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

第1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公路货运;物流业

“要想富,先修路”,随着公路网络的日渐完善和发展,四通八达的交通给全国各地的运输业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完善的交通网络极大程度地促进了各地区的物资和信息交流,由此兴起的交通运输业也得以日渐发展。可以说,公路货运和相关的现代物流业,对于拉动国民经济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物流业和公路货运业的定义

什么是物流业?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物流的定义是:物流是为了满足消费者需要而进行从起点到终点间的原材料、中间过程库存、最后产品和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和储存的计划、实施和控制管理过程。

现代物流业是近一、二十年以来兴起的新兴行业。二战以后,西方工业化国家进入经济高速发展阶段,其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千方百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产量和产品质量,企业间的竞争主要发生在生产领域。随着生产技术和管理技术的提高,这种竞争日趋激烈,人们逐渐看到,企业在降低生产成本方面的竞争似乎已经走到了头,产品质量的好坏,也仅仅是一个企业能否进入市场参加竞争的敲门砖。这时,竞争的焦点开始从生产领域转向非生产领域,转向过去那些分散孤立的,被视为辅助环节而不被重视的领域,诸如运输、存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等物流活动领域。人们开始研究如何在这些领域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服务质量,创造“第三个利润源泉”。现代物流业从此从企业传统的生产和销售活动以及传统的运输行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新兴行业。

公路货运与物流业是息息相关的,是商品实现空间转移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依靠道路桥梁等基础设施和各种公路运输工具来实现商品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的服务活动。

近几年来,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都把路政建设作为主要的工作来进行,安全、快捷、经济、舒适的交通,已经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国家经济的发展,成为人类文明和现代生活的一部分。完善的高速公路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要素。

畅通的公路网也带来公路货运的快速发展,公路运输业的蓬勃发展,为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更为方便的运输服务条件,物流业以其方便、快捷、经济等优势深入到全国各地。

二、公路货运与物流业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的诞生使得原来在经济活动中“处于潜隐伏状态的物流系统显现出来”,它揭示了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内在联系,它的发展和日臻完善,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制胜的法宝。而日渐发达的公路货运使得这一过程得以顺利进行,对现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1988年,美国的物流总成本为8000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GNP的10.6%。在欧洲工业化国家,其社会物流总成本,虽因国家不同而略有出入,但一般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11%—14%。现在尚无确切数字来说明目前我国的物流总成本究竟有多少,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是多少,但是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我们在运输和物流的各个环节,有待提高效率,需要进行完善的地方还很多。在从原料到生产制造再到市场销售,最后到用户的物流供应链中还有大量的产品、原材料、零部件的库存和积压。

随着我国路网的建设改造,村村通路路通的通畅工程逐一实现,很多偏远地区也与外界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发展机会,物流业成为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对于促进各地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三、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简单说来,公路货运与现代物流之间是息息相关的:物流涵盖了现代经济生活中有关商品空间转移的各种经济活动。商品从生产环节到消费环节的空间转移过程,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很多行业,如运输、仓储、流通、金融、信息服务等。

物流活动涉及整个国民经济运行过程,需要利用和整合相关行业资源来进行。由此来说,公路运输是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物流活动最为基础最为繁多的服务活动,因为大量的物流都必须依托公路运输设施和运输服务来完成。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发达的公路运输和良好、高效的公路运输服务,是物流活动开展以及物流效率不断提高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转贴于

第2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为促进我县货运业健康协调发展,逐步实现传统货运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做大做强现代物流这一朝阳产业,根据*府厅发[20*]7号文件有关规定,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发展物流业的重要性

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十分广阔,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推动和提升相关产业的发展,优化资源配置,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县域经济实力和企业竞争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近几年,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扶持下,我县货运业已形成一定规模,逐渐发展成为我县的一大支柱产业,成为我县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我县货运业起步虽然较早,但是由于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并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目前大多仍停留在货物运输中介服务的雏形阶段,发展较为缓慢。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多、小、散、弱的传统货运模式已难以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县货运业的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目前,许多地方都已将现代物流业作为支柱产业和优先发展的产业来推动,并摆上了重要议事日程。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促进我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意见》,对现代物流业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指明了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方向和机遇。各级、各有关部门务必提高认识,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共同促进我县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与繁荣。

二、鼓励物流业做大做强

1、强化现代物流理念。现代物流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以货物仓储、运输、搬运为主的简单概念,而是一个集货物运输、仓储、配送、加工、包装、信息处理等多功能社会化专业化的服务体系。要突出引导我县物流企业转变单纯的货物中介服务的观念,牢固树立现代物流理念,尽快改变管理水平低、技术水平落后、市场竞争力薄弱的状况,把发展壮大的思路转变到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信息技术为支撑,以降低物流成本和提供综合多功能配套服务为中心的现代物流发展方向上来,提高我县物流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2、加快我县物流相关企业资产重组。目前,我县物流公司在机构设置上,大多是注册地在广昌,经营地在工业发达的外地;在经营上是组织货源,绝大部分公司没有自有货车。而汽车租赁公司主要业务是购车租车。业务分离,各自为战,能形成规模经营的公司寥寥无几。要按照资产重组、资源整合、规范管理、做大做强、加快发展的思路,遵循自愿、互利的原则,采取物流公司自购货车或吸纳汽车租赁公司以货车为资本入股、物流公司以及具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其他公司与汽车租赁公司进行收购兼并或合资组建新的物流公司等形式,发展壮大一批具有一定规模的物流集团公司。力争今明两年做大做强3—4家具有一定规模和较强竞争力的物流企业集团。鼓励发展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及相关信息等多功能的物流企业,尤其是集成性的综合管理物流企业,开展多层次、全方位的配套物流服务。

3、提升我县物流企业的管理水平和市场竞争力。鼓励与支持物流集团在重组过程中按照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运作。引导企业规范财务等各项管理,规范财务核算,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并通过加强和改善自我管理水平,争取政府财税等部门的更大支持,以进一步提升自我市场竞争力。

4、建立广昌物流园区。园区集业务管理、信息流转、仓储、多式联运及展示、交易等功能于一体;鼓励企业在园区内兴建物流设施,对符合总体规划的物流项目,在土地规划和使用审批上,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

三、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1、强化协调服务。各级、各有关部门要关心和支持物流企业的规范发展,切实做好政策扶持和协调服务工作,加强组织引导,及时协调解决物流企业在经营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2、加快引入竞争机制。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坚决废除各类不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有碍物流业发展的规定,建立统一开放、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现代物流市场体系。

3、简化登记注册手续。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为物流企业办理登记注册时,除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有关规定外,其他前置性审批事项一律取消。

4、完善物流企业税收管理。允许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统一缴纳所得税。物流企业在省内外设立的跨区域分支机构,凡不单设银行结算账户、不编制财务报表和账簿属总部统一经营,统一核算,实行统一规范管理的企业,其企业所得税,可由总部统一缴纳。税务部门在确定物流企业营业税计征基数时,应以企业取得的全部收入减去其他项目支出后的余额作其营业税的计税基数,并严格按照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具体办法执行。

5、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凡在我县新办的、取得自开票纳税人资格的物流企业,可依法享受国家规定的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对依法纳税的物流企业以及未享受企业所得税减免政策的自开票纳税人,由县财政根据其纳税情况给予一定的奖励。

6、完善信贷支持体系。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向物流业倾斜,对资产质量、经营管理、经济效益良好并具有成长潜力的物流企业,各类金融机构要给予重点支持。

7、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开发机制。加快现代物流业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加强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岗前培训、在职培训,通过不同方式和多种渠道,培育市场急需的物流管理人才,同时对现代物流的人才引进给予特殊的优惠政策。

8、加强收费管理。严禁向物流企业乱检查、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乱评比;全面清理面向货物运输车辆收取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集资、政府性基金、罚款项目,坚决取消不符合规定的各种收费项目;对符合规定的收费项目,能减免的要适当给予减免;对违反国家规定设置收费站点的,要立即停止收费并限期拆除相应设施;凡违规设置站点、擅立收费项目、向货运车辆及物流企业等乱收费的,要依法予以严处。

四、加强对物流业发展的综合组织协调工作

第3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物流软件环境 存在问题 思考

去年以来,随着30万吨的原油码头、20万吨的铁矿石码头以及30万吨级航道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建成,广湛高速以及湛渝高速的相继通车,湛江作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出海通道的优势越来越明显。作者认为在建设现代物流业的过程中,除了对原有码头以及深水航道,还有陆路通道等必不可少的硬件设施进行建设和改善外,还必须加紧对港口软环境的建设和完善。

一、湛江建设现代物流业软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构建一个高效的物流系统对港口城市的发展至关重要。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可以有效地提升港口城市传统的运输、仓储等服务行业,通过产业升级,形成港口城市的竞争优势。湛江因为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和良好的港口条件,成为西部大开发的主要出海通道之一。由于种种原因,湛江良好的港口条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实在可惜。湛江拥有华南地区最好的港口基础设施,如何形成以港航业为龙头的产业链,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并逐渐成为湛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这对提高湛江经济的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湛江虽然具有发展现代港口物流业的有利自然条件,可是软环境建设重视不够,超前研究不足,故有必要进行深入的研究。

二、湛江建设现代物流业软环境存在的问题

1.体制落后,招商引资软环境还不完善

1998年以来,湛江市各级政府在改善投资软环境上做了大量的工作,湛江整体投资软环境的突出问题得以初步解决。然而,有些政府部门职能交叉重叠,政出多头,遇事互相推诿、扯皮时有发生;项目审批事项过多,审批环节不够简化不同程度的存在。长期以来,湛江市政府一直对投资软环境建设给予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为什么在软环境建设上还会存在这么多问题?究其原因,一些部门、单位和执法人员计划经济意识、“官本位”意识比较浓,特权思想严重,缺乏为大局服务的全局观念,缺乏为民执政的服务理念。另外,行政职能转变与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适应。有些部门行政行为仍然按照计划经济模式操作,管理方法和工作作风没有从根本上转变,行政命令在管理中还起主导作用,服务型的政府还没有完全形成,导致行政管理缺位、越位,管理与服务错位。其次,政府行政管理政策以及手段还不够透明,与企业密切相关的政策法规没有及时传达到企业,没有接受来自企业监督的有效机制。

2.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不够便捷

利用港口优越的自然条件来发展现代物流已经成为湛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而最基本的物流则以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开展就地生产和即时运输等为目标,这就引发了对物流业迫切的需求,并从竞争、品质和效率等方面对口岸提出更高的要求。港口城市作为新兴的物流产业的综合服务体,其服务贯穿于船舶和货物进出口的全过程。海运口岸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口岸服务的领域迅速扩大,服务的品质向深层次化发展,通关服务好坏成了衡量海运口岸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效率是嬴得竞争的重要因素,也是企业考虑的首要问题,口岸通关速度直接影响公司的效率。湛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使大量船舶、货物在口岸集中和疏散,而口岸查验速度以及处理经济、商贸、金融等信息汇集、交流的效率,直接关系到口岸的通关速度。因此,快速通关被提上议事日程,高效畅通的通关模式、简化通关手续的要求也被层层加码,货物流通的速度已经成为体现湛江港口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3.信息网络化基础较好,但是用于现代物流业的港口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

信息网络系统是现代物流的生命线,现代物流是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的四流合一,因此,信息网络化建设对湛江依托港口优势发展现代物流来说是至关重要的。而目前湛江用于现代物流业的港口信息网络化建设滞后。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有很多,如资金投入不足、领导缺乏重视、人才缺乏等,湛江港口物流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由于98年以前经济发展定位偏差,行业特殊性使得他们在信息化认识和建设上多集中在对口业务、纵向联系上,造成企业各部门之间、企业与政府之间缺乏联系,整体协调、管理能力弱,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

三、改善湛江现代物流业软环境建设的几点思考

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表明,不发达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关键在于发挥后发优势,取得后发利益。结合湛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应充分利用因历史赋予湛江的各种机遇,通过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选择最优的发展模式、更快的发展道路和更开放的发展政策,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发展湛江现代化港口物流业,要发挥这种后发优势,坚持高起点和国际先进水平。

1.创新体制,改善招商投资软环境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呈现出多样化趋势,从软环境的角度看已经由优惠政策推动为主逐步向制度设计结合人文关怀拉动为主的方向过渡。湛江要发展现代化港口物流业,必须从改善软环境入手,发挥后发优势,加快体制创新,培育新的经济发展机制和投融资软环境,从市场经济体系、法律体系、投资管理体制、国内市场开放、吸收外资方式和政策限制等方面寻求解决途径。从长远看,首先是完善政策、法律和法规环境,放宽对外商投资的限制,健全统一规范的外商投资服务领域市场准入制度,保持外商投资政策法律的稳定和连续性,努力为外商投资创造统一、稳定、透明、可预见的法律环境和政策环境。其次是维护和改善公平开放的市场环境。努力打破地方保护和行业垄断,支持和鼓励外资和国内有实力的企业利用湛江有利的港口条件,发展现代物流业,努力为投资商创造更加符合事业发展的投资软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政府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带头改革,大胆创新,积极创造条件加快发展。改善投资软环境要从根本上转变政府职能。

2.优化口岸通关软环境

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口岸通关制度看,美国是典型偏重于安全,新加坡偏重于快捷。我国珠三角和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也因其实际情况的不同而有不同的侧重点,根据湛江口岸的实际情况,政府不能强求口岸部门怎么做,更不能怨天尤人,关键是要针对性的研究对策,灵活运用好国家给予的政策,激活口岸管理机制,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完善进出口政策,争取口岸建设资金,加快了口岸建设;加强口岸联检部门的综合协调与联系,在通关制度的设计中,既要考虑社会经济的安全,又要考虑通关的快捷,其通关制度的设计难度较大,必须综合平衡安全和快捷的矛盾,寻求最佳通关制度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一站式”办公,提高了通关速度和服务水平。口岸优势的发挥与口岸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的提高密切相关。外经贸部门和口岸管理部门要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的支持,逐步完善口岸设施条件,加强与口岸联检部门的协作和配合,口岸联检部门要改进监管方式,提高工作效率,降低通关成本,方便服务企业,真正为湛江港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优良的通关软环境。

3.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港口信息网络化建设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化水平作为新经济时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上许多大的港口相继建立了为海运服务的EDI中心,开发了具有EDI功能的信息网络系统,从而推动各地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在EDI的基础上,现代网络技术正朝更有利于改善港口软环境的方向发展。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湛江解决日益增长的进出口货运量对软环境产生的依赖,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手段,使湛江港口软环境的发展潜力更加巨大,并将进一步促进湛江现代化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信息化发展方向的需要,将对湛江港口组织机构的变革提出新的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是信息化管理去适应管理机构的设置,而是港口城市机构改革应适应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在近几年的实践中,由于机构改革始终无法跟上信息技术发展的步伐,导致一些港口的信息化建设总与机构改革不相适应。因此,港口系统应按照信息技术发展方向与信息系统建设相适应的原则,及时调整其管理和组织机构,即港口组织体系的设计不仅要适应政府改革的目标,还要适应信息化发展的方向。湛江港口软环境要想增强竞争力,就必须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快港口信息网络化建设,改造业已存在但互不兼容的通信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湛江港口现代物流信息港,服务于湛江的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第4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电子商务 物流业 发展现状 发展策略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电子商务作为一种崭新的商业运作方式,将会给各个行业与领域带来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对于广大的企业来说,步入电子商务时代是一个机遇,更是一个挑战。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有效的商业运作方式,将迎来一个极大的市场发展机遇。藉此契机,作为电子商务发展配套措施的物流业,其必将也要受到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的重大影响,迎来物流业革命性的变革。

一、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的关系

(一)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相互影响

电子商务不仅是一种新的交易方式,更是一种新的工具,新的技术应用。物流作为一种经济活动,同样也就需要把新工具,新技术应用到物流的运作当中去,以提高物流的效率,降低物流的成本。

电子商务对现代物流业所产生的巨大影响,不仅体现在对物流管理理念更新上,而且还包括物流系统结构调整、客户服务和物流地位大大提升等多个方面。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环境,使得物流业在供应链一体化建设和物流作业过程中的信息共享上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信息共享的即时性,能够使企业在整个供应链中做到有效地分配信息资源,使得全系统的物流服务水平达到最高。物流作为供应商与客户最终连接的纽带,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必然会促使企业越来越重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而且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的利润增长点。

(二)电子商务物流的特点

在电子商务影响与推动下,现代物流业具备了许多新特点:信息化、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标准化。其中:物流的信息化是电子商务的必然要求。网络化就是在信息化的基础上,物流内部系统的网络集成,是电子商务下物流活动的一大特征。智能化和柔性化的特点体现在各种电子商务系统在物流领域的应用上。电子商务带来的不但是技术的革新,还有一系列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技术标准和现代物流流通标准。

二、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物流业面临的机遇与制约因素

(一)电子商务时代给我国物流业带来的机遇

发展电子商务物流对于我国的物流业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契机,也是重大的转折点。电子商务对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进程带来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

对物流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电子商务带来的信息化使得物流在信息处理和信息存储方面变得电子化和数字化,同时,物流的信息化派生出了物流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使得作业过程做到了省力和快捷。

此外,电子商务环境下物流管理水平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管理理念的提升。随着电子商务时代带来的客户关系管理理念,满足客户的需求成为了物流企业服务的最终目标。这将有力的推动物流业的服务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二是对管理人才要求的提升。为适应电子商务下物流企业发展的需要,物流企业管理者必须同时具备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必将是电子商务时代下的复合型专业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和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供应链管理的优化。电子商务的出现对供应链管理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其不但提供了更高层次的信息技术支持和带来了诸多环节运作方式的优化,而且在促进了供应链管理理念的变革和升级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使供应链管理能够更高效的整体化运作,提高供应链敏捷性、降低供应链的成本,从而在整体上提高供应链管理效果。

物流配送的地位进一步提高。一直以来,物流是供应商与客户最终连接的纽带。而随着电子商务在物流企业的应用与深化,企业将会更加重视物流配送体系的建设。从而摆脱“包邮”——物流配送在发展初期主要是作为促销的一种手段的尴尬。而且建立完善的物流配送体系也必然会成为企业发展电子商务新的利润增长点。而其中物流配送中心作为企业商流、信息流和物流的汇集中心,将发挥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二)电子商务环境下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势头可以说是欣欣向荣,但是具体到电子商务积极运营与有效应用中,受我国传统计划经济的长期深入影响,加上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各行各业对于物流业的重视程度还不够,物流业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着大量的问题,物流体系的行业发展还需要不断的改进与积极的完善。但是构建现代化的物流体系不是一蹴而就的口号一呼就能够完成的,还需要物流业积极的与电子商务相融合,循序渐进的不断探索、实践、发展与完善。

物流业总体水平偏低。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具体表现在:

(1)运行效率偏低。我国物流业的运行效率极为低下,具体表现在:第一,物流业的资金实力不足,相关设施与技术设备落后,相关物流企业的运营成本居高不下,运行效率难以提高;第二,缺乏全国性的全面系统性物流服务网络,已有物流服务的网络区域,物流运输速度也极为缓慢,难以提高,更不用说积极有效的发展全球性的物流服务网络了,物流行业的从业人员的工作效率低等也是我国物流业的普遍现象。

(2)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发展更多的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现代化的市场营销管理与电子商务技术的发展还没有积极有效的融入进我国当前的物流业发展中。物流业的发展还处于传统的物流发展阶段,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不够,资金不足,普遍存在企业的物流设施与设备陈旧老化,相关管理与维护技术落后、运营过程中的劳动生产率水平低下。此外,我国当前的物流业发展缺乏先进的现代化管理与科学技术元素,缺乏物流业的网络信息化发展与提高,难以满足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要求。

(3)服务水平的制约。就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整体发展来看,物流企业的发展极为分散、管理方式都拘于传统,缺乏现代化的市场营销概念引入,缺乏有效的网络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提高,区域性的企业物流割据大量存在,极不利于社会服务网络的有效形成,受这些因素的综合影响,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也难以得到有效的提高。

发展没有统一规划。就当前我国物流业的积极发展而言,我国物流业内部的发展并没有形成有效的统一部署与合理规划,依靠传统的分散式管理的物流系统与相关企业居于大多数,受此因素的影响,在物流行业的积极发展与有效管理中,存在着极多的杂乱、复杂、繁琐性的问题,缺乏统一的规划性管理机制,管理极为不到位,管理的效率也难以提高,物流业内部的行政割据局面、部门割据局面、重复交叉的分工情况普遍存在,对物流业的集中规划、有效统筹、合理安排、协调发展带来了严重的阻力,对物流业的长远发展与优化极为不利。

对物流建设重要性认识不足。传统的“重生产、轻物流”观念一直以来就持续影响着我国的物流业发展与积极建设。而我国市场经济的日益提高与完善发展,对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的材料与产品流通情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流建设成为影响经济发展与企业经营的重要发展问题。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强对物流建设的认识,完善市场的相关物品流通制度与物流管理系统,更好的发挥物流在企业经营与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三、电子商务时代下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策略

由以上对我国物流体系发展现状的分析,明显可看出,由于传统经营观念和企业模式的影响,及各种具体因素的综合作用,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仍存在较多的阻碍。在由电子商务带来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的背景下,解决好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发展问题将有效的促进我国现代化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将有效的带领我国的物流产业向国际化、全球化的方向发展。因此,积极推进我国电子商务物流建设迫在眉睫。

(一)明确发展电子商务物流的重要性

我国物流业要想获得持续的稳健发展,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入现代化的优势元素,尤其是电子商务信息技术,将电子商务与电子商务物流进行有效的发展融合,进一步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提高物流业的现代化物流管理水平,积极有效的扩大我国物流市场发展需求。通过这些现代化的优势元素,有效的针对市场需求,进行合理的物流资源统筹与物流信息优化,建立良好的电子商务物流应用与运营环境,有效提高我国物流业积极发展。

此外,政府应该建立必要的相关部门协调机制,出台相关的物流运作标准和政策。并由政府部门牵头,吸收该行业的相关研究组织、专家和学者。为电子商务物流未来在我国的发展出谋献策。制定全国性的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规划中。

(二)构建我国电子商务物流的核心竞争力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际物流巨头涉足我国的物流领域,对我国本地物流业的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面对外国物流巨头的冲击,我国的物流企业如果求得长期的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注重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与培育。

首先,必须积极有效的加强我国物流业的整体信息化建设,通过积极的融合现代电子商务技术、网络信息化技术,将物流业的发展提升到现代化的发展水平,积极有效的集物流服务、信息流与资金流于一体,进行统一的优化与发展。物流的网络信息化更多的表现在物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与存在,即积极有效的把物流的相关组织、交易活动、管理办法、服务优化进行科学合理的电子信息化操作。快速、及时、有效的了解客户需要提供相对应的物流业服务。这些情况必须极大的增加相关电子信息化建设的有效投入才能予以实现。

其次在积极有效的提高物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时,必须快速有效的为物流业培养并大力储备大量的优秀人才,尤其是熟知电子商务运作的相关物流人才。现代物流业的积极发展要求其在人才的引进上,能够培养并获得熟知物流理论与知识,并积极了解电子商务理论与操作的复合型人才,以便更好的实现物流业的电子商务运营与相关操作,促进物流业的现代化发展。

(三)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体系

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经济一体化的日益深入与影响,极大的改变了企业的经营环境,我国物流业的发展也是如此,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第三方物流模式与物流体系,是我国物流业未来发展与提高的重要紧迫性问题,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要求积极有效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以物流业的市场需求为发展导向,以降低成本、提高运营速度为重要的目标追求,努力借鉴外国先进的物流业管理与发展经验,通过全面、系统、科学的物流理论研究与综合,将现代化的电子商务技术积极有效的构建到第三方物流体系的发展中,营造良好的第三方物流环境,更好的推动电子商务物流业的发展。

(四)积极推进物流业电子商务的进程

当前物流业的发展,更多的应用到了网络信息技术,其利用电子商务的有效手段,有效的突破了物流业的传统时间与地域限制因素,快速、及时、有效的帮助相关物品与资源实现跨区域的转移,具有极为重要的发展意义。比如现代企业发展中极为普遍的跨区域物资仓储管理就是物流业依靠现代电子商务运营与操作而积极的实现的。电子商务技术对于物流业的促进除了跨区域的物资仓储外,还可以与企业供应链管理、产品销售等系统进行积极的联系,更好为物流业务的发展拓展新发展领域。物联网作为近年来新兴起的信息技术,以其带来的革命性尝试迅速的成为了最热门的技术。物联网作为技术手段将把电子商务物流带入到一个新的阶段,进入到一个动态的、实时进行选择和控制的管理水平。这肯定是电子商务时代下物流未来的发展方向。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关于电子商务物流的制度法规和环境条件的进一步完善, 我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将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电子商务的发展, 需要高效的现代物流。而建设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又离不开电子商务提供的技术支持。相信随着电子商务的以后更进一步的发展和日益普及,中国的物流业一定会向着建设现代物流体系的方向迈进。

参考文献:

[1]吴军,胡桃,杨天剑.电子商务物流管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2]魏修建.电子商务物流概论[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3]向洪波.电子商务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教创新,2009,(12).

第5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 区域物流 发展趋势

区域物流在区域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其发展水平如何直接影响到了经济的集约化、高效率的提高。当前,随着人类从事各种劳动的社会划分及其独立化、专业化,使得物流业无论在理论,还是在实践经济生活中取得了较好的发展。本文首先论述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其次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进行了一番分析,最后阐述了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旨在为区域经济环境下的区域物流体系的构建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一、现代物流业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1.现代物流业的现状。随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交通运输业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电子商务的逐渐成熟,我国的物流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代物流的发展越来越重视。目前,我国部分省(市)政府部门清楚的认识到物流业对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具有的重要意义,已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作为与经济全局相关的战略性问题来看,比如上海、山东等地为了进一步推动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度将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做为推动本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2)物流管理越来越规范。物流管理是个系统性的工程,物流涉及到的环节较多,主要包括装货、运输、储存及配送等环节,因此加强物流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大多数企业已经认识到了加强物流管理的重要性。如海尔集团为了规范未留管理,实现了企业流程再造,把公司的采购、配送、运输等一系列物流活动进行了集中管理,设置了采购事业部、储存运输事业部及配送事业部,重组了物流业务及物流资源,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了劳动生产水平,实现了经济效益最大化目标。(3)机遇与挑战并存。近年来,国外有实力的、规范管理的物流大企业看好了我国未来物流市场的良好前景,不断地进军我国国内市场,在各个区域构建起了自己的物流网络和物流联盟。对我国物流企业的发展是很大的威胁,但同时我们可以学习和借鉴别人的先进管理经验和管理模式,完善我国物流业的经济管理,以此提供良好的物流服务给广大的客户。比如海陆、阿尔卑斯、马士基等。(4)物流研究与技术开发工作得到了全面的发展。随着我国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物流理论界除了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物流理论以及经验外,还参考了西方国家物流理论研究成果并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加快了物流系统的建设、制定了合理的物流规划以及物流发展战略,对于我国物流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加快了我国物流技术的研究步伐。

从整体上来讲,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存在“小、少、弱、散”四个方面的问题。所谓小,就是经营规模小,资产规模小;所谓少,就是服务功能少,专业人才少,有效的营销手段少;所谓弱,就是竞争力弱,融资能力弱;所谓散,就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经营秩序不规范,缺乏有力的网络支持和网络分散。

2.现代物流业具的发展趋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物流规模以及活动范围得到了扩大。物流业逐渐朝协同化和集约化的方向不断迈进。当前,随着物流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进一步加大了各企业间的竞争力度。为了有效应对竞争,我国物流业必须采用公司间的并购或联合扩大企业规模,构建规模经济,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具体做法如下:第一,建设物流园区。通过构建物流园区,有效推动了物流业专业化、规模化的发展,将其具有的整体优势及互补优势全面的发挥了。第二并购或联合。比如美国的UPS并购了总部设立在迈阿密的挑战航空公司、美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物流企业PAPCE和法国国营邮政公司并购了德国民营郭克豪斯公司等。相关物流方面的专家认为,只要国际上各个物流企业间实现联合与并购,必定会推动国际物流业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快速发展。重新组合而成的各物流联合企业及跨国公司会将互联网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以对国际物流动态信息全面的掌握,调动企业自身在各个区域中的物流网点,在全球构建一个一体化的物流网络,大大节约了时间及降低了费用。(2)第三方物流得到了较好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指的就是除了供需之外,由第三方所提供的物流服务。第三方物流市场具有较大的潜力、增长率较高,使得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客户不断增多。制造企业对第三方物流提出了面向高端的物流服务需求,要求物流企业能够提供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和运作模式。(3)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将物流装备加以改造以及增强管理水平。当前,我国物流业的技术装备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逐渐的将系统技术作为了主要核心,形成了以先进信息技术、运输技术、库存控制技术等各项专业技术为重要支撑点的现代物流装备技术格局。我国物流业在未来过程中将朝着四个方向不断的发展,即信息化,如使用无线互联网技术、卫星定位技术等;自动化,如自动化导引小车技术、搬运机器人技术等;智能化,如电子跟踪技术、电子识别技术等;集成化,将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以及机械化进行有机的结合。

二、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分析

1.区域物流体系具有的竞争优势。要想确保区域物流体系具有较高的竞争优势,就必须遵循五个方面的要素:产业发展环境、物流生产要素、企业协作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和物流标准体系。其中,产业发展环境,具体涵盖了区域物流产业政策、各部门间协同工作机制以及市场管理法规等;物流生产要素,具体涵盖了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和物流信息平台等;企业协作群体,具有彼此间互补的核心业务能力,建立物流行业主体的企业群体;区域物流市场,具体涵盖了物流需求和供给情况等;物流标准体系,具体涵盖了物流术语标准、包装标准、信息交换标准和作业标准等。

2.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西方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主要有先发展后规划、先规划后发展和边规划边发展三种类型。

(1)先发展后规划。这种发展模式是将自由市场经济作为主要手段,通过市场的作用先把物流业发展起来,然后在通过政府部门的规划与推动。这种模式物流水平较高。常用这一发展模式的主要是美国与日本。

(2)先规划后发展。实际上就是由政府部门先进行规划,制定相应的政策或者利用行业协会推动现代物流的快速发展,采用这一模式较多的是英国。英国在1960年构建了物流管理中心,主要以工业企业高级顾问的形式出现,协助企业编制一套合理的物流人才培训计划,并积极开展各种类型的物流专业性会议。70年代,英国又构建了全国物流管理协会,协会的主要任务是推动物流管理的专业化,同时还构建了一个彼此沟通交流的场所给物资流通、运输等方面的管理人员以及对物流有浓厚兴趣的人员交流。这一发展模式主要是为广大用户提供综合性的服务,除了为用户提供一系列的交通运输工具外,还要出租仓库给用户并且为其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

(3)边规划边发展。采用这一模式主要是欧盟。欧盟最具典型的成功经验是,物流产业发展过程中需要政府部门的积极参与和给予一定的支持。首先是通过政府的管理职能进行全面的协调,为物流产业发展营造一个较好的制度环境;其次是摒弃过去的垄断方式,减少政府的过多干预,营造出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最后,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投入,以促进物流产业持续良好的发展。

3.我国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模式。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应结合我国实际,借鉴西方国家现代物流体系发展的成功经验,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应积极参与国际物流市场竞争,并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是一项责任重大,需要经过长期努力才能完成的目标。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同时结合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也的现状采用边规划边发展的模式比较妥当。具体做法如下:首先,利用政府部门的行为全面规划,加强政策引导,将区域间的关系协调好,从而为现代物流业营造出良好氛围的发展环境;其次,利用规范的市场化运作,推动我国现代物流业快速增长。最后,总结经验,深入分析,因地制宜,制定出由中国特色的的区域现代物流体系发展模式。

三、区域物流体系的评价指标

1.对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过程进行分析。具体有两方面:一方面,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进程。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外部动力主要是工商企业由于生产或者销售物品时具有广泛的涉及面,批量少批次多,物品的附加值逐渐增加等特点,对时效性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将原本属于自己来完成的效率较低、对市场竞争力造成影响的业务分离了出去,构建了一个专业化程度高的现代物流服务产业。物流业发展进程中的内在动力是运用电子商务手段,达到专业化、规模化的运作形式,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另一方面,物流业发展进程的三个阶段。根据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的具体特征,可将物流业发展进程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运输主导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物流系统中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了百分之五十;其次是物流业扩展阶段。其所体现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的比重达到百分之三十至五十之间;最后是物流系统服务阶段。其所体现出的量化特征是运输收入所占比重不超过百分之三十。当前,要想构建区域物流体系,就必须对我国区域物流业的发展阶段进行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全面掌握区域物流体系的发展进程。只有这样,才能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区域物流体系方略。

2.分析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区域物流体系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一是供给指标:(1)物流基础设施。具体涵盖了海、陆、空等运输方式所必须的基础设施,并对对诸多运输方式进行合理的布局、连接、对运输资源的全面整合等。(2)物流信息系统。具体涵盖了信息网络基础传输平台、企业信息化程度等。(3)物流业经营服务能力,涵盖了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的数量、经营规模、技术和服务水平等。二是环境指标:(1)区域城市经济功能。其会影响到物流量的形成,比如会展中心、规模较大的商品交易市场、金融服务强等对于区域物流的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2)区域创新度。具体涵盖了两方面的创新,即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各种物流装备及技术水平会在技术创新的不断推动下逐渐提高,而物流组织则在制度创新的不断推动下进一步的趋于完善。三是成效指标。其不仅能够将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成果全面的反映,而且还能够对区域物流发展过程中不理想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措施有效解决,以此促进区域物流体系持续良好的发展。(1)根据行业或者产品划分的物流成本在产品价格或者生产总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这一指标能够将各个行业、各个产品物流成本全面的反映出来。(2)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的实际利用率.这一指标越高,就越说明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及配送中心的规划科学合理。

四、结论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应积极的研究区域物流与区域经济间的关系,这对于我国物流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由于笔者能力有限,本文的论述不是很全面,以期相关人员提出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参考文献:

[1]田文哲.建立我国的区域物流服务体系探析[J].现代交际,2011年05期.

[2]严娜.区域经济之魂[N].现代物流报,2007年.

[3]杨心平.南中心:区域经济的增长极[N].乐山日报,2009年.

[4]赵习频.基于区域经济的区域物流体系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3年.

[5]赵爽.区域物流信息化建设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6]谌亮.区域物流的协同机制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0年.

第6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新农村 农村现代物流 农村物流信息化

目前国内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农民购买生产资料、消费资料要跑到县以上的市场去找。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据测算,目前农村居民人均固定商业面积不足0.1平方米,仅为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十分之一,绝大多数地区农民消费主要靠原始的集贸市场和落后的代销店、“夫妻店”实现。

一、物流信息化对农村现代物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物流信息化是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对物流过程中产生的全部或部分信息进行采集、分类、传递、汇总、识别、跟踪、查询等一系列处理活动,以实现对货物流动过程的控制,从而降低成本、提高效益的管理活动。

(一)必要性

农村现有的物流条件远不具备现代要求,这意味着它远远满足不了农民对于量和质的需求,我国农产品物流网络缺口很大,许多地方的农副产品由于运不出去而只能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由于产品生产地的相对集聚和近距离贩运,造成供大于求的局面,市场价格压低,千万农民仍处于“增产不增收”的经济怪圈里面。农产品的生产、加工、运输、销售、消费这个链条中,运输环节的严重不足,导致这个链条变得格外脆弱,极大地制约了实物流、资金流乃至信息流的流动,出现了“肠梗阻”现象。

(二)重要性

农村信息化是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物流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灵魂,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要求和基石,要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益,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迫切需要加快推进信息化。

二、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物流信息化滞后,信息化水平低

农民群众信息贫乏,获取信息渠道狭窄,主要是靠亲戚、朋友的口传途径,对市场行情缺乏了解,在取消农业税,工业开始反哺农业后,信息贫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拦虎路”。一是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落后。大多数市场没有配置信息设备.致使市场信息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而且信息共享程度底.信息流通不畅,信息和更新不及时。信息质量低,信息查找和获取不方便等。

总体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原崛起的战略目标,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发挥我县比较优势,积极引入现代物流理念,全面推进物流业的改革开放,着力构筑物流基础设施、物流信息网络、政策法规体系"三大平台",完善优化物流网络体系,广泛应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大力整合物流资源,改造提升传统物流,培育大型物流企业,努力实现物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农村物流基础设施薄弱

农村经济发展较为缓慢,农村道路状况差,物流运费很高;没有公共的信息平台,物流信息就难以处理和发挥作用;没有科学的冷藏设备,鲜活农产品就难以运输、加工等实现其价值;农村物流体系缺乏一个比较完备的、系统的信息体系。不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极大制约了农业竞争能力的提高。而且信息资源也不能共享:县级以上政府的信息网络较健全,信息量也较大,但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接起来的网络。

三、完善农村物流信息化的建议和方法

要解决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瓶颈问题,需要从三大突出问题逐个入手,分别解决。

首先,进一步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体系的投入。构建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高效运转的中心物流枢纽,增强沁源的凝聚力、带动力和辐射力;构建以县城为中心的现代物流核心圈,以物流一体化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构建覆盖全县、辐射周边的现代物流"紧密圈",发挥物流枢纽的传导作用。其次,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成立和完善农产品信息中心,建立反应灵敏的农产品信息网络。信息网络是实现农业信息化的前提和基础,特别是在我国农村通信普及还不完全、整体信息网络还未建成的情况下,当务之急就是加大投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最后,领域分配。农村物流市场主要可分为农业领域的物流配送和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农业领域物流配送指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生产过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及农产品的配送。非农领域的物流配送指农村日用品及工业品的配送。

要占领农村物流市场,就要运用现代物流管理的模式,实现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到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信息处理等实施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

四、结束语

向城市居民配送农村的绿色、安全卫生、健康食物性消费品,是发展农村物流的重要前题。这就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城市社区居民对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进行认同。可行的方式是:向城市居民做出承诺,凡由农村物流业配送的食物性消费品其品质均达到绿色、安全卫生、健康的标准,如果未达到此标准,则由农村物流企业予以理赔。

参考文献:

[1]王新利.中国农村物流[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

[2]刘雄.大力推进农村物流信息化建设,切实解决我国“三农”问题[J].职业技术,2009,(10).

[3]张青芝.信息化对物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J].河北企业,2007,(9).

第7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一、前言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强,农村物流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农村物流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改造和革新,有助于实现农村市场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有利于分散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但是农村物流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物流不能够再是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物流体系,我们需要改革农村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循环物流体系,这样才既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不会使资源枯竭。

二、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的意义

(一)按照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站在战略高度来切实认识发展新农村循环物流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转变过去那种忽视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轻内涵发展、重外延扩张、轻效益、重速度、轻节约、重开发的发展理念,应该力争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有效实现新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经济,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是一种以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用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三)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了企业、产业、地区各个方面以及消费、流动、生产各个环节,还有社会、经济、自然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在快速发展新农村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相互的协调。

三、如何有效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

(一)大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物流业不断壮大。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建议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要加强对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引导,树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和现代物流发展意识,用产业化和物流业发展中致富的成功典型,进行启发带动;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力度,通过引导带动,促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培育和发展我国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稳步向前发展。

(二)培养引进农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扩大物流规模。一是要组建一批农业现代物流专业队伍。政府在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要放宽视野,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吸纳、挖掘、培养一批适应农业现代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物流;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扶持力度,交通、金融、工商、国土、税务等部门要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物流业发展;三是推进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促进农村物流业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一是政府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市场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和市场供求信息,同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化农村物流环境,规范农村物流市场;二是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农民市场信息意识,引导和调节农产品的生产方向,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农村经济人队伍,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拓宽渠道。

四、实例分析

农村物流业的健康发展直接关系到千家万户。牡丹江市是中国大陆最大的边贸城市之一,亦是北方的一个著名旅游城市,享有“中国雪城”“鱼米之乡”“塞北江南”等美誉。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与吉林省交界地区,与俄罗斯接壤,境内的绥芬河和东宁等四个口岸是中国与俄罗斯进行贸易的重要口岸,成为农村物流业发展的强大保障, 该市努力以循环经济为指导,积极发展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以往由于受到运输、搬运、装卸、包装、仓储等方面的制约,这些蔬菜、水果、食用菌都不能及时从农户手中配送到所需的集市之间,造成农民丰产不增收,严重影响农村经济建设地发展。针对此现象,牡丹江市建立了“循环型物流”的工作思路,进一步理清思路,充分发挥并积极拓展职能,大力整合农村物流资源,全力参与农村物流事业。在货源集中、企业众多、交通便利、条件成熟的乡镇先行建立中心物流站,辐射其它乡镇,逐步扩大业务量,实现全面覆盖,村村通物流,形成物流网络。条件具备的筹备建设中心分拨站,条件不成熟的建设转运站,条件不具备的可以开展送件等小业务。此外,牡丹江市对于有条件的地方还将铁路物流发展纳入整体规划,全面发展现代物流,建立完善的农村交通物流网络。这些物流企业集运输、搬运、装卸、包装、仓储一体化服务,改变了以往农民“有货无车运”、“谷贱伤农”的现象,为帮助地方经济建设和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牡丹江的绿色食品已成为哈尔滨、沈阳、北京、上海、杭州等大城市商场、超市的抢手货。同时,牡丹江市还特别重视农产品对俄贸易。2011年,全市物流业同比增长18%,增加值达到51亿元, 社会物流总额同比增加17%,达到1758亿元;与物流相关的商务服务业、批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邮政业、仓储业的固定资产投资达到57.3亿元,增长迅猛。

参考文献:

[1]王新利. 我国现行农村物流模式分析[J]. 经济与管理研究 , 2004;03

[2]王新利. 我国农村传统物流运作模式分析[J]. 中国流通经济 , 2003;07

[3]王新利. 农村物流组织再造的探讨[J]. 中国农垦经济, 2004;12

第8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关键词: 现代物流 发展 障碍 路径

中图分类号:F019.3 文献标识码:A

近些年来,物流产业作为用高新技术改造和整合传统产业而形成的新兴产业,正在全球范围迅速发展。其发展程度被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产业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2000年美国物流产业总规模为9500亿美元,几乎为高新技术产业的2倍,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0%左右,并以年均23%的速度增长。日本物流产业总规模约为350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1.4%。在中国香港地区,物流产业总规模240亿美元,占GDP的比重为13.7%。大幅度降低全社会的流通费用,大力推进现代物流发展,整合物流资源,不断提高国家的流通竞争力就成了发展现代流通的主体,成了WG全社会的共同选择。

一、 现代物流释义

目前,我国企业界对现代物流的定义有多种不同的表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表述是:现代物流,是指原材料、产成品从起点至终点及相关信息有效流动的全过程,它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整理、配送与信息等方面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供应链,为用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从而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的目的。物流管理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传统储运物流阶段、系统优化物流阶段和物流信息化阶段。传统储运物流阶段以仓储、运输为主要物流业务,并将仓储和运输看成是两个独立的环节,把商品库存看成是调节供需的主要手段,因而物流功能简单、系统性差、整体效益低。系统化物流阶段是将系统论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物流活动中,把物流活动的各环节看成是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有机的整体,管理上寻求物流过程的整体优化,以提高物流系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物流的系统化可以形成一个高效、通畅、可调控的流通体系,可以减少流通环节,节约流通费用,实现科学的物流管理,提高流通的效率和效益,进而提高国民经济的质量与效益。物流的系统化是一个国家流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物流信息化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要标志,实现信息标准化和数据库管理、信息传递和信息收集、业务流程的电子化。信息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基础,没有物流的信息化,任何先进的技术装备都无法用于物流领域,信息技术在物流中的应用将会彻底改变世界物流的面貌,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在流通领域被广泛应用是一种必然要求。

二、 现代物流发展的障碍分析

我国现代物流业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市场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在我国传统经济体制下的物资分配和运输体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兴产业。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的物流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在:第一,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交通运输设施有了较大的发展,但与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相比仍然有较大的差距。铁路建设不能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公路运输组织化程度低,专业化程度差,路网密度与发达国家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2003年中国运输网络密度仅为1948公里/万平方公里和14.6公里/万人,美国分别为6869公里和254公里,德国为14680公里和66公里,印度为5404公里和22公里,巴西为1886公里和118公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系统功能不强,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第二,全社会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居高不下。据国家发改委最新数据资料显示,国际上通常把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物流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发达国家这项指标一般为10%左右,而我国目前的水平是21.3%,比发达国家高出一倍。按照世界银行的估算,如果我国能将这一比例降低一个百分点,每年全社会就将节省至少2400亿元的物流成本。2004年中国工业企业流动资金平均周转次数为2.16次,流通行业也不到4次,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程度较低。物流设施和装备的标准化是物流产业发展中一个关键问题,标准化程度的高低不仅关系到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的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社会物流效率的提高。我国物流设施和装备方面的标准化程度较低主要表现在:各种运输方式之间装备标准不统一;物流器具标准不配套;物流包装标准与物流设施标准之间缺乏有效的衔接。第四,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以信息系统建设为例,一是工商企业内部物流信息管理和技术手段都还比较落后,如条形码技术、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物资采购管理(MRP)和企业资源管理(ERP)等物流管理软件,在物流领域中的应用水平较低;二是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交流平台,以EDI、互联网等为基础的物流信息系统在我国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第五,物流研究相对落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无法为新的体系建立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相比较而言,我国在物流研究和教育方面还非常落后,从事物流研究的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还很少,企业层面的研究和投入更微乎其微。第六,现有的规章制度和管理方式尚不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条块分割的管理模式还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物流产业的发展;政企不分现象依然存在,阻碍了物流产业规范有序发展;政府缺乏明确有效的政策措施。

通过对现代物流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将目前存在的障碍归结为以下几类:

一是观念障碍。受传统经济理论和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我国大部分制造企业和流通企业没有认识到物流的重要性,有的甚至不了解物流为何物,有的企业虽然意识到物流的重要性,也注意到了物流事业有利可图,但由于采取了“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因此物流需求释放较差。

二是体制障碍。流通缺乏权威管理,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部门分割、行业垄断、地区封锁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根除。充分竞争的物流市场还没有完全形成,物流资源得不到有效整合。

三是政策障碍。对物流领域的立法不够,缺乏配套的法律法规,各地区、各行业的管理制度与管理办法可操作性差,互相冲突。与现代物流发展相关的制度和政策法规尚未完善。税收、工商注册、土地、收费等一些政策还不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与企业发展息息相关的融资制度、产权转让制度、税收制度、市场准入与退出制度等方面的改革还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进入国际市场还缺乏必要的法律、法规支持。

四是技术标准障碍。物流标准化基础薄弱;物流标准的制定、修订跟不上经济发展需要,已经出台的与物流业相关的标准总体质量不高;与物流相关的标准化工作分散在不同的部门和行业,缺乏系统和有效衔接,协调配套性差;商品信息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交换和共享等等。物流领域里这种技术标准的多方面差异与缺陷,制约了物流的协调运作,使商品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等各个环节难以形成完整流畅的供应链,造成了人力、时间、空间等资源的极大浪费,已经成为导致我国物流成本长期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 克服现代物流发展障碍的路径选择

现代物流是涉及许多行业的系统工程。我国物流业要赶上世界水平,尚有很多工作要做,当前重点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现代物流的认识。在现代物流发展的问题上,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仅是装备、技术、人才、资金上的差距,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差距,认识上的差距。因此,当务之急是要加强宣传引导,解决观念和认识问题,使人们认识现代物流,接受现代物流理念。

2.加强基础性工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建立和完善物流技术标准化体系。2005年,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发了《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标志着我国的物流标准化建设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当前最主要的是要做好以下工作,一要紧密联系现代物流发展的实际,学习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不断提高物流标准化水平;二要以落实国家八部委联合颁发的《物流标准2005年-2010年发展规划》为中心,抓好规划的落实;三要加强物流相关部门、行业间的协调配合,努力建设统一、协调的物流标准化体系。

推广先进适用的物流专用车辆和设备。大力发展集装箱运输,广泛采用厢式货车、专用车辆和物流专用设备,积极开发推广先进适用的仓储、装卸等标准化专用设备。

加快物流信息化进程。数据的即时采集和传递是物流信息化的基础。通过逐渐把地理信息系统(GIS)、卫星定位系统(GPS)、无线通讯(WAP)、无线射频识别( RFID) 与互联网技术(Web)等集成为一体, 有效应用于物流和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领域。推广应用智能化运输系统,加快构筑全国和区域性物流信息平台。

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要积极开发和利用新的物流技术,提高物流的速度和效率。抓好现代物流技术示范工程,推动关键技术和产品的产业化。要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从总体上提升我国物流装备技术水平。?

?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素质。高度重视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加强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物流从业人员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是彻底改变物流领域信息技术水平落后的关键。政府应当拓宽教育和培训渠道,鼓励行业协会、企业和大专院校开展多方面、多层次培训工作,加快培育物流领域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要培养从事现代物流理论研究与实务的专门人才,懂电子商务理论和实务的专门人才,既懂IT技术又懂电子商务的网络经济人,既懂电子商务又懂现代物流的有创新思想的复合型人才。培养造就一大批熟悉物流运作规律、并有开拓精神的技术专家。这是我国现代物流业兴旺发达的最重要、最紧迫的条件。

3.政府要为现代物流的发展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政府部门在现代物流发展中要从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要对现行政策中影响物流产业发展的规章制度进行必要的清理,推进物流发展的市场化进程,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物流产业发展创造相对宽松的政策环境。

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政策措施,加快引入竞争机制,简化相关程序和手续。基于我国现代物流发展刚刚起步,政策的导向应立足于加快发展。谨防政出多门,草率定规,出现新的政策性、体制。

按照现代物流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进一步打破地区封锁和行业垄断经营行为,加强对不正当行政干预和不规范经营行为的制约,创造公平、公正、公开的市场环境,使各类物流企业能够平等地进入市场,在竞争中优胜劣汰。

政府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积极帮助解决物流企业在跨地区经营中遇到的工商登记、办理证照、统一纳税、城市配送交通管制、进出口货物查验通关等方面的实际困难,逐步建立起与国际接轨的物流服务及管理体系。

提高物流国际化水平。要加强主要国际港口、国际海运集装箱终点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终点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设施建设,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简化通关程序,提高通关效率。加快“口岸电子执法系统”的推广应用,建立大通关信息平台,积极推进大通关工程建设。

加快发展重点城市物流。中心城市是物流活动高度密集的区域,也是物流发展的重要节点。要依据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经济发展水平和基础设施等条件,以港口带动、产业带动、消费拉动、交通运输枢纽带动等模式,加快发展中心城市物流业。要重点发展区位优势明显、基础设施完善、物流规模较大、市场发育良好的城市,特别是要加快发展国际型物流城市。

4.加快物流诚信体系建设。物流作为服务性产业,是最需要讲究诚信的行业,但目前物流失信方面的问题还较严重,这不利于物流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应该把诚信体系建设作为行业自律的一项重要内容。首先要形成物流的服务标准,并成为物流标准体系的核心。

5.加快对外开放步伐,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开放性、国际化的产业。认真学习发达国家在物流理论研究和市场实践方面的先进经验,消化吸收,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这是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有效途径。

作者单位:王云华,长春市南关区委党校;刘颖,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参考文献:

[1]丁俊发.中国物流[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136-138.

[2]牛鱼龙.现代物流实用词典[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4,124-127.

第9篇: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性范文

随着我国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强,农村物流成为了一个新的发展趋势。农村物流可以有效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促进农村基础设施和技术的改造和革新,有助于实现农村市场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有效调整农村经济的产业结构,建设和完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升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有利于分散和降低农民的经营风险。但是农村物流在给我们带来诸多好处的同时,我们也必须要注意到这样一个问题,就是农村物流不能够再是过去那种粗放型的物流体系,我们需要改革农村物流体系,积极推进循环物流体系,这样才既不会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同时也不会使资源枯竭。

二、构建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的意义

(一)按照循环经济科学发展观的原则,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应该站在战略高度来切实认识发展新农村循环物流体系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转变过去那种忽视环境和资源的影响、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轻内涵发展、重外延扩张、轻效益、重速度、轻节约、重开发的发展理念,应该力争以最小的环境代价和最少的资源消耗来有效实现新农村物流的可持续发展。

(二)循环经济实际上也就是生态经济,能够有效地指导人类社会逐步走向节约型社会,它的出发点在于实现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和谐统一,实现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实现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是一种以生态型资源的循环利用,用以保护日益稀缺的环境资源。

(三)循环经济体现了经济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到了企业、产业、地区各个方面以及消费、流动、生产各个环节,还有社会、经济、自然各个领域。所以,我们在快速发展新农村现代物流的过程中建立起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将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相互的协调。

三、如何有效建立基于循环经济的新农村现代物流模式

(一)大力推动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促进农村物流业不断壮大。农民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主体,建议县政府、有关部门及各乡镇,要加强对我国广大农民的思想引导,树立农业产业化发展意识和现代物流发展意识,用产业化和物流业发展中致富的成功典型,进行启发带动;要加大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宣传力度,通过引导带动,促使他们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集中精力、物力、财力,培育和发展我国农业支柱产业和主导产业,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消费需求增长,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稳步向前发展。

(二)培养引进农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扩大物流规模。一是要组建一批农业现代物流专业队伍。政府在引导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同时,要放宽视野,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吸纳、挖掘、培养一批适应农业现代物流发展的专业人才,服务农村物流;二是政府要加大对农村物流业的扶持力度,交通、金融、工商、国土、税务等部门要制定配套的优惠政策,支持农村物流业发展;三是推进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信息网络,促进农村物流业向规模化、组织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方向发展。

(三)搭建农产品信息平台。一是政府要在加大投入的基础上,建立高效的农产品生产流通市场运行监控体系,监测市场,把握市场动态,及时掌握和市场供求信息,同时采取行政和经济手段,优化农村物流环境,规范农村物流市场;二是发挥电视、广播等传播媒体和经济杠杆的作用,增强农民市场信息意识,引导和调节农产品的生产方向,优化农产品生产结构,保障农产品供求平衡,推动农村现代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三是培养和建立一支农村经济人队伍,在农民与市场之间拓宽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