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公共交通的问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1 我市公共交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 自行车无路可走
我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是公共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绿色、低碳、健康、环保提高城市服务功能的惠民工程,按照“实名办卡、通租通还、限时免费、超时计费、智能管理、一卡通行、绿色环保、方便出行”的原则管理运营。西安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建成后,将会实现各站点与地铁、公交车、出租车共同构建起西安市“四位一体”的“大公交体系”,使轨道交通、公交无缝对接,有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2014年,在西安城区范围内进行全面建设,投建800个服务点,20000辆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将覆盖地铁1、2号线的所有站点,每个站点将有两个自行车网点。2015年,将对使用量大的区域或新建居民区进行补建工作。预计建设825个服务点,投入22000辆公共自行车。公共自行车服务网点将最终建成服务点2000个、公共自行车5万辆,基本覆盖主城区及各个开发区核心区域,为市民提供绿色健康的出行方式。
如此庞大的建设,如此庞大的资金投入,本该是缓解城市拥堵的重要手段,是利市利民的好工程。然而,自行车道的缺失,逼得自行车无路可走。随着西安机动车数量突破200万大关,自行车道的环境越来越恶化。尤其在上下班的高峰期,有些路段屡屡被机动车占用,自行车只能跟在小轿车身后走走停停,走着走着,有些自行车道就神奇的“消失”不见了,使得自行车不得不行驶在机动车道上,经常和危险擦肩而过。还有些路段自行车道甚至和公共汽车道合二为一,公交车驶来,一靠站便将站台边的自行车道几乎占据,上车的人群又将仅余的自行车道完全堵住,骑车的市民要么等全部乘客上下完车才能走,要么骑上机动车道绕过去,这样一来,就把本来有序的交通搞得非常混乱。
1.2 人行道占道现象十分严重
人行道“摇身一变”成为各种行车便道乃至停车场。由于近几年西安大力修建地铁,一些主干道的交通显得凌乱不堪,尤其是雁塔路至和平路,很多汽车不走规划的车道反而和行人抢路,狭窄的道路经常被汽车占得满满的,行人不得不小心通过。西安工程大学北门两边开满了汽车装潢的门店,导致人行道上停满了前来洗车、保养的私家车,让行人无路可走。虽然我市《西安市机动车停车场建设管理办法》第二十八条明确规定: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在道路红线内擅自设置、撤除、占用、挪用道路停车泊位,不得在停车泊位上设置地桩、地锁等障碍物。禁止利用道路机动车停车泊位从事车辆清洗、维修、装潢、商品促销等经营活动。但事实上,挤占人行道进行停车、洗车等违规经营活动随处可见。
1.3 公交车司机服务意识淡薄
乘客满意度,是反映公共交通服务水平的重要指标。西安市公交乘客满意度约为60%,相比其他大城市而言,还是比较偏低。
目前西安的公交服务还未能达到大部分人心中的满意程度,在许多方面还有欠缺。部分公交司机、调度工作人员及相关工作人员对于乘客的询问不太耐心、细致。客流高峰期时,由于公交车内人数较多,公交司机在部分站点不停车,致使乘客抱怨。司机从后视镜明明看到有乘客在匆忙跑来乘车,却故意一脚油门开走,不愿意等乘客上车。在到站的时候,乘客还没下完,司机已经关门开走。有些车辆行驶中速度很快,刹车很急,会让乘客不适应。而有些车辆行驶速度太慢,使乘坐车辆的及等车的乘客很着急。
尤其我市作为国际化旅游城市,来我市观光旅行的外地游客以及外国游客是非常多的。除了跟着旅行团游览古城的游客之外,还有很大一部分游客是自由行的。公共交通设施的完善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些“散客”的行程是否可以顺利愉快的进行。我市一部分公交车司机不报站,导致很多不认识路的游客,甚是我市市民,做过站,为群众出行带来极大不便。
2 完善我市公共交通的对策
2.1 修建自行车专用道
修建自行车专用路,建立单独的自行车道系统。这样快慢车分离,各行其道,既可提高车速和通行能力,又增加安全。独立的自行车专用道,不允许机动车进入,专供自行车通行。这种自行车道可消除自行车与其他车辆的冲突,多用于自行车干道和各个交通区之间的主要通道,但在十在路口,机动车与自行车交叉的地方,还是有一定的危险性,对此我们可以借鉴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做法,在十字路口铺设不同材料的路基,或者将路面刷成其他颜色,行程强烈反差,以此提醒司机在拐弯时注意骑车者。在有台阶的地方,提供自行车上坡下坡、上面铺有减速金属条的斜坡,方便自行车上下。公交车进站时与自行车抢道,可以在自行车道与公交车道之间建立窄细的隔离带,供民众等待公交车。
2.2 严厉打击违法占道行为
加强管理,加大违法停车的处罚力度。要加大对车辆违法乱停的行为的执法力度,调派警力强化重点路段的机动车乱停乱放问题的源头管理,采用巡逻纠章、重点时间治理等机动灵活的形式,严查严纠机动车乱停乱放交通违法行为。为增强治理工作的震慑作用,集中优势警力,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对违法行为严管重罚,形成严管重罚的高压态势,从而起到震慑作用,积极消除交通安全隐患,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科学合理规划城区停车场的设置。在不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情况下,在公共场所的主要街道两侧合理设置停车场站,在具备条件的繁华街道两侧施划停车位。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公民的交通法规意识。城市形象的提升、道路交通秩序的好转与市民素质是密不可分的。要积极主动深入到辖区企事业单位以及临街业主进行宣传教育。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加大宣传的力度。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播发公益广告,在繁华路段设立交通安全大型公益性广告,提高公民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使之养成良好的停车习惯。
2.3 提高公共交通服务者的服务意识
服务质量的下降将会严重阻碍公交的发展,今后应在服务方面做出更好的成绩,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以提高西安市公交的整体形象。公交服务质量偏低,将严重影响公交未来的发展。发展公交,应努力提高公交服务质量。一方面使乘客从精神上感受到舒适、愉快的感受。另一方面使乘客从乘用工具和各种服务设施上体会到舒适。服务态度上做到和蔼、亲切、耐心、周到、礼貌待客,司机使车辆行驶平稳,车辆技术性能好,车厢卫生通风条件好等。每一站进站前,报站通知乘客准备下车,防止有些乘客不熟悉路线而坐过站。
结束语
关键词:城市公共交通 建设 问题 解决对策
一、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理解及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城市居民和政府两个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的概念:一是可以从城市居民的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那就是把城市交通工具定位为城市居民出行采用的交通工具,包括城市公共汽车、地铁及出租车等等;二是可以从政府的层面来理解城市公共交通,那就是指政府为了使城市交通资源得以合理利用而所采取的一种组织方式。总之,可以这样来定义城市公共交通:城市公共交通是同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紧密联系的重要基础设施,是同广大市民生活密切关联的社会公益事业,是城市交通的主力军和主要形式。
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意义重大,首先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有效节约能源及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次,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鼓励和吸引城市居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可以有效缓解目前交通拥堵的问题及停车困难的问题。再次,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广大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有助于维持良好的交通秩序及经营市场。最后,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可以给广大市民带来切实的实惠和及方便,是面向社会所有群体的一项民心工程。
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当前城市公共交通整体实力不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
首先,当前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整体实力非常弱,因为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主体只是局限在公交集团,并且城市人口同公交车辆的比相差也太悬殊,再就是公交出行分担率远远落后于很多的发达国家。其次,当前很多的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建设落后于城市的发展。比如很多城市的公交场站不但规模小,面积狭窄,而且功能非常单一,使用年限长,布局也是非常不合理,这不但给很多的公交车的正常运营带来了很大的隐患,而且已经严重制了城市公共交通的进一步发展。再比如,很多的城市没有做到将公交调度用房及出租车综合服务站等同公共客运相关的基础配套设施同整个城市发展及道路规划同步进行。另外,很多的城市也没有能及时建设符合城市快速发展及快速扩展要求的公交车专用通道及专门为公共交通车辆优先通行服务的信号系统。
(二)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投入资金不足,缺乏共同财政的经济支持
当前的公共交通建设投入资金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根本不能满足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内在需要了。有一份来自建设部门的调查资料显示,在2006年对全国117个城市进行了调查,其中就有大约66个城市在公交场站建设及车辆设备更新方面得不到政府资金支持的问题,这个比例大约要占到被调查的城市总量的一半以上,可见情况是相当严重的。可以说就是因为政府投入的严重不足导致了当前的公交场站等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这不但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城市公共交通的正常运营,而且也严重制约了城市公共交通的健康发展。另外,当前的针对公共交通发展的税费也过重,还缺乏完善的公益性财政补偿制度,甚至很多的城市的公交集团公司成都是采取的是自主经营和自负盈亏的经营模式,如此以来公交运营成本过高,经营压力十分沉重。
(三)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结构单一、公共交通公交站点设置不均衡
当前的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结构过于单一,很多的城市共同交通建设主要还是集中在传统的公共汽车及出租车方面,而对于能承担大运量的公交系统建设却是非常缓慢的,比如地铁的建设及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等等。据有关统计资料显示,我国当前将近有700个城市的所有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的总和才仅仅同英国伦敦一个城市的规模差不多。另外,很多城市的共同交通停车站场点布局和分布不均衡,有的地方公交站点设置过少,很多的公交车或出租车只能借用狭小的公共道路暂时停车,这很容易导致交通阻塞,通行困难。但是也有的地方的公交站点没有按照国家有关公交站点的设置距离要求,设置过多、过密或不规范。这就导致了很多公交车辆进站时停车的时候只能占道停车,这也很容易造成路口拥堵,对于城市的整体交通带来严重影响,甚至埋下了安全隐患。
(四)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基础设施及网络规划不合理
很长时间以来,我国很多的城市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及网络规划不合理,这给城市居民的出行带来了诸多不便。同时,因为为了缓解居民出行难的问题就投放了大量的公交车辆,但是这样的结果是缓解了乘车难的问题却又造成了行车难的问题,对城市主要道路的交通秩序带来了严重影响。另外,当前很多城市的公交线路网络也存在重复设置的问题,比如有的地区,特别是城市中心区公交线路过于密集,甚至多达几十条,但是也有的个别小区或街道,特别是城市边缘地区的小区或街道长时间都没有公交线路通过。还有的公交线路太长,绕弯太大,不能提高行车速度,行车时间也太长,这也大大减小了对居民的吸引力。
三、对当前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存在突出问题的解决对策研究
(一)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的认识,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
当前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及机动车保有量的迅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问题日益凸显,这不但影响到了城市的发展,而且也对人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产生了负面影响。所以当前要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性的认识,要认识到城市公共交通建设是一项能直接为广大城市市民服务的重要基础设施,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质。当前一定要把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当成一项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工程,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来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要不断加强对广大城市居民的宣传力度,不断提升广大市民的公共交通文明意识,最好是能成立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专门领导小组来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进行统一的规划、建设和领导。这样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就可以有效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的状况,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努力提高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及对公交乘客心理及出行行为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还要不断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在优化城市公共交通线路的时候一定要结合我国不同城市的不同特点,同时还要考虑到以下几个重要的因素:首先是如何才能够给公共交通乘客提供更多的服务,其次是要考虑如何才能有效缩短乘客的出行时间及如何才能使得公共交通线路发挥出最大的效率,最后就是如何才能更好的保证良好的可达性及如何才能尽量减少公交不能覆盖的盲区。
(二)积极采取措施科学规划和积极完善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
首先,要切实把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纳入到城市的整体规划中来,同时在对城市交通现状、城市公共交通需求及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进行科学调研和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处理好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努力实现两者的同步规划和同步建设。另外还要妥善处理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同城市土地利用的关系,国土及规划部门要对于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建设给予用地保障,满足建设的实际需求。其次,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是城市公共交通的最为基础的设施,必须要严格按照统一规划和统一管理运作的方式来建设,政府要加大对这方面的投资力度。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一定要纳入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中来,其中的城市公共交通场站建设要同城市中新建居住小区、新开发的商贸区及新的大型活动场所等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项目实行同步设计,并且还要努力做到同步建设和同步交付使用。最后,对于城市的主要交通干道或者城市别宽的街道最好是还要建设港湾式停靠站。
(三)大胆采用先进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积极建设和完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
首先,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城市人口的迅猛增加,城市公共交通越来越不能满足广大市民的出行需要了。那么为了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使城市公共交通能够发挥出最大的效率必须要积极引进先进的城市公共交通管理技术,也就是说要大力引进和开发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但是要注意引进或开发城市智能公共交通系统的时候必须要从我国城市的公共交通实际情况出发,只有这样才能彻底改善为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服务,才能彻底改善城市公共交通的运营调度及管理,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公共交通服务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其次,要积极建设和完善大运量的公共交通体系。大运量的公共交通工具一般有着速度快、污染少及舒适安全等特点,但是大运量的交通工具运行是要有严格的条件限制的,比如要使用专用的道路,要处于封闭的状态。当前我国很多的城市不管是从资金支持方面,还是在技术服务方面都还不具备短时期能建立和完善起大运量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但是我们国家很多的城市可以分阶段来积极建设,比如可以在初级阶段逐步建设公共汽车专用通道,然后在逐步发展起公共汽车列车,最后等条件成熟了再去开发和建设城市轨道交通。
(四)不断加大对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补贴和补偿制度
建设部等四部门在2006年底就联合下发了《关于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若干经济政策的意见》,然后重点提出了针对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的若干经济政策。城市公共交通建设事业是带有明显的社会公益性的,所以是需要将其纳入到公共财政体系对其重点扶持。首先,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投入应该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要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共交通进行专项规划,并且要把城市公共交通的停车站及各类枢纽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都划归到政府性投资项目当中去,并且对于城市公共交通更新或创新改造所需资金也要给予必要的资金援助和保障。其次,要建立起规范科学的补贴和补偿制度。因为当前公共交通受到油价上涨及人力成本上涨等因素的影响,很多城市的公共交通经营主体开始处于亏损状态。所以对于城市公共交通因为低价原因或因为要承担社会公益性的原因导致的经济上的损失,政府要给予一定比例的补贴和补偿。并且要把这样的补贴和补偿形成明确的制度和规范固定下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有效缓解公共交通的运营成本过高和公共交通经营压力过于沉重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欧国立,李振华:城市公共交通建设资金来源及结构研究,城市公共交通,2001年1期
【2】殷小寰,於昌荣:南通市公共交通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城市公共交通,2008年10期
【3】周伟,李媛媛:中国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策略的理论与方法,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4期
【4】徐静:浅谈城市公共交通场站的规划,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29期
【关键词】交通工程;施工;安全性问题
交通安全施工安全主要在于承包人特别是施工负责人思想上要高度重视,有健全机构、人员、制度,有切实可行的安全技术措施,预防为主、勤于检查,制定足够的安全经费,添置安全设施等。安全应同质量、进度一样纳入合同管理范畴。安全生产,人人有责,并健立健全安全紧急预案。安全事故就完全可以避免或降低到最低限度。
1 交通安全施工期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及分析
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道路建设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长期以来,交通安全施工中安全事故经常发生。它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以外,还导致了巨大的直接的和间接的经济损失,同时还可能导致生产率、成本、质量、建设周期以及环境等方方面面的不良后果,因此,如何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交通安全施工期安全事故,就成为我们需要急切解决的问题。调查统计资料表明,公路施工项目施工中常见的安全事故有以下几种。
(1)物体打击。如坠落物体、滚石、锤击、碰伤等。
(2)高空坠落。如从高架上坠落,或落入深坑、深井等。
(3)机械设备事故引起的伤害。如绞伤、碰伤、割伤等。
(4)车祸。如压伤、撞伤、挤伤等。
(5)坍塌。如临时设施、脚手架垮塌,岩石边坡塌方等。
(6)爆破及爆炸事故引起的伤害。如炸药、雷管、锅炉和其他高压容器爆炸引起的伤害等。
(7)起重吊装事故引起的伤害等。
(8)触电(包括雷击)事故。
(9)中毒、窒息。如煤气、油烟、沥青及其他化学气体引起的中毒和窒息。
(10)烫伤、灼伤等。
(11)火灾、冻伤、中暑等。
交通安全施工中发生安全事故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管理力度不足
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深化,交通安全施工企业间的竞争愈加广泛和激烈。许多施工企业为了能够获取更高的利润,不惜降低施工成本,忽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甚至没有日常的监管和督导,并且项目管理措施落后,很难提高施工质量。根据我国道路工程重大伤亡事故的抽样分析,一半以上的交通安全施工事故是管理不到位造成的。虽然造成道路工程施工事故的因素有很多种,但是项目工程管理不善是其中的一个主要因素。
1.2 人为因素
人为因素指由于个人不安全行为引发的交通安全施工事故。由于:领导重视程度不够,只重视生产,不太重视安全; 经费投入不足; 缺少专职和兼职安全管理人员; 没有足够的安全制度和措施,造成业主和承包人安全责任体制不明确,安全监督不到位,交通安全施工作业中,施工人员是施工作业的完成者,这就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的整个过程中精神高度集中,不能抱有侥幸心理,更不能为了获取高额回报,就疲劳工作。特别是在一些特殊的技术岗位,需要操作者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术水平,部分项目管理者为了减少施工成本,聘用不具备作业资格的操作人员,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几率大幅度增加。
1.3 环境因素
道路工程的环境因素包括很多方面,如自然条件、施工现场、设备环境等。恶劣的施工环境会对施工作业产生严重的影响,甚至影响机械设施的正常运转。道路工程整个施工作业全部都是在室外进行的,因此自然环境对施工作业的影响是无法避免的,特别是在大风、霜冻、降水条件下安全事故发生概率增长很大。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承揽业务,恶意降价竞争,从而导致项目开工后,缩减安全生产管理费用,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忽略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这就增加了事故的发生几率。
2 安全管理对策
2.1 完善管理体系
安全管理体系和监督部门是保证道路工程顺利完工的必要条件。因此在交通安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监督机构是必不可少的部门,应由项目负责人和相关的技术人员组成,全面负责项目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和监督工作,同时参与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防护计划。项目负责人要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在考虑成本、工期、工程质量的多种前提下,不断增大安全管理的投入力度,并且要坚持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
2.2 加强培训,完善管理制度
预防和处治措施:安全工作要以预防为主,消除事故隐患。小事故要当大事故抓; 别人的事故要当自己的事故抓; 险肇事故要当真事故抓。另外,不应把搞好安全生产单纯看作技术性的工作,而必须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采取相应的措施,综合治理才能奏效。。首先是领导的思想要重视,要批判“安全事故难免论”和对安全生产漠不关心的态度,纠正只管生产,不管安全; 只抓进度,不抓安全; 不出事故,不住安全的错误倾向。其次,要加强对职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思想教育,是每个职工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社会的快速发展,交通安全施工行业不断有新的施工技术、新的作业方法和新机械产生,工程技术人员要不断去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通过专业培训来获取相关技术和信息。同时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将安全生产教育贯穿到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够不断提高从业人员的责任感和安全意识,只有这样从业人员才能够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的同时,加强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交通安全施工企业不仅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规,更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适合自身的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将安全责任明确到个人。
2.3 重视环境因素的影响
自然环境直接影响道路工程的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特别是在出现大风、强降水、霜冻等恶劣天气的情况下,要更加注重安全生产管理。应在能够施工的条件下,认真、高效地完成施工作业,决不能麻痹大意。如果自然条件不能达到正常施工作业要求,一定要停止施工作业。
在工作环境方面,相关单位必须要对施工企业的安全资质进行审核,确保施工单位满足安全生产的要求,一旦发现不达标现象,必须要停止一切施工作业, 限期整改。施工过程中,机械操作人员必须要持证上岗,严格按照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在设备不工作期间,应定期进行机械设备的养护,特别是对于容易磨损的部件,要定期检查、及时更换,以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施工单位必须要对新采购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材料进行检查,材料和设备不符合要求的坚决不能进场,确保各项安全措施落实到位。
3 结语
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需贯穿交通安全施工全过程,这绝不仅仅是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就能够完全解决的问题,更加需要施工作业人员树立牢固的安全生产意识,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交通安全施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在于防范,以预防为主,只有严格注意这一点才能够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从而减少人员的生命财产损失。
安全生产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单纯地依靠某个人是无法解决问题的,必须要借助整个施工单位的通力合作。安全生产管理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团队协作的过程,每个人都有责任为安全生产贡献自身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马文彬.浅谈建筑施工项目负责人的精细化考核[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3(2).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曾经作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交通问题,得到了极大的缓解。特别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高速公路的建设如雨后春笋般在中华大地上展开,为国民经济的腾飞插上了翅膀。与此同时对公路工程检测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高速公路中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测,是随着高速公路的大规模建设才逐渐被重视和发展起来。由于起步晚且涉及学科较多,怎样准确、快捷地对交通工程设施作出质量评定,成为新世纪摆在公路工程检测人员面前的重要挑战。
一、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现状
我国对于交通工程设施的研究并不算早,但其发展却可以称得上快。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了交通工程的设施的研究,随后,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测也开始了新的征程。从专业的角度来说,交通工程的设施包括交通安全类设施、交通机电类设施以及交通通信类设施。我国目前能够做到交通设施类检测技术主要包括了交通安全类设施以及交通机电类设施,前者主要是指安全护栏、隔离栅、轮廓标、道路标线涂料、交通标志板、反光膜、突起路标、防眩设施、道路照明设施、防撞缓冲设施等。后者主要包括了电焊机、各种电动机(包括传送、鼓风、引风),锅炉、机电配电房等设施。
二、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存在的问题
1、我国高速公路检测设备落后
从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检测设备上来说,我国高速公路检测设备比较落后,尤其是在交通机电类方面。通信管道、紧急电话、可变信息标志、车辆检测器、可变情报标志、视频监控设备、电动栏杆机、手动栏杆机、费额显示器、车道控制器、IC卡读写器等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以车辆检测器为例:近年来,车辆检测器作为交通信息采集的重要前端部分,越来越受到业内人士的关注。它具有安装简便、抗干扰能力强、集成化程度高等很多优点。同时也存在至今未解决的一些缺点:安装或维护地感线圈时必须直接埋入车道,这理样交通会暂时受到阻碍,不利于保持车辆行驶的畅通;埋置地感线圈的切缝会使路面软化,这样容易使路面受损,尤其是在有信号控制的十字路口,在这里车辆经常启动或者制动,可能会使道路损坏更加严重;地感线圈易受冰冻、路基下沉、土地盐碱等自然环境的影响,感受磁场变化不准,从而影响检测效果;当车流拥堵,车间距小于3m的时候,地感线圈检测器的检测精度大幅度降低,甚至无法检测。
2、缺乏专业的检测人员
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测是一项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工作。首先,需要熟悉了解国家对于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相关标准和行业规范。这些标准涉及到道路,通信、电子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交通标志用反光膜为例,对于反光膜的检测主要项目包括:色品性能、光度性能、耐高低温、耐盐雾性能、耐溶剂性能等,涉及的标准包括:《公路交通标志板技术条件》、《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盐雾试验方法》、《凹版装潢印刷品》、《视觉信号表面色》等。这些标准要求检测人员都要清楚才能在检测工作中比较客观准确的进行检测。目前我国此类专业技术人员相当匮乏,大多素质不高。
3、检测部门监管不严格
我国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的检测部门属于国家单位,而建设高速公路的单位也大多是国有企业。在制度上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4、在高速公路不同路段检测上责任不明确,各地检测标准不一
我国高速公路建设里程长,跨省的高速路在质量检测和验收上存在分工不明确的现象。在省和地区交界共同管理的地区,很容易成为检测的漏洞,无人监管。我国各省市在执行国家验收标准的基础上,也有着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设定的,这样造成高速公路质量良莠不齐。
三、加强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对策及未来展望
交通工程设施的质量检测随着社会质量意识的提高而越来越受到交通主管部门的重视。交通工程设施检测从开始出现到发展到今天一直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和挑战。为了适应未来国家建设和市场竞争的需要。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地提高该检测领域的市场化和规范化。
1、人才的储备和培养
今后的检测单位之间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而对交通工程设施检测领域来讲最缺乏的也正是专业的人才,目前该检测领域的从业人员素质普遍偏低,并且我国高等院校公路工程学科也没有开设专门的检测专业,因此必须一方面提高检测人员的从业技术要求,一方面建立检测人员内部培训机制和人才培养机制,提前做好人才的储备工作。总之,交通工程设施质量检测领域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将面对的业内日益激烈的竞争。必须积极应对,提前作好人才和技术的储备,才能适应将来的国际国内的市场竞争。
2、检测质量的提升
要全面引入国际通用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模式。一方面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国外同行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另一方面要逐步摸索出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质量管理模式。通过不断的总结和摸索尽快建立和完善交通工程设施检测的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地提高检测的质量。
3、树立服务观念,找到自己的准确定位
由于国内检测行业长期以来的“官方”背景,很难将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严肃性与检测的服务性统一起来,检测人员也习惯于“检查团”的角色定位,但是随着检测行业与国际接轨和检测市场化的推进,检测人员必须改变以往陈旧的观念。因为未来检测工作的定位就是服务,更确切地说是技术服务,既然是服务就必须讲究服务的态度和质量,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的环境下生存发展,检测单位必须在保证检测公正性的前提下,不断地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4、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
近年来,检测单位大多从事业单位属性向企业属性转变,从以往政府部门的附属单位向独立法人单位转变,决定了检测机构的定位就是技术服务性企业,因此只有吸收和借鉴国内外优秀企业的先进经验,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才能保证检测单位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解决;大交通量;施工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国道312段冉罗段大修工程由我公司承担施工任务,每昼夜车流量6000~10000车次,加之全国超限检查力度的增大,夜间大、重型车辆行驶较多,给我们施工和交通保畅带来了很大压力,为了减少政治影响,局改善工程项目部要求我们将保畅做为第一要务,因此也就出现了施工当中在不影响进度和质量的前提下如何既保畅又施工的难题。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二级公路改建路段,旧路面宽度12m,属于灰土结构层,车辙坑槽较多,新建路面宽度也是12m宽,属于挖除旧路面沥青,补强旧路面设计。设计结构层为23cm二灰砂砾+20cm二灰碎石,属半刚性基层。
2存在的施工问题和难点
本工程补强路面结构属于二灰稳定粒料、结构成型时间较长,至少需要龄期7d,施工又不能封闭交通,只能半幅施工,半幅通车。
另外,施工厂队的拌和摊铺日进度为半幅600m,故若连续7d施工底基层,再进行交验施工基层,那么半幅通行路段就长达4200m,这样以来根本无法确保车辆的畅通无阻。
3处理措施和方案的分析试验
根据问题的出现,我们和往年的施工都做了认真的对比分析,一致认为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就是减少成型时间.从这点出发,我们最终形成了3个方案:
3.1第一方案、底基层半幅施工变全幅施工,基层半幅施工
由于底基层和基层组成材料,强度要求各项指标都很相似,差之很少,且底基层指标要求较低,故形成此方案。
4月20日开始进行500米的试验路段,未等半幅底基层成型便施工另外半幅,经过一个夜间车辆的轧压之后,结果路面破损较大,此方案即告失败。
3.2第二方案、底基层半幅施工,紧随其后施工基层
现行施工技术规范在此点上和原来规范有所改变,允许在为成型之前随即施工基层。
4月25日开始进行此方案的试验路,6d之后,已完成半幅1800米的底基层和基层,为确保交通我们必须要开始另外半幅的铺筑。
故在成型最早的基层(即第二天施工成型)通行放车,此时此段基层仅成型4d,和要求养护时间还差3d,经过通车碾压后其破坏面积也是很大的,且平整度及差,根本无法保证竣工验收的 平整度指标,此方案经试验后亦随之失败。
3.3第三方案、变更基层为外掺3%水泥的二灰碎石
由于养护时间小,强度形成快成了最终目的,根据近几年在三旬路、安平路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发现此类结构成型养护期仅需3~4d,故我们首先进行试验,方案为变更基层结构为外掺3%水泥。
半幅施工6d后,此时成型最早的段落基层已达到4d,这6d之内我们将此1800m的基层均取混合料制作试件并试压成型一天,二天,三天的试件,其结果分别为0.89m、1.12m、1.70m、均远远大与设计及规范要求0.6m。故试验成功,方案可行,并申请业主审批施工。
4方案确定
对这个问题,我们分别在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上进行了探讨和试验,依据科学结果,最终确定了半幅施工,基层外掺3%水泥,薄膜覆盖养生(当地水资源匮乏),并取得了提前15d完成既定工期的目标,为公司赢得了声誉,加之车辆畅通,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好评。
5改善养生条件以求强度增值
为了使基层混合料成型时间尽量减少,我们相似标养条件下采取了先一天让其饱水,随后覆盖薄膜增加养护温度、减少水份散失的办法,并进行科学实验,取得强度数据(结果见上述第二方案中所述)。
通过总结,并与部颁定额相比,每1000m2基层铺筑成型所需洒水车用量减少0.2个台班,(定额每1000 m2、20cm厚基层结构用台班量为1.41个),减少了成本,同时创造了效益。
6建立保畅预案、以人为本、加大保畅力度
加大保畅力度,在保畅为第一要务之时,我们从以下四方面着手去抓。
(1)同当地政府部门及交警协商,请求交通协管给予支持和帮助。
(2)成立保畅领导小组,加强力量,借调路政人员、配备多部对讲机,全天24h三班倒巡回疏导,确保畅通。
1.交通工程专业定位方法研究和应用
2.大数据时代的交通工程
3.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经济领域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方法研究
4.交通工程专业实践和实验教学探讨
5.中国交通工程学术研究综述·2016
6.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7.交通仿真技术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8.交通工程学科实验教学体系研究
9.基于出行特征的交通工程设计研究
10.交通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11.交通工程施工安全防治和监管体系研究
12.城市道路交通工程设计技术方法的完善及实践
13.交通工程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
14.深圳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研究
15.交通工程本科专业特色探讨
16.山区县交通工程安全生产监管研究
17.交通工程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研究
18.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环节的改革与完善
19.大型交通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的风险与预防
20.辽宁LQ交通工程公司项目质量管理案例研究
21.智能模式识别方法在道路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22.省域高速公路网交通工程总体规划系统
23.汽车驾驶模拟器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24.交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25.高速公路交通工程设施系统分析及评价研究
26.交通工程专业本科生能力结构探讨
27.探讨交通工程专业建设与发展
28.公路交通工程设施基本信息量分析方法
29.天津市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研究
30.探讨交通工程专业特色发展
31.中山市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分析
32.BIM技术在轨道交通工程设计中的应用
33.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间地面交通管理与组织方法研究
34.排队论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35.低碳理念在城市综合交通工程规划设计中的体现
36.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设计
37.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8.VISSIM在交通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39.交通工程专业结构课程体系多维教学方法探索
40.微观仿真软件在交通工程专业课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41.深圳市交通工程建设政府监管研究
42.中国交通工程面临的挑战
43.交通工程检测技术现状与对策
44.中国交通工程展望
45.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46.交通工程项目虚拟动态优化管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
47.交通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探讨
48.交通工程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途径研究
49.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50.基于工程案例的交通工程专业开放实验教学探究
5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实施策划问题研究
52.交通工程安全设施设计技术研究
53.广州市内环路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与思考
54.保险在轨道交通工程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55.在生态脆弱区交通工程建设的生态影响与生态恢复研究
56.青岛市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设计及实现
57.城市道路交通分析与交通工程设计技术研究
58.浅析交通工程专业本科教学中开放实验的意义
59.交通工程试验检测工作的重要性
60.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61.关于交通工程企业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析与研究
62.提高交通工程机械管理与维护工作的措施研究
63.浅谈我国交通工程的现状与发展
64.从就业趋势看交通工程本科专业课程优化
65.城市重大交通工程项目的交通影响分析研究
66.GIS在交通工程领域的几项应用探索
67.交通工程施工中环保理念的运用
68.浅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风险控制
69.轨道交通工程日常安全管理系统设计与开发
70.试论展望国内交通工程
71.论交通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72.工作分解结构在轨道交通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73.试析交通工程质量监督中的几大问题及改善对策
74.交通工程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探讨
75.城市大型交通工程建设项目社会风险评价研究
76.法国公路交通工程标志标线设计
77.建立科学合理的交通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探索
78.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系统的设计实现
79.面向工程的“交通工程”课程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80.谈交通工程施工监理的质量控制
81.交通工程中防雷技术应用探讨
82.试论我国目前交通工程的现状与改进措施
83.如何加强交通工程施工资料的管理
84.大数据、云计算在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应用需求
85.交通工程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研究
86.交通工程专业课程改革的研究
87.交通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88.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期安全事故分析与研究
89.北川新县城一体化交通工程设计方法与实践
90.结合交通工程专业特点加强科研活动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9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模式研究
92.交通工程中的仿生结构
93.交通工程CAE软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
94.实验交通工程法的应用实践和理论探索
95.交通工程专业校企共建实验室的探索与实践
96.高速公路网交通工程系统评估方法
97.我国中低速磁浮交通工程的自主创新技术研究
98.交通工程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关键词:交通工程管理;重要性;问题;改革;对策
Abstract: along with the progress of the economy,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in our country more and more developed,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position also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s the key of construction of the traffic. But, because of the situation in our country, our country in the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there are a lot of problem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from in the importance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national economy,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present China'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has many defects, and points out how to solve in the future the difficulty of the current through reform and routes.
Keywords: traffic engineering management; Importance; Problem; Reform; 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984.1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交通工程管理的重要性
交通工程管理,是公路建设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对公路建设过程中有关施工和养护方面的组织与管理,是公路建设的基础管理环节。
交通工程管理中,交通工程质量至关重要,它关系到国家的命运和民族的未来。探索适合我国国情和现时特点的施工质量管理方式和质量保证体系就显得更为重要,已成为当务之急。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交通工程的质量。技术管理是指以系统论的观点,对构成施工技术的各项要素和施工企业的各项技术活动,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计划与决策、组织与指挥、控制与调节。技术管理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效益、企业信誉乃至企业存亡的问题。当前我国的交通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要求必须具备一很强的技术条件和技术设备。要想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地完成交通工程建设,就必须对工程质量事故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做好交通工程的施工管理。
我国交通也日益发达,公路的里程日益增加与此同时,公路的养护工作也显得越来越重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涵盖了体制机制、养护工程、规费征收、路产保护、队伍建设、行业稳定等众多领域。如果说公路建设是前提,养护管理就是保障,建设成就越大,养护管理任务责越重,公路建设是积极的发展,而养护管理则是永续的发展。目前我国公路的修建只是解决交通问题的第一步,公路建成后为了保持良好的使用性能,保证国家的投资发挥最大的效益,必须对其采取非常完善的养护措施。如果只靠新建工程和规模扩张来发展交通事业,在资金和技术等方面也是无法做到的。只有切实重视和加强公路养护管理,通过养护尽最大努力延长现有公路的使用寿命,通过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现有公路设施的效率,才能更加有效地减少对土地的占用和其它资源的消耗。
2我国交通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公路工程管理模式的不同和管理层次的多元化,在施工管理中存在存在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浪费严重,施工质量监管不严格,偷工减料的现象突出,延期完工的现象时有发生等很诸多问题,从而严重影响公路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和管理体制的创新。
目前我国的交通养护管理上业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养护管理体制落后。目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养护管理大多仍采用事业型的管理体制,对养护管理强制性要求,缺乏足够的认识及有效的法律约束,对养护资金投入不足,养护经费来源主要采用拨款形式,不能适应高速公路管理企业经营性要求。对养护责任事故追究不力,监管不严、处罚过轻尚未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些方面己严重影响了养护技术水平的提高与管理机制的创新。其次,养护机械配套率不足,养护科技含量低。虽然一些地方,配备了从国外引进的大功率综合性养护机械,但对机械适应能力差,对机械性能的开发严重不足,使用频率低,有些地方甚至仍然采用传统的手工作坊式生产组织,造成了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人力、物力。还有,养护管理人员总体素质普遍偏低。管理者对养护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对人才的投入不足,造成养护人才短缺。另外,公路养护缺少养护定额的规范。由于全国没有统一的养护定额和技术规范,养护工程费支出没有考量标准、随意性比较大,引发并引发了许多管理问题。
我国交通工程管里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首先,管理模式陈旧,由于体制原因,管理者实施项目中不能承担任何投资风险,导致管理者不能真正有效地控制投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其次,管理机构重复设置,管理水平相对低下。管理班子往往是临时搭建,导致项社会资源的重复配置,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并引发了许多管理问题。还有,政府监控不力,项目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交通建设项目的投资管理、组织实施管理和建设监管同位一体,不能保证规则制定的公正性、执行的透明性,容易滋生腐败现象。另外,由于政府投资无偿使用,项目实施能体现政府和职能部门政绩,容易诱发申请工程项目资源的争夺。政府部门面对相对有限的资源在外界干扰下较难做出科学的决策,不能根据项目的轻重缓急来安排项目,容易导致决策机制缺乏科学性。
3我国交通工程管理的改革手段
3.1交通工程管理中施工管理的改革手段
(1)首先要要抓好各施工阶段的管理,对施工单位的各施工阶段要定期检查评,制定工程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质量管理小目标,具体细化每项工作。采取的措施首先一定要合理得当,让人信服,对存在的问题质监部门以书面形式发至施工单位,以提高工程质量。另外,根据公路项目招投标工作存在问题,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健全公开、公平、的招投标工作机制,严格遵守基本建设程序。
(2)完善质量管理保证体系
高度重视基层的施工质量,从质量教育入手,把“质量第一”的观点溶化到每个职工的自觉行动中,要分层次,一级一级的落实下去,尽量将复杂的理论变得浅显易懂,符合大众的口味,使职工们认识到质量问题不仅是经济技术问题,而是关系到公司和国家的前途和发展。要在施工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把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中,减少经济损失。质量管理人员要在施工现场督促施工人员按规范施工。
(3)做好工序管理工作,合理安排工序顺序。坚持开工前进行技术交流,在工程开工前,由技术负责人向工长及施工人员、机械人员详细讲述施工工艺、施工方案、技术标准及质量保证措施。加强现场工序管理,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按顺序完成每一项工作。
3.2交通工程管理中养护管理的改革手段
(1)利用科技手段促进公路养护管理现代化
首先,通过功能强大的软件,使数据管理便捷高效,为公路养护和运营提供大量、及时、准确的数据信息,为公路交通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依据。其次,通过高科技手段,实现人工检测向自动化检测发展,使公路质量的检测、评估分析更加快捷、准确。另外,学习使用国外高等级公路养护适用新技术,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实现公路交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建设专业化的养护队伍,加强监管力度
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公路养护管理养护工程要建立竞争机制,要求养护人员要有竞争意识,具备全方位养护能力,建立一支训练有素、机械配套、安全措施完备的专业化养护队伍。加强政府对公路行业的监管力度。政府要快组织制定相应的运营高等级公路的养护技术标准、操作规程和规范,养护作业实行社会监理、政府监督。
(3)养护机械发展对策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水平的提高,公路建设与养护质量要求日趋严格。交通工程中新技术的运用,加速了建筑产品革新,对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采用先进的机械设备进行机械化施工、科学管理才能保证工程任务顺利完成。养护机械化是公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养护机械化,需要不断提高公路养护机械的装备率、配套率。务。养护机械向大功率、多用途的方向发展,提高机械的使用效益,适应高等级公路安全、快捷的作业要求。
3.3建立完善的交通工程监督制度
不断的更新交通工程管理的理念。要使新的管理方式更加有效,可以很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其工作方式和办事程序改变,增强各个环节的连接。充分利用现有的管理经验及信息技术的互动,将交通工程市场监督好,提高其管理水平。
一、健康和谐的人际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基础
卡耐基说过:“一个人事业的成功,只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百分之八十五要靠人际关系和处世的技巧。”可见,人际关系的好坏是一个人社会适应能力的综合体现。作为一名教师,主要是与领导、同事、学生之间发生人际互动,当然还包括其他如学生家长等相关人群。所以教师在适应方面就必须不断探索、调整,以建立起有利于工作和促进自我身心健康发展的良好人际关系。教师间的相互合作共同学习也是如此,我们要把握好两方面的关系。
1.领导与教师应共同管理、平等对话。在学习共同体中,园长和教师的地位是平等的,角色是相同的,目标是一致的。园长只是团队中的―员,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行政官员。传统的自上而下的管理模式正在改变。园长和教师共同学习,共同决策,形成―种新型的关系,在新的管理方式下,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在学校内部形成一种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良好人际关系和文化氛围。例如我园的全体教师,不管是管理层面的园长,还是普通的一线教师,连合同制的代课老师也参与到我们的学习共同体中来。每一次研讨交流,园长耐心认真倾听一线教师的声音,而一线教师也敢说、多说,形成一种宽松有效的研讨氛围。
2.教师与教师应互帮互助、亲密友爱。“学习共同体是一个温馨的地方,一个温暖而又舒适的场所。它就像是一个家,在它下面,可以遮风避雨;它又好像是一个壁炉,在严寒的日子里,靠近它可以暖和我们的手。[1]”每一位教师不再是一位孤行者,而是一群向着共同目标前行的人。光靠自己的微弱力量难以成功,更难以大成,而愈能一起工作和学习,效率愈高。当教师们逐渐适应这样的学习氛围后,彼此之间便能发展出一种很特别的关系。比如在一些观摩活动后,我园的教师能用心灵去听听对方的想法与感受,而不只是表面上的敷衍,然后坦诚地告诉对方,我们听到了什么?有什么样的感受和想法?大家发现这样的相互信任,相互帮助,自己的创造力和工作效率提高了。
学习共同体是开放的,气氛是宽松的。在这样健康和谐的人际文化下,教师们都喜欢自己的工作。园长能够关心他人、平易近人,有人文的管理思想,教师积极向上,形成轻松愉快、主动好学的教学氛围,这样构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文化基础。
二、团结合作的学习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核心
“学习共同体”是“学习”与“共同体”的交汇,它的构建是以学习为核心,教师共同体的学习不是发生在某个教师的个体头脑中,而是发生在一个“参与”框架中的过程。“参与”蕴含着一起、团结和合作的意味,因此构建学习文化应强调教师间的合作学习。
1.资源共享原则。我们知道。学习共同体是由学习者共同构成,以完成共同的学习任务为载体,促进成员全面成长的学习团体,通过人际沟通、交流和分享各种学习资源而相互影响、相互促进。可见资源共享是学习共同体促进成员发展的重要途径。在教师学习共同体里,每一个教师不仅仅是一个学习者,也是一个从共同体学习中获益的人,更是对共同体的知识作出贡献的人。他人的智慧和工具等都成为团体成员可利用的资源,比如一点教学建议、一个教育观点,或是一组教学PPT、一套教具等,可见或不可见的,都是我园教师的共同财富,彼此共享,彼此支持。这样浓厚的科研氛围为教师提供了心理支持,使大家形成了一致的价值观,催生了校园文化的科研力量。
2.对话协商原则。“对话仿佛是一种流淌于人们之间的意义溪流,它使得所有对话者都能够参与和分享这一意义之溪,并因此能够在群体中萌生新的理解和共识。[2]”平等的、富有建设性的对话能够促进有效的协商交流。对话的目的在于在对方的帮助下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了解新知识并改变自己的观点。在我们的学习共同体中,每一个人既是倾听者,又是提问者。大家畅谈自己在实践中存在的困惑和遇到的问题,但出现“不同的声音时”,我们感到真正的“学习”开始起航,各抒己见、相互切磋,在“差异”中进行多层次的、多元化的合作学习。心与心的对话、手拉手的互助,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最终促进了教师的认知、动机和情感在合作学习中的整合和全面发展。
三、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关键
学习共同体的管理制度不是文字规定的制度,而是实际运行中的制度。制度建设的基本价值取向,就是要使人的积极性、能动性、创造性和潜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制度建设要以人为本,要体现人文关怀。
1.参与式管理。在教师学习共同体中,学校的领导班子在管理理念上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他关注的中心不再是规则与控制,而是强调共同领导与民主管理。例如,幼儿园的发展计划、教师发展计划、课程设置、培训方案等,都源自于全体教师的共同商讨,教师参与了决策,也就意味着教师要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样就把幼儿园的目标变成为所有人的目标。另外,领导班子对教师的学习共同体的引领作用也是重要的力量之一。领导不仅要先于教师掌握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而且还要将其传播给共同体中的每一位教师,并引领他们的工作。任何学习活动、教研活动,园长都是核心人物,在这个共同体中要发挥研究的引领作用。
2.自主式管理。每个学校的领导要认识到发扬民主作风就是在创设环境,就是在服务。要清楚认识到让教职员工参与学校管理,实现民主决策的重要意义,它对于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增强学校活力,培养教职员工的责任意识都会发挥巨大作用。为了使教师学习共同体的构建顺利且高效地运行,教师需要权利去努力践行他们的愿景。在我们幼儿园学习共同体的研究中,我们将这种自主管理思想引入到我们的行动中来,将权力赋予了教师。如基于教师学科“特长”的学习共同体小组的管理,每学期我们要求做到“四个一”:共读一本专业书,交流一个教育话题,研讨一节课(课堂观察),参加一次专题讲座等。但具体研究的内容与时间等相关要素由各小组根据每学期的研究计划进行部署,并且由教科组长把好关,各组长召集组织。这样的管理模式充分体现了平等、务实、团结的思想,使组内成员形成思考、评价的习惯,逐步提升了自己的学科教学能力和水平,从而使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得到充分的展示与交流。另外,社团性的活动小组是定时定点组织活动,并由组员轮流记录与整理,通过自主管理实现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社团文化。
四、持续发展的评价文化是学习共同体的动力
教师在参与学习共同体的过程中,不仅获得了集体的智慧,也形成了对自我个体的认同感,与此同时,正是这种积极的参与活动,作为一个整体的共同体也在不断地成长和繁衍,良好的评价文化推动了它的发展。
1.评价团队化。“在一个‘文化生态圈’中,每个个体与整个文化生态系统之间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双向同构关系,是一种‘共荣共生’‘一损俱损’的关系。[3]”因此实行团队化的评价是最切合实际的。在我们开展各类的学习共同体活动中,园长和教研、教科主任们,根据自己学科特长具体负责1-2个“共同体”。在参与小组的活动中,随时了解各共同体的活动情况,及时发现好的做法,了解教师们的需要,提供引领、支持和帮助。每个学期初,召开各学习共同体工作计划交流会;学期中,举行活动经验和成果展示;学期末,开展活动总结和评价表彰,主要从共同愿景、课堂教学、研究反思、阅读学习、教学成绩和团队文化等方面,通过材料、听课、展示等方式进行,根据结果对“先进成长共同体”进行表彰。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是团队的自豪,每个人的成绩都是团队的荣誉。
2.个性的飞扬。在强调学习共同体合作、互动的同时,我们不应忽视个性的表达。维果茨基认为,我们的心理发展既是个体的又是社会的,只是社会性要先于个体性。所以对个体与集体这二者不能简单化地划分开来。我们的学科教研活动不仅仅只局限于学科教研组教师之间的学习,还可以跨学科的学习,除了学校安排的固定活动外,还有学科的特色活动,在这些特色活动中激发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同时也体现了团队的个性展示。例如,音乐组开展了“歌曲大联唱”“舞蹈达人”,阅读小组开展“我讲绘本故事”,美术小组开展“纸艺传情”等特色活动。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教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大家都在探索着教学,寻找自己的优势,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学习共同体的文化是一种生态环境,是被群体所共同遵循或认可的共同的行为模式,它像血脉一样构筑成人的灵魂,构筑着集体的灵魂[4]。构建好这一文化的基础、核心等各个要素,并使其相互作用、和谐共生,教师在这种充满尊重与平等的校园文化中,必将能热情迸发、积极参与、自我成长。
参考文献:
[1][英]齐格蒙特・鲍曼著,欧阳景根译.共同体[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7:2-4.
[2][英]戴维・伯姆著,王松涛译.论对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6.
[3]张天宝.走向交往实践的主体性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60.
公路交通运输是指以公路作为运输基本设施,以汽车作为基本运输工具,在城市内部、乡镇等区域实施人员与货物传递的一种运输方式,是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公路交通运输具有机动灵活,适应性强,直达运输,速度较快;原始投资少,资金周转快;公路运输的操作方式比较简单易学,行业进入壁垒低等的特点。
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是组成社会经济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国家宏观控制的同时,受到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保护和限制。目前我国公路道路网络的建设速度总体上跟得上时代的发展步伐,人们对于公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公路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在我国所有经济产业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提高,对于促进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公路运输推动了我国国民经济的整体发展,它是国民经济的动脉,保证了各项生产的顺利实施和人们生活生产的正常进行;其次,公路运输的畅通满足中短途货物运输和旅客的需求,缓解了铁路运输的压力,能够使经济发展的成本有效降低;最后,公路运输缩短了农村与城市之间的距离,增加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转移,推动了经济均衡发展,有助于信息交流。
2现阶段公路交通运输经济面临的问题
第一,资金问题。随着我国整体城市建设进程的加快,相关基础交通设施的建设出现了资金紧缺、投入不足的问题。很多山区和丘陵地区,其交通设施建设的成本和难度较高,存在较大的资金缺口,进而导致了城市交通运输网络不够完善,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基础交通需求。
第二,不平衡问题。在一些经济水平发展不同的地区之间,其交通运输网络的建设存在很大的差异。受到多方面因素影响,整体交通网络设施的建设不够平衡,特定地区的供需矛盾缺乏及时、有效、全面的解决。
第三,安全问题。近年来,众多交通事故频发,这给予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和损失,严抓、狠抓公路运输安全,是整治当前交通事故多样化、频发化的关键举措。与此同时,相关客运与货运的安全管理工作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很多安全指标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并且相关营运人员其自身的安全意识不到位,容易出现相关的安全问题。
第四,环境问题。对于道路交通行业来说,在其产生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过程中,其会产生一系列的污染问题,并且对于周边环境造成影响。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如何对于环境问题进行积极有效地解决,是当前节能减排工作开展的重要目的之一。
3解决当前公路交通运输经济面临问题的对策
第一,加强投入。在开展相关公路工程建设的过程中,要对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进行保障,加强各项资金的落实,避免由于投资方面的制约对于道路交通事业造成的影响。各级地方要灵活地采取有效的手段,对于资金困境进行解决。在国家投资的基础上,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高建设过程中的筹资能力,拓展融资渠道,进而更好地推动当地整体经济的持续发展。
第二,保障平衡。在进行当地交通经济管理的过程中,要实现平衡化与协调花发展,做好交通运输与实际经济发展的协调,进而更好地促进整体经济的稳健发展。在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对于不同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进行消除,减少不同城乡区域之间的不平衡问题,进而更好地利用公路运输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的基本需求。在公路网络的协调谷案例上,要对于不必要的浪费进行控制和减少,提高整体的运输效率。在进行公路工程项目建设和维护的过程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土地浪费问题,并且减少由于施工中技术不过关所造成的后续维修保养成本增加。
第三,实现一体化建设。一体化建设是当前城乡建设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公路网络建设也要关注这一方面的问题。在城市沿线地区,要对于公路网络进行充分的拓展,进而更好地对公路沿线地区的乡镇、农村等不同方面的资源进行充分的利用,实现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接轨。通过开展一体化建设,实现城镇化水平的合理提高,并且结合科学的管理规划,不断地扩大整体规模,进而实现地方经济的良性发展。在一些区际和城际地区,要对于空间联系进行不断的增加,对整个公路网络进行完善。在进行道路交通建设的过程中,要做好技术和经验方面的交流,有效地解决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提高道路的承载能力。一些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要关注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做好扶持、帮助与相互交流,实现双方的共同发展,对公路经济的规模效应进行有效的发挥。一体化建设工作的不断开展,对于城乡的距离进行了缩小,是推动我国社会全面、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公路交通运输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之一。
第四,加强产业布局。在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产业布局是其中的重点内容,如何对产业布局进行合理的优化是其重要的发展关键。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加强技术含量,关注新技术的投入使用。在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公路网络的建设中,各项新技术和科技信息资源的合理整合与配置,是整体产业化发展的重要关键。公路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带动其周边产业集群的发展,这对于市场方面的各类调节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周边城镇来说,其本身的发展要在结合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借助当地道路交通运输网络来进行进一步的开发和调整,提高产业布局的合理性。在将来的发展中,产业布局的调整依旧是公路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