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生物化学理解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物化学理解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物化学理解

第1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一、利用课堂小结,给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新课结束以后,可以结合教材,给学生介绍物理学家的一些优秀品质和勤奋、严谨的研究态度,对学生进行思想熏陶。如授完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光的色彩 颜色》一节课后,我讲述牛顿在研究光学时遇到的各种困难以及他克服这些困难的艰苦钻研。学生还可以自己补充一些他们所知道的科学家刻苦钻研的小故事。让学生通过这些科学家的事迹从而了解到“刻苦和一丝不苟的钻研精神,是科学家们取得重大成就的原因,这种精神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科学家们的人格魅力和一丝不苟的刻苦钻研精神极大地鼓舞和激励着学生,使学生心中有榜样,信心倍增。由此可见,巧妙地进行课堂小结,可以在潜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性情,鼓励学生意志,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

二、利用课堂小结,理清学生的知识点,巩固其知识体系

学生刚刚上完一节课,在课堂上初步建立的知识点由于很多是自己小组间讨论形成的。往往是不牢固的,不稳定的,甚至有些知识点还不够完整。特别是刚学的知识容易和以前的知识混淆,产生糊里糊涂的现象。因此,教师必须及时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顺知识,掌握学习方法。如八年级物理教材中《物态变化》一章中:“蒸发”和“沸腾”虽然在生活中经常见到,但由于学生平常没有注意观察,很容易发生混淆。为此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归纳“蒸发”的特点,同时把新学内容与生活中对“沸腾”的理解进行比较,归纳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并且探究它们之间内在的联系,使学生容易掌握、记忆。在归纳小结新旧知识时注意不能简单、机械地重复,而是要有目的性,让学生善于总结抓住知识要点,理清各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以及它们的区别。使学生掌握住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由“学会”向“会学”转变,使学生学习起来游刃有余。

三、利用课堂小结,承上启下,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铺垫

物理知识点它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很多情况下上一章节的结尾和下一章节的开头有着一定的联系。所以,在课堂小结的时候教师要抓住各个章节之间存在的联系,设下悬念,承上启下,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如讲完八年级物理教材中《光的反射》后,在归纳小结的时候我问学生:“如果把平面镜换成其他器材比如玻璃砖,还是和刚才一样用光线斜射玻璃砖,会什么现象?和刚才相同吗?”等学生看清楚以后,我接下来又提问:“一部分光在玻璃上发生反射,而另一部分光却进入玻璃砖中且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这是为什么?它遵循什么样的规律?这就是我们下一章要研究的问题——光的折射。”这样,既拓展了新课内容,又埋下了伏笔;而且预习了新知识,把课堂小结自然过渡到新课的内容,为新课的讲解作铺垫。那么,怎样才能把一节课的小结做好呢?我觉得一节好的物理课堂小结应该具有目的的明确性、鲜明的针对性、整体的概括性、丰富的趣味性等几个特征。

物理课堂小结除了要具有以上所讲特征之外,还应该具有自己的独特体现形式和设计理念,本人在教学中总结了如下几种方法:

1.总结概括

学生在学后必须要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一个深刻完整的印象,在一节课要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用几句简单明了准确的话或者图表等方法,对一节课所学的知识进行大体的概括,总结出知识的体系和主线,深入主题,强调重点,讲清关键的知识点。这种小结的方法一般在新课知识点较多,讲授时间较长或者章节的最后总结时使用。

2.分析比较

为了使学生对课上学习的知识在本质特征上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一个知识讲解结束时,教师可以用提问、对比、总结等方法,将所学知识的各个知识点以及新知识与以前所学知识进行对比分析,弄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或者找出它们之间各自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学生更深刻、更准确地理解所学知识。

3.练习巩固

这种小结的方法一般适用于较难理解、学生容易混淆的知识点的讲授。如在《欧姆定律》的教学后,学生对于公式不一定能够很好的掌握,此时就可以通过一系列的练习题来强化学生的能力,达到巩固的目的,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4.设置悬念

物理知识点的特点就是具有一定的条理性和系统性,很多情况下上一章节的结尾和下一章节的开头有着一定的联系。

5.预习引导

物理各章节之间有很大的联系,老师在讲解知识的同时,要指导学生对后面的内容进行有目的的预习。教师在用这种小结方法时,要考虑全面,着眼整个知识体系,根据下一节课所要讲解的知识提出有针对性的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去预习,做到有的放矢,避免做无用功。

6.首尾照应

很多老师在开始上课时都会提出一个生活中常见的现象,用来设置一个悬念以引入新课,这种方法会激起学生学习兴趣,因为老师提出的是他们经常见到却不能解释的问题,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他们会学得非常有动力。

第2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一、初中物理作业中存在的问题

1.作业量太大,导致学生学习压力过大。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正式步入正轨的阶段,其课程量与小学相比大了许多,学生的作业量自然地翻倍增多了。小学只需要完成语、数、英三大科的作业,而在初中,除了完成固定的课堂作业之外,还要完成课后作业,甚至是课外作业。学生每天都机械式地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由于作业量过大,学生忙得焦头烂额,大脑不能够及时接受作业中传达的知识点。在完成大批量作业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产生焦躁的心理,对作业产生厌烦感,严重的甚至会产生厌学情绪。

2.作业的结构安排不合理。学生做作业,主要是进行习题的解答,对课堂知识点进行反复的训练。在这种作业模式下,学生只能被动地对知识点进行死记硬背,为了应付考试,将作业中出现的考试题型深深地记在脑里。这种作业结构太过于单一化,学生并不是出于对学习的兴趣才完成作业的,因此将作业当作硬性任务来对待。学生这种被动作业的态度,对学生的初中物理学习没有太大的帮助,时间一久,学生就会对完成作业感到麻木,这时,作业就完全失去了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作用。

3.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不高。在单一化的作业模式下,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普遍较低。一部分原因是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没有完全掌握,导致在完成练习时不懂得运用相关知识来解答;另一部分原因是教师的教学内容与作业的安排吻合度不高,习题中出现的一些知识点,教师在课堂中并没有讲到,这时学生就会对这些练习无从下手。而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学生还没有来得及解决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又要学习新的物理知识,导致问题堆积得越来越多,整个物理学习不能前后相连贯起来,学习效果较差。

二、优化初中物理作业结构的具体措施

1.适当减少学生作业量,进行高效训练。在布置给学生作业时,教师在要求量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注重质。如果教师不注重作业的质,就算让学生做大量的作业也不会有什么成效。所以在作业安排上,教师要尽量选择使用一本练习册,让学生从头至尾完成,而不是让学生同时完成多本练习,这种“广撒网”的作业布置法,对学生的学习起不到很大的作用。所以,在作业的安排设计上,应当避免相同知识点的重复出现,对重点知识进行针对性的训练,并且安排一些易错的题目,对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训练,让学生真正理解物理知识,并能在解题过程中灵活运用。

2.分层布置作业。在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每个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都不同,这时若是安排所有的学生都完成内容相同的作业,无论是对接受能力强的学生还是对接受能力弱的学生都不能对其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相反,还很容易影响接受能力强的学生的学习发展,而使接受能力弱的学生感到学习越来越吃力。久而久之,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对物理学习产生了厌倦感,甚至是抵触情绪。因此,教师应当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设计出适合他们的作业,让学生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能够找到自身的薄弱点,并不断地进行完善。而在学生对知识掌握得越来越多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他们的作业难度进行适当地增加,达到循序渐进的效果。学生在这种作业模式之下,能够教为轻松地进行初中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巩固,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3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昆明理工大学第五届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创业计划书写作指南

目标:指明计划的投资价值所在。解释是什么(What),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

参赛项目具体来源:参赛小组成员参与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经授权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此种情况下,参赛小组须向组委会提交具有法律效力的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所有人的书面授权许可,以引用其产品);可能研发实现的概念产品或服务。

一、核心内容

产品(或服务)的独特性

详尽的市场分析和竞争分析

现实的财务预测

明确的投资回收方式

精干的管理队伍

二、写作框架

概述:公司的业务和目标及其他

产品或服务:用途、好处

竞争优势所在

专利权、著作权、政府批文、鉴定材料等

市场:市场状况、变化趋势及潜力

调研数据

细分目标市场及客户描述

竞争:现有和潜在的竞争者分析

竞争优势和战胜对手的方法

营销:针对每个细分市场的营销计划

如何保持并提高市场占有率

运作:原材料、工艺、人力安排等

管理层:每个人的经验、能力和专长

组成营销、财务和行政、生产、技术

财务预测:营业收入和费用、现金流量

前两年月报、后三年年报

附录:支持上述信息的材料

三、思考方法

(1)收入成本法(适用于利润的预测和变动分析)

利润=收入-成本

收入=价格×销售量

成本=固定成本+可变成本

(2)市场营销4Ps(适用于销售状况的预测和变动分析) Product:产品

Price:价格

Promotion:促销

Placement:分销策略

(3)波特五大竞争作用力(适用于分析是否应当进入某个市场或产品领域,以及是否具有长期的竞争力)

供应商议价能力

购买者讲价能力

潜在竞争者

替代品竞争

行业内原有竞争

(4)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适用于分析各类经营问题) 外部因素:市场(趋势、细分市场、替代品)

客户(需求、品牌忠诚度、价格敏感度)竞争对手(数量、市场份额、优势)

内部因素:营运(生产效率、成本因素)

财务(利润率、资金利用效率、现金管理)产品(竞争优势、差异性)

(5)3Cs综合法(适用于分析各类经营问题)

Company公司:市场营销、生产运营、财务管理、战略规划

第4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一、改变教学观念,根据生物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设计合理的媒体使用方案

多媒体技术是实现高中生物新课程教学目标和要求的重要手段,不应只体现生物教学中视、听和色彩的刺激而模糊了生物教学的目标与要求。对于生物新课程的教学要努力做到“面向日新月异的社会”,“面向瞬息万变的世界”,“面向迅速发展的高新科技领域”。教师应当有目标、有方向、有控制地选择内容、设计和编辑教案。

二、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构建情境-探究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指导下,在某种教学环境和资源支持下的教与学活动中各要素之间稳定的关系和活动进程结构形式”。结合生物新课程的实际特点,我们构建了以信息技术与生物课程教学整合的情境-探究教学模式。其归纳为如下所示:

创设情境明确目标合作探究形成结果交流评价

在情境-探究模式中,生物课堂体现出探究学习思想,教师是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探究情境,更为学生提供了探究的工具,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具体参与学习和承接教师提供的学习情境,按照探究学习的程序,进行探究学习,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集体学习与个体学习的结合,而教师既是知识的施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

例如:学生在学习《细胞的类型和结构》这一节时,学生可以利用教师所提供的软件,在多媒体计算机上尝试构建不同种类的细胞。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用鼠标点取不同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加在“构建图上”上,得到计算机显示的各种表现的“细胞”。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和教师的指导,最终“构建”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细胞”。就这样,不同的层次学生都能够在游戏中,在体验中带着极大的兴趣去探索,掌握知识的本质。

三、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

下面就以高中生物第一册《细胞有丝分裂》(第二课时)为例来说明。

1.创设情境

这节课就以一个平常的事件引入:一位年轻小伙子在一次意外事故中手臂上有大块的皮肤损失,这些皮肤能否再生?是如何进行分裂再生的?

在这段现实问题情境中引入新课,学生依靠前一节课所学的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特征对其进行猜测探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真正做到寓教于乐,从而使课堂气氛变为轻松愉快,也能够激起学生认知心理冲突,动摇知识结构和学习心理的平衡状态,诱发学生“探疑”的动机,让学生在对问题情境的体验中产生问题意识。学生一旦有了问题意识,就会对问题的解决产生兴趣,同时对知识本身产生兴趣,因而有一种想要学习的心理倾向,学生就会从问题材料中发现并提出探究的问题,并于开展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去解决问题。学生根据所学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特征运用类比的方法对动物(人的皮肤生发层)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了猜测、验证,能够收到较好的效果。

2.模拟微观世界,验证猜测,化解难点

采用情境-探究的教学是让学生先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对问题进行猜测探究,最后通过利用电脑多媒体的动画展示来验证学生的猜测,既可以弥补挂图的静态的不足,同时也可以纠正学生猜测中的错误问题,给学生形成一个统一的认识,从而形成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3.利用多媒体,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巩固知识

传统的教学往往是采用课本的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图的比较,得出结论,而无法真正地立即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差异。而通过利用多媒体动画展示,比较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动态过程,能够加深对学生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学生通过多媒体的直观形象地进行比较,也有利于达到课堂教学的目标达成。

4.利用多媒体及时反馈,实现双边互动

在计算机辅助教学中,可以随时将学生的学习情况反馈给学生。像填空、判断、选择题型,学生回答正确,计算机可以马上亮出正确答案,并会表扬,来一声“棒极了!”、“真聪明!”、“你真行!”等,学生看了或听了自然就会高兴,兴趣盎然;如果学生活动错了,计算机也会提醒――“再想想!”、“再考虑一下!”,并配以音乐,使学生及时了解学习结果,促使学生自我激励,以不断获得“独立发展的愉快体验”。

5.优化教学小结

第5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生物化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3-0109-03

我校环境类专业是以培养创新型应用人才为目标的新型专业,符合我国教育部公布的高校转型发展战略里面的增强高校学生应用技能培养,与用人单位接轨,通过产学研融合、与企业合作等,培养创新应用型高层次技术人才的要求。大家都知道,教育的根本点是教学,所以教学的改革也就势在必行,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教师的教材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教学方法的调整,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多方面的改革,促使整个教学活动向着适应创新型应用人才培养的方向发展。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剧,生物技术由于具有安全、无毒害、效果好等优点,不断渗入到环境生物监测、工业废弃物处理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在环境中污染物的治理和资源化回收利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生物化学是生物学和化学交叉的一个边缘学科,是环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对环境类专业后续专业课程例如环境微生物学、环境化学、环境生物化学等课程的学习至关重要。由于生物化学内容多,跳跃性大,学生学习起来抓不到重点,不仅觉得很难真正掌握与专业相关的内容,又不知道如何针对自己的专业需要进行选择性学习。为了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能够较好地、全面系统地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生物化学知识,为以后相关专业课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们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思路的设计、教材的选取、教学内容的取舍和教学方法的调整等方面着手实施教学改革,构建具有专业特色的创新型生物化学教学模式,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

教学理念是教师从事教学活动的信念,正确的教学理念能很好地指导教学活动的进行。现代大学教育提倡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的提高,老师们要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抛开了“学生”,就谈不上“教学”。以生物化学这门课程为例,在“一切为了学生”这样的理念主导下,教师要多引导学生注意学科的交叉和融合,充分理解交叉学科的概念,掌握交叉学科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使其能够更好的与其他学科的学习相结合,以达到其实用的目的,在这样的理念下教学,应用型人才培养就得到了实际体现。

二、教学思路的设计

教学思路的设计是教师在分析了教学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确定解决教学问题的方案设计,通过学生和同行评价来检验方案实施的效果,并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方案,以优化教学的一种规划过程操作。教学思路的设计要求必须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好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实现教师的教学目标,意在开发学生的才能。为了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在教师授课时,适当减少像碱基分子的结构、核酸分子的构象、核酸分子等电点计算等记忆性的东西,让学生了解碱基、核酸的功能,以穿插案例的方式着重让学生掌握碱基、核酸分子的化学组成、性质、分析测定方法和生物功能,这样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大大增加了应用性和实用性。

三、教材的选择

就目前阶段来说,想找到专门针对环境类专业的生物化学教材很难,由于本课程是一门16学时的短课时教学,我们经过比较各类生物化学教材,最终选取了张洪渊等主编的《生物化学》。此教材主要面对工科类院校,以现代生物化学的基础知识为主线,用在食品、医药、环境等许多领域中的实际应用作为实例,并且适当介绍了最新的发展趋势及成就。整本教材知识结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知识讲述通俗易懂,简明流畅,文字叙述较少,图表丰富,比较适合环境类专业学生使用。

四、教学内容的删减

作为教学改革的核心之一,教学内容的改革也是至关重要的。针对本课程的特点,结合我校环境类专业对生物化学教学内容的要求,教师需要合理删减教学内容,要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体系,内容详略得当,重点、难点突出。根据教材内容,我们知道生物化学课程内容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各生命大分子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生物学功能(静态生物化学),生命体内各物质的化学变化及其与外界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规律(动态生物化学),重要生命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功能生物化学)。对学生来说课程内容量大,难度也高,学生往往感到内容杂乱,无从学起。而我校环境专业的生物化学课学时量少,如果讲授全部内容显然学时不够,而且也没有必要。这时就需要教师对课程内容进行删减。因此,针对此情况,结合环境类专业性质及后续专业课程需要,在备课的过程中我们充分参考了各种版本的教材资料,对现有的教学内容进行简化、优化、补充,突出知识主线及专业特点。在讲述静态生物化学时,引导学生从掌握各种生物大分子的简单结构组成开始,逐渐过渡到对复杂构像的认识,这些内容主要以学生记忆为主,但是又属于生物化学的基本知识要求学生必须掌握,所以可以快速讲述,穿插一些实际应用案例以便于学生记忆。而动态生物化学则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明确四种生物大分子――糖类、脂肪、蛋白质和核酸各自的代谢途径,它们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可采用精讲一个,其他简化的讲述模式。例如在讲述酶化学时,补充增加酶在环境污染与治理中的实际应用。由于四大物质代谢紧密相关,可通过一定的中间产物相互联系起来,所以可以在重点讲授糖代谢的基础上,缩减其他物质代谢的学时。另外,教师不仅要熟练掌握教材内容,还要注意将生物化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补充到教学内容中,使教学内容不仅重点突出,而且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既符合教学要求,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又能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教学方法的调整

1.以引导启发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引导启发为主,就是在遵循客观规律的情况下,有目的、有内容地启发和引导学生去学习,使学生能够主动学习。古语云:“授人以鱼,只供一饭之需;教人以渔,则终生受用无穷。”引导启发式教学法就是要授学生以“渔”,使他们终生受用。例如,在讲述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时,可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讲述。在课堂上,引导同学思考三聚氰胺所引发的毒奶粉事件和蛋白质的元素组成有什么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这样下课后,同学们不仅深化了知识点――蛋白质的元素组成特点,同时也深入了解了学科以外的知识。将引导启发式教学方法贯穿于教学活动全过程,并灵活运用,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生物化学课程的特点是抽象、难懂、难学、难教,由于本课程没有设置实验课环节,课堂教学成为其主要渠道。多媒体教学是当前教学中一种普遍存在的教学手段,其优势在于图文并茂、直观易懂,能将复杂抽象的内容形象化、具体化,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还可以制作图片、动画,超级链接一些课外知识,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但是多媒体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例如,学生不再主动记笔记了,所学知识不连贯,只对有趣的图片感兴趣,捕捉不到重点。因此,教师要在多媒体教学中融入恰当的板书,帮助学生把知识串联起来。制作多媒体课件时应以所选教材为主线,根据大纲要求将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用不同颜色、大小的字体显示,每页幻灯片要求尽量做到少而精,并且图文并茂,可以应用Flas,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以便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如讲课中将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双向电泳、透析及DNA、RNA的生物合成等相关内容以Flas的形式进行演示,使得学生对抽象概念更容易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效果良好。再加上授课时教师将每节课的主要内容以板书的形式写在黑板左侧,也方便学生系统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另外,下课前再抽出10分钟归纳总结本次课所学内容中的重点难点,以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掌握,布置一些问题,让学生课后去查资料、自学讨论。然后在下次上课时先抽出10分钟提问、讨论,这样既是对学生前面所学内容的复习巩固,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保证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3.穿插案例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生物化学是一门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关系最为密切的学科之一,很多生物化学知识都可以运用到企业或生活中来。例如,许多制药公司在生产过程中所用到的大多是与生物化学密切相关的知识,目前较常见的“糖尿病”就是人体中激素的调节出现问题而导致的疾病。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让学生走出课堂,将学到的知识灵活运用到生产生活中来,培养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使学生感觉所学的东西不再是抽象、空洞的理论知识,而是能运用到实际生产生活中的,从而大大提高教学效果。

生物化学中很多生化机理和概念非常抽象、而且枯燥难懂,因此在授课过程中穿插一些生活中的实际案例,或尽量和环境专业相结合,采用引导启发式教学,也就是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然后再进行系统讲解的教学方法。这种方法既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化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又可以为学生日后学习其他专业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例如,讲到酶化学时,教师可以首先向学生提出“羊能吃草而人为什么不能”,各种动物要吃的食物也不尽相同,从而引导学生思考。然后给出答案“因为羊体内有一种能消化、水解纤维素的酶,而人体内没有此酶,因此人不能像羊一样吃草;各种动物要吃的食物不尽相同也是同理”[6]。讲到氨基酸的特殊反应――茚三酮显色反应时,可以告诉学生公安机关采集指纹时就是用这个显色反应来辨别显示;讲到生物膜时可以补充环境污水处理中的膜技术等。还有很多生活中的实例,如高温可以灭菌消毒、缺乏一些维生素会生病、激素内分泌失调会生病等。这样可以使原本复杂抽象的生物化学机理变得非常生动有趣,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知识的理解掌握记忆也更加深刻,同时也锻炼和提升了学生的创新应用能力。

六、展望

综上所述,现在各个高校都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改革的方式都是将以教师“填鸭式”讲授为主的课堂转换成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改革之后我们将多媒体教学手段和传统的板书教学相结合,中间穿插许多实际生活案例,多讲生物化学应用到环境专业的实例、案例。这样使学生对生物化学课程的兴趣得到了很大提高,让学生能够较容易地掌握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学以致用,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学生在四年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会接触到很多不同的课程,如果能够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对自己学习的课程产生兴趣,真正做到喜欢学习,那么将会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和人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邢赛鹏,陶梅生.应用技术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体系构建研究――基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的视角[J].职教论坛,2014,(29):4-8.

[2]孙黎,石峰,朱新霞,等.生物化学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8(B12):92-94.

[3]陈丽华,曹可生,马威,等.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体现[J].广州化工,2016,44(4):162-164,166.

[4]白卯娟,李玲玲.环境类专业《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改革[J].广州化工,2014,42(10):233-234.

[5]刘杰,王保莉,刘华伟,等.“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基础生物化学教学改革与实践革[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3(10):66-67.

[6]黄建国,李钟.生物化学课堂教学管理探究[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2):55-56.

On the Teaching Reform of Biochemistry in the Cultivation Mode of Environmental Innovation Talents

KOU Ying-ying,REN Xiang-hao,YUE Guan-hua

(School of Environment and Energy Engineering,Beijing University of Civil Engineering and Architecture,Beijing 100044,China)

第6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教师自身专业素质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最根本因素。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中相辅相成的互动双方。对于生物化学这门发展速度快、与其他学科交叉性强的学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想做到游刃有余、信手拈来,就一定要熟练驾驭教材内容,掌握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了解相关学科的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优化知识结构,保持知识体系的快速更新,这样才能使生物化学的讲授融会贯通,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才能随之提高。那么,这就需要教师积极参加教学研讨会,学习名师的教学方法、教学态度,了解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多参加各项科学研究活动,使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帮助学生接受新知识、新技术和了解新动态。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课件,将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生动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与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常用的方式之一。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的课件将图形、动画、音频、视频等糅合在一起,具有形象、直观、生动的优点。逼真的三维图像和动画效果可以最大限度地展示生物分子的立体结构和变化过程,可使原本抽象、晦涩的理论变得形象生动,这便于学生理解、掌握生物化学理论知识,提高主动学习兴趣。如在讲解蛋白质、核酸的高级结构时,多媒体能把抽象的概念变成形象具体的三维立体图像;遗传信息复制、转录、翻译的过程一经多媒体演示就可以形象地模拟、展现出来,使同学们一看就懂。但在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时,不能一味地盲目追求多媒体,造成教师对课件的依赖,而忽视了备课环节,使教师成为放映员、播音员,而要随时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运用诱导、点拨、启发等手段,增强与学生的互动。

三正视差异,因材施教,采用分层次教学

授课教师在生物化学教学过程中不难感到,文科生和理科生在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方面确实存在着某些差异。当文科生居多的中医专业学生突然接触生物化学这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时,其学习能力的差异性就更加暴露出来了。这就要求教师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具有针对性、科学性、可行性的分层次教学模式。鉴于学生学习能力的不同,可将学生根据文理科学生的基础水平分班教学。将理科基础好的理科生或文理兼优的文科生组成提高班,而将理科生中的成绩较差或理科基础薄弱的文科生分入基础班。这样,教师在教学中就可以各有侧重。对于基础班,重点放在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上。而对于提高班,除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外,还可以满足一部分学生想进一步深造的愿望。

四构建案例教学库,注重理论联系实际

第7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关键词: 生物化学 教学方式 教学改革

生物化学是本校生物科学、生物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必修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以介绍蛋白质、糖类、脂类及核酸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其在体内的进程及结构和功能相互联系为重点内容,学生普遍认为内容抽象晦涩、基本概念较多、生物代谢进程之间的关联复杂,难以系统理解和全面掌握,加上传统的教学方法枯燥,因此,在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方面应进行相应的探索改进,从教学理念的转变、教学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整合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于强化我校生物科学专业学生培养的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有利于促进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1.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课堂教学容易落入权威教学的怪圈,即教师教学的都是对的,学生应该无条件听从,其实,真正的大学课堂教学不是一名教师的教学,而是师生互动共建的教学。“满堂灌”和“一言堂”的旧方法已经难以适应当今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主体,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自主学习、创新等方面的能力。

2.优化教学内容,增强授课内容的趣味性

教学内容专业性较强,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教师讲得不亦乐乎、学生听得云里雾里的现象,这很容易让学生认为生物化学就是晦涩难懂、课程难度大、缺少趣味性,最终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教学效果难以得到保保证。任课教师要及时关注生物化学前沿知识,紧跟时展的步伐,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系统,不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探索的能力。

3.整合教学方法,培养应用型人才

生物化学内容抽象晦涩、概念繁多,生物化学中新知识、新技术、新研发领域日新月异、发展迅速,传统的讲授法已经难以让学生更好地接受并融会贯通,任课教师要善于根据任课内容和教学过程的具体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加强师生互动,调节课堂气氛,改变“满堂灌”、“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切实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作为指导思想,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

3.1疑问式教学

爱因斯坦曾说,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具备会思考、探索问题的本领。疑问式教学法重在倡导和培养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索、积极质疑的素养。对于此类方法,可以结合当前热点问题,如2015年引发热议的被称为“三无”的科学家屠呦呦,她于2011年9月发现了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借此就可以提出物质分离提纯所运用的手段。

3.2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采取灌输式,然而这样的教学形式并不利于学生接受新知识,因此,应该对传统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发扬其优点,避免其缺点,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以问题导向启发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让学生接受知识的方式由被动接受转为主动探究,不断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启发式教学要选准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问题,结合生动形象的案例,提出极具启发性的问题,循循善诱,带领学生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和解决问题。

3.3讨论式教学

课堂教学,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教师的“满堂灌”已经不适合现在的大学生,互动式的教学方式特别受到学生的青睐,教师要善于将教学内容和客观实际(如学生的特点)等结合起来分析,积极采用讨论式教学法。在备课过程中要善于结合教学内容,列出若干经典案例或问题,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适时展示给学生,并提出相关的要求和目的,组织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并抽取学生代表亮出自己的观点和结论,最后再由教师点评提升。

3.4充分利用互联网进行教学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计算机、智能手机、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的时代,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等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由此带来的课堂教学的变革也是顺应了时代的潮流,更多的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走进大学课堂,是大势所趋。在运用网络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时候,应该注意将现有资源与开发新资源相结合。现有的资源如国内外点击率较高的热门网站及论坛,网站上下载到极其前沿的研究论文、论坛中也可以获取比较前沿的观点。如NCBI(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Springer link等点击率较高的网站;生物秀、生物谷、小木虫、丁香园等活跃度较高的论坛网站;Nature和Science两个著名刊物的官网也是获取资源的重要网站,应该予以重视;微信公众号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种网络资源,如生物探索、赛先生、华大基因、生物在线等公众号。除了运用现有的网络资源以外,有条件的高校还可以开发新的生物化学软件学习平台或者相关游戏。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及网络资源,可以有效拓宽师生视野,打破教学的局限性,及时了解生物化学的前沿技术,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的培养。

3.5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并重

生物化学属于一门实践性的学科,而不是纯理论的学科,适当实验才能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理论知识。脱离试验的生物化学教学是不可取的,不利于学生兴趣的培养。特别是在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背景下,动手能力的培养更是成为生物化学教学观念的核心目标之一。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一定要统筹兼顾,切不可顾此失彼,要将二者灵活运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探索能力、创新能力,促使学生形成严谨的逻辑思维、科学思维等。同时,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要保持同步,不可超前更不能过于滞后,否则将不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和巩固。

第8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为适应新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教育体系[2],我教研室认真研究临床医学专业培养计划和教学大纲,合理设置课程,以整体教学更适应医学基础教育的延续性为立足点,消除基础课程教育内容与临床实践联系不够紧密的弊端,适当简化繁琐的推导、分析和解释过程,有选择地扩展专业知识,增加与专业相关的临床知识。如“糖代谢血糖”一节,首先明确血糖的含义,从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入手,探讨血糖升高、降低的调节机制;并引入糖尿病病例分析,启发学生及时运用所学生物化学理论探寻临床糖尿病“三多一少”症状的发病机理,学会解释胰岛素的降糖机制;围绕中医临床特色,引入中医对“消渴”的病机认识和治疗原则,适时穿插健康教育,教育学生注重合理均衡的膳食、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和保证充足的睡眠,形成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增强新陈代谢和免疫能力。再如,介绍酶的竞争性抑制作用时,引入临床上治疗高胆固醇血症的洛伐他汀类药物(是一种竞争性抑制剂),可以竞争性抑制胆固醇合成的关键酶HMG-CoA还原酶的活性,而由于这种酶的活性具有昼夜周期性改变,在午夜催化合成胆固醇的含量最多,因此选择在晚上服药的降脂效果最佳,这也符合中医“天人相应”理论基础和“择时用药”的用药原则。通过医学基础理论和临床运用的相互渗透,使学生真正意识到生物化学理论在临床工作中就像一把钥匙,能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西医学思维体系,能应用所学理论揭示生命活动现象和病理变化规律,从而更好地适应新医学模式。

2紧密联系实践,渗透基本临床医学技能

生物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整个生物化学及相关学科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特别是临床医学经常运用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诊断、治疗与预防疾病。在实验安排上,选择临床医学上常用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如临床上血清蛋白质的分离,高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含量的测定,激素对血糖的影响,PCR技术等,并结合本教研室生物化学科研课题,围绕专业特色开设开放性实验,指导学生撰写研究性实验报告。在实验考核上,我教研室建立形成性实验量化考核体系[3],以动态、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实验态度、实验思维、操作技能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团队合作能力。另外,可择机安排学生参加临床诊断或见习活动,加深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理解、记忆,及时将所学的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技术运用到临床实践中,增强与临床的联系,丰富课堂教学内容。通过渗透临床医学基本技能,使学生认识到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是临床诊断的基本要求,在临床诊断中详细询问病史、全面体检和与患者愉快的交流、沟通是提高诊断率的必要步骤,促使学生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和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以利于将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

3加强教师医学知识拓展,适应专业教学要求

教师医学专业知识水平的提高,是提高生物化学教学质量的保证。不少生物化学教师毕业于生物化学、化学甚至药学专业,他们的生物化学和化学知识专业性与系统性较强,而医学临床知识普遍匮乏,难以将生物化学知识在医学中的应用进行拓展,授课时往往对医学专业性知识缺乏有效的衔接。学生的学习目的不明确,容易造成基础课程与临床课程割裂,无法认识生物化学的重要性。加强教师医学知识拓展可以从多渠道入手,首先,教师要有自我学习的意识,关注与生物化学相关的医学知识;其次,通过与临床课程教师帮带互助、师承培训等方式讨教医学方面的知识;再次,可以通过校内外学术交流、专题讲座、视频网络学习,安排非医学专业教师到医学院进修培训等[4],普及生物化学教师的相关医学知识,更好地完成医学基础课程向临床课程的过渡。

4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渗透临床医学专业知识

第9篇:生物化学理解范文

关键词: 生物化学教学 高职临床医学 教学内容设计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医学教育中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是联系基础与临床的桥梁学科,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后续医学基础课程和诊断学等专业课程的关系十分密切,是这些课程的前导知识源泉。如果医学生物化学知识不足,学生就难以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对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产生困难,从而失去学习兴趣。根据临床医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生物化学课程与学生后续专业学科的关系,合理进行适应与专业培养需求、符合生物化学学科特点、能为学生专业学习打下较好的知识基础的教学内容设计和适合的教学方法及评价,探索适合临床医学专业的生物化学教学模式,在课程教学设计中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临床医学人才培养目标

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能在基层医疗卫生单位从事临床医疗和预防、保健工作,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技能临床医学专门人才。

二、生物化学学科特点

生物化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物体的化学组成和生命过程中化学变化规律的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主干学科,它在医学教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兼具较强的理论性与实践性。在临床疾病的诊治方面,如抗菌药、抗癌药物的作用生化机理及体液定酶类的检测支持疾病诊断等都离不开生物化学的理论和技术;在基础研究方面,如蛋白质和核酸分离、纯化、分析及鉴定等生化技术也已广泛地应用于免疫学、组织学及药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研究。为了让学生意识到利用生化这门工具书去更好地学习及扩充医学专业知识,我们生化教学工作的开展围绕学生自身特点和生化的学科特点,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将生化知识学以致用的能力,通过尝试多种教学方法和建立合理评价体系以提高教学互动的实际效能。

三、生物化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课时不足

课时不足是大专院校课程存在的普遍现象。医学生物化学教学周课时仅为3小节,且随着新知识的不断增加,各学科的教学课时普遍不足。因此,如何增强教学效果,为学生课后复习和自学提供条件才是一个积极的措施。

2.对传统教学模式的反思

目前医学生物化学课程的教学和教改,几乎都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进。“以教师为中心”,以满堂灌输的传统教学模式方式传授书本知识,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只把学生看做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被动反应者和知识的灌输对象,在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特点是:①学得不完整,知识点空泛,知识面脆弱;②惰性学习,无法在需要知识之时运用;③学法不灵活,无法在新的或类似的情境中迁移应用知识。

因此,改变医学生物化学传统教学模式,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使其掌握知识、提高能力、提高医学生物化学课程学习成绩,是医学生物化学教学中一个十分有意义的课题。

四、教学内容设计的依据

1.职业助理医师考试大纲要求

生物化学作是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所占的分值大约10分左右,所占的分值比例虽然不是很高,却是教学的考试科目和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笔试考试内容,也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和理解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诊断学等专业课程教学的重要基础,学生对生物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与理解存在很大的影响。通过对学生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与生物化学的考核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生物化学成绩较好的学生相应的专业课程成绩的平均分也高于生物化学成绩平均分较低的学生的专业课程的考核成绩。进行专业课程教学的教师也反映这部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能力要高于生物化学平均成绩较低的学生。因此,对生物化学知识学习,不仅是学生参加职业助理医师考试的需求,更是学生进行进一步专业知识学习的知识结构基础,怎样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和专业知识构建,有效地与学生专业特征相适应的生物化学课程教学是进行教学内容设计的重要依据。

2.学生进行专业课程学习的知识要求

生物化学是临床医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在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过程,对专业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将专业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比如:疾病产生的内在机制、药物作用原理、疾病诊断的依据和临床检验数据的应用等都与生物化学知识有着密切的联系,将生物化学知识与临床专业课程的知识割裂开来,去学习和理解专业知识的内容,不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内容的理解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实践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如何开展好生物化学课程教学?为学生在后续的专业学习和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实践中不断地提高专业素质打下良好的知识基础,是进行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

五、教学思考

1.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优化完善教学内容。

生物化学作为前沿科学,其进展快的特点,专科的教材相对滞后,所以在授课时,教师应选好教材,划分知识点。此外,还要注意前沿知识的补充,如在学习遗传信息的贮存与表达的基本过程的基础上,提及学生可能听说过的基因克隆和基因治疗,由克隆羊多莉的来由,展望基因器官移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其课后查阅相关文献,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医学生由于基础薄弱,在学习中有一定的畏难情绪和不自信的表现。所以我们的教学工作要善于从他们的优点去激发学习兴趣,注意他们的弱点激起其主动学习的斗志。过去传统教学是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虽可保证教学的量但是没法有效确保教学的质。由于缺乏活力,不利于培养创新开拓型高素质人才。以问题为中心,以学生主动学习为主,引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对临床疾病发生的生化机理组织讨论中加深他们对疾病诊治的理解;加强生化基本知识与专业课程的联系。如在血糖调节的教学中,首先介绍糖尿病的例子,引导学生讲出糖尿病的“三多一少”、“高血糖及糖尿病”后,由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症状的问题启发学生的思考,给予少许自由讨论时间后让学生充分产生认知上的冲突和初步的尝试分析。其次引出用幻灯片制作出“三多一少”的生化和生理病理机理动态的流程示意图来解答问题并顺便说明治疗思路,使学生理解胰岛素促进糖代谢作用,同时联系生理学胶体渗透压及水平衡的生理学相关内容与临床诊治的联系,培养学生医学理论知识到临床实践的迁移能力。最后用中常见糖尿病患者和尿毒症患者静滴葡萄糖时为什么要加适量胰岛素这个问题引发学生课后的思考,促进学生的自学。

(2)加强实验教学,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形成对理论知识的感性认识。

在生物化学教学中,有些概念和性质仅仅通过理论讲解显得很空洞,很难使学生深刻理会。而在理论讲解的基础上,结合直观的实验现象,就能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并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总结,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酶学是生物化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酶活力是反映酶的性能的基本指标,但是单纯的理论讲解总显得索然无味、力不从心。通过“唾液淀粉酶活力的测定”“蛋白酶活力的测定”“酶的抑制与激活”等实验,使同学们对酶活力的概念及其测定有了清晰的认识。

生物化学是一门内容极其丰富且发展迅猛的学科,也是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等众多学科的专业基础,这使得生物化学一方面容易引发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又比较难学。生物化学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需要大量的记忆,但是单纯的死记硬背不仅无济于事,还会抹杀生物化学的活力,使得理论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因此需要进行理解性记忆,并随时进行归纳总结、融会贯通。生物化学实验是加深理解专业知识的重要途径,例如,在“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实验中,通过观察在加酸、加碱过程中,酪蛋白溶液酸碱度的变化和沉淀――溶解情况的变化,形象、直观地展现出蛋白质的两性解离过程,使同学们切实理解了蛋白质的两性解离性质和等电点的概念;它能够使抽象的生物化学理论以形象、生动的形式展现出来,有助于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采用多媒体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联系临床,提高学生兴趣,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使一些抽象难懂的概念变为具体的可观察的画面,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的特点,易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助于生化概念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应用;此外,还可化繁为简,便于记忆,提高学生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和兴趣,开阔视野,更好地引导学生,达到学而有效之目的。多媒体教学还可帮助学生学习和探究知识的教学过程,从而引导学生用科学的方法去学习和研究,有效地弥补教学时数的不足,缓解有限的教学时间和不断增加的教学内容之间的矛盾。

2.教学评价

针对生物化学教学特点,包括理论和实验教学,应将生化课程期评总成绩分解为平时成绩、实验报告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其中,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10%―20%,对一些在临床工作中能够运用到的知识点,在课前、课中、课后采用提问、讨论或问卷的形式考评。比如为什么运动过后肌肉酸痛,一段时间过后又可恢复正常?人处于饥饿状态体内物质代谢变化情况如何?为什么痛风症患者不宜吃海鲜火锅?让学生尝试用所学过的生化基础知识来解释临床疾病的生化机理,以有效反馈学生对知识的分解归纳的掌握程度,保证课程教学的作用。实验报告成绩占总成绩的30%―40%,学生通过做实验及课后报告,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自身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学习能力;教师通过实验报告作业的批改了解学生的生化基本理论与技术的联系及应用。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占60%~70%,教师考前的出题侧重生化基本知识及其迁移应用的考核,考后注重学生的答卷分析,这样方可达到良好的教学互动。

总之,高职临床医学专业教育主要是培养基层临床实际应用型专业人才,通过生化课程的教学改革,使学生获得学习生物化学知识的思路和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专业学习和临床实际工作中,真正达到开展教学活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崔炳权.PBL教学法在生物化学实验课教学中应用的探索[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