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育率趋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区域旅游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旅游景区文化特色不够鲜明,主题定位不够准确
部分景区景点只注重旅游硬件建设的高端大气,乡村景区城市化趋势明显。在旅游项目和旅游产品开发中忽视旅游地历史的、民俗的等区域文化资源的主题定位和特色彰显,内涵挖掘不深,底蕴凸显不够,失去文化支撑也就失去了吸引力。
(二)旅游文化与旅游发展相脱节,文化发展缺乏规划
旅游文化软实力建设需要整体规划、统筹安排、系统发展,要把旅游文化发展与旅游及其他社会事业的发展有机融合才能实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很多地方政府往往忽视或忽略了涉及面广、周期长、显效慢的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问题。
(三)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相对滞后,景区文化吸引不足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文化素质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游客热衷于文化旅游,喜欢到富有文化内涵的旅游地去体验民俗风情和特色文化,在放松身心的同时陶冶情操。旅游文化发展滞后,没有文化内涵和文化影响的旅游地势必难以吸引游客。
(四)旅游文化人才资源严重匮乏,文化发展后续乏力
部分具有文化底蕴和内涵的景区景点地处偏远、条件落后,致使旅游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所需的各类策划、营销、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不住。加之个别地方政府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认识不高、政策扶持不利,使民俗文化和民俗技艺无人传承。
(五)旅游文化政策支持力度不够,文化发展缺乏合力
文化产业的发展和文化软实力的加强绝不能单凭市场调节和民间自觉。部分地方政府对强化旅游文化软实力缺乏统一规划和长效机制,缺少必要的政策扶持和总体协调,政府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不利带来了无序、盲目发展,发展合力不足。
二、提升区域旅游文化软实力的对策建议
(一)准确定位区域旅游文化主题,打造区域旅游文化特色品牌
旅游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地区形成旅游吸引力,发展旅游事业的灵魂。地方政府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区域旅游文化事业发展做出长远规划和主题定位。要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民间传说、历史故事等文化资源的普查、征集与调研,为制定规划,定位主题,打造文化品牌奠定扎实基础。聘请专家学者对区域特有的文化资源进行深入挖掘、论证、整理、开发、包装和宣传,力争开发系列旅游文化品牌,形成特色旅游文化品牌产业链。
(二)大力发展区域旅游文化产业,夯实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基础
旅游产业发展是旅游文化软实力发展的直接载体和有效方式。政府要通过政策支持,鼓励扶持专业人才组建区域旅游文化产业研发机构,并积极将研究成果进行转化,促进旅游文化事业长效发展。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要纳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规划,实现有机融合、资源共享。在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中要体现区域旅游定位和旅游特色,在文艺创作、文化活动、媒体宣传中要鼓励继承、发展和宣传地方文化特色,以提升旅游文化形象和区域文化吸引力。
(三)加快整合区域旅游文化资源,形成区域旅游文化发展合力
旅游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必须以人文生态景观、历史文化遗产、民俗风情体验等文化资源的充分整合为基础。要把诗词歌赋、历史故事、民间传说、风土人情等有机融入自然景观、生态资源和文物遗址中,使旅游地的历史、文化、社会变迁、经济发展历程等能够让旅游者入眼、入耳、入心。充分发挥历史纪念馆、人文生活馆、主题文化园等载体和民俗风情表演、民俗文化节、文化旅游节、学术论坛研讨等形式加大对区域文化的宣传推介,提升旅游文化软实力。
(四)培养引进区域旅游文化人才,促进区域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人才是旅游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智力支撑。要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和专业文化机构的合作,提升旅游文化档次。积极培养和引进素质高、潜力大、经验足、能创新的优秀人才,保证他们的工资福利、学习培训、评优晋级等待遇,使他们安心于地方旅游文化事业发展。要创造条件给民间文化团体、民间文艺骨干、民间艺人等提供成长空间和展示舞台,保证基层本土文化人才储备充足。通过奖励机制激发全社会的热情和潜能,通过群策群力促进旅游文化提档升级。
(五)拓宽区域旅游文化投入渠道,确保旅游文化产业持续发展
关键词:趋势;软实力;文化;对策
引言
近几年来,旅游产业发展迅猛,国家也大力支持旅游产业,带动经济发展。国内旅游产业发展如火如荼、势头迅猛,比如以云南为代表的丽江古城、四川的稻城亚丁、海南三亚……国际旅游风头正盛、花样迭出,什么新马泰、欧洲十国、巴厘岛、马尔代夫等等都赚足了眼球和元宝。因为“人生就是一次旅行,不在乎目的地,而在乎沿途的风景”。当越来越多的旅游信息充斥我们生活的时候,什么样的旅游景点或旅游胜地才能吸引更多的人气,旅游产业将如何“疾风知劲草”,在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乘势发展,是每个旅游企业或运营单位都必须研究和面对的话题。当旅游行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硬件设备趋于大同小异,旅游方式和行为开始趋同的时候,传统的旅游六要素:吃、住、行、游、购、娱已经无法造成很多差异化的时候,有一个东西就显得特别重要,在生物学里叫独特的基因,在营销学里叫USP(独特的销售主张),在市场学里叫核心竞争力,在企业经营管理学里叫软实力,在行为学里叫个性。目前,在旅游企业和景点连锁发展、旅游和地产联姻并逐渐趋同的情况下,文化的竞争成了核心和重点,文化竞争力就成了旅游行业最核心的竞争力。在研究文化之前,我们先来看下:
一、目前旅游行业的一些走向和主要趋势
1、 随着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化、全球化经济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竞争力都已经从“硬实力”过渡到了“软实力”时代,那么,旅游产业、旅游营销活动、旅游品牌的塑造都上升为国家知名度、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衡量指标,所以,它们也成为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舞台。
2、全球开始重视环保,重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对于臭氧层穿孔、全球变暖等国际话题,大家纷纷开始采取行动,比如以环保为主题的景点设计和创作,支持和捍卫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与之违背的企业肯定是不被市场接纳和欢迎的。
3、发展中国家进军旅游市场和旅游行业已成经济攀升之趋势,蓬勃发展中的国家比如中国、印度、俄罗斯都已经有初步迅猛的发展势头,据权威机构统计数据和预测,中国在2015年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这一切,所有中国人拭目以待。
4、电子商务的运行模式颠覆和改变了旅游行业的运营与发展模式、网络营销或网络直销大大拉近了世界各地的距离,减少很多中间环节。通过网上预订,自由主团出行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团购、换住等各种各样繁多的模式出现。
5、整个行业发展开始重新洗牌,小企业将被大型的旅游机构或财团并购,品牌化、网络化盛行,有强大实力的大财团才能成为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6、旅游休闲已成一种趋势,就像吃饭、睡觉、上班一样,成为现代人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综上所述,旅游行业的发展带有很浓的时代色彩和烙印。文化与特色,网络和品牌作为所有旅游发展企业或营销集团竞争的必杀技,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涵养文化的竞争力,是每个企业都需要修炼的。笔者以自己多年的研究和跟行业内的大师、朋友交流,总结出以下四点提升文化竞争力的方法,供大家参考。
二、提升旅游文化竞争力的策略
1、从自己本身的特色出发,挖掘属于自己的文化符号,加以完善放大和推广;
像云南丽江,香格里拉那些地方,由于旅游发展起步早,都已经形成非常完善的产业链,比如其定位语七由以前的“七彩云南”到“彩云之端、万绿之综”,诉求的是其色彩斑斓的美丽风景、原生态、当然还有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如果我们认定“七彩”是云南的一个特色元素,其实这是拘泥于表面没有深入到精髓的层面,随着认识和引导的不断加深,就成了“彩云之端、万绿之综”,将云南的绿提升到一个别人无法企及的高度。当然,要想品牌之魂持久常新,我们还需要不断挖掘,进行提炼和提升,才能延着品牌的方向,基业常青。
2、跨界营销,比如与旅游联姻,把旅游品牌和其它有影响力的品牌捆绑推广;
其实在国内做跨界营销这块做得最棒最有特色和收获的,无疑是华侨城地产和旗下开发的主题公园式旅游地产。从华侨城里最初的世界之窗,“你给我一天,我给你一个世界”,到旁边欢乐谷“都市繁华休闲地”,然后具有民俗特色的“锦绣中华”,到后面开发的“东部华侨城”,以及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开花的“欢乐谷”……华侨城将欢乐做到了极致,将旅游和地产的结合玩到了极致,更将钱赚到了极致。
3、利用特殊时期的特殊营销活动,缔造带有自身文化密码的公关活动。
旅游中的特殊时期,当然指和旅游相关的庆典或特别念日。比如武当山大兴一百年,武当山风景区及武当山营销团队请了国内名导和国内当红一线演员、制作班底,拍了一部《大武当》电影,还有电视剧,作为武当山特有的文化活动,这些都让武当山响当当的名声更加经久不息、传播至世界各地。比如湖北省内的恩施自治州,针对夏季市场的营销推广活动时,诉求恩施市很多优质避暑胜地,别出新裁,给游客颁发“凉民证”,在市场上大受热捧,虽然也因谐音问题争议连连,但在所有营销人眼里,这就是一次成功的公关营销。
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企业积极主动通过产业转移拓展空间布局
产业转移是国家发展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单凭企业自身发挥主体作用难以完成,必须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政府在财税、金融、土地等方面政策扶持作用。
行政区域划分,是产业转移的最大障碍。为了打破条块分割、行政壁垒,必须由国家牵头进行顶层设计、统筹规划、总体布局,制定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路线图、时间表、责任单位。区域政府要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国家有关区域协同发展(如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产业转移政策(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为指导,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环境优先、结构优化、自愿合作、互利共赢的原则,以明确各自功能定位为前提,以产业转移升级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深化区域融合发展,促进要素自由流动和产业集中布局,逐步构建分工合理、优势互补、结构优化的现代产业体系。要联合制定区域规划和转移有关政策,完善公共服务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转移产业向园区集中,促进产业园区规范化、集约化、特色化、集团化,增强重点地区产业集聚能力。要因地制宜、加强分类指导,严格产业准入、突出节能环保,制定产业转移目录和相关扶持政策,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分别建立区域协作领导机构,制定差别化区域产业政策,充分发挥好各自的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并结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推进,支持企业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项目产业转移。
二、政府助力企业发力共同推进产业园区对接协作,延伸区域产业发展链条
2014年2月26日,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座谈会上强调:“着力加快推进产业对接协作,理顺三地产业发展链条,形成区域间产业合理分布和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产业规划,不搞同构性、同质化发展”。这一重要指示,为区域产业转移对接指明了方向,为延伸产业链条提出了新要求。
一是建立上下游联动机制。对接是产业转移生命线的新鲜血液,机制是园区产业升级,解决要素市场滞后问题的制度保障。没有健全的保障机制,产业转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势必功倍事半。承接产业转移的当地政府,要以区域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为依据,坚持政府引导与市场机制相结合,以承接产业转移园区、产业聚集区为支撑,建立产业转移有激励、落地协作有优惠、产业对接有扶持的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产业发展倒逼机制,为重大产业转移项目落地生根提供保障。
二是企业自主对接园区融合。产业转移,除了需要政府搭台之外,必须由企业自主对接才能唱大戏。企业要结合区域不同区域资源禀赋特点,在实践中总结产业转移对接、企业生产链对接、技术无缝对接、员工技能对接等方面的鲜活经验,努力通过产业对接提高自身竞争力,带动区域经济的腾飞。
三、园区产业集群进行机构兼并优化重组,通过加强“硬环境”和“软环境”建设确保产业转移落地生根
产业转移至园区后,如同栽树一样,必须挖好坑、填好土、浇满水,才能落地发新芽、长新根。基于此,区域内承接地政府要支持企业间战略合作和跨行业、跨区域兼并重组,加大投资力度,严格行业监管、产业准入,改善基础设施,强化财税、金融等服务,营造出承接产业转移的良好“硬环境”和“软环境”。
关键词:生态旅游;体育旅游;区域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7)07-0155-03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2014]46号文件,将体育产业上升为“国家战略”。支持发展区域特色体育产和少数民族特色体育产业[1]。当前,随着人们对体育运动功能的深入认识,体育运动已经成为社会大众现代业余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能够缓解现代快节奏的生活压力,也能够调整人们的心理与生理平衡。同时,也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众所周知,体育在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中,已经越来越显现出其重要的位置,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一支强心剂。体育旅游市场在体育产业占有重要份额,对于丰富旅游产品体系、拓展消费空间、盘活体育资源、实现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拓展区域经济发展新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
一、生态旅游与体育旅游内涵解读
生态旅游是以有特色的生态环境为主要景观的旅游,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是到生态环境中去观赏、旅行、探索,在于享受清新、轻松、舒畅的自然与人的和谐气氛,增进健康,陶冶情操,享受自然和文化遗产,接受环境教育等,促进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运转[3]。体育旅游与其他休闲旅游一样,特别强调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一致,增强爱护、保护自然的意识[4],不同的是以体育为要素,以现场观赛、参与体验及参观游览为主要形式,以满足健康娱乐、旅游休闲为目的,向大众提供相关产品和服务的一系列经济活动的新兴产业形态。从生态旅游视角将生态、体育与旅游三者结合的旅游形式,有助于扩充体育产业的类型,促进体育产业结构升级调整,推动区域经济绿色、生态、健康发展。
二、生态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我国生态旅游受各个方面都不成熟因素制约,存在着为了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进行无节制、超容量开发与管理混乱等现象。
(一)生态旅游开发混乱
随着人们日益增长的生活水平和业余时间的相对增多,释放或者解压身心是现在人们的假日首选。旅游恰恰为人们提供了减压释放的时空环境,也就促生了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假日游,人喜欢走到大自然去亲近泥土的芬芳,去听山泉水的律动,去听鸟儿的歌唱,去呼吸新鲜的空气。而生态旅游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并发展日益增快。但是,在催生生态游市场开发与发展的同时,忽略了生态环境的保护,一些专家、学者热衷于生态旅游的认证和标准的建立,习惯于文字范本的规范或者说框架结构思维,以期统一规范“混乱”的生态旅游市场。但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地域风情、项目特色、人文环境的差异,生态旅游的发展呈现复杂化、多样化的特质,生态旅游发展的重点和核心要素不一。为此,盲目采用舶来发达国家的标准,不利于我国对生态旅游的发展和引导规范[5]。在利用生态环境带给我们经济利益的同时,更要用经济收入回馈、爱护、修缮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二)管理与服务意识匮乏
我国的生态旅游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生态旅游各个方面的资源开发与发展受到诸多的门槛限制,原因在于我国政府关于生态旅游开发、建设、保障、检测等方面的政策法规立法滞后、规范不统一等诸多现实问题[6]。生态旅游产品开发缺乏理论支撑与政府实践策略支持,再者,高校对生态旅游人才队伍的培养没有可操作性的模式,导致现有人才队伍思想懈怠、管理涣散、服务意识不强等经营管理问题。加之,我国公民的自身素质和生态意识不高,对自然保护区的生态环境破坏、设施设备毁坏等问题较多,有的旅游者甚至骑在塑像的脖子上拍照等不文明现象,缺乏对旅游者违规行为的引导和约束、教育。因此,我国生态旅游的发展还处在培育阶段,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现实问题,要根据我国地域宽广、特色不同、区位差异等实际制约生态旅游发展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促进和提升生态旅游市场的发展和完善。
三、体育旅游存在的问题
体育旅游作为一种高层次的消费,它不仅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并且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当时社会和科技发展状况的制约[7]。体育旅游的开发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保证,在一定程度上,体育旅游开发所能获得资金多少决定着开发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体育旅游开发的目的、开发的手段,又必须与当时当地的社会的科技发展水平相适应。然而,就体育旅游开发的基本指导思想来说,是尽可能使现有的体育旅游得到充分的利用,使潜在的体育旅游得到充分的发掘,以更好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体育需要。但是,体育旅游客观存在的形式是各不相同和千差万别的,其体育表现的方面也是多种多样的。各种体育旅游的开发和利用更好地在体现经济利益的基本思想基础上,更要认识到体育旅游的开发应具有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这是体育旅游开发必须要考虑的基本问题[8]。
野外生存是体育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近几年来,野外生存运动已日渐成为一种时尚,受到了广大中青年消费者的青睐,挑战自我、磨炼意志,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开发一些层次高、项目定位准、线路精致的体育旅游景区,能够对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爱好者有较强的吸引力,反之,则不利于开展。野外生存大多都是远离居民点的山区、丛林、沙漠、高原等复杂的地域,这些地域也都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需要专业的运动装备才能实现野外生存,而这些装备又是体育旅游产品的附加值。所以,体育旅游使中青年户外运动爱好者远离都市的喧嚣与嘈杂,是面对美丽的大自然、洗涤净化心灵的过程。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体育传统,各地区都有着各自的特色,因而对于增加体育资源数量的开发,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带动户外运动实物产品与非实物产品的销售,推动了体育事业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体育消费。所以,对体育资源的外延开发,是一项重要的开发方法。低级别重复建设,不仅耗费大量资金,而且导致体育旅游者在选择上受限。
四、生态旅游为体育旅游提供了资源条件
我国有着1 072万公顷的湖泊和水库面积,28万平方公里的海岸地带面积,9 491万公顷的森林面积,320万平方公里的山地面积和95.59万平方公里的河流流域面积等,良好的生态环境为发展体育旅游业提供了良好的自然条件。生态环境的保护也需要来自体育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经济收入的支持,生态环境是影响人类与生物生存和发展的一切外界条件的总和,例如冰雪、漂流、徒步探险、草原生态旅游区等[8]。所以,体育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区域发展环境,这一点已经得到普遍的认可[9]。体育对人类的贡献不仅仅停留在健身健体的本位,同时也能够带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改善。体育旅游不仅仅是简单游山玩水、观赏比赛、参与比赛,而是通过体育这个名词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例如体育服装、鞋帽等产业资源开发,这不只是单纯的体育内部资源开发,它同时也会带动区域交通、住宿、餐饮一系列的经济收入。这种收入反过来可以投入到对环境的改造、修缮,环境变好了就会吸引更多的游客,体现经济效益于社会效益的互补性。体育旅游活动是人类的一种积极的健康活动,它不同于一般的传统的旅游活动,是现代人寻求释放压力的一种新的选择[10]。体育旅游借助体育资源所得经济收入,也为民俗风情传承保护、体育环境保护与发展提供了经济保障,二者相互扶持,相互促进。
五、构建生态+体育+旅游的发展新模式,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上新台阶
当今区域经济的发展并不是封闭性的,挖掘和开发区域内与区域外经济联动,实现区域经济的不断增长和发展[11]。体育赛事是一种特殊的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对于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引入高水平赛事为陕北的黄龙县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12]。黄龙县通过引入体育赛事,使比赛项目与地方旅游资源有机结合,实现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吸引更多省内外人士前来领略黄土高原的独特魅力,深入挖掘体育在地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潜力作用,进而拉动当地体育旅游产业实现大发展。
国际性体育品牌赛事活动具有参与性广、影响力大的独特作用[13]。体育活动不仅仅是单纯的活动,而是将平面媒体、数字媒体、广告宣传策划、体育服饰等都纳入进来,一次知名赛事活动囊括了诸多关联产业的参与,也促M了关联产业的经济收入。各地区根据自身先天资源优势,实现“体育+旅游”融合的发展模式,依托独特的生态文化资源,促进休闲体育文化与全民健身相融合发展,实现文化、健身、旅游于一体,把绿水青山的自然资源,经过引入“体育”变成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开创地域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开发保护新局面。
政府应充分利用现有的体育资源和具有市场开发前景的体育资源,充分、有效和合理地把稀缺的体育资源分配到不同的体育生产中去,实现旅游促销费,消费拉动经济,经济推动社会发展,社会发展服务人类。打造“体育+旅游+生态”为一体的体育旅游品牌,是旅游、体育、生态深度融合的一步[14],这种生态、体育、旅游三者相结合的发展新模式,既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又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同时也有利于健全体育旅游产业政策法规,推动展业升级与结构调整,实现区域经济与体育旅游市场开发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盘点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第46号文件亮点[EB/OL].中国网―体育中国,2015-12-03.
[2] 国家旅游局国家体育总局部署体育旅游发展[EB/OL].中国地产网,2016-12-23.
[3] 赵元顺.祁连县生态文化旅游的发展[J].群文天地,2012,(9):30-33.
[4] 季娜娜,段婵婵.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的SWOT分析[J].石家庄学院学报,2009,(3):56-61.
[5] 张玉杰.我国生态旅游探析[D].沈阳:东北大学,2008.
[6] 高欣.山西生态旅游发展研究[D].太原:山西大学,2010.
[7] 杨广站.浅谈体育资源的开发和合理配置[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3):124.
[8] 钟晨.汉中市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9.
[9] 张志.体育旅游开发研究――以重庆市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05.
[10] 张洪海,颜振兰.生态环境保护与体育旅游发展的关系[J].资源开发与市场,1999,(6).
[11] 刘争波.园区经济与区域经济互动发展研究[D].长沙:长沙理工大学,2010 .
[12] 蒋涛.体育赛事对城市发展的影响分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1.
关键词: 城市园林居民居住小区园林绿化施工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自从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生活的追求不仅仅只停留在物质方面了,对于生活的环境也有了新的要求。因此,无论是园林设计,还是园林施工企业,针对于居住区绿化都应从其绿化的作用出发,以追求人与自然相和谐为目标,将自然引入居住区,合理规划,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居住环境。
1 居住区绿化和树种选择
在居住区绿化中,为了更好的创造出舒适、卫生、宁静优美的生活、休息、游憩的环境,要注意植物的配置和树种的选择,原则上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1 考虑绿化功能的需要,以树木花草为主,提高绿化覆盖率,以期起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效益。
1.2 要考虑四季景观及早日普遍绿化的效果,采用厂绿树和落叶树,乔木和灌木,速生树和慢长树,重点与一般相结合,不同树形、色彩变化的树种的配置。种植绿篱、花卉、草皮、使乔、灌、花、篱、草相映成景,丰富美化居住环境。
1.3 树木花草种植形式要多种多样,除道路两侧需要成行成列栽植树冠宽阔、遮荫效果好的树木外,可采用丛植、群植等手法,以打破成行成列住宅群的单调和呆板感,以植物布置的多种形式,丰富空间的变化,并结合道路的走向,建筑、门洞等形成对景、框景、借景等,创造良好的景观效果。
1.4植物材料的种类不宜太多,又要避免单调,力求以植物材料形成特色,使统一中有变化,各组团、各类绿地在统一基调的基础上,又各有特色树种,如玉兰院、桂花院、丁香路、樱花街等。
1.5 要注意与建筑物、地下管网有适当的距离,以免影响建筑的通风、采光,影响数目的生长和破坏地下管网。乔木距离建筑物5m左右,距离地下管网2m左右;灌木距离地下管网和建筑物1~1.5m左右。
2 乔木栽植施工
根据绿化种植要求,地形施工先进行深翻,疏松土壤,对土壤表层均匀适量灌水,促使沉降和土质软化,待土表七八成干后,即用人工进行表土翻耕,以切碎土块,平整地形。在乔木种植后,小灌木、地被植物植种前,再配和人工精细耙整。
2.1 选苗
所选用苗木的规格尺寸需比设计苗单相应的规格有所宽余,特别是冠径、高度、枝丛等规格量。所选乔木应主干挺直,树冠匀称。所用之苗木要选用苗龄为青壮年期的,可保证生命力的旺盛,栽植后“发棵”快。
2.2 苗木的挖掘、运输
在种植工作进行前,根据甲方要求,向甲方提供有关植物供应来源的相应资料。所有种植物符合现行关于植物病害及昆虫传染检疫的法规。
(1)选择移植时间,施工季节根据具体的土方施工进度,分为今年年底和明年开春两个阶段。苗木移植的顺序原则上,先骨架大乔木,再为大灌木,后为小灌木及地被、草坪。同时,根据具体情况及天气变化,灵活调整,做到保证工期工作量,又保证质量成活率。
(2)移植开挖前,对工具设备、人力、运力作充分安排准备,同时使苗木的起挖和栽植保持同步协调,避免已起挖之苗种植滞缓,要求挖运种的整个移植过程不超过24小时。
(3)挖掘前3—5天,对植株再次进行修剪,以保证移植过程及长势恢复阶段的体内水份平衡。修剪时,在前一次基础上,注意树形的保持以及不同树种分别对待。
(4)苗木挖掘前,还需做好如下工作:
由园艺人员按起苗、调运等技术要求将植物挖出、包扎、打捆、以备运输;任何时候,植物根系保持潮湿、防冻、防止过热。落叶树在裸根情况下运输时,将根部包涂粘土浆使根的全部带有泥土,然后包装在稻草袋内。所有常青树及灌木的根部,均应连同掘出的土球用草袋包装。运到工地及种植前,保证土球结实,草包完好。树干仔细捆扎以防止枝杈折断。
2.3 种植
(1)植前应依不同的树种进行不同的修剪。对于常绿针叶树及用于植篱的灌木只需修除伤残枝、枯病枝,对于较大的落叶乔木应对树冠做合理修剪并疏枝,所有伤口应在20 分钟内涂油漆密封。
(2)土球大于80cm 时应使用吊车配合施工。
(3)种植时树干保持直立,回填土应使用配好的种植土,分层踏实,回填土高度与原土痕齐平,避免种植过深。
(4)种植后的乔木应搭扶木,防止苗木在浇水后或风雨中倾伏。
(5)种植后立即浇足一次透水,使泥土充分吸收水分,浇后应注意树干四周泥土是否下沉,如有这种情况应及时加土填平、踩实。
(6)大树的移植:如干径在10cm 以上、高度在4m 以上的大乔木,特别现不在最佳移植期更应注意,应加大土块,注意养护,加强修剪、遮荫,尽量减少树木的蒸腾量,枝杆防护损伤包裹及运途中护理,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由于技术复杂,费用也相对较高。
(7)必要时可采取遮阳罩防太阳直射。
2.4 色块、色带种植
应保证合理的种植密度,苗木搭配得当,色彩、高度均匀协调,形成整齐美观的效果,苗木应于种植后做整形修剪。
2.5 花卉地被种植
满足设计密度,保持根系完整,不损伤茎叶,种植应均匀整齐。
3 草坪栽植施工
3.1 草坪的坡度应小于1:4,植草前应重新平整土地,由于建造完成以后,地形和土壤条件很难再行改变,要得到高质量的地坪,施工前做好排灌、电的埋设、土壤改良。主要工作:先将场地内原杂草、杂物清除,后初步平整、施基肥及耕翻,最后更换杂土及最后平整,去除大于30mm 的石块,形成无土丘、无积水的地平面。
3.2 坡地草坪是指坡度大于1: 4 的地面,为保证坡面坚固,防止水土流失,应耙松5mm 表土,且不种满原有土面。
3.3 本工程采用草皮以播种为主,铺栽为铺的方法,选购饱满质量好的草种,播种前先精细整地,在耕翻地时施入适量基肥,提早一天深灌土地,次日在表土半湿条件下进行播种。草皮铺种时应平整,衔接整齐,铺种方向应与坡向横切,边缘铺种应使用整块草皮,在大于1:4 的坡面,草皮应使用100mm 长的竹钉插入土壤固定。
3.4 铺种后立即喷水养护,前期每天1-2 次。
4 园林绿化养护
4.1 在苗木载植时,对穴土进行改良,以复合营养土置换穴土,调节PH值,增补肥力,加强通气透水能力,以利根系生长。
4.2 由于苗木刚经过移植,对新环境的适应有一过程。根系与土壤的结合还未牢固紧密,因此须通过精心的养护,保护苗木安全过冬越夏。特别须注意严冬根部培土,树干包扎及炎夏灌水、喷雾,如有必要须采取搭棚遮荫等措施。
4.3 许多大规格乔木均需土层肥沃深厚,透水性好,微酸性沙质壤土,因此需要特别注意雨季根部防涝。用增施酸性肥料如过磷酸钙、硫酸铵等以补充养分,并进一步中和土壤碱性,提高土壤酸度。
4.4 对大量花灌木根据休眠期与生长期的不同生理特点,及时利用施肥和修剪,使花芽分化,使其达到花繁叶茂,以更好地体现设计意图。
4.5 中耕除草工作,应注意掌握野草发生规律,坚持“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则,以人工拔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科学作业方式,控制杂草生长,以保证花木有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4.6 加强病虫植保预控,坚持防重于治,综合防治的原则,严格防除病虫害的发生与蔓延。
关键词:入境旅游;旅游区域差异;时空演变特征;甘肃省
目前旅游业已被国际上公认为是缩小区域差异的有效手段,发展中国家鼓励大力发展国际旅游以缩小国际差距,而且中国也将发展旅游业作为缩小区域发展差距的有效手段之一[1]。经过30年的快速发展,我国旅游业已跻身世界旅游大国的行列,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旅游目的地之一。1997年中国国际旅游接待人数位居全球第6,旅游外汇收入居全球第8[2]。但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我国国际旅游业发展区域不平衡已是客观事实。1990-2004年我国东中西地带间入境旅游省际差异总体呈逐渐下降趋势,但东部地带和中西部地带间差距较大。如2004年东部的广东和北京的入境旅游收入分别达到53. 78亿美元和31. 73亿美元,分别是宁夏入境旅游收入0. 02亿美元的2689倍和1587倍。因此加强对我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研究,对制定入境旅游发展战略,确定区域旅游发展重点,促进入境旅游区域协调发展,进而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国外学者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许多研究表明国际旅游虽能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但往往还能导致区域差异加剧,主要是由沿海和内陆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和旅游供需分布不均造成[3-5]。国内学者虽然对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关注相对较晚,但是已经从多学科角度并采用数学方法推进了入境旅游的研究。目前,国内对入境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旅游总体规模、旅游流空间分布、资源赋存和竞争力等方面[6-10];在区域旅游经济差异研究中对我国旅游经济差异的省级以及地带间的研究居多[1, 7, 11-16],但是对城市间尤其是省内城市间的旅游经济差异研究还存在不足[17-19]。同时对西北地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入境旅游的资源赋存、市场竞争态等,对区域差异的研究较少,鉴于此,文中从时间动态演变和空间的角度入手,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入境旅游区域差异进行分析。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 1 数据来源我国对国际旅游统计指标体系相对比较完善,各地区对旅游外汇收入的统计时间较早且统计口径一致,并且旅游外汇收入基本上能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入境旅游经济的发展状况;另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发展以优先发展国际旅游为核心思路,旅游外汇收入成为我国旅游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因此,入境旅游收入能较好的反映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和各省市区旅游业的总体发展水平。为了保证指标数据的可获得性及区域间的可比性,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选取旅游外汇收入、入境旅游人数作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衡量指标。通过查询1999-2008年《甘肃年鉴》获取此次研究所需数据。
文中选择以甘肃省14个地级市(州)作为基本研究单元,根据《甘肃省旅游业发展规划2006-2020》中甘肃省旅游综合现状将甘肃省分为东部旅游区:庆阳、平凉、天水、陇南等4个市;中部旅游区:白银、兰州、定西、临夏、甘南等5个市(州);西部旅游区: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包括敦煌)、嘉峪关等5个市。
1. 2 研究方法
通过参考国内学者的相关研究方法[1, 7, 20],最终确定采用绝对差异(标准差)、相对差异(变异系数)、theil指数及地理集中指数等方法综合对甘肃省14个地级市的旅游区域差异总体特征及变化进行研究分析。绝对差异表示经济总量水平方面的差异,会受物价水平、量纲的影响,因而不同时点之间可比性较差。
相对差异本身是一个比值,没有量纲,因而不受时间等因素影响,具有广泛的可比性[21],表示经济总量在综合中所占的比重的差异。文中采用标准差(st)和变异系数(vt)分别测算区域旅游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的总体变化情况。
st=∑
ni=1(yti-yt)2/n
(1)
vt=st/yt(2)式中:yti表示第t年第i个区域的旅游外汇收入;yt表示第t年省市区的平均旅游外汇收入; n表示区域个数。
泰尔(theil)t系数最早由thiel和henri于1967年提出,是衡量区域差异的一个重要指标,theil系数t越大,说明区域经济差异越大。theil系数可以比较两个经济指标(变量)的地区分布,该系数可分解为地带内和地带间差异两部分[22],总体差异等于地带内差异加上地带间差异,这就是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将甘肃省分为陇东、陇中及陇西三个地带作对比,并对三个地带内部的地级市之间的旅游差异进行分析。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的泰尔指数依次分解为:(1)地带内市域间入境旅游经济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pi: tpi=∑jyijyilnyij/ytnij/ni(3)(2)地带间入境旅游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br: tbr=∑jyiylnyi/yni/n(4)(3)以市域为单元的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总差异程度泰尔指数tp:tp=∑i∑jyiylnyi/yni/n=∑iyiytpi+tbr=twr+tbr(5)式中:yij和nij分别为i地带j省区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i和ni分别为i地带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y和n分别为全省入境旅游收入和人口数。
地理集中指数可反映入境游客的城市分布状况, g值越接近100,游客越集中于某一个或几个城市;反之, g值越小,游客越分散[1]。
g=100× ∑
ni=1(pti/pt)2(6)式中:pti表示第t年第i城市入境旅游人数;pt表示第t年甘肃省总入境旅游人数; n表示区域个数。
2 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的时空演变特征2. 1 甘肃省入境旅游差异总体特征采用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对甘肃省入境旅游差异总体特征作了分析(表1,图1),图1表明各市标准差整体波动大且明显,整体上呈\"m\"形。在2000年与2007年达到标准差峰值,分别为850. 30和671. 81。
在2000年-2003年整体呈下降趋势,且在2003年降到低谷,谷值为228. 23。其后转入上升态势,标准差由228. 23增长到2007年峰值850. 30,年均增长率为54. 51%,在2008年却急剧下降到222. 90达到10年间的最低点。标准差的明显波动说明,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绝对差异不稳定,并且绝对差异的扩大或缩小幅度都较大。
用变异系数测度的各区域旅游外汇收入的相对差异,由图1知变异系数呈现出\"u\"形。从1999年的1. 9555下降到2005年的1. 4408,又从2006年的1. 4919上升到2008年的1. 9462,年均增长率达10.
15%。综上,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相对差异1999-2008年间整体呈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且变异系数均大于1,这说明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仍极不均衡; 1999-2008年间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但总体差异依然很大,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很显著。
2. 2 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地带间以及地带内差异演变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研究仅表现其总体差异,而泰尔指数可对总体差异进行分解,即市际差异(总差异)等于地带内差异加上地带间差异,这就是泰尔指数的可加分解性。
文中通过泰尔指数折线图来表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的动态过程。
表2、图2显示, 1999-2008年
甘肃省入境旅游的市际差异出现了2001年、2004年、2007年三个波峰,2001年甘肃省地带内差异从0. 0279降至0. 0148,而地带间差异却从0.
0012升至0. 0386,与2000年相比地带间的差异扩大了0. 0374大于地带内差异的缩小程度0. 0131,故市际差异的扩大主要由于地带间差异的扩大造成,而地带间差异的扩大主要由于甘肃省旅游局加大了对陇西旅游资源的开发与投资建设,拉大了陇西与陇中、陇东的地带间差异,进而使得市际差异上升至一个峰值。
2004年是甘肃省旅游业遭受\"非典\"后全面振兴和恢复的关键一年,随着全省旅游的全面复苏,使得各城市特别是热点城市入境旅游得到迅猛复苏,陇中和陇西分别从2003年的0. 0023和0. 0016扩大到0. 0062和0.
0166,加大了三大地带的内部差异,地带间差异略微下降,进而扩大了其市际差异。2007年随着红色旅游的升温,使得陇中地带间的差异从2006年升至一个峰值。而在2000年、2003年、2006年市际差异又出现了三个波谷,从整体上看市际差异波动明显,起伏较大,但总体趋势仍趋于下降,从1999年0. 1303下降到2008年0. 0092,下降了92. 94%。地带间与地带内差异除2001年、2007年、2008年是地带间差异高于地带内差异,其余年份均是地带内差异大于地带间差异,故地带内差异总体大于地带间差异,市际差异主要由地带内差异构成。
2. 3 甘肃省入境旅游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对甘肃入境旅游市际差异的贡献率比较1999-2008年地带间及地带内差异对甘肃入境旅游省际差异的贡献率有以下两个特征(表2和图2)。一是,地带内差异是甘肃省入境旅游市际差异的主要贡献者。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以地带内差异为主,平均占59. 64%,最高是2004年地带内差异占98. 15%。2004年地带内差异达到最大值是由于甘肃省入境旅游逐渐走出\"非典\"阴影,而且以快于人们预期的速度得到全面的复苏,尤其是兰州、酒泉、嘉峪关、甘南等旅游资源丰富和旅游热点地区恢复较快。地带内差异虽然波动明显,但是贡献率总体趋势则是下降。地带间差异贡献率相对较小,平均占40. 36%,最高是2007年地带间差异占93. 29%,最低是2004年1. 85%,地带间差异贡献最大值与最小值差异悬殊。二是地带间差异贡献整体波动较明显。地带间差异贡献率由1999年的39%降到2000年的4. 2%,降到低谷;在2001年上升到72. 3%,达到一个峰值;随后2002年迅速下降并稳定保持到2004年,降到10年间最低谷, 2005年有所上升但在2006年又下降到14. 4%; 2007年上升到另一个峰值,地带间差异贡献率达到93. 29%,而2008年下降到82. 23%。地带间旅游差异波动性频繁,出现了2000年、2004年、2006年的几个波谷。而总体趋势则是下降的,说明地带间的差距在缩小。因此,无论是地带间还是地带内城市间旅游区域差异大体上都呈缩小趋势。
2. 4 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变化特征表1显示,甘肃省旅游地理集中度值相对较高,最高可达59. 10,最低为44. 23。说明该省的旅游经济主要集中在几个旅游经济发达城市,而其他城市旅游经济发展则普遍偏低。但是g值仍有一定的变化趋势, 1999年到2004年呈下降趋势, 2004年降到最低点,说明在这期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缩小,期间2003年出现波动,但起伏不大。而2004年到2008年g值不断上升,在2008年达到10年间最大值,说明在这期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增大。
通过对比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与全省平均旅游外汇收入的比率,分析得出1999-2008年区域旅游经济差异变化的空间特征。表3显示,全省各市旅游外汇收入仅有少数几个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1999年甘肃省各地区旅游外汇收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的城市有兰州、武威两地区,旅游外汇收入分别是全省平均水平的6倍多和5倍多,到2008年兰州虽有下降但仍是全省平均水平的3倍多,武威降至不及全省的平均水平;而酒泉和嘉峪关分别从1999年的0和0. 733倍升至2008年的7倍多和1倍多,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甘南除1999和2008年不及全省平均水平,其余年份均高出全省平均水平, 2007年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倍多达到最高水平;而白银、临夏、金昌、张掖等城市的比值虽然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是相对于兰州、甘南、酒泉、嘉峪关其旅游经济规模仍然不能相比。酒泉、嘉峪关、兰州三个城市2008年旅游外汇收入占全省平均水平的12倍之多,说明甘肃省入境游客的分布不仅集中,而且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图3显示,1999年甘肃省旅游经济发展水平在很低水平的市州较多,且三个地带均有分布,而达到极高水平的只有兰州和武威两个市,过度性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市较少;图4显示, 2008年甘肃省旅游经济发展达到极高水平的市为三个,其中旅游资源丰富的酒泉和嘉峪关在政府投入和宣传力度加大之后,达到了极高水平;武威降至较高水平,甘南经过2000-2007年的极高水平发展后在2008年又降至较高水平,张掖发展至较低水平。10年间比率一直低于16%的市有白银、定西、庆阳、陇南、金昌五个市,说明甘肃省旅游经济规模处于很低水平的市主要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旅游区。综上分析,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空间差异仍然较大,且差异变化不稳定,城市之间的旅游经济高低梯度跨度大,旅游经济发展规模很低的地区较集中,省内旅游经济发展缺乏过渡性。但经过10年发展甘肃省入境旅游已逐渐体现出其发展优势,即级别较高的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民族风情旅游资源以及现代科技文化资源。
3 结论与建议
3. 1 结论从时间动态演变和空间的角度入手,通过对甘肃省入境旅游区域差异分析,认为甘肃省入境旅游发展迅速,且城市之间旅游经济发展差异有明显的缩小趋势,市际差异下降了92. 94%,甘肃省入境旅游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和缩小区域经济差异的作用,但城市间旅游经济的缩小趋势波动明显,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均很显著,入境旅游的发展仍极不均衡,旅游经济差异高低梯度跨度大,主要集中在几个城市,1999-2004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缩小,地理集中指数从53. 54降至44. 23,降至10年间最低点, 2004-2008年空间旅游差异程度不断增大,地理集中指数从44. 23升至59. 10,达到最大值,甘肃省入境旅游空间差异较大,进而导致甘肃省有入境旅游接待优势的地区长期以来几乎对甘肃省入境旅游有\"集中垄断\"的趋势,从而使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呈现出明显的\"收敛聚集\"型空间分布模式,因此真正缩小省内城市旅游经济之间的差距还需要长期的过程。并且甘肃省入境旅游分布的人文资源导向性明显,甘肃省入境旅游主要的目的地为酒泉、嘉峪关、甘南、兰州,根据四个地区的入境旅游优势来看,酒泉、嘉峪关有级别较高的历史文物古迹;甘南有神秘奇特的藏文化风情;兰州有地理区位优势和经济优势,依此甘肃省的入境旅游多属于传统人文旅游,而区位和经济驱动型旅游次之,受观光、购物、娱乐等旅游资源的导向型旅游不十分明显。旅游经济差异的变化特征反映了各区域旅游经济发展差异的现实格局。
3. 2 建议
为了全面提高甘肃省入境旅游经济效益水平,缩小区域差异,提高甘肃省旅游业整体水平,应当确立政府主导战略,强化政府对旅游的主导和调控职能,充分发挥甘肃省旅游资源潜在优势,加强区域联合与协作,整合资源,根据甘肃省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可打造\"三个中心\",即兰州、敦煌和天水;做好\"两个精品\",即潜力丝绸之路精华游、中华龙文化-始祖文化寻根游;开发\"四个产品\",即长城文化游、黄河文化游、红色文化游、民族文化游。根据甘肃省特有的民俗特色,开发甘肃民族风情游,即甘南:香巴拉-梦境之旅;临夏:伊斯兰民族风情游-圣洁之旅;肃南:祁连晴雪,裕固花乡-欢乐之旅;肃北:透明梦柯,雪域蒙古-豪迈之旅;阿克塞:哈萨克风情旅游-塞上风情之旅。根据甘肃省独特的地质条件,开发冰川探险游、江河湖泊漂流游、沙漠戈壁游、古绿洲生态变迁游等。
加大旅游促销投入,通过多种促销渠道相结合,重点突出、差异营销等策略,并不断提高旅游目的地领导者及从业者综合素质和服务质量,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优质服务,从而树立良好的甘肃旅游形象。不断完善省内及其与外省间交通网络,尽快改变阻碍旅游发展的交通瓶颈问题,提高甘肃省旅游的可达性。
参考文献
[1]陈秀琼,黄福才.中国入境旅游的区域差异特征分析[j].地理学报, 2006, 61(12): 1271-1280.
[2]马耀峰,李天顺,等.中国入境旅游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1999.
[3] bryden jm. tourism anddevelopment: a case study of thecommonwealthcaribbean[m]. cambridge: cambridgeuni-versitypress, 1973.
[4] kadte. tourism passport todevelopment[m]. oxford: oxforduniversity press, 1979.
[5] tosun c, timothyd j, ozturky. tourism growth, nationaldevelopmentand regional inequality inturkey[j]. journalofsustainabletourism,2003, 11(2): 133-161.
关键词:旅游循环经济 香格里拉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是我国乃至世界上最神奇诱人的地方之一,大自然赋予这里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神秘深邃的宗教文化,使这里成为新世纪人类向往的新的旅游胜地。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自然和人文资源丰富、密集、具多样性,但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之一。气候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是香格里拉旅游发展的巨大潜力,然而高寒气候和高原山地却使得香格里拉生态环境非常脆弱,生态破坏后的修复能力差。因此,在旅游发展中,如何对生态旅游区内生态旅游资源实施有效保护将是这一区域面临的新挑战,无疑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为该区生态旅游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该区域生态旅游发展的必由之路。所以香格里拉发展旅游一定要坚持生态与旅游的和谐发展,这也是旅游可持续发展观的内涵。
为了缓解人类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旅游循环经济理念应被引入到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的发展之中,它将为旅游目的地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循环经济发展战略是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战略,被认为是从机制上消解长期环境、资源与发展之间的矛盾冲突,是21世纪与知识经济相并重的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一大发展趋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因此,通过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和社会文化进步的多赢,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本文将探讨该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它将对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必须落到实处,在实践中根据具体情况探索可行的旅游循环经济发展途径与模式。具体来说,不同层次、不同区域范围要根据其自身特点和基础条件采取不同的产业模式,每个地区只有明确发展的模式,才能找到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关键,才能使得循环经济建设有具体的方向,突出重点不断深入,从而取得成效。
1.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依托香格里拉高科技、无污染的有机农业,既满足游客的食物消费需求,又营造田园风光式的生态环境,吸引游客休闲度假,并通过旅游业促进农业发展,游客排放的粪便作为农业的肥源,形成农业和旅游结合发展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图1:
2. 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采用雨水收集与处理应用技术、中水处理综合技术、雨水中水的生物过滤和回用技术、节水器具和控制技术应用、饮用水入户技术应用等,通过整体上的优化设计和合理控制,实现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节水与污水处理的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见图2:
图2 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水资源循环利用发展模式
3.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以景观生态学为理论基础,运用协调共生的原理,建立资源高效利用型生态产业技术体系,使整个生态系统获得多重效益,结合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及周边景区(点)内的农业、养殖业、旅游业等的生态化建设,对旅游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进行统筹安排,明确旅游循环经济示范区或旅游业改革发展试点区范围内的空间格局,构建香格里拉旅游区生态型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见图3:
图3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示意图(参考《旅游循环经济研究》)
参考文献:
[1] 眀庆忠.发展旅游循环经济的科技支撑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8.1
[2] 迪庆州旅游局.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旅游业发展情况介绍.2006.10
[3] 冯之浚.循环经济在实践--中国循环经济高端论坛.人民出版社.2006.3
[4] 云南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汇报材料.香格里拉的跨越--迪庆旅游二次创业纪实.2007.5
关键词:绿色建筑;生态城区;规划设计;策略;实践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一、绿色建筑专项规划重要性及问题分析
“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要求推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应制定生态战略,开发指标体系,实行绿色规划,推动绿色建造,加强监管评价。由此可见,实现绿色生态城区目标,首要的是做好规划,在具有低碳绿色理念的总体规划与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础上,开展相关低碳生态专项规划。根据要求,专项规划应包含建筑、能源、交通及市政等相关专项。其中,能源、交通、市政等专项规划由一级开发商负责落实,其实施有一定的保障。绿色建筑专项规划主要用以指导二级开发商进行相关规划设计,其操作难度较大,实施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中明确指出,在绿色生态城区的立项、规划、土地出让阶段,将绿色技术相关要求作为项目批复的前置条件,以此来对二级开发地块进行相应约束。因此,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对于实现绿色建筑的科学化、合理化及规模化发展非常重要。
那么,绿色建筑专项规划应该包含什么内容、如何做、怎样实施?目前业内尚未有统一的说法。由于无统一编写依据、规范可循,导致编制内容深浅不一、涵盖内容各不相同的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内容空泛。有些绿色建筑专项规划着眼于宏观星级目标,一味迎合官方规划要求,缺乏技术经济可行性分析,无地块空间落实目标与规划,停留于概念规划层面;(2)针对性差。没有结合地块提出具体目标和空间布局,或只有星级布局,但没有地块控制引导的措施,缺乏针对性和指导性;(3)无全局观。编制内容不连贯,跨越规划范畴,直接进入建筑单体实施层面。
二、绿色建筑规划实现路径
鉴于上述剖析,笔者以为,绿色建筑规划应是可以引导项目从规划到落地,全部的、体系的规划。内容上不应只有微观的绿色建筑方针需要,还应有宏观的空间布点需要;深度上应有地块的技术需要与引导措施,以及便于后续实施的引导措施与保证措施。笔者认为一套合适的绿色建筑规划应有“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经过"项目解读――方案设计――专项设计――实施保障”简单四步,将规划内容像碳分子一样有机、有序的联系在其构造链中。
第一步,项目解读。这一步作为对项目的根本理解与开始想象,包含上位规划、资本剖析及规划愿景三个首要因素。经过对总规、控规及其他相关规划的深化解读,对气候、资本、环境等自然条件进行绿色生态剖析,为下一步进行建筑技术策划供给前提条件,最终提出规划定位与理念。
第二步,方案设计。基于第一步的剖析,包含规划目标与规划布局两方面内容。联系国家十二五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方针需要,依据项目根本情况、技术经济可行性剖析,测算绿色建筑星级份额及方针,基于项目定位、用地性质与建筑功能等特征细化绿色建筑星级及其散布,断定地块绿色建筑星级特点。
第三步,专项设计。相对与第二步的规划,方针规划更深化、细化。将整体方针体系中适宜于落入地块的方针获取出来,作为建筑要点控制方针,依据地块建造量及绿色建筑星级规划对获取的要点方针进行相应分化量化,根据规划要求与二级开发地块出让需要,编制地块绿色技术图则与操控引导及奖励制度。
第四步,实施保障。第四步是帮忙绿色建筑规划得以顺畅施行的重要环节,包含技术扶引、保证措施与施行规划三个方面。依据地域特征,量体裁衣给出不一样绿色建筑星级与用地性质的相应技术措施与建造需要,继而从办理、建造、财务等方面为本规划的执行供给方针保证,最终制定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建造进展规划与施行过程规划,保证绿色建筑规划的展开与执行。
经过上述四步的施行,一个绿色建筑规划已经开始形成,联系项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应能满足绿色生态规划的根本需要。
三、应用案例分析
现以杭州临平新城项目为例,进一步论述“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在实践项目中的运用。
(一)项目解读
该项目规划面积约6.7平方公里,交通区位优越。规划倡导紧凑城市、活力城市、山水生态新城理念,以“便捷-智慧-低碳-文化-宜居”为主题,倡导金融商务、生态居住、特色商贸、旅游休闲等多种功能的复合与便捷,突出杭州-上海枢纽节点形象,创造高度集聚、功能复合的副城中心区,营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山水生态新城
建设设施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的现代居住社区。
(二)专项规划
参考国内绿色生态演示城区的申报需求及调研效果,联系生态城区本身建造现状,思考未来绿色建筑开展的前瞻性与先进性等因素,断定绿色建筑规划方针为坚持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为价值取向,实现可持续发展;通过实现城市经济发展、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和谐,确保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同时在空间尺度上实现临平新城区域的协同发展与和谐共生,从而实现城市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高效运转。
临平新城低碳城区建设专项规划以建立低碳城区建设指标体系为规划的主要控制指标,以各地块的规划设计图则作为实施的主要落实手段,以重点区域的环境模拟优化为规划辅助技术,以低碳建设模式下的减碳量为评价指标,是将低碳规划由概念层面推进到可操作层面的一项专项规划。
预计在低碳模式下临平新城碳排放减量比例可以达到40%-45%,符合了打造低碳城市的建设目标。
(三)指标体系
依据当地特征、地块关联性、绿色建筑相关性及目标可量化的准则,分析项目生态建造目标体系、绿色建筑评价规范等,建立“宜居环境、城市设计与建筑控制、低碳交通、公共配套与社会和谐、能源资源利用和可持续性经济”等六项具有代表性的要点指标体系,同时明确指标的控制性与引导性,并落入地块进行相应规划。依据要点目标分解成果,构成地块绿色技术图则,有力地合作绿色建筑规划的建造执行,以及确保绿色建筑规划总方针的完成。
(四)保证措施
技术保证,针对住宅、公建与工业建筑不一样功能特色,拟定绿色建筑技术扶引,引导地块的绿色开发。政策保证,从组织机构、政策鼓励、渠道建造、人才机制、招商引资等八个方面编制生态城区办理措施与方针措施,确保生态城区的绿色办理机制执行。实施保证,联系国家第一批绿色生态演示城区及其他生态城区绿色建造经历,经过以下三个层面加以操控,构成生态城区“规划-招商-建造”的全过程绿色建筑完成形式。1)规划操控:将绿色目标归入控规,从规划途径进行操控;2)招商操控:将绿色目标归入土地招拍挂程序,将其作为前置条件附于土地投标条件中;3)建造操控:以土地开发方式的不一样别离进行操控,有自建土地、代建土地、批租土地等,不一样的土地类型有不一样的绿色建筑操控与操作形式。
“生态碳链”有机四步法仅仅是笔者初步构成的一套规划思路与措施,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琢磨。它不能代表规划的全部内容,各地生态城区仍需要依据实践情况,量体裁衣的进行个性化调整与弥补。
结语
总归,绿色建筑规划是执行绿色建筑行动方案,落实完成绿色生态城区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通过我们不断的探究与努力,才干使其愈加科学、合理、可行,使国内日益增多的绿色生态城区有据可依、有章可循,朝着可施行、可操作的方向大步前行。
参考文献
[1]. 关于印发“十二五”绿色建筑和绿色生态城区发展规划的通知[J]. 建筑节能,2013,05:1-4.
一、生态旅游的概念
(一)生态旅游的定义:
“生态旅游”一词的最早出现可追溯至1965年,自20世纪中叶以来,人类的环境伦理观开始向旅游领域渗透,随着旅游产业的大规模发展,其渗透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增大,人们对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所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也日益关注,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了将环保与旅游作为研究对象的新的旅游方式。但对于“生态旅游”这一新词语,世上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世界旅游组织将之定义为:以生态为基础理论的旅游,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生态旅游学会则解释为:为了解当地环境的文化与自然知识,有目的地到自然区域所做的旅游,这种旅游活动的开展在尽量不改变生态系统完整的同时,创造发展机会,让自然资源的保护在财政上使当地居民受益;第一届东亚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域会议认为:生态旅游应为倡导爱护环境,或者提供相应的设施及环境,以便旅游者在不损害生态系统或地域文化的情况下访问、了解、鉴赏、感受自然及文化地域。
综上所述,生态旅游的概念可以这样归纳:生态旅游是一种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以自然区域或某些特定的文化区域为对象,以享受大自然和了解、研究自然景观、野生生物及相关文化特征为旅游目的,以不改变生态系统的有效循环及保护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与环境为宗旨,并使当地居民和旅游在经济上受益为基本原则的特殊形式的旅游行为。它包括三重含义:
1、经历的质量----提供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即享受自然、认识自然、满足旅游者的旅游体验。生态旅游以回归大自然为基调,于是必须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物,必须有特定的旅游观赏,如优美的自然景观,独特的人文文化等,以满足人们享受自然、认识自然的需求。生态旅游不仅能使旅游者返璞归真,享受大自然,在清新、开阔、洁净的环境中修养身心,而且能够了解、研究特定区域内的自然景观、野生动植物以及相关的文化历史特征,使旅游者从中获得高质量的旅游经历。
2、资源的质量----保护当地自然、历史和文化资源
生态旅游,就是让游人在良好生态环境中或旅游游览,或度假休息,或健康疗养;同时认识自然,了解生态,丰富知识,进而增强环境意识和生态道德观念,更自觉地关爱自然,保护环境。可见,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保护负有责任的旅游方式,它同传统旅游形式的本质区别在于生态旅游必须具有促进生态保护和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特点。因此,生态旅游又要有目的地提高旅游景区的旅游环境质量,使人们在享受、认识自然的同时,又能达到保护自然的目的,从而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其根本宗旨就是贴近自然、保护自然、维护生态的平衡。生态旅游必须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有机结合起来,强调在维护良好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开展旅游,生态旅游不能把生态消费摆在首位,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此,必须要保持旅游区域内的环境质量和保持生态自然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多样性,实现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有序发展,保持好优异的自然环境。
3、生活的质量---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
即通过旅游开发,为旅游区筹集资金,为当地居民创造就业机会,有效发展经济,能够使当地居民在生态环境质量不降低的基础上,在经济上、财政上获得益处。
(二)生态旅游的特点
1、自然性:指旅游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原始自然性。它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指旅游者所到的旅游区域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风光,人口相对稀少,由于受化影响程度较低,保存着生态环境的相对原始状态;
第二,是指在这个区域内具有独特的历史和现实的文化,其生活方式和文化模式保留纯自然原始状态的系统,对于旅游者具有心理文化上的吸引力。因为使旅游者选择去某地旅游的共同心理特征是了解、观察、体验有别于他们本土文化模式的异域文化;
第三,指在上述两个内容的基础上设计的特种旅游项目和线路,要体现特定的旅游生态环境特征相对集中、自然地理条件与人文条件和谐相存的要求,项目和线路能够使旅游者体验到过去未曾体验到的心理感受。
2、保护性:和传统的旅游活动相比,现代生态旅游的最大特点就是其保护性。现代生态旅游的保护性体现在旅游业中的方方面面,对于旅游开发规划者来说,保护性体现在遵循自然生态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产品开发设计上;对于旅游开发商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将资源的价值纳入成本核算,在科学的规划开发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对于管理者而言,保护性体现在资源环境容量范围内的旅游利用,杜绝短期经济行为,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对于游客,保护性则体现在环境意识和自身的素质,珍视自然赋予人类的物质及精神价值,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成为一种自觉行为。
3、参与性: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亲自参与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之中,在实际体验中领会生态旅游的奥秘,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崇尚高雅文化,这也有利于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同时,通过参与来保证旅游者获得与众不同的经历和充分的旅游体验;另一方面,生态旅游是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一种旅游活动。所以,生态旅游还要求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组织及研究者广泛参与旅游决策与管理,从而提高旅游决策和管理的科学性、民主性,有利于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4、高品位与普及性:在生态旅游开展的早期,生态旅游的参与者多为特定族群,一般来说是具有较高的教育背景或文化素养的人。但近些年生态旅游发展的现实却表现出生态旅游正朝着普及化的方向发展,参加生态旅游的游客已不仅仅只限于有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的上层人士,越来越多的普通工人、职员、学生等都加入到生态旅游的队伍中。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众环境意识的提高,到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修身养性的生态旅游将成为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生态旅游者的队伍还将不断地扩大。
(三)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类
按照生态旅游资源的属性,可以把生态旅游资源分为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和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两大类型。
1、自然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四类:
一是地文生态旅游资源,包括:(1)地质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岩石、矿物、古生物化石、火山、地震遗迹等;(2)地貌景观生态旅游资源,如山岳景观、岩溶景观、海岸地貌等。二是水体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河流、湖泊、温泉、瀑布、海滨等。三是气候天象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宜人的气候、天象奇观等。四是生物生态旅游资源,包括森林生态旅游资源、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古树名木与奇花异卉、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等。
2、人文生态旅游资源系统:主要包括两类:
一是人工自然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园林生态旅游资源、农业生态旅游资源、森林公园、植物园、动物园(含野生动物园)、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野营地等。二是人造文化型生态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遗产、民族风情、特种纪念馆和纪念地等。
二、生态旅游的发展现状
(一)国外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据有关资料显示“生态旅游及其产品”的提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出现的。当时推动这一新生事物发展的先驱主要有美国学者赫克特,世界自然联盟生态旅游特别顾问墨西哥人塞勃罗斯等。他们意识到传统的大众旅游形式对环境的负面冲击,从环境保护思路出发,提出了“生态旅游”概念。但是,在世界范围内真正把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活动和产品大规模推出的还是在80年代末和90年代初。
生态旅游在短短十几年的时间内,范围不断扩大,规模也越来越大,其体验类型也越来越复杂。据世界野生动物基金会统计,1998年发展家旅游收入550亿美元,其中生态旅游为120亿美元。目前全世界生态旅游年产值为2000亿美元,生态旅游作为最新潮的旅游产品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全球范围内生态旅游方兴未艾,其中,特别是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巴西、日本、西班牙、瑞士等旅游发达国家。同时,在东南亚许多国家都在推行生态旅游计划,如马来西亚提出将本国建成东南亚生态旅游的大本营。
(二)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我国生态旅游虽比世界某些旅游业发达国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却非常迅猛。1995年1月8日至19日,中国旅游协会生态专业委员会在西双版纳召开中国第一次生态旅游学术研讨会;96年由武汉市外事局和旅游局共同主持召开了解生态旅游规划与发展研讨会,1999年为生态环境年,全国各省市已向国家申报了一批生态旅游重点景区和景点,如:四川九寨沟、云南迪庆、湖北神农架、甘肃新丝绸之路、长江三峡、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等。
目前,我国开放的生态旅游区主要为森林公园、自然旅游点、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天然湿地保护区等。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的森林生态旅游每年接待游客量已由80年代初期的100多万人次和80年代末期的1000多万人次,上升到目前的3000多万人次。1995年实行双休日后,森林公园的客流量比1994年猛增30%,现在年接待游人达5000多万人次,2000年,我国森林旅游者将近1亿人次。我国已有各类森林公园870处,其中国家森林公园292处,全国已建立起各类自然保护区达1000多个。
(三)我市生态旅游业的发展现状
蓬莱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和积累,取得了显著成果,旅游业已经成为蓬莱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旅游综合收入年均超过10亿元,占全市GDP的10%以上,对地方财税贡献率达到30%以上,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新的经济增长点。2000年,蓬莱市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特别是在经过连续七年的“黄金周”后,观光旅游已经达到了成熟期。但在生态旅游的发展方面却不尽如人意,虽然有较为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但由于起步较晚、规划设计起点不高和资金投入不足等原因,在规划建设和市场促销等方面明显滞后于观光旅游。目前,仅有蓬莱阁西苑、兴瑞庄园、田横山文化公园等部分生态旅游资源,经过初步开发形成了具有一定接待能力的生态旅游景区(点)。但无论是在开发建设规模上,还是在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方面,与生态旅游开展得较好的国家和地区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例,据统计,2004年西苑景区全年接待游客仅为21000人次,与蓬莱市全年接待游客约200万人次极不相称。田横山文化公园作为我市唯一的开发较为完善的旅游公园,其功能主要是满足我市当地居民的休闲、观光等方面的需要,尽管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但在经济效益方面与投入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三、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存在的
(一)我市现有的重点生态旅游资源: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艾山位于蓬莱市境内南端,距蓬莱市区42.6公里,海拔814米,是蓬莱境内最高峰。山峰挺拔峻峭,远望如笔架,山脉东西走向,山脊奇峰罗列,晴日登顶远眺,可望蓬莱、龙口、栖霞三市概貌和渤黄二海风光。山坡上林木茂盛,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1949年4月成立艾山林场,面积4591亩,树种包括刺槐、赤松、黑松、落叶松、板栗、苹果、核桃等,森林覆盖率84.6%。1991年,被列为省级森林自然保护区。2004年底被确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艾山北麓有尼姑庵和八路军兵器厂遗址,此外还有扁担石、蜂窝石、靴子石、通天神水等景点。场内生态环境良好,山林风光秀丽,山间溪水长流,空气清闲,花香鸟语,气息宜人,每年都吸引不少游人前往观光游览。该区域具有绮丽秀美的自然景色和温泉,是开展登山观光、攀岩探险、休闲度假、康体保健等活动的绝佳区域,具有极大的开发价值。
2、兴瑞庄园: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位于蓬莱市经济开发区,沿渤、黄海交汇处黄金海岸而建,东邻蓬莱新港,西望蓬莱仙阁,地理位置优越,自然风光绮丽。该产业园建于1998年,是集农产品种植、海产品养殖、加工销售和生态旅游观光为一体的产业园,以高效、特色、高三大特点著称,重点向游客推出山林野趣休闲游、水上游乐健身游和农业观光游等项目。兴瑞庄园是蓬莱兴瑞高特高绿色产业园下属的四个经营实体之一,占地面积300多亩,庄园内主要景点有潘华楼、小天使、石铺路、鸳鸯浴池、连心河、日式沙疗浴池、爱心桥、泉(钱)涌、八卦池、海仙桥、垂钓水寨、怡情村等,与其它旅游景区相比独具特色。
3、蓬莱阁西苑景区:位于蓬莱阁西1公里的龙首山区。龙首山以山巅酷似龙首、山脊起伏盘蜒、形同巨龙腾动而得名。龙首山海拔115米,山区北麓面积360亩,北依渤海、与长山列岛隔海相望。林木青葱、花草繁盛,海淮幽静,空气清新,野生鸟群盘旋鸣唱,是一方理想的度假旅游之地。1995年以来,市政府加大投入,依山势先后建起了狩猎谷、水帘洞、动物园、渔人村、动物表演场、鸟语林等景点,初步形景观与自然风光的和谐统一。
4、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丹崖山西侧,距蓬莱城2.5公里,因其位处渤海海峡登州一侧,亦称“登州岬”;又因其位于山东半岛最北端,故又名老北山。山上建有灯塔,与旅顺老铁山灯塔的连线即为黄、渤二海分界线,因此具有“一山分二海”的独特地理地位。田横山海拔72米,东南与丹崖山相联,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山阴因受浪涛冲刷,岩破石穿,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田横山为秦末齐王田横屯兵处,因以名之。明、清两代设有炮台,皆存有遗迹。1987年,田横山辟为旅游公园,陆续兴建海上观光客运索道、全周影院、田横山栈道等景点。
5、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葡萄及葡萄酒业是蓬莱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同时蓬莱又是国内外著名的旅游胜地,每年来蓬莱旅游度假的中外游客达200万人次左右。蓬莱市将旅游业和葡萄酒业进行了巧妙结合,在烟蓬旅游观光大道两侧规划了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3万亩,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形成集葡萄庄园、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葡萄生态旅游为一体的葡萄长廊。
6、温石汤温泉:温石汤温泉位于蓬莱市南34公里村里集镇温石汤村,距艾崮山风景区10公里。温泉水温常年保持在摄氏50—52度,昼夜流量1000立方米。温泉水质晶莹清澈,光洁,泉水中含有丰富的氟、氯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微量元素,冬浴暖,夏浴爽,去污解乏,疗伤止痒,对关节炎、皮肤病有明显疗效,常浴温泉水对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润肤、美容大有裨益。
7、生态谷:为实现蓬莱海滨度假旅游优势与艾山森林公园度假旅游优势的有效连接,市政府斥资在二者之间的山谷中规划打造了一条生态旅游专用通道,即“生态谷”,实现了南北两大度假旅游区域的直线贯通。生态谷长约50公里,两侧进行高品位、高质量的绿化美化,并建有休憩宾舍小品等,在绿化带外有许多可供游人亲自采摘的果品种植林,别有一番风情。
8、蓬莱村:蓬莱村景区占地230亩,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景区“一池三山”汇集中国北方皇家园林之雄、南方私家园林之秀为一体,表现出道家的思想精华,反映一定历史时期的思想文化、书画、诗词歌赋、古典建筑等文化系统工程,同时也俱备餐饮、娱乐、休闲、会务、度假等功能。
(二)目前我市生态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资源开发力度不够,没有形成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
我市拥有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既有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如艾山森林公园、温石汤温泉、海滨沙滩等,又有人文生态旅游资源,如十八公里葡萄长廊、蓬莱村、蓬莱阁西苑、田横山文化公园、兴瑞庄园等。由于规划设计和开发资金不足等方面的原因,目前除了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和在建的蓬莱村外,其它的生态旅游资源或处于规划设计阶段,或处于项目招商阶段,接待功能完善的生态旅游景区(点)太少。
2、生态旅游形式单一,参与互动性活动馈乏。
由于目前我市的生态旅游景区(点)较少,当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在蓬莱开展生态旅游大多数选择的是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而这两处景区都 是以休闲、观赏为主,参与互动性的活动基本没有,久而久之,会逐渐失去对游客的吸引力,不利于生态旅游业向高层次和规模化进一步发展。
3、宣传促销力度不强,参与者数量较少,难以形成旅游热点。
我市旅游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成果显著,已经成为了我市四大主导产业之一。不但拥有每年大约200万人次的游客市场,以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八仙过海口等新老景区在国内外的知名度也与日俱增,这与我们近几年不断加大旅游宣传促销力度是密不可分的。生态旅游业作为旅游业中的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范围内都尚处于成长期,除了加大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外,更需要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旅游者的旅游趣向,宣传促销工作尤为重要。目前我市对外的旅游宣传促销景点,更多的是集中在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和八仙过海口等部分重点景区(点)上,而对于蓬莱阁西苑、田横山公园、兴瑞庄园等已初具规模的生态旅游景点宣传促销工作明显滞后,导致这些景点知名度不高,难以形成旅游热点,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无法达到有机的统一。
4、不便,无专线,成为制约生态旅游业的“瓶颈”。
我市的生态旅游资源丰富,且地理位置分散,距离蓬莱市城区普遍较远,最近的田横山文化公园和蓬莱阁西苑距离市中心也有五公里左右,而最远的艾山国家森林公园距离市区有50公里之遥。生态旅游的参与者主要是收入较为稳定、可以享受法定节假日和双休日的城镇居民。作为蓬莱境内的第一山,艾山之名、艾山之美,相信很多蓬莱人都有所耳闻,但又有多少人能身临其境、亲身体验一下艾山的旖旎风光呢?有许多人想去,但由于没有旅游专线车,乘公交车则耗时耗力,而我市拥有私家车的家庭毕竟是少数,导致无法开展“一日游”,本地居民参与人数较少,无法形成人气。同艾山相比,距离城区较近的蓬莱阁西苑和田横山公园则要好一些。随着摩托车在家庭中的普及,城区居民驾摩托车到这两个景点休闲游览更实惠。可见,交通在生态旅游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我市发展生态旅游业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高点规划,精心设计,加大开发力度,打造生态旅游精品景区。
成立由旅游、规划、林业、环保等部门组成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加强对生态旅游的,同时聘请生态旅游方面有关的专家、学者和规划设计人员,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通过政府投入、经营权转让、招商引资等多种方式、多个渠道筹集开发建设资金,吸收各种经济成分参与,解决开发建设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整合生态旅游资源,精心打造四大生态旅游板块:东部以十八公里葡萄长廊为中心,结合卧虎山森林公园组成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南部以艾山国家森公园为中心,结合大刘家水库水上游乐、温石汤温泉康疗组成体验生态游板块;西部以蓬莱阁西苑景区为中心,结合田横山文化公园和主题乐园组成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北部以蓬莱村为中心,结合兴瑞庄园、海上观光、海市蜃楼组成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形成东西部以烟蓬观光大道和海滨观光大道为连接、南北部以“生态谷”旅游专用通道为连接的生态旅游总体格局。具体为:
1、东部:田园观光生态游板块
利用现有的烟蓬大道两侧的18公里葡萄观光长廊,建设无公害葡萄种植基地,配以绿化、美化小品等景点,规划建设集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葡萄酒堡建设及生态观光旅游于一体的葡萄产业带。将葡萄酒厂建设与生态旅游开发进行有机的结合,一方面可以使旅游观光者充分领略到优美的田园风光,呼吸到田间自然清新的空气,另一方面可以为旅游观光者现场讲解葡萄酒加工酿造工艺,宣传葡萄酒丰厚的背景知识,同时品尝到原汁原味的、可以同世界名酒相媲美的国产佳酿。既可增加旅游收入,又可为发展创造商机,逐步形成以“旅游观光,生态建设,葡萄加工,娱乐饮食”于一体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同时,保护性开发建设位于经济开发区内的卧虎山森林公园。公园建设遵循“保护、开发、利用”的原则,突出生态功能,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主题,充分发挥森林公园的多功能作用,突出地方特色和山野情趣,形成一个集自然生态、旅游娱乐、科普于一体的综合性近郊森林公园。在不破坏整体风格和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公园可规划为森林游览区、游乐野营区、生活服务区等功能分区,丰富和完善公园的生态旅游接待功能。
2、南部:自然体验生态游板块
艾山区域内生态旅游资源丰富,拥有艾山国家森林公园、大刘家水库、温石汤温泉等自然资源,开展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规划为三大功能区:
(1)艾山国家森林公园:
按照“整体规划、分片开发、区内游览、区外居住”的原则进行开发建设。森林公园内进行整体规划,并按功能进行分区。可分为登山游览区、运动区、科普教育区、红色旅游区、野营体验区、休憩服务区等,时机成熟时进行分片开发,形成一个集观光游览、科普教育、体育运动、探险、休憩、摄影、作画、养生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区。
(2)温泉康疗区:
在温泉所在地温石汤村或其附近,规划建设一处休闲度假村。其功能分区为:
A、温泉疗养区:建设水疗楼一座,可开设多个浴种,如中药浴、桑拿浴、冲浪浴等。在用温泉理疗的同时,还可与光疗、磁疗、电疗及针灸、按摩等多种理疗配合,为游客去疾消疲。
B、康乐度假区:建设温泉休闲别墅、温泉公寓酒店、全循环天然温泉泳池。整修原有的荷塘池,并建设一些与环境相协调的游憩建筑、平台和眺望建筑小品,使游客在享受理疗减压的同时,又可休闲观光。
C、配套服务区:根据康乐度假的需要,建设保龄球馆、网球场、商场购物、餐饮、娱乐等配套服务设施,满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要。
(3)水上运动区:
利用大刘家水库开发水上运动娱乐项目,进行垂钓、划船、摩托艇、皮划艇、渔家乐等水上娱乐活动。同时,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进行高品位的绿化美化,打造一个青山绿水的旅游胜地。
3:西部:休闲互动生态游板块
该板块内的蓬莱阁西苑景区和田横山文化公园处于旅游度假区内,距离城区较近,是本地居民闲暇时休闲观光的主要选择景点,地理位置相对具有优势。经过多年的规划建设,目前这两个景点都已具备了一定的规模和接待能力,并各有特点。蓬莱阁西苑花草繁盛,空气清新,鸟语花香,另有一个小型动物园,深受青少年旅游者的喜爱。田横山文化公园位于田横山上,东、北、西三面悬崖陡峭,怪石嶙峋,鬼斧神工,形态各异,拔海千仞,形势险峻。南面则绿树环抱,绿草茵茵,品位高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得到了完美结合,是中老年朋友休闲健身的首选。但这两个景点共同的缺陷都是以休闲观光为主,功能比较相似,如果没有适当的连结点,两者之间容易形成竞争关系。这个连结点应该是功能与这两个景点功能不同,位置介于二者之间而更靠近于蓬莱阁西苑。因此,在蓬莱阁西苑东部建设一处以游客参与互动为题材的、以游乐项目为主的游乐园是必要的,以增强该板块的动感,从而使该板块形成一个规模宏大、动静结合的主题乐园,游人尽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各个区域去游玩。
4、北部:梦幻仙境生态游板块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蓬莱村是以我国古典园林为载体、以仙文化为内涵的主题公园,填补了我市旅游业在这一方面的空白。而兴瑞庄园景点经过数年的发展,虽具备了一定的生态旅游接待能力,但在旅游经营方面差强人意。究其原因,除了距离城区较远的因素之外,自身缺乏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热点项目也是主要原因之一。而蓬莱村项目的出现,将有效地缩短兴瑞庄园与城区的距离。如果兴瑞庄园能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完善旅游功能,两个风格迥异的生态旅游项目可以在该区域内达到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另外,如果再结合该区域沿海海面的海上观光、近年来频繁出现的“海市蜃楼”奇观,该板块必将成为我市生态旅游的热点区域。
(二)开展多种生态旅游形式,丰富生态旅游活动内容。
充分利用各种生态旅游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生态旅游活动。以前人们对生态旅游的认识更多的是停留在游览观光方面,而对参与互动没有太多的要求。其实生态旅游更应该体现在参与体验方面,可以进行多种形式的参与活动,如探险、休憩、摄影、作画、野炊、野营、体育等。根据我市目前的实际情况,可以开展“一日游”或“二日游”,让旅游者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乐趣。
(三)加大宣传力度,打造著名生态旅游品牌,形成旅游热点。
二十一世纪,人类迈入了“信息爆炸”。在这个时代,信息通过多种形态媒体构成的信息系统传递。如果不注意对自身的宣传,将会很快被淹没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之中。生态旅游作为一个新兴的旅游形式,在全球范围内发展势头都非常迅猛,得到了各地旅游部门的普遍重视,近几年国内也出现了许多著名的生态旅游景区。我们应该借助“人间仙境”和“优秀旅游城市”的城市品牌,同时结合蓬莱阁、蓬莱水城、海洋极地世界等著名景区(点)的观光游和休闲度假游,通过多个渠道、多种媒体,包装宣传我市的生态旅游业,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打造著名的生态旅游品牌,并加强与各地旅游机构和旅行社的合作,形成生态旅游热点。
(四)开辟生态旅游专线,为旅游者出游提供便利条件。
可与交通客运部门合作,在重点旅游区与市区之间开辟周末或节假日生态旅游专线,为市民出游提供方便。同时,在景区内部也应提供一定的交通设施,让游客真正能进得来,出得去,游得开。
五、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一)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
旅游资源开发作为一项经济活动,只有按照旅游经济活动的进行,才有可能获得成功。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要有严肃的性,不合理的开发,就是对旅游资源的破坏,就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我们绝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换取旅游业的一时发展。为此,生态旅游的开发遵循一定的科学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内外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和实践来看,制定生态旅游规划,实施生态旅游开发时,主要应遵循以下原则:
1、永续利用原则
“永续利用”是时代的产物,它是一种使人类在开发旅游资源时不但顾及到当代人的经济需要,而且还顾及到不对后代人进一步需要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发展策略。尽管它不意味着为后代和将来提供一切,造就一切,但它却通过对经济效益、效益、生态效益三者的协调,使当代人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旅游资源利用,造福子孙后代。
2、保护性开发原则
要使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就必须加强对旅游资源的保护。针对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而言,开发和保护的关系应体现的总的原则是:开发应服从保护,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开发。资源得到妥善保护,开发才能得到收益;开发取得收益,反过来可促进保护工作。但是,一旦开发与保护出现矛盾,保护对开发拥有绝对否决权。
3、特色性原则
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与众不同的独特程度,即特色。有特色,才有吸引力;有特色,才有竞争力。特色是旅游资源的灵魂。
4、协调性原则
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与整个生态区的环境相协调,既有利于突出各旅游资源的特色,又可以构成集聚旅游资源的整体美,使游客观后感到舒适、自然。
5、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市场经济就是追求效益最大化,生态旅游作为旅游的一种形式,也追求效益最大化,但这个效益不仅是指经济效益,还包括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必须高度地协调统一。而当三者出现矛盾时,以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高于一切为指导原则,即经济效益必须从属于上述两种效益。实际上,当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达到最大化、最优化时,其经济效益肯定也是相当可观的。
(二)生态旅游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
1、保护生态资源,改善生态环境
不可否认,我市是生态环境保护较好的地区之一。但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环保工作必须长抓不懈,不能掉以轻心。如果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不仅生态环境质量会严重下降,使生态旅游无法开展,而且将会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当务之急是保护好现有的生态资源,坚决制止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同时,加大植树、种花、种草力度,尽快提高森林和绿地的覆盖率,力争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有较大的提高。
2、编制生态旅游资源开发规划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规划。应对全市的生态旅游资源进行详细的调查研究,建立从可行性论证-开发规划-监督管理的科学可行的开发程序,坚决反对“一哄而上”的无规划的开发。应建立市政府直接领导下的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协调小组,编制具有指导意义的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全市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以指导和协调生态旅游资源开发工作,制止生态旅游资源开发中的不良行为。
3、制定法规,加强科学管理
生态旅游会不会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是弊大还是利大,这并不取决于是否开发旅游,而是取决于是否在这一过程中实现了科学的管理。要保护生态环境,就要加强科学管理,而科学管理的基础在于完善的法制。因此开发生态旅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并加强对生态旅游区的科学管理,做到“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杜绝一切破坏环境资源的现象。
4、突出生态旅游产品的地域特色和文化内涵
生态旅游成败的关键在于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我市的生态旅游还处于研究探索和起步阶段,生态旅游产品存在着类型单一、档次低等诸多问题。因此,应吸收国内外发展生态旅游的先进经验,并结合我市的实际情况,立足本地资源和历史文化优势,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半岛型生态旅游产品,重点开发登山探险游、动植物观赏游、海滨度假观光游、农业观光游和温泉康疗等专项旅游产品。在生态旅游产品的开发过程中,一是要突出特色,二是丰富生态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以此建立新型的生态旅游市场体系,推动我市生态旅游的发展。
5、提高参与性,改变单一的观光结构
在21世纪中,休闲度假将取代观光旅游成为旅游的主体。而让游客能亲自参与和亲身体验是休闲度假产品风靡世界的最直接原因。在考虑旅游与生态的关系时,仅仅关注如何将生态资源利用于旅游事业是不够的,还应该掌握生态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兴趣倾向,在提供优美的生态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使生态旅游者能够参与的新型观光结构,延长其逗留时间。
6、完善逗留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旅游产品,旅游接待设施和服务都是不可忽视的开发内容。必须创造出可供游客逗留的环境,这既包括硬件设施,也包括软件方面的服务和管理,两者缺一不可。必须全方位地开发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互相配合的项目,进行综合性的开发。旅游接待设施的建设可按照“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以减少其对环境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