程的使用效率。而有些地方不具备进行产权制度改革条件,如水利设施破坏严重,水资源严重污染,各种改革配套机制不健全,经营者无利可图,致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还处于举步不前阶段。
2.4 产权改革导致国家利益与农民利益错位
站在国家的角度,水利具有战略性,关涉到粮食生产安全,关涉国计民生,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经济问题。而从个体农民来看,水利是家庭经济问题,是投入与收益的计算问题,投入水利的积极性来自于成本收益的理性计算。通过“产权改制”将农民变成水利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农民考虑是否进行水利投入时,当然不是站在国家粮食生产安全的角度,而是站在是否合算的角度。以农民作为水利主体来解决水利问题,会产生与国家战略利益相背离的情况,因为当水利投入不合算时,水利设施自然就会被废弃。将水利交给个体农民,就消解了其战略性。实质上是将国家战略问题变成一家一户的农民生产问题。这也违背了改革的初衷。
2.5 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现象严重。
调查表明,许多地方为了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在条件不具备或无人经营的情况下,部分工程没有进行产权界定,低价、甚至无偿转让给经营者,或者承包费定的很低,或者就没有规定承包费,合同、协议等文书也不规范,致使国有及集体资产流失状况严重。
3. “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问题因素分析
3.1 “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相应政策不到位。
市场机制要求“小农水”工程的产权是明确、安全、可转移和可实行的,这种有保证的产权可以让产权所有者放心地持续投资。但是,“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涉及深度较浅,加上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大部分干部群众对产权改革认识不够,观念也未完全改变。在突破长期的水利管理机制的思想上,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普遍存在怕风险、怕投资、怕政策变化等思想障碍。
3.2 工程本身特性的影响。
“小农水”工程具有区域自然垄断和准公共物品的特性,所提供的服务共享程度较高,排他成本较高,许多“小农水”工程从水源到配水处,除了地下输水管,基本是敞开式的,而且输水线路很长,经营者不可能整天值守。即使能做到这样,由于农业的弱质性,付出的成本也可能远远大于收益,经营者的权益严重受损。同时,“小农水”的资产专用性较强,目前一般只是在遭遇干旱季节使用率较高,遇到风调雨顺时期基本处于闲置状态,农民没有或很少接受灌溉服务,仍然需要付出与其他年份相同的费用,承包经营者的积极性不高。
3.3 社会因素影响。
“小农水”市场化经营在农村这个讲究人际关系的环境里可能会受到较大阻碍。由于村庄作为用水者出生、成长和生存的场所,村庄里的关系是一种亲情与乡情的混合感情,这种复杂的感情还会带到水费的收取上来。收取过程让经营者难堪而难以承受,感觉“为了一点小钱而丢了面子不值得”,最后放弃工程的经营。另外,由于工程产权涉及到国家粮食安全问题,政府和用水者很少愿意让工程的经营者永久性持有产权。工程产权虽然明确但是不能正常流转,即不可轻易转移或继承从而缺乏安全性。
3.4 工程技术管理缺乏。
“小农水”工程产权改革后,政府缺乏对工程的管理,特别是水利技术人员不到位,造成工程安全运行管理规章制度不健全,工程必要的除险加固、维修改造、工程续建和安全防汛等工作没有合理规划,日常检查几乎没有进行,工程的利用率低下,经营者的经济效益无法保证,积极性大打折扣。
3.5 监督机制不到位
对工程产权制度过程、结果和后续管理的监督机制不到位,合同、协议等文书的执行得不到有效保证。“小农水”工程的承包、租赁所得绝大部分用于与水无关的其他开支,无法实现“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
4. 推进“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机制的对策
4.1 做好“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前的宣传工作。
把“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着力点放在统一和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思想认识上,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利用各种形式宣传“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营造气氛,使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为,“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顺利进行奠定良好的思想基础。
4.2 健全“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的机制保障。
根据调查资料显示,凡是改革相对成功的“小农水”工程,大都有一套相适应的配套机制来保障,如激励机制需求,即对于工程的管理者和经营者,明确“小农水”工程的所有权及其主体,为产权所有者提供一定程度上的合理收益预期,来激发人的积极性,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从而激励所有者经济行为的发生,使工程高效运行。为保证产权制度改革规范化,还需构建监督机制,“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要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依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对“小农水”工程的经营和管理进行调控和监督,使其在法制化轨道上运行,保障工程经营的规范化,提高服务质量。还应建立良性运行机制,使产权所有者和经转让后的财产持有者权益都得到保护,有利于使经济行为长期化,产权流转机制运行顺畅,可以促进资源正常流动,也有利于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
4.3 做好以点带面工作。
抓好典型,发挥典型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选择一些交通便利、基础设施较好、条件优越的工程,按照先小后大、先易后难、先点后面的办法制定试点方案,取得成功后,及时总结经验,进而推广普及。
4.4 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
政府应组织水利、财政、农业、计划等相关部门人员,进行深入调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改革方案和一系列配套措施,规范产权制度改革行为。同时,主管部门要按照分级管理的原则,定期对合同双方履行职责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防止粗放管理和掠夺性 经营等短期行为的发生,积极稳妥地推进改革进程,确保改革进程和效果。
4.5 确保群众自愿,民主决策。
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是一场革命,政策性强、涉及面广、难度较大。所以,必须以稳定为前提,以发展为目的,坚持群众路线,尊重群众意愿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应采取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做好资产评估,根据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规模、现状和效益等情况,在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合理确定租赁费、承包费、拍卖底价,面向社会公开竞价出让。
4.6 处理好所有权、经营权与管理权的关系。对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可以采取一次性拍卖工程所有权的办法,使购买人拥有资产的所有权和收益权,实现所有权、经营权、收益权的有机统一。同时,协调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大胆探索又要谨慎稳妥地处理好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与农村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与稳定的统一。
5. 结语
“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是提高效率,促进设施良性运作的有效途径,但产权制度改革并不是一件孤立的事件,这不仅与农田水利设施相关,还应根据“小农水”工程的特点,因地制宜,科学制定操作程序,扬长避短,使“小农水”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健康稳步运行。
参考文献
[1] 蒋明建等.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探讨[J].农村经济,2007.7.
[2] 田圃德,范静波.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创新的制度需求[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7.3.
一、充分认识发展节水农业工作的重大意义
*是水资源严重匮乏的地区,干旱缺水严重制约着农业发展。全市水资源总量6.8亿立方米,占全省资源(204.69亿立方米)的3.3%,人均水资源量163.82立方米,仅占全省人均量(306.69立方米)的53.4%,耕地亩均水资源量78.06立方米,是全省平均数(211.4立方米)的36.9%,在全省属缺水最严重的地区。一方面是水资源的严重匮乏,另一方面气候干旱日趋严重。近10年以来年降水量由历史上的524毫米降至434毫米,期间1999年最低的年份降水246.4毫米,2006年全年降水量366.6毫米。据气象部门预测,今年我市降水依然偏少。这充分表明,我市水资源紧张的程度正在逐年加剧。
我市属典型的农业地区,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80%以上,而小麦用水又占到农业用水量的70%,为此,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明确指出我市农业发展制约在水、潜力在水、希望也在水,并把大力发展节水农业作为全市农业发展的根本大计。多年来,各级农业部门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因水制宜,深入调整种植业结构,采取工程、农技、农艺、农机、生物相结合的综合配套措施,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严重缺水的情况下,全市农业实现了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农产品总量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全市粮食、棉花等农作物产量均位于全省前列。全市粮食人均占有量1490斤,位居全省首位。节水农业技术的实施,有效增强了我市农业抗御干旱的能力,实现了作物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同时,节水农业工作中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和农民节水意识还比较淡薄,干旱缺水和用水浪费的现象同时存在;农业节水技术应用相对单一,缺乏有效集成;节水技术供给不足,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农产品需求的刚性增长和水资源的严重短缺,已经成为当前农业发展的主要矛盾之一,水资源不足、时空分布不均和利用率不高仍是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目前,灌溉水每立方米平均生产粮食1公斤,每毫米降水的生产效率0.5公斤/亩,均低于发达国家水平50%以上。我市小麦用水占全市用水总量的50%左右。据测算,如果通过推广节水高产品种、推广临界期高效用水技术、开发田间保水技术、开展防渗灌溉等综合性技术措施,全市小麦大约具有30%以上的节水潜力。蔬菜及其他高效经济作物节水的潜力也很大。通过改良品种,推广节水新技术,搞好农机农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解全市农业缺水的压力。因此,各级农业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节水农业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准确把握节水农业的内涵,积极推进节水农业的发展。
二、任务目标
“十一五”期间全市节水农业总体要求是:坚持科学发展观,按照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立足田间节水,遵循需水规律,结合区域特点,改革耕作制度,优化种植布局,配套田间节水设施,集成创新节水模式,普及推广节水技术,完善监测服务网络,形成蓄、保、集、节、用一体化的节水农业格局,努力提高水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效率、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努力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任务目标是:在全市逐步推广节水农业技术,力争到“十一五”末节水农业综合技术普及率达到70%以上。重点抓好小麦、蔬菜节水,实现小麦浇水次数减少1-2水,亩节水50-100立方米。蔬菜在现有基础上达到节水30%,亩节水量100立方米以上。今年实现全市年农业节水2.5-3亿立方米。2010年全市年农业节水达到4亿立方米以上。
三、优化作物结构布局调整,推进节水农业快速发展
各地要认真分析当地水资源状况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明确各区域水资源综合承载能力,从节水和可持续发展角度出发,进一步完善农业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当地种植业结构和布局,加快建立低耗水、高效益的农业种植结构。要积极扩大抗旱、耐旱、节水作物种植,逐步缩减高耗水的小麦等作物。发展雨热同季的夏玉米、棉花、杂粮、谷子、薯类、牧草等作物种植,最大限度地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大力推广抗旱节水品种,加快节水品种推广,作物良种补贴项目中要突出加大节水高效品种的比重。到2010年,全市小麦面积控制在400万亩,玉米面积发展到380万亩,其他杂粮等作物发展到50万亩,棉花面积发展到200万亩,花生等油料作物稳定在50万亩,蔬菜面积稳定在150万亩。
小麦生产:推广省确立的以节水为重点的“八项技术”,应用节水、省肥、高产、简化“四统一”栽培技术模式。“八项技术”,即选用抗旱品种、免耕栽培、小畦灌溉、“两晚技术”(玉米晚收、小麦晚播技术)、窄行密植、秸秆还田、不浇返青水、推迟春一水。要尽快选择一批抗旱节水小麦品种,建好示范区示范村,组织现场观摩,加快推广步伐。重点推广石家庄8号、观35、石麦15号、石麦14、冀丰703等一批节水品种。小麦良种补贴项目中要加大节水小麦比重,扩大节水品种的种植面积,同时搞好节水品种的实验、示范和展示工作。2007年?2008年度计划我市示范推广面积300万亩。全市重点抓深州、枣强、故城、景县、阜城五个重点县市,各建两个1000亩的示范方,同时分别建设2个百亩实验田。其他各良种补贴县市区都要抓好两个500亩示范方,搞好节水品种和节水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工作,确保小麦节水工作切实抓出实效。
蔬菜生产:以设施菜为重点,以水肥一体化运用为核心,以推广节水作物及种植模式为基础,配套节水设施,集成技术模式,缓解水资源紧缺矛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一是在设施蔬菜产区重点推广膜下滴灌、膜下沟灌、膜下微灌等节水灌溉技术,杜绝大水漫灌。阜城、饶阳、武强、武邑、桃城等五县区,每个县区搞蔬菜滴灌节水示范点3个,每点不少于10个棚室。二是推广节水种植模式。故城、阜城搞好拱棚韭菜、拱棚西瓜与棉花间作等节水作物及种植模式的推广。三是推广抗旱品种。芦笋是近几年发展的新兴蔬菜产业,其抗旱节水效果较突出。桃城、武邑、景县、深州、武强等县要稳步推进芦笋等蔬菜作物的推广。全市到今年年底可达到4万亩以上。四是要继续下大力抓好设施菜生产。发展设施菜,既可以实现错季生产,增产增收,又可以减少地面蒸发和作物蒸腾,实现节水。2007年全市蔬菜节水综合技术推广面积达到40万亩以上。
玉米生产:以确保粮食生产安全和满足畜牧业发展为目标,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面向市场,依靠科技,充分挖掘玉米雨热同季优势和增产潜力,稳定面积,主攻单产,优化品质,大力提高玉米综合生产能力。重点抓好“一调四改”,“一调”即密度调整。因地制宜的调整现有品种的种植密度,达到最适宜的种植密度,实现稳产高产。“四改”:一是改目前的粮饲型品种向饲用、加工等专用型玉米的方向发展。围绕畜牧小区建设,重点抓好深州、饶阳、安平、桃城等四个县市区。推广种植郑单958、浚单20、蠡玉16、农大108等品种。二是改粗放施肥为测土配方施肥,2010年全市玉米要普及推广测土施肥技术。三是改人工种植为机械铁茬播种。发挥农机在玉米生产中的作用,推广免少耕铁茬播种和机收等玉米全程机械化作业比例。四是改目前的普遍早收为适当晚收。玉米收获期要推迟7-10天。今年全市玉米“一调四改”技术要达到260万亩,2010年得到全面普及。
四、抓好节水农业关键技术的落实
(一)大力推进节水新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进程。一是推广设施蔬菜肥水一体化技术。这项技术可以使水肥结合,优化土、肥、水配置,节约用水,提高蔬菜综合效益。据调查樱桃西红柿比对照亩节水50%左右。目前在武邑、武强、饶阳、桃城、阜城五县推广设施蔬菜肥水一体化技术2万亩,要进一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二是推广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按作物生长需求,实行各种肥料的适量配比平衡施用,促进作物对肥水合理吸收,促进作物高产、优质和高效的一种科学施肥方法。目前全市推广660万亩,到2010年全市推广面积达到800万亩;三是推广施用生物、化学抗旱保水技术。主要应用于小麦、玉米拌种。试验表明,应用抗旱保水技术,可增强作物根部的吸水保水能力,提高出苗率,增强作物的抗旱抗病能力,实现了抗旱节水和保水增效的目的。市重点抓好故城、阜城、枣强示范推广10万亩,其他各县市区也要结合各自实际抓好示范推广工作;四是建立土壤水分监测网站。以冀州市国家级土壤水分监测站为主,抓好土壤水分和墒情预测预报工作,其他县市区根据农业季节,及时搞好土壤墒情监测,为各级各有关部门指导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二)大力推广农机节水技术:一是免耕覆盖播种技术。利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不翻耕土地的情况下,用最少的进地次数完成机械播种,实现节水、节肥、节成本的目的。目前,我市玉米已全部实现了免耕覆盖播种,小麦免耕播种面积26.8万亩,2010年全市小麦免耕覆盖播种要达到200万亩。要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辐射带动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的推广普及,市农业局重点抓好阜城县2万亩的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示范方,各县市区也要抓好千亩以上的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技术示范方。二是节水穴播技术。在不用造墒的情况下,用机械一次完成开沟、施肥、点水、播种、喷药、铺膜、镇压等工序,实现旱地节水穴播的目的。目前我市在枣强、冀州、故城、武强、阜城、深州等县市进行试验示范推广,目前全市节水穴播应用面积17.5万亩,占全市春播棉花、花生的7%左右。今后要通过加大农机购置补贴力度等手段,加快节水精播机推广步伐。到2010年全市春播棉花、花生旱地播种全部推广节水穴播技术。
(三)推广地膜覆盖技术,推进设施农业发展。大力推广地膜覆盖技术,在普及推广棉花地膜覆盖技术的同时,进一步扩大地膜覆盖技术在花生、甘薯、蔬菜等作物上的应用普及。到2010年全市地膜覆盖面积要发展到500万亩;要进一步推进设施蔬菜的发展步伐,力争今年新增设施蔬菜面积10万亩。
(四)推广小麦、玉米“两晚”技术。“两晚”增产技术是指在小麦、玉米轮作种植形式中,在保证小麦节水的前提下,通过推迟玉米收获时期使小麦、玉米充分发挥增产潜力的节水、稳产、高效栽培技术。我市常年小麦、玉米两熟连作种植面积为370万亩左右,占种植业耕地面积的近50%,推广“两晚”技术可以确保小麦、玉米在充分挖掘增产潜力的同时,达到节水、高效目的。玉米的晚收可延长子粒灌浆时间,促进产量水平提高。玉米收获时期由目前的9月下旬推迟推迟7-10天。小麦适期晚播既有利于小麦安全越冬更有利于小麦节水。小麦播种时间由现在的10月1-10日推迟至10月5-15日。
五、主要保障措施
(一)加强节水农业技术的宣传与培训。要强化宣传,增强农业节水意识。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节水农业的重要意义、主要措施、节水技术要领以及相关政策宣传先进典型好管理经验,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节水意识,提高各级应用节水技术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要加强农业节水技术、节水农业典型及节水信息等宣传普及,建立市、县、乡三级培训体系,市每年组织培训师资1-2次,县培训乡、村技术员及重点示范户,技术入户率要达到9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