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政策建议
一、引言
消费水平不仅对一国的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更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国居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国家在制定政策时也应充分考虑倾向于拉动消费水平的增长。居民消费水平受到很多方面的影响,只有清楚地了解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具体因素,才能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从来更好更快的发展经济。
然而,伴随着中国市场化加深与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却一直处于萎缩的状态。中国居民消费者的现状是:中国经过了改革开放后的30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已经一跃成为世界GDP排名第二的国家,中国的人均GDP也有所增长,但消费率一直处于下降的趋势。如果说中国居民的主要消费品是食品等生活必需品,那么恩格尔定律的确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释为什么我国居民消费率随着经济的增长下降。但是与经济发展较为成熟的美国和日本相比,我国的居民消费率明显要低了很多。
二、影响因素分析
(一)经典消费理论回顾
1、西方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于1936年提出的绝对收入假说(Absolute Income Hypothesis):强调消费支出是实际收入的稳定函数.其实际收入是指现期,绝对,实际的收入水平,即指本期收入,收入的绝对水平和按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收入。消费函数通常表示为:
C=α+βY ( a>0, 0
其中,C表示计划消费,Y表示现期收入,截距α表示自主消费,不随收入的变化而变化,斜率β表示边际消费倾向(Marginal propensity of consume,MPC),表示每变动1单位的收入中用于消费的变动额。
2、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杜森贝里于1949年提出的相对收入假说(Relative Income Hypothesis),认为消费者会受自己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水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从而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另外,相对收入消费理论还论述了消费方面的“示范效应”,即消费者的消费受到周围人们消费水平的影响,特别是低收入者因攀比心理、提高社会相对地位的愿望等因素而使自身的消费处于和收入不相称的较高水平,在社会收入增多的情况下自然就提高了短期消费水平。
3、由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莫迪利安尼和布伦贝格共同于1954年提出的生命周期假说(Life-cycle Hypothesis)。
生命周期假说将人的一生分为青少年阶段、中年阶段和老年阶段(退休以后的阶段)。通常,在青少年阶段,往往会把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用于消费,有时甚至举债消费,导致消费大于收入;进入中年阶段后,家庭收入会增加,但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会降低,收入大于消费,;退休以后,收入下降,消费又会超过收入。因此,各个家庭的消费取决于这个家庭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该理论的消费函数可以表示为:
C =b1YL +b2WR
其中,C表示现期的平均消费,b1表示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YL表示一生中平均的劳动收入(现期收入和预期的未来收入两部分组成),b2表示平均财富的边际消费倾向,WR表示一生的平均财富。
(二)可能的影响因素
根据经典的消费理论以及现实的经济意义,本文选用如下因素作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解释变量:
1,人均可支配收入 消费水平很大一部分取决于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越高,说明人们越富裕,消费水平相应会越高。
2,储蓄存款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储蓄存款越高,则收入用于消费的部分越少,即消费水平越低;另一方面,储蓄存款越多,说明人们越富裕,消费水平也可能相对越高。
3,消费价格指数 它是根据与居民生活相关的产品与劳务价格变动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用来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商品及服务的价格水平的变动情况。消费价格指数越高,货币的购买力越低,人们会相对贫穷,从而减小消费降低消费水平。
4,税收 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税收越高,可支配收入越低,人们会相对贫穷,用于消费的支出则越少,消费水平越低;但是税收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一种手段,可以提高再分配的收入水平,从另一种角度看可能会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
三、实证分析
(一)模型建立
本文采用的数据为1990-2013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均来源于各年的《中国统计年鉴》,具体数据如下表:
通过以上结果可知:Adj-R2=0.997,说明模型的样本拟合性很强,总离差平方和有99.7%被样本回归直线解释,只有0.3%未被解释;F值为2272.903,数值很大,说明方程有很强的显著性,模型的解释能力很强;由方程的各系数可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税收、储蓄存款呈正相关关系,与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呈负相关关系,并且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最为显著。
(二)模型检验
1、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
(1)相关系数检验 因为模型涉及到的变量较多,容易产生多重共线现象,所以需对变量进行多重共线性检验
(2)修正多重共线性
修正多重共线性的方法有很多种,这里采用逐步回归方法,利用SPSS软件对变量逐步回归,可以得出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最优函数为f(X1,X2),此时的可决系数Adj-R2提高到0.998,F值提高到4740.440,方程显著性更强,所以最优回归方程为:
Y=224.007+0.445X1+0.028X2
F=4740.440R2=0.999Adj-R2=0.998
居民消费水平与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税收有正相关关系,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0.445%,居民消费水平便可提高1%,税收每增加0.028%,居民消费水平便提高1%。
2、序列相关性检验
在回归模型的古典假定中是假设随机误差项是无自相关的,即在不同观测点之间是不相关的。也即模型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μi(i=1,2,3,4)中,Cov(ui,uj)=0,如果对于不同的样本点该公式不成立,即随机干扰项之间不是完全相互独立的,则称出现了序列相关性。
由于随机误差项是不可测的,所以我们用残差来估计。首先通过残差的散点图粗略的观察,做出标准化残差散点图如下:
3、异方差检验
这里利用相关系数法检验该模型的异方差性,新生成变量abse为残差的绝对值,然后利用软件SPSS计算出abse与解释变量X1、X2的Spearman相关系数,得到Spearman系数为0.337,对应的P值是0108>0.05,说明残差与解释变量没有明显的相关性,即不存在异方差。
四、结论分析及政策建议
由上一节中的多重共线性检验与修正、自相关性检验及异方差性检验可得模型的最终表达式为:Y=224.007+0.445X1+0.028X2,即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增加1%,居民消费水平便可增加0.445%;税收每增加1%,则居民可消费水平便增加0.028%。虽然模型中剔除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储蓄存款这两个变量,但并不说明这两个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没有影响。
根据上述结论,对于提高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给出以下建议:
【关键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 影响因素 回归分析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消费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发展的重点任务之一。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应通过加快培育消费增长点,大力鼓励大众消费,使其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强劲动力。在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提高居民消费水平,对于我国调整经济结构,避免“中等收入陷阱”等问题意义重大。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对整体消费水平具有带动作用,因此,及时把握城镇居民消费变动趋势,分析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对于提高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文献综述
查阅文献发现,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因素已有很多角度的研究。李洋等(2014)通过建立计量经济模型,发现城镇家庭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额是影响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显著因素。罗世超(2012)从消费水平价格指数、可支配收入、人口增长率和城镇居民工资水平出发研究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吴锟等(2014)则基于财富效应视角,研究了收入、财富、利率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除了对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纵向研究,一些学者着重分析了城镇居民消费差异及成因。袁军江(2012)研究了我国各省域和城镇内部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郝东阳(2011)则按整体、收入、家庭收入角度对城镇居民进行分类,并建立年龄效应模型,分析城镇居民户主年龄与家庭消费行为之间的关系。
尽管众多学者对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做了大量研究,但是较多侧重收入研究。当今社会影响消费的因素很多,应合理加入其它变量,才能更好地拟合消费函数。本文选取了几项重要解释变量,以1984~2014年的数据建立模型并优化,以明确影响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
三、模型设定
(一)变量选择的现实及理论依据
现实生活中,收入、物价等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理论方面,绝对收入假说指出消费水平主要取决于收入;生命周期假说认为边际消费倾向会因人口构成比例变化;消费品存量调整假说认为现期消费依存于现期收入等因素。本文以绝对收入假说为基础,选取以下变量: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城镇人口、国内生产总值、个人所得税。
(二)确定模型形式
1.相关系数分析。相关系数矩阵显示,有4个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相关系数超过0.9,属于高度相关,应为线性相关关系。
2.模型形式确定。
模型形式为:Y=β0+β1X1+β2X2+β3X3+β4X4+β5X5+β6X6 +μ
X1为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元)、X2为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年=100)、X3为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X4为城镇人口(万人)、X5为国内生产总值(亿元)、X6为个人所得税(亿元),Y为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元)。
(三)协整检验
1.平稳性检验。只有平稳序列才能建立模型,本文采用ADF检验考察变量平稳性。一阶差分未通过的情况下对各变量进行二阶差分,结果显示各变量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上通过了检验。各变量均为二阶单整,回归可能是伪回归,需进行协整检验。
2.协整检验。本文采用EG法进行协整检验。首先,对变量进行回归,得到残差项;第二步,对残差序列进行单位根检验,检验统计量为-4.257139,小于临界值,因此,残差序列为平稳序列,各变量与Y存在协整关系。
四、模型估计和优化
(一)初步OLS估计
OLS法估计显示,X1、X3、X6通过了t检验;■2及F检验显示模型的拟合优度很好,解释变量对Y的联合影响效果显著。
但模型存在明显问题:X4系数符号与预期不符,X2、X4、X5未通过t检验,模型需要优化。
(二)多重共线性检验与处理
1.多重共线性的检验。多重共线程度可由膨胀因子判定,本模型平均膨胀因子为777.51,存在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
2.多重共线的处理。逐步回归法:各变量分别对Y回归后,选定最大R2的方程为基础方程,按R2排序依次加入各变量,得到方程:■=1471.460+1.063060X1-28.02823X3-0.769347X6对X2、X4、X5进行剔除。理由如下:①加入X2后系数不显著,可能是各变量包含了价格因素②X4的系数没有通过t检验,可能是城镇人口为相对不重要变量③加入X5后系数符号与预期不符,X1与X5之间存在多重共线。
(三)引入滞后变量
按照相对收入假说,收入变化在消费反应上表现的较为迟钝。因此,在模型中引入X1的滞后变量,并采用阿尔蒙法估计。
在模型中引入X1的滞后变量,模型的R2有所提高,并■=1888.82 -0.81X1t+0.35X1(t-1)-0.11X(t-2)-34.43X3-0.66X6并且滞后期为2时效果最好,引入滞后变量的形式:
(四)自相关的检验与处理
1.自相关的检验。
(1)D.W.检验:对模型进行D.W.检验,D.W.值为1.36,n=29,k=6,查D.W.检验上下界表,得dL=1.05,du=1.84。由于:dL=1.05
五、结论与建议
城镇居民消费水平与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呈正相关,与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和个人所得税呈负相关。可支配收入、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个人所得税的降低有利于提高城镇居民消费水平。具体应采取以下措施:
(一)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保持经济在新常态下的中高速发展;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劳动报酬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加速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加大知识和技术普及力度,以实现劳动者高质量就业。
(二)提高城镇居民生活水平
扩大社保覆盖面,保障居民基本生活水平;加大对医疗、养老等方面的投入,减少消费者支出负担;倡导积极的娱乐方式,鼓励健康的精神消费;稳定物价水平,使居民的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三)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
积极进行税制改革与创新。国家应适当提高个人所得税费用起征点和免征额,同时,尽快实行综合制个人所得税,这样不仅有利于公平课税,又可以刺激消费,从整体上提升居民消费水平。
参考文献
[1]李洋,刘美爽.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J].商业时代,2015(34):6-8.
[2]罗世超,谢蕊霞.影响我国城镇居民消费水平的主要因素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2(9).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发展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消费水平的提高与经济增长,在客观上有合理的比例,在数量上有很大的依存关系,这种依存关系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而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一种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当消费需求不足,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高积累,低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比例同样会遭到破坏。这时候消费需求相应减少,消费品市场供过于求,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弱化。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的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而最终消费与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函数,就是消费率,消费率对经济增长率变动有明显的影响。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 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越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但消费率也不能长期过低,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 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增长,人民的消费水平也取得了同步的增长, 2 、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 居民消费倾向是指居民消费支出占居民收入的比例,是平均消费倾向及边际消费倾向的统称。平均消费倾向是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在收入中的比率 (APC) ,边际消费倾向就是增加的单位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 (MPC) 。 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人们的消费变动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具体而言,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入增加,这时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幅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即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 中,收入下降,这时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这也说明,边际消费倾向要比平均消费倾向小。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而下降,因此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随着收入的增加,边际消费倾向是下降的。 消费倾向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的。它充分反映了在一定收入水平下消费意愿的大小。 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
二、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 ,有经济因素,也有非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人口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 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就高,收入总额小,增长速度慢,则消费水平就低。 在国民收入为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源泉,任何社会要扩大再生产,都必须有一定的积累,在积累效果不变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积累的增长就意味着社会物质技术基础的增强。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就有可靠的物质保证,反过来,消费的增强和消费水平的提高,又会促进生产的发展和积累的增加。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人口数量大,增长速度快,人均消费水平就低,人口数量小,增长速度慢,消费水平就会高,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也快,而且每增加一亿人口,所用的时间越来越短,据粗步估算,我国现有人口达 14 亿左右。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遍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
三、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比较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在我国,由于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力布局不同以及对某些地区采取“倾斜”政策和劳动差别和非劳动因素造成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劳动报酬不同,从而形成消费水平的差异,我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地区之间,城 乡之间表现得非常明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由于城市发展较快,大部分农村发展比较慢,所以在一定时期内,城乡之间的消费水平差异比较明显。这主要是近年来,由于多数居民对未来支出预期不断增强,将收入较多地转向了储蓄,投资等其他渠道,加上医疗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教育制度等多项改革情况下,居民为应付改革的被动储蓄倾向在明显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而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 , 如有些农村没有通电,或有电的地方供电极不正常而且电费极贵,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的购买积极性。
[关键词]居民消费水平;预期;计量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5.23.013
1 引 言
从《2014年统计公报》中看当前的经济形势,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中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占比提高,消费结构持续完善,初步估算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可见消费水平的提高对推动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发展经济必须密切关注消费。此外,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不足,对经济形势的发展不利,因此对居民消费行为的研究很有必要。而在中国,关于影响居民消费水平因素的分析有许多文章都在陈述,在关于预期对居民消费水平研究的文献中大部分都是在基于预期理论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譬如预期会对家庭消费的时机选择产生影响等结论,但都缺乏实际考察。而本文的撰写主要基于前期对中国居民家庭预期意识的调查,将理论联系实际得出预期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
在本文撰写的前期做了大量的实践调查,制作了一份基于中国居民预期意识状况调查的问卷,通过对青海玉树、福建泉州、海南陵水以及四川成都这四座城市的城镇居民家庭为单位,对年收入在10万元以下的家庭做了近两百份的小范围问卷调查,调查数据统计:基本上有近41.7%的人具有预期意识,并在日常生活中对未来有做过预期。通过比较分析得出了结论:虽然两地收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并且储蓄与消费倾向不大相同,但在日常经济生活中人们偶尔会有预期意识,但这并不是一个经常性的行为。由此说明,对于消费主体来说,对未来物价的预期意识也构成了影响他们消费行为的一个因素,因此我们在考虑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中,不仅要考虑收入等关键性的影响因素,从微观个体上来看,居民个人的消费预期意识也应该考虑进去,但这个影响因素对我国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究竟有多大,国家在制定相关政策时是否应该将其考虑进去呢?因此有必要对此做实证分析。接下来将会对影响居民消费行为的因素进行计量分析,并着重研究居民个体的预期意识在影响消费行为时对居民支出有多大影响。
2 实证分析
通过收集2005年第一季度年至2014年第三季度这十年间的季度数据,运用Eviews软件,建立计量经济模型进行定量分析,对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2.1 数据收集与变量选取
本文以分析居民消费水平为目的,主要检验居民预期对居民消费水平的影响程度。而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因素比较多,考虑到样本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收集性,以及本文主要以研究居民预期对消费水平的影响为主要方向,因此只考虑几个关键变量进行模型构建。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消费函数理论:总消费是总收入的函数。这一思想用线性函数形式表示为:Ct=a+bxYt式中C表示总消费,Y表示总收入,下标t表示时期;a、b为参数。参数b称为边际消费倾向,其值介于0与1之间。凯恩斯的这个消费函数仅仅以收入来解释消费,被称为绝对收入假说。因此居民可支配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个主要因素应选人模型当中。本文重点讨论居民预期意识对消费水平的影响,因此用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反映居民的预期意识,该变量作为解释变量引入模型中。将居民的现金支出即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引入居民可支配收入及居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对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一累计值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局官网,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源于中国人民银行每季度公布的数据,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是由央行每个季度在全国50个城市对20000名城镇储户进行问卷调查得到的,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居民对当前经济形式的总体判断、居民物价感受情况、收入感受情况、就业感受情况、储蓄、投资和消费意愿以及房价预期与购买意愿等,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主要是定性数据,央行通过采用扩散指数法将这些数据进行量化得出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及居民通胀预期指数。
2.2 单位根检验
由于建模采用的是2005-2014年的季度数据,因此在建模之前应对三组序列进行季节调整,采用Eviews软件中的Census X12的季节调整方法将序列中的季节变动要素去除,并对季节调整后的序列取对数后进行后续分析,这样处理能使实证结果的经济含义更加清晰,即解释变量前的系数表示相应变量的弹性。
对于时间序列,首先检验其平稳性。将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季节调整后取对数的序列分别进行检验,序列命名分别为LNY、LNX1、LNX2,利用Eviews软件并基于ADF的检验结果表明,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都是一阶积整即I (1)(见表1)。
2.3 协整检验
由上述检验可知各变量都是一阶积整,不能使用OLS回归,针对多个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我们采用Johansen与Juselius提出的极大似然法进行检验,即Johansen检验。以此来估计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与居民消费水平之间的长期关系(见表2)。结果显示,居民消费水平、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与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之间存在协整关系,也就是说变量间存在3个协整关系。
从模型检验结果(见表3)中,可得到协整方程:
LNY=0.89LNXl +0.01LNX2
该式表明,居民家庭可支配收入每上升1%,将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即消费支出上升0.89%;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每上升1%,将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即消费支出上升0.01%。
2.4 结论分析
利用计量经济学的基本方法,通过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居民物价预期指数对城镇居民家庭人均现金消费支出的建模分析,发现变量居民物价预期指数对因变量的作用不可忽视,是一个不能从模型中剔除的变量。因此通过实证分析发现,居民预期意识对其消费水平的影响是显著的,因此,我国居民预期意识理论与实际一致。
由模型结果可知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每上升1%,将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即消费支出上升0.01%。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包括对自己收入水平、商品价格水平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等方面的预期,由于在建模中居民预期意识是用央行公布的未来物价预期指数来表示,因此结果表明,当人们预期未来物价水平较高时,为了避免未来物价上涨所带来的支出增加,就会增加现在的需求而造成现在的消费支出增加。由此可见,居民的预期意识即居民对未来物价预期指数上升,将会导致居民消费水平即消费支出的上升。
一、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
首先,消费水平的变动与国民收入增长的变动有着直接的依存关系。当国民收入的增长较快时,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也增长较快。在某些时候,消费水平的增速会高于或低于国民收入的增速,但只要使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稳定、合理,国民经济就可以持续、稳定、协调地发展。当消费的增长超过国民收入的增长,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高消费时,消费与生产的正常比例就会遭到破坏,生产正常发展就会受到影响,消费水平的提高则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由于生产与消费之间的不协调差距加大,引起商品或资本运动受阻,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经济生产活动被迫紧缩。
其次,消费率与经济增长率有一定的依存关系。消费是国民生产总值的主要部分,其变动必然会引起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动。在合理的经济增长率区间,当消费旺盛,经济增长率就高;消费不足,经济增长率就会滑落。当然,消费率也不是越高超好。消费率长期过高会挤掉投资,使经济增长不能持久;消费率长期过低就会使高速扩张的生产能力与低消费水平不相适应,出现“过剩危机”,从而影响经济增长。
二、消费水平与经济波动
究竟是什么引起了消费的波动呢?通过研究分析,我们发现有以下几点因素:
(一)个人收入增长的波动,居民消费直接受到可支配收入的制约
当居民的收人大幅增加,居民的消费水平就有所上升,居民的收入下降时,消费也就相对地受到限制。
(二)居民消费倾向的变动在经济的短期波动中,不会和收入的变动成比例
在经济趋向繁荣过程中,收人增加,人们的消费会增加,但增加的程度会小于收入增加的幅度。在经济走向衰退过程中,收入下降,人们消费会减少,但减少的幅度会小于收入下降的幅度。近几年,居民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的消费也就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三)农业波动对消费波动的影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收入中所占比重大,农业的波动必然引起整个国民经济的波动,从而引起消费的波动。首先,农业的增长必然导致消费的增长。其次,农业的减产或低增长导致消费的下降或低增长。导致农村消费增长率低于城镇居民的消费增长率的原因,除了农民的收入水平的限制以外,最主要是农村的消费环境滞后,配套设施不齐全。今后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须依靠农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农村市场的拉动力。
三、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有很多,经济因素主要有国民收入总额及其提高速度、积累与消费的比例、消费与投资总数及其增长速度、价格水平的变动等。消费水平的高低,直接依存于消费基金的多少,而消费基金又来自国民收入,国民收入总额大,增长速度快。在国民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取决于积累与消费的比例。目前我国存在积累过度的现象。造成居民储蓄率上长,甚至实际利率下降也选择储蓄的原因有很多,一方面,由于多项改革的推进,人们存款以备将来购买住房、养老、子女教育、医疗保健之用;另一方面,居民之间收入差距拉大,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的支出结构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导致居民存款源源不断地增加,消费市场需求不旺。在消费基金确定的情况下,人口的数量与消费水平成反比。我国人口基数大,且人口增长速度快,每年新增的社会财富,新生产的各种消费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将为新增加的人口所占有,为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改善居民生存环境所进行的各种努力,如医院病床的增加、普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普及、住宅条件的改善、生活用水质量的提高等,都将因为人口总数的较快增长而受到影响。因此,目前我国的消费水平是不高的。要提高消费水平,实现经济社会的快速健康发展,就要控制人口增长,充分发挥计划生育政策的作用,以实现人口增长与经济社会发展协调。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水平的高低与物价水平成比例关系。我国近些年来,居民的货币收入提高了,但物价也上涨了,某些物价上涨程度还高于平均工资的提高速度,因而影响了消费水平的提高,有一部分居民的实际消费水而下降了,我国目前物价已由低谷逐渐的向上攀升,这说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水平已有所回升。
四、消费水平与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通过若干具体目标和一系列指标体系来体现的。我国宏观调控的具体目标一般包括: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合理的投资规模和投资结构、财政收支基本平衡、外汇收支平衡、控制城镇登记失业率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城乡居民消费水平的增长等。处于产业运行下游的消费品工业是直接满足消费需求的产业,这些产业提供的汽车和住宅等产品都具有一个共性,即产品的价格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都较高。当这些产业的产品需求出现明显约束时,这些产品的价格将会出现持续徘徊。然而,在此次产业运行中,这些产业明显受到市场机制的约束,而供给能力却得到很大程度的扩张。其根本原因是,汽车和住宅产业的消费需求来自于高收入阶层,而中低收入阶层的消费需求乏力。当高收入阶层的汽车和住宅消费需求得到逐步满足,这些产业的供给将逐渐出现过剩,产品应当出现程度不等的价格下降,产能理应在消费需求的制约下收缩。然而,在此次经济运行中,地方政府支持下的城镇化的投资需求弥补了住房产业消费需求不足,而中央政府支持下的工业化的投资需求弥补了汽车产业消费需求不足,城镇化和工业化共同作用下的投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替代了经济自主增长中的消费需求。住宅产业作为城镇化中的主导产业,汽车产业作为工业化中的主导产业,其投资需求共同拉动了住宅和汽车产业供给能力的扩张。由于国内的投资需求无法及时转化成消费需求,城镇化和工业化投资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就会在重化工业和基础产业之间出现封闭循环,造成经济运行中投资需求的急剧扩张。因此,中等收入阶层的培养和产业投资主体的转换,成为宏观经济有效调控的关键。
五、提高我国消费水平的建议及其对策
(一)积极发展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培育城镇新的消费热点
把消费信贷引入农村,这是以农民日益增加的储蓄为基础的。由于农村存在着巨大的潜在消费市场,且农民的消费热点产品货源充足,所以在农村开展消费信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释放被抑制的消费需求。建立农业保险机构,以减轻自然灾害对农民收入的影响。我国是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自然灾害―方面使得农民的收入减少,另―方面也使农民对未来收入预期的不确定,增加储蓄。因此,开拓农村消费市场就要完善和发展我国的农业保险。城镇居民面临着消费断层问题,即原有的家用电器为代表的消费层次已经饱和,处于一件睹币待购的状态。因此,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显得格外重要。目前我国城镇居民进入住房数量与质量并重的提高阶段。随着福利分房的结束,个人对商品房的消费已经占到了主要地位,但由于房价过高,无法使百始安居乐业,也无法使住宅建设这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其带动作用。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推进,银行商品房抵押贷款的规模扩大,商品住房及装饰业必然成为消费热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家庭轿车将成为我国消费领域发展的热点。目前我国汽车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公务用车改革方案已经出台,长期以来,靠公款买车的局面已经改变,虽然目前从消费领域谈轿车进入家庭领域还为时过早,但家庭轿车必然成为我国将来的消费热点。教育消费也将成为消费热点,教育消费包括居民子女教育支出以及为提高自身业务竞争能力的培训支出,它属于服务性消费。知识经济时代,人人都要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很多人还要不断变换工作岗位,这就产生了再学习的强大需求。教育就要满足群众对非全日制教育的种种需求,目前成人高考热标志着教育消费已成为一个消费热点。
(二)发展消费信贷是促进内需扩大的必然选择
发展消费信贷,可以联通生产与消费,疏导巨额储蓄适当向消费领域分流,解决现实购买力与消费需求不匹配的矛盾,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增长。政府要努力提高居民的实际收入水平,降低消费信贷成本,拓宽个人消费信贷能力。
(三)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关键词: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居民消费水平;省际面板数据
本文选取2007—2016年人均财政性社保支出、人均消费水平和其他影响居民消费因素的数据进行分析,同时考虑到我国地域差异较大,采用Eviews软件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相关数据构建面板数据固定和随机效应模型分别进行分析,并最终得出东部、中部地区省份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对居民消费水平存在正向影响,而西部地区省份存在负向影响的结论。
1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的纵横向分析
1.1时间序列分析(纵向角度)
在数据选取方面,《中国统计年鉴》中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以总额的形式列式,而本文为了剔除人口增长因素导致的财政社保支出的增加、保持与居民消费水平的人均口径一致,将财政社保支出总额除以当年全国人口总数,得到人均财政社保支出。2007—2016年,我国全国范围内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从理论角度出发,社会保障水平应当与一国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不断向前发展。如果社会保障支出超出一国经济发展水平,那么就会给国家带来沉重的负担,不利于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低于人均GDP水平,表明我国社保支出能够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匹配。从数据来看,2007年我国人均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为412.26元,2016年已经达到1561.53元,已经接近2007年的四倍。随着时间推移,我国居民消费水平逐年稳步增加。从2007年人均7572元到2017年人均22902元,表明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提高。除了消费数量的增加以外,消费的形式和结构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兴起,“网购”成为居民消费的新形式,甚至超越了传统的实体店消费。仅仅在2018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当天,我国居民在淘宝网等电商平台上的消费就达到了2135亿元,同比增长26.9%,进一步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潜力和需求十分巨大,而且互联网的便利性极大地促进了居民消费水平的提升。人均社会保障支出远远低于人均消费水平,且随着时间的推进,两者的差距显著增大。这是因为国家财政社保支出的目的是缩小贫富差距,为养老、医疗等重大事项提供一定的保障,而且财政社保支出只能在一定水平上作用于未来收入的替代效应,无法完全替代收入,因此其数额不能完全覆盖居民消费支出。
1.2地区差异分析(横向角度)
通过观察2007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数据(除香港、澳门、台湾),发现各省的人均社会保障支出存在很大的差异。总体来说,东部地区各省份的财政社保支出低于中部地区各省份,中部地区各省份低于西部地区各省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对社保的需求相对较低,而经济发展缓慢地区则相反。而从2007年和2016年我国各省人均消费数据(除香港、澳门、台湾)中可见,各省消费支出之间的差异也不容忽视。甚至与人均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相比,居民消费水平的差异更为明显。随着时间的发展,我国人均消费的地区差异在逐渐缩小,国家缩小贫富差距的政策产生了很大的效果,我国正向着更公平公正的方向发展。
2实证分析
2.1数据选取与说明
本文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中国财政统计年鉴》和《中国劳动统计年鉴》等,其中选取了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除香港、澳门、台湾)2007年至2016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经济模型。
2.2模型构建及假设
结合消费理论分析,针对影响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本文选取了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作为解释变量,由于居民可支配收入、消费价格指数(CPI)和上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也可以影响消费水平,所以把它们作为控制变量,居民消费水平作为被解释变量,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关系,得出相应的结论。为了降低数据数量级之间的差异,减少波动性,本文将所有的相关变量同时取对数,得出的模型如下:lnC=α+β1lnSBZC+β2lnCPI+β3lnSNCX+β4lnSR+ε其中,C为居民消费水平,SBZC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CPI为消费价格指数,SNCX为上年末居民储蓄存款,SR为居民可支配收入,ε为随机扰动项。上述模型为全国范围内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为了体现地区之间的差异性,将我国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分别建立模型如下:根据前文中的论述,我们作出假设:居民消费水平与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之间为负向相关关系。
2.3参数估计结果及分析
根据我国东、中、西部地区数据情况,选择面板数据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构建回归模型,同时面板数据模型包括无个体影响的混合模型、存在个体影响的变截距和变系数模型。为了确保构建的模型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贴合实际,检验究竟符合哪种形式,避免模型设定方面的较大偏差,加强参数估计的有效性,本文采用Eviews进行协方差分析,得出结论应该采用变截距模型的形式。运用Eviews软件中的Estimation功能,得出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变截距模型实证结果,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得出,采用固定效应变截距回归模型,东部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在1%水平上显著(t值为6.5631),中部和西部地区的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也在1%水平上显著(t值分别为3.0122和-2.2095),而且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财政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可支配收入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西部地区两者之间呈现负相关关系。东部、中部和西部的模型拟合程度很高,F统计量也都为1%水平上显著。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本文的研究问题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正向关系,主要是因为它的替代效应强于引致退休效应,增强了居民消费的安全感,无形中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水平。西部地区财政性社会保障支出与居民消费水平的负向关系则相反,因为我国财政性社会保障制度不够完善,体现为引致退休效应的作用强于替代效应,财政社保支出对消费存在“挤出”效应。
关键词:贵州省;老龄化;消费
一、引言
国际通用的划分标准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比例超过 7%时,则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2001年中国老年人口达到9062万人,占总人口的7.1%,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而贵州省作为西部地区省份,在2003年老龄人口达到2878万人,占总人口比重的7.59%,也宣告贵州省进入老龄化社会。消费作为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之一,是发展经济和推动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贵州省居民消费水平环比指数连续三年保持在102,表明我省的消费水平发展有所放缓。本文将贵州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与居民消费水平建立联结,采取理论与实证结合的方法,研究贵州省人口老龄化与消费的相关关系。
二、文献综述
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提出消费理论,解释了影响消费的决定因素就是家户的收入,并且用传统公式C=a+by表示了短期内收入对消费的影响。美国经济学家弗朗科提出的生命周期消费理论认为:人们在较长的时间范围内会计划他们的生活消费开支,使整个生命周期内消费实现效用最大化。保罗(2005)使用了多个亚洲国家的动态面板数据,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人口年龄结构对储蓄有负的影响,对居民的消费也有负的影响。Hock(2006)提出了一个动态的人口年龄结构代际转移理论,通过模型的建立和实证研究,求出最适合的生育率,使得年龄在长远之内达到稳定状态,居民的平均消费能力最大化。中国人民银行研究课题组(1999)研究了居民的收入水平和抚养比对居民储蓄的影响,通过实证研究显示,储蓄与居民收入呈现正相关关系,而抚养比与储蓄呈现负的相关关系。付立春(2011)研究发现我国长期的居民消费倾向下降导致居民消费水平不高,政策因素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大的影响。
三、实证分析
(一)研究假设
根据查阅文献可知,老龄人口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以及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对于消费水平有所影响。因此本文根据四者关系提出以下假设。H1:老年人口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水平有负面影;H2:少儿人口抚养比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面影响;H3: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对居民消费水平有正面影响。
(二)数据来源和变量设计
1. 被解释变量:贵州居民的消费水平。
2. 解释变量选取:
老年人口抚养比是指65 岁以上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老龄人口抚养比=(老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少儿人口抚养比是指0-14岁人口占劳动年龄人口的比重。老龄人口抚养比=(老龄人口数÷劳动年龄人口数)×100%。
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指的是居民可以用来消费和储蓄的个人财产。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消费价格指数(1995年为100)。文中所有数据均来自于《中国统计年鉴》。
(三)模型建设及实证结果
为了研究人口老龄化对贵州省居民消费的影响,建立如下模型:
y=β0+β1x1+β2x2+β3x3+μi
式中y表示贵州居民消费水平;β1、β2、β3分别表示解释变量老年人口抚养比、少儿人口抚养比以及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μi 为随机干扰项。根据整理的数据以及模型,在spss20.0中整理结果如表1、表2、表3所示。
回归方程为:y=-7510.177-0.183x1+0.228x2+1.356x3。模型中调整R方等于0.995,非常接近1,说明模型的拟合度很好,DW=1.678,比较接近于2,F统计量的概率近似于0, t 统计量概率都在5%以下,同时,x1~x3的方差膨胀因子(VIF)分别为:3.528、7.753、9.762,均未超过10,因此,三个解释变量共线性的程度较低。
从以上结果可以发现,老年人口抚养比系数是负的,说明随着贵州省老年人口的增多对于居民消费水平有负向影响。老年群体在在退休后,无法创造社会价值,只能依靠退休工资或过去的储蓄、子女的抚养以及政府的补贴生活,这导致老年群体消费水平降低。而少儿抚养比的系数是正的,少儿人口的增多对于居民消费水平有正向影响。婴幼儿没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只能依靠家庭的抚养,家庭中在孩子身上的花销占比增大,从而刺激消费。最后,实际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系数是正的,毫无疑问,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最重要的因素。
四、相关建议
1. 适当提高老年群体的消费水平。贵州省的老龄人口是稳步上升的,对贵州省居民消费水平有负向影响。从凯恩斯消费理论来看,收入是影响消费水平的重要因素。要想刺激我省老龄人口的消费水平,政府应提高老年人口的收入水平,保证老年群体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同时,还应该大力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让老年群体在医疗保健上的顾虑和心理压力减轻,从而有足够的能力进行消费。
2. 大力发展银发产业。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是不可避免的,虽然我省的人口老龄化相比全国来看推迟一些,但是也必须重视其带来的影响。我省应该随着人口结构的变化,推动产业结构的变化,逐步发展相关的银发产业。既可以丰富老年群体的生活,同时也可以减轻家庭中年轻人无法兼顾照顾老人和工作的问题,还可以引导老龄人口不再进行过度的储蓄,从而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
3. 增加老年人口的再就业机会。随着科学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和设施都有所提升,人均寿命也在不断上升。鉴于这个原因,很多城镇的老人退休后身体依然健康,他们依然想继续工作为社会创造财富,并且减轻独生子女的负担。因此,政府可以考虑制定相应的政策来增加老年人口的再就业机会。缓解部分老龄人口无法创造社会价值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M].商务印书馆出版,2005.
[关键词]苏北地区;消费水平;城乡差距
[中图分类号]F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051-03
1 苏北地区近年来城乡收入增长水平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江苏省的经济迅猛发展,苏北地区作为江苏省内较为欠发达的地区,经济水平也得到了长足发展。苏北居民可以明显感受到物质文化领域生活水平的提高。江苏省统计局数据显示,到201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1425.48亿元,较上年34457.30亿元增长20.22%,指数达到112.7,较上年112.4有所增长。苏北地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为8920.37亿元,比2009年增长23.95%,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9774元,较之2009年增长24.92%。
在江苏省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苏北地区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的人均纯收入也快速增长。到2010年,苏北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6020元,比上年增长13.61%;苏北地区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为7724元,比上年增长14.63%。居民收入的增加有助于改善居民生活的质量,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苏北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明显存在,但是有逐渐减小的趋势(见表1)。
由此可见,苏北地区的城乡居民收入都在逐步增长,同时城乡之间的收入差距在缩小,苏北地区农村经济取得了良好的发展。
2 苏北地区近年来城乡消费水平
消费水平的高低对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极大的影响。在苏北地区经济快速发展、居民收入大幅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的生活消费水平也在不断地提高。消费支出不断增加,消费结构在逐渐优化。农村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逐年降低,而城市居民的家庭恩格尔系数则在36%~37%波动。经济环境、收入水平、消费环境、消费习惯等的差异,导致苏北地区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明显低于城镇居民(见表2)。
3 徐州和连云港两个城市的实地调查数据
小组成员在研究过程中,实地走访了苏北地区的徐州和连云港两大城市,有针对性地在城镇和农村做了一系列关于消费水平调研活动,由回收起来的调查问卷总结整理出了这两个城市2012年上半年城乡消费情况的一些数据(见表3)。
由此可见,在苏北地区的两大城市,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在食品和交通通信、医疗保健几方面的消费比重有着比较明显的差异。同时在两大城市之间,居民的各项消费所占比重也由于经济发展情况、地理位置等原因存在着差异。
4 苏北地区城乡消费水平差异原因的分析
4.1 收入水平
收入是影响消费最重要、最基本的因素。根据凯恩斯的消费函数理论,决定消费的主要因素是收入和消费倾向。当期收入和预期收入都会对居民的消费行为产生决定性影响。因为支付能力是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的前提,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消费倾向不变的情况下可以促使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发生提升作用。
4.2 物价水平
不同消费品价格的变化会影响消费品的供求,因而必然影响消费水平和消费结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消费品价格总水平的高低影响消费水平,进而影响消费品的供求和消费结构。苏北地区由于农村和城市发展水平的不平衡,物价水平自然存在着差距,这就影响了居民的消费水平。
4.3 消费结构差异原因分析
4.3.1 产业结构
产业结构直接决定市场上消费品的供应,从而影响居民消费和消费结构。其中第一产业主要满足人们食品、衣着等基础性消费,第二产业满足人们居住、耐用品等消费,第三产业则满足人们交通通信、文化教育娱乐、娱乐保健和其他服务的需求。由此可见,第三产业的发展对提高人们生活质量有很大作用。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在江苏省内属于相对落后的水平,与此同时,这一地区的城乡发展水平也存在较大差异,第三产业的发展在城镇和农村较不平衡,由此影响了消费结构的差异。
4.3.2 消费心理
消费心理是指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产生的心理活动,它贯穿于消费活动全过程。消费心理是由消费需求引起的,同时又是影响消费行为的内在因素。
4.3.3 生活模式
江苏北部地区人民有着悠久文化底蕴的传统生活模式。20世纪六七十年代,城乡居民只有在特殊的日子,如婚丧嫁娶、逢年过节等,才有少量的发展、享受型消费;20世纪80年代以后,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思想逐渐开放,特别是西方文化的传入,使人们的生活模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不过城乡居民生活模式的改变程度是不同的。城镇居民信息量充足、沟通便捷,消费理念更加新潮,其生活模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西方超前消费的影响,更加注重发展、享受型消费;相对而言,农村居民沟通不便,且其生活模式改变主要由城镇居民带动,具有一定的滞后性,消费过程中也更加关注基础性消费。
4.4 其他影响消费的因素
4.4.1 社会保障制度
社会保障制度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居民实现了储蓄,这就会使居民倾向于减少自己的储蓄而增加即期消费。目前,苏北地区尚未形成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机制在农村地区相对薄弱。主要表现为保障形式单一、水平较低、制度不健全不规范等。农村居民在收入增长预期趋缓的条件下,缺乏消费安全感,不得不选择谨慎的消费态度。相对于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不仅要承担子女教育、医疗、养老、住房等沉重的生活负担,还面临着自然灾害以及农产品价格波动造成的利益损失风险,其收入预期十分不稳定,而支出预期则具有刚性,使得农村居民不得不将收入中很大一部分用做储蓄,以抵抗生活中的各种风险。从而影响了农村消费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4.4.2 消费环境
所谓消费环境是指消费者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面临的、对消费者有一定影响的、外在的、客观的因素。马克思说:“活动和享受,无论就其内容或就其存在方式来说,都是社会的,是社会的活动和社会的享受。自然界的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说来才是存在的。”不可否认的是,苏北地区城乡居民分处不同的消费环境。比如,城镇地区的基础设施较好、交通便利、市场系统完善、消费环境优良,客观上有利于带动消费。相对而言,农村地区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公共建设力度不够、缺少大型商城超市、文化娱乐场所,客观上阻碍了农村居民消费的实现。而农村相对不完善的消费环境是有深刻的历史社会原因的,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出台了很多措施,如修建农贸市场、修建拓展公路等,但是在目前的现实条件下,消费环境仍是造成城乡消费差异的原因之一。
5 结 论
通过对苏北城乡消费水平的对比进行考察与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农村与城市的差距,以便更好地关注新农村问题的同时发现农村消费结构的特殊性来更好地发展农村经济和缩小城乡差距,为提高农村消费水平,加快推进苏北新农村建设提供必要的实证依据和科学借鉴。而由于苏北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处于江苏经济欠发达地区,既有着江苏地区普遍的发展优势,又与中部地区的经济有一定的联系,因而苏北的经济在我国整体经济环境下起到了双重代表性。所以通过对苏北城乡消费水平差异的比较研究,来更好地了解中国经济发展状况,为缩小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统筹城乡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统计局.江苏统计年鉴(2000—2010)[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0.
[2]杨剑.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分析[J].经济前沿,2006(2).
[3]陈军民.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差异对比[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4).
[4]费佳丽.我国城乡消费差距现状的成因和对策建议[J].消费导刊,2010(1).
[5]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思.富裕社会[M].赵勇,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9.
关键词:因子分析;人均消费;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15-02
一、引言
我国人口众多,农村人口基数很大,对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研究对于改善我国区域农村消费水平差异有着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消费水平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水平的重要指标,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区域间的消费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国家对“三农”问题非常重视,缩小区域间的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方法,通过对2012年不同区域农村人均消费水平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找出一定的消费规律,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
二、理论介绍
1、指标的选取
本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统计年鉴2013》,为了方便分析,按照统计年鉴的分类,将农村人均消费支出指标分为八类: ―人均食品指出; ―人均衣着支出; ―人均居住支出; ―人均家庭设备及服务支出; ―人均交通通信支出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人均文教娱乐支出; ―人均医疗保健支出; ―人均其他支出。
2、理论介绍
因子分析属于多元统计分析中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通过研究众多变量间的内部依赖关系,寻求这些数据的基本结构,并用少数的几个被成为公因子的不可观测变量,来表达基本数据结构,这些公因子能够反映原来众多变量所代表的主要信息,从而有利于研究者达到简化数据结构,方便研究的目的。其主要步骤为:①根据研究问题选择原始变量。这里要研究的是农村人均消费在各个区域之间的差异,一共选取了八个指标作为原始变量,记为 。②计算相关矩阵,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如果大多数简单的相关关系系数是大于0.3的,那么可以视为适合进行因子分析。③求解初始公因子和因子载荷矩阵。根据因子载荷矩阵,提取方差贡献率和累计方差贡献率信息,每个公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代表对原始数据总信息量的解释程度。④确定公因子 、 …… 。其中 代表公因子的个数,一般公因子的提取个数 所包含的原始数据的信息总量最好不要低于85%为最佳。⑤对因子载荷矩阵实施旋转,计算因子得分和综合得分。本论文运用spss软件会给出每个公因子的因子得分,这里记为Factor(1)、Factor(2)......Factor(n)个公因子的特征值( )为权重计算综合得分:
其中 为公因子的权重,利用上式可以算出总得分,将31个省市的农村人均居民消费水平进行排名,从而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
三、结果与分析
因子分析的前提条件是原始变量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因此在因子分析之前需要对原始变量进行独立性检验,通常采用KMO检验及Bartlett球形检验。KMO是取样适当性测量统计量。当KMO值愈大时,表明变量间的共同因素愈多,愈适合进行因子分析。当KMO大于0.7时可以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用来判断数据是否为多变量正态分布,也可用来判断相关系数矩阵是否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由表1可知,KMO值为0.805,说明非常适合进行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通过了显著性检验,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根据论文上述的因子分析步骤对2012年全国31个省市的农村人均消费水平的数据进行分析,最后按照总得分进行排名,从而可以得出表2。
我们可以将消费水平分为三个层次:高消费水平,中等消费水平、低消费水平。通过表2可以看出,高消费水平的区域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吉林等东部沿海省市。而中等消费水平的省市大多位处中部地区,经济发展虽然不及东部沿海地区,却要好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区域。这种分布基本和我国的基本国情相吻合,同时也反应了地区间农村居民消费还存在着巨大差异。消除这些差异,提高农村人民的消费水平,对于实现共同富裕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结论和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区域间的农村人均消费水平差异比较大,高消费水平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这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连。虽然国家非常重视西部发展,但由于起步较晚,地处偏僻,依然和中东部有着不小的差距。应采取如下政策措施:
首先,提升落后地区居民收入水平。收入是影响消费的重要因素,特别是低收入人群,边际消费倾向相对更高,因此,提升落后地区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对消费水平均衡发展产生决定性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人们逐渐享受到发展带来的诸多成果,但是成果分享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而这些个体差异汇聚而表现出来的无非就是不同区域的整体差异,这些差异显然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提升落后地区居民的收入水平,可以实现改革、发展成果的共享更加公平化,推动和谐社会建设。
其次,加快市场体系建设进程。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是区域农村消费水平差异的重要原因,市场机制的完善、相关配套设施的完备可以促使潜在的消费需求变现。市场的发展离不开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特别是广大西部地区,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改变落后地区的基础设施、物流、市场体系的现状,可以极大地促进这些地区消费市场的振兴。
最后,适度政策倾斜,推动消费水平区域协调。由于区域极化作用的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往往会不断自我强化,由于消费水平受到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消费水平的自我强化作用在所难免。因此,必须出台相应的倾斜政策,推动欠发达地区的发展进程,以免区域差异更加显著。
参考文献:
[1] 孙文爽,陈兰祥.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2] 张 驰.我国各地区城乡居民人均收入的对应分析[J].数理统计与管理,2003(1).
[3] 管 琳,李春兰,张博.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我国农村居民消费结构的综合评价[J].安徽农业科学,2011(14).