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双减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苗成玺先生,一直钟情于对洗衣机节水性能的研究,经多年潜心研究,一种新型家用、商用双桶一洗三漂的构造模式,实现同比节水、减排66%,运行成本相应随之降低。不仅如此,家庭型全自动节水洗衣机还解决了儿童与成人衣物,内衣与外衣的分区置入、合理洗涤的问题,同时对儿童衣物、内衣漂洗前进行了三次清水浸泡,使织物纤维拉长,洗涤剂残留物更加溶于水,增强了织物漂洗的洁净度。
2012年12月5日全自动节水洗衣机科技项目论证会在北京顺利召开,会后专家组对该洗衣机形成如下意见:1、该洗衣机改变了现有洗衣机的洗涤程序,设计成双桶双洗程序,并采用了过滤和消毒装置。通过重复利用洗涤用水来实现节约用水,符合我国洗衣机的发展方向和节能减排的政策方向。2、发明人做了大量的设计研究,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双桶双洗设计方案,获得了国家专利(专利号:ZL201110412318.7),具有创新性。3、与现有家用洗衣机和工业洗衣机相比,该项目优势特点突出,市场前景广阔。中国家用电器研究院、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承诺,全自动节水洗衣机样机出来即可送检,愿帮助企业合力推动这项工作。
全自动节水洗衣机的发明,得到具有43年洗涤机械制造历史、中国洗涤装备协会理事长单位、工业洗涤机械行业领军企业、拥有“海狮”驰名品牌商标的江苏海狮机械集团公司的青睐,双方于2013年5月17日签订了《制造工业全自动节水洗衣机组产品战略合作意向书》。2013年7月30日双方共同举办了项目技术交流研讨会,会后专家们形成如下结论:大连澳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发明的全自动洗衣机,设计成双桶双洗的洗涤程序,改变了现有洗衣机的洗涤流程,采用过滤和消毒装置,实现重复利用洗涤水,将对水资源的节约做出巨大贡献。建议尽快生产试制样机,进行市场验证,以利于广泛推广应用;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合作,开发系列产品;主动向政府汇报,争取支持,尽快实现产业化。
为促进家庭全自动节水洗衣机的产业化,发明人先后与“海尔”、“小鸭”等洗衣机制造商进行交流与探讨,大家对项目的优越性和市场前景给予高度评价。专利发明人苗成玺认为,全自动节水洗衣机的应用与推广,不只是企业的商业行为,应把它放在节水、减排、环保的大格局下,由政府来倡导和推动。他还认为,国人洗涤节约用水是对政府保护、调动水资源的肯定和支持,是对治理水资源贡献者的感恩和尊重。政府应该赞许和帮助所有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节水意识、节水行动的企业,尽快制造、推广应用节水洗衣机,以期实现全民持续节约用水。政府的帮助将有助于节水洗衣机的普遍应用与广泛推广,只有达到购销两旺,才能实现全民节水,才能实现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
作者简介
苗成玺,1944年4月26日生,男,大连澳威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工程师,研究方向:全自动洗衣机节水减排、铁路列车上水自动止水装置。
林业作为重要的经济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在优化提升整个农业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改善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显现出越来越大的功能和作用。为做好我区年林业工作,根据市绿化局和区委、区政府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结合我区实际,提出如下工作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稳定总量、动态平衡、优化结构、提高效益”的原则,坚持走经济、生态、社会效益并重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充分发挥林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促进农民增收、优化农村环境的重要作用,进一步完善森林生态体系,以本市林业建设五项政策为重点,加快建设林业产业体系,努力营造资源丰富、功能完善、生态文明、效益显著的现代林业新格局,推动全区林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二、主要目标
坚持以“造林、管理、养护”三结合为着力点,抓好抓实各项政策的落地贯彻工作,确保本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16%。以创建“绿色小康村”为侧重点,凸现林业建设新亮点,以优化提升经济林产品质量为主攻点,全面提升经济果林综合竞争力。稳步推进生态林建设。全年完成新建通道林420亩,沿海防护林400亩,新增经济果林2148亩,生态公益林基础设施建设3200亩,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4580亩,建设“四旁林”市级试点村1个。养护好全区16万亩林地。推广经济林使用商品有机肥15245吨,经济果林套袋推广20386万只,农药推广86290亩。做好古树名木保护及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情疫病监测工作。
三、重点任务
为了确保实现今年林业工作总体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完善林业规划,完成达标验收
一是根据市绿化局有关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做好-2015年全区的林地规划。二是做好年工程化造林、新增经济果林、生态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果林基础设施建设和“双增双减”等市林业建设五项政策覆盖到的各项林业建设工作。三是做好2007年工程化造林项目的市级验收工作,确保资料客观、准确、详实。四是完成前一轮林业政策补贴工作,缺口部分由各镇财政予以妥善解决。
2、创建绿色家园,构建富裕新村
根据年中央1号文件有关“创建绿色家园”的精神,按照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关于开展“创建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的通知》和“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行动电视电话启动会议要求,按照林业部门制定的创建技术标准以及创建目标,抓好绿色小康村建设。每镇可选择有条件的1-2个村,聚焦政策、项目和资金,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引领农民共同致富。抓好“加拿大一枝黄花”整治工作,改善农村生态和人居环境。
3、认真调查资源,提高管养水平
一是开展全区林地资源摸底调查,掌握全区林地的消涨动态情况,重点对近年来变化较大的经济林面积和分布特点进行认真的分析。二是做好林业养护社的日常管理工作。要按照《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区林业养护项目工作的实施意见》(南农[]47号)文件精神,结合本镇实际,进一步加强对本镇林业养护服务社管理指导、建立和健全养护社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养护社自身实力,提高我区生态公益林养护水平。
3、拓展林业功能,优化产业品质
一是要充分利用日益丰富的桃资源,结合本镇的实际特点,积极开展林业旅游项目,进一步拓展林业产业功能。二是结合经济林基础设施建设、经济林“双增双减”等政策,把林业发展的重点从追求林地资源拥有量,逐渐转变为提高林地资源质量上来。三是以项目为载体,提高经济林产业的品牌化、规模化水平。做好项目的跟踪指导工作,重点做好大团6000亩特色综合产业发展项目、新场果园村、大团赵桥村特色果林基地建设、航头300亩花卉基地建设。
4、着力科技创新,紧抓农民培训
要加强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的运用,强化以科技和信息服务为重点的林业科技社会化服务工作,把科技创新作为提升林业整体素质的关键。一是认真实施“提升水蜜桃质量三年行动计划”。针对水蜜桃品质提升过程中存在的关键问题,抓好相关新品种和栽培技术的开发,要想方设法在稳定单产的前提下,控制亩均留果数,提高单果重,增施有机肥,提高糖度,进一步挖掘水蜜桃市场潜力,从而增加果农收入。二是要做好专业农民培训,尤其要结合夏季桃树管理,举办指导性的现场会,让果农掌握最优栽培技术。积极开展技术培训、交流、咨询、服务活动,普及科学知识,推广造林、森林资源管理和病虫防治实用技术。三是进一步强化林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积极开展送科技下乡活动,为经济林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加强示范区、示范点、示范基地和科技示范户建设,带动高效林业的发展。
5、强化林政执法,维护生态安全
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积极配合区林业部门开展林政执法,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林木及各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全区生态安全。一是开展集中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的专项活动,各镇要根据相关文件精神,重点做好打击破坏野生动物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飞鹰行动”和加强森林资源监督治理整顿的“春雷行动”专项行动。二是加强禁猎区建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及人员培训,制定《东滩野生动物禁猎区管理办法》,相关镇要积极配合,配合林业执法部门加大禁猎区执法力度。三是加强野生动物疫情疫病的监测工作,提高与区林业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效率。四是加强对本镇古树名木的养护工作,同时要充分挖掘古树名木后续资源。五是加强植物检疫工作,保障林业健康发展。
四、措施建议
一要科学规划,精心组织。各镇要结合本区域年度目标,逐级分解林业生产任务,科学规划,将林业工程落实到具体区域,做到有的放矢。
二是强化领导,落实责任。各镇要以党的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为指导,把各项林业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逐级落实责任。对历史遗留问题,要本着“以人为本,社会和谐”的原则妥善处理。
三是加大宣传,提高认识。充分认识林业建设的经济、社会效应,利用简报、标语等形式,广泛宣传林业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营造全社会关注生态建设的良好氛围,推动林业健康快速发展。
各位老师: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落实“五项管理”构建高效课堂,围绕这个主题讲三方面的内容:一、“五项管理”和“双减”;二、本学年教研主题;三、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一、“五项管理”和“双减”
最近教育部的“双减政策”成为家长们关注的热点,与“双减政策”一同落实的还有五项管理细则,下面就简单介绍一下。
双减政策是指减轻中小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而五项管理包括手机、睡眠、读物、作业、体质这五个方面。重点讲作业管理和读物管理。
作业管理:
1.严禁布置机械性、重复性、惩罚性作业。
2.作业总量规定:学校要加强各学科作业统筹,严控书面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可在校内安排适当巩固练习;小学其他年级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60分钟;初中每天书面作业完成时间平均不超过90分钟;
3.作业布置要求:作业难度不得超过课程标准要求、不得超出学生认知和能力水平,不将各种练习册、复习资料不加选择地作为作业使用。各校要在醒目的地方建立作业平台。作业要当堂布置,不得通过短信、QQ、微信等载体布置作业或课后临时增加作业。严禁给家长布置或变相布置作业。不得指派家长参加本该由师生完成的事宜,如打扫教室卫生、班级文化布置、装饰美化演出场所等。
读物管理方面
学校:在向学生推荐或选用课外读物时,学校不得违反《出版管理条例》、《中小学生课外读物进校园管理办法》及中小学生课外读物12条负面清单有关规定。
学校图书馆购买课外读物时,不得违反《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有关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校园内通过举办讲座、培训等活动销售课外读物。图书公司、书店、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不得进校设点出售图书。
未经学校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审核把关,学校(教师)不得接受社会捐赠课外读物。
禁止不良读物在校内流通。
教师:
严禁强制或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不得以学校、年级、班级或家委会名义组织统一购买课外读物。
教师不得向学生推荐进校园课外读物推荐目录以外的课外读物。
二、本学年教研主题
以《陕州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指导意见》为指导,以“导学案”为载体,以“导学检测”进行落实,采用“三段六步”导学方案,结合我校实际研究课堂教学,开展系列赛课活动,探究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
三、高效课堂小组建设方案
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它是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基础。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
(一)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1.小组划分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
2.具体分组方法
每组6人;按照学生知识基础、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分为A、B、C三类,6人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类学生称做特优生,B类学生称做优秀生,C类学生称做待优生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不同。小组内的基本机构人员设置
(1)正、副组长各一名:正组长主抓全面工作,副组长侧重于纪律、卫生等方面的工作。
(2)人人组内科代表:根据学生各科成绩的不同,设置组内科代表,每人负责1-2科的作业收交和导学案的批改工作。
3.小组长的作用
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固定的学习组织,组长要充分挥其组织管理的作用,带领学生遵守班规和组规,按规定完成各项学习任务,课前组织好导学案和课本的预习,课中组织好各个环节的学习和活动管理,课后跟踪各项作业的完成情况。
(1)课前准备:要起到提醒、督促作用。提醒组员及时就位、摆放好学习用品、清理好桌面、等待上课。
(2)管理好本组的学科代表、学习对子、师徒关系。要组织、督促他们各施其职。
(3)理解、熟悉课堂各个环节的要求,并切实组织好课堂上的各个环节。
(4)关注组员状态、落实对组员的过关检测和帮扶措施。
(二)班级具体的评比要求如下:
1.每节课统计,每天评比,每周小结,每月、每期总结等。要求每个副组长统计出自己组的每个同学一天中参与课堂展示的次数,填写好表格。根据次数的多少排出名次。参与次数多的同学在第二天晨会上会受到全班表扬,并且积累作为评选月优秀个人的依据。对于参与次数少(或没有参与)的同学,由组长先了解情况、谈心交流,而且这部分同学要自己写出第二天参与课堂展示的目标,第二天进行跟踪。对于问题比较大的学生老师要亲自了解情况,和学生共同讨论解决办法和拟定目标。通过这种办法,一个月进行一次大的评比、表彰、奖励(建议奖励采取多种形式)。 2.设定各种荣誉称号(优秀组长、优秀副组长、优秀课代表、展示高手、点评专家等等),全班每周评选一次,设立专栏,贴照片进行公示。同样累计参选每月的文明称号的评选。
关键词:粮食生产;现状;做法;对策;嘉祥县
中图分类号F32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16)02-44-02
嘉祥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全县总人口87万,辖12镇1乡2个街道和1个经济开发区,714个行政村,总面积960km2,耕地面积6.7万hm2。嘉祥是一个农业大县,粮食生产大县,也是全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主要种植的农作物有小麦、玉米、大豆和水稻等,曾3次获得“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b嘉祥县种植粮食作物常年稳定在11万hm2,其中,小麦5.3万hm2、玉米4.1万hm2、大豆0.8万hm2、水稻0.4万hm2。小麦平均单产7224.0kg/hm2,总产38.3万t;玉米平均单产8259.0kg/hm2,总产33.9万t;大豆平均单产2857.5kg/hm2、总产2.3万t;水稻平均单产9475.5kg/hm2,总产3.8万t。截至2015年底,全县累计实施农业部小麦玉米“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36个,面积2.6万hm2;实施山东省粮食(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方3个,建设面积2.0万hm2。2015年高产创建示范田内小麦、玉米每hm2分别达8353.5kg、8809.5kg,在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建设辐射带动下,全县小麦、玉米平均单产分别达7618.5kg、8289.0kg,粮食总产突破80.0万t,实现粮食产量连续14a增产,进一步奠定了嘉祥县产粮大县的地位。
2主要经验做法
2.1加强行政指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
嘉祥县历来重视粮食生产,始终坚持政府强力推动不动摇。牢牢把握“稳定面积、主攻单产、提升品质、增加总产”的工作思路,把改善品质、提高单产、增加效益作为发展粮食生产的主体内容。近年来,嘉祥县委、县政府围绕确保粮食安全,保障供给,每年都研究出台关于推进农业生产特别是加强粮食生产的工作意见。相继出台了《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实施意见》,印发了《嘉祥县粮食高产创建示范方建设实施方案》,把粮食生产纳入全县目标管理考核范围,成立了由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粮食生产暨高产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县、乡、村层层签订责任书,实行行政首长负责制,确保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
2.2实施政策扶持,调动粮食生产积极性
不断完善政策支撑体系,把发挥政策、项目、资金在粮食生产中的扶持作用,作为拉动粮食发展的重要措施。全面落实农业耕地地力保护、小麦统一供种、农机补贴、政策性农业保险、小麦“一喷三防”、玉米“一防双减”等强农惠农项目,2015年全县落实各类政策性补贴资金1.4亿元,充分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切实做好农业部“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山东省“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大方”建设,利用高产创建平台,整合国家“千亿斤粮食”产能、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等项目资金2.8亿元,农田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完善,粮食生产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和农业综合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县财政列出专项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的发展,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鼓励和支持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同时制定了《嘉祥县金融支持现代农业“双百”行动实施方案》,加大支持新型经营主体扶持力度,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嘉祥粮食生产的发展。
2.3强化科技支撑,推广配套关键技术
嘉祥县始终把提高科技贡献率作为带动粮食生产的重要支撑,积极转变粮食发展方式,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按照“健全县级、强化乡级、突破村级”的工作思路,健全完善农技服务体系,建立起县、乡、村三级农业科技示范帮扶网络。在县电视台开辟了跟我学种田、农业直通车等专题栏目。同时,结合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补助等项目,采取举办专题培训班、广播电视讲座、生产现场会、巡回技术报告、印发技术明白纸等进行多层次、全覆盖技术培训。组织100名农业技术人员包村联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服务,重点推广小麦宽幅精播、“一喷三防”、氮肥后移、玉米精量播种、“一防双减”、“一增四改”、适期晚收、秸秆还田等关键高产栽培技术。截至2015年底,全县关键生产环节技术推广率达95%以上。2.4借助“种子企业+”,实现粮食生产共赢在粮食生产中,实施“种子企业+”合作模式。嘉祥县是种业大县,全县注册资金500万元以上的规模农作物种子企业11家,其中,山东圣丰种业注册资金1亿元、山东祥丰种业公司注册资金3000万元。县内小麦、大豆、玉米种子繁育田面积达到1.3万hm2,种子生产量8.1万t。通过“种子企业+合作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户”联合发展模式,实现各方共赢。种子企业在种子基地推广繁育自己的优良品种,专业合作组织负责“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防治病虫害、统一机械收获”,农户把自己的土地流转给种粮大户和家庭农场,剩余劳动力给种子企业、服务组织打工挣取劳务费。为保证“种子企业+”模式的有效运行,建立长效机制,种子企业和服务组织、种粮大户及家庭农场分别签订种植服务、良种回收合同,实施“订单农业”,保障各方利益。比如,繁育的小麦种子,种子企业的收购价格一般比当年同期市场价格高出0.32元/kg,按照2015年小麦单产7618.5kg/hm2计算,能多收入2437.9元/hm2。借助“种子企业+”模式的推广,逐步建立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利益联接机制,有效解决了销售难、缺服务、种粮效益低的问题,促进了粮食生产的健康发展。
3制约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
3.1农民种粮热情降低
连续多年粮食增产增收之后,粮食单产增长困难加大,粮食产量出现滑坡拐点的几率在累积,风险在上升,农业丰产丰收面临着很多不确定性。受种子、农药、化肥等农业生产资料的价格影响,引起农业生产成本上升,抵消了一部分国家对农民的种粮补贴、减免税和其他政策效力,再加上粮食价格偏低,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各种因素,造成种粮效益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
3.2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农业基础设施特别是农田水利设施薄弱的局面没有根本改变,抗御重大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没能真正改变农田“旱能浇、涝能排”的局面,影响了粮食稳产高产。
3.3技术装备陈旧落后
传统种植模式没有根本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仍较粗放,高产栽培先进技术还没有真正得到推广普及,农业装备落后,机械化作业水平偏低,专业化服务组织力量薄弱,大型植保机械作业面积偏小,农业科技力量不足,满足不了发展现代农业对科技文化方面的需要。
4对策建议
关键词:蓬莱;科学发展;生态立市
中图分类号:S8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加强区域流域综合整治,巩固达标排放成果
一是全面实施沿河、沿路、沿海“三沿”工程。“沿河”方面,对全市主要河流沿岸和水源地保护区进行彻底排查,对存在的污染隐患进行集中治理,主要河流水质达到相应功能区要求。“沿路”方面,制定了《关于燃煤设施环境管理的意见》,对干线道路两侧锅炉冒黑烟和异味污染问题进行重点整治。“沿海”方面,对沿海所有排污口进行重点监控,对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污水处理厂周边企业的废水全部纳入集中处理范围,确保了沿海排污口的稳定达标排放。二是以国控、省控企业为重点,深入实施“整治违法排污企业维护群众健康”专项行动,突出整治污染治理设施不健全、擅自停运治污设施、偷排漏排污染物以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焦点问题。近年来,先后出动执法人员1200余人次,检查企业260余次,下达限期改正通知书30余份,全部整改到位。三是加快环境标准化建设,提高监管水平。投资200多万元成立了蓬莱市环境监控中心,投资500多万元在4家重点废水企业、3家污水处理厂和4家废气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测设备,对企业排污实施在线监控,重点工业企业污染物排放口自动监控率达到100%,环境监管逐步向自动化、信息化转变。
二、加强建设项目管理,严防新污染源产生
严格环保准入制度,从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竣工验收等阶段实施全程管理,在招商引资项目选择上,树立低碳循环发展理念。对于新、扩、改建和区域开发项目的环境管理,实行环保第一审批权和环保一票否决权制度,严格执行“先评价、后建设”和“三同时”的管理规定,坚持“耗水大不上,耗能高不上,污染重不上”的“三不上”原则和五个“一律不批”,即: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国家产业政策、行业准入条件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对与城市总体规划不符,布局不合理的项目,低水平重复建设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饮用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不利影响,群众反映强烈的项目,一律不批;对环境质量不满足环境功能要求、增加排污量严重影响生态环境的项目,一律不批;对高污染、高能耗、资源浪费严重、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建设项目,一律不批。近年来先后拒批重污染项目20余个,总投资超过10亿元,有效杜绝了新污染源的产生。
三、严格工作措施落实,狠抓主要污染物减排
我市依托资源、区位和产业优势,确定了以旅游服务业、临港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加工、葡萄及葡萄酒等污染较轻的产业作为特色主导产业,通过实施“一控双达标”、模范城创建及巩固提高等活动,老污染源全部实现达标排放,减排潜力明显不足,面对困难,我们认真研究,对全市主要污染物增量、消减量进行分析测算,最终决定从建设集中的污水处理厂和淘汰落后产能等方面入手,制订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计划,并与有关单位签订了污染物减排目标责任书,将污染物削减指标分配到有关企业和单位。同时,从管理减排入手,以重点区域、流域、海域和水泥行业、印染行业、化工行业的综合整治为重点,积极推行污染集中控制工程,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转,实现污染物达标排放。通过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十一五”以来,主要污染物排放量逐年下降,均按时完成上级下达的年度减排任务。
四、抓好城市绿化美化,推动生态乡镇创建
一方面,结合滨海城市特色,加快实施精品绿化工程。先后投资9000万元,结合城市改造,在城区道路两侧和居民住宅小区、机关、学校实行沿街植绿,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建设了占地9.8万平方米黄海绿洲公园,栽植各类乔灌木7.9万株,城市绿化覆盖率大幅度增加,新增绿化面积928.4公顷,初步形成了以公园、节点、绿地为中心,道路绿化为网络,景观型绿化为点缀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地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提升了城市整体形象。另一方面,突出大绿量、生态化,抓好城乡造林绿化和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建设。与此同时,我们不断加大农村道路、垃圾、污水、水利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改造力度,进行环境综合治理,深入开展生态乡镇创建活动。全市7个乡镇已获得全国生态乡镇称号,1个街道获得国家级生态街道称号;1个村被确定为省农村小康环保示范村,14所学校获得市级以上绿色学校称号,10个社区获得市级以上绿色社区称号。通过在全市深入开展绿色创建活动,逐步将绿色文明、绿色消费的生活理念渗透到学校、家庭和社区,使群众的环保意识有了较大提高,生活习惯、消费观念有了很大转变。
五、实施洁净工程,抓好垃圾集中处理
全面加强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程建设,投资100多万元,采用超滤-反渗透工艺,对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投资5100万元建设无害化垃圾填埋场二期工程,包括日处理生活垃圾300吨的填埋区和日处理渗滤液120吨、采用生化-纳滤-反渗透工艺的污水处理站,处理后一期、二期废水均达到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要求。制定了《蓬莱市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工作实施方案》,逐步在全市各村庄普及设置垃圾箱,按照生活垃圾“户集、村收、镇运、市处理”模式,建设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理设施,改善全市城乡人居环境。
2016年是县乡集中换届之年,为考准干部察实班子,发现优秀人才,在换届中真正调优配强班子、选准用好干部,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采取“五四”工作法,对乡镇和县直机关领导班子、科级领导干部、股级干部开展深入调研考察,为集中换届工作夯实基础。
“五考四问”识干部
考忠诚。制作了《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在中央、贵州省、遵义市要求领导干部填写事项的基础上,增加了领导干部本人受党纪政纪处分情况、与本人有任职回避关系(含“干亲家”关系等)情况、重要财产来源情况等内容,要求全县副科级领导干部以上(含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转任同职级干部)认真填写。县委组织部组织安排专人对干部填写的《报告表》进行逐一审核,通过核查检验,对全县56名存在瞒报、漏报、虚报、假报行为的干部,立即责令纠错,并对其实施诫勉谈话。在考察谈话中,要求领导干部必须谈班子和班子成员的不足之处,并举实例说明。
考担当。务川正处于决胜减贫摘帽、同步小康的关键阶段,建设项目多,攻坚克难任务重,发展速度快,需要一大批敢于动真碰硬、敢于拔钉子的领导干部队伍。因此,干部是否具有担当精神、是否具有血性和拼劲成为考核重点。主要看是否具有敢于直面矛盾、敢于面对困难、敢于坚持原则的担当意识;是否有敢于挑战自我、敢于得罪他人、敢于抵制歪风邪气、敢于与不良行为作斗争的担当行为;是否具有履职尽责、推功揽过、如履薄冰、如临深渊的使命担当。
考作风。按照“抓党建就是抓关键,抓作风就是抓重点”的要求,在考核中看领导干部在工作中是否发挥了示范表率作用,重点了解领导干部是否带头示范、是否务实高效、是否真学真懂、是否真抓实干。尤其看领导干部是否深入基层一线开展调查研究,是否为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考业绩。主要看领导干部近三年分管工作在全省、全市、全县的排位情况,重点了解主要领导所在乡镇和单位班子成员分管工作的增比进位情况,以及本地本单位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突出成绩。
考廉政。看领导干部履行“一岗双责”的情况,本地本单位或分管领域有无腐败案件、违规违纪行为发生,中央八项、省委十项、市委十二项和县委四十二条规定遵守和执行情况。
问能力。通过问他人、问本人等方式,全面掌握领导干部突出能力、专业特长、性格特点等,准确定位每一名领导干部的综合能力和水平,确保在人事调整中做到人岗相宜,使其发挥最大作用。
问效率。主要通过了解领导干部的执行力和落实力,以及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和工作效果,综合评判领导干部有无懒政惰政怠政行为,是否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
问短板。严格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通过他人点、自己找、群众评等途径,客观找准领导干部在工作、生活、学习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以便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
问意向。设计制作了《2016年县乡换届个人进退留转意向调查表》,内容包括提拔到乡镇或机关、异地交流(填写意向乡镇)、调整进机关(填写意向单位)、内部轮岗、留任、转职级、转非等,让每一名领导干部结合自身能力和特点,按真实想法填写个人进退留转意向,目前提交的调查表共涉及意向提拔45人、交流134人、内部轮岗49人、留任230人、转非52人、转同职级16人。
“五荐四比”辨人才
领导提名推荐。制作了《县级领导干部提名县级或科级领导干部推荐表》《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领导干部提名推荐表》,分别印发到每一名县级领导和科级领导干部手中,由提名推荐人填写推荐人选、推荐职位、是否与本人有直系血亲或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是否属直接上下级关系、提名推荐理由等内容,并由提名人签名确认。目前,共提名36名科级正职,65名科级副职。
党委(党组)把关推荐。制作了《党委(党组)干部选拔任用初始提名领导干部推荐表》《领导班子进退留转意见表》,分别由各级党委(党组)集体提名推荐干部、乡镇(单位)党委(党组)书记对现任领导班子提出进退留转意见,充分体现党管干部原则,最大限度发挥党委(党组)选人用人的把关作用。目前,党委(党组)书记共推荐78名科级干部。
干部谈话推荐。在考察谈话中,要求参与谈话人员结合干部平时履职情况和综合表现,进行“双推”,评出优秀班子成员、较差班子成员以及相对成熟优秀的股级干部,充分体现民意和群众公认度。
个人自我推荐。下发《关于开展股级干部自我推荐工作的通知》,鼓励优秀股级干部毛遂自荐,填写《务川自治县股级干部提拔科级领导干部个人自我推荐表》,对自我推荐职位、个人基本情况、工作经历、主要业绩、个人突出能力特点和主要不足等内容进行真实填写,为优秀年轻干部提供机会,搭建自我推荐、自我展示平台。目前,共有76名优秀股级干部向组织进行了自我推荐。
单位重点推荐。考察中,要求单位主要领导结合本地本部门干部队伍实际,根据乡镇和单位干部数量,重点从90后干部、35岁以下的年轻干部、妇女干部、党外干部中推荐2~4名优秀人员,纳入乡科级后备干部队伍进行跟踪培养和管理,并根据实际适时予以选拔任用。目前,共发现26名90后干部、182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78名妇女干部、77名优秀党外干部。
比思路。侧重看领导干部思路是否清晰、视野是否开阔、发展是否结合实际、管理是否科学、措施是否可行等。
比能力。侧重看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统筹协调能力、开拓创新能力、业务能力、履职能力、辨别能力等。
比作风。侧重看领导干部的奉献精神、工作态度、工作激情、服务群众的精神等。
比业绩。侧重看领导干部本职岗位工作完成情况、脱贫攻坚成效等。
通过“四比”,目前从各党委(党组)、领导干部推荐、自我推荐的235人中,择优选出136名优秀科级后备干部。
“五察四评”看班子
察工作合力。通过了解班子的分工协作情况,看班子成员是否做到补台不拆台、补位不越位、帮忙不添乱;了解班子成员思想情况,看班子成员是否团结统一,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力往一处用;了解班子民主集中制执行情况,看是否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了解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看班子是否有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
察领导管理。了解班子的领导水平,看班子的决策部署是否不折不扣执行、是否得到绝大多数人的真心拥护;了解班子的管理水平,看是否有制度约束、是否善于抓班子带队伍、是否有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抓工作的精气神等。
察发展思路。看班子的发展思路是否科学可行,发展定位是否切合地方实际,是否符合中央、省、市、县的政策要求,发展目标是否科学。
察解放思想。看班子是否解放思想,是否有创新精神,是否敢于“吃螃蟹”,是否敢于打破常规,是否敢为天下先。
察担当精神。看班子是否敢打破利益藩篱,敢于为先行先试的干部“撑腰”,为勇于担当的干部担责。
本级自评。要求班子成员对班子进行客观自评,通过纵向横向进行综合比较,客观评价,真实反映。
干部测评。由乡镇(单位)主要领导代表班子进行述职述廉,并向干部发放《县乡换届班子运转考察民主测评表》,让干部对班子进行测评,民主评议班子。
群众抽评。听取群众代表和“两代表一委员”的意见和建议,了解群众口碑和呼声。
盼政府能“端”出更多“好菜品”
简政放权要求政府把该放的权放掉,该管的事管好,既不能出现权力“截留”,也不能当“甩手掌柜”。如何在改革中实现“政之所为”与“民之所需”的有效对接,是“政之所思、民之所盼”。
首先,在放权“含金量”方面。上级取消下放的大批行政审批事项主要集中在社会管理方面,并且多数属于“零办理”或是业务量较少甚至常年不发生的“僵尸事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相对较少,实用性不够突出(见表二)。在涉及投资、创业等直接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项目上取消下放的力度不够、“干货”还不多。已下放的涉及企业投资的事项,如造纸、焦炭、玻璃、铜冶炼、铁合金、烧碱、电石等事项,多是高污染高能耗等没有“生命力”的项目,限于当前环保压力和产业政策,下放基层后基本处于“休眠状态”。
其次,在部门服务理念方面。有些部门、单位改革的主动性、自觉性不高,主动服务的理念转变不到位,存在利己主义和“官本位”思想,习惯“签字审批”,这些都成为影响简政放权的“中梗阻”。根据数据统计,2016年以来,全县12345市民服务热线共受理涉及行政效能问题的群众诉求1546件。其中,与行政效能相关的服务质量、工作效率、工作作风等三个方面问题受理量分别为986件、554件、6件,占整个行政效能投诉案件的63.8%、35.8%、0.4%。
再次,在畅通“最后一公里”方面。随着简政放权持续推进,下放的审批事项不断增加,但由于在相应审批流程、办理要件、业务开展等方面配套政策和措施的滞后,基层对有关政策规定、标准规范把握不准,同时因相关的技术设备、工作人员等没有及时到位,基层承接能力不足,导致下级落实时间较长,效果不明显。
盼基层能“点”出更多“真滋味”
简政放权方式的转变,能有效提升动力,激发活力,挖掘潜力,但作为简政放权“点菜”主体,基层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适应,对怎么点、点什么还存有一些思想困惑和认识误区。
首先,存在“不能点”的制度困境。简政放权本意是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但县级在改革中缺乏自,对上级调整取消的事项只能被动地对应调整取消,上级下放的事项即使地方不涉及也需要进行承接,对多年未实施的“僵尸事项”更是无权冻结或处理。而一些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接地气的事项,却因法律法规修改完善的滞后无法下放基层实施。例如,“药品零售经营许可证核发、变更、换发”,从实际操作来看更适合基层,但由于法律法规规定实施层级为设区的市级而无法下放县区实施,县里开药店办证、换证还要到市里,不但没有“松绑”、“减负”,反倒增加了企业、群众的运行成本。
其次,存在“不愿点”的思想困惑。当前,简政放权尝试建立“双向清理、供需对接”机制,多次就基层希望下放或者取消的权力事项征求基层意见。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基层部门认为让上级放权就是向上级要权,会给上级留下不良印象;也有些基层部门责任担当意识不足,担心上级放权就是“放责”,无形中会增加自身工作量,均不同程度存在“不愿点”的思想顾虑。例如,“从事城市生活垃圾经营性清扫、收集、运输、处理服务审批”,当前实施层级在市级,经论证,完全可以将该事项的部分审批权下放县区实施,但在多次征求意见中,均未征求到相关意见建议。
再次,存在“不会点”的客观困难。受基层群众自身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对政策机制缺乏了解等主观条件限制,以及改革过程中信息不对称、参与途径有限等客观因素制约,致使简政放权过程中群众参与度不高,形成一方面政府部门认为已取消和下放了大量的行政审批事项,另一方面基层群众却对改革成果的感受并不明显的反差。
盼放管结合能“管”出更高“满意度”
坚持放管结合是推进政府职能和方式从注重事前行政审批向事中事后监管转变的重要举措,如何改变政府“重审批、轻监管”的传统思维,以更有效的“管”促进更积极的“放”,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首先,监管意识有待转变。部门“重审批、轻监管”或“只想批不想管”的观念依旧浓厚, “应急式”、“运动式”监管整治成为常态,标准化监管机制不健全。比如,在安全生产、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民生领域,每年都会开展一系列“专项整治行动”,集中力量下猛药,短期内确实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弊端也很明显,“运动式”监管助长了违规者的侥幸和投机心理,治标不治本,总体处在碎片化状态。
其次,监管方式有待改进。有些部门仍沿用传统的“人海战术”,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创新监管方面落实不到位,执法监管相应的配套措施也不健全,监管的规范性、系统性、公平性有待进一步提升。以推广双随机抽查为例,目前推广双随机抽查的信息平台尚未开发,被检查对象名录库、执法人员名录库还无法实现平台录入,很多单位还在采用抓阄、乒乓球摇号等方式随机确定检查人员和检查对象,信息化程度较低,很难做到全面公开,全程留痕。
再次,执法体制有待完善。行政执法是政府监管的重要手段,直接关系到事中事后监管的效能。目前,基层多头执法、重复执法、执法力量分散等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简政放权成效和政府监管效能。部门联合执法、综合执法机制尚未建立,存在“信息孤岛、协调不畅、合力不强”等问题。以我县餐饮单位为例, “先照后证”政策实施后,新注册的200多家餐饮单位约有20%的申请人在办理营业执照后,并没有到行业监管部门办理公共场所卫生许可等相关手续,直接开始经营。而相关行业监管部门由于部门间信息不畅、监管力量不足等原因难以主动监管,市场主体也存在等待观望心理,导致市场监管出现空档。
盼优化服务能“优”出 更多“获得感”
优化服务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的部署要求,也是检验群众“获得感”的试金石。目前,中介服务不规范、审批办事难等问题对冲了改革红利,蚕食了群众“获得感”。
首先,中介服务规范力度不够。在上级清理规范的315项行政审批中介服务收费项目中,涉及基层的仅13项。清理规范的13项中,不再要求申请人提交材料的仅3项,其余10项均属于放开原本必须委托中介提供服务的项目,改为可由申请人按要求自行编制。现实操作中,因涉及的技术要素专业性过强,企业群众基本不具备自行编制的能力,若盲目编制未通过还会影响审批进程,为稳妥起见,绝大多数企业群众仍委托有资质的中介编制,改革的实施效果不佳。企业群众最期盼的是上级能够取消专业性强、不具备自行编制能力的审批材料,直接改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或由相关部门直接开展此项工作,从而杜绝上面放下权、下面托不起的现象,逐步实现“一切方便群众,一切为了群众”的便民服务模式,“激活”市场动力“引擎”。
其次,便利化程度仍不高。尽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再精简审批要件和环节,但在涉及环评、投资、建设、创业、发改备案、规划、土地、水保、水资源论证等方面需提交的材料仍偏多,支撑性附件多达十几项,加之专家评审论证十分严格,一本报告书从编写到报批往往需要3-6个月。再有就是审批平台方面,在梳理省级以上自建平台时发现,仅我县就有34个审批系统,全部为省级及以上部门开发,涉及20个部门82项审批事项,目前这些审批系统尚未实现互联互通,为申请人带来诸多不便。
“善政必简”。简政放权改革面向的是基层,主体是广大企业和群众,简到什么程度、放的力度如何,基层感受最深,也最有发言权。如何让基层享受更多的改革成果,有更多的“获得感”,防止简政放权“上热下冷,上下有温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加以推进。
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引导部门由被动参与向主动作为转变。简政放权不是“剪指甲”,而是政府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削手中的权、去部门的利、割自己的肉,其过程无疑是艰难的、痛苦的。但针对基层改革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必须在思想上正本清源,充分认识改革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打破利己主义思想和“审批迷恋”,用政府的减权限权、监管改革和服务优化,换来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的释放。
二是从提高质量入手,推动放权由数量向质量转变。简政放权含金量考验改革决心,要防止出现放权数字化倾向,多取消下放与企业经营、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含金量高的事项,把企业和基层急需的事项减下来、放到位,增强人民群众的改革“获得感”。要更加注重从“给群众端菜”向“让群众点菜”转变,建立权力“双向清理、供需对接”机制,通过上下级之间双向协商的方式,增强权力下放与承接的衔接度,实现精准定向放权。
三是从搭建平台入手,实现由群众跑腿向信息跑路转变。加快推进省市县网上政务服务大厅互联互通,尽早实现省、市、县三级行政审批事项网上办理。加快公共服务信息共享和网上审批平台建设,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行业涉及公共服务事项的信息互通共享,促进办事部门工作衔接,最大限度利企便民,打破“信息孤岛”,确保群众通过提交一套材料,一个窗口服务后拿到的是“成品”,而不是拿到“半成品”后再自行“加工”或“处理”。
一、项目管理现状
从2004年国务院投资管理体制改革之后,原有计划经济时代的项目管理模式已不再适用。面对改革后的新形势,近几年来我市在项目管理方面进行了许多积极有益的摸索,市政府相继于2005年12月在学习经验的基础上出台了《市工业投资项目审议协调制度》、2007年4月出台了《关于市级工业基地工业项目准入管理暂行办法》、2008年5月拟订了《市工业投资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制度》(虽未发文,但已组织实施)、2010年初又开始试行了《市工业项目规划及建设设计方案会审办法》(已经两次讨论论证,为首创),从而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项目管理机制,即制定准入条件—项目审议—规划方案会审—竣工复核验收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模式。
现行的管理机制在实际工作中经过不断的健全和完善,较好地解决了民营企业项目投资的管理问题,并在提升项目投入质量、促进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提高土地利用率、优化投资环境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应该说这一管理机制在全省也是比较先进的,尤其是项目审议制度得到了省经信委的肯定与推广。
二、存在问题
我们也清楚地看到,由于用地指标紧缩、节能减排强化等客观形势的变化,项目管理中出现了项目过度包装、圈地占地、投资不足、建设缓慢、效益低下等突出问题,这反映出了现行管理机制中存在的漏洞:
1、准入条件设置不科学。目前我市准入条件中最大的问题有三个:一是两个省级开发区的投资强度标准设定为200万元/亩,其他乡镇功能区为120万元/亩,简单地采用了不分产业一刀切的做法,既不科学(省规定投资强度标准不同产业高低相差2.8倍),又不切合实际(欠发达地区实际达到省规定标准已属好项目),人为拔高标准也是造成项目过度包装的主要因素之一;二是以用地量作为入园门槛,山海协作区、莲华山区都将用地50亩作为项目准入的最低标准,而有的项目实际投资和按建设内容根本不需要如此多的土地,但为了能够入园,只得夸大投资、夸大用地量;三是亩均税收缺乏刚性要求,市领导在项目审议中一再强调市级开发区新建项目须达到亩均税收5万以上,落实时只是业主按要求调整一下可研数据而已,没有后续的督促检查措施。
2、项目用地控制不严。现阶段工业项目用地指标紧缺,已成为影响工业投资的最核心问题,为此各地相继采取了比较严厉的控地措施(如常山供地30亩必须有亿元以上投资)。我市在项目审议中也采取了提高投资强度、实行分期供地等措施,但效果并不明显。目前我市盛行“用地倒算法”,即项目编制可研报告时根据拟征用地量,再按园区要求的投资强度标准倒算出项目总投资,有的甚至充有大量的流动资金。过度包装不仅造成了项目投入产出的严重失实,也助长了业主圈地占地行为,大大降低了土地利用率。试想同样出让100亩,分50亩一个仅有2个亿元项目,分30亩一个就有3个亿元项目,差距不言而喻。经核查,目前我市在建、待建的项目中,用地80亩以上的项目就有23个之多,而实际投资与用地规模相比却存在很大差距。还有因故搬迁项目原用地仅有10来亩,却以多供20-30亩作为搬迁的一种补偿。我们在竣工复核验收中,常常遇到占地几十亩的项目,由于业主投资实力不强等因素,在两年建设期甚至3-5年内根本达不到审议、备案时确定的投资强度要求,验收难以通过,企业怨声载道,形成很大压力。
3、项目管理前紧后松。我市现行项目管理机制存在前紧后松现象,项目实施前的落地审议、平面规划会审等机制较为健全,把关也较为严格,但项目建成后的竣工复核验收因未与政策兑现相挂钩而显得力度不强。目前,只要项目进入各级园区,无论投入产出实绩好坏,可同样都能享受优惠政策,以致许多项目可研敢于随意夸大,严重脱离了项目的实际投入和效益。我市的许多文件对项目投资都有严格的规定要求(如不按期动工、闲置土地的处罚等),然而具体到落实上却雷声大、雨点小,至今没有取消过一家有问题企业的优惠政策,也未收回一分土地。目前仅有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制度这一关在苦苦支撑着,形成一道督促投资的脆弱防线,却面临多方面的重大压力。如果没有政府及相关部门、乡镇(街道)执行制度的共同意识、共同决心,那么节地增投行动就不能落实到实处。
三、建议
要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关键是要引入项目的绩效评估与优惠政策挂钩这一管理机制,具体讲就是要构建起制定准入条件—项目审议—签订承诺书—规划方案会审—项目建设—竣工复核验收—绩效评估—政策兑现为主体的项目管理新模式。鉴于项目审议、规划方案会审、竣工复核验收正在施行当中,已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建议下一步工作中应重点突破以下环节。
1、完善园区准入标准。准入标准是项目审议、竣工验收、绩效评估的基本依据,应废除以征地50亩以上作为入园条件的不合理做法,合理设定不同区块、不同产业的投资强度、容积率“双控”标准,并增设亩均税收标准。
2、严格实行“投资倒算法”。项目审议以省规定的用地控制指标为准绳,既不拔高也不降低标准,按建设期2-3年为限,切实根据项目的实际投资额来审核用地量,重在核减项目用地。对征地50亩以上的项目更要从严把关,要从业主投资实力、项目建设要求、建设进度、预期效益等方面进行反复核实论证,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对因故拆迁企业坚持同比例安置,适当预留发展空间的原则安排用地。
3、建立企业承诺制。在项目审议之后,还须由业主就固定资产总投资、建设期限和亩均税收三个方面向开发主体作出书面承诺,若不能如期完成,则同意放弃享受相关的优惠政策并返回未建的闲置土地。将承诺书作为项目竣工复核验收和兑现政策的依据,是一项强有力的管理措施,施行后可有效制止当前盛行的土地多征多占之风。
关键词:脱硝;SCR;市场结构;产业发展;政策建议
2012年7月,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通过了《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确保实现国内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0年减少10%的约束性目标。氮氧化物是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之一,大气中的氮氧化物经过紫外线的照射能形成有害的光化学烟雾,对人眼和植被造成极大的危害。同时氮氧化物也会和空气中的水结合生成硝酸或亚硝酸形成酸雨,从而导致土壤酸化、农作物减产和建筑材料溶解等一系列危害。另外,氮氧化物在环境中浓度过高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产生危害,可以引起肺气肿、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因此在上世纪60年代NOX被国际公认为大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在我国,超过三分之一的氮氧化物是由燃煤火力发电产生的,所以治理火电厂NOX的排放被列为环保部“十二五”期间的重点整治项目。据环保部统计,2011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总量为2404.3万吨,比2010年增长了5.73%,未能实现预期的减排目标,这使得我国治理氮氧化物的形势变得更为紧迫。
目前,国内火电厂对NOX排放的控制手段主要有两大类:一种是在火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采用低氮燃烧技术,从而减少NOX的生成;另一种是对燃烧后产生的烟气中的NOX进行化学处理,减少排出气体中的NOX含量。近年来新投运的火电机组大多已经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然而仅使用低氮燃烧技术难以达到《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11)的要求,因此火电厂仍然需要进行烟气脱硝的处理,进一步降低NOX的排放量来达到环保部的要求。本文将从国内烟气脱硝技术现状和产业发展的角度做出回顾和分析,对未来几年烟气脱硝行业的发展进行思考。
1. 烟气脱硝技术发展状况
目前,国内市场上针对烟气脱硝主要采用三种技术: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和前两种方法的结合(SNCR-SCR)。
SCR是目前最常用的烟气脱硝技术,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2011年度火电厂烟气脱硫脱硝产业信息统计,SCR脱销工程容量占总脱硝工程容量的96.8%。相比其他两种方法,SCR的脱硝效率最高,通常基于反应器和催化剂的合理选型可以达到80%~90%脱硝效率。
脱硝催化剂是SCR的核心,按照催化剂的外形制式来分,主要有蜂窝式、板式和波纹式三类,目前最常用的为蜂窝式,其次是板式,波纹式应用相对较少;按照适用温度来分,主要有高温催化剂(345℃~590℃)、中温催化剂(260℃~380℃)和低温催化剂(80℃~300℃),目前大多数催化剂都属于高温催化剂,低温催化剂主要还停留在试验阶段。
通常含有催化剂的反应器会布置在电厂锅炉省煤器和空气预热器之间,该段区域的温度分布在600℃-300℃之间,这样的温度条件很适合催化剂充分发挥其催化活性来还原NOX。
SNCR技术主要通过将尿素、液氨等还原剂喷入炉膛850~1100℃的区间内,使还原剂迅速生成NH3将NOX还原为N2,脱硝效率大约为25%~50%[5]。采用SNCR技术时需严格控制氨反应区域,使氨分布在合适的温度窗口内,若反应温度过高则氨被氧化生成额外的NOX,若温度过低则反应速率较慢,造成氨逃逸率提升。此外氨氮摩尔比、烟气还原剂混合程度等因素都对SNCR技术的脱硝效率有重要影响。考虑到SNCR技术的实现不需要催化剂,不受煤质和煤灰的影响,不需要额外的脱硝设备,反应系统的设置相对简单,所以SNCR技术的投资成本较为低廉。因此,SNCR适合在对脱硝效率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使用,或是在SCR和低氮燃烧技术已经使用的前提下排放仍不达标时作为一种技术补充的手段。
SNCR-SCR是一种结合了SCR高脱硝效率和SNCR低投资成本的新型工艺。SNCR-SCR从工艺上减少了原本SCR需要的喷氨格栅,从而降低了烟道阻力。同时通过调节SNCR环节还原剂的喷射量可以有效降低最大氮氧化物浓度,以此减少SCR环节的催化剂使用量。在国内脱硝技术起步阶段,由于脱硝催化剂采购成本较高,而SNCR-SCR兼具两种工艺特点,可以分步建立,在应对低排放标准时可以先建立SNCR部分,待排放标准提高后再建SCR部分,以此来减少催化剂的使用量和投资成本。然而随着脱硝技术和催化剂生产的国产化快速发展,SCR的建设成本和催化剂采购成本大幅下降,SNCR-SCR的成本优势也大幅削减。
2. 烟气脱硝相关政策及技术规范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工业发达国家,如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就已经对NOX的危害有了高度的重视,同时采取了一系列手段对NOX的排放进行控制,主要通过对电厂燃煤过程进行控制减少NOX的生成和采用脱硝催化剂来减少所排放的烟气中的NOX含量。自此以后,针对火电厂减少NOX排放的技术有了快速的发展进步。
我国的氮氧化物的排放治理开始于“十一五”期间,相比发达国家起步相对较晚但随着环境恶化的加速和环保意识的提高,近几年中国对NOX的治理力度有了很大的提高。2003年12月,环保局和国家质检总局联合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03)首次对火电厂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做出了明确要求。至此以后大部分新建的火电机组都采用了低氮燃烧技术,部分已建火电厂结合自身条件进行了低氮燃烧的改建。同时,大批环保工程公司引进国外脱硝技术,逐步将商业化脱硝装置引进国内,初步应用于一些大中型容量的火电机组上。
“十一五”中期,随着《国务院批转发展改革委、能源办的通知》(国发[2007]2号)的正式颁布实施,大批20万千瓦以下的小火电机组被逐步关停,借此环保部希望能通过集中控制大容量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来实现污染物的减排目标。
“十一五”末期,国家环保部连续出台多条政策和指南,对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做出了政策性指示和技术性指导。2010年1月,环保部颁布的《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重点控制对象是全国范围内20万千瓦及以上燃煤发电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也包括大气污染重点控制区域内的所有燃煤机组和热电联产机组。该政策明确将低氮燃烧技术列为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标配技术。同时,对烟气脱硝技术的选用做出了指导,其中建议“新建、改建、扩建的燃煤机组,宜选用SCR;小于等于600MW时,也可选用SNCR-SCR”。此外,对脱硝反应还原剂的选用和烟气脱硝二次污染控制也给出了指导性意见。在还原剂的使用方面要综合考虑安全、环保、经济等各种因素,尤其是选用液氨时要符合《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等相关规定,在人口稠密区推荐使用尿素作为还原剂。对氨逃逸和失效催化剂的无害化处理提出了初步要求。
2010年2月,环保部接连《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HJ-BAT-001)、《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2-2010)和《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563-2010)三个技术指南和技术规范文件。在《燃煤电厂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文件中,对SCR和SNCR的工艺原理、脱硝还原剂的选用和比较、物料消耗及污染物排放、技术适用性及特点、最佳可行工艺参数、污染物削减和排放、二次污染及防治措施、技术经济适用性进行了简要的说明。同时对《火电厂氮氧化物防治技术政策》中未详细介绍的失效催化剂处理技术进行了补充说明,其中应首选催化剂再生,其次对不可再生部分应严格遵守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填埋规章执行。在《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HJ562-2010)和《火电厂烟气脱硝工程技术规范 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HJ563-2010)中,环保部对SCR和SNCR烟气脱硝工程的总体要求、工艺设计标准、主要工艺设备和材料的使用、检测与过程控制方法和辅助系统分配备等作出了规定。其中,要求SCR法在催化剂的最大装入量情况下设计脱硝效率不得低于80%,氨气逃逸浓度宜小于2.5mg/m3,SO2/SO3转化率不大于1%,系统可用率不小于98%,烟气压降宜小于1400Pa,系统漏风率小于0.4%;要求SNCR法的氨逃逸浓度应控制在8mg/m3以下;系统对锅炉效率的影响应小于0.5%;不增加烟气阻力;寿命期内系统可用率应不小于98%,服务年限应在30年以上。
2011年7月29日,环保部正式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23-2011)。该标准最初于1991年,经过3次修订后提出了目前世界上最严格的火电厂NOX排放标准。本次修订明确规定重点地区新建燃煤锅炉氮氧化物(以NO2计)排放限值为100mg/m3,在原有限值的基础上直接减少了50%,该标准已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也意味着在接下来几年里国内新建或者改建的火电厂都将会使用脱硝效率更高的方式来减少NOX的排放从而达到排放标准。
2011年11月29日,发改委出台了脱硝电价补偿政策《发改价格[2011]2622号》,给予正常运行脱硝设备的火电厂试行每千瓦时0.8分的脱硝电价补助来应对脱硝造成的成本支出。进一步鼓励火电企业落实脱硝要求,力争实现“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要求。
2011.07
3. 烟气脱硝行业的市场结构
3.1 脱硝市场容量迅猛增加
截止到2011年底,全国火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6546万千瓦,较2010年增长了8.3%的装机容量,其中燃煤发电机组容量为70667万千瓦[6]。2010年底,全国已投运的烟气脱硝机组容量超过2亿kW,2011年全国各大环保公司新增的投运脱销工程容量3806万千瓦。至此,目前仍有超过65%的火电机组急需上马烟气脱硝工程。预计到“十二五”末,我国煤电装机容量将达到9亿千瓦。据此推测,在今后的四年需要平均每年完成烟气脱硝1亿千瓦机组容量以上。由此可见,我国在“十二五”期间烟气脱硝工程的市场需求十分巨大。
3.2 大规模推广使用SCR技术
目前国内已投运的烟气脱硝机组以新建机组为主,且大部分采用SCR工艺。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2011年期间采用SCR脱硝工艺的投运机组容量占年度脱销工程容量的96.9%。而在SCR技术中最常用的蜂窝式SCR催化剂也将获得很大的市场需求,预计“十二五”期间每年蜂窝式SCR催化剂需求量将超过10万立方米。因此在近两年内,国内SCR催化剂厂家尤其是蜂窝式SCR厂家纷纷上马准备投产。到2012年底,国内将有超过20家SCR催化剂生产公司投产。因此按照目前的催化剂生产行业发展来看,国内将有足够的国产催化剂来满足烟气脱硝的需求。
3.3 本土工程公司已具有独立完成烟气脱硝工程的能力
通过技术引进和自主研发改进,国内的-些环保公司或锅炉厂已具备SCR烟气脱硝工程的设计及总承包能力,基本满足了我国烟气脱硝市场的建设需求。近年来,我国大型火电机组的烟气脱硝工程均由国内锅炉厂或环保公司自主承包建设,并成功实现了大量的30万kW、60万kW及以上火电机组的烟气脱硝工程建设业绩。
4. 烟气脱硝的市场发展前景和政策措施建议
4.1 烟气脱硝行业市场的前景
近年来,电厂烟气脱硝工程大多采用SCR技术,市场占有率超过95%,并且根据目前的形势来看这一比例还会继续上升,这就使得其中起核心作用的SCR催化剂有了较大的市场空间。因此最近3年来,SCR脱硝催化剂生产厂家不断地涌现出来,目前国内市场上已经有20家左右的脱硝催化剂生产厂家。其中大部分厂家以生产蜂窝式催化剂为主,少数厂家生产板式催化剂。国内SCR催化剂技术来源包括美国、日本、韩国等SCR催化剂生产企业,并有部分厂家实现了自有技术的成果转化,但在目前阶段其中不少厂家面临业绩匮乏和产品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同时,随着各个大型国有发电集团对脱硝要求的重视,越来越多极具实力的国有脱硝催化剂公司纷纷上马,依托自有电厂的条件、雄厚的资金背景投入和先进的技术设备,在市场竞争中获取有利位置,从而进一步压缩了中小型民营脱硝催化剂生产企业的成长空间。近年来,国内一些设备厂家已经能自主制造SCR催化剂生产所需的相关主体设备,同时国内催化剂生产厂家配合科研机构已经研发出SCR催化剂的生产工艺。这一发展趋势将使得烟气脱硝行业的准入门槛有所降低,为民营企业节约投资成本、提高产品竞争力等提供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2 政策措施建议
(1)进一步完善烟气脱硝的政策法规和行业技术规范
欧盟、美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或地区的烟气脱硝工作起步较早,相关的政策和行业规范比起国内较为成熟。所以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的烟气脱硝法律法规,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和区域经济需求,尽快形成一套成熟可行的政策法规和行业规范。
(2)加大监管力度,切实保证脱硝政策要求的落实
加强对原有电厂氮氧化物污染治理设施的监管力度,加快建设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促进节能减排。同时,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试行上大压小的策略,关停部分小火电,淘汰落后产能,实现能集中控制氮氧化物污染源头的目的,促进结构减排。
(3)推行相关鼓励政策,提高火电企业的脱硝积极性,加快NOX减排步伐。
推广排污权交易制度,激励企业采用跟优越的脱硝手段,实现超量减排,通过出售排污权获取经济利益。
合理使用排污费用,将所收取的NOX排污费用完全用于NOX治理,例如用来奖励老电厂烟气脱硝改造等。
对烟气脱硝相关产业的先进技术和设备引进提供方便,尤其是对一些目前仍然不能实现国产化合格生产的设备进口提供减免税收的优惠。
(4)在技术上要加大自主研发力度,积极研发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新产品,摆脱对国外技术的依赖,降低进口技术转让的成本,从而降低烟气脱硝反应器、催化剂和配套设备的生产成本。
结语
随着环保政策要求的不断升级,国内烟气脱硝工程开展进度日益加快,同时为了配合新的减排要求,SCR技术在行业中的应用比例也逐步提高。从事烟气脱硝的工程公司通过近年来的经验累积,已经拥有了较为成熟的工程技术,而配套的SCR催化剂生产公司也大量投产,为“十二五”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而对于市场来说,烟气脱硝行业目前正处于国家扶持阶段,受政策影响短期内烟气脱硝市场需求容量激增,行业的整体发展势头良好,但要想占据市场份额,企业必须要具备有良好的技术实力、工程经验和客户资源等条件,以此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同时相关企业需要有超前意识,发展多领域合作,将业务延伸至水泥、玻璃等同样需要脱硝的行业,并且突破地域限制,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力争成为一个可长期健康成长的行业。
参考文献
[1]方群,杜云贵,刘艺,等.国内燃煤电厂烟气脱硝发展现状及建议[J].电力环境保护,2007,23(3):20―23.
[2]马风哪,程伟琴.国内火电厂氮氧化物排放现状及控制技术探讨[J].广州化工,2011,39(15):57―59.
[3]王钟,王颖.火电厂烟气脱硝技术探讨[J].吉林电力,2005,(6) .
[4]韦正乐,黄碧纯,叶代启,徐雪梅.烟气NOX低温选择性催化还原催化剂研究进展[J].化工进展,2007,26(3):320-325.
[5]路涛,贾双燕,李晓芸.关于烟气脱硝的SNCR工艺及其技术经济分析[J].现代电力,2004,21(1):1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