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生物化学的作用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化学的作用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化学的作用

第1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双语教学;生物化学;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205-02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作业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与中小学教育对作业的重视不断提高和强化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目前我国高校教育普遍对作业环节持忽视态度,这一现象的出现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从四个方面阐述了在制药工程专业生物化学的双语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作业提高教学效率的方法和经验。

一、高校课堂有效教学被弱化

高校课堂有效教学是教师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堂学习的有效性的有机结合,也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核心环节。对于高校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很大程度上是指高校教师最大程度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课堂教学。有效教学既是高校教师教学追求的目标,也是确保教学质量的前提[1,2]。

课堂是高校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学质量会产生直接的影响。但是尽管如此,高校教学课堂由于扩招导致的教学资源相对短缺、僧多粥少的局面依然没有本质性改变,课堂有效教学依然处于被弱化的境地。各高校的教改相关项目研究的经费基本只够教师“足不出户”在本校内进行一些简单的教学改革尝试,而每年国家及各级政府针对高校教学改革的相关经费资助也是杯水车薪,高校教改现状堪忧。提升高校的课堂教学效率迫在眉睫,充分发挥课堂教学每一个环节的作用是应对教学投入短缺的传统“特效药”,作为教材三个构成系统之一的课堂作业似乎更有“文章”可作。

二、作业环节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及作业批改的重要作用

高校课堂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学生人数多,而教师常常一人唱独角戏。尤其一些公共课,几百个学生围绕着一个教师挤在一间阶梯教师上课是常态。而一些专业必修课,一个教师面对几十近百人讲解也是很常见的。如果按照传统的中小学的教师批改作业的方法,显然是行不通的。家长更没有提供作业批改帮助的可能性。所以对于多数高校教师而言不留作业是常态,留了作业不用上交也常常是老师们的习惯做法。原因很简单,对于多数高校教师即使留了作业,也难以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批改,尤其是一些新入职的年轻教师,特别是理工科类的高校教师,他们不仅要进行教学,科研任务也很艰巨。但是,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与学的互动,这个互动过程需要调节,作业批改就是这个互动过程的优化。作业批改是高校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是否可以很好地处理这个问题将直接影响师生的课堂互动,对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

对作业批改重要性的认识会充分调动任课教师对作业批改的积极响应。但是如果没有适当的作业批改方法,最终教师也会因心有余而力不足选择放弃。因此探讨并优化适合高校教师的作业批改方法是提升作业在课堂教学中作用的一个主要途径。如何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作业批改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种行之有效的高校作业批改方法:

1.随机选择批改。高校学生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学习自主性很强,很多时候他们对教师的作业认识不够,如果没有学分的压力和督促,学生很难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堂教师留的作业。因此,把作业和学分相结合,同时采取全班留作业而随机抽取的批改形式不仅可以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而且可以减轻教师的批改工作压力,同时在具有较大作业样本的条件下得到学生课堂学习的信息反馈。

2.面对面批改与小组互改相结合。很多时候高校的作业是开放性的,这意味着问题的答案可能不止是一个。而且在互联网几乎可以链接世界各个角落的背景下,如何避免出现网络版作业和雷同作业成为高校教师需要面对的一个问题。笔者在进行生物化学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按照实验小组把学生分成了学习小组。对于开放性作业,常常随机选择每个小组的一个同学,进行作业的面对面修改,然后,在组织每个小组的同学进行相互批改。这样教师和学生的面对面的作业修改不仅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参考的答案,而且如果学生出现了网络版雷同,则不仅在一个学习小组内会被发现,同时,在其他小组内也难以藏匿(不同小组之间也会进行)。

3.及时公布答案与组织作业讲评。作业的批改其实并没有严格的形式,每一个教师都可能形成自己的作业批改方法和方式。但是无论采用何种形式的作业批改,及时公布答案与组织作业讲评均不可忽视。学生完成作业的过程实际是一个巩固已学知识,预习新知识和接触新知识的过程。这个过程带有很大的探索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等的不足,学生的作业会出现这样那样的不足和错误。如果教师不及时提供答案,学生作业中的错误没有被订正,不足没有被补充,则这些问题会在以后的学习中不断积累,作业的作用则大打折扣。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笔者在生物化学教学课堂中采取了以优秀作业为讲评的模板,同时提供作业答案的形式。不仅对作业优秀的同学进行了积极暗示,起到了带动其他同学学习的作用,而且及时地指出了作业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为以后的学习扫清了障碍。

三、作业环节可以在高校教学课堂发挥更大的作用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忽视作业环节的课堂教学是容易被遗忘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会变成水中月和镜中花。相比较欧美的课堂教学,中国高校的教学课堂相对来讲教师的主导作用就明显的被加强,欧美的高校课堂通常师生的互动是其主体和灵魂,但是学生的课前和课后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相对就比较繁重。笔者在自己的生物化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借鉴欧美的教学经验,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了设计和改革:课堂作业内容的选择不拘泥于学习过的内容,也选择未学习的内容作为布置的内容;作业的布置时间依据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而进行变化:教学中重点内容提前布置作业,而难点内容课前和课后都进行作业布置;课前布置作业进行教材学习难点的预攻关,课后的作业布置对难点进行复习、消化和巩固,同时知识点多的章节作业布置相对密集;作业的完成情况对作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直接决定着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非常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监督学生保质保量完成作业。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的研究结果证实学生在不知道学习结果的条件下重复次数的多少与学习进步无关,对学生作业进行及时的评改是课堂作业不可忽视的环节。在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监督的同时可以发现作业的量是否合适。作业成为学生学习的沉重负担,这会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学生通过作业能够体会到自己在课堂学习中的高效性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将会大大促进学生学习本学科的主动性,而课堂作业由于每个学生都可以参加进来,所以很容易形成积极主动的群体学习效应,恰当的作业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也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环节。

四、未来展望

经济的全球化必然带动教育的国际化,作为一个具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大国,如何在教育国际化的背景下让我们的高校教学跟上时代的步伐,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是每一个高校教育者都要思考的问题。课堂教学是高校教学质量提升的主阵地,课堂作业可以在教育投入相对滞后的条件下为构建高校有效课堂教学发挥四两拨千斤的独特作用。政府相关教育机构如何协调和应对新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教育中突出的问题,将直接决定中国高校教育的成败。

五、结束语

中国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扩招后正处于一个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时期,无论是教育部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还是现在大力提倡的教育国际化,其本质都是为了新的教育背景下教学质量的提高。大学课堂教学质量已经不是一个学校或一个专业的问题,而是涉及到我国整个高校的课堂教学质量的评价。作为一个高校一线教师,面对实际的教学环境从自己的工作条件出发,充分挖掘作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的作用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行之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第2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1 创设现场的物理情景导入新课

在上“物体的浮与沉”一节新课时,苏科版教材是这样导入的:“铁块会沉入水底,用钢铁制造的轮船却能漂浮在水面上;同样用钢铁制造的潜水艇,在水中既能下潜又能上浮,物体的浮沉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轮船、潜水艇离同学的生活较远。老师虽然可以用幻灯片来展示,但是由于同学缺少主体体验,创设的物理情景缺乏真实感和现场感。在课前,我们可以用“上升的茶包”实验来导入新课。具体操作如下:取一个立顿牌的茶包,将封口拆下,倒出茶叶。将装茶叶的棉纸包整理成筒状,放置在倒置于桌面的玻璃杯的底部,用火柴点燃茶包上端,如图1所示。随着茶包向下燃烧就会发现茶包带着火焰和燃过的灰烬向上飞了起来,甚至达到屋顶。当茶包火焰熄灭后,燃过的灰烬就降落下来。学生亲眼目睹如此出人意料的实验结果,头脑里必定充满了好奇,同时也产生了疑问,教师适时地引导:“为什么茶包会飞起来,而最后又落地呢?学习了本节的浮沉条件后,同学们就会明白”。相信本堂课学生会带着疑问认真听讲,在上课过程中学生就能自己解开心中的疑惑,其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利用“生活化”小实验创设物理情景导入新课的例子很多。比如,用台灯、放大镜和墙面做钨丝的两次成像实验来作为“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新课导入;又如,“大气压”的导入,将可乐瓶的下面钻几个小孔,装满水后,用瓶盖盖住,水不下滴,但一旦瓶盖打开,水就快速地滴落下来。

2 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

正如朱正元教授所说:“对于物理概念、物理规律等一些理念性的东西,往往是千言万语说不清,一看实验就分明。”

例如,学生理解静摩擦力的方向时感觉困难,这时,可以用一把牙刷来帮助学生理解:把牙刷有毛的一面平放在桌面上,用手握住牙刷的把柄,用力地往前推或拉(牙刷仍处于静止状态),牙刷毛的形状就会向后或向前发生形变,形象地显现了牙刷的运动趋势以及静摩擦力的方向。

3 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若能结合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片面认识,用生活化的小实验来否定学生不科学的认识,让学生产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则更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教学效率。以下是“电功率”的导入片段:

师:同学们考虑后说说看40W和60W的灯泡哪一个亮?(虽然学生还没有接触额定功率的概念,但在生活中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

生:60W的亮。

师:一定是这样吗?

于是将已串联好的两盏灯(在操作前,让学生认清哪一盏是40W 或60W的灯泡)接入照明电路,实验现象告诉学生自己的认识是错误的。

师:是不是你们的认识不对呢?学完了本节的知识你们就会清楚。

这堂课同学是带着问题去听讲的,因此格外认真,学习的兴趣特别浓厚。讲完本节后,善于思考的学生已经认识到60W比40W的灯亮是在并联的条件下才成立的。

4 检验学生应用知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

在每一个学习单元结束后,设计一些简单有趣而富有物理思想的小实验,让他们尝试解释实验现象,既可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又可检验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比如,学完“凸透镜成像规律”后,把放大镜置于日光灯下,改变放大镜的位置,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并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释。又如,学完“电磁感应”后,我展示了一个电子陀螺的小玩具,如图2所示。将齿轮状塑料条迅速抽出后,会看到玩具稳稳地立在桌上而内核快速旋转起来,在玩具的上表面出现五颜六色的光带,如图3所示,学生感觉惊奇、好玩的时候,提出问题:“玩具里有电池吗?”

生:当然有电池,否则玩具上的灯怎么会亮?

师:真的吗?(展示已经拆开的玩具内核,根本找不到电池)

师:只有电池能产生电吗?

生:还可以发电。

师:能找到切割的导体和磁场吗?

生研究发现:玩具内核的有一个钢圈,能吸引大头针,是它产生了磁场;玩具内部有铜片,当内核旋转时,铜片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产生电流,使不同的二极管发出无颜六色的光。

师:为什么我们看到的会是彩色的光带?如图4所示。

生:是视觉滞留印象。

师:整个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生:动能转化为电能和内能。

本教学活动通过对一个玩具的探索,巩固了电磁感应现象、视觉滞留印象和能量转化的知识,而且经历了科学探究中的猜想、实验、分析的过程,可谓一举多得。

5 缓解习题训练的疲惫

老师若在作业训练期间,穿插几个生活化的小实验,同学们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发现其中的奥秘,既可体验动手实验、获取知识的乐趣,又能加深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对浮力产生原因的复习,可以用下面的小实验来代替纯文本的作业。如图5所示,将可乐瓶底部剪掉,瓶口朝下拿在手中,里面放一个乒乓球,向瓶内注入水,并淹没乒乓球,水注入后,只有少量水从瓶中流出,球不上浮,但当可乐瓶口拧上盖子,水流满颈部与上面的水连为一体时,球却浮上来了。为什么会出现此现象呢?学生可以通过反复地做此实验来理解浮力产生的原因。

参考文献:

[1]张伟,郭玉英,刘炳升.非常规物理实验:有待深入开发的重要物理课程资源.物理教师.2005,(9)

[2]于玉琴,刘炳升.有特色的初中物理实验.物理教学.2006,(9)

注:1、原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经济开发区实验初中,215200

2、原单位江苏省苏州市苏州工业园区第六中学,215126

第3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一、数字化建设的内涵

数字化建设是指对学生信息的电子化建设,将高等院校需要的和现有的管理资源通过某种固定的格式输入到管理系统中,以此方便于对学生信息的查询和使用。通过数字化建设,可以根据高校学生管理的具体需要,对学生信息进行开发和管理,具有提高高校学生事务工作效率、决策水平,节省人力物力成本的优点,从而为高校师生提供更高效、规范、合理的信息服务。

二、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现状

1.信息缺失导致沟通不畅

大学生入学时会按相关要求填写一份入学情况登记表,这份表格记录了学生的基本信息、家庭地址、父母联系方式等一系列档案资料。这些材料将作为学生的入学基本信息被保存下来。一般情况下,这些资料的保留方式还停留在原始的书面形式,为信息的查询和修改带来很大的麻烦。由于学生填写不认真等问题导致的信息不全,包括家庭联系方式、地址等重要信息的遗漏会为学生工作的开展带来大量问题。

2.信息传递不畅导致工作障碍

教务管理、后勤管理、学生管理、图书馆等与学生工作相关的机构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没有形成一个共同的管理系统,信息传递不畅会导致工作障碍。每个部门都有相应的学生记录,却因为缺乏传递平台使得这些信息很难得到汇总和整理。这些系统间的信息传递问题为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带来很大的障碍。我们必须采取数字化的模式来管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从而完成学生信息的系统化记录,实现学校各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共享。

三、数字化建设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的作用

1.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我国的高等教育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在学校中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而且要提高综合素质和保持身心健康发展。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高校的基本任务,也是学生工作得以开展的关键要素。数字化建设是做好学生事务工作的有效手段,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对学生信息进行归纳和处理,可以保证全校师生根据自己的权限进行信息的查询,使得各院部、管理部门之间实现信息传递和共享,提高工作效率,抽出更多的时间对学生工作进行整体协调,做到掌控全局,从而提高学生工作事务的管理水平,增强集体合作的精神。

2.完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流程

高校学生事务工作包含大量事务性工作,一般情况下,是通过学校学工部向院系布置,院系向学生传达后进行反馈来实现的。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中进行数字化建设,可以完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流程,使得学工部、院系、学生之间可以利用平台实现信息交互,实现信息的快速、接受和反馈。由此节约了时间,各主体之间实现自主性,有利于学生事务工作的有效开展。

3.推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

数字化建设可以有效地推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通过建设安全、稳定的信息网络平台,教育者可以获取学生的各项基本信息,根据学生的需求,给予他们更具体的帮助和引导。比如,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可以在信息平台中利用筛选功能来选择符合用人单位要求的学生。如此一来,就可以结合两者的实际情况,寻求最优的解决方案,既为用人单位找到合适的人才,又帮助学生解决了工作问

4.为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给予前瞻性的指导

数字化建设除了记录学生的发展与表现,还能够为学生教育和管理提供全面、准确的信息,以此为学生管理政策的制定给与前瞻性的指导。举例来讲,通过学生的在校表现,教师可以完成学生的发展性评价,并反映出学生参加各项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揭示教师课堂知识传授与思想教育的有机联系,从而为教育的有效性提供客观的评价依据。

总之,数字化建设具备完整的管理与服务功能,为学生、老师和管理部门提供便捷的信息查询,大大减少了事务性工作的数量,提高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完善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流程,推动高校学生事务工作的开展,为学生管理政策的

第4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生物化学是应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现象,是生物学和化学交叉形成的学科,它的发展和化学--尤其是有机化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许多对生物化学发展起推动作用的生物化学家对有机化学的研究也有着很深的造诣。在学习有机化学时,学生对法国杰出的化学家巴斯德有着很深的印象,因为巴斯德在年仅28岁的时候就阐明了具有相同化学结构的酒石酸由于其立体结构上的不同而分为两种分子,这两种分子呈镜象关系,并由此提出了对映异构现象[5],而在学习生物化学发展史时,我们不得不提的是生物化学是由于巴斯德在解决发酵本质的著名论中所产生的,所以巴斯德被称为生物化学的鼻祖。再如学生们所熟知的化学家鲍林,提出了共振论和杂化轨道理论,对有机结构理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而鲍林在40年代中期以后提出纤维状蛋白质的螺旋结构,及蛋白质是具有多肽链结构的物质,打开了通往蛋白质与DNA分子奥秘的大门,并由此获得了1954年的诺贝尔化学奖。据统计表明百余年来诺贝尔化学奖的颁发过程中,多位化学家都是因为在生物化学领域内的杰出贡献获得了诺贝尔奖。通过生化发展史中这些具体的例子,能够激发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和优越感,会深刻的感受到生物化学和有机化学自发展之始就是有机的融合体,扎实的有机化学理论和知识是研究生物化学所必备的,否则生物化学的研究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生物化学是有机化学研究的最终归属,因为任何学科的发展都将应用于生命体,为生命服务。

2通过有机化学的观点和理论解决生物化学

问题,促使两者的有机融合生物化学课程知识覆盖面广,物质代谢复杂,涉及反应多,知识体系和化学学科有很大的区别,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也有别于化学学科知识体系的学习,基于此,化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时往往感到不适应。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应在保证学生对生物化学整体知识框架的系统认识的前提下,充分发挥化学专业学生系统、扎实的有机化学知识,通过有机化学的理论和观点来讨论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对缓解学生的这种现状有很大的帮助。如有机化学的学习主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应结构”在学生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所以学生很容易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关系。从化学的观点出发,学生很容易理解人造奶油反式脂肪酸为什么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其原因就在于比起反式构型的双键结构,顺式不饱和脂肪酸有较低的熔点,能够保证在生理温度油脂的液体状态。晒太阳能补钙的这个生活小常识用化学的理论解释是:钙的吸收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而人的皮肤中含有维生素D原,在光照条件下,会发生周环反应生成维生素D,所以才有了晒太阳能补钙这一说法。类似的例子在生化内容比比皆是。通过有机化学的理论和观点来解决生化问题,可以让学生自然而然的融入生化课程的学习,发挥学生扎实的有机理论和知识的优势,降低学习生化的难度,变死记硬背为逻辑推理,在潜移默化中将两者进行了有机的融合,激起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

3结合生活实例,促使两者的有机融合

众多的教学研究表明,在教学过程中生活实例的结合能够促使学生“学”和“用”的有机结合,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产生,促进学生书本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和创新思维的发展。生物化学是一门基础的自然科学,是通过化学的理论和方法来研究生命体内的化学变化,所以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的广泛用既以生化原理为基础,又和化学知识密不可分。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结合具体的应用事例,以此为桥梁,促进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如日常生活中的烫发,其原理是以生物化学为基础,头发是角蛋白,角蛋白的螺旋多肽链间有很多的二硫键交联,二硫键的生成的位置是决定着头发的形状,二硫键是巯基通过氧化反应生成的[6]。烫发的过程实际就是通过还原剂破坏头发原有的二硫键,通过还原剂使二硫键在新的位置生成,从而达到了改变发型的目的。其中涉及到的还原剂就是一种小分子有机物,烫发质量的好坏和还原剂有很大的关系,了解到这一点,思维活跃的学生就会考虑,在学习过的类似结构的有机化合物中,有没有可以充当改良的还原剂,从而达到降低烫发的副作用,改善烫发的效果。通过类似实例的引入,作为学生会深刻的感受到,要使自己已有的有机化学理论和知识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人类造福,学习和掌握一定的生化知识是非常必要。显而易见,结合生活实例的教学过程,进一步将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进行了融合,使学生学习生化的兴趣进一步得到提升,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4通过有机化学的前沿科学研究成果的学习,促使两者的有机融合

在教材中并不能体现,为了让学生对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有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使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到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生化的热情,提高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我们将利用丰富方便的网络资源,查找相关的文献资料,利用4课时左右的时间,与学生一起讨论有机化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生物化学领域的应用,同时,给学生指定内容,利用业余时间进行相关小论文的撰写。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查阅了小分子有机化合、药物等与蛋白质、DNA的之间相互作用的文献,让学生了解这些前沿的研究成果。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一方面可以弥补传统生物化学内容更新慢的缺点,有助于学生了解有机化学与生物化学交叉发展的最新研究成果,有助于学生的科研素质水平的提高,知识视野的开阔;另一方面,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和生物化学的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两者的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学问题。

5结语

第5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方法学习方法

生物化学是研究生命化学的科学,对医学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医学基础课。对于医学生来说,学好生物化学知识有着重要而深远的意义[1]。但同时生物化学这门课程理论知识比较抽象,代谢途径错综复杂,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学好生物化学要靠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2]。作为高职高专院校一名教师,笔者将在护理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方面的一些体会浅谈如下,以求同行专家的批评指正。

1老师的教

1.1上好第一堂绪论课

生物化学的第一堂课是绪论,有时甚至是学生进入大学的第一堂课,因此,上好第一堂绪论课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一堂课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什么是生物化学,生物化学的发展、研究内容是什么,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一堂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学生们都熟知人、物、事入手,比如酵母发酵引出酶学、DNA双螺旋结构引出遗传信息传递规律甚至分子生物学时期等等,让学生对生物化学究竟是什么有个整体的概念,对后续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浅显的了解。医学生物化学主要是研究人体的生物化学,通过绪论的学习,让学生对人体的生物化学充满好奇,也就良好的完成了绪论的教学任务。

1.2不可忽视每节课的导入

生物化学的每一节课都有自身的重点和难点,好的导入是一节课不可或缺的环节。问题导入法能够使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上课过程中解决问题,既能够引起学生兴趣,又能够锻炼学生自己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比如我们在讲蛋白质结构时用毒奶粉事件做问题导入,让学生去思考为什么不法分子要在奶粉中添加三聚氰胺;在讲维生素时用夜盲症、佝偻病是由于体内缺乏什么引起的做导入;在讲糖代谢时用糖尿病做导入,让学生去思考糖尿病到底是由于我们体内那种物质代谢出现障碍引起的;在讲脂类代谢时用减肥药左旋肉碱做导入,让学生思考左旋肉碱这种减肥药是否一定能够减肥等等。这些学生非常熟悉的事件往往能够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这些问题做导入,学生在上课过程中就能够用解决问题的态度去听讲,变被动为主动,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

1.3注重课堂上的细节

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的学生对于生化基础知识以“实用”“、够用”为度[3]。因此整合优化教学内容,在课堂上选用合适的教学方法优化教学,选取与临床上相关的内容进行重点讲解,既能够联系实际,也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用磺胺类药物的抑菌机制来讲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用痛风症的病历来讲嘌呤核苷酸循环;用肝性脑病的病历来讲蛋白质代谢中氨的代谢;用黄疸症状来讲胆色素的代谢等。通过这些临床上常见病的讲解,不仅能够将学习的重点内容很好的传达给学生,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对未来在临床上会见到的病症有一定的了解。除了与临床相关的例子,生物化学与日常生活联系也是非常紧密的,课堂上引入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对生活中一些现象有本质的认识,能够充分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比如,为什么用酒精消毒;鸡蛋为什么煮熟再吃;一氧化碳中毒原因;为什么不提倡过度淘米等。

1.4重点总结

每节课都要留出一定的时间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同样,每学完一章节内容也要进行总结。总结的作用不仅仅在于告诉学生学习的重点内容,同时也是将节与节、章与章之间的内容串联起来。

2学生的学

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多,难度较大,对于化学基础不好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学生也会因此产生厌学情绪,找不到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那么,在学习生物化学过程中也需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才会让生物化学的学习事半功倍。

2.1循序渐进,注意联系,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生物化学课程学习的中心内容是物质代谢,但要学好这部分内容首先就要学好前面物质结构与功能的章节,充分掌握物质的结构与功能,后续与这些物质密切相关的人体内的代谢过程才能更容易理解记忆。而物质代谢部分自身又是前后紧密相连的,学习完三羧酸循环后,我们体内的蛋白质以及脂类物质代谢最终都是进入三羧酸循环彻底氧化分解,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一定循序渐进,打好基础,注意各章节内容之间的联系,学会融会贯通。

2.2细心比较,找出异同,构建知识模块

生物化学的内容很多,这就要求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细心比较,在脑海里留下清晰的印象,把握课程内容的本质特征,找到规律,找出异同,构建起知识模块,在围绕主线向外延伸扩展,这样不仅便于记忆,更有利于对整个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比如在学习完糖代谢之后,要求学生把糖代谢的各个途径总结成一个图,将糖代谢整合起来形成整体,各个代谢途径也更加清晰明了。生物化学是一门至关重要的医学基础课程,其教学效果事关医学人才的培养,但这门课程的内容多、难度大,学好这门课程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老师要在课堂的各个环节用心讲授,而学生也要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会学习,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查锡良.生物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

[2]王海燕,郑丽莉,董伟,陈丙春,朱淑英.以岗位需求为导向高职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1):177-178.

第6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化学 生物化学 教学探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104-02

生物化学是一门很重要的教学课程,课程体系严谨,理论知识较难,发展速度很快,新知识、新成果层出不穷。由于这门课涉及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复杂,对许多开设了生物化学课程的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讲,生物基础底子薄、基础差,掌握好该课程存在一定的难度。况且,目前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教学的授课时数较少,我院化学专业生物化学授课时数只有36学时,这让教学工作者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既要使教学紧跟学科发展的步伐,突出化学特色,又要使学生在系统学习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及时掌握生物化学领域内的最新理论成果和应用技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此,我们对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与探讨,旨在进一步实现培养综合性应用人才的目标。

一 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合适的教材和参考书

生物化学教材较多,如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第三版)、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这三种教材均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发行,是公认的比较优秀的教材,各具特色。以上三本教材虽然内容丰富,系统性强,但由于化学专业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目的、兴趣以及知识基础不同,在使用这类生物专业通用教材时,常常会感到不适应,给教和学都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太适合化学专业学生,因此,结合化学专业实际,选择适合化学专业学生用的生物化学教材是十分必要的。我院主要选择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因为该教材是专门为化学专业而编写的,全面反映生物化学的基本内容,介绍学科的前沿和发展趋势,在阐明重要的生命现象化学本质的同时,也介绍生物技术在化学研究中的应用,并且根据化学专业学生的需要和知识基础,更多地应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来讨论生命过程中的化学问题。

综上所述,化学专业使用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材比较适宜,同时辅以聂剑初主编的《生物化学简明教程》(第三版)、王镜岩主编的《生物化学》和郑集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参考书。

二 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修订生物化学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是对教学计划的具体体现和落实,是指导教学工作、规范教学行为的纲领性文件。不同专业要求不同,教学内容的侧重点就会有所不同。作为专业选修课来要求的化学专业,必须强调生物化学的应用性。因此,我们以古练权主编的《生物化学》作为教学蓝本,基于“加强基础,强调应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模式,编写了生物化学的教学和考试大纲及本科生物化学教师备课提纲。上述教学资料着力于优化生物化学课程内容,对本科生生物化学教学的内容提出了明确要求,对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和疑点进行了详尽说明。每年开课前可根据生物化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对陈旧的概念和理论进行及时修正与更新。教学时以教学大纲为指导,以教科书作为学生的参考书,另向学生推荐一些新版专著及相关的综述文章以及生物学网址作为参考。这样,一方面有效地解决了教材“旧”与进展“新”的矛盾,保证教学内容不落伍,另一方面也培养了学生不依赖教材的自主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物化学前沿学科的发展现状,刺激了学生的求知欲,增加了他们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的主动性。当然,这对授课者来讲要求更高,既要通晓各章节理论知识,还需侧重具体实践应用。如在讲解酶的竞争性抑制时,要联系磺胺药的发现,以及酶的抑制作用在制药行业和农药等行业的应用,充分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 采取多元化教学手段,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生物化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具有理论性强、逻辑性强、内容抽象、基本概念多等特点。因其涉及的理论与技术较多,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增强学生对这门课的认识水平,需采取多种教学手段。

1.优化教学内容和过程,抓住学科发展前沿

在教学内容上,要对生物化学一般性内容进行融合、压缩、削减和取消,保留必须的基本部分和最新的研究成果。突出化学学科特点,重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从事科学研究的素质。在授课时,理论联系生活实际应用,重在启发学生兴趣,对在21世纪可望有重大突破的新的研究内容给予重点加强。

在教学方法上,打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从单纯的传授知识向注重发展智能转变,通过正确引导,提高学生兴趣和主动性,注重启发式、参与式教学。短短的几十个学时不可能教会学生所有的生物化学知识。因此,在教学时,教师应重点使学生了解本学科的知识结构,着重讲授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把学生感知孤立、零散的概念纳入体系之中。

2.利用化繁为简的动画教学,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在生物化学的教学过程中,有些理论性很强的知识点讲解起来非常抽象,可借助多媒体的动画效果,将呆板单一的教学内容安排转变为生动、多彩的动画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主体作用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

3.理论联系实际,采用案例教学法提高教学效果

结合本专业学生的专业性质,以生物化学在化工、制药、环境工程、材料学等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为例,采用案例教学法,把静态的、被动的接受专业知识变成师生共同探讨的过程,把枯燥、抽象的理论变为生动典型的例子,活跃课堂气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便提高生物化学教学效果。

四 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全面提高学生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实验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课堂知识的重要环节,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但对于化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生物化学》这门课的总课时极少,实验课更少,一般仅有6个课时,所以不能安排更多的实验来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开展综合设计性实验显得尤为重要。采用综合设计性实验模式开展《生物化学》实验课程的工作,可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进行试验设计工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综合设计性实验的开展,还能够提高学生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养成严谨的科研和工作态度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一般程序,提高对科学研究的认识和兴趣,培养他们的科研素质和能力。

五 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理论为主、应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但对于化学专业来说,生物化学课程性质为选修,加上课时较少,因此,学生对其缺乏兴趣,经常缺席,学习态度不端正。生物化学的考核不应只看期末考试成绩,这样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因此,必须对生物化学进行改革课程的考核方法,进行全面考评。首先主要体现在优化考试的成绩比例上:期末考试成绩占60%、作业占20%、实践占20%。在平时作业的设置上多一些理解型、应用型强的题目,既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也要适当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关于蛋白质等电点知识,可以给出三种蛋白质的混合溶液,并提供等电点,让学生设计一种简单方法分离这三种蛋白质溶液。这样的题型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也有利于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

参考文献

[1]古练权等.生物化学(第一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曾虹燕、刘跃进、张小云等.构建工科生物化学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73~175

第7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课题(编号:2009一JKGHAG一0395)Educational Science in

Henan’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2009一JKGHAG一0395),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课题(编号:E20L03一JKGHAG一0312)Educational Science in Henan’s Eleventh Five-year Plan (E20L03一JKGHAG一0312),河南中医学院博士基金(编号:BSJJ2010-34)Doctoral foundation of Henan University of TCM (BSJJ2010-34)。

【摘要】生物化学是中医院校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学科。由于生物化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如课程内容难懂、知识面较大、结构复杂以及很难记忆等,使得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时具有畏难情绪。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医院校生物化学教学质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作者根据自己在中医院校多年从事生物化学的经验提出几点看法。

【关键词】生物化学;教学;兴趣;教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1(b)-0000-00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过程的化学变化规律和生命本质的学科,讲述正常人体内的物质代谢以及疾病发生过程中与代谢异常相关的问题,与医学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中医院校的教学中,生物化学也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其理论、方法和技术已渗透至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各个领域;学习并掌握这门课程,对于学习基础医学的其它课程和临床课程,乃至以后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都具有重要意义[1]。但是,学生在学习过程普遍感到生物化学内容比较抽象、枯燥,有些原理及生化反应难以理解,且不易记忆,因而学生普遍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如何有效的提高中医院校生物化学的教学质量是值得相关部门和教师去探究的一个关键问题。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一 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最好的老师。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洛克说过,教师最

重要的技能是集中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2],因此,怎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生物化学内容繁多、理论抽象,概念枯燥难懂,如代谢过程冗长乏味,代谢反应错综复杂,且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学生很难掌握。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在学习生物化学时,都是采用完全记忆的方式来应付考试,很少理解其丰富的内容,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更不用提进行深入研究。此外,目前中医院校使用的生物化学教材编写时存在较多的问题,如体系较为紊乱,内容划分不太恰当,前后不连贯,阐述条理不清,语言枯燥和乏味,且与学生的专业联系较少。因此,学生在接触这门课时在心理上通常产生畏难情绪,在学习中常处于被动状态,很少有学习的主动性。鉴于存在的以上问题,在生物化学的教学中要求教师在教学的开始阶段,就应针对学生各自的专业特点,合理设计教学内容,灵活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学习生物化学的主动性。例如,在生物化学的第一节课-绪论的教学过程中就应该把整个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进行分析归纳,把生物化学的主要内容,即四大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类和核酸,和其它的次要内容条理清晰地呈现给学生,加深其对生物化学的理解,避免因对内容不清楚,而产生的畏难情绪。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案例教学和PBL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把书本中难懂的理论和临床案例联系起来,如通过对糖代谢紊乱和脂类代谢异常学习,加深对糖尿病和高脂蛋白血症发病机制的理解。由教师激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使其学习变得积极主动。

二 合理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中医院校很多专业的学生构成都是文科生和理科生各占一半,很多文科生在高中阶段没有很好地学习过生物学和化学两门学科。在大学阶段,学习生物化学-这样一门涉及到生物和化学两门学科的课程,对这此学生来说是非常困难的。因此,他们会产生畏难情绪,从而放弃这门课程,这样对他们以后的学习和工作来说都是不利的。因为以上种种原因,在中医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学中,必须针对中医院校学生的特点,灵活地、合理地使用多种教学方法,降低学习生物化学的难度,让学生充分了解和掌握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一) 传统教学方法

传统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方法,也是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填鸭式”的知识输出,学生则是被动吸收。因此,该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但在一些内容枯燥难懂,需要教师进行指导学习的部分,如:生物化学中四大营养物质代谢途径的反应条件、反应部位、重点反应步骤等,通过教师系统讲解,则有利于学生掌握,所以该教学方法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法,能够突出重点.降低学习难度,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理解并掌握生物化学的知识体系,但对教师教学能力要求较高。传统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与教师的综合素质密切相关,包括知识储备、知识结构、语言表达、教育心理、多媒体使用等。

(二) 案例式教学法加深对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解

生物化学的传统教学法中一直存在只重视讲解理论知识,而轻视甚至忽视与临床的联系的问题,造成理论与临床脱离,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挥,教学效果不尽人意。所以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是教学工作的一个重点。而源于20世纪20年代的案例教学法,则被实践证明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3]。该方法以案例为基本教学材料,通过师生、学生之间的双向或多向互动,将学生引入教育实践的情境中,提高学生面对复杂情况的决策和行动能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发挥其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其创造能力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的最大优点在于:以学生为主体,使之与教师的引导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与教师对具体案例发表各自的见解,使教学真成为双边或多边互动的过程;同时,它可以把抽象难懂的理论和现实生活中生动典型的例子相结合,活跃课堂气氛,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教学效果。通过此方法,还可以培养学生带着问题去思考和查阅文献的能力,使学生的探索、研究的热情得以充分激发。

(三)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生物化学课程中概念、符号繁多,生物化学中的物质组成、结构、代谢过程都是微观内容,看不见摸不着,大多数理论知识相对抽象、难以理解,传统的板书教学手段常导致大多数学生产生严重厌学情绪。此外,生物化学中的各种生命物质,如蛋白质、糖和脂肪在人体内的相互转化、代谢的过程,都是要在酶的作用下经过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后才能完成,如果只是单纯的理论教学肯定会很枯燥,随着更多难以听懂的理论知识的灌输,就会导致学生厌学。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科技的发展,多媒体已经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辅助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能综合处理和控制多种文字、符号、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并把它们进行恰当的组合,使教材中难懂的阐述和复杂的物质代谢过程以声像、图文的形式展示教学内容,也可以随时进行更新或添加新的内容。多媒体教学可以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充分延伸和拓展学习内容和领域,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取大量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当代生命科学飞速发展,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质组学等新学科的产生和发现,极大地改变生物化学的发展现状。多媒体教学能使学生在专业课学习时能够及时接触前沿学科、边缘学科的进展,有利于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在教学活动中,通过多媒体教学把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蛋白质高级结构、呼吸链等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以影视、动画、图像等形式表现出来,使学生充分理解该部分内空。此外,多媒体教学不仅能活跃教学气氛,降低学习的难度,还可以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的理解和把握。

(四) 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roblem Based Leaning,PBL)

“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 教学法最早源于医学教育,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Barrow s于l969年提出,该教法是以学生为学习主体,从学生学习的角度设计的一种教学模式[4]。PBL教学以问题为基础,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独自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和素质为目的。该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对学习过程的参与,有利于培养出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实用型和创新型的医学人才。但是,因其对于学生与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都比较高,且教师备课强度非常大,所以该方法只适合在30人左右小班进行。授课前,教师先按教学大纲,根据所授内容选择合适的病例,设计问题,授课时再向学生提出,让学生充分思考后,各自讲述自己的观点,总结、归纳形成小结;随后,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小组集体讨论等形式,达到自己解决相关问题的目的。如此,则不仅可以让学生较为全面和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也使他们能够把教材上的知识和临床实践联系起来,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此外,通过教师的正确引导,使医学相关的各学科基础知识与临床实践有机结合,使之相互渗透融合、为以后的临床教学乃至工作打下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PBL教学法也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在和谐的教学氛围中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能力。

三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紧跟生物、医学发展的前沿

教师素质的高低是教育成败的关键所在,因此,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医学院校的多数学生毕业后,都将从事医学或与临床相关的工作。因此,医学院校的教师除了应该具备较高的师德修养外,也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了解医生不仅要知道怎么治病,更应该清楚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机理。随着生物科学和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生物科学或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联系也在逐渐加深,一些生物科学或基础医学的重大研究成果不断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中。这就要求医学院校的教师应该紧跟生物和医学发展的前沿,了解其中一些重要研究进展,好让学生尽早知道当今生物和医学发展的现状。这将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使之掌握较新的医学知识,为以后医学实践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学科分化和交叉增多,培养方案的调整等,使得生物化学的教学课时不断减少,因此,中医院校的生物化学教师应该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的要求。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来加强教学能力,以合理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主动性,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老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对医学知识的渴望心理,将授内容最大程度地与临床医学、生活实际联系起来,为我国培养出更多的高层次医学人才而不懈努力。

参考文献:

[1] 王镜岩, 朱圣庚, 徐长法. 生物化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2] 刘秀财, 郭红艳, 李淑燕, 张梅. 有效方法促进教学一生物化学教学方法的探讨[J]. 科技创新导报, 2012, 31:185.

第8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关键词】生物化学 双语教学 措施

生物化学是当今发展最为迅速的前沿学科之一,也是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生物化学理论及相关技术涉及农学、食品、园艺、植物保护、土壤科学、动物科学、动物医学、生物技术、生物科学、林学、医学、药物学等各个领域。在我校培养的本科生中,需要修读生物化学课程的就有近40个专业之多。

21世纪既是生命科学的世纪,更是信息化的世纪。新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学校的教学工作做到与时俱进。本世纪初,国家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强调各大学要逐渐推广双语教学,明确要求各高校在10%左右的专业课中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教学。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将生物化学课程的核心知识、基本理论以及最新的研究和应用技术传授给学生,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不得不研究的课题。毫无疑问,应用双语教学能使我们的教学工作适应时代的发展,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吸引学生努力地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进展,也有助于使学生更快速地接触到国外生物化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年来,我们在生物化学教学实践中尝试了双语教学的方法,不断摸索经验,为继续完善双语教学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1 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

生物化学是生物领域的主体课程。要学好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生物化学课程有以下若干特点。

1)生物化学知识体系庞大,内容复杂抽象

生物化学主要讨论生物分子的结构、生命物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作用、生物分子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的关系等。生物化学是生命科学的最重要基础学科。生物化学的知识点密集,信息量大。有人认为生物化学的知识是个无底洞,其实这种比喻一点也不过分。由于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的本质,其研究范围涉及生命过程的所有环节。而生物分子种类繁多,代谢途径多变,反应机理复杂,内容抽象,多数人学习起来都感觉枯燥乏味。因此使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学习产生一种“斩不断,理还乱”的感觉[1]。

2)知识点交叉联系,系统性和逻辑性强

生化物质的代谢本身就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生化物质多种多样,每种物质代谢均包括合成与降解。而降解和合成的途径各有不同的方式;任何一种代谢方式又由多个化学反应构成;每个化学反应都由一种特定的酶催化;每种特定的酶又有不同的同工酶分子形式;每种同工酶又有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的同工酶催化反应所要求的条件不同,其催化的机理各异。各种代谢反应又互相交叉,所有代谢反应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状系统,分支点多,物质的相互转变体系复杂。如此等等,足以说明生化代谢是错综复杂的。但是,尽管如此错综复杂,生物体的各种代谢途径却是有条不紊的,各种代谢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表现出极强的逻辑性。

3)学科发展迅速,新的实验方法不断出现,新的研究领域不断开拓

随着21世纪生命科学新纪元的到来,“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2],生命科学推进到以核酸、蛋白质及其他重要生物大分子为中心的分子生物学时代[3]。生物化学作为生命科学中领头学科之一,其知识已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尤其是生物化学的各种现代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迅速向各学科渗透,使生命学科的各个领域的研究充满活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细胞学、遗传学、神经解剖学、医学、药物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都与生物化学的众多研究成果紧密联系。可以说,生物化学的发展是生物学各领域发展的领头羊。

如此看来,高等学校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体系的完善,是培养现代化生物科学人才的重要措施。

2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要性

实施双语教学是我国教学改革的主流方向。国内有识之士都纷纷强调在高等学校本科生部分课程中开展双语教学。生物化学作为生物科学领域的重点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尤为必要。

1)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当今的社会,科学技术发展一日千里。世界上平均每一分钟就有一项新技术产生。同样,生物化学领域的发展也是日新月异、突飞猛进的,各种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研究手段不断涌现。我们要培养的面向世界的复合型优秀人才应当具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能够随时了解学科的新进展,随时掌握国际上的最新的实验方法和最先进的研究手段。而这些新进展、新方法、新手段等信息大多来自英文的报道。世界上权威的生物化学期刊、书籍、网络信息、数据库等基本上都是使用英语出版;国际学术会议也是使用英语进行信息交流。双语教学可提高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在平时学习中主动或被动地接触和应用英文,掌握生物化学学科的英文术语,因而可提高学生阅读英文专业原著的兴趣,有利于其国际交流能力的提高。深化开展双语教学,使学生更快速地接触国际生物化学的最新理论和技术,追踪学科发展的动态和进展;可见,双语教学是培养国际型人才的重要途径[4]。

2)双语教学是促进学科教育发展与世界接轨的需要

以信息、信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当今时代,国际间学术交流和合作办学日益频繁。高等学校的教师与国际上有关院校的交流越来越多。同样,本科教育也要与国际上的教育接轨。我校每年都派出部分本科生到日本、泰国、韩国、加拿大等国家进行短期访问、交流和学习。其它国家的本科生也经常来我校进行短期学习和交流。双语教学同时使用中文和英文进行教与学,一方面促使教师以最快的速度准确地接收和理解学科最新的信息和核心理论,并及时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及时接受国际先进的科学理念和科技水平,另一方面又促进了学生从观念上和知识格局上融入了国际行列,从而使自己逐渐成为高素质的开放型、开拓型优秀人才。

3)双语教学是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教师的英文水平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效果。开展双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实验技能,还必须能灵活自如地运用汉语与英语进行授课。要达到这种水准,对教师来说无疑是一种压力和挑战。面对这种压力,教师在扩展专业知识的同时,必须刻苦地提高个人的英语运用能力。压力就是动力。在上课中教师不断重复说专业词汇,在学生提问中不断使用英语。这种实践将使教师的专业英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这样,教师在英语口语、阅读英文文献、提炼英文信息、撰写英文论文等教学和科研中就会得心应手。因此,通过双语教学的训练,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英语水平,又能使教师快速掌握学科发展的前沿,从而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3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方法探索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开展并非易事。几年来,我们在双语教学中不断探索,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逐渐掌握了一些教学规律。

1)双语教材:学生的学习是离不开教材的。既然是双语,就必须具有中文教材和英文教材。双语教学是在某一个专业的全体学生中实施的,而不是优选出几个精英学生来进行双语教学的。如果只使用英文原版教材,对于一些英语水平稍差的学生就不容易顺利阅读原著,不能正确理解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不能正确掌握基本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就会害了一些学生。相反,若只有中文教材,学生没有阅读英文原著的机会,专业外语能力也就无法提高。因此,我们采用了一本中文教材和一本英文原版教材。这样,在讲授每一章后,学生可以综合阅读中文和英文教材,对照参考,从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2)必须采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教学的好处是公认的。首先,采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教师预先将要讲授的内容做好课件,上课时通过电脑设备在课室中投影出来,这样就避免了传统教学在黑板上书写速度慢、浪费时间、又打断教学思维的弊端。其次,多媒体教学既提高了教学内容的准确性,又不影响授课的连贯性。第三,在同等的时间内,多媒体教学传授的内容比传统教学方法传授的内容可增加三分之一以上的信息量。第四,能够化抽象为具体,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4,5]。第五,高度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采用多媒体教学,是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必备手段。

3)引进国外英文版图片:生物化学的教学离不开图片。为了搞好双语教学,我们特地从国外有关学校引进了一批生物化学的彩色英文版图片。这批图片制作精美、色彩鲜艳,用英文标示。在教学中,每一章都采用相应的彩图,大大地加深了学生对相应知识的了解,加深了学生生化知识的英文语感。

4)引进英文动画视频:为了创造直观和生动的教学效果,我们从国外有关院校引进了一批制作精美的动画片。这些动画片用英文原声解说,有利于学生锻炼专业英语的听力。配合每一章节的相应知识点,播放相应的英文动画片。清晰规范的英语讲解,配上动听的音乐,学生就能非常容易地理解有关内容,大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高度集中,就连打瞌睡的机会都没有了。教学效果就成倍提高。

5)期末考试使用双语试卷:在进行了双语教学以后,期末考试使用双语试卷。即是部分试题使用中文,部分试题使用英文。其中纯英文题占总分20-30%。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试题比例是较合适的。

4 生物化学双语教学的一些体会

双语教学是教学改革中的一项新生事物,只有勇于实践、不断摸索、总结经验,才能把这项工作做好。我们的体会有:

1)双语教学应在高年级进行:进行双语教学,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听说能力,因而应该在高年级开展。一、二年级的学生正在学习基础英语,此时对于专业课程双语教学难于接受。在低年级强硬实施双语教学难于有好结果。因此,双语教学应该在三、四年级进行。

2)时间必须保证:双语教学既有中文,也有英文,学习起来其难度要比单用中文教学大得多。因此实施双语教学的课程,其学时数应该适当增加。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各学校的教学条件会越来越优越,双语教学这个新生事物必将越办越好。

参考文献

[1] 李庆章,高学军.动物生物化学的课程特点与学习方略[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3):76-77.

[2] 中国科学院遗传学研究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暨华大基因中心.“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4):339.

[3] 编者.21世纪的生命科学——邹承鲁教授访谈录[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2000,27(1):3-5.

第9篇:生物化学的作用范文

1.1教学内容缺乏在职临床专业特色和临床实用性

成人临床专业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迫切要求理论知识能与临床实践相结合,从而提高自己的临床业务水平。但长期以来,由于生物化学是医学生第一学期的课程,他们还末接触到临床知识,所以无论从教材的编写、教学大纲的制定、教学计划的执行,还是教学内容的安排都是针对普通的医学生,即我们一直在将在职临床专业的学生当作初入大学的没有临床知识的学生一样在培养。所以在调查中发现,在职临床专业学生普遍感觉生物化学学习内容偏多、偏深、偏难,与专业课和临床实践联系不紧密、不实用。不能满足在职临床专业学生的需求,缺乏在职临床专业的培养目标。

1.2生物化学教学方法陈旧

在职临床专业学生不同于普通大学生,他们脱离课堂时间比较久,年龄偏大,记忆力减退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强;同时他们大量的时间及精力主要放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也没有更多的时间用于生物化学的学习上。所以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只能使课堂气氛沉闷,影响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3生物化学教师缺乏临床实践经验

目前的生物化学教师均毕业于医疗专业或化学专业,没有系统地在医院进行临床实践,不能很好地了解临床医疗活动的新进展,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知识紧密结合。使得生物化学与临床的联系被淡化,教学内容空洞化,纸上谈兵,降低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兴趣。

2在职临床专业生物化学教学改革思路及方法

2.1突出学生特点,重组教学内容,适应岗位需求

根据在职临床专业的培养目标及在职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生物化学教材内容应与普通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有所不同。为此,我们邀请了临床专业课教师和临床专业一线医务人员共同分析研究课程内容,结合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疾病,合理地调整了在职临床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内容和学时比重,如在讲物质代谢时,忽略复杂的结构式和反应式,抓住反应特点、生理意义、临床意义等与临床相关的内容重点讲解。注重知识的更新,搜集整理本学科的研究热点、新成果、新发现、前沿动态以及每年诺贝尔奖的成果,将其融入到授课过程中,丰富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拓宽他们的视野。同时增加案例教学,讲解每个章节的内容都先推出一个案例,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思考,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加强该课程与临床的联系,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我们在实用和够用的原则下改革教学大纲,优化教学内容,增补和完善与临床专业密切相关的内容,突出实用性,减少理论性,以保证生物化学的教学设计符合在职临床专业人才培养需要。

2.2优化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增添教学活力

生物化学的理论性强,内容比较抽象,同时在职临床专业学脱离课堂时间较长、用于生物化学学习的时间有限,并具丰富的临床专业知识,所以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法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我们根据各个章节的教学需要及学生的特殊需求,选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时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发掘学生积极讨论与研究的能力。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老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国内很多探索和开展PBL教学的医学院肯定了其积极性的作用和效果,评价基本是正面的。我们运用PBL教学法,在每节课开课前和结束后,均会结合本章节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其在临床上的应用给出思考题,同时针对在职临床专业学生的特点建立生物化学的教学QQ群,学生在课后可以以该问题为中心查阅一些资料,并在QQ群中进行讨论,在下一周的课上老师再进行归纳总结。这使得以教为主的学习模式变为以学生为主的探索性学习,提高了在职临床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讨论平台,获得了学生的一致好评。在职临床专业在临床一线岗位工作多年,具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单一的生物化学基础理论知识的教学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使用CBS教学法,让他们应用生物化学知识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治疗原则。如在讲完脂类代谢后,列举一个高脂血症病例,要求学生对该病例作出初步诊断,分析该疾病形成原因,为明确病因应做何检查,如何治疗疾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注意哪些问题。通过病例分析,不仅使学生增加了对疾病的了解,掌握了脂类代谢的基本内容,同时还将糖、蛋白质、脂类三大物质代谢结合起来指导患者日常生活。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原来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成为了实际应用的手段,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原本被动记忆变为了主动探索,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职临床专业学生相对普通院校学生而言年龄较大,记忆力相对较差,同时他们还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及精力在工作、家庭、生活上,所以用在学习上的时间较少。对于很多生物化学知识点学习起来枯燥乏味,较难记忆的情况,可采用歌诀、归纳总结、列表比较等方式来提高学习兴趣。如我们在讲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有8种,我们可以用这样一句话来记:携一两本淡色书来(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又如在讲三羧酸循环时,对该反应过程中的底物、中间产物和产物可进行如下的归纳: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又成α-酮,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让这些复杂、枯燥的理论知识用歌诀来记忆,使学生当堂就能记住,提高了学习效率,节省了课后的复习时间。

2.3提高教师素质、增强与临床的联系

为增加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的联系,我们不仅要求教师精通生物化学教材,还要求教师每年必须有3个月时间在临床一线实践,一方面加强临床基础知识的学习,密切与专业课老师的交流;另一方面加强临床实践,密切与临床医生交流,为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奠定基础,确保在授课时,生物化学知识和临床知识能相互渗透。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