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

第1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上海;医疗保险

中图分类号:F8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08-0067-03

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对老年人口的关注也逐渐成为人口研究当中的一个核心命题。尤其是随着老年人口的增多,老年患病人口尤其是患慢性病人口的增加这一突出问题也开始显现,用于老年人的医疗保险费用支出也呈现出大幅度增加,这无疑给医疗保险基金支付带来了压力。那么,人口老龄化将会给医疗保险带来哪些影响呢?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将会使我们更好地应对人口老龄化给医疗保险基金带来的风险。尤其是,上海市是我国最早进入老龄化阶段的城市,并且也是目前全国老龄化程度最严峻的城市,因而研究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将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对策建议。

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和特点

上海市是中国最早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之一,发展至今,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老龄化的程度高、速度快和高龄化突出等特点。进入21世纪以来,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有逐步增大的趋势,老龄化速度更是明显。

概括起来,上海市人口老龄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第一,老龄人口基数较大,增速快。从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来看,截至2012年,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数已经达到367.32万人,老年人口较多;而且从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来看,2012年度,上海市60岁以上户籍老年人口占比已经达到25.74%,高于国际社会公认标准约15.74个百分点,也远高于1979年上海市首次进入人口老龄化时的比例。这一现象说明上海市老年人口不但绝对数额较大,而且老龄化增速也快。第二,高龄化发展态势迅猛。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上海市人均预期寿命大大延长,人口老龄化已经表现出明显的高龄化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上海市老年人口中高龄老人占比不断上升。1964年,上海市高龄老人占比仅为4.43%,到1996年,这一比例已经升至10.80%;同时,绝对数额,也从1964年的2.9万人上升到1996年的24.9万人。这说明无论从相对数量还是从绝对数量来讲,上海市高龄化发展都非常迅速,并且都达到了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高龄老人的增加也意味着需要用于老年人医疗的费用也将增加。

二、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的影响

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到来和日益加剧,社会负担也在不断加大,用于老年参保职工的医疗费用也将不断增长,老龄化将给上海市医疗保险基金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老年人的疾病特点来看,一般而言,老年群体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因而用于老年参保人员每年消费的医疗费用一般来讲要高于年轻人。与此同时,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和老年群体基数的增大,社会上的大部分医疗资源将被老年群体所消耗,整个社会的医疗费用亦将呈现上升趋势。凡此种种,我们不难设想,在老龄化加剧的形势下,如果维持现有的参保规模、筹资水平及享受水平不变,上海市医疗保险资金在未来将面临巨大的压力。

1.社会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医疗保险基金积累不足

由于退休老人的医疗保险支出主要依靠在职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基金来支出,因而,人口老龄化将会使提供医疗保险基金缴费的人数相对减少,而享受医疗保险待遇的人数增多。加上老年人发病率比年轻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左右这一患病特点,因而,毫无疑问的是社会年龄结构的老化对未来医保基金的积累提出了挑战。

首先,离退休、退职人数增加。从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深,每年离退休、退职人员占总参保人员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图中来看,2001年末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为239万人,到2012年,该人数直线上升至421.52万人,短短11年间,参保人数中离退休、退职人数就增加了182.52万人。从上升趋势和幅度来看,离退休、退职人数的绝对数额每年都呈上升趋势,最初年份年增加5-7万人,2004年以后,每年绝对数额增加达到10-15万人。

图1 2000―2012年上海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

资料来源:上海市统计局编.上海市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年.

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2011年对社会保险政策进行了调整。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被纳入城镇职工保险范围内,并对养老、医疗、工伤、失业、生育保险的相关政策作出了调整。

其次,享受医疗保险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例较高。由图1上海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情况来看,2000―2010年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大概在35%―40%之间,并且这一比重基本上呈现出逐年上升趋势,即参保人员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随着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退休人数的增长速度逐年加大,甚至超过在职人员的增长速度。这客观上要求需要有更多的医疗保险基金,以应对老龄化高峰到来和医保基金的不均衡。2011年和2012年,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2011年起上海市社会保险政策调整时,将原参加“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的从业人员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由于参加综合保险的外来人口多为年轻人,客观上使得上海市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有所下降。但从具体数值来看,虽然2011年以后有关政策将大量外来人口纳入到上海市城镇职工医保范围,但享受医保的离退休人员占全部参保人员的比重仍保持在30%左右。

另外,饶克勤、尹力和刘远立(2000)的研究表明,在医疗费用价格保持1998年的实际价格不变时,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医疗消费负担增加。2000―2015年间,人口老龄化所造成的医疗需要费用负担将增加28.7%,医疗需求费用负担将增加26.4%。上海市作为全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不难设想,其未来的医疗负担将更严重。

2.人类疾病谱的变化,老年群体医疗需求量上升,对医疗保险基金产生压力

上海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和速度居全国之首,人口老龄化将对人群的疾病模式及死亡模式产生影响,而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又将影响医疗保健服务的数量、内容及医疗保险统筹基金的支出量。

近100年来,人类的“疾病谱”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上世纪初,急慢性传染病、营养不良及寄生虫病等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2012年,排在上海市人类死亡“疾病谱”最前列的疾病分别是循环系病(占死亡总数37.02%)、肿瘤(占死亡总数30.67%)和呼吸系病(占死亡总数10.48%)。导致这些疾病的主要因素有社会、心理、环境等因素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等。同时,这些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随着人群老化,这类疾病发病率呈现增高趋势。另外,由于老年人期望寿命的延长,一般老年人患此类疾病的数量要明显高于其他人群。因此,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总人群对医疗保险的需求量也会进一步增加,医疗费用发生额也会增加。

卫生部有关调查显示,老年人发病率比中青年人高3―4倍,住院率高2倍。老年患慢性病的比率为71.4%,其中有42%的老年人患有2种以上的疾病,这也进一步表明,老龄化所导致的医疗费用的消耗也将大幅增长。老年人群具有在其生病周期当中的特殊性,一般而言,老年人群由于其生理特点,已经淡出了劳动力市场,对社会而言,老年群体更多的是一个消费主体而非生产主体,进入退休阶段后,他们不再缴纳医疗保险基金却大幅度的享有医保基金带来的福利,这对我国实行的现收现付的医疗保险模式无疑是一个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三、对策和建议

1.扩大医疗保险基金覆盖人群,增强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是减少基金风险、应对未来严峻老龄化形势的有效渠道

上文已就人口老龄化对基金可能造成的压力和问题进行了分析,我们知道,如果保持现有参保人群不变,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医疗保险基金在未来是不可能应对老龄化所带来的风险的。可行的解决方案在于扩大医疗保险参保人群,从而增加基金数额。医保基金数额的增加,不仅能够减缓老龄化压力,而且更能较好地发挥保险所追求的互济功能。

从人口自然增长来看,21年来上海市户籍人口一直处于负增长状态,户籍人口参保人群呈现出明显老化状态,单纯依靠目前参保人群中在职职工的较少增量而退休职工的较大增量,很难保持未来基金的平衡。但上海市是中国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体,其经济的增长每年对外来人口的拉力是巨大的,每年都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入沪,如2012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达960万人,户籍人口为1426.93万人,外来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比例已经高达67.28%。如若能够把这部分外来劳动力很好地吸纳进来,无疑对缓解医保基金压力的贡献是巨大的。若从此角度看,自2002年上海市对外来劳动力实行的综合保险政策是有很大积极意义的。

事实上,2011年起,上海市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从而扩大了医疗保险参保人群,尤其是参保人群中的年轻群体。

然而,虽然参保人群有所扩大,但参保人群的可持续性却有待增强。很明显,虽然上海市从2011年起已将“小城镇社会保险”和“来沪从业人员综合保险”纳入了城镇职工保险范围,但现行户籍制度并不利于外来劳动力持久地纳入到参保系统当中来。外来人口在上海市工作多年,也参加了综合保险,但往往由于迟迟不能够落户而使他们考虑去其他城市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现行的户籍政策束缚了基金的长远积累。因此,改革户籍制度,弱化附着在户籍上的福利,逐步放宽落户条件,是未来增强参保人群可持续性根本途径。

2.医保政策设计可鼓励引导老年人去社区医院就诊

社区医院相对于大的三级医院,具有医疗费用低的特点,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鼓励患者去社区医院就诊,以降低医疗保险负担。

首先,就老年人的患病特点来讲,去社区医院就诊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从老年人的发病特点来看,老年人是慢性病的多发群体。世界卫生组织早就指出,居民80%的常见病和多发病都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断和治疗。老年人的身体一般都较弱,而且经济状况相对处于劣势,去离自己居住地较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但方便,而且治疗费用较三级医院低。所以,医疗保险在设计上可以秉持“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原则,鼓励参保老年人去社区就诊。

其次,从上海市医疗资源利用现状来看,鼓励老年人进社区可以更充分地利用社区医疗资源。目前,“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三级医院,一、二级医院尤其以社区医院为代表存在较为严重的病源不足问题。三级医院目前大量的工作和时间都消耗在常见病、慢性病的诊疗上面,因而用于高难度的诊疗和研究项目上的精力比较少,长期来看不利于三级医院技术的精进;而一、二级医院及社区医院完全有能力对这些常见病、慢性病进行诊疗,却由于参保人的心理等等因素的影响,病源比较少,这造成了一、二级医院尤其是社区医院资源利用不足,大量的资源被闲置。

最后,做好医保政策设计,降低医疗保险压力。医保政策设计时可以采取自由就诊和双向转诊相结合的方式。对直接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诊治的老年人,可以给予一定数额的医疗保险优惠。

社区医院通过全科医生服务于老年人,全科医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将患者转诊到上级医院;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病人,可以根据需要将患者转诊到社区医院,进行双向转诊。医保部门在对双向转诊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进行结算时,要对不同的就诊方式采取有差异的医疗保险待遇,比如: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享受程度高于非直接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到社区医院就诊的患者享受程度高于转诊到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转诊的上级医院就诊的患者高于直接到上级医院就诊的老年患者。

3.提高医疗保障中的财政支付水平

我国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相对较高,个人支出比例过大,政府和社会支出不足。上海市财政支出中每年用于非公费医疗的卫生支出比重也不高,高龄无保老人、精减退职回乡老职工、农保以及居民医疗保险医保报销比例都不高。所以,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未来上海市还要加大医疗保险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健全医疗保险制度,使医疗保障费用随着居民的收入增长而增加,提高保障力度,减轻居民患病的经济负担,从根本上解决“看病贵”及人口老龄化对上海市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

4.从全局和长远看,应该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

年龄结构给医疗保险带来的问题是我们思考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发展政策的一个重要原因。从老龄化进程来看,发达国家社会年龄结构从成年型到老年型持续了几十年至100年时间,如法国用了155年,瑞士用了85年,英国用了80年,美国用了60年,日本用了25年,而我国的老龄化只用了18年(1981―1999)。

我国提前进入老龄化是由于政策性因素引起的,20世纪80年代初实行的独生子女政策加剧了我国老龄化的进程。又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进入老龄阶段的人口绝对数额很大,这给整个国家的社会保障带来巨大的负担和风险。因此,充分把握人口发展规律,从人口发展的战略高度制定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可以消除人口政策当中的人为因素带来的人口的急剧转变,亦可大大减少政策原因所带来的种种社会问题。合理的相对稳定的人口政策能够减少社会矛盾,使社会得以平稳发展;同样,如果保证了新生参保人群的数量与新退休人员数量大体相当,就可减缓隐性债务带来的矛盾。

参考文献:

[1] 上海统计局.上海统计年鉴[M].中国统计出版社,2004―2013.

[2] 饶克勤,尹力,刘远立.中国居民健康转型、卫生服务需求变化及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之二)[J].中国卫生经济,2000,19

(10):10.

[3] 仇雨临.基本医疗保险应正视人口老龄化[J].社会保障制度,2005,(7).

[4] 黄黎若莲,张时飞,唐钧.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与老年服务需求[J].社会保障制度,2007,(4).

[5] 廖晓春,廖淑梅.人口老龄化与社区老年护理服务[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06,(7).

[6] 姜向群,万红霞.老年人口的医疗需求和医疗保险制度改革[J].中国人口科学,2004,(增刊).

[7] 林枫.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J].中国社会保障,2004,(11).

[8] 李再强,林枫.医疗保险制度下的慢性病健康管理模式[J].中国卫生经济,2005,(1).

[9] 董朝晖.我国医保改革中的隐性债务及解决途径探讨[J].中国卫生经济,2004,(7).

[10] 林枫.构建覆盖全民的社会医疗保障体系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卫生经济,2002,(2).

第2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j.cnki.16723198.2017.09.061

1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人口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例如,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老龄化进程加速,以及乡村人口城镇化等因素,这些都影响着中国人口的增长。2015年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这标志着“全面二孩”政策将正式实施。“二孩”政策的实施对我国人口的数量、结构将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预测放开二胎对我国人口增长等方面的影响是当前我国宏观人口政策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2模型假设

(1)假设在预测期间不会发生对人口有巨大影响的特殊事件。

(2)假设所研究的是一个封闭系统,不考虑出境和入境的人口数量。

(3)假设在政策发放下,生男孩和生女孩的概率相等。

(4)15-49岁为育龄妇女,不考虑是否已婚、是否具有生育能力。

3Leslie矩阵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人口预测包括对人口结构和人口总量的预测,人口结构又包括性别结构、年龄结构等。传统的人口预测模型虽然能得出未来总人口的发展趋势,却不能体现政府出台的二孩政策对人口老龄化,结构化等诸多方面的趋势影响。那么该模型及其变形对生育政策调整的描述必然是?离实际的,因Leslie矩阵预测模型考虑了绝大部分的影响因素而成为一种相对较为精确的方法。本文针对二孩政策提出的Leslie改进模型,将新形势下的人口总生育率替换原Leslie矩阵中的旧生育率,体现了二孩政策对未来人口结构,老龄化趋势等方面的影响。

3.1基于性别的人口发展方程

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们人口达到13.4091亿人。我们将人口按年龄大小以每5岁为间隔,将0-99岁等年龄的划分成20个年龄组,即0~4岁为第一个年龄组,5~9岁为第2个年龄组,10~14岁为第3个年龄组,……95~100岁为第20个年龄组。

设在时间段t第i年龄组的人口总数为ni(t),i=1,2,…,20,各年龄别的女性性别比为fi,定义向量w(t)=[w1(t),w2(t),…,wm(t)]T为第t年女性人口数,其中wi(t)表示第t年i年龄组的女性性别比例,我们首先研究女性的人口分布w(t)随t的变化规律,进而研究总人口数等指标的变化规律。

我们将未来各年龄段的生育率预测出来,将其乘以相应年份妇女人数就可以得到相应年份的出生人数。我们将未来各年龄段的死亡率预测出来,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存活率,从而得到各年龄段的人口。因此,未来人口的预测取决于未来各年龄组的生育率和死亡率的准确预测。我们将男性和女性的人口数当作两个独立的系统进行发展,总人口趋势由两者共同决定。

3.2模型中参数函数的确定

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统计出了育龄妇女对“单独二孩”政策落地后的生育意愿。最高(调研确定要生二孩和犹豫不决的)、最低(调研确定要生二孩)和中间场景下的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377、1.337和1.297。查阅文献得知,全面二孩政策下的总和生育率为1.8。表1为调查得到的数据。

3.3二孩政策下人口总数的预测

我们在中国统计年鉴上查阅到了相关数据,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利用MATLAB编程求解,设置不同的总和生育率,不断迭代30次,我们得到了不同政策下未来三十年各年龄阶段的人口数,我们整理数据,由于数据庞大,这里我们仅给出不同政策下未来三十年总人口的部分预测数据。

在不施加生育意愿的重大前提下,仅有60%的育龄妇女符合单独二胎的条件,由于2013年“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有一部分的二孩累积生育势能将被释放出来。如果2015年继续实行单独二孩,其累积势能得到舒缓,故单独二孩与全面二孩的走势大体一致,如果2015年立即全面放开二胎政策,将会导致妇女累积生育势能的突然性释放,人口在上升到一定峰值,就会出现平缓增长。

3.4二孩政策的老龄化程度

我们建立的基于性别的人口发展方程模型可以得到各年龄段的人数,我们整理数据得到的二孩政策下老年人的人口见表3。

20世纪70年代以来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降低,从而导致人口年龄结构迅速向老龄化方向发展,但在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后,老龄化速度得到一定的改变。“单独二孩”在生育率相比“全面二孩”的情况下,老龄化更为严重,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单独二孩”的总和生育率小,达不到快速改变老龄化的比例。“全面二孩”有效的改变了老龄化程度。

4政策的影响

4.1我国现阶段情况

韩国和日本的经历告诫我们,当总和生育率进入1.6以下的低生育水平时再调整生育政策,其政策效果在短时期内是不明显的。而中国的总和生育率在1996年开始跌破至1.6,至今已经有20年时间,此时开放全面二孩政策对提高总和生育率的作用有限。

根据我国现阶段情况,图3展现了从1990年到2014年我国的儿童抚养比、老年抚养比、总抚养比情况和劳动力情况:

4.2政策影响的劳动比

根据上面得出的数据,我们统计了未来三十年的劳动人口总数,据此我们计算得到了每年的劳动比并做出了图5。

图5表明我国的劳动力在减少,“计划生育”和“单独二孩”的劳动率急剧减少没有回升的趋势,在长期的人口预测中,这两种生育政策将会导致我国的劳动力持续减少。“全面二孩”的劳动力也会减少,由于生育模式的改变,这种政策将会在2030年左右下降到最低点,随后会处于上升状态,改变原有劳动力状况。

4.3政策影响人口红利

在第三节建立的模型下,得到未来30年人口结构的数据,据此我们能分别得出“计划生育”、“单独二孩”、“全面二孩”政策下的儿童抚养比和老年人的抚养比以及总抚养比。

根据国际通用标准,一个国家若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即步入了老龄化社会。显然,我国早已步入老龄化社会。通过上图预测可发现数据,“全面两孩”政策带来的人口增量?o疑会使老年人口抚养比降低,进而对人口老龄化产生缓解作用。

5结论

我国总和生育率从1996年开始已经低于1.6,如今这种现象已持续20年之久,全面开放二孩政策无疑是一个明智的决定,通过我们的研究发现:

第3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经济;可持续

中图分类号:F8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9-0-01

按照国际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10%或者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则表明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60岁以上和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分别为10.46%和6.96%,标志着我国已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据预算,未来我国人口的老龄化程度将进一步加剧,到2050年,60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33.3%,65岁以上人口占比25.2%,这样的人口老龄化趋势,必将对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带来根本性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对养老制度本身提出挑战

理论上讲,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路径是这样的:从老年抚养比看,随着缴费人数不断减少,养老待遇领取人数不断增多,未来的年轻人将不堪重负;从基金收支看,首先表现为基金当期收入小于当期支出,其次表现为历年累计结余不足以支付当期需要,最后,原有制度模式无法运转下去。但实际上,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缓慢进行的过程,出现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无一不提前对养老保险制度做出调整。具体的调整措施包括:(1)提高费率,实行预积累制。也就是说使基金当期收入大于当期支出,从而为老龄化带来的支付高峰期做好基金储备。至于提高费率,实行预积累制的方式,通常有两种:一是改进版的现收现付制,整个统筹基金留有部分积累,比如美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开始通过提高费率而实行部分积累制;二是引入全新的个人账户,个人账户实行完全积累制,比如一部分前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和拉美国家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中引入了个人账户积累制;(2)改变待遇计发办法或待遇调整机制,通常指从技术上降低养老金计发水平,包括实行个人账户,让个人承担投资风险,以此降低未来养老保险基金的支付压力。(3)延长退休年龄,这一措施具有一举两得的双重功效,一方面延长了养老保险的缴费年限,另一方面减少了养老金的支付年限,从而从收和支两个方向显著改善基金的结余状态。上述提到的各种调整方案的最终目标是确保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

针对人口老龄化,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做出了很多调整。比如,从原来的现收现付制过渡到统账结合和个人账户积累制。还有,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从原来的120个月延长到按预期余命来计算,例如60岁退休的人,养老金的计发月数为139个月。总之,我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已经通过引入个人账户积累制和降低养老金计发水平,而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压力。至于很多老龄化国家实行的,应对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带来挑战的最佳利器——延长退休年龄,我国目前对此尚处于学术讨论阶段。

二、人口老龄化导致社会出现“养老-发展”矛盾,使得养老保险制度因经济衰退而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养老-发展”矛盾,体现为在人口老龄化情况下,如果劳动生产率没有大幅提高,那么,维持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将不可避免地导致经济衰退。而一旦发生经济衰退,养老保险问题又会雪上加霜,难以持续。具体分析如下:

从生命周期来看,年轻时人们处于储蓄阶段,年老时则处于消费阶段。当人口结构趋于老龄化时,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消费上升,储蓄下降。根据宏观经济学原理,在封闭的经济条件下,储蓄等于投资。储蓄率下降,意味着投资将出现严重不足。特别是,如果社会没有足够的储蓄投资于那些能够保持和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增长的领域,比如新技术、新能源、人力资本以及基础设施等,则经济衰退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的结果。在过去的30年里,中国经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高速增长,其中固然有后发优势,比如说利用已有的科技成果迅速扩大生产和增加产出,但是,更为重要的因素还在于中国存在巨大的人口红利, 否则,我们无法解释在科技更为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以及同样处于科技扩散范围内的其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速度,都远不及中国这样一种情形。因此,可以预期的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以及人口老龄化和社会养老负担的加重,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势头将很难保持,甚至可能会出现停滞和衰退的局面。一些国际专家根据人口规模和人口老龄化程度指出,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造成加速老龄化,将导致未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低于印度和巴西。

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的影响不仅表现在因为储蓄率下降和投资不足而引起经济增长乏力上,还表现为低成本优势丧失后,企业竞争力的下降上。在全球化时代,资本出于逐利的本性,总是流向成本最低,利润最大的地区。人口老龄化意味着年轻人的缴费和养老负担加重,企业的生产成本上升;这样,与其他人口年龄结构年轻,养老负担较轻的国家相比,我国之前依靠低成本扩张的竞争优势将会大为下降。如果没有技术上的重大突破,未来的经济规模将会缩小。

经济的逐步衰退将会使养老保障制度可持续发展面临更大的困难。具体表现为由于增长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养老保险的缴费收入将会减少,而养老保险支出因为人口老龄化和待遇刚性特征,只升不降,越来越多,最终导致基金支付危机提前出现。

三、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将导致养老保险制度不可持续

在劳动生产率不变和老龄化情况下,即使养老保险制度表面上仍能维持下去,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高峰期和待遇支付高峰期的到来,如果当时的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那么整个社会将会出现通货膨胀,导致养老金的真实购买力下降。

实际上,无论是现收现付制直接体现的当下年轻一代人养活年老一代人的模式,还是个人账户积累制体现的个人年轻时积累,年老时领取待遇的“自我养老”模式,对于养老保障制度来说,其本质都是一样的,即由当时的年轻人提品和服务养活当时的老年人。如果社会产品和服务供给不足,那么之前无论采取怎样的筹资模式,待遇水平都一样。因此,在劳动生产率不变的情况下,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是终极的,只是中间过程可能不同,比如代际的平衡性及代内的公平性不同。

四、应对挑战的对策

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需要各方面的共同作用,而不能靠某个方面单打独斗。只有共同作用,才能保障制度公平合理有序可持续发展。以下,就各方面的作用进行阐述。

1.提高劳动生产率

在人口老龄化趋势既定的情况下,提高劳动生产率,突破“养老-发展”矛盾,是维持制度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因为是否能养老,最终体现为就业人口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提高劳动生产率,最主要的是投资于人力资本,提高未来人口的素质。就我国而言,需要改变教育产业化的倾向,加强教育的公平性和可及性,努力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有竞争力的下一代人口,是保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保证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2.改善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经济社会环境

首先,是提高养老保险基金投资运营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一方面寄希望于资本市场更加健全,监管得力,能够降低风险,另一方面,允许基金直接投资于对国计民生具有重大意义的,能够保证获得稳定收益率的基础设施领域。其次,加大财政转移支付能力。政府通过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压缩目前过高的行政费用,以保证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需要。另外,提高工资收入,改进初次分配。通过提高劳动报酬,进而提高养老金水平,可以使我国整个收入分配格局趋于合理,从而增强国内居民消费需求,促使经济良性发展。

第4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

中图分类号:F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8-0104-01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发展变化的一个长期趋势,中国将在21世纪中叶迎来人口老龄化高峰,人口老龄化对处于改革进程之中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就养老保险制度自身而言,赡养率的不断提高,要么使工资替代率下降,要么使缴费率提高,在养老保险金刚性的条件下,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的后果是缴费率的提高。从经济增长和养老保险的关系上看,人口老龄化给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最终会反映在养老保险的待遇水平上。

在人口老龄化不可逆转的大趋势下,政府应立足当前,不断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将劳动者尽可能地纳入到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中,还要加快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建设,争取为劳动者提供多层次的养老保障。同时,在考虑养老保险制度应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带来的影响时,不仅需要从养老保险制度本身入手做出相应地调整,而且还要对相关的政策措施进行综合地考虑和调整。

1.完善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首先,进一步扩大养老保险的覆盖范围。为了使城镇养老保险覆盖范围的进一步扩大,吸纳更多的劳动者参保缓解养老保险的压力,我们首先要保证养老保险制度制定合理的、单位能够承受得起的费率标准;第二是要建立健全的养老保险制度的法律体系,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就业人员和用人单位的参保意识,加大执法力度,对恶意欠费逃费的单位要依法从重处理,以起到警示的作用;第三是要提高养老保险基金的统筹层次,加强养老保险的信息化建设,设计强制性的、但灵活的、可携带的养老保险,以方便劳动力流动和养老保险的转轨接续。

其次,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减轻养老保险制度的经济负担。扩大就业,抑制职工的提前退休现象的出现,提高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首先能够延长劳动者就业年限,增加个人养老保险金缴费年限从而提高其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第二,有利于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扩大养老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第三,可以缩短退休人员享受养老保险的年限,缓解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支付压力。

再次,实现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是养老保险制度长期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保障。养老保险基金必须有效地进行投资运营,达到保值增值的目的,否则,利率调整、通货膨胀等经济原因会使基金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贬值,直接影响保障对象的利益,也会给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带来困难。实现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不但有利于扩大保险资金的来源,维护养老保险制度的稳定运行,而且使之有能力给参保者提供更高的保障水平,进而提高劳动者退休后的生活水平,增强社会对养老保险制度的信心,促进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

最后,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监管。建立科学的养老保险基金财务管理制度、基金审计制度和基金绩效评价制度,将审核程序和结果公开,增强投资运行的透明度,便于社会公众进行监督,以降低养老保险基金的运行风险。

2.构建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构建多元化、多主体、责任共担的养老保障体系是缓解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压力的一条途径。

(1)促进企业年金的发展

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有关政策和法规指导下,根据自身经营状况和发展需要而建立的旨在使本企业职工在退休之后的一定时期内能按年度获得一定数额养老金的退休收入保障制度。这种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退休者的养老金水平,是对国家法定基本养老保障的一种有效补充。

尽管我国的企业年金制度在短期内得到很大的发展,但是相对于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而言,无论从企业年金的规模还是从其覆盖面来看,企业年金仍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要充分发挥企业年金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补充作用,我认为还需要在三个方面作改进:

第一,适度降低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负担。当前企业承担的基本养老保险责任较重、基本养老保险收费水平比较高,大约在20%左右,有的地方高达25%,较高的基本养老保险收费率,势必挤占企业年金发展的空间。只有基本养老保险收费率制定在适度的合理的水平上,企业年金才能在各地区各类型企业中发展起来。

第二,适度降低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适当地降低基本养老保险金的替代率,降低退休者对基本养老保险金的依赖程度,可以为企业年金的发展创造一定的空间。

第三、为企业年金提供统一的税收优惠。目前,企业年金缴费可列入成本比从3%-12.5%不等,大部分省份定为4%,使得优惠政策较低地区的部分企业持观望等待态度,期望本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能调整至更有利的水平上,从而对当前企业年金发展不利。

总之,作为完善养老保障体系、缓解基本养老保险财政危机以应对人口老龄化的一个重要方式,企业年金制度的发展必须得到重视。企业年金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需要与基本养老保险相互协调,逐步降低基本养老保险的替代水平和收费水平,为企业年金的发展提供空间,并以此减轻人口老龄化对基本养老保险的冲击。

(2)提倡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

作为养老保障体系第三层次的职工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是在国家宏观指导和给予一定政策性优惠条件下,实行个人自愿原则,个人自我积累的养老金。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通过在银行储蓄和参加商业人寿保险积累一定数量的养老金,以提高自己的老年生活质量。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的储蓄强度取决于个人对经济和未来生活的预期和理财规划,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劳动者财富的快速增加,个人素质和自我保障意识的不断提高,其必然也会成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对于扩大养老保险经费来源,多渠道筹集养老保险基金,分散养老保险的风险;提高离退休职工的生活水平,特别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老龄人口比例不断增加,社会养老负担不断加重的情况下,具有重大的意义。

3.加大研发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

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年龄结构是决定养老保险的两个主要因素。在人口老龄化趋势下,尽管养老保险制度自身的调整和改革是必要的,但提高经济增长速度,将是抵消人口老龄化对养老保险不利影响的根本途径。

未来适龄劳动人口会因为人口老龄化而逐渐缩减,以技术进步来替代劳动力将是保持经济增长的必要措施。技术进步通常被认为来源于研发的投入和人力资本投资。因此,政府应增加对研发的直接投入,并采用鼓励企业、大专院校进行研发投入的政策,以促进技术进步,抵消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政府也应积极采取措施,大幅度提高教育和公共卫生事业投资在GDP中的比重,特别对落后地区进行适当的财政倾斜,尽快提高落后地区人口的受教育程度和健康水平,通过这些措施来提高人力资本存量,促进技术进步。“尽管在人口老龄化的情况下,劳动力人口会不断缩减,但是人力资本存量的增加会使得这些劳动力更聪明,更具生产力,由此等于增加了劳动力供给”。

参考文献:

[1]常根发.人口老龄化冲击下的我国养老机制及其再造.市场与人口分析,2001(5):12-20.

第5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人口老龄化指数”是指同一人口总体中,老年人口数(65岁及以上)与少儿人口数(0~14岁)的相对比值。指数越高说明老龄化程度越深。读2015—2030年我国人口老龄化指数预测表(表1),回答1~2题。

1.有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乡人口老龄化指数增高与城市化引起的人口迁移有关

B.乡人口老龄化加快,促进了乡新一轮生育高峰

C.2015至2030年,人口老龄化平均速度由大到小依次是乡、镇、市

D.老龄化程度提高,加大了教育负担

2.应对乡人口老龄化的主要措施有:

A.鼓励生育,提高青少年人群比例

B.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

C.限制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迁移

D.加快乡村城镇化建设速度

图1为我国五省区某年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总数的统计图,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上海、北京人口死亡率低 B.宁夏、人口死亡率高

C.江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 D.宁夏年净增加人口最少

4.从图中可以看出:

A.、宁夏的人口增长模式属于原始型

B.江苏的人口自然增长模式属于现代型

C.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呈正相关

D.经济发达地区人口死亡率小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表2为某国不同年份人口增长变化比较表,据此完成5~6题。

5.根据人口增长特点变化的一般规律,表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年份的先后顺序最有可能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④、③、②、① D.③、①、②、④

6.目前该国:

A.外迁人口增多 B.少年儿童比重降低

C.老龄化趋势减缓 D.社保负担减轻

读四国人口统计图(图2),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为发达国家

B.②国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C.③国未来人口增长最快

D.④国城市化水平高

8.统计图反映出各国目前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A.①国人口基数大,对资源和环境造成巨大压力

B.②国劳动力过剩,就业压力大

C.③国超过人口合理容量,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D.④国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

图3为2000—2008年我国东部某市人口增长率变动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时段内,该市人口总量最大的年份是:

A.2003年 B.2005年 C.2007年 D.2008年

10.2004年后人口机械增长率开始明显下降的原因是该市:

A.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B.出现逆城市化

C.产业转移和升级 D.城市居住用地紧张

生育率是指不同时期、不同地区妇女或育龄妇女的实际生育水平或生育子女的数量;抚养比是指在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数之比。读“韩国历年生育率和抚养比示意图”(图4),回答11~13题。

11.如果不考虑人口迁移的影响,韩国老年人口数开始超过儿童人口数的时间大概是:

A.1983年 B.2005年 C.2012年 D.2017年

12.下列有关因果联系不正确的是:

A.社会经济发展—生育观念转变—婚育年龄推迟—生育率下降

B.社会经济发展—养育成本提高—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下降

C.社会经济发展—儿童抚养比下降—生育率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

D.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进步—人均寿命延长—老年抚养比提高

13.参照韩国人口增长规律,对于许多发展中国家控制人口增长过快的有效途径是:

A.大量向外移民 B.加强人口普查

C.快速发展经济 D.搞好宣传教育

图5为某城市功能分区简图,该市甲、乙住宅区出现了明显分化。读图完成14~15题。

14.有关甲、乙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邻近商业区,居民购物比乙区方便

B.乙区居民的收入一般高于甲区

C.甲区交通便利,房价高

D.乙区远离市中心,房价低

15.关于该市工业区位选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位于城市边缘,地价较低

B.远离中心商业区,有利于结构调整

C.临近铁路线,交通便利

D.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对城区污染小

读“城市化速度随时间的变化图”(图6),完成16~17题。

16.关于图中各个时段城市化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M时段,城市化发展较快

B.在P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C.在N时段,城市化水平较高

D.在N时段,人口向城市迅速集聚

17.孟加拉国、中国和英国处于图中的时段依次是:

A.M、P、N B.M、N、P C.M、M、N D.P、P、N

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密切相关。图7为”城市房地产业的发展规律示意图”,回答18~19题。

18.城市化速度最快和城市发展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第6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论文关键词:人口红利,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障

 

一.问题的提出

人口转变是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由高位静止状态(高、高、低)转向低位静止状态(低、低、低)的过程。在其早期阶段,生育率降低将导致需要抚养的少年儿童数量下降,劳动人口的增长率会暂时高于抚养人口的增长率,从而保证劳动力的充足供给和储蓄率的提高,为经济增长提供一个额外的源泉,即“第一次人口红利”。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老龄化将成为必然的结果。而理性经济人会重新安排生命周期内的消费和储蓄,形成一个新的储蓄来源,而这些资本积累无论是投资国内还是国外都可以增加国民收入,即“第二次人口红利”( Masonand Lee,2006)。

然而,按照索洛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三大主要决定因素。在解释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创造的“东亚奇迹”时,人口年龄结构的改善从而引致人口抚养比的下降为经济增长做出了很多贡献,可以解释超出稳态增长率部分的25%~100%不等(Bloom and Willianson,1998)。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增长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抚养比每降低1个百分点,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提高0.115个百分点,即人口红利对人均GDP的贡献率至少为26.8%(蔡昉本科毕业论文格式,2008)。但在计划生育政策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重作用下,中国用30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发达国家经历上百年才完成的人口转变过程,进入低出生、低死亡和低自然增长的人口再生产阶段,处于人口红利和人口老龄化并存时期。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老化,人口红利的丧失将严重影响经济增长速度。

当然,人口红利并不等于经济的高速增长,只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要保持中国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必须充分利用当前的劳动力资源,延长第一次人口红利,同时为迎接第二次人口红利创造条件。而养老保障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如何在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的过程中发挥生产性要素的作用也就备受关注。

二.中国人口转变的特征

在宏观经济高速增长阶段,我国未来的人口变化趋势将直接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本文根据2008年联合国人口开发署关于中国未来人口中方案的预测结果,分析得出未来50年我国的人口转变特征:(1)从人口总量和年龄结构看,中国不仅是人口大国,也是老年人口第一大国论文提纲怎么写。中国人口总量将在2030左右达到峰值,约14.62亿,之后开始下降并出现负增长。在2000~2050年间,0-14岁人口占比一直呈下降趋势,15-60岁人口占比在2010年达到峰值67.8%后也将呈逐渐下降趋势。相反,60岁以上人口占比却按年均2%的速度增加,在2050年将达到总人口的31.1%,约4.41亿。(2)从人口抚养比看,少儿抚养比的低速下降和老年抚养比的快速增加导致我国总抚养比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并在2010年达到最低为39%,到2050年将增加至63%,年均增加0.6%。按1957年瑞典生命表人口作为评判人口红利的标准,即总抚养比小于50%为人口红利,小于44%为人口暴利,大于62%为人口负债。那么,在2030年以前,中国仍将处于人口红利期,甚至在未来10年内还属于人口暴利期,直到2045年后才会进入人口负债期。(3)从老龄化进程看,我国老年人口的增长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2000~2020年的平稳增长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在20年间仅上升了6.7%。第二是2020~2040年的快速增长阶段,60岁以上人口占比从16.7%迅速攀升至27.5%本科毕业论文格式,20年间上升了10.8%。第三是2040~2050年的基本平稳阶段,也是中国人口老化最严重的阶段,但人口老化速度开始下降。

表1.联合国关于中国人口中方案的预测

 

年份

总人口(亿人)

各年龄组人口占比(%)

年龄中

位数

人口抚养比(%)

0-14岁

15-60岁

60岁+

总抚

养比

少儿

老年

2000

12.67

25.7

64.3

10.0

29.6

48

38

10

2005

13.12

22.0

67.2

10.8

32.1

42

31

11

2010

13.54

19.9

67.8

12.3

34.2

39

28

11

2015

13.95

19.0

66.2

14.8

35.6

40

27

13

2020

14.31

18.7

64.5

16.7

37.1

44

27

17

2025

14.53

18.1

62.3

19.6

38.9

46

26

19

2030

14.62

16.9

59.7

23.4

41.1

49

25

24

2035

14.62

15.8

57.8

26.4

42.8

54

24

30

2040

14.55

15.3

57.2

27.5

44.1

59

24

35

2045

14.40

15.3

56.0

28.7

44.9

61

24

36

2050

14.17

15.3

53.7

31.1

45.2

63

第7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VEC模型;人口老龄化;商业银行;流动性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4)-0016-0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受医疗服务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0年末,我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达到8913万人,占总人口比例的7.01%,依照联合国关于老龄化的划分标准,标志着我国自21世纪开始就已进入老龄化国家。国家统计局2012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到2012年年末,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政府来说,人口老龄化带来的首要问题便是养老金赤字压力下的养老金制度安排和变革问题。在改革中,一种从依靠公共财政工具向依靠私人金融工具转变的制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于商业金融机构来说,这种养老金“私有化”无疑创造了巨大的商机,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中最主要的参与机构,商业银行应该依靠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市场化带来的机会,从养老金金融发展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为了顺应养老金“私有化”,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较高的流动性,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所以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文献综述

之前学者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关系并没有进行直接研究。王刚2004年以某商业银行对北京市经济影响进行分析,得出2020年前,北京市的储蓄率仍将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后,人口老龄化对北京市居民储蓄率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石莹、赵健以国际数据为经验,探索人口老龄化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商业金融需求,提出商业银行介入养老金金融业务,既可以规避由于“金融脱媒”带来的收入风险,又可以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而提供专业的养老金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徐丹通过分析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融特殊需求以及现阶段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表明我国养老金融处于“零散”发展状态,养老产业涉及较少以及产品服务较弱的不足,并且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很可能是导致上述情况的直接原因;刘嘉伟、项银涛通过对我国住房反向抵押贷款的分析,提出实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有效地解决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养老金下行的困难,有力地保障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在实践中,应该选择成熟的具有较好流动性的商业银行作为试点;陈煌生、陈天玮结合国内人口现状和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影响的分析,认为随着老龄化的推进,居民的储蓄率会下降,贷款需求将放缓,从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大大提高;娄飞鹏认为人口老龄化为商业银行老年金融业务提供了机遇,但却导致商业银行的贷款行业分布不平衡,间接地降低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同时也不利于商业银行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之前学者对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的研究都未进行直接论述,大都是研究商业银行对人口老龄化这一不可逆转的社会现象所应该采取的策略以及建议。因此,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相应地提出策略与建议。

二、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表现在:人口老龄化加剧,养老保险受限,居民储蓄下降,贷款减少,从而导致商业银行流动性充裕。因此本文所要分析的变量应包括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居民储蓄率、商业银行流动性等。

1、人口老龄化指标。根据国际通行的老龄化衡量标准,为避免人口老龄化预测数据与实际情况的偏差,选取老年抚养比(ODR)作为参数。

2、商业银行流动性指标。本文采用存贷比(CDB)来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考虑到数据可得性,本文只分析国有四大商业银行的流动性。

从数据来源方面看,ODR的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历年中国统计年鉴,CDB的数据来源于国研网数据中心。ODR均选取1996-2012年的年度数据,并进行相应处理;CDB选取1996-2012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年末数据,并且进行处理。为了消除数据中可能存在的异方差情况,将上述时间序列数据进行自然对数处理,变化后的变量相应为LODR、LCDB。

(二)变量平稳性检验

由于经济变量中绝大多数的时间序列数据并非是平稳性的,这样所研究的结果存在伪回归的问题,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必须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了ADF检验法对上述时间序列的平稳性进行检验,检验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中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看出:LODR、LCDB的ADF统计值的绝对值小于5%水平下临界值的绝对值,这说明这两个序列在95%的置信水平都是非平稳的。进一步检验显示,DLODR、DLCDB在95%的置信水平上都是平稳的,即LODR、LCDB均为一阶单整序列。

(三)协整检验分析

协整检验是分析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由单位根检验中可以得知,LODR、LCDB都是同阶单整序列,满足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条件。进一步采用Johansen协整检验法对多变量序列进行向量协整检验,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由协整检验结果中的迹检验统计量大于5%显著水平临界值以及伴随概率0.0362,可以看出在95%的置信水平下拒绝无协整关系的原假设,这说明我们的变量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一步对应原假设最多一个协整关系,我们在检验结果中可以看出其相对应的伴随概率为0.4643大于0.05,说明在95%的置信水平下接受原假设,因此可以得出各变量之间存在唯一的协整关系,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并且由分析可知标准化后的均衡方程为:

LCDB=-0.0830*LODR+2.7216

(1.2315) (0.1683) (1)

从长期来看,人口老龄化与存贷比存在负相关相关,其中人口老龄化每加剧1%,将引起商业银行贷存比降低0.0830%,这与我国当前人口老龄化导致储蓄率下降,使得商业银行的贷存比下降的事实相符合。

(四)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

协整分析只能说明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稳定关系,但是不能说明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经济意义上的因果关系。为了确定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相互关系,对文中的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从表3中可以,在5%的显著水平下,商业银行流动性不是人口老龄化的Granger原因,说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对人口老龄化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另外,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Granger原因,说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显著影响,事实也正是如此,1996-2012年以来我国的人口老龄化越来越加剧,而我国商业银行的贷存比也是逐年减少,并且在2005年以来贷存比都低于75%的界限,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出现流动性过剩的现象。

(五)VEC模型估计

协整检验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但是这一均衡并不是不变的,而是一种动态的均衡。当均衡系统受到冲击,这种均衡会被打破,而系统又会通过一定的误差校正机制逐步恢复到均衡状态。在此,笔者通过建立误差修正模型(VEC)来考察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短期关系。通过检验发现VEC模型的所有特征根都落下单位圆内,如图1所示,因此VEC模型分析的结果可靠。由于本文重点讨论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影响,在此仅讨论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短期方程,得出VEC模型如下。

在短期内,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而言,贷存比滞后一期和滞后二期的系数值为正,协整关系的误差修正项系数为负,所以当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出现过剩时,误差修正机制将会使得商业银行流动性减弱。对人口老龄化而言,虽然老年抚养比滞后二期的系数值为正,但是老年抚养比的滞后一期的负面影响远大于滞后二期的正面影响,因此在短期内人口老龄化会降低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也就是说在短期内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具有正面影响。

(六)脉冲响应分析

脉冲响应函数用来衡量来自随机扰动项的一个标准差冲击对内生变量当前和未来取值的影响,能够比较直观地刻画出变量之间的动态交互作用及其效应。由于上文建立的VEC模型经检验是稳定的,因此可以进行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图2给出了LCDB、LODR对LCDB的冲击响应图,其中,横轴表示冲击作用的滞后阶数(单位:年),纵轴表示响应的大小。

图2(a)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存贷比对自身的脉冲响应。在第1期对存贷比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存贷比脉冲响应会在第2期达到最大,然后开始下降,在第5期后稳定,并且从响应图上可以看到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对自身冲击所带来的响应都是正向的。从图2(b)中可以看出,在第1期对老年抚养比一个单位的正向冲击后,商业银行贷存比脉冲响应会在前3期出现下降的负向作用,并且在第3期达到最低点,表明当期老年抚养比对贷存比的抑制作用达到最大,从第3期后,脉冲响应开始上升,并且在第6期达到负向作用的稳定状态,从而可知,在长期老年抚养比对商业银行贷存比具有抑制作用,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会加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总之,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与上文的协整分析的结果一致。

三、结论与启示

本文通过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对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在长期,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每增加1%的老年抚养比,将引起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降低-0.0830%,也就是说人口老龄化会加剧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过剩情况。从短期的VEC模型来看,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存在动态非均衡,误差修正机制的存在使得人口老龄化与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在长期中逐步趋于均衡,这一点也与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商业银行贷存比的脉冲响应函数的分析结果相一致。(2)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表明,人口老龄化是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的Granger原因,并且是一个单向因果关系,说明当前人口老龄化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

由上述结论可以得出以下启示:首先,商业银行应该把握人口老龄化这一趋势所带来的老年金融业务,积极地开发老年金融产品,用来疏导过剩的流动性。针对不同老年客户的需求,开发不同类别的金融产品组合,不仅可以大大满足老年人的需求,还能很大程度上削弱商业银行流动性。其次,加大老年金融产品的创新,降低金融产品风险。由于养老医疗等项目占用资金大、期限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对长期、大额养老产业信贷资产进行重组创新,降低其风险,改变原来老产业信贷资产流动性差的特性。最后,组建老年金融机构,提高综合金融服务,降低商业银行流动性。老年人口的消费需求不仅催生了以老龄产业为代表的行业发展,也将带动其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日益多元化,单独由商业银行提供金融服务显然无法满足其需求。为此,商业银行在为老年人口提供金融服务时要注意做好异业合作,以此扩大客户来源,减少信息不对称,分散服务老年人口的风险。

参考文献

[1]刘嘉伟,项银涛.老龄化社会与商业银行住房反向抵押贷款[J].中国金融,2005,(12):43-44。

[2]石莹,赵健.人口老龄化、养老金市场发展与商业银行养老金业务策略[J].理论学刊,2012,(6):65-69。

[3]王刚.人口老龄化对居民储蓄的影响分析―以北京市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06,(9):143-148。

[4]徐丹.商业银行发展养老金融策略分析[J].新金融,2013,(11):36-41。

[5]张昊.老龄化、非中介化机制与金融体系变迁[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9,(7):66-69。

The Empirical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Liquidity of Commercial Banks in China

HUANG Mingqing

(School of Information Management, Jiang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Nanchang 330013)

第8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城市规划;北京

中图分类号:C913.6;TU984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20世纪末以来世界范围内的重大社会问题。自1999年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也已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问题,并深刻、全面的影响着我国各个领域。北京作为我国的首都,人口老龄化程度位居全国前列,不仅如此,北京市老龄人口数量还在急遽增加。由于老年人口对公共服务等规划设施的要求较为特殊,所以老龄人口的日趋增多对当前以年轻型社会为主导的城市规划提出了严峻挑战。可以说,城市规划如何才能更合理的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口的需求,已成为北京市当前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北京人口老龄化的现状特点

(一)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北京市在1987年就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时间是1999年。从1949年到2008年,我国老年人口由4154万增长到16900万,增加了307.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28%。而北京市从1950年到2008年,老年人口由15.3万增长到210.2万,增长了14.2倍,年平均增长速度为4.7%。2008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占到全市总人口的17.7%,而全国仅为12.8%,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远远高于我国总体水平,并且增长速度也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二)老年人口数量巨大且呈加速度增长

1953年人口普查时北京市老年人口数为17.4万,1962年普查为48.3万,1982年普查为79.1万,1990年普查为109.4万,2000年普查为187.13万人,在短短四十多年的时间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长了10倍之多。2008年底,北京市60岁以上常住老年人口就已达到243万,占常住总人口的14.9%。据北京市人口老龄委预测,2010年以后,北京市老年人口将进入加速增长阶段,预计以每年3.4%的速度增长,这种态势将会一直持续到2035年左右,届时,老年人口将达到550万人左右。

(三)人口老龄化与高龄化同步增长

北京市人口老龄化在不断加速增长的同时,人口高龄化也在不断加剧。北京市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82年的0.63%上升到1990年的0.85%,再上升到2000年的0.97%,达到13.2万人,分别是1982年和1990年的2.3倍和1.4倍。到2007年底,这个数字又有明显增加,已占到总人口的2.3%。由此可见,80岁及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在总人口的比重将伴随着老龄化程度的加速呈不断上升趋势。可以预言,随着生活条件的日趋改善,医疗科技水平的提高,高龄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加。高龄老年人的不断增多,意味着对公共服务设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一些托老所、专业护养型养老院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四)老年人口地区分布不平衡

从北京市各分功能区看,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分别为44.7万人、94.5万人、45.8万人和25.2万人,分别占全市老年人口总数的21.27%、44.96%、21.79%和11.99%,以城市功能拓展区最高、其次为城市发展新区。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看,首都功能核心区比例最高为19.7%,其次为城市功能拓展区为18.2%、生态涵养区则位居第三位为15.6%,最低的为城市发展新区为15%;四个功能区的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的排序与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比例排序吻合,即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发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分别为3.7%、2.1%、1.9%和1.7%。这说明,首都功能核心区是老龄人口及高龄老年人口分布比重最高的地区,向周边地区则依次降低;城市功能拓展区则是北京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地区,而向中心区和周边地区老龄人口数量都逐步减少。

二、北京原有城市规划与人口老龄化需求矛盾

(一)原有城市规划对老龄化趋势的预见性不足

北京城市规划在制定过程中已对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做了一定的预见和安排。然而,这种预见性却远远不足。2005年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文中对公共服务设施做了一定的规划。为深入落实这一规划,北京市在2006年出台了《北京市居住公共服务设施规划设计指标(2006年)》,明确提出增设老年人生活服务设施等社会福利类设施。这次规划以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的60岁及以上老年人已占全市人口的12.5%为基础,预测到201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15%以上,2020年将达到20%以上,并根据这一预测对提高养老设施做了进一步规划,养老院从“02指标”的5万人/处调整为3~5万人/处,并提高了千人指标,此外,规划中提出要增设老年活动场站、托老所等设施,并由“02指标”的5~10万人/处调整为5万人/处。然而,从目前情况看,老年人口所占的比重已经远远超出预测的结果,老年公共服务设施所规划的这些指标也已经完全不能满足日益加速的老龄化的需求。

(二)养老机构空间布局与全市老年人口分布矛盾突出

北京现有养老服务设施与老年人口的分布区域形成了空间错位。从整体上看,城四区养老服务需求巨大,而机构数量和床位严重匮乏,城四区百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数不到0.5张。而偏远区县,如房山、平谷、怀柔、密云、延庆等则相对过剩。从具体的区域分布上看,城区(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近郊区(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远郊区县(其余十个区县)三个区域内每百名老人拥有养老床位数分别为0.29张、1.4张、3张。从入住率来看,2008年,北京市床位合计39994张,有22846名老人入住,入住率为57.1%。造成如此低的入住率,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养老服务机构整体布局不够合理。中心区一床难求,而偏远区县床位则少有问津。

(三)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量短缺,有效供给不足

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共有336所,床位总数39994张,入住老人22846名。与同为直辖市、国际大都市、人口老龄化、城市发展存在城乡差距的上海市相比,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总量短缺特征十分明显。“十五”末,上海市百位老人平均拥有床位数已经超过2张,并计划到2010年前,达到3张,北京市到2008年底每百名户籍老人平均拥有养老床位数仅有1.9张。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总量短缺,可以说,北京城市规划中没有足够的预留供给这些养老服务设施。

三、老龄化背景下北京城市总体规划需要改进的方向

随着老龄人群的逐渐增多,北京城市规划应从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按照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来规划和建设属于他们的居住环境,以弥补年老者减退或丧失的各种机能,改善当前居住环境中存在的种种缺陷和不足。主要改进方向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加快养老设施的总量规划与建设

按照北京市提出的“9064”的养老格局推算,到2020年,北京市机构养老的人数将达到14万人,2035年将达到18万人。截至2008年底,北京市养老服务机构共有336所,床位总数39994张,平均床位数119张,平均床位使用率为61%。北京市也计划今后每年增加1万张床位。照此发展速度推算,到2020年预计实现养老床位数16.5万张。如果按照2008年底61%的入住率测算,2020年养老机构实际只能够满足10.1万人入住,与14万人的需求量还有很大的缺口。因此,未来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应留出足够的空间开展养老机构的建设。

(二)实行“市内异地养老”,统筹养老机构空间布局

根据与市老龄委的座谈调查,短期内要解决养老机构空间布局与全市老年人口分布的矛盾是不现实的。主要原因是,北京城区土地和空间资源的约束加大了养老机构空间布局调整的难度,在主城区范围内已无法再进行大规模的养老机构建设来满足密集老年人群的需求。鉴于这种现实情况,下一步北京城市规划在养老机构上的规划布局思路可调整为:在主城区,以郊区为重点,建设新的养老机构,通过增量调整,扩大全市养老机构的总量供给,吸引老年人群市内“异地养老”,即在郊区新建现代化养老机构,推动老年人群 “市内异地养老” 。在具体布局过程中,应实施差异化发展战略。东城、西城、崇文、宣武要充分挖掘本区域潜力,大力开发闲置资源,发挥现有机构存量功能,保障本区域养老服务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通州、昌平、顺义、大兴养老服务机构以普通型、护养型为主,在满足本区域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拓展服务对象,扩大服务区域;房山、门头沟、怀柔、平谷、密云、延庆养老服务机构在保障本区域养老服务需求的同时,应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及区域优势,引导社会力量投资建设高档型养老服务机构。

(三)规划种类健全的养老机构,满足不同档次养老人群需求

从收费标准看,养老机构又可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档养老机构需求会有所增加,然而,目前北京市人均月工资只有3000元,退休费达到每月3000元以上的老人只占少数,又由于这一群体大多是从艰苦年代成长起来的,消费意识较为淡薄,直接造成了高档养老机构床位空置率较高的局面,如表1所示。以北京市最大的公办民营大型养老机构――汇晨老年公寓为例,这里软硬件设施十分齐全,房内配备有液晶电视、电磁炉等家电器具,园区内还设有超市、社区医院、室内外温泉泳池、健身房、娱乐室等,周边环境也十分雅致,但由于价格较贵,床位使用率仅为28.65%。而中低档养老机构由于收费低、服务也相对到位,但由于盈利水平较低,床位数目也较少,往往供不应求。因此,在规划建设中,政府应大力发展中低档养老服务设施,以满足收入水平较低的老年人群的养老需求,而对于高档养老服务设施在布局上也应留出适当的发展空间,并配有针对高级和高档型养老服务机构的发展建设规划,但在运作机制上,政府应引导社会力量进行投资建设,以满足养老服务的市场需求。

从养老服务的类型来看,养老机构提供的基本上是照料型服务,而对半自理和不能自理的老人所需要的养护型服务供给不足。实际上,目前困扰很多家庭的养老问题是半自理和完全不能自理的老人得不到照料。家庭没有人力和条件给予老年人充分的照料,而养老机构普遍不愿接受半自理或不能自理的老人,或者是收费太高,普通家庭无法承受。因此,在未来北京城市规划中,北京市应重点规划建设护养型养老服务机构,不断提高全市护养型养老服务机构和护养型养老床位比例,改善养老事业的功能结构。同时,坚持以“全面关怀、重点照顾”为理念,不断推动老年福利服务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型”转变,建立与老年人多层次、多样性需求相匹配的服务供给机制。

(四)健全多方位的养老配套服务设施

养老配套设施是养老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养老机构正常运营的重要保障,同时,完善的配套设施也能给老年人提供温馨的居住环境。然而,北京市在规划过程中还没有充分考虑养老设施的配套,这与北京市老龄人口的快速递增是不相适应的。并且在利益的驱使下,老年人社区公共活动场所特别是公共绿地正被开发商改为其他用途,面积越来越小,难以满足老年人的交流活动的需求。在未来的城市规划中,尤其是针对占有绝对比重的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更应加强规划建设,一方面,应建立一种面向老龄化社会的,富有弹性的控制性规划指标体系。在规划过程中有必要建立起适应未来人口结构变化的弹性规划机制,针对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规划指标应设计成弹性取值,不同时期采取的老龄化程度采纳上位指标、中位指标或下位指标,并采用弹性控制方式,将部分现存基础教育设施作为远期文化、体育设施预留用地,满足规划期末老龄群体的需要。另一方面,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应纳入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并统筹考虑各类设施的设置。规划部门应重视在城市建设中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新的发展需求,研究制定住宅小区居家养老配套设施的总体要求及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其纳入到整个城市规划与建设体系之中,同时,有关部门在审批建设项目时,应把居家养老配套设施作为小区建设的必备项目严格加以审批等等。

(五) 规划建设便捷、安全的适老型居住环境

完善适老型住宅外环境设计和改造。在道路设计中,适度提高无障碍道路设计的比例,一方面,要为老年人提供有利于发挥自理能力的居住条件,另一方面,在老年人居住建筑与公共绿地及公共服务设施之间应提供一条或多条无障碍通道,为老年人提供广泛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同时,应加强适老型住宅房型与室内细节设计和改造,主要包括卧室、厨卫、地面、扶手等室内具体细节的设计,这些设计应充分考虑到老年人生理、心理的变化所产生的对住宅的特殊需要。

参考文献:

[1]北京市老龄办.《北京市2008年老年人口信息和老龄事业发展状况报告》.

第9篇:未来人口老龄化趋势范文

我国人口的现状和特点是总人口增长速度缓慢、总和生育率一直处于超低水平、老龄化问题将表现得尤为突出、性别失衡较为严重、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城镇人口数目上升、教育水平不断提升等特点。由此可见:若不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尽管能够减缓我国的人口数目峰值,但是人口性别不均衡、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持续发酵,必然会影响国内劳动力供给,使经济发展受到影响。

1人口结构预测

在实施全面二孩政策的条件下,通过分析政策实施前的年份的人口结构,采用上文提到的四项人口结构指标,并以二孩政策作为附加条件,改进灰色系统理论中的GM(1,1)模型实现对人口结构的预测。主要步骤是首先搜集2016年之前的官方数据并排除人为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影响,将数据进行累加生成新数据,计算已知数据序列平均级比,其次利用缓冲算子对数据进行调整,最后在MATLAB的平台上套用GM(1,1)模型处理数据,进行数据预测,进而根据预测结果应用计量模型分析对经济发展的影响。文章最后给出我国平衡人口结构与人口数量的有效生育政策的建议。

通过分析往年的人口性别比,发现在2004年由于非典流行使男女性别比例骤降,这类受人为自然灾害影响的数据将其去除,避免影响数据分析。然后对数据进行初始化并调整数据,最后用GM(1,1)进行人口性别和年龄数据的预测,如图1和图2。我们可以看出考虑全面二孩政策后,人口性别比逐渐趋于平衡。

从性别年龄结构图中可知,少儿人口比重上升、老年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力年龄人口比重升高且性别趋于平衡状态。我国人口性别年龄结构比例0~14岁和65岁及以上的结构基本一致,可见在未来人口性别比失衡问题将被大大缓解,但我国即使放开二孩政策,人口性别年龄结构趋于均匀也需要很长时间。

通过对以上全面二孩政策下人口总数和人口结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全面实行二孩政策后,人口总数呈持续上升趋势,但是老龄化现象减缓,少儿人口比重同比加大,男女比例趋于平衡,青壮年人口比重同比上升。

2对经济的影响

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是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之上的,它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巨大影响。主要表现在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减轻“用工荒”等多方面影响。

2.1提升经济潜在增长率

因为人们的生育观念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点已经放在了下一代孩子的优质培养方面。如果选择生育二胎,针对两个孩子的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投资都将使市场经济迎来又一次新的发展。

2.2消除社会不安定因素,促进经济增长

性别比失衡问题一旦缓解由此导致的“婚姻挤压”等问题也会逐步被解决。既从根本上解决了社会不安定因素滋生的原因又较好的引导了广大社会群众正确的实现自身价值,一举多得。

2.3减轻“用工荒”,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实现未来劳动力资源的不断供给,平衡人口性别结构

综上所述,本文给出平衡人口结构与人口数量的有效生育政策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