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

第1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研究者们认为。其基本含义是从新时期的视角对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作出了种种不同的界定。

(一)过程论

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一个世界性的大趋势,农业现代化的过程就是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程。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是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产业的多层面演进过程。

(二)技术论

有人指出,所谓农业现代化。简单地说,就是农业科学化、机械化和社会化。有人阐释为,现代农业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现代生产手段和装备进行生产,运用现代科学的理念及方法进行经营和管理的农业是生产率和社会化程度较高的农业。

(三)生产方式论

有人认定,农业现代化是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有同志认为。农业现代化即指发达的现代农业或现代农业的更高层次。从宏观要义上讲,农业现代化就是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力与现代化的农业生产关系的总和。

(四)综合论

有人指出。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内涵要实现六个方面的现代化:农民生活消费现代化,农业经济结构现代化,农业基础设施现代化,农业科学技术现代化。农业经营管理现代化,农业资源环境现代化。有人认定,拓展后的农业现代化内涵,包含业产业现代化、农业环境现代化和农业主体现代化三大块。也有人认为。农业现代化主要是把农业作为一个地域的产业部门整体的并体现高效益的现代化;是一种具有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综合意义的现代化。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提出,农业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现代生产要索引人或技术进步的过程,同时更重要的是,它是一个要素优化配置的过程或制度创新的过程。

二、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的历程

中国50年来农业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历史阶段:

第一阶段(1949年-1958年)为农业蓬勃发展的阶段。

第二阶段(1958年-1966年1为曲折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67年-1977年1为农业长期停滞徘徊阶段。

第四阶段(1978年至今1农业快速发展阶段。

三、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的障碍因素分析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又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尽管改革开放20多年来,农村和农业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由于受各种条件的制约,无论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劳动生产率,还是在经济效益、贡献率等方面,都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业现代化的道路艰巨而漫长。那么,是什么因素阻碍了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层面的因素。

(一)农村体制仍未完全打破,不利于农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

1.城乡二元结构的阻碍,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制度性因素。

2,农村土地产权关系的制约,是制约农业现代化的体制性因素。

(二)农业生产力水平仍然十分低下,阻碍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

1.生产手段落后。

2.劳动对象破坏严重。

3.农村劳动力素质较低。

4.农业科技基础薄弱。

(三)农业市场化程度低、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农业现代化要求偏差较大

1.农业市场化程度低。

2.农业生产规模化程度低。

3.农业产业结构不合理。

四、关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战略对策

(一)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基本原理

对于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基本原则的确定,专家们的看法日趋理性。有人认为,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三大原则:一是把握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方向。二是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三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有人还强调了我国实施农业现代化的慎重原则。

(二)我国实施农业现化的相应对策

第2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村现代化;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极大的丰富了农村生活,给农村现代化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在农业发展的新格局下发挥着关键性作用。农业信息化的发展不仅使农村居民享受到了最新的农业动态、科学种植的方法和专家指导等,还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影响了农村的消费理念。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是当前农村改革的重要课题,是农业发展的新方向。是构建生态文明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农村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科学合理的农业信息化建设方法的实施,必将引导农村经济走向繁荣。

一、农业现代化与农业信息化的基本内涵

1、农业现代化

农业现代化顾名思义,就是将最新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现代化建设上来,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农业信息化是将我国传统同业推向现代农业的重要手段,是提升我国农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方法,无论从时间,还是空间上都体现着农业现代化的优势。农业现代化的内涵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的推进、经济全球化的带动、时代的革新而有了新的诠释。就现代化水平而言,某一特定时期有不同的对比,衡量标准以同期发达国家的平均生产力水平为依据。在我国追赶发达国家生产力的农业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时期,随着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知识、技术的不同,就有了不同的目标。当然,完成了阶段性目标并不代表实现了现代化,没有达到发达国家平均水平之前,我国的农业现代化建设就没有完结。目前,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到本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的时间表也与之基本相同。所谓农业,按照于光远先生的定义,农业指的是十字形大农业,一横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种植养殖业,这一概念比农林牧渔更加全面;一竖分别是农业服务业、农业种养殖业、农业经济产业。十字形大农业概括了大农业的所有方面,而农业现代化就是对十字形大农业整个体系的现代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

关于信息化的表述,1997年召开的首届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 对信息化和国家信息化定义为: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国家信息化具体体现在国家的宏观调控,如统一规划,统一分组等,在农业、工业、科学技术、国防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开发、广泛利用,加速实现国家现代化进程。其中,智能技术的应用,也就是信息化技术的应用,给信息技术提供了许多新工具,具有获取数据、传递数据、数据处理、数据衍生和数据使用的功能。和智能化产品用具相关联的生产力,就叫信息化生产力,是农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动力。农业信息化就是培育、发展以计算机为主的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应用于农业领域的过程。农业信息化是农业全过程的信息化,是在农业领域全面地发展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使之渗透到农业生产、 消费、市场等各个具体环节,加速对。传统农业改造,大幅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生产力水平,促进农业持续、稳定、高效发展的过程。

二、农业信息化的包括哪些方面

在农业信息化的建设过程中,认清农业信息化与农业电气化、 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智能化、农业自动化、农村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的关系,抓住当前阶段的建设重点,是十分重要的。目前部分专家学者的观点不同,造成具体实施方案整体思路不清,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因而,农业信息化的先导是农业电气化,电能在农业生产和农村生活领域中的广泛应用,是农业信息化和农业自动化的重要技术基础。农业信息化的基础是农业信息数字化,农业信息数字化要求农业的各个结构要素(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与各种过程(生产、 加工、储运、经销等) 全面数字化、农业以及农业各相关部门(生产、科研、教育、行政、流通、服务等)全面数字化与网络化管理。农业信息化是农业智能化的前提,农业信息化是农业自动化的支撑,农业信息化是当前阶段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和建设重点。

三、以农业信息化建设全面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载体主要包括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等过程的农业生产、 经营管理、 决策的信息化等。 农业信息化通过上述方面对传统农业产生影响,对农业现代化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农业现代化体系的各个方面。

1、农业信息化促进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

以计算机和现代通信技术为主的信息技术在农业上的广泛应用,能促进农业产业化过程信息化、 高效益化。农业生产率将大幅度提高, 生产成本下降。粗放式大批量生产和高消耗的农业生产模式将被高度集约式的 “高产、高效、优质” 生产模式所代替,农业产业中服务、销售比重逐渐加大,劳动密集型比重下降,技术密集型和知识密集型的比重将提高。农业产前、 产中、 产后规划将更加合理, 联系更加紧密,这些都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升级和优化。

2、农业信息化提高现代农业经营管理水平

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创造的智能工具改造和装备农业各部门,建立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可为农业服务、生产、销售等各阶段的经营管理决策者提供强大的技术手段和高效、畅通、丰富的信息渠道,将农业各阶段经营管理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管理效率低、调控不及时等问题, 促进管理科学化、 合理化和最优化, 从而加快农业的全面发展。 利用农业信息技术中的管理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技术辅助农业决策者、 经营者进行包括农业生产方案选择、过程控制、农事管理、 施肥配方、成本核算、产品销售等工作,将使农业生产实现以最小投入获取最大利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结语:农业信息化已成为农村建设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各种农业信息工具得到更新,农业信息化管理办法也不断增多,有效扩大了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覆盖区域。而如何将电气、数字、智能、自动和现代化技术应用到农业信息化的建设上来,是影响整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点,有效的农业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是全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通过对农村信息化的必要性和应用范围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和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有效措施,努力构建最优的农业信息化发展体系。使信息化方法以最美的姿态,最合理的运用出现在农村现代化建设中。

参考文献:

第3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新型农业现代化;城乡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D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9-0072-02

基金项目:本文是2013年济源市软科学研究项目《“三化”协调背景下推展济源新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3071049)

新型农村社区,是指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把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通过统一规划整合所建设的、居住方式与农村产业发展相协调,且具备完善基础设施和社会化公共服务设施的现代化新型农民聚居点。它具有开放性、多样化功能、建设主体多元化、成员联系更紧密等特征。具备城镇功能的新型农村社区,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村庄社区,它的出现对优化和发展城镇化体系是一个创新和进步,对未来村庄发展,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将产生深远影响。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城镇化也称“农村城镇化”或“农村城市化”,是农村社区逐渐发展为城镇社区的一种多方面的综合的社会活动,是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农村固有特点消失和城镇特点增长的过程。城镇化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农村人口变为城镇人口是其显著特征。[1]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体应是广大农民,农民的素质不提高,就不可能真正实现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目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最终目标应是“建人”而非“建城”,真正可持续的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口素质的提升,否则农民市民化只能沦为空谈。因此,需要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基础上,加强农民思想道德、科技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的培养,努力培育新一代具有良好精神风貌的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2]培养新型农民的主体必然是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为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出了新的命题,同时也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

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是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旨在提高农村社区居民整体文化素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农村社会经济文化全面发展,有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参与所组成的教育体系,具有“全员、全程、全面”的特点,把教育延伸拓展到基层社区,满足社区居民,特别是大批离开了学校的社区居民的教育培训需求,有效地填补了我国大教育体系中的一些薄弱环节,满足了社区居民多样化的学习需求。[3]社区教育是推进全民终身学习、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手段。

一、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

目前,我国不少农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还有将近一亿的贫困、半贫困人口,农村教育水平相对落后,农民教育水平低。根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全国4.97亿农村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占12.4%,初中文化程度占50.2%,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受过职业技术培训的仅占1%。[4]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农业结构调整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农民外出打工阻碍因素增多,特别是农民普遍文化程度偏低,缺乏必要的职业技能,就业形势严峻,农民的农业收入增加缓慢,这些都影响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

不难发现,随着经济社会不断进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也在不断发展、完善,目标更高,标准更严,全面小康的目标是一个内涵很丰富的目标,它不仅包括广大农民在内全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包括教育水平、文化素养和文明程度的提高。这就要求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完善农村各种公共服务和文化教育设施,加快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职业技能,全面提升农民的文明素质,进而提高农民的创收能力,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二、发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为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提供先决条件

我国十提出了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伟大目标最大、最难的问题是“三农”问题,而农民是“三农”问题中最活跃的因素,因此,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好农民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改善,“三农”问题日益突出。早在党的十六大就提出,本世纪头20年,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的现代化,民为国之根,农为民之本,农村稳则天下稳,因此,多年来“三农”问题一直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政府财力逐渐雄厚,解决“三农”问题,改善农民生产条件、生活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已经迫在眉睫。“三农”问题是长期的历史原因造成的。解决“三农”问题既要在“三农”之外,也要在“三农”之内,既要立足当前,更要考虑长远,如此,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根本出路。从经济角度看,做好农业、农村和农民工作,关键要解决好发展问题,持续提高农民收入,唯有农民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经济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农村社会的长治久安。而提高农民收入,从长远来说关键又在于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

求木之长,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必浚其泉源。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基于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文化程度偏低、人均收入低的基本国情,农民增收问题是当前农村工作的重中之重。解决“三农”问题,要按照“两个趋向”的要求,把推进工业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把推进城镇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紧密结合,使更多的农业人口转移到城市中去,从事非农产业,形成一个城乡统筹的格局。无论是农村人口转移还是新增就业岗位,都需要农民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必要的职业技能,因此,抓好农村教育工作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工程和希望工程。发展新型农村社区公共文化教育,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养和专业技能,转变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为解决农村、农业问题提供先决条件。因此从长远来看,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发展农村社区教育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必然选择。

三、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 构筑完善的农业发展体系

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不仅要求生产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科学化,增长方式集约化,经营循环市场化,生产组织社会化,生产绩效高优还要求劳动者智能化。劳动者智能化要求从事农业生产或经营的人,一定要具备现代化水平的文化知识和技能水平。劳动者是生产力构成中最具基础作用、最有活力的因素。他对农业增产增效的贡献,占有相当的比重。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先进的生产工具靠人去创造,先进的科学技术靠人去摸索,先进的管理经验靠人去总结,先进的经营体制和运行机制靠人去应用。无论是增长方式的转变,还是生产绩效的提高,都是在人的主观能动作用下得以实现的。离开人,现代化是不复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要实现的农业现代化,是以人为本的现代化。提高劳动者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水平,既是农业现代化的目标,同时也是要实现目标的可靠保证。

据有关资料统计,在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中,文盲占19.2%,小学文化程度占38.2%,初中文化程度占36.9%,高中文化程度及以上者占5.7%。这组数据表明,我国农村常住人口的整体文化水平偏低,特别是小学以下人口竟高达57.4%,农民的这种文化水平状况是我国农业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的一大障碍。由于提高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是一项长期任务,而我们不可能等到农民的文化水平整体提高之后再去走内涵式农业发展道路,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这就决定了一方面,我国在近期内必须花更多的精力去做好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与示范工作,以此去弥补农民由于文化知识水平的低下而在汲取农业科学技术成果方面的不足。另一方面,从长远出发,农业现代化不仅包括农业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农业信息化还包括农民知识化。农民知识化是传统农民向农业产业工人以及新型农民的演化过程,实现农业现代化要求农民有文化、有技术、懂经营,农民知识化是发展新型现代化农业的核心关键。我们只有把八亿农民的素质提高了,才能把农村巨大的人口压力转为人力资源,才能持续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此,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必须优先发展农村教育,开展新型农村社区教育,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水平和职业技能,为实现新型农业现代化提供重要的人力资源保证。

参考文献:

[1]华芳英.论城镇化进程中农村社区的变化及对社区教育的诉求[J].成人教育.2012,(03):28-32.

[2]刘尧.新农村县域社区教育发展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义乌市社区教育为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10,(05):115-123.

第4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四化;内涵;同步发展;机理

一、四化各自的内涵

1.新型工业化

新型工业化在党的十六大就有明确界定,即“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 [1]与传统工业化相比,新型工业化有三个突出的特点:一是以信息化带动、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二是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三是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2]

2.信息化

认为信息化是:基于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实现农业信息化、工业自动化、城镇智能化,从而深刻改变传统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和人类生活方式的过程。[3]信息化的特点一方面推动着生产技术的改造升级,使之更加高效、便捷;另一方面,信息化逐渐深入人们的社会生活,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工作方式,构建智慧城市,推进新型城镇化、现代化的进展。

3.新型城镇化

现阶段,我国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要实现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已成为必经之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以科学发展观和包容性理论做指导,在保障农业和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注重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注重城镇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公共服务的完善,最终形成以信息化为支撑的产城互动的宜居城市。[4]城镇化引领四化同步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互促进;与信息化相互渗透;信息化的发展需要新型城镇化为依托平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相互依存。

4.农业现代化

农业为我国发展提供基本保障,因此,农业的现代化是四化的基础,更是现代化的基础。“农业现代化就是用现代科技、现代装备、现代经营管理等先进生产要素武装农业,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促进速度质量效益、生产生活生态等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过程。”[5]农业是四化的基础,为四化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农业现代化发展有助于提高生产效率;农业现代化的提高,有助于四化的顺利推进。

二、四化同步的内涵

“同步发展”则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随时间变化的量或事物保持一定相对比例的组合关系,由小到大、由低级到高级、由旧物质到新物质的运动变化过程。[6]可见,四化发展中所包含的四个组成部分的发展陈程度不是同步的,但是它们之间需要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才能实现同步发展。可见,只有主体互为依托、相互促进,四化才能实现同步发展,最终才能促进现代化的早日实现。

三、四化同步发展的内在机理

1.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

首先,二者需要融合。单独的信息化或者是单独的工业化对现代化的发展来说作用都是有限的,将信息化融合到工业化进程中,就大不一样了。过去的工业化是一种粗放型的、资源利用率不高、环境保护意识欠缺的工业化;随着先进信息几乎的融入,工业化的生产率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提高了,工业化的过程中也更加注重环境的保护、更注重可持续性的发展。其次,融合要实现深层次的融合,工业化反哺信息化。这不仅是说,信息化要渗透到工业化中去为提高工业化生产率服务,更是要求,工业化生产率提高带来的收益要用于信息技术的开发研制中,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性的深度融合,二者才可以在相互促进中相互融合,最终实现深度融合。

2.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

首先,工业化和城镇化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是相互促进的。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村人口市民化这样那样的问题,而工业化的发展吸纳着农村剩余劳动力,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带来人口的聚集,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了外部市场以及交易平台。其次,互动是良性的。我国现阶段的的发展来说,城镇化滞后于工业化,这就导致了在二者互动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着非良性互动,如,城乡二元结构的痼疾是农村转移人口转移过程中市民化实现程度受到阻碍,这也阻碍了城镇化的发展,不利于拉动内需、加快产业转型。因而,城镇化和工业化的互动必须是良性的互动。

3.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

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的过程中要相互协调。一方面,农业现代化生产效率提高后农产品的接纳要依靠城镇的消耗,城镇化的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需求市场,同时城镇化的发展拉动农业现代化的流动频率,不断为农业现代化提供新动力。另一方面,二者要相互协调。在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同时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否则,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不协调会产生一些重大问题,诸如:城市病、土地使用效率低下等。城镇化的发展不是片面的单方面的自己的发展,而是和农业现代化相协调的发展,不是简单的人口增加面积扩大的发展,而是在人口增加的同时做好农村人口市民化工作、在城镇面积扩大的同时提高人民的居住环境、就业机会、配套设施建设等需求。所以,要推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协调发展。

4.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化同步发展的本质是同步,要求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者既是一个整体,又要在整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四化中,工业化是驱动力,工业化作为驱动四化同步发展的引擎,在其他三化的促进下,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信息化的先进技术为武装,以城镇化的推进为助力,正走在了新型工业化的道路上促进这其他三化的推进;农业现代化是基础,不仅是其他三化得以开展的基础,还是四化同步的基础,更是现代化的基础,所以为了保证这个基础更加坚实,工业化要反哺农业化,信息化先进技术要应用于农业以提高生产效率,城镇化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市场以及支撑力量;信息化渗透到其他三化中起着联动作用,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应用于工业化形成了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应用于城镇化,提高了城镇化的质量,应用于农业现代化,提高了农业现代化的效率;城镇化有着引领作用,城镇化为农业现代化发展中产品的输出提供了市场从而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为信息化的应用提供了施展平台,为工业化的推进提供了劳动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者相互促进,互为依托,共同推动者四化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N].新华网,2002.11.8.

[2]石峰.以新型工业化推动经济稳健发展[N].光明日报.2012.4.22

[3]中国工程院信息与电子工程学部.中国信息化持续发展战略研究[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7.

[4]徐君,张娜,王素萍m基于包容性理论的中原经济区城镇化路径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m2012m(9):61―63.

第5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城乡差距;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F327;F4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9-0005-03

一、 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理论研究

城镇化是指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资金、技术、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不断向城镇集聚,城镇数量、规模不断扩大。而农业现代化是指农业生产工具、生产方式、管理方法的现代化,其基础是农业从业人口素质的提高,结果是农业产品的丰富以及生产效率、效益的普遍提升。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的内涵也在不断丰富,衡量指标也从单纯的产能指标扩展到质量指标、社会指标、生态指标上,城乡统筹发展的要义也深入到政府的政策之中,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相得益彰已成为社会和谐稳定、经济繁荣增长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对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的理论研究由来已久,主要的理论有“循环积累”理论、“磁场效应”理论、“核心-边缘”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和反哺论。循环积累理论认为,城镇化的积累会对地区经济有“波及效应”,资源、技术将向农村扩展,最终实现城乡的融合(缪尔达尔,1957)。“磁场效应”理论认为,城镇发展可以吸引容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加速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速度;同时,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也会满足城市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加速城镇的建设(芒福德,1961)。刘易斯(1954)的“二元结构”理论在分析了先进城市工业与落后的农村农业并存的原因之后,提出农业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是消减二元经济结构的有效方式,即城镇化有利于缩小工、农产业差距,和谐城乡关系。与以上理论不同,“核心-边缘”理论提出另外的看法。该理论认为,城市的发展,工业的集聚将扩大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但核心区的发展将通过“涓滴效应”在一定程度上带动区域的发展,只是这种带动必须配合一定的政府干预,才能正真促进核心区与边缘区的平衡,即城镇与农村的平衡(赫希曼,1956;弗里德曼,1966)。而反哺论的学者则认为,城市与农村的共生发展中,一般要经历“以农补工”、“各自竞争性发展”以及“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三个阶段,但第三个阶段的到来,在最初的时候必须依靠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扶持,并以人力资本的反哺为先,才能依次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谢安,2011)。

基于以上的理论分析可以看到,市场的力量可以将大量的资金、技术、人力资本集中在城市,从而降低工业发展的成本,促进工业的迅速的发展,但工业与城市的发展,对农业及农村的辐射还需要政府的干预以及政策力量的协调。

二、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中的问题解析

(一)二元经济结构的阻碍

受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布局的影响,我国很多省份的经济构成主要包括两个重要部分,一是重型工业集中在大中型城市,二是传统农业分布在广大的农村。现代化、集约化、规模化的城市工业与较为落后的乡村农业长期并存,典型的二元经济发展模式,使农村与城市之间形成了巨大的鸿沟。

首先,大城市的工业水平无法代表城镇工业化水平,对农业现代化缺乏带动。而大城市工业产品以外销,以及服务外省甚至是外国的情况居多,为本省农业经济提供支持的产品类型较少,所以,大城市的工业与农业之间缺乏产业联动,技术外溢对于传统农业的影响也缺乏应有的转换机制。而相对城镇工业服务的范围,产品的技术,尤其是距离则更贴近农业经济,城镇工业的发展将成为大城市工业技术外溢到农业经济有益的桥梁。但目前,城镇工业化水平、质量还有待提升,还需要科学的城镇化作为其有利的发展平台。

其次,传统农业缺乏自身成长的机制,无法为城镇化提供有效的资源补充。农产品长期以低附加值的初级产品为主,生产方式粗放,技术以及规模化水平较低,农产品的利润微薄,无法吸引资金和技术甚至人才的进入农业,农业的现代化更是无从谈起。与此同时,传统农业的发展还面临土地、用具、种子、化肥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升,工农产品比价的不合理等问题,进一步恶化了农业收入,市场的选择最终将导致农业资源的持续外流,形成城镇化对农业经济的剥夺模式,以及对立、竞争的关系,威胁耕地的数量和粮食安全。

所以,统筹发展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前提,还是要立足改变二元经济结构的模式,积极提升城镇工业化水平,强化技术外溢的同时,要着力发展农业现代化,推进农产品的品种的升级,增加农业补贴,提高农产品利润,使农业、农村与工业、城镇的发展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如此才能保障市场机制在城镇与农村、工业与农业资源的流动中,在二者的统筹发展中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资源双向流动不畅的阻碍

城乡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导致城乡收入的不平等,如果单纯依靠市场机制的作用将导致资源的从农村到城镇的单向流动。而且,随着户籍的松动、土地产权的改革以及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对农村资源尤其是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在不断增强,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可以说,在一定的时期里,城市化的政策正在固化由于城乡差距形成的资源单向流动。

在资源的单向流动中,人力资本的单向流动是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随着城镇化步伐的快速推进,城镇对人力资本的需求及人力资本的容纳能力都在提高,较高的收入及较为完善的公共产品供给,吸引这农业劳动力,离开收入较低的农业生产,但转移出来的不仅仅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因为,城镇化推动的工业和服务业发展需求的劳动力类型主要还是年轻并有一定人力资本积累的劳动力,所以更多从农村进入城市,并能够取得一席之地的劳动力,都是农业生产的中坚力量,也可以说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中坚力量。目前,在全国范围内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即从事农业生产的多数为留守老人,他们一方面面临体力精力退化的困难,另一方面对新型农业技术、新的管理方式的接受困难。这样的农村人力资本基础,即使投入足够的技术和补贴,也很难实现农业的现代化,更无法弥合城乡之间的差距。

所以,实现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实现城乡的平等,要有鼓励资源双向流动的政策导向,尤其要以鼓励“人力资本反哺”的政策先行,以劳动力的流动推动技术的流动、资金的流动,这样城镇化的工业才能正在带动农业的专业化及现代化。

(三)改革的政策导向的影响

已有的资源优势推动着城镇化向更有效率的方向发展,但农业的现代化则需要政府的扶持。以吉林省为例的图1,是根据姜会明、王振华(2012)计算的吉林省城镇化及农业现代化指数绘制的图形。

在图1中,1998年之前,市场改革初期,经济发展的导向主要是集中发展大中城市的工业经济,以大城市的工业现代化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增长。在这一阶段,城镇化或者说城市化水平持续高于农业现代化的水平。而在1998―2002年之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释放了劳动力及相应的资源,城市工业发展进入了兼并整合阶段,农业现代化在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间隙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空间,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超过了城镇化指数。2002年之后,吉林省的城镇化发展水平指数持续上扬,而农业现代化水平则表现出一定的起伏;在2003年土地流转制度改革之初,土地资源的释放促进了城镇化,抑制了农业现代化;但在此后一系列免除农业税、保障耕地、增加农业补贴等政策的刺激下,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指数又出现了上扬。

图1 吉林省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发展指数

由此可见,政府的政策导向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一种资源分配的导向,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及发展水平。

三、促进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统筹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统筹城乡关系变“竞争”为“合作”

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与农村的发展都需要资源,互利共赢的基础是合理的工农产品交换价格。统筹城乡关系的根本或者说改善二元经济结构的根本也是使城镇与农村在商品交换的过程中,共同分享利益,尤其在目前城镇经济、工业经济已经占有优势的情况下,如何让农业生产有利可图,才是促进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发展的关键。

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农民才有意愿在土地上进行耕种,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耕地的流失,保障粮食安全;只有农业生产有合理的利润时,才能吸引资金和技术,才能留住农业人才,促进农业的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之后释放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土地资源,供给工业化、城镇化,推动二者的同时,又会有一定的技术分享和新的农产品需求,继而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合作互利、和谐共赢,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二)创新发展方式

绿色发展有利于农业现代化的实现。依靠传统的路径增加农业收入存在一定的困难,基于农业的资源优势,提倡绿色发展,为农业注入更多的科技活力是十分必要的。绿色、环保、安全是城市化水平到达一定程度后,人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要求。只有生产这种农产品的农业经济才能有更大的市场和更客观的利润。与此同时,资源环境的压力也要求农业的集约化管理水平的提升,以及农业功能的多元化,继而保障城镇化的推进及整体经济的发展。

城镇多元工业发展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城镇工业化的技术外溢,但以资本积聚为特点的重工业化对省内农业现代化的带动作用有限,所以城镇工业的多元化发展也十分必要。城镇工业的发展既要关注省外市场的拓展,同时也要关注省内市场尤其是农村市场的开发,如此在增加工业产品销路的同时,还有利于城镇化、工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对接,以及工业化与农业现代化的技术分享。

(三)创新制度设计

资源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将有利于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统筹发展。资源单向由农村、农业流向城市、工业,必然会导致城乡差距的持续扩大、农村的落后,而单纯依靠市场机制又很难扭转这样的资源流动局面,所以就要求政府必须出台相关的政策促进资源的合理分配。

人力资本双向流动的制度设计在统筹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面表现的最为重要。人力资源是技术、资本等资源扩散的媒介,在注意城镇化过程中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同时,也要注意“有进有出”的制度设计。增加农村公共产品投入,增加农业人才以及农业年轻劳动力的吸引力度,实现城镇化过程中人力资本对农业的反哺,如此才能加快农业现代化的步伐,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发展。

除此之外,鼓励农业技术创新及农业投资的政策也十分必要。合理的奖励和补贴,将有利于资本和技术的流入。农业专业化程度提升后,农业将为新型城镇化提供更丰富的产品、更多的土地及剩余劳动力。

参考文献:

[1] 宋洪远,赵海.我国同步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面临的挑战与选择[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2):135-143.

[2] 崔慧霞.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研究[J].调研世界,2012,(6):45-49.

[3] 徐君,高厚宾,王育红.新型工业化、信息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互动耦合机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3,(9):85-88.

[4] 姜会明,王振华.吉林省工业化、城镇化与农业现代化关系实证分析[J].地理科学,2012,(5):591-595.

第6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一)农村文化对农业文明的挣脱与疏离农业文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源泉,也是中国农村文化的根基。但是在多元文化的包围中农业文明的现代境遇不容乐观:以农业文明为基础的村庄文化日益萎缩,农村文化发展趋向失却了特色内涵的、与城市趋同的复制工业文明之路。在现代与传统的整合过程中,农村土生土长的文化资源日渐式微,不仅民间艺术在现代化的车轮挤压下,生存空间日益萎缩,农村传统文化活动也在社会转型中与人们的生活渐行渐远。究其原因,一是生发于农业社会的农业文明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体现不充分,因不能满足农民的精神需求对农民失去了吸引力。二是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不能适应现代生活转变和现代社会转型的实际需要,使其失去了对农民的影响力和号召力。于是,疏离了农业文明的农村文化失去了发展特色,成了拥有现代化外壳的城市文化的翻版,城乡统筹成了城乡统一,不仅不能代表农民的根本利益和需求,反而会加重农民的文化匮乏和精神失落。“结果,维系传统村庄秩序的制度被破坏了,而现代的制度又生长不起来,农民合作不能达成,村庄共同体不能建立,在村民原子化的基础上,内生村庄秩序没有根基,村庄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也越来越不适合农民居住,越来越不能为农民提供安身立命的场所。”[2]伴随农村社会的现代转型,建设以农业文明基础,反映现代农村社会生活的农村文化是农村社会和谐的必然选择。一方面,农村文化发展必须继承和发扬农业文明的核心价值观念,保持农村文化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特色。另一方面,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农村经济结构变化,农业文明也需吸纳现念、科技革命成果和时代精神的精华,实现其现代转轨。

(二)农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不均衡发展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转型和现代化进程加快,我国城乡文化差距不断拉大,发展不均衡特点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城乡文化资金投入失衡,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失衡,城乡文化服务失衡,城乡文化消费失衡,城乡文化人才严重失衡。[3]“统计显示,我国城市文化投入占全国文化事业费的70.6%,农村仅占29.4%;城市人均文化事业费达到了33.27元,而农村人均文化投入只有12.1元。”[4]资金投入不足已成为制约农村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与城市相比,农村文化基础建设较为薄弱,存在设施陈旧简陋,软件建设落后于硬件建设,利用率低等问题,农村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的现象较为突出。农村文化教育设施匮乏,现代化的电视网、宽带网、通信网等网络设施严重不足。在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原有的文化资源和文化活动悄然退出,而新的能满足农民精神需求的文化活动缺失。另一方面,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城乡文化,逐步形成了城市文化的强势地位并不断改造和解构着乡村社会的文化价值,农村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强势冲击下日渐边缘化。伴随我国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文化优势地位凸显,不断通过传媒、教育、市场、人口流动等各种途径向农村辐射,形成了对农村文化的巨大冲击。与此同时,农村文化却在机械接受、模仿城市文化中走入了迷失的误区,在对城市文化的简单复制和追随中失却了特色,面临着被强势城市文化挤压、挤占而萎缩、退却的困境。在城市文化的辐射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农民在农村文化中失却了表达自己的话语权,逐渐失去了对这种文化的认同,迫切需要发展自己的文化重建精神家园。

(三)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改革开放以来,“民工潮”的出现,中国快速城镇化和人口非农引致农村空心化问题日趋严峻。“空心村”的出现客观上形成了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位,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村文化建设的难度。“空心村”状态下青壮年外出打工造成农村文化发展主体缺失,农村的留守群体“386199部队”对文化基础设施使用率偏低,已经建立起来的农村活动室,图书馆不少处于闲置状态,成为花架子工程。由于工作、居住环境和现实生活心态的张力,农民工成为游离于城乡文化之外的文化流浪者,受自身文化水平、生活习俗和社会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他们在城镇化过程中难以融入当地社会,离土离乡导致其对乡土文化的认同度不高。任由这种状况继续发展下去,农村文化建设难免流于空泛和形式。农村文化与人的疏离还体现为农村文化发展中忽视主体文化需求,导致文化发展难以激发人的参与热情,或在参与中难以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造成隐形主体缺位。这种隐性主体缺位对农村文化发展的影响更为恶劣,往往虚耗了大量的文化投入,造成文化资源浪费,使农村文化发展流于形式化,文化建设效益低下。农村文化建设要依靠主体的自觉和能动参与才能发挥文化软实力作用,但是在当前的文化发展中,文化滞后固化了文化主体素质低下和能力不足问题,使农村陷入文化与人的疏离的恶性循环模式。文化发展主体的缺失和能力的匮乏使文化难以发挥精神支撑和价值引导作用,不利于新农村建设全面和谐发展和城乡统筹目标的实现。

二、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出路

文化发展是人类行为与环境互相适应的动态过程。突破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发展困境,需要理清思路,抓住关键,选准切入点,实行重点突破,使人类行为在理性指导下不断适应环境变化要求,推动农村文化进步与发展。

(一)以先进文化引领,形成冲破农村文化困境的精神支柱以先进文化作为观念指导,结合农村社会的实际发挥文化规范引导、凝心聚力功用,对于冲破转型条件下的农村文化困境具有根本性意义。先进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方向、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潮流的文化,因而先进文化具有历史性和时代性特点,当前中国先进文化指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它源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史,植根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反映与体现当代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其内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先进文化能为新农村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塑造合于时代的价值理念和精神,为新农村建设培育新型的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用先进文化武装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根本要求,也是新农村文化发展的根本出路。冲破社会转型下农村文化困境,切实发挥文化凝聚力作用,必须以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风尚,发挥先进文化的精神支撑作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指导,为新农村培养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主体,树立营造文明的社会风尚,形成建设新农村的强大内聚力,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二)传承农业文明,发展乡土文化,夯实城乡统筹下农村文化的根基农业文明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文化是农村文化生存之基。多元文化包围中农村文化的发展,不是回归传统文化,而是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用现代元素加以改造,在传承中弘扬、发展农村乡土文化,夯实农村文化根基。传承农业文明要注重结合运用当地农村文化资源和农业资源,结合时代特点和现代需求进行现代价值挖掘,并赋予其丰富的时代内涵和多样的表现形式,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活力和生命力。要重视教育在当代农村文化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和扶持力度,通过倾斜性的政策吸引和制度供给形成稳定农村教育人才的保障机制,实现城乡之间教育资源、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同时,还要推动农村传统文化的现展,实现传统农业文明的现代转轨。要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创造性地转换传统的文化和价值体系,使传统文化的合理内容与现代社会生活结合起来,如农业文明中的群体和谐观念和道德教化,在现代社会中就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弥补现代文化的个体倾向和疏离状态,在调整社会秩序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要推动农业文明与农民现代生活联系,以市场经济,法制,科学等现代元素,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内涵,创造性推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换,丰富现代农村文化内容。

(三)以文化资源整合、创新提升农村文化发展水平,形成文化发展特色优势文化资源的整合是多元文化共存下农村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村多元文化的客观存在及其对农村社会的现实影响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整合,以促进农村文化良性发展,形成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合力。由我国的社会性质决定,当代中国农村文化资源整合必须坚持文化在农村文化资源整合中的主导地位,发挥其甄别,发展,批判,净化功能,为农村文化顺利整合提供方向保证和可行路径。在城乡统筹战略下农村文化资源整合,要在充分利用、整合传统与现代资源、城乡文化资源、中外优秀文化资源的基础上,以现代要素拓展文化载体、丰富文化内涵,不断提升文化发展质量,在整合中增强农村文化发展整体实力和水平,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另一方面,文化创新是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特色优势的重要保证。创新是农村文化发展的核心和动力,是农村文化的兴衰关键。只有创新农村文化,才能把农村宝贵的文化资源优势变成现实生产力,形成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大推力。农村文化创新要植根于农业文明和乡村传统文化,以城乡统筹下多种文化资源及其整合为基础,以农村广阔的文化市场为依托,形成农村文化发展的特色优势,真正实现城乡统筹下城乡文化共生共荣的文化发展目标。农民是文化创新的主力军,要以广大农民作为文化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坚持文化发展反映和体现农民的文化需求,充分调动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激发农民在文化发展中的创新意识,培育其文化创新能力。

(四)坚持以人为本的农村文化发展价值追求文化是人的文化,发展农村文化的目的就是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培育新型农民,最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城乡统筹下发展农村文化,要清醒认识当前农村面临的新形势,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着力提升农村文化内涵,满足农民在巨大的社会变动中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需求,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当前农村文化建设中存在对送来的文化消化不良,文化公共产品利用率不高的问题,文化发展的热情不高,文化发展中主体缺位现象较为突出。从根本上解决文化与人的疏离问题,要渐次改变城乡二元体制这个导致农民主体缺位和能力素质不高的制度根源,在城乡统筹下通过“以工哺农”,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实现城乡统筹下资源环境要素的合理流动,通过增强农村文化的吸引力实现文化主体的回归。实现主体回归,关键要培养人的主体意识和提升主体的文化能力,从根本上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首先,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培育农民的文化自觉。

第7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一、苏北农业现代化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工业发展偏好的替代效应。近年来,江苏省政府相继推出了一系列加快苏北发展的战略举措,这些措施虽然给苏北各市带来了积极的发展动力,但也形成了一定的赶超压力,“争先进位”成为苏北各市经济工作的首要目标。据统计,2013年苏北五市(徐、淮、盐、连、宿)的工业增速分别为13.1%、13.4%、15.1%、13.9%和15.5%,整个苏北的平均增速为14%,而当年苏锡常三市的工业增速分别为7.5%、9.0%和11.6%,整个苏南的平均增速为9.4%。由于工业发展具有较强的增长效应和带动功能,因而苏北地区为了实现赶超目标,在发展倾向上会将工业作为重点发展的产业选择,这就容易忽视农业生产尤其是现代农业的发展。

设施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设施农业在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2013年江苏高效设施农业面积达到1050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5.2%,居全国首位。其中,徐州市2013年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1万亩,累计达到182万亩,占耕地面积的19.8%,继续保持全省领先。然而,据调研发现设施农业在苏北地区并非是均衡分布和协调发展的,在除徐州之外的其他几个苏北地市,农业生产依然是粗放式的和低效率的,尤其是在设施农业占比很小甚至是空白的村镇,依然延续了最传统的耕作方式,农民的经济来源或生活维持主要还是依赖于外出打工和粮食种植。

配套制度改革的不协调性。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在农业发展中,农户本是主要的生产单位,但当前由于土地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的需要,农户优势逐渐弱化。又囿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户难以进城落户,这种被“玻璃幕墙”阻隔下的农户事实上成为进退两难的城乡中间人,难以真正体现农业发展的现代性。其次,当前旨在解决“三农”的各类政策调整虽然增加了土地的现时收益和潜在收益,但也强化了农民对土地的黏性,出现了很多原本已落户于城市的农村人口回流到农村的现象。这使得原来用于激励现代农业发展的资金支持被稀释和窃取,难以有效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第三,现有土地流转形式亟待改进。经调研发现,当前苏北地区土地流转制度改革较为滞后,主要表现在:虽然农业大户经营较为普遍,但规模有限,难以产生规模效应;虽然股份合作制经营方式倍受推崇,但组织运行存在诸多弊端,利益机制不协调;虽然租赁经营普受欢迎,但因缺乏有效的确权保障和规范的价格预警,难以避免市场交易风险。

二、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几点建议

打破传统观念,推进四个转变。第一,要从外部助推农业向培育农业内在发展动力转变。对此,需要将当前苏北农业的内在动力主要转向于:寻求更具效率的农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提升土地的财产性价值、培育现代农业的组织载体、扩大并培育农业现代新型产业要素等。第二,要从单一发展农业向产业协调推进转变。传统农业发展主要满足于转移了多少农业劳动力、增加了多少粮食产量、扩大了多少设施农业等的自我型扩展,没有融入现代产业发展体系之中。对此,不仅要重视工农的良性互动,而且还要注重现代科技对于传统农业的创新升级,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引进高端设备、培育科技人员等,多方位协同增进农业发展的现代要素。第三,要从过多强调土地的保障功能向发挥土地的要素生产力转变。对此,要打破土地的“强保障性”和“弱要素性”结构,通过将以耕作为主的传统经营性收入转变到以土地增值、土地服务等为主的现代多样性收入,弱化土地的保障。第四,要从“吃饭农业”向内涵农业转变。以粮食生产为例,其功能内涵除了基本的粮食消费、食品加工和粮食储备等外,还可以延展为粮食国际援助、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等。

创新经营方式,增强内生动力。增强苏北农业发展的内生动力是推进苏北农业现代化所应有的题中之意。这不仅要提升农业发展的规模化、组织化、社会化和资本化等的水平,而且还要创新多样化的经营方式,如农户经营、农业大户经营、家庭农场经营、农地股份合作制经营、农业租赁经营等,并通过农地流转、农业劳动力转移、农业经营利润空间扩大和农业基础设施改善等增强农业经营的内生动力。与此同时,还要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相应的改进与创新,要在现有的各项惠农措施维持存量的前提下,将增量直接用于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延长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业经营的利润来源、拓展农业经营的利润空间,形成规模不断扩大、功能逐渐完备的农业经营体系。

发展农业企业,提升发展活力。近年来,国家虽然提出了家庭农场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主要经营形式,但家庭农场的发展还需要农业企业的支持和带动。农业企业的优势在于不仅能够改变农业的要素结构,可以用工业思维改造传统农业,而且还可以为现代农业科技拓展作用空间,形成与现代工业相匹配的农业产业体系。对此,一方面要通过税收优惠、项目扶持、重点资助等方式,鼓励农业企业发展;另一方面要通过课程培训、实地指导、技术合作等方式,培养一批农民企业家,加快农业企业发展。与此同时,还要重点培育可以改变农业基础设施的农业经营主体。一般而言,政府的经济职能主要是投资兴办并管理河流、道路、桥梁等各类大型农业基础设施,并将其输送到“地区性结点”,但是将“地区性结点”和“基层结点”连接起来继而进入“地头田间”,还需要发挥农业经营主体的纽带协调作用。对此,要积极发展并提升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及其质量,通过该类主体的传导性和协调性,将基础设施延伸至农村,改变农业发展的物流技术和经营环境。

协同四化战略,加快发展进程。当前,国家提出了“新四化”的发展战略,对此苏北地区应该紧紧抓住这一发展契机,积极利用工业化、信息化和城镇化改造传统农业。一是要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创新等方式,将城市难以容下的产业迁移至农村,并结合农村的发展特色加以改进并创新,以此优化农业发展的动力结构,进而实现以工业化带动现代农业发展。二是要利用信息化助推农业现代化,加快发展“互联网+”产业。可以说,信息化技术的快速发展不仅可以为农业发展提供多样化的信息获取渠道和商业机会,而且借助信息化还可以为农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商务沟通环境,为城乡之间的无缝对接提供通畅而便捷的信息渠道,加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三是要以城镇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在积极响应国家所提出的新型城镇化战略的前提下,通过打破户籍制度的流动限制和消除土地黏性的利益诱惑,加快推进农村的城镇化建设,以此释放农业生产力,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改变农村发展面貌。

第8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关键词:新农民素质;内涵;结构特征

一、新农民特征与传统农民比较

(一)新农民本质特征探究

新农民是相对传统农民而言的,就其研究来看,目前总体上还处于起步阶段,还没有一个统一为学术界公认的表述方式。从历史角度看,早在《汉书》中记载,农民即“播植耕稼者”。《辞海》中的定义是:“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者。”可见,在我国农民是集身份性与职业性于一体的概念,是在农村中与土地保持密切关系的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社会群体。但随着社会历史变迁,尤其是经济发展,其内涵和外延也与时俱进,不断发生渐变。远的不说,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格局逐步形成、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新农村建设,赋予了我国农民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特征。他们的思想意识、文化素质、生产方式、行为模式到生活环境等都发生了历史性的蜕变和革新,展示出新型农民特有的精神风貌和内涵品质。今天的新农民具备良好的文化基础,掌握必要的农业科技知识,有较强的现代科技意识和创新创业精神,具备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经营管理能力。是集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贸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者,是实施农业现代化和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新农村的建设者,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二)与传统农民比较

1 思想观念不同

传统意义上的中国农民是落后小农经济文化的产物。受居住环境、生产方式、交通条件和传统文化习俗等方面的制约影响,形成了错综复杂的人格心理与精神世界。人格上正直、诚实、善良、勤劳与依附、顺从、保守、自私、盲从交织并存。思想上重皇权等级轻民主平等,重平均轻竞争,重人情轻规范,重个人轻集体。这些严重束缚了他们心灵与思想的解放;而新型农民生活在一个高度开放、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所见所闻所感是前所未有的。面对科技日新月异、经济风云变幻和竞争日趋激烈的发展情势,扬弃长期以来束缚影响自身发展的陈规陋习和历史重负,与时俱进,转变思想,更新观念,逐步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时代意识、改革创新意识、竞争发展的市场经济意识、现代的管理意识、民主法治意识和社会主体意识等,开始学会从大局长远开放的社会视角重新打量思考足下土地与人生(现代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发展问题,显示出新的思想境界与新的精神风貌。

2 文化素质差距

文化素质主要指人文与科技素质。由于历史的原因,较长时期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建设薄弱,教育发展相对缓慢,农民文化素质长期处在水平线下,全国文盲和半文盲主要集中在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而且恶性循环,改善迟滞,进一步扩大了城乡差距,成为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和障碍;现代农业以知识为基础,以科技为先导,以创新为动力,以信息为媒体,是集约型和知识型农业。知识成为现代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要素。在现代农业生产中,新农民不能再是没有文化的“大老粗”。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科技文化素质。能够迅速地领悟国家政策、获得市场信息、了解国际行情以及发展动态、掌握农业科技及技能,能够及时调整和改进农业生产方式。如果不具备较高的文化水平,不懂得科学技术,不能科学管理,不会市场经营,就不是合格的农业劳动者。

3 职业技能差别

农民职业技能和劳动能力是一定时期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历史反映,并成为制约影响农业发展、农村建设和农民增收的决定性因素。改革开放前,我国农村长期受自然经济的影响,文化相对贫困,农民科技水平较低,掌握农业适用技能能力薄弱,相当多的农民只有传统农耕的实际经验和技能,少部分农民所掌握的科技技能也仅仅是一些常规或单一的技术,严重制约影响了农业生产的提高、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障碍;在传统农业向现代集约型、知识型农业转变进程中,单靠经验和勤劳实现致富梦想的时代已经过去,必须实施“科教兴农”发展战略,用先进科技知识武装新型农民,增强科技意识,提高科技素质,掌握生产和经营管理技能,成为新时代新农民。

4 生态文明差异

受传统农耕文明的制约和影响,我国农民在精神和物质生态文明条件上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表现在心理上封建意识和小农思想影响较深重,法律意识薄弱,社会意识淡薄;健康方面医疗卫生条件落后、生活习惯不良,身体素质较脆弱;环境上投入不足,基础设施不健全,交通不便,总体人居环境与条件较差;改革开放以来,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与精神面貌都发生了深刻变革。时代赋予了他们先进的思想观念、良好的道德风尚、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法制观念及和谐发展的环保意识,他们赖以生产生存的家园正在发生着历史性的变迁,呈现出现代文明和谐健康的新气象。

二、新农民素质内涵与结构特征探析

(一)新农民素质内涵构建

1 文化素质

新农民文化素质在这里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仅指所受的教育程度和掌握的各种文化知识以及所达到的认识水平与接受能力。主要包括基础人文类知识,如政治、经济、社会、历史、文艺、语言等。同时要求加快知识的更新速度,提高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实践、学会发展和交际等能力,从而有效增强职业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在传统农民向新农民转型的进程中,知识的重要性已是不争之事实。目前,农民受教育程度相对偏低,绝大多数仅有小学或初中以下水平,显然不能适应新农村建设对高素质人力资源的要求。提高文化素质水平,培养有文化的新农民,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2 科技素质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新农民素质的关键,是掌握科技知识的数量、质量及运用于农业生产实践的熟练程度反映。具体包括科技类知识,如现代农业科学、生产技术知识等。在当代科技革命日新月异背景下,作为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新农村的最活跃并具有决定性力量的新农民,还须培养运用现代信息、生物等相关技术能力以及自身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由单一的种养技术向农工商综合技能的方向发展,这是新型农民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性内涵。

3 经营管理素质

这里具体是指新农民参与市场和经营管理农业的意识、技能和水平。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已融入市场并走向世界。作为农村新生产力代表的新农民,要适应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必须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不仅会生产,而且懂经营管理。“市场是各种交换关系的总和。”新农民应具有开放的市场意识与参与能力,具备信息接受与反馈能力和经营决策能力以及对人、财、物、土地等资源的经营管理素质,成为懂市场、会经

营的新型农民,做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促进者,农业经营方式的改革者、农业产业化的实践者。

4 思想道德素质

它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指新农民应有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包括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文明礼仪与风俗习惯等,是素质构架中形而上的精神支柱,是高尚品质与人格的体现,也是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新农村建设目标,就要求新农民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要使他们的思想观念、精神风貌、乡风民俗、道德修养、民主意识、法制观念等都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匹配,成为讲诚信、有道德、遵纪守法、顾全大局、团结友爱、热爱集体和移风易俗的一代新农民,从而为建设新农村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5 身心素质

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素质构架的物质基础。建设新农村是一项前所未有的艰巨而繁重的系统工程。改造自然,战胜困难,应对挑战,需要强健的体魄与健康心理素质作条件。新农民应具有乐观向上的态度、坚忍不拔的意志、和谐友好的情怀和良好的健康体魄,这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实保障。

(二)新农民素质结构特征探析

1 主体与客体互动性

新农民素质主体与社会客体各因素之间,是一个密切联系、友好互动、和谐发展的统一体。首先,从外部客观环境条件来看,到21世纪中叶,我国将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其要素为投入集约化、资源配置市场化、生产方式科技化和产业经营一体化,客观上为促进传统农民向现代农民转变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载体与发展条件;其次,从内在主观环境条件来看,加强新农民素质内涵建设,不断优化结构体系不仅为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所驱动,最根本的还是自身内在发展需求所致。因为新农村建设是身临其境并为此奋斗的农民这个社会群体的内在强烈诉求,它决定着农民自身命运的升沉和利益得失。因此,必须把提高新农民素质,促进和谐发展,升华到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让新农民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不竭动力。

2 多维与层级整合性

纵向层次性与横向多维性的有机整合,融会贯通,形成一体,是素质结构的重要特征。首先,从横向纬度来看,新农民素质是一个由多元因素集成的综合体,具有空间广泛性与内容多样性。不仅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和生态等领域,而且包括公民的身心、道德、价值和文化素质,还应具备强健的体魄、坚忍的意志、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强的劳动技能和职业能力、一定的经营管理能力以及和谐的人际及生态关系等。其中,思想政治道德文明是核心,科技文化知识是基础,职业技术技能是关键,健康身心体魄是条件。关键是要树立素质、全人、终身教育观,坚持“多教”并举,统筹协调,巩固义务教育,加强职业教育,完善继续教育,“再造中国农民。”其次,从纵向结构形态来看,新农民素质又可分为物质(智能)和精神两个层级:物质(智能)层面,即新农民的人文科技知识、职业能力和身心体魄。这是整个素质构建的基础平台,是农民从事生产经营的必需专门技术和特殊智力,是安身立命之本;精神层面,即全部的思想政治道德文明素质,包括价值观念、人生观、道德品质、人格修养和法纪观念等。同物质(智能)相比,它更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人文色彩、意识形态特征和乡土风情,是精神与心灵的所在。由脱贫而逐步走向致富的新农民已不再是传统的“工具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心灵美、人格新、情操高、关系和,已成为新农民素质构建与成长发展的重要目标与内容。

3 传统与现代融通性

传统与现代属于不同的历史范畴。“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农业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即古代农业、传统农业、现代农业。”所谓传统,是指在传统农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农民文化、心理、劳动和身体素质,带有特定的历史印记。就其内容而言,有积极的一面,但也有因时事的变迁发展逐步走向消退或将被历史淘汰的一面,所谓现代,是指在现代科技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农村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现代农民新素质,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具体表现为适应知识经济的现代科技文化知识、应对市场经济的竞争意识和经营管理能力、符合精神文明建设的道德情操和法律意识以及顺应网络化社会发展的现代信息技术等。在历史辩证法视野下,传统与现代有着不可隔断的联系,是一个彼此交替交融演化发展的过程。首先,从二者区别来看,彼此拥有不同的价值纬度与结构形态,表现出明显的历史断代性与区别性。传统农民素质已不能适应现代农业生产与发展,必须按照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要求,进行改革与重构。但需要指出的是,强调二者区别,并不意味着排斥与否定传统中蕴涵的积极优秀的遗产,相反,则更能增强文化自觉性,促进新农民素质建设;其次,从二者联系来看,彼此又是相互依存、制约和融通发展的。现代新农民素质决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在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新农民素质建设,是一个跨越历史、面向未来、构建新质的过程。必须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根基,以现代先进文化为根本,一方面,加强与历史传统的联系,深化强化素质结构的历史文化底蕴,为传统文化释放积极因子能量提供载体和条件,为现代新农民素质构建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源泉,另一方面,推进现代先进文化建设,赋予新农民素质以时代的新蕴涵与新活力。

第9篇: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内涵范文

1.现代农业的内涵

现代农业是继传统农业之后的一个农业发展新阶段。现代农业是广泛应用现代科技、现代工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和设施装备并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的社会化农业。从全球范围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现代农业迅速发展,许多国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商品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使农业发展成国民经济中的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基础产业。现代农业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种植业、养殖业等农业部门,而是包括了生产资料工业、食品加工业等第二产业和交通运输、技术和信息服务等第三产业的内容,原有的第一产业扩大到第二三产业。现代农业成为一个与发展农业相关、为发展农业服务的产业体系。综合国内外建设现代农业的经验,对我国现代农业的基本内涵可以解释为:

1.1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物质条件武装起来的农业 农业现代化是与工业现代化的进程相适应的,是在现代工业发展之后才逐步实现的。农业生产率的大幅度提高,实际是工业物化劳动的转变。工业的发展,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创造了物质条件。农业机械的应用,使机械动力替代了人畜力,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化肥、农药的应用,使病虫害控制取得巨大突破,作物产量大幅上升;农田水利,地膜等农业设施的应用,使农业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显着提高。因此, 只有不断运用先进的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现代农业建设才能不断前进。

1.2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科学技术提升的农业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以自然科学为基础的现代农业技术体系的形成和推广,使农业生产和经营的科学化程度空前提高,特别是现代育种技术和栽培技术,精准农业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激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高了农业的抗风险能力。科技的创新带动着农业的发展。

1.3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产业体系来支持的农业 发达的支持产业是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一个重要标志。农业产业体系是多维的、网络型的和立体的,强调各环节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农业产业体系包含了多条通过不同组织形式连接起来的产业链条,形成了一个有机的产业网络体系,拥有较强的抗风险能力,一两个企业或经营者的失败不会带来毁灭性的影响。一般而言,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包括生产要素、市场需求、相关支持产业、产业组织四个方面主要因素。

1.4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经营形式来推进的农业 用现代经营方式推进农业,就是促使农业生产由自给、半自给的小规模生产向社会化的大规模商品生产转变。当今农业现代化的经营方式主要表现为产业经营一体化。其主要效应:一是有利于合理配置生产布局,二是有利于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三是有利于推进农业市场化,四是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发展各种社会化服务,保障农民的权益。实现了农村和城市生产要素的有机组合,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打破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使农业与工业的利润率接近,农村与城市协调发展。

1.5现代农业是用现代的发展理念来指导的农业 随着时代的发展,科技力量的提升,以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也应不断地变化发展。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发展现代农业是一项长期、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在做好各项基础工作的前提下,必须从我国农业发展的现状以及各地实际情况出发,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开发利用农业资源,用安全的质量标准生产现代农产品,遵循客观规律,有重点、有计划、有步骤地促进现代农业稳步健康发展。

1.6现代农业是以培养新型农民来发展的农业 现代农业必然要求农业劳动者掌握大量的知识和技能,需要劳动者有较高的现代文化、科技素质和经营管理知识。因此,为加速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我国必须尽快提高农民素质。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不同层次的科技培训,普及生态环境意识,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笔者认为还应该推进农科教结合进程,继续支持重大农业技术推广,加快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着力培育科技大户。

2.现代农业的主要类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农业越来越呈现出科学化、专业化、多样化、现代化、全球化的发展态势。由于多样化的农业具有各自的特点和职能,因此,其发展方向和经营模式也各不相同。下面就现代化农业的各种类型予以解析:

2.1绿色农业 就是将环境、资源、技术、经济、社会诸多因素结合起来,促进农业和农村的协调持续发展,这是一种在经济上、生态上都能持续的农业,既保证农民收入,又保护环境,同时保证农产品安全性的农业。绿色农业关注土壤与人类健康,改善食物的营养与人类身体健康,其根本在于维护土壤健康,改善土壤肥力。一般情况下,绿色农业不用化肥、农药及其他合成的化学制品,提倡使用固氮植物,通过施用腐殖质肥料、实行作物轮作以及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等技术来保持土壤肥力。绿色农业必须是多种经营的,使农业生态系统增加稳定性,在保证最大生物量的同时,尽可能保证农村的各种景观并生产出需要的产品,使农业生态体系变得更稳定,并使乡村特有的美丽景观给人以愉快之感。

2.2工厂化农业 工厂化是设计农业的高级层次。一般是指在塑料大棚或玻璃温室内,借用阳光或人工灯光进行不间断的农业生产。相比较自然农业的靠天吃饭,工厂化农业是综合运用现代高科技、新设备和管理方法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面机械化、自动化技术(资金)高度密集型生产的农业,可以通过生物和环境的控制,使农业生产中的多种潜力得到充分发挥。由于城市有发达的信息、交通和配套的基础设施,有庞大的消费需求,未来的工厂化农业必将云集城市周边,成为都市经济的主要支柱。

2.3特色农业 特色农业就是将区域内独特的农业资源(地理、气候、资源、产业基础)开发成区域内特有的名优产品,转化为特色商品的现代农业。一般来说,特色农产品的数量规模比主导农产品的小,经济规模也不一定很大,但其产品能够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和倾慕,产品的商品率高,市场面较广。我国地区区域差异大、自然资源丰富多样,特色农产品种类繁多,大量的地方特色产品生产已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优势产区。

2.4观光农业 观光农业又称旅游农业或绿色旅游业,是一种以农业和农村为载体的新型生态旅游业。农民利用农村的设备与空间、农业生产场地、农业自然环境、农业人文资源等,经过规划设计,以发挥农业与农村休闲旅游功能,游客不仅可以观光、采果、体验农作、了解农民生活、享受乡间情趣,而且可以住宿、度假、游乐。观光农业将农业的功能从传统的生产功能扩展到生产以外的生活和休闲消费方面,因而拓宽了农业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