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现代物流业的特征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业的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业的特征

第1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2003年,省人民政府为了加强各部门相互间的协作与配合,建立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协调机制,其办公室一直设在省经贸委,实践证明省经贸委在统筹协调全省现代物流业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积累了丰富的政府主管物流的经验。但是,从物流管理体制来看,省经贸委尚属“牵头部门”,而非“主管部门”,我省至今尚无统一的政府主管物流的行政管理部门。《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规定要明确政府主管物流的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职责分工,保证各项促进措施的落实。为此,根据我省目前的物流管理体制现状,建议省人民政府理顺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建立有效协调的大物流政府管理机制,为实现我省“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把现代物流业培育成为主导产业的目标提供组织保障,在新的起点上推动现代物流业科学发展新跨越。主要建议如下:

1、明确政府主管物流的部门以及其他相关部门在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的职责分工,确保《福建省促进现代物流业发展条例》的贯彻与实施。

2、根据香港、湖北省、广州市等的经验,建议省人民政府尽快理顺物流业发展的管理体制,组建专门的物流发展管理机构“物流发展局”,对物流业实施统一归口管理,建立有效协调的大物流政府管理机制。

第2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第1章 现代物流与铁路运输. 2

1.1现代物流的概念和特征. 2

1.2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2

1.3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优势. 3

第2章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运输企业的发展. 6

2.1加快铁路运输规模化发展. 6

2.2建立快捷货运体系. 6

2.3全面开发铁路货运服务功能. 8

2.4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货物实时追踪. 9

2.5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引入和培养. 9

第3章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拓展需解决的问题. 11

3.1要建立与物流业相适应的运输组织体系. 11

3.2要建立网络化的物流组织. 11

3.3要加强物流业的现代化建设. 12

第4章 运用现代物流理念推进铁路货运发展的思路及对策. 13

第3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现代物流业;现状;问题;对策;系统工程

[中图分类号] F7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4-0099-03

[作者简介] 王忠郴,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数量经济学。(上海 201209)

一、国内外物流业发展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物流产业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的动脉和基础产业。当前,在我国实施宏观调控政策、经济快速增长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物流市场已经成为全球发展较快的市场之一。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进程中,与物流相关的理论以及具体的运输、配送、流通加工和信息传递等所形成的完整供应链中需要的各种技术方法也在不断被探索出来,并且已被越来越多的国内外企业和学者所重视。

国外物流业的发展至今已有几十年历史。首先,从国外物流管理体制研究的现状来看,以美国为典型代表的完全市场经济类型国家的物流管理体制包括“各种物流行会组织间接促进物流管理”、“联邦法院根据运输合同从法的角度管理物流”和“物流企业依据市场需要自主决定物流发展战略”,尚不存在集中统一管理物流的专职政府部门,至于企业是否从事物流业务以及制定何种物流发展战略、经营模式、竞争手段均由企业自主决定;而以日本为典型代表的后期市场经济类型国家,其物流管理体制基本上具有“虽无专职物流管理部门但又统辖大部分物流环节的政府部门”和“政府参与和组织物流行业协会,并通过这一中介渠道对本国物流进行较为集中管理”特征。

其次,从国外物流管理的政策法规来看,迄今为止包括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均未制定集中管理物流的专门政策法规,而主要是采取各自不尽相同的政策措施来引导和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例如,这些国家对物流的各个环节仍使用各自原有的政策法规。国外现代物流种种现状表明,不同经济类型的国家在不同时期各自采取了相应的战略、政策性措施和法规来促进本国物流业的发展。

应该看到,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已具备了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时机和环境。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开始在我国的运用促进了现代物流业发展。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的现状是:一方面,对物流理论研究较多而市场实践较少。仅从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来看,有关这方面理论文章颇多,但是物流专业人才缺乏、物流设施设备比较落后、市场上TPL供应商功能单一、增值服务薄弱及物流渠道不畅等,加之国外物流企业纷纷进入竞争,使得我国第三方物流仍存在着许多不够完善的地方,产生了第三方物流理论研究与市场实践脱节现象。另一方面,在生产领域中由于物流发展不够合理导致了生产过程中资源配置与工艺流程的不够合理。在流通领域中存在着传统生产与流通的分工,未将现代物流可能提供的物流工程技术充分地融入到新的商业模式中。

纵观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首先,表现为一种较为分散、低效的物流组织形式,我国物流粗放式的经营特点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变。一方面,由于比较落后的物流和巨大的库存占压资金,物流成本在交易成本中比重过大,使得我国从整体上看资本周转缓慢。另一方面,物流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水平不高,现代物流服务方式与水平还难以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其次,现代物流业还没有从根本上打破企业自循环的封闭体系,各种物流方式互不关联,涉及现代物流的有关行业、部门、系统都自成体系独立地运作,造成了不少行业、部门、系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

此外,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对策缺乏从宏观层面进行详尽分析,仍是过多地停留在研究我国配送业务中心(DC)最优位置选择、仓储、包装等具体的、个别的物流环节上。

当然,我国现代物流业既不能重新走西方国家物流发展的道路,也不应忽视目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现状,而必须从客观上针对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现状寻求一套切实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现代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这对推动涉及我国物流的产业、部门之间合理配置和协调发展将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二、现代物流业发展应思考的问题

在全面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如何从根本上寻求我国物流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存在问题的根源,进而提出当前现代物流业发展中应思考的问题是很现实的。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6个方面:

1.在我国物流发展的各个阶段,不同物流领域和地域普遍存在的问题究竟是什么?具体来说,在不同物流领域要探讨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不同领域;在不同地域中要探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大连等我国主要大中城市存在的各种问题,从中得出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现阶段中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笼统地分析,从而在根本上解决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

2.研讨产生这些普遍存在的具体问题的根源。具体来说,在各个阶段都要探讨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本性原因有哪些,例如,是来自于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还是来自于物流信息化、标准化、现代化水平不高?是来自于物流成本较高还是来自于物流运力发展滞后?等等。只有从根本上剖析原因,现代物流业才能得以健康发展。

3.在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应分别考虑全国性、地域性和行业性的现代物流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工作。这里既要分析微观层面的评价指标,也应分析宏观层面的评价指标。具体来说,现阶段这些评价指标既包括供应链、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微观层面的因素,也包括物流环境、体制和相关政策等宏观层面的因素。

4.分析影响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若干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要探讨某一关键性因素能够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于另一关键性因素时,对现代物流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的程度。此外,还要探讨若干个关键性因素之间的关联程度。例如,当“供应链”这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应探讨它将对“通关速度”、“交易成本”和“物流流程”等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和作用。

5.预测今后几年内我国现代物流可能出现的新问题。例如,基于网络的电子物流在我国兴起后可能出现的新问题,这是一个难点。应该在充分掌握国内外现代物流发展状况基础上,把握住电子物流对物流业整体发展的趋势可能产生的问题,并及时地做出科学预测,以便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做到未雨绸缪。

6.当现代物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如何及时进行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程度评价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可以避免物流业盲目发展和扩充物流资源,另一方面,可使现代物流业发展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

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几点对策

实践表明,发展现代物流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经济系统工程。由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涉及到国家产业布局、投资融资环境、税收政策、海关、运输标准以及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等众多方面,而这些方面的管理分别属于不同的政府或企业的职能部门。因此,制定各项有关物流对策时,应当从财政政策、金融政策、税收政策、吸引外资、产业政策以及加速培养我国物流管理人才等众多角度考虑,做到多管齐下,促使政府部门、金融机构、物流企业以及理论研究、教育与培训等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个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有机整体。特别是我国物流市场在经过10年的起步与发展期以后,探讨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若干合理、可行的对策更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在对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对策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目前适合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7项对策具体为:

1.我国物流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为了取得规模效应而发生资本运作的条件日益成熟,正在进入物流企业的资产整合和重组阶段。应通过物流企业之间的联合、参股、控股等方式,建立强势战略合作联盟。例如,我国的中铁行包与中铁快运的整合、中邮速递与中邮物流的整合、中远物流、中外运股份和中储股份等物流公司的上市都充分证明了这一趋势。

2.在理论研究上要强调务实。在跟踪国际物流业理论研究动向时,更应该具体分析我国具体国情和物流企业的具体条件。例如,在研究市场竞争对手时,对短期内不能改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我们应该把它作为约束条件来研究。对我国当前仓库分散的现状,要加强信息技术,合理调配,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再例如,在研究发展第三方物流时,可通过鼓励合资、合作、兼并等整合措施,以扩大现有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经营规模。

3.在现代物流管理体制上,由于涉及到物流企业、经贸、财税、工商、内贸、外贸和交通等多个部门,因此,有必要建立以政府部门牵头的、协调物流企业、财政、金融、税收、吸引外资、产业政策等方面的综合机制,以加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协作性,创造一个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体制、规划、政策和物资基础环境的综合体系。

4.目前,我国整个物流专业人才缺口达500万人,而2010年高级人才的需求量达到40万人,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现代化的一个瓶颈问题。因此,在教育培训上要根据物流学科具体特点与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形成基础理论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各种层次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学历教育与在岗培训相结合的“三个结合”。在依托高等教育培养专门的物流人才的同时,应加强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以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需要。

5.在不同领域和不同地域应当有不同的发展思路。物流的发展不仅应当符合中国发展的国情而且应当符合不同领域的实际情况。例如,在不同领域中,对外贸易物流、商业物流、工厂物流、重要产品物流和农业物流等都要各自注重研究自身发展的对策。这必将有利于包括由专业物流企业、传统仓储运输企业转化的物流企业、工商企业自身成立的物流部门和物流公司、外资(合资)物流企业和物流软件供应商等我国各类物流企业的共同与协调发展。

6.在税收对策上,解决现行税收政策的某些方面对于各类物流行业发展均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制约问题,可以考虑对物流总商实行类似于增值税方式的税收制度,扣除转包部分,仅对增值服务的部分增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国内大型物流企业在大范围内进行业务整合与发展,而且也会促使其它物流企业本身的发展,从而达到扩大税基增加税收目的。

7.物流信息化建设将进一步促进物流现代化建设,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建立一个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优势互补。当前,尽管物流的各个环节和电子商务已有了一些现成的软、硬件系统,但各个系统如何协调配合,实现企业、政府电子商务系统与内部集成化信息系统、伙伴间纵向信息的集成,形成开放式的集成化物流系统尚待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管理。为此,可考虑建立内部物流的信息化建设与外部物流信息平台的接口,从而实现政府信息、企业信息和社会信息的整合,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整体管理水平。

从制订政策的原则上来看,适应现阶段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应实现以下3个方面的重大转变:一是从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转变;二是从数量型发展向质量型发展转变;三是从物质型发展向知识型发展转变。

在切实制定好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有关对策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3点。

首先,对于不同物流领域和不同地域在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的过程中应该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例如,上海市政府规划在“十一五”期间着重发展三类物流,即陆、海、空港的口岸物流,商业零售行业的配送物流和依托信息平台的电子商务物流,从而为今后对策研制、方案实施和调整措施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具体目标。

其次,应用比较研究方法,将实证分析、理论探索与对策制定紧密结合起来。在广泛吸取国内外物流发展的经验教训基础上,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从中探索有益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切实可用的对策。例如,在与沃尔玛物流、日本7-11物流等反复比较的基础上,做出我国企业物流管理模式的抉择。

最后,应采取“拉动”的思维方式,即完全有必要采取宏观的调控措施来拉动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一方面,让我国一些重要地域和领域的物流企业能够率先使得物流市场得以快速健康的发展,然后去拉动其它地域和领域的物流发展;另一方面,使得物流理论研究成果有检验场所和用武之地,通过不断地进行实践反馈,更新物流理论,做到理论与实际的紧密结合。同时,我国不同规模、地域的现代物流业还应该根据实际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

参考文献:

[1]陈文玲.对发展我国物流产业的调查与思考[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5).

[2]陈梅君,张亦弛.物流国际化研究[J].中国流通经济,2002,(1).

[3]李纲.国外物流管理模式及我国企业的正确抉择[J].理论探索,2003,(2).

[4]中国交通运输协会.国外物流发展状况及趋势[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4).

[5]陈为涛,肖慧超,张弥嗪.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及对策[J].物流科技,2002,(5).

[6]孙光圻,倪玮,姜梅,张维国.国外物流管理体制及政策研究[J].商品储运及养护,2002,(1).

[7]王忠郴,胡建华.物资生产、人的生产和环境生产之间总的和谐度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0,(4).

第4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中国物流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一、现代物流的概念

现代物流是指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集成式管理,其任务是尽可能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为顾客提供最好的服务。

在本质上,现代物流与传统运输是有区别的。它不是传统运输内容简单的相加,而是把它们融合成一个整体,形成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具有实用性的、高效的体系,以适应现实生活需求的不断变化。

二、中国现代物流的现状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物流业也进入了重要的崛起阶段。虽然中国一直有着运输、仓储等传统的物流项目,但是目前的现代物流业还没有形成体系,还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近几年来,由于我国政府和各省市政府对现代物流有了全新的认识,明确了其对于经济发展、投资环境、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性,而对现代物流发展进行了大力的扶持。随着物流界的一些先驱人物的探索,我国工商企业的物流发展较为迅速,第三方物流也开始进入稳定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市场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大大增加,生产企业对物流的重视有了一个从营销策略到营销战略的质的提升。开始有企业尝试着将本企业的物流业务完全转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来运营,通过有效的分工协作,来提高工作效率。

市场对于物流的规模化、网络化需求越来越迫切。企业生产的产品要想到达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客户的手中,需要具有规模的、网络化的物流企业进行分销,以帮助生产企业实现产品的销售。除此之外,生产企业还可以通过物流企业的综合服务和规模效益,降低物流的总成本,以提高收益。

虽然中国对于物流理论的研究开始的并不晚,但存在着研究不够深,范围不够广的问题,随着这几年物流业的快速发展,理论研究更显得捉襟见肘,因此物流理论研究成为了中国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三、中国现代物流的不足

1、虽然我国物流业有较大发展,但其生产力水平仍然处于相对落后地位。2001年,中国的第三产业的产值占GDP的33.6%,相对于发达国家在1998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为65%左右的数据来看, 我国生产力水平确实较低。相比于美国物流费用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9%,我国高达40%的数据来看,我国现代物流业还拥有广阔的提升空间。

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评判一个国家生产力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物流便属于第三产业,从其比例看,我国生产力水平确实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2、虽然部分企业已经开始接受第三方物流的经营模式,但仍有部分企业在观念上没有从传统的物流模式中跳脱出来,不能在自营物流方式和第三方物流中作出正确的取舍。

概括地讲,中国还需大力培育第三方物流人才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以形成健康的第三方物流市场。?

四、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意义

1、促进物资流动,节约成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中国物流业的大力发展不仅能促进我国经济的增长,还能使国内其他产业得到发展,如工业、贸易、信息产业等产业。

2、有利于国外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的引进和学习。通过吸引外资,不仅可以使国内外物流企业相互竞争,也对提高中国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和素质有重要的意义。

3、有利于培养更多的物流专业人才。由于中国现代物流的大力发展,人才资源也成了不可或缺的因素。通过跟国外物流商进行交流学习,组织培训和人才交流,可以培养更多的物流管理人员,加速中国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进程。

五、中国现代物流发展趋势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实现,中国现代物流也受其影响,向着数字化、网络化、信息化的特征发展。现代物流是一种管理组织的艺术,是被公认的能降低企业物资消耗,提高生产效率的第三利润源泉。就我国目前的物流业的发展来看,未来可能会出现如下几种发展趋势:

1、第三方物流服务成为新兴物流形式。常见的第三方物流服务有以下几种:报表管理、咨询、海关、运费谈判、信息管理、货物集运、仓储、运费支付等。物流企业只有利用自己现有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才能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2、物流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将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的货物数量庞大,种类繁多,且运输周期距离都较长,各种信息都在随时变化,若还采用传统的方式进行管理,将会存在很多问题。所以现代物流向着信息化的方向发展是势在必行的。

物流信息化要实现物流信息的商品化、物理信息存放的数字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信息机化、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和物流业务数据的共享化等。

3、现代物流的工作人员将会向着更加专业的方向发展。随着现代物流技术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对于物流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在不久的将来,物流作业很可能会发展成在物流据点和运输网络中进行,同时,全球化趋势加剧,也会增加物流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程度,因此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物流专业程度是必要的。

4、随着全球污染的加剧,未来的新兴产业必将朝着绿色环保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学也不例外。物流行业是一个能源消耗较大的行业,尽快采取措施节能减排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如:减少空驶浪费,选用节能环保车辆,提高货车运行效率等。

参考文献:

[1]侯茂章,夏金华.重视和发展我国物流[J].农业经济, 2004.

[2]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中国物资出版社,2001.12.

[3]周铁荣,范炳全.第三方物流市场供求及发展趋势[J].现代邮政,2004.

[4]马健平.现代物流配送管理,中山大学出版社,2003.09.

第5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我国的传统物流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时代,主要是以行政区划建立的各国营储运企业,它适应了当时“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的货物储存和运输,而改革开放后我国消费市场的顾客需求已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了适应顾客需求的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了大规模改组,也带来了物流渠道的重组,其结果是在商流领域出现了多级经销制、多级制、多级代销制及配送制(配送制度被视为具有商流功能的一种流通形式),物流领域则出现了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为客户提供专门的物流配送服务。传统的储运企业所提供的简单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重组中逐步被集成化、系统化与增值化的现代化物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大量涌现对传统的储运企业提出了挑战,以期占有更多的国内物流市场。

从传统物流渠道的角度来看,商流是从制造商经批发商、零售商到消费者的,与之对应的传统物流则是从制造商经储运企业到批发零售企业再到消费者这样一个流程。现代物流同传统物流相比突出特征表现为:物流反应快速化;物流功能集成化;物流服务系列化;物流作业规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经营市场化;物流手段现代化;物流组织网络化。衡量现阶段的物流发展水平,应以上述“八化”作为一个基本的评价指标。面对顾客需求变化、流通渠道重组及我国加入WTO所带来的挑战,加快我国传统物流的现代物流转型速度,推动物流产业新一轮革新,实现新世纪我国现代物流产业形成已成为目前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

物流业转型面临诸多问题

尽管近期我国物流业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总体上还处在一个从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期,物流总体发展水平比较落后,与现代物流的“八化”要求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

我国物流基础设施落后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社会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二是物流企业内部设施落后。

长期以来,由于国家财政对物流基础建设投资力度不够,造成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大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来虽然国家财政加大了对物流基础设施投资力度,每年投资额达到了GDP的5%,但由于“重生产轻流通”的传统思想影响,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总体规模仍然偏小,不仅落后于发达国家,而且同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存在较大差距。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使得我国交通运输矛盾异常突出,主要表现为运输线路里程少、密度低、运输负荷大、运力紧张、陆运“瓶颈”制约问题尤为突出。

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分布不合理,54%分布在东南沿海,30%分布在中部,16%分布在西部。虽然近几年政府加大了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但物流基础设施整体落后现象一时无法彻底改变,这一切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应用和开发。

在物流行业内部也存在物流设施落后的问题。我国物流业所拥有的一些设备和设施,多数是上世纪20~60年代兴建和配置的,大部分设施已经陈旧老化,装卸搬运机械化、自动化水平低下,难以适应现代物流业作业的要求。物流行业内部设施建设的落后直接导致了物流运输和仓储存管的现代化水平不高,专业化作业程度较低。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单元操作、购货、运输、装卸、制单等操作许多还由人工完成,货物流转周期长、库存量大、库存成本高给企业和社会造成极大浪费。

物流技术落后,突出表现为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落后

物流技术一般是指与物流要素活动有关的所有专业技术的总称。不仅包括各种操作方法、管理技能等硬技术,如流通加工技术、包装技术、物品标志技术、物品运输技术,也包括软技术,如物流规划、物流设计、物流策略与评价等物流解决方案,尤其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日益普及应用,物流技术中综合了许多现代信息技术,如GIS、 GPS、 EDI、 EOS、 barcode等。

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的技术水平远落后于发达国家物流企业,既体现在硬技术方面的建设应用不足,更突出表现为软技术方面的严重滞后,许多物流企业由于资金短缺,在物流设施上投资不够,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储运企业面临严重的设施老化、物流作业手段落后问题,致使物流作业效率低下,费时费力,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导致信息加工和处理手段十分落后,不能满足商家追求快速反应和为顾客提供最大化的增值服务的要求。

物流资源利用率低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绝大部分企业都拥有自己的物流设施,经济体制转轨后由于第三方物流发展缓慢,部分企业仍在盲目发展物流设施,这种“大而散”、“小而全”的物流布局,不仅阻碍了我国物流业快速发展,同时也造成大量资产的闲置和资金浪费,不符合物流行业社会化的发展趋势。以仓储业为例,我国仓储业的工地、仓库等资源丰富,并有长期从事物流业的基础和一定客户群,但仓库的年均吞吐次数仅为3~4次,利用率极低。

据中国仓储协会组织的“中国物流市场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物流设施利用率低,物流供给企业不能通过自身成本的降低来优化客户的物流成本,例如汽车回程空驶车率达37%,库房利用率为79.1%,铁路专线利用率只有54%等等。

物流发展观念落后,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由于受多年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 物流理论一直未受国内企业和学者的重视,目前还处在介绍接受国外先进物流理论时期,缺乏理论创新和突破,还谈不上物流理论的系统化、科学化和体系化。这些都促使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陈旧,缺乏系统的物流知识,市场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淡薄,不能运用现代物流理论来施行物流运作,导致物流企业的作业效率低下,运作成本过高,资源浪费严重。

除了观念落后以外,我国物流还面临人才奇缺的难题。由于长期以来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影响,国家对物流基础理论研究的人才培养不够重视,物流教育水平落后。在全国高校中设置物流专业或开设物流课程的仅占总数1%,硕士生教育刚起步,博士教育还未开始。除了教育性开发不足外,还有国家物流政策滞后等其他企业外部因素,这些因素导致物流专业人才严重不足,高级人才如物流经理更是奇缺。据资料显示:在我国物流行业中,具有中专以上学历的人占7.5%,这一水平远低于其他行业,而且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出现了老化等现象。据北京一家专门为外资企业服务的猎头公司介绍,目前外资企业需要的物流经理人才日益增多,但北京人才市场上符合要求和条件的物流人才却是凤毛麟角。

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着力点

根据以上对我国物流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发现,造成我国物流业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源于两点:一是体制;二是粗放性经营。解决体制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和政策支持,而解决粗放性经营的问题,除了政府必要的宏观调控外,更重要的是依靠企业的自身努力。

笔者认为,发展我国现代物流应从如下三方面去实施努力:

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

首先,协调政府管理职能,为物流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这点很重要,从发达国家经验看,欧盟、美国、日本等在这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其次,要打破垄断,减少政府干预,创造充分竞争的市场环境。再者政府应加强物流基础设施投入,为物流业健康发展提供运行平台。还有,推进物流产业标准化进程很重要,这点欧盟各国做得很好,值得我国借鉴。他们的主要做法是:第一,针对物流基础设施装备制定基础性通用性标准,例如统一托盘标准、车辆承载标准、物品条码标准等以保证物流活动顺利进行;第二,针对安全和环境制定强制性标准,如空气清洁法、综合环境责任法等;第三,支持行业协会对各种物流作业和服务制定相关行业标准,如欧洲物流协会制定物流用语标准、物流从业人员标准等。最后,政府制定必要的多向型政策,引导鼓励物流业发展,并且支持物流知识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加快物流现代化的进程。

推动物流技术现代化

首先要完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的基础设施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我国在物流基础建设方面,应由各级政府充当投资主体,要合理布局,避免重复建设。其次要提高物流装备现代化水平。面对入世和发展现代物流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重视物流装备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一方面也要支持和资助科研工作在物流方面的研究和创新,鼓励企业建立物流研究机构,鼓励产、学、研结合,加强应用性物流装备的开发和利用。再者,要用信息技术改造我国物流行业。现代物流发展是以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特征的,发达国家现代物流起步较早,从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商用化开发信息技术就被广泛应用到物流领域,时至今日,无论从信息技术应用深度还是相应的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手段,第三方物流方面都已相当成熟,并形成了一个及时、高效、反应快速的物流网络。相比之下,我国还处在现代物流信息化管理的起步阶段,因此加强物流信息化技术开发利用已刻不容缓。在这个问题上,应当政府推动建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企业行动建设现代物流管理系统,两者形成合力,更快地加强信息化技术发展速度。

推动物流管理现代化

第6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现代物流; 税收优惠政策。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物流活动模式。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很大,然而建立在传统行业基础上的现行税收政策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不适应,亟须进一步优化。

一、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河南省政府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良好。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腹地,位于沿京广、陇海、京九“两纵一横”经济带的交汇处,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都交汇于此;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河南省已建成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民用机场; 2011 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5 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 1 位,实现94% 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 此外,河南省拥有 3 个一类口岸、9 个二类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b 型保税物流园区。可以说,中原经济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是我国多方向跨区域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网络交会的枢纽地区,也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战略枢纽。这些都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快。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2010 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500 000亿元,增长 31. 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16 个百分点; 全省物流业完成增加值 743. 5 亿元,增长13. 6% ,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0. 5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 33. 8%,进出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 18%; 全省货运量增长 19. 3%,总量位居全国 第 三 位、中 部 第 二 位; 货 物 周 转 量 增 长16. 1% ,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目前,河南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逐步增强。

3.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规模小。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大多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显现。据悉,河南省现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 3 200 户,其中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企业的道路货运企业 914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8. 6%; 年缴纳营业税 50 万元以上的道路货运业纳税企业 76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 4%。截至 2012 年 7 月,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 8 批近 2 000 家企业为试点物流企业,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而在这 8 批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中河南只有 58 家。与中西部省会城市比较,郑州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不多,规模普遍低于重庆、西安和武汉的物流企业。

4. 中原经济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

中原经济区现有物流企业在物流库存管理、信息服务、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的业务开展不足,大多数物流业企业只从事传统的、简单的物流服务业务,如运输和仓储服务等,使物流企业的进入门槛偏低,效益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一是物流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用物流通道和多式联运、仓储配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资源缺乏有效配置; 二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低,如有些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电子商务网络,erp 等物流管理软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税收优惠政策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直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对现代物流业适当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可减轻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也能够鼓励社会资本的积极进入,培育壮大物流企业的发展。

1. 调整物流市场产品结构。

目前,中原经济区市场上物流产品供给失衡,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征,即传统物流产品供给较多,现代化的物流产品供给少; 商贸物流产品供给多,生产性物流服务供给少; 低端产品供给多,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资源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有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将有助于物流市场产品供应结构的改变,促进市场均衡发展。

2. 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成本高企,严重影响了其自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物流成本高企的原因,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劳动力、燃料、土地使用成本的刚性上涨,这些要素的价格都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又都是无法主观去降低的。物流成本高企的另一原因是物流行业税费偏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现代物流业的税收法律制度,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三、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1. 流转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列入国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的物流企业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2) 对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其从事快递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统一使用快递业务专用发票。

( 3) 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 4) 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外的企业报关进入物流中心的货物,企业可凭出口报关单及其他规定凭证,向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 免)税; 物流中心外的企业从物流中心运出货物,海关对报关的货物按照现行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征收或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5) 对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内的企业在物流中心内加工的货物,凡货物直接出口或销售给物流中心内其他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对物流中心企业之间或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免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6) 物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投资用于自营物流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购置的进口设备,可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 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对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新设立的基地航空公司,自开业年度起,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河南省留成部分,实行前三年补助100% 、后两年补助 50% 政策。企业所得税从有税源入库年度起计算。

( 2)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6 万元( 含 6 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 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3) 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指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项目) 的投资经营所得,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 包括自用和出租) 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 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中的税收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物流业税收政策,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税收问题,阻碍了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物流业存在重复纳税。

物流业重复纳税主要体现在营业税方面,在租赁业务、网络分包业务以及业务等领域体现的更为突出。其中,在租赁业务方面,试点物流企业已不存在营业税重复纳税问题,但河南省纳入试点范围的物流企业所占比重极小,而非试点企业不能享受该政策,造成新的不公平。在网络分包业务方面,按照我国营业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整单的金额缴纳营业税,外围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也要全额缴纳营业税。在业务方面,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时,会包括一部分本应由客户自己负担的报关费、检疫检验费、运输费用等,在缴纳营业税计算营业额时,各级税务部门又不予以扣除,出现重复纳税情况。

2. 物流企业税负过重。

( 1) 营业税。我国物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 ~ 5% ,税率并不高,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物流业技术含量低,是劳动密集型微利行业,毛利只有 4% ~5%,缴纳 25%企业所得税的税后利润仅剩下 1% ~2%,并不高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业来说却显得税负过重。

( 2) 增值税。我国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物流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钢板、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费用仍不得抵扣,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 3) 房产税。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缴纳房产税时要区分两种不同情况,一是房产自用时,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适用 1. 2% 的税率; 二是房产出租时,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12%。然而,物流企业出租仓库的租金收入,除了按以上规定依法纳税外,还要缴纳 5% 的营业税,税负达 17%,并有重复纳税问题。

五、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2011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减轻物流行业的税收负担。笔者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对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 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 1) 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自给自足的物流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功能,力争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外部化中有所作为,鼓励企业剥离自有物流资源,克服中原经济区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需求不足的制约。

( 2) 鼓励发展农村物流。中原经济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加工集聚区,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前农村物流分散、物流技术落后、农资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成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物流体系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农村物流业务。

( 3) 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大型物流企业优势明显,如在服务的优质化和远距离运输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应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 4) 鼓励物流企业购进先进设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物流企业在物流设备上投入不足,不注重技术改造和物流设备升级,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缓慢。税收优惠政策应鼓励物流企业更新设备,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

2. 流转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在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所有企业、所有业务中,全部实行营业税差额征收,取消税收试点,使所有的物流企业享受公平税负。

( 2)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仓储、租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营业税税率由 5%降低到 3%。

( 3)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仓库及其附属设施免征营业税;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固定资产免征营业税。

( 4) 对所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物流企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而不是仅限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

( 5) 对中原经济区所有农产品物流免征增值税。

3. 所得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作为小型微利企业,不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人员、收入的限制,直接按 20%的税率纳税。

( 2) 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的研发费在税前列支; 中原经济区物流行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办法。

( 3) 对中原经济区新开办的物流企业享受为期 1 ~2 年的免征所得税优惠; 对经营货运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 4) 对参加中原经济区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二免二减半”的优惠政策;对物流相关的兼并重组企业给予“一免一减半”

的所得税优惠。

( 5) 对中原经济区农村现代物流企业实行三年或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款。

4.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 1) 对中原经济区新引进的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集团总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所属仓库,不论是否出租,均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

参考文献:

[1]薛 钢,郭扬虎。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研究[j]。 中国财政,2007,( 1) :51 -52.

[2]王冬梅,鞠颂东。 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 1) :25 -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 河南省政府网,2010.

[4]马海涛,肖 鹏。 中国鼓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剖析与优化思路[j]。 财政监督,2011,( 8) :12 -15.

[5]孟宵冰。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j]。江苏商论,2010,( 6) :80 -84.

[6]任常军。 论我国物流业税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 24) :72 -75.

[7]吴 静。 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j]。 物流经济,2010,( 3) :34 -39.

[8]李利晓。 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江苏商论,2010,( 6) :91 -93.

第7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 中原经济区; 现代物流; 税收优惠政策。

现代物流是指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整合运输、包装、装卸、搬运、发货、仓储、流通加工、配送、回收加工及物流信息处理等各种功能而形成的综合物流活动模式。现代物流业是新兴的生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加速器。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尚处于发展阶段,发展潜力很大,然而建立在传统行业基础上的现行税收政策与现代物流业发展不适应,亟须进一步优化。

一、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特点。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中,河南省政府把现代物流业列为河南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机遇和困难并存,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原经济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良好。

中原经济区地处我国腹地,位于沿京广、陇海、京九“两纵一横”经济带的交汇处,中国两大铁路干线京广和陇海铁路、两大高速公路干线京珠和连霍公路都交汇于此; 郑州北站是亚洲最大的铁路编组站,郑州东站是全国最大的零担中转站,郑州站是全国最大的客运站之一; 河南省已建成郑州、洛阳和南阳三个民用机场; 2011 年,河南省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 5 000 公里,位居全国第 1 位,实现94% 的县市通达高速公路; 此外,河南省拥有 3 个一类口岸、9 个二类口岸和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B 型保税物流园区。可以说,中原经济区承东启西、连南通北,是我国多方向跨区域的交通要冲和多种交通网络交会的枢纽地区,也是东部产业转移和西部资源输出的战略枢纽。这些都为发展物流业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速度快。

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断拓展,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型步伐加快,市场主体和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2010 年,河南省社会物流总额超过 500 000亿元,增长 31. 1%,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16 个百分点; 全省物流业完成增加值 743. 5 亿元,增长13. 6% ,比全国平均水平快 0. 5 个百分点。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增长 33. 8%,进出口货物物流总额增长 18%; 全省货运量增长 19. 3%,总量位居全国 第 三 位、中 部 第 二 位; 货 物 周 转 量 增 长16. 1% ,总量位居全国第六位、中部第一位。

目前,河南把物流业定位成战略性新兴产业,物流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和服务作用逐步增强。

3.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规模小。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大多是中小型企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显现。据悉,河南省现有规模以上物流企业 3 200 户,其中认定为自开票纳税企业的道路货运企业 914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8. 6%; 年缴纳营业税 50 万元以上的道路货运业纳税企业 76 户,占规模以上物流企业的 2. 4%。截至 2012 年 7 月,国家税务总局先后确认了 8 批近 2 000 家企业为试点物流企业,享受营业税差额纳税政策,而在这 8 批试点物流企业名单中河南只有 58 家。与中西部省会城市比较,郑州有竞争实力的物流企业不多,规模普遍低于重庆、西安和武汉的物流企业。

4. 中原经济区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薄弱。

中原经济区现有物流企业在物流库存管理、信息服务、成本控制、物流方案设计等物流增值服务方面的业务开展不足,大多数物流业企业只从事传统的、简单的物流服务业务,如运输和仓储服务等,使物流企业的进入门槛偏低,效益差。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适应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进展缓慢。一是物流园区公共基础设施缺乏,专用物流通道和多式联运、仓储配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物流资源缺乏有效配置; 二是物流企业信息化程度和技术装备水平低,如有些中小企业还没有进入电子商务网络,ERP 等物流管理软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二、税收优惠政策是现代物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工具。

税收作为国家调控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工具,一直在实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税收优惠政策是国家调控经济的重要政策工具,具有明显的导向作用,对现代物流业适当制定一些优惠政策可减轻现代物流业的税收负担,也能够鼓励社会资本的积极进入,培育壮大物流企业的发展。

1. 调整物流市场产品结构。

目前,中原经济区市场上物流产品供给失衡,呈现出三多三少的特征,即传统物流产品供给较多,现代化的物流产品供给少; 商贸物流产品供给多,生产性物流服务供给少; 低端产品供给多,高附加值服务项目少,市场产品结构不合理,专业化水平低,资源条块分割现象严重。有效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将有助于物流市场产品供应结构的改变,促进市场均衡发展。

2. 降低物流企业经营成本。

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成本高企,严重影响了其自身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关于物流成本高企的原因,最明显的一点就是劳动力、燃料、土地使用成本的刚性上涨,这些要素的价格都不以企业的意志为转移,又都是无法主观去降低的。物流成本高企的另一原因是物流行业税费偏高。这要求我们必须尽快完善现代物流业的税收法律制度,降低纳税人的纳税成本,提升现代物流业的利润空间。

三、中原经济区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的主要内容。

目前,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可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主要包括:

1. 流转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列入国家试点物流企业名单的物流企业享受差额缴纳营业税等税收优惠政策。

( 2) 对取得快递业务经营许可证的快递企业,其从事快递业务按“邮电通信业”税目征收营业税,并统一使用快递业务专用发票。

( 3) 自2012 年1 月1 日起,对从事蔬菜批发、零售的纳税人销售的蔬菜免征增值税。

( 4) 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外的企业报关进入物流中心的货物,企业可凭出口报关单及其他规定凭证,向主管退税机关申请办理出口退( 免)税; 物流中心外的企业从物流中心运出货物,海关对报关的货物按照现行进口货物的有关规定征收或免征进口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5) 对保税物流中心( B 型) 内的企业在物流中心内加工的货物,凡货物直接出口或销售给物流中心内其他企业的,免征增值税、消费税。对物流中心企业之间或物流中心与出口加工区之间的货物交易、流转,免征流通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

( 6) 物流企业在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投资用于自营物流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购置的进口设备,可享受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2. 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

( 1) 对在郑州新郑国际机场新设立的基地航空公司,自开业年度起,缴纳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等税金的河南省留成部分,实行前三年补助100% 、后两年补助 50% 政策。企业所得税从有税源入库年度起计算。

( 2)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至 2015 年 12 月 31日,对年应纳税所得额低于 6 万元( 含 6 万元) 的小型微利企业,其所得减按 50% 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按 20%的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3) 对企业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 指国家《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企业所得税优惠目录》规定的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项目) 的投资经营所得,经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自项目取得第一笔生产经营收入所属纳税年度起,第一年至第三年可免交企业所得税,第四年至第六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

3.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

自 2012 年 1 月 1 日起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止,对物流企业自有的( 包括自用和出租) 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 50%计征城镇土地使用税。

四、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中的税收问题。

近年来,我国不断完善物流业税收政策,但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的税收问题,阻碍了现代物流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1. 物流业存在重复纳税。

物流业重复纳税主要体现在营业税方面,在租赁业务、网络分包业务以及业务等领域体现的更为突出。其中,在租赁业务方面,试点物流企业已不存在营业税重复纳税问题,但河南省纳入试点范围的物流企业所占比重极小,而非试点企业不能享受该政策,造成新的不公平。在网络分包业务方面,按照我国营业税法的规定,企业按照整单的金额缴纳营业税,外围分包企业按照分包协议上的价款也要全额缴纳营业税。在业务方面,物流企业在从事业务时,会包括一部分本应由客户自己负担的报关费、检疫检验费、运输费用等,在缴纳营业税计算营业额时,各级税务部门又不予以扣除,出现重复纳税情况。

2. 物流企业税负过重。

( 1) 营业税。我国物流业的营业税税率是3% ~ 5% ,税率并不高,但从目前实际情况看,我国物流业技术含量低,是劳动密集型微利行业,毛利只有 4% ~5%,缴纳 25%企业所得税的税后利润仅剩下 1% ~2%,并不高的营业税税率对物流业来说却显得税负过重。

( 2) 增值税。我国已实行消费型增值税,企业购进固定资产的进项税额可以抵扣。但物流企业在购进固定资产过程中发生的钢板、水泥、混凝土等材料费用仍不得抵扣,加重了物流企业的税收负担。

( 3) 房产税。按照我国现行法规,缴纳房产税时要区分两种不同情况,一是房产自用时,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适用 1. 2% 的税率; 二是房产出租时,以房产租金收入为房产税的计税依据,适用税率 12%。然而,物流企业出租仓库的租金收入,除了按以上规定依法纳税外,还要缴纳 5% 的营业税,税负达 17%,并有重复纳税问题。

五、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2011 年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明确要求根据物流业的产业特点和物流企业一体化、社会化、网络化、规模化发展要求,统筹完善有关税收支持政策,切实减轻物流行业的税收负担。笔者结合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需要,对中原经济区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提出如下建议。

1. 明确税收优惠政策支持的重点领域。

( 1) 鼓励发展第三方物流。自给自足的物流模式成本高、效率低,第三方物流是物流业发展的方向,要充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的引导功能,力争在企业内部物流资源外部化中有所作为,鼓励企业剥离自有物流资源,克服中原经济区第三方物流业发展中需求不足的制约。

( 2) 鼓励发展农村物流。中原经济区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和粮食加工集聚区,发展农村物流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当前农村物流分散、物流技术落后、农资物流信息化水平低等问题成为中原经济区农业物流体系发展的瓶颈,应充分利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开展面向农村物流业务。

( 3) 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大型物流企业优势明显,如在服务的优质化和远距离运输设计等方面表现突出。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数量多,但规模不大,应采取税收优惠政策鼓励物流企业兼并重组,走规模化发展道路,提高物流企业竞争力。

( 4) 鼓励物流企业购进先进设备。中原经济区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状况不容乐观。大多数物流企业在物流设备上投入不足,不注重技术改造和物流设备升级,现代物流技术应用缓慢。税收优惠政策应鼓励物流企业更新设备,提高物流企业服务能力。

2. 流转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在中原经济区物流业所有企业、所有业务中,全部实行营业税差额征收,取消税收试点,使所有的物流企业享受公平税负。

( 2)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业、仓储、租赁、配送等各个环节的营业税税率由 5%降低到 3%。

( 3)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仓库及其附属设施免征营业税; 中原经济区传统工商企业向专业物流企业转让自有固定资产免征营业税。

( 4) 对所有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物流企业,免征关税和进口环节税,而不是仅限于综合保税区、保税物流中心和出口加工区。

( 5) 对中原经济区所有农产品物流免征增值税。

3. 所得税优惠政策建议。

( 1) 将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作为小型微利企业,不受小型微利企业的人员、收入的限制,直接按 20%的税率纳税。

( 2) 对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的研发费在税前列支; 中原经济区物流行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办法。

( 3) 对中原经济区新开办的物流企业享受为期 1 ~2 年的免征所得税优惠; 对经营货运行业的外商投资企业,经营期在 10 年以上的,可以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所得税优惠。

( 4) 对参加中原经济区重点物流园区建设的企业实行企业所得税“二免二减半”的优惠政策;对物流相关的兼并重组企业给予“一免一减半”

的所得税优惠。

( 5) 对中原经济区农村现代物流企业实行三年或五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税款。

4. 其他税收优惠政策建议。

( 1) 对中原经济区新引进的物流企业区域性总部、集团总部,经有关部门批准,免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 2) 中原经济区物流企业所属仓库,不论是否出租,均以房产余值计算缴纳。

参考文献:

[1]薛 钢,郭扬虎。 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研究[J]。 中国财政,2007,( 1) :51 -52.

[2]王冬梅,鞠颂东。 中国物流业税收负担水平分析[J]。中国流通经济,2009,( 1) :25 -27.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河南省现代物流业加快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EB/OL]。 河南省政府网,2010.

[4]马海涛,肖 鹏。 中国鼓励技术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现状剖析与优化思路[J]。 财政监督,2011,( 8) :12 -15.

[5]孟宵冰。 借鉴国外经验完善我国物流业税收政策[J]。江苏商论,2010,( 6) :80 -84.

[6]任常军。 论我国物流业税收制度的发展与完善[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 24) :72 -75.

[7]吴 静。 促进物流业发展的税收政策探析[J]。 物流经济,2010,( 3) :34 -39.

[8]李利晓。 河南省物流产业发展对策研究[J]。 江苏商论,2010,( 6) :91 -93.

第8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铁路货运;现代物流;转型

目前伴随着世界范围内的互联网科技不断快速发展,依托互联网的平台,经济已经全球化,同时电子商务业务也在不断地被广泛应用,现代物流也随着电子商务逐渐的发展起来。作为世界范围内最具发展前景的一种服务类行业,现代物流已经渗透到了人们生活中。铁路运输作为我国运输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承担着很重的运输任务,但随着现代物流行业的发展,铁路运输在社会总运输中较公路运输占比正在逐渐下降。因此铁路应该积极地向着现代物流转型,争取继续更好地为我国运输行业做出贡献。铁路行业的发展离不开现代物流先进理念的支持,同样我国现代物流的发展也离不开铁路运输的资金、物力支持。目前,铁路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应该怎样在现有的货运资源基础上,更加稳定、快速地向现代物流进行转型。

如何在符合现代物流客观发展需求的基础上,将铁路综合货运能力体现出来,提升铁路运输在全社会运输行业当中的竞争力,对于我国铁路的发展战略有非常积极的意义,是铁路运输的一项重要战略规划。

1 我国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的相关内容

关于我国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相关内容,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的概念。第二个方面是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1.1 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的概念

铁路货物运输主要是指利用铁路各条线路及铁路的运输设备进行的运输活动。铁路货运的主要特点是有较快的货物运输速度,同时有较大的运输能力,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较小,能够较为安全地进行货物的运输。现代物流主要是依托了信息资源将货物运输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1.2 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的基本特征

铁路运输的特征主要有两个。第一个是货物的流程简明。第二个是货物运输服务的单向性。现代物流的特征主要是能够有规律地进行货物运输,多层次的进行货物运输服务。

2 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论证点

关于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必要论证点,文章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意义。第二个方面是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可行性。

2.1 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意义

一是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铁路货运的长期发展。二是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业激烈竞争的必要结果。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2.1.1 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有利于铁路货运的长期发展

我国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各个行业的发展。铁路运输在发展过程中,为了迎合各个层面的要求,必须要升级管理理念。现代物流的管理理念就能够更好地服务于铁路运输的发展。

2.1.2 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是我国物流业激烈竞争的必要结果

伴随着货物运输市场的进一步开放,竞争也在不断地加剧,为了能够在市场上占得一席之地,铁路运输必须要大力地向现代物流转型。

2.2 铁路货物运输积极向现代物流转型的可行性

2.2.1 我国相继出台的有关国家政策及我国现阶段的铁路建筑规划都能够对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帮助和支持

根据《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自2009年开始,铁路将开始加大安排基本建设投资,这些基础建设政策的出台为铁路物流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契机,从而必将推动整个物流产业的升级。

2.2.2 铁路货运和现代物流在工作内容及业务范围上有一定的继承性

现代物流服务的主体功能是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包装、配送和加工等,但其中两个最重要的功能环节是运输和仓储。铁路可以说是我国运输规模最大,运输方式最为传统的专业运输企业,这种业务功能上的继承性,使得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的“门槛”较低,风险也相对较小。

3 铁路货物运输向现代物流转型的主要策略

一是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要着力发展第三方的物流业务。二是铁路货物运输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中的增值业务。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 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转型要着力发展第三方的物流业务

关于这方面的阐述和分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第一个方面是铁路货运系统要成立物流营销公司来支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第二个方面是铁路货运不光要发展铁路运输,还要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门到门短途货运。下面进行详细的阐述和分析。

3.1.1 铁路货运系统要成立物流营销公司来支持向现代物流的转型

增设立铁路物流客服中心,提供咨询、取件、代办托运等手续;同时利用原有铁路场地优势,开展为客户办理包装、保管、进行分拣和配送和仓储等业务。

3.1.2 铁路货运不光要发展铁路运输,还要发展“最后一公里”的门到门短途货运

利用铁路长期经营长途货运的优势,发展“最后一公里”的接取送达业务,为货主提供承运前和交付后的延伸服务的方式实现门到门的货物运输。

3.2 铁路货物运输要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中的增值业务

3.2.1 铁路货物运输要积极的发展承运人的增值业务

通过增值业务的增加发展,有效拓展铁路运输经济效益来源,增加铁路运输能力,更好地服务于现代社会。积极开展增值业务也有利于铁路运输行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对于运输要求同样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因此铁路承运人增值业务的开展是一项与时俱进的策略。

3.2.2 铁路货物运输要向着加工―储藏―运输一体化发展

现代铁路运输不仅仅具有货物的运输能力,作为目前地面最大的运输者,铁路运输每天需要运送的货物数量巨大,且货物来源复杂,加之运输历程较长因此储藏―运输一体化是现代铁路运输新的发展趋势。另外为了方便运输货物,一些浅加工项目也可以作为新的开发项目予以拓展。

3.2.3 铁路货物运输要针对物流系统的具体设计进行咨询

现代物流具有高速高效、便捷、信息化的特点,铁路货物运输做好现代物流的增值业务,能够更好的为我国的铁路运输转向现代物流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江书陆.我国铁路运输业的九大特点[J].上海铁道科技,2004(6):8-11.

[2]牟伦英,黄丹.交通运输企业向第三方物流转型的探讨[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4(8):157-160.

[3]苏顺武.融入现代物流体系壮大铁路多元经营[J].中国铁路,2008(8):8-11.

第9篇:现代物流业的特征范文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产业结构区域市场现代物流

从世界范围看,物流对经济发展的巨大贡献,已被许多国家的实践所证实,特别是近年来,物流的系统、集约作用,又展现了它降低环境污染、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价值,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1997年开始爆发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以新加坡、香港为代表的将物流作为支柱产业的国家和地区表现了很强的抗御危机能力,这使人们对物流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又有了进一步深刻的认识和重视。

我国区域物流的弱点,概括起来就是经营分散,产业社会化、组织化程度低;物流布局不合理;物流技术含量不高,现代化程度低等。目前,沿海一些城市开始建立物流中心,在发展中向规模化、社会化过渡,这些实践行为都是基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即物流对促进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发展也促进了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第一,经济全球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全球范围内不同国家和地区进行着不同内容的经济结构调整。企业间全球范围的重新组合,使工业企业、商业企业和流通企业间的融合与联盟日趋频繁,产生许多新的管理制度的创新。供应链管理就是通过对相关企业间的资金流、物流、信息流的管理,在相关企业间建立战略性合作伙伴关系,提高整个链条上相关企业的竞争力,这直接导致专门为供应链中相关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企业组织的出现,从而促进物流业的发展。同时,各种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重新组合与配置,使得现代物流作为现代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工业化进程中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正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发展。

第二,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一般来说,区域中心城市是商品集散和加工的中心,第一、第二产业的发展优势明显,而且物流设施和基础设施齐全,流通人力资本高,消费集中而且需求量大,交通与信息发达,人才众多,城市与周围地区存在不对称性,在这种非对称结构中城市扮演着“中心地”与“增长极”的作用,以其为核心枢纽将其他地域“极化”成一个商品流通整体,所以区域经济一体化促进现代物流的发展。

根据区域经济理论,一个区域只要具备某种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这个区域与其他区域的差异就会形成一种优势,产生一种引力,有可能把相关企业和生产力要素吸纳过来,在利益原则的驱动下形成产业布局上的相对集中和聚集,从而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同时,根据区域经济产业结构协调理论,在整个产业结构中,产业结构的基本演进方向是由第一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劳动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资本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由制造初级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逐级向制造中间产品、最终产品的产业占优势比重演进。以城市为中心的物流中心正是适应区域经济理论和产业结构协调理论的要求的。

第三,企业追求利润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了现代物流发展。

随着企业对战略管理的重视,企业通过增强核心竞争能力取得市场竞争的优势已为管理者所认同。由于企业更多的是注重发挥其核心业务,即他们擅长的、具有差别化优势的业务,其他业务通过从企业外部采购,即“资源外购”获得,作为生产型企业非核心竞争能力的物流部门开始与企业本身相脱离,成为独立发展的现代物流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已经形成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采购,在本土进行研制和生产,然后再到全球范围销售这样一种运作模式,这一“购—销”模式都离不开现代物流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越来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据统计,到1999年8月底,中国累计批准设立外商投资企业33。5万家,世界500强企业已有300多家进入中国市场。外资企业的进入,一方面带来了现代物流的观念和先进的运作方式,另一方面。也迫切希望中国能有方便、及时、低成本、高效率的现代物流系统作为其跨国生产和营销的服务保障。过去主要依靠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吸引外资的做法,已不能完全适应境外投资者的需求,尤其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联系将更加密切,外资企业会更多地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企业及其产品也会更多地走向国际市场,面对这一必然趋势,同样需要发展我国的现代物流业。

我国企业长期以来“重生产,轻物流”,对生产领域内的各个环节和企业内部管理比较重视,也有一定的基础。但对生产领域以外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加工、配送等环节顾及甚少,加上历史形成的条块分割体制,“大而全”、“小而全”、“自成体系”等传统观念,在“采购黑洞”、“物流陷阱”中造成的损失和浪费难以计算,使得我国企业物流费用平均占商品价格的40%,物流过程占用的时间几乎占整个生产过程的90%,而美国的物流费用平均只占货价的10%——20%,最高为32%。巨大的反差从另一个侧面说明,我国要增强在世界经济中的竞争力,必须加强物流管理,发展现代物流业。

第四,我国经济发展的现实促进现代物流业的发展。

我国是一个大国,国土面积达960万平方公里。在这样广阔的国土上资源的分布又很不均衡,多数自然资源分布在东北、西北、西南以及北方地区,而人口多集中在中部和沿海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较好的地区,历史上就形成了原材料采掘、粗加工等基础工业远离加工工业的产业布局,物流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跨度极大,“北煤南运”,“南粮北调”等就是其中典型的例子,导致我国物流费用较高。据统计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重高达20%左右,而美国和日本只有10%和14%。因此,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是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均衡发展的客观需要。

加入WTO,开放分销服务业,对我国服务贸易业提出了严峻挑战的同时创造了相应的机遇,促使国内不同部门、不同区域和不同所有制的企业进一步消除存在于他们之间的壁垒,加快分销体制改革和结构调整的步伐。适应这一改革与调整的现代物流业必然成为现代分销网络建设中的重点之一。同时,为生产领域的开放所带动,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现代物流业也必然迅速发展。因此,扩大开放为我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二、现代物流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区域经济是一种聚集经济,是人流、商流、资本流等各种生产要素聚集在一起的规模化生产,以生产的批量化和连续性为特征。但是,聚集不是目的,要素的聚集是为了商品的扩散,如果没有发达的商业贸易做保障,生产的大量产品就会堆积在狭小的空间里,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都难以实现,区域经济的基本运转就会中断。因此,在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合理的物流系统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降低运行成本,改变区域经济增长方式。世界银行在其2000年研究报告《中国:服务业发展和中国经济竞争力》中说明,在中国有4个服务性行业对于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中国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它们是物流服务、商业服务、电子商务和电讯。其中,物流服务占1997年服务业产出的42。4%,比重最大。从市场运行成本的角度分析,物流业的突出作为是其对普遍降低社会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

物流业之所以能够显著降低交易成本,主要是因为,现代物流业的主体是由诸多节点和线路组成的网络体系。以点状松散存在的要素组成物流网络后,原来点和点、要素和要素之间偶然的、随机的关系随之变成网络成员之间的稳定的、紧密的联系。一个结构稳定、高效运作的物流网络,不仅可以减少组成要素之间的磨损和交易成本,减少用户使用网络资源和要素的成本,还可以放大各要素的功能,提高要素和整个网络的收益。

现代物流业对普遍降低交易成本所作的贡献可以从对交易过程和交易主体行为的考察中得到进一步的证实。一方面,从交易的全过程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有助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在交易过程中减少相关交易费用。由于物流合作伙伴之间经常沟通与合作,可使搜寻交易对象信息方面的费用大为降低;提供个性化物流服务建立起来的相互信任和承诺,可以减少各种履约风险:即便在服务过程中产生冲突,也会因为合同时效的长期性而可通过协商加以解决,从而避免仲裁、法律诉讼等行为所产生的费用。另一方面,从交易主体行为看,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将促使伙伴之间的“组织学习”,从而提高双方对不确定性环境的认知能力,减少因交易主体的“有限理性”而产生的交易费用;物流联盟企业之间的长期合作将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交易双方之间的机会主义行为,这使得交易双方机会主义交易费用有望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二,形成新的产业形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根据产业结构发展演进规律,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是合理化和高度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来衡量的。产业结构高度化是一次产业向二、三次产业升级演进,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演进。

现代物流的实现方法之一就是通过培育并集中物流企业,使其发挥整体优势和规模效益,促使区域物流业形成并向专业化、合理化的方向发展。现代物流产业的本质是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分工和专业化高度发展的产物。物流产业的发展将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发达国家的实践还表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推动、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既解决了当地的就业问题,又增加了税收,促进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此外,现代物流业将进一步带来商流、资金流、信息流、技术流的集聚,以及交通运输业、商贸业、金融业、信息业和旅游等多种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都是第三产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是第三产业重要的组成部分。

现代物流还有利于对分散的物流进行集中处理,量的集约必然要求利用现代化的物流设施、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协调和管理。相对于分散经营、功能单一、技术原始的储运业务,现代物流属于技术密集型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产业,具有资产结构高度化、技术结构高度化、劳动力高度化等特征。从这个角度来说,建立现代物流有利于区域产业结构向高度化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