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现代物流运输方式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运输方式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第1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关键词:交通;物流;规划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now, at present our country has initially formed a relatively perfect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the region and the city has played an irreplaceable role. But in today's economic developm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on the urban industrial system put forward higher reques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introduction between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 industry influence and importance, put forward some advice on planning and design.

Key words: traffic; Logistics; planning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物流的“流”与工业交通运输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交通规划仍然是物流整体规划建设的重要内容。所以,若要使物流能够更好的为城市及地方服务,就必须先行开展物流的交通规划,处理好内部的交通系统与外部周边地区的交通衔接关系,使其与现有的地方交通系统网络融为一体。因此,研究工业交通物流系统是十分必要的,而且十分紧迫的。

工业交通系统的完善对现代物流发展的影响

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是这样描述运输的——“用专用的运输设备将物品从一地点向另一地点运送,其中包括集货、分配、搬运、中转、装入、 卸下、分散等一系列操作”。而运输与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经及信息处理共同构成物流系统,可以说,交通运输是物流系统的重要功能要素和子系统。在现代物流中,物流的目的是在符合社会、经济合理性的前提下,采取低成本,高效率的方式完成物资从供应者到需求者之间的空间转移。在这个过程中,交通是实现物流空间转移目的的重要手段。如何提高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将对物流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

(一)扩大物流规模,带动物流产业增长。

交通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交通基础设施的水平提高,将对物流发展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例如具有一定规模的高速公路网络,通过其辐射和吸引作用,可以形成更具活力的物流产业和更大的配送服务范围,使物流产业呈现快速增长的势头。我国交通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将为物流业的发展创造广阔的空间。

(二)提高物流服务水平,优化物流网点配置。

交通系统的完善与整体水平的提高,可加速社会物资循环,从而促进国民经济运转需要的物流网点的合理配置。传统的物资企业大多需要配置大面积的仓库,而高水平的区域交通系统,使散置在各地的仓库能迅速连接起来,经过科学规划和重组,建立现代物流系统,物流服务半径和货物集散空间会有所扩大,服务水平也将大大提高。

(三)促进物流活动合理化,整合物流系统功能。

建立高水平的区域交通系统,可以充分发挥该区域物流活动的优势。在交通系统建设中,把交通网络规模扩展与提高技术等级、发展快速通道有机结合起来,推进交通结构调整,加快向现代化、集约化方向发展,促进物流系统功能整合。

现代物流的发展对工业交通系统的要求

这里的交通系统主要指城市货运交通系统,城市货运交通系统是城市物流活动的重要支持,是城市经济、社会活动得以进行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一)城市物流按流向分类

基于物流与交通系统关系研究的需要,对城市物流按物流流向进行划分,可分为三个层次:

(1)过境物流。过境物流与城市所在地域内的位置及城市生产力发展水平有关,一般是城市生产水平越高,则过境物流量越少;城市生产水平越低,则过境物流量越大,中小城市的过境物流量甚至大于市内物流量。为此,服务于过境物流的交通网络应布置在城市,避免对市区造成不必要的干扰。

(2)出入市物流。出入市物流与城市对外辐射的能力有密切关系,一是中心城市与市辖范围内各县城之间的联系,二是市际间乃至国际间的联系。各种等级的城市在其经济区域内都有承上启下的功能。中心城市的职能越强,其出入市场流量就越大,规划建设好区域交通网对发挥中心城市的物流辐射作用十分重要。

(3)市内物流。市内物流是和城市自身生产、生活和基本建设有关的物流。不同性质、规模的城市其上述的数值也不相同。一般中小城市过境物流量大,而大城市是出入市及市内物流量大。因此,在进行交通规划时,应视具体情况而有所侧重。

(二)物流对城市交通的要求

(1)物流对交通运输方式的要求。

城市货运交通方式的选择应根据城市物流量的大小,符合节约用地、方便用户、保护环境的要求,并应结合城市自然地理和环境特征,合理选择公路、铁路、水运和管道等运输方式。在组织货运时,应根据各种运输方式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以经济、便捷、灵活、安全为原则,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选择有效的联合运输方式,使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尽可能实现门到门的直达运输,减少因中途多次转运而造成的货损与时滞。

在物流过程中,提高运输的质量与速度,将创造出新的附加产值,产生出新的经济效益。货运交通方式的选择旨在降低运输成本,提高运输服务质量与效率,利用联合运输,节省物流费用。对公路、铁路、水运、航空及管道运输等方式应在充分发挥其优势的基础上,采用平衡点分析法进行合理的选择,根据某种运输方式的固定投资加上其运输费用的总费用加以比较,选取最有效、经济的运输方式。

物流对交通方式选择的具体要求有:

(1)企业运量大于5万吨每年的大宗散装货物运输,宜采用铁路或水运方式。

(2)运输线路固定的气体、液化燃料和液化化工制品,运量大于50万吨每年时,宜采用管道运输方式。

(3)当城市对外货物运输距离小于 200公里时,宜采用公路运输方式。

(4)大、中城市货运车辆的车型比例应结合货物特征,经过比较选择确定。大、中、小车型的比例,大城市可采用1:2:2~1:5: 6;中、小城市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2)物流对城市道路系统的要求。

城市道路应能满足城市物流的要求,以及特殊运输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与物流流向流量相结合。城市货运道路是城市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应满足城市自身的大型设备、产品以及抗灾物资的运输要求。其道路标准、桥梁荷载等级、净空界限等均应予以特殊考虑。城市对外货运交通的出人口数,应根据城市土地使用、出入市物流流向和流量而定,一般不少于3个,并与对外公路网联系起来。若出人口数量太小,会使流量过分集中,使城乡结合部的道路不堪负担。

物流对城市道路系统的具体要求包括:

(1)城市道路上高峰小时物流量大于600辆标准货车,或每天物流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设置货运专用车道。

(2)货运专用车道,应满足特大货物运输的要求。

(3)城市的重要货源点与集散点之间应有便捷的货运道路。

(4)大型工业区的货运道路,不宜少于两条。

(5)当昼夜过境物流量大于5000辆标准货车时,应在市区边缘设置过境货运专用车道。

(6)城市道路与港口、铁路、空港等统一规划,要充分考虑交通枢纽地带的物流集散对城市主干路交通的影响。

(3)物流对交通基础设施的要求。

从目前国内外的具体实践总结分析,物流基础设施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提供公共功能为主兼具个的综合设施,如运输枢纽、各类场站等;二是主要为适应特定区域领域的现代物流集中管理和组织需要建设的专向服务设施,如物流园区、配送中心等;从现代物流服务组织的基础需要考虑,物流基础设施和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是共生一体的。

物流基础设施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两者都是建立在满足需要、提升效率和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之上的,因此两者在建设过程中,需要综合规划、全局考虑,协同运作,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组合优势。在物流基础设施规划建设的实际操作中,在规划建设专项服务设施的同时,应从物流运作的核心环节——运输、仓储角度,综合考虑利用国家运输网络系统中规划与建设的各种运输场站、仓储设施等,充分发挥其功能和作用,使相关设施的发展规划建设符合物流发展的需求。

交通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关系

现代化交通系统是现代物流系统的可靠技术保障。通常,交通枢纽是物流网点的布局可选地,而现代物流业的发展也对交通系统的完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综上所述,可将交通系统与物流系统的关系总结如下:

(1)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交通系统的改进提出了要求。随着经济发展和物流系统的建设,区域物流量与城市物流量均会不断增大,区域货物运输量与城市货物运输量也会相应增大,因而要求改善或重新进行交通系统规划,以适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

(2)现代物流系统的建立要以现代化交通系统为依托。只有区域与城市的交通系统实现现代化,区域与城市的物流系统才能最终实现现代化。

(3)交通系统的完善要有利于促进物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区域与城市交通系统的完善要充分考虑现代物流的需要,有利于发展多式联运和综合物流,实现敏捷供应链管理,从而促进现代物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结束语

毫无疑问,现代物流系统与交通运输的有效融合是个重大的战略问题。-对于物流系统来说,集疏运能力是实现其货物快速集散功能的重要保证,而作为货物运输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便成为物流系统所关心的主要问题。其作为物流规划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影响了物流本身的集疏运能力,还将对地区的航空货运及周边现有路网产生影响,如果没有科学合理的规划,必定会影响整个物流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曹从咏.《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J].物流工程与管理,2009(11).

[2]陈立军.关于准东地区交通物流规划初探[J].科技向导,2010(7).

第2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关键词流理;铁路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0)032-0188-01

1铁路货运所面临的市场竞争

1.1市场经济发展的程度,决定了对运输需求量的大小

社会总体的运输需求量,被市场调控和分配到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上。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激烈竞争,及其在运输市场份额的不断变化,将直接关系到铁路货物运输业的发展。

1.2不同运输方式的发展对铁路的影响

因市场及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使公路、航空、水运、管道等运输形式,根据各自的优势和特点,都在不断地加大投入、加强管理和促进发展。一般经济越发达,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就越快,使得除铁路以外的其他运输形式所占的份额也越大。这些对铁路货运的发展将产生压力和带来不利的影响。

1.3计划经济体制对铁路货物运输也的影响

历来习惯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铁路货物运输业,在市场经济和改革的大潮中受到竞争的冲击是必然的。铁路货运应发挥优势,不断适应新形势、新市场和新经济的要求,改进货运组织形式、改变经营管理模式,才能在市场竞争和发展中处于优势。

1.4未来的运输市场形式

未来运输市场的运输能力将逐渐大干运输需求。随着国家多种运输方式的快速发展和完善:随着社会向经济、环保、节约和可持续发展方向推进:随着循环经济、清洁能源、坑口发电等资源节约型项目的推广和扩大,运能与需求的矛盾将逐步缓和,各种运输方式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2铁路货运发展现代物流的必要性

2.1满足顾客需求的需要

目前,铁路运输业的顾客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消费市场顾客需求已从“少品种、大批量、少批次、长周期”转变为“多品种、小批量、多批次、短周期”。为适应顾客需求的这一重大变化,商流渠道发生大规模重组,带来物流渠道的重组。在物流领域出现了为顾客提供物流、配送服务的物流中心、配送中心,传统的储存、运输、包装等服务在物流渠道的重组逐步为集成化、系列化、增值化的现代物流、配送服务所取代,新兴的非国有(包括外资)物流企业逐渐出现并正在逐步占领物流市场。为此,铁路运输业有必要随着顾客需求的变化进行调整。

2.2铁路自身发展的需要

首先,现代物流强调的是对客户的全方位服务,而不仅仅是完成货物位移。因此,铁路货运向现代物流业的拓展,将给铁路货运业带来全新的经营思想和管理理念,极大地促进铁路运输服务质量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其次,现代物流业是一个基于信息化和网络化的高新技术产业,它所要求的物流信息交流和共享系统,微电子技术、自动化仓储和装卸系统、联运化和标准化,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通讯系统、条形数码、电子数据交换系统等技术,将极大地推进铁路运输特别是货运组织工作的进步,推进铁路的产业进步和产业升级。因此,向现代物流业拓展是铁路货运自身发展的需要。

2.3提高铁路货运在运输市场竞争力的需要

现代物流的运输组织主要方式是在集装箱的多式联运和门到门的运输基础上形成点到点的网络化物流运输,铁路货场能否成为网络化物流运输中的一个节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货场是否具备完善的物流服务功能,能否抓住现代物流网络形成的有利契机,促使我国铁路货运的竞争力能否提高的关键因素。铁路物流中心提供的换装、分拨、配送、加工、联运等一系列物流服务,能够保证将货场以最经济、快捷、准确、安全的方式送达下一级配送中心或是直接送达用户手中,发挥物流运输节点的作用。这是提高铁路货运竞争力的必要条件。

2.4铁路货运如果不能为运输市场的主流需求提供物流服务,其所面临的两种结局

1)是成为能提供良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附属品,在整个物流活动中赚取少量的物流作业费用。2)是现有的市场份额进一步萎缩,面临生存危机。

3铁路货运引入物流理念进行改革的具体措施

3.1在安全因素方面

要以安全、快速、准时、方便为原则,对现有运输组织体系进行优化,由粗放式管理向集约式管理转化。要全力保证所运输货物的安全,并建立合理快速的赔偿机制,对客户发生的以外损失,能够即使予以赔偿,打造铁路良好的信誉。

3.2在速度因素方面

对既有线路要进一步提速,特别加大货物列车的提速力度,并在运输组织上建立速度机制,一切以速度为中心。同时加快货物快运体系建设,组织完善货运营销网络,调整货运站布局,集中货源货流,大幅度地提高货物送达速度。全面提高运输过程的旅行速度,缩短在途时间。目前铁路货运过程中有近2/3的时间消耗在货物集结、装卸、编组、中转、解编等作业组织过程中,难以确保货物的准时到达。对此铁路货运系统应坚持按计划装车的原则,大力压缩货物作业停留时间和中转停留时间,对中间站的装车要及时挂运,对故障车及时修理或倒装。鼓励编组站组织高质量技术直达列车,严禁把无调变成有调。实行货物运到逾期责任追究制度和货物运输逾期支付违约金制度。发、到站要认真对待货主查询,答复时间不超过3日。

3.3在准时因素方面

要以时效为目标,对车、机、工、电、辆各个部门的作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机制,要实现货物列车客车化,做到定点、定线、定编组,使货物列车按时刻运行,以保证运到期限。全面优化运输产品结构,实现货物准时、快捷送达。铁路运输要以满足顾客需求为目标,进一步优化产品结构。如开发行包专列、鲜活货物专列、高危货物专列等满足专业化物流发展需求;实行货物集中受理,分散装车,在形成经营规模的基础上,开发”五定”班列、集装箱专列等产品,满足规模化发展的需求;开发品牌列车、城际班列、特快列车等,满足个性化特殊服务要求的产品。

3.4在方便因素方面

第3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1 公路运输与现代物流

1.1公路运输的定义。所谓公路运输是指以公路为运输线,利用汽车等陆路运输工具,做跨地区的移动,以完成货物位移的运输方式。它是国内外货物流程的主要方式之一,既是独立的运输体系,也是车站、港口和机场物资集散的重要手段。

1.2现代物流定义。现代物流指的是将信息、运输、仓储、库存、装卸搬运以及包装等物流活动综合起来的一种集成式管理,它是根据客户的需求,以最经济的费用,将物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它主要包括运输、储存、加工、包装、装卸、配送和信息处理等活动。

1.3公路运输与现代物流之间的相互关系。现代物流业最大的特点就是将包装、运输、装卸、加工、仓储、配送等过去相对独立的环节有机整合,实现系统的最优。现代物流的内涵远远超出公路运输的范畴,但公路运输又是现代物流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现代物流实现的基础,把现代物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纽带,是现代物流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2 我国公路运输业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公路运输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公路运输业在人才培养、货运信息系统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输组织形式、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规模,与发达国家相比,甚至与国内其他一些运输方式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2.1从业队伍和行业管理队伍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尤其是高素质的技术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匮乏;

2.2信息化程度低,信息流通不畅;

2.3公路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功能配置和布局不够完善;

2.4经营主体散而小,服务功能单一,服务质量和水平不高,缺乏主导公路运输市场的大型运输企业,难以组织规模化和网络化的运输。

因此,积极探索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的对策,对我国公路运输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 推进公路运输业向现代物流业发展几点建议

3.1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提高服务意识。现代物流是高科技应用产业,是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系统工程,这就需要大量的掌握现代物流知识、技术的专门人才,而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物流管理人才短缺已成当务之急。我们应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训,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另外,公路运输企业要提高服务意识,同服务对象结成战略伙伴协作关系,对公路运输企业来说,发展现代物流首先是一个服务的问题,现代物流的实质是就是服务。公路运输企业在向现代化物流的发展转化中,必须树立以客户为服务中心的思想,将满足客户的需求作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宗旨。

3.2加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 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加快现代物流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行业间管理信息系统联网,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一方面,可以加快先进信息技术在运输过程中的推广应用,优化运输车辆配送线路, 缩短货物运输距离, 减少货物运输时间, 全面提高货物运输效率。另一方面,货运车辆能够通过共享信息网络平台寻找货源信息, 业主和客户也可以通过信息平台寻找货运企业,提高运输效率。另外,加快各地货运车辆信息的统一联网运行, 使企业及消费者可以随时了解货运车辆所处的位置,达到对货运车辆实时监控的目的, 从而确保整个货物运输过程实现安全管理。

3.3加快公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运输组织化水平。要加强公路运输方式基础设施建设,增加公路运输基础设施总量,优化公路基础设施网络结构,加快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公路运输基础设施网络,为现代物流发展提供基础运输保障。加快推进公路组织的规模化和网络化发展,培育一批网络辐射广、企业实力强、质量信誉优的公路运输企业,有效整合社会零散运力,通过高效的组织,保障零散运力及时的货源供应,实现整体货运发展的集约化、高效化、有序化。引导公路运输企业由传统的运输生产者向全面提供运输增值服务的现代物流经营人拓展转型,建立和完善仓储、运输、加工、城市、农村配送等服务集成一体化的现代物流体系。

3.4 培育大型物流运输企业,提供专业化物流服务。目前,我国公路运输企业仍然存在发展规模达不到现代物流业发展要求,大多数货运企业服务产品单一,产品同质化、低水平价格竞争的问题突出,无法适应迅速增长的现代物流发展和不断提高的现代物流服务质量要求。有关行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不同类型的货运企业转变经营理念, 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组织管理手段,为用户提供集运输、 仓储、包装、 加工、 配送等为一体的现代物流服务, 积极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要引导和促进货运企业加强与工业、商贸企业的合作,努力提供一体化物流和供应链集成等高附加值的现代物流服务。

4 结束语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迅猛发展,公路运输企业要抓住机遇努力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通过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加强物流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大型物流运输企业等多个方面的合力推进,使得公路运输向现代物流的发展跃上一个新台阶, 促进公路运输效率的不断提高和物流成本的不断降低,为我国现代物流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晓东.《现代物流管理》 [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0.

第4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产品物流及贸易量在全球的比重逐渐上升。如今,不管是粮食、经济作物还是畜牧产品,都大量转化为商品,商品率很高,它们不仅直接满足人们生活需要,而且还向食品工业、轻纺工业、化工工业提供原料。因此,农产品的需求量大、物流量大、范围广。农产品自身的生化特性和特殊性决定了它的基础设施、存储条件、运输工具、技术手段等方面具有相对独立的特性。农产品物流经常使用专用、配套的硬件设施,如专用仓库、输送设备、专用码头、专用运输工具、装卸设备等。从国际发展规律来看,物流规模的发展与能耗的增加并不呈现出正比例关系,到一定时期以后能耗的增加必然快于物流规模的增长[2]。农产品物流以其物流量大、品种繁多、物流时间与空间要求高的特点决定其在运输、储存、商品加工以及配送环节伴有大量的能源消耗。农产品物流离不开交通运输,而交通运输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国际气候组织报告显示,2005年交通运输能源消耗占全球能源消耗的比例高达26%[3],因此,有效降低交通运输业对能源的消耗,则会大大减少碳排放。我国流通业存在严重的浪费,有40%的运力处于空载状态[4]。因此,实现农产品现代物流,合理进行统筹规划,合理运输,避免运输中的空载现象,则会大大降低在运输过程中的能源耗费,减少碳排放。不仅如此,农产品在物流过程中的严重浪费,如新鲜蔬菜在物流过程中的损耗达30%~50%[5],制约着我国农产品现代物流的发展。为了提高农产品的服务质量而大量使用冷藏、冷冻和保险车辆,无疑会增加物流过程中的能耗。因此,大力倡导、发展农产品现代物流,加强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意识,对我国发展低碳经济具有重大意义。

2农产品货运低碳分析

2.1农产品货运概况根据我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统计数据可知,2007—2011年我国农产品物流总额不断增加,2011年达到26312亿元,同比增长4.5%(图1),但相比其他行业物流的增长速度,仍属于较慢发展。以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总额为例,结果见表1。表2显示,2011年北京市农产品物流总额310.2亿元,仅占北京市全社会物流总额的0.52%,全国农产品物流总额25000亿元,占全社会物流总额的1.7%。长途大宗农产品(粮食、盐、棉花)运输主要依靠铁路和水路。表2还显示,农产品物流总额占社会物流总额整体比重较小,说明农产品运输不是中国货运业的主体。但是,由于农产品运输直接关系到农产品安全和人们的健康,因此农产品运输是物流业、农业乃至国家极为重视的研究领域和发展领域。作为物流的重要节点之一,交通运输是主要的能源消耗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有大量的碳排放。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9—2013年)可知,交通运输、仓储业的能源消费总量占据了全国各行业能源消费总量一定的比例(表3)。2.2农产品的运输方式2.2.1铁路运输我国铁路运输市场快速发展,建立了覆盖全国的铁路运营网络。2011年,铁路营运里程达9.3万km,货运量为39.19亿t,货物周转量为19130.30亿t·km,能源消耗折标煤为1772.5万t,排碳量约2199.91万t。2.2.2水路运输水路货运总量持续快速增长。2011年,内河航道里程达12.46万km,内河运输完成货运量21.03亿t、货物周转量6564.88亿t·km,全国完成水路货运量为42.60亿t,货物周转量为75423.84亿t·km,水路运输燃油消耗量为1356万t,排碳量约4196.8万t。2.2.3公路运输我国公路交通发展迅速,公路通车里程有较大增长,公路运输量快速增长。2011年,公路里程410.64万km,货运量282.01亿t,货物周转量51374.74亿t·km,公路运输燃油消耗量为713.81亿L,排碳量约15450.9万t。2.2.4航空运输航空运输属于周期性行业,其发展趋势与GDP发展呈正相关。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中国航空运输业保持了较快的增长速度。2011年,定期航班航线里程达3490571万km,国际航线线路长度为149438万km,货运量为557万t,货物周转量为173.91亿t·km,航空运输能源消耗折标煤为1000.5万t,排碳量约为1901.3万t(表4)。由表4可知,货物周转量/碳排放量的值由大到小的运输方式为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路运输,即水路运输碳排放量最小,航空运输碳排放量最大。因此,单纯从低碳减排节能的方式考虑,能使用水路运输时首选水路运输,尽少选择航空运输。公路运输里程相对较长,适合门到门的服务,是支持多式联运的基础,相较其他运输方式更为便捷,应用更广泛。不同的运输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和适用范围。因此,在支持加强水路运输方式使用的同时,应突出多式联运的协调运作特点。

3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存在问题

3.1过多依靠公路运输与铁路相比,公路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本低。我国地域广阔,地质、地貌、地形特点复杂,汽车运输方便灵活,尤其适合特殊路段。不仅如此,在使用铁路、航空、水路运输的同时,需要公路运输进行前后衔接。2011年,我国公路运输里程数达到410.64万km,货运量为282.01亿t[7],是水路、铁路货运量的6.62、7.19倍,然而公路运输方式运送每亿吨千米货物的碳排放量是铁路、水路运输的3.98、5.41倍(表4)。因此,公路运输不是最有效的节能减排地毯的运输方式。3.2城市交通压力,配送问题凸显随着人们生活的改善、消费习惯的变化,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充斥在城市交通中,城市交通拥堵日益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保证人们正常的行车需求,多个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均有限制货车、卡车白天通行的禁令。因此,零售超市的日常配送由货车、卡车改为小型面包车,而原本一次可以进行的整担配送模式改为多次往返配送,这无疑增加了小型车辆配送的路径、次数和碳排放量。3.3货运调度能力差,闲置情况严重整担运输远比零担运输能够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加运力、运量,更能节约能源,加快农产品流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服务质量。然而,由于我国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粗放式管理导致管理的方式、方法主要以管理者的经验为主,缺乏有效的数据、技术层面的引导。在货运调度方面,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办公软件的利用率相对较低,因此造成车辆需求大、装车不满、运力闲置的问题。3.4多式联运发展水平较低多式联合运输是国际上提倡的现代物流运输的方式之一。多式联运将集装箱作为运输单元,能够提供门到门的运输及配送服务。在整个运输过程中,不需要重复进行拆封和装箱,并能够充分考虑多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和适用条件,在运输过程中合理安排运力,是现代物流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然而,我国第三方物流在物流市场的占比仅为15%~20%,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多式联运的运输方式仅占2%左右。而且我国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主要形态是海路和公路的联运,约占港口集装箱集疏运量的84%;其次是水水联运,约占14%;最为低碳的海铁联运仅占2%左右[9]。

4我国低碳农产品运输与配送减排发展建议

4.1加强政策支持引导作为经济的支撑和服务的物流行业,要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督管理入手,按照企业生产、服务效益和碳排放量的高低来合理制定我国的排碳标准,做到分层管理、分级管理、分阶段实现目标。同时,加强在企业中宣传,普及低碳观念,深入低碳与环境、生活、健康的关系的认识,强调低碳在生活和经济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宣传和正确引导,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自觉、自愿低碳生产、经营的观念,实现企业健康发展。4.2提高交通运输工具利用率农产品由于具有生鲜性、易腐性、区域性和季节性的特点,其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比其他行业的运输配送频繁,对运输过程中要求的特殊处理及冷链技术要求高,增加了交通工具的使用率和技术复杂性。因此,可通过提高车辆运力利用降低运力闲置,解决和改善运输成本高、资源浪费严重、运输时效性差等问题。合理优化运输体系,降低物流运输成本,是物流、运输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国际上广泛采用的多式联运及其采取的运输方式能够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实现有效衔接与协调发展,降低整个物流运输系统的碳排放量,从而提高交通运输工具的利用率。4.3提高货运业务的能源效率通过使用新型交通工具和对工具的良好运转和维护,提高农产品货运业务的能源效率,将低碳技术在多种技术途径中得以应用和发展。同时,加强政府的引导和支持,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现代化农产品生产企业等购买高效率车辆,增加燃料的燃烧效率,通过充分燃烧,降低废气排放。通过定期对驾驶员的培训,提高驾驶员对车辆的操作、机器的养护技术,改善驾驶效率和工作效率。4.4加强物流合理化运输通过运输联盟、第三方物流的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加强物流合理化运输。在公路货运方面,减少零担运输,强化运输的组织和协调,化零为整,增加整车货运;在水运方面,通过加船减速,减少燃油成本;在航运方面,进行有效的航空联合,共享航空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减排;铁路运输是相对于其他运输方式最低碳、最绿色的的运输方式,因此,可适当加大使用铁路运输的频率,进行运输合理化规划,真正实现低碳运输。加强运输集约化效果,从而有效降低货运强度。采用集约化经营模式可以提高道路运输户之间的相互联系,促进道路运输各环节的有效衔接,增强运输企业的经营实力,加强地域间道路运输业的联系,扩大企业的组织规模,促使实力雄厚的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运输业务,提高运输市场的集中程度。4.5加强能源低碳化建设在运输过程中,运输成本即由运输设备折旧、人力成本及大量的能源消耗成本构成,而能源大量消耗势必造成碳排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运输中的能源消耗,才是减排的根本性解决办法。因此,加大对铁路运输、海运基础设施以及管理运输的投资,提供充足的装备及财政支持,有利于企业更多地采用碳排放强度相对较低的运输方式,从而降低整个物流系统的碳排放量。加强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减少石化燃料的使用,如加强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生物质能等的能源来源和应用;在石化能源的使用上,也要衡量各种能源的利弊,加强相对污染较少的能源的使用。在此基础上,研制开发新能源、新动力运输设备,如混合动力汽车、电动汽车、双燃料船舶的使用等。

5结束语

第5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集装箱物流水平是物流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我国集装箱运输迅猛发展,集装箱年吞吐量跃居世界第一位,我国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的增长速度均在15%以上,其中,长江主要港口之一的芜湖港集装箱发展更是异军突起,集装箱运输发展近十年平均每年以33%的速度持续增长。一个令人振奋的现实是:我国集装箱运输迎来了黄金时代,集装箱物流业已成为临港产业快速发展的强力助推器。如何使更多的港口从传统装卸彻底向现代物流转型,并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促进临港产业带经济跨越发展,已成为业界的一大热门话题。

临港产业带是世界化大生产的最佳洼地

临港经济带的建设,既依托港口建设作先导,又围绕着港口作归宿,因而港口城市借助港口成为工业原料、燃料的供给基地和成品进出口基地。临海产业带使港口改变了原来单一运输的功能,港口成了最有效率的优良的工业生产基地。事实证明,港口和临港产业带的结合是港口城市创造巨大生产力的源泉。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所在

集装箱物流方式有单独的集装箱水路运输、集装箱公路运输、集装箱铁路运输及集装箱航空货运等方式,也有不同运输方式组合的集装箱联运。随着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与综合运输链复杂性的增加,临港产业带作为综合物流中心和全球综合运输网络的节点,其功能也将在不断地以港口为中心向内陆扩展,具有得天独厚的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优势:一是功能优势。港口是水陆交通运输的枢纽,又是水运货物的集散地、远洋运输的起点与终点,在整个物流链上总是最大量货物的集结和发散点,也是全球生产要素的最佳结合点。这是其它行业所无法比拟的。二是作业优势。港口具有码头、栈桥、仓库(尤其是保税仓库)、场地、设备、锚地(尤其是联检锚地)、趸船、船舶等要素,作业门类最为齐全,作业设备最为繁多,作业方式最为多样,作业内容最为丰富,是现代交通成本相对最低的运输环节,也是现代物流链上最理想的节点和作业场所。随着现代物流和地区国际贸易的发展,有关商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及时汇集到港口。三是服务优势。开放的港口或者国家一类口岸,一般都包含有装卸、批发、配送、仓储业及自由贸易区等,能够为船舶、汽车、火车、飞机及仓储提供综合物流服务,以提高联运效率,成为连续不断的运输链中的综合物流中心。四是人才优势。为了适应现代化生产和外贸运输发展需要,港口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机械设备、船舶运输、外轮理货、电气、信息化建设专业技术队伍和实用技能人才队伍,尤其是聚集了一批现代物流、计算机技术、水运战略规划、外贸进出口、综合管理等高级管理人才。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

全球集装箱物流发展风起云涌,集装箱运量急剧上升。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正当时。权威资料显示,在全球出口的集装箱中,从我国出口的集装箱约占22%。基于我国对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增长的重大影响,我国目前已成为全球集装箱运输市场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预计2012年将会,超过1.54亿TEU。因此,“十二五”期,港口应当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机遇,加快集装箱物流发展步伐。一是以现代物流理念统领生产经营,早日制定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确定现代物流发展愿景目标。二是充分发挥自身发展集装箱物流功能、作业、服务、人才等优势,有的放矢地发展集装箱物流。三是正确选择集装箱的运输方式,充分利用集装箱的优势,避免在选择上出现错误。四是科学投入,强化集装箱专用码头基础建设。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主要途径

临港产业带是进出口贸易的“桥头堡”,发展集装箱物流涉及到装卸、集并、运输、仓储、包装加工、检验检疫、海关监管、信息处理等方面的跨行业复杂问题。临港产业带的发展不仅与港口自身的区位、码头条件、服务水平、海关监管、检验检疫等物流环境有关,也与港口所在城市的经济实力,甚至与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密切相关。因此,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并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模式,一定要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际,寻找最适合的发展途径。

一是坚持货物运输和集装箱运输并重的思路。货物运输的粗放式发展模式是目前我国港口发展的表现形式之一。我们要彻底转变思想观念,牢固树立现代物流发展理念,从全国港口布局上既要重视亿吨货物大港的发展,也要重视千万标箱集装箱大港的发展;统筹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时,既要重视散货、件杂货码头的建设,也要重视集装箱专用码头的建设;港口自身确定发展战略目标,既要着眼从单纯产量和经济效益指标的逐年增长,更要改善功能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既要从港口吞吐量“量的扩张”,更要向集装箱吞吐量“质的提升”方面转型,使港口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增长,为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愈来愈大的贡献。

二是正确选择集装箱运输方式。①集装箱水运方式:集装箱物流,尤其是国际集装箱物流,船舶是主要的运输工具,能载运集装箱的船舶种类很多,但载运能力、载运方式相距甚远。②集装箱公路运输方式:是集装箱物流的重要运输形式,尤其是集装箱“门到门”汽车直接运输和联运系统。③集装箱铁路运输:主要担负“站到站”的任务,在多式联运中,承担陆地干线运输的责任。铁路的集装箱运输是有限制的,主要受到车辆、路线和接发集装箱车站的限制。④集装箱贯通式物流:是采用集装箱多式联运的方法,实施“一票到底”的“门到门”物流,这是现代供应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⑤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在全球进行联运,并从集装箱在货主门口装货开始直到用户门口卸箱为止,中途全部实行一票到底的联运并在不同运输工具之间实现有效换载。现代港口选择的多是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输方式。

三是为努力寻求适箱货物。适箱货是指适合于装集装箱的货类。最适合的货类是指贵重商品、轻泡件杂货及小型高级机械等,如运价本中的从价货类、酒类、仪器仪表、各种纺织品、医药、各种轻工业品。适合货类是指一般粗杂货,如电器电料、袋装货物等。勉强可装的商品,是指一般原料或较重的袋装商品如生铁、原木、大米、饲料等。在确立了发展集装箱物流战略目标之后,一是要努力寻求适箱货物,积极创造有利条件,增加适箱货物比例。二是采取有效措施,稳定最适合货类,千方百计寻找适合货类,克服困难争取勉强可装货类。

四是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与国外一流港口相比,我国集装箱运输的服务水平,尤其是信息化服务水平还较低。因此,要不断提高集装箱运输服务水平。一是要积极引进外资,加强与海外先进的集装箱公司开展合

资合作,加强硬件和软件建设,并学习海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不断提升我国集装箱运输的国际竞争力。二是要诚信经营。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企业而言,诚信是企业文化和品牌的重要内容,宝贵的无形资产。三是建立或完善“一票承诺服务”体系,改善服务方式、丰富服务内涵、充实服务内容、改进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标准,实行“星级服务”,促进集装箱物流发展不断跃上新台阶!

临港产业带发展集装箱物流的切入点

1、从宏观上切入,逐步提高临港产业代国际竞争能力

一是协调一个长远发展规划:必须把临港产业带现代物流发展战略纳入城市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是城市在一定时期内各项建设发展的综合部署,是指导城市各方面建设的蓝图。港口城市总体规划内容包括:城市的性质、发展目标和规模,城市主要建设标准和定额指标,城市建设用地布局、功能分区和各项建设的总体部署,城市综合交通体系等等。临港产业带物流业的发展要求布局和建设合理化、科学化,要充分重视铁路、公路、水路和航空等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的交通网络建设,把完善服务和信息功能放在优先地位。另外,要重点突出临港产业带物流地位,促进临港产业的发展,特别要以建设临港工业基地为重点,加快发展以工业园区为依托的临港产业群。二是瞄准一个总体发展方向:从实际出发建设现代物流中心。前瞻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现代物流发展战略,一般都会描绘一个现代物流总体发展方向:这就是建立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是指把物质资料按照客户的要求,以最小的总费用,从供给地转移到需要地的过程,它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客户需求为至高目标。为实现这个最高目标,临港产业带物流中心应具备物流集散、货物存储分拨配送、国际物流服务、市场交易、信息管理、服务咨询和增值等功能。同时,为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临港产业带还应为客户提供方便的商业和金融服务,如、保险、银行等,以期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与人才流的汇集中心。这突破了原有临港产业带作为单一交通枢纽基础设施的设计理念。为此,必须根据现代物流的功能要求,对临港产业带资源进行重新整合,通过功能多元化、标准国际化、布局合理化、管理现代化和运行高效化的改造,使临港产业带功能适应未来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和国际物流网络节点的要求。三是把握一个工作指导思想:逐步实现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与现代物流发展互动。临港产业带和物流的发展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临港产业带功能的拓展不仅是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而且是临港产业带推动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的体现。反过来,现代物流的发展又为临港产业带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新型功能支撑和动力源泉。因此,愈来愈多的港口城市在制定“十二五”发展战略时,不约而同地将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主要内容之一,实现临港产业带发展与物流发展同步进行。

第6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关键词: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现代物流;协调发展

中图分类号:F506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omprehensive transportation system and the connotation of modern logistics, build the two indicators in the system, and on this basis, build the index system of the coordinated development of two systems framework, in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he transportation sector provide certain scientific basis.

Key words: integrated transportation system; modern logistics; coordination

1 概 述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和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涉及众多部门,包含众多要素的一个综合系统。由于交通运输整体性要求子系统的协调性,作为一个整体,各种运输方式只有相互协调才能发挥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最优效能,形成和实现最优交通运输系统的综合运输能力。

现代物流是指以传统物流系统为基础,以现代科技技术和先进的科学理论为支撑的物流系统。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分别是两个复杂的系统。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包含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和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内部的协调发展是五种运输方式之间的相互协调配合,实现货物运输的快捷和“无缝化”衔接。物流系统作为一个大系统,内部的构成要素多样化,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需保证各构成要素的协调发展,包括交通运输的协调发展。两大系统的协调发展是指两者相互配合,协调促进此目标的实现,同时实现大系统的最优整体效应。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的协调发展可以概括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为实现一体化发展的目标,在政府合理的宏观调控以及其自身条件的改变下,两系统在其内部以及相互之间分工协作机制共同推动下,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促进、相互配合的一种良性动态发展态势。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在社会大环境中协同关系如图1所示。

2 指标体系的内涵

指标是一种反映对象质量与数量关系的统计标识,有指标名称和指标数量构成。在统计学上指标分为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及平均指标,或者单项指标和综合指标。从指标的来源可以分为直接指标和间接指标。直接指标是可以从权威统计资料查取的指标,如GDP、货运量、客运量等。间接指标从权威统计资料上无法查取,需要一定的数量关系处理,如权重等。

指标体系的建立是进行预测或评价研究的前提和基础,它是将抽象的研究对象按照其本质属性和特征的某一方面的标识分解成为具有行为化、可操作化的结构,并对指标体系中每一构成元素(即指标)赋予相应权重的过程。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现代物流系统是两个独立、复杂的大系统,系统之间的组成要素等各方面千差万别,但是都处在一个大社会系统之下,两者相互影响、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依据协同学的思想,两系统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序参变量的支配,主要受慢变量的支配,慢变量贯穿了系统发展的始终,而快变量出现、消失的快,对于系统不起决定性作用。宏观的系统变化,体现在微观的变化就是慢变量与快变量的变化,序参量的变化,导致了系统的外在变化。这是协同学的主要思想,通过微观的变量即可反应宏观的系统信息。故在对系统应用协同学理论时,只需要提取序参变量,体现系统的信息。

3 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要对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与现代物流的协调发展进行定量的评价,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3.1 可操作性。指标体系能够实现量化,追求简练清晰、层次分明,体现指标的实用性和推广性。因而指标应该具备可操作性,指标量化资料方便搜集。

3.2 全面性。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和现代物流系统是两个多层次的、多方向的、多因素的复杂系统,要想对系统面面俱到的描述是很难实现。本文的全面性是指全面选取反应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自身发展状况和反应两者关联性的指标。

3.3 科学性。科学性要求指标体系要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持,指标能客观合理地反应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的协调发展信息,客观地反应实际情况。

3.4 相关性。相关性是评价交通运输系统和物流系统协调发展的基础,通过体现两者的相关性,间接对协调性的评价提供了可能。

3.5 独立性。指标之间应相互独立,尽量避免重叠的现象存在或指标之间存在不可割舍的相互联系,可通过数学的方法尽量消除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和重叠部分。指标体系能够层次分明、简明扼要。

4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评价指标的构建

根据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结合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状况,其指标体系可以分为基础性指标、经济性指标、社会性指标三个方面,每个都有相对应的下层指标内容。综上所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指标体系构成如表1所示。

第7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论文摘要:探讨了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而分析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变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传统的航空货运企业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的几种模式。

0引言

现代物流业正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兴起,并被看作是现代经济条件下企业挖掘的“第三利润源”。企业生产在降低制造成本(第一利润源)与增加销售额(第二利润源)的挖掘已日渐枯竭时,“第三利润源”则成了现代企业日益关注挖掘的重点。运输是现代物流的主要职能之一,也是物流业务的中心环节。而航空运输又是5种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所以说,现代物流的发展离不开航空运输。而传统的航空货运已不能满足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必须向提供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多种服务的综合的航空物流发展。这无疑对中国的航空运输业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传统航空货运业必须加快向现代物流业转化的步伐,通过资源整合,逐步使传统的航空货运向现代航空物流企业转化,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要求,成为我国综合物流系统的中坚力量。

1转型必要性

1.1外部环境变化需要

在航运方面,中国远洋国际货运有限公司总经理叶伟龙在综合物流系列研究中,发表了“中国航运企业迈向综合物流服务的思考”一文,阐述了国内大型航运企业所面临的挑战,以及开展物流服务的优势,同时为中国的航运企业向现代航运物流企业转化制定了相应的方针和策略。在公路运输方面,承耀荣博士也发表了“传统的道路货运企业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化研究”,杨兆升博导在“2000年中国工程院深圳现代物流论坛文集”上,发表了“传统运输业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变的分析与对策”一文。该文认真分析了现代物流的特点,以及相应的对策和突破点,探讨了交通运输行业如何向现代物流行业转化。由此可见,几种主要的运输方式都已经考虑了如何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整合可以利用的资源。在这种形势下,如果中国航空运输企业不能很好的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就会失去很多的发展机遇。

1.2内部环境变化需要

据统计,目前已有约60家外国航空公司分别在中国开放的近40个城市机场经营国际货运业务,外国航空公司运送的份额高达70%以上。虽然中国近几年改变了过去那种重客轻货思想,成立了单独的货运航空公司,航空货运量也呈快速增长趋势,但市场占有率还不高,内地航空公司只能分享余下的30%份额。自2002年岁末中国民航成立6大集团的重大重组之后,内地专营货运航空公司成立了3家,分别是中国货运航空有限公司、扬子江快运航空有限公司、中国国际货运航空有限责任公司(另外还有邮政航空公司加盟的南方航空公司货运)。从目前情况来看,3家专营货运的航空公司在竞争手段、经营模式上都没太大的区别,只是互相之间通过压低价格来增加货量,还只是停留在价格战的阶段,由此导致了航空货物运输的实际收人增长低于业务量的增长,收益水平也在不断下滑。据了解,中国即将成立3家低成本航空公司(奥凯、春秋、鹰联),其中奥凯是以经营货运为主的,毫无疑问,它的加盟会使这几家货运航空公司的价格战更加激烈。随着国外航空巨头进人中国的脚步不断加大,留下的市场份额不断减少,国内的价格战日趋激烈,利润空间不断减小,国内货运航空公司如果不改变传统的观念,不能融人到现代物流的发展中来,就会不可避免陷人到无休止的价格战中去。

从理论上看,可以将航空物流系统视为一条价值链,用价值链管理理论来解释从传统航空运输业现代物流企业转变的必要性。价值链管理理论认为,价值链管理(VCM)指对企业价值链的构成及其在供应链中所处的位置进行分析,找出各专业市场的信息需求,运用信息技术增大现代航空物流系统整体的附加值。航空企业可以运用价值链识别增加总价值过程,并找出减少价值链中附加值小的过程比重,通过价值链识别增加附加值大的过程比重来增加总价值的方法、减少价值链中附加价值小的过程比重的方法来达到增大整体附加值的目的。此外,增加总价值可以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满意的服务,积极塑造企业的服务品牌,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帮助航空运输企业按照顾客的要求,在提供的各种各样的新物流服务中,提高总价值,增加附加值,利用信息及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高效、高值的物流服务,提高现代航空物流系统中运输、保管、搬运、包装、加工等作业的效率,实现省力化、合理化,并降低物流成本。

2主要区别

2.1企业与客户关系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公司只能为客户提供机场到机场的一次性空中运输服务,通常的客户为各家货代公司,然后各家货代公司再为他们的客户(即真正意义上的客户,一般多为生产厂商)提供机场到门的公路运输服务或配送服务;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则是提供一种长期的具有契约性质的综合物流服务,为客户提供的是门到门的一站式服务,注重了生产厂商供应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效率和效益,直接面对的是真正的客户,而不是公司,能够及时了解客户的需求,根据客户需求的不同,做出及时的调整。

2.2扮演角色不同

传统航空货运企业只注重短期或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在货运淡季时,往往容易受制于公司;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之间是长期战略同盟的关系。

2.3利润基础不同

传统航空企业看重的是一次性的经营效益,提供的运输产品价格单一;而现代航空物流公司能够根据客户的不同要求,为客户量身定制,价格也会有所不同,它的利润基础是它与客户的一体化。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航空物流公司与客户共同努力降低成本,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

3运作模式

3.1以综合物流为主的第三方物流运作模式

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要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以第三方的身份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所提供的服务可能是企业自身无法完成的,需要将部分服务项目委托给其他专业性较强的公司来协作完成(比如说,海运、铁路运输、包装等)。中国的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特点,依托于空中运输,借鉴跨国物流公司成熟的第三方物流运作经验,对各种资源优化重组,最大限度的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设计出自己特有的物流服务。鉴于国内航空货运企业目前的现状(严重的与真正客户脱离),最好能够谈判或者协商,控制一到两家航空货运企业(规模不要太大,否则难以控制),充分利用公司的资源—与客户良好的关系和能够提供机场到客户之间运输车辆,使他们能够满足航空物流企业的需要,弥补原先航空货运企业脱离客户的不足和运输车辆资产的投人。

3.2以国内为目标的基础物流服务模式

中国的航空货运企业和国外的物流公司相比,无论在资源方面还是在经验方面,差距都很大。比如说在中国能够飞国际航线的全货机只有20架,但是UPS(联合包裹运送服务公司)公司里面,有600架这样的飞机可以进行飞行。从飞机的数量上,就看出实力上有悬殊的对比。国外的优势在于能从全球的角度整合资源,拥有庞大的全球网络,而国内的优势在于本土化的网络,这可不是国外公司能在较短时间建立起来的。如邮航、国货航在国内都有很强的网络。可以以己之长克别人之短,在国内物流的各个环节上做强做大,与国外物流公司在国际网络上进行合作,共同为客户提供完善的服务。物流服务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流通加工、配送6个环节。

运输 航空运输企业原本的业务就是运输服务,这是国内的优势所在。随着经济的发展,航空物流企业为客户提供的方式发生了变化。由原先提供什么样的运输产品,客户就要接受什么样的服务,改变成现在客户有什么的需求,就提供什么样的产品,一切以客户为中心。航空物流企业会根据客户对货物需求情况的不同,决定采取什么样的运输方式。有些货物对时间要求很紧迫,则以快递方式运输,但也有的并不急需运达,而是希望花钱最少,则可以普货方式运输或者采用海运。航空货运企业还可以在自己原有运输业务的基础上拓宽经营范围,发展以空运为主的运输物流服务,即通过多种手段,将各种运输方式结合起来,形成综合立体的物流运输网络,采取委托、外包、特许经营等形式,与从事铁运、水运、汽运的公司携手,双方签订长期的合作协议,建立综合的运输物流网络。

仓储 随着以日本为主的just-in-time生产管理体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使得以时间为中心的竞争愈益重要,并且物流的行为直接决定了生产决策。所以,航空物流企业应本着从生产企业成本的角度考虑库存管理问题,尽可能的实现“零库存”,把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及时运出,同时建立起具备调节供需、调节货物运输能力、配送和流通加工功能的物流中心。物流中心起着供应货物的组织协调作用,不仅具备存储保管货物的设施,更重要的是增加了现代化的分拣、配送、捆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服务。航空物流企业应对物流中心的库存货物进行科学管理和控制,以保证能够畅通无阻。

包装 现代物流要求客户把货物的包装交给物流公司,为了便于运输,要进行一定的包装。航空物流企业如果不具备包装的能力,可以委托专门的包装公司。

装卸 装卸过程也是产品最易损坏的过程,装卸作业的合理化,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物流系统的整体合理化。Fedex使用的是集装箱单元化,有利于发挥机械效能,提高作业效率,便于搬运,有较好的灵活性;同时,也有利于实现作业的标准化,避免货物的损伤。

流通加工 航空物流企业要在物流中心提供货物拆拼箱、重新贴签、重新包装、包装/分类/并货/零部件配套、产品退货管理、组装/配件组装、测试和修理等服务。提供增值服务既是航空物流自身利润的重要来源,也是客户选择物流服务的重要条件。如英航设在希思罗机场的货物配送中心,不仅可以为货品包装贴上标签,然后配送到不同的国家和销售渠道,还可以根据超市需求,在机场内完成鲜活食品的分拣,直接把货品送到货架上。中国的航空货运服务体系中几乎不具备类似的增值服务。

配送 从一定意义上说,配送是运输过程的末端,对于整个运输网络的形成和完善起到重要作用。科学的配送同样可以降低企业的库存,大大改善企业外部环境和产品供应的保证程度。航空物流企业应根据不同客户的不同要求设计出最佳的配送路线,同时要运用系统的观点,协调好配送网络中心与各个节点的关系,使整体效能达到最优。

3.3以个性化物流服务为目标的物流运作模式

航空物流企业应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结合生产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配合生产企业设计出“一站式”的物流解决方案。不同的客户对物流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尤其是中小型企业,自身的能力有限,需求更具特殊性。为这些企业提供有针对性的一体化物流解决方案,提供个性化服务,包括各类商务附加服务在内的物流活动,如在物流服务过程中协助客户进行促销,对储备产品提供特别介绍,在销售点进行广告宣传和促销材料的物流支持等,同样是航空物流企业可选择的模式之一。

第8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关键词:铁路物流;市场营销;SWOT分析;发展策略

现代物流利用先进、完备的物联网技术等整合由客户、经销商、生产商与物流商形成的价值链,使物的流动具有最佳的目的性和经济性,消除价值链上的浪费,提高社会资源的利用水平。现代物流的实质可以通过“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改善服务”得到体现。铁路应秉承现代物流的思想,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加强信息沟通,促使物流系统的参与者享受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提高,这对传统的铁路物流市场营销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采用SWOT分析法[1]分析研究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竞争优势(Strengths)、竞争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从而将营销策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等进行有机结合,对推动铁路向现代物流转型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SWOT分析

1.1内部优势(S)

现代物流设备设施、信息系统等的较大投入,以及物流需求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使投资具有巨大风险,但铁路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拥有较发达的铁路网和较完备的场站设施,铁路既有场站仓储资源丰富,具有优越的位置及交通条件,而且铁路已经建成较为完善的管理信息系统、货票信息管理系统、货车动态追踪信息系统等,随着铁路运能的进一步提高,铁路运输更具有规模效益,使铁路物流市场营销可以集中资源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增加铁路物流市场竞争力。

1.2内部劣势(W)

现行的铁路物流产品结构单一,运输送达速度慢,与其他物流运输行业相比活力不足,导致在短途和高附加值物流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铁路装卸水平和效率有待提高,特别是大宗物资的运输,中转时间不可控,导致运到期限延长;物流产品定价难以根据市场行情变化及时进行调整;铁路物流市场营销意识不到位、力度不够,缺乏完整、系统的市场营销网络,信息化服务水平低,实时反馈信息不明。

1.3外部机会(O)

2014年9月国务院下发的《物流业发展中长期规划》明确提出要积极营造有利于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着力建立和完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这为铁路等物流行业的良好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铁路大宗货物运量下降,而高附加值运输需求不断提升[2],为促进铁路加快向现代物流转型提供了机遇;电子商务已经在全国乃至部分农村普及,促进了社会物流量的不断增长,从而为发展高铁快递和物流快运提供了市场空间。

1.4外部威胁(T)

近年来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不断发展,社会物流量不断上升,公路、水路和航空运输的物流市场份额有不同程度的上升,但铁路物流市场份额逐年下降,铁路物流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在全球化市场中,国外物流企业在集装箱运输、冷藏运输、国际多式联运和特种货物运输等各种专业性物流领域抢占先机,我国铁路在这些领域起步较晚,在市场中处于不利的地位。国家产业结构调整使原材料运输需求减少、产成品运输需求增加,导致长期以大宗物资运输为主的铁路处于不利位置。

2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2.1SO策略

(1)进一步稳定大宗物资运量。铁路物流应保持大宗物资运输的优势,增加直达运输比重,加快送达速度,进行定制服务,吸引更多客户,挖掘潜在客户,进一步稳定铁路大宗物资运量。(2)加强铁路物流信息联网。在“互联网+”模式下,客户对于需要的物流信息希望直接通过电脑、手机等了解并能够进行及时沟通处理。因此,应加快升级原有铁路信息管理系统,实现与物流相关信息的一体化。同时,参照新兴的物联网行业,结合全球定位系统及电子数据交换技术等先进技术,注重电子商务和互联网营销的发展,全面开展铁路物流信息化管理,促进物流的高效运转,提高服务质量。(3)适当开展促销活动。重视在各种媒体上的宣传工作,在不同层面上向目标受众开展运价调整、列车提速增重、新线开通建设、物流产品、特色服务等宣传,传递铁路新形象;结合本地区的货源特点,挖掘和利用以自身站、车、票为载体的广告资源,投放物流产品视听广告;铁路通过制定灵活的产品价格,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和更多的优惠[3],增大对客户的吸引力,进一步提高铁路物流市场占有率。

2.2WO策略

(1)采用现代物流企业先进管理方式。例如,采用现代物流企业的管理协同模式理论[4-5],做好企业之间的外部管理协同,以及企业内部各个系统的内部管理协同,逐步达成内外部相互促进、相互推动的管理协同,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系统,实现促进产业链整合、形成核心竞争力的目的。(2)全面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95306网站是铁路物流系统落实“互联网+”行动计划的重要措施,通过该网站可以实现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铁路物流的结合。进一步完善大宗货物交易平台、商品零售和旅游服务等新业务,使95306网站更好满足客户需求。此外,利用“互联网+”环境下的大数据分析,根据规模、收入、流向及购买行为等对客户进行市场细分,选择目标市场,为不同客户量身定制相应服务,进行差异化营销。(3)改进装卸技术水平。随着铁路提速,物流过程中的技术速度提高,但场站装卸作业仍然占用大量时间,而且易造成货损货差,因而应根据具体情况建立专业化作业场所,形成作业品类单一的发送到达基地,集中配备专用装卸机械,采用集装袋、集装笼等用具,从而提高装卸效率。

2.3ST策略

(1)加强与其他运输方式合作。铁路应总结自身在物流运输过程中的优势和不足,在与其他运输方式合作过程中优势互补,如利用公路运输灵活性的优点,在没有铁路线路延伸的地方,积极与公路物流企业合作,开展多式联运,以实现共赢。(2)全力推广集装箱物流。集装箱物流在国际物流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在运送过程中不需要换装,便于多式联运,物流效率高。我国集装箱物流发展较晚,而且主要集中在远洋运输上,铁路应用相对较少。因此,应大力发展铁路集装箱物流,在运能允许的基础上,提供定制服务,按照客户需求定价、安排线路、确定交货时间,保证全程物流服务。(3)发展高附加值产品运输。高附加值产品对物流的快速性要求高,随着铁路运输网的不断完善,铁路运能的增加,铁路的发展潜力巨大[6]。例如,南昌铁路局针对附加值较高的零散货物快运推出了“客车化”的管内循环列车、管内货运快捷班列、跨局货物快运列车,开发了适合物流运输市场的夕发朝至、小编组等特色班列,并且能够根据市场情况及时进行班列运行线路、班次等调整;同时,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定价、装卸车、理赔、机具使用等管理制度和作业流程,保证了服务质量的提高。(4)制订特色物流方案。铁路大客户战略自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随着市场的不断变化,这些客户在时效性、电子商务、产业衔接、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铁路在继续推进大客户战略的同时,应切实为企业着想,认真考虑企业的需求,根据企业的产、运、供、销等情况,与企业合作共同制订符合双方利益、切实有效的物流方案[7],保证与这些大客户企业的长久合作。

2.4WT策略

(1)建立高效率的营销队伍。铁路物流市场营销人员必须熟练掌握营销的基本知识,通晓各项铁路运输业务,能够对市场变化做出快速反应,适时提出合理的营销方法,作为服务人员还应强化服务意识,丰富服务形式,真诚热情地对待每一位顾客。例如,南昌铁路局构建铁路局货运营销中心、车务站段货运营销分中心及铁路物流分公司、车站货运服务部及营业网点3级营销组织,分别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货源调查、对吸引区范围内货源情况进行调研及提报班列开行的初步方案、一线营销工作。(2)设立铁路无轨站。铁路无轨站可以提供时间短、资金省、效益高的全程物流服务,将货物从发货人的工厂运到收货人的仓库,做到“门到门”运输。为进一步加强对各类白货的吸引,在没有铁路延伸的各重要园区内设立无轨站,无轨站物流营业大厅具备核算、交付、计划受理、商贸洽谈等功能,可以开办集装箱、整车运输全程物流业务,量身定制个性化的物流运输产品,在营业窗口统一计费、统一核收,使用一张支票办理全程结算业务。(3)完善激励机制。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可以利用关键绩效考核(KPI)或平衡记分卡(BSC)建立客观、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共同推进铁路物流市场营销工作,其中绩效考核指标是激励机制设计中重要的内容之一,指标选择是否科学将决定整个激励机制的成功与否。(4)引进先进物流企业的管理经验。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铁路物流在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学习创新,通过实地考察国内外优秀物流企业运作及管理流程[8],比较国内铁路物流的发展,借鉴适合我国铁路物流发展的模式,为我国铁路物流发展提供更多有益的经验。

3结束语

推动铁路向现代物流的转型发展,应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更加重视铁路物流市场营销的服务功能,契合现代物流理念,充分利用铁路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的优势和机会,通过分析自身劣势及受到的威胁,尽最大可能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高服务意识和质量,增加铁路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铁路物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菲利普•科特勒.营销管理:第14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2]周建勤,米晓芳.我国铁路现代物流发展模式探究[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4,36(10):16-20.

[3]王雪,刘超群.基于客户服务中心的铁路货运营销策略[J].物流科技,2014,37(8):143-145.

[4]潘开灵,白烈湖.管理协同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5]郭启洋,赵婷.现代物流企业管理协同机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5,34(9):42-45.

[6]顾雪景.我国高铁货运市场需求分析与开行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4.

[7]诸葛恒英,赵会军,朱亮.铁路物流配送发展对策的探讨[J].铁道运输与经济,2015,37(4):34-37,42.

第9篇:现代物流运输方式范文

关键词:物流;现代物流;产业链;物流园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0-0-01

伴随着产业升级和科技发展,物流业发展也正在由传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过渡。宁夏具有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相对优越的条件,也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一、宁夏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物流规模不断增大,带动作用明显增强

物流总额大幅增长。2009年全区社会物流总额完成1873.22亿元,到2011年达到3253.67亿元,平均年增长31.79%。货运量和周转量增速加快。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量3.7亿吨,比上年增长23.71%,高于上年的增长率9.25%;2011年各种运输方式完成货运周转量比上年增长21.24%,远高于上年的增长率8.45%。重点物流企业主营业务营业税金增速加快。2011年65户重点物流企业实现主营业务营业税金3.16亿元,比上年增长45.71%,高于上年增长率22.96%。

(二)物流投资力度加大,发展环境不断优化

物流业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增长。2011年,全区物流相关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完成147.9亿元,比上年增长29.06%。物流服务网络逐步完善。2011年底,全区铁路通车里程1029公里;公路通车里程24506公里,增长8.8%。以银川河东机场为中心、中卫香山机场和固原六盘山机场为补充的“一干两支”航空服务网络初步形成;3 条油气干线管道穿境而过,宁夏成为西气东送的重要枢纽。物流园区建设加快推进。作为宁夏物流产业发展龙头的“三大口岸”和“九大”物流园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三大口岸”和“六大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已投入使用。

(三)物流企业加快培育,综合竞争力逐步增强

物流企业数量增多。全区共登记各类物流企业1466家,注册资本64.56亿元,其中注册资本过亿的有11家。物流企业质量提高。宁夏拥有17家A级物流企业。其中宁夏交通国际物流港、中冶美利物流公司、宁夏佳奇石化实业有限公司3家已荣升为4A级物流企业。宁夏A级物流企业的涌现和升级,使得宁夏物流企业由粗放式管理转向精细化管理迈出一大步。物流企业业务增大。2011年,全区65户重点物流企业完成货运量4239.57万吨,同比增长66.47%;完成周转量37.3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72.41%;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45.94亿元,同比增长15.9%。

二、宁夏物流业发展现存问题

宁夏物流业虽然得到较快发展,但从整体上看,与发达地区的物流业发展水平还是具有一定差距,主要是:

(一)产业整体水平不高,产业链需进一步延伸

2011年全区物流需求系数仅为1.58,即一个单位的 GDP 产出需要1.58个单位的物流总额支撑,远远低于同期全国物流需求系数 3.36 的水平。现阶段,宁夏仍处于物流业发展的初级阶段,物流服务以简单的运输及以运输为主体的中低端服务产品为主,占全区物流市场供给的90%以上,高端服务产品占比较小。

(二)物流企业整体不强,带动作用需进一步提高

宁夏物流企业很多都是物流企业在此设立的办事处、联络点,规模较小,同时,物流企业大多属于小的私营企业,物流市场主体整体呈现“散”、“小”、“弱”的特点。截至2011年10月,在全区1466户物流企业中,3A级以上企业仅占0.75%,还没有一家5A级企业,并且物流企业的层级分布不科学,不利于物流业的健康发展。

(三)服务功能相对单一,附加值需进一步提高

物流企业以传统业务为主,服务产品主要集中在基本物流环节,业务附加值不高。2011年,全区65户重点物流企业中,配送收入占26.45%,居主营业务收入之首;全区65户物流企业中一体化物流业务收入为28.13亿元,一体化物流业务成本为28.05亿元,毛利率仅为0.28%,远低于2011年上半年物流行业利润率5.2%的水平;而毛利率为62.42%的信息及相关服务业务仅占主营业务的2.12%。

(四)基础设施相对较差,信息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全区路网密度不高,技术等级偏低,整体通行能力不足,铁路总体规模偏小,运力缺口较大,还没有形成公、铁、空及管道等不同运输方式合理分工、衔接紧密的综合运输服务体系。已有的物流园区、物流中心等功能较为单一,信息平台建设滞后,对零散物流资源吸纳、整合能力不强,还缺乏功能完备、产业集聚度高、与服务产业高度对接、对外辐射力强的现代化物流产业基地。

三、宁夏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对策思路

(一)深度挖掘服务功能,延伸物流产业链

延伸宁夏物流服务功能,构建多式联运物流网络,强化园区口岸集疏运枢纽功能,深入推进宁夏物流跨区域合作,充分发挥宁夏“三大口岸”和“九大”物流园区功能。拓展物流企业服务功能,突破以物流运输服务为主的现状,开展保管、包装、流通加工、信息等业务,提供物流金融、物流咨询、物流信息化等高端服务,使宁夏物流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部分延伸。

(二)努力做大做强物流企业,增强产业竞争力

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综合运用外部引进与内部培育相结合的手段,打造大而强的物流企业,提升宁夏物流产业实力。重点引进一批规模大、产业链长、带动力强的大项目,引进竞争机制,刺激带动区内物流企业的发展。重点关注区内发展基础好、现代化程度高、市场化运作强的本土物流企业,正确引导,培育出一批跨区域、多业务、高效益的本土物流企业。

(三)全力抓好物流园区建设,构建物流发展高地

以银川为物流中心和一级物流节点,构建大物流中心,根据各地区产业规模和特色打造不同级别的物流节点城市和散装、农产品、大宗商品、小件和其他特殊商品等不同功能的物流中心。通过不同级别的物流节点城市的示范效应和不同物流园区的仓储、配送功能,服务和辐射其他地区发展。

(四)加快完善交通运输网络,夯实物流发展基础

宁夏在完善交通体系建设时,要注重其所具有的经济效益,即在规划时除了要考虑其具有的基本运输功能外,还必须关注其在物流中的作用。在进行铁路、公路、航空和管道路线建设时要结合宁夏输出产品的形态、中转地、目的地、运输方式等多种情况,形成高效、便捷、安全的运输网络。

数据根据《宁夏社会物流统计报告》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