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现代物流的好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现代物流的好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现代物流的好处

第1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物流业;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发展趋势;策略

一、我国物流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物流业发展水平显著提高

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

(二)我国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

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

(三)我国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

在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我国物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系统效率低,物流成本高

我国与发达国家在物流成本方面、周转速度方面以及产业化方面存在较大差距,服务水平和效率方面都比较低,各环节的衔接较差,运转效率不高,反映为货物在途时间、储存时间、基础设施劳动生产率等方面均有较大改善和提高的余地。

(二)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性、兼容性差,物流技术装备水平低

各种运输方式之间、不同地区运输系统之间相互衔接的枢纽设施建设方面缺乏投入,对物流产业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各种综合性货运枢纽、物流基地、物流中心建设发展缓慢。现代化立体自动化仓储设施比例极低,具有冷藏、保鲜、气调功能的仓库更少;可视屏叉车等现代化的搬运工具很少采用;现代化的箱式货柜和集装箱拖头及特种运输车辆很少。

(三)我国物流业管理体制和机制方面的障碍

条块分割计划经济体制造成许多部门政企尚未实现真正的分开,管理的能力因分割而受到局限和制约,造成管理水平的提高较为缓慢。此外,地区的经济利益驱动也助长了地方保护主义。目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市间的市场壁垒,使网络化物流服务企业的成长变得相当困难。

三、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信息化的加快,人们对物流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物流过程的通畅程度直接影响到物流速度的快慢,从而影响到人们的满意程度。在未来,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将更加的依赖于体制和政策的创新,物流业不断地市场化就需要与一个适应的发展机制来辅助物流业的发展,不断地调整政策去适应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减少计划经济时期的计划经济体制对物流业的影响,对物流业进行明确的责任划分,使物流行业的则只不断地明确清晰,减少物流业的体制。

发展的第二个趋势:物流业在自身的发展中将不断地走向市场化,标准化。与以往的就得物流模式相比较而言,现代的物流模式比之前的更加标准,更加符合市场的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市场在物流业的发展的中的导向性更强。在今后的发展之中物流业的发展会更符合市场的定律,以价格为导向,供给需求为信号,发展朝着更加标准化的方向,通过标准化的管理减少物流的成本使物流工作更加合理有序的进行。

发展的第三个趋势:将更加朝着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方向,物流业的发展朝着第三方物流的发展对我国的经济带来一定的发展好处,让我国的物流管理体制不断的更新,逐步消除了物流业的进入壁垒,扩大就业,物流服务的延伸更广,业务的基础不断扩大销售收入增加。极大地提高物流的发展的信息化水平。运用一些先进的物流技术为我国的物流业发展增速。

四、我国物流业的发展对策

(一)加强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协调机制

我国如果在当前政府机构改革中明确设立物流部门,对于物流现代化的推进必然具有重大意义。各级政府都应该加强对发展现代物流的统一领导,建立必要的政府部门间的综合协调机制,负责研究、制订发展现代物流的规划,并负责协调现代物流发展中的相关政策措施,为构建全国统一、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创造体制环境。

(二)以市场为导向,完善服务的提供

物流业在未来发展的趋势是更加的市场化,在这个过程中要积极的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提供市场所需要的服务,真正的实现信息流,商品流,资金流三者的统一。推行连锁经营,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地加快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与规划,积极的营造现代物流体系。

(三)中国物流的发展重在创新

完善机制改革,建立健全相应规章制度;促进第三方物流服务市场的形成,适应商业批发零售行业的配送;做好社会保障和就业机制,促进生产性和流通性等企业更多地使用社会化物流,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与兼得。

(四)重视对物流人才的培养

人才的投入保证物流的数量和质量,使物流业的发展呈现出一定的可持续性。专注于人才的培养,才能具有规范化的管理和更加专业化的服务。应鼓励和允许高等院校按照市场需求开办和设置现代物流专业及课程,为现代物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人才;借鉴国际经验,加强国际合作,逐步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机制,实行配套的人员从业资格认证制度和体系。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必定成就物流产业作为朝阳产业的地位,其发展任重而道远。总之,加快中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已经不仅仅是强化物流领域的竞争能力问题,更重要的是为所有的中国企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创造一个高效的物流环境,提供高水平的物流服务,从整体上提高中国企业和中国经济的竞争能力,这对促进中国经济发展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赵月江.试论中国现代物流业发展.市场经济研究,2004

第2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制造业自身发展和现代物流的发展共同决定了制造业中物流系统的发展,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和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制造业与现代物流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制造企业物流水平也在逐步提高,但是物流行业发展仍存在很多问题。

1物流管理方式落后

我国制造业技术水平已位于世界前列,但是我国的物流业现代化水平低,创新少,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多沿用传统粗放、分散的管理方式。相关物流活动被分散在各个部门,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信息系统。例如我国机械制造业中,产品从原材料的运输、仓储到再加工等各个物流环节分属不同的职能部门,各个部门会为了业绩而对自身所承担的物流环节进行优化,但是这种局部优化难以保证整个物流系统运行的最优化,难以实现系统化的物流管理。另外我国制造企业物流管理基础工作普遍薄弱,物流管理及专业功能不完善,不善于归纳整理和积累采购信息、供货质量信息、供货人信息和库存中各种物资的流动等物流的基础数据和信息,导致企业物流与社会物流的物理衔接与信息衔接脱节。

2物流外包比例小

我国物流业的成本要高出国外两三倍,我国物流外包比例只有16%,而世界500强企业中有90%左右的外资企业选择了物流外包。有一个形象的比喻说:“沃尔玛的货物永远在路上,国内企业的货物总是在仓库里。”通过制造业物流外包调研发现,制造企业的管理部门虽然了解物流外包的好处,但制造企业中自营物流仍是主流。这是因为对于一些传统老牌企业而言,它们在发展历程中已经建立了具有一定规模并且相对完善的物流体系,不可能因为外包而关停已颇具规模的物流部门,其次,物流外包政策会使大批员工失业,也会受到企业内部相关领导的抵制,物流外包还会使企业的管理机构发生大的变动。

二制造业内部物流的优化策略

针对内部物流存在的问题,从以下两方面提出制造业内部物流的优化措施。

1基于“精益物流”的优化

物流活动中常见的浪费现象有:无需求造成的货物积压、多余的库存、重复的物料移动、实际不需要的流通加工程序、提供顾客不需要的服务等,为了消除这些不必要的浪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最早提出了精益物流的概念。精益物流的核心理念就是追求消灭包括库存在内的一切浪费。在提供顾客满意的物流服务的同时,将浪费和延迟降低至最低程度,提高增值效益。因此,应对企业内部物流产品设计、生产、销售等环节进行分析,找出不能产生增值的环节,及时消除,并按照物流过程不出现间断、迁回、重复、等待的原则制订物流方案。

2物流外包传统

第3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趋势;物流;信息化;第三方物流

中图分类号:F511.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20000302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物资日趋丰富,采购、仓储等日趋复杂,企业物流开始由从属地位转变为战略地位,由被动管理转变为积极管理,由被动的执行计划转变为参与计划的制定,由被动服务转变为主动服务,由实行人工控制转变为实施信息管理,由单一环节的管理转变为整体系统化管理等。这些转变都说明了物流管理工作在现代企业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重视和加快物流管理是提高现代企业竞争力的极为关键的手段。物流产业在科技进步和管理技术创新的驱动下,经历了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全球物流已经进入供应链年代。

1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

1.1现代物流走向全球化时代

随着当今国际化采购、国际化生产、国际化销售格局的形成,国际化物流的发展势不可挡。近年来跨国物流企业与供应链中的生产企业结伴进入各国物流领域,这些大型跨国物流公司由原来雄据国际海、陆、空运输市场,进而深入各国参与物流基础设施和物流枢纽建设,借助经济全球化的大好良机,通过融资、贷款、援助、合资、合作等种种形式把游资投入到世界各地最关键的物流环节,建立了自己的投资主体地位,确保了国际物流的畅通无阻,从而进一步拓宽了国际物流通道,促进了全球物流的大循环,把现代物流推向了全球化发展的新时代。

1.2现代物流进入更高一级的供应链管理阶段

从20世纪50年代到如今,物流强调的内容从运输效率到降低成本和提供客户服务,从综合外包到运作整合和质量,从财务、运作的优化到客户关系和物流的跨企业延伸。物流跨企业的延伸,实质上就是供应链形态的形成。在日益激化的市场竞争中,仅靠一个企业和一种产品的力量,已不足以占据优势,企业必须与它的原料供应商、产品分销商、第三方物流服务商等结成持久、紧密的联盟,共同建设高效率低成本的供应链,才可以从容应对市场竞争。2005年,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更名为“美国供应链管理专业协会”,标志着世界物流已进入供应链时代。作为一种重要的发展趋势,物流渐渐地被涵盖在供应链管理之中,或者说物流向更高的阶段发展了。

1.3现代物流呈现社会化趋势

现代企业竞争的结果使生产企业和商业企业都进入一个微利时代,产品的成本和利润也变得非常透明。现代物流已经成为“第三利润源”,是企业降低成本,取得竞争优势的重要的来源,其地位也提升至企业经营管理和企业经营战略的高度。现在的新趋向是把物流进一步向延伸,把物流纳入到生产、流通与消费整个经济领域。企业物流与整个社会大物流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采购物流开始,经过生产物流,再进入销售物流。通过统筹协调、合理规划,控制整个商品的流动,以达到利益最大或成本最小,同时满足客户需求不断变化的客观要求。

1.4现代物流更注重消费者需求

随着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市场逐渐由“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生产企业必须调查消费者能承受或消费者希望的价格标准,然后再考虑划给分销商、物流企业的利润,最后决定自己的产品出厂价格。在这种情况下,物流服务也必须随着生产企业的转变而转变,由过去的服务于生产,转向现在的服务于消费者,满足消费者多样化、个性化的要求。今后,能够为消费者而不仅仅是生产者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将是物流企业的生存发展之道。

1.5现代物流更注重社会利益

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社会的一项重要课题。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物流企业已不能只考虑经济效益,而必须遵守环保法规,注重社会效益。从物流管理过程来看,主要是从环境保护和节约资源的目标出发,考虑正向物流环节的绿色的同时考虑供应链上的逆向物流体系的绿色化,最终实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和环境利益的统一。

1.6现代物流趋向于发展物流共同化

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零售企业数量占大多数的仍然是中小企业,这些零售企业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除了提高商品质量,增加花色品种,增加供货频度,适应消费者的需求外,还要求降低营业成本,特别是流通成本。因此,物流共同化必然产生。共同化物流系统对商业企业的好处是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有限资源,降低风险和运营成本,维持一定的物流服务水准,共同进货以获取规模效益,并尽快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因此,物流的共同化也是物流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1.7现代物对信息化和高新技术要求更高

实行物流信息化,可大大加快物流的传送速度。从各个市场到最终市场的物流正日趋全球化,因此,电子数据交换和国际互联网的应用,使物流效率的提高更多地取决于信息管理技术。电子计算机的普遍应用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需求和库存信息,提高了信息管理科学化水平,使产品流动更加迅速和容易。除了信息化之外,物流新技术也将广泛应用。高新技术的引入正在使物流管理发生新的变革,电脑的普遍使用和自动化分拣系统、无人驾驶叉车等形成了物流管理的高度自动化趋势。在大型商业企业,物流系统为了满足店铺要货频率高、数量少的配送要求,在实行品种多样化和订货小量化的过程中,使作业过程机械化、自动化,推动物流中心现代化,配送行为快速化。这种把物流配送和自动化、电脑化结合在一起,是物流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2我国企业的应对策略

2.1转变传统观念,认清物流的重要性

企业应有一种追赶世界先进物流技术的紧迫感,积极向外国先进物流企业学习他们先进的理念、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密切注意世界物流发展的最新动态和了解物流管理的最新技术。对我国制造企业而言,必须认清物流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改变企业重生产、重促销、轻物流的思想观念。对一些专业运输和储存企业来说,应接受物流新概念,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和市场经济的需要,进行改革、改组和改造,从拓展和承担部分物流服务到转化为物流企业,或者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成为一个满足现代物流服务需求的储存、运输供应商。

2.2共建信息平台,追求成本最优化

对中国绝大部分企业来说,是无力单独建立自己全国性的信息网络的。特别对一些中小企业来说,更是不可想象的事。在这种情况下,既可以由企业联合共同出资兴建一个信息公司,也可由其他企业投资兴建信息公司,还可由政府带头,召集其他企业共建。共建信息平台能适应我国企业的具体处境,既满足了企业的信息需求,其投入又处在各企业能负担的合理范围内。

2.3把握商物分离原则,优先选择第三方物流

对很多小企业而言,投资兴建自己的仓库、组建自己的运输车队是较困难的,甚至是得不偿失的。对一些大企业而言,虽然其有实力兴建自己的物流系统,但是由于物流的复杂性,它也并不一定能获得竞争优势。此时,这些企业可将其产品外包给社会上的专业物流企业,企业自己只管生产。这些专业物流企业有更专业化的技术和手段,能快速地应对市场,将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这对生产企业而言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提高了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提高了顾客满意度。对专业物流公司来说,它可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通过规模经济来获益。

2.4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物流管理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技术的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物流管理也从有形存货的管理转变为无形资产的信息和知识的管理。一方面通过信息流,不仅能及时地掌握订货量、发货量和存货量等有关信息,还能了解当前的市场情况,分析物流成本及物流费用,预测下一步的物流管理效果。另一方面,利用物流信息代替手工操作,可以节约时间和费用,减少浪费,还能保证物资的及时供应,缩短物流时间,节约仓储费用。因此,建立以信息系统为基础的物流管理平台,加强对物流信息的搜集、分类、分析和利用,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2.5采用新的理念和新的手段管理

我国企业的物流技术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为了能更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的物流经验,就必须引进外国先进的物流技术和设施,而不是去研究开发。同时,也应看到国内有些物流企业采用的物流技术也达到了国际水平,国内物流企业也应积极采用他们的技术和设施,提高企业的物流管理水平。同时,我国企业也应树立服务创效益的管理理念。物流过程中物流费用的高低与企业物流管理水平有很大的关系,要想降低物流费用,就得不断提高服务质量,不断改进物流管理体制和模式。

2.6注重人才的培养

由于长期以来,企业对仓储运输等部门不够重视,业务人员缺乏专业性,从而使这些企业只具有很初级的仓储、运输能力,根本无法达到现代化物流所追求的高效率、低成本的目标。仓储人员除了按单发货、验收入库以外,不具备现代企业物流系统所要求的人员素质。因此要一方面靠引进专门人才,另一方面靠通过对在职人员的教育和培训,来不断更新员工的物流管理知识,提高员工的水平和技能,以满足现代物流管理的需要。

第4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 中小企业;物流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物流成本控制的水平还比较低下,物流业尚存在“三高一低”的问题,即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率高、库存水平高、管理费用高、物流总体水平偏低,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

一、造成我国物流成本控制水平低下的原因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已经从过去短缺经济、过剩经济的低成本时代进入到高成本时代。由于生产力成本、技术成本、企业支付物流成本、生产资料成本、土地成本等因素的不断上升,市场、资源劳动力等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利润大幅度降低,尤其是中小企业。究其原因既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机制问题,又与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所致。我国多数中小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物流成本控制的重要性,事实上企业物流成本是除了原材料成本之外最大的成本项目。外部环境方面,存在诸多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违背的、过时的制度规定,还未建立起完善的物流基础设施和各种公共服务平台,缺少对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科学规划和采取有效的具体措施,缺乏政府对现代物流发展的正确引导和规范。

二、合理控制物流成本的措施

1.按国际惯例和国家通行标准制定物流设施标准

加强企业的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采用新的物流管理方法,规范物流设施和有关技术设备,对每个环节都实行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技术管理标准。建立起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绝大多数中小型企业,特别是产品制造、商品流通等企业并没有建立起专门的物流成本核算系统,不能得出较为正确的物流成本信息,对于物流成本还不甚了解,对于物流成本的概念还十分模糊,弄不清物流成本与制造成本,物流成本与促销费用的关系。无法真实掌握公司内部的物流费用,即使通过现有会计核算体系所得出的物流成本信息也仅是“冰山一角”。因此有必要引入先进的成本核算系统,对于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所发生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增值服务费、保险费、税费等进行科学的管理,借鉴目前已有的较为成熟的核算模式,建立适合本企业的物流成本核算体系,形成一整套有效的物流成本的计量与核算方法。

2.提高认识

由于计划经济的惯性,市场化程度较低等缘故,现代物流的好处还没有得到充分认识,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没有从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去对待,尚未意识到发展现代物流不仅可以为企业的生产和流通带来巨大利润,而且可以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因此对中小型企业大力宣传降低物流成本有诸多好处,可以介绍发达国家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成功经验和典型事例,结合当前我国现代物流业发展中的具体情况,介绍其运作效果和成功经验。灌输企业现代物流管理的观念,重视其是现代物流管理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战略产业,能够大幅度降低生产、流通等成本,从而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加强中小型企业对企业职工的成本管理意识,把降低成本的工作从物流管理部门扩展到企业的各个部门,并从产品开发、生产、销售全生命周期中进行物流成本管理。只有真正认识到物流的“第三利润源”的价值所在,现代物流发展才能够进入快车道,企业才有可能实现跨越式发展。

3.对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进行深入科学的调研,充分利用现有的物流环境

结合企业所处的物流环境和本地政府的政策导向,对物资的流量和流向、包含信息网络技术在内的物流基础设施状况等进行统计调研。结合本企业所在城市的经济发展指导思想,以及规划局对城市建设总体规划、道路交通规划,对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组织专家进行完善建设的专题论证,对未来物流服务的需求进行科学的分析和预测。在此基础上,制定出本企业科学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规划,从而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4.注重引进和培养专业物流技术人员

中小企业发展物流为了促进企业快速发展,使本企业产品迅速占领市场、获得消费者青睐,必须重视物流人才的培养,拥有高素质的物流人才,才能够更加有效地提高服务质量。中小企业应寻求适合自身的物流管理人才可充分借鉴国外物流管理的发展经验,加强与高等院校的交流与合作。一方面选派企业员工进入高校进行物流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丰富员工的理论知识;另一方面积极接收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学生来企业实习,不但有助于学生增加实践经验,而且可以为企业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另外建立物流人员竞争机制,重点培养物流技术骨干,选聘优秀物流管理人才担任领导职务。

5.中小企业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建立合适的物流渠道

一是企业间的相互联合对物流资源进行整合。二是充分利用企业所处的外部环境将物流管理依托于第三方,即专业的物流管理公司,利用物流外包,降低本企业的物流成本。单独的一个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其自身的资源和能力都是有限,抵御市场风险能力较弱,单纯依靠自己的力量很难掌握市场竞争的主动权。因此,中小企业可以寻求合作。充分利用外部的物流资源,从而更好地控制物流成本。

利用外部物流资源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将物流服务外包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利用其专业化的物流成本控制方法管理自身的物流成本。(2)利用共同配送来提高物流规模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例如,可以通过共同配送提高货物装载率,进而削减由于运输过频或装载率较低产生的物流费用。它的优势一方面可以实现企业间的优势互补。既实现了内外资源的优势互补,又实现了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减少风险,降低不确定性因素给企业带来的危害。同时,可以促进企业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发展。

6.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

物流过程实质上是“物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的“三流一体化”过程,只有将三者有效地结合,才能真正达到降低流通成本、提高物流工作效率的目的。企业应加快信息技术的投入和使用,采取积极措施,促进物流信息系统的发展,加快物流标准化的进程。对中小企业而言,控制和降低物流成本尤为重要。为了使物流成本控制更加迅速,有效利用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先进的物流信息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在传统的手工管理模式下企业采用信息系统:一方面可使各种物流作业或业务处理能准确、迅速地进行;另一方面通过信息系统的数据汇总,进行预测分析,可控制物流成本发生的可能性。另外,有条件的应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及时获取市场信息,适应市场瞬息万变的需求,减少库存的积压,降低物流的成本和企业的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结语

进入21世纪,物流企业已经从提供简单的送达服务阶段逐步进入高质量服务阶段,企业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对于中小型企业来讲,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和长远的可持续发展就有必要实施现代化的物流管理,就必须进行物流成本的控制,以实现对物流成本科学合理的控制,最终提高本企业的经济利润,提升综合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马东.物流成本理论研究述评.发展.2006(9)

[2]马根萍.制造企业物流管理模式选择有关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倪雄.有关物流成本控制的若干问题探讨.广东科技.2007(10):292

第5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中国出版发行业的现状特点、存在的问题入手分析,引发对发展现代图书物流的思考,提出要增强现代物流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拥有与国际接轨的科学技术,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

[关键词] 图书;出版;物流

[中图分类号] F512.5[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5024(2006)08-0107-03

[作者简介] 高永青,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馆员,工商管理硕士,研究方向为图书管理及工商管理。(江西 南昌 330029)

近年来,现代物流已经与高新技术和金融同时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支柱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热点。许多国家把现代物流产业比喻成促进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现代图书物流是以满足综合性图书的客户需求为目的,运用现代物流理论和技术,运用市场机制整合社会运输、仓储、装卸、搬运、加工、信息等功能,为提高图书产品以及相关图书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流动和储存的效率及效益而进行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因此,对于我国出版业来说,加快建立现代出版物流,是增强出版业核心竞争能力,促进出版业健康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图书出版发行业的现状

1.出版产值和利润过分依重教材

据统计,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的出版利润中,教材的比重都没有超过30%,大众读物的产值贡献率在美国多年来都是超过60%,专业出版、教材两项也只有35%左右,英国大众读物的产值占到50%,日本则高达80%。相比之下,我国图书市场中教材的产值比重一直超过50%,教辅图书又占相当比例,教育出版的利润在整个出版中的比例更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图书出版结构失衡的问题明显,行业发展结构调整的任务很重。2003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9万种,实现销售收入750亿元左右,实现利润55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超过5.5%和6.5%。其中,教材和教学辅导材料等教育类图书占到全国图书市场份额的80%以上,销售利润率达到20%左右的水平,是行业平均利润率的5.2倍。可以说,目前我国的出版发行行业几乎是由教育类图书支撑着的,而且这一状况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仍将持续。

2.出版的原创性不强,出书跟风现象严重

近年来,我国出版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出版的原创性不强,出书跟风现象严重,特别是反映我国科研、教学最新进展的图书开发不够。一是图书跟风现象严重,粗制滥造,甚至出现出伪书的情况。二是出版反映我国科研教学最新成果的图书虽然受到重视,但没有形成良性生产经营机制,没有成为出版生存发展的重要方面。三是出版的扩大再生产后劲不足。长期以来,国家一直对出版业给予很大的财政和税收优惠,以保证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现在存在的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一部分出版社的出版利润不能用于出版的扩大再生产,相当一部分本应用于出版发展的利润被出版社的上级主管单位过多的截留挪作它用。这一点,在高校出版社和部委所属出版社表现的尤为严重。从长远看,这是不正常的。

3.出版业面临滞胀,泡沫化倾向初现

目前我国出版业存在种数大幅增长,但印数下降、退货增加、库存暴涨、效益下降等现象。 以2004年为例,全国图书品种增长9.4%,总印数下降3.8%,定价总金额增长5.5%,发行业纯销售数量下降1.32%,金额反而增长5.28%,库存数量增长8.04%,金额增长11.9%。出版业这种出版品种大幅上升、但印数和销售册数继续下降、退货和库存保持上升的趋势,说明我国图书生产上升,但消费能力在下降,出版业仍然靠提价保持增长。相当一部分出版社的库存量超过年产值,出版社不得不通过增加品种和大量主发图书来广种薄收,并造成新一轮退货,如此恶性循环,新书泛滥成灾,便形成市场泡沫化的现象。出版业面临滞胀局面,为出版业敲响了警钟。

4.突破出版业发展瓶颈,整合图书物流

图书供应链的整合首先在于对图书销售市场的整合。设置专业化的图书配送模式,是我国图书出版业的必然选择,也是突破出版业发展瓶颈的关键所在。对图书销售物流进行整合,需要将物流业务从主业剥离,构造第三方物流,实行独立化运作。这样做的好处在于:

(1)有利于提高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对图书销售物流进行整合,把物流业务从主业剥离,构造第三方物流,实行独立化运作,可以使图书出版企业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提供更多的精品图书和市场营销等主营业务,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实行物流的独立化运作,可以取得专业化分工的效率和规模化效益;通过对库存商品资源整合和提高物流效率,可以降低整个图书供应链商品库存水平,加速资金周转;图书商品的集中储存,可以减少仓库面积,降低仓储保管费用;加快流通速度,通过使用专用运输集装工具,可以降低运输成本,实现企业的低成本运营。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商品质量价格日趋益同的条件下,提高物流效率对提升企业和产品的竞争力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有利于为图书出版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

发展现代图书物流,提供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将为出版业发展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发展现代物流运动,保证物流在空间上的畅通、时间上的准确和质量上的稳定,将有助于提升包括空间价值和时间价值在内的合用价值。同时遍布全省城乡的高质量的物流配送网络,也可以开展多元化商品配送业务,这既拓展了经营空间,也将提高市场辐射范围,使得出版业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规模效益,有利于积极应对我国加入WTO后更加激烈的图书销售市场的竞争。

(3)有利于促进图书管理水平的提高

图书出版和销售发展现代图书物流,必须要对现有的物流系统进行整合,优化业务流程,再造组织结构,应用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的物流机械与设备,全面推行科学分析与控制,实现物流与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统―,有利于促进行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发展现代图书物流的思考

图书物流业务专业化经营的基本思路是:组建真正意义上的图书物流公司,将分属于各图书出版企业的物流资源剥离出来,将物流资源进行全面的整合与优化,构建高效的物流网络、信息系统和运作体系,为图书销售客户提供图书分销配送的一体化物流服务。

1.要从增强现代物流理念入手

目前我们对现代物流的理性认识尚处于初级阶段,出版界对物流业务的重视和开发还有很大的局限性:只是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业务,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交通基础设施比较薄弱,运输方式独立分散,没有形成高效有机的综合运输网络,运输专业化程度不高;这些都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图书物流的快速发展。因此,要充分认识到现代图书物流的发展,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而提高城市总体竞争实力是现代物流业的基本目标。

2.要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契机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优化图书物流是新形势下深化出版业内部改革的一项新内容,只有加大改革力度,建立起适应现代图书物流要求的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挖掘非生产环节上的潜力,改变原来的组织机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改革过程中会涉及到一些人的既得利益,出版业的主要领导必须有所认知并给予大力支持。

3.要以培养高质量的专业人才为重点

人才是推进现代图书物流的关键因素,但这方面人才缺乏的情况在图书物流业表现得却更加突出。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就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专业人才的引进和现有人才的培养。同时,发挥大专院校在物流诊断、策划和研究方面的作用为出版企业开展物流管理服务。图书物流企业要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联系,借助他们的专业优势,制定系统、完整、可靠的物流方案,提高运作水平,走“产学研”结合之路。加强图书物流从业人员在职培训力度,培养一批能适应实际工作需要而又具有较高理论素养的图书物流人才。

4.要以与国际接轨的科学技术为支撑

(1)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物流技术的推陈出新,电子数据交换(EDI)和互联网(Internet)的广泛应用,正在改变人们过去的生产、交易以及生活方式,使物流与信息技术和电子商务紧密结合在一起。电子商务以其崭新的理念成为企业决胜未来市场的重要工具和消费者进行网络消费的主要方式。图书物流第一位投入和基础是信息化建设,包括图书物流信息的商品化、图书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图书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图书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图书物流信息存储的数字化等,为物流供应链的整合和采用外部物流资源提供了条件。当前,应该首先从物流信息标准化入手,建立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在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上,发挥现代物流的资源共享和规模效应,建立完整的销售和库存图书信息管理、分析系统。它包括订单数分析(EN分析)、订购量分析(EQ分析)、订购品项数分析(IK分析)、单品订购量分析(IQ分析)和订单单品订购量分析(EIQ分析);储位图书查询、储位容积率查询、储位图书指派、订单合并和分割、送货时间设定、送货路线设定、图书库存实时查询、图书状态查询、有效期限控管和通知补货机制等。与物流相应,发行中心与各出版社应实行出版、销售信息联网,通过网络进行数据传递和交换,逐步使图书销售的商流、物流、信息流一体化。

(2)合理选择图书物流设备系统

发展现代图书物流的首要工作就是进行图书出版、销售供应链和物流资源的整合。通过构建电子商务和物流信息平台,最终实现整个图书供应链的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和统一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整个供应链的效率。

就目前物流设备的建设,并结合图书的特点来看,图书配送中心的物流设备系统选取可以分为三大部分:第一,自动拣选系统。该系统相对于人工定位力、法来说,可接受计算机管理系统的信息,继而自动完成商品定位、数量确认、货位确认等工作。第二,分拣系统。分拣系统承担两项功能:按照配送方式形成配送数据,通过机械设备分发给客户;把各基层书店的退货分拣为退回供货单位的货物和退回物流中心的货物两大类。第三,报件分拣系统。该系统可自动识别报件所属的客户,进行打包处理之后,进入到货位。该系统利用条码技术,具有自动纠错能力,可以协助有关工作人员确认某书箱图书数量、图书品种是否正确,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3)引进的技术、设备要适合中国书业的实情

目前国际上物流的设备很先进,技术已经很成熟,但不能将国外的设备、技术不加分析地全部引进。引进的技术、设备一定要适合中国书业的实际情况,一是要看企业的图书业发展的水准,二是要看企业的资金实力,中国很多企业的失败往往是不假思索地引进了超过企业承受能力的“先进设备”,却背上包袱倒闭的。

根据出版业的业务发展特点“完善的系统设计、低廉的运行成本、适度的设备配置、渐进的发展步伐”的建设思路。使出版业的物流建设能跟出版业的业务发展、经济发展相配套,既要避免物流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的需要,又要避免贪大求全、求洋造成企业资产的闲置和浪费。

5.积极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

对于现代图书物流的建设,一方面,我们一定要把它放到改善企业整个供应链的高度来思考;另一方面,确实存在着建设成本的控制问题。按照我国出版业的实际,图书物流的建设应该体现高度信息化、适度自动化、流程合理化和与实际需求匹配的原则,控制建设成本的投入。现代物流业是一项投入大、回报慢、本身效益低,但综合效益高的产业。图书物流建设的目标是,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实现规模效应,以高效、正确、快捷地运行,服务于出版营销,加快周转,提高出版社整体经济效益。鉴于我国图书出版和销售单位的体量普遍不十分大的现状,应该提倡建设为出版社服务的第三方物流平台和打破省际边界的区域性第三方物流。开展第三方物流业务,提高物流运作场地和自动化设备系统的利用率,细化服务举措,增加物流配送收入,摊薄运营成本。

参考文献:

[1]胡睿.图书物流:中国书业的胜负手[N].现代物流报,2005-09-16.

第6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以物流中心为主体

这里的物流中心是指商品交易市场建立的物流机构,它将市场交易服务与仓储、货物配送等服务结合起来,是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的主体。物流中心是一个专业化的物流部门,它具有规模效应,具备比较先进的设施设备、专业的物流人才和装卸队伍,有能力做到及时、准确、安全地将货物送到目的地,从而为经营户提供全方位的物流服务。

现在很多的商品交易市场都建立了自己的物流机构,拥有众多为经营户服务的托运单位,但这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流中心。在原有的物流体系下,经营户和托运机构是物流活动的主体。经营户需要将货物运送到托运市场,根据目的地的不同将货物交付给相应的托运单位。托运部门需要把货物运输到不同的目的地,同时负责把发送来的货物分发给经营户。

义乌小商品城是全国最大的小商品流通中心、展示中心和配送中心,已经形成了辐射全国的小商品集散中心的物流网络。该商品交易市场汇聚了28大类10万余种商品,日货物吞吐量3000多吨。义乌市政府为满足市场对于物流服务的高要求,不断完善物流体系。目前,义乌小商品城已经认识到原有“经营户+托运机构” 物流模式的不足,正逐步在物流网络中增加物流中心,建立物流综合管理、控制、调配的机构,发挥商品中转的作用,以保证商品更有效的流通。

如图2所示,经营户将商品送至物流中心统一协调管理,经过按路线分拣、流通加工后聚集到相应路线的托运点送出,从而在为经营户提供方便的同时,提高了物流效率,充分利用了物流资源,降低了物流成本。建立物流中心的优越性具体表现在:

(1) 有利于方便经营户,提高效率。交易市场物流中心成立后,经营户不用考虑托运线路问题,只需要将货物运到物流中心,其余的工作将由物流中心来完成。物流中心将货物按照路线进行分捡后,同一路线的货物交给相应的托运点运输。如此一来,为经营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提高了效率。

(2) 有利于物流设施资源的优化配置。商品交易市场启动物流中心后,可以将货物进行统一管理、统一配送,可有效地消除“一线多点”造成的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提高土地资源和设施设备的利用率,从而有效地减少了浪费,优化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3) 有利于提高流通速度,减少运输成本。在物流中心,货物被大批量地送进来,按路线进行分拣、归并后,同路线的货物装满一车后立刻就可以发送,因而可以缩短待运期,加快流通速度,也可以提高车辆的利用率,降低运杂费用。

由上可知,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中心具有显著的优越性,理应成为大中型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体系的主体。然而,仅仅依靠交易市场物流中心是不够的,还需要在物流中心的基础上发挥区域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使各物流节点能够有效协作,更大限度地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一些规模较小的商品交易市场,更需要依赖外部的物流资源,这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方式。

以区域物流园区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补充

所谓区域物流园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各种物流设施和一些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物流信息中心、货物的集散地,是综合物流服务的结点。它将众多物流企业、物流环节、物流功能聚集在一起,实现专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对发挥整体优势和互补优势,共享相关设施和配套设施,实现规模经济效益起到重要作用。区域物流园区大都在市区边缘选址,并尽可能建在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便利的地方,这样一方面可以降低土地使用成本,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另一方面,便利的交通可以提高物流运作的效率。我国大多城市都十分重视区域物流园区的建设,深圳市做出了“将现代物流业作为实现新世纪经济发展目标的三大支柱产业之一”的决策,决心把深圳建设成全国重要的物流中心之一。区域物流园区是本区域内重要的物流节点,对当地的商品交易市场物流活动具有促进作用。厂家或产品供应商将货物集中发送到区域物流园区,使物流园区成为该区域内重要的货物集散地。物流园区将货物进行分捡和整理后,运送到本区域内的各商品交易市场。

商品交易市场,特别是中小型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体系,离不开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作用。第三方物流企业以其专业化、规模化经营,可以给货物交易双方一系列好处,譬如,可以集中资源和精力经营主业、节省物流费用、减少库存、减少资金占用等。一些规模较小的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功能较弱,经营户不得不依靠外部物流资源来保证其正常的物流运行,而第三方物流企业是这些经营户的理想选择。商品交易市场内的经营户实力比较弱小,单独从事物流作业是严重的规模不经济,借助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资源能产生非常明显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第三方物流是我国商品交易市场物流重要补充。目前,为商品交易市场服务的物流企业,大多仅停留在为顾客承担运输、代储等服务项目。这些物流企业规模普遍较小,而且相互分割、无序竞争、物流服务水平低下,很难为经营户提供高质量、便利的物流服务。因此,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该坚持规模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形成一批规模较大、管理体制完善的物流企业,从而为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的健全起到更大作用。

以物流信息系统为纽带

物流信息系统是指通过对物流相关信息的加工处理来达到对物流、资金流的有效控制和管理,并为企业提供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的人机系统。它具有实时化、网络化、系统化、规模化、专业化、集成化、智能化等特点。物流信息系统以物流信息传递的标准化和实时化、存储的数字化、物流信息处理的计算机化等为主要内容。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革命不断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互联网、电子商务逐步进入人们的家庭,对于商品交易市场来说只有不断革新观念,适应信息革命的时代潮流,才能让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现代商品交易只有对市场信息、顾客信息、交易市场内部信息进行及时地收集、分析、处理、决策才能使自己跟得上市场发展的变化。因此,我国商品交易市场必须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完善的物流信息系统,实现向现代物流的跨越,从而提高交易市场的竞争能力。物流信息系统对商品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的完善具有重要作用,这表现在: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能够同时完成对物流的确认、跟踪和控制,它不仅使交易市场自身的决策快、反应快,对市场的应变能力强,而且可以更大程度上提高对经营户的服务水平,为经营户创造更多的价值;另一方面,物流信息系统及时向经营户提供相关信息,保证了物流运作的高效率。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信息系统运用信息收集、加工、储存和传输等功能,把相关物流信息及时、准确地反馈给商品交易市场管理者和经营户,使交易市场和经营户能更好地把握市场信息,从而做出正确的市场决策。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物流信息系统日益成为物流业发展的“瓶颈”,也成为商品交易市场物流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目前,我国只有39%的物流供给企业拥有物流信息系统,表明我国物流供给市场的信息化程度较低,不能满足客户需求。因此,商品交易市场应加快物流信息系统建设,使信息系统成为交易市场现代物流体系的纽带。

以绿色物流为方向

绿色物流是指不对环境造成危害,使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的物流活动。为了充分发挥现代物流产业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实现长期可持续发展,必须从环境角度对物流系统进行改进,以形成一个与环境共生的现代综合物流系统,抑制物流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这就是“绿色物流”概念的由来。绿色物流适应当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潮流,是可持续发展模式在物流行业中的具体表现,是21世纪我国物流业发展的新方向。

在物流活动中,货物的运输、储存、包装等环节往往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具有很大的负外部效应。商品交易市场发展绿色物流具有重要的意义,具体表现在:首先,它有利于总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环境污染、资源破坏给世人敲响了警钟,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商品交易市场的物流环节也应当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只有总体经济的不断发展,才有商品交易市场的繁荣。其次,有利于降低经营成本。绿色物流倡导资源节约、减少浪费,不仅是一般物流环节的节约和降低成本,更是由此带来的社会资源的节约和高效使用。另外,有利于商品交易市场增强竞争优势。绿色物流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使商品交易市场物流体系改变原有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经营过度,提高运作的效率;另一方面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物流形象,提高商品交易市场的知名度。因此,我国商品交易市场有必要重视绿色物流的发展,坚持绿色物流的发展方向。

以高效运输体系为支撑

第7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关键词:现代物流;法律;策略

21世纪是物流业发展的高速期,物流业逐渐成为企业的“第三利润源”,但是中国物流业的发展大多从传统的运输、仓储等转化而来,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网络化程度都很低。尤其是在当前金融危机影响下,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下跌。从整体来看,正是在这种冲击下暴露出了中国物流业体制的不健全。因此,完善中国物流法律制度建设,加快物流业的发展非常必要。

一、对中国物流法律的现状分析

(一)中国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业,随着各项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中国已经具备了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条件。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89.9万亿元,比2000增长4.2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2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1.9倍,年均增长14%;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6.5%,占GDP的比重为6.6%。目前,从全国来看,中国物流业正处在起步阶段,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著提高,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也不断改善,但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偏低,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二)中国物流立法的状况

“物流”这一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才被引入中国,现行的物流的法律法规涉及了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搬运、流通加工和信息等相关的各个方面。相对发达国家而言中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很不健全。截至目前,中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主要从法律、行政法规、各部委颁布的规章三个效力层次上颁布的,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海运条例》、以及国家经贸委、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等部委印发的规章制度,如《关于加快中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总体上分散于各法律、法规和规章中,没有形成一部独立的、完整的物流法律体系。

(三)物流法律体系对物流业发展的作用

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在当前法治环境下,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物流要实现物尽其流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人们的行为,保证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能够有法可依、依法办事,整合物流各环节各功能有序运行,协调各产业之间依据法律法规规范经营形成行业优势,这样才能保障整个市场稳定运行。

二、当前中国现代物流法律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形势下总体上存在的问题

1. 物流法律体系不健全。尽管从数量上中国的物流法律法规不少,但缺乏专门的物流法律法规,物流立法大多是根据各个行业中的物流活动来制定的,只能起到维护基本秩序的作用,实施的效果并不明显,从而使物流法律规范缺乏指导性、规范性,不利于整合物流各环节之间的关系,阻碍了中国物流业的发展。

2. 物流法律体系与当前的发展状况不匹配。中国加入WTO以后,物流业作为一个服务行业在面临巨大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物流业引进外国的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日益国际化,出现了有别于传统物流的新特点,而中国目前大多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相对滞后,是继承计划经济体制或是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过渡期的体制,从而造成法律体系不能适应当前物流业发展的需要。近年来尤其是随着物流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不断地被应用到物流中去,改变了商品流通方式,现代物流逐步取代了传统的物流,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凸显物流产业立法缺失。如网站商店销售商品的所有权问题的处理目前在中国的法律中尚属空白,无法可依,这就造成网站商店与商品配送企业双方在责任承担时的互相推诿情形,造成了物流法律法规与相应的物流活动脱节。另一方面,在物流标准化建设方面,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与国际物流标准之间衔接与配套不够,造成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增加了物流成本。

3. 当前中国的物流法律政策杂乱无序,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中国对物流业的认识比较晚,理论上也不够成熟。目前中国政府只是在政策法规方面提供保障,而调整不适应物流发展的政策,为各类企业参与市场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为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提供宽松的宏观环境,特别是为物流业的跨行业、跨区域、跨部门发展创造条件,缺乏从宏观的层面对物流法律政策的指导。

(二)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物流法律法规落后严重影响第三方物流业的发展

随着国际化进程的加快,第三方物流作为一个新兴的行业引起了众人的关注,随着人们对第一利润源、第二利润源关注的淡化,有第三利润源之称的物流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事物通常具有两面性第三方物流在给国家及企业带来巨大的好处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例如第三方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不够健全,法律法规内容滞后,各物流立法之间不协调。第三方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和民事责任方面的法律规定都是空白,不存在约束物流企业经营行为的准则,有关物流经营人与货主企业、分包方企业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模糊不清的,物流经营人的法律地位也无法确定。此外,有关物流方面的法律法规也仅限于运输、仓储等具体物流环节的法律法规。第三方物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运输和仓储业的运作模式,给中国的物流立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第三方物流业的快速发展与物流法制环境的不协调严重影响第三方物流的发展。

三、完善中国物流法律体系的策略

(一)基于中国当前的物流法律状况,应尽快建立完善的物流法

发展现代物流业,需要一个完善的制度体系,规范物流行业中的无序现象。在市场经济过程中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物流法制建设,打破地区部门和行业的局限,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首先,作为政府部门要从宏观层面入手,要认真清理、修改当前法律体系中因为时空差异造成的适用范围有误、规制过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地填补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中的空白地带,建立健全适应现代市场经济体系和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要求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以保证中国的物流产业在不断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中健康发展。同时根据当前的形式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从物流主体法、物流行为法、宏观调控法、国家保障法等方面完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保证各物流主体之间关系协调,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制定《物流法》。其次,作为地方政府部门要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状况、物流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之间存在的较大差异,在建立全国性的法律法规体系的同时建立适应当地物流产业发展要求的物流法规。各地的物流企业应根据自身的立业素质和融资能力不同,为当地的物流法规建设添砖加瓦,不断地为全国性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的建设提供经验和依据,促进各地区的物流企业快速发展。

(二)加快标准规则的制定,填补法律中的“空白地带”

任何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体系标准,目前中国在物流标准建设方面相当薄弱,只有中国物资流通协会、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的国家标准――《物流术语》,其确定了当前物流领域己基本成熟的145条术语的定义并在物流业的规范化过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物流业本身是一个环节众多、内容复杂的大系统,一项物流活动的完成,需要众多物流要素共同作用。中国加入WTO以后,伴随着国际化的进程的加快这些问题日益突出。因此要加快对现有仓储、转运设施和运输工具的标准化改造,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设施和设备,实现物流设施、设备的标准化。推广实施托盘系列国家标准,鼓励企业采用标准化托盘。另一方面要加强完善快递业立法,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维护广大消费者的切身利益,为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三)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力度,净化中国现代物流法律环境,提升物流相关法律的效力水平

观念决定行为,只有在正确的观念下才能产生出正确的行为。因此在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及有关部门要转变职能强化服务意识,摈弃传统的从物料管理到物流增值服务的全方位服务观念,要从宏观层面考虑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产业政策体系,抛弃传统的利用权利大棒粗预市场正常运行和竞争秩序的方式。此外,当前的物流业缺乏系统而专门的法律规定,大多的法律法规是由各部委及地方政府颁布的分散于海陆空等交通运输部门的“办法”、“条令”等,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层次较低难以形成法律效力,形成了多头而分散的局面。因此作为政府部门必须建立起协调机制,由相关政府部门组建的物流法规建设委员会,专门负责研究、清理、制定系统的物流法规体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法律框架。

(四)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改善第三方物流的法制环境

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科学的管理方法与完善的法律制度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以美国为例,美国是一个法制健全的国家,虽没有专门的物流法规但是有针对物流各环节的法规条款,政府并不直接制定物流产业政策干预物流发展,而是通过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关的法律确定物流发展的近期和远景目标,同时特别重视物流活动的监管和标准的制定,完善的法律制度为物流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借鉴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经验,改善第三方物流的法制环境应从法律层次和政府的管理方式两方面入手。一方面,根据当前的形势,在时机成熟的情况下制定一部《物流企业法》,明确物流企业的性质、法律地位、权利、义务、责任及其限制、免除等,设立统一的物流管理机构,并规定物流企业设立条件、审批机构、管理机构,对物流业统一进行审批、管理、立法,对全国物流资源进行统一规划、管理,促进物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转变政府的管理方式,由原来干预企业的经营转变为科学引导,发挥政府的作用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做到市场竞争秩序的公平、公正、公开和统一,疏通各单行法律规范之间的层次结构以及承接与递进关系,形成一个层次分明、结构严谨的法律框架,为第三方物流创造良好的法制环境。

四、结束语

现代物流起源于美国,发展于日本,成熟于欧洲。伴随着国际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尽管中国的物流业发展的非常迅速,但是还存在许多的问题,这种美好的现象将是短暂的,在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下,只有科学完善的物流法律法规体系才能使中国的物流业始终保持着快速、稳定、健康发展的态势,在当前金融危机的严重影响下,国家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通知,中国的物流业应该借此东风完善物流立法,保证物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黄志.我国现代物流法律现状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7,(22).

[2]陈金涛.完善我国物流法律制度的理论思考[J].当代法学,2007,(2):119-123.

[3]陈代芬.我国物流法规建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2,(12):31-32.

Discussion on Perfecting Modern Logistics Legislation in China

Peng Xin

(kainuo Economic Development Co. Ltd. Guangzhou 450000, China)

第8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1.1观念落后,企业自办物流现象突出

由于受“大而全”、“小而全”的观念影响,H公司既害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的企业赚去,于是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专业物流服务。如:投入巨资兴建了现代化的大型仓库,但由于仓储设施设备利用率还不到40釆,导致仓储成本不但没降低,反而上升,主要在于忽略了物流的本质——规模效益,导致大量资金无法回收。

1.2没有有效的整合资源

一方面H公司没有将企业物流系统的各项活动如采购、仓储、运输、送输、信息处理、流通加工、包装、装卸搬运看作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只是片面的想法设法去降低某一个物流环节的成本,而忽略了物流领域的“效益背反”的现象——如果片面的降低某一个环节的成本,必然会导致其他环节成本的增加。另一方面H公司没有可以把系统内的某些职能外部化,按市场机制运作,比如将运输职能及部分仓储职能外部化,积极开发和利用第三方物流。

1.3物流信息化程度低,导致传统物流、商流和信息流的运作效率低

H公司目前虽然兴建了大型的现代化仓储,还未能实施数字化的物流管理,先进的电子数据交换、条码技术、GPS等更无从谈起。企业无法即时监控物流服务,也无法实现与上游供应商和下游消费者的信息共享,更没有与社会物流合作的兼容接口。

1.4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库存

H公司由于信息处理不当,供应需求预测不准以至于订货时间、数量不合理理适成休眠库存的产生。此外由于H公司库存商品管理不善,没能在休眠库存变成死亡库存之前及时将它处理掉。这些原因导致H公司的库存成本一直居高不下。

2H公司物流管理改进措施及建议

2.1转变观念,树立现代物流意识

改变重生产轻物流的观念。国内化工企业物流成本高是一个不争的事实,H公司在某些方面比其它化工公司更高,目前H公司产品库存费用为110元,如果降低l元/吨,就可多创254万元的经济效益。因此,要摒弃传统库存管理的做法,树立现代物流意识,把节约物流成本贯穿于化工供应链管理的各个方面,特别是应把可控物流成本降到最低限度。

2.2进行资源整合

资源整合是适应市场需求变化及企业供应链系统扩展的需要,以用户为导向,通过搭建信息技术平台、建立战略合作网络、整合物流组织体系、再造产销业务流程、重构仓储管理模式来整合企业物流系统,从而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有效地开发第三利润的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实施:第一,进行内部活动集成,要把企业物流系统的各项活动看作是相互联系的一个系统,由分散而集中,将采购、运输、仓储、配送、销售等物流职能都集成到H公司的物流公司之中,由物流公司统一接受用户订单,并向后安排各环节的价值活动,从而实现按订单生产。第二,进行外部资源整合,H公司的物流管理整合并不能只局限于企业边界之内,而应拓展到企业外部,包括与供应商建立战略联盟,与竞争者建立双赢关系,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做一个令各方利益相关者都满意的“网主”。第三,内部物流外部化。企业物流系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把系统内的某些职能外部化,在H公司进行的物流管理整合中,可以考虑按市场机制运作,比如将运输职能及部分仓储职能外部化,积极开发和利用第三方物流。这样可以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从而降低仓储成本。

2.3改进库存管理,降低物流成本

一方面,H公司可以划小核算单位算细账,把每个库房作为一级核算单位,因为目前H公司很多库房都没有单独核算,费用怎么发生、发生在哪儿都说不清楚,不利于库房管理。另一方面,H公司要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积极作用,着力构筑物流运作的信息平台,充分利用ERP系统为库房管理现代化提供的硬件支持,运用现代物流技术,加快物流运作信息系统建设,把各个物流运作行为(即市场营销、管理控制、决策分析、战略规划)串连成一个有机整体,构建功能齐备的信息平台,在货运调度、库存控制、调剂配送等方面引用EDI(电子数据交换)、pos(销售时点系统)等技术,推进H公司物流运作现代化进程。而价值占总产品价值15%的产品归为B类,对B类物资进行次重点管理投入一般的精力和时间,对数量占产品总数量70%而价值占产品总价值5%的产品归为C类,对C类物资只需要投于少量的精力和时间即可,运用ABC分类法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4在销售市场集中的地方构建化工大物流中心(园区)

从近三年H公司化工产品的吞吐情况来看,物流较多的集中在上海、浙江、江苏等华东地区,还远销东南亚,建议在上海建设H公司物流中心,理由在于:一是在上海地区的销售量大。二是上海运输便捷,既是铁路运输枢纽,又是众多高速公路的起点和终点。三是H公司在上海库房太多,物流成本太高。物流中心建设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树立H公司产品形象,让客户知道H公司的产品在哪儿可以买到。除直供用户外,客户可以直接在物流中心订货、提货。二是集中人财物,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三是有利于现代物流手段的应用。

作者:汪娟 单位: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

第9篇:现代物流的好处范文

电子商务作为网络经济的核心必须以物流管理为基础。电子商务活动中任何一笔交易,都是由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所组成。物流过程具体包括运输、储存、配送、保管、物流信息管理等各种活动。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准确及时监控物流的运动。当前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主要瓶颈是物流管理滞后,主要表现在物流的支付系统、配送系统和安全系统三个方面。电子商务推动下的物流管理是以物流信息化为基础的,这种新型的物流配送使商品流转较传统方式更加信息化、自动化、现代化和社会化,既减少库存和资金积压,又降低了物流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电子商务为物流企业提供了技术条件和市场环境,为物流功能集成和物流企业实现规模化经营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因而分析电子商务支持下的企业物流特点,以及建立宏观和微观双控型的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模式,就成为企业面对现代市场竞争的必然选择。

2我国物流业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的现状

物流在现代商品的流通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作为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领域,与社会和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物流作为一个现代概念,其本质体现的是一种新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准确地理解物流概念,对于正确把握物流的本质,深入了解物流的内容具有重要意义。物流是指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存储、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从企业经营的角度看,物流管理是以企业的物流活动为对象,为了以最低的成本向用户提供满意的物流服务,对物流活动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根据企业物流活动的特点,企业物流管理可以从三个层面上展开:

2.1物流战略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管理就是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立场上,就企业物流的发展目标,物流企业在企业经营中的战略定位以及物流服务水准和物流服务内容等问题作出整体规划。

2.2物流系统设计与营运管理

企业物流战略确定以后,为了实施战略必须要有一个得力的实施手段或工具,即物流运作系统。作为物流战略制定后的下一个实施阶段,物流管理的任务是设计物流系统和物流网络,规划物流设施,确定物流运作方式和程序等,形成一定的物流能力,并对系统运营进行监控,及时根据需要调整系统。

2.3物流作业管理

根据业务需求,制订物流作业计划,按照计划要求对物流作业活动进行现场监督和指导,对物流作业的质量进行监控。物流系统的目的已不只是局限在物流费用的最小化上,而是通过提供最为适宜的物流服务,实现的最大化,物流已经成为企业市场营销的要素之一。进入21世纪以后,企业的物流管理进入了战略管理阶段,即从长远的和战略的观点去思考物流在企业经营中的定位,将物流作为提高企业竞争能力的战略资源,物流管理成为供应链管理的重要内容,将企业的物流职能以对外委托的形式交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去完成的新型物流运作方式在一些先进企业中出现,并且逐步扩大。尽管发达国家的物流管理已经进入战略管理阶段,但对于绝大多数企业来说,降低物流成本仍然是其物流管理的基本任务。为此需要建立起物流管理组织,对企业的物流活动实施系统化管理,运用物流合理化原则优化企业物流系统。

物流信息系统也是物流管理当中相当重要的环节,现代物流的重要特征是物流的信息化,现代物流也可以看作是物资实体流通与信息流通的结合。在现代物流运作过程中,通过使用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技术手段,大大加快了物流信息的处理和传递速度,从而使物流活动的效率和快速反应能力的得到提高。建立和完善物流信息系统,对于构建物流系统,开展现代物流活动是极其重要的一项工作内容。在现在经营管理活动中,物流信息与商品交易信息、市场信息相互交叉、融合,彼此有着密切联系。物流活动的效率化同样是建立在对信息准确而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物流作业活动的效率化同样也离不开信息的支持。世界著名物流企业美国的“联邦快递公司”,对货物配置通过电子信息进行动态跟踪和信息自动处理。美国摩托罗拉实行24h全天候物流管理,实现年销售收入20亿美元,约占本市电子信息业销售收入的一半,年利润6亿美元,占该全球公司利润的45%,这是该公司成功实现“物流”管理的必然。我国于1997年,国家批准建立全国库存商品调剂网络中心,目前拥有83家分支机构,123家会员企业。该中心推出七大电子设备模式,形成电子商务的物流配送系统。

这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库存商品在线交易专网。“全库网”采用的是B2B电子商务模式。

虽然物流业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当前我国物流业发展总体滞后,具体说存在以下问题:

(1)物流观念陈旧,缺乏现代物流理念。对现代物流在提升运输产业水平、推动经济发展和增加经济效益方面作用认识不足。

(2)商业环境相对落后,造成物流布局不合理,专业化服务程度低,自营物流比例过大,专业物流服务得不到充分利用;同时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也制约着物流管理的发展。

(3)我国物流信息服务体系和网络体系的落后也制约着物流业的发展,制约着物流产业向专业化、一体化方面的发展。

(4)物流产业目前发展的制度环境有待完善。物流发展要跨越地区和部门的限制,需要统一化、标准化。我国目前还没有一部完备的物流法规,因而制约了我国现代物流产业集约化经营优势的发挥。

(5)物流方面专业人才缺乏,我国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专业和课程的很少。物流在职人员的总体水平较低制约了我国物流业的发展。

3信息化是电子商务条件下企业物流发展的基础

以信息为导向,以电子商务为手段,开创现代物流管理的新模式是物流管理的重要命题。通过发展信息产业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管理的模式创新,合理高效配制物流资源,推动我国信息流、物流、商流合理组合。通过电子商务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开创新型物流产业。信息产业发展,推动电子商务下物流新技术发展的关键是:拥有高素质的人才;利用已有的网络优势,建立能同国内和国际物流网相连结的物流配置中心;实现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专业化管理;物流信息处理现代化管理;建立和强化有关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相关法规。物流信息化管理政策和措施如下:

3.1运用新的信息技术

建设宽带网域,提升完善信息交换平台,联合构建电子商务平台,逐渐改变企业商贸运行模式,促进经济运行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实现物流信息化包括商品代码、数据库的建立和运输销售网络电子化管理。

3.2建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控制中心

实现物流管理的低成本、高效益,提高信息化物流管理水平。控制中心包含以下功能模块:

(1)集中控制功能;

(2)运输流程管理功能;

(3)车、货高度管理功能;

(4)仓储管理功能;

(5)统计报表管理功能;

(6)财务管理功能;

(7)客户管理功能;

(8)客户查询功能。

3.3利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优势

建立起以港口集装箱运输为特色的物流配送新模式。在实施推广EDI技术的同时,建立起港口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3.4培养一支专门从事电子商务物流信息管理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要调整现有物流管理人员结构和组织结构,对现有人员在物流管理中心进行定期培训,要求从事专业物流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只有建立一支专业化队伍,才能保证物流信息管理专业化、现代化、高科技化发展。

3.5要通过现代化信息建立起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的良好外部环境和条件

实现物流系统,运送方式,装卸、仓储、物流配送一体化,降低物流配送成本和风险,提高物流配送的效益,实现企业零库存、无积压、无等待、全天候24h,快速有效的物流配置体系。要建立一定的铁路、公路以及仓储物流配置的专门机构,统一接受物流控制中心的领导,实现快速、准确、无差错、高效益传递的物流配置。由于电子商务的发展提高了全球商务信息交换能力,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企业要在全球化物流经营上进行战略定位,建立以供应链为基础的国际化物流新观念,实现物流经营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要建立按照国际化惯例进行物流经营的专门机构,实现物流经营的规模化发展。

电子商务为企业创建了虚拟的全球贸易环境,大大提高了企业商务活动的水平和服务质量。新型的商务通信通道的优越性是显而易见的,其优点包括:

(1)大大提高了通信速度,尤其是国际范围内的通信速度。

(2)节省了潜在的开支。

(3)增加了客户和供货方的联系。

(4)促进知识经济的发展。

(5)提高了服务质量,使企业能以一种快捷、方便的方式给客户提供其产品信息以及所需的服务。

(6)提供了交互式的销售渠道。使商家能及时得到市场反馈,改进本身的工作。

(7)可以提供全天候服务。

(8)最重要的一点是,电子商务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促进了贸易的增长,产生了传统商业模式所无可比拟的效果和效益。电子商务带来的最直接的好处就是贸易范围的空前扩大而产生的全球贸易活动的大幅增长。总而言之,作为一种全新的商业交易模式,电子商务将带来一场史无前例的革命,其影响将远远超出商务的本身,它将会对社会的生产和管理、人们的生活和就业、政府职能、法律制度以及教育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

4电子商务企业在物流管理中的模式创新

通过电子商务最新现代技术实现物流管理信息化。物流信息化表现为物流信息收集的数据库化和代码化;物流信息处理的电子化和计算机化。因此要用电子商务推广物流管理的四大新技术:条码技术、EDI技术、GIS技术、GPS技术。以上四大新技术的结合,将在物流供应链上建立一个高新的供应链集成系统。物流信息能在开放供应链中实现物流的及时、准确的配置。

(1)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实现“业务流程再造”物流管理模式,适合于在大中型企业集团内部,通过高新技术产业化实现物流管理现代化,推动我国企业内部物流管理水平的提高,建立起高新的微观物流配置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